時間:2023-09-17 14:52: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民營企業如何融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根據我國國情,民營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民營企業數量龐大,是創新發展力量的前鋒。然而,民營企業融資籌資困難卻和民營企業數量的迅速增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融資問題已然成為限制眾多民營企業發展的絆腳石。很多民營企業資金短缺,爭取到外界的資金支援情況很少,融資籌資渠道過于單一化。只有創新融資籌資渠道,才能為民營企業跨越自身發展瓶頸出一份力。
二、民營企業籌資融資的主要方式
融資籌資渠道是指企業獲得資金來源的途徑,體現了企業資金的流動方向和流動數量。企業的融資籌資方式受外部融資籌資環境和企業自身融資籌資的能力限制,這兩者決定了企業應當使用何種方式進行融資籌資。民營企業主要有以下幾種融資籌資渠道。
(一)政府扶持
一般只有國有企業才能享受政府給予資金幫助的這一特權。政府出資是國有企業融資籌資最為主要的支撐力,對民營企業而言,由政府扶持給予資金幫助的幾率不大,且即使出資并不一定能有大量資金支持。
(二)銀行貸款
銀行貸款是最為普遍的融資籌資方式,這種方式靈活多樣,比較適合不同種類債權資本籌集的需要。一般國有銀行會優先給國有企業貸款,對民營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信任感,針對民營企業貸款的一系列手續也非常繁瑣,和國有企業貸款相比地位稍顯低下。
(三)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支持
非銀行金融機構是指除了銀行之外其他各種金融機構和金融中介機構。一般這類機構主要有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租賃公司等。雖然這類融資籌資途徑獲得的資金支持比較小,但是從未來發展來看,和銀行還是很有可比性的。
(四)其他法人的資金支持
法人主要分為企業法人、事業法人及團體法人等,法人在日常資金運轉中偶爾會有閑置的資金,可以為民營企業資金周轉提供幫助。
(五)民間投資
隨著我國經濟迅速增長,家家戶戶的存款也日益增加,一部分老百姓會科學利用存款,將資金投資到中小民營企業中。
(六)企業內部融資
在企業提取的盈余公積及未分配利潤中,通過積攢的資金實現內部融資,比較簡便快捷,一般年末有盈利的企業都可以使用這個融資籌資渠道。
三、民營企業融資籌資困難的原因
(一)融資籌資渠道單一化
雖然融資渠道窄小隨著金融領域的改革有所改觀,但是以銀行信貸為主的融資籌資方式仍是民營企業獲得資金的主要方式,在民營企業負債中銀行信貸占據的份額過大。民營企業缺乏相對穩定、成本低的融資渠道,企業擔保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另外,民營企業自身創新融資渠道的觀念仍顯落后,只執著于過去的融資籌資方式,對現代的融資籌資一無所知。
(二)銀行信貸的局限性
一方面,以銀行信貸為主的融資籌資渠道是絕大部分民營企業獲得資金的方式,但對于國有銀行來說,只有國有企業才能夠優先享有資金支持。國有銀行對國有企業的貸款行為鼓勵性較強,對民營企業則稍顯弱勢。同時國有銀行針對非國有民營企業的貸款條例更為復雜,限制較多,有的國有銀行甚至由于對民營企業的不自信而減少對民營企業的信貸。
另一方面,除了國有銀行,其他的銀行能給予的資金幫助過小,很難扶持民營企業的發展。和國有銀行相比,為民營企業服務的銀行稍顯弱勢,且競爭激烈,很難超越國有銀行,同時銀行內部解決呆壞賬的根本機制也不同。
(三)國家對民營企業的扶持政策較少
在國有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的融資籌資問題上,國家都給予了政策支持,但是對民營企業的融資籌資問題卻沒有出臺相關的政策,優惠政策不完善。雖然隨著民營企業力量的逐漸壯大,民營企業開始逐漸受到國家的關注,但是由于前期的市場機制不完善及各種配套措施不全面等原因,民營企業并沒能獲得較多的關注。
四、創新發展融資籌資渠道的建議
(一)優化國家政策環境,完善服務機制
國家政府應當給予民營企業較多的關注,從財務和行政兩方面著手。首先,政府需要完善針對民營企業融資籌資難問題的相關扶持政策,對民營企業的發展要加以引導推動;其次政府需要深入改革民營企業融資籌資體制,加強政府對民營企業的資金支持,積極幫助民營企業拓展融資籌資渠道,多投資有潛力的民營企業,加強直接融資籌資渠道的開拓。
(二)民營企業加強自身管理,提升內在融資能力
企業內部的融資快捷方便,通過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流動資金可以緩解資金周轉問題,但這只是針對有盈利的企業而言,若企業保持虧損狀態沒有盈利,加上資金周轉困難,就很難保持自身的發展穩定,因此應通過強有力的企業內部管理,健全企業內部的管理機制,積極引進優秀人才,提高企業經營能力,降低經營風險。民營企業還需要對自身信用制度及財務情況投入更多的關注,這兩者的提升都能夠加強企業的融資籌資能力。
(三)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關注
首先,國有銀行針對民營企業貸款的繁瑣手續應得到改善,針對民營企業應創建更利于民營發展的鼓勵機制,通過對民營企業的實際調查掌握企業真實情況,增加評級授信的實用性;其次,在抵押擔保上,可以從原先只能抵押不動產延伸到動產抵押。然而銀行對民營企業具有很大的不信任感,從這一點出發,首先企業應當做好內部管理,盡最大的努力減少貸款風險的發生,維持企業的信用環境。
(四)對民營企業的信用進行評級
由于民營企業眾多,銀行很難清楚快捷地了解到企業的信用能力和還貸能力,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民營企業之間可以建立社會信用評級體制,通過在一定周期內更新各個民營企業的經營狀況和信用狀況,若有信用較差的民營企業則進行公開的提示和批評,信用程度好的民營企業可以優先于其他民營企業獲得銀行的貸款。這一機制的出現能在很大程度上勉勵各個企業加強信用管理。
(五)合理利用職工的資金
民營企業在建立初期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扶持,通過鼓勵內部員工進行投資是一個不錯的融資籌資方式,也就是讓員工入股。一旦入股,可以增強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既可以得到大量資金也可以提高職工工作的積極性,最重要的是,這一籌資方式風險小、成本小,同時利息也低,更有利于企業發展。
(六)積極利用海外投資
國外很多國家對民營企業都專門設有服務機構和銀行,由于我國國情的限制,民營企業可以通過向海外的服務機構和銀行尋求幫助。無法直接和國外機構銀行聯系的中小民營企業,可以通過政府牽線搭橋,由政府擔保從國外的機構和銀行取得貸款。
【關鍵詞】民營企業;融資難;解決對策
一、民營企業融資難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民營企業融資難的現狀
據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民營企業的相關調查顯示,有6成的民營企業感到融資越來越困難,其中民營企業通過個人積蓄和內部員工集資融入所需資金接近總融資額的70%。
我們可以對我國民營企業的融資現狀做以下幾項簡單的分析。
1.我國民營企業內源融資比重過高,雖然內源融資有著效益高、融資費用低的優勢,但民營企業想要快速持續發展,必須迅速融入自己所需的資金。單單依靠企業自身的積累顯然滿足不了企業的發展需要,外源融資具有規模大、速度快、靈活等特點,是民營企業發展中重要的融資來源。
2.民營企業在全社會直接融資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很低。股票市場融資門檻高、成本大,民營企業規模一般較小,很難達到要求?,F階段我國的資本市場主要為國有大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短時間內很難成為民營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目前民營企業主要還是通過銀行貸款來融資,占據融資總額的98.7%。通過債券融資,股權融資等直接融資僅占1.3%。
3.間接融資是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然而,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核心的銀行體系仍將國有大中型企業作為主要放款對象。從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統計資料來看,截止3月底,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共發放短期貸款44188.34億元,其中私營企業及個體貸款1175.71億元,僅占2.66%。
4.民營企業經營規模小、壽命短、信用等級低,且以家族控制為主,抵押品不足,大大加劇了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的難度。同時,資本市場對民營企業沒有足夠的信任,社會也缺乏讓民營企業取得信任的機構。
(二)民營企業融資難的的原因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革,民營企業已逐漸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民營企業的成長過程中,其融資難的問題日益突顯,主要表現:
1.民營企業資本金少,抗風險能力差
民營企業要持續經營必須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但資金不足是困擾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因此籌集資金是民營企業所面臨的首要問題。目前我國民營企業雖然初步建立了較為獨立、渠道多元化的籌資體系,但由于民營企業規模小、經營風險大、資產負債率高等原因,從銀行取得借貸的難度大。不少民營企業由于長期信貸不足,只能通過流動資金貸款的展期或續貸來投資長期項目,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的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
2.民營企業制度不規范,財務信息透明度不高
由于我國民營企業大多數屬于家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又是經營者,缺乏現代化的企業經營管理,民營企業存在許多不規范的制度和管理。如產前沒有進行市場調研、成本核算;產中沒有質量監控、制定營銷計劃;產后沒有良好的售后服務,容易出現盲目生產,忽視產品質量等短期行為。許多民營企業的管理者缺乏財務知識,往往事先不通過財務人員而憑個人的主觀感覺拍板定奪,沒有形成科學的決策依據。
3.民營企業信用度不高
民營企業一般規模小、信用等級低、資信較差,使得金融機構不敢輕易放貸。對于銀行來說,目前最頭疼的是如何識別民營企業的信用問題,虛假報表層出不窮,在此情況下,商業銀行基于安全考慮,不愿輕易貸款給民營企業。不少地方民營企業改制不規范,逃債現象嚴重。除此之外,社會中介機構與企業勾結,少數會計師或評估師事務所為企業提供虛假評估證明,幫助企業騙貸的事情也屢有發生。因此,我國民營企業主觀上不講信用、資信度差,直接影響到銀行對民營企業貸款支持的熱情。
4.缺乏專門為其服務的金融機構
從金融機構設置上看,民營金融機構發展不理想,缺乏專門為民營企業融資的商業銀行。我國目前的以四大國有銀行占主導的金融體制,占據了國內貸存款的70%以上。近些年來,我國雖然成立了不少股份制商業銀行、地方性銀行以及農村信用合作社,但資金實力沒法和四大銀行相提并論。另外,現有的民營金融機構存在經營效益低下、資產質量不高、經營風險大等突出問題,缺乏專門為民營企業服務的政策性金融機構。
二、解決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對策研究
(一)加快民營企業自身的改進與完善
我國民營企業應當注重提高自身企業素質,進行自我評估,從而能夠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繼續推進民營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實現向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企業轉變。從國內外成功企業來分析,民營企業必須要走出家族企業的經營圈子才能發展壯大。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各類財務管理,保證財務信息的公開透明,這樣就有利于得到金融機構的信任和支持。三是要遵守誠信原則。民營企業應當以長遠的利益為重,切實履行借款合同,保持良好的信用,為企業融資創造條件。四是企業的領導者要提高自身素養,能夠靈活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并且能夠把風險降到最低。
(二)增加權益性資本,提高企業融資能力
目前,我國民營企業如何增強企業的資本實力,為進行融資創造有利條件,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加快民營企業資本積累,促進民營企業稅后留存利潤中增加自有資本的積累。(2)走企業聯合、資本集中的道路,資本的聯合和集中對于民營企業也是可行的,現在國際國內的企業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都在進行強強聯合,而民營企業走合股等資本集中的路子,將有利于增強實力擴大融資。同時也可以進行民營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有利于進行外源融資,同時在股份制改造過程中可以增資擴股以擴大企業的資本實力。
(三)加強民營企業內部資金管理,規范財務制度
要做好民營企業的資金管理,規范財務制度還應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對現金流量分析,嚴格控制現金流入和流出,保證支付能力和和償債能力。將現金流量管理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高度重視企業的支付風險和資產流動性風險。
(2)推行預算管理,嚴格控制事前、事中資金支出,保證資金的有序流動。預算編制采取逐級編報、逐級審批、滾動管理的辦法,預算一經確定,即成為企業內部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法定依據,不得隨意更改。
(3)加強內部審計,健全內部審計監督制度,強調內部審計與監督不僅僅是對財務會計信息的和經營業績真實性與合法性的結果性審計與監督。
(4)強調資金支付審批制度的管理,避免權利過分集中。企業應根據業務范圍和金額大小,分批確定資金審批人員。
(四)完善政府服務職能,為民營企業融資創造更多機會
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時應盡可能地減少行政干預,遵循市場化原則,從而保證民營企業和國有大中型企業能夠處在一個相對平等的起跑線上。盡快打破所有制歧視,清除現有政策法規中不合理的規定,要鼓勵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提高對民營企業的貸款比例,合理規定民營企業的貸款期限和貸款的額度,最終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一個有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五)加大對民營企業財政稅收政策的扶持
目前為了進一步發揮財稅政策的經濟調控功能,我國政府還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和改善對民營企業的財稅支持政策措施:
(1)建立和完善對民營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①稅收的減免,對于國家鼓勵和扶持的行業不區分大型企業或民營企業統一確定一定期限、一定幅度的減免稅,使民營企業稅收減負。②投資抵免,即按投資金額的一定比例抵免其稅收,鼓勵企業向國家希望的產業結構調整。③對設立在經濟特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地區的民營企業可實行按15%-24%的優惠稅率征收稅收。
(2)要加大財政對民營企業改革的支持力度,為民營企業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例如:對國家鼓勵的符合產業政策的科技型民營企業實現技術改造,更新舊設備和舊工藝,國家應給予適當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
(3)增大財政對民營企業資金融通的支持力度,應在財政預算中建立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貸款風險準備,降低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貸款的風險,設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基金,并引導社會資金流向民營企業。
參考文獻
[1]格雷戈里,塔涅夫.中國非公企業的融資問題明[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1(6).
[2]古贊歌,卜慶軍.基于產業集群的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商業研究,2008(22).
[3]王雪嶺,包中文.當前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研究[J].北方經濟,2006.
[4]宋德榮.我國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
【關鍵詞】 經濟復蘇 民營企業 融資 對策
自改革開放,民營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對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同時自身也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然而,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作為我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民營企業也未能免除災難,很多民營企業都在這次金融危機的暴風雨的洗禮中倒下,或者大傷元氣。隨著經濟的復蘇,各行各業都慢慢恢復了原有的生機盎然的景象。 然而,由于內部外部等多種原因,融資依然是我國民營企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經濟復蘇時期的資金短缺問題成為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對于民營企業來說,迫切需要重新獲得市場,但是由于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限制了民營企業的發展。
一、經濟復蘇時期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現狀
(一)經濟復蘇時期民營企業生存環境現狀。
經濟復蘇時期我國民營企業面臨諸多問題,如籌資時面臨著不公平和歧視,使得民營企業只能在競爭激烈、利潤微薄的產業鏈上苦苦掙扎,市場空間制約了民營企業的成長升級。經濟復蘇時期行業準入門檻高,存在“玻璃門”和“彈簧門”的現象,“非公經濟36條”的很多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實。有人形象地稱為,“上面放,下面望,中間制造頂門杠”。此外民營企業還面臨稅收及稅外負擔重、融資難、國際市場萎縮、轉型壓力加大、經營風險加劇、管理風險要求提高等挑戰。
(二)經濟形勢對民營企業的沖擊。
隨著進出口貿易額的不斷增長,我國企業的外向型程度不斷提高,對外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在這種情況下,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外部需求銳減對我國民營企業的影響在所難免。由于我國民營企業對外出口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金融危機所帶來的人民幣升值壓縮民營企業的利潤空間,甚至出現虧損,金融危機以來中小民營企業倒閉,嚴重制約中國經濟增長。
(三)民營企業融資現狀。
經濟復蘇時期民營企業面臨的問題是市場萎縮、稅費趨重、融資艱難、競爭不公、創新不足和責任加重,有一個統計,銀行貸款中民營企業只得到了貸款當中的8.5%。政策“兜底”也使國企的競爭優勢加強,例如在航空領域,同樣是虧損的情況下,我國很多民航幾乎是慘淡經營,而國營的航空公司得到了大量的貸款。民營企業在經濟復蘇時期,即使發展良好,由于信貸政策的壓力,也很難融資,更不用說得到政府的財政補貼。
中國股市多層次細分的市場架構民營企業基本成形。但實踐證明,在資本市場上,民營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門檻較高,加之上市融資成本代價大,絕大多數民營企業望而止步。我國對于新股發行一直實行嚴格的計劃管理、總量控制的辦法,2000年實行“核準制”以來,符合上市條件的民營企業寥寥無幾。雖有幾家民營控股民營企業的上市公司,但融到的資金數量很少。根據《公司法》和《企業債券管理條例》對發行債券的企業有基本要求,民營企業很難取得發行債券融資的資格。
二、經濟復蘇時期影響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因素
(一)民營企業自身原因。
首先,民營企業受到自身條件的限制,不僅僅沒有健全的財務制度,其管理者也大多缺乏管理的意識和決策能力,對現代化的財務管理的理念缺少認識。同時財會人員素質不高,導致會計賬目混亂,使得銀行無法從其賬務中分辨出其經營活動的真實性。其次,我國大多數民營企業的經營效益不高。因為民營企業普遍規模小,經營管理不規范、產業結構層次低、產品結構不合理、技術等級低、自主創新能力弱等,這些問題導致資金周轉能力差、抗風險能力低。再次我國大多數民營企業缺少誠信意識,存在逃避銀行債務的現象,加深了社會各界對民營企業的偏見。最后,目前我國的大多數民營企業仍然選擇家長式的管理模式,管理體制主要體現為“家族”和“親緣化”特征,經營者既是企業的所有者,也是企業的經營者,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影響企業的經營管理。
(二)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扶持、管理力度還不夠。
在當前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狀況和經濟復蘇的特殊趨勢下,要想使民營企業得到又好又快的發展,政府十分有必要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幫助。近年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扶持民營企業的政策,資助民營企業創業、實行稅收優惠等,但是這些舉措執行力度不夠,有些政策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來配合,例如我國目前缺乏和信用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完善社會信用。現在處于經濟復蘇時期,銀根縮緊,本來貸款就困難的民營企業的狀況更加惡化。不健全的政府融資服務體系,不能及時、有效地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三)金融管理體制不健全。
資本市場是所有企業融資的直接渠道,但是大多數的民營企業規模小,不能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來直接進入資本證券市場融資。經濟復蘇時期,我國經濟面臨風險的影響,我國股市不景氣,這種情況下民營企業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雪上加霜。我國資本市場雖然不斷發展,但是對于民營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直接進行籌資的門檻依舊十分高。雖然我國證券市場取得了不錯的發展,但是為民營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水平仍存在較大的局限。
近幾年,中央銀行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加大了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但仍未徹底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首先,對金融機構來說,民營企業的交易成本高,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貸款審核、發放、催還及提供存取、代收、轉賬等服務時,需花費更多的人力、財力,增加了銀行的經營成本。其次,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突出。銀行很難掌握民營企業真實財務狀況,對民營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流動資金比例、產品銷路、信用度、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等情況很難做出正確的評判。部分民營企業向銀行提供的賬目不完整,財務報表經過粉飾,使銀行很難掌握其真實的生產經營和資金運用狀況,嚴重損害了民營企業的整體信用。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降低金融風險,很少向民營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民營企業的信用擔保制度不完善,信用擔保體制是許多發達國家解決民營企業融資問有效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中國實際的效果并不好,主要原因是擔保公司經營管理能力不強,經營運轉資金有限,無法滿足廣大民營企業的資金需求。況且我國企業通過抵押、擔保貸款等方式進行融資時,必須面對去政府部門登記、進行評估等復雜的環節,還得為各環節支付高額的手續費。我國的擔保制度尚不完善,擔保公司的擔保資金風險分散轉移的能力很弱,使得民營企業通過信用擔保手段籌措發展資金也十分困難。
對民營企業來講,融資的方式可以有多種選擇如銀行貸款、發行股票和債券、融資租賃等方式,但比較而言,融資租賃的進入門檻較低,適合民營企業進行融資的首選方案。然而,目前我國融資租賃發展水平滯后,融資租賃在民營企業融資中發揮的作用更小。融資租賃機構不多、經營規模較小、發展速度緩慢,遠沒有發揮其促進經濟發展的潛在作用。
(四)融資環境不佳。
經濟復蘇時期宏觀經濟形勢風云變幻:人民幣升值壓力持續上升;通貨膨脹壓力越來越大;民營企業的原材料成本不斷攀升,帶來生產成本的大幅提高,擠壓著民營企業的利潤空間;勞動力成本上升過快,局部地區用工難、用工荒問題十分又減少了民營企業的利潤;輸入型通脹,嚴重影響了中國對外出口規模的增長;外匯儲備面臨貶值風險等。與此同時,央行加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進一步抽緊市場資金的流動性,引起民營企業融資成本上升,營企業融資環境不容樂觀,金融環境不佳制約民營企業融資。
三、經濟復蘇時期民營企業融資策略
(一)加快民營企業自身的發展。
民營企業解決企業融資問題關鍵在企業應該加強自身體系的完善和經營水平的提高,首先民營企業應完善財務制度,通過健全的民營企業的財務制度,為企業的各利益相關方提供真實、公允的財務。真實、完整的財務信息反映了企業的經營狀況,能有效地提高企業在市場的信用水平,有效的解決融資難問題。另外,還應切實加強公司管理體制的建設,促進民營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以市場和品牌建設為重點,著力增強民營企業市場競爭力。積極引導民營企業適應貿易方式的變化,充分利用網絡交易、電子商務、信息化等現代化手段,全面提升民營企業拓展市場能力。深入實施名牌帶動戰略,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創建省級以上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以品牌提升民營企業產品美譽度。尤其在經濟復蘇時期,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具有品牌效應,使企業可以在競爭中贏得更多的優勢。民營企業有了自己的品牌才能贏得更多的“信任和融資”,最終才會產生“服務”和“效益”。
優化企業結構,轉型升級。金融危機時受影響最大的是那些技術含量低、處于產業鏈底層的勞動密集型、純加工型或初級生產企業。要改變這種狀況,民民營企業營企業必須借此全球經濟復蘇的勢頭,優化民營企業產業結構,推進轉型升級,提升民營企業在企業鏈條中的位置。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企業素質。濟復蘇時代,人力資源管理是民營企業是發展力量培養的重點對象。金融危機民營企業給民營企業引進人才提供了機遇,民營企業未來的競爭主要依靠高素質的勞動者。因此,我國民營企業應該培養一支職業管理者隊伍并進而建立起民營企業良好的運行機制與監督機制。
提高民營企業對融資方式的認識,讓民營企業認識除銀行貸款、發行股票、發行債券外其他的融資方式,如國際商業銀行貸款、國際金融組織信貸、政府貸款補償貿易、項目融資、租賃等。
(二)國家對民營企業的支持。
在經濟復蘇時期,世界處于緩慢恢復階段,民營企業面臨諸多挑戰,國家要大力扶持民營企業,解決它們發展中的困境: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提供信貸;在財政和稅收上適當予以減免,幫助企業擺脫目前的困境。政府還應該在財政中增加對民營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投入,吸收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作為信用擔保機構會員,建立健全民營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同時政府為民營企業要制定一些特殊的扶持政策。
完善政府融資服務體系,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經濟復蘇的特殊時期,民營企業對經濟的發展起著特殊作用,政府對民營企業經濟的發展和健全中仍發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解決我國民營企業出現的融資難問題,應當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通過完善政府融資服務體系來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從而使得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政府應該充分重視產業集群的發展,以產業集群的理念考慮產業的地區布局和引導地區經濟的發展,制定和實施產業集群倡導計劃.并根據產業的經濟特征,促進專業化分工和相關企業在地域的相對集中,注重培育集群的形成,吸引要素集聚的機制以推進科技創新為突破,提高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
(三)完善金融機構管理體制。
首先,加快銀行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使銀行真正樹立競爭和服務意識。從對民營企業的“惜貸”轉為對民營企業的“爭貸”;簡化貸款程序,適度的簡化審批環節,提高為企業服務的效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加快建立以民間資本為主的村鎮銀行、科技銀行等中小銀行;發展和規范私募基金和股權風險投資,拓展民營企業融資通道。其次,加強創新的融資方式建設,讓營企業融資更快捷有效。大多數民營企業貸款信用匱乏,這時民營企業可以利用自有資金互相提供擔保獲得銀行貸款的模式,大大增加了民營企業的流動資金,緩解了民營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供應鏈融資方式主要幫助那些位于供應鏈上端的民營企業獲得資金,通過供應鏈最下端的企業與銀行簽訂協議,保證供應鏈上端的民營企業的現金流,這種方式不僅解決了供應商的資金問題,也解決了民營企業原材料供貨的銜接,達到多企共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梅浩杰.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2(9).
[2]侯春來.如何破解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J].中國商貿,2012(4).
[3]李云燕.民營企業籌融資難問題探討[J].企業研究,2012(12).
關鍵詞:民營企業融資;現狀;對策
造成民營企業融資難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因此,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應采取突出重點,在制度建立和創新方面采取綜合對策。
創新對民營企業的觀念。深化經濟改革首先在觀念上要有創新,要承認私有產權與國有產權具有平等的地位,讓他們在市場上平等參與競爭,以競爭促發展。要認識到私有制與公有制在我國現階段都有存在的必然性,不能搞所有制歧視與偏愛。只有實現我國所有制理論的根本性改變,才能推進我國經濟改革的深入,為解決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必須改變國有商業銀行主要支持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指導思想,把貸款投到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效益好的企業上來;增加對高新技術民營企業的信貸投入,重點支持科技含量高和有市場潛力的民營企業發展;鼓勵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為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資金上的保障。
推進民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提升民營企業融資能力。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也是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得到根本解決的前提。社會信用體系能有效降低道德風險和監督成本,防止逆向選擇、順利完成生產要素的結合。培育信用需求、規范信用市場、完善信用制度、營造信用環境,對于提升民營企業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抵御信用風險,提高自身的融資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外部的民營企業征信系統和評價系統,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企業信用信息,表彰守信用的民營企業,樹立信用典型,大力宣傳和推廣信用管理先進模式和經驗;另一方面,積極開展企業內部的信用制度建設和普及工作,加強企業內部的合約管理、營銷預警、商賬催收、財會管理和雇前調查等,對企業經營、管理、檢測等人員開展信用和專業技能的培訓,培養信用調查分析、評價和監督等專業人才,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融資能力。
完善民營企業融資的社會扶植體系。“麥克米倫缺陷”引起的市場不靈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世界各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都遇到過這個難題并采取了許多措施,其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大多數國家都建立了中小企業融資的社會扶植體系,包括金融扶植政策的法律化,并嚴格執行;建立各種專門發展中小企業的政府機構;促進融資中介機構的發展與規范管理,;給予政策優惠貸款以及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信用擔保體系等。
拓寬融資渠道,全面實施金融創新。要加大銀行、信用社等對個體的信貸投入,建立完善專門為民營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同時繼續鼓勵民間投資主體向國有企業投資參股和控股,對民間投資社會公益性和基礎設施項目給予必要的信貸資金支持。尤其是高新技術開發的民間投資者,實行稅收優惠政策。結合我國金融機構實際全面實施金融創新,鼓勵創辦風險投資公司或風險投資基金,首先,要鼓勵境內外風險投資公司落戶我國,有關部門要盡量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營運環境。其次,各級政府通過投資公司等投資機構帶頭設立風險投資基金;政府出面建立創業輔導體系;創新委托投資制度;政府出資或提供其他優惠,支持委托擔保;鼓勵租賃、保險、非正式股權和非正式貸款的發展。
強化企業管理,提高企業效益。改良產品,樹立良好人企業形象,提高其信譽度。企業應根據市場變化,引進先進技術及生產設備,進行技改造,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對產品進行改良和革新,對市場前景較好的產品,應不斷加強對新產品的開發,增加銷售收入,加強質量管理,培育名牌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健全財務管理,合理安排資金,提高資金利用率。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而資金管理是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規范公司治理結構。公司的運行績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治理結構的有效性。公司治理結構規范與否不僅影響投資決策和資金籌措,而且還影響到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內部凝聚力。加強民營企業投融資管理。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完善發展民營企業的相關法規,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管理職能,營造民營企業在投融資方面更加寬松的環境。在政策上引導民營企業加大高科技項目的投資和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
工作單位:新疆石河子大學經貿學院會計系
參考文獻:
關鍵詞: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3-0-02
一、中小民營企業的界定
對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首先對其范疇有一個界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從企業員工數與企業產業方面進行界定如表1所示。根據這一界定,德國94.8%的企業為中小企業。如果把中小型企業從業人數界定提高到500人,德國99.8%的企業為中小企業(OECD,2001)。與OECD國家標準相比,我國中小企業在營業額度的規定上與OECD界定接近,但人口數界定不同。我國工業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勞動/資本密集度較大。有關民營企業界定,據《公司法》規定除國有獨資、國有控股外,其他類型的企業中只要沒有國有資本,均屬民營企業。
表1 中小企業界定標準
資料來源:OECD http:///std/business-stats/35501496.pdf
二、中國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現狀
中小民營企業資金困境一直是制約企業結構調整和快速成長的重要因素。自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日益發展壯大,90年代后,我國民營企業加速發展。中小民營企業數量眾多,成為創造就業、出口創匯和產值貢獻主力軍。全國經濟普查(2010)統計結果顯示,民營企業數量在2009年底達到381.2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76.9%,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度超過了非民營經濟部門。但是,民營企業遭受制度上和政策上的限制多,企業監管多,中小民營企業發展困境多。例如在中國經濟轉型中,政府干預與市場的不完備導致企業在市場中進行不公平競爭。另外企業自身人才短缺、管理水平落后、組織管理結構松散、信用不高、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等,造成大量的破產和倒閉。這不光對就業、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產生負面影響,這也對中小民營企業造成不良的形象影響,致使其信用不高、貸款困難。另一方面,銀行里有大量的居民存款,如何能把存款安全的貸出去成為銀行的一大難題。因此,中小民營企業融資困境與銀行存款積壓難題并存。
三、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
我國民營企業融資渠道通過正式渠道融資和非正式渠道融資。正式融資渠道主要包括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商業信用、股權融資、股份制入股、職工集資、政府給予貸款、貼息等資金扶持這幾種。非正式融資渠道大體包括民間借貸、拖欠貨款、私募股本、互為擔保、私人借貸等形式。但總體來講,中小民營企業一直處在資金稀缺的困境,從正式渠道獲得的資金不足,而非正式借貸成本高,這更加重了企業成本。陷入融資困境的問題根源在哪里呢?本文從中小民營企業的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進行分析。
1.對中小民營企業的政策不清晰、扶持力度不夠
我國現行為保障民營企業運行發展的經濟法律政策缺乏,造成民營企業宏觀發展管理混亂,不明確,無明確的法律政策所遵循。因此,在國家執法和審計時常常沒有統一的標準,對國企呆賬壞賬不予追究,而對民營企業進行歧視。銀行貸款人員對風險較大的民營企業惜貸。另外,國家對中小民營企業扶持力度不夠(Faccio,M.,2006;余明桂、潘紅波,2008)。
2.正規渠道融資門檻高
首先,銀行貸款的擔保條件苛刻,中小民企難滿足。找銀行貸款,就必須要擔保和抵押,但中小民營企業財產有限,缺乏足夠的抵押資產,只有房地產和設備是其主要的擔保物。另外,中小民企大量依靠自營、合資等方式建起來的,存在著土地、建筑物等不動產的產權、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所有權不明晰等問題,難以以之做抵押。其次,銀行貸款手續繁雜。手續繁雜嚴重影響了中小民營企業的信貸信心。中小民營企業一般貸款時間急、頻率高、金額少。而銀行怕審查不夠嚴格造成不良資產增加,辦理貸款的手續相當復雜(江詩松等, 2011)。此外,銀行貸款存在歧視行為。由于小企業一般都是小額貸款,與大企業的大額貸款相比,收益低。對銀行來講,資金的零售比批發成本又要高出許多,對小企業的信貸風險又較大企業高出一倍, 審查成本高等因素,國有銀行放貸的市場定位主要還是大型國有企業和規模以上企業。而對中小民營企業采取的則是歧視性政策。例如,一些銀行雖沒有明文規定,但上上下下已達成默契, 貸款目標市場是500萬以上客戶。商業銀行追求規模效應,大的金融機構更愿意為大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而不愿為急需資金的規模較小的民營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3.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風險大
大多數中小民營企業處于競爭性領域,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和淘汰率高,融資風險大。因規模和資金的限制,大多數中小民營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如服裝、鞋業、建材等產業,與高附加值的電子、通信等科技含量高的產業相比,中小民營企業產品顯得檔次較低、能源消耗較高、科技含量水平低,導致企業利潤率低而不能吸引金融機構的投資偏好。更重要的是,中小民營企業的破產率比國有企業的高很多。民營中小企業高比率的倒閉情況,造成企業信用低,向其發放貸款的銀行業存在較大的金融風險。
4.貸款成本高
大部分規模小的民營企業屬于家族式管理,財務不健全,信息不透明,缺乏審計部門認定的財務報表和良好的經營業績,這增加了銀行對中小企業財務信息的審查難度。為了降低貸款風險,銀行必須大規模搜集中小民營企業信息,致使銀行的貸款成本和監督成本上升。銀行由于缺乏有關中小民營企業客戶風險的足夠信息,不能做出適宜的風險評價。因此,貸款給信用等級低的中小民營企業的成本很高。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小民營企業很難通過銀行貸款、股權融資這兩種渠道獲得資金,而企業自身的低等級企業信用又直接導致其他融資渠道的枯竭,從而引發了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的普遍現象。
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對中國經濟增長有著重要貢獻的中小民營企業走出困境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四、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改善政策環境。健全法律法規,規范中小型企業的經營行為,以降低金融機構的融資風險,促進企業積極采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會計管理,提供企業信用等級和透明度。同時,為中小企業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和扶持政策措施,特別是要對阻礙企業獲得融資便利的土地使用權、所有權等問題及時解決,增強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抵押能力(Estrin 等,2009)。
改革金融機構對中小民營企業貸款的條件限制。國家采取激勵措施,促使銀放寬貸款抵押條件,放寬抵押品的范圍,使其范圍擴大到倉單和提單質押、房產和商鋪抵押、應收賬款質押、出口退稅的稅單質押、或者小企業業主或主要股東個人財產抵押、質押以及保證擔保等。除了上述之外,還要使抵押物拍賣市場和中介機構更加完善,把辦理抵押手續的步驟和成本降到最低。
加快中小企業融資機構的迅速發展。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需求旺盛,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又不愿開拓該市場,這就給中小金融機構留下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從發達國家來看也是,小金融機構也以中小企業為其目標市場,與大銀行并行,相得益彰,形成了完整的金融體系,滿足了不同經營客戶的需求。因此,應該放寬成立中小企業融資的條件,拓展其能力。積極發展中小金融機構,打破銀行業的壟斷局面,形成競爭,提高金融服務的質量與水平。政府同時還可以設立專門的中小民營企業發展基金和信用擔保機構,為中小民營企業提供優惠貸款和提供貸款擔保。
加強政府對中小企業的基礎管理。重點規范民營企業經營行為,普及信用意識,督促中小企業應盡快制定嚴謹和完善的財務會計制度,提高其透明度,引導民營企業提高社會信用等級(何杰、曾朝夕,2010)。同時,對融資難的中小企業進行分類和初選,從讓市場和政府同時幫助這些企業完善申貸資格。
參考文獻:
[1]何杰,曾朝夕.企業利益相關者理論與傳統企業理論的沖突與整合——一個企業社會責任基本分析框架的建立[J].管理世界,2010(12).
[2]胡旭陽.民營企業家的政治身份與民營企業的融資便利——以浙江省民營百強企業為例[J].管理世界,2006(05).
[3]江詩松,龔麗敏,魏江.轉型經濟中后發企業的創新能力追趕路徑: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雙城故事[J].管理世界,2011(12).
[4]靳慶魯,孔祥,侯青川.貨幣政策、民營企業投資效率與公司期權價值[J].經濟研究,2012(05).
[5]余明桂,潘紅波.政治關系、制度環境與民營企業銀行貸款[J].管理世界,2008(08).
[6]Faccio,M.,2006,“Politically - Connected Firm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6,pp.369-386.
關鍵詞:民營;融資環境;瓶頸;融資風險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民營企業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逐步成長和發展起來,已經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社會繁榮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我國取得的經濟成就與民營企業的發展密不可分,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別是擴大城鄉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民營企業近年來迅速發展的事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所面臨的金融環境并沒有相應得到改善。其別突出的問題是融資困難,這已經成為阻礙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
一、目前我國民營企業的金融環境及成因分析
第一,民營企業的金融環境分析?,F階段,政策環境的局限成為影響多數民營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制約因素。最為突出的表現是民營企業在融資等方面較之非民營企業存在著更多的障礙,尚未取得與國有企業一樣的待遇,融資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瓶頸”。這就意味著民營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得不到有效的、穩定的資金支持,融資渠道不暢已經成為有前景的民營企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第二,成因分析。一是從民營企業自身的角度看。民營企業作為一個群體,對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民營企業的存在和發展良莠不齊,相當一部分企業生產技術水平低,企業產品質量不高,生產盲目性大,而且創新能力不強,缺乏必要的市場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經營常常發生虧損;還有許多民營企業預期收益不明顯,自有資金少,這些不利因素決定了民營企業償還貸款能力低、部分民營企業主缺乏還貸意識和法制意識,影響其貸款信譽。二是從商業銀行的角度看。鑒于民營企業對商業銀行貸款存在著時間緊、期限短、額度小等特點,大大增加了銀行的貸款成本。商業銀行從風險、成本、收益等各個角度進行綜合評判,往往最終做出的選擇是放棄民營企業,實施向大企業、大城市集中的貸款政策。雖然近年來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已經注意到并開始逐漸調整自己的貸款策略,如一些中小規模的商業銀行提出以中小企業作為自己的重點發展客戶,但是從總體來看,民營企業在同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貸款競爭中仍然處于劣勢。
二、改善我國民營企業金融環境的建議措施
第一,建立企業信用征信系統,完善信用擔保制度。盡快將涉及信貸和擔保的民營企業納入征信系統,凡進入征信系統的企業,有關銀行機構在審批企業貸款以及進行資產保全時,需要到政府部門查核企業資料的,經審核后,可直接到有關部門核查。通過企業信用征信系統的建立,提高貸款的審批效率,有效降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放貸成本。
第二,切實改進商業銀行的信貸管理。各銀行應提高信貸人員綜合素質,實地調查分析民營企業經營狀況,實事求是地判斷民營企業信貸風險;積極探索建立適合民營企業特點的信用評級制度,將企業資質狀況等納入評級指標體系。對一些與銀行有較長合作關系、經營狀況好、信用可靠的民營企業,應采取多種方式加大支持信貸力度。另外,各銀行機構應根據人民銀行實施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和放寬人民幣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等政策,考慮給予優惠利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
第三,進一步創新信貸方式。銀行機構在運用傳統的貸款方式開展信貸業務的同時,應注重挑選成長性好、有實力的民營企業進行貸款創新,如“倉單質押貸款”、“專利權質押貸款”、“國內信用證貸款”等融資品種;對民營企業的大型或成長型技術項目,應探索“銀團貸款”、“風險融資”等融資品種,并根據民營企業客戶的不同需要,為其度身訂做金融產品,提供結算、財務管理、咨詢評估等全方位的金融套餐服務。
第四,建立適合民營企業發展的金融機構體系。目前,我國的銀行業仍然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但是由于體制問題,國有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發放貸款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而要降低貸款發放成本,解決民營企業融資困境,一方面需要大力推進中小商業銀行的發展,另一方面要推進民間金融機構的建設,有效地引導居民資金流向效益高的投資領域,從而實現資金的最佳配置和運用。
第五,提高民營企業自身管理水平。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改善民營企業所面臨的金融環境,還應從加強其自身管理水平入手。一是盡快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轉換經營機制和管理方式,不斷提高效益。二是改善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盡快建立和健全企業財務會計制度,完善企業內部融資管理機制,提高企業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三是加大民營企業信用管理。
另外,在民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要注意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民營企業多以傳統產業為主,政府應該通過政策和經濟的杠桿,引導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業率先發展高科技產業。企業在產品上的競爭優勢實際上是核心技術的優勢。這就需要我國的高科技民營企業必須廣聚人才,盡可能加大研究與開發的投入,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主導產品,增加技術裝備,成為技術創新和開發投入及推廣的主體;應實行多種形式的產、學、研聯合,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開放的穩定的合作關系,吸收消化國際上先進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民營企業更應更新觀念,盡快樹立國際化經營與競爭的意識,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來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越。
參考文獻:
【關鍵詞】 信貸配給; 風險釋放; 可靠性; 證券化
中圖分類號:F27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13-0059-03
一、研究背景
2008年金融危機充分暴露出金融衍生工具的公允價值在一定程度上由于信用因素被增加,但其所蘊含的風險信息沒有得到有效地披露、分散甚至釋放,市場的參與者獲取了不對稱的信息,從而引發一系列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問題,金融體系受到沖擊之后民營企業的融資變得更加困難。信息特別是會計信息猶如商品有質量好壞之分,作為市場上的參與者需要花費較大的成本來甄別這些信息,如何較好地傳遞、披露與運用這些信息,增強民營企業的信用,使之發揮出良好的放大效應,突破融資難的瓶頸,這個難題已經被學者們高度關注。
自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發展、科學技術的創新、城鎮居民的就業、增加政府財政稅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民營企業的資產規模較小,抵抗經營與財務風險的能力較差,急需改善與調整民營企業的信用,以金融危機所暴露出的問題作為變革契機,通過分散與釋放信用風險所帶來的問題,促使民營企業信用擔保融資模式創新,有效解決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僵局。
二、民營企業信用擔保融資的發展趨勢研究
(一)信用擔保融資的界定與民營企業融資的關系
信用擔保主要是根據雙方約定,以信譽擔保方式,履行合同約定的債權債務關系或提供有償服務的一種經濟行為。信用擔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被擔保對象的信用額度,分散其所面臨的風險,融通到更多的資金。以民營企業向銀行貸款為例,銀行有自己控制貸款信用風險的底線,民營企業信用不足,通過有效的途徑獲得信用擔保機構和保險機構的保險,增加信用資源,使得民營企業的信貸風險控制在銀行可以接受的范圍內,貸款的利率隨之下降,最終獲得貸款融通資金。當然作為擔保對象的民營企業必須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或者擁有優質資源,甚至能夠產生較為明顯的外部效應,通過信用擔保使得社會信用資源重新優化配置,在充分考慮如何有效地分散民營企業信用風險基礎上,摒棄傳統的信用擔保融資契約模式的弊端,完善與拓寬民營企業信用擔保融資模式。
(二)民營企業信用擔保融資模式現狀分析
世界各國最早成立民營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國家是日本,日本企業信用擔保運作模式是在政府主導與監督下投入政府資金與吸收金融機構的捐助資金成立信用保險公庫,再通過全國信用保證協會向金融機構提供擔保幫助民營企業貸款,這種模式其實是保險公庫對信用保證協會再保險,其中70%~80%無法收回的債務都可以得到補償,從而分散了信貸風險。歐美國家的民營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美國成立了小企業管理局作為政府的部門獨立存在,重點扶持那些不能通過通常渠道獲得貸款的民營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所需資金由政府出資,向與政府協作的銀行提供擔保把錢貸給民營中小企業。在韓國、中國臺灣地區也紛紛成立以政府扶植為主導且貸款給擁有較好優質資產的民營企業的信用擔保機構,這與盈利為導向的信用擔保機構存在差異,無法有效發揮出市場上優勝劣汰的機制,政府完全獨立承擔信用擔保機制中可能發生的風險損失。
(三)民營企業信用擔保融資模式的變革
2007年的金融危機放大了銀行與民營企業之間存在的問題。根據DeMeza和Webb的信貸配給理論:民營企業愿意承擔較高的貸款利率,銀行有足夠資金但是不愿意提供貸款。特別是民營企業從銀行融通資金的期限較短,往往不超過一年。民營的資金無法得到有效地周轉與融通,會極大地限制其發展,在融通資金過程中的風險也無法得到釋放。因此,民營企業通過信用擔保多樣性增強信用,加強信息的披露與識別,并引入市場機制變革融資模式。根據產業集群原理,將處于不同產業鏈的民營企業,依據其經營組織特點構建一個以市場為導向型的信用擔保融資體質,并將其風險完全釋放與披露。在此模式下,政府只是作為市場監管者,根據民營企業原材料采購、產品生產與銷售三大重要環節形成產業集聚,在這三大產業集群中實力較弱的民營企業可以采用信用、抵押、租賃、交易合同等方式通過擔保機構增強信用從銀行融通到所需要的資金,為了分散擔保風險,可以向保險公司投保,再通過風險投資公司購買保險公司的部分甚至全部保單實現再投保,對于可能出現的不良資產通過證券化形成金融產品以及衍生品。在這三大產業集群中實力較強的民營企業以信用擔保機構為媒介吸收國內外社會投資者的閑散資金以信托理財等方式將資金投放到民營企業,或者民營企業借助信用擔保機構增強實力達到上市公司的標準,通過證券市場發行金融及其衍生品實現融通資金的目的。
民營企業信用擔保融資的革新模式(見圖1)中關鍵的一環是需要信用擔保行業協會對信用擔保機構獲取的民營企業信息以及信用擔保機構自身運營情況的信息及時甄別與披露,特別是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的信息透明、公開,使之通過市場運行機制揭示民營企業所面臨的風險以及將不適應于民營企業發展的信用擔保機構剝離甚至剔除出去,規范信用擔保機構的行為,進一步將信息不對稱所產生的逆向選擇道德風險進行有效規避。
(四)民營企業信用擔保融資風險的可保性推動模式變革
金融危機暴露出信息不對稱導致所面臨的風險不能有效地披露、分散與釋放,而所引入的保險和風險投資機制可以承擔部分甚至全部風險,分散與釋放風險并彌補風險損失。特別是風險的可保與再投保,使得作為民營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所面臨的風險進一步降低,保險公司將會承擔重大損失的風險,但是保險公司可保風險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為了防止損失較大無力承擔,保險公司將其相關保單部分或全部賣給風險投資公司,風險投資公司通過資本運作模式,將其風險損失可能所擁有的民營企業經營決策權轉讓給企業的競爭對手,從而彌補所發生的風險損失。如果風險投資公司無法從風險損失中獲得民營企業經營決策權,那么它們仍舊可以通過證券市場將風險損失證券化提前收回風險損失。這是由于雖然風險的發生是不確定的,但是一旦發生風險損失,肯定是在某一特定時間與地區,保險公司對于信用擔保機構的風險保單所準備的保險責任賠償準備金就可以確定,而風險投資公司從保險公司購買的保單可能面臨損失的金額就會確定,那么風險投資公司將確定的風險損失提前證券資本化就可以彌補損失。因此,風險的可保性和釋放使得民營企業信用擔保在融資過程中的風險得到降低,突破傳統信用擔保銀企融資所不能分散與釋放的風險的問題,民營企業信用擔保融資模式的變革就勢在必行。
三、民營企業信用擔保融資模式變革的必然選擇
任何一種融資模式都要考慮到其實際運行中所面臨問題的根源所在,所以民營企業信用擔保模式的變革研究充分考慮到信息不對稱所引發的信用風險問題,預防信用風險所帶來的巨大損失,需要通過轉移風險,將民營企業的信用風險損失通過保險公司進行補償,而保險公司不能承擔的風險損失通過風險投資機構進行彌補,風險投資公司最終通過轉移風險給民營企業的競爭對手或證券化運作將風險損失彌補。這種信用擔保融資模式完全是借鑒市場運行機制將風險層層分散、傳導與釋放,極大地降低風險及其損失,并在政府的監管下不斷完善發展,突破以往最終由政府承擔風險的融資模式。
(一)信用擔保融資模式變革的必然性
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于信息不對稱導致資本市場失靈。政府為了扶植民營企業發展,成立政府導向型信用擔保機構,最終在運行傳導機制中所面臨的任何風險都由政府來承擔,會增加政府的財政負擔,同時也完全發揮不出市場機制這只“無形的手”的作用。整合社會閑散資金,優化配置資源使得民營企業通過信用擔保變革的新模式來融通資金,突破以往僅僅從銀行融通資金的模式,可以通過相近或相關產業形成區域或跨區域性的產業集群,傳遞民營企業的非財務信息,有效遏制信用風險的同時,引入可保性運行機制分散與釋放風險,警示產業集群中有不良信用記錄的民營企業,嚴重的可以終止民營企業之間的信用融資,增加違約成本使得信息風險損失降低。
(二)政府角色的轉變推動信用擔保融資模式的變革
民營企業的發展關系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政府成立相關的信用擔保機構為民營企業融通資金快速發展提供強大的助力。我國目前已經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政府在經濟當中干預的力度越來越小,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后,以市場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以政府為主導的信用擔保機構已經逐漸被以市場為主導的信用擔保機構所取代,政府由市場的參與者轉變為獨立的市場監管者,創造出一個和諧、寬松與嚴謹的市場,促使民營企業信用擔保融資方式日趨多樣化,引入保險、風險投資公司以及民營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即競爭對手,在資本市場上完全披露與釋放所面臨的風險,使得信用風險損失在承受的范圍內通過各個環節層層彌補,同時也分享信用風險所帶來的巨大利益,實現多贏的局面。
四、民營企業信用擔保融資模式變革的意義
作為一個政府監管下動態的金融管理體系的國家,民營企業通過向銀行借貸融通資金是主要的獲取資金的渠道。但是民營企業“年輕”,信用記錄較少,通過銀行貸款融資受到諸多限制。特別是2007年金融危機以來,銀行銀根緊縮,提高貸款融資的門檻,傳統的民營企業信用擔保融資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民營企業日益增加的融資需求。我們從信用風險傳導、分散與釋放,風險信息透明、完全披露入手,引入可保性保險機制,借用市場運行機制來革新民營企業信用擔保融資模式是大勢所趨。一方面借鑒產業集群的融資模式,在不同產業鏈之間業務關聯的民營企業通過信用融資,降低信用風險與損失;另一方面將保險與風險投資機構引入信用擔保融資模式,進一步加大風險損失補償的份額,增加民營企業的信用,降低風險所帶來的損失,最終通過證券市場進一步分散與釋放風險,在政府營造的寬松、嚴謹的市場上提高民營企業融資的效率,使得社會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從而推動整個國家經濟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蔣衛平.企業財務戰略管理:一個企業能力理論視角[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