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4 17:27: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互聯網金融風控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互聯網金融的安全管理方面,國外的學術界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互聯網金融風險以及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控制和監管進行了深入的探討。Karne Furst對美國金融市場的商業銀行做了調查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收入從利息收入更多的向中間業務收入轉移,開展電子金融服務的銀行其負債來源更為廣泛,并且其盈利水平和資產質量也相對較高。Anait K. Pemlhatur認為,銀行開展網上銀行業務,將面臨法律風險、聲譽風險、操作風險以及安全風險。隨著銀行進入網上銀行這一領域,一種具有前瞻性、創新的風險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隨著網上銀行的出現,之前的自我監管措施將演變成一種日益詳細的審查。相對于國外學者的風險管理方法,國內對于互聯網金融管理方法的研究主要從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技術風險以及法律風險的風險管理進行分析。根據現有的研究文獻,大多數是基于互聯網金融和P2P網貸安全的局部點(比如相關法律法規、第三方支付等)進行研究,本文核心創新就是在現有互聯網金融行業實踐和理論研究文獻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互聯網金融P2P網貸安全核心框架,并在后續章節具體分析安全框架的核心元素,從宏觀框架的角度來闡述和分析以及解決互聯網金融P2P網貸安全問題。
一、P2P網貸安全核心框架的內容
(一)P2P網貸技術平臺的整體解決方案
互聯網金融能夠實現如此快速的l展,多樣化的IT技術手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推動力。金融是一個信息密集型產業,信息、技術、制度構成金融業的三大基石,每一次信息技術的變革都對金融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ヂ摼W金融的發展是依托互聯網平臺的運作來實現的,一個優秀的平臺不僅能吸引投資理財者的駐留、深入了解并參與投資,更是展現一個互聯網金融企業品牌與實力的門戶。一個優秀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需要具備高安全性、穩定可靠、人性化的用戶體驗、功能完整以及高效簡便等特征。
(二)P2P網貸監管措施和業務風險管控
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要支持發展普惠金融。不過支持和包容并不代表放任自流。面對迅猛發展的互聯網金融,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也是政府應有之義。需要認識到互聯網金融的金融功能屬性和金融風險屬性,應當通過適度監管的各項措施將潛在風險控制在可預期、可承受的范圍內?;ヂ摼W金融的業態繁雜,包括P2P網貸、眾籌等業務,隨著這種爆發式交易額的增長,操作不當就可能觸碰“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非法集資”的高壓線。從現階段我國發展情況來看,業務操作風險控制是P2P網絡借貸平臺能否長期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只有良好的業務操作風險控制,P2P平臺的交易才會活躍,也才能盈利,才能可持續。
(三)P2P網貸大數據征信體系以及應用
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與“金融”的有機結合,重點在于后者。金融的本質是資金融通和借貸交易,核心是信用風險管理?;ヂ摼W金融一樣離不開風險識別、判斷、評估和管理。對于當前正在蓬勃發展的互聯網金融行業而言,對征信數據的需求可以用饑渴來形容。國外Lending Club公司充其量也只有幾百個員工,大多數英國的P2P公司員工在20-30個人,所有的工作流程都是線上完成,也就是純線上的網絡借貸。這都歸功于國外的征信體系非常健全,個人違約成本非常高,直接會影響到個人在本地生活的所有場景,比如租房,找工作,甚至找男女朋友。在國內的P2P領域,目前仍無法利用純互聯網技術手段來有效進行風控。
互聯網金融公司是征信數據的使用方,征信數據代表的并不是過去,而是通過過去的記錄來進行一系列的模型分析判斷他未來的還款能力,還款意愿等等,從而決定是否給予借款人的借款支持。目前中國的信用數據評估體系五花八門,沒有通用的標準,直接導致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征信上運用效率低下,還需要自己線下做進一步的征信查詢,甚至自己做征信模型,這都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二、P2P平臺安全系統的基本框架
針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安全需求分析,在系統架構設計中通過人、管理和技術手段三大要素,構成動態的信息與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框架WPDRR模型,實現系統的安全保障。WPDRR是指:預警(Warning)、保護(Protection)、檢測(Detection)、反應(Reaction)、恢復(Recovery),五個環節具有時間關系和動態閉環反饋關系。
1.預警:利用遠程安全評估系統提供的模擬攻擊技術來檢查系統存在的、可能被利用的脆弱環節,提供解決方案的建議。
2.防護:保護通常是通過采用成熟的信息安全技術及方法來實現網絡與信息的安全,本文涉及的框架中采用身份認證系統、權限控制系統、邊界控制、防病毒網關、傳輸加密、安全的操作系統。
3.檢測:通過檢測和監控網絡以及系統,來發現新的威脅和弱點,強制執行安全策略。
4.響應:在檢測到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之后必須及時做出正確的響應,從而把系統調整到安全狀態。
5.恢復:災難恢復系統是當網絡、數據、服務受到黑客攻擊并遭到破壞或影響后,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使系統恢復正常。
三、P2P平臺安全的解決方案
(一)互聯網金融P2P平臺系統網絡拓撲圖
以WPDRR安全模型為基礎設計的互聯網金融P2P平臺安全系統網絡拓撲圖如圖1所示。
通過以上拓撲圖可以看出整個網絡系統通過三道防火墻劃分為四個邏輯區域,按由外到內的順序部署。最外層為是Internet區(非授信區),為互聯網金融平臺用戶客戶端接入區域。第一道防火墻和第二道防火墻之間是隔離區(DMZ),在此區域中部署RA服務器以及P2P系統的Web服務器等其它第三方應用系統。第二道防火墻和第三道防火墻之間是應用區是P2P系統的應用/DB區,在此區域中部署互聯網金融平臺系統的應用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第三道防火墻之后為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核心系統、中間業務平臺等第三方業務系統,在隔離區和應用區的Web服務器、應用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都會有相應的雙機熱備方案。
(二)程序代碼安全。1.數據庫連接信息加密處理。2.有效防止sql注入,跨站腳本,攻擊XSS,客戶端腳本攻擊等。3.對所有系統核心操作都記錄操作日志,以方便數據和操作審計。4.對表單進行RSA加密傳輸。
(三)數據庫安全。1.采用WEB層和DB層分離,內網連接,保證安全的同時也保證了訪問速度和穩定性。2.對DB服務器登錄權限做嚴格限制,審核,并做好日志記錄,登錄用戶權限最小化。3.對數據庫備份采用 實時的二進制日志備份及定時的全庫備份,并異地存儲備份數據,同時定期做數據恢復測試。
(四)服務器安全。1.通過對訪問行為分析,對惡意訪問進行屏蔽過濾。減輕服務器壓力,防止注入和跨站攻擊。2.通過與第三方的合作,抗大流量網絡攻擊,并根據攻擊流量和手段的變化做實時調整, 最大限度的保證網站遭受攻擊時的體驗。3.嚴格限制服務器開放端口,對沒有必要的端口只對內開放。4.嚴格控制服務器登錄操作權限,做到權限最小化,并保存詳細的操作日志。
(五)基于業務和用戶行為的風險控制
通過風控系統發現異常交易行為,及時采取措施。異常交易行為:不常用的IP進行大額的資金交易、半夜進行資金的操作、大量大額的交易、非高峰時期,出現大量的提現操作、短信量爆發式的增長、同一用戶在很短的時間內用不同區域的IP進行登陸、同一IP地址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訪問請求等。針對風控系統發現的異常交易行為,采取安全措施:
1.增加人工檢查,根據人工反饋修改風控規則攔截;比如平臺設置的短信監控預警措施:單日平臺最大的短信發生量指標與單一短信觸發節點上同一用戶觸發的短信量(用戶頻繁觸發注冊的短信驗證碼)指標發出預警時,管理人員可以及時修改這兩個指標的值,同時進行用戶行為的控制,如限制IP訪問等措施。
2.建立“用戶行為監控體系”。用戶、時間、環境、操作行為、操作對象等構成一位用戶的一次行為指紋,用戶換操作系統、瀏覽器、IP地址、非常見時間投資、非常見鏈接操作等等都會被記錄下來。通過上述用戶畫像,在P2P平臺很常見的黃牛黨,就可以在用戶驗真環節被有效鑒別。
3.根據業務特點,設計嚴格的業務邏輯。比如資金流轉中的“同卡進出”業務規則,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資金流轉過程中的安全。
4.根據業務特點,對登錄賬戶后的操作進行合理的限制。
5.對賬號,身份證、電話號碼、銀行賬號等敏感信息進行脫敏設計,如將身份證、電話號碼進行打星號處理,只有完全授權的用戶才可以讀取完整的信息。
6.多人復核的業務流程設計:①偽造銀行流水,收入信息。②跨部門復核的業務架構設計。③有效的權限管理。④“最小化”權限控制。⑤操作審計。⑥異常操作報警。
下面以平臺智能服務體系的數據安全保障方案為例來探討基于業務和用戶行為的風險控制方案應用,見圖2。平臺服務體系的數據安全方案根據客服的服務流程進行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環節閉環控制。
參考文獻:
[1]沈麗,林冬冬.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文獻綜述[J]. 山東財
經大學學報,2014,(5):15-20.
[2]易歡歡.互聯網金融發展與IT技術支撐[J].銀行家,
2014,(1):110-111.
[3]新A社《金融世界》,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金融監管政
策分析[J].互聯網天地, 2014,(10):4-7.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金融監管;反思
隨著淘寶、微商的興起,支付寶、余額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臺方興未艾,成就了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新時代?;ヂ摼W金融(ITFIN)是專指互聯網企業與傳統金融機構運用信息通訊和互聯網技術來完成資金融通、投資、支付,以及實現信息中介服務功能的新型金融模式。①放眼全球,互聯網金融為什么在我國異軍突起,其中又存在哪些金融風控隱患呢?
一、異軍突起恰逢其時
我國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引發全球熱議,為什么在金融體系尚不完善的發展中國家互聯網金融會異軍突起?這是全球互聯網行業都在沉思的問題。當然,一種經濟形式的誕生并非偶然,且與社會經濟體制、市場需求等客觀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一)電子商務發展為互聯網金融發展提供沃土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行業得到了迅猛發展,以淘寶、京東、1號店為代表的一批第三方交易平臺應運而生,甚至包括易趣、優步等國外交易平臺也紛紛落戶我國,在繁榮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今天網絡購物已涵蓋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藥品、房產、汽車、家政服務以及虛擬產品,都可以通過互聯網購買,消費者只需要一個第三方平臺的賬戶,即可實現在線支付。前瞻產業研究院公布的數據分析報告稱,截止到2016年6月網絡購物應用網民規模達44億。②這個龐大的消費者群體規模為互聯網金融發展提供了沃土。
(二)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推動了互聯網金融發展
在我國大力推進“互聯網+”產業的同時,也在積極推進小微企業發展,以小微企業發展前沿的浙江臺州一地就匯聚了小微企業近80萬戶,其中絕大多數是依托互聯網平臺發展的。而小微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最大瓶頸就是融資問題,由于流動資金有限、生產經營規模較小,償還能力不高,對于傳統銀行業貸款的高門檻望而卻步。而支付寶螞蟻花唄、微信等互聯網金融平臺先后推出的大眾籌資、P2P網貸、第三方平臺和電子金融機構以“成本低、效率高、覆蓋廣、服務快捷”等特點迅速贏得了中小微企業的青睞。反過來,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也推動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傊?,由于我國傳統銀行業在放貸、質押方面門檻較高、手續繁瑣,使得一些中小微企業不得不選擇門檻低、申辦效率高的互聯網金融。這其中不乏政策引導的作用,推動了中小微企業的發展ꎻ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發展需求推動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
二、風控隱患引發深思
目前由于我國金融風險防控體系尚不健全,特別是互聯網金融這種新興行業,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銀行業和社會監管力度不夠,使得互聯網金融行業存在較大的資金風險。特別是近年來,互聯網金融詐騙案件頻發,銀行賬號被第三方平臺曝光等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也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一)監管太難風險疊加
互聯網金融本身是兩個行業的結合,互聯網和金融行業都屬于高風險行業,兩個行業本身在風險監管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難度?;ヂ摼W是基于萬維網技術的,連通全球各地,迅捷、即時連通的優勢背后也帶來了網絡安全隱憂。再看金融行業,目前金融行業詐騙正在向互聯網金融轉移,比如螞蟻服務、P2P信貸、APP眾籌軟件等,都先后曝出過詐騙事件。特別是眾籌APP軟件的監管難度大,很多公司是以科技公司資質注冊的,其資金運轉也使用了第三方金融平臺,現行法律法規對這一類公司缺乏相應的監管措施。加之很多不具備貸款資格的微企或個人采取眾籌方式以獲取網絡資金,其行為本身并不受法律法規的保護。
(二)依賴數據泄露
信息盡管互聯網金融本身涉及了金融行業,但目前仍然劃歸互聯網行業范疇?;ヂ摼W行業的最大核心資源即為數據挖掘,通過對消費者行為數據的深度挖掘進行人像描繪,再根據個人不同的興趣、屬性推薦相應的產品。這是互聯網實現精準營銷的前提,但也同樣帶來了互聯網金融的隱患。由于過度依賴數據挖掘,使得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很難保護私密性,信息泄露成為互聯網金融行業不可避免的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經濟;風險;防范措施
在市場經濟發展逐漸加快,信息技術更為成熟的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經濟應運而生,和傳統金融模式予以比較可知,其在透明度、便捷性等方面是具有明顯優勢的,而且成本投入也能夠大幅降低。雖然互聯網金融經濟呈現較快的發展趨勢,然而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不是十分完善,監管制度也沒有構建起來,這就使得發展不夠穩定。因此要尋找到可行的措施來展開風險防范,進而使得市場經濟能夠保持良好發展。
一、互聯網金融概述
(一)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所謂互聯網金融,即是將互聯網技術、傳統金融模式切實結合起來,對網絡技術加以充分應用,進而尋找到全新金融模式。從廣義角度來說,通過互聯網金融能夠使得資金真正實現融合、共享,同時可以將云支付之類的財務工具充分利用,確保支付條件、信息傳遞可能出現的沖突切實避免。
(二)互聯網金融的特征
1.創新性
在進入到信息時代后,大家的生活質量有明顯的提高,尤其是在科技發展速度持續加快之際,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度大幅增加,而這就為互聯網金融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云支付之類的金融工具加以充分利用可以使得金融渠道更為多樣,而這正是互聯網金融創新性的具體呈現方式。
2.高效性
從傳統的金融業務辦理來看,客戶只能夠通過營業窗口來完成業務辦理,速度顯得較為遲緩。而對互聯網金融予以充分利用后,則可使得存在的問題切實消除,計算機操作能夠按照標準的流程展開,客戶可以在短時間內辦理完業務,可以享受到更為理想的金融服務,人力資源的投入自然就可減少。由此可以看出,互聯網金融呈現出明顯的高效性。
3.成本低
互聯網金融得到應用后可以使得營業網點數量切實減少,資金成本、人力資源成本的實際投入就可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對于資金的供應方、需求方來說,在平臺中就能夠完成相關操作,交易更為簡便,而且成本能夠大幅降低。
(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狀況
從我們國家的現狀來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是較快的,如果依然采用傳統技術的話,大家在投資方面的需求就難以得到滿足。國內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呈現出多樣性,常見的有第三方支付、大數據金融、P2P網絡貸款等模式,這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然而從當下國內金融領域的發展來說,創新成為關注的重點,隨著科技的成熟,互聯網金融交易規模得到拓寬。國內的互聯網金融經濟剛剛興起,雖然發展較為迅速,但是出現的問題依然是較多的,因此要針對具體的問題尋找到可行的解決之策,進而使得互聯網金融能夠真正保持穩健發展。
二、互聯網金融存在的主要風險類型
(一)信息失真
互聯網金融呈現出一定的獨特性,通過會計信息可以使得金融活動的實際情況清晰呈現,這樣就可保證金融執行真正做到位。若想保證互聯網金融具有的實用價值能夠得到大幅提高,必須要針對金融信息展開嚴格管控,如此方可使得信息質量能夠有大幅提升。國內的互聯網金融加快了前行的腳步,而且其呈現出明顯的開放性,這就使得不法分子獲得可乘之機,和管理人員勾結起來對關鍵信息予以隱瞞、捏造,如此就會導致信息失真發生,對正常決策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旦出現此種情況,互聯網金融就難以在第一時間做出反饋,或是反饋不夠客觀,如此就會對互聯網金融的長期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1]。
(二)技術的風險
1.系統安全風險
眾所周知,互聯網金融將網絡平臺作為基礎,然而計算機技術是存在一定風險的,這就導致互聯網金融也要面對不少的隱患。從當下采用的加密技術來看,其完善性、系統性是有待提升的,為了保證操作能夠順利展開,必須要保證加密方法是可行的,軟件如果存在問題的話,黑客攻擊、病毒入侵等就難以避免,這樣一來,有些關鍵信息就會發生泄露。除此以外,TCP/IP協議具有的安全性也是較低的,雖然可以保證信息交互速率有大幅提升,然而帶來的安全隱患也是非常明顯的,如此就會導致風險的發生概率大幅增加。
2.互聯網金融機構抵抗風險能力較差
我們國家對互聯網金融的關注程度是較高的,這就為其發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但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數量持續增加,然而時間并不長,沒有積累豐富的經驗,市場因素會對其產生明顯的影響。比如,市場利率、事故等造成的負面影響是較大的,這就導致其防范方向的能力較為薄弱,如果市場出現較大波動的話,則會使得整個行業的發展受到影響。
3.金融監管不及時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雖然是較快的,然而在現階段依然處于初期階段,尤其是法律法規并不是非常完善。從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角度來說,現有法律對其產生的約束并不大,監管不到位的情況是較為常見的。有些金融產品在進行宣傳過程中存在著夸大的現象,客戶信息被盜也是極有可能的。如果局部事故發生的話,則會使得互聯網金融難以保持穩定發展[2]。
(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監管制度不完善
國內的互聯網金融剛剛起步,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并未構建起來,部分企業就會尋找現行法律中存在的漏洞,如此就會使得互聯網金融發展受到限制。從我們國家的現狀來看,并未依據互聯網金融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法律法規,這就使得人民應該享有的合法權益受到一定程度損害,互聯網金融經濟也就難以實現快速發展。因為監督制度存在明顯的缺陷,互聯網金融涉及大量行業,這就使得監管力度得不到增強。從監管部門的角度來說,如果缺少法律制度支撐的話,監管工作就難以有序展開,互聯網金融面對的風險也就會明顯加劇。
(四)缺乏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
國內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是較快的,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明顯增加,然而從當下的實際情況來看,人才缺口是較大的。這就導致互聯網金融交易難以順利展開,一旦發生突發事件的話,想要及時進行處理是難度較大的[3]。
三、互聯網金融經濟的風險防范對策
(一)加強風險防控及預警機制
對互聯網金融予以分析可知,其呈現出明顯的隱蔽性、突發性,其對監管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若想保證隱患防范的實際效果能夠大幅提高,必須要構建起切實可行的防范指標,可對大數據加以充分利用,在此基礎上構建起行之有效的預警機制。通過大數據能夠從龐大的數據信息中篩選出價值信息,并對其展開全面分析,這樣就能夠尋找到可能發生的危機,在此基礎上尋找到可行的防范措施。在我們國家,從事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機構已經建立起來,數聯銘品是其中的代表,其推出的昆侖大數據平臺、銀河大數據平臺能夠為金融行業、政府機構提供專門的服務。對數據平臺加以充分利用的話,可以保證信用信息能夠真正得到共享,而且可以保證誠信體系能夠進一步完善。將這些機構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可以使得征信系統更具價值,保證金融監管更具實效性,并可使得非法金融活動能夠處于監控之中。對于社會單位來說,對相關的系統予以充分利用能夠保證互聯網金融實現穩健發展,進而使得市場安全能夠得到切實維護。
(二)制定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監管制度
如果法律法規并不完善的話,非法行為難以得到制止,對于職能部門來說,要針對互聯網金融交易予以整頓,并對現行的法律法規予以細化,對第三方支付加以嚴格管控。除此以外,互聯網監管體系也要建立起來,并確保其能夠真正實現統一,相關部門所要承擔的職責得到明確,如此方可保證互聯網金融交易能夠真正處于監管之中。法律法規的制定也是不可忽視的,只有規章制度更為完善,展開互聯網金融交易時方可真正獲得法律支撐,非法交易能夠真正得到制止。在對監管制度予以構建時,要確保其呈現出層次性、全面性,如此方可保證制度風險大幅降低[4]。
(三)提升相關專業人員的工作素質
互聯網金融行業在進行人員招聘時應該要提出較高的要求,并保證專業人員能夠獲得良好的薪資待遇,如此可以對高素質人才產生較大的吸引力。相關企業要切實做好人才培訓工作,將互聯網金融知識作為主要的培訓內容。除此以外,網絡警察隊伍的建設也是不可忽視的,除了要保證其擁有執法能力外,同時應對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識有切實的了解,如此方可順利獲取電子證據,對非法行為予以大力打擊,進而保證互聯網金融交易能夠順利展開。從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角度來說,要通過有效途徑來保證相關人員的專業素養大幅提高,并組建起專職的風險管理部門,如此可以使得風險監控順利展開,企業具有的應對風險能力可以切實增強。
(四)增加互聯網金融交易的透明度
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交易過于封閉,較多的信息得不到公布,信息的封閉性將導致許多安全問題的出現,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只有不斷增加互聯網金融交易信息的透明度。比如,在一些相關的銀行、證券等傳統機構中準確透明一些交易信息,讓投資者更好地進行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而且還要不斷透明一些互聯網金融機構的資金狀況、重大決定等。另外,加大互聯網金融交易雙方信息的透明度,對交易雙方進行網上身份驗證、核實,建立一個系統、健全的現代化信息平臺,只有增加交易雙方的透明度,才能夠好的制約雙方依法進行進金融交易,促進互聯網金融交易的健康有序進行?;ヂ摼W金融行業高速發展,各種金融信息隨之而來,但是,其中真假各參。只有增加互聯網金融信息的透明度,互聯網交易雙方進行分析甄別,才能夠對這些真實的金融信息進行高效利用,對虛假信息能夠不上當,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5]。
(五)互聯網金融安全與技術風險及對策
安全與技術風險是當互聯網的金融平臺遭受非法入侵導致癱瘓,致使用戶個人信息泄露的一種風險。我國當前互聯網金融的安全與技術風險一般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安全與技術方面第三方支付平臺有漏洞存在,使得用戶個人的交易信息、敏感信息被竊取與泄露。這種現象大量存在,支付寶支付平臺就曾在2013年出現過用戶手機號碼、個人賬戶及交易信息等遭到泄露的安全與技術事故。其次,P2P的網貸平臺被黑客攻擊造成癱瘓。近年來出現了多起P2P的網貸平臺被黑客攻擊的事故,涉及拍拍貸、好貸網、人人貸等諸多P2P的網貸平臺。最后,云計算與大數據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聚集了海量數據,密集的數據使得其泄露的可能性。如果個人信息受到他人惡意篡改與泄露,那么其人身安全、個人權利、個人隱私等方面的安全將會受到威脅,后果不堪設想。要想對互聯網金融的安全與技術風險進行防范,就要做好用戶的保護工作?;ヂ摼W金融是一種新生的事物,用戶會受到其個性化服務、高回報、便利性等方面的吸引,沒有重視隱藏在表面之下的風險。因此,要對用戶進行多方面的保護工作。第一,為用戶普及互聯網金融的相關知識與產品,特別是多種互聯網金融存在的風險,使用戶風險防范的意識得到提高。第二,構建互聯網金融的相關資訊平臺,對用戶的疑難問題進行專業回答,防止用戶對互聯網金融的操作不當與理解錯誤造成的多余損失。第三,開通用戶維權的多種渠道,幫助用戶解決由于企業違反合約帶來的互聯網金融損失問題。與此同時,增強行業自律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出臺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法規存在滯后性,應加強約束互聯網金融,增強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自律性。第一,建立一個互聯網金融的相關行業協會,不斷加強互聯網協會、金融協會、互聯網金融協會彼此之間的合作,使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共同利益與競爭秩序得到維護,防止不良競爭對公共利益帶來的損害。第二,要出臺互聯網金融的相關自律規范,提供給當前市場環境中多種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統一行業規范與標準。第三,發揮互聯網金融相關行業協會對多個互聯網金融公司交流與合作的推動作用,使不同公司之間做好技術與信息的彼此共享,進而提高整個互聯網金融領域對風險的防范能力。第四,聘請互聯網和金融方面的綜合型人才,減少出現風險的概率。第五,相關互聯網金融企業應對自身信息進行全面披露,使用戶能夠更加公開透明地對投資渠道進行選取,有效避免互聯網金融公司的違約行為。
四、結語
互聯網金融經濟的發展有效推動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但是由于互聯網金融的復雜性,導致了較多的交易風險。通過進一步實踐探索,總結了互聯網金融經濟風險防范途徑,要不斷加強相關工作人員專業能力,要重視結合互聯網金融經濟風險因素,科學制訂更加完善的防范手段,才能進一步保證互聯網金融經濟不斷發展,以為社會經濟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保證。
參考文獻:
[1]李文禹,劉麗娜.互聯網金融經濟的風險防范對策[J].中國市場,2020(33):193-194.
[2]牟澤涵.互聯網環境對金融經濟增長的影響[J].商業文化,2020(17):32-33.
[3]高正嘉.互聯網金融經濟的風險防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12):464,466.
[4]張繼東.互聯網金融經濟的風險防范[J].現代經濟信息,2018(4):311.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浪潮;商業銀行;競爭策略
引言
互聯網金融是時展的產物,并且互聯網金融屬于新興金融產業,所以,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因此,在互聯網的金融浪潮下商業銀行必須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并制定健全的應對措施,才能更好地在互聯網浪潮下生存。所以,首先要對互聯網金融和商業銀行的發展進行比較,此外,還要詳細的對比雙方的發展優勢,以及互聯網浪潮下商業銀行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制定解決措施,才能為我國商業銀行的穩健發展奠定基礎。
一、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的競爭優勢比較
(一)互聯網金融競爭優勢
1、信息量大、用戶群體穩定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的城鄉覆蓋率明顯上升,伴隨著網民數量也在逐漸增加。且手機媒體的使用率也在逐漸增加,使得互聯網金融的用戶人群變得龐大而穩定。并且互聯網的便捷特點贏得了年輕人群的喜愛,從而擴大了互聯網金融的知名度和信譽度[1]。目前,我國最大的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阿里巴巴”通過建立網店,吸納了大量的流動資源,所以,無形中增加了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壓力。并且互聯網金融平臺通過大量收集、分析客戶資料,可以快速篩選出合格的客戶發放貸款,從而降低交易風險,使得互聯網金融始終保留優質的客戶資源和可靠地風險控制手段。
2、方便、快捷的高效率操作流程
互聯網交易平臺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且互聯網具有較強的共享價值,并且互聯網的傳播速度非???,從而加速了交易速度。所以,相對于商業銀行繁瑣復雜的操作流程來說,客戶愿意將方便、便捷的互聯網作為首選。并且互聯網金融平臺上的小額貸款,只需要用戶在電腦上申請就可以完成,不僅簡化了操作步驟還提高了辦事效率,使用戶可以在短時間內就拿到款項,便于快速的解決當務之急。
(二)商業銀行金融競爭優勢
1、資金雄厚,信譽度高
商業銀行在我國的發展有一定的歷史,并且商業銀行的發展有完整的管理體系和健全的發展策略,因此,商業銀行具有穩定的基礎。并且商業銀行的規模較大且資金雄厚,可以為用戶提供信譽保障和安全保障。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商業銀行的交易額高達820萬億,可見商業銀行的家底雄厚,而這一點是互聯網金融所無法媲美的。
2、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網點分布廣
如果說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得到了廣大年輕人的青睞,那么商業銀行可謂老少皆宜。商業銀行最大的特點就是網點分布廣,從而有效地為用戶提供便利的服務。并且商業銀行的基礎設施建設非常完善,且每年都在新增物理網點和自助設備,便與幫助用戶隨時隨的享受優質服務。并且商業銀行也在全力推廣電子銀行業務,并取得了可觀的成果。
二、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的競爭短板
(一)數據資源的缺失
傳統商業銀行大多數通過人工服務完成各項業務辦理,不僅耗時耗力,還大大降低了辦事效率。相比之下,互聯網金融交易可以通過第三方交易平臺獲取客戶資料,并自動對客戶資料進行分析獲取大量的信息資源。此外,以阿里巴巴為例,阿里旗下的淘寶、支付寶、余額寶等交易平臺,可以直接與阿里進行信息對接,并第一時間為阿里提供真實有效的客戶資源[2]。同時,互聯網金融還可以通過售后評價體系,獲取用戶意見和建議,并及時進行完善和改進,便于提高信譽度。此外,評價體系不僅可以幫助用戶了解互聯網金融,還可以幫助互聯網金融了解用戶,從而有效地減少不良貸款數量。因此,對比之下互聯網搶占了商業銀行的大量客戶資源和數據資源,使得商業銀行處于被動狀態。
(二)業務流程僵化
一般情況下,商業銀行在的信貸流程需要經過信息采集、信息核對、材料審批等繁瑣的流程,才能獲得最終款項。審批時間短則幾天,長達數周,對用戶來說是一項非常嚴重的困擾,而互聯網金融只需在電腦進行簡單地注冊申請,幾分鐘就可以完成操作流程,且確??铐椉磿r到帳,不僅可以解決用戶的燃眉之急,還可以增加互聯網的客戶認知度[3]。并且商業銀行主要依靠物理網點辦理業務,往往需要客戶排長隊等候。因此,僵化的業務辦理流程是大量中小企業無法獲得優質服務的最大障礙,從而導致商業銀行丟失大量的新老客戶。
三、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的競爭策略
(一)重視客戶體驗,簡化業務流程
互聯網金融之所以占優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互聯網金融尊重用戶的選擇,因此,商業銀行要在傳統的業務模式上進行創新,并吸取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同時還要對商業銀行的內部結構進行調整。只有對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和業務流程進行深層改革優化,并制定“以人為本”的服務體系,才能為用戶提供便捷的業務辦理。此外,要細化各部門之間的責任和任務,并制定長遠的發展目標,才能更好地為商業銀行的長遠發展創造條件。同時還要整合業務流程,并重視數據的采集和分析,才能正確的認識金融市場的發展規律。
(二)加大創新力度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對于商業銀行目前的處境來看,要想提高市場競爭力,就必須要進行業務創新和產品創新,才能吸引更多人的關注。此外,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也是用戶非??粗氐囊稽c,因為,一般情況下個人或企業在商業銀行辦理貸款等業務,涉及的資金都非常龐大,所以,必須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業務風險,才能充分的保障資金安全。因此,為了更好地應對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可以有針對性的加強電子銀行業務項目,并擴大電子銀行的功能,使其與商業銀行的物理網點進行資源整合。目前,各大銀行也在嘗試開設新業務,如招商銀行的“手機錢包”和建設銀行的“融資商務”等項目的陸續上線,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約作用,進而更好地實現商業銀行的物理、智能一體化發展[4]。
(三)提高風險管控能力
風險控制是金融行業必不可少的話題,因此,商業銀行只有提高風險管控能力,才能提高競爭力和自身的經濟效益。因此,商業銀行必須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制定長期風險管控機制,并建立健全的風險控制措施。此外,還要建立科學準確地風險識別系統,才能有效地提高風險預防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浪潮下的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一系列嚴峻的考驗,所以,還需要不斷地完善和改進,才能改善目前不容樂觀的發展現狀。并且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金融市場的變化會更加強烈,為了更好地迎接挑戰,商業銀行必須要做好自我完善,并加強對創新的重視和認識,才能有效地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和業務水平??偟膩碚f,商業銀行需要與時俱進的發展,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才能為商業銀行構建健康、和諧、安全的發展環境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洪娟.互聯網金融浪潮下的商業銀行競爭策略研究[J].武漢金融,2014年03期
[2]章連標,楊小淵.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J].浙江金融,2013年10期
[3]裴改艷.新互聯網金融浪潮下銀行業面對的挑戰和機遇――以阿里金融為例[J].經營管理者,2013年23期
[4]周慧.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的發展策略[J].青海金融,2013年12期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發展優勢 風險
一、互聯網金融概念
互聯網金融,顧名思義,便能讓人聯想到互聯網和金融行業的某種聯系?;ヂ摼W金融是對以互聯網為支撐的金融活動和相關的活動,是互聯網信息技術與現代金融相結合的產物。是以依托于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背景
互聯網金融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的產生、發展要以一定的信息、技術條件為基礎。
(一)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
互聯網信息技術推動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主要表現為三方面。第一,對金融業務的自動化處理過程,即用電子化方式代替傳統手工操作處理日常事務,極大地減輕了信息傳遞不暢以及不對稱的現狀。第二,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促使金融機構的營業網點逐漸虛擬化。這主要依賴于信息技術條件下的金融業務處理相對傳統實體的金融業務處理成本更低,且時間、地點、方式靈活,極大地提高了金融業務處理的效率,也方便了客戶。第三,信息技術的發展也間接推動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科技,特別是移動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和搜索引擎等。
(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人才、資本、能源等生產要素也在全球范圍內更加有效地流動和分配。一方面,金融資本的集中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資本基礎。金融一體化主要表現在金融資本的集中。即指包括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信托業、證券投資基金、保險業等通過資本市場的資本經營活動形成的大的資本集團或者聯盟,主要是通過并購的方式,金融資本得以大量聚集。另一方面,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也促使金融監管法規和制度的不斷完善。這使得互聯網金融的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推廣。因此發展到現階段,互聯網金融可以說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見了。比如,四大商業銀行推出的網上銀行,騰訊推出的微信聯合人保財險的手機端支付,淘寶聯合天弘基金開發的余額寶,還有包括:易付寶、百付寶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平臺。
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優勢
(一)成本低、效率高
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供求雙方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自行完成信息鑒別、匹配、定價和交易,無傳統中介、無交易成本、無壟斷利潤。一方面,金融機構減少了開設營業網點的資金投入和運營成本;另一方面,消費者可以在開放透明的平臺上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減少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二)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和信息處理技術
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和利用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高效率、規范化地處理業務,解決了銀行傳統的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因為銀行是高風險的金融機構,所以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對客戶進行篩選的風險管理能力?;ヂ摼W金融具有對強大的數據收集、分析和行為跟蹤能力,能夠有效地調查、監督客戶的還款意愿和還款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控制金融風險。
(三)打破了傳統金融服務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傳統的金融服務網點具有時間空間限制,不能滿足廣大用戶的及時需求,目前的互聯網金融類型的新型模式打破了很多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一方面為消費者大幅度節約時間成本,另一方面為客戶提供了更多的金融資源,金融服務更直接,客戶基礎更廣泛。此外,互聯網金融的客戶以微小企業為主,覆蓋了部分傳統金融業的盲區,有利于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四、互聯網金融的風險以及防范
由于我國互聯網金融正處于初期發展階段,互聯網金融創新過快,而監管模式和手段還比較落后;信用環境缺少,產業發展環境以及金融市場不完善。因此互聯網金融風險巨大。
(一)風險分析
網絡安全風險大。我國互聯網安全問題突出,網絡金融犯罪問題不容忽視。一旦遭遇黑客攻擊,互聯網金融的正常運作會受到影響,危及消費者的資金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
信用風險大。目前我國信用體系還不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相關的法律還有待配套,互聯網金融違約成本較低,容易誘發惡意騙貸、卷款跑路等風險問題。特別是P2P網貸平臺由于準入門檻低和缺乏監管,成為不法分子從事非法集資和詐騙等犯罪活動的溫床。去年以來,淘金貸、優易網、安泰卓越等P2P網貸平臺先后曝出“跑路”事件。
(二)對應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要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快速發展,需要個人、行業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一方面應該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從更高層次上來防范黑客攻擊導致的系統癱瘓。另一方面,完善相關互聯網金融的法律法規,修補相關的法律漏洞,完善我國的互聯網信用體系。但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是,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和引進先進的技術。因為我國的互聯網金融體系正處于待發展和改革的初級階段,而有些發達發達國家的互聯網金融產業相當成熟,相關法律比較完善,比如美國,歐洲一些國家,還有亞洲的韓國;而且他們所創新的互聯網金融模式有些與我國的互聯網金融有著相似之處,比如信息處理,風險評估,超級集中支付系統和個體移動支付的統一,供求方直接交易,P2P的模式等。以下主要從個人、行業、政府三個方面進行介紹對應措施。
對個人而言:投資者或者消費者需要提高風險意識和投資管理水平,形成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和技能。
對行業而言:加強行業自律,避免政府的過度介入。對損害投資和利益、導致行業惡性競爭的市場主體形成行業懲罰機制。充分發揮金融行業先進技術相互學習相互競爭的優勢,同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自覺防范管控風險和維護公共利益和行業利益。
對政府而言:需要盡快改變傳統的金融監管模式,建立金融監管部門與互聯網監管部門聯合的跨部門監管機制,既要彌補監管缺位,又要避免過度監管.以政府為導向,引進國外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和服務模式。
參考文獻:
[1]戰松.網絡金融實物[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風險 監管建議
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飛速發展以及其在今天所獲得的成績,讓大量的金融資源都開始逐漸的涌入到互聯網領域中來,高投資回報率也蘊含了相對較高的風險,讓互聯網金融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這不但對我國傳統金融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增加了金融監管工作的難度。所以清楚的了解互聯網金融風險的主要形式,探討如何有效對其風險進行監管,有助于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一、互聯網金融風險的主要形式
(一)信用風險?;ヂ摼W金融中,參與交易的雙方往往無法面對面交易,同時因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可能造成信用風險的產生。更有甚者,很多不法分子常常借助于互聯網金融的匿名性以及隱蔽性,其信息身份不需要通過嚴格的審查,便能夠通過互聯網金融的中介平臺來實現資金流轉而進行非法洗錢,此類交易安全問題會在很大程度上對金融市場帶來相當惡劣的影響,同時也阻礙了互聯網金融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市場風險。因為互聯網信息傳遞表現出的便捷性以及不受時空制約的優勢,互聯網金融常常會擴大傳統金融的市場風險,同時這一市場風險的危害性有很大的提升。在金融網絡化不斷加深的新時期下,投機分子往往會依靠利率或者匯率的波動在互聯網融資平臺中進行關聯交易,對資金的有效流動帶來很大影響,容易導致支付危機的出現,從而引發金融市場的波動[1]。
(三)操作風險。一方面,金融網絡系統自身安全性會造成操作風險的出現。賬戶授權使用、互聯網金融機構以及消費者的信息交流等往往都存在一定的漏洞,導致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實際的經營管理中可能出現操作風險;另一方面,因為交易主體對互聯網金融業務中的相關規范流程不是非常了解,容易造成投資者蒙受損失,同時對互聯網金融企業自身的信譽度帶來影響,降低公眾的信心。
(四)法律風險。互聯網金融屬于新興金融業務,其獨有的特性讓目前的金融政策法規不能夠對其予以非常全面的制約與管束,例如說互聯網金融市場的準入標準、運作方式是否合法、交易雙方之間的身份認證以及金融市場監管等,都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這就很有可能導致互聯網金融交易主體在實際交易過程中增加其不確定性,面臨法律沖突的風險同時陷入法律困境,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正常發展帶來影響。
二、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監管建議
(一)大力推進實施動態分類監管。應當真正清晰明確的了解金融監管的概念,對監管層次予以詳細劃分。監管由松到緊一般能夠劃分成為四個層次:市場自律、注冊規范、一般監管以及嚴格監管。要按照各類互聯網金融平臺以及實際產品的影響程度以及其中所含風險實際大小來進行科學評估,同時按照評估結果來對風險監管范圍進行劃分,從而準確量化監管強度,之后結合最終評估反饋來實施有針對性的監管手段。比如說利用市場自律以及注冊手段來管理風險較小、影響程度不大的互聯網金融業務,而對一些風險較高的互聯網金融業務采取嚴格的監管方式。另外按照金融產品與服務的發展變化情況,對監管范圍予以合理調整,對各類產品制定有針對性的監管計劃。
(二)互聯網金融數據監測與分析。為更好的防止互聯網監管漏洞以及監管黑洞的存在,必須要對互聯網金融數據實施全面的監測,以大數據平臺為基礎進行整體評估,對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情況予以科學判定。監督管理部門必須結合互聯網金融風險產生的主要過程來制定出合理的監控標準,比如說對數據類型進行確定、對監控指標予以定義、對統計范圍科學劃分等。針對一些進入門檻相對較低且風險影響人數較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應當同時制定出有針對性的經營性指標以及風險性指標,同時對采集的數據予以實時分析。監督管理部門在建立完善風險評估制度的過程中,需要對互聯網金融實際發展狀況予以實時追蹤,從而獲取到最新的風險情況,以便于制定合理的應對措施。
(三)建立通暢有效的溝通渠道?;ヂ摼W金融企業必須要和監督管理部門保持一種通暢有效的溝通狀態,應當建立良好順暢的溝通渠道。針對被監管單位,互聯網金融企業必須要了解到對互聯網金融實施全面監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企業發展,確保監管方與被監管方能夠真正共同配合進行風險防范。作為互聯網市場中的主體,互聯網金融企業自身的自律行為非常關鍵,若企業為追求經濟效益而盲目運作,不但會影響到整個行業的穩定發展,同時也給自身帶來一定的法律風險。所以,互聯網金融企業必須要和監管單位保持一種有效的溝通,真正支持和參與到互聯網金融監管中來,接受監管單位的意見[2]。
(四)加強對消費者的宣傳力度。廣大消費者應當樹立較強的自我保護與防范意識,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監管?;ヂ摼W金融風險的產生會對消費者帶來直接損失,但因為信息不對稱或知識水平有限的原因,很多消費者基本上都不了解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之間的差異,也不能夠了解互聯網金融可能存在哪些風險。所以相關監管機構必須要開展好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宣傳工作,讓廣大消費者可以真正全面的認識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特性,不斷增強消費者的風險防范意識。同時,監管機構還必須要盡可能的維護借款人、支付人以及投資人的合法權益,強化對于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工作,對存在的金融欺詐現象予以嚴厲懲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尤其是互聯網和金融業之間融合度持續加深的新時期下,互聯網金融也表現出了一片祥和的發展態藎也逐漸成為了我國金融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建議國家政府和主管部門應當充分注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監管工作,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督管理機制,借助于科學有效的風險管控手段,推動我國互聯網金融朝著更加科學化和健康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文,李師航,羅曉玲.互聯網金融風險及其監管[J].合
作經濟與科技,2016,24:48-49.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生態系統 問題 對策
一、互聯網金融生態的內涵
金融生態是各種金融組織為了生存和發展,與生存環境之間及內部金融組織相互之間在長期密切聯系和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特征,執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動態平衡系統。[1]
隨著互聯網金融在國內的飛速發展,各種新的互聯網金融主體和模式逐步成型,形成了新的互聯網金融生態系統??梢赃\用生態學的方法和成果來分析和考察我國互聯網金融體系。也可以把互聯網金融生態系統概括為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互聯網金融生態主體等要素之間及其與外部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特征,執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動態平衡系統。在特定的互聯網金融生態環境下,互聯網金融生態主體的各個要素分工協作,共同完成資金從最終供給者向最終需求者的讓渡或轉移,推動了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
二、互聯網金融生態現狀
(一)互聯網金融生態主體
互聯網金融生態主體包括互聯網金融消費者、金融機構、電商平臺和互聯網企業、網絡運營商及周邊供應商、監管機構等。
互聯網金融消費者處于互聯網金融生態系統的核心。互聯網時代,個人消費者追求快捷的支付、便利的投資方式、超低的投資門檻、高度的流動性、較為可觀的收益率以及方便的小額融資。機構消費者需要快捷支付結算、融資、終端設備、應用軟件、后臺支持、數據挖掘、風險把控、需求分析等服務。在普惠金融的背景下,消費者覆蓋面更廣泛,需求更為復雜,更為個性化。金融機構依然是互聯網金融的重要支撐力量。銀行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如開設網上銀行、借助社交網絡和電商等渠道擴展業務、建立自身電商平臺等,如建行的 “善融商務”等。銀行業往往是互聯網金融的資金來源、渠道和后臺。非銀行金融機構則借力互聯網,加強和互聯網平臺在渠道和產品上的合作。電子商務平臺與其他互聯網企業是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力量?;ヂ摼W金融的興起源于電商平臺,目前已形成了渠道金融服務和自主金融業務兩種功能。貨幣型基金理財產品、保險以及P2P貸款,甚至線下金融服務中心,聚集了海量用戶,增加了用戶對其金融支付工具和產品的黏度。網絡運營商與周邊供應商主要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信息技術的支持。同時,也在移動支付、近場支付、二維碼支付、掃碼支付、聲波支付等方面,逐步介入互聯網金融的產品和服務?;ヂ摼W金融監管機構由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等組成,實行業務歸口管理?;ヂ摼W金融協會等行業協會也開始逐步建立,發揮行業自律監管的作用。
(二)互聯網金融生態環境
1、法制環境
目前我國尚無關于互聯網金融的專門法律法規。但這并不表示無法可依?;ヂ摼W金融作為信息技術支撐下的金融新業態,也歸屬于金融業,因而現有的一些行業基本法律法規依然具有約束力。《公司法》、《合同法》對于互聯網金融生態主體的設立無疑具備普遍約束力?!渡虡I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等行業的基本法,以及涉及到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的部門法規,如中國人民銀行《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證監會《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展業務管理暫行規定》等,也是各種金融新業態必須遵守的。
2、信用環境
信用環境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包括社會的信用狀況、信用文化和征信系統等。互聯網金融的信用環境取決于大的社會信用環境。我國的整體社會信用狀況并不樂觀。當然,社會信用狀況跟信用文化密切相關,注重誠信、自覺守法的信用文化會大大降低道德風險?;ヂ摼W金融是平民化普惠金融,信用文化對其影響尤其巨大。目前我國的征信系統,主要有央行征信系統。此外,互聯網企業和第三方征信機構手握海量的交易數據、小額貸款記錄、P2P信用記錄,這些則構成了另外一套征信系統,僅服務于個人或互聯網企業。但在目前,我國的這兩套征信系統并未對接。
3、監管環境
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機構主要有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工信部、商務部、工商總局等相關部門,一行三會主要對金融業務依法進行監管,工信部和商務部則對互聯網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業務實施監管。這些眾多部門都可以對互聯網金融的某一方面業務進行監管,但目前國內并沒有某家機構全面負責對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監管。由于互聯網金融是集網絡運營和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業務,具有跨界和創新性特征,其創新性業態和業務往往處于監管真空地帶。比如P2P網貸平臺從事信貸業務卻不屬于金融機構,免于資本充足率、撥貸比等嚴格監管,從而享有制度和監管紅利。所以,我國目前的互聯網金融監管環境較為寬松,既有利于創新,也隱藏了風險。
三、互聯網金融生態系統的相互作用
(一)互聯網金融生態主體間的關系
1、競爭
首先,在互聯網金融各生態主體中,存在著激烈的同業競爭。銀行業的同業競爭不僅體現在傳統金融業務領域,也體現在新興的互聯網金融領域。網上銀行、銀行電商等,其服務基本大同小異,同質化競爭較為明顯。電商與互聯網公司的同業競爭絲毫不比銀行差。第三方支付、電商平臺沉淀資金增值服務同質化競爭嚴重?;ヂ摼W巨頭在移動支付領域的競爭功能雷同。
其次,在互聯網金融各生態主體之間,同樣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傳統金融機構與新興互聯網企業存在激烈的競爭。二者之間的競爭主要是圍繞著對金融市場份額的重新分配、對金融模式的重新塑造、對金融渠道的重新構建等方面展開。首先受到沖擊的是銀行業的存貸匯業務。目前,銀行存款規模迅速萎縮,而余額寶們的規模迅速增長,這些資金絕大多數是從銀行撤離的。與此同時,傳統銀行的貸款業務也受到阿里小額貸款、P2P等沖擊。
2、共生與融合
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需求呈現出更為明顯的多元化狀態,每一類生態主體都會基于比較優勢在系統中找到自身的細分市場。因此,各類企業既會有激烈的競爭,更會有大量基于比較優勢的分工與合作。互聯網金融模式下,新技術的引入以及新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使得金融與互聯網企業之間、金融各子行業之間的跨界增多,各生態主體出現了融合的趨勢,這種融合共生生態未來將會體現得更為明顯。
(二)互聯網金融生態主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1、互聯網金融生態環境對主體的制約
金融生態主體在金融生態環境下生存、發展,其生長結果必然受到金融生態環境制約。良好的生態環境會極大的促進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壓制性的環境則形成制約,當然這種制約也會激發創新。如2013證監會《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展業務管理暫行規定》,準許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在一定條件下開展基金銷售服務,從而淘寶、京東等多家電商企業開始大規模涉足保險、基金網銷市場。為吸引沉淀資金,規避變相吸儲的政策風險,阿里巴巴創造性地引入天弘基金,打造余額寶產品。這些事件充分反映了互聯網金融生態環境對生態主體的影響。
2、互聯網金融生態主體對環境的推動
互聯網金融生態主體的生存和競合狀態,不僅僅需要適應生態環境,它反過來也具有改造環境的能動性?;ヂ摼W金融的興起促進了傳統銀行業的轉型,彌補了傳統銀行在資金處理效率、信息流整合等方面的不足;為保險、基金、理財產品等提供了銷售、推廣的新渠道;促使電子商務行業,與傳統金融業充分融合,探索新的服務模式與盈利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金融業的市場環境,使它變得更高效。第三方支付的崛起,則通過高流動性的電子貨幣,改變了金融市場的運行和傳導機制。
四、互聯網金融生態系統存在的問題
(一)互聯網金融生態主體不夠豐富和成熟,同質化競爭嚴重
目前,互聯網金融市場主體無論從數量,還是服務質量上都還無法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且各生態主體能夠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依然處于摸索和培育期,有限的產品和服務一經推出,往往出現白熱化的同質化競爭。截至2013年7月,已有250家企業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其業務幾乎無差異。銀行、券商、基金等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模式創新也大同小異。
(二)互聯網金融生態環境急需改善
法制不完善,缺乏行業自律。互聯網金融業態的多樣性和創新性特征,決定了其發展的跨界和不可預知,現有的法律體系本身難以跟上其發展步伐。因此在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展過程中,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一些所謂的球、監管套利等行為。這就需要我國的法律體系相應作出調整,以避免法律真空的出現而造成監管空白和死角,防止互聯網金融生態惡化。
征信體系不完善。我國的信用環境整體上并不理想,信用意識較為淡薄,誠信文化欠缺,征信體系不完善。開展互聯網金融信貸業務的機構,其風險控制措施并無傳統銀行嚴格,也未接入央行征信系統,信用環境的確令人擔憂。目前在我國,央行的征信系統,從數據的獲取,到開放應用的程度,都尚不充分,與發達國家信用體系差距明顯?;ヂ摼W企業掌握的個人或企業的互聯網行為數據缺乏標準,也未聯網。這兩大系統并未連接成完整的征信系統。
監管體系不完善。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我國監管體系尚未形成。首先,監管機構不明確。目前還沒有專門的部門來歸口管理互聯網金融企業,在互聯網金融創新業務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往往很容易出現三不管地帶,從而形成潛在風險。其次,監管缺乏層次。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不能僅靠某一家部門予以實施,而是需要一個政府部門法定監管、行業自律監管、企業自身風控相結合的監管體系。而這個多層次的監管體系在我國還遠未形成。第三,缺乏成熟的監測指標體系。互聯網金融的跨界性和創新性,會使得其產品和服務具有游離特征,游離于現有監管指標之外。
五、互聯網金融生態系統建設對策
(一)加強生態主體建設
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一定是物種繁榮、豐富多樣的。每一種生物在其中均可以找到適合其生存的土壤,每一種生物都在整個生態系統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是整個生態鏈的不可或缺的環節。互聯網金融生態系統同樣需要豐富多樣的生態主體,才能發揮其整體功能。每一類互聯網金融主體都會在整個生態系統中發揮獨特作用,最終和諧共生。只有在多層次的各種互聯網金融主體競合共生的環境中,市場才會是真正有效的市場;只有推動優勝劣汰的進化,才會不斷推動互聯網金融生態系統的完善與健康發展。
(二)加快互聯網金融法制建設
互聯網金融本質上是金融業,金融資源配置和風險控制是其核心,這需要有良好的法制環境。在互聯網金融主體的設立、市場準入、業務邊界、風險控制、監管、破產清算、兼并重組等諸多領域,加強法制建設已經迫在眉睫。首先要建立或修訂互聯網金融的基本法,包括修訂《證券法》、《商業銀行法》等核心的基本法律,制定《互聯網金融法》,明確互聯網金融主體的法律地位、基本的權利義務關系及對口監管部門,為行業生態環境的穩定打好基礎。其次,制定互聯網金融相關行政法規、操作指引、實施辦法,加強對其具體業務的規范和監管。比如P2P、第三方支付、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和隱私保護等領域都急需法規依據。
(三)加快征信體系建設
一是急需“三網合一”,構建完善的征信系統。即央行征信系統、電商和網貸平臺等信用記錄、第三方互聯網征信機構實現對接,信息相互開放,甚至直接合并到央行征信系統,建立統一的信息披露平臺。此舉將大大節約資源,建立起全覆蓋的征信系統。二是,建立統一的征信標準。包括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采集、使用、信息披露等均建立統一的標準。特別是積累了海量的交易數據的電商平臺和P2P平臺,對兩者數據的整理、挖掘、提煉、分析需要統一的標準。三是,逐步建立信用評級制度。通過專業機構的信用評級,提高互聯網金融市場運行效率和風控水平,并為不太專業的P2P和眾籌投資者提供技術支持,優化互聯網金融市場的誠信環境,降低交易成本。
(四)加強監管
首先,要明確監管機構。鑒于互聯網金融主體越來越多的開展跨界金融活動,比如人人貸,目前任何一個部門單獨對其實施有效監管已經很難,因此必須相應的進行改革。既要避免監管缺位而產生監管套利,也要避免重復監管。其次,實行最優相機監管。Dewatripon(2002)等構造了“最優相機監管模型”,討論了在金融何時需要外部干預和調節。[2]只要互聯網金融生態主體遵循法規和市場規則,未形成壟斷,都可以放松管制、減少行政干預,鼓勵良性競爭,鼓勵創新與發展。當然,對于破壞金融生態環境的則需審慎監督、嚴格執法。第三,提高監管效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對于互聯網金融的一些潛在風險大、傳播速度快的創新性業務,要加強事中、事后的監測檢查,提高監管效率,及時隔離風險、披露信息,以減少對互聯網金融生態系統的破壞。
參考文獻:
[1]徐諾金.論我國的金融生態問題[J].金融研究,200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