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2 17:03: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典博弈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博弈論;博弈模型;旅游;綜述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2)15-0009-02
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國內旅游研究也經歷了近30年的快速發展歷程。期間,學者們不斷引進各大學科的方法和理論,以充實旅游研究的理論基礎。近年來,博弈論作為旅游研究的重要方法被廣泛使用,豐富了旅游研究的內容。本文主要從博弈模型運用的角度對博弈論在旅游研究中的文獻加以梳理,希望對相關研究者有所裨益。
1 綜述基礎和主要領域
1.1 綜述基礎
筆者以“旅游、博弈”為關鍵詞或者題名在維普科技中文全文數據庫檢索,檢索期從1989年至2011年12月29日,共有全部期刊文獻22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共有67篇,其中有效文獻(有效文獻指真正運用具體博弈模型的文獻)58篇,具體分布如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博弈論在旅游研究中的運用開始于1996年,至今已有15年,由最初的零星運用期演化到至今的相對穩定期。其中核心期刊上的論文分布與總體趨勢相吻合,故筆者主要對核心期刊上的67篇文獻進行仔細研讀,對其中58篇有效文獻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梳理。
1.2 博弈論在旅游研究中的主要運用領域
縱觀近15年的旅游博弈研究,學者們著眼于旅游業的各個領域,透過不同角度進行研究。其中主要的研究領域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區域旅游是旅游博弈論研究中運用最多的領域,共有14篇,占全部文獻的24.13%。該領域的文獻主要集中于“長三角”、“泛珠三角”、“京津冀”、“紅三角”等國內主要的經濟區,從區域旅游的競爭合作入手,指出區域內政府間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提出相應對策。其次是旅游市場的博弈研究,其主要分析買賣雙方之間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導致旅游市場的低效率,并且從政府和企業兩方面提出改善產品質量和信譽機制的建立等提高旅游市場效率的方案。再則,鄉村旅游的博弈研究是近期關注的焦點之一,主要從社區參與的角度研究鄉村旅游的發展,關注社區農民的利益保障問題,而鄉村旅游中的環境保護問題也是學者的關注點。另外,環境保護、旅游商品供應鏈、景區開發等問題也是博弈方法運用的主要領域。
2 旅游博弈研究中的博弈模型運用情況
運用博弈論研究旅游最主要是博弈方法和模型的運用對旅游現象的解釋和說明,所以對博弈模型運用的梳理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將以博弈的基本分類為基礎解讀博弈模型的使用情況,具體分布如圖2:
2.1 非合作博弈模型的運用
(1)完全信息靜態博弈的運用。
完全信息靜態博弈是是四種類型中相對簡單也是運用最普遍的類型,故運用這一博弈類型的文獻共有34篇,占全部文獻的58.62%。
完全信息靜態博弈的經典模型有囚徒困境、智豬博弈、斗雞博弈、市場爭奪戰博弈、古諾模型和勃特蘭寡頭博弈等,通常以矩陣形式展現。在旅游研究的文獻中運用這一博弈的類型的學者多數是將這些經典模型運用到具體領域中。
①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模型是在這類博弈中運用最普遍的模型,通常用來證明博弈雙方在各自理性的情況下無法達到帕累托最優。于巖平運用此模型解釋旅游企業和核心員工之間的忠誠度問題,得出一次雙方唯一的均衡解是各自不忠誠,一次博弈難以維系兩者之間心理契約的忠誠締結。呂興洋等分淡旺季在旅游供應商和中間商之間的合作與否進行單次博弈,無法達到帕累托最優。羅富民等通過此模型說明區域旅游合作中的政府公共產品供給不足的問題的存在,又通過斗雞博弈模型證明公共產品供給失衡問題的存在。另外,此模型也可以運用到新景區開發以及旅游產品價格競爭問題等。
②智豬博弈:此模型主要運用于實力不均衡的博弈主體之間弱者的搭便車現象。如在旅游地形象促銷問題中,運用此模型說明大企業著力促銷而小企業搭便車收益的問題。
③勃特蘭寡頭博弈:將此模型運用于旅游研究中一般體現在旅游產品的價格競爭和決策問題上。任寧寧等將此模型運用于旅游商品的生產企業之間,說明旅游企業的價格競爭,得到的均衡解為兩企業以最低價格生產并均分市場。
④古諾模型:此模型的運用主要解決博弈主體所提品的量的選擇問題。王居鳳等運用此模型解釋兩寡頭生產產量的選擇方式并且將此擴展到n個企業,說明為了維持聯盟穩定性而建立協議的必要性。
⑤Hotellin品決策模型:李洪娜等通過對此模型的具體表述和分析闡述了同質旅游產品間的競爭問題,分別提出了通過產品差異化策略和打造品牌旅游產品來提高競爭能力。
(2)完全信息動態博弈的運用。
完全信息動態博弈的經典模型有海盜分寶博弈、斯塔爾伯格寡頭博弈、蜈蚣博弈等。運用該類型的文獻有13篇,占文獻的22.4%。
①斯塔爾伯格寡頭模型:此模型其實是古諾模型的動態化,將同時決策的倆寡頭演變為先后決策的領導者和跟隨者之間的產量決策博弈。楊樹等將此模型改良后運用到旅行社的服務質量決策問題中,并且分析得到在一次次的質量決策博弈后總能得到最優策略。
②海盜分寶博弈:饒勇等將此模型運用到旅游開發商和社區居民間對旅游資源收益的分配問題上,但是僅僅闡述了模型,沒有對此進行詳細分析和解答。
工業文明是工程師推動的,商業社會是銷售人員推動發展的,高級銷售顧問的工作是值得研究的,對于商業社會來說,銷售人員也是工程師。這是一個態度,也是一種認識,從這個認識出發,我們開始研究中國社會中眾多的高級銷售們的工作,我們發現了大量的腦力勞動的痕跡。這也是全腦博弈理論研究的初衷。
一、經典對話演繹
1.我是不是太沖動了?
奔馳車行,一位年輕的女士經過與銷售顧問將近一個小時的溝通,對SLK 350這款車有了深刻的印象,并表現了足夠的購買欲望。72.5萬元的車預定要收10%的訂金,即將簽合同,她拿著筆,問銷售顧問:“我是不是太沖動了。才來一次就決定購買了!”
銷售顧問進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承認客戶比較沖動,那么是否意味著客戶應該深思熟慮一下呢?如果否定客戶這是沖動,這不是明顯在與事實沖突嗎?畢竟是久經考驗的優秀銷售顧問,其沉著地回答:“當然是沖動了!哪個買奔馳車的不是沖動呢?奔馳就是打動人的。您是支付得起您的沖動,有多少人有這個沖動卻沒有支付能力。擁有這個小型跑車是一種豪華的沖動,喜歡才是真的,您喜歡嗎?”客戶邊聽邊頻頻點頭,連連說對,毫不猶豫簽了購買合同,支付了定金。
2.多年的關系了,這個條款就改一下吧!
IBM商務代表在與中國某銀行的最后一次會談中聽到了對方的這個要求。
銀行信息部主任:“您看,咱們都談了有半年了吧,不就是20萬嗎,您肯定也有決策權,您讓一步,我讓一步,不就成交了,難道咱們還要繼續每天談,再談個半年嗎?”
IBM銷售顧問的經典回答:“主任,不答應您吧,咱們也算是朋友了,答應您呢,IBM這邊我也別干了,換一個新的商務代表,還得從頭談起。再說了,咱們都這么熟了,您也不忍心我離開IBM不是,只要今年過去,我還在IBM,我的工資就有一個不小的調整幅度。到時候我請客,所以,這個價,您就定了吧,其實您才是有實權的,您說呢?”
一周后,IBM得到了該銀行這個地區的全部服務器合同。沒有讓價。
3.公司的預算真的不夠,您們也是大企業,能否寬限一下?
面對西門子先進的、高效率的流水線設備,梅奧化工,這個中國民營企業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目前,企業前期投資太大,又碰到央行的宏觀調控,資金相當緊張,您看,能否將付款期限再延長一次,就3個月,絕對不再延續了。”
西門子高級商務代表的經典回答:“宏觀調控的確限制了許多中國企業的現金流,可是,西門子也有自己的財務體系,而且都是董事會管理,我也不可能向老板這樣匯報呀,老板肯定問我,中國宏觀調控了中國企業,怎么與我們會有關系呢?要知道外國人不懂中國的情況,我有心陳述,替您說話,您說我的業績沒有了,誰替我說話呢?還真不是我不給您面子,實在都是各為其主,我也是沒有辦法,再說了,您們上億的項目,怎么著也不缺這100萬元的口呀,您說呢?”
一頓上千的海鮮晚宴、通宵的卡拉OK之后,迎接著清晨的陽光,西門子拿到了合同中應該得到的款項支票。
二、經典對話背后的學問
要透徹了解這些經典對話,學習經典對話,絕對不是依靠背誦和牢記的,任何一個資深的銷售都必須經過理論的打造,不是靠幾個情景對話就可以達到高手的境界。通向高手的境界,需要理解全腦博弈的基本原理。這個象限圖揭示了全腦博弈的核心概念。
對資深銷售顧問研究的成果如下:
第一象限:銷售人員的右腦對潛在客戶的左腦。情形如下:潛在客戶在用理性思考,因此會出現許多對產品、或者銷售人員代表的企業的實力、品牌、甚至對銷售人員本人產生許多異議,這些異議基于理性思考。這個象限中銷售人員以右腦應對,試圖模糊化,無法準確地陳述產品給客戶的利益,無法贏得客戶理性的信任。潛在客戶與銷售人員的關系停留在非常初級的淺層,沒有任何機會深入擴展。
第二象限:右腦對右腦。情形如下:雙方關系的建立主要看雙方的閱歷、經歷、敏感性、感覺能力,任何細節的感知、肢體語言起著潛在影響對方的作用。視覺、聽覺、感覺共同起著作用。情商高者勝,低者從。高手會讓水平低的一方感覺很舒服,如找到一個知心的人,他們會共同高呼理解萬歲,其實,只是一方理解一方,是高水平一方對低水平一方的理解,而不是真正的平等的理解。這個象限,需要對銷售人員進行情商的培養。但是,相當難,因為情商不是一個精確的可以描述、可以測量的有形事物,所以,衡量情商本身依靠的就是情商,故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的確是有高手可以鑒別出來的。啟發:對銷售人員的潛力識別就是其右腦水平。
第三象限:銷售人員的左腦對潛在客戶的右腦。一般來說,銷售人員是有計劃的,有準備的,于是,只要潛在客戶使用右腦,那么將左腦的內容虛化為右腦的內容來展示出來。則可以實現有效影響對方的感覺,從而影響他們的決策。
第四象限:左腦對左腦。情形如下:潛在客戶經過慎重的考慮,再次見面的時候,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有的是信息尋找,有的是邏輯思考,有的是感性的,有的是理性的,但是,一般來說理性的居多?;蛘哒f我的朋友是這個方面的行家,所以,他建議我要慎重,而且我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只要提到道理,那么對方在使用左腦,至少是試圖使用左腦來判斷自己的處境和利益。但是,所有這些思考都不應該超過有經驗的銷售人員的準備、經驗和產品的相關知識積累,以及以往各種客戶的體驗,在這個情況下,銷售人員已經上升到一個技能階段,是左腦的積累變為右腦來表現,將潛在客戶的左腦思考不知不覺中轉移到右腦,并促使其決策。
三、銷售顧問的全腦水平測試
以下是對銷售顧問的全腦水平分布的測試,請先拿筆記下您選的a、b、c各有幾個,再算出分數。
1.在看到一個產品的說明書時,您會首先:
a.請一個內行講解一下
b.按照說明書的指示,在產品上多次嘗試來了解產品
c.不用對著產品,看說明書就可以了解了
2.在給客戶組裝產品時,周圍有環境音樂,此時另外一個客戶來電話,您會:
a.三件事同時進行
b.將環境音樂的聲音減小,但仍然可以講電話,并同時組裝
c.告訴電話上的客戶,很快就回電話
3.客戶來訪問您的辦公室,來電話問您怎么走,您會:
a.畫一張標示清楚的地圖給他,或者另外一個熟悉的人替您向客戶說明怎么走
b.先問他們熟悉什么著名的標志,然后指示他們該怎么走
c.直接解釋并指示他們怎么走
4.解釋要銷售的產品以及習慣的概念,您很可能會怎么做:
a.會利用筆、紙以及手勢等強化您的解釋
b.口頭解釋以及手勢配合
c.通過口頭就可以解釋清楚了
5.聽了一個清楚的產品講解以后,您通常會:
a.在腦海中回想講解的過程和細節
b.將過程以及具體的細節說給別人
c.通過引用講解人的話來強化您的理解
6.在培訓教室中,如果隨意挑選座位的話。您喜歡坐在:
a.教室的右邊
b.無所謂,哪里都可以
c.教室的左邊
7.您的朋友在使用一個您熟悉的產品時,出了一些問題,您會
a.表示同情,并討論使用這個產品的感覺
b.介紹一個信得過的人協助修理
c.親自動手,試圖修好
8.對于一個電器產品,有人問您,用多少伏電壓時,您會:
a.直接說您不知道
b.思考一下,講出您的判斷
c.迅速指出肯定的答案,并明確說出您的思考過程
9.您找到一個停車位,可是空間很小,必須用倒車才能停進去,您會:
a.寧愿找另一個車位
b.試圖小心地停進去
c.很順利地倒車停進去
10.您在看電視時,這時電話響了,您會:
a.接電話,電視開著
b.把音量轉小后才接電話
c.關掉電視,叫其他人安靜后才接電話
11.您聽到一首新歌,是您喜歡的歌手唱的,通常您會:
a.聽完后,您可以毫無困難地跟著唱
b.如果是首很簡單的歌,聽過后您可以跟著哼唱一小段
c.很難記得歌曲的旋律,但是您可以回想起部分歌詞
12.您對事情的結局如何會有強烈的預感,是借著:
a.直覺
b.可靠的資訊和大膽的假設才做出判斷
c.事實統計數字和資料
13.您忘了把鑰匙放在哪里,您會:
a.先做別的事,等到自然想起為止
b.做別的串,但同時試著回想您把鑰匙放在哪里
c.在心里回想剛剛做了哪些串,借此想起放在何處
14.您在飯店里,聽到遠處傳來警報,您會:
a.指出聲音來源
b.如果您夠專心,可以指出聲音來源
c.沒辦法知道聲音來源
15.您參加一個社交宴會時,有人向您介紹七八位新朋友,隔天您會:
a.可以輕易想起他們的長相
b.只能記得其中幾個的長相
c.比較可能記住他們的名字
16.您的朋友希望購買一個顏色明亮的電腦,而您希望的是深色的,您將如何說服他呢?
a.和顏悅色地說出您的感覺
b.讓他這次接受您的看法,下一次聽他的
c.講明深色的好處,通過事實來折服他
17.在上門拜訪一個客戶之前,您通常會:
a.將計劃的事項寫在紙上,該做什么一目了然
b.思考一下拜訪時要說的、做的就可以了
c.在心里想一下會見到哪些人,會在什么地方,以及是否需要投影儀等
18.您的關系融洽的客戶,與您商量非業務的事情,您會:
a.表示同情,理解他的處境,并給以附和
b.出謀劃策,試圖找到恰當的辦法來解決
c.直接指明具體的解決方法和途徑
19.兩個已婚的朋友有了外遇,您會如何發現:
a.您會很早就察覺
b.經過一段時間后才察覺
c.根本不會察覺
20.您的生活態度如何?
a.交很多朋友,和周圍的人和諧相處
b.友善的對待他人,但保持個人隱私
c.完成某個偉大目標,贏得別人的尊敬,獲得名望及晉升
21.如果有選擇,您會喜歡什么樣的工作:
a.和可以相處的人一起工作
b.有其他同事,但也保有自己的空間
c.獨自工作
22.您喜歡讀的書是:
a.小說,其他文學作品
b.報章雜志
c.非文學類,傳記
23.購物時您傾向:
a.常常是一時沖動,尤其是特殊物品
b.有個粗略的計劃,可是心血來潮時也會買
c.讀標簽,比較價錢
24.睡覺起床吃飯,您比較喜歡怎么做:
a.隨心所欲
b.依據一定的計劃,但彈性很大
c.每天幾乎有固定的時間
25.您開始一個新的工作,認識許多新同事,其中一個打電話到家里找您,您會:
a.輕易地認出他的聲音
b.談了一會兒話后,才知道他是誰
c.無法從聲音辨認他到底是誰
26.和別人有爭論時,什么事會令您很生氣: a.沉默或是沒有反應 b.他們不了解您的觀點 c.追根究底地問問題,或是提出質疑,或是評論
27.您對銷售培訓中嚴格的產品描述訓練的感覺是:
a.覺得描述產品很簡單
b.覺得描述簡單,但是讓客戶明白不容易
c.覺得兩項都掌握得很好,不需要額外訓練這樣的描述
28.碰到固定的舞步或是爵士舞時,您會:
a.聽到音樂就會想起學過的舞步
b.只能跳一點點,大多想不起來
c.抓不準時間和旋律
29.您擅長分辨動物的聲音,并模仿動物的聲音嗎?
a.不太擅長
b.還可以
c.很捧
30.一天結束后,您喜歡:
a.和朋友或家人談談您這一天過得如何
b.聽別人談他這一天過得如何
c.看報紙電視,不會聊天
計分方法:選擇a,+15分;選擇b,+5分;選擇c,-5分。
總得分在O~180之間的具備左腦思考能力,得分在160~300之間的具備右腦能力。通過全腦博弈的完整訓練,總得分應該集中在130~210分之間,并在給出明確的面對客戶的特定情景下,準確引用恰當的博弈方向和全腦傾向,即通過靈活性測試后。提高銷售效率。
四、理論模型的啟發
重新溫習上述三個案例,我們看看全腦博弈在銷售過程中的應用。
1.我是不是太沖動了?
……女士:“我是不是太沖動了,才來一次就決定購買了!”
(典型的左腦思維, 當面臨決策時,尤其是如此高價位產品采購的決策時,難免會調動左腦思考是否值得。)
……銷售顧問沉著地回答:“當然是沖動了!……喜歡才是真的,您喜歡嗎?”
(典型的強化右腦,促使潛在客戶繼續使用右腦思考,阻止客戶的左腦進行系統地、邏輯地思維,通過造勢,強化客戶的右腦作用來渲染一種氛圍,在誠意以及扭曲的渲染中引導客戶決策,而這個決策就是典型的右腦決策。)
結論:有效判別潛在客戶的左右腦使用情況,并迅速礬定潛在客戶的哪個大腦對銷售人員有利,之后決定引導客戶使用哪個大腦,并通過有效的左腦計劃(事先的準備和故事集來實現),并利用銷售人員右腦基本功實現全腦博弈的最高境界。
客戶邊聽邊頻頻點頭,連連說對,毫不猶豫簽了購買合同,支付了定金。(這對于以腦力勞動為自豪的資深銷售顧問來說,難道不是正常的嗎?)
2.多年的關系了,這個條款就改一下吧!
……銀行信息部主任:“您看,咱們都談了有半年了吧……難道咱們還要繼續每天談,再談個半年的嗎?”
(客戶用右腦來調動銷售顧問讓步。這是常見的手法。通常情況,銷售顧問陷入了這個左腦境界,思考如何應答對方,或者如何拒絕對方,希望通過邏輯思路以及有說服力的證據來說服對方,其實是錯誤的。潛在客戶用右腦影響您的時候,也許是您繼續用右腦較量的時候。)
IBM銷售顧問的經典回答:“主任。不答應您吧,咱們也算是朋友了……到時候我請客,所以,這個價,您就定了吧,其實您才是有實權的,您說呢?”
(完全使用右腦的經典臺詞。當潛在客戶用右腦布望得到左腦利益的時候,銷售顧問要牢牢記住,堅持用右腦,堅持通過讓步、渲染、示弱等各種右腦策略未奪取影響的主動權。)
一周后,IBM得到了該銀行這個地區的全部服務器合同,沒有讓價。
結論:全腦博弈是一個腦力勞動的最高境界。以往,銷售經理經常發現有一些銷售人員特別有靈氣,而有一些銷售人員反應就是慢,其實說的就是全腦博弈、關鍵時刻用腦情況的問題。銷售顧問右腦水平比較難以提高和培養,左腦是可以通過不斷的、有計劃的邏輯培訓提高的。高效銷售隊伍組建和管理,依賴于對全腦博弈的理解和應用。
3.公司的預算真的不夠,您們也是大企業,能否寬限一下?
面對西門子先進的,高效率的流水線設備,梅奧化工,這個中國民營企業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能否將付款期限再延長一次,就3個月,絕對不再延續了?!?/p>
(足夠的左腦分析來影響銷售顧問。通過對處境的可以理解的分析讓銷售顧問讓步。通常,銷售顧問為了不至于損壞未來的關系,不得不答應對方的要求,從而導致自己的企業資金回收遇到問題,其實,這又是一個全腦博弈的經典案例。)
西門子高級商務代表的經典回答:“宏觀調控的確限制了許多中國企業的現金流,可是,西門子也有自己的財務體系……還真不是我不給您面子,實在都是各為其主,我也是沒有辦法,再說了,您們上億的項目,怎么著也不缺這100萬的口呀,您說呢?”
(高級的左腦向右腦的轉換。推動客戶的左腦思考向右腦發展,銷售顧問是高度右腦使用者。這才是LPRS的魅力。)
關鍵詞:博弈;異質性產品;均衡結果;先動優勢
中圖分類號: F01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4)01004305
一、引言
寡頭壟斷市場是現實中較為常見的市場結構形式之一,關于其博弈研究的經典模型則為:古諾博弈、斯坦克爾博格博弈和伯川德博弈三大博弈。古諾博弈分析了兩個生產同質產品廠商如何以產量作為選擇變量進行競爭的問題,而后得出了古諾納什均衡結果;伯川德博弈則是在與古諾博弈有相同前提條件下,以價格作為選擇變量進行競爭的問題。與古諾博弈及伯川德博弈同時進行選擇的不同,斯坦克爾伯格博弈提出了“領導者-追隨者模型”,以產量為選擇變量,兩廠商的決策具有先后順序。以其均衡結果作為理論支撐,斯坦克爾博格博弈進一步提出了“先動優勢”,即率先進入市場的廠商可以獲得有利于自身的優勢。
目前,國內無論從理論推導還是實際應用方面,對這三大博弈均有較為深入的研究。黃龍生(2004)深入研究了不完全信息靜態古諾博弈的求解方法[1];魏翔(2008)用廣義函數中的沖激函數和階躍函數來刻畫間斷需求函數,彌補以往伯川德博弈研究缺乏數學論證的缺陷,證明了原始伯川德博弈的結論是近似的,嚴格意義上的納什均衡點是雙方都定價于比邊際成本略微高一點的位置上,只有市場需求曲線為水平線時,均衡結果才收斂于伯川德博弈[2];胡潔(2006)深入探討了不完全信息維度下的斯坦克爾博格博弈模型及均衡情況,其分析結果表明,一維博弈及均衡是多維博弈及均衡的特殊情況[3]。王志剛、朱藝云(2011)以經典的斯坦克爾博格博弈模型為基礎,引入成本-利潤差曲線,深入考察了成本對廠商先后動的影響機理,確定了廠商先后動的臨界成本點和成本區間,并確立了在不同成本結構下高成本廠商的先動和低成本廠商的后動策略理論[4]。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學者大多集中于探討信息不完全情況下三大博弈各自的均衡狀況,并應用于不同行業的現實問題分析中,鮮有從異質性產品市場的角度出發關于三大博弈的研究及對三大博弈進行對比分析的相關研究。
因此,本文從異質性產品市場的角度出發,在構建異質性產品市場的三大博弈模型的基礎上,比較分析了三個博弈理論的均衡結果,并進一步探究在異質性產品市場下,斯坦克爾博格博弈中先動廠商的均衡利潤相較于其他兩個博弈的均衡利潤是否存在優勢。
二、異質性產品市場下的三大博弈分析
在本文中,筆者借鑒石磊、寇宗來(2003)的差異化產品下的博弈模型[5],設定相關的前提條件。假設市場中存在廠商A和B,兩廠商產品的價格分別是PA、PB,產量為qA、qB,并且沒有生產能力的限制。不失一般性,假設廠商A和B成本為零,兩廠商生產的異質性產品獨立地選擇價格或產量,但只可選擇其一進行博弈競爭。
該結論表明,無論兩廠商生產的產品是替代品還是互補品,古諾博弈的均衡價格總是小于伯川德博弈的均衡價格。而當廠商A和廠商B生產的產品為替代品時,市場上伯川德博弈比古諾博弈生產更多的產品,并且市場總利潤更大。反之,當廠商A和B生產的產品為互補品時,市場上古諾博弈較伯川德博弈生產的產品更多且市場總利潤更大。根據該結論我們可以知道,若廠商生產的產品是可替代的,那么廠商選擇價格作為決策變量,其市場總利潤更大;反之,若廠商生產的產品是互補品,那么廠商以產量作為決策變量的博弈為市場帶來更多的利潤和產量。
(二)古諾博弈與斯坦克爾伯格博弈比較
上述結論解釋了,無論廠商A和B生產的產品是互補品還是替代品,斯坦克爾伯格博弈中先動廠商的均衡價格總是小于后動廠商及古諾博弈中的單個廠商的價格,但是其均衡產量及利潤總是大于古諾博弈中單個廠商的產量及利潤,而后動廠商的利潤總是小于古諾博弈中的單個廠商的利潤。并且,斯坦克爾伯格博弈中市場的總產量大于古諾博弈中市場的總產量。當廠商生產的產品是可替代時,后動廠商的均衡產量和均衡價格均小于古諾博弈中單個廠商的產量和價格,但斯坦克爾伯格博弈中市場總利潤大于古諾博弈中的市場總利潤。當廠商生產的產品是互補品時,后動廠商的均衡產量和價格都大于古諾博弈中單個廠商的產量和價格,且斯坦克爾伯格博弈中市場總利潤小于古諾博弈中的市場總利潤。
基于上述結論可知,從單個廠商來看,若廠商有條件作為領導者,那么它選擇斯坦克爾博格博弈更有利于其追求“先動優勢”。從整個市場來看,產品的可替代性或互補性不影響兩大博弈的市場總產量,但會影響兩大博弈的市場總利潤及單個廠商產品的市場價格。
(三)斯坦克爾伯格博弈與伯川德博弈比較
上述結論表明,當廠商生產的產品是替代品時,先動廠商的斯坦克爾伯格博弈的均衡產量大于其在伯川德博弈中的均衡產量,但均衡價格則小于伯川德博弈中的均衡價格;后動廠商的斯坦克爾伯格博弈的均衡產量和價格均小于其在伯川德博弈中的均衡產量和價格;并且,只有當β>1.6時(即廠商對自己產品的價格敏感度大于1.6),斯坦克爾博格博弈中市場總產量大于在伯川德博弈下的市場總產量。除此之外,斯坦克爾伯格博弈的先動廠商的利潤和市場總利潤均大于伯川德博弈的單個廠商的利潤和市場總利潤,但后動廠商的均衡利潤則小于伯川德博弈中單個廠商的利潤。當廠商生產的產品是互補品時,從價格來看,斯坦克爾伯格博弈的先動廠商的均衡價格小于伯川德博弈中的均衡價格,小于后動廠商的均衡價格。與此同時,斯坦克爾伯格博弈下的先動廠商產量、后動廠商產量及市場總產量均大于伯川德博弈的單個廠商產量及總產量。從單個廠商的利潤來看,先動廠商的斯坦克爾博格博弈均衡利潤大于其伯川德博弈的均衡利潤,而后動廠商的斯坦克爾博格博弈均衡利潤小于其伯川德博弈的情況。就市場總體利潤而言,斯坦克爾博格博弈的均衡市場總利潤小于伯川德博弈的均衡市場總利潤。因此我們可以得知,從單個廠商來看,作為領導者的廠商無論追求利潤最大化還是產量最大化,其都將選擇進行斯坦克爾博格博弈。從市場來看,產品的可替代性和互補性影響兩大博弈市場總利潤的比較;而兩大博弈的市場總產量孰大孰小,不僅取決于產品的替代性或互補性,而且還取決于廠商對自身產品價格的敏感度。
四、結論與展望
本文通過構建異質化產品市場下的古諾博弈、斯坦克爾博格博弈和伯川德博弈,分別比較了三大博弈的均衡結果。同時,解釋了產品的替代性和互補性對三大博弈均衡結果的影響,肯定了斯坦克爾博格博弈領導廠商的“先動優勢”。分析得到的主要結論有如下兩點:
第一,當市場的決策者進行決策時,若決策者追求市場總產量最大化,無論產品是可替代品還是互補品,選擇斯坦克爾博格博弈將會得到最優結果;若決策者追求市場總利潤最大化,當產品是可替代品時選擇斯坦克爾博格博弈為最優策略,當產品為互補品時選擇古諾博弈是最優策略。
第二,斯坦克爾博格博弈的領導廠商無論在產品是可替代品或互補品的情況下,其均衡利潤都是大于古諾博弈及伯川德博弈的均衡結果,即“先動優勢”對企業是有益的。因此,若廠商在市場上有作為領頭企業的潛在條件,那么其選擇與其他廠商進行斯坦克爾博格博弈是該廠商的占優策略。
總之,在實際情況中,也應該把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如兩廠商的成本、改變博弈決策后的菜單成本及非線性生產函數等考慮在內,從而做出更合理、恰當的決策分析。有關這方面的具體數理分析,作為我們未來繼續研究的內容。
參考文獻:
[1] 黃龍生.不完全信息靜態古諾博弈的求解方法[J].咸寧學院學報,2004,24(6):9-12.
[2] 魏翔.對伯川德博弈的正式數學證明與擴展運用[J].經濟評論,2008,(1):14-19.
[3] 胡潔.不完全信息二維Stackelberg博弈模型及均衡[J].長江大學學報,2006,3(2):487-491.
主持人簡介:姚文放,男,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議組評審專家、《文學評論》雜志編委。擔任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常務理事等。長期從事文藝學、美學研究與教學,發表論著600余萬字,出版專著《現代文藝社會學》、《當代審美文化批判》、《當代性與文學傳統的重建》、《泰州學派美學思想史》、《審美文化學導論》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300篇。出版和發表的論著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和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評述、轉載、摘要和復印近300篇次。獲教育部“第三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次、“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7次。主持并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
主持人話語:關于“什么是文學經典”的問題,自從19世紀英國兩位著名詩人、批評家馬修·阿諾德和T.S.艾略特作出定義以后,似乎已成定論,前者認為文學經典就是“最好的東西”,而后者則用“成熟性”、“廣涵性”、“普遍性”等特性來界定文學經典。他們都是依據文學本身的特質來確認文學經典,而未曾考慮過還能有別的衡量標準。這一格局到20世紀70年代卻被徹底打破了,隨著文化研究的興起,人們開始發現,在誰能入典、誰不能入典的問題上體現著文化權力的博弈:以往的文學經典幾乎都是出自去世的、白色人種的、歐洲的、男性的作家之手,而活著的、有色人種的、非歐洲的、女性的作家則被一道無形的障壁阻擋在外。顯而易見,這一“經典壁壘”是建立在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級歧視、歐洲中心主義以及厚古薄今的偏見之上的,它體現著性別、種族、窮富、地緣等等之間文化權力的較量,帶有顯著的意識形態意味和政治色彩。由此看來,決定著文學經典的因素并不僅僅在于文學本身,更在于文學外部的意識形態和文化政治的力量。
這一案例說明,在固有的理論中往往存在著某種空白、沉默和缺失,它像病人所表現出的“癥候”,昭示著體內某種病患,從而讀者必須像醫生診斷和治療病患一樣,依據這種“癥候”去查找和解決這一理論中隱含的問題。阿爾都塞將這種閱讀方法稱為“癥候式閱讀”(symptomatic reading)。譬如馬克思在閱讀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的著作時,發現了他們在“勞動”問題的表述上存在的沉默、缺失和脫漏,導致了對勞動力買賣、剩余價值生產等實質性問題的遮蔽。馬克思在查驗和診斷古典政治經濟學這些“癥候”的基礎上提出了勞動力概念、剩余價值理論等,進而建立了的政治經濟學??梢?,“癥候式閱讀”將發現閱讀對象的空缺和疏漏作為把握和解決更大問題的契機,恰恰顯示了一種理論的生產性和建構性。文化研究興起以來對于馬修·阿諾德和T.S.艾略特等人的傳統的文學經典論采取的正是“癥候式閱讀”,發現了在其背后潛藏著一個被遮蔽的巨大理論空間,圍繞文學經典的重建推動了文學批評模式的更新、文學理論觀念的深化、文學概念范疇的和大學教學體系的改革,顯示了極強的生產性和建構性。
還值得注意的是,阿爾都塞不僅高度贊賞馬克思對古典經濟學所作的“癥候式閱讀”,而且指出對馬克思本人的著作也可作如是觀,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生產性、建構性地激發對于對象的反思,從而推動進一步的建構、創新、開拓。由此,我們是否可以對已經頗有時日的“文學經典之爭”再作一番“癥候式閱讀”呢?是否可以從根據文化權力來求解文學經典的流行見解中尋得某種沉默、空缺和脫漏,進而發現更大問題的入口和起點呢?如果說從憑借文學本身的特質轉向根據文化權力來確認文學經典顯示了一種“向外轉”的趨勢的話,那么,是否可以從這一趨勢對美學、詩學、細讀和批評的遮蔽而為文學經典找到向文學的家園“歸去來”的路徑呢?
一、引言
長期以來,供應鏈企業間的合作關系主要是基于短期利益而建立在操作層面的合作關系,而不是一種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這種情況的出現基于多個方面的原因,其中最為重要的兩個原因為:一是由于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需要承擔巨大的投資風險,同時隨著合作的逐步深入需要對組織進行徹底的變革,而這些變革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其收益是難以預期的,所以很多企業不愿冒這樣的風險[1];二是有的企業認為沒有與其它供應鏈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的必要,特別是那些資產專用性不強、生產標準化通用產品的企業,認為只要建立操作層面的合作關系就足夠了,他們并沒有認識到戰略合作關系可能帶來的巨大機遇[2]。這種種原因造成了我國目前供應鏈企業間的合作關系差強人意的現狀,但是,如果透過這種現狀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我們會發現其本質原因在于企業間相互不信任。因此研究供應鏈企業間的信任機制,培養供應鏈企業間的相互信任就成為提高我國供應鏈管理水平的又一個重要課題。
二、供應鏈中Agent相互作用的決策方式――有限理性決策
傳統經濟學所存在的上述缺陷促使一些從事經濟學和管理學研究的學者從人的社會屬性和社會生產關系方面來反思理性人的行為和管理問題,從更接近現實的角度提出,理性人不僅僅是經濟活動的要素還具有人類情感和道德倫理觀念等社會屬性[3]。因此,影響理性人的經濟動力的因素不僅包括人與物之間的資源配置關系,而且還包括理性人與理性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和生產關系.換句話說,在經濟活動的實踐中,理性人不單純是“經濟人”,而且是具有社會性、組織性、倫理性的“社會人”和“組織人”。
有限理性博弈是把博弈理論分析和非理性行為過程分析結合在一起的一種博弈理論,它是由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赫伯特?西蒙教授[4]所提出來的。該理論認為人們在相互博弈的過程中由于自身的缺陷,無法在經典博弈過程中尋找到最優的策略,而僅僅能夠找到較滿意的決策的策略,考慮到了主體無法在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做出符合經典博弈理論的理性決策。
三、供應鏈企業主體間信任理論模型的建立
(一)企業合作過程中傳統信任理論模型
在傳統的博弈論中,企業與企業之間合作行為實際上是一種博弈決策的過程,在企業之間的合作中,兩個企業主體間從“合作”和“不合作”這兩個行為中進行選擇,假如雙方都選擇合作,那么企業A和企業B都可以分別獲得收益uA1,uB1。當二者都選擇不合作時,那么它們的收益均為0;如果其中某一企業選擇合作而另一企業選擇不合作,那么選擇“不合作”策略的企業獲得超額收益uA1的,而選擇“合作”策略的一方則產生虧損u-B1,圖1顯示了企業之間合作靜態博弈的支付矩陣。
在這個靜態博弈中(不合作,不合作)就是其唯一的納什均衡的解,其對應的收益為(0,0)。
目前主流的觀點[5]認為,這種企業在靜態博弈的過程中都選擇不合作的根本原因是基于傳統經濟學中對經濟行為中主體對象的“理性人”的假設。對于企業主體中的任何一方而言,不合作就是他們的最佳策略,這種基于人性中“自私”的思想使得任何一個參與交易的主體自身都會一開始就選擇不合作的策略,但是假如企業主體之間是“有限理性”的話,即它們的本質都不是那么“自私”的話,它們就會意識到:假如它們之間都不愿意合作,那么大家都會失去uA1和uB1的收益,還有另外一種觀點則是從重復博弈的視角來重新審視博弈均衡的結果,即只要這個博弈的過程有可能繼續重復下去,那么這個不合作的均衡結局就有可能被改變,對重復博弈加上一個不確定的因子α,這個α表示參與博弈的主體之間認為自身與對方在未來可能進行重復博弈的概率,α∈[0,1]。因為企業主體們都是“理性人”,所以只要合作雙方進行合作的潛在價值超過不合作所帶來的短期收入,即滿足uA1/(1-αA)>uA1和uB1/(1-αB)>uB1的條件下,則企業之間都愿意進行合作。
(二)基于信任度的企業合作過程中信任理論模型
實際上,任何一個具有“有限理性”的企業主體在其決策過程中的策略選擇情況不僅取決于它對策略所產生結果的某種理性分析,還取決于對對方可能選擇哪種策略的判斷。所以在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中,企業既要考慮不同策略對自身收益的影響,又要考慮對方采取不同策略對自身收益的影響。
在企業間重復博弈的過程中,如果企業在第一輪博弈的過程中雙方都選擇了合作的策略,那么在下次的博弈過程中雙方就會有更大的意愿進行再次合作。根據企業“有限理性”的假設,任何一個企業都清楚地知道,假如雙方都選擇合作將會獲得雙贏的結果,可是他們都不能完全確定對方在合作中是否會采取合作的策略。我們不妨假設在合作關系中企業A認為對方企業B在博弈過程中選擇合作策略的概率為qB1,qB1∈[0,1],那么我們就可以把qB1理解為企業A對企業B的“信任度”[6]。
四、總結
針對供應鏈中企業主體信任合作研究中的主要挑戰,本文對企業信任合作過程中的信任理論模型以及博弈策略選擇兩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一)供應鏈中企業與企業間合作是并不是完全的理性行為。經典的博弈理論沒有考慮到其他非理性的因素對合作行為的影響,而加入信任度與合作關系相關度兩個因素的改進之后的信任博弈模型則放棄了企業主體絕對理性的觀念,認為企業信任博弈之間除了相互之間利益之間的計算外,還提出企業主體對于對方策略的選擇理性考慮的不完備性。
摘要:隨著電力市場改革化的不斷深入,發電側幾乎完全開放形成寡頭競爭態勢,博弈論中的均衡模型運用于發電商最優策略選擇中比較廣泛。根據均衡模型在電力市場中的運用的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評述,同時包括電力遠期合同、電力期權在電力市場中的應用,同時指出各種分類下的均衡模型的優缺點。比較全面地總結均衡模型在發電商最優策略選擇中的研究領域已取得的成果和進展情況,并提出進一步完善的建議。
關鍵詞:發電商;最優策略;電力市場均衡;博弈論
引言
電力市場不是自由競爭市場,而是具有寡頭壟斷性質的市場。其中,各發電商通過考慮其它發電商的策略行為,采用最優策略獲得較大的收益。在目前相關文獻的研究中,博弈論成為主要研究發電商策略選擇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過假設不同的市場參與者行為假設條件,建立不同博弈模型,發電商之間采用博弈手段在市場上進行激烈的價格或非價格競爭,通過求解電力市場均衡從而得出發電商的最優發電策略。本文在產量作為決策內容前提下,首先根據參與人參與行動的先后順序將發電商策略選擇均衡模型分為靜態博弈模型和動態博弈模型,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參與人對其他參與者的信息把握程度、對競爭方式和參與者行為假設條件、市場環境因素等,將不同類型的寡頭競爭均衡模型進行系統的分類。這些模型用來分析各市場參與者的不同策略行為及其產生的影響,它一方面可以為市場參與者提供科學合理的決策依據來規避市場風險,一方面也可以為市場監制機構提供科學指導和監管市場行為的依據。
1.完全信息靜態博弈模型
依據博弈理論,本文將在寡頭競爭電力市場中同時行動及對對手信息(支付成本函數)掌握完全的發電商競價策略選擇行為稱為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在此前提下,不同發電商的具體競爭策略也會有所不同,近年大部分的研究文章將完全靜態博弈下的策略選擇定位在以純產量競爭模型和以報價曲線競爭模式。
1.1 以純產量為競爭策略的完全信息靜態均衡模型
該類模型中,發電商的決策變量是其自身發電量。雖然是同時行動,但某些模型中參與者會對其他競爭者的策略進行估計,這些估計的結果又會對均衡結果產生影響。因此該類模型又可以分為兩種具體類型的模型,分別為以樂觀假設為前提的Cournot均衡模型和非樂觀假設的其他均衡模型。
1.1.1樂觀假設條件下Cournot純產量均衡模型
所謂樂觀假設條件即指對每個發電商來說,認為其他發電商的產量投標不會因為自己本身產量的變化而改變。文章[1]在研究后認為Cournot模型可以用來研究電力市場不完全競爭問題。早期的Cournot模型比較簡單且易求解,因其忽略了輸電網絡約束、水電協調等問題, 1995年,Borenstein等初次嘗試采用Cournot模型來分析加州電力市場中市場力的問題,以取代傳統的度量市場份額的赫芬達指數法(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簡稱HHI)和度量價格成本差異的勒納(Lerner)指數法,這是Cournot模型在電力市場中最早的運用[2]。
1.1.2非樂觀假設條件下其他均衡模型
所謂非樂觀的假設條件即指每個發電商在自身做出行為選擇時認為自己的選擇結果會影響其他參與者的策略行為,并且會估計對手的策略行為。其中猜測供給函數(CSF)均衡模型最具代表性。CSF模型中假設每個發電商認為自己競價策略(發電量)的改變會影響其競爭對手的策略,但這種影響是通過影響電價p來間接實現的,即采用猜測供給函數q-f(p)來模擬這種影響,因1.2 以報價曲線為競爭策略的均衡模型
之后選取各種的供應函數使自身收益最大化,同時證明了SFE均衡點的唯一性。文獻[7]利用SFE模型分析了電力需求價格彈性對發電市場均衡的影響,研究表明雙寡頭電力市場下,無論引用何種邊際成本,如果不引入需求價格彈性的影響,市場均衡將不存在,引入需求價格彈性均衡才存在且唯一,同時需求價格彈性越大,發電市場的均衡價格越低。在目前所見的SFE均衡模型中與Cournot相比,供應函數模型在電力市場中的研究具有優勢,SFE可描述發電商針對不同需求水平的決策行為,并且在電力市場條件下,各發電商均向市場調度機構申報自己的發電量和價格的函數關系,市場調度機構根據各發電商的報價曲線,依據一定的規則進行調度,這種電力市場運營模式模式與SFE均衡模型基本一致。
2. 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
動態博弈中,假設參與人的行動有先后順序,且后行動者在自己行動之前能觀測到先動者的行動。這樣的假設更符合于實際的電力市場情形,其中Stackber量競爭模型是最早也是最為典型的研究動態博弈先后行動的經典理論模型。
Stackberg模型定義了一個或多個“領導者”和一些“追隨者”,領導者在決策的時候可以正確地考慮到追隨者的反應,但追隨者卻不知道自己的反應如何影響領導者的決策,與Cournot模型一樣,Stackberg模型中廠商的決策內容也是產量。文獻[8]定義了一個由多個領導者和多個跟隨者組成的電力市場均衡模型,文章假設領導會利用市場力實施寡頭壟斷策略。文獻[9]利用Stackberg序貫博弈模型對完全信息下各發電商的異步決策過程進行了建模分析,并求解出各發電商的最優發電策略。
博弈論中有限理性學習理論方法越來越多的被運用于電力市場的研究,其均衡的結果是在不斷重復博弈中慢慢學習到的,這種方法和經典的博弈論最大的不同在于經典博弈均衡是靠理性分析得出,而進化博弈是在歷史信息和環境信息中學習到的。
3. 考慮金融工具下發電商的策略行為選擇
隨著電力工業的市場化,使電力市場參與者面臨價格波動風險,為規避市場風險,遠期合約、期貨合約以及期權合約等金融衍生品逐步引入電力市場。文獻[10-13]在發電側考慮遠期合同、雙邊合同的Cournot或SFE模型,共同得出這些合同能有效抑制電力市場均衡價格和提高發電商期望收益的結論。文獻[14-17]基于Cournot均衡模型研究了電力金融期權對發電商行為策略的影響。文獻[18]進一步將目標函數處理為光滑的,比較準備地反映了期權對發電商競價策略的影響。。文獻[19]就Cournot模型建立了考慮發電商基于微增響應的猜測變量的兩市場(現貨和金融市場)聯合均衡模型,采用逆推法求解,結果表明,發電商能自愿參與期權交易,影響競爭對手的策略行為是激勵發電商銷售期權的有效機制,但模型沒考慮輸電網的約束。
由于金融工具有效的控制和降低風險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將其與電力市場理論相結合,不管是遠期合同,還是期權合約等金融工具對電力市場均衡的影響是極為復雜的,特別是當考慮網絡約束和阻塞下的動態模擬,其結論還需待一步討論。
4. 結語
文章總結了電力市場中發電商運用博弈論在追求收益最大化時,發電商的決策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各行為主體的決策以及均衡問題。從博弈方競爭時行動的先后順序和對對手信息掌握程度等角度,運用Nash均衡的電力市場均衡模型來歸納此類問題,這些均衡模型被用來模擬發電商在不同市場環境假設條件下的競爭策略及由此產生的影響。從各種電力市場均衡模型的研究進展情況可以看到均衡模型在電力市場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從分析市場力問題到市場仿真,特別是對于模擬發電商策略選擇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充分考慮競爭對手的前輪競價策略的前提下,歸納發電公司應對市場變化的一系列可能反應,通過策略選擇模擬可以有效地指導發電商做出正確決策,進而量化分析市場規則對市場結果的影響,以實現其增加自身利益、降低市場風險的目的。
上述所有的電力市場均衡模型因此其假設條件的簡化性、均衡點求解的困難、未知信息等,其分析均存在其不足和缺陷,還有大量的問題需要解決。但隨著實踐的深入和理論的發展,相信這方面的研究將會更加深入。(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Mariano V, Alvaro B, Andres R, er al. Electricity market modeling trends[J]. Energy Policy,2005:897-913.
[2]Borenstein S, Bushnell J, kahn E, et al. Market power in California electricity market[J].UtilitiesPolicy,1996,5(3/4):219-236.
[3]Christopher J, Benjamin F, Jong-Shi P.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in Power Networks: A Conjectured Supply Function Approach[J]. Power,2002.
[4]Bautista G, Quintana V.H, Aguado J.A. An oligopolistic model of an integrated market for energy and spinning reserve. Power Systens,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2006,1(21):132-142.
[5]By Paul D. Klemperer, Margaret A. Meyer. Supply Function Equilibria in Oligopoly under Uncertainty[J]. Econometrica, 1989,6(57):1243-1277.
[6]Youfei Liu, Y.X.Ni, Senior Member,IEEE, and Felix F. Wu, Fellow, IEEE. Existence, Uniqueness, Stability of Linear Supply Function Equilibrium In Electricity Markets.
[7]胡軍峰,李春杰,趙會茹,等. 基于博弈論的電力需求價格彈性與發電市場均衡關系[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1(28):89-94.
[8]Yu Z, Purdue U. A Stackelberg price leadership model with application to deregulated electricity markets. IEEE,2000:23-27. South China University,2012.
[9]李清清,周建中,莫莉等. 基于序貫博弈模型的發電商競價策略分析[J]. 電網技術,2008,14(32):86-89.
[10]曾鳴,呂春泉,田廓等. 考慮遠期合約交易的電力市場均衡分析[J]. 水電能源科學,2011,7(29):178-181.
[11]安學娜,張少華,王晛,等. 考慮可中斷負荷合同的電力市場古諾均衡分析[J].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2,16(40):49-53.
[12]荀占龍,宋躍強,高磊. 電力市場中雙邊合同對市場力影響的均衡分析[J]. 吉林電力,2012,1(40):33-37.
[13]Dali Zhang and Sujin Kim. A Two Stage Stochastic Equilibrium Model for Electricity Markets with Forward Contracts. IEEE PMAPS,2010.
[14]王瑞慶. 考慮期權交易的電力市場納什均衡及發電商競爭策略研究[D]. 上海大學,2008.
[15]王瑞慶,李渝曾,王晛. 金融期權和物理期權對電力市場均衡影響的比較研究[J]. 電力自動化設備,2009,4(29):36-39.
[16]Zhang Shaohua, Fu Xinhua,Wang Xian. Effects of Option Contracts on Electricity Markets: A Cournot Equilibrium Analysis.IEEE,2012.
[17]Barquin J. On oligopolistic electricity market equilibria and contingent claims[R]. University of Pontificia Conillas, 28015,Madrid, Spain.
近年來,中國家族企業的投資者利益保護由其特殊性受國內外普遍關注。特殊性在于,公司創立初期,創始家族借由家長權威、差序格局以及的家族倫理直接掌握企業的控制權。而家族企業壯大后,往往由于傳承問題、引進外部經理人、金字塔交叉持股等控股結構、不得已引入外部資本等,而產生控制權爭奪問題。由此,公司利益的代表者多元化。創始股東的“隧道挖掘”行為造成創始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的沖突,損害上市公司的價值(鄭志剛,2005;蘇啟林,2004;楊興君等,2003)。由此以下問題呼之欲出:
其一,控制權的配置是契約各相關利益主體之間的一種博弈均衡的狀態,到底何時博弈各方會主動打破這種平衡呢?其二,激勵的爭斗對企業的負面影響必會牽扯各方利益,可為何他們會選擇打破本來的均衡互相“撕扯”?其三,劉紅霞2004年對北京大學總裁班的問卷調查統計顯示,大多企業家想聘又未聘經理人。難道已有的制度措施真的無法約束控制權掠奪問題?
國美電器控制權之爭,既是在公司治理歷史上不多見的矛盾公開化、涉深多方利益的標志性案例,又已經過公司公告和媒體披露多方運作信息,且時過良久,博弈已達均衡,各方利益代表及學者都已提出詳細見解。本文嘗試從博弈論的角度,將治理理論顯性因素整合作為影響博弈矩陣的調節變量,以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國美這個事件。
二、文獻回顧
(一)公司治理相關文獻綜述
股東和管理層的委托問題是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基本問題。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公司治理起源于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其實質是解決因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分離而產生的問題,目的是減少成本,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股東主要通過內部機制和外部機制實現對管理層的控制和監督。內部機制主要是通過董事會對經理的控制來實現。內部機制主要包括了董事會的獨立性、董事會規模與董事會領導權結構等。外部機制主要包括:資本市場和控制權市場(Holmstorm and Tirole,1993;Daltonetal.,2007);法律、政治和管制制度(LaPortaetal.,1999);產品和投入要素市場,產品市場競爭將減少管理層掠奪的潛在可能性(Alchian,1950;Stigier,1958;Shleifer and Vishny,1997),高度競爭的行業問題相對較輕(Hermalin,1992)。
針對管理層擺脫股東控制的原因,現有的文獻主要存在三種理論解釋,包括委托理論、心理所有權理論和商業倫理。針對管理層擺脫股東控制的手段,主要有管理層控制董事會、共謀、借助外部投資者等手段。
股權結構對股東和管理層委托關系也會有影響。在股權分散的情形下,為了對管理層實施有效控制和監督,必須依靠良好的內部機制和外部機制。而存在大股東絕對控股情況下,大股東對外部控制和監督機制需求較少。但是,如果大股東處于相對控股的情形,大股東與管理層之間可能存在博弈的空間。
(二)博弈論相關文獻綜述
博弈論在制度分析中的運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將博弈規則視為制度,研究既定博弈規則下的博弈結果。這類研究通常將制度視為外生給定,主要研究和比較不同制度的資源配置效率問題( Gardner & Ostrom, 1991);
其二,也是將博弈規則視為制度,但不研究既定規則下的博弈結果,而是為達至某一博弈結果所需要的有效的博弈形式(game form)。
其三,制度作為一種內生于博弈的制度化規則( institutionalized rules) 或者達至某一均衡策略的共有信念,從而降低博弈的不確定性,以解決參與者之間的策略協調問題( Aoki, 2001, 2007; Grief , 2006) 。
其四,制度視為均衡現象,內生于博弈過程,但放松了經典博弈有關個體完全理性的假設,通過某種選擇過程、變異過程和復制過程來研究某項制度的生成( Young, 1998, 2007; Weibull, 2002; Witt, 2006)。
三、博弈模型構造
(一)因素的選擇
由理論回顧看出,家族企業內,影響各方勢力博弈的因素很多,但它們有些直接作為博弈的因,有些屬于博弈的果(即非這些因子導致的博弈,而是博弈本身影響了這些因子,這些因子又會引出下一輪博弈)。本文據此特征,將這些因素分為構成環境類和影響收益類。本文特指信任環境,因為相較于社會經濟環境信任對關系影響更顯著。
總結上述分析整理出表1:
表1
注:該表由作者自行整理
本文通過影響節點(開始和結果)來確定影響的類別(環境和收益);影響方式的判別維度分為直接和間接,判別標準則是看因子變異對博弈是直接,還是需要通過中介變量間接影響;衡量難易程度的判別維度有兩個(難/易),判別標準是對該因子的測量的難易來區分;變異的難易程度亦有兩個維度(難/易),判別標準是該因子在短期(3個月)內是否可以徹底改變(在沒有其他制約因素條件下),顯然,股權可以通過增發或二級市場購買等快速改變(當現金不是制約因素條件下),而控制權的改變則比股權要復雜,相應的股權控制權分離程度的改變也會相應增大難度,而不同勢力的價值取向的改變則更是需要長期的過程,可輿論壓力則可通過正面信息快速改變倒戈,社會資本非常重要而且較易改變(比如一個成員的加入就有可能改變團體的社會資本結構),經理人市場的口碑也是長期工作積累的,法律機制更是幾乎不可改變,而內部約束屬于企業內部章程制定,相對來講還是較容易改變,但是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員長期積累的結果。
由于黃光裕和妻子在獄中,消息遠遠沒有陳曉靈通,所以可以看出在此點博弈時,雙方非同時博弈,陳曉占有先動優勢,所以時點2的博弈是不信任環境下的非同時博弈。如表6:
表6 信任環境下,AB非同時博弈
注:假設A為陳曉,B為黃光裕(大股東vs小股東
大股東vs管理層)
此時國美剛剛度過危機,陳曉在經理人市場的聲譽大幅度提升,百慕大公司法董事會的權利較大,內部約束機制對其不構成威脅,公司成員一邊倒,這些都使陳曉的改變成本降低了(改變收益提高了),尤其此時黃光裕在獄中,陳曉有絕對的先動優勢,所以此時X1>>Y1; X2>Y2。由此會產生較差的均衡(2,2)。
此圖同樣適用于黃光裕與貝恩資本的博弈(創始股東vs機構投資者),它們之間的博弈更為簡單,貝恩資本通過與陳曉簽訂協議使得其改變獲得公司控制權比維穩公司更有利。而且也具有先動優勢。由此也會產生較差的均衡(2,2)。
另外,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這種董事會成員一邊倒的支持,甚至連黃光裕股權的代言人都倒向陳曉,這自然引發了機構投資者和其他股東的最大擔憂:當一個公司的控制權完全落入一個只擁有1.47%股權的職業經理人,而且公司董事會又一邊倒地支持這個職業經理人的時候,這樣的公司治理結構對于國美的任何利益方而言,都絕非一個好的選擇,股東利益和公司的長遠發展而言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3)時點3:此時的環境因素與時點2的環境沒有發生多大改變,只是輿論的增加使得不信任增強。這里不在贅述。很明顯9.28號前后多方勢力也不存在時間差,所以是同時博弈。雖然此次博弈屬于多方同時博弈,我們仍然可以兩兩相看,如表7:
表7 不信任環境下的雙方博弈
黃光裕vs貝恩資本vs機構投資者vs其他投資者
(創始股東vs各類投資者)
正如我之前所說,這種在不信任環境下的博弈,雖然仍然是雙方都采取維穩戰略更理智,而對于誰會贏這個問題,明顯是站股數更多的人更有贏的希望,像季琦(漢庭CEO)在他的博客上所寫:“誰會贏”這個問題,純粹取決于國美的股東,本來只是一個統計學問題?!钡蔷拖裎以谏衔乃f,在不信任環境下人們的選擇往往不只考慮矩陣內部收益,還考慮一些額外的,甚至非真實的收益。這樣就使得結果變換莫測。
不過事實證明,最后大家的選擇是理性的,維穩的,我不能確定這是大家理智博弈的有效率均衡(4,4),還是因為國美的股東數太多,各方非理智傾向抵消的過程。
這看起來似乎是最好的結果,就像馬光遠說的,“最好的結果就是雙方通過和解,在陳曉出局這個對公司傷害最小的結果下,通過重組董事會,達成權力均衡,形成黃光裕家族與機構“共治”的局面。而如果黃在9月28日的投票中失敗,作為第一大股東的黃光裕家族絕不會善甘罷休,國美的戰將繼續,而很顯然,一個動蕩的國美不是任何一個投資者考慮的選項。”
五、結論與啟示
從博弈論的角度分析,國美的控制權之爭并非是一群被權利沖昏頭腦的人互相撕扯,這只是在不同的信任環境下,不同的收益(成本)下的自我理性決策。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因素分析環境,再通過收益來預測當前態勢的均衡是否被打破,甚至結果如何。
對于如何維持現有均衡:不信任環境中,降低A方采取改變(甚至道德風險)行為時,B采取改變(甚至道德風險)行為時的收益,可以維持現有均衡(減少道德風險行為);信任環境中,增加A方采取不改變(甚至道德風險)行為時,B采取不改變(甚至道德風險)行為時的收益,可以維持現有均衡(減少道德風險行為)。而如何改變,可以參考表1的改變收益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