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3 17:07: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國際貿易理論主要是假設商品要素流動這一前提下分析研究企業發生的具體貿易行為,以及國際貿易政策變動。國際貿易理論中提到了優勢思想,這一優勢簡單闡述即是各個國家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中體現出的競爭力,形成了各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進入與退出,體現各個國家的企業在國際上市場上的競爭優勢。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國際貿易的優勢從絕對優勢演變為相對優勢,絕對優勢是指各國企業對同一商品的生產因為勞動生產率的不同形成的企業競爭優勢,相對優勢是指各國企業在生產不同商品是因為勞動生產率的不同而形成的競爭優勢。相對優勢與絕對優勢都是在不同的假設前提下對相同事物做出的判斷。同時可以得出結論,即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如果不受到資源約束的話,具備相對優勢的企業則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具備絕對優勢的企業則可以在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在國際經濟學理論中的發展應用
早期的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1,壟斷優勢理論,它形成與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該理論認為因為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具備不完全性的特點,給跨國公司帶來壟斷的優勢,比如跨國企業具備的專有技術,管理經驗,以及銷售能力等方面的優勢,從而得到較高的壟斷價格和利潤,因此產生了不完全競爭的局面,這是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直接原因。2,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該理論是基于壟斷優勢理論提出的,因為產品在市場上有著周期性的變化,主要分為創新,成熟以及標準三個階段,各個階段都與企業的決策密不可分。因此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應該采取不同的投資戰略。國際直接投資應該運用在產品生產已經成熟并且投入標準化生產,這樣可以將生產投入到成本較低的區域,從而替代出口產生的成本。3,內部化理論,該理論基于自然性市場的完美性出發分析當前跨國企業的興起以及外國投資現象的形成。該理論認為跨國公司是由于市場內部化形成的,市場內部化是指外部市場機制導致原材料,半成品等交易的效率呈現較低的狀態。為了提高這一效率企業不得不通過行政結構將低效率的中間產品內部化。這一理論同時解釋了發達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行為。
二、套利與平價理論在國際經濟學理論中的發展應用
(一)基本概念闡述
套利是指在同一個市場中購進外匯,證券,商品等其他貨物同時在另外一個市場中以更高的價格將其賣出。價差則是指同一個商品在不同的市場上有著不同的價格,包含時間上以及空間上的差異。交易成本是指套利者完成一項交易需要耗費的成本,主要包含直接成本以及間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勞動力流動的交通費,資金流動的匯費以及隱含的工資,利息以及租金等,間接成本主要包含信息成本,談判成本等。平價主要是指價值對等,具體闡述為只要不同市場之間的價格差異超過交易產生的費用,那么套利者就能從中獲取利潤。
(二)購買力平價理論是套利與平價理論的基礎
摘 要:國際貿易理論從產生到現在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發展,一方面,國際貿易實踐的發展推動了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另一方面,國際貿易理論不斷完善,更好地服務于國際貿易實踐。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在不斷推動著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哪些要素在起著關鍵性作用?本文從實踐與理論兩個方面淺要分析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動力與原因,期許國際貿易理論可以得到更長足的發展。
關鍵詞 :貿易理論 貿易實踐 貿易分工
一、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實踐動因
(一)重商主義。重商主義產生于15-17世紀資本原始積累時期,15世紀時西歐正處于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自然經濟日益衰落,商品貨幣關系不斷的發展壯大。由于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貨幣需求量急劇增加,而當時充當流通手段的是金屬貨幣,因此更加加劇了對金銀的需要。在這一時期發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這些事件對重商主義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實施重商主義政策,提高了商人的地位,改變了宗教對于財富的偏見,推動了人口增長,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哥倫布曾說過“誰有了黃金,誰就可以在這個世界上為所欲為;有了黃金,甚至可以使靈魂升入天堂。”拜金主義成為當時社會思潮的主旋律。但是由于西歐大部分國家都不產金銀,這就使社會對貨幣的需求與供給形成強烈的反差,于是西歐各國只能寄希望于國際貿易,從國外獲取自己所需的大量金銀,于是符合西歐各國權益的重商主義便應運而生了。
(二)絕對優勢理論。亞當?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中,猛烈抨擊了重商主義關于財富及其來源的錯誤觀點,提倡自由貿易,他提出了絕對優勢理論,開辟了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紀元。斯密認為,“如果一件東西在購買時成本比在家內生產時要小,就永遠不會想要在家內生產,這是每一個精明的家長都知道的格言。在每一個私人家庭處事中的精明行為,在一個大國里這樣處事,也不會是愚蠢的。如果外國供應的商品比我們自己生產這些商品要便宜一些,那么我們最好用自己具有優勢的產業生產的部分產品去購買國外產品。”斯密當時所處的時代正是英國工業革命萌芽發展的時代,新興資產階級急切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廉價原料,同時出口生產完工的工業制成品或半成品,在此基礎上,斯密提出了絕對優勢理論。
(三)比較優勢理論。大衛?李嘉圖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和賦稅原理》中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李嘉圖所處的時代正是英國工業革命蓬勃發展的時代,英國機器大工業建立,工業資本迫切需要從國外獲得廉價的原材料和產品銷售市場,斯密的絕對優勢成本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先進國家與不先進國家的技術差距并不太大,各有優劣,因此可以構成“絕對優勢理論”的經濟基礎,但到了李嘉圖所生活的時代,機器大工業已取代了工場手工業,各國存在較大的技術差距,往往出現先進國家比不先進國家處于完全優勢的格局,可是這并不能說明不先進國家就沒有能力參與國際分工與國際貿易,因此李嘉圖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從而為科學的國際貿易理論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四)要素稟賦理論。20世紀30年代,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提出了用各國之間的資源差異來解釋國際貿易的學說—要素稟賦理論,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各國紛紛對本國貿易進行保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而對于瑞典這個國內市場狹小,對國外市場依賴性極大的國家而言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在此背景下,赫克歇爾和他的學生俄林從資源要素這個原因進行分析,得出了新的國際貿易理論。
(五)其他國際貿易理論。美國經濟學家里昂惕夫于1953年發表了《國內生產和對外貿易:美國資本地位的在審查》論文,利用投入產出法對美國200個產業1947年和1951年投入產業和貿易數據進行分析,美國是世界上資本最豐裕的國家,根據要素稟賦理論,應該得出美國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結論,然而檢驗結果卻令人震驚,美國進口的是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反而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與要素稟賦理論的預測完全相反,由此引發了對要素稟賦理論的進一步深入思考,從而推動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除此以外,保護幼稚工業論,相互需求理論,競爭優勢理論等理論也都是這樣來源于實踐,反過來又服務于實踐,隨著國際貿易實踐的不斷推進與發展,國際貿易理論也隨之不斷被完善,緊跟時代步伐。
二、國際貿易發展的理論動因
不同時期的國際貿易理論既有區別也有聯系,各個理論之間既存在繼承發展,也存在著矛盾與辯駁,正如萬丈高樓平地起,國際貿易理論的的發展也是一個循序漸漸的過程,如果沒有原來的國際貿易理論打好基礎,也就不會有今日理論的不斷完善與蓬勃發展,接下來文章將從理論層面分析國際貿易發展的動因。
繼承與辯駁貫穿于整個國際貿易理論發展過程的始終,斯密對重商主義的批判促就了絕對優勢理論的誕生,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經濟的迅速發展,李嘉圖在絕對優勢理論的基礎上發展形成了比較優勢理論,要素稟賦理論是對比較優勢理論的發展,而為了驗證要素稟賦理論而產生的里昂悌夫之謎推動了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相互需求理論是建立在比較優勢理論這一基礎之上,李斯特在對傳統經濟理論辯駁的同時促成了保護幼稚工業理論的問世……就在這個過程中,國際貿易理論不斷發展并趨于完善。
除了以往的國際貿易理論為其自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濟學其他領域的理論同樣從側面也在啟發和推動著國際貿易理論的不斷完善。比如,產業組織理論可以幫助經濟學家分析出,產業組織的狀況除了對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起到關鍵性作用之外,它也對國際貿易的格局以及分工的模型產生極大的影響,只有通過對各個貿易國的產業組織進行準確的分析,才可以使國際貿易更加有序的進行,從而推動理論的進一步完善。從某種層面上來看,西方經濟學的各個領域是融會貫通的,因此我們不可忽視其他經濟理論對國際貿易理論可能產生的重大影響。
國際貿易理論從產生到發展至今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國際貿易實踐的發展推動了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同時,國際貿易理論的不斷完善也在推動著國際貿易實踐從廣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更長遠的發展,我相信國際貿易理論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必將日趨成熟,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李艷 《論國際貿易理論的體系與發展》[D]黑龍江 黑龍江大學,2005年.
[2]羅紹彥 徐昌敏 董瑾 《國際貿易原理》[M]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年,62-77.
作者簡介:
國際貿易理論產生于18世紀中葉,其目的在于研究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以及參與國際貿易的國家應如何對待國際貿易。1776年,亞當•斯密發表《國富論》,標志著國際貿易理論體系的建立。其后,國際貿易理論經歷了古典貿易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新貿易理論與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四個階段。這四種理論在當時可以解釋這樣那樣的國際貿易問題,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際貿易的變化,這些貿易理論也逐漸受到新的貿易理論的挑戰。本文主要分析了這四種理論的內容、結論、優勢以及局限性,以期對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關鍵詞】
古典貿易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新貿易理論;新興古典貿易理論
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源于批判重商主義,經過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李斯特以及當代的克魯格曼,楊小凱等人的逐步完善已經建立相對完備的經濟學體系,并不斷應用于實際。把握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進程及演進規律無疑對制定正確的貿易政策從而促進各國和世界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古典貿易理論
1776年,亞當•斯密發表《國富論》,為古典經濟學的建立打下了理論基礎。斯密認為人的本性在于追求自身利益,對利益的追逐產生物品交換的需要,進而產生勞動的分工,分工使每一種物品的生產都趨向專業化從而使勞動生產率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促進國家經濟的增長。根據絕對優勢理論,參與國際貿易的國家應該生產自身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并在國際市場行進行貿易以獲得比自身生產更多的利益。絕對優勢學說的創立有三個方面的主要意義。第一,它解釋了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即各國不同的自然稟賦和生產條件使各國對同種商品的生產具有不同的絕對成本,人類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驅使國家間貿易的產生;第二,它指明國際貿易能給參與到其中的國家帶來比自給自足更大的利益;第三,它指出了自由貿易的必要性,既然一國可以通過國際貿易取得更多的利益,那么就應該最大程度的開展國際貿易,即進行自由的國際貿易。由此可見,比較優勢學說更能解釋普遍的經濟現象。因為比較優勢學說表明,不僅擁有絕對優勢的國家可以從國際貿易中獲得比自身生產更多的利益,不具有絕對優勢的國家也可以,為現實中的此類國際貿易提供了理論依據。既然國家貿易能為所有的國家帶來更多的利益,那么國際貿易就應該在盡可能大的范圍內進行。這樣,比較優勢學說就從理論說明了自由貿易的必要性。當然,任何理論都有其進步性和局限性,李嘉圖的比較優勢學說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不足之處。一是比較優勢只對國家間貿易的分析是靜態的,它只能總結某一時點上國家間貿易的優勢所在,無法分析比較優勢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可能會產生的變化。二是比較優勢理論只以生產商品所需勞動時間為依據,忽視了各國的自然稟賦和技術條件等可能會影響到比較優勢的其他因素。三是比較優勢沒有說明國際貿易中利益的分配問題,即貿易雙方以什么樣的比例分配貿易利益。
二、新古典貿易理論
1993年,瑞典經濟學家俄林出版了《地區間貿易和國際貿易》,俄林在書中的分析選用了新的理論基礎,即他選用了自然要素稟賦而非生產商品的時間,從新的出發點分析了國際產生的原因。生產要他在生產要素自然稟賦論中各個國家對各種自然資源的占有情況不盡相同,而且各種商品的生產所需要各種要素的比例也不一樣,參與國際貿易的國家可以通過生產以本國具有的相對豐富的資源為要素的商品并在國際市場上出售以獲取貿易利益。原因在于,以相對豐富的資源為生產要素必然使得該國這種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低于這種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所生產的這種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從而利用價格優勢獲取比國內市場的貿易中更多的利益。顯然,赫克歇爾俄林提出的模型在比較優勢學說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深入研究,俄林模型的進步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解釋了比較優勢理論中相對優勢產生的原因,即在于各個國家所擁有的自然資源狀況的不同。兩地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的豐裕程度不同導致商品的生產成本不同,產生市場上商品價格的差異,為貿易的產生提供了必要條件。二是俄林不僅對某種商品的生產和貿易作出分析,而且從資本、技術等要素出發在宏觀層面上說明一個國家的貿易優勢和劣勢所在。第三,俄林模型解釋了國際貿易可能會給一國經濟和國民收入帶來的影響。由于一國在國際市場上出售使用豐裕生產要素的資源并獲得高于國內市場的利益,必然使得該種要素的需求量增加,價格上升。反之,需要使用本國相對缺少的資源生產的商品可以從國際市場獲得,從而使該類商品生產要素的需求減少,近而使該種商品的價格下降。生產者和消費者均會從此類貿易中獲得更多利益。
三、新貿易理論
20世紀70年代后期,對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發展迅速,克魯格曼、迪克西特、諾曼、赫爾普曼等經濟學家不斷嘗試把新的理論應用到新古典貿易理論中來解釋現代國際貿易現象,逐漸形成新貿易理論。其中,對新貿易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克魯格曼的《報酬遞增、壟斷競爭與國際貿易》奠定了新貿易理論發展的基礎,對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至今不衰。與俄林選擇自然資源稟賦為研究的出發點不同,克魯格曼改變了對國際貿易理論分析的基礎,他假定廠商的生產是規模報仇遞增的,并以此為依據得出使市場實現均衡的兩個條件。首先,根據微觀經濟理論,廠商為了獲得最大化的利潤需要選擇在邊際利潤為零的點上進行生產,在該點上廠商的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邊際利潤為零。其次,廠商可自由進入或推出一個行業的生產,通過經濟學的分析可知,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在價格等于平均成本時,進入生產的廠商數量等于退出生產的廠商數量,即生產規模實現均衡。新貿易理論通過解決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瓶頸而把貿易理論的發展推向前進。新貿易理論相比新古典貿易理論最大的優勢在于其現實適用性的提高,它能夠揭示經濟中更普遍的現象,并對新古典貿易理論無法解釋的難題給出了合理的解釋,即為什么國際貿易的大部分沒有發生在要素稟賦相差極大的國家之間。在新貿易理論中,由于商品的多樣性及其隨經濟、科技、市場需求等的不斷發展和變化而處于變動之中,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生產所有種類的商品,所以國際間的貿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至于在生產商品的分工中哪個國家生產哪些商品則由資源占有狀況和生產條件等因素確定。新貿易理論當然也是不盡完善的,它的缺陷主要在于對廠商的要求過于嚴格,嚴格假設所有的廠商完全相同,忽略了各個廠商之間所存在的領導者才能、資本及技術條件的差異,無法解釋行業中廠商數量及規模的變動,或者一些企業在競爭中步步為營,規模和收益不斷提高,成為行業中的主導者,而另一些廠商卻在競爭中被淘汰,退出競爭。對前人無法解釋的難題做出解答是新的理論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新貿易理論雖然解釋了新古典貿易理論無法解釋的里昂惕夫之謎及相關難題,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方面與現實不相吻合。針對這一問題,新貿易理提出了貿易障礙這一概念試圖對此做出解釋,但是并沒有給出具體的變量或參數在模型中做具體的分析,因此這一問題至此并沒有得出系統合理的解釋每一個理論的局限之處都會成為新理論發展的基礎和動力,基于對這一難題的解釋,以楊小凱為代表的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得到了拓展。
四、新興古典貿易理論
新興古典經濟學家的主要創立者是華裔經濟學家楊小凱。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關鍵假設是經濟中的每個個體都即使生產者又是消費者。由于每個個人、廠商或者國家都不能囊括所有商品的生產,因此生產者之間存在分工,為貿易的產生提供了必要條件,當分工產生的專業化經濟大于進行貿易所需花費的交易成本時,貿易產生。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主要貢獻在于系統地解釋了貿易產生的原因,該論證在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中同樣適用。由于該理論對分工的論證主要基于內生優勢,因此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也被成為內生優勢理論。新興古典貿易理論認為,分工是貿易產生的必要條件,當分工經濟大于交易費用時為貿易的產生提供了充分條件。即使所有的人都完全相同,不存在任何差異,也會在后天的分工選擇中形成各異的內生比較優勢,分工促使貿易的產生,貿易的成本形成交易費用,當交易成本大于分工經濟的時候貿易產生的條件消失,各國又會發展封閉式經濟,取消國際貿易。所以分工與專業化經濟大于交易成本是貿易產生的必須條件,二者缺一不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交易效率在不斷提高,交易所需的成本不斷下降,分工經濟的優勢更加突出,又會返而促進商品生產的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市場經濟越活躍,商品種類越多,消費者對多樣化商品的需求就會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滿足,從而使福利水平提高新興古典貿易理論是楊小凱教授對古典貿易理論的深層次完善和補充。他從國際貿易的基本問題即貿易的產生出發,對貿易的起源進行了追本溯源的分析,并對在此基礎發生的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及各個層次經濟體的運行做詳盡的闡述,使國際貿易理論體系更加完整。同時在圍觀和宏觀層面上對貿易的運行機制進行了理論總結。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進步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以內生比較優勢為依托,與古典貿易理論的外生比較優勢形成對比,但又以之為基礎。相比靜態的古典貿易理論分析,新興古典貿易理以專業化經濟為基礎對貿易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探討,并在此基礎上對產品和市場的相關問題做了動態分析。世界經濟總是處于不斷的變動之中,而靜態分析卻只能描述在某一時點上經濟的狀態。因此,為了使理論更加接近現實,需要對經濟的動態運行進行分析,內生優勢的變化就是動態分析的主要因素。動態分析使理論更加接近現實,增加了對現實的適用性和解釋能力。其次,新興古典貿易理論是現實化的理論,它以專業化經濟和交易成本為衡量標準現實經濟的運行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也為管理者對貿易選擇相關決策的制定提供指導,以在分工經濟和交易成本的矛盾之中找到平衡點,使經濟的運行更加穩定和高效。而且說明了國際貿易中經濟分工的均衡狀態,為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再次,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對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產生原因做了統一分析。認為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起源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即當分工產生的專業化經濟大于交易成本時,貿易就符合人類最大限度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因此自然產生。它突破了新貿易理論的局限,即雖然說明國際貿易的益處,卻無法論證為什么國際貿易要由國內貿易發展而來,而不是在貿易產生的時候就被所有的國家所承認并采取。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對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起源的統一是該理論對國際貿易理論體系的最大貢獻,不僅使國際貿易理論體系更加完整,也把經濟運行的本質在更深層次上揭示出來,提高了理論對現實經濟的認知和解釋深度,因此也具有及其重要的現實性指導意義。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不足之處主要有兩點。首先,它無法指明參與國際貿易的國家應依據什么原則選擇出口和進口商品。根據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出口一國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或者進口存在比較劣勢的產品舉均能獲得比自己生產更多的利益。因此可以根據生產商品的比較成本的高低來確定要出口或進口哪些商品。新古典貿易理論中,對貿易模式問題也給出了明確說明,一國應出口較多使用其豐裕要素的產品,而進口較多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通過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優勢獲得更多利益。在新興國際國際貿易理論中,克魯格曼指出,商品生產的專業化生產所帶來的利益是國內和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無法對具體應選擇哪些產品用于出口或哪些產品需要進口做出具體說明。只能說明一國應出口本國的專業化經濟較強,交易成本相對較低從而可以帶來更多交易利益的商品,同時需要進口那些本國的專業化經濟較弱,通過國際貿易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獲得的商品。至此,國際貿易理論中的三大基本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第二個缺陷在于其對現實經濟解釋力的欠缺。該理論追求形式上的全面性,而無法顧及對經濟運行細節的說明,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使一個宏觀的框架,而不致力于對細微現象的解釋。為了構建嚴密的邏輯框架,新興古典貿易理論提出了嚴格的假設條件。而且該理論中所涉及的數據無法從現有資料中獲取,從而無法對其進行檢驗或運用這一理論對現實狀況進行預測。此外,新興古典貿易理論更適用于解釋長期中的經濟現象,而對短期經濟現象缺乏解釋力,所以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在現實中的適用之處極其有限,它在理論上對以往貿易理論的發展及對以后貿易理論的啟示方面所起的作用遠大于它對現實世界經濟運行的解釋和對經濟發展的預示。即理論意義大于其現實意義。
作者:于彩鳳 單位:貴州大學
參考文獻
[1]趙梅.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及其啟示[J].紅河學院學報,2005,12.
[2]郭波,吳平,穆鵬.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脈絡與演進規律[J].大連大學學報,2011,2.
[3]龐丹丹.淺談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J].北方經貿,2014,2.
[4]王秋玲.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J].金融經濟,2009,5.
[5]雷輝.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及對發展中國家的啟示[J].改革與戰略,2006,1.
[6]王建福.論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歷程[J].經濟師,2005,9.
[7]陳鈞浩.全球化經濟的要素流動與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方向[J].世界經濟研究,2013,11
[8]陳曉文.國際貿易理論發展思路及新趨向[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0,12.
[9]周梅妮.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歷程簡述[J].甘肅農業,2005,6.
現代意義上的國際經濟學是在傳統的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作為一門系統的和獨立的理論,它的出現大約在本世紀四十年代,即以凱恩斯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學派興起后不久,幾十年來,國際經濟學研究吸引了西方許多經濟學者的注意力并不斷得以發展,新的方法和學說層出不窮。國際經濟學的一般理論包括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國際金融理論和國家貨幣政等。最近幾十年來,在以克魯格曼、弗里德曼等經濟學家的推動下,國際經濟學一般理論各個方面方面均獲得了持續和富有成效的發展。
一、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
(一)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
1、新李嘉圖主義的國際貿易理論
在國際貿易實踐中,H-O-S理論一直占據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夫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圖主義的國際貿易理論經堅持并繼承了李嘉圖的比較利益論,認為貿易的真正來源在于各國的比較優勢的差異,而并非資源稟賦的差距。新李嘉圖主義以一種比較動態的、長期均衡的分析來解釋國際貿易。新李嘉圖主義貿易理論把收入分配置于整個的突出位置,并貫穿分析的始終。
新李嘉圖主義的國際貿易理論與李嘉圖理論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圖是從各國生產的角度即從各國的生產特點不同和勞動效率的高低不同上來解釋比較優勢的差異;新李嘉圖主義不僅從各國生產的角度來分析和比較各國的比較優勢的差異,而且,同時強調要從各國分配領域、從經濟增長、經濟發展的動態角度來分析和比較各國比較優勢的不同。
新李嘉圖主義的代表斯蒂德曼認為他的貿易理論是把分析的重點放在貿易與被生產的生產資料、利潤、工資和經濟增長的聯系上,特別地,斯蒂德曼強調了收入分配在其理論中的突出作用。按照新李嘉圖主義的價格決定方式,影響價格的因素主要是生產資料投入系數,勞動投入系數,分配率。由于一國生產某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是由生產技術、分配關系(表現為利潤率、利息率和工資率)、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程度等三個方面的因素決定的,因此不同國家生產某種產品的比較優勢的差異不僅表現在生產技術、生產條件、勞動效率等差異上,而且不同國家由于分配關系的不同也會導致產品的比較優勢不同。而影響分配關系變動的一個重要影響是經濟增長、經濟發展程度。這樣,處于不同經濟增長階段、處于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的國家生產某種產品的比較優勢就自然不同。2、克魯格曼的貿易理論思想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以李嘉圖以要素稟賦差異為基礎的“比較優勢”原理為代表,但是實際國際貿易中大量貿易是發生在同類產品內部,70年代末以來,保羅·克魯格曼提出“規模經濟作為國際貿易產生原因”的解釋,他在產業內貿易理論有關基本假設和結論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各種模型深入闡述了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與國際貿易的關系,成功的解釋了戰后國際貿易的新格局。保羅·克魯格曼的新貿易理論以成熟的壟斷競爭模型(張伯倫壟斷競爭)來分析規模經濟以及產業內貿易。
克魯格曼認為在“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式下的市場體系中,產業部門的擴張是通過廠商數目的增加(更大的規模經濟)相結合而實現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每個國家都以其生產的產品供應世界需求,因而我們就得到了雙向的產業內貿易,若各國擁有相同的要素稟賦,就不存在產業間貿易(各國生產等于本國消費量的競爭產品),而存在大量的產業內貿易。
張伯倫壟斷競爭部門的更低單位成本的更多商品種類對每個工資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產業內貿易帶來的社會凈福利將抵消收入分配(要素價格)上的矛盾,從而使貿易自由化獲得普遍支持。[2]
根據斯蒂格里茲的規模經濟與多樣化消費之間兩難選擇的模型,克魯格曼建立了一個由規模經濟而不是由要素稟賦或技術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規模經濟內在于廠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規模報酬遞增條件下的國際貿易,最終得出結論或要素稟賦差異的結果,相反,由于與勞動力增長和區域聚集類似的貿易效應,貿易可能僅僅是擴大市場和嚴密、有說服力的收益遞增條件下的貿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在貿易理論中的地位。
克魯格曼又考察了規模經濟、產品差異與貿易型式的關系。競爭的經濟被允許貿易時,即使它們有著相同的偏好并從貿易中得益??唆敻衤职l表了《產業內專業化分工與得自貿易的利益》該理論模型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理論中完全競爭和規模收益不變這兩個基本假定,使新貿易理論向規范化方向邁進了重要的一步。(二)新貿易政策理論的發展
貿易政策理論是較早發展起來的國際經濟學理論之一。早在本世紀20年代末,作為“新重商主義”的凱恩斯在《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一書中就指出:“政府的機能不能不擴大,這從19世紀政治家來看,或從當代美國的理財家來看,恐怕要認為是對于個人主義之極大侵犯,然而我為之辯護,認為這是一切現實的辦法,可以避免現行經濟形態的全部毀滅。”[3]在國際貿易方面凱恩斯主張政府干預對外經濟貿易活動,利用貿易順差保持國內充分就業。
本世紀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義占據了經濟理論的中心位置,主張政府應該對國際貿易進行適度的干預。作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認為:“自由市場的存在當然并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競賽規則的制定者,又是解釋和強制執行這些已經被決定的規則的裁判者,時常所做的是大大減少必須通過政治手段來決定的問題范圍,從而縮小政府直接參與競賽的程度?!保?]
1、貿易保護理論的新發展
9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貿易的擴大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在貿易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在這種形勢下,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紛紛出現。DominickSalvatore在的《國際經濟學》一書中列出的新貿易保護主義包括:自動出口限制,技術、行政與其他法規限制、國際卡塔爾、傾銷、進出口補貼等。[5]目前較為代表性的新貿易保護主義包括:地區經濟主義新貿易保護論、國際勞動力價格均等化保護論以及環境有限新貿易保護論。
1994年,英國學者蒂姆·朗和科林·海茲在《新貿易保護主義》一書中提出,地區經濟主義新貿易保護論“旨在通過減少國際貿易和對整個經濟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樣化,讓它朝向地區或國家內生產的最大化方向發展,然后以周邊地區作為依賴對象,并且只把全球貿易作為最后選擇?!保?]其代表人物是英國學者蒂姆·朗和科林·海茲。
他們認為在目前的世界環境中,自由貿易所帶來的問題比其期望解決的問題多,鑒于自由貿易無法解決貿易與發展、貿易與環境等問題,因此必須用新的貿易保護主義取代它,新貿易保護主義主張:首先要加強地區間合作,實施新型的地區主義“自力更生應該成為國家內部以及一個地區的國家之間的一個共同目標,這樣可以使他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最大程度的滿足需要和提供服務,如果經濟活動市委自力更生提供服務,那麼他們對國際貿易的依賴程度就會降低,經濟增長會受到無情競爭的影響也會減少,當生產和就業必須一致為了滿足地方需要而服務時,就應該重新將經濟活動定位,使其擺脫出口導向的模式。”[7]實行地區性貿易保護主義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變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結構中的不利地位,同時也可以保護環境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新貿易保護主義還主張為使地區經濟發展,來實現貿易平衡和保護世界環境,這就需要一國根據預期的出口量控制進口量并且要使兩者嚴格平衡,并制定高標準的進出口限制規則。
國際勞動力價格均等化新貿易保護論的基本觀點是:由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工資水平遠遠超過發展中國家,如果西方國家不對發展中國家實行貿易限制,將會造成發達國家工人的工資水平向低收入國家的工資水平看齊,從而導致發達國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發達國家應該對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性產品實行貿易限制。進入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受到低增長和高失業率的困擾,增加了大工業的保護,抵制發展中國家的進口,1993年發展中國家將近1/3的出口產品受到發達國家的配額制和其他非關稅壁壘限制。
環境優先新貿易保護論主要表現在借保護世界環境之名限制國外產品的進口,保護本國衰退的劣勢產業,其主要論點是:由于人類生態系統面臨巨大威脅,在國際貿易中應該優先考慮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為了保護環境任何國家都可以設置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控制污染產品進出口,同時任何產品都應將環境和資源費用計入成本,使環境和資源成本內在化。
2、國際貿易的內生性增長的新理論
長期以來,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國際貿易的增長可以帶動國內生產效率的提高。以哈伯勒代表的經濟學家認為國際貿易是新觀念、新技術、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傳播媒介,國際貿易可以充分利用沒有開發的國內資源、刺激國內生產者提高效率,同時通過市場規模的擴大,貿易使勞動具有了經濟規模性,因此國際貿易可以稱為“經濟增長的動力”。
為了從國際貿易和經濟增長的長期關系角度進一步揭示國際貿易產生的正面作用,經濟學家羅莫和盧卡斯提出了內生性增長理論,他們認為一國減少貿易壁壘并促進國際貿易后,將長期取得加快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效應,這主要因為國際貿易可以使該國加快技術引進、吸收、開發以及創新過程,擴大生產經濟規模,減少價格扭曲提高資源利用率等[8]。3、不完全市場競爭下的新貿易政策理論
不完全競爭的貿易政策理論認為市場結構的類型決定了行業的競爭程度和貿易形式,因此依據國內外市場結構的狀況來選擇指定貿易政策可以在貿易自由化進程中最大限度的保護國家利益。80年代初以來,以布蘭德、斯本色、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等為代表的經濟學家提出了以“戰略性貿易”為核心的新貿易理論,新貿易理論認為,在規模收益可變和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下,政府干預的貿易政策只要使用得當能夠使一國從相對自由貿易中獲益。
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等經濟學家根據不同的市場結構,討論各種貿易工具如關稅、配額、進出口補貼和進出口稅等,在各種市場結構下的運用結果,得出了不同市場結構下應該運用的最佳政策工具,與此同時,他們還指出在寡頭市場結構下,貿易政策可能會使干預者獲得有利的“戰略效應”,并通過抽取和轉移他人經濟利潤以及獲得更大的外部經濟來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9]新貿易理論對市場運行的優化、干預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積極的理論意義。
(1)不同市場結構中貿易政策的制定
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等將其研究領域集中以下兩種市場結構中貿易政策的制定上:
①考慮戰略互動作用對出口市場的影響。
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在假設一國市場上的國內公司具有市場力量,并同具有市場力量的國外公司競爭基礎上,對政府施加的貿易政策如何影響公司行為以及市場運行結果進行探討,這就是所謂“戰略出口貿易政策”問題。對于戰略出口貿易政策問題,他們根據80年代初提出的布蘭德—斯本色模型,分析了寡占市場下廠商進入對貿易政策選擇的影響和“一致性推測”的寡占行為,指出廠商進入的可能性進一步削弱了出口補貼促進進出口的作用,更多地加強了出口稅收鼓勵進出口的作用,同時“一致性推測”這種寡占行為對于自由貿易是最佳的。
②探討國內市場上戰略互動的影響。
他們在假設具有市場力量的國內公司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基礎上,探討政府政策的作用,這就是所謂“戰略出口貿易政策”問題。對于這一問題,克魯格曼首先經過對外部經濟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進行重新定位之后,提出了建立在外部經濟基礎上的“出口促進型進口保護理論”,即將外部的規模經濟作為獨立的幼稚產業加以保護。另一方面,克魯格曼建立了一個存在規模經濟和寡頭壟斷市場下,以貿易保護促進出口的模型。通過這一模型可以看出,國內公司的邊際成本與國外公司的邊際成本成負相關,通過關稅保護可以提高國外公司的成本。克魯格曼還把研究與開發、學習效應與國內公司的邊際成本聯系起來,認為貿易保護會導致研究與開發的投入的提高,使得外部經濟效益提高。[10]
(2)貿易政策工具的選擇
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等在對不同市場結構下的貿易政策工具進行比較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在現有的不完全競爭的模型下,有關最佳貿易政策工具的選擇方式:在國內外的市場結構均為完全競爭情況下,自由貿易政策是最優的,但是當一國商品的進口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程度的優勢時,關稅可以改善貿易條件并提高福利;在國內外市場結構均為壟斷競爭的情況下,貿易形式表現為規模經濟與產品差異的行業內貿易,這時對差異產品征收最佳關稅可以改善貿易條件和提高福利;在國內市場是完全競爭但國外市場是壟斷情況下,可以通過將國外企業的超額利潤抽取一部分作為關稅;在國內市場是壟斷但國外市場是完全競爭的情況下則可依據國內產業發展情況,采取關稅或配額政策;在國內外市場都處于壟斷時,可以依據不同的貿易模型如古諾雙頭壟斷模型等制定不同的政策。
保羅·克魯格曼則認為如果某個國家的政府能夠設法保證占領本個某一市場的企業是本國企業而非他國企業,就能以犧牲他國的產業為代價,確保本國企業在這一產業領域內的發展,也能夠提高本國的國民收入與福利。他與詹姆斯·布蘭德合作發展了國際雙頭壟斷模型,在這一模型的基礎之上,他假設有一個本國廠商和國外廠商,在國內外市場中進行競爭,在本國開始征收進口關稅的情況之下,外國廠商在國內市場的交貨成本上升,其邊際成本上升,本國廠商產量上升,邊際成本下降,這將最終導致在國內外兩個市場中,本國廠商的銷售量上升,外國廠商銷售量下降,本國廠商不僅加強了在國內市場上的優勢,也加強了在國外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從而將在出口市場中獲利。[11]克魯格曼因此認為政府可以實行對每個產業加以保護的政策,直到該產業成本下降到具有在世界市場上的優勢為止。
二、國際金融理論和政策
1997年發生在東亞地區并波及到整個世界的金融危機,推動國際經濟學界對國際金融一體化發展、國家貨幣政策、國際資本流動、匯率制度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國際金融和政策理論有國際金融安全、克魯格曼的貨幣匯率理論、國際貨幣一體化等。
(一)國際金融一體化的負面影響
世界經濟的全球一體化趨勢已成為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出一個重要特征,世界金融一體化則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必然結果。由于生產的社會化和國際分工的發展,經濟國際化對世界金融一體化提出了客觀要求。隨著電訊技術的普及和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跨國銀行空前的海外擴張,國際銀行業競爭加劇發達國家積極開拓、控制新興市場等等,國際金融一體化發展迅速。此外,各國金融管制不斷放松,國際投機活動的加劇,以及為逃避各國政府種種限制以取得自由化的舉措國際金融一體化趨勢經過80年代的發展,到了90年代已形成了國際金融一體化一個,對促進世界政治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一般認為,世界經濟一體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出了國界,使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的經濟活動相互依存、相互聯系,進而形成世界范圍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機整體?;蛘哒f,是指世界各國均參與全面的經濟合作并到任何一國或經濟領域的變動均會引起世界經濟整體動狀態。世界金融一體化是指各國或地區在金融業務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賴、影響而產生的逐步聯合成為一個整體的趨勢。國際金融一體化的表現是:各國金融政策傾向一體化;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重點是離岸金融市場與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證券投資國際化);資本流動自由化、國際化,這是世界金融一體化最突出的表現,它包括貨幣兌換自由、資本在行業間轉移自由和資金進出自由。國際金融一體化的發展對國際經濟體系構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1、國際金融一體化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限制國際
關鍵詞: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改革;高等農業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6-0091-02
國際貿易課程不僅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核心基礎課之一,同時也是其他經管類學生重要的必修或選修課程。遺憾的是,當前高校國際貿易課程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高等農業院校,本文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指出農業院校在國際貿易課程教學中突出的共性與特質問題,剖析其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議。
一、國際貿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教學內容過于陳舊。目前,針對本科生的國際貿易課程依然集中于傳統的成熟理論的講授,主要包括古典與新古典貿易理論,而對克魯格曼的新貿易理論以及最近幾年興起的新新貿易理論部分,幾乎沒有涉及。同時,對于傳統經典理論的介紹也只偏重理論本身,而對理論在經驗中的檢驗的相關內容明顯缺乏。教學內容缺乏更新是當前高校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包括綜合大學與農業院校。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盡管已非常成熟,但在現實中的解釋力在逐漸減弱,經典理論應該作為學生學習國際貿易的基礎和開端,但絕不應是學習終點,這樣不僅無助于學生對國際貿易課程整體框架和發展脈絡的熟悉,且導致理論與實際脫節。究其原因,除了教師專業技能限制以及科研壓力等原因之外,還跟教材更新速度緩慢相關,當前多數國內教材對新的國際經濟現象、經濟問題的追蹤及理論分析明顯滯后,加上學生過度依賴教材,偏重考試結果,從而導致按照既有教材照本宣科的教學現象較為泛濫。
2.教材選取的隨意性與主觀性。教學成敗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是對教材的選取,國際貿易課程的教材僅國內出版的就可謂是汗牛充棟,編著者眾多,不僅良莠不齊,而且難易程度不一;如果教材選擇適當可事半功倍,否則可能誤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情況而言,教師在選取教材時,并未較多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更不會考慮該門學科對學生的長遠影響;往往選取的標準是主要偏重個人偏好,尤其是傾向于挑選容易講解的教材,做到最大可能地節約個人精力和投入;并且一旦選定教材在若干年內都不進行更換和調整,而多數教材的更新速度是緩慢的,但是教學內容卻一如既往地按照選定不變的教材年復一年地講授,也很少進行課件的更新與補充。而在學生這一方面,為了考試順利通過,多數人過分依賴制定教材,即使有推薦的其他版本教材和輔助學習資料,學生通常也并不重視,結果,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實習環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大學生實習是一項充分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的活動,是教學在課外的體現與延伸,實習應根據所學專業進行相應的安排,進而檢驗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然而遺憾的是,當前很多高校對待大學生實習并不重視,或者讓學生自己去找企業實習,或者學校統一安排,但卻流于形式。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而言,由于是農業院校,具有很多農業方面的優勢資源,比如實驗與研究基地、優秀的農業科研隊伍以及農業區位資源等等。所以,多年來我校貿易專業學生的實習方式主要是深入到周邊的農村地區進行農戶調研,采集相關數據信息,最后就具體農業領域相關的實際問題形成調研報告??梢哉f這種方式極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實地調研能力,并使其親身體驗中國農村、農民與農業的發展現實,然而,弊端是與國際貿易專業理論偏離較多,無法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更甚者,由于我校長期以來形成的實習傳統,導致貿易專業學生逐漸忽視國際貿易等核心基礎課程的學習,嚴重影響了國貿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與質量提升。
4.學生經濟學基礎普遍薄弱且主觀能動性不強。國際貿易是以經濟學為基礎的,是經濟學在國際范圍內的應用。但是,農業院校由于其農學研究氛圍濃郁,而經濟學等基礎學科發展相對滯后。因此,國貿專業學生的經濟學基礎普遍較為薄弱,這就成為在國際貿易學習中的絆腳石。同時,受到院校教師科研領域與學校優勢資源的影響,貿易專業學生也較多傾向于純農學的研究,而對與國際貿易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研究并不十分感興趣;結果導致,很多貿易專業學生在最后的畢業論文設計中選擇國際經濟學研究方向的寥寥無幾,反而普遍在管理學或農學范疇內選題;長此以往,通過學生之間的跨屆交流就形成了一種傳統,而這種傳統又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即由于畢業論文設計可以任意選題,導致他們更加不注重國際貿易的學習,僅僅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或是為了獲得獎學金而進行的一種功利式的學習,也正是因為如此,多數學生過分依賴指定教材和課件,而并不關心是否獲取了真知,沒有學習熱情,明顯缺乏主觀能動性。
二、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改革建議
1.更新教學內容。(1)吸收最新的學科研究進展和科研成果。國際貿易課程是一門既古老又年青的學科,國際貿易理論伴隨西方經濟學的發展而發展,同時,國際貿易實踐活動不斷地出現新形式、新趨勢。于是,在針對學生的理論學習中,要注重學科前沿并及時更新到教學內容中去,比如新新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等近幾年剛剛興起同時又引起較多學者關注的新理論;同時,條件具備情況下,還應選擇有代表性的前沿研究文獻作為授課內容的一部分。(2)突出“國際性”特色,同時更要注重結合中國國情。國際貿易專業具有鮮明的“國際性”特色,課程要突出該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但更值得強調的是結合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實際進行課程內容設計。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對外貿易高速發展,同時又不斷地涌現新的問題,國際貿易理論在解釋發達國家貿易實踐方面無疑是較為成功的,但是否也能很好地解釋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的情況呢?這些都應是授課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3)教學內容的更新與補充與教師的科研課題或研究興趣相結合。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高校教學與科研活動實際是相分離的,但實際上教學科研是可以融合互為一體和相互促進的。任課教師如能將自己的研究課題或研究興趣融入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能使其在該領域的研究越發成熟和深入;對于學生而言,一方面可了解到老師的研究興趣,促使其更好地參與到教師的課題研究中來,從而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該學科;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
2.改進教學方法。(1)優化教學手段,促進教學手段現代化建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如案例教學、音像教學、計算機模擬軟件教學、開放式研討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尤其應注重開發案例教學、計算機模擬技術與課堂研討等形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而且可促使其更好地掌握該學科的研究技術和手段,同時提升理論學習與研究能力。(2)改進實習方法,加強實踐環節訓練。理論聯系實際是教學方法改革的核心原則,同時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檢驗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新的教學方法應注重將課堂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實現感性與理性認識的提升。有鑒于此,建議我校在實習環節應根據不同專業進行安排與設計,而不是采取一個模式、“一刀切”。就國貿專業學生而言,應安排去對外貿易企業或工商企業,以及海關、外管局、檢驗檢疫局等政府職能部門觀摩學習,建立幾個穩定的實踐型校外實習基地。
3.強化國際貿易教學的國際化理念。(1)擴大與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赏ㄟ^國際間與校際間的學者互訪,開設貿易領域專家講座的方式,讓學生接觸國內外最前沿的學科知識與信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已與國外很多院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已建構起一個比較好的國際交流平臺,只是較多集中于農經領域,在未來的發展中,應多注重在經濟學、國際貿易等學科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同時,應多邀請國內知名院校的專家學者前來講座,并采取計學分制的方式形成學生激勵式參與。(2)引進國外原版教材,嘗試雙語教學。雙語教學是提高國貿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方法,也是與國際接軌、適應經濟全球化時代的需要。首先,對于教材的選取做到難易程度適中,同時為學生推薦輔助教材和學習資料;其次,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增強對教師的技能培訓;最后,應合理設計課程體系,增設專業英語課程以輔助雙語教學的順利進行。
總之,國際貿易課程改革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對于農業院校國貿專業學生而言更應注重對其經濟學基礎理論的訓練。通過更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等多管齊下的改革,有理由相信一定能培養出適應當今日益國際化需求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臺照.考試與素質教育[J].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0,(3).
[2]陳祥升、林楓.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改革及思考[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9,(1).
[3]沈伯明.經貿類課程雙語多媒體教學初探[J].外語外貿高教研究,2000,(3).
[4]胡國恒.新新貿易理論與國際貿易課程改革[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9).
[5]歐陽卉.國際貿易課程雙語教學改革研究[J].黑龍江教育,2012,(6).
[6]蔡中華,趙寶元.“雙語教學”在國際貿易與經濟專業的教學改革中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探索,2007,(1).
[7]孫瑞華.國際貿易課程案例教學探索J[].石油教育,2001,(2).
一、國際經濟學學科的主要特點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中國部分高等院校才開設國際經濟學這門課程,之后越來越多的高校也陸續引入這門課程。作為一門在中國發展時間仍不長的經濟類專業基礎課程,國際經濟學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以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國際經濟學以經濟學的一般理論為基礎,研究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是一般經濟理論在國際經濟活動范圍中的應用與延伸,是經濟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國際經濟學主要是以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從研究內容來看,國際經濟學主要包括微觀部分(國際貿易部分)和宏觀部分(國際金融部分)兩大塊。其中,國際貿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觀經濟分析為基本工具,屬于實物面研究;而國際金融理論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觀經濟分析為主要工具,屬于貨幣面研究。
2.理論體系比較龐大。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比較廣泛,并且涉及到很多當前國際經濟中的現實問題。微觀部分主要研究國際貿易純理論、貿易政策、貿易與經濟增長、要素國際流動等問題,側重于解釋國際貿易的起因與利益分配以及國際貿易政策的影響及其依據等。宏觀部分主要研究國際收支理論與政策、匯率理論與政策、開放經濟下的宏觀經濟政策和國際貨幣制度等問題。從國際經濟學所涉及到的理論派系來看,微觀部分主要涉及到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要素稟賦理論、重疊需求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規模經濟理論等,宏觀部分主要涉及到貨幣模型、資產組合平衡模型、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等,可謂是理論派別林立。此外,國際經濟學是一門發展的學科,如克魯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國際經濟學體系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3.與其他專業課程互為依托。國際經濟學和經濟類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程,如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課程互為依托。在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國際經濟學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專業課程之前或者與其同時開設。在國際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將會涉及到一些財政、金融、投資和貿易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因此以前所學習的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投資學等基礎課程是國際經濟學學習的基礎。與此同時,國際經濟學的學習也將為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投資學、國際金融學等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并有利于學生以更為開闊的國際視野來學習和研究理論和現實中所涉及的財政、金融、投資和貿易等方面的問題。
4.對數學能力的要求較高。國際經濟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其內容涉及到比較多的經濟數量關系。國際經濟學之所以能夠形成關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論體系,是因為它體現了數學的基本特點,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邏輯的嚴密性。一般來說,經濟學的學習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數學知識作為支撐。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數學模型進行論述的國際經濟學,更是要求學生具有比較扎實的數學基礎。
二、國際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國際經濟學同西方經濟學一樣,都是從西方發達國家引入的經濟類課程,這些西方經濟理論在解釋或應用到中國經濟發展實際的過程中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當然,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也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
1.學生的專業基礎較為薄弱。作為經濟學類專業的基礎學科,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也是國際經濟學學習的基礎和前提。盡管這些課程在教學計劃中都有所安排,但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這一問題在國內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學實踐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應試教育這一傳統思維的影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將所學的理論同經濟發展實際聯系起來并加以理解和記憶,致使專業基礎不夠牢固。而這勢必會影響到國際經濟學的教學效果,難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2.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較弱。數學是經濟學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國際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較多的數學模型和邏輯分析。在教學的過程中明顯發現,學生對數學工具的運用還不夠熟練,數學思維能力較弱,對邏輯推導、數學證明等比較生疏,尤其是難以理解理論模型的經濟意義,不能將數學模型與其經濟含義聯系起來。因而,學生的數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3.教學方式比較傳統。目前,很多國內高等院校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仍普遍采用“滿堂灌”這種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皾M堂灌”式的教學方法將講授知識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而忽視了學習方法的引導,更忽視了“教”和“學”的互動,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也發現大多學生仍傾向于“被動”學習,缺乏“主動”的思考。
4.理論與實際脫節較為嚴重。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大多高校仍傾向于由教師選取相應的教材并以該教材為中心進行教學,這有利于教師完成備課、講授等教學環節,也有利于學生對該課程理論體系的理解和掌握,但這也使得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教材,進而忽視了國際經濟理論與經濟發展實際之間的關系,難以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眾所周知,理論來源于實踐并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因而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可能會導致“教”、“學”雙方思維僵化,難以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學習并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更難以增強學生用所學理論來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國際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作為發展中國家,國際經濟學課程的定位應立足我國實際,借鑒發達國家(地區)的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該課程的教學方法,提高其教學質量,進而增強學生用所學的國際經濟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國經濟的改革和發展。
1.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為有效提高國際經濟學的教學質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學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而建設好國際經濟學師資隊伍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加強學科內任課教師的定期交流,不斷提高團隊意識,此外還要積極同兄弟院校的相關師資隊伍進行溝通和交流;(2)鼓勵任課教師到國內外其他高等院校進修和深造,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知識層次;(3)鼓勵任課教師進行科學研究,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科研水平;(4)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使之能夠熟練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并將其有效地應用于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
2.引入比較先進的教學方式。針對目前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目前國內有很多高校已經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開展雙語教學。因此,在我校國際經濟學的教學方面,可先嘗試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行雙語教學,然后逐步推廣到經貿學院的其他經濟類專業。此外,可以采取諸如課堂討論、案例分析、實驗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式,有意識地培養并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可嘗試將所涉及的理論同現實熱點問題結合起來,這樣不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更能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注重充實新內容。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國際經濟發展中的新現象層出不窮,國際經濟理論也在不斷發展,而教材里面知識的更新卻顯得有些滯后。因此,在結合教材講授國際經濟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密切關注國際經濟的發展動向,并及時充實新內容和引入新數據。如在講授國際貿易理論的時候,要引入當前國際貿易研究領域中出現的新思想和新理論;在講授歐盟區域經濟一體化實踐的時候,要引入新數據并介紹歐盟發展的最新動向等等。此外,還應將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同課程教學結合起來,堅持學以致用,并立足于為中國經濟發展作貢獻。
[論文摘 要]在國際貿易人文化發展這種重要趨勢的背景下,研究其對未來國際貿易的發展、和諧社會的構建所帶來的影響有著重大的意義;探討建立以人文貿易為基礎的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把轉變貿易增長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與應對貿易壁壘列入“人文貿易”的系統化研究范疇,也有助于大大提高貿易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
一、國際貿易人文化的內涵
進入21世紀后,隨著世界經貿的變化和發展,在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種新的價值取向正在國際貿易領域內悄然形成,即貿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貿易)現代人文主義思想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體現,它通過以wto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安排,特別是“貿易與環境”等問題納入wto新一輪多哈發展議程,使國際貿易活動不僅重視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問題,而且關注人類發展中的社會問題。
在傳統人文主義的影響下,國際貿易的指導思想以謀取最大限度的經濟利益和對物質財富的最大限度占有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義理論,還是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理論、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和h-o原理都只是重視貿易的總量,很少顧及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導致人類發展與自然發展的對立,使人類社會在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生態失衡、貧富分化等。
現代人文主義思想從根源上改變了傳統人文主義思想對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錯誤價值導向。wwW.133229.Com以1995年建立的wto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旗幟鮮明地將可持續發展寫入前言,作為一個重要宗旨,這是對gatt宗旨的重大發展。在發展國際貿易的過程中牢記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目標,是著眼于全球的長遠利益和子孫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時期生產與貿易的發展,而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以至從根本上動搖國際貿易的基礎,降低人類的生活水平。從gatt對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演變成wto對世界資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尋求的人類對資源利用能力的擴大主要表現在對資源利用質的提高,而非對資源利用量的擴大;從更深層次上講,也是現代人文主義思想在國際貿易的體現,是貿易人文化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二、國際貿易人文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一)國際貿易人文化對國際貿易理論基礎的動搖
第一,對指導國際貿易理論價值取向的哲學思考。理性經濟人的假設是現代經濟學基本的核心假設,是現代經濟學產生、發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與起點。經濟學研究主要建立在人們受自身利益驅動并能做出理性決策的假設基礎之上?,F代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在國際貿易內形化的新價值取向。人文貿易的哲學基礎現代人文主義堅持“以人為本”,追求人的全面發展。人文主義關注人的發展與完善,強調人的價值和需要,關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義,并且在現實生活中努力實踐這種價值和意義的精神。其哲學價值取向與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是完全不同的,對謀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假設提出嚴重挑戰。
第二,對傳統自由貿易能增進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長的質疑。關于自由貿易可以改善經濟福利的論斷是經濟學中最古老和最廣泛接受的原則之一。它在構造國際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單一市場地區,如歐盟和wto)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然而傳統自由貿易理論論證的條件假設中都沒有把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的負面影響計入生產成本。沒有考慮環境成本的“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長,其實是一種“虛擬”、“現時”的增長,其增長的背后忽略了“現實”、“延時”的補償成本,如果考慮環境成本帶來的財富和福利的損失,傳統的自由貿易會增進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長的結論實際上可能站不住腳。
(二)國際貿易人文化對多邊貿易體制的挑戰
隨著國際貿易人文化的發展,如何協調環境與貿易的關系,對多邊貿易體制的許多基本原則提出了挑戰。如生產過程和方法(ppm)問題和雙重環境標準的爭論對現有國民待遇原則提出了質疑;環境補貼和與環境成本內在化有關的生態傾銷問題使得人們重新思考公平貿易原則;發展中國家在保護環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國際貿易人文化的發展,將從新的角度思考兩者的協調問題。
三、建立以人文貿易為基礎的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的初步探討
(一)建立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的目標
建立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必須以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促進對外貿易的人文化發展。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應與人文化發展方向內涵是一致的。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應跳出傳統意義上的片面追求貿易額的“可持續”增長,而是在關注貿易總量的同時還應關注貿易的實際質量,從以物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到以人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從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續發展到追求長期綜合利益的可持續發展。
(二)建立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審視對外貿易效益來源,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轉變外貿的增長方式,必須重新審視外貿效益來源。首先必須建立人文貿易的評價體系,在衡量外貿效益的經濟指標體系中增加生態指標和社會指標,客觀評估外貿對國家經濟、生態、社會帶來的整體影響。在此基礎上,重新思考外貿效益的來源,對資源投入與貿易收益嚴重失衡的產業進行技術革新,減少其負外部性,促進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外貿收益的現實增長。
第二,建立貿易與環境的有效協調機制。建立貿易與環境的有效協調機制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加強貿易與環保法規、政策的協調,充分考慮貿易政策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及環境政策對貿易的扭曲代價,實現貿易與環境的雙贏;其二是建立人文貿易措施保護體系,推行綠色貿易行動計劃,合理建立中國產品綠色標準體系,既可以增加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產品的實際競爭力,又可以實現以人為本,自然、社會的協調發展的保障體系。
第三,構建應對國際貿易“人文壁壘”的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國際貿易的人文化發展伴隨著“人文壁壘”的產生,為了防止其帶來的負面影響,需構建相關的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對人文貿易發展過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壘”的變化因素進行監測、識別、評價、預測、預防控制并及時矯正不良發展的趨勢,以保證國際貿易人文化的健康發展。
參看
[1]ota sik, fred eidlin, william graf:for a humane economic democracy,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m]vol, 24, no, 3 (sep, 1986), pp,1233-1234
[美]理查德t德喬治.經濟倫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美]馬克a盧茲.經濟學的人本化[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