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4 17:27: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微觀和宏觀的區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宏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 定義 特點 區別 聯系
微觀與宏觀,顧名思義,宏觀就是指從大的方面去觀察,微觀就是指從小的方面去觀察。世界存在宏觀與微觀,當然,在經濟學中也會存在宏觀與微觀。從整體上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我們稱之為宏觀經濟學;而從局部的深層次上研究某種經濟現象的科學,我們則稱之為微觀經濟學。
具體的來說,微觀經濟學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的生產者、單個的消費者、單個市場的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最大的滿足。它闡述經濟社會中的經濟個體根據什么和什么樣做出經濟決策,例如:消費者怎樣做出購買產品或服務的決策;企業針對消費者需求、收益與成本的比較關系怎樣作出的決策;勞動力所有者怎樣決定勞動流向與勞動流量等等。
而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為考察對象,研究經濟中各種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動,以解決失業、通貨膨脹、經濟變動、國際收支等問題,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它研究的是社會總體的經濟行為及其后果。研究社會總體經濟行為就是研究國民收入,即研究如何使國民收入穩定地(沒有通脹和縮退)以較合適的速度增長。這表明,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主要問題有:經濟波動及與此相聯系的就業與失業問題;價格水平及與此相聯系的通脹問題;經濟增長問題等等。
當然,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都是研究市場經濟中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及其后果的,而市場經濟中所有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都是一定意義上的供給和需求行為,因此,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主要相同之處就在于都是通過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決定價格和產量,并且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需求曲線一般來說都是向右下方傾斜的,即價格下降,需求量會增加,而它們的供給曲線都是向右上方傾斜的,即價格上升,供給量會增加。這就是說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有著相同的供求曲線形狀,它們的交點決定著價格和產量。
但是,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個體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及其后果,而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社會總體的經濟行為及其后果,這就決定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主要區別是,微觀經濟學中的供給和需求曲線都是個體經濟的供求曲線,因而由此決定的成交價格和成交量也是個體商品(包括產品和要素)的價格和成交量。不僅如此,而且微觀經濟學中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的一般形態,看起來和宏觀經濟學中的總需求曲線和短期供給曲線的形態都差不多地向下傾斜和向上傾斜。
其中,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相比較,它在理論面貌和研究方法上有如下一些主要特點:1.以個量分析為基本方法、2.以邊際分析為主要工具、3.以均衡狀態為分析依托、4.以實證分析為主要手段、5.以個體利益最大化為目標、6.以理論多元化為發展特色。而宏觀經濟學也有如下幾個特點:1.研究對象是社會總體的經濟行為及其后果、2.其核心理論是收入決定理論或就業理論、3.其研究方法是總量分析方法和流量分析與存量分析方法、4.它是個體理性與總體非理性的矛盾、5.宏觀經濟學的內容層次包括國民收入的核算指標、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經濟穩定增長的條件、開放經濟理論和宏觀經濟政策。
作為一門理論學科,微觀經濟學在其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它對于微觀經濟現象的眾多說明和對于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闡述無疑是有價值的。在解釋微觀經濟現象或偷襲微觀經濟問題過程中,人們沒有必要實際上也不可能繞過人類已存的思想認識或研究成果。當然,它也只是提供了分析的邏輯和框架,并不能直接代替對問題的解決。如果說微觀經濟學提供的是理論基礎,那么,宏觀經濟學則是為了找出辦法,讓經濟社會運行得更加穩定,發展得更快。
而兩者之間,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是互為補充的,其次,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簡單加總或重復,兩者共同構成了西方經濟學的整體。而對于區別,1.它們各自的研究對象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或規律,從總量上分析問題。2.其次,它們解決的問題不同。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3.當然,它們的研究方法與基本假設也不同,微觀經濟學用個例分析,研究經濟變量的單個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采用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運行情況的經濟變量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4.對于基本假設,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而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5.最后,它們的中心理論和基本內容也是不同的。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市場理論、分配理論等等。而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等。
參考文獻:
摘要:宏觀經濟學探討的是國民經濟總體的運行規律,主要解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宏觀經濟影響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學習宏觀經濟學有利于從整體角度把握社會發展狀況,從經濟學的層面分析社會發展趨勢。本文主要簡單的闡述了對宏觀經濟學的認識,內容涉及到宏觀經濟學的定義、研究內容、發展經歷、與微觀經濟學的區別與聯系等,在此基礎上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中國失業現象。
關鍵詞:宏觀經濟學;內容;發展;中國失業現象
中圖分類號:F0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宏觀經濟學概述
(一)什么是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是通過研究整個國民經濟各種總量的變化,來說明資源利用是如何得以優化的經濟學理論。由于宏觀經濟學主要研究就業總水平以及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被稱之為就業理論、收入理論。
(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宏觀經濟學是以整個國民經濟作為研究對象的,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廣泛??v觀宏觀經濟學,研究內容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宏觀經濟計量模型[1]。宏觀經濟理論主要包括投資理論、貨幣理論、經濟周期理論、消費函數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等等。宏觀經濟政策主要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經濟政策效用等。宏觀經濟計量模型主要包括各派理論建立的不同的經濟模型,主要用于經濟理論的驗證等。
二、宏觀經濟學的發展
宏觀經濟學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期,總體說來,它的產生發展大約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萌芽階段。凱恩斯之前,經濟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觀領域,但是部分經濟學家也開始涉足宏觀經濟問題,從經濟整體角度來看待國民經濟的發展,這就是宏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又被稱之為宏觀經濟學的古典學派。第二階段:形成階段。宏觀經濟學的形成與著名的凱恩斯革命是分不開的。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使古典宏觀經濟理論陷入了困境,美國失業率在不斷上升,同時國民經濟總產出在不斷下跌,在這一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西方經濟學家開始意識到失業率和總產出不是常量,而是變量。于是,以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家積極探索宏觀經濟理論,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從理論上分析了失業長期存在的原因,這標志著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產生。第三階段:補充拓展階段。凱恩斯革命之后,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開始關注起了宏觀經濟,對現代宏觀經濟學理論進行了補充和拓展。著名的IS―LM模型、消費投資與貨幣需求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菲利普斯曲線等都是這一時期宏觀經濟學的發展成果。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M.Friedman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現代貨幣主義?,F代貨幣主義認為,市場機制本身具有一定的恢復能力,主張政府應實行平衡預算的財政政策,與此同時,中央銀行應執行貨幣供給原則,保持貨幣存量的穩定增長?,F代貨幣主義是宏觀經濟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這些經濟學理論構成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架構。
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區別與聯系
(一)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聯系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是有一定的聯系的。首先,兩者均采用了實證分析法,都屬于實證經濟學。其次,兩者互為補充。宏觀經濟學是從宏觀角度分析國民經濟,微觀經濟學是從微觀角度分析國民經濟,兩者互為補充,共同促進社會資源的最優化。最后,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宏觀經濟學是在微觀經濟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宏觀經濟學并不是微觀經濟學的簡單加總[2]。
(二)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區別
第一,研究對象不同。微觀經濟學以家庭、廠商等單個經濟單位為主要研究對象;宏觀經濟學則以整個國民經濟為主要研究對象,從整體角度分析國民經濟的運行規律與特點。第二,研究方法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經濟,即研究經濟變量的單項數值;宏觀經濟學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運用平均量或個量的總和來分析整體經濟運行情況。第三,基本假設不同。對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是基于完全理性、充分信息等基本假設,假設“看不見的手”能夠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假設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通過“看得見的手”調整市場機制的缺陷。第四,基本內容不同。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圍繞這一中心理論還涉及到生產理論、分配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等;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具體包括開放經濟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等。
四、宏觀經濟學論中國失業現象
(一)中國失業現象分析
根據宏觀經濟學的失業理論,失業主要分為三種類型: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周期性失業。不同的失業類型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經濟發展的同時就業反向惡化是中國失業現象的一大特色。下面就中國失業現象作簡要分析:第一,摩擦性失業。摩擦性失業主要是指因季節性或技術性原因而引起的失業。造成中國摩擦性失業現象嚴重的一大原因就是求職者缺乏就業信息,求職者自身條件與工作崗位難以匹配。現階段中國失業現狀是:社會經驗不足、技術能力不強的高校畢業生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不少職員因各種原因而辭職失業;廣大農民工盲目涌入城市而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些都造成了摩擦性失業。第二,結構性失業。結構性失業主要是指勞動力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失業。中國結構性失業現象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一是求職者數量質量與人才市場需求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征,造成有的地區擁有大量工作職位卻無人求職,而有的地區則多人爭搶同一職位,如東西部地區經濟差異性造成東部地區人滿為患,西部地區無人問津;二是求職者自身素質較低,專業性人才短缺,一方面大量求職者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另一方面企業苦于缺乏技術性人才。第三,周期性失業。周期性失業主要是指由于總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業,它一般出現在經濟周期的蕭條階段。2008年的經濟危機造成中國失業人數增加就屬于周期性失業。
(二)中國失業現象的應對措施
第一,多方位防止結構性失業。加強勞動力市場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打破地域界限,建立空崗報告制度,最大限度的披露空缺崗位,繼續完善市、區、街三級就業體系,促進就業人員的流動,全面提升就業者的專業性素質等等都是防止結構性失業的重要措施。第二,提高就業服務水平,防止摩擦性失業。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F階段中國各大高校頻頻擴招,難免會造成人才質量的下降。為了防止結構性失業,必須完善高校教育體制,注重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求職者的專業能力;加大社會職業培訓機構的資金投入,大力支持培訓機構的人才培養工作;同時,完善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培訓與職業指導,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職業素養。第三,加強政府宏觀調控,應對周期性失業。為了應對周期性失業,可以增加政府開支、降低稅率、增加貨幣供給量等。我國要實行積極的宏觀經濟政策,深化企業改革,確保經濟持續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完成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扶持中小民營企業發展,大力加強民生工作,解決消費不足問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推行利率市場化等。同時,政府還可以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養老金,失業者可以得到保險金,子女年幼的母親、殘疾人可以得到補助等[3]。
五、結論
總而言之,宏觀經濟學是將整個經濟活動看做一個整體,通過對經濟系統總體行為的分析,研究一國經濟的總體趨勢的一門經濟學科。宏觀經濟學理論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學理論的完善而不斷發展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宏觀經濟學將會真正應用于社會實踐,促進社會經濟的大發展大繁榮
參考文獻:
[1]武建奇.關于宏觀經濟學研究范圍的思考[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8(03)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短期;長期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9-0156-02
以薩繆爾森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學派把傳統的西方經濟學當作研究個量問題的微觀經濟學,認為微觀以充分就業為分析前提。因而,兩種理論是相輔相成的,可以被納入同一體系之中。這一理論體系在戰后的西方經濟學界一直居于正統地位,確立了西方經濟學教材和教學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研究對象的不同,使得兩者共同使用的一些概念卻有著不同的內涵和應用,例如“短期”與“長期”這一組概念。
一、“短期”與“長期”概念在微觀經濟學中的應用
1.微觀經濟學中的涉及短期與長期區分的理論。微觀經濟學中多個理論涉及到短期和長期的區分。例如生產理論中的短期成本理論和長期成本理論;成本理論中的短期成本曲線和長期成本曲線;不同市場結構下廠商或行業的短期供給曲線和長期供給曲線以及不同市場結構下廠商或行業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等。這些理論的短期和長期區分并非如字面上簡單表現為時期上的區別,更重要的是理論含義的差異。以完全競爭市場結構下廠商短期和長期均衡為例,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下,廠商短期均衡的條件為短期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均衡條件下廠商的經濟利潤可能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而廠商長期均衡的條件為長期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且等于市場價格,均衡條件下廠商的經濟利潤必定等于零。
2.微觀經濟學中短期與長期的界定。微觀經濟學研究資源配置問題,從生產的角度來看,為了解決經濟資源的稀缺性和人類需要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便涉及“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叭绾紊a”是指生產要素在企業內部的配置問題。企業調整經濟資源(即生產要素)配置,追求利潤最大化過程中,經濟資源(即生產要素)數量是否可以變動便是微觀經濟學中區分短期與長期的依據。微觀經濟學中常假設生產中僅使用勞動與資本兩種要素,因此可以用一種可變要素的生產函數考察短期生產理論,假設資本要素固定,勞動要素可變,則有短期生產函數:Q=f(L,K)。理論上講,我們也可以假定勞動要素固定,資本要素可變,則有短期生產函數Q=f(L,K)。特別說明的是,微觀經濟學所說的短期和長期并不是指具體時間的長短,而是以能否變動全部生產要素投入的數量作為劃分標準,其時間長短視具體情況而定。
3.微觀經濟學中短期與長期區分的意義。微觀經濟學對短期與長期的區分主要體現在生產理論中。通過構建短期生產理論和長期生產理論,微觀經濟學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的刻畫更為全面和準確。尤其是隨著生產力的大發展,現代生產這樣一種“迂回生產”方式,采用了大量的機器設備,資本規模在一個較長的周期中保持穩定。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實現利潤最大化,企業在短期決策和長期決策面臨的約束條件存在很大差異。因此,要深刻分析企業的生產經營,分別構建短期生產理論和長期生產理論顯得非常重要。而對于微觀經濟學的學習,理解短期和長期的區分,更有助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習微觀經濟學通常會有的一個困惑就在于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差異,很多的時候會覺得相關理論知識與生活中體驗的現實好像并不一致。例如,通過對完全競爭市場均衡理論或壟斷競爭市場均衡理論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市場競爭的條件下,每個企業長期均衡時的經濟利潤總是為零。也就是說,長期均衡條件下,企業家能獲得的利潤恰好等于企業家本人去其他企業打工的工資收入,不會高于這一工資收入,當然也不低于。這就產生了兩個疑問:①如果創業和打工收入水平相當,為什么會有無數的創業者投身創業大潮;②為什么現實中,在類似于完全競爭或壟斷競爭行業的無數企業利潤并不一致,有的企業賺得盆滿缽滿,有的企業血本無歸?以上兩個問題的回答都有賴于對市場均衡利潤理論進行短期和長期的區分。競爭市場長期均衡時之所以經濟利潤等于零,是因為短期中廠商會因經濟利潤與虧損的驅動而進入與退出一個行業。某一行業,短期中利潤大于零時,會有新的企業進入行業,從而導致行業供給增加,行業經濟利潤減少趨向于零;短期利潤小于零時,行業中會有企業退出,從而導致行業供給減少,行業經濟利潤增加趨向于零。短期均衡時,企業經營的利潤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零,而企業經濟收益依賴的是短期行為而不是長期行為。正是追逐短期經濟利潤的勇氣與實際能力,誘使了創業者投身創業大潮。也由于短期均衡時可能出現的盈利或虧損使得企業出現優勝劣汰。
二、“短期”與“長期”概念在宏觀經濟學中的應用
1.宏觀經濟學中的涉及短期與長期區分的理論。宏觀經濟學中涉及到短期和長期區分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與微觀經濟學類似,相關理論直接區分為短期和長期理論。例如,短期總供給曲線和長期總供給曲線;短期菲利普斯曲線和長期菲利普斯曲線。這些理論的短期理論和長期理論也不僅是如字面上簡單表現為時期上的區別,更重要的是理論含義的差異。例如長期總供給曲線的形狀總是垂直的,而不同的宏觀經濟學流派對短期總供給曲線的描述是不一樣的,凱恩斯主義的短期總供給曲線是水平的,常規總供給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古典主義的短期總供給曲線是垂直的。第二章情況下,相關理論的短期和長期區分不是那么明顯,對同一問題的短期和長期研究分屬不同的理論。例如,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可分為短期國民收入決定和長期國民收入決定。短期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主要是運用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IS-LM模型、AD-AS模型和IS-LM-BP模型四個模型分別介紹了不同條件下短期國民收入決定理論;而長期國民收入決定主要是指經濟增長,西方經濟學關于經濟增長的代表性理論主要有哈羅德多馬模型,新古典增長模型,內生增長模型等。
2.宏觀經濟學中短期與長期的界定。宏觀經濟學研究資源利用問題,涉及到以下幾個相關的問題:一是產出是如何核算、如何決定的;均衡產出條件下的要素約束問題。二是為什么有時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何保證全社會的稀缺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增大國民收入,改善人類福利的問題。三是如何用既定的資源實現生產能力的長期可持續增長問題。四是如何實現通貨的穩定,如何實現開放經濟下國民收入的增長問題等。資源的充分利用實際上就是指各類生產要素都實現充分就業。在市場機制下,各類生產要素能否實現充分就業,關鍵在于市場上要素價格能否迅速波動調整從而實現要素供求均衡(市場出清)。而宏觀經濟學中短期和長期界定的主要標準就是看能否通過價格的波動調整實現市場出清。短期內由于價格剛性(粘性)會導致宏觀經濟中生產要素供求不均衡,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長期內價格總可以得到調整使得宏觀經濟中生產要素供求均衡,實現充分就業。例如,凱恩斯主義認為短期內名義工資水平不變,物價水平上漲導致實際工資下降,生產利潤提高將推動企業擴大生產,總產出增加,因而短期總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而長期名義工資水平可以自由波動調整,勞動市場供求均衡實現充分就業,總產出維持在充分就業的產量水平而不受價格變化影響,因而長期總供給曲線是垂直的。宏觀經濟學中對于短期和長期的界定還有第二種情況,貨幣主義對于失業與通貨膨脹關系的解釋運用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線和長期菲利普斯曲線:短期菲利普斯曲線向右上方傾斜,長期菲利普斯垂直。貨幣主義中短期和長期的差異表現為居民的適應性預期差異。貨幣主義認為居民依據以往經驗而對經濟變化形成適應性預期,短期適應性預期往往不能準確預期經濟變化,但長期經過修正可以取得準確的預期。當物價上漲時,短期內居民低估物價上漲幅度高估自己的工資,導致勞動供給增加失業率下降,從而菲利普斯曲線向右上方傾斜;長期內居民準確預期物價變化,勞動市場供求均衡,失業率維持在自然失業率水平而不受物價變化影響,從而菲利普斯曲線垂直。
[關鍵詞]專利計量 指標 計算方法 表征意叉
[分類號]G35
1 引言
專利計量作為專利分析方面的一種重要方法,一方面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宏觀和中觀層面反映某一產業和具體企業的發明活動、技術水準及其在科學技術與濟競爭中的地位和貢獻等,甚至也可以應用于微觀層面特定專利的質量評價中。指標作為專利計量方法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量化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的技術水準方面有重要的應用。
盡管部分專家學者對專利計量的研究也涉及了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的計量指針劃分,且以全球有機電激發光技術相關專利做了實證分析,但卻并未對這三個層次的專利計量指針作出系統詳細的闡述和應用分析,同時也未對當前專利計量分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予以分析討論。鑒于此,本文深入了解目前國內外的主要計量指標,從適用性的角度,將其劃分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以期能夠客觀地評價某一產業、具體企業和特定專利文獻的技術創新水平。
2 專利計量指標及其應用分析
當前,國內外的專利計量指標有很多,目,其巾多數指標既可以應用于宏觀層面關于產業的科學技術水準衡量,也可以應用于不同企業的科學技術水準或創新能力比較,又或用于特定專利的技術力量或創新程度估計等。不過,筆者認為宏觀層面的專利計量指針,更多的應該是強調“量”的變化,即反映整體行業的科學技術水準變化或整個行業當前的發展現狀及其趨勢等;而中觀層面,則應該關注于“率”的變迂,即度量具體企業在整個行業中所處的地位及其未來變化等;最后在微觀層而,則強調具體專利的“質”的差異,即不同專利發明活動的創新程度、濟價值等之間的差異。
2.1 宏觀專利計量指標及其應用
宏觀層面的專利計量指針是用于衡量某一技術領域的發明活動或其發展狀況的。這些指標一方面通過整個行業的專利數量變化,反映了該領域的發展狀況;另一方面,根據技術生命周期理論――技術發展的軌跡,即由誕生到壯大再到衰退的路線,區別開不同技術的發展階段。宏觀專利汁量指標如表1所示:
上述9個指標,歷年專利授權量和技術集中度具有普適意義,可以運用到任何技術領域的分析;技術生長率、技術成熟系數和技術衰老系數,則充分應用r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沒計這三類專利間的創新水平差異,這樣的指標具有領域相關性,不同行業問的差異比較大;技術強度指標則是取兩個指標“專利數”和“當前影響指數”的長處,形成的一個新的指針,在顯示技術領域的技術創新水平方面有較好的應用。至于美國授權專利量、三方專利量和PCT中清數,一方面充分考慮了不同國家專利局在權威性方面的差異;另一方面又杜絕了“本土優勢”的影響,在顯示技術領域巾不同國家間的技術實力差異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對此,Zan Huang、Fang-Mei Tseng、周文彥、Lee s等人對具體的領域進行了應用。
2.2 中觀專利計量指標及其應用
中觀層而更多的是區分具體企業在這個領域中的地位,顯示不同企業問的技術水準差距,敝多數的計量指標需要反映出該企業在此行業中的“率”變,見表2。
中觀層次的計量指針,從專利類型、專利量變、與科學的聯系、專利引用、專利被引等多個角度的率變,衡量了企業的科研能力、技術水準、創新程度等,從而更客觀地反映了該企業在特定技術領域所處的地位。就具體企業而言,專利授權率、專利增長率、技術力量、企業研發重點、企業活性因子、技術獨立性、專利效率等指標所涉及到的專利數據,一方面容易獲得,另一方面計算方法也易于實現。而相對研發能力、相對專利被引證率、引用頻率、科學關聯度、H指數等指標,就需要借助權威的專利數據庫,通過計算競爭企業的對應指標值,在比較的基礎上,發掘自身企業的技術優勢與劣勢,以便為企業制定“跟隨型企業戰略”、“防守型企業戰略”等提供參考。其中,Li Y R和Li T Y、CozijnP W、欒春娟等人、官建成等人、邱均平等人。對具體的企業進行了評價分析。
2.3 微觀專利計量指標及其應用
微觀層而的專利計量指標,通過多個角度的比較分析,反映了單件專利文獻的“質”的區別,揭示了具體專利的質量和創新水平以及其可能的濟價值,見表3。
微觀層次的專利計量指針,充分結合專利說明書中的主要特征項(分類代碼、引文類型、權利要求項、同族專利、申請時間、授權時間、發明人等)問的不同含義及其表征意義,通過分析不同專利間特征項問的差異,辨識專利的質量和創新水平。其中,科學關聯性、前向引文量、后向引文量、第一次被其他企業所引用的時問等與專利引文相關的指標,在表征具體專利文獻的質量、創新水平方而,具有廣泛的應用;技術覆蓋范圍、權力要求數、同族專利數量和發明人數這四個指標,對于無引文的專利文獻而言,是很好的選擇。至于指標“專利名稱和摘要”,在判斷專利文獻的技術水準、濟價值方面,是比較有效的指標,不過,對該指標的分析要求領域內的專家方可。Yi-Hsuan Lai和Hui-ChungChe、Martinez-Ruiz A、Jansen W和Risov M、Kas Kasravi都從微觀層面對專利文獻進行了分析。
3 總結
過多年的發展和完善,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專利計量指針在國家層面的應用,已獲得了豐富的實踐檢驗,包括在科學技術評價、知識產權實力等方面的計量分析;同時在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的計量指針也已基本形成。但是,當前的專利計量指標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計量中指針與數據概念混淆(指針是用于明確地解決一些猜想的度量方法);計量中以指針為導向,而不是以問題為導向;計量中不區分領域間的差異,一味套用現成的指標等。同時應該注意的是,盡管專利計量指標可以對技術領域、具體行業或特定專利進行量化分析,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專家在專利計量分析中的作用,最好是結合二者的優點,構建以專利計量指標量化分析為主,以專家評議為輔的計量體系。
然而,相對于國外較為完善的專利數據庫,我國的專利文獻數據庫中沒有專利引文,這樣國外計量指標體系中非常重要的引文計量指標就不能應用于我國的專利計量分析中,從而使得我國的專利計量指標體系巾缺乏合適的可以借鑒的用于評估具體單件專利價值的指針。與此同時,技術作為一個復雜適應系統,而專利指針作為度量技術水準的重要手段,如果專利計量僅僅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孤立的層次進行分析,而不考慮其各個層次問的關聯,就會破壞技術的系統特性,從而影響到通過專利計量分析技術水準的有效性。
1.認識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
2.認識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養抽象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運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宏觀現象。
【過程方法】
用邊教邊實驗的方法。首先提出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現象,引發思考,確立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的觀點,然后通過學生的活動探究,認識分子的基本性質;繼而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相互交流、分析與討論,理解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從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路過花圃、飯店門口會聞到什么氣味?一杯水長久靜置會不會減少?若加熱這杯水呢?這些現象該如何解釋呢?
(學生憑自己的想象、猜測來描述、解釋上述現象。)
師:先進的科學儀器已經拍攝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導體材料硅的原子,見教材的圖36、圖37。證明物質確實是由許許多多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粒子所構成。那么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種程度呢?我們來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樣才能把它們數完?需十億人口、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晝夜不停地數3萬多年才能數清。
生:分子的質量和體積很小很小。
師:這是分子的第一個基本性質,下面請同學配合完成下列兩個實驗。(1)向靜置的盛水燒杯中加入品紅,觀察現象。(2)濃氨水在空氣中擴散使酚酞溶液變紅的實驗。
生:分子是不停運動的。
師:而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這就是水受熱后減少更快、夏天濕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請同學們繼續思考,為什么物體有熱脹冷縮現象呢?(教師布置學生動手實驗:請兩學生分別量取50mL水、50mL酒精倒進100mL量筒里,觀察現象。)
師:現在是否滿100mL?
生:不滿了。
師:那么說明什么問題呢?
生:分子間是有間隔的。
師:而且不同的液體其分子間間隔不同,如果把它們混合起來,相互擠占對方的空隙,最終體積不是1+1=2。這說明不同液體的體積不能相加。然而質量卻能相加,這又是為什么呢?
生:因為組成物質的微粒個數沒有改變。
師:為什么氣球易被壓縮,而鉛球受壓幾乎紋絲不動?
生:因為氣體分子間的間隔很大,而液體、固體分子間的間隔較小。
師:現在同學們應該知道為什么物體受熱體積會脹大,遇冷體積會減小了吧?
生:因為分子間間隔受熱變大,遇冷間隔變小。
師:能否列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說明分子的三個基本性質。
(學生稍作討論并舉例回答。)
師:分子、原子都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教師向學生展示用硬板紙做出的幾種分子模型。),現在我們已經了解到物質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構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的,那么學習了這些知識又有什么意義呢?我認為學習了這些知識后,至少我們要能運用這些微觀世界的知識來解釋身邊的一些現象,而且要能借助這些知識更深入地研究宏觀世界里物質的變化。前面我們已學過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們的根本區別是什么?
生:有無新物質生成。
師:這是一種宏觀的說法。如果我們從分子角度看“有無新物質生成”其內在原因又是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分析水的蒸發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并結合教材的圖3-11、圖3-12、圖3-13,推斷在上述變化中誰變?誰不變?(穿插演示:把硬紙板做的水分子模型進行分解,多媒體展示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和氧氣的過程。)
(學生分組討論,達成共識。)
(教師給出以下填空題供學生回答并進行小結。)
(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生物理變化時,______不變,僅_____變了;正是由于_____不變,物質就不變,該物質的化學性質就不變;若_____變了,物質也就變了,該物質的化學性質也就變了。由此定義_____是保持物質_____的最小粒子。
(2)當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_____變了,變成_____,然后_____再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可見,在化學反應中,_____可分,而_____不可分,這就是_____和_____的本質區別。由此定義:_____是化學變化中的_____。)
師(追問):分子能否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不變呢?
生:不能。例如,同樣是水分子組成的水,既可呈液態,又可呈氣態、固態,其狀態不同,即物理性質不同,但只要是水分子,通電就能分解成氫氣、氧氣,即它的化學性質是相同的。
(教師簡單總結本節課內容,布置課后作業。)
【教后感】
新課程目標是要通過該課題幫助學生用微粒的觀念去學習化學,通過觀察、想象、類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學生初步理解化學現象的本質,從五彩繽紛的宏觀世界步入充滿神奇色彩的微觀世界,再反過來用微觀世界的知識去解決宏觀世界中的諸多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所以人教版新教材對《分子和原子》這一課題的設計構思巧妙合理、化繁難為簡易,非常有利于教師的演繹講解和學生的理解接受。
工程經濟分析分為微觀經濟分析(或稱財務評價)、宏觀經濟分析(或稱國民經濟評價)和不確定分析。微觀經濟分析是從項目本身可能發生的財務收支的分析出發,通過比較該項目需要發生的支出和它可能獲得的收入來研究投資項目的微觀經濟效果,以判別項目在財務上的可行性。宏觀經濟分析是從整個國民經濟和國家利益出發,分析和計算項目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以判別項目在經濟上的合理性。
1.1微觀經濟分析
微觀經濟分析,即根據國家現行財稅制度和現行價格,分析、測算項目的效益和費用,從項目的財務角度考察項目的獲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等財務狀況,對項目的財務可行性進行評價。其主要作用在于衡量項目的財務盈利能力;為項目制定資金規劃;為協調項目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提供依據;并利用有關的基礎數據,通過財務報表,計算財務評價指標和各項財務比率,進行財務分析,做出財務評價。
1.2宏觀經濟分析
宏觀經濟分析,即是將擬建項目置于國民經濟大系統之中,按照資金合理配置的原則,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分析項目的國民經濟特征,揭示項目的社會經濟本質。從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的角度考慮,計算項目對國民經濟的凈貢獻,以評價項目的經濟合理性。宏觀經濟分析是項目經濟分析的核心。
1.3不確定分析
不確定分析是研究各種經濟參數發生變化時,經濟分析結果的變化情況和變化范圍,估計經濟分析結果所面臨的風險,為投資決策提供風險分析的資料和結果,以避免投資決策失誤。不確定分析是工程經濟分析中的重要內容。
2微觀經濟分析和宏觀經濟分析的關系
微觀經濟分析和宏觀經濟分析兩者之間相互聯系,既有共同之處,又有區別。
2.1共同點
1)評價目的相同:兩者都要求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
2)評價基礎相同:兩者都是在完成需求預測、工程技術方案、資金籌措等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的。
3)計算期相同:兩者都要計算包括建設期、運營期全過程的費用和效益。
2.2不同點
1)分析和評價的角度不同:微觀經濟分析是從項目本身考察項目的財務特征;宏觀經濟分析則是從國家的角度考察項目的經濟特征。
2)采用的價格不同:微觀經濟分析采用的是現行價格,宏觀經濟分析采用的是影子價格。
3)主要參數不同:微觀經濟分析采用的是官方匯率,動態計算的折現率采用財務貼現率;國民經濟采用的是影子價格,動態計算采用經濟貼現率。
3公路工程經濟評價常用方法
公路工程項目與一般的工程項目有相同的地方:都需要通過可行性研究、設計、施工等嚴格的審批程序,批準后消耗一定的建筑材料形成固定建筑物。公路工程在經濟性分析時,許多國家基本上還是借鑒工程項目的經濟評價方法。我國對公路工程項目的經濟分析起步較晚,在公路工程的建設中,經濟評價主要是在借鑒外國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技術經濟論證方法。
4工程經濟分析的意義
時代的發展,使我國公路建設出現了新的特點,建設規模擴大了,投資增加了;公路建設項目作為一項高投入、高產出、高科技的大型建設項目,對整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社會福利等方面影響巨大。因此,要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對此進行經濟分析,把有限的資源用于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好的建設項目,最大限度地避免風險,提高投資效益。
筆者認為,在中國市場經濟深化發展的今天,對外貿易經濟效益這個概念的這種界定,顯然存在著局限性,主要是將經濟效益與經濟效率混為一談,使得人們不能正確使用這個概念來研究有關對外貿易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以及指導中國的對外貿易實踐。因此,正確認識對外貿易經濟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重新定義對外貿易經濟效益概念,具有重要意義。
一、經濟效率與經濟效益的基本概念以及兩者的聯系與區別
在合理界定對外貿易經濟效益這個概念之前,必須首先搞清楚經濟效益與經濟效率這兩個基本概念的聯系與區別?,F代市場經濟理論認為,如果能夠使用較少的要素投入獲得較多的產出,同時消費者能夠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其所需要的商品,則經濟效率就越高;反之,經濟效率就越低。經濟效益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經濟活動所獲得的經濟利潤與所投入的總成本之比;經濟利潤越多而總成本越低,則經濟效益就越好;反之,經濟效益就越差。
經濟效益與經濟效率之間的主要聯系表現為,一方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效率的提高是建立在企業講究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的,這是經濟效率與經濟效益的根本聯系。如果企業是理性的,即企業以利潤或經濟效益最大化為其根本目標,則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下,為了實現利潤或經濟效益最大化,企業就會不斷提高生產與經營技術水平以及加強企業管理,從而使得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多的產出,進而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一個經濟社會并不講究經濟效益,那么企業就會缺乏改進生產與經營技術的動力,也不會加強企業管理,從而不會追求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多的產出,進而也就談不上提高經濟效率的問題。另一方面,經濟效率與經濟效益在完善的、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中會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企業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過程就是提高整個經濟社會的經濟效率的過程。企業為了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就會不斷實現技術創新,同時在技術外溢的作用下,就會提高整個經濟社會的經濟效率;整個經濟社會的經濟效率的提高又會促進市場競爭更為充分,市場競爭程度的提高又會使得企業經濟效益下降,從而又迫使企業不斷地實現技術創新;如此循環往復,經濟效率與經濟效益會在市場競爭的均衡中不斷變化;市場競爭的結果會使得企業的經濟效益出現波動變化,而整個經濟社會的經濟效率則總處于不斷提高的過程之中??偟膩碚f,對于整個經濟社會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要使得所有企業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而是要使得企業在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形成并具有提高經濟效益的內在動力。
經濟效益與經濟效率之間的主要區別表現為:一方面,提高經濟效率是整個經濟社會的根本目標,而提高經濟效益是企業的根本目標,這是經濟效益與經濟效率的一個根本區別。對于整個經濟社會來說,如果能夠使用較少的投入獲得較多的產出,同時消費者能夠以較低的消費支出獲得最大的效用,則經濟社會的生產就能夠節約經濟資源,減少資源耗費和浪費,從而提高了整個經濟社會的經濟效率。對于企業來說,如果其產品的銷售價格越高而成本支出越少,則其經濟效益就會越好?,F代微觀經濟學以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理性假設為基礎來研究如何提高整個經濟社會的經濟效率。另一方面,影響經濟效率與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存在較多的差別:(1)從市場結構來看,在市場的長期均衡中,相對于不完全競爭市場來說,完全競爭市場具有最高的經濟效率,但完全競爭廠商的利潤或經濟效益是最低的;隨著市場壟斷程度的不斷提高,整個經濟社會的經濟效率會下降,但企業的經濟效益會越來越好。(2)從同一個時點的單個行業內部的不同企業來看,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下,生產或經營技術水平較高或管理能力較強的企業,顯然能夠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3)產業技術進步能夠提高經濟效率,但未必能給企業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以中國彩電行業為例,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彩電行業的產業技術水平明顯低于當前的水平,那時彩電行業的經濟效率明顯低于當前的經濟效率,但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大多數彩’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好于當前的經濟效益。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較為簡單,20世紀90年代雖然中國彩電行業的產業技術比較落后,但那時市場供小于求,因此,那時彩電企業普遍能夠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而當前彩電行業的產業技術比較先進,但市場供大于求,因此,當前的彩電企業難以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由這一點來看,產業技術進步能夠提高經濟效率,而市場供求關系則是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影響因素。
二、對外貿易經濟效益概念的重新合理界定
本文認為,應該將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概念作重新界定:對外貿易經濟效益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對外貿易活動所獲得的經濟利潤與所投入的總成本之比,經濟利潤越高而總成本越低則經濟效益就越好,反之經濟效益就越差。從企業、產業和國家層次來說,對外貿易經濟效益又可以分外三個層次,(1)外貿企業的經濟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企業從事對外貿易活動所獲得的經濟利潤與所投入的總成本之比,這是對外貿易的微觀經濟效益;(2)單個行業的對外貿易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時期單個行業(如紡織服裝或機械電子或化工等等行業)內所有從事對外貿易活動的企業所獲得的經濟利潤總和與所投入的成本總和之比,這是行業的對外貿易經濟效益;(3)對外貿易宏觀經濟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國所有從事對外貿易活動的企業所獲得的經濟利潤總和與所投入的成本總和之比。影響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因素是復雜多樣的,同時影響不同層次的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因素也是不同的,但是,無論如何,國內外市場的供求狀況是影響三個不同層次的對外貿易經濟效益水平的重要因素。
為了更好地理解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概念,本文同時定義對外貿易經濟效率的概念:對外貿易經濟效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對外貿易活動的產出與投入之比;在對外貿易活動中產出越多而投入越少則對外貿易經濟效率就越高;反之,對外貿易經濟效率就越低。同對外貿易經濟效益概論類似,對外貿易經濟效率也具有三個層次的內涵:(1)外貿企業的經濟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企業從事對外貿易活
動的產出與所投入主比,這是對外貿易的微觀經濟效率。例如,出口生產企業通過改進生產工藝,可以一方面提高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降低產品的廢品率,在不需要增加較多投入的情況下便可能獲得較多的產出,于是,出口生產企業通過改進生產工藝就提高了經濟效率。(2)單個行業的對外貿易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時期單個行業內所有企業從事對外貿易活動的產出與投入之比,這是行業的對外貿易經濟效率。(3)對外貿易宏觀經濟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國所有企業從事對外貿易活動的產出與投入之比。在開放經濟中,對外貿易宏觀經濟效率是整個國民經濟的經濟效率的重要內容;提高外貿企業經濟效率是提高單個行業對外貿易經濟效率的基礎,而這兩者又是提高對外貿易宏觀經濟效率的基礎。當然,影響對外貿易經濟效率的因素也是復雜多樣的,同時影響不同層次的對外貿易經濟效率的因素也是不同的。提高對外貿易的宏觀經濟效率,就是要以較少的經濟資源投入通過國際交換來獲得較多的產出,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如何通過發展對外貿易以促進國民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的問題。
從整個經濟社會來看,經濟社會所關注的是對外貿易宏觀經濟效率的提高,而對外貿易宏觀經濟效率的提高又會通過市場競爭影響外貿企業的經濟效益,推動外貿企業實現技術創新,如此循環反復,在完善的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外貿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理性動機就會推動對外貿易宏觀經濟效率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經濟效率的提高。如果缺乏公平競爭的、完善的市場經濟環境,外貿企業就缺乏通過實現技術創新來提高經濟效益的內在動力,或者通過“尋租”之類的非公平競爭的方式來提高經濟效益,從而對外貿易的發展就不可能推動對外貿易宏觀經濟效率和整體國民經濟的經濟效率的提高。因此,最為重要的是社會經濟要形成公平競爭的、完善的市場環境,并促使外貿企業具有追求較好經濟效益的內在動力。
三、當前對外貿易經濟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對該概念進行重新界定的重要意義
以上分析表明,當前有關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概念實際上混淆了經濟效益與經濟效率的概念以及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得人們對于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認識出現一定的偏差,也難以根據當前的概念來分析如何提高對外貿易的經濟效益和對外貿易的經濟效率。筆者認為,當前的對外貿易宏觀經濟效益概念基本上就是本文的對外貿易宏觀經濟效率的概念:然而,根據本文的概念界定,對外貿易宏觀經濟效益和對外貿易宏觀經濟效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本文通過重新合理定義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概念,至少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首先,能夠從理論上分清楚對外貿易經濟效益與對外貿易經濟效率這兩個不同的概念,運用這兩個不同的概念,能夠分別明確政府部門與外貿企業在當前不斷深化發展的中國市場經濟中的不同目標與作用。政府部門的目標與作用并非一定要取得較高的行業的對外貿易經濟效益和對外貿易的宏觀經濟效益,更為重要的是要形成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場競爭環境,要通過深化改革以及實施合理的宏觀調控來促使企業通過實現技術創新追求對外貿易微觀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外貿企業的根本目標就是要追求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其作用就是為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而通過技術創新來促進對外貿易宏觀經濟效率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經濟效率的提高。如果將對外貿易經濟效益與對外貿易經濟效率的概念混為一談,就無法區分清楚政府部門與外貿企業在中國對外貿易發展中的不同目標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