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2 17:03: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生閱讀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語文閱讀 閱讀教學
語文作為眾多學科的基礎,具有綜合性較強,與其他學科擁有一定的聯系的特點。所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有效促進他們的邏輯水平和分析能力,對日后的其他學科W習也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對此,筆者研究了關于小學生閱讀教學的策略和方法。本文將就此問題進行重點討論。
一、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擁有興趣可以提高人對創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積極性。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是如此。因此,教師必須按照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有效把握他們學習思維的焦點,利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創設和閱讀內容有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形象、真實且新奇的情境中激發閱讀興趣,帶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提高教學效率。
舉例而言,在進行《歡樂的潑水節》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傣族人民度過潑水節的視頻和紀錄片,為學生創設真實的場景,讓學生能夠感受潑水節中人們的歡樂,以及歌舞中人們的幸福。這種情境創設可以讓學生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另外,在對于《走,我們去植樹》和《田園詩情》這些涉及自然風光、世間百態的課文,有條件的學校和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到真實的自然中體驗文中的意境,讓學生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的同時,更好地感悟文章內容,提高閱讀能力。
二、有效提問提升教學質量
恰到好處的課堂提問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這是因為合適的提問不單能夠活躍課堂氛圍,也可以讓教師對學生的閱讀進度和理解情況進行及時的掌握。通過這個方法,教師可以有效了解和掌控教學的進度和節奏,實現更好的教學。一般而言,教師的提問可分為兩類:
首先就是根據題眼進行提問。利用題眼進行提問是教師進行閱讀教學的導課階段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盡管導課的形式不一而足,但是巧妙的題眼設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文章的具體內容產生深入了解的興趣。比如課文《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和《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都可以在課前由教師進行設問,讓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熱情,為學生深入研究文章打下堅實的情感基礎。
其次,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對關鍵詞句進行提問。詞語是文章的基本單位,這是構成文章內容,使其提升可讀性和邏輯性的最重要要素。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通過課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拓展和設問,帶領學生主動參與到文章的研究之中,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更加純熟,對文章內容把握得更加準確。
比如在進行《槐鄉五月》的課文閱讀講解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浸在香海中”進行提問。讓學生充分抓住“浸”和“?!钡拿钣?,體會槐花的香氣給槐鄉帶來的美好。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文本中的具體內容找到映襯“浸在香海中”的話語,感受比喻的精妙用途。讓學生在實現有效閱讀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事物描寫的方法和技巧。
三、積極評價提高閱讀信心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積極評價能夠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和信心的樹立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合理應用課堂評價語言這一個高效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通過文本的內容和學生的表現進行教學評價,從而讓學生保持在較活躍的學習狀態中,使課堂評價這個評價方式發揮真正的價值,使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獲得成功的滿足,對于提高他們的閱讀熱情和積極性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舉例來說,筆者在某節閱讀課上讓一位男生朗讀課文。這位男生朗讀的過程中發音標準、聲情并茂、流利順暢。朗讀結束之后,筆者走上前去主動和這位男生握手,說道:“你讀得真好!就像新聞聯播中的主持人一樣優秀,連老師都認為比不過你。現在邀請你再把其中的一個段落重新為大家朗讀一遍,讓我們繼續享受一番如何?”這一番話大大激發了這個男生的朗讀興趣,也在閱讀的過程中實現了高效的學習。在這種新穎、積極的評價中,學生擁有了閱讀的興趣,體驗到閱讀的歡愉。
四、讀練結合促進綜合能力
小學的閱讀教學不僅僅是訓練他們的閱讀能力,同時也要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所以說倘若學生在閱讀的學習過程中只是實現了主旨的感悟、人文的熏陶和內容的探究,卻忽視了相應的訓練和鞏固,那么再多的學習也不過是一時的熱鬧而已。所以,教師必須在對學生進行閱讀的多種能力提高過程中,培養他們的練習能力,讓語文閱讀教學實現“讀”與“練”的有機結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以讀為本,讀練融合,讓學生在積累語言,感悟文字,遷移知識的基礎上實現語言運用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從而讓閱讀教學質量和效率獲得全方位的提高。
進行讀練相結合的綜合能力訓練,首先要求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的詞語的推敲與品讀能力進行培養,教師可以設計多元化的練習讓學生實現訓練。另外,教師還應當通過口述的方式代替朗讀,讓學生在復述內容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總結歸納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進而為他們寫作能力的提高帶來必要的前提。比如進行《公儀休拒收禮物》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口述的方式進行訓練:首先,如果你是皇帝,知道了公儀休的言行后,你會對他說什么,怎么做?另外,如果你將來成為了公儀休那樣的公務員,你遇到這樣的事情后會怎么說,怎么做?這樣的表達可以讓學生有效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為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相應的內容進行仿寫、續寫或改寫,同時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總之,在進行小學閱讀教學時,教師必須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進而促進其語文綜合素質,實現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侯冬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簡談[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2,(09).
[2]崔巒.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十項策略[J].天津教育,2007,(11).
一、樂讀
兒童進入小學就意味著從現實的雙向對話進入一個較多的與文字符號單向獨自的神奇世界,從此,閱讀成為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實現這一跨越的成效如何,必將對他們日后的影響。但是,一年級的學生年幼無知,思維能相對低下,再加上貪玩好動,對讀書不可能傾刻間就“如饑似渴”,必須循循善誘,逐初培養興趣,在教學中,我們常常開展一些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接收更多的信息,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
(一)創設閱讀的空間?!敖煺叱?,近墨者墨”,閱讀也是如此,在一個具有濃厚書味的環境中,學生的“讀欲”更容易被激起。你讀、我讀,自然地也不會不由自主地加入這讀的行列,因此,我們可以上從學習環境入及時更換其中的圖書,組建閱讀合作會,由興趣相投的三四人組成讀寫組,讀畫組成或讀演組等一起進行閱讀活動。
(二)創設閱讀的時間。低年級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強,往往不能合理安排好課余時間,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們沒有及時督促指導,如在家設立“親子共讀”時間,既能保證閱讀時間,又能增進一家人的感情。在校設立晨讀,午讀時間,老師也可以每天抽一點時間和學生一起閱讀,創設充足的閱讀時間。
(三)誘導閱讀的渴望。有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內容感到有興趣、有原則的情感與生活積累被調動被喚醒,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時,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我們可以遵循以上客觀規律,投其所好,有意識的選擇教學策略,充分孩子們讀的意識,誘發閱讀的欲望,在學習生活中,教師要做到多傾聽孩子讀書,多表揚喜歡讀書的孩子,多向孩子朗讀、推薦好書,講故事活動是誘導學生的有效讀書方式。我每周安排一次班隊課舉行“故事會”,每位學生準備1―2個故事,輪流講,人人必講,這樣學生準備故事,必須搜集教材,有的從別人那里“取經”,但大多要看一些童話、寓言故事方面的書,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學生書包中??梢砸姷健锻捁适隆?,從《白雪公主》等書籍,還有一個方法被證實中行之有效的,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但不能把故事講完,在學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結局時,告訴學生這個故事就在哪一本書中,鼓勵學生自己去閱讀。
二、導讀
《標準》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大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然而對初學的兒童來說文字畢竟比較抽象,容易使他們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教師的指導顯得更大的重要。教學中,教師可借助課文插圖、實物、音像手段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措思、帶著向往進入閱讀,引發學生與文本對話。
(一)創設生動的情境,激發興趣。導語是上好每節課的前提,如果導語記得好,能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贏得“開門紅”為下面的教學打好基礎。如在教學《松鼠和松果》一課時,我出示圖片:松鼠、松果,詢問:你們認識它們嗎?看到它們,你想到些什么呢?學生聯想翩翩,思維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紛紛舉手說自己的想法,而后,我話鋒一轉,讀讀課文吧,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想法要告訴大家,孩子們被我一激,又紛紛投入到了新課的閱讀之中,又如在教學《夏夜多美》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種情境,(師深情講述)多彩的春天過去了,我們迎來了迷人的夏天,在一個美麗的夏夜,公園里靜悄悄的(多媒體播放夏夜動畫,生觀看)。就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夏夜,公園的池塘邊上演了一幕動人的童話劇,是什么呢?聽(師動情地朗讀、講述童話故事)這樣的設計,使學生在一看二聽刺激下很快被故事吸引,進入情景,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讀,學生讀來有情有趣。
(二)借助豐富的形式,激發興趣。一年級小學生,對任何事都新鮮感,有強烈的表演欲望,如果教師在課堂 上組織游戲、競賽、表演等實踐活動,寓教于樂,使每位同學都能參與,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結果。學生不但學到知識,而且感受到參與的快樂。
教材中的課文體裁多樣,有情節生動的故事,韻律感較強的詩歌,語言優美的散文……,通過畫、唱、演等形式來展現課文內容,可以化抽象為形象,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之中,激發內心情感,加深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驗。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情感流動的過程。有真情付出,才會有心靈交匯;有情感體驗,才能與文體和作者對話。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移情體驗,用自己真實的情感,既往的經驗去溝通、交融、碰撞、回應作者的心靈,文本的內涵,在真實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獲取語感,形成豐富而深刻的情感體驗。如教學《美麗的小路》一課,在學習第一段,體驗小路的美麗之后,教師引入,日子一天天地過去,美麗的小路卻在人們眼前消失了,瞧,現在的小路變成了――(多媒體出現蒼蠅成群眾,垃圾成堆的小路,在學生的視覺上形成強烈的對比刺激。)如果你讓學生讀課文,兔姑娘,鹿先生,鴨先生說的“呀,美麗的小路怎么不見了”等3句話,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分角色表演,學生又怎會不樂學呢?
三、自主讀
在閱讀實踐中,以語感為核心的閱讀能力在逐步提高。同時,不管你是平順意識到閱讀習慣也在逐步養成,好的或不好的,閱讀習慣是在一定情況下自動地進行有關閱讀操作的為行為傾向。教師要努力使學生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校內,可以開展故事會、兒歌、朗讀比賽等活動,可以在班內評比“閱讀大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課外,與家長取得聯系,營造家庭閱讀的氣氛,提倡親子閱讀。
關鍵詞:培養; 創新思維; 引導; 主動
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的培養,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興趣,善于激發學生閱讀體驗的樂趣。創新思維是一種具有主動性、獨創性的思維方式。拓展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在自主閱讀中提高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引導,善于分析并賞識學生在閱讀中提出的獨到見解,讓學生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與閱讀的有機整合,把閱讀教學過程轉換為學生主動從課文中吸收各類信息的過程,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中豐富知識,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充分發展。從而達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的目標。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創新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本文就小學閱讀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作初步的探索,以此共勉。
一、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與閱讀的有機整合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創新思維產生和培養要以相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要把閱讀教學過程轉換為學生主動從課文中吸收各類信息的過程,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中豐富知識,開拓視野、積累經驗,才能為創新思維的培養開辟廣闊的空間。所以,閱讀教學中切不可在課文還沒有讀熟,語言文字理解還不充分的情況下就抓住某個情節加以“發散”,那看似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際上脫離了語言文字的學習,不可取,小學生的閱讀活動離不開他的生活感受和學過的知識,離不開想象和聯想。所以,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聯系已有知識經驗展開想象,使學生根據課文中的信息,聯系自己相似的生活經歷,通過聯想,把課文中的語言文字轉化為生動的畫面,從中引發創新思維。例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的結尾是這樣的:人們還是面向靈車開去的方向,靜靜地站著,站著,好像在等待回來。我在引導學生領悟這句話的感情后,要求學生以“我們不會忘記……”這一句式,并回憶學過的《送雨衣》、《溫暖》以及《一夜的工作》記敘光輝事跡的課文說一說,學生一方面要回憶有關的課文,檢索過去貯存的有關事跡的資料,溫故而知新,用已知喚起對未知的渴求;另一方面,還要運用學過的課文中的語言進行重新組合,從而形成新的信息,這個檢查組合的思維過程,就是一種創新思維。
二、拓展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小學閱讀教學本身具有很強的創造因素,教師可充分利用閱讀材料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勇于說出自己的理解與對問題的看法。教師要努力創設發展學生創造能力的閱讀環境,要善于分析并賞識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自己獨到見解,讓學生學習創造性得到充分地發揮,允許學生有自己獨自的看法。讓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判斷力相結合,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通過閱讀教學的訓練,豐富學生語言。讓學生多觀察事物和生活,積累表象,兒童表象積累多了,就會促進思維。比如讓學生多觀察春天,當學生看到柳樹發芽,果樹開花 ,太陽的臉紅了……自然就會說出有關春天的語句:春天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地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粉紅的桃花,金黃的油菜花,蜜蜂和蝴蝶在花間飛舞……閱讀教學時還要豐富學生想象力。培根說“想象有時比知識更重要。”在閱讀中,對課文的情景就能具體理解,并產生豐富的聯想,思維活躍,創造力強,通過揭示關鍵詞語,句子,讓學生思維活躍。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有這樣一句話“她在一座房子的墻角里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教師拓展思維,讓學生展開豐富想象:一個赤著腳的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年夜里,躲在墻角下,又冷又餓,縮成一團的樣子,讓每一個學生做做動作,根據語境,合理地想象,引導學生更深地理解小女孩悲慘的生活和命運。當然,還可利用概括性較強的語句進行想象;根據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展開想象,還可以結合插圖展開想象……
三、培養創新思維要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大膽求異
領會著作者意境,與作者同喜憂?!邦I會著作者的意境”就是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把自己融進作品的情與景中,對文字進行形象的感受、體驗和認識。用葉老的話來說就是大腦中形成與課文相對應的圖像,與作者同喜同憂,受到感染。 一是以“實”襯“虛”,引導學生體會意境。如學習《燕子》一課時,我巧妙利用學生的生活積累: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想象仲春季節,垂柳依依的河岸,美麗的燕子如何自由自在地飛翔。二是提供表象,引導想象意境。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黃包車夫、女傭這樣的職業現在都不存在了,學生難以形成確切的形象,影響對課文的理解。我按照“談讀書”“說碰壁”“救車夫”“關心女傭”四個小故事作了四組幻燈片,配合講讀,演示畫面,讓學生在我提供的表象誘導下,進入課文情景。全班學生不僅對課文中幾個人物的音容笑貌,行動舉止,衣著打扮,職業特點在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加深了對魯迅先生受憎分明這一高貴品質的理解。
培養“語感”,達到“語語悟其神”。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敏銳的感受,是對語言文字的一種正確豐富的感受力,學生依靠對語言的豐富感受進入課文描寫的境界,形象思維就會更加生動。一是想象性的閱讀,如《鳥的天堂》寫道:“河面很寬,白茫茫的水上沒一點波浪,船平靜地在水面移動,三支槳有規律地在水里劃,那聲音就像一曲樂曲?!蔽易寣W生由“白茫茫”“船”“移動”構成一幅靜水移舟圖,再讓耳邊響起槳聲,這樣學生腦中就產生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圖畫。二是巧用比喻,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有些普普通通的詞語,作者恰到好處的運用,能夠收到難以言傳的效果,這是許多佳作的魅力所在。學習“窗含西嶺千秋雪”的詩句,我讓學生把窗子比著照相機的鏡頭,這樣,學生對“窗含西嶺千秋雪”的“含”字的妙用自然領會。三是聯系生活感受。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不是憑空產生的,他對親身體驗的詞感受最深刻。我注意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去喚起對語言的感受力,讓詞與生活相碰撞,燃起學生形象思維的火花。
以上兩個方面,在培養學生思維方面是統一的,互相補充,相得益彰的。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借鑒形象思維的規律,使“閱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的思維也就得到了很好的鍛煉。(作者單位:江西省寧都師范附屬小學)
關鍵詞:閱讀;求異;質疑;想象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1-0360-077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1.017
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閱讀教學,什么是閱讀教學呢?新課程標準中是這樣定義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睆谋举|上說,閱讀活動是一種帶有主觀性、差異性的交流活動。閱讀教學擔負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任,那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啟發誘導學生進行求異思維,促進創新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事情,我們用常規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往往效果不理想,甚至根本解決不了。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大膽求異,突破思維定勢,從另外的角度,從事情或問題的相反方面去思考解決的辦法,這其實就是在進行求異思維,求異思維是創造型人才必須具備的思維品質。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這樣的課例。如教學《田忌賽馬》這篇課文,田忌接連和齊威王比賽了三場都失敗了,垂頭喪氣地準備離開賽場,在孫臏的勸說下才和齊威王再次進行了比賽,結果取得了勝利。還是同樣的馬,賽馬的場地和人都沒有換,結果卻轉敗為勝,這是什么原因呢?我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小組討論交流,自己隨即點撥。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后,學生終于明白了是因為田忌采用了孫臏的計策,而孫臏的計策充分利用了求異思維。當學生了解了田忌兩次賽馬的全過程,對孫臏的足智多謀產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時,我激勵他們繼續求異思維,針對孫臏的方案展開討論:“既然他的變換出場順序的方法能轉敗為勝,那我們能不能創新出其他的布陣方案,讓田忌取勝呢?”在這一過程中,我給學生留足時間,讓他們大膽去動手操作實驗,積極去創新,比比誰想出的方案多。經過一番操作和對比嘗試,學生發現除了田忌失敗的方案和孫臏勝利的方案外還有三種方案:(1)上對下,中對中,下對上;(2)上對上,中對下,下對中;(3)上對中,中對上,下對下。但是這三種方案都是行不通的,經過實驗他們再次認識到只有孫臏的方法才能使田忌以2:1取勝。這樣設計教學,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能檢查學生是否真的讀懂了課文,也使學生更加佩服孫臏的方法巧妙,再次受到教育。
這堂課的動手操作實驗給了學生以廣闊的思維空間,通過擺、比較、推敲、聯系的方法,訓練了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熱情。
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促進創新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如果學生舉手提問,這表明他們有疑惑亟待解決。學生閱讀過程中的質疑,往往會帶來新發現和創新性的見解。那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怎樣鼓勵和引導學生質疑呢?我認為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由教師提出疑問,然后激發學生閱讀思考,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通過教師引導,小組討論交流獲得創新性的見解;一種是由學生提出疑惑,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記下疑點,通過小組討論交流還解決不了,由小組組長提交給教師,然后教師組織全班學生展開討論,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能夠有所創新的質疑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1)對比質疑,就是在閱讀教學中將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的文章加以對比,在比較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比如,將陸游的《示兒》與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進行對比,對比它們在主題上,在敘事、描寫、抒情上有什么異同。(2)因果質疑,就是對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作分析,或由因析果,或由果探因,悟出新意。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的魯迅受人民尊敬愛戴的原因是什么?(3)關聯質疑,是指就事物間的相互聯系作思考,從人物或事件的關系中探究出新意。如《詹天佑》中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提前竣工和他的身先士卒和創新智慧有沒有關系?
教學實踐證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熱情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可以開拓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把學生引入問題的天地,讓他們各抒己見,這樣就會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三、啟發學生大膽想象,促進創新
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動。想象能力是小學生各科目學習過程中都離不開的一種能力,豐富的想象是創新的翅膀。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很多課文都是很好的想象思維材料,在閱讀教學時我們應充分啟發學生進行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教學《凡卡》一課時,因為課文很含蓄,凡卡的信爺爺能不能收到沒有點明,我們可以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想象,續寫想象作文。結果學生續寫的作文異彩紛呈,有的寫凡卡的信他爺爺沒有收到,因為地址不詳細,凡卡繼續在城里挨打、挨凍、挨餓,最后被打死了;有的寫凡卡的信被退回來了,被老板發現了,老板狠狠地打了凡卡一頓,把他趕回了鄉下;還有的寫凡卡等不來爺爺接他回鄉下,就偷跑了出來,成了流浪兒……
語文課本中有很多課文結尾留有“懸念”,如《窮人》《彩色的翅膀》《半截蠟燭》等,語文教師一定要好好地利用它,設計問題,讓學生進行想象補充,培養學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思維,促進創新
關鍵詞:樂于閱讀;學會閱讀;快樂閱讀
一、 激發興趣,樂于閱讀
閱讀興趣的培養需要社會、學校、家長、教師的共同努力。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僅僅靠課堂的培養,其形式和內容可以豐富多樣,在平時的社會實踐,人文景點的游覽、親子共讀、豐富課余生活中都可培養。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所有行為的原始動力。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要從幼兒時期開始,要依靠父母的誘導。進入小學以后,興趣的培養對語文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老師必須博學多才,在教學過程中能做到旁征博引。使課堂充滿情趣,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另外,語文的教學要注重渲染文章的意境,魅力。使學生去體會作者的思想,品味語言獨特的美。千萬不可脫離文章整體,只是枯燥的講解。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互動朗讀,尤其是富有戲劇性的朗讀,更能促進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定期舉辦各類主題競賽,如故事大王賽、詩王競賽、手抄報賽、成語接龍賽,以此來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閱讀興趣的培養并不單單是語文老師的事,他要求各個學科的老師共同努力。例如,如果科學老師講到蝴蝶時,告訴同學們《昆蟲記》這本書中有詳細的記載。我想這本書一定會成為學生爭相傳閱的新寵。巧借課文激趣,當講到《草船借箭》時,老師不妨告訴學生,要想詳細了解故事原委,可以讀一下《三國演義》。如在人文景點的游覽過程中,激發孩子們了解人文歷史的欲望;在鼓勵課外閱讀的同時,教師當好引路人,不斷地糾正不良的課外行為習慣,學生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品質,指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汲取各方面的營養的同時,尋求一種實現自悟、自得的課外閱讀方式,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
二、“授之以漁”,學會閱讀
(1)略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如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一課,學生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類與地球、自然的密切關系,有目的地閱讀《人與自然》一書 ( 或上網查閱 ) 。而且要指導學生去圖書館借閱相關的資料,再選擇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寫科學小論文,以培養摘錄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語言積累,提高了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語言雋永,引經據典,情節生動。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作品為依據,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3)默讀法。默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我國古代有“好古敏求”“讀書十行俱下”之說,可見早就提倡速讀能力。利用默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4)摘抄評價法。此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蔽恼轮懈挥薪逃饬x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文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同時還可以對自己訂閱的報刊雜志,將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來,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
(5)寫心得體會法。教師要鼓勵學生經常寫日記或讀后感。也就是要求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后,用日記或讀后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想法,并在課外閱讀活動課上進行交流。讀寫聽說緊密結合,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三、營造氛圍,快樂閱讀
讀書是一項心靜的活動。課外閱讀需要一個適宜的環境。閱讀氛圍的營造在學生的知識、能力及品格等方面起著重要的形成和促進作用。在這樣的氛圍下,堅持一段時間以后,不僅使讀書的學生學有收獲,而且原來讀書興趣不濃的同學也受到了積極的熏陶和感染,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由此可見,要想使課外閱讀得以有效開展必須著力營造學生的課外閱讀氛圍。
(1)創造閱讀環境。實踐表明,要想營造必要的課外閱讀氛圍,我們應積極為學生創造舒適幽雅的閱讀環境,如建立閱覽室、班級圖書角等。具體要求:無論是閱覽室還是圖書室,都應做到室內的安靜整潔、通風采光。同時,在室內外的墻壁四周可酌情懸掛一些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在閱讀的過程之中,還可適時播放一些輕音樂。如此則能使學生從一進入室內開如就能感受一種濃郁的書香氣息,并且能讓學生的思想沉浸于音樂與知識的海洋之中,獲得審美情感熏陶。
(2)樹立閱讀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熏染和督促兩種力量比較起來,尤以熏染更為重要。好學是傳染的,一個人好學,可以染起好多人好學?!雹俳陶咦陨順淞駱?;②樹立同伴榜樣;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發現班級熱愛讀書的典型,并加以熱烈表揚。如此則能通過長期間學生間的相互影響,促進學生間爭相閱讀良好氛圍的形成。③樹立名人榜樣;“書中自有黃金屋”讓我們輕松、愉快的領著孩子去書的海洋里遨游吧。我相信,有付出就有回報,用自己全身心的熱情去引導學生,逐步提高他們的興趣,培養學生養成自主課外閱讀的好習慣,讓我們在書的世界里自由的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感受快樂,收獲成功,相信你會愛上閱讀。一切盡在閱讀中!
參考文獻:
[1]方幼紅.加強課外閱讀 豐厚語言積累.小學語文教學通訊,2003
入研究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教學目標不清晰,教學方法落后等,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會嚴重制約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必須要深入了解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并采取有效的策略不斷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作用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小學生的道德情操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尚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不明確,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誤導,因此,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小學教學活動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而閱讀教學便是培養小學生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 在閱讀的過程中,小學生能夠與文本中的主人公產生心靈的碰撞,并被其感染,從而逐步形成明確的是非評判標準,為小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打好牢固的精神基礎。比如,在教授《金色的魚鉤》一文時,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小學生認真、仔細的閱讀,可以幫助小學深刻感悟戰士舍己為人的高尚品德,對小學生起到了極大的鼓舞作用,從而逐步培養小學生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二)提高小學生的文學素養
小學語文課本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選用的文章是百里挑一的優秀文學作品,文學價值較高,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潛移默化的提高小學生的文學素養,久而久之,小學生便能通過閱讀深刻感受到文學的巨大魅力,不僅會對小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產生積極影響,還會提高小學生的審美情感。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研究根據多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筆者認為,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有很多, 教師只要能夠充分把握好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并因材施教,便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比如,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未知世界表現出了強烈的求知欲望,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 利用互聯網和多媒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從而更好的把握文章的內涵。 比如,在教授《挑山工》一文時,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尋找文中提到的關于泰山的各種圖片,并配上音樂,在課堂教學中營造出《挑山工》中的真實情境,不但能夠增加閱讀教學的趣味性,還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
(二)豐富語文閱讀教學形式
受我國教育體制和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多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語文閱讀教學也不例外,許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過分強調對課文的分析講解,卻忽視了對學生個性閱讀和創新思維的培養,不但不利于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水平,還有可能會扼殺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要想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必須要不斷豐富語文閱讀教學形式,增強閱讀教學的趣味性。 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時,特別是針對低年級的小學生,可充分利用書本中的插圖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授《三個小伙伴》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插圖中有哪些動物,這些動物在干什么,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語文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教師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配閱讀、齊讀等方式增強閱讀教學的趣味性?;蛘咴诮虒W活動前,教師可先預設幾個問題,比如: “三個小伙伴去干什么? 遇到了哪些問題? 最后這些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閱讀,可以幫助小學生提高閱讀興趣,并深入理解文本內容。總之,豐富語文閱讀教學的形式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
(三)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小學生年齡較小,對教師多有畏懼心理,特別是性格內向的小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往往處在被動地位, 不利于語文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教師要善于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上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寓教于樂,從而不斷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征、學習能力等因素劃分學習小組,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中發揮獨特作用,通過優勢互補逐步縮小差異,從而不斷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比如,在教授《草船借箭》一文時,教師可先讓學生依次對文本進行淺讀和深度,然后設置幾個問題,比如:諸葛亮神在哪里,妙在何處? 諸葛亮是如何“借”到箭的? 帶著這些問題進行分組討論,討論結束后教師和學生進行角色互換,讓各個小組代表上臺總結討論結果,最后由教師對各個小組的討論結果作出點評。 利用這些方法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活躍課堂氣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活化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囿于年齡和知識儲備的限制,一些文本對小學生來說閱讀的難度較大,特別是小學生缺乏對文本歷史背景的了解,在閱讀文本時難以把握文本的靈魂,比如,《再見了,親人》、《梅花魂》,這些文章的創作處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如果小學生不能對創作背景有深入的了解,便很難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因此,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之前必須要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有效克服小學生與文本之間的障礙,從而活化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文學素養,陶冶學生道德情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資源, 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豐富教學形式,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真正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