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4 17:27: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語文的學習方式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學模式與學習模式的先進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語文素養的高低。傳統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基本上以教師為主導教師,起著極為重要的引導作用,學生被動地聽,思維得不到真正的訓練。課堂成了考試的訓練場所。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能力,導致學生在答卷子方面是“高手”,在語文素養方面卻較為缺乏。久而久之,學生自然就會覺得語文枯燥無味,認為學習只是為了取得一個好的成績而已。
2013年12月13日我校舉辦的“探究·合作·生長”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給筆者帶來了很大的觸動,也讓筆者在教學上存在的一些困惑得到了解決。徐州一中王海燕老師的《唐詩宋詞選讀·臨江仙》的教學設計獨特,讓筆者明白在以高考為指向的高中語文課堂,可以是讓學生既掌握相關知識學會答題技能,又可以讓學生真正品味語文的文學魅力。她的課堂沒有過多的與考試相關的題型指導,只是讓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想象著自己沐浴著陽光,品著咖啡,手中捧著一本唐詩宋詞。對于晏幾道的《臨江仙》,她鼓勵學生大膽展開想象,至于往哪個方向想,想什么內容,完全交給學生。盡管剛開始課堂氛圍有點沉悶,但一旦有個學生在“黑暗”中迸發出零星的火花,整個星空就被點燃了。學生們越來越有激情,對這首詩的把握也就不僅僅局限于翻譯詩句。另外,如何品讀詞的美呢?同樣的內容,若用詩的形式表現味道又如何呢?在詩與詞的比較之中,學生自然就能認識到兩者的區別,而且認識更加深刻,因為他們思維中有張揚一個轉化的過程——由形象到抽象。
由此,筆者認為高中語文教學模式應注重以下幾點:
其一,注重學生自身的想象與體悟。筆者一直很欣賞一位老師在解讀詩歌時提出的一個名詞——“泡詩”。詩歌語言高度凝練、富有蘊味,需要我們緊扣詩歌展開想象,把濃縮的精華全部釋放出來。而語文其他文體(散文,小說,戲?。┮嘈枵{動學生的想象與體悟。如馬步升《打猴兒》一文,筆者在帶領學生解讀文章主旨時,首先讓學生自己談感受,再深入文章,學生最后的理解便不再是“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與懷念”,而深切地體會到了“人的命運就像鞭子下的猴兒那樣不由自主”。當然,在讓學生自主想象、借助體悟來把握文章時,一定要注意不可脫離文本,這樣才能保證有效性。
其二,注重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維訓練。高三學生因為生活閱歷的缺失,導致他們對一些抽象道理的認識較為艱難。比如林語堂《中國的人文主義》一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然而知識同人類的結合并非易事,因為人類一旦動搖起來,就會被自己的邏輯所左右,成為知識的工具。另一方面,當今世界由于機器的迅猛發展,人類無暇享受自己創造的一切。”學生理解起來就很困難,這個時候筆者給學生一個提示:如人本來是可以隨性生活的,但是當人知道不同食物搭配會帶來營養不同程度流失時,就會有萬般顧慮,在做事時候就容易被相關的知識理論束縛;如冬天本來沒有空調,人照樣可以活得快樂,大雪天可以瘋狂地打雪仗、堆雪人,但現在有空調了,如果哪一天突然空調不能用了就會抱怨這樣一說,學生立馬明白林語堂的意思了。只有這樣的思維才符合人的正常思維過程,切不可理論對理論,否則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便無法深入。
其三,注重挖掘語言文字本身的魅力。語言是簡單的,但是思想情感卻不易把握。因此,語文教學還應當帶領學生發掘語言文字本身的內蘊。如《小說選讀·訴肺腑》中寶玉對黛玉講了一句話“你放心!”可以讓學生談談這三個字包含了寶玉對黛玉怎樣的深情。然后再讓學生談談這種語言表達的藝術,探討漢語的博大精深之處。最后可以聯系現實生活,讓學生說說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很好地把握了語言的深厚內蘊,給人帶來了不同層次的思考。此外,語文的戲劇教學同樣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寫劇本、自己導演,那么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就會水到渠成。
那么,是不是這樣轉變之后,學生應試的能力就下降了呢?我看未必。因為現在高考更多的是考查學生的感悟理解表達能力,而這樣的教學恰恰更能培養學生這樣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 課堂教學 有效性 教學策略
語文不僅承載著我們偉大文明古國的千年文化,彰顯著我國民族精神的燦爛和輝煌,更加傳承著我們炎黃子孫的優良作風。因此,在面對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帶來的強烈的改革浪潮,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結合自身的優勢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使語文課堂教學獨具特色,提高教學有效性,提升教學質量。
有效教學是指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發展,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活動。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是針對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而提出的,因此我們在探討教學的有效性時,必須致力于尋找高效的教學方式。本文通過對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的意義和價值進行簡要的分析,了解當前我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進而提出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使教學質量得到相應提高。
1. 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當前,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高中語文教學在此過程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和發展。但是對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仍然過多的停留在對于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研究上,并沒有切實的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廣泛應用和推進。在高中階段,語文課堂教學中,無效和低效的現象仍然比較不變。不論是學生、時代、社會還是教育行業以及教師本身,都在呼喚著有效的課堂教學。而作為高中生,面臨著高考升學的重大任務和壓力,他們更是迫切地企盼和渴望有效的課堂教學。
2. 我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當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在新課標的指導和影響下,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和改進,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需要引起廣大師生的注意:
課堂閱讀時間較短,學生在課堂上經常處于被動閱讀狀態;課堂對話難以達到師生間的思想碰撞與心靈的溝通和交流;課堂上的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等創新型教學方式流于形式;課堂容量過大,學生難以消化和掌握;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較為普遍;課堂教學中重知識輕能力;課堂教學同質化的現象比較嚴重。
總而言之,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現狀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變革,語文課應該教什么、怎么教等多個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教師和學生的問題意識薄弱,反思意識有待強化,語文學科的特色難以凸現出來。
3.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3.1 精選教學內容,突出精華和重點
教師沒必要將教材內容從頭到尾、面面俱到地進行講解,一名優秀的高中語文教師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精選、刪減,在教學中突出精華與重點。面面俱到的講解只會使課堂教學變得枯燥無趣,分散學生注意力,而經過精選的教學不僅能使活躍課堂氛圍,也可以給學生騰出更多時間和空間自主把握和理解教學內容。“遷移的心理活動”指出,集中注意力于問題的主要矛盾,能有效地幫助、推進知識遷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注意時間的分配,對于課堂上的講解時間要有嚴格的規限。選擇精華要點,突出主要問題,可以更好地保證訓練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的時間,幫助學生形成知識和能力的遷移,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2 設計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
設計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應該遵循以下原則:首先,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現代的教育是關于人的教育,以人為本的思想已經逐步被人們認可。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也應該順應時代潮流,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理念。要真的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改變機械地接受學習,改變單一的個體學習,革新消極的被動學習,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實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另外,要基于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來建構學習方式。教育理論發展史表明,任何的學習活動,學習者都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這些心理活動和心理過程的客觀規律是緊密聯系的。我們在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基礎上來建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試圖把對學生學習活動的研究從經驗的總結層面上升到科學研究的層面,這也符合建構主義“語文是科學”的理念。此外,還要有和諧的師生關系。建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要求教師和學生之間要關系和諧,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關系和諧,才能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3.3 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作為語文教師,更要善于從教材中得重難點中提取問題,質疑、提問和回答的過程是老師和學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在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在知識的掌握能力和程度上做出初步判斷,以便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提問可以很好的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有效的提問也是增進師生默契的重要途徑。有效的教學情境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可以以優美的導語引入正文,詩化氛圍;借助多媒體工具輔助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享受;通過聯系生活,開展課堂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進入情境;組織巧妙的設問,把學生帶入疑問的情境,質疑激思。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課堂想要實現有效性教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的立場和實際情況出發,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適應自身作為引導者的角色和責任。在教學生涯里,語文教師作為發揚我國母語的重要領導者,必須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加強和完善理論修養和師德修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要多學習、積累和反思,不斷提升自身素質,靈活的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式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文化內涵、道德情操和情感體驗等,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田.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11).
[2]劉海燕. 對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探索分析 [J]. 理論學習,2008(5).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探究解決語文學科的問題為主,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
學生參與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夠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能夠鍛煉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增長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夠學會分享與合作,能夠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能夠增強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學生參加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還會對自己的心理產生一系列積極的影響,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1. 增強學生的社會性需要
(1)激發學生求知的需要。學生從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會感覺到它幾乎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的開放性、學習主體的自主性、學習特點的探究性、學習活動的實踐性等一般學生都是比較陌生的,這將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需要。
(2)培養學生的交往需要。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這一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學生交往需要的滿足不僅可以使其個性得到健康的發展,而且可以使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乃至合作學習小組之間增加相互了解與相互信任,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而合作意識和能力只有在小組合作、與人交往的實踐過程中才能得到鍛煉。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標和合作探究的要求都能夠促進學生交往需要的培養。
(3)增強學生的成就需要。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就需要是后天習得的結果。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做他們認為對于自己是重要的或有價值的事,并努力達到預期的目的,這就是成就需要的體現。學生持之以恒地開展研究性學習,就會不斷增強成就需要。
2. 增強學生的內在動機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夠使學生的求知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得到滿足,因此,這一學習活動本身就會成為學生追求的目的,這其實就是學生從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內在動機。
3. 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興趣是人的認識需要的心理表現,它使人對某些優先給予注意,并帶有積極的情緒色彩。樹立語文學習的研究態度。研究不是一個領域,而是一種對待未知事物的態度,有了這種態度,學習中就會永遠充滿著好奇、懷疑的因素,永遠洋溢著探究、揭秘的熱情,永遠享受著創造、成功的喜悅?!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強調要著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高中學生身心發展漸趨成熟,已有一定的閱讀表達能力和知識文化積累,促進高中生探究能力的發展應該成為高中語文課程的主要任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能夠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學習探究方法,學習科學思維、學習科學精神、激發探究的潛能,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學生科學探究興趣的培養為其正確價值觀的樹立打下了基礎,因為興趣是價值觀的初級形式。
4. 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人們用來區分好壞標準并指導行為的心理傾向系統。它通常是充滿著情感和意志的。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過程實際上是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十分強調學生重視感受、重視鑒賞、重視思考、重視領悟,在這一學習活動之中始終伴隨著豐富的情意活動,在學生自主探求研究的基礎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小組合作探究及全班交流匯報以至爭論辯駁的氛圍中,學生的就會逐漸產生積極的情感、形成正確的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5. 培養學生的有意注意品質 學生參加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這一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能夠不斷發展注意的高級形式——有意注意。學生一般對自己參與的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意義、目標、具體任務有著比較清醒地認識,這極有利于維持穩定的有意注意。良好的有意注意是適應當今社會,提高學習、工作、生活效率的必備條件。
6. 提高學生的知覺水平 在語文這門學科中,知覺主要表現為感悟。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以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獨特感悟為前提。學生參與語文研究性學習,會根據選題的需要主動閱讀大量的文本,其整體感悟的能力會不斷增強。
7. 豐富學生的心象 心象是當對象不在眼前時,我們頭腦中浮現出的形象。心象是一類很重要的知識表征,它能夠使我們在對象未出現的情況下去表征和加工這些對象。在學生構思想像作文或閱讀文學作品的時候,他們往往會用到頭腦中出現的顏色、形狀、大小、方位等視覺特征的形象——視覺心象;他們還常常會用到經過頭腦對記憶心象進行加工、改造而產生的新心象——想像。而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主要內容則是讓學生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追求思維的創新和表達的創新。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能夠不斷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學習有創意的表達。顯然,這樣的語文研究性學習定會經常運用視覺心象、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不斷豐富學生的心象儲備,從而為提高創造能力奠定基礎。
一、創設生動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現代教學論認為:課堂教學除知識對流的主線外,還有一條情感對流的主線。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由于高中生的自我控制和判斷能力有限,外界主、客觀因素對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要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師應積極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生動教學情境,使相對枯燥的語文知識呈現出動感和靈性,以此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和主動性,使學生學習的內驅動力逐步由好奇升華為興趣,在輕松、和諧、愉悅中興趣盎然地掌握語文知識?!肚G軻刺秦王》是高中語文的第二篇文言文,鑒于學生對古代語言文學作品學習的不適應,并引發學習興趣的索然,我們在學習本課前,先給學生播放黃宏、沙溢等在2012年春節晚會上表演的小品《荊柯刺秦》,通過小品的詼諧、幽默,構建一個生動、富有新意的教學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意識,激活學生主動心理情緒,課堂頓時活躍起來,原本靜態的課堂呈現出濃郁的歡快、自由氣氛。在此基礎上,展開課文教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和興致正酣,自然帶著濃厚興趣主動投身到新知識的學習中。
二、精彩演繹課文內容,增強課堂教學韻味
新時代的高中生知識面寬、思想開放,內心無不蕩漾著求新、求異、求變的意識和欲望。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只有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使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形式多樣、花樣繁新,讓課堂教學充滿情致和韻味,才能時時打動學生的內心世界,達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教學境界。高中語文的許多課文具有很強的故事性情節,對于這些課文,我們應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實施精彩演繹,以分角色朗讀、課本劇表演等方式,在掌握故事情節、沖突的基礎上,更自然地進入“角色”。在領會“角色”的情感、態度及內心世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課文的語言的魅力和思想情感。在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課時,我就結合課文中“破廟借宿偶聽真情報仇雪恨”這個“文章的點”,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把林沖從逆來順受、委曲求全到依然覺醒、奮起反抗的思想性格飛躍過程動感地展示出來,用自感自悟的表演,詮釋文本的內容。對這種新穎的學習方式學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積極投身于劇情的策劃和表達方式的創新之中,課堂充滿了精彩與靈動。通過對課文的表演和觀看,同學們不僅深刻理解了課文所要表現的“”的主題,而且掌握了通過重要情節的語言動作細節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手法。比教師單調的講解、分析效果要好得多。
三、合作探究教學問題,豐富課堂教學內涵
倡導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要內容的新型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的一大亮點。因此,要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師必須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由“帶著知識走進學生”轉變為“帶著學生走進知識”,潛心引導學生對教學問題的小組合作討論、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動,給學生搭建自主獲取知識的平臺。在對教學問題的合作探究中,同學對文本理解的不同點正面交鋒,使得學生在反復的討論與辨析中更深入地解讀文本、理清作者思路及文章脈絡,從而在更準確地體會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情感的同時,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在教學《小狗包弟》一課時,我們采用自主學習、合作研討的方式,通過下列問題引發討論:①小狗包弟經歷了哪些事情?②小狗包弟引發了“我”那些思想感情變化?③“以前看見包弟作揖,我就想笑,這些天我在機關學習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討東西吃,我卻暗暗流淚。” 這一“笑”一“流淚”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內心情感?④作者為什么要以一條小狗來反映“”的現實?這樣的對教學問題的合作探究將“講堂”變成“學堂”,促進了學生學習由被動向主動轉化。激烈的討論使學生看問題的目光更趨敏銳、犀利,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增強。
新課程改革讓我們厘清了原本被以高考為核心的考試文化遮蔽的教育原生性目標。我們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強化教學效益觀念,在務實中求活,在求活中務實。以教學風格、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不斷創新和突破,推動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劉世攀.新課程下如何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
所謂的探究性學習,是指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學習活動。探究,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活動,那么,探究性學習就是建立在探究這種活動之上并以此為重要特征的學習方法。對于高中生來說,進行探究性學習,就是其不能在教師那里得到已經歸納的結論,而是要在教師的引導之下,一步一步地對問題進行自主的發現與探究,最終獲得正確的結論。而對于教師來說,探究性學習,就是以正確且有思考性的問題為引導,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語文知識探究氛圍,運用正確的方法,使學生主動對語文知識進行收集與整理,對語文問題進行思考與分析。因此,探究性學習方式,不僅是教師的事情,也不僅是學生的事情,而是師生進行良好互動的學習方式。
二、探究性學習方式的重要性
1.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成效的提高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學成效的提高。而探究式教學方法,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自動獲取與應用,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在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另外,進行探究性教學,可以使學生大規模地進行語文技能的使用,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從而達到教學成效提高的作用。
2.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探究性教學方法,是順應新課程標準的重要實踐。我國的教育體制已經從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發展到現在的素質教育體制,對考試、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都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因此,新課程標準大力提倡以自主、探究與合作作為現代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并以此來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肯定與確立。所以說,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探究性教學是滿足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重要實踐。
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方法
1.重視語文學科特點,在閱讀中探究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開展探究式學習的重要內容。在語文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從不同中的文本中對語文知識進行獲得學習,從而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因此,閱讀中的文本是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基礎,在閱讀中開展探究性學習,可以使語文的學科特點更加明確。學生在閱讀文本當中可以了解到母語的豐富多彩,讓學生的學習需求從中得到滿足,與文本進行深入的交流。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對閱讀文本進行深入的理解與交流,就是探究學習的一種方式。語文教學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閱讀是一種相對傳統的教學內容。在閱讀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開發具有自身個性的閱讀方法,選擇自己認為最有效的閱讀模式,就閱讀方法與成果與大家進行交流與分享。在閱讀中進行探究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對于母語知識的深入了解。
2.重視語文學習氛圍,創造探究環境
學習氛圍對于語文學習的促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探究性學習氛圍的建設。首先,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探究情境,提出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語文學習的內容相當豐富,因此,在語文學習的過程當中,會有許多值得探討與交流的問題。教師要從中選擇具有開放性與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到課文學習當中。比如說在進行《藥》的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血饅頭”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其中有什么寓意呢?學生要對這個問題進行探究,必然要對文章內容進行整體的把握與了解,有利于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其次,在進行語文的探究式學習之時,要加強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的互動。首先,從師生間的互動來講,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就一問題進行交流與討論,融入到學生的學習活動當中去。另外,從生生之間的互動來講,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小組探究學習,使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找到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提高自我,完成探究能力的提升。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探究解決語文學科的問題為主,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
學生參與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夠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能夠鍛煉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增長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夠學會分享與合作,能夠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能夠增強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學生參加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還會對自己的心理產生一系列積極的影響,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一、增強學生的社會性需要
(一)激發學生求知的需要。學生從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會感覺到它幾乎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的開放性、學習主體的自主性、學習特點的探究性、學習活動的實踐性等一般學生都是比較陌生的,這將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需要。
(二)培養學生的交往需要。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這一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學生交往需要的滿足不僅可以使其個性得到健康的發展,而且可以使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乃至合作學習小組之間增加相互了解與相互信任,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而合作意識和能力只有在小組合作、與人交往的實踐過程中才能得到鍛煉。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標和合作探究的要求都能夠促進學生交往需要的培養。
二、增強學生的內在動機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夠使學生的求知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得到滿足,因此,這一學習活動本身就會成為學生追求的目的,這其實就是學生從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內在動機。
三、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興趣是人的認識需要的心理表現,它使人對某些優先給予注意,并帶有積極的情緒色彩。樹立語文學習的研究態度。研究不是一個領域,而是一種對待未知事物的態度,有了這種態度,學習中就會永遠充滿著好奇、懷疑的因素,永遠洋溢著探究、揭秘的熱情,永遠享受著創造、成功的喜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能夠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學習探究方法,學習科學思維、學習科學精神、激發探究的潛能,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學生科學探究興趣的培養為其正確價值觀的樹立打下了基礎,因為興趣是價值觀的初級形式。
四、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人們用來區分好壞標準并指導行為的心理傾向系統。它通常是充滿著情感和意志的。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過程實際上是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十分強調學生重視感受、重視鑒賞、重視思考、重視領悟,在這一學習活動之中始終伴隨著豐富的情意活動,在學生自主探求研究的基礎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小組合作探究及全班交流匯報以至爭論辯駁的氛圍中,學生的就會逐漸產生積極的情感、形成正確的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五、培養學生的有意注意品質
學生參加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這一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能夠不斷發展注意的高級形式――有意注意。學生一般對自己參與的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意義、目標、具體任務有著比較清醒地認識,這極有利于維持穩定的有意注意。良好的有意注意是適應當今社會,提高學習、工作、生活效率的必備條件。
六、提高學生的知覺水平
在語文這門學科中,知覺主要表現為感悟。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以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獨特感悟為前提。學生參與語文研究性學習,會根據選題的需要主動閱讀大量的文本,其整體感悟的能力會不斷增強。
七、豐富學生的心象
心象是當對象不在眼前時,我們頭腦中浮現出的形象。在學生構思想像作文或閱讀文學作品的時候,他們往往會用到頭腦中出現的顏色、形狀、大小、方位等視覺特征的形象――視覺心象;他們還常常會用到經過頭腦對記憶心象進行加工、改造而產生的新心象――想像。而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主要內容則是讓學生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追求思維的創新和表達的創新。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能夠不斷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學習有創意的表達。
八、增強學生的能力
學生參加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不僅可以發展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等一般能力,而且可以發展語文方面的特殊能力,如語文積累能力、語感能力、個性化閱讀能力、文學作品的領悟能力及鑒賞能力、個性與創新表達的能力等等;還能夠發展學生的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如創造出一些文學作品等;還可以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元認知能力,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而且會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九、形成學生良好的性格
現象一:語文教師剛到課堂接手學生就驚嘆:這么常見的語文知識初中教師沒有教嗎?學生異口同聲回答:沒有。
現象二:一個初中時的語文尖子剛入高中就無奈于“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窘境。感嘆說“我過去語文學習成績不錯,到高中成績怎么就一落千丈呢?高中語文難道沒法學嗎?”
近幾年來,高中雖然經過了新課程改革,但上述這些現象仍然一年又一年周而復始地出現。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初高中語文教學不銜接、初高中階段學生學習行為的差異等問題應引起我們高中語文教師的特別注意。筆者對初一到高三的學生學習情況進行了較為細致的調研,又剛剛經歷三年高中新課改的實驗探究。對新課程下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這個話題,很有感觸。
首先,應該充分認識到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問題研究的重要意義。
一是初高中語文銜接問題的研究對整個高中階段學生語文的學習起到一個關鍵作用。二是幫助學生去認識掌握高中階段學習的特點和規律,使他們從情感和思想上接受高中學習。有了這些做鋪墊,學生更很容易盡找到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方法,從而改變被動局面,對于學生盡快實現初高中語文學習的“無縫對接”有著積極的作用和影響。
其次,應該認真把握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的具體內容。
一是思維層次方面的銜接。初中語文教學也強調能力培養但主要是強調基礎知識的落實;高中語文則要求很高,通過三年的學習使學生在閱讀、寫作方面有大的飛躍。特別是在學生思維能力方面有提高。所以整個高中教學要圍繞提高學生能力和培育學生思維做文章。
二是知識層次方面的銜接。初中語文從內容到要求到課后練習題,都相對簡單明確。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不到有壓力和困難。高中則不同,知識相對深奧,學習內容繁雜,要求標準高,練習題目難樣式多,學生學習困難肯定多。所以高中語文的教學銜接,我們要在學習方法上多下功夫,積極引導學生去靈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三是方法層次的銜接。進入高中階段,高中學生要不斷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以適應高中學習。初高中語文銜接中的學習方式與方法作為提高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銜接好,要從初中階段以記憶為主轉變到高中階段的以理解、拓展、運用為主。
再者,應該積極靈活地探索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的操作方法。
1.分析對比初高中語文的差異,逐步填補其中的空缺。應該準確把握初高中語文教育的目標是什么,有什么差異。這是完成初高中銜接,順利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依據。首先,要弄清楚初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找出他們的不同點。如基礎知識方面初中的要求是什么,高中的要求又是什么。閱讀方面初中的要求是什么,高中的要求又是什么。寫作方面初中的要求是什么,高中的要求又是什么。針對這些差距,我們要不斷分解各要點,逐步、自然地落實在平時的教與學中。其次,要關注初高中教材的銜接。高一教材考慮到學生的認知順序、心理發展順序、知識邏輯順序的有機結合,更多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探究活動去獲取知識和體驗。所以教師要完成好教材銜接,就要:①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注重教材的整體設計;②準確把握教材特別是必修教材的難度和廣度;③在每單元學習前,首先研究其內容標準,討論其目標要求;④恰當處理教材中的不同欄目;⑤認真研究其他版本的教材。
2.溫故知新,加強初高中語文內容的無縫對接。高中教師應熟悉初高中教材,熟悉初中教材編排體系,特別對于教材中的名篇,教師真正做到“吃透、消化、融合貫通”?!皽毓省笔菫椤爸隆狈??!皽毓手隆笔俏覀冊谡n堂教學中經常應用的教學方法,通過溫初中知識知高中內容,做到點撥啟迪,溝通聯系,構建網絡。
3.深入掌握學情,據此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廣大教師應該通過問卷調查、座談、交流聽課等多種方式調查研究了解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怎樣。如他們課外讀了哪些書?喜不喜歡學習語文,學習語文有哪些困惑等。了解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后,根據學情,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方法實施教學。
4.方法層次上,加強學法指導,加強教法優化改進。初中階段的教師和學生一些好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高中階段要虛心學習和借鑒,這樣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就會少走彎路。高中一入學,我們讓教師向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學生把他們初中掌握的優秀的學習規律、學習方法、學習技巧都毫無保留地提供出來。這些寶貴的經驗當然在高中語文學習中完全可以繼續發展使用。當然,高中學生必須掌握適合自身的語文學習的方式與方法。如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應加強。自主學習,應是學生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自覺地有目標的學習;合作性學習是集體性的共同學習,它既強調學生的積極參入配合,又強調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學生既是學習中的配角,又是學習中的主角。而探究性學習則是更高的層次,是拓展應用的層面,可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促進課堂教學中生成問題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