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2 17:03: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海綿城市施工難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的過程中,改善生態環境已成為人類社會迫在眉睫的首要問題。海綿城市可以使城市生態系統自然、良性、可持續性循環,建設新型生態文明城市。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城市園林綠化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連接、貫穿于海綿城市建設的始終,而園林綠化的改建提升在整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在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因地制宜地應用海綿城市建設理論則成為其中的重點、難點。
1 海綿城市理論的提出與內涵
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與區域發展科技論壇》中,首次提出了“海綿城市”的概念;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提出: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2014年住建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用)》(以下簡稱《指南》),文中指出海綿城市是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為各地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海綿城市的建設提供了指導。
2 園林綠化改建提升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功能及應用內涵
園林綠化改建提升是現代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海綿城市的建設中需要對多專業進行統籌規劃,而園林綠化由于對各專業的紐帶連接作用,貫穿于海綿城市建設的始終。海綿城市的建設中,不可避免地要對原有綠化進行改建提升,使其更加符合現代生態文明城市發展的方向。城市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作為城市城市園林綠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建設海綿城市具有重要的作用。
隨著城市土地資源的日趨緊張,城區新建綠地的建設空間逐漸緊縮,海綿城市建設會更多地與城市園林G化改建提升相結合,在原有綠地的基礎上加強排水、調蓄等設施建設,結合不同綠地的特點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努力消除因給排水、調蓄等設施不足而造成的一雨就澇、水資源流失等問題,增加地下水資源以及雨水的二次利用,加快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等問題,增強小區綠化、公園綠地、道路綠化帶等的雨水消納利用功能。
3 海綿城市建設在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的建設應用
在已建城市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引入海綿城市建設的理論與技術,使其自然地融入周邊的生態環境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形成“景觀安全格局”,以盡可能少的用地、最佳的格局、最有效地維護景觀中各種生態過程的健康和安全,從而構建成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
在城市園林綠化改建中,建設海綿城市不是對原有綠化的全盤否定,而是在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綠地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利用原有綠地的不同構成形式與特點,對受到破壞的水體、林地等自然環境采用生態的手段進行恢復和修復。在具體實施中,通過具體的園林景觀施工方法,讓水系統的生態功能發揮出來,將海綿城市建設理論落實到具體的“海綿體”建設上,包括公園、小區、道路等區域和局域集水單元的建設。按照新區標準進行規劃,通過改造地塊的建設提升周邊老區對徑流的控制能力。
海綿城市建設的技術方法具有多種,且每種往往具有補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減峰值流量及凈化雨水等多個功能,可實現徑流總量、徑流峰值和徑流污染等多個控制目標。因此實際建設過程中,應根據城市總規、專項規劃及詳規明確的控制目標,結合匯水區特征和設施的主要功能、經濟性、適用性、景觀效果等因素靈活選用各種技術及其組合系統。
4 在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應用海綿城市建設理論的具體措施
4.1 控制不透水鋪裝面積
透水鋪裝被譽為“會呼吸的”地面鋪裝,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研究表明,透水鋪裝徑流削減能力為40%~90%,比無收集措施時提高約10%,洪峰削減能力在20%~80%,可以大大緩解城市排水壓力,控制城市水體污染,維持城市水資源平衡。
在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合理控制開發強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夠的生態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積比例,規劃硬化鋪裝時,選用透水材料,采用透水式的鋪裝設計,減少地表徑流,增加雨水下滲,建立綠色可持續的雨水排放模式,充分利用水資源。建設透水鋪裝時,由于車行道污染相對較重、荷載較高,采用透水路面應結合道路、交通、水利及其功能等現場實際綜合考慮,選用透水材料應慎重考慮。但在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廣場、停車場等荷載輕、強度低的鋪裝改建中,大力推廣透水鋪裝,使雨水通過透水鋪裝系統有組織地匯流與傳輸后引入城市低影響開發設施,從而維持城市生態平衡,體現了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4.2 因地制宜,設計下沉式地形
下沉式地形可匯集周圍硬化地表產生的降雨徑流,再利用其上的植被、土壤、微生物等的作用,截流和凈化小流量雨水徑流。在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利用原有綠地的地形設計,在綠地低洼處,設置下沉式綠地,可以有效收集下沉雨水,減少地表徑流。在實際施工中,利用原有地形高低起伏變化,順著地勢走向,在高程較低處因地制宜的采用下沉式設計,并可結合水景、亭臺等設計形式,營造良好的下沉式設計的景觀效果與實用性。因此,城市綠化改建中要特別注意保護和利用現有城市生態系統中的洼地、池塘、湖泊等“海綿體”,結合城市綠地進行綜合設計,在不增加用地面積、少量建設成本的條件下,能夠實現綠地多功能化、就地消納雨水徑流、減少外排雨水量、雨水資源化利用、改善生態環境等多種目標。
4.3 充分利用原有綠地的邊坡、邊溝
在城市綠地的中部、邊緣或廣場、停車場、道路的邊緣,常常地勢較低,形成自然的排水通道,因此在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利用原有綠地的邊坡、邊溝設計,在溝底及溝壁采用植物措施和其他工程措施相結合的設計方式,設置生態草溝,收集綠地、廣場和道路上的降雨徑流,對污染徑流進行過濾、滲透、吸附及生物降解等一系列作用,以達到就地凈化處理、控制徑流污染、促進雨水下滲、延緩瞬間徑流系數的目的,同時,還能降低工程造價,提高了生態草溝景觀效果與生態效益。
4.4 建設地下集水管網,增強雨水收集利用
在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要結合城市中長期綜合規劃,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在改建綠地地下改造、建設地下雨水收集管網,將雨水進行下滲和收集,最大程度地把雨水保留下來,減少了城市對市政管網的依賴,從而能減少管道鋪裝投入,減少對雨水進行綜合利用。
4.5 選用適宜的園林植物
關鍵詞:海綿城市;雨水系統;低影響;結構;開發;保護
引言
城市建設的現代化程度,直接反映了經濟建設的現代化程度。在城市建設中,城市規劃對于城市建設的總體水平具有重要影響。在現代化城市建設中,雖然城市建設的總體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遇到自然災害的時候,就會直接考驗城市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優化排水系統,建設海綿城市和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是解決城市水循環問題的關鍵。海綿城市建設與低影響雨水系統構建,是新時期城市建設的重要目標,是解決城市綜合性治理和提高城市應對自如災害的重要思路。
1.系統模式構建的目的和意義
現代化的城市需要建設具有自然凈化功能的設施,需要將水的循環納入到自然的保護范圍內。城市水系統建設需要與城市規劃,排水設計和道路交通以及園林建設等方面緊密結合。海綿城市與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是提高水生態環境的必要工程,是構建城市發展進程的重要內容。系統模式采用的技術中,既有工程性的開發建設方法,也有非工程的開發建設措施,其核心目的就是保障城市用水安全,有效利用水資源,合理對待地理條件,防止城市水災害。系統的整體設計為組合系統,具有多種功能,能夠提供多項水服務,是城市總體規劃與建設的重點工程。
2.海綿城市和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解析
2.1海綿城市建設的理論
城市化建設需要把生態文明理念放在首位。海綿城市的提出,就是從生態文明的角度對城市建設與環境資源進行了一定的設計。海綿城市實際上就是指城市要像海綿一樣,能夠具有適應環境變化和抵御自然災害的彈性,在下雨的時候,既具有雨水存儲的功能,也具有雨水釋放的功能。在設計系統工程時,要充分利用自然的途徑,同時與人工措施相結合,最大限度的實現雨水的合理存儲和科學凈化。海綿城市系統建設要把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進行設計上的區分,讓水資源形成一個完成的循環系統。海綿城市建設能夠保護好河流與湖泊,對坑塘與溝渠都有一定的幫助。在建設中要對自然水文特征有充分的了解,對生態環境進行細致的修復,保障水體和自然環境的穩定狀態。在開發建設中,對雨水系統和排放系統進行與城市建設的匹配,在存儲和調節,傳輸與凈化的過程中,控制好總流量和各個階段的峰值,將收集與排放系統有機對接,按照標準形成系統構建。海綿城市是系統化的構建過程,需要掌握好建設的理論與原則,更要做好必要的監督。
2.2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設計理念
低影響開發實際上就是指在開發水系統的過程中,要保護好場地的水文特征,是一種低影響的設計理念,也是城市建設中當前采用的有效方式。低影響開發的核心理論就是維護好開放前后的水文特征,在徑流總量、峰值流量和峰現時間上,能夠保持一定的穩定性。我國城市開發過程中,開發強度較大,對水文特征的破壞也很大。在低影響設計中,要采用分散式的源頭削減措施,是開發前與開發后的峰值流量保持不變。這點與國外的一些國家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是因為國外的開發中,一般沒有高強度的開發,對水文特征的影響較小。低影響開發需要與多個部門進行聯系,例如道路交通部門,建筑與城市規劃部分,園林與排水部門,水文管理部門等。低影響開發是各個部門聯動的機制。低影響開發的技術性要求很高,需要從設計的源頭入手,在建設的中期和末期,都要給予設計與建設上技術性推進。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是保障城市具有海綿功能的重要設計理念。
2.3海綿城市與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構建方式
海綿城市與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構建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在設計和建設中,需要對城市各個層級和相關的規劃進行目標性的設計,也需要對規劃控制的指標進行內容上的界定。在開發設計中,要從橫向和縱向對設計進行規劃,在建設中,考慮建筑的年限與類型,小區建設的整體情況,道路的設計,綠地與廣場之間的關系,水開放的空間和封閉的空間進行充分的了解。在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上,控制好目標與規劃,利用好氣候和土地的自然條件,對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流程和設計進行組合式的統一。在建設中,要掌握好經濟技術分析的成果,對設計方案與現實情況進行比對。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建設是在城市正常運行的前提下進行的工作。這就需要在構建的同時,要保證好城市建設的基礎性產業運行,在構建的過程中,降低對正常生產要素的干擾。
3.系統模式應用的具體規劃與區域建設
3.1對城市進行總體規劃
3.1.1明確重點開發區域
每個城市的水文地質條件都不同,在水系統的功能布局和地質特性上,具有短期的規劃和長期的規劃。在進行開發設計時,要把重點區域進行一定的控制,在保證綜合治理的前提下,對重點區域的年徑流量進行控制。這是總體規劃中必要的工作。
3.1.2保護好敏感區域
在城市規劃中,是生態的敏感區域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對敏感區域要實行禁止建設和限制建設的劃分。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與城市雨水灌渠系統要實現整體上銜接,這是該項技術應用的前提條件,也是各個系統之間形成對接的基礎。保護好敏感區域,就使得其他區域的建設更具實力,就會保證建設的穩定性。
3.1.3合理控制地表形態
城市規模的擴大,會促進城市空間的增長,在低影響開發水系統的建設中,就要明確城市邊緣,以適應城市擴大后的水系統情況。要對土地面積有一定的認知,要對透水和不透水的土地進行了解,要掌握地表徑流的情況,對地形和匯水分區進行必要的認知。在保證自然徑流通道暢通的情況下,延長匯流的路徑,控制徑流的雨水量。
3.2實施水系專項規劃
3.2.1明確水系的保護范圍
城市水系的保護要根據城市水系的生態環境進行設計,在各個水域和岸線上緊密聯系,劃定敏感區域,油壺河湖水系的布局,合理規范排放與存儲的關系。在城市河道中,將有關聯的地方連接,形成水系之間的相通關系,控制好地域之間的差別與聯系。明確水系的專項規劃,能夠讓水系的保護范圍在控制的條件內,在建設施工時,就不容易造成偏差。
3.2.2做好綠地系統規劃
對于海綿城市而言,城市綠地是重要的場地,城市綠地對于低影響開發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城市綠地上,能夠創造出足夠的空間預留,可以保證綠地在水系統中,處于彈性的狀態。在綠地中,要明確綠地的用途,例如是公園綠地,還是生產綠地,是附屬綠地還是防護綠地。在水生態的空間和綠地的布局上,要充分發揮綠地是滲透功能,在綠地與周邊水域的銜接處,做好一定的設計,保證綠地對匯水區的要求。
3.2.3關注排水防澇措施
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作用很多,其中對防治內澇的綜合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設計時需要與防內澇設計同步,將城市的排水系統和防澇綜合規劃相適應,對控制和開發的目標進行指標上的控制。對系統進行評估,精確規劃控制目標,對各個節點之間的關系仔細梳理,是防治方式與防治系統能夠實現對接。在雨水的資源利用上和目標控制上,保持系統之間的必要聯系。
3.3修復性詳細規劃
3.3.1明確城市用地分類
在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設計過程中,要對城市的用地分類進行了解,對城市用地分類進行了解就是為了更好的規避建設中的矛盾。城市用地分類一般可以分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用地,商業用地,工業用地,交通設施用地,公用設施用地等。對城市用地進行了解,就是為了能夠有效應對開發設計中的難點,進行更好的規劃。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需要做好不同地塊之間的銜接,所有對用地類型進行了解,能夠充分發揮系統的作用,避免影響用地上的矛盾。
3.3.2合理面對約束條件
城市建設中各個類型的設施很多,每個設施都是對應著一定的城市服務。在低影響開發系統的設計中,要注意設計與約束條件之間的限制,對建設的時間和順序進行分類設計,對布局和城市規模進行必要的分析,在設計和建設中,要符合城市建設的其他方案,在各個專業的相關配合上,掌握好必要的原則和方法。例如規模的大小,類型的確定,資金的安排等等問題。合理面對約束條件,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把握建設條件。
3.3.3落實各類銜接設施
在工程建設中,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要做好與各類設施的銜接。城市規劃中,綠地和建筑,或者道路與相關結構之間,需要進行各個部分的銜接,銜接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工程與建設能夠符合建設的要求。在城市建設中,很多城市的建設時期不同,城市的新舊程度也不同,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差異,給工程建設帶來的一定的難度。在進行銜接設施的操作中,就要明確城市建設的具體規劃,根據圖紙進行設計,在銜接工程中,進行細致的驗收。
4.系統的技術路線案例分析
4.1系統的主要技術環節
4.1.1分析自然條件
技術應用的前提是對自然環境的充分了解。在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的模式研究上,要做好對水資源條件的了解,例如地形地貌、排水分區、用水供需情況等。在城市各類管網和園林綠地的建設中,注意調查其分布情況。對自然條件的掌握,能夠促進技術應用的準確性,能夠保證技術應用的過程,具有穩定的狀態。
4.1.2優化設施建設
在選擇與優化基礎設施上,需要運用綜合性的眼光。在開發技術和設施保護上,要結合城市景觀的規劃設計。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重點就是利用自然資源進行疏通,人工設施建設作為輔助的方式。在具體的技術執行上,就要掌握好各種條件的恢復和利用,在已經被侵占的系統上,進行必要的整改,讓設施能夠更加完善,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4.1.3組合系統選擇
低影響開發技術在系統的構建上,要保持系統的組合關系。城市建設具有不同的差異,城市建設的各個時期采用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區分。在新系統的構建中,要注意與原有系統的對接。使用組合系統的方式,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證系統之間對資源的利用和對生態環境的充分保護。同時,組合系統能夠突出經濟適用,能夠保證專業之間的合理配置。
4.1.4分解指標體系
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技術框架要結合各個指標的特點進行。對于指標體系要進行分解執行。在分解的過程中,確定好單項和組合指標的應用。在建設中開發和約束控制指標。在控制中,掌握好相應的方法。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分解方法對于有效設計系統具有重要的意義。該系統在建設中分解是為了能夠從整體上控制各個關鍵部分的操作。分解是相對的,分解的作用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掌握整體上的設計。
4.2系統建設的案例分析
4.2.1案例一,北京市某住宅區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建設項目
(1)項目基本情況。該項目位于北京的順義區,項目占地234平方千米,景觀湖占地18平方千米,綠地和高爾夫球場占地70平方千米。項目的優點是項目的自然生態環境較好,適合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建設。但是,項目的弊端就是項目所在地是河灘淹沒區,地勢低洼,建設期間周邊沒有配套的市政雨水和污水的管線,容易造成內澇的風險高。另一個主要問題是中心景觀的水體自凈能力差,水體的營養化會造成水發臭、耗水量高等多種問題。
(2)項目的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設計方案。項目采用的多功能調蓄水體,在雨水濕地和花園建設上,能從總體規劃入手。項目實現了總量減排,內澇防治,防治徑流污染和雨水資源再利用等目標。整個項目有效控制了成本,方案與執行之間形成的良好對接。項目實現了徑流總量減排、內澇防治、徑流污染、雨水資源化利用等多個目標。但是,該項目沒有建設雨水灌渠系統,是通過有效的場地豎向設計實現的雨水地表組織排放,道路和綠地可以作為超標雨水徑流排放通道。
(3)項目的綜合效益。本項目主要是利用低影響開發設施代替灌渠系統,投資成本與傳統開發模式持平,提高了小區的防治內澇的能力。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可以有效控制徑流污染,能夠使入戶的徑流雨水水質提高,人工土壤滲濾和濕地循環凈化系統明顯改善。在自然景觀和水體效果上,植物和動物都有了良好的生存空間。
4.2.2案例二,上海綠地雨水控制項目
(1)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在一所花園單位,該地區有雨水濕地,雨水匯集面積約2000平方米,主要的匯集第位綠地草坪和高處園路,常年的水體面積是400平方米,平均深度為0.8米最大蓄水量為480立方米。在園中種植了植物,如睡蓮和鳶尾等,蓄水池的底部是泥土,周圍放置了一些石子和石塊,這樣可以有效改善水質。在水體設計上上采用的多功能凈化的設計。該項目實現了城市景觀與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一直性和統一性。
(2)項目設計方案。該項目采用了新型材料,建設了透水性路面,采用的材料是高粘度淺色結合料,鋪設厚度為4cm,壓實后混合料空隙率能夠達到20%。雨水能夠深入到排水溝,就會流向水景處。鋪設瀝青路面,能夠改善水質,還能夠解決路面積水的問題,為下沉式的綠地提供潔凈的水資源,這樣就會讓雨水收集后再進行綜合利用。
(3)項目的綜合效益。項目利用了一定的工藝技術和生物技術,對于凈化道路的雨水,起到的關鍵作用。在實際年流量上,總控制率能夠達到85%,道路排水綜合設計能夠有效利用道路雨水,可以降低綠化帶綠化需水量。不僅如此,還能夠減少因徑流污染對城市環境的污染。
結論與展望
本文闡述了通過勘察管理,從精細化著手,落實安全責任,強化法治意識,將安全文明施工落到實處,從工藝創新、持續改進來保證勘察安全,保障安全生產。
【關鍵詞】
管理體系;泥漿外溢;技術創新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各地軌道交通的投資,對經濟增長起到了拉動作用。隨著各地軌道交通開工建設,作為工程設計、施工的先行者,巖土工程勘察,對野外施工能否保障安全文明施工、能否符合組織者的安全法治要求,這些是對勘察從業人員的嚴峻考驗。如何讓勘察工作者在野外作業中能真正做好“加強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產”,將考驗著勘察工作組織者的智慧。野外勘察設備比較小型化,看似簡單,但安全事故不容忽視,尤其在軌道交通勘察過程中,情況就相當復雜。軌道交通勘察一般在城市的主干道上布孔鉆探,危險源往往是空中有電纜、架空道路,地面有交通車輛,地下有各種管線、已建并正在運行的軌道交通線以及地下障礙物。只要有一個環節處理不好,都會釀成人身事故或重大經濟損失。2014年8月29日,廣州地鐵11號線鉆探施工,擅自偏移孔位,導致正在運行的地鐵五號線中山八至西場區間隧道被鉆穿,使得廣州地鐵五號線出現較嚴重延誤。2012年10月12日,廣州地鐵3號線北延段“嘉禾望崗—龍歸”下行區間隧道,有鉆管突然掉到正在運行的地鐵列車上,兩列列車車頭玻璃受損,造成地鐵短暫停運。2014年9月1日晨,常州某工地工程地質鉆探,在鉆機移動時,未將鉆機井架拆除,工人推著鉆機通過一個橋梁時,井架頂部觸碰上方高壓電纜,造成兩人死亡。一系列的安全事故,震撼人們的神經,安全無小事,事故無處不在。
1.學習領悟文件內涵,建立內部管理體系
常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項目,于2012年獲國家發改委批準建設,是常州市首條地鐵項目,市各級領導非常重視工程建設的質量、安全、文明施工問題,對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建設單位提出嚴格的要求。我公司是勘察2標段的參與者,對于這么重要的巖土工程勘察,公司管理層非常重視,為此公司管理層多次組織員工會議,認真學習《常州市軌道交通勘察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常軌道司[2013]24號)、《常州市軌道交通勘察階段文明施工管理暫行辦法》(常軌道司[2013]46號)、住建部《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安全質量管理暫行辦法》,以及住建部“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安全檢查”、“執法檢查通報”等相關工程勘察方面的內容,深刻領會“文明施工管理”的內涵,列出本次勘察難點—鉆探泥漿外泄,污染路面問題。重點需解決—地下管線摸排,靜探反力裝置處理。為確保工程達到如期效果,保質、保量、安全文明施工,在管理對策上,首先從人員組織上,調遣一批精明能干且具有豐富施工經驗、較強實踐操作能力的技術骨干,組成勘察施工項目部。對各工種、各環節的人員進行詳細分工,由總經理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動。實行全面質量管理,提高施工人員質量意識,樹立項目責任人的觀念,狠抓工序管理,實行質量、安全目標責任制。
2.處理鉆探泥漿外溢的對策及措施
盡管我們長期從事勘察工作,鉆探技術嫻熟,以往巖土工程勘察多是在業主指定的地塊進行鉆探,場地封閉,地塊性質為業主所有,原地面建筑、地下管線事前已進行處理,在這樣的場地鉆探,地面可以隨意開挖,鉆探泥漿采取集水坑收集循環利用,部分泥漿流到鉆機周圍,不會污染環境,沒有必要進行特殊處理。在城市道路上,泥漿的處理成為最大的難題。因為泥漿流出不僅污染了道路影響市容,更重要的是存在危害行車、行人安全的風險。盡管我們事前就每3臺鉆機配置了一輛送水車用來清洗路面,還配備了專用泥漿搬運車等及時清理,包括采取了人工實時清理,圍擋內地面鋪設彩條布等措施。但是圍擋不整齊劃一,鉆進中泥漿外溢量大等不利因素,對安全文明施工帶來極大的困難。在施工實踐中,我們不斷摸索,從原來鉆孔前我們要求在圍擋地面鋪設彩條布到改進圍擋,要求彩條布必須卷起鋪設至圍擋1m高的位置,以保證施工造成的泥漿留在圍擋區域內,待鉆孔結束后直接清理。但問題還是接踵而來,像彩條布容易破裂、泥漿從破裂口流出,機組人員出入帶出泥漿等等。為此,現場管理人員吸取作業人員的一些好的建議,例如,收購大量海綿,吸除圍擋周圍留出的少量泥漿;由于廣告布相比彩條布牢固耐用,我們派人收集收購大量傳媒企業淘汰更新的廣告布,將廣告布卷起搭設在圍擋中間,我們稱之為“包裹式鋪設”,較好地解決了泥漿外溢這個難題。而這些細微的措施調整,貫穿了整個勘察野外作業過程,管理人員和機組人員齊心協力,用智慧和勞動解決諸多“不起眼”的問題。
3.通過技術創新解決地下管線摸排,靜探反力裝置處理
道路鉆探,管線眾多,如何準確確定管線位置是安全鉆探的前提,除掌握管線分布圖,由管線管理單位現場確定管線位置外,還遠遠不夠,用管線探測儀進行鉆孔前的摸排探測,定位管線,這也不保險。以往勘察施工中我們采用過挖孔、探槽等方法進行探測管線,但對于正在通行的重要交通干道,該方法顯然不合理。為此,公司成立了臨時課題小組,羅列了各種方案,又了各種方案,最終選用了最傳統的方法—手工麻花鉆進行管線的探測,并組織了一支有豐富鉆探經驗專門負責開孔的隊伍,要求鉆進到原狀土且不小于地表下5m深度,在沒有把握的地段要加深至7m~9m。實踐證明,這不起眼的傳統方法解決了復雜的問題,保障了安全生產,獲得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靜力觸探是軌道交通勘察中重要的原位測試手段之一,在堅硬深厚的路面上施工,通常的做法是剖開硬質路面,清除松軟的填土,但需要2m×3m的作業空間。如果平均以2m×3m、深3.5m計算,則所開挖的土方量為3m3。整個標段有兩百多只靜探孔,則開挖土方量有600多m3。每個靜探孔開挖、測試、修復需要數天,將嚴重影響市容和道路交通。老百姓通常把這種施工叫拉鏈式施工(圖1),社會影響不好,是否有一種比較好的方法能夠改進這種落后的施工模式呢。這次我們把這種技術創新形象地稱為“微創”新工藝技術。本標段不采用“拉鏈”式施工方法,在施工地段,按1200mm邊長正方形在4個角點和中心點鉆5個準100mm~150mm的孔洞,鉆穿硬質路面,進入地表下準500mm~1000mm,4個角點放入液壓地錨,作為反力裝置,就可以完成測試工作(圖2)。測試完成后,將鉆出的土柱依次放回原鉆孔內,設備撤離后就能車輛通行,不需要路面修復(圖3)。通過“微創”新技術解決大面積開挖路面的做法,盡可能做到不擾民、少污染,切實做到安全生產。整個標段我們都采用了這種微創技術,將安全文明施工落到實處,從工藝創新的角度保證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產。
4.結束語
關鍵詞:橋梁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控制
Abstract: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mbining comm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and analyzed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specific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bridge engineering, guarante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vides some basis and the reference.
Keywords: brid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control
中圖分類號:U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橋梁工程施工中常見的重點、難點
1.1樁基
樁基施工中人工挖孔樁是較多見的施工方法,樁基護壁原則上采用砼護壁,每一節護壁均由人工立模,確保其孔徑、垂直度、中心位置準確是關鍵,必須及時檢查、復核。成孔后應使用檢孔器檢查孔徑、垂直度等。質量標準見表1。
樁基護壁砼厚度和標號的質量控制重點:護壁砼強度應較灌注樁砼提高一級,厚度不得小于15cm,必須振搗密實,緊貼孔壁。按設計制作鋼筋籠,整體吊放入孔,并有效定位,保證周邊保護層厚度。對地質情況的紀錄,每樁做挖孔紀錄,發現與設計不符,及時通知、調整。嵌巖樁要求:樁底嵌入巖石深度不小于2D(D為樁徑),且至樁下溶洞頂完整弱風化巖石厚度不小于6m,因此,樁底要求釬探,即用鋼釬探明孔底以下地質情況。對于孔內地下水豐富的孔樁,盡可能抽干孔內積水,確保砼施工質量;當自孔底及孔壁滲入的地下水,其上升速度>6mm min時,采用水下灌筑工藝,即導管發灌筑,進行水下砼施工,應計算出澆灌時首批砼量,使其有足夠的數量包裹導管下口,并連續徐徐澆灌,每次提升導管均要注意其埋置深度保持2~4m之間,同時,導管要連接牢固,密封性能良好。樁基礎完工后,逐樁進行超聲波無損檢測,檢測樁基砼質量和樁身完成性。
1.2柱墩砼結構
施工時,要特別強調內模的接縫,箱梁內的接縫應采用海綿條填塞或粘結劑封堵,并外裹一層塑料布,確保內表面不漏漿。內模的加固一般采用方木框架配合碗扣鋼管加固。腹板外側模應對支架和側模進行雙重加固。墩柱使用的砼要用拌和站拌和的、由砼專用車配送的砼;并注意砼生產過程質量管理,重視外摻劑的使用,砼澆振搗要充分而且又不過振,使砼密實。每一節墩柱砼拆模后,需用塑料布或專用布覆蓋。
1.3蓋梁
蓋梁支承、分布和傳遞上部結構的荷載,支撐橋梁上部結構,并將全部荷載傳到下部結構。為了規范施工,確保蓋梁工程質量和外觀,蓋梁施工的控制要點為:確定抱箍的位置。技術人員根據蓋梁底的高程反算出抱箍的高程,根據施工經驗,抱箍高程應比理論高程高出2cm,以預防蓋梁澆筑砼后的沉降。測量人員負責復核,誤差控制在5mm。蓋梁底模的檢查:模板板面之間應平整潔凈,打磨除銹,接縫嚴密,不漏漿,涂油均勻,特別是與立柱交接處,更應仔細檢查縫隙是否處理妥當。鋼筋骨架的檢查。鋼筋的尺寸:不得大于圖紙設計值,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長不小于圖紙設計值10mm。彎起鋼筋各部分尺寸允許偏差20mm,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允許偏差5mm。鋼筋骨架寬、高允許偏差5mm;鋼筋的順直度:鋼筋骨架綁扎過程中,隨時目測主筋的順直度,發現不直現象,及時整改。
1.4 T梁
T梁施工過程中的控制要點:T梁砼的養生,專用土工布或薄膜養生,特別高溫或低溫季節,養生時間最少7d,出坑不少于18d;T梁預制均使用定型鋼模,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注意橫隔板位置的準確定位,避免橫隔板現澆段扭曲、錯位。模板的厚度、密封性、剛度、表面光潔度要符合要求;現澆濕接縫施工之前,必須將T梁與其接觸面鑿毛骨料,表面濕潤,使現澆段更好地與T梁結合;T梁預應力施加控制要點:波紋管敷設必須符合設計線形,坐標;錨墊板定位一定正確,負彎矩區的預應力施工時,應在短索預應力筋封錨砼養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時長索預應力筋才能開始張拉;應力記錄必須真實。張拉之后馬上壓漿,止壓標準要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1.5伸縮縫
橋梁伸縮縫裝置是橋梁結構最易遭到破壞而又較難以修補的部位,施工中應嚴格控制,施工要點:選擇合適的伸縮裝置構造形式,制定專門的施工標準(見表2);鋼構件要采用強度高、可焊性好和高的耐腐蝕性及抗沖擊性、抗疲勞、彈性緩沖及耐磨性好的鋼材;伸縮縫內填充聚苯乙烯硬制泡沫板,側面及底面用嵌縫膠密封或用壓光不銹鋼板封堵,不銹鋼板一側固定;檢查伸縮裝置的位置,確保伸縮縫裝置符合設置要求,伸縮縫如果分段安裝,接縫外焊接;主梁伸縮縫處防撞體和中央隔離層伸縮縫與主梁伸縮縫等寬;安裝裝置之前完全清理干凈縫中雜物、
垃圾,縫內要填足填縫料。
2 建立嚴格高效合理的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是橋梁工程的靈魂。橋梁質量固然由多個環節的控制構成,如項目決策階段、設計階段等,但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是施工階段質量控制。
2.1加強質量意識,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和制度
施工之前,加強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教育,進行全面質量管理知識學習,人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質量意識必須貫穿于建設過程的每個環節、每道工序、每個崗位,施工過程中要定期對現場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進行考核??茖W的施工方案是施工質量保證的必要措施,科學完善的制度是質量管理的保證。
2.2加強工程建設中的監督檢查,嚴格物資材料采購
質量檢驗人員要嚴格控制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經常檢查、監督機械設備的使用、運轉情況,保證設備的整潔、完好和齊全。結構材料必須指派專人采購,有出廠質保單、實驗數據、監理的書面認可和使用記錄。嚴格物資材料采購,保證工程材料與設備質量是工程建設的基礎和保障,質量低劣的物資材料絕對不可以使用在工程上,必須采用符合工程要求的材料和設備,對于水泥、鋼筋等的采購嚴把質量關,嚴厲懲處以次充好、投機倒把、謀取私利現象。
2.3做好工程質量評價,利用現代化技術進行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要利用現代化技術,將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現代通信技術與橋梁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共享的信息資源可以為橋梁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和決策提供準確充分的資料。橋梁工程僅僅依靠直接從事工程項目的業主(建設單位)、設計、施工和監理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靠社會力量,借助相關資源,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大力組織科技攻關,形成技術創新的合力,才能順利完成建設一流精品工程的神圣歷史使命。
3結束語
提高工程質量是我國經濟工作中的長期戰略任務,是基本建設有關各方共同的目標和責任,也是我國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整體戰略中的一個重要任務。橋梁工程質量管理辦法,為橋梁工程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修正管理辦法提供了依據。
參考文獻
[1]范立礎.橋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王建弘.橋梁施工中的技術質量問題分析及對策[J].橋梁,2006(1):64-65.
【關鍵詞】高層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術
0.前言
高層建筑很多時候是體現城市發展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國的高層建筑工程迅猛發展,不論是從外形還是質量及數量上都有了質的飛躍,但是從技術水平來看,與西方發達國家仍存在差距,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土建工程的施工技術。
1.高層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難點
當前,我國高層建筑數量在不斷增加,在建造的過程中必然會影響到其他建筑甚至是管路;童年時,現在地下室也在不斷增多,防水工作是一個難點;同時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我國的建筑工程施工隊伍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影響高層建筑的質量,給使用者帶來諸多不便。
2.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分析
2.1深基坑維護施工技術
首先,維護結構的構成
通過計算,我們發現地下連續墻、鋼筋混凝土圈梁、圍檁及支撐、立柱共同構成了維護結構,地下連續墻是用混凝土構成的,而鋼筋混凝土圈梁、圍檁及支撐則是三道不同的職稱工具;立柱則是用工程鋼管樁作為材料的,省時又省工。
其次,技術對策
第一,土抗剪能力較小,在成槽之前,可以用a700mm的水泥進行槽壁兩側的加固,保證成槽的質量。,使用劈裂注漿技術對坑內被動土進行加固處理,提高其抗剪能力,實現土體加固的目的。
第二,降水則主要適用輕型井點降水的方法進行降水2周左右,提高土體固結能力,進而使抗剪能力提高。
第三,進行分層開挖,可以先適量的挖建筑四周的土體,使其可以緩慢的釋放,避免突然卸載產生變形,在挖土的同時卸載立柱樁四周土體,保證立柱樁周邊土壓力的平衡。
2.2地下室外墻防水施工
首先,施工的工序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高層建筑都會設置地下室,根據設計要求,必須要做好防水工作,尤其是防水層的端部、節點及貫穿部位的防水。一般情況下,地下室的防水層施工空間有限,對此,設計人員可以在地下室結構不前完成防水層的施工。
其次,施工工藝
第一,要進行底板工程樁端防水層的施工,提前將工程樁周圍的垃圾清理干凈,保持表面的清潔。在樁周圍涂抹防水層,并1層滌綸布環樁粘貼,然后重復均勻涂3~4層涂膜,貼網眼麻片于最后1層涂膜上。
第二,地下室墻體與墊層接縫處防水施工工藝,在完成底板下防水層的施工后,在墻體與墊層的接縫處,先將涂膜刷在滌綸布上,滌綸布與墻體及墊層防水層搭接,考慮上部結構的沉降,在墻體及墊層陰角處預留一定長度。
2.3地下室預應力混凝土桁架施工
2.3.1預應力混凝土桁架施工
在施工過程中關鍵是要保證頂板的受力均勻,減少混凝土約束力不均,這就要求先不澆搗桁架豎腹桿和斜腹桿,等到上弦梁板中應力穩定后,再進行豎腹桿、斜腹桿的支模及混凝土澆筑施工,并且混凝土后澆桁架不會容易出現裂縫。
2.3.2做好監測工作
隨著上部結構應力逐漸增加,在5層左右達到最高,在連接上部結構第1道鋼桁架后,在2個簡體創造了新的約束,導致應力再次上升,然后保持平穩狀態。
2.4高層建筑爬升模板體系的施工
2.4.1導軌式爬模方案
高層建筑對垂直運輸的要求較高,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可以采用導軌式爬升腳手架進行簡體施工,結合大模板絲攻形成導軌式爬模方案,便于整體或者單片提升。在達到一定高度后要設置爬架,在完成屋頂的建設后再進行拆除。
2.4.2爬架改制成導軌式爬模
導軌式爬模實際上是由常規導軌式爬升腳手架改造而成的,在改造設計過程中,為施工滿足,對大模板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的附加力需要采取對治措施。普通的爬升腳手架架寬900mm,為了使大模板提升方便且保養易行,所以改造爬架為下半部寬1200mm的爬升主體,上半部保留原來的寬900mm的掛模體,搭上下面的爬升主體架,并確保保持約500mm間隙,利于模板清潔保養和鋼筋綁扎工作。為了提高爬模側向剛度,在吊點位置加設之字形橫向斜桿。
2.4.3大模板施工
按照4m和4.5m兩種層高來設計大模板,單塊重1500kg,面積s=6m×4.6m=27.6m2。大模板設計考慮結構最大要求進行,強度、撓度、迭加變形均滿足最大要求。
在地面對大模板進行拼裝,利用塔吊吊在架體上,和架體一同上升。為保養大模板,架體和模板之間留著空隙,塞薄型海綿條于每塊模板下和模板內拼縫內,可使模板不易變形,也確保墻面光潔、規整。檢測顯示,本工程東西簡體的垂直偏差控制在10mm以內。
3.模板施工的關鍵工藝
3.1安裝頂板模板
針對不同工程的不同要求,選擇不同的模板施工方法,一般要求頂板底模采用1830×915×18雙層涂模的膠合板作面板,截面為50×100mm的單根枋作內楞,間距600mm。房屋內設通用48×3.5鋼管(扣件式)滿堂腳手架,作為模板的支撐系統。腳手架主桿縱距為50cm,橫距為60cm,橫桿等距為160cm,縱向桿每隔320cm設剪刀撐,整體腳手架還需與平臺作加固連接。
3.2梁底模板安裝
在柱模上彈出軸線、梁位和高程,然后在施工好的承重排架上鋪好方木,把底模用鐵釘固定在方木上,側模采取木夾板,豎向用方木加固,外側用槽鋼直通,中間適當用木條支撐,防止模板向內側變形。梁底板要拉線調直,用水準儀確定高程,當梁跨度較大,梁底模板應稍起拱,對上層梁底模的支撐主要采用腳手架承受。
4.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關鍵技術
混凝土施工的關鍵就是振搗,可以選擇插入式高頻振動棒與平板振動器共同完成這一工作。澆筑的時候可以從一端開始,采用“趕漿法”推進,首先將梁分層澆筑成階梯型,當到達板位置時,然后與板砼一起澆筑。如果工藝需求進行設備基礎澆注的地方,在澆筑之前要對原有的砼處理干凈,放樣彈線,綁扎鋼筋,然后安裝側模板,并用水準儀測設頂標高,符合要求后按設計砼配合比澆注,混凝土澆筑完后復查預留孔洞及螺栓的偏差,并將其調整至符合設計要求,然后將表面壓平修光。采用插入式高頻振動棒振搗,每層澆筑厚度不得大于50cm,振搗密實后再澆注第二層,直至到梁底。整個立柱一次性澆筑到梁底或板底。砼澆注完畢后,在12小時之內用土工布加以包裹,并定時澆水養護,保持表面濕潤。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
5.磚砌筑工程施工中的關鍵技術
在建筑前,提前一天將磚澆水濕潤,含水率為10~15%。常溫施工不得干磚上墻,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達飽和的磚砌墻。砂漿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計量精度水泥為±2%,砂控制在±5%以內。采用砂漿攪拌機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1.5min。砌磚前應先盤角,每次盤角不要超過五層,新盤的大角及時進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時修整。盤角時要仔細對照皮數桿的磚層和標高,控制好灰縫大小,使水平灰縫均勻一致。大角盤好后再復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度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掛線砌墻。砌筑磚墻必須雙面掛線,如果長墻幾個人均使用一根通線,中間應設幾個支線點,小線要拉緊,每層磚都要穿線看平,使水平縫均勻一致,平直通順。砌磚采用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的砌磚法,即滿鋪、滿擠操作法。為保證磚砌體的整體性和穩定性,使荷載能均勻傳送,避免因墻體局部受力過大而產生裂縫,組砌形式采用上下錯縫,內外搭磚法進行砌磚。
6.結束語
為了保證土建工程的施工效率,必須要立足實踐,按照施工的工藝流程進行施工,提升施工中的關鍵工藝水平,保證土建工程的順利進行,交出人們滿意的產品。
【參考文獻】
關鍵詞:模板技術房建
中圖分類號:TU7文獻標識碼: A
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模板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給現代建筑的結構、布局、造型等均帶來了很大的改變,模板技術在建筑行業的建設中逐漸發展,模板材料和模板技術得到了持續不斷的改進。
一、概況
模板技術是按照構件的設計要求以及混凝土結構要求,按照設計尺寸建造模板,并通過模板完成建筑施工[1]。施工模板能夠自由組合,在完成施工之后能夠拆卸,重復利用性很強,并且在清理之后能夠在下一個工程項目中繼續使用,模板施工能夠獲得很高的施工質量,因而在建筑工程,尤其是房建工程中的應用非常普遍。
國內的模板技術有永久式、組合式、工具式三種,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主要使用鋼代木,改變了以前使用的定型木模板、散拆散支模板,之后國家開始了大規模城市化進程,高層建筑逐漸發展起來,建筑結構形式也發生了很大改變,逐漸從磚混結構轉變為現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獲得了更理想的抗震性能、防火性能,并且有效降低了房建工程造價,鋼筋混混凝土結構的澆筑促進了模板技術的發展。
二、模板施工工藝
1.施工準備
結合工程特點以及施工現場周邊環境、自然條件、施工企業、施工技術水平等因素,編制合理的模板施工方案,按照結構設計特點,建筑周邊自然環境以及人文情況,進行基礎模板、墻體模板、電梯井筒、門窗、框架、梁柱等的配模設計,選擇表面光滑并且無裂縫的模板,要求類型、韌性、強度和尺寸均能夠滿足設計要求,并且類型、性能、尺寸和形狀等要相同或者盡量接近[2]??紤]到支架在房建工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選擇支架對性能的要求格外嚴格,才能夠穩定承受混凝土重量和施工施加的各種壓力,保證模板和模板之間、模板和元件之間連接可靠牢固,有效避免支架事故和模板脹模等問題,給施工人員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施工環境。施工之前還需要結合施工現場條件和施工環境情況以及建筑工程自身特點選擇合適的設備和材料,保證設備正常運行和材料質量符合要求,并組織一支具備豐富工作經驗,工作責任心強的施工隊伍,給模板施工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
2.模板布置和澆筑
模板安裝布置是模板施工的基礎環節,模板上需要設置固定的預埋件,準備足夠的焊接鋼管和鍍鋅鋼管,牢固連接模板、元件之間的連接,用于拉伸或者制動的元件需要注意安裝對精確性和牢固程度的要求,實際上施工中模板和元件安裝位置偏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需要把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模板的布置需要根據設計圖紙進行,梁下地基土應該能夠承受建筑重力和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各種作用力,保證模板布置期間地基下沉不會對模板施工造成不利影響[3]?;A模板支設過程中,使用鋼模板做承臺,使用方木作為承臺橫豎背肋和斜支撐,基礎梁模板使用組合鋼模板,電梯井筒外側可以使用木模板,并使用鋼管作為主龍骨,方木作為次龍骨,為了保證電梯外面模剛度,在電梯井墻中設置直徑合適的對拉螺栓跟進平臺和電梯井筒作為支撐。在支設過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項。在墻下口和梁根部應該至少要預留兩個清掃口,通過清掃口清理雜物、泥漿、木屑等清理干凈之后封閉清掃口,模板不應該出現裂紋或者碰撞痕跡,出現空洞或者是蜂窩狀缺陷則需要通過一定措施補救,模板和模板之間的連接位置應該仔細打磨,緊密連接,不能留空,安裝模板之前需要先檢查序號和布置圖,之后再進行吊裝,之后對模板尺寸、標高、垂直度等進行檢查,控制偏差在允許范圍內,完成安裝之后,側模和底模之間的裂縫應該小于1mm,0.8-1mm裂縫累計長度應該在每邊總長度的25%以下,并檢查板面拼裝是否平整,相鄰模板之間高差是否在合理范圍內,通常情況下板面平整度和相鄰模板之間高差應該在2mm以下,模板垂直度差應該在3mm以下[4]。
準備澆筑階段需要保證木模板保持一個較長時間的濕潤狀態,可以通過持續灑水的方法實現,但是不要采用過大的灑水量造成水滲入模板。之后選擇合適的混凝土澆筑相關設備,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和振搗,澆筑中為了避免漏漿,可以在模板底部加4cm左右海綿條,但是需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并由專人進行實時檢查,不能出現跑模問題。
3.拆模
模板混凝土澆筑后達到一定強度并且不會損壞模板的時間段內按照一定的拆模順序進行拆模,通常拆模都在澆筑完成后2d之后進行。底模拆除難度較大,拆除時間需要按照相關規范要求進行。頂板模板以及支撐周圍頂板模板之間獨立,拆模需要后拆后澆帶模板,后澆帶澆筑完成并且達到了設計強度之后再拆除后澆帶模板和支撐[5]。拆除完畢需要及時養護,為了避免粘接,可以在混凝土和模板接觸面上涂抹隔離劑,避免出現粘接情況,獲得更好的混凝土外觀和更優良的使用性能。
三、模板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
1.爬升滑模
這是一種混凝土豎向施工的模板施工技術。這種結構使用豎向結構作為支撐,自下而上的進行模板澆筑施工,并通過爬升設備完成逐步爬升。這種技術有效的結合了大模板技術和滑動模板技術,發展成為了一種新型的模板技術,在高層建筑的澆筑中是一種快速的施工技術。
爬升滑模技術有著和大模板技術相似的操作流程,穩定的操作工序有效保證了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同時這種逐層施工的方法在配置了一層模板之后就完成了這個樓層的施工,可以拆除模板,減小了模板的用量,并減少了反復拆裝模板的麻煩。而且爬升滑模施工工藝在爬升過程中不需要使用額外的吊升設備,通過滑動模板就能夠實現,有效的降低了工程成本。
2.早拆工藝
早拆工藝的優勢在于有著更小的成本投入和更快的周轉速度,因而這項工程在國內房建施工中得到了普遍應用。模板早拆工藝在工程實踐中逐漸發展出了支撐鎖板式早拆柱頭、組裝式早拆柱頭、斜面自鎖式柱頭等多種形式,對控制房建工程質量,節省工程造價有著重要貢獻。
3.玻璃鋼圓柱模板施工工藝
玻璃鋼模板使用無堿玻璃纖維布作為母材,使用不飽和聚酯樹脂作為粘接劑聚合成為的新型模板,這種模板的支撐結構比較簡單,安裝和拆卸均十分方便,表面光滑,需要檢查驗收的接縫少,并且耐磨性和韌性優于鋼模和木模。玻璃圓鋼柱模板施工工藝主要有三個環節,首先需要支設支柱體模板、找平、測量校正柱模的垂直度,并選擇整體提升的方法進行施工。之后進行模板拆除和混凝土養護,并完成柱帽拆除和養護。
結束語:模板技術是一種有著高收益、低施工難度的建筑施工技術,應用模板施工技術有效的提高了房建施工效率,獲得了穩定可靠的施工質量,并且經濟效益較好。在房建施工模板技術應用過程中應該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模板體系,注意控制模板安裝誤差,按照混凝土施工工藝要求進行澆筑、振搗、拆模,才能夠最好的發揮模板技術的優勢,獲得更好的質量和更低的成本投入。
參考文獻:
[1]沈睿.論房建施工項目部安全管理的難點和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上旬刊),2011.( 02).
[2]段軍鎖.現澆混凝土模板內置保溫板施工質量管理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05.
[3]趙亞楠,董晶.模板技術在內容管理系統中的應用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2,33(10).
關鍵詞:橋梁施工;后張法;預應力有效控
橋梁建設一般是屬于政府范疇的公共工作,其對交通的暢通提供巨大的便利,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因此,如何在建筑過程中采用更加有效的建筑途徑來使橋梁更堅固,是建設行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今,后張法預應力技術應用在橋梁建設中更是起到重中之重的作用,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橋梁施工過程中的后張法預應力技術的有效途徑。
一、后張法預應力的施工特點
在確定建設橋梁的所處位置、地理狀況、總長度和承受范圍的條件下,預應力筋直接在混凝土構件上張拉,錨具固定在構件上,不需要固定的臺座設備,張拉靈活,其拉力可達幾百噸,能永遠停留在構件上,成為構件的一部分。所以,后張法適用于大型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制作。后張法其不同于先張法的方法在于是:先安裝管道,澆筑混凝土成型待其達到一定強度后安裝預應力筋。預應力傳遞靠錨具,管孔、管束及鋼絞線的數量經過科學計算確定。應用后張法預應力技術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橋梁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較,能加強橋梁的承受能力,減輕自身重量,防腐性能提高,在相同環境相比之下使用壽命時間更長,因此廣泛應用于許多橋梁建筑中。
二、后張法預應力的施工途徑
(一)支架地基硬化及搭設
根據實地勘測,結合地理環境、氣候變化、交通情況等編制確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對支架地基進行硬化處理后搭設支架或架設貝雷梁,然后再按設計的橋梁底標高處鋪設底模板。搭建好支架后對架體及地基進行加載預壓試驗,與此同時計算好橋梁總重量。預壓試驗的安全控制值系數一般取1.2~1.5,以檢驗架體的穩定性及承載強度。
(二)模板安裝
根據施工工藝在梁底部采用木模,完成后拼接嚴密,支撐牢固,安裝尺寸準確,能減少各部分的縫隙大小。建筑模板按先底模、后側模、最后頂模的順序進行構造。并且,在造模的同時預留出準確的孔道位置和大小,以便在后期穿鋼絞線束時起到很好的作用。側模的建造完畢后進入內膜的構建,保證內膜的封閉性是很重要的,此時應該用木模。模板安裝質量的好壞是涉及到整體橋梁表面美觀的重要性,模板安裝的準確對橋梁的整體建設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作用。
(三)鋼筋安裝及布設管道
波紋管的安裝應和鋼筋安裝按設計圖紙同時進行,要注意組織好鋼筋和波紋管安裝順序。波紋管的接長可采用廠家配套波紋管接頭管長,接頭管的長度一般為被連接管道內徑的5~7倍,兩端用密封膠帶封裹,以防接頭處漏漿。波紋管按設計編號逐一安裝,安裝時嚴格按圖紙設計給定孔道坐標位置固定,要求保證安裝的豎向、橫向準確性,平彎、豎彎的地方要按設計設置的轉彎半徑。鋼束定位用“井”或“U”字固定鋼筋與周邊鋼筋點焊固定,在直線段布置間距按800~1000mm,曲線段按設計或規范進行定位。定位鋼筋要與梁體鋼筋用電焊焊牢,防止管道移動。
(四)砼的澆筑
砼澆注時注意澆筑的次數、順序、厚度。澆筑應分兩次進行,先從底板底部開始澆灌至腹板與頂板交接處,最后澆注頂板。注意澆筑的厚度符合施工圖紙設計要求,尤其是在振搗的時候不要碰撞模板,由泵管注入模中。在整個砼澆筑過程中應避免損壞波紋管,防止其變形、移位或破損。在澆筑過程中要分層壓實混凝土,使其堅實沒有空隙。澆筑完成后迅速采用麻袋、塑料薄膜等履蓋,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
(五)穿束
穿束是真正運用后張法預應力的技術,穿束前管道應注意保持孔道通暢、干燥、干凈狀態,鋼絞線保持潔凈進行理順并綁扎成束。鋼絞束端頭做成子彈頭并采用一根鋼絞線或鋼絲蠅作為牽引,牽引動力采用卷揚機。穿束前經過試驗檢測混凝土的強度要達到85%后才可以進行穿束,每個部位的穿束都應按照一定的順序采用人工緩慢、無破損地將單根鋼絞線送入到孔道,延伸到另一端后采用卷揚機牽拉,完成整個鋼絞線穿束過程。
(六)拆除模板
在進行預應力筋穿束后到施加預應力前的期間,砼結構應通過檢測強度,并達到一定數值要求時才能拆除側模板,然后立即清洗。內膜的拆除要注意不要損壞混凝土的表層,不要破壞孔道的結構,拆除時間要平衡。底模模板及支架應在施加預應力后方并達到預應力砼強度的85%后方可拆除,支架應該由上到下,跨中向兩邊對稱進行拆除,防止上部無支點而破壞建造的砼。注意,每幅或每跨模板的拆除時的強度標準都是不同的,應分次測量。
(七)張拉預應力
張拉預應力應嚴格按照預應力張拉的流程規定進行。即張拉前應做好張拉準備工作,如:砼強度要達到張拉要求、機具儀表的選擇及校驗;其次是確定張拉順序,應遵循均勻對稱、偏心荷載小的原則。箱梁預應力張拉順序為:先下面后上面,先長后短,先對稱后單端,先中間后兩邊,先縱后橫。最后實測引伸量和計算引伸量容許誤差應控制在±6%以內。施工前應按有關部門規定對每批鋼絞線的強度、彈性模量、截面積、引伸量的技術指標進行抽檢,并應按實測值對鋼絞線的理論張拉引伸量進行調整。初始值在O初始拉力(10%бk)60%бk控制拉力(持荷2分鐘) 105%бk控制拉力(持荷5分鐘) 100%控制拉力錨固。張拉時應對應設標志,以便測定各鋼束的伸長量。每根鋼束張拉到設計噸位后,實測伸長量,以張拉時的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進行校核,實際伸長值與調整后理論值的誤差不得大于±6%。若發現伸長量異常,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才能再張拉。
三、后張法預應力技術的使用應注意的事項
在使用后張法預應力技術時,砼強度必須達到85%以上。應測量好每條管道的長度、定位點的坐標、間距、安裝的牢固性和準確度;管道的接長接口、排氣孔管的安裝嚴密性;管口應采用紗布或海綿堵塞,以免澆搗砼時砼滲進行。預應力張拉時嚴格控制好預應力值和伸長率,并且預防鋼絞線斷絲和滑絲。錨墊板前、喇叭口后必須加密加強鋼筋網片。壓漿時注意壓漿的標號和流動性。
四、工程舉例
某政府大橋施工前經過設計,橋梁總長243米,每五跨為一幅,應用后張法預應力技術,采用箱梁設計辦法。計劃承重卡車30t,底板厚度0.46米,腹板厚度0.50米。主要的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支架地基硬化搭設支架模板安裝鋼筋安裝及布管砼澆筑穿束鋼筋預應力張拉拆除模板壓漿封錨。砼澆灌是采用有粘結的砼,因為這座橋梁的建筑工程浩大,應用這種方法更加方便靈活。經過兩次澆筑后沿孔道穿入鋼絞線,采用后張法預應力技術張拉預應力鋼絞線,通過鋼絞線連接到橋梁兩端錨具施加應力,使得束幅橋梁混凝土具有預應力,從而使得橋梁的耐受壓力增加,提高了橋梁抗震性能和整體性能。
五、結語
橋梁預應力技術問題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后張法預應力的技術是在橋梁建設中應用廣泛的方法,也是整個工程的重點難點之處。這不僅在于環境的因素,同樣需要技術人員的工作水平的提升和經驗的積累。本文簡單的介紹一下施工中的后張法預應力的使用途徑,希望為今后橋梁建設方面提供了一個輔助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郭奇.賀栓海.“后張法預應力鋼束有效預應力沿程分布分布模式派別與統一模擬方法”.交通運輸工程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