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3 17:07: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研究型經濟責任審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推進“溫馨教室,和諧校園”的建設。圍繞“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個核心,強調以教室為主要載體的軟環境建設,營造有利于師生身心發展的校園教育環境。
2、進一步貫徹落實“兩綱”。以學校“兩綱”特色項目建設為抓手,結合學科“兩綱”實驗項目的實施,重點加強過程管理,建立長效機制,促進學?!皟删V”課內外體系的逐步形成。
3、提升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認真貫徹市教委關于加強教師師德和育德能力培訓的要求,加大分管德育校長、德育教導的培訓力度,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區中(職)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中小學班主任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4、廣泛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主題教育活動。圍繞“迎奧運、迎世博”,營造濃郁的愛國主義氛圍,推進學科德育和校園文化的建設,引導青少年學生在與文化同行、與實踐同行、與健身同行的過程中,體驗生命的價值。
二、深化教育教學管理,全面提高各級各類教育質量
5、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以“共同體”為載體,充分發揮3所市級示范性幼兒園的示范、輻射、引領作用。深入開展區示范幼兒園和一級幼兒園創建工作,開展各級各類幼兒園的質量評估,力爭市、區示范幼兒園比例達到35%,市、區一級幼兒園比例達到80%以上。深入推進“幼兒園課程園本化整合實施項目”的研究,制定《幼兒園保育員、營養師結構優化方案》。進一步加強與區婦聯、區人口計生委的協作,完善區早教指導中心和分中心建設,提高0-3歲兒童早教工作水平。
6、進一步推動小學校際聯動與團隊合作。發揮4個“教育協作塊”的主導、引領作用,促進學校特色發展,提升學校管理力度,健全教育教學制度。積極探索“中學——小學”教育銜接工作,逐步形成優質、均衡、有特色的小學教育。
7、優化教育“協作鏈”機制。充分發揮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示范輻射作用,在辦學思想、課程建設、教學研究、教育評價、師資培訓、學校文化等方面體現龍頭學校的龍頭效應,把幫助、帶動初中作為加強自身建設,促進自主發展的有力抓手和強大動力。充分發揮“協作鏈”初中的主觀能動性,與高中達成共識,定時、定點、定內容地進行交流互動,努力形成自主發展、自我提高的新機制,在不斷充實內涵的基礎上形成特色,提高綜合競爭力。初中畢業生合格率達到98%。
8、深化初、高中教育教學改革。落實市、區教學工作會議精神,組織好國家和地方課程的有效實施,合理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認真制定和完善學校課程規劃、計劃及保證有效實施的管理制度。全面實施質量監控,制定科學、客觀、具有較強操作性的教學質量管理制度(命題、閱卷、聽課、評估、指導等),將其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因素。加強學校教研組建設,落實教學環節,全面有效地提高教育質量。提高教育均衡化水平,充分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培養創新型人才。積極開展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評審工作。
9、努力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快*市商貿旅游學校建設,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以學生發展為根本,以現代服務業為重點,深化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以及專業結構的調整。集聚社會資源,構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靈活開放、自主發展、職前與職后聯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F代商貿實訓中心實體化運作,著力推動其對外開放服務功能的發揮,促進職業教育與發展服務經濟相結合。
10、加強民辦學校管理。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的要求,規范民辦學校的管理,提高民辦學校的辦學水平,形成與公辦學校優勢互補、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格局。
11、做好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工作。繼續招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到公辦學校就讀,使其真正享受與本區學生相同的優質教育資源。
12、加強特殊教育,體現人文關懷。組織開展特殊教育康復指導研究和特殊教育新課程試點,促進特殊教育學校的內涵建設,提高特殊教育質量,確保特殊兒童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接受良好教育,為就業做好準備。
13、提升學生體質。貫徹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會議精神,嚴格執行中小學體育課程標準,充分挖掘校內外體育活動資源,確保“三課兩操兩活動”的落實,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舉辦好*區學生陽光體育大聯賽,開展“人人運動,學會游泳”活動。貫徹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開展課題研究,完成教育部要求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的采集、匯總、上報、分析等工作,有效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
14、開展中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和科技活動。舉辦青少年科技周活動和以“在陽光下成長”為主題的學生藝術教育展示活動。以學校活動為重點,做到“人人都參與、班班有活動、學校創特色”,提高青少年學生綜合藝術素養和科技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繼續開展市藝術特色學校、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學校、市知識產權示范學校、全國及市綠色學校等的創建申報工作。結合“二期課改”,進一步加強藝術、科技教育拓展型、研究型課程建設。
三、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落實終身教育體系要求
15、實施區“十一五”成人教育發展規劃。做大、做強成人教育品牌項目,加強對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的監管和引導,規范辦學行為,嚴格查處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以中小學生為對象的學科補課班。充分發揮成人教育培訓中心“筑巢引鳳”功能,吸引更多更好的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進駐*,形成“培訓品牌”集聚高地,提高教育對我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貢獻力。
16、努力構建以學習型社會建設為目標的終身教育體系。進一步深化社區學院實體性運作機制,發揮其在社區教育中的指導、協調作用。推進社區教育實驗項目工作,實現成人教育、社區教育、職業培訓全覆蓋。積極組織、參與20*年*市全民終身學習周活動。
17、擴大教育資源的開放度。深入探索教育資源向社區開放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方法,配合街道等相關部門,積極創造條件,引導、支持、組織全區所有中小學將符合開放條件的教育設施、場地向社區居民開放,更好地滿足廣大社區成員日益增長的教育文化需求。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全面實施人才強教戰略
18、加強校長隊伍建設。提高校長全面、科學管理學校的能力和課程領導力。加強領導干部實務培訓,著重提高行政管理、經費使用和教學管理能力。
19、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人民滿意教師。推行教師教學水平評估工作,全面掌握教師的基本功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師培訓。逐步建立信息溝通平臺,以政策為導向,以制度為抓手,建立教師內部流動機制。提高教師的課程執行力,倡導教師“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遵循教育規律。以人為本,關心教師的工作和生活,關注教師專業發展,培育教師的特長,發揮教師的專長。
20、發揮名師、區學科帶頭人、區教學骨干作用。建立開放式課堂教學制度,深入課堂,深入教研組。實行聽課視導檢查,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和管理。做好每年一次的教學評比工作,并對歷年獲獎教師作跟蹤調查,分析情況、總結經驗,提高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能力。實施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養計劃,組織在職專業教師到企業見習,大力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
21、搭建教育合作與交流平臺。繼續組織“‘*杯’長三角地區17城市教育發展研究論文評選”等交流活動,交流前沿教育信息、分享教育發展最新成果、推廣實踐經驗,解決素質教育推進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繼續做好干部、教師境外培訓工作,除英語專任教師外,逐步輸送其它學科的優秀教師出國研修。
22、完善用人制度和管理機制。在編制內科學設置崗位,規范考核、聘任程序,避免因制度缺失、程序不規范而產生的各類矛盾。
五、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23、完善本區“十一五”期間教育基本建設方案。采用“整體思考、分步實施、梯度轉移”的策略,化零為整,擴大小學和幼兒園優質教育資源總量,逐步實現教育結構整體優化,使小學和幼兒園的布局、數量、規模趨于合理。*區第一中心小學遷址新建項目年內結構封頂;完成實驗小學擴建方案論證,啟動徽寧路三小擴建和大同中學學生公寓新建項目;完成永安路、好小囡等幼兒園遷址修建工程。
24、加強校舍和教育設備等教育資源的管理。嚴格落實市財政局、市教委等部門關于教育設施修繕標準的精神,按需實施校舍修繕計劃。加強國有資產制度化管理,確保教育資金使用的安全、高效和規范,制定并實施《*區教育局關于自籌資金修繕項目的管理辦法》,完善對50萬元以下修繕項目的監管制度。按照必須和節約的原則,合理更新和添置教學設備,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教學設施的效用。
25、實施區教育信息化建設新一輪三年規劃。擴建區教育信息中心,提升網絡的環境品質,提供可靠的保障和充裕的應用發展空間,深化教育管理、教師專業發展、學科教研、校園文化、學生自助學習等領域的應用。實施*教育信息網全光纜改造工程,構建*教育高速環網,IP寬帶教學交互系統實現與國內外姐妹學校進行交互教學實驗。
26、建設“平安、衛生、文明、和諧”校園。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的意識,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學校法人的安全工作責任。積極配合市教委制訂《校園安全制度匯編》,繼續開展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加強防火安全等校園突發公共事件預案的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大力推進健康校園三年行動計劃,進行衛生應急預案全面大檢查,健全學校食品衛生安全、衛生防疫安全工作的監管網絡。
27、加大學校及周邊環境整治力度。開展學校周邊交通和文化環境整治,以及安全文明校園評估。繼續做好“退商還教”工作,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發揮環境育人功能。
六、強化教育規范管理,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28、加強專項督導工作。依照《關于本市建立對區縣政府教育工作進行督導評估的實施意見》的精神,重點實施對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工作的專項督查,全面接受市教育督導室和市教委對我區教育工作的綜合督政。
29、鞏固教育行風建設成果。全面落實中小學校作息制度的要求。建立規范教育收費的長效機制。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加強政務公開和行政監察工作,完善學校和其他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制度。
30、推行“陽光招生”。依法治考、依法治招,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根據中、高考招生政策的變化,嚴格按照市教委的要求制定本轄區招生入學工作實施意見,穩步組織實施。加強對各類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管理、指導、監督和檢查,確保招生工作平穩完成。
31、加強經費使用的管理。細化預算支出標準,試行義務教育階段公用經費使用標準定額。對預算的使用情況實行經常性檢查和周期性審計,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率。加強專項經費的監督與管理,完善對教育專項資金的監督檢查制度,以及新建工程、大修項目的建設標準,強化設備政府采購制度的執行。積極推進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體制建設。
32、試行領導干部任內審計。在繼續做好領導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的基礎上,逐步試行任內審計制度,并將固定資產審計逐步歸入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
33、認真做好語言文字工作。貫徹落實《*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實施《區語言文字工作“十一五”規劃》,開展漢字應用水平測試試點工作,推進語言文字檢查評估。
34、加強檔案管理工作。做好部分初中檔案管理晉升市級先進,部分小學、幼兒園及其它單位檔案管理晉升區級先進的評審準備工作。依法開展2007學年度文書、教學、教科研檔案的考核工作。
七、圍繞總體目標,做好其它各項工作
35、做好國防教育、外事、、保密、雙擁、計劃生育、獻血、紅十字會及退管會等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