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1 01:35: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基礎貨幣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貨幣供給,內生性,固定資產投資人均消費支出
自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發生以來,2008年底,我國政府為刺激經濟提出投放4萬億資金擴大內需的政策,而實際上,2009年各商業銀行卻放出了9.6萬億的信貸資金,這意味著我國的經濟流通領域中真的需要這么多的資金,還是我國中央銀行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失去了對貨幣供給的控制,并且這么多的信貸資金投出去后會對我國經濟增長起到多大的刺激作用也值得我們深思。
一、文獻綜述與問題的提出
自貨幣產生以來,人們對貨幣問題(包括貨幣供給的性質)的討論就未曾停止過。在貨幣供給內生性理論方面,馬克思早在1867年《資本論》第一卷中就有論述,馬克思在他的貨幣流通公式中認為,在商品的流通過程中,流通中所需要的最適合的貨幣量是由流通中商品的價格總額和同名貨幣的流通次數決定的,即:執行貨幣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同名貨幣的流通速度[①]。馬克思具體是這樣論述的,“因為這里所考察的直接的流通形式總是使商品和貨幣作為物體彼此對立著,商品在賣的一極固定資產投資人均消費支出,貨幣在買的一極,所以,商品世界的流通過程所需要的流通手段量,已經由商品價格總額決定了。事實上,貨幣不過是把已經在商品價格總額中觀念地表現出來的金額實在地表現出來,因此,這兩個數額相等是不言而喻的。”[②]從這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認為貨幣供應量是有一定的內生性。新古典綜合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托賓認為,貨幣供給量作為內生變量主要是由銀行和企業的行為決定的,而銀行和企業的行為取決于經濟體系內的許多變量,中央銀行不可能有效地限制銀行和企業的支出[1],更不能支配銀行和企業的行動,所以貨幣供給是內生的。新劍橋學派的卡爾多認為,貨幣供給依賴于由收入水平支配的需求,貨幣當局只能控制利率,對貨幣供給并沒有控制能力。卡爾多進一步支出,“在任何時候,或在一切時候,貨幣存量將由需求決定,而利息率則由中央銀行決定。”[③]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卡爾多認為貨幣供給也是內生的。
自1984年我國建立二級銀行體制以來,我國學者對貨幣供給的性質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謝平和俞喬(1996)[2]分析了貨幣供應量與基礎貨幣和總準備金之間的關系認為,我國貨幣供給很大程度上是由貨幣需求影響和決定的雜志鋪。萬解秋和徐濤(2001)[3]從貨幣乘數的角度出發,認為銀行和居民對經濟環境的變化做出的反應改變了中央銀行對貨幣乘數的控制能力,從而使貨幣供給具有很強的內生性。孫伯銀(2003)[4]通過一系列分析認為,1997年以前中國的貨幣供給是以政治內生性為主的,而1997年之后則是以市場內生性為主的。
二、我國貨幣供給的內生性分析
(一)基礎貨幣的內生性分析
根據現代貨幣供應理論,基礎貨幣與貨幣供應量的關系為:M=B*K(M表示貨幣供應量,B表示基礎貨幣,K表示貨幣乘數),即貨幣供給取決于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兩個因素固定資產投資人均消費支出,且具有同方向變化的關系。一般來說,貨幣當局能夠完全控制基礎貨幣,但由表1可知,我國的基礎貨幣投放忽快忽慢,很不穩定。我國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主要有兩條:一是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再貸款,二是外匯占款。
1、再貸款與再貼現貸款
我國中央銀行的再貸款額度等于貨幣發行量和存款準備金之和,1995年以前再貸款是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渠道,占央行總資產的60%。當商業銀行普遍要求中央銀行增加再貸款或再貼現貸款時,中央銀行為了防止經濟衰退,不得不滿足商業銀行的要求,這種“倒逼機制”使得我國貨幣供給初現內生性[5]。其次由于我國社會信用機制不完善,企業缺乏契約觀念,商業票據還沒有普及,沒能形成一個發育成熟的票據貼現市場,所以我國再貼現業務發展十分緩慢。因此,央行再貼現貸款占基礎貨幣投放總量的比重很低,使得基礎貨幣的調控作用遠未得到充分的發揮。
表1 1993-2008年中國外匯占款、基礎貨幣和貨幣供應量變動表
年份
外匯占款[④]
(億元)
基礎貨幣[⑤]
(億元)
外匯占款/基礎貨幣(%)
M2(億元)
M2/基礎貨幣(%)
1993
875.54
13190.1
6.64
34879.8
2.64
1994
4481.8
15352.2
29.19
46923.5
3.06
1995
6774.5
18246.2
37.13
60750.5
3.33
1996
9578.7
23789.7
40.26
76094.9
3.20
1997
13467.2
27096
49.70
90995.3
3.36
1998
13728.3
26808.8
51.21
104498.5
3.90
1999
14792.40
29798.3
49.64
119897.9
4.02
2000
14291.14
31957.3
44.72
134610.4
4.21
2001
17856.43
33957.8
52.58
158301.9
4.66
2002
23223.34
37528.6
61.88
185007.0
4.93
2003
34846.92
43514.9
80.08
221222.8
5.08
2004
52592.64
53245.6
98.77
253207.7
4.76
2005
71211.12
64343.13
110.67
298755.48
4.64
2006
98980.27
77757.83
127.29
345577.91
4.44
2007
128377.32
101545.40
126.42
403401.3
3.97
2008
168431.11
129222.33
130.34
475166.60
3.68
2009
193112.47
143985.00
134.12
論文關鍵詞: 《金融學》課程 差異化教學 教學要求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論文摘要: 當前金融業已成為一個覆蓋范圍廣泛、與日常生活結合日益緊密的服務型行業。在這種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識不僅是金融專業學生所必須的,而且是其他財經類專業學生所必須的。但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而言,由于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不同, 對金融知識的需求是不同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明確學生專業特點與需求的基礎上采取差異化的教學方法。
一、引言
在現代經濟社會,金融業已滲透到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逐漸成為一個覆蓋范圍廣泛、與日常生活結合日益緊密的服務型行業。在我國,隨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財富增加,社會對金融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強,金融創新與金融產品層出不窮,金融的觸角已深入到社會的各行各業,并已成為普通家庭關心的內容。在這種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識不僅是金融專業學生所必須的,而且是其他財經類專業學生,如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管理學、會計學所必須的。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都開設《金融學》課程,對于金融學專業的學生來說,《金融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對于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如國際貿易、工商管理學生來說,《金融學》是一門學科必修課,可以充實完善其專業課程。對于非財經類專業的學生,《金融學》是一門選修課程,供對金融學有興趣的非財經類專業學生選修。
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而言,由于專業的特點和培養人才的目標與規格不同,固而對金融理論與業務知識的內容、知識結構、專業需求是不同的。再考慮到《金融學》課程內容眾多,在短短的四五十個教學課時中,教師不可能將全部內容介紹完,這就要求教師在明確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與需求的基礎上,精心安排各專業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差異化教學方法。
二、不同專業對《金融學》的教學要求不同
(一)金融學專業
對于金融專業的學生來說,《金融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一般是在學生完成各經濟類專業共同的核心基礎課,如在學習完《西方經濟學》后開設。它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國金融學研究的鼻祖黃達先生所言:“金融領域,廣闊而深邃,通常只能瞄準一兩個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點、幾點,必須對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為沒有足夠的寬闊基礎作為支撐,只求在狹小的范圍深入,進到一定程度就會難以繼續。而所謂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對金融領域的主要構架如金融理論與金融知識,宏觀金融與微觀金融,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國內金融與國際金融等等之間的有機聯系,有一個較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學》作為金融學科體系的基礎課程,恰是對金融學進行整體性、框架性的介紹,其中既有宏觀金融層面的理論闡釋,又有微觀金融運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運作機制與規律性,又闡明了金融學科所研究的范疇、重要內容結構及其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
鑒于《金融學》對于金融專業學生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過程要實現兩個目標:一是要求學生全面掌握金融學的基礎理論知識點、知識體系、基本原理、理論前沿和動態,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良好的理論基礎;二是注重對學生專業興趣和專業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開拓視野,提高思考的廣度、深度與高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自覺性。實踐證明,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我國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焙弥分?,就是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這樣才能產生進取的精神。若通過《金融學》的學習,學生能激發對金融的興趣,這將會對學生未來的深造、職業生涯產生重大的影響。
(二)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
縱觀中外古今,實體經濟的發展最后都離不開資本的運作,而在當今社會,金融的作用越發凸顯。因此,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的學生有必要系統地掌握貨幣、信用、利息、銀行等多方面的理論與業務知識,能夠運用貨幣信用方面的理論與業務知識,更好地從事企業投資管理、市場營銷、企業風險管理等活動。因此,不少高校已經把《金融學》作為一門必修課程。
與金融學專業的學生相比,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的學生在金融理論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應注重金融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注重聯系實際和融會貫通,使學生掌握與其專業的業務活動聯系緊密的現代金融基本知識和業務技能,從而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能靈活運用現代金融基本知識和業務技能來進行資金管理、投資管理和風險管理等活動。
三、不同專業的《金融學》教學內容應有所側重
《金融學》課程內容繁雜,涉及貨幣、信用、金融市場、金融中介機構、貨幣供求、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和金融監管等問題,幾乎涵蓋了整個金融領域。教師如何在有限的課時里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以保證教學整體水平和質量,并兼顧不同專業的需要,是《金融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問題。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安排差別化的教學內容。基本教學內容是各專業教學中都必須覆蓋的,也是各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以實現各專業學生掌握該課程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學要求,例如金融學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場的基本情況、金融中介機構的構成、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別化的教學內容是教師根據所教學生的專業特點、專業需求而進行的選擇性教學。
(一)金融學專業
如前所述,對于金融學專業學生來說,《金融學》是其專業課程體系的基礎。在課程安排上,《金融學》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之后開設的,同時又是以后陸續開設的《中央銀行學》、《證券投資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等專業課程的基礎。因此,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要考慮兩個方面因素:一方面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讓學生對金融有個全面的了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要注意課程之間的銜接,避免內容重復或遺漏。具體來說,對于金融學專業的課程內容重點有三個:一是學生應深刻理解金融學的基本范疇和基本理論,如貨幣、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決定理論、貨幣需求理論、貨幣供給理論等。這些內容是金融學專業學生進一步學習專業課的基礎,因此對他們來說,這些內容不是簡單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準確地掌握;二是教師在授課中應側重對金融學框架的勾勒,讓學生對金融領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對于具體的宏觀金融問題可以適當簡略,這些內容學生已在《宏觀經濟學》課程中接觸過。微觀金融方面,有關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內容也無需介紹過細,這些內容在后續的專業課程里都會有詳細的介紹;三是引導學生對現實中的金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并密切關注金融理論研究前沿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
對于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的學生來講,他們將來的學習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與貨幣、銀行打交道,但是對理論要求沒有金融學專業的學生高。教師在完成基本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可以適當降低理論深度,如貨幣供求理論、利率決定理論、金融監管理論等可以簡略地說明,而增加與所教學生專業有關的、實踐性的內容。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應該加強與貿易有關的金融知識,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場、商業銀行業務和國際金融危機等方面內容的介紹。企業管理專業的學生應增加與企業管理活動緊密聯系金融知識的講授,這些內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金融工具、金融市場,如商業票據、股票、債券、期貨市場等。(2)企業管理人員與金融機構、金融市場打交道時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論知識,這關系到企業資金的運營問題。具體如商業銀行運作機制、業務范疇,金融市場的運作機制,證券發行業務等。(3)國家宏觀政策對企業的影響,如貨幣政策對企業投融資的影響,匯率政策對企業的影響,等等。 (三)非財經類專業
非財經類專業的學生主要是抱著興趣來選修這門課程的,激發學生對金融的興趣,使他們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識是教學的目的。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精簡理論性較強的貨幣金融理論的講解,將重點放在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貨幣銀行學知識中,如各種金融產品的比較、家庭理財的理念等,還可以介紹現實生活中的熱點金融問題,如對此次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的介紹,可側重介紹危機對企業和老百姓生活的影響等,而對于危機深層次的原因的理論分析則可以簡略些。
四、區別不同專業,采取有差別的教學方法
與《西方經濟學》課程相比,《金融學》課程內容多而龐雜,不似前者的體系清晰完整,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經常感到知識點零散,找不到學習的重點。與《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等課程相比,該課程理論性強,內容單調抽象、難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據不同專業《金融學》課程設置特點及課程性質,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以達到各自的教學目的,是教師在《金融學》教學應認真研究的又一個重要問題。
(一)金融學專業
如前所述,對于《金融學》課程,金融專業的學生除了要全面掌握金融學的基礎理論知識點、知識體系、基本原理、理論前沿和動態外,還要培養專業興趣和專業學習能力。因此,教師首先要把《金融學》課程中的知識點、理論講通、講透。在此基礎上,再想辦法激發學生學習和研究金融的興趣,培養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我認為一個較好的方法是在每次課開始時拿出5—10分鐘,對一周的財經新聞進行回顧。這樣有兩個作用:一是能讓學生了解中國和全球金融情況,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關注現實的習慣,這對《金融學》這類社會性學科的學習是必要的。二是在新聞解讀的過程中,教師能引發學生對金融問題、金融現象的思考,加深學生對金融理論的理解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達到以上兩個效果,教師首先應注意財經新聞的選擇。一周內國內外發生的財經新聞往往很多,如果都講,時間上不允許,也沒有必要。新聞選擇可以有這幾個視角,一種是選取影響重大的事件,如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另一種是結合目前的熱點和所學的知識選擇有代表性的事件。如近年如何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一直是我國經濟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在介紹金融市場、金融中介機構這一部分內容時,我看到一則題為“淡馬錫來到荷花池”的新聞。新聞的主要內容談到新加坡淡馬錫公司通過設立富登信實服務有限公司給成都的蓮花池批發市場的商戶發放貸款。這則新聞事件本身很小,但我希望能以小見大,以此為切入點引發學生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思考。新聞標題提出后,學生的第一反應是覺得很奇怪:該標題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接著我由淺入深介紹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存在問題等,最后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應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整節課教學效果很好,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課后不少學生和我進一步探討該問題,有的學生還著手寫這方面的論文。
除了選題的問題,教師還應注意新聞講授的方式。介紹新聞不僅僅是希望學生了解該事件,而是通過該事件引發學生進一步研究和思考的興趣。教師可以在介紹新聞時結合學生已學過的金融學原理,精心設置問題、提出問題,啟發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具體事件中提煉出事件背后蘊藏的道理,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
如果是小班教學,教師可以考慮一學期組織學生就當前的熱點金融問題進行2—3次的討論,以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查閱、整理資料,學生進行思考、交流為線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現在不少高校由于擴招,師資相對不足,很多時候是大班教學,組織討論的方法會由于學生人數眾多而影響討論的效果,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就熱點金融問題撰寫小論文。對于初次寫論文的學生來說,論文的要求不宜過高,主要是希望通過寫論文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字數、格式上可以適當放寬,但需強調的是杜絕抄襲。
(二)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
對于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的教學,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降低理論深度,提高教學方式的靈活、多樣性。在基本原理、基本的知識點介紹完之后,通過具體的案例,如介紹金融實際熱點問題,突出金融知識的運用性。此時對于金融熱點問題的選擇與金融學專業的選擇有所不同,教師應盡量選擇一些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講授。例如在介紹貨幣政策時,教師可以結合我國近年中央銀行的調息歷程,解釋中央銀行每次調息的背景、原因、作用機制,以及對企業、老百姓銀行投資、貸款的影響。此外,教師還可以就一個問題,如信用形式、銀行存貸款利率等,鼓勵學生自己去找資料、發現生活中的金融學,采取教授與討論相結合的組合式教學,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蔣天虹.關于應用型本科《金融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9,(5).
論文關鍵詞:專用記賬憑證現金流量表,貨幣資金內部會計控制
記賬憑證是對經濟業務事項按其性質加以歸類,確定會計分錄,并據以登記會計憑證的憑證。在會計資料的形成過程中,具有便于記賬、減少差錯、保證記賬質量的作用,是原始憑證所記載的內容向會計賬簿傳遞的重要中間環節。
在不同類型的企事業單位中,因經濟業務事項的內容和繁簡程度的不同,分別使用不同種類的記賬憑證。按其適用的經濟業務不同,可以分為專用記賬憑證和通用記賬憑證兩類。專用記賬憑證是專門用于記錄某一類經濟業務的憑證,按其所記錄的經濟業務是否與現金、銀行存款收付有關,又分為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賬憑證三種。通用記賬憑證是以一種格式記錄全部經濟業務的記賬憑證。
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有關規定,記賬憑證可以分為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賬憑證,也可以使用通用記賬憑證。收款和付款憑證還應當由出納人員簽名或蓋章。
在實際工作中,專用記賬憑證適用于大中型生產企業的會計核算業務,通用記賬憑證則一般適用于小規模企業單位的會計核算。調查發現,現在仍有少數大中型生產企業采用通用記賬憑證,未使用專用記賬憑證;甚至有的生產單位會計人員,以不習慣使用專用記賬憑證為由,拒絕使用專用記賬憑證畢業論文格式,而繼續使用通用的記賬憑證。筆者認為,采用專用記賬憑證對于編制會計報表、加強貨幣資金管理以及執行內部會計控制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應該推廣使用。
一、有利于利用“日記憑證法”編制現金流量表,提高工作效率。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和提供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
信息的會計報表。由于現金流量表能夠提供財務狀況變動以及說明變動原因的信息,它和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因而能同被列為會計報表的三張主表?,F金流量表中的“現金”,是指企業的庫存現金以及存款,具體包括現金、可以隨時用于支付的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現金流量表》規定:企業應采用直接法報告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常見的直接法有工作底稿法和T形賬戶法,這兩種方法都是以企業年度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胡關項目本年度的發生額為依據,通過編制調整分錄,將企業全年的收入、費用各支出以及資產負債表項目的變化重新調整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以確定企業全年業務活動對現金流量產生的影響,為報表使用者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在實際工作中編制現金流量表,難度較大,溯源性較差,采用“日記憑證法”按編制現金流量表,可將直接法變繁瑣為簡單,并使其完全融合于日常會計核算方法體系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日記憑證法”編制現金流量表是指依據對影響現金流的日記憑證進行分析匯總,直接從憑證中得出數據并定期(通常按月)編制現金流量表主表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要點:一是經濟業務發生時,根據原始憑證填制專用記賬憑證。注意在填制影響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收支的經濟業務的專用憑證時,摘要的填寫內容要盡量貼近與之對應的現金流量表項目,以便對專用憑證進行分析時易于區分;二是月末找出影響現金流的專用記賬憑證,進行認真分析,并將數據填入現金流量項目匯總表對應項目。現金流量表項目匯總表的格式可參照現金流量表的主表格式。三是根據每月現金流量項目匯總表填制現金流量表主表。將現金流量項目匯總表的各項目匯總金額過入現金流量表主表對應項目,完成當月現金流量表主表的編制。年終,將本年12個月的現金流量主表各項目的“匯總金額”加總填入本年現金流量主表。
二、有利于與業務循環相結合,加強貨幣資金的監督。
貨幣資金具有流動性強、涉及面廣以及容易被挪用的特點,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核算中占有重要地位。貨幣資金的收付與銷售與收款循環、購貨與付款循環、生產循環、籌資與投資各業務環節均直接相關。使用專用記賬憑證進行會計核算,由于收款、付款憑證直接反映了與貨幣資金有關的經濟業務,因此,有利于管理人員對經濟業務進行跟蹤,便于會計、審計人員結合經濟業務內容,對照有關的合同、協議等,弄清貨幣資金的來龍去脈,監督資金的來源和使用,從而能確定貨幣資金的來源和使用畢業論文格式,是否合理合法,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和完整。
三、有利于實現出納員和會計人員的職務分離,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對于不相容職務,如出納與會計,采購與記賬,資產的保管與會計等應予以分離,否則就容易出現差錯和舞弊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財政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財會法規,出納人員具有以下職責:按照國家有關現金管理和銀行結算制度的規定,辦理現金收付和銀行結算業務;嚴格審核有關原始憑證,據以編制收、付款憑證,然后根據收、付款憑證逐筆順序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并結出余額。會計人員對填制的記賬憑證進行真實性、合法性、正確性復核。經確定正確無誤后,方可交給出納人員進行收付款,對不符合要求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有權進行處理。這樣,有利于劃分責任,加強內部會計控制。
綜上所述,采用專用記賬憑證記錄經濟業務,對于及時反映企業單位的現金流量,加強貨幣資金管理以及劃分會計人員的崗位職責,都具有積極作用,應該大力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基礎會計》金中泉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4.2
《一種簡易的現金流量表編制方法》中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吳水蘭2009.3.23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框架轉變
日本新型QQE政策主要由兩部分組成:收益率曲線調控和通脹超調承諾。收益率曲線調控是指調節短端以及長端利率,繼續購買日本國債直至10年期債券收益率在0附近,并且放棄了持有國債的平均剩余期限指引;通脹超調承諾是指央行承諾擴大基礎貨幣水平直至CPI超過2%并且穩定在2%的上方(通過加速基礎貨幣的擴張實現);維持其他資產購買規模不變,維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購買每年6萬億和900億日元。這意味著日本央行的QQE貨幣政策框架發生了改變,由過去的購債量目標改為鎖定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價格目標。通脹超調承諾在日本央行今年的幾篇工作論文中可見端倪。
日本央行在今年8月的兩篇工作論文中得到的結論分別為:提升通脹目標和降低名義利率下限在生產率增長緩慢的背景下也仍有助于防止通脹滑向零通脹均衡,而且有助于解決發達國家的低通脹。日本央行對通脹的預測對私人部門的預期有重要影響。這兩篇論文的主要結論分別指向日本央行在今年1月實行的負利率政策和本次會議的提高通脹容忍度。至此,日本央行的四大政策工具轉變為:短期政策利率、長端利率、資產購買(ETF、REITs)、基礎貨幣的擴張。日本央行公布決議時,日元匯率大幅波動,先是貶至102.6水平,而后便掉頭回升,9月21日美元兌日元收于100.3,距離突破100大關僅一步之遙,日元出現先貶后升的趨勢。
目前,日本央行擔心長期利率目標略高于當前水平、拋棄購債量目標會給市場傳遞收緊的信號,對日元匯率造成影響,因此量價目標暫時均予以保留。本次貨幣政策決議雖然改變了政策框架,但并沒有擴展資產購買、債券購買的范圍,對于過去市場擔心的日本可購國債有限、負利率的負面效應嚴重等問題仍然是突破不了的邊界。如果政策調控的要求使得日本央行不斷接近購債量的極限,市場可能預期日本央行將不得不放棄其政策目標,從而再度對日本央行失去信心,帶來日元的升值和長端利率的反彈。
雖然通脹超調承諾旨在向市場傳遞信心,但日本央行過去一直堅持2%的通脹目標,日本卻依然通縮已久,這可能使得“通脹超調承諾”對于信心和預期的帶動非常有限和脆弱。
日本央行的政策意圖
其實,對長期收益率目標的使用并非沒有先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聯儲也曾經采取過以長期收益率為目標的貨幣政策框架。1942年4月,為了降低戰爭所需資金的融資成本,美聯儲將短期國庫券(treasury bills)收益率鎖定在0.375%,將長期國債收益率的上限定為2.5%,對短期收益率的鎖定結束于1947年,對長期國債收益率的調控則一直持續至1951年。
而日本央行本次的政策意圖則不盡相同。9月21日,日本央行在發言中曾提到,收益率曲線過于平坦可能對經濟不利。而早在9月初,日本央行審議委員櫻井真就曾發言稱,將考慮采取措施改變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形狀,因為國債收益率相比預期趨平。這樣來看,此次日本央行設置長期利率目標、提出控制收益率曲線的重要意圖之一可能是希望通過鎖定長端,使得收益率曲線能夠更加陡峭,不過這使得日本央行加大了未來進一步實行負利率的可能性。
內容摘要:商貿流通是促進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則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如何充分運用商貿流通促進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并借助區域經濟的發展帶動商貿流通業,是地方政府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以區域發展為視角,分析了商貿流通業發展現狀及發展方式,介紹了商貿流通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進而闡述了區域經濟發展對商貿流通的保障機理,提出了商貿流通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主要對策,以期為區域經濟和商貿流通業的協調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商貿流通 區域經濟 協調發展
區域商貿流通業發展現狀及方式
(一)區域流通業發展現狀
自改革開發以來,我國各地區商貿流通規模不斷擴大,經營主體呈現多元發展狀態,對提升區域綜合經濟實力和社會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但部分地區流通業發展理念、發展速度、發展規模存在明顯差異,其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思想觀念落后。目前,制約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最大障礙依然是思想問題。長時間以來,受到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加上有些地區工業經濟比重大,長時間一直存在重生產、輕流通的觀念,并未樹立投資有限、消費無限的意識,也未認識只有促進商貿流通業發展,才能確保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顯然,這種傳統的思想嚴重阻礙區域流通業的發展,阻礙流通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產生的影響。因此構建適合本地區發展需求進而才能自覺發展的現代商貿流通業,成為將本地區建設為中心城市的切入點。
農村市場發育緩慢。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的流通業發展進程緩慢。農村地區市場化程度依然處于較低水平,缺乏健全的商品售后體系和配套的市場設施,加之農村市場秩序紊亂,有待形成安全、方便的消費環境。
部分地區企業經營規模偏小。我國部分地區不僅市場整體規模小,而且流通企業經營規模普遍偏小,其經濟效益并不明顯。有些地區多數流通產業為獨立性較強的中小企業,缺少全國性大型流通企業,更不具備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流通企業,這對新時期開展無國界商貿活動非常不利。流通企業經濟效益不顯著的主要原因在于產業差異不明顯、流通企業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充足的物流設施等,上述因素嚴重制約部分地區流通產業擴大規模,進而影響其區域經濟的發展。
物流技術和基礎設施不達標。有些地區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總體規模較小、運輸設施布局不合理,同時缺少完善的路網布局,導致商貿流通不暢。因不具備干線間的聯絡線,直接影響路網運輸效率,不但無法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運輸距離和時間。同時,各種運輸方式、各干線等運輸設施之間,存在相互脫節的情況。部分地區現代化物流集散和儲運設施不足,加之技術裝備水平不高,不同運輸裝備與物流器具之間缺乏統一的標準,直接影響各物流功能與要素間的協調發展,進而影響商貿流通效率及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一個地區物流基礎設施和技術水平與商貿流通業發展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二)商貿流通發展方式
目前,我國經濟增長的方式由過去主要依托投資和出口轉向消費、投資與出口共同促進經濟發展,改革傳統依靠第二產業轉向依靠第三產業繼而帶動全部產業發展。當前,我國由傳統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向集約型轉變,進而達到可持續發展要求。商貿流通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先導性產業,自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速度、規模等發生了巨大改變,商貿流通業已邁入全新發展狀態。但傳統的發展方法并未被克服,表現為商貿流通環節過多,成本較大。在商貿流通業發展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其產生的經濟效益,也要考慮其社會效益,必須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我國商貿流通業一直沿用粗放式發展模式,這是發展過程中過度注重總量忽視平均產出,導致資金周轉困難、商品流通速度緩慢、成本高的主要原因。針對上述情況,商貿流通業發展必須轉變傳統依靠外延式增長方法,重視運用科技進行創新,由重視數量輕質量的發展方式轉變為人本式集約化發展模式,從而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第二,商貿流通業傳統流通方式已過渡至現代流通方式,其主要表現如下:依據商業發展規律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促進商貿流通業更好地發展;對供應鏈管理模式進行創新,促使商貿流通產業鏈不斷延伸,為發展區域經濟打下堅實的基礎;對物流方式進行創新,采用現代化物流體系提升配送中心的商品配送、流通能力。
商貿流通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
(一)商品與資金流通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套子,討論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任何時候都會遇到批評的聲音。別人總會找點事兒鬧鬧,與其鬧人權,鬧知識產權,不如鬧貨幣,因為貨幣是最好攪和的。所以,有一個外國大使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大國就要厚臉皮,因為全世界都在盯著你。
通過人民幣匯率等問題讓我感覺,我們總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總是跳進別人的套子去討論別人提出的問題,而且很多問題年復一年地辯論下去,根本辯論不清楚,這使得我們非常被動,又顯得不夠理性。我們應該找出一些建設性的方式,拿出自己的辦法來應對,別人聽不聽是另一個問題,但能不能拿出來自己的辦法是最重要的。從目前情況看,國際貿易或國際經濟都不平衡,無論是誰的責任,這是一個事實。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即使從自身的角度考慮,也應該緩解這些不平衡問題。
中美之間總在吵架,總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但是反過來,我們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如何來,互相都能支持對方的輿論和觀點,并在這個過程中維護自身的利益,這是最重要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中美之間的共同點:首先,中國和美國都認同一件事,就是中國不要有過多的貿易順差,中國用貿易順差賺美元,然后去投資,還總賠錢,這肯定劃不來,所以要減少貿易順差。
其次,中美都關心各自的就業。從美國來看,沒有什么比增加就業更重要;對中國來說,也非常關心就業問題。在這方面,中美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中美之間的中小企業能不能合作?中小企業的發展可以增加美國的就業,可以讓美國經濟走出困境;同樣,中國的中小企業也需要發展。
中美中小企業之間的合作有很多機會,美國的中小企業有先進的技術,但中美企業之間的合作還有一些困難,比如信息問題、成本問題等,這就需要兩國政府的參與,比如辦一些美國中小企業貿易促進會或投資促進會,把中小企業帶到中國開展銷會,用這種方式來合作。
現在,中國和美國都存在需求不足、生產過剩的問題。但我們可以和非洲合作。非洲市場急需投資,急需發展,非洲的基礎設施有很大的市場。如果中美能聯手,加強對非洲的投資,把非洲的基礎設施建立起來,就可以創造很多需求,對美國有利,對中國也有利。
同樣,美國的很多地方也在招商引資,也有很好的項目,中國有這么大的外匯儲備,用這些儲備來促進中國企業對美國的投資,很多方面都可以合作。如果大家都把問題提出來,并拿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我認為,這比打“匯率戰”更有意義。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資產價格;波動
摘要中提到了人民幣匯率與生產力水平的聯系,又指出了企業財富創造與生產力水平的關系,企業的資產價格可以從公司股票價格中反映出來。一般情況下,人民幣匯率與企業資產價格間是呈現出正相關性的,但是人民幣的匯率和企業資產的價格波動是由一系列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因此具有不穩定性,這也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與企業資產價格的相關性關系。本文將首先理順匯率與資產價格的相關性,在此基礎上從多個方面分析人民幣匯率與資產價格波動的連串問題。
1人民幣匯率與資產價格
了解人民幣匯率與資產價格波動的相關性首先要對人民幣匯率和企業資產價格有一個清晰準確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對接下來的具體論述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首先,論文接下來將會把匯率和資產價格分成兩部分進行較為詳細的論述。
1.1關于人民幣匯率
匯率就是一種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兌換比率,通俗來講就是用一種貨幣表示成另外一種貨幣的價格。匯率存在的原因是世界各國家使用的貨幣名稱和貨幣價值是不統一的,因此需要存在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個國家貨幣的兌換比率,以便各國進行經濟往來。
匯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甚至成為國家為達到其政治或經濟目的而實行的一種金融手段。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利率的上升與下調,國家間交往過程中出臺的各種政策和政治經濟性決議等都會對一國及其相關國貨幣的匯率產生影響。
1.2關于資產價格
資產價格和人民幣匯率理解起來的方式相仿,資產價格就是指將資產轉換成貨幣的比例,換句話說就是一單位的資產能夠轉換成多少單位貨幣的問題。
資產價格泡沫是指資產價格,其中尤其是指股票和不硬的價格,逐漸向上偏離由產品和勞務的生產,就業,收入水平等實體經濟決定的內在價值相應的價格,并且造成市場價格的快速回調,使得經濟增長陷入停頓的一種經濟現象。資產價格泡沫一般是由一些投資行為尤其是一些帶有投機性的投資行為產生的。資產價格泡沫會帶來投資增長的現象,但是這往往是虛假繁榮的表現,資產價格泡沫如果一味擴大一定會增大金融系統的風險,更可怕的是可能帶來金融危機,就是因為資產價格泡沫包含了對實體經濟內在價值的偏離,所以是很脆弱的。如果泡沫資產大量的由銀行貸款形成,這種風險性就會發展成大規模的金融風險,并且進一步導致一個行業的經濟增長止步不前甚至出現經濟倒退的后果。
次貸危機發生后,造成了美國的金融行業的大量虧損,這導致貨幣的流動性變得緊張,在這種情形下,美聯儲采取的應對措施是大幅度的降息以及提供注冊,以此來幫助金融行業提升貨幣的流動性。大幅度降息,提升或流動性帶來的結果就是美元大幅度的貶值。而美國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貨幣形式,很多的國家都有美元的外匯儲備,美元貶值意味著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也貶值,實際上是各國為美國的危機買單。
去年的各類經濟體貨幣匯率貶值幅度統計數據顯示,巴西,俄羅斯的貨幣貶值幅度較大,人民幣位居第九,分析原因,巴西和俄羅斯是主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國,其國內經濟也在當年陷入一定的衰落期,致使其貨幣匯率一落千丈,與此相比,一些商品貨幣國家雖然也是依賴大宗貨物出口,但是作為較發達的經濟體,國內的經濟并沒有明顯惡化,所以這些國家的貨幣貶值幅度要遠低于前者。亞洲的一些國家多數是大宗商品的進口國,其經濟增長在當今新興經濟體中仍然差強人意,因此這些亞洲國家的貨幣貶值幅度比較溫和。
2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和貨幣數量理論角度分析
政府相關部門對人民幣匯率的調整涉及到國家的貨幣政策,包括企業的資產分析都要以國家貨幣政策為依據,貨幣政策中也要涉及關于貨幣數量理論的內容,因此論文接下來的一部分將主要從貨幣政策和貨幣數量理論兩個方面來講述關于匯率與資產價格的相關問題。
2.1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表明,高流動性會造成利率在短期內呈下降趨勢,而短期利率的下降會不可避免的帶來名義利率的長期性下降,由于傳導規律的存在,長期利率下降會造成股票價格上升,股票價格的變化就與企業資產價格波動相掛鉤。
貨幣流動的價格的衡量手段是以利率水平為依據的,利率分為長期利率和短期利率,長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之間是存在密切的聯動相關性的,債券資產,比如國債的回報率可以作為長期性利率水平的衡量標準。
債券也存在利率,債券利率的下降和股票價格上升可以通過替代效應解釋。當債券這一類資產的回報率下降時,更多的資金會選擇進入過票市場以求得更高的收益,資金的進入使股票價格上漲,回報率降低,一直達到股票資產應有的風險溢價水平為止。其中,風險溢價是指人們面對高低不同的風險,并且了解高風險高收益的規律,個人承受風險的限度會影響其對風險的選擇,甚至是只愿意接受較確定的收入。
2.2貨幣數量理論角度
貨幣數量理論表明,如果市場上貨幣的流動性高于經濟市場的實際需要的時候,就會抬高市場上的價格水平。物價水平保持穩定狀態時,資產價格就會上漲。
對前面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在理論上已經給出了貨幣流動性對股票類資產的價格具有作用機制這一問題的解釋說明,較為寬松的貨幣流動性會對股票市場起到推動性作用。
3匯率與資產價格傳導途徑分析
匯率是外匯市場的價格,資產價格是資本市場的價格,匯率與資產價格的傳導機制根本來說是一種價格變動引起另一種價格相應變動的途徑。論文接下來的一部分將會就匯率與資產價格間的傳導,著重介紹匯率與股價間的傳導,二者間的傳導途徑。
3.1利率途徑
貨幣市場資金的價格由利率表示,利率在貨幣市場中的作用是傳遞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價格變動影響,作為一種傳遞的媒介存在,利率平價理論是溝通外匯市場和資本市場達成均衡的橋梁。經調查研究,在一些國際舞臺上地位較高的國家中,利率與匯率和股票價格之間的關系呈現負相關性。本國的貨幣貶值,說明本幣投資的風險性會提高,這就導致投資者行為發生相應的變化,投資者會減少本幣的持有量,轉而增加外幣的持有量,這一行為會帶來資金外流的結果。在這一情況下,本國的貨幣相關部門會實施相應的政策,采取一定的手段來提高利率水平,從而達到維持外匯市場貨幣供求平衡的目的。這一做法將會影響公司的投資和股票市場上的資金供應量,即導致股票市場上股價的波動,從另一個層面上講就是導致了企業資產價格的波動。
3.2外匯儲備與匯率的關系
匯率的波動與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有直接的關系,外資引入我國后需要兌換成本人民幣才能流通使用,所以我國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增加貨幣需求量,這形成了外匯占款,而外匯儲備增多意味著本國貨幣購買力增強,外匯儲備的產生是由于大量的貿易順差和資本的凈流入,一國產生大量的外匯儲備意味著大量外匯流入央行,央行隨即按照及時匯率發出相應的本國貨幣,大量的外匯儲備導致大量的本幣發行流入市場,市場流動性過剩,而提高利率是回收流動性的主要途徑,這一做法最終導致本國貨幣升值。
4總結
匯率對價格的影響尤其是對資產價格波擁南喙毓叵笛芯克孀漚鶉謔諧〉鬧鴆椒⒄貢淶迷嚼叢匠墑歟由于匯率對資產價格的影響重大,所以金融市場擔負著更大的風險,匯率的不穩定性也讓資產價格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在我國匯率與資產價格傳導途徑不夠通暢,因此我國需要新的承載這些聯動機制的變量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結合經濟行為和政策手段保持匯率在平穩區間內波動,才能為資產提供安全穩定的經濟環境,促進國內經濟的健康增長。
參考文獻:
[1]蔡賽男.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資產價格波動的影響[J].改革與戰略,2012,28(5):2224
[2]周俊霞.資產價格波動與貨幣政策相關性分析[J].商業時代,2012,(21):109110
[3]邢天才,田蕊.貨幣政策應否關注資產價格和匯率的波動――一個基于VAR模型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2010,(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