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5 17:11: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商管理專業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工商管理;學生就業;建議措施
1.工商管理專業簡述
工商管理專業在我國大學開設不過十幾年,但是發展極為迅速,該專業作為一個比較抽象的專業,全國一般的院校,即使是一些師范類院校也都開辦了這個專業。工商管理作為管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它依據管理學、經濟學等相關基本知識,研究如何運用現代管理的原理與方法來為企業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經營決策。它的目標是培養能夠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論和專業實用技能,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具備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從廣義上講,工商管理專業所包含的專業領域比較廣,每個專業所學課程也較多、較雜,涵蓋了經濟學與管理學中的很多課程。工商管理類專業下設的二級專業在每個高校都各具特色,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
2.工商管理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素質
一是良好的綜合素質?,F代的就業單位都歡迎復合型人才:具有相關專業背景,具有優良的思想素質,廣博的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較強的社交能力、協調能力、判斷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二是較強的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工商管理類學生養成相互學習、相互切磋、相互啟發、相互激勵的良好習慣,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識,意識到一個人單槍匹馬是不容易做好事情的。具有與各類形形的人都能良好溝通的能力;三是較強的創新能力與實際運用能力。有創新變革才能發展,單位才能進步,這就需要管理者具有變革創新與應變能力,善于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能有前瞻性的預測與決策能力。
3.制約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的因素
3.1理論與實踐能力發展不平衡
現行的許多大學在該專業的教學上都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在互動環節式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傾向于被動的老師抽人的方式。在實踐環節往往只流于形式,重“量”卻不重“質”。從一些大學的實踐環節教學目標和內容來看明確且豐富,實踐課程也足夠多,但在實際執行中卻大打折扣?;蛟S由于擴招的原因,學校的場地、設備、設施、經費等大大受到了限制,在實踐環節中,由于學生量大的原因,為了完成任務,也不可能有更多的經歷來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思考的能力;而且很多學生對實踐環節的學習不重視,同時很多在校的老師也沒有企業工作的經驗。所有這些導致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互脫節,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素養達不到工作崗位的要求。
3.2缺乏核心競爭力與自身特色
從高校工商管理專業課程設置上來看,寬泛但不集中,一般的高校都要學習財務、人力資源、會計、投資等各方面的專業知識,但在專業縱深上知識技能的積累卻遠遠不夠,導致各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之間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當然所謂的特色也就無從談起。很多學生雖然按照培養計劃的要求學完規定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感覺什么都知曉一點點,但是在求職過程中往往非常迷茫,真正具體到某一部門、某一工作崗位就無所適從,自信心嚴重缺乏。從微觀層面來說,學生缺乏核心競爭力,這也是很多高校就業率低下的一個原因;從宏觀的層面來講,學校的培養模式、教學計劃、形式并無自身特色,這樣所培養的學生也就沒有什么特色可言。
3.3知識學習與市場需求脫節
首先是教學內容,工商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教學計劃、教學內容與形式需要符合市場的需求。國內現行的很多管理經濟知識都是從國外引進過來,當然在引進的過程中也在吸收,但國外最新信息、最新知識與理論真正要傳播并被吸納到中國,卻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所以部分國內教材一般都是國外很陳舊且久遠的東西;其次,依據部分高校的培養計劃、培養目標,一般都是什么高級人才、實用型人才等,再看看每年學生就業的崗位與形勢,就會發現培養的目標過于好高騖遠,和所宣稱的大相徑庭,也就是說沒有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學生出來,也可以發現很多的計劃都是流于形式。很多高校學生一畢業,似乎也就算完成了一樁很大的工作一樣,但國內還很少有高校建立一種專業評價機制,對培養的目標和培養的學生素質進行評估,以期更加符合社會的需求。
4.改善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的建議
4.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首先,一個專業的發展離開了市場需求,那么也就成了無水之源,在當前高校學生就業普遍困難的情況下,想要培養出社會受歡迎的工商管理人才,就應該清楚明白、知曉社會到底需要什么類型的人才,每年都應該開展工商管理專業人才需求情況專項調研,編制調研報告,特別是高校所處的城市用人單位的調查,這些應該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機制;其次,在了解社會需求后,工商管理專業應明確一個可實現、可考核的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定位與目標。在進一步以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素質基礎上,加大縱深的培養。在基礎課程的學習上盡可能地拓寬學生的橫向知識面,讓學生了解這個專業的發展趨勢和社會未來需求,同時也讓學生了解自身的興趣在哪兒,適合什么專業方向,當然這個寬度的把握每個高校應有不同。而對縱向知識的培養,對加強專業技能的訓練和積累,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學生自身特色的一個體現。
4.2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
加強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是提高學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些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都有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存在,再加上學生、教師本身的輕視,使課時量本來就不多的實踐教學環節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由于管理是一種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在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時應改變以前重理論、輕實踐的意識形態,將實踐教學環節和理論教學環節放在同等或更重要的地位。首先是在工作量上,不應該以課時量來計算;其次應該讓學生“走出去”,不要拘泥于學校的實踐訓練基地去參觀參觀就算了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選擇合適的企業去實踐,親身去體會,在實踐中學習管理,有目的地培養管理能力,熟悉日常工作流程以及一些工作技巧,提升就業競爭力。
4.3增強應用型師資力量
沒有一批專業知識過硬、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要想培養出實踐操作能力強的學生,難度是很大的。當前部分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師普遍缺乏企業實際工作經驗,在課程中,一般以單一的講授為主,對管理理論的認識限于理論的理解,在教學中“照本宣科”的現象不可避免,影響教學效果。針對應用型師資不足的問題,學校應加強應用型師資力量的培育,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兩條途徑加以改善。所謂“走出去”,一是鼓勵在校的教師到企業進修學習,讓他們學習企業的運作模式、各部門的管理經驗;二是鼓勵在校教師創業,創業的過程也就是積累與學習經驗的過程,實現從學術型教師向學術型與應用型兼具的復合型教師轉變。所謂“請進來”,就是將一些有經驗的企業各級管理人員邀請到學校,為學生講解企業的實際運作情況與管理經驗,這樣,對學生更具有激勵性與說服力。
【參考文獻】
[1]王振馨.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培養現狀研究[J].天津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12).
[關鍵詞]工商管理類 教師職業 職業發展
[作者簡介]王冬梅(1971- ),女,河南漯河人,河南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管理學。(河南 鄭州 451191)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5-0097-02
21世紀是人類從一個工業化時代瞬間邁入一個嶄新的信息化、概念化時代的時期。信息化、概念化不僅加快了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也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此背景下,世界范圍內的競爭、尤其是人才競爭越演越烈。我國要在全球競爭中取得更多的優勢和機會,就必須具備大批高質量的、能夠適應時代選擇的國際化人才隊伍。調查顯示,我國勞動力市場存在絕對剩余,但國際化的高端人才卻嚴重不足。這種不足主要體現在勞動力“質”的欠缺方面。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國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尚有不足,未能在國際化競爭的大舞臺上迅速更新觀念、更新知識結構、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等;作為具體貫徹執行教育方針、教育路線、教育任務的教師應與時俱進,促進自身職業發展,培養適應國際化需求的人才。
一、我國教師發展及研究現狀
1.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急需向現代化改革轉向。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深入,經濟在人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加明顯,經濟社會的地位日漸突出。經濟社會對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高,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日益受到重視。由于我國特有的政治、經濟、歷史等因素,工商管理類專業在我國高校開設的時間較晚(真正意義上的工商管理專業是在改革開放后正式設立的),但此專業一經確立便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所有大中專院?;揪_設了工商管理類專業,此外,更有以工商管理類專業命名的獨立學?;驅W院。我國高考十大熱門專業中,工商管理專業位居前三,多年來報考工商管理專業的考生(包括本、??瓶忌┚痈卟幌?,報考工商管理專業的研究生更是在各專業報考人數當中首屈一指。同時,直接或間接學習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已經接近1.5億,直接或間接從事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與科研的教師人數也突飛猛進,截至2010年已超過45萬人。
在我國,教師的培養和發展一般被認為是從大學開始的,但實際卻是在大學畢業之后。教師走上工作崗位后,教師培養主要以短期培訓班、集體聽課、集體備課、觀摩教學等形式進行,學習和接觸到的是學科知識、教學技能和方法而已。目前在國際上,以課程內容、教師為中心的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正在經歷向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型教學轉變,但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和教學模式與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改革相互沖突的局面在短期內仍難以改變。幾個世紀以來,中國的傳統教學觀念與中國儒家思想相互推動,嚴重影響了國外先進教學理念的引入和推廣,諸如普遍受中國人接受的“知識就是財富和力量,不能與別人分享”之類的盲目排外教學觀。因此,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改革并未涉入深水區,并未實現教學的人格和社會的轉向,只是片面地追求量變向質變的發展。
令人欣慰的是,教育部門已經注意到這些問題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以強力推行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教學改革。一些先進的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方略,如建構主義教學法、人本主義教學法在中國方興未艾,但與此同時,它們又受到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的阻礙。
2.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師職業發展關鍵在于繼續教育。在嚴峻的挑戰和劇烈的變革面前,工商管理類專業方面的教師職業發展關鍵在于繼續教育。一般來說,教師的業余自學會受到許多因素的限制,如業余時間少、備課量大、作業批改繁瑣、學習資源少、職稱晉升壓力、家庭方面壓力等。因此,教師在職業發展之外的事情上所消耗掉的時間、精力遠遠大于自我對職業發展的反思和實踐。傳統的教師培訓途徑,往往忽略了對教育本質、教師本質、認知經驗、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探究,在質量和效果方面都遠遠達不到工商管理類專業教育的要求和該專業教師的預期目的。因此,雖然教師接受傳統培訓的機會較多,但是其本身的效果和對教師的影響微乎其微,合格的工商管理類專業方面的教師在中國仍然很匱乏。
3.我國教師教育研究尚待深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受中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中國教師教育研究一直是一個年輕的領域,雖然有一定的突破,但該領域的發展仍然非常緩慢。傳統的教師教育研究主要涉及教學技能、學科知識和教學方法,對教師的認知取向、本質、人格、信仰以及職業發展一直沒有得到深入的發展和廣泛的研究。
工商管理類專業方面的專業教學改革不僅要求研究教學策略,還要研究教師本身,探討教師的態度以及如何實現觀念創新等。從教師職業發展角度研究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有利于把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改革推向縱深,能夠有效地應對傳統和時代的挑戰,有利于教師在復雜的社會文化和教學環境中脫穎而出,提高工商管理類專業方面的教學水平。
二、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師職業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1.教師繼續教育的內涵。教師的繼續教育不僅涉及教學技能和方法,也包含教師對教學實踐和職業發展的認識、價值觀念等內容。首先,教師的人格、認知和教學實踐要以社會文化行為為準繩,同時也受國家和各類不同學校教育體制的制約。由于東西方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體制的巨大差異,中西方關于工商管理類專業的認識及其學習方法的理解差異較大,如西方人贊成“用邏輯和理性主導管理學的學習”,而中國人則奉行“經驗和情感化的管理學教學”。此外,中西方對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教學理解、教師本質、師生的角色與責任、教學策略等方面也有較大的分歧。其次,各級教育行政管理機制對教師發展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如若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能夠依照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教學規律,兼顧該專業教師發展的特點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師發展的措施,其教師職業發展的環境問題就能基本上得到解決;反之,不良的生活與教學工作環境是教師發展的最大障礙。如若教育主管部門不顧事實,采取“一刀切”的辦法,則由于不同學科內在規律和對從事該領域的教師要求不同,教師較容易產生受挫感、身心受到嚴重傷害,對科研與教學產生應付心理,最終導致教學和教師的職業發展受到嚴重打擊。此外,如果缺乏教師繼續教育的時間與相關政策、學習資源和獎勵機制嚴重滯后、教師的決策權嚴重受限,則教師的學習積極性和職業發展的主動性與期待心理就會嚴重受阻。
2.教師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長期以來,中國教育遵循儒家思想,尊重圣人和權威,唯權威是從,導致我國的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偏離理性精神。工商管理類專業是凸顯理性科學的一門學科,這一點可以從標志現代管理學誕生的兩大經典著作中看出:泰勒(F.W Taylor)的《科學管理原理》以及法約爾(H.Fayol)的名著《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但在我國,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及應用在要兼顧管理學的理性精神之外,從我國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實際情況出發,才能真正提高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教學水平??v觀西方文明的發展史,從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到康德、黑格爾、海德格爾和德里達,從知識論到現象學、解釋學、后現代主義和解構主義,彰顯人的理智、想象力、判斷力、創造力等的主體性哲學和理性精神漸漸成為西方文化的精髓。如果忽略了西方文化的主體精神和理性精神等文化精髓,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就會本末倒置。簡言之,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的根本在于專業教師的主體認知和創造力。作為教師都不能盲目隨從國外的或是中國的教育權威,而必須從實際國情、校情等出發,秉持良好的師德和人格,反思教學活動,在復雜的教育實踐中勇于創新。
目前,我國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面臨這樣一種實際情況:教師必須依據教育主管部門頒發的教學大綱,抓綱扣本、以此為據。老師所學習到的一切學科知識、技能、教學方法皆出于大綱,大綱就是一切,由于教師時間、精力方面的問題,超綱既沒有必要又難以做到。如果教師本身缺乏創造性,教學技能、方法、知識就會平庸保守,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只能做如集體聽課、短期培訓等表面文章。使用同樣的大綱、課本、技能和方法,學生的學習基礎接近,教學效果懸殊較大原因的關鍵在于教師不同。學科知識、技能和教學方法是可以學習和復制的,但優秀教師的能力和創新是不可復制的。教師的信仰和自由創造力關系到中國教育改革的成敗,我國工商管理類專業教育的重點必須轉向教師的繼續教育和職業發展。
3.教師的繼續教育與教學實踐的關系。教師的職業發展與教學實踐活動息息相關,教師的實踐活動就是個人實踐知識的社會構建。教師的思維和信仰是課堂活動向縱深拓展的基礎,是教師職業發展的前提。課堂活動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展現教師人格,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調動學生積極性,盡力實現教學目標的活動。課堂教學是教師學習和發展的主陣地,教師不僅要了解和探究各類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認知能力,而且還要實現中西文化以及課內、課外管理與教學的協調。教師的課堂思維有效地融入自我經驗和社會文化經驗,具體表現為不斷的反思、想象、判斷和創造。
教師的社會文化經驗包括中西文化知識、國家教育管理機制、學校教育管理體制、課程規劃、教學大綱、教學活動、師生關系、同事關系、家庭關系、學習資源等,各個要素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對教師的教學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教師的社會文化經驗的中心點是教師的課堂實踐活動,而教師的主體經驗和創造性是高效課堂活動的核心。這與教師的個人經驗相互依存、相互發展。個人經驗包括教師已有的知識總量、認知能力、人格發展、處理復雜問題的態度和信心,與社會文化經驗息息相關,兩者相互依存,互為條件。如果缺失個人經驗,教師道德、職業規范、人際關系甚至職業發展就會自然喪失;另外,如果匱乏社會文化經驗,教師的個人經驗就會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壤。教師的個人經驗不僅與個人的已有知識、教學活動、學生有關,而且與教育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有關。高效管理課堂活動離不開教師對學生、中西文化、教學活動、自我人格發展的準確把握,同時又要兼顧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認知能力和創造性。因此,個人經驗是個體與環境良性互動的過程。在課堂實踐活動中,兩種經驗時而協調統一、時而相互沖突,老師的應變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由此可見,個人經驗建立在社會經驗基礎上,在教育教學方面,只有前者適應后者,教學活動才能順利進行。
4.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我國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師的繼續教育主要限于學歷培訓、業務技能培訓、學術講座,其教育目的、內容、教材、結果沒有統一標準。繼續教育是教師職業發展的基礎,但成敗的關鍵還在于教師本身的認知與創新。實際上,關于我國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師本身的發展問題并未受到學界的足夠重視和深入研究。繼續教育只能使教師的學歷、學術水平、業務能力達到一定的水平,但并不能完全決定教師的職業發展。然而,有相當數量的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師雖然學歷較高,但其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卻一般,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師的敬業精神、認知和信仰。調查數據顯示,高學歷和高職稱的老師不一定受學生歡迎,而那些忠誠于教育事業、精力充沛、富有創新精神、積極向上的教師卻深受學生歡迎。優秀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研究學生的動機、興趣、知識基礎、年齡等,學科知識和教學基本功深厚,把個人經驗與社會文化經驗相結合,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把傳授型教學變為探究性教學,敢于面對挑戰、善于破解難題,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的自學和培訓不但要重視基本知識和能力提高,還要把對教師人格和認知能力的培養作為重中之重。
教育主管部門所制定和的各種文件、行政命令、規章制度對我國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師的職業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正確的政令和管理無疑對教師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而消極的管理會損害教師的利益、挫傷教師的積極性,阻礙教師的職業發展。
三、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師職業發展的對策
1.改革教育體制。中國教育行政部門必須改革教育管理機制,把教師及教師職業發展放在政策定位及教育改革的優先位置。首先,積極規劃創新型教師培訓,改進常規性培訓。同時,學校教育管理者應在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的軟件和硬件方面為教師創造條件,如實驗室、專業圖書資料等。其次,改變僅僅依靠教師數量和學生成績評價的教師評估機制,建立多類別、多層次的評估體系。最后,各個學校、不同學校教師、本校同事、教師與社會團體之間應建立定期的合作與相互學習機制,取長補短、彌補差距。學校各級管理部門應積極為教師繼續教育牽線搭橋,創造條件。
2.專家指導規劃。教師繼續教育過程中所需的資料和教材、教師需要學習的新型教學理念以及如何進行主體性創造和實踐需要教育專家們仔細研究、選擇和規劃。增加反思教學、師生互動和角色扮演等富有啟發性的教學內容,提升教師的職業發展。
3.提高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必須積極主動地通過網絡、培訓班、研修班、國際會議提高自己的教學科研能力。首先,對于網絡上各類培訓信息,教師可選擇實用并有利于培養創造性的培訓課程。如近年來方興未艾的“教學行動研究法”,其核心是研究教師的認知發展和互動教學。但無論怎樣,不能完全忽視傳統的培訓班,最佳的選擇是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只有這樣,教師的職業發展才能順利推進。其次,盡可能經常參加校內和跨校教師小組研討和交流活動,不斷改進自身的思維和教學策略。最后,加強自身科研能力,不斷就教師認知、教學、教師發展方面進行調研,形成適合自身并有一定推廣應用價值的教研成果。
[參考文獻]
[1]申甜甜.論工商管理與經濟發展的關系[J].時代金融,2012(15).
[2]屈平.試論科技外語人才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2(21).
關鍵詞:公共關系學;工商管理專業;管理學
1 公共關系教學在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中的意義
高校中公共關系學的意義,我們首先應該從其課程內容入手,尋找課程中的共同點與相似之處,通過系統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看出公共關系學對于工商管理學科的意義。
管理學科是一項綜合性高,研究廣泛并且學科跨度較大的專業學科。是系統的進行管理學研究的學科體系。管理學是現代社會發展所必須的內容,對管理學進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現有的條件下,對提升管理水平與層次的辦法,我們通過對管理學的研究,可以有效的促進行學科的發展與進步,其管理學的內容也在不斷的豐富。我們對其進行概括可知,管理學的內容,包含有管理的職能、企業管理內容、組織管理內容、虛擬的企業管理等。所以,管理學是眾多學科共同組成的一項課程,其所涉及的內容廣泛,但是其真正的作用需要我們不斷的進行學習與溝通。這樣才能真正的掌握管理學的相關內容。
公共關系學主要是研究組織與公共之間的關系的學科,其主要內容涉及公共的行為、法律內容、方式方法等。通過使用一些傳播手段,使得組織與公眾之間可以有效的進行溝通,實現組織與公眾之間的理解與認同,并且加深彼此間的合作,通過公共關系學,組織可以在公眾面前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公共關系學的內容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所以在進行公共關系的學習時應該將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所以,我們進行管理學的學習時公共關系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我們以管理學的角對其進行分析可知,對組織進行管理時,公共關系是重要的輔助工具,但是在運用過程中需要加入管理學的內容,但是只運用管理學的內容不能解決所存在的問題,所以需要二者結合進行問題解決。因此,在進行工商管理課程的設置時, 必須增加公共關系學的內容,這樣才能使得工商管理學能夠達到一定的極致。
2 當前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公共關系學的困境
公共關系學在工商管理專業中具有重要地位,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現實的情況是,公共關系學在工商管理課程中了重視性不足,存在一定的困境,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2.1 發展速度較慢,學科規模較小
我國的高校開展工商管理課程較早,而且都包含有公共管理課程,學生與教師的數量不斷的增加,為我國的行政管理與企業管理輸送了許多有用的人才,但是公共關系學科卻始終沒有做為獨立學科進行發展,所以增長速這度較慢,總體規模較小。
2.2 工商管理與公共關系的關注點不同
由于工商管理學科的內容,是需要不同學科間相互促進與結合的,共同的進行發展形成學科間的互補關系,但是現在高校工商管理學科中,對于管理課程的側重較高,而對于公共關系的內容重視較小,這就造成了現在公供關系學的內容教學時,其管理的水平較低,進行課程教學時的相關教學材料,與一些基礎設施都達不到相關的要求,無法與管理學進行相比。
2.3 二者的培養趨勢存在一定的差異
隨著工商管理學科的快速發展,在高校內外,都得到了較大的認可,在學生就業的時候也會受到一定的認可與承認,由于現在企業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工商管理的學生需求不斷的上升,隨著工商管理學科的發展,公共關系學的教學內容得到了認可,但是與工商管理學科相比較,公共關系學只是工商管理學的組成,二者的培養方向存在差異性。
綜上所述,由于高校不斷的進行公共關系的優秀學生,但是對學生進行培養時還是存在許多的問題。
首先,國內的高校內公共關系的專職教師較小,對于公共關系學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較少,而且由于沒有專業性人才的培養機制,造成了公共關系學的理論知識與研究進行的較少。其次,高校對于公共關系課程的認識不足,造成了科研經費的投入較少,而且由于缺少一定的學術交流機會。很多的公共關系學教師進行研究的機會較少,對于一些國外的先進理念與新的教學經驗無法掌握。理論是對實踐的最好指導,如果公共關系學的教師缺少一定的理論水平,那么其實踐水平一定會有所影響,這樣就使得學科的水平發展不足,形成了對日常教學的影響。
3 公共關系教學脫離困境的對策
3.1 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
學科建設的核心是教師,高校應該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公共關系學科的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的同時,也會提升公共關系學科的內容。并且,高校應該加強對公共關系教師的學術交流活動的促進,定期與不定期的舉辦一些教師的培訓與再教育工作。提升教師的整體專業素質。高校內部如果具備一定的條件,可以引入一些具有公共關系學經驗的相關資深學者,公共關系教師的引進應該是具有深厚的專業理論基礎與具有綜合素質的人員。對自身的師資隊伍進行補充,重視教師的培訓與再教育的條件轉化。
3.2 加強公共關系學的教材建設
相關的高校應該組織出一批具有經驗的相關學者,根據國內外的教材模式,進行公共關系學的教材編寫,其內容應該是具有多樣性的,不僅是課程使用書面教材,應該包含有多媒體視聽材料的教師內容,將一些抽象的內容普通得具體化。
3.3 加強公共關系的理論課程內容的創新
高校應該加強對公共關系課程的重視,加強其基本理論課程建設的投入,對教師隊伍的建設進行強化,多創造一些有利的學術交流條件,并且高校對于自身的學科優勢應該進行保持,發揮自身的優勢。工商管理學科的發展需要公共理論課程的推動。
參考文獻
[1]張克非.對當前高校公共關系教學的若干思考[J].科學?濟?社會,1994(4).
[2]肖麗萌.改進高校公關教學之我見[J].公關世界,1996(1).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規劃;工商管理;社會企業;問題與對策
一、工商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一直受到國家政府以及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作為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大學生,不僅是國家人才資源較高層次的一類,同時是企業持久發展的不竭動力源泉,更牽動著學生和家長的心,因此,在國家、社會、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就業形勢有所緩和,但就業人數依舊有增無減,依然存在人職不匹配、供需結構矛盾、人才總量不足等一系列問題,主要問題具體如下。
(一)就業心理準備不足,擇業心理素質參差不齊
不難發現,對于80%的學生來說,大學階段過的是一種簡單規律而有保障的生活,但這與現實社會存在一定的距離,因此在結束大學生活之際,踏上崗位之前,最重要的是要能夠迅速完成自我角色的轉換,擺正自己的位置,客觀冷靜地進入求職狀態,認識了解并融入社會,主動適應社會,正確地邁出人生這關鍵的一步。
(二)專業知識雜卻不精,競爭力不夠強
作為工商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在大學階段課程門類較多,學習內容也很繁雜,將許多專業知識融合在一起,但并未深入研究,而是作為入門知識掌握,這使得該類專業學生知識體系十分龐雜,但卻不夠精,在畢業應聘時,選擇方向夠多,卻未能擁有足夠的競爭力,反而不如一些單一技術專業就業好。
(三)職業實踐能力不足,知識結構相對單一
當今社會需要的更多是實踐能力強的專業人才,尤其是工商管理類專業,對綜合技能水平要求較高,但大學生在實際擇業中表現出了普遍職業實踐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識結構不健全、專業知識不系統、解決實際能力低等方面上。大學畢業生知識更多來自于書本,社會實踐經驗十分少,甚至于為零,知識結構很單一。
綜上所述,作為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大學生要想順利就職、擁有滿意的職業生涯,制定正確合理、完整全面、順應時勢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工商管理類專業高校職業規劃儼然未能完全成熟,以下運用文獻分析法對其現狀及問題進行深層分析。
二、工商管理類專業職業規劃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任何事物的發展完善都需要一定的過程,我國大學生職業規劃正處于起步階段,大學生職業規劃依然存在格局不完善、體系不健全、方式不規范、內容不科學等一系列問題,只有找出問題,才能對癥下藥。
(一)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不足,規劃意識淡漠
雖然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越來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視,然而大學生,尤其是低中年級的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性質、內容、方式認識并不夠充分,規劃意識較淡漠,使得職業規劃充滿不科學性,主要表現在功利性強,以短暫的就業目標為終點,沒有長遠規劃,以及自我意識過強,規劃主要從自我出發,完全忽視了學校和社會的影響,規劃不夠詳細全面,可行性與實用意義很低。
(二)缺乏專業的指導力量,教育落后
我國高校的職業規劃教育起步較晚,雖然現已在全國各大高校普遍受到重視,但由于資源不足、支持不夠、相關政策等原因,大學職業規劃教育基本停留在就業這一具體問題上,目前并沒有獨立的課程體系形成。加之專業教育指導人員的缺乏,很多高校雖然成立了就業指導的專門機構,但是其辦公人員基本還是以非專職教師為主,缺乏專業的職業指導隊伍。
(三)自我認識不夠客觀,目標設定脫離實際
由于職業規劃意識的薄弱、專業指導力量的匱乏,大學生對自我認識并不夠客觀,不能全方位正確地地進行自我定位,同時工商管理類專業是一個與社會聯系十分緊密的專業,并且路徑與路徑之間也缺乏內在聯系,發展方向和路徑的模糊不清勢必導致在時機選擇中猶豫不決,不利于核心職業目標的實現,最終將使得職業規劃失敗。
以上三點是當下最主要、支持最多的職業規劃現存問題,當然,作為起步階段,我國高校的職業規劃還存在諸如學校重視程度不夠、學業規劃模糊、指導方式手段單一以及宏觀條件下的經濟、國際、政策等其他問題。
三、全方位就業指導體系構想
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作為一種系統、有計劃的教育活動,不是就業教育內容的簡單拼湊,它應該有自己的體系。經上文研究分析,筆者試圖構建一個以社會企業為核心的全方位就業指導體系,該體系中的各方主體角色如下:
(一)政府――倡導者、支持者
在這個體系中,政府作為積極的倡導者和支持者,應制定有利于工商管理類專業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法律法規,加強宣傳,并且相關研究人員應加強課程開發,以適應中國國情,適應中國企業發展的人才需求。
(二)學校――合作者、實施者
各高校作為實施者和企業的合作者,應著力構建校院學生組織三級指導體系,加大重視力度,培養專業指導教師,開展專門課程,建立相應咨詢機構,革新授課方式,采取多樣化的方法提高學生興趣等,做到科學、系統、專業、主動與一體。
(三)大學生――接受者、執行者
作為接受者的大學生,要使外因通過內因發揮總用,應改善心態,積極認識職業規劃內容,培養自己的規劃意識,客觀地評價定位自己,以防止規劃的盲目不合理,當然,制定好規劃后,必須按時按之地執行,一步一步地完成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四、結語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本是一個長期、復雜、系統的工作,尤其工商管理類專業與社會緊密相連,屬于實踐性十分強的專業,只有學生和學校的重視還遠遠不夠,它需要社會企業、政府、家長等共同努力。建立起一個科學的職業規劃指導體系,讓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大學生有發展的方向,有咨詢的機構,有實踐的場地,有實惠的政策。當然,一個合理完善的大學生職業規劃指導體系,也將十分有利于工商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全面發展,有利于能力的提升和入職的順利。(作者單位:廣西大學商學院)
參考文獻:
[1]郭旭凱,曾蕾,王雪梅.本科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分析――基于對北京某高校經濟管理學院學生的調查[J].科技資訊,2008(29):146-148.
[2]馬賢永.從企業人才需求角度談大學生職業規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0(1).
[3]王俊.大學生職業規劃的發展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1(15):242-242.
[4]黃敏.大學生職業規劃現狀和對策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2(20):43-46.
關鍵詞:工商管理;經濟一體化;教學;改革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0(c)-0000-00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企業迫切需求的就是高級管理人才。高校是為企業輸送人才的主要場所,其教學質量決定了人才的能力。就目前看,我國普通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需求解決,面對經濟大環境,要提高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解決高校教育中的問題迫在眉睫。筆者根據自身教學經驗以及多年在企業中的管理經驗對工商管理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1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
工商管理專業之所以寬泛而不專業,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者和學生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目標認識不清。尤其是在人才培養上,工商部門事實上是服務部門,在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要堅持一定的教學原則。其中包括,樹立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培養其專業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能力。工商管理不僅是事業部門,也是企業部門。因此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就業觀;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其能夠從事更多的工作。以相關法律法規來約束自己,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培養學生掌握企業管理和運營的方法、方針,并通過適當的實踐教學來使其養成專業的素養和職業能力。每個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都應意識到,自己是未來社會的核心。要發揮自身的作用,就要在學生階段打好基礎。工商管理對經驗和基礎知識的要求都很高,學生要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并且要了解與其相關的其他專業的知識,這些都要在高校教學中完成。同時,技能的提升要靠平時的實踐來完成。高校在培養過程中要對教學進行改革,以增加實踐教學內容。并且要求學生較好的英語交際能力,因為現代社會我國已經進入國際市場,掌握英語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與客戶進行溝通。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駕駛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等。掌握的越多,對其日后工作就越有力。在教育目標上,高校還應重視該專業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每企業都希望招聘忠誠的人才,對于工商管理部門來說,更是國家和企業的核心部門,涉及到企業的管理工作,因此培養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道德品質是必然的。在工商管理基礎課程中國,都會涉及到黨的方針路線,思想等,只不過在教學中對于這部分的教學經常被忽視??傊?,要基于教學需求,類培養被社會需要的專業型人才。
2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的問題
根據現代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的現狀我們可以發現,工商管理雖然已經作為眾多高校的專業,但對于專業的劃分和就業目的上均存在問題。我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缺口巨大,這一教學中的忽視和教學方法的傳統性上有著密切的關系。改善這一問題迫在眉睫,我們現將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如下分析。
2.1工商管理理論理論脫離實踐
在大學教學中,工商管理專業教學與其它專業一樣,具有理論與實踐之間銜接不緊密的問題。這與多年的教學方式有關,多年來我國始終堅持應試教育,素質教學的提出并為改變教育的本質,分數成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導致很多高校在實踐設施缺乏,不能帶領學生完成必要的實踐。學生在畢業進入工作后,管理能力幾乎為零。這使得我國高校教育與企業需求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教師的觀念落后,依然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且理論講解的時間過多。這些都造成了工商管理教學效率低下。
2.2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內容不符合時代需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工商部門的管理任務發生變化。現代工商管理的涉及面更廣,社會需求的是全面性的人才。而在高校工商管理教學中,內容的更新慢,教材書籍多年來不換。很多內容已經不符合現代企業的要求,甚至與當下的法律法規不相符。在許多內容方面,也與工商管理實踐之間聯系不夠呢緊密,需求重新編排。
2.3工商管理專業課程安排沒有考到到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上文我們分析,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職業道德培養十分重要。但在當下的教學中,并為將這項內容列為重點。理論教學是高校教學的重點,其它均被忽視。教師并未認識到這一缺失的重要性。而事實上,無論是企業單位還是事業單位,由于工商管理部門的道德缺失而造成的個人和集體損失不在少數。忽視法律這一基礎的工商管理教學是不合理的,也是缺乏支撐的。不利于高校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專業的人才。只能導致學生畢業后,法律意識淺薄,社會犯罪率提高。
3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改革與創新
根據高校工商管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從教學內容、方式教學考核等幾個方面的改革上進行了分析。
3.1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內容的改革
經濟理論是為了輔助經濟發展,世界在發展,經濟的影響因素也不斷的在變化。因此,經濟理論的教學也要隨時補充新的教學內容,尤其是在案例分析上,要選擇現代的,具有代表意義的案例。要求教師具有觀察局勢的能力,通過自身經驗對工商管理教學內容進行編排。工商管理教學內容不能過多,也不能寬泛的講,而是要實現少且精的目標。為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要求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課后總結,必要時撰寫論文報告,對當代經濟學案例進行分析。最后,教師還要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實現共同進步,培養學生的管理思維。
3.2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方式的改革
工商管理專業對于學生來說不是一個新鮮的專業,但很多學生對于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并不了解。多數學生的想象是狹隘的,工商管理在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中的作用同樣明顯。但在教學中,教師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始終占據著課堂的主角位置,這就造成了其對工商管理的錯誤理解。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管理人才缺失成為我國的主要問題。將教轉化到學中來,激發學生在教學中的作用。另外,還應截取現代的案例。尤其是教師在實踐中親自參加過的案例更有力。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增加大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當然,任何一個專業的學習離不開實踐,基于學生實踐不足,實踐能力缺乏的現狀,要與企業之間建立聯系,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的機會。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將工商業內人士請進校園,為學生講解工作實踐,將這一項工作落實到位。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學校組織講座,但結果是學生不愿意參加,主講人的授講內容空泛無用。因此,在聘請人員上和專業內容上,都要注意專業性。而所謂走出去就是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工商管理復雜,涉及多個方面,但靠講解很難讓學生理解。目前,很多高校與企業之間有合作,有企業出資為學校建設實踐基地,有學校進行人才培養,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教師帶領學生進入實踐基地,培養其全方位的實踐能力,使其職業化能力提高。在教育教學上,還要根據企業需求進行調整。使教學方法不在拘于一個方面,改變觀念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率,才能提高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的效率。
3.3工商管理專業考試制度的改革
在眾多的專業改革中,考試制度的改革不可或缺。在以往的教學在考核中。成績是唯一標準,而教學內容又存在缺失。對于學生的興趣提高來說不具備任何作用。反而使學生養成死記硬背的習慣,工商管理在文理劃分中多劃分為文科類,其理論知識以文字為主,現代教育考試中,教師多數為學生劃題,學生只在考試前進行背誦即可。這樣,即便是最基礎的知識,學生也不再學習。而對學生的考核,也以成績為主的獎學金制度,很少出現實訓的考核,尤其是對文科專業而言。為此,高校要對其教學內容進行不改革,建立一套全新的學生考核體系,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包括成績、平時表現、動手能力好思維能力等全面的考核,采用正確的和現代化的考核方案。在考核中。教師注重其對某個知識的掌握,注重某個能力的提高,或者將考核的重點放在其思維能力上。總之,對學生的評價不能是單方面的,考核的重點也要進行轉移。以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出發進行教學并進行考核,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的工商管理人才。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對于討論結果教師要給予總結。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注重培養忙著才是教學的目的。最后,對于一些教學內容而言,可以要求學生獨自完成,教師無需評價,這種方式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專業人才培養的一種模式。
4總結
工商管理是企事業單位的重要部門。工商部門具有著重要作用,為了培養更多的管理人才,高校教學效率的提高是必然的。目前,工商管理專業的教材陳舊、教學方法改革速度緩慢,都是其主要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要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分析,明確教學目的。并從教學方法上,教學理念上甚至是教材的寫上輔助其改革。在人才培養中,高校要注重專業性和職業性人才的培養,專業性是指學生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應具有專業的管理實踐能力。職業性是指從業人員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從根本上支持我國的管理法律法規,在管理中要發揮其積極作用,促進企業事業單位的穩定發展,也促進我國社會的穩定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健.高校工商管理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40).
1.目前我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對于企業管理人才的要求也逐漸提高,新型應用人才成為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目前我國的工商管理專業主要對學生進行管理經驗和管理技術的理論教學,致使學生缺少企業管理的實踐應用能力,畢業以后走上工作崗位不能很好的解決企業發展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難以滿足企業對于管理人才的要求。目前我國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1培養目標不合理
合理的培養目標不僅能為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提供方向,同時還對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有著推動作用。目前我國的工商管理專業大都將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為高級的企業管理人才這一定位沒有很好的劃分理論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的大學教育將會逐漸普及,高校所培養的高級的工商管理人才將會供過于求,目前的工商管理專業指定的培養目標與市場經濟的發展是不相適應的。
1.2培養課程體系不健全
工商管理專業今后的應用方向主要是企業的管理,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應該與企業的管理相適應,但是目前我國學校所設置的工商管理課程體系并不能很好的為企業管理服務。首先,課程主要以理論為主,缺少實踐。我國現在的工商管理專業課程主要是經濟學管理學的理論知識,實踐較少導致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學生畢業后因為缺乏實際經驗將很難有效的解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其次,由于我國的工商管理專業的設置時間比較短,在課程的講授過程中主要引進了國外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但是這只是培養了學生的理論能力,同時也沒有結合我國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致使很多學生畢業后在從事我國企業的工商管理工作時常常生搬硬套國外的管理經驗。
1.3人才培養缺乏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新時代對于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來講,創新能力對于企業的管理也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我國的工商管理專業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管理學和經濟學理論知識的講授,加上學校對創新能力重視不足,因此導致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嚴重缺乏創新能力,不能有效的應對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面對企業發展所提出的新挑戰,更需要新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促進企業的長足健康發展。培養新型工商管理應用型人才是工商管理教學改革的重點,同時也是企業發展的要求。
2.工商管理專業新型應用人才的培養方法與措施
工商管理人才對于企業的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培養出工商管理專業新型應用人才發揮出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應有的作用,為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是今后培養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重點。
2.1確立合理的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目標
根據市場經濟發展對企業提出的新要求,對于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應該制定出合理的培養目標。對于現代企業管理來說新興應用型人才是企業管理中所需要的人才,重視工商管理人才的實際應用能力是未來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的重點。學校應該改變以前只重視培養高端的工商管理人才目標,使工商管理人才培養與現代企業發展相適應,能夠更好的為企業發展服務。
2.2完善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
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走出學校之后需要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企業的管理,解決企業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因此完善的工商管理課程體系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完善工商管理課程體系,改變以往不合理的課程教學是培養工商管理應用人才的關鍵。首先在今后的課程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應用型人才注重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培養新型應用人才的重中之重。其次,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靈活運用國外工商管理的經驗。國外的工商管理經驗雖然先進,但是要結合我國企業發展的實際進行運用,不能生搬硬套。
2.3提高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創新能力
在市場經濟競爭十分激烈的現代社會,創新能力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對于企業的管理人員來說,創新能力的提高是適應企業發展的新要求。首先要提高創新意識。對于培養新型工商管理應用型人才來說,提高創新意識是提高創新能力的關鍵。因此在培養新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過程重要增強人員的創新意識。其次在課程設置上要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培養新型工商管理應用人才的課程設置上增加培養創新能力的課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后,提高工商管理應用人才的實踐能力。工商管理理論的學習最終是要為實踐服務的,因此培養應用人才的實踐能力是對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和檢驗。應用人才對于實踐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重視實際操作能力才能更好的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使人才培養適應企業發展的新形勢。
關鍵詞:工商管理;本科生就業;競爭力;雙軌制;教學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在不斷加大。工商管理專業作為一門覆蓋領域廣、實踐性強的專業,為企業培養了大量應用型人才。但近年來,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存在很大的就業壓力?;诖?,本文對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就業競爭力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并根據相應的調查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以期提升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就業競爭力。
一、研究設計
1.問卷設計和發放。本次研究分別設置在校生問卷、企業及畢業生問卷,分別對在校的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企業以及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的結果,了解工商管理專業在校生對工商管理專業的認識程度和對該專業的一些感受,同時了解實際工作對工商管理專業的要求,對工商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的優點和不足進行調查。問卷調查主要以湖南省高校為主,另對江西省、廣東省、黑龍江省、四川省、湖北省的部分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大學生進行了調研。兩種類型問卷的調研時間均為一個月,其中在校工商管理本科生發放了500份,有效回收463份,回收率92.6%;對企業及工商管理畢業生問卷發放了200份,有效回收185份,回收率92.5%。
2.個案追蹤調查。研究選擇了20位工商管理專業在校生和畢業生進行了跟蹤調查和訪談。通過與在校生及畢業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了學生對工商管理專業的一些認識和看法,進一步論證結論。
二、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就業競爭力問題調研
根據在校生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52%的人認為更多的校企合作是提升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就業競爭力的良好途徑,這也說明了目前工商管理專業在校企合作方面是明顯不足的。根據企業及畢業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招聘時,92.86%的用人單位是看重學生在校期間的實習經驗。從這兩個最突出的問題來看,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還有待提高。同時,在校生對工商管理專業缺乏清晰的認識,在被調查的在校生中只有2.5%的人對工商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很清楚。對專業定位的不清晰也是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的就業競爭力短板。調研中,以下5個方面的問題表現得較為突出。
1.教學重“量”而不重“質”。工商管理專業是一個知識面涵蓋非常廣的專業,工商管理專業開設的課程種類多,覆蓋面廣,既包括《管理學原理》、《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管理》等管理類核心課程,又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等經濟類課程,還涉及到法律、房地產等方面的知識。由于開設的課程太多,導致每一門蜻蜓點水,求廣不求精,重“量”不重“質”。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識模糊,從而影響了他們對未來的就業進行合理的規劃。
2.理論與實踐學習不對稱。工商管理專業生源大部分來自文科,專業的實踐性不如理工科類專業強,平常的理論學習不能及時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和鞏固,導致部分學生對工商管理專業的實用性產生質疑,從而會產生“學習無用論”的想法,降低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質量。
3.校企合作的缺失。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的是現代公司的治理,而大部分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缺乏與企業的溝通交流,不能緊跟企業的需求來定向培養人才,老師講課所引用的案例多是一些像華為、谷歌這樣的公司案例,這些案例雖然典型,但教師和學生都缺乏切身的體會,無法獲得在實踐中學習的機會。
4.學生應用能力較差。實踐教育的不足使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更傾向于思考問題而不是動手去解決問題,這往往導致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時因為應用能力較差而遭到企業的拒絕。根據對企業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企業對工商管理本科畢業生的應用能力是不太滿意的,其中只有2.22%的企業人士認為工商管理本科畢業生的應用能力很強,81.11%的企業人士認為應用能力較差或很差。
5.學生缺乏核心競爭力。工商管理畢業的學生相比于其他專業性較強的同齡人相比是處于弱勢的,他們往往在大的局勢和整理掌控方面顯示出一定的優勢,但是這并不適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根據對企業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現在的企業對眾多高校工商管理畢業生的綜合實力是存在質疑甚至是不滿的。調查結果顯示,其中只有2.6%的企業人士認為工商管理本科畢業生的核心競爭力強,81.25%的企業人士認為其核心競爭力弱甚至是差。
三、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就業競爭力提升對策
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就業競爭力提升需要從政府、學校和學生3個方位來解決。
1.政府鼓勵“雙軌制”教學。雖然目前幾乎所有專業都要求學年實習,但是很多情況下短短一兩周的實習只能讓學生走馬觀花。政府作為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橋梁,應當充分發揮其過渡作用。政府可以借鑒德國的做法,大力推廣“雙軌制”教學,即本科生在完成必修的基礎課程之后,不想繼續從事科研的學生可以將一半的學習時間放在企業實習中完成。誠然,德國的“雙軌制”教學在許多國家和理工科專業中實施并不成功,因為部分專業需要扎實且深厚的理論功底,而這些理論只能在學校集中學習,但是這項制度非常適合對實踐要求高的工商管理專業?!半p軌制”教學還存在一個主要問題就是企業對于實習生的接受程度。中國企業不同于德國企業,更傾向于接受培養完善的學生,而不樂意花費成本進行過多的員工培訓。針對這一點,政府可以發揮自身的調控作用,對于接受“雙軌制”學生的企業進行一定的補貼,比如減免稅收等,促進企業和學校的雙贏合作。
2.學校提供全方位培養。學校作為學生教育培養的主要陣地,對工商管理本科生就業競爭力的提高起主導作用。(1)專業課程設置。為學生提供靈活的課程設置是解決課程僵化的最主要的措施?!办`活”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要建立靈活的選課系統,第二是要制定靈活的考核制度。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絕大多數學生來說,盡早走上職場、積累經驗也是他們本科學習的主要目標之一。適逢教育部同意在校大學生“休學創業”,高校應當以“學分制”作為學位授予的衡量標準,在規定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學分后,讓每個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在學校的相關制度下自主選擇每學期課程。(2)實踐能力培養。由于工商管理課程實踐性較強,適用于理論考核的考試制度并不能完全考察學生的知識或技能的程度。課程的考試方式往往決定了老師的授課目的,以及學生的學習方法。更多的教師為了保證考試內容的傳授,而弱化甚至削減所謂“超綱”知識。而學生也會盡量迎合考試框架以期得到更高的分數。由于團隊協作能力對于工商管理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因此部分課程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考核。即根據小組作業的情況評判整個組的分數,而不是以學生個體作為評判對象。這樣做,一方面減少了老師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小組內產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勵,提高考核制度的可行性。(3)語言水平提高。為了解決畢業生在工作中的“溝通”問題,高校應當制定課程或者舉辦活動,多方面提高工商管理本科生的語言水平。語言水平的提高,不光是指學習英語甚至是第三外語,更多的是中文母語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學校應當提供更多溝通和寫作課程的選擇,另一方面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就要規范學生的語言表達,比如布置更多的小論文作業或者提供更多課堂展示的機會等等。第三,學校的團學會要組織更多的課外活動和競賽,如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
3.學生自主提高軟實力。(1)樹立與時俱進的就業觀念。根據調查,在工商管理大四學生中,有66%的受訪者都準備去北上廣深以及其他省會城市工作。以湖南某高校商學院而言,學院與湖南聯通合作建立的“聯通班”(即大四湖南籍學生畢業前數月開始進通實習,畢業之后回原籍的聯通分公司工作)。在大四學年開始之初鮮有問津,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畢業后回到家鄉小城市甚至小縣城工作。但是有趣的是,在大四準畢業生經歷了大半年找工作和實習的磨煉之后,“聯通班”卻成了公認的好機會,很多湖南籍學生后悔莫及。究其根源,是因為很多學生的就業觀存在問題,他們堅持認為去大城市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今天,小城市擁有更多尚未開發的市場和較小的行業競爭。同樣,中小型企業因為發展的需要也可能更加珍惜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與其擠破頭去大城市蝸居,不如改變觀念,在經濟形勢較好的中小城市、中小企業謀得一職。這樣的就業觀念,也是提升就業競爭力的一種好的方法。(2)制定完整連續的職業規劃。由于工商管理專業面廣,可以進入的行業多,導致很多學生產生“選擇困難癥”,出現所謂的“迷?!?。很多在校學生都有目標,但更多時候這個“目標”只是“憧憬”,因為沒有下層建筑去支撐。我們認為,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在制定職業規劃時應當采用“目標導向性”規劃,由總體目標向下分化,最終得到短期目標。另外,目標不宜過細,在計劃實施的同時要定期自我檢查,自我反饋并及時調整。(3)參加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本次調查中,76%的工商管理在校生表示參與過至少一次校外實習或者兼職活動。但是80%的實踐行業和職位都是集中在技術含量較低、耗時長的工作,比如“外賣員”、“發單員”,很少有人對自己從事的實踐活動進行總結和思考。90%的工商管理在校生表示,參加兼職更多是為了得到零花錢。
因此,從總體上看,大學期間的實習和兼職對就業競爭力的提高影響有限。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應當明白“機會成本”的概念,只有選擇了合適的實習并從中收獲經驗和知識,才能有效降低機會成本。因此實習應當遵循職業規劃,有的放矢地尋找對口的、規范的企業,盡量保持與企業的長期實習關系(如3個月以上),盡量完整地參與企業業務流程。在沒有找到合適的實習崗位時也不要濫竽充數,寧可花時間學習專業技能,也不要將時間浪費在簡單的重復操作上。
參考文獻:
[1]劉中艷,羅瓊.行業需求視角下工商管理專業嵌入式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6):94-96.
[2]張婧群.產業結構升級背景下對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探析———以“雙困”大學生為例[J].經濟問題,2016(11):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