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2 17:03: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自然災害的危害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自然災害;經濟運行;分析
一、我國自然災害的主要特點
1.自然災害覆蓋面廣。突發性自然災害主要分為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災害等七大類。我國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氣象、地震、地質和海洋等自然災害嚴重的地區,所遭受多種多樣的自然災害幾乎囊括了世界自然災害的主要類型。洪水、旱災、地震和海洋災害發生的頻數最高,占全部自然災害的90%。
2.重大自然災害發生頻率高。我國自然災害發生頻率居于世界首位。21世紀以來,我國進入災害多發期,各類自然災害年發生頻率在時間序列上呈整體上升趨勢。自然災害對經濟造成嚴重破壞,對社會穩定產生了不利影響。
3.災害的破壞力和造成的損失巨大。近年來,自然災害的破壞力和影響范圍呈遞增態勢,災害損失程度不斷增大。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了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8451億元。2010年以來,我國爆發了多次自然災害。2010年年初新疆連續遭受9次大范圍寒潮冰雪天氣過程;西南五省區遭受秋冬春連旱;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7.1級強烈地震;6月中下旬南方11個省份遭受洪澇災害;8月7日舟曲泥石流;7、8月我國大多省份出現洪澇災害。2010年上半年,全國受災人口2.5億人(次),死亡3514人,失蹤486人,緊急轉移安置人口644萬人(次);農作物受災面積2029.4萬公頃,絕收面積304.6萬公頃;倒塌房屋90.7萬間,損壞房屋301.4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113.9億元。
4.自然災害的地域分布呈不平衡性。我國自然災害的區域分布主要呈現東西分區,南北分帶,區內、帶內集中分布于生態環境脆弱帶的特點。受季風影響所造成降水條件變化而產生的災害(洪澇、暴雨等)主要分布于東部季風區。地震災害主要分布于新構造運動活躍的板塊縫合線附近及地質構造帶上,如東部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喜馬拉雅地震帶以及華北、西北和川西地震帶等。
二、自然災害產生巨大破壞的經濟根源
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和災害損失日益加重,這與自然地理環境變異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但其根源在于我國落后的經濟發展水平,與不適當的生活方式和難以持久的經濟發展模式密切相關。
1.龐大的人口基數。在全球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等重大問題中,人口膨脹居于首位,同時也是其它問題產生的病根。目前我國人口數量已超過13億,據對資源承載力的研究顯示,合理的人口承載數量應為9.5億人;按溫飽標準計算,理論最大承載人口為15~16億人。由于人口數量多,人均資源數量相對較低,一些地方毀林開荒、圍湖造田、亂采濫挖、過度放牧,導致生態失衡、環境惡化。
2.掠奪型的增長方式。建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分別是1978年和1952年的93.4倍和559.1倍,但經濟高增長是建立在能源、資源大量消耗和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的基礎之上。湖泊對于泄洪有著重要作用,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全國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積縮小9570平方公里,蓄水量減少516億立方米。粗放型增長模式加重了生態環境的負擔。
3.防災、減災能力相對較低。盡管我國經濟總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生產力水平較低,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落后,減災資金投入不足。長江中下游中小型水利工程大都建于50—70年代,規劃、設計和施工水平較低,工程運行時間較長,水利設施維護嚴重不足。2009年,全國水利基礎設施投資1427億元,占當年全社會固定投資0.63%。西部地區經濟條件有限,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薄弱,汶川、玉樹地震之所以造成重大破壞,除了地震本身級別較高外,還與這些地區建筑設施抗震級別較低有關。
三、自然災害對經濟的影響分析
隨著人口迅速增加和地域上相對集中,財產密度增大和價值膨脹,自然災害損失直線上升,對經濟的影響日益加深。自然災害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直接損失、物價波動、外部失衡和貧困人口增加。
1.對局部影響嚴重,對宏觀經濟整體影響不大。重大自然災害的分析表明,自然災害很難對國民經濟構成根本性擾動。從國外的經驗看,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直接損失約1140億美元,占當年日本GDP的2.5%,15個月內日本制造業恢復到震前水平的98%,百貨商場和78%的小商鋪在18個月內恢復營業。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未對當年國內經濟產生太大影響[1]。2010年上半年,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113.9億元,占全國財政收入的4.88%,占同期GDP的1.22%①。自然災害對經濟的影響也有“積極”的一面,災害發生以后消費需求相應增長,有利于擴大投資、提振經濟。
2.短期內可能導致物價上漲,但出現持續通脹可能性不大。自然災害對經濟的影響最可能是導致通貨膨脹。從其影響途徑看,主要有三種:一是災后重建的債務負擔累積財政赤字財政施壓,中央銀行大量發行貨幣緩解財政危機貨幣供給超過需求通貨膨脹發生。二是災害導致社會產出減少(主要是糧食類)社會總供給小于總需求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發生。三是災害導致社會產出減少(主要是糧食類)影響通貨膨脹預期糧食價格上漲推高物價,通貨膨脹發生。
就第一種途徑而言,自然災害的直接損失全部由政府財政負擔??紤]到我國財政實力雄厚,自然災害尚不足以造成較大規模財政赤字,災后重建的債務處理不會影響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出現較大變化。
就第二種途徑而言,我國糧食已經連續6年豐收,糧食庫存充裕,目前國家、省、市、縣四級糧食儲備總數量大約在2500萬公斤,遠遠高于聯合國規定17%~18%的糧食庫銷比,現有儲備足以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最值得關注的是第三種途徑,即自然災害出現后可能產生糧食減產預期和通貨膨脹預期,反過來通脹預期又可能干預影響糧食價格走勢,甚至導致通脹。從歷史經驗來看,1998年我國長江、松花江等爆發洪水使人們產生通脹預期,下半年大米的價格較上半年上漲了16%。2010年小麥、玉米、大豆等農產品期貨受天氣因素影響大幅走高,從短期看通脹預期可能導致CPI出現上漲。隨著國內政策措施的實施,通脹預期會逐步消除,糧食價格持續上漲并引致通脹出現的可能性不大。
3.對進出口的影響微不足道。自然災害的爆發勢必導致受災地區產品出口下降,重建所需材料的進口增加,二者疊加影響可能造成外部失衡。從實際情況看,我國已成為世界貿易大國,國內供給能力非常強,一般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缺口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及時調劑,既不至于影響國內出口,更不可能危及國際收支平衡。
4.貧困人口短期內有所增加,長期因災致貧的不多見。從以往的經驗看,自然災害的影響具有不對稱性,收入水平較低人群受災害影響更容易陷入貧困。但每一次大的自然災害過后,政府部門必然組織大規模的捐助活動,支持災區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組織外出務工和入學培訓,有利于災區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提高自我生存能力,避免因災致貧。我國的社會制度體現出極大的優越性。
四、政策建議
自然災害發生與經濟發展存在一定關系,自然災害影響會波及經濟平穩運行。如果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難以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應對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既要著眼當前,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又要立足長遠,研究制訂治本之策。
1.建立持續發展的方式,實現資源、環境和人口協調發展。一是在生態移民工程、扶貧工程、農田基礎設施、旅游資源開發、農村工業化中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考慮人口和資源的承載力,健全生態環境資源的產權制度,將人口和資源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圍;二是形成科學合理的決策機制,擴大決策的民主參與性,加強生態環境資源民主監督,提高權力行使的透明度;三是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對破壞自然資源行為加大懲處力度,減少生產生活對自然資源的破壞,用法律法規制度來約束人們的經濟行為。
2.加大防災減災工作力度,減輕自然災害的破壞程度。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興修水利基礎設施,加大避災場所建設,提高居民住房抗震等級;二是充分運用現有的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等技術,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監控、評估與預報水平,為防災抗災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三是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建立安全減災基金制度,完善全社會參與的防災減災投入體系。
3.健全災害應急處理體系建設,提升應對自然災害的救助能力。一是建立減災救災一體化指揮機構,統一配置各種救災力量和資源,發揮我國政治制度優勢,保證救災應急快速反應能力;二是完善物資儲備,強化技術支撐,有效控制災害事態、化解險情和降低損失;三是完善自然災害保險機制,擴大自然災害保險種類,及時足額補償災民損失,減輕國家和地方財政的負擔。
4.提升宏觀經濟調控能力,化解自然災害對經濟波動的影響。一是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門擬訂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結合災區的實際情況,適時出臺支持災區經濟恢復和發展的金融財政政策,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減息或稅收減免等;二是提高對物價的調控水平,健全各級糧食儲備體系,應對受災地區物價上漲,政府進行適當價格調控,管好通貨預期,避免物價大幅上漲;三是維護宏觀調控政策的穩定性,為保障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可對信貸政策做出結構性調整,整體上還是應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避免政策變化影響經濟平穩運行。
【關鍵詞】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機制;制定
自然災害是地球在運動過程中造成地表變異而引發的各種自然現象。各種自然災害的表現不同,對人類造成的損害程度也不盡相同,但是各種自然災害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有一定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自然災害對社會造成的經濟損失也越來越大。所以人們在自然災害的規律研究和預防機制的制定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針對自然災害管理的理論、應對策略和實施途徑進行了闡述。
一、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理論基礎
自然災害就是自然環境突變超過人們能夠承受的范圍,而對人們的經濟形成一定的損失的事件。自然災害風險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會發生的自然災害以及災害可能發展程度的預測。目前對于自然災害的界定主要根據自然災害的危害性、承災體、承災體的易損性三個方面開展。
自然災害的危害性,是指自然環境突變的程度,主要是指災害的強度和頻率。自然災害強度越大、發生的頻率越高,對人們產生的危害程度就越大,災害的風險也就越大。承災體就是自然災害的承受者,如人、牲畜、建筑物、農作物等。一個地區自然災害里面的承災體越多,那么自然災害的風險也就越大。承災體的易損性是指在危險區域內,承災體受到潛在危險的損傷程度。承災體的易損性越低,那么在災害發生的時候受到的損失就越小。易損性跟承災體的結構和成分有關,同時也跟當地的抗災力度也有一定的關系。
自然災害的形成跟自然環境變化有關,也跟各種社會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而這些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都處于不斷的變化當中,因此自然災害形成概率、強度和災害發生時承災體的損傷程度都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越大,災害的損失就會越大。
綜上所述,自然災害的風險程度跟危害性、承災體和易損性有著直接的關系,自然災害是三者的乘積。
二、自然災害的風險管理對策
自然災害風險管理對策主要有風險控制對策和風險財政對策兩個方面的內容。風險控制主要是在風險來臨之前,對風險可能出現的原因進行預測,力求找出一條能夠有效回避風險的手段,達到將損失程度減小至最小的目的。風險控制對策主要通過風險回避與預防、風險減輕兩種方法來進行,屬于防范于未然的方法。如通過建造防洪墻、攔河大壩等土木工程,制定災害預防和應急計劃的方法減輕風險都是常用的預防方式。此外,還可以通過對土地的合理規劃、及時的災害預報等途徑降低承災體的易損性。財務型風險管理對策是指在災害來臨前做好各種財務安排,用經濟手段來補償災害造成的損失,其目的主要是進行風險自留或者轉嫁。
風險控制對策和風險財務對策兩者有著自己的側重內容,同時也存在著相互的關系。風險控制對策主要目的是降低風險、減少損失,而風險財務對策主要是改變風險的分布,但是這種方式并不能降低風險造成的損失。因此,將兩者按照實際情況進行綜合應用是目前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的最有益措施。
三、綜合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的有效方法
要對自然災害風險進行系統的管理,需要做到幾點。首先,建立可靠廣泛的信息交流渠道,加強各主體的聯系與合作;其次,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體制,包括組織結構、健全的政策、資源的合理分配等;再次,建立起一條從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抗災體系,通過多學科、多部門的配合,共同回避災害;最后在工程建設當中建立起一條可持續抗災的原則和管理機制,使抗災成為公眾的共同認識。
四、關于加強我國綜合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的建議
(1)從世界各國和歷史上曾經發生的自然災害來看,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是我們降低損失的有效途徑。我們要根據我國的國情以及當地的實際情況,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來進行自然災害管理,建立起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自然災害風險管理體制。
(2)制定出健全的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法律法規,使我們在抗災時有法可依。并且確定出各主體的權利和義務,使我們每個公民都具有抗災的意識。
(3)加強防災決策支援系統的建設。使政府部門、防災研究人員和災區民眾都積極參與到防災、抗災活動當中。改變原先抗災只靠政府這一現象,使全社會都積極參與進來。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一條較為先進的抗災模式,并且也已經成為世界災害科學和地球科學發展的前沿課題。但是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事情,依然需要我們不斷尋找出改進措施,建立起推進機制來不斷對其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張繼權,岡田憲夫,多多納裕一.綜合自然災害風險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與中國的戰略選擇[J].自然災害學報.2006(01)
[2]王靜愛,徐偉,潘東華,周垠.《綜合自然災害風險圖(1:100000)制圖規范》解讀[J].中國減災.2015(15)
自然災害不包括交通事故。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包括干旱、高溫、低溫、寒潮、洪澇、山洪、臺風、龍卷風、火焰龍卷風、冰雹、風雹、霜凍、暴雨、暴雪、凍雨、大霧、大風、結冰、霾、霧霾、地震、海嘯、滑坡、泥石流、浮塵、揚沙、沙塵暴、雷電、雷暴、球狀閃電、火山噴發等。
自然災害系統是由孕災環境、致災因子和承災體共同組成的地球表層變異系統,災情是這個系統中各子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白匀粸暮Α笔侨祟愐蕾嚨淖匀唤缰兴l生的異?,F象,且對人類社會造成了的危害的現象和事件。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臺風、龍卷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和環境破壞之間又有著復雜的相互聯系。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農業;自然災害;糧食生產;影響
伴隨著全球變暖氣候的加劇,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比如旱澇、冰雹、暴風雨等。這些極端氣候對國際糧食生產都表現出十分顯著的影響,導致糧食價格上漲,對糧食安全體系造成了嚴重的沖擊。我國作為國際上的農業大國,不僅擔負著國內人民的糧食供給,每年還要為國外輸送大量的糧食,但是我國的農業保障體系相對脆弱,糧食生產極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每年都有很多地方的耕地因為自然災害而導致糧食生產量降低。國家在對農民發放糧食補貼的同時,還要開發適合國內農業現狀的自然災害應對措施,保證國家糧食生產的穩定,進而提升國民經濟。
1 保證糧食產量的重要性
糧食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每個國家都將糧食生產放在重要的位置,以保障國家發展的平穩性。在當前經濟激烈的國際社會中,糧食儲備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地位。國家在糧食充足的情況下,人民才可以更加安心地進行生產,為國家創造經濟。我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同時還是人口大國,因此糧食安全始終是國家應當解決的首要問題。我國幅員遼闊,耕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但是國家依然存在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地區。糧食產量不僅關系著人們的生活質量,還深刻影響國家的整個經濟體系,在糧食儲備充足的情況下,糧食價格相對較平穩,但是一旦糧食產量不能滿足人民需求,糧食價格就會提升,對國家的經濟體制造成沖擊,最終影響國家的經濟體系。
目前,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的糧食生產量不能滿足國內人民的生活要求,依然存在溫飽問題。并且近幾年來全球溫室效應帶來很多極端天氣,對國際糧食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全球有8億人面臨著食不果腹的問題,在南非地區,每天因饑餓而死去的人們不計其數,有些地區還會因糧食問題而影響社會安全。糧食危機已經成為威脅國際平穩的重要因素,我國只有在保證國內糧食產量的基礎上,將糧食輸送給其他的國家,為實現世界安全作出貢獻。
2 自然災害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全球變暖所帶來的氣候變化對國際社會帶來了十分嚴重的影響,而表現的最為明顯的便是農業生產方面。冰雹、暴風雨、旱澇、強降雪等極端天氣近幾年間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對我國的糧食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糧食產量關系著國民經濟,伴隨著我國糧食產量的降低,國民經濟總量也隨之減少,國家的糧食安全遭到威脅。糧食生產過程中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而自然災害是對糧食產量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自然災害具有不可預測和不可控性,對只能做到預防而不能從根本上避免自然災害對農業的影響。
2.1 自然災害影響糧食種植面積
自然災害不僅能夠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安全,還能夠直接影響到農作物生長,造成糧食種植面積減少。低溫冷凍和旱澇等極端天氣在對當季度農作物造成影響后,還能對種植地的土壤造成毀滅性的危害。我國有很廣闊的耕地面積,但是每年有很多耕地因自然災害而喪失種植能力,土壤在經過冷凍和旱澇之后會影響本身的鹽堿度,使肥沃的土壤變成不利于農作物生長的鹽堿地,最終造成耕地面積的減少。
2.2 自然災害影響農作物單產量
我國農作物生長的時期主要是夏季,夏季陽光充足、雨水充沛,農作物可以在夏季得到充分的生長。但是夏季也是自然災害的多發時期,經常會發生大風、洪水等自然災害。大風會導致農作物的倒伏,進而導致農作物產量降低。洪水也對農作物有同樣的作用效果,經過洪水浸泡的農作物直接從根部壞死,導致農作物顆粒無收。冬季也是一樣,低溫凍害對于農作物也是十分致命的。自然災害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農作物的產量。
2.3 自然災害影響國民經濟
糧食收入是我國重要的國民經濟來源,自然災害能夠破壞大面積的農作物,使農作物產量降低,最終影響國民經濟。糧食產量不僅僅是由種植品種決定的,更重要的是氣候因素,氣候的不穩定性對糧食產量有更加明顯的影響。自然災害的發生不受人為因素的控制,人們只能做預防措施,將其對糧食產量的影響降到最低。但是有很多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十分嚴重,比如說干旱,糧食產量就會因此而降低,同時帶來糧食價格體系的波動,最終影響國內整個經濟體系,國民經濟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3 如何降低自然災害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3.1 以預防為主,做好農業災害預警工作
自然災害是不可避免的,目前,人們不能準確地預測出災害發生的時間和地區,也不能控制災害。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和當地政府必須做好災害預警工作,建立起自然氣候監控小組,通過對往年相應時間內天氣數據分析,得到較為準確的氣候走向示意圖,用來指導人民的農業生產。良好的預警工作能夠讓人們在災害發生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比如說干旱之前儲備足夠的灌溉用水,將干旱對農作物生長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進而保證糧食產量。
3.2 發揮政府導向功能,做好災害應對工作
自然災害已經發生之后,政府要做好快速地應對措施。自然災害有很強的破壞性,一旦發生,時間則成為解決災害問題的重要因素。政府應當發揮其導向功能,及時做出可行的災害應對預案,控制災區局勢,指導人們有序地進行抗災工作。災害發生地的政府要到基層,收集受災信息,將受災的地區、范圍、災情現狀以加急報告的形式通知到上層機關,還要通過電視、網絡等平臺向人們宣傳應急防災措施,組織應急小組到受災地區指導人們抗災,形成完善的抗災系統,降低自然災害對糧食產量的影響。
3.3 建立政府農業保險政策,做好災后重建工作
農民往往是以當季糧食生產作為生活資金來源,但是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強大的破壞性往往會使糧食減產,從而導致人們生活得不到保障。因此政府應當做好完善的農業保險政策,將農業風險降到最低。政府應當在災后為受災人們發放補貼基金,用來促進災后重建工作,及時地處理掉受災的農作物,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下季度作物種植,盡量降低自然災害對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總的來說,自然災害是不可避免的,國家必須做好災害預警和應對工作,在災害發生的時候,指導人們進行有序地抗災,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長久以來,自然災害是影響糧食產量的首要原因,而糧食產量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如何實現將自然災害對糧食生產帶來的危害,已經成為保證國民經濟收入的重大問題。
【參考文獻】
[1]劉寧.中國農業防減災投入效應及對策研究――基于糧食安全的視角[J].經濟問題探索,2010(7).
摘 要:政治社會學強調社會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要求防災的應急準備、實際救災能力和災后重建能力建設成為長期的、全面的思想、技術、組織準備和力量積蓄;要求從全局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防止和盡可能減少社會災害的發生;強調要按照法治的要求識別社會災害,界定社會災害的主體,防止制造災害的行為,治理及消除危害。災害的評價尺度與災害評價應該是多樣而全面的,要根據人與災害的矛盾焦點,更為廣泛地、內在地觸及民心民意,從中清理出那些具有價值或值得吸取的教訓,創新理念,漸進地推進各種措施的落實。
關鍵詞:政治社會學;防災減災;災害評價;憂患意識
中圖分類號:X43,X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11)06-0082-05
在政治社會學的當代視野里,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具有廣泛的應用空間,它既關乎社會發展,又與社會穩定密切相關。這項工作包括災害區劃、災情預測、災情教育、防災預案制定、防災工程建設、應急反應機制建設、災害發生后的社會力量動員、救災的組織實施和災后重建等內容。政治社會學強調社會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使防災的應急準備、實際救災能力和災后重建能力建設成為長期的、全面的思想、技術、組織準備和力量積蓄。本文的寫作初衷是從這一新的視角審視災害和人控制災害意識的現實關系及處在災害環境中的人的未來命運。
一、災害的“族群”與災害認知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在更高的起點和水平上全面推進,人口和社會財富進一步增長,人們的社會經濟活動更加廣泛,同時,各種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和幾率趨于增大,并成為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現實的制約因素。從增強公民對各種災害的憂患意識、強化社會責任感和自我救護的多重視角考量,應強化對兩大災害系統的認識。
(一)深入了解和把握關涉自然災害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目前理論界對自然災害的分類研究,是我們強化對自然災害認識的一個重要維度。
地質災害。地震、火山爆發、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屬于此類。地震是地球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地球大規模、迅速地釋放能量的結果。地震預測的實質在于對地殼運動狀態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科學的把握,對震前種種異常信息的捕捉和綜合分析也是地震預測的重要輔助手段。[1]關于火山爆發,到目前為止,人類對它爆發的時間和原因很難做出有說服力的解釋和科學的預測。我國傳統的治理滑坡的措施主要包括:排除地表和地下水,防止河水、水庫對滑坡體坡腳的沖刷,改變滑坡體外形、設置抗滑建筑物,改善滑動帶土質性質等。[2]有學者注意到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山體突變災害多發生在雨季這一現象,把山體突變災害從理論上抽象成材料科學平面上的一條裂縫。這樣做的結果,不僅從理論上找到了山體驟變災害產生的條件、滑動的準則,而且以該理論為依據為預測這種災害的發生提供了現實可能性。
氣象災害。暴雨、洪澇、熱帶氣旋、冰雹、雷電、龍卷風、干旱、酷熱、低溫、雪災、霜凍等屬于這類災害。學者們普遍認為,多數氣象災害與人們面對自然顯示出的傲慢和無節制地利用環境資源有著密切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智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問題,人類如果能以愛心對待萬物,與萬物平等相處,世界將充滿生機而又呈現出豐富性和多樣性。生命智慧的形式不是“知識”而是“境界”,“境界”是心靈存在的方式,是存在與價值的統一,善待自然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境界又是情感與理性的統一。[3]人類生存是動態的,是生命創造與生命的延續與發展,友好地、理性地對待自然是減少氣象災害的基本途徑。
生物災害。病蟲害、森林火災、沙塵暴、急性傳染病等屬于這類災害。生物災害實際上是由自然界的生物失衡引起的。在政治社會學的視野里,人在發現、發明、掌握和運用科學技術解決實踐中遇到問題的過程中,即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和實踐能力。一方面,科學技術是防治生物災害、維護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革命和創新又使人類活動和追求的起點越來越高。人的本質力量在人類積累新知識、探索新規律、創立新學說、創造新方法的過程中不斷增強,當然也就為防治生物災害提供了更多的新手段和新方法。面對可能發生的生物災害風險,社會政策更多需要考慮的是,以科技新手段預防和管理這些風險,強調多元、參與、平等、協商和互動。
天文災害。天體撞擊、太陽活動異常等屬于這類災害。對天文災害的分析應有一個邏輯框架,這一框架必須以客觀可見的天文災害的定向變遷因素為基礎,而不應過多涉及主觀的、現時的愿望。換言之,天文災害的客觀性,不僅制約著對這種災害的認識,也規定著人們治理這種災害的能力,我們只能根據特定歷史環境中的天文事件來認識天文災害。危機與行動主體對危機的快速反應是政治社會學中的重要主題,天體災害的防控與現代高科技在這一領域的運用有著密切的關系,面對天體災害所選擇的手段是思維多樣性、理論多樣性和方法多樣性的統一,這是應對天體災害所應予以認真思考的問題。
其他自然災害。雪崩、冰崩、海嘯、鼠害等屬于這一類。對其他自然災害的強調,為人們提供了一種認識自然災害這種多“族群”實體并使之保持一個整體和互相關聯的狀態的視角:在一個統一的、正在進行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建設的廣大疆域內,將自然災害實體看成一個整體,并時刻關注這個整體的另類,其社會效能顯然要遠遠高于只關注其局部、大部抑或某些即使是危害極為嚴重的災害個體。雪崩、冰崩與環境變暖有關,鼠災與生物鏈的斷裂有關,海嘯與地球內部的運動有關。對這類災害監控的關鍵是要組織人力、運用高科技手段對可能發生災害的地區進行跟蹤監控,注意搜集異常情形的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
自然災害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這類災害一般都要經過潛伏期、爆發期、期、緩解期、消退期等五個階段。防災減災的中心任務是,發現自然災害在潛伏期的征兆,以最短的時間控制自然災害爆發后的態勢,縮短自然災害對人們損害的持續期以及從自然災害的突發性中吸取教訓等。還須注意,自然災害是自然界作用于人類的結果。自然的突變對人類產生巨大影響,人類反過來又要對災害產生巨大的反作用。從政治社會學視野里考察防災減災工作,才能更有意識地、不斷地強化這種反作用;逐步深入認識自然災害的特點和規律,不斷地跟蹤、研究、形成具有創新價值的行之有效的對策,消除自然災害可能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性后果。
(二)關涉人為災害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深入了解和把握
生態環境災害。煙霧與大氣污染、溫室效應、水體污染、水土流失、氣候異常、人口膨脹等屬于此類。人類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超出了大自然的資源承受力和廢棄物降解力,是導致生態環境災害的最重要原因。人類在科技、經濟和社會關系上協調不當,引起了自然關系和社會關系的失衡,從而造成溫室效應、熱島效應、環境污染等人為災害。自然界是生命之源,應當把人與自然界看成是人的生命的整體,人與萬物應是生命共同體,萬物是“我”的朋友,不是與“我”對立的它者。所以在開發、規劃和社會建設的全過程中,應從社會意識角度切入災害和人的生活層面,重視對公民進行生態環境災害宣傳教育:要選擇最有說服力的理論和事例,促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生態環境災害進行現實體驗,體會災害給人們造成悲慘境遇的情景,逐步培養和強化人們人道主義的真誠思想、行為表達和對未來美好社會的追求。
工程事故災害。巖土工程塌方、爆炸、人為火災、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氣、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庫潰壩、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均屬此類。人類對災害的研究促進了材料科學的發展。在19世紀,鋼鐵材料在機器和建筑中廣泛使用,曾經引發災害事件,最典型的是19世紀中葉在歐洲多次發生火車車軸斷裂造成車毀人亡。對這類災害的研究,使材料科學理論和材料開發有了重大發展:一種新的試驗方法和一個新的分支學科――金屬疲勞(Fatigure)學應運而生。到目前,從對金屬疲勞的研究又延伸到新的更為廣闊的領域,擴展到了陶器、復合材料等方面。我們應該從中獲得某種啟示:既要從源頭上查找工程事故災害的原因,探討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又要從設計、制造、加工、使用、監測等多方面堵塞漏洞,預防這類災害的發生。
社會災害。球迷騷亂、戰爭、集團械斗、人為放毒、車禍、海難、空難、毒氣污染、社會暴力、動亂、金融風暴等屬于此類。這些危害社會的行為如果發展成為特大惡性事件,就可能加劇社會系統的紊亂。政治社會學觀點認為,從全局上避免社會災害的發生,肯定了社會人作為個體的特殊性、意義和價值,實際上就是肯定了多數人;同時,要按照法治的要求社會災害識別,界定社會災害的主體,防止制造災害的行為,以法治理,消除危害。治理社會災害的道德和法律規范蘊涵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的規范如何論證和闡發,體現了國家和民族的能力和風格,我們要不斷地提高對社會災害的理論闡發能力和實際控制能力。
災害的多元并存格局對防災減災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為各種防災減災觀念和方式的創新突破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新的技術條件下,科學家關注的社會問題的范圍極其廣泛,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科學家自覺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與整個社會的利益結合起來。[4]政治社會學強調社會治理的政治性和相對平衡性,就此提出了一項現實而緊迫的任務:既要讓人們從整體上認識各種災害,進而為災害治理夯實現實的基礎,又要在科技和社會認知領域架起融通的橋梁,在災害的范疇內保持概念的多元性和層次化,為當下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提供強有力的分析工具,以便更好地指導防災減災工作。
二、災害的評價尺度
筆者認為,僅僅依據財產損失來確定災害危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應該根據人員和財產損失程度、對本地區造成損害與GDP的比例關系,社會影響大小等進行綜合評價。具體地說,應該在以下三個方面予以注意:
(一)根據災害造成損失的絕對數把災害分成五類
根據災害造成的損失對其進行分類,是一種對災害的基本分級方法。這種方法對災情的判斷最為客觀具體,可以直觀地看出災害造成的損失的大小。1.巨災。死亡10000人以上,經濟損失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2.大災:死亡1000-10000人,經濟損失在1000萬-1億元人民幣。3.中災:死亡在100-1000人之間,經濟損失在100-1000萬元人民幣。4.小災:死亡人數在10-100人之間,經濟損失在10-100萬元人民幣。5.微災:死亡<10人,經濟損失<10萬元人民幣。[5]
(二)根據我國東中西部的差異對災害損失進行評價
雖然以損失和傷亡數為指標,可以給人具體而深刻的印象,但單純以絕對數劃分等級,也不盡合理。在我國東部地區,1000萬元不算大損失,而對于國內生產總值僅億元的中西部的縣市則是重大損失。所以在進行災害損失評估時,首先應測算出其造成的經濟損失的絕對數,第二步就是要看災害損失對GDP總量所占的比重。自然災害對GDP造成的損失超過35%的,為特重度影響區;對該地區GDP造成的損失在25%-35%之間的,為重度影響區;在15-25%之間的,為中度影響區;在10%-15%之間的,為輕度影響區;小于10%的,為微度影響區。[6]這種災害評價目的是要考慮災害給本地區帶來的財產相對損失,對政府科學估算災害損失和在多大程度上組織全社會力量賑災具有重要意義。
(三)根據災害給國家造成的不良影響進行評價
有些突發事件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但它們給社會和國家帶來了不良影響,有損于我國的政治形象或者傷害了民族大家庭的感情,給人民造成心理創傷,或者引起社會和民眾的恐慌等等。這種影響就是災害的社會危害和政治危害。由此可知,對災害的評估不能限制在定量分析比較狹小的視野和范圍內,必須盡可能地將主體的眼界放寬廣些。這樣,當災害來臨時,政府才能根據災情進行科學的把握,以便決定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圍、多大強度上進行社會動員,組織救援力量。
三、災害的演變規律與憂患意識培育
政治社會學視野里的防災減災工作反映了一種嶄新的災害觀,是災害治理的一種新的理念。它要求人們,既要對災害進行整體的、科學的把握,又要特別關注不同災害的特殊性和獨特的潛伏及爆發形式;既要強化人們對災害的整體把握和科學防范意識,又要提高人們堅持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精神境界。
(一)驟變型災害更要求人們強化憂患意識
地震、泥石流、山體滑坡和某些工程事故災害,如巖土工程塌方、爆炸、人為火災、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氣、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庫潰壩、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會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對人們造成危害,有的危害后果極為慘重。這種突發型災害,乍看起來好像猝不及防,事實上事先防范與疏于防范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南美的智利,在憲法里明確中央政府在處理災難性事件中的責任。自1977年起,智利的學生每年都會參加三次地震演習。2005年,由于一個關于海嘯的謠言,大批居民在凌晨時分逃離家園。在沒有任何天災的情況下,逃離時的混亂造成1人死亡和17人受傷。這種慘痛的教訓增強了智利從國家到公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在這個國家里,所有建筑須符合非常嚴格的防災標準,以保證能抵御地震和其他災害的侵襲。如果你到了這個國家,就會有人告訴你,樓房承重墻在哪里,地震時應在樓房的什么地方避險。2010年2月27日,智利發生里氏8.8級強烈地震,只造成799人死亡。加勒比海島國海地則是一個在歷史上未曾發生過巨大災難的國家,對災害的憂患意識就不那么強烈。2010年1月12日,發生里氏7.3級大地震,造成27萬人死亡。這充分說明,是否具有防災減災的憂患意識,是否針對驟變型災害開展卓有成效的預防工作,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減災效果。
驟變型災害的發生通常缺少先兆,爆發是突然的,發生的過程歷時較短,但破壞性很大,而且可能在一定的時間內重復爆發,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損失。過程難以控制,但是人在極短的時間內是可以充分利用長期訓練積累的經驗和聰明才智的。政治社會學強調,對災害的關注和認知要具有特殊的政治情感和命運體認,這“有助于減少社會上的挫敗感,從而提高政治穩定性”。[7]這種從全社會強化人們對驟變型災害的警惕的內在精神感受和憂患意識應該成為我們全社會的共識,要進行典型經驗和教訓教育,采取近距離的觀察體驗以深化人們親身體驗的心理感受。
(二)發展型災害是漸進積累的結果
自然災害中的暴雨、臺風、洪水和社會災害中的戰爭、集團械斗、人為放毒、車禍、海難等屬于此類。與驟變型災害相比,發展型災害在爆發之前有一定的先兆,往往是某種災害漸進積累的結果。這種災害發展比較迅速,但是比驟變型災害要緩慢一些,因而其過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每個人的主要生活內容都總是屬于某一系統的,人們的共同活動的適當方式也就體現在社會生活體系中”。[8]面對發展型災害,各主體承受感的強化是政治社會學關注的基本問題之一,要使社會不同群體的思維和行動發生積極的變化,在全社會實現關注重心的下移,深化公民對人的生存和精神狀態的認知,力爭將發展型災害控制在潛伏期和預備爆發期。
(三)持續型災害表現為連續地對人類造成危害
旱災、澇災、傳染病、生物病災害等就是以持續性方式對人們造成危害的。災害爆發后,持續的時間可幾天、半年到幾年。在中國千百年防災減災的歷程中,由于受思想觀念和技術條件的規約,在過去很長的時間里,對持續型災害的防治缺乏自覺的政治關懷和災害意識。黨堅持以人為本,才使防災減災工作真正成為為人民解除痛苦、維護社會穩定和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手段。我們必須懂得,在現實生活中,國家的政治法律只是為公民預防各種災害提供間架,具體內容需要由各級政府和公民進行創造性填充。預防持續型災害必須以創新觀念為牽引,處理好政治法律的規定性和措施的創新性之間的關系。形式的規約對于內容的創新提供了保證并發揮激勵作用,防災減災內容的變革則是創造力的源泉。要進一步培養和強化人們負責任的生活方式,引導人們積極主動地為社會承擔防災減災義務并使之內化為社會的主流價值標準;要積極地將防災減災的思想理論成果運用于實踐中,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對持續型災害進行防治。
(四)環境演變型災害通過對環境造成危害危及人的生存
沙漠化、水土流失、凍土、海水入侵、地面下沉、海平面上漲、以及區域氣候干旱化等環境災害是以演變的方式對人類構成危害的。環境演變型災害的發展是一種長期的自然過程,是自然環境演化再加上人類不當行為造成的結果。因其進程緩慢,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而采取有效措施,更何況有些措施需要人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不過,這類災害具有統計意義上的可預測、可預報性。如二氧化碳倍增可能引起全球氣溫升高1-3℃,這在理論上比較容易計算出來;它導致的區域干旱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后果,人類也可以比較準確地加以測算。
我們要發揮政治社會學的學科優勢,強化人們對災害的強烈的關注和應有的問題意識。政治社會學提出了一個長期被人們忽視卻又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要根據人與災害的矛盾焦點,更為廣泛地、內在地觸及民心民意,從中清理出那些具有價值或值得吸取的教訓,漸進地推進各種措施的落實,把現實和歷史、理論和價值統一起來。應設立科學的災情防御標準,以便在災害發生后,政府能夠確定在多大程度上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進行救災;還應強化全民族的防災教育,使防災知識教育以及實地演習走進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成為生存培訓的基本內容。這樣,當災害發生時,災區的政府和社會組織才能從容應對,企業、學校、社區才會更為積極地配合,而個人則有可能快速調節心理狀態以適應突如其來的危急情勢。
參考文獻:
[1]焦雙健等.城市防災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68.
[2]全國重大自然災害調研組.自然災害與減災[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306-307.
[3]蒙培元.追求生命的智慧[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14-15.
[4]鄒農儉.社會學的視野[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492-493.
[5]原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中國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的進展[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9:60-140.
[6]高慶華等.中國自然災害風險與區域安全性分析[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5:63.
【關鍵詞】土木工程;建筑;防災;抗災
引言:
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伴隨著人類社會的,不僅僅只有人類文明、科學技術進步、還有各種各樣的災難,它們為人類歷史留下的是一頁頁觸目驚心的篇章。災害,特別是工程災害,每年都會給世界人民帶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因此,如何防災已是土木工程界研究和關注的課題。
一、災害的分類
土木工程中的災害及其分類土木工程中的災害主要分為自然災害和社會災害。自然災害是自然界中物質變化、運動造成的損害。例如,強烈的地震,可使上百萬人口的一座城市在頃刻之間化為廢墟;滂沱暴雨泛濫成災,可摧毀農田、村莊,使成千上萬居民流離失所;嚴重干旱可使田地龜裂、禾苗枯萎、餓殍遍野;火山噴發出灼熱的巖漿,可使城鎮化為灰燼;強勁的颶風、海嘯可使沿海村鎮蕩然無存,諸如此類,都是大自然帶給人類的“天災”。人為災害是由于人的過錯或某些喪失理性的失控行為給人類自身造成的損害。具體災害有如下幾種:
1、泥石流。
泥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松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泥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2、滑坡。
滑坡上的巖石山體由于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 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條件:斜坡巖、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碌幕顒訌姸龋褐饕c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
滑坡災害的治理:如在坡頂筑截水排水溝,裂縫回填,建造排水隧洞及坡面排水孔、削坡、壓腳等措施;還有就是開展抗滑工程。
3、崩塌。
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巖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巖)的地質現象。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巖崩兩大類。
崩塌的活動時間: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后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后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后。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4、地面下沉。
地面下沉是由于長期干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采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5、地震。
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二、土木工程抗災內容
1、災害材料
在工程結構的抗災研究中,首要關注的是材料受災后的性能變化,即災害對材料物理力學性能的影響,也即材料在災害下的損傷等。關于災害對材料性能的影響,國內外都已做出了許多研究,定性和定量的得到了一些結論,但是系統性還顯然不夠,故在土木工程研究中,災害材料領域還未形成一個專門完善的領域。而在工程結構的加固設計、工程鑒定和工程咨詢等實踐中又必不可少地需要這方面的知識。災害材料學一般涉及到土木工程材料的一般力學性能。
2、災害檢測
檢測在受災的土木工程結構鑒定和加固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檢測的程序為:檢測任務委托,收集原設計圖紙及竣工圖,外觀檢測,材料檢測,構件變形及現有強度評估,有無可修性,壽命估計等。災害檢測報告一般包括:現狀調查,圖紙核對,材料強度鑒定,承載能力驗算等。
3、災害加固
就加固材料來說,目前僅僅是用鋼材作為加固介質。鋼筋砼結構加固方法有很多種,90年代以來主要是置換法、繞絲法、粘剛等方法。國內外近幾十年來已較多的開始研究粘貼復合材料來加固梁柱等結構。與鋼相比,用復合材料對結構進行加固有如下優點:自重輕、厚度?。蝗我忾L度、免搭接;材料不用預加工;板材允許交叉;極高的強度;可采用不同模量的產品;突出的抗疲勞能力;結構物不用預處理就能覆蓋;抗腐蝕;施工時對環境無特殊要求等。而粘土劑同樣具有以下優點:高強度、高模量;基材可以是混凝土、砌體結構、木結構等多種結構建材;永久荷載下抗蠕變,抗腐蝕;符合環保要求。
三、土木工程在防災減災中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在防災減災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防護性無論從筑巢穴居,還是到近代的地下指揮所、核電安全殼都需要土木工程的防護。
2、超前性防護設施必須建在遭受襲擊之前,如交通需要先修路架橋、發電先建電廠等。
3、基礎性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具有投入大、效益大、服役周期長等特點。
4、普遍性各行各業都離不開土木工程,而其對土木工程也有不同程度的依存關系。
企業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企業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第一章 術語解釋
一、自然災害: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包括洪澇、干旱災害,臺風、冰雹、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火山、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
二、災情:指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情況,包括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
企業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第二章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指揮機構:
總 指 揮:
副總指揮:
指 揮:
成 員:
搶險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消防組:
組 長:
成 員:
疏導組:
組 長:
成 員:
事故善后處理組:
組 長:
成 員:
施救組:
組 長:
成 員:
后勤保障組:
組 長:
成 員:
警戒組:
組 長:
成 員:
合成車間
組長:
成員:
尿素車間
組長:
成員:
機修車間
組長:
成員:
電儀車間
組長:
成員:
企業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第三章 應急救援工作各部門職責
一、指揮領導小組:
(一)指揮部:
1、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3、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4、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
二、指揮部人員分工:
1、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廠的應急救援工作。
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3、指揮部成員:
安環部部長: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
保衛部部長:負責救援、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總調度長: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開、停車調度工作;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負責事故現場及有害物質擴散區域內的洗消、監測工作;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有關信息。
技術部部長:協助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的現場指揮。
衛生所所長: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辦公室主任:負責搶救受傷、中毒人員的生活必需品供應。
供應部部長: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
三、救援專業隊伍的組成及分工
公司各職能部門和全體職工都負有自然災害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各救援專業隊伍,是自然災害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務主要是擔負公司自然災害事故的救援及處置,其任務分工如下:
1、通信聯絡隊:由保衛部、安環部、生產技術部、調度室、辦公室組成,每部出1人,共5人。
負責人:辦公室部長,擔負各隊之間的聯絡和對外聯系通信任務。
2、治安隊:由保衛部負責組成,共10人。
負責人:保衛部部長,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群眾疏散。
3、消防隊:駐廠消防隊10人。
負責人:保衛部部長,擔負救援、洗消和搶救傷員任務。
4、搶險搶修隊:由各動靜維修班、機修車間和電修車間組成,共40人,包括:鉚管工、電(氣)焊、電工、起重、鉗工等。
負責人:機修車間主任,擔負搶險搶修指揮協調。
5、醫療救護隊:由駐廠衛生所,共2人。
負責人:辦公室、工會、衛生所所長,擔負搶救受傷、中毒人員。
6、物資供應隊:供應部、車隊、辦公室組成,共10人。
負責人:供應部部長,擔負傷員生活必需品和搶救物資的供應任務。
7、運輸隊:由車隊組成,共5人。
負責人:車隊隊長,擔負物資的運輸任務。
企業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第四章 應急準備
一、宣傳自然災害知識,自然災害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保險的常識,增強員工的防災減災意識。
二、每年至少組織1次自然災害知識的培訓。
三、每年組織1次自然災害演習,檢驗并提高應急準備、指揮和響應能力。
企業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第五章 災情信息管理
一、災情信息報告內容:包括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災害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數量、房屋倒塌、損壞情況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采取的救災措施和需求。
二、災情信息報告時間 :各級部門對于本部門在突發的自然災害中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的,應在第一時間了解掌握災情,并及時向領導小組匯報。
企業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第六章 應急響應
災害發生后,各部門要根據災情,按照分級管理、各司其職的原則,啟動應急預案,做好員工和財產的緊急轉移安置工作,做好抗災救災工作,做好災情調查、評估和報告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員工生命和財產損失。
企業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第七章 恢復重建
災后,領導小組組織核查災情,開展災情評估,制定恢復重建工作方案。
企業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第八章 對外溝通與協作
按照國家和當地政府有關規定,積極開展自然災害救助交流,借鑒其他單位的自然災害救助工作的經驗,進一步做好公司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防范與處置工作。
企業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第九章 獎勵與責任
對在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由人事部和民政部門聯合表彰;對在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中英勇獻身的人員,按有關規定追認烈士;對在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企業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第十章 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安環部負責管理。預案實施后,安環部應適時召集有關部門進行評估,并視情況變化做出相應修改后報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批準。
企業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1.港口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2.自然災害防范措施意識
3.企業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4.醫院預防自然災害的應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