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當前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時間:2023-09-15 17:11: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當前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休閑農業在體驗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休閑農業發展呈現一片祥和的狀態,但是在快速發展的背后,其暗藏的問題也得以暴露,因此怎樣解決當前休閑農業發展,探究體驗經濟視野下休閑農業發展途徑,也已然成為社會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休閑農業發展現狀
休閑農業在體驗經濟視野下,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些年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與壯大,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休閑農業的發展,當前休閑農業企業積極與旅游集團合作,兩者合作共創佳績,這種合作的方式,不僅提升了旅游業的業績,也開辟了休閑農業旅游路線[4]。據相關數據統計,在2014年1月,福建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達到24個,同期增長了5個,在良好的發展趨勢下,福建省加大投資力度,積極發展休閑農業,為休閑農業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在休閑農業的類型上,從全國整體休閑農業發展方向上來看,休閑農業逐漸向規?;c多元化方向發展,轉變了從傳統單一的發展模式。當前休閑農業的發展類型包括,觀光果林,體驗式漁業、農業生產、農業采摘(收獲)、民俗文化休閑體驗、體驗式茶業等多種類型。
休閑農業在快速發展背景下,也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其中包括休閑農業項目開展不合理,眾多農業資源利用呈現不合理狀況。在當前的休閑農業相關活動中,各項項目的展開方式仍然采用傳統的方式,“農家樂”等活動難以得到創新,致使旅游資源浪費,休閑旅游在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將會出現緩慢增長的狀況。休閑旅游脫離農業文化。農業發展依附于農業的生產與勞作,在長期的農業活動之中,逐漸形成眾多農業文化,例如傳統的采茶歌,之所以農業艱苦的生產體驗得到眾多群眾的喜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農業文化的依托,在農業文化的渲染下,休閑農業才得以發展與壯大。但是從當前休閑農業發展現狀來看,休閑旅游脫離了農業文化,各項休閑農業活動并未體現出地方特色,對于農業文化發掘力度仍顯不足[5]。休閑服務水平難以達到實際需求。市場需求作為休閑農業發展的基礎,而休閑農業作為服務行業,服務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消費者前來消費,一方面希望得到質量較好的服務,一方面希望在實際的體驗中得到人生與生活的領悟。但從當前的休閑農業發展來看,農業本屬于第一產業,而休閑農業則偏向于第三產業,在這種跨維度上的轉型中,農民的素質并未得到及時的轉型,即使農民自身具備樸實祥和的形象,但是對于服務行業,與服務相關知識,農民仍然處于欠缺的狀態,因此導致當前休閑服務水平難以達到實際顧客的需求。
二、體驗經濟視野下休閑農業提升途徑
體驗經濟視野下休閑農業呈現出的相關問題不可忽視,本文認為想要提升休閑農業發展途徑,需從幾下幾方面著手。
(一)統籌全局,合理規劃
在體驗經濟視野下,休閑農業發展逐漸呈現出疲軟的狀況,基于此,應著手于休閑農業的發展現狀,查找當前休閑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切實分析其原因,統籌全局工作,之后對休閑農業進行規劃。在當前休閑農業中,不難發展休閑農業與其相關的各項產業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因此一旦出現規劃不合理的問題,將會牽扯至當地整個經濟的發展。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將休閑農業與當地經濟相結合,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之中,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正式休閑農業發揮的地位,統籌全局,運營周邊城市發展帶動休閑農業的進步,在政府國際的大力支持下,合理利用當地的相關農業資源,創新休閑農業各項活動。改變傳統農家樂項目,為游客提供更加舒適的體驗,例如可根據游客情況,在農家樂的基礎上,結合游戲的方式,將游客進行分組,設置多個游戲環節,讓游客既可體驗到農業項目,還可在勞動中,體驗游戲的樂趣。還可利用周邊旅游資源,建設相關的旅游景點,例如可組織游客到周邊鄉下、森林、湖泊等地進行旅游,增加相關的旅游項目,為游客更好的體驗自然生活。但在開發相關旅游項目的過程之中,要注重對環境和生態的保護,可持續性的開發,在享受自然資源回饋的基礎上,保護和愛護自然。
(二)加強農業文化建設
農業文化是農業在千百年遷徙與演變過程中凝結的智慧結晶,因此對于農業文化的建設與開發,可幫助休閑農業提升其發展績效,扭轉其發展困境。加強農業文化建設需著手于農業文化的特征,打造當地特有文化的特色。在體驗經濟視野下,充分挖掘特色農耕文化,在進行農耕文化建設過程中,可進行相關充農耕景觀建設,例如農業體驗園、農業觀光園、農業培育園,明確各個農耕景觀的作用,并對其中的農業文化進行接受[6]。例如轉基因農產品,有些城鄉人士雖聽聞過轉基因,但并未真正了解,因此可在觀光中進行講解,讓人們了解到轉基因食品的功效,轉變對于轉基因食品的看法。在進行農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注重保護當地特色農業文化。例如采茶文化,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在茶中可領略人生與感悟人生,而采摘茶時,也體現著一定的茶文化,例如采茶對于時間的要求,不同茶種對于茶嫩芽的要求與采摘手法也不同,在采茶中,一些民族要舉行相關的活動準備,如服裝準備、采摘工具準備等。這些活動準備中,各項項目的都是人們智慧的結晶,應充分保護這些特色的民俗農業文化,與此同時,在建設文化時,也可利用周邊城市,建立產業群效應,培育自身休閑農業品牌,以便于擴大當地休閑農業知名度,促進休閑農業更好的發展。
(三)定位于市場需求,提升服務水平
市場需求作為休閑農業發展的重要指標,對休閑農業的正常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體驗經濟視野下,休閑農業應積極定位于市場需求,轉變其自身發展中的不足之處,在發展過程之中尤其注重提升休閑農業的服務水平。休閑農業在規模化發展中,需做好相關人員的培訓,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即使為小型農家樂品牌其相關的經營人員也需進行服務教育,讓顧客體驗休閑農業生活,并非自租旅游,應在游客觀光或體驗過程之中,做好相關介紹與幫助工作。在當前旅游產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很多負面旅游信息屢見不鮮,對于休閑農業來說,亦是一個巨大考驗,而分析其核心問題完全可以將其歸類至服務領域范圍當中,因此休閑農業旅游要想得到有效發展,重要的手段便是全面明確市場需求定位,全面提高服務水平。尤其著重注意兒童與老人的安全問題,在采摘的過程之中防止兒童與老人受傷,也是休閑農業相關管理人員的責任與義務,讓游客既體驗到回歸傳統農業的樂趣,也需讓游客感受到現代化的生活體驗,以便于在體驗經濟視野下,更好的提升休閑農業發展。
三、結論
關鍵詞:農業;發展現狀;發展方向;發展質量;方法
一、布拖縣農業發展現狀
(一)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沒有當地特色經濟作物
補爾鄉的農業發展面臨的重大困境就是農村農作物的種植較為普遍,在有限的良田中,種植的還是水稻、小麥、玉米等為主,農民的思想也較為保守,都是按照季節來種植相應的農作物,由于思想觀念的落后,地理地形條件的限制,使得補爾鄉的農業生產還是呈現出較為傳統的特征,缺乏相應的特色經濟作物。布拖縣作為農業大縣,布拖縣的蘋果在全國知名,走出了一條特色的發展道路,但是對于補爾鄉來說,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使得布拖縣的特色蘋果產業也不能在本地開花結果。
(二)農業種植主要采用傳統的耕作方式,現代農用機器較少
對于補爾鄉來說,老百姓從事農業生產的方式還是比較落后,多數還是采取人工種植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產效率,阻礙了農村的發展。補爾鄉的農村在水稻、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種植的時候,還是采取傳統的種植方式,人工插秧、人工翻地、人工收割等。在農村,人均占有地很低,再加上田地較為分散,沒有實現集中化,這也使得農業生產很難實現機械化。當地的農民年收入較低,他們也不愿意把錢用在機械化的種植上,一畝地從種到收,加上施肥打藥,如果在采用雇傭機器的話,是一個不小的開支,所以當地的農民也不愿意支取更多的費用來從事農業生產。
(三)糧食種植沒有實行規?;a,產量低
在補爾鄉,農民的土地是較為分散的,不利于開展集約化的農業生產,當地的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從事農業活動,在農作物的種植上還沒有實現規模化的生產。當地的農業生產可以說是靠天吃飯,收到氣候、天災等因素的影響,再加上種植技術的落后,造成農作物的產量較低。
二、導致農業發展現狀的原因分析
補爾鄉的農業發展確實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農業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給予正視。具體來說就是外出務工人數多,勞動力少;當地政府重視度低、資金投入少、管理不夠玩善;受氣候、水利、土壤、地形等條件限制;農業種植技術落后,生產工具較傳統化等等。
三、未來發展方向探索
針對上述補爾鄉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的分析,我們必須客觀理智的作出判斷,采取有效的方法為促進本地區的農業發展獻計獻策。
(一)對當地農民進行農業生產技術培訓
在補爾鄉,農田的總數量是固定的,農業的生產發展,無論是生產數量還是生產技術上來說,農民的素質和生產技能決定著農業的發展水平。所以,要想改變農村的發展現狀就必須提升農民的素質,提升他們的農業生產水平。政府引領,組織培訓。補爾鄉作為民族地區,在發展中農民的素質普遍不高這是客觀事實,但是由于受到社會發展水平的影響,農民在生產種植中,接觸到的科學技術較少,先進的思想較少,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需要政府強化認知,做好自身的服務,采取各種方法,加大ε┟竦吶嘌?。烙煤梅N子站、農村村委會等,聘請農業技術人員定期、不定期的下鄉指導農民科學種植。設置農業生產培訓場所,有組織有計劃的強化農民的培訓工作。
(二)引進先進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農業的發展需要生產技術的支持,當下,全國各地都在解放農村生產力,無論是在種植技術還是在生產技術上都要力求創新,最大限度的提升農作物的產量。農業的發展關鍵是發展技術,提升產量。這里的技術包括育種技術、生產技術、管理技術、收獲技術等。在水稻的種植上,要選擇優質高產的水稻品種作為育種的母種,育苗后選擇長勢較好的苗株,在插秧的時候可以采用機械插秧,實現機械化作業,收割的時候也是如此采用收割機進行作業,這樣不但可以加快生產進度,提高生產效率,還可以實現秸稈還田,提高土地的肥力。在施肥的時候,講究科學施肥,按照農作物生長的需要酌情適量的追肥,不宜過多,也不能過少。
(三)利用資金投入、稅收、財政補貼等激勵手段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現在的農村人更加的務實,他們會比較種地和外出務工等其他活動的效益,當下,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外出打工掙的錢遠遠大于農田種植帶來的收益。為此,政府一定要想方設法的提升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可以是物質性的獎勵,也可以是思想上和政策上的鼓舞。在免除農業稅之后,當地政府應該結合本地區的發展實際,酌情的從財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錢來,作為種田補貼發放給農民,讓他們感受到種田帶來的利益,在農產品的銷售價格上都給與一定的支持,讓他們嘗到種田帶來的田頭。針對補爾鄉的農業發展,當地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視,把發展農業作為當前的重要工作來抓,把調動農民種田的積極性作為發展農業生產的首要任務來做,只有專業才能加快補爾鄉的農業發展。
(四)當地政府要加強管理、狠抓落實、讓農業發展成果造福一方百姓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戶的支持,但是并不僅僅是農民自身的事情,也需要政府的相關管理部門強化參與,完善管理,做好農業的發展規劃。在補爾鄉,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對農業的發展有一個宏觀的了解,并且政府作為決策機構,可以從更廣的范圍和更高的高度去規劃農業的發展。政府可以增加農民的培訓,提升農民的綜合素質;政府也要增加財政投入,加快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崇善實干,狠抓落實。農業的發展不是單一的,政府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深入農業發展,發展集約化的農業,提升農業的機械化程度,同時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發展特色農業,走出一條特色的農業發展道路。
四、結語
針對補爾鄉的農業發展來說,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只要我們對癥下藥,找到問題存在的原因,并及時的采取相應的對策,一定會加快農業的發展步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農業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同時需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做出及時的調整,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加快農業的發展,加快三農問題的解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參考文獻:
農業經濟論文3000字(一):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研究論文
[摘要]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農業發展水平會給我國的整體發展水平造成很大的影響。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農業經濟水平也有了極大的提高,農業信息化建設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這也推動了農業信息互通的進行,切實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雖然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已經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想要做好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便必須解決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問題;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0.075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農業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基礎產業,這種情況長期內都不會發生變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也給我國的農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機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切實提高我國的農業發展水平,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但是當前我國農業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想要提高農業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動我國農業更好的發展,必須做好農業管理信息化建設。
1我國農業經濟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新時期,我國農業想要更好的發展,便必須將科學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去,提高農業生產的信息化水平。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多,主要體現在以下五點。
1.1農民對于農業經濟信息化不夠重視
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體,農民的認知對于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非常重要,若是農民能夠認識到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不但能夠將信息化技術更好地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去,還能夠檢驗技術成果,幫助研發人員更好地了解存在的問題[1]。但是由于我國農民知識水平較低,其對于農業經濟信息化不夠重視,農民一時之間很難接受和應用信息化成果,這也給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造成了較大阻礙。
1.2農業信息化資源管理存在較大的問題
我國農業生產緊跟國家的相關指令,農業經濟信息化服務系統也已經建設得比較完善,但是其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農業經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便是沒有及時處理系統中的那些有效信息,這也導致了農業資源并沒有得到較為合理的利用,這也影響了農業經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1.3政府資金投入比較少
想要提高我國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水平,足夠的資金投入非常重要。想要更加合理地使用農業經濟信息化技術,不但需要農民提高其認知,還需要安裝農業經濟信息化的設備,只有這樣農業信息化技術的作用才能夠得到合理的發揮。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政府在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投入還比較少,很難滿足相關設備購買和安裝的需要,農業經濟信息化技術的作用也很難得到較好的發揮。
1.4農業經濟信息無法滿足用戶的實際需要
農業經濟信息服務的是農民,不同農民對于農業經濟信息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想要讓農業經濟信息更好地為農民和農業生產服務,便必須增加農業經濟信息獲取的途徑,讓農民都能夠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2]。當前,我國農村提供農業信息的能力還較差,農業網站報道的信息大都是科技類的信息,沒有綜合性地分析當前的市場情況,這也導致了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無法滿足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
1.5專業技術人才欠缺
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做好信息化管理非常重要。但是就當前而言,我國絕大多數地區的農業信息化管理人才都比較欠缺,即便是具有信息化管理人才,其對于農業經營也不夠了解。通過調查可以發現,我國從事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員,擁有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知識的??坪捅究飘厴I生低于5%,絕大多數人都是畢業之后自學的相關技術。并且工作的時候,相關人員也僅僅是在自己的工作范圍內采集和相關的信息,并沒有進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這也導致了農業信息資源利用效率低下,最終會給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更好地進行造成影響。
2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分析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對于我國農業發展非常重要,能夠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幫助農民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推動我國農業更好的發展。筆者下面主要分析了做好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希望能夠給我國農業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2.1重視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農業經濟發展中,農民是農業建設的主體,想要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便必須重視農民素質的提高。首先,必須做好宣傳工作,通過電視和廣播等形式來提高宣傳的力度,讓農民真正的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性[3]。其次,政府和相關部門必須加大人力和物力資源的投入,定期的開展和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有關的講座,從而切實提高農民的信息化管理意識。此外,相關部門還應該給農民提供一些參與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實踐中去的機會,通過圖書館和文化站來做好農業知識普及工作。
2.2做好農業信息資源的整合工作
想要做好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便必須通過當前的技術來進行資源的整合,將資源的作用發揮出來。比如,可以進行信息管理服務平臺的建設,通過這個平臺來進行農業信息的共享,將平臺和農業信息的作用真正的發揮出來。還應該科學的引導農民群眾,讓其主動積極地進行科學知識的學習,從而提高其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性。
2.3完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設備
我國農業經濟水平較為落后,很多地區在農業生產的時候,主要依靠的還是人力,而在農業生產中,將先進設備運用進去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做到這點,政府必須增加資金方面的投入,確保農民能夠購買和使用這些設備,為了幫助農民更好地使用這些設備,還需要做好培訓工作,激發農民對于信息化的興趣,確保其能夠準確合理地使用這些先進的設備,切實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政府還必須完善資金監管制度,確保投入的資金能夠運用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去,避免出現資金浪費的情況。
2.4做好信息技術研發工作
想要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便必須分析當前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實際需要,并從問題和需要出發進行科技研發,只有這樣才能夠解決存在的問題[4]。首先,政府需要將自己的作用發揮出來,政府必須重視農業科技研發,推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技術更好的進步,并將其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去。其次,必須做到以人為本,在考慮到農民實際需要的情況下進行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技術的創新,切實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
2.5做好農業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對于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必須積極地引進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進行新時代農業工作人員的培養。首先,政府部門應該將多種培訓形式運用進來,幫助農民切實提高其知識水平,確保其素質能夠滿足農業信息化建設需要。其次,需要重視專門技術人才以及專門管理人才的引進,并通過高薪或者政府補貼等形式將人才留住。最后,必須認識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從而解決專業農業人才欠缺的問題。
3結語
農業經濟想要更好的發展便必須將先進技術的作用發揮出來,實現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國家農業想要發展得更加快速穩定,便必須全面做好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我國相關部門必須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投入更多的資金,將先進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去,加大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力度,將農業信息化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讓其更好地為我國農業發展服務。
農業經濟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試論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論文
摘要:文章論述了新農村建設要求下的農業經濟發展,分析制約農業經濟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礙,并提出優化策略。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農業經濟管理;優化
1、引言
一直以來,農村地區的發展是困擾我國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難題,也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核心。國家和政府對于農村的發展也持續不斷提出各種發展戰略。新農村建設就是新時期提出的農村發展戰略之一,具體要求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而分析新農村的各項建設要求,都是建立在經濟發展基礎上的,所以本次分析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相關問題。
2、新農村建設要求下的農業經濟發展
在新農村建設要求下,農村地區進行農業經濟發展,一是朝向信息化和科技化發展,農民對于先進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對先進設備的應用也十分頻繁,對于市場信息也比較關注,特別是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加快了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目標。二是實現現代化可持續發展,這是進行新農村建設的前提。農業現代化體現出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進步,也體現出了經濟發展的規律,相對于傳統發展模式,可以更加快速的發展和挖掘市場,根據市場的要求進行發展,在關注農業經濟發展持續性的同時關注可持續發展,推動農業發展邁向新臺階。三是工業化生產,主要是農業合作經營制度的提出,提升了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也推動農業生產的產業化發展,推動農業經濟產業機制的進步。在大型企業的帶動下,農產品出現標準化生產,而且表現出農產品加工業的標準化生產,提升農民的收入。
3、制約農業經濟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礙
3.1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發展比較落后
一是傳統的小農戶經營模式不適應現代化農業大規模生產的要求。當前農村地區表現出大量剩余勞動力外出的情況,導致農村本身的勞動力缺乏,還大都是年齡較大的勞動力,具有豐富種植經驗和技能的勞動力越來越少,這就阻礙了農業的發展。這主要是因為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比較落后,但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升,大量勞動力進入城市,農村地區出現大量的農田閑置問題,利用率不高。
二是農業生產企業發展水平不高。這應當是大部分農村地區遇到的難題。對于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要想實現集群式發展,需要有龍頭企業的帶領,有品牌產品優勢。但很多農村地區都不具備這些優勢,雖然有自己的農業生產企業,但發展形勢不容樂觀,無法帶領小型農戶之間形成合作組織,建立命運共同體,實現風險和利益共享,提升應對風險的能力。
3.2農業產業金融體系和產銷聯結機制水平較低
農業生產也離不開金融領域的支持,對很多農村地區,金融產業也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當前農業經濟經歷多年的發展,已面臨轉型升級,但是向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缺乏資金的支持,導致農業生產存在一定阻礙。這主要是因為農村地區金融體系的發展比較滯后,沒有形成有效的產銷聯結機制,無法為農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
3.3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農業經濟發展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但是很多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足,難以為農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硬件設備支撐,導致農業種植效率和質量都不高,無法實現有效的發展。比如很多地區的水利設施比較老舊,不能正常運營,給農業灌溉等帶來一定困擾。
3.4農業科技創新力不足
農村地區進行農業發展對于先進技術的重視程度不足,一般都是遵循前人的腳步進行發展,不能積極進行自主創新,科技的力量難以發揮,無法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提升。再加上地方上的資金有限,對于科技創新的財政支持力度較小,也存在一定阻礙。
4、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
4.1健全農業發展新機制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對農村發展提出了明確詳細的要求,所以需要建立與之適應的農業發展新機制。一是要推動土地流轉制度的創新。目前農村地區的勞動力不斷流失,農業方面的勞動力缺乏,存在一定阻礙。因此要推動土地流轉工作的開展,提高閑置土地的利用率,明確土地開發和利用的責任方,提高服務水平,強化土地流轉登記的全面性和自愿性,對該機制進行創新,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完善相應的制度。地方政府要強化土地流轉檔案管理制度,建立科學的土地承包檔案管理體系,針對不同用途的農村土地進行分類管理。
二是發展集約化農業經營模式。地方政府要整合當地的農業發展資源,實現集約化經營,可以有效聚集資金和技術,在龍頭企業的帶領下進行產業水平的提升。政府要發揮好帶頭作用,對農戶進行科學引導,促進土地流轉承包市場的運行規范化,同時積極促進農業合作社等組織的發展,將農戶集中到一起,發揮集體的力量,并進行技術培訓和提升。
4.2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一是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適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新農村建設中對生態文明提出詳細要求,這意味著進行農業發展要注意綠色和環保。因此進行農業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需要關注這一點。還有,當前農業發展更重視糧食作物的生產,限制了農業產業的擴張,使得收入較低,新時期要積極進行創新,建立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綠色農產品等,提升農產品競爭優勢。二是推動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新時期,農村地區需要注意加強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對農副產品進行深度加工,提高其附加值,這樣既可以提升農業收益,也可以保證收益的穩定性。
4.3提升農業科技裝備水平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地區還要完善適應農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建設水平,對老舊的基礎設施及時更換,使用信息技術進行運維一體化管理,創新農業生產環節的因素。比如灌溉,選擇新興灌溉方式,提升灌溉效率,節約用水,比如滴灌。還要強化先進農業設備的使用,結合本地區的農業生產形勢,引進先進的機械設備,代替人工作業,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注重機械設備的日常保養和維護。
【關鍵詞】農業水利工程;作用;發展策略
農業作為我國重要的產業,其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但是在現階段,農業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水利工程作用的發揮。因而要想能夠更好的促進農業的發展,相關部門需要采取針對性的對策來解決。
1農業水利工程的作用
1.1從根本上推動了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
關于農業水利工程,其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而農業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很多方面,如節水、灌溉以及防澇防旱等。農業水利工程在實際應用中,不僅進一步的提升我國農業生產力,還使得農業生產得到可持續的發展。
1.2促進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進而改善農民生活水平
農業水利工程作為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相關部門加強水利工程建設,不僅是推動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根本途徑,還是提升農業經濟,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的有效手段。不僅如此,當地政府在農村地區修建農業水利工程,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在農業生產中避免出現旱災、澇災等狀況;另一方面能夠較好的保證農業經濟的持續性發展,進而改善農民飲水情況,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1.3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
之所以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不僅是現階段社會發展的要求,還是促進生態文明現代社會建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水利工程的建設在現代農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當前農村生態環境改善不可或缺的保障系統;相關部門加快對水利工程建設和發展,不僅有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利工程建設為農村防洪、供水、生態等提供了安全保障,因此,相關部門要不斷的加強農業水利工程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農村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2當前我國在農業水利工程上存在的問題
對于現階段,農業水利工程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當前的農業水利工程方面的專業人員,其不僅綜合素質較低,在技術上也沒有足夠的成熟,這是不符合水利工程的相關技術和要求。與此同時,由于農業水利工程的工作環境基本上處于農村地位,工作環境比較惡劣艱苦,福利待遇也不夠高,因而大多數專業的人才都不愿意留在這里工作。在近幾年,根據相關數據研究得出,我國水利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占總職工的概率非常低,由此可知,我國嚴重缺乏農業水利工程方面的高技術型的人才。(2)我國農業水利設施不夠完善。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但是在當前的水利設施上,大多都是采用傳統的方法來進行修補的;另外,對于一些規模比較小的水利工程來說,由于設施年限過于久遠,并且沒有得到相應的維護,使得該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響。(3)農業水利規范不夠完善。對于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其本身就屬于一項比較艱苦復雜的工作,并且其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當地政府在對水利工程建設上雖然大力支持,但是在資金上嚴重匱乏。對于這種情況,相關部門需要根據農業水利工程的特點來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更好的保障水利工程正常的投入使用。
3農業水利工程發展策略
3.1進一步的加強整治
對于上述農業水利工程存在設施問題,相關施工單位要加強對其進行整治,同時還要對一些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進行更新和改造。在改造的實際過程中,施工單位要能夠結合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來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完善農田中的灌排體系。
3.2進行總體的規劃
要想能夠更好的保證水利工程在農業發展中發揮出其具有的作用,相關部門則需要根據當前我國糧食生產能力,來制定科學合理以及可行的規劃。具體來說就是先由市、縣組織,在讓各鄉鎮負責實施,編制灌溉區總體規劃,來增加灌溉渠道和配套設施等。在此基礎上,要保證不打亂自然排水流勢以及能夠科學合理布置灌溉區,如:在資源充足的地區,施工單位要科學選擇溝、渠,然后新建一些灌區,這樣不僅能夠增加農田灌溉面積,還為農民灌溉農田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通過總體的規劃,使得相關部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農民灌溉農田投入的成本。
3.3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農業水利新機制
為了能夠更好的完善農業水利工程新機制,我國相關部門要為其建設提供相應的財力支持,同時還要加大對水利工程建設的投入力度。除此之外,當地政府要能夠做好對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的宣傳工作,通過這種宣傳的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農民參與水利工程建設的熱情,進而解決水利工程建設所需要的人力問題。
3.4實施水利惠農政策
在實施水利惠農政策上,我國政府部門可以結合工程建設的實際區域來制定相應的惠農政策,比如,適當的增加農民的水費和電費的補貼,這樣能夠有效的降低農民在經濟上的負擔;除此之外,政府還可以增加對水庫管護財政的補貼,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更好的保證水庫正常運轉,還能夠防止水庫出現無水可用的情況。
3.5健全水利工程的管理體系
在健全水利工程體系上,相關施工單位要堅持規劃順應民意,進而能夠促進水利工程建設由面上建設,分散投入到集投、由單項逐漸突破到整體推進。力另外,政府要對農業水利工程不斷完善進行改革制度,并會給與指導和意見,這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工程上遇到的各類問題只有建全并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體系才能提高工程的質量。
[關鍵詞]三農政策;農業經濟;農業高科技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農業經濟必須也要獲得同步成長,但根據我國實際國情調查來看,農業經濟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處于重要的位置,關系到我國國民收入,[1]因此必須對于農業經濟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解決,從而在新形勢下對農業經濟的有效方法和途徑進行探索,改善當前農業管理的主要手段和設備,為農業經濟帶來良好的發展趨向。
1新形勢下農業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1農業經濟發展基礎較為薄弱
目前在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很多地區制度改革上并不完善,而在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其規模和產量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對于我國較為偏遠的地區來講,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出現了產量相對較低、成本低而且效益低的主要問題,這對于農產品生產質量來講影響較大,與一些發展地區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異。[2]同樣,由于基礎設備較為落后,并沒有辦法投入到目前經濟生產過程中,設備是農業發展的根本所在,如果僅僅依靠人力投入,并不能夠達到高效益的產量目標。
1.2農業生產方式比較落后
針對農業生產方式來講,目前大部分的農村地區常常在經濟生產方式上仍然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因此,由于生產技術相對較低并不能夠滿足當前需要,很多地區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傳統的發展模式,必須要采用勞動力來完成農產品的生產,因此,這導致機械化大生產并沒有落實到位。[3]除此之外,農業生產一體化的鏈接相對來講十分短缺,農業生產經濟和市場需求之間也不能夠達到統一協調,導致市場抵制相對較差。
1.3缺乏農業資金和技術投入
目前對于農業生產來講資金和技術投入至關重要,因此在勞動力上必須要注重資金的投入,而目前傳統的農業資金嘗試以人多為主作為保障,在這樣的情況下收入相對較低,而現在的農業經濟是保持和促進發展的一大狀態,所以各個地區之間必須要注重農業基金的投入。
1.4農業資源分布態勢并不合理
由于農業資源分布并不良好,因此這成為當前農業經濟良好發展的一大主要因素,必須從地形結構上進一步分析,能夠保證山地和平原之間達到均衡的狀態,而在農作物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主要是由于農業資源分配和發展模式之間具有較大差距,使得這種分配達不到均衡的目的,影響了農業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2新形勢下發展農業經濟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2.1必須重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在發展農業經濟的過程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業發展的前提條件。首先,必須采用高科技的手段來對當前農業基礎設施落后的狀況進行改變,強化農業發展過程中的各大細節。[4]其次,在改善基礎設施的過程中,必須要對農業耕作期間的機器進行更新或投入,對一些偏遠地區的農業經濟進一步支持,只有在國家和當地政府獲得鼓勵的前提下,才能夠解決各項之間存在的差異,從而加強定期維修或養護。同時,在推進農業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意識到當前體制改革,很多地方農業勞動力相對來講十分低下,這對于農民的收入和成本之間,并不能夠達到預期的比例關系,而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材料相對較低,規模變化較大,所以必須要積極倡導農業經濟建設之間的相互交流,只有不斷加強彼此之間的合作,才能夠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益,促進社會效益達到最終提升的目標。
2.2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模式
隨著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必須要針對當前農業經濟的實際情況來轉變,從而促進農業經濟向著集約型的方向發展,因此,經濟社會體制和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仍然存在著各種問題,必須從根本上對農業經濟發展和模式運行不斷匹配,只有在保證農業和經濟共同發展的前提下,減少資金或資源浪費等方面的問題,才能保證農業經濟在社會體制發展下正常運行。首先,必須要對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進行研究,從而提升當前農業經濟水平,強化實施手段,促進農業實現多元化發展的目標。[5]其次,必須要注重農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的統一化發展,這對于農業和社會來講是非常關鍵的任務,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道路更加開拓。最后,必須要將農業經濟生態化發展,只有在發展模式上更加健康化和優質化,才能夠保證農產品的質量。
2.3加大農業發展資金和技術的投入力度
針對農業經濟的發展,必須要注重資金和技術的投入,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夠保障農業經濟工作的開展。首先,國家必須要對農業發展提供相關的保障,包括各項農產品的政策,不僅有利于農業經濟獲得更長久的發展,也能改善當前農村經濟體制和環境問題。其次,政府和地方必須要不斷地重視農業經濟資金的投入,通過提供技術支持并開展多方之間的工作,從而能夠發揚農業技術型人才提高農民自身的科技知識水平,而農民也必須要不斷地學習專業的農業知識,從而學會和運用當前的科技手段,保證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效果。最后,必須要加強對農業經濟上帶來相關的資金和技術監督,只有將各項技術和資金落到實處,才能夠使其發揮最大的效果。
2.4改善農業資源態勢
對土地制度改革來講,必須要注重農業資源的有效利用,從而保證我國實現可持續戰略發展的目標,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各種農業資源之間的有效整合,從而使其能夠突出農業發展的主要優勢。[6]除此之外,必須要重視各項農業資源之間的合理分配,保證資源實現配置最優化,促進農業資源發展應用,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夠獲得資源優勢,而政府之間必須要注重資源節約問題,加強不斷調配,緩解當前社會經濟進步的態勢保證,農業資源利用最大化。
1.1土地資源大整合,規?;洜I趨勢加速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農民非農就業和進城就業機會增多,許多農民不愿經營農業,或通過土地流轉,或建立合作經濟組織,實現土地資源的加速整合,由千家萬戶小規模分散種植向大規模集約種植轉變[2-4]。如河南省舞鋼市、濟源市的土地流轉規模達到土地保有量的30%以上,有些地區實現了整村、整建制鄉鎮的土地流轉和規?;洜I[2]。農業生產的規?;讲粩嗵岣撸瑸楝F代農業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1.2資本大注入,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社會閑散資金豐富,許多過去經營礦業、房地產和工業的資金紛紛搶灘農業,通過土地經營權流轉承包大面積土地,通過資本密集投入發展現代農業,走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化道路,加快了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專業化和標準化建設。
1.3主體大轉換,企業、農業大戶及合作經濟組織
逐漸成為農業經營主體土地流轉后,大多數小規模農戶退出了種植業甚至農業,由農業經營者轉變為勞務提供者或個體業主。農業經營主體由數量龐大的小農戶向數量有限的農業企業、農業大戶及合作經濟組織等經營主體轉換。經營主體的大轉換,為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群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以千萬農戶為基礎的生產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變革要求。
1.4科技大支撐,農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與傳統農業發展不同,現代農業發展不僅注重產品產量和質量,還包括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等目標,需要農藝技術、物資技術、裝備技術、信息技術、工程技術、資源利用技術、生態保護技術等多領域、多層面、全方位綜合技術的集成應用。當前,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具備了支撐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條件,各地現代農業發展涌現出一批科技水平高、綜合示范性強的科技示范基地,如河南省鶴壁市浚縣中鶴集團的2000hm2糧食高標準農田示范基地,就是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節水灌溉技術、農業信息化技術和生態環保技術集成應用的典型。
1.5功能大拓展,農業內涵更加豐富
隨著大量現代資本注入和農業企業的發展,以工業化理念經營農業、以企業化方式管理農業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趨勢。農業由傳統的第一產業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發展縱向向產前、產后延伸,橫向向生態休閑及文化教育服務功能拓展[5]。農業不僅具有生產功能,還具備展示、教育、體驗、觀光和休閑服務功能,甚至把農業產業發展與當地歷史文化相結合,體現歷史農耕文明與現代生態文明的和諧統一,大大豐富了農業內涵,拓展了農業功能,提升了農業效益,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又一重要特征。
1.6園區大發展,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全國上下都在把發展農業科技園區、現代農業園區以及各種農業特色產業園、農業休閑觀光園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樣板,通過園區建設探索現代農業發展的模式、路徑和經驗。在園區內,通過各種現代基礎設施建設、現代生產要素的引進和現代農業技術的示范應用,建立相對完善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打造當地現代農業發展高地和先導區,示范帶動其他農區現代農業發展。實踐證明,發展各種現代農業園區是我國推進現代化建設的一條成功有效的途徑。河南省現已擁有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園區2家、省級園區8家,都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示范基地。
1.7產業大集聚,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途徑
現代農業產業是涉及農業生產及產前、產后各產業配套發展的產業體系,發展現代農業就是以農業規?;a為基礎,把農產品精深加工、包裝貯藏、物流配送和配套服務等產業,在一定范圍內集聚發展,形成相互關聯、相互依托、相互支撐的產業體系的過程。產業集聚的企業越多、產業越全,產業體系越完善,現代農業發展的水平也就越高。從河南省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看,凡是現代農業發展好的地方,都是農業產業集聚度比較高、農業產業實現集群式發展的地方。
1.8方式大轉變,農業發展轉型加速
隨著農業規?;降奶岣?,農業發展方式加速轉變,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速度加快。在生產上,農業加速向專業化、規?;?、標準化轉變;在經營上,農業加速向企業化、產業化、信息化、品牌化轉變,小農經濟加速讓位于規模經濟,農業在基礎設施條件、生產經營手段、產業經營方式等方面都在加速轉變。由此可見,我國農業正處于向現代農業加速轉型的重要階段。
2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土地利用的非糧非農化突出
唯利是圖是資本的天性,產業資本注入農業,是為了搶占土地這個唯一沒有資本化的資源。資本進入農業多半瞄準的是養殖、蔬菜、林果等高效農業產業,而不會熱衷糧食這種低效產業,尤其是在當前土地流轉成本較高的狀況下,種植糧食作物盈利空間較小,風險較大,種植非糧作物的預期效益較高,也是大多數土地承包企業的選擇,土地流轉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土地的非糧化。另外,有些企業在土地流轉后,通過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建設了生態餐飲、休閑娛樂甚至療養休閑服務設施等,加快了土地的非農化利用。如此下去,必將對我國糧食安全造成潛在威脅。
2.2產業選擇盲目和布局隨意
農業特別是種植業,可供選擇的產業和品種十分有限,種植業中通常所說的高效農業主要是蔬菜、林果、花卉、藥材、食用菌等農產品種植業,而林果、藥材種植有較強的生態區域性,食用菌受較強的資源制約,并且各種農產品受需求總量和增長速度制約,不可能為快速發展提供足夠的需求容量。企業經營農業,選擇好項目后,往往是在哪里流轉到土地就在哪里干,沒有考慮到產業的合理布局和產品的適應性問題,對發展什么產業、怎么發展,缺少與大區域規劃的有效對接,存在項目選擇的盲目性和生產布局的隨意性,一旦存在經營風險,會造成較大的投資和資源浪費。如2012年冬季,全國各地出現的露地蔬菜難賣的問題,就是設施蔬菜面積急劇發展,精細蔬菜供給增加,導致露地蔬菜積壓的結果。
2.3失地農民的就業缺乏保障
土地流轉要建立在農民離鄉進城實現穩定就業的基礎上,但在我國農民進城難以實現穩定就業,或部分處于隱形失業狀態,土地流轉的速度快于農民就業問題解決的速度。有些地方還存在強制流轉的問題,一旦經濟發展不能為農民工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將出現大量農民無法就業的問題,從而可能引發社會問題。穩妥推進土地流轉,必須先解決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這是“三化”協調發展的難點和重點,也是現代農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問題[6-8]。
2.4農業服務方式轉變滯后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快,土地流轉需求日益迫切,農業經營主體的轉換需要一批提業規劃、運營指導、產品營銷、技術綜合服務的綜合性公司。同時,面對千家萬戶要成立像日本農協那樣真正屬于農民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農業信息、農業技術、生產物資供應、生產作業、產品銷售方面提供綜合配套服務。目前,我國農業專業服務組織發育滯后,對現代農業發展服務水平還比較低,合作經濟組織建設還處于自發狀態,缺少政府的有效組織和規范指導,導致許多大企業流轉土地后,不知道如何建設和發展現代農業;廣大種糧農戶由于處于分散無助的狀態,不能通過自身的互助合作解決土地科學經營問題。
3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對策思考
3.1加強對現代農業發展的規劃引導
現代農業是資金和科技集約投入的產業,其發展需要建設大量固定的水、田、路及標準生產設施,有些設施因產業而不同,如蔬菜和花卉產業發展需要建設溫室大棚等,一旦產業落地,其用途便不可更改。但從各地土地流轉用途看,土地用途很可能隨土地使用主體的改變而調整,造成產業布局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甚至混亂。對此,必須加強規劃引導,對于不符合農業總體規劃要求的產業不予審批立項和流轉支持,通過規劃,合理引導特色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布局,避免因布局不合理導致資源利用和投資的極度浪費。
3.2強化現代農業發展的宏觀政策調控
當前,土地大規模向非糧甚至非農產業發展,必將打破現有生產結構和格局,造成新一輪的農業產業結構失調,尤其是蔬菜、花卉、畜禽養殖和休閑觀光產業,其發展速度超過需求的正常速度,必將引起產品價格的新一輪劇烈波動。對此,一是應加強農產品生產和市場監測統計工作,及時農產品生產和供求信息,為企業生產決策提供服務;二是強化農業生產和需求的變動趨勢研究,建立農業產業發展和主要產品生產預警機制,適時為產業發展亮出“紅綠燈”,引導產業發展更加理性、科學;三是根據產業發展態勢,及時調整產業引導和扶持政策,引導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配置。
3.3合理規范土地流轉
土地流轉要保護好農民的利益,但同時也不能過度傷害承包方的利益,這樣才能實現持續穩定的流轉和產業發展。目前河南省土地流轉價格增長較快,許多地區每公頃土地流轉費用在15000元左右,有些城市郊區在45000元以上,流轉價格超過了農民自身耕種收益,承包方只有選擇發展非糧農業才有可能獲得收益。對此,建議適度抑制土地流轉價格快速上漲的勢頭,引導農民通過合理流轉,保障長期穩定的收益和轉入方利益,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糧食主產區應嚴禁流轉土地用途非糧化,盡量減少向企業流轉,可適度向種糧大戶流轉,主要通過發展合作經濟組織,引導農民合作經營,實現規模經濟,保障糧食生產。
3.4穩妥解決失地農民就業
穩定就業是幸福生活的基礎,土地流轉后,失地農民的生活成本相應提高,解決農民就業,尤其是不愿、不能外出務工農民的就業問題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唯一途徑。一是政府要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和教育,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引導農民為職能轉變做好心理和技術準備。二是利用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中加工產業的發展,為流轉土地農民提供就業機會,特別是土地流入的企業或農民大戶,通過反租倒包或雇工,合理安排當地農民就業;并引導農民積極發展服務業。通過解決農民的穩定就業保障土地流轉的穩定性和長期性,為土地轉入經營主體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
3.5完善農業服務體系
農業問題向來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基礎問題。中國幾千年來的發展與農業息息相關,繁榮的小農經濟為我國悠久的歷史傳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農業領域國際競爭的日益激烈,農產品面臨著國內外市場激烈競爭的嚴峻形勢,作為增強農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創建品牌、培育名牌已成為提升農產品價值及形象,增加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課題以上饒市品牌農業萬年貢米為研究對象,目的在于探討與研究如何實施品牌農業發展戰略,通過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做法、在分析和調查本地農業資源及農業品牌化發展狀況的基礎上,得出現階段萬年縣在品牌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萬年縣品牌農業發展對策及建議。
二、萬年貢米品牌農業基本情況分析
(一)保護萬年貢米農業地質環境和人文環境
由于萬年貢米原產地面積十分有限,不同產地的同一品種其品質、成分組成往往有很大差異。因此,需要對于萬年貢米的特定區域的農業地質環境和自然因素進行特別保護。
(二)逐步實現萬年貢米“五統一”
萬年縣政府將萬年貢米產業列為該縣農業支柱產業。并且貢米生產企業逐步做到“五統一”,即統一品牌、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廣告宣傳、統一價格、統一監督檢查,按照規定的生產操作規程進行生產加工。
(三)提升萬年貢米文化附屬價值
萬年貢米目標定位做高端產品,突出文化的支持和引領,強調萬年稻米的“進貢”身份,在眾多大米企業的文化較量中,優勢非常明顯。萬年貢米集團大打“稻作發源地“這一理念下,利用稻作文化把“萬年貢”做成高端禮品米。
三、品牌農業發展現狀及問題
縱觀萬年貢米的發展,其品牌化之路折射出中國當前不少品牌農業的發展狀況,從對品牌農業的內涵、農業品牌的創建管理、品牌農業戰略、品牌農業建設現狀、存在問題與對策等不同視角來研究品牌農業的發展不失為良好的角度,對我當前和今后的品牌農業發展具有指導意義。
雖然近年來我國農業品牌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品牌意識淡薄的主體多,有積極性的少;大宗農產品品牌多,特色的農業品牌少;從事初加工的品牌多,精深加工品牌項目少;農產品質量宣傳的多,監管措施和可執行的標準少。許多農業企業和大戶沒有長遠發展產業的謀劃,創品牌意識相對淡薄,或停留于現有的品牌,不想也不愿去申報更高級別的品牌。不少龍頭企業主要還是靠種養、賣初級產品,產品科技含量低,產品同類化、同質化還較為普遍。這都是萬年貢米在發展過程中不成熟的表現,極大的制約了萬年貢米的發展,因此,在我們的走訪過程中發現,萬年貢米雖然歷經悠久歲月,并依然保持貢米的地位,但知名度并不高,影響范圍僅僅輻射江西及其周邊省份的一線城市,在與其他大米的競爭中也沒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四、針對萬年貢米發展現狀的建議
(一)政府部門
1.制定發展規劃;首先萬年縣政府要根據綠色大米發展需要和全縣大米產業的發展形勢,制定出全縣綠色大米產業發展規劃,形成全縣統一調配、部門各盡其職、分工協作的管理機制,確保綠色大米產業發展的有序、規范。
2.推動產業化經營;要將綠色大米產業發展作為全縣農業發展的一件大事來抓,做到全縣一盤棋,縣委縣政府要協調好農技部門、糧食部門、企業和種植農戶的關系,形成政府組織引導、部門各盡其責、訂單收購的管理模式。
(二)萬年貢米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