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1 17:25: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保險公司 風險管理 措施
中圖分類號:F84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9-164-02
保險公司風險管理是對風險的識別、衡量和控制的技術方法,也可以指經濟主體用以降低風險負面影響的動態連續過程,其目的是直接有效地推動組織目標的實現。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的總體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將通過風險成本最小化實現。
一、保險公司面臨的風險
按照風險影響的范圍不同,可將保險公司面臨的風險分為以下三類。
(一)環境風險
環境風險指除了影響保險公司經營外,也影響其他行業的企業經營的風險,主要包括:
1.政治因素風險。是指由于戰爭、以及其他政治動蕩而帶來的損失的不確定性。它主要影響保險市場需求量、需求類型、保險公司資金運用決策及運用績效與損益。而戰爭險的需求量將增加,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的績效也將由于變現壓力增大及資本市場低迷而受影響。
2.政策因素風險。是指財政及貨幣政策的變革、政府法規、價格控制等可能由于未能顧及保險業的行業利益或與保險業發展的現實情況有一定差距而帶來的風險。它將影響保險行業的競爭程度、成本結構以及資金運用績效。保險公司的經營必須在特定的宏觀經濟政策下進行,這就使得保險公司必須注意研究國家各種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及時調整公司經營策略和方針,合理規避政策風險。
3.宏觀經濟政策風險。來源于通貨膨脹、利率、匯率、房地產景氣等。它將影響保險市場需求量、需求類型、保險公司資金運用決策及運用績效。其中,利率風險對我國保險公司的影響尤其突出。所謂利率風險,是指一個金融企業的資產與負債在期限或利率差價匹配不當時,或當浮動利率的金融債務對于以后的現金流動不穩定時產生的風險,由于保險產品的費率厘訂是建立在預定利率的基礎上,利率的變化勢必直接影響到公司盈利和償付能力。
近年來我國連續8次降息是導致目前我國壽險公司巨額利差損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利率下降同時還迫使壽險產品價格上升,影響行業整體市場擴張速度;而當市場利率走高時,一般消費者可能減少對于固定預定利率相對較低的保險產品的需求,這也將對保險公司的銷售產生影響。
4.自然因素風險。是指由于地震、臺風、洪水和其他自然災害造成的保險公司損失的不確定性。其影響具有雙重性,一方面由于保險給付將影響保險公司收益,另一方面由于災害的發生將激發個人與企業對于應用保險來轉移各種風險的意識,因此也可能會影響保障型產品的需求量。
(二)行業環境的風險
行業環境的風險指保險行業所特有的外部風險,主要包括:
1.市場風險。來源于產品市場的不確定性,客戶偏好改變、各年齡段人口的比例、替代產品、產品多樣性等。它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保險市場需求量、需求類型、產品類型、保險公司培訓課程的設計及營銷方式等。
目前,個人理財是我國中、低消費階層的一個極大需求領域,個人理財一般分為生活理財和投資理財兩種。生活理財是指設計如何把自己的未來妥善安排,即使到年老體弱時也能保持現有的生活水平;投資理財則是指不斷調整存款、股票、基金、債券等投資組合以取得最好的回報。保險在這兩個方面都具有先天的優勢,雖然由于分業經營的限制,保險公司還無法全面地進行代客理財,但全面的個人理財知識卻是當前保險營銷極好的一個切入點。
2.競爭風險。來源于現有競爭者競爭、新加入者、策略聯盟、異業競爭、營銷手段,它將影響保險公司的新業務來源、業務成本、業務穩定程序。競爭風險是保險公司面臨的最嚴峻的風險之一,除了外資保險公司即將進入帶來的壓力以外,現有競爭者之間由于搶占市場的急迫性,也隱含了極大的風險,突出表現在:(1)同業間價格競爭的不合理性:通過低費率、高返還、高手續費、高保障范圍、協議承保等方式爭奪市場;(2)利用外來力量競爭的不公平性:在業務經營中滲透包括行政權力、私人關系在內的外來力量,并通過這種力量爭奪市場。這些都有可能導致無限制地承攬風險而忽視對風險的管理。
3.財務風險。主要指資金運用限制等給保險公司帶來的損失的不確定性。它可能使得保險公司難以建立理論上的最佳投資組合。在一個競爭性的市場環境中,承保利潤往往很低,甚至為負,投資利潤在利潤總額中占很大比重,因此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非常重要。我國2000年的全國保險公司總資產為3373.9億元人民幣,其中銀行存款約占總資產的70%,導致保險公司受銀行存款利率影響非常明顯。因此,管理機構也正在積極研究放松資金運用限制。
(三)企業環境的風險
1.營銷風險。來源于與營銷人員有關的素質和人員流動等問題、營銷成本、營銷方式方法與市場的配合度、電子商務及銀行保險。它將影響個別保險公司的新業務來源、業務成本、業務穩定程度及業務成長等。營銷風險目前在我國保險市場上表現極為尖銳,壽險公司招聘的個人人來自不同行業,只經過短期培訓,大多對金融知識知之甚少,綜合素質良莠不齊,在展業過程中又比較急功近利,不可避免地對保險公司的形象與信譽造成一定的損毀,而通過營銷員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來的中資保險公司的形象卻正是其能否在開放后仍然擁有一定市場的關鍵。
關鍵詞:財產保險公司;財務風險;防范對策
一、引言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到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在新的發展環境下,財產保險公司所面臨的財務風險發生了新的變化。財務風險在財產保險公司發展過程中是客觀存在的,如何有效降低和預防財務風險,為財務保險公司自身的健康長遠發展提供必要保障成為了現階段財產保險公司所必須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因此,在當前對財產保險公司存在的財務風險與防范對策進行深入分析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二、財產保險公司存在的主要財務風險
1.資金管理力度不足,公司發展安全性缺乏保障
財產保險公司是一種以負債模式經營的機構,在運營過程中財產保險公司所涉及的資金量相對較大且具有較強的流動性特征,因此,財產保險公司資金管理質量的高低與力度的大小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其自身的經營安全性與穩定性產生重要影響。從近幾年我國財產保險公司的發展實踐來看,我國財產保險公司還存在著相對較為普遍的資金管理力度不足、公司發展安全性缺乏保障的問題,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財產保險公司的健康長遠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核保、核賠制度的制定缺乏詳細性。核保、核賠制度主要規定了財產保險公司所應對的相關賠償工作,因此,核保、核賠制度制定的總體水平高低與可操作性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對財產保險公司的業務經營會產生重要影響。當前,我國有相當一部分財產保險公司在核保、核賠制度的制定方面對具體事項和相關細節缺乏詳細而清晰的規定,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財產保險公司在運營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逆向擔保和融通賠款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財產保險公司自身發展的不穩定性因素。其次,資金串用、超額使用的現象時有發生。由于財產保險公司的資金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采用資金集中管理的模式,因此,在高度集中管理的形式之下,再加上資金使用的監管控制力度不健全,就導致在分支機構當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資金的串用和超額使用問題。
2.業務數據信息嚴謹度、可信度不足
對于財產保險公司的業務經營來說業務數據的收集、處理與分析是構成其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財產保險公司業務數據信息的嚴謹度高低與可信度大小直接關系到其業務處理與經營的安全性高低。但就目前來說,我國有相當一部分財產保險公司依然存在著相對較為明顯的業務數據信息嚴謹度、可信度不足問題,業務數據的失真已經對財產保險公司自身的健康平穩發展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具體來說,財產保險公司業務數據信息嚴謹度、可信度不足主要表現為財產保險公司虛假保單、虛假支付等現象相對較為明顯地存在著。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逐漸加快,市場經濟成效繁榮發展趨勢,財產保險公司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在這一背景之下,財產保險行業的競爭壓力日益增強,如何迅速有效地占領市場已經成為了擺在現代財產保險公司面前的一項重大挑戰。在此背景之下有相當一部分財產保險公司為了爭取客戶投保對如何獲取保單給予了過分的重視而忽略了發展過程中業務數據的真實性,導致業務人員出現非法操作的現象,業務數據失真現象嚴重,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財產保險公司發展的不穩定性,在給財產保險公司自身造成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給消費者的財產資金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3.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專業素養不足
財產保險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歸根結底要依靠于和依賴于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因此,財產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自身專業素養的高低與實踐能力的強弱會在很大程度上對財產保險公司的發展帶來直接影響。就目前來說,我國財產保險公司還存在著相對較為明顯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專業素養不足問題,財務風險管理工作者其自身專業能力難以有效滿足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要求和保障公司的健康平穩發展。首先,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自身專業基礎不扎實,專業知識不足。我國存在著相當一部分財產保險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者其進入公司的方式是以公司領導者親屬身份進入的現象,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財產保險公司在選人用人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種形式的選人用人制度難以有效保障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也難以確保其專業能力能夠符合公司發展要求。其次,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風險管控意識相對較低。財產保險公司在發展運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定的財務風險,這就要求財產保險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風險管控意識,能夠及時發現公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潛在財務風險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和治理。但當前我國部分財產保險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由于自身專業素養不足,因此很難具備較高的風險管控意識,導致公司面臨著較多潛在的財務風險。
三、財產保險公司存在財務風險的防范對策
1.建立健全資金管理機制,提高資金管理安全性
針對目前我國財產保險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資金管理力度不足,公司發展安全性缺乏保障這一問題,必須意識到以建立健全資金管理機制,提高資金管理安全性的重要意義。首先,對核保、核賠制度進行具體化、清晰化規范。核保、核賠是財產保險公司運營過程中會涉及的重點領域,由于部分財產保險公司的核保、核賠制度制定缺乏詳細性,所以企業發展的安全性得不到必要保障。因此,當前必須從對核保、核賠制度進行具體化、清晰化規范的角度入手不斷規范和引導財產保險公司業務經營的理性化發展。其次,建立資金管理和資金使用內部監督控制機制。財產保險公司之所以存在較為明顯的資金管理不善,資金使用不清晰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與財產保險公司自身對資金管理和資金使用缺乏必要監督控制有關。因此,當前可以從建立資金管理和資金使用內部監督控制機制的角度入手來規范公司的資金使用,確保每一個項目資金的收支情況都能夠得到詳細具體的說明與管理,提高財產保險公司資金使用的透明度。
2.對業務數據信息的收集、歸納與整理進行嚴格把關
針對目前我國財產保險公司存在的業務數據信息嚴謹度、可信度不足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對業務數據信息的收集、歸納與整理進行嚴格把關來促進財產保險公司業務數據信息的真實度和有效性。具體來說,對業務數據信息的收集、歸納與整理進行嚴格把關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考慮:首先,注重細節,強化業務數據信息管理力度。業務數據信息的收集、歸納與處理分析是一項繁雜而龐大的工作,因此,必須要求業務數據信息管理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對業務數據的來源、經辦人等相關細節進行詳細記錄與規范處理,力求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實現財產保險公司業務數據信息真實度與有效性的提高。其次,對業務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與教育。財產保險公司業務數據失真這一問題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與業務人員自身在開展工作過程中所秉持的工作理念有直接關系。要想有效減少業務數據失真現象的發生就應當從改變和轉變業務人員的工作理念著手,通過對業務人員的培訓與教育使其明確虛假保單、虛假支付等的危害,改變工作過程中的錯誤做法,確保財務數據信息的真實可靠性。
3.建立高素質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隊伍
針對目前我國財產保險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專業素養不足這一問題,應當意識到建立高素質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隊伍為手段對于降低財產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的重要作用??梢詮囊韵聝蓚€方面著手:首先,對原有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化、系統化培訓。財產保險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具有較為明顯的復雜性,因此,不可能通過大批量更新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的方式來實現財務風險降低的目標,這種方式既缺乏實際性也缺乏可操作性。當前,財產保險公司可以通過聘請專業權威人士對原有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進行系統化、專業化培訓的方式來提高原有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夯實其專業基礎知識、增強其對財務風險在新時代和新發展環境下所產生的新變化的認知水平,確保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遵循時展規律和公司發展要求開展和落實相關工作。除此之外,還應當著力提升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對現階段財產保險公司發展規律性的認識,從時展要求和社會發展要求等方面對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進行理論化指導,使其理解時展對其提出的新要求與新目標。其次,引進優秀人才。除了通過對原有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的方式來提高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隊伍整體質量之外,還應當積極引進優秀人才為財產保險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輸入新鮮血液,提供新的發展思路。在人才引進的過程中應當注意的是,不僅要對其學歷有必要的要求,還要對其實踐能力與管理經驗進行嚴格把關,力求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所引進的人才集高水平理論知識與高水平實踐能力于一身。
【關鍵詞】 衍生工具; 風險管理; 內部控制
近年來,關于我國是否應當允許保險資金參與衍生工具交易,成為保險領域一個熱點話題。據悉,監管部門已經提出《保險資金參與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及《保險資金參與股指期貨交易監管規定》(征求意見稿),允許保險公司運用衍生品對沖或規避現有資產或負債的市場、信用或流動性風險,這預示著我國保險資金管理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然而,衍生工具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其在為企業提供避險的同時,自身也蘊含巨大的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和法律風險,尤其是衍生工具交易的復雜性和杠桿性使得其風險管理的難度遠遠超過傳統的金融工具(李明輝,2008)。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國內外均發生多起因衍生工具交易而導致巨額損失的案例,遠的如巴林銀行事件、大和銀行事件,近的如中航油事件、中信泰富事件。因此,對保險公司而言,參與衍生工具交易必須要加強衍生工具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從而有效地控制相關的風險。本文擬對保監會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Supervisors,IAIS)關于衍生工具風險管理的規定進行介紹和分析,從而為我國監管部門制定保險機構衍生工具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以及保險公司加強衍生工具業務風險管理實踐提供借鑒。
一、IAIS衍生工具監管準則關于衍生工具風險管理的規定
1998年10月,保監會國際組織下屬的技術委員會衍生工具分委員會了《衍生工具監管準則》(Supervisory Standard on Derivatives:Report from the Derivatives Sub-Committee of the IAIS Technical Committee)。該準則就從事衍生工具交易的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控制以及報告框架作出了規定。在該準則中,IAIS鼓勵其成員在考慮各自所監管的保險公司所從事的衍生工具的規模、范圍和復雜性的情況下要求保險公司建立有效的控制和報告機制。盡管該準則旨在為保險監管部門如何評估保險公司的衍生工具風險控制提供指南,也就是著眼于外部監管,但其對于從事衍生工具交易的保險公司建立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制度同樣具有借鑒意義。①
(一)衍生工具的風險
該準則指出,衍生產品具有固有風險,這些固有風險應當被恰當地管理。與傳統的交易活動一樣,保險公司必須應對衍生工具交易的信用、市場、流動性、現金流量、操作和法律風險。上述風險的性質和程度取決于衍生工具是如何被使用的(Para.5)。
(二)衍生工具風險管理實踐
該準則指出,衍生工具風險管理實踐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書面政策與程序
該準則指出,良好的衍生工具風險管理過程的首要要素是以下書面政策與程序:(1)關于管理風險的責任關系的清晰描述;(2)建立恰當的風險度量系統;(3)制定恰當的、結構化的風險承擔限額;(4)關于完整而及時的風險監控與報告的規定;(5)建立有效的獨立內部控制;(6)使所有從事衍生工具交易的員工均知曉上述政策和程序。
由于衍生工具交易是保險公司整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的考慮必須要放在保險公司整體風險管理框架之內加以統籌考慮,以保證保險公司的總體風險敞口處于其風險偏好以內。因此,該準則強調,衍生工具交易的風險管理過程應當盡最大可能與保險公司的總體風險管理框架融為一體。
2.董事會
作為企業決策控制的頂端,董事會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角色主要是監督管理層建立健全風險管理(COSO,2004;劉笑霞和李明輝,2007)。該準則規定,從事衍生業務的保險公司董事會在衍生工具方面的職責主要包括:
(1)制定有關的政策與指南
董事會應當制定公司的總體風險管理戰略,包括運用衍生工具的目標。董事會應當制定并批準關于衍生工具的運用恰當的政策,這一政策應當與保險公司的目標、戰略和總體風險偏好相一致。該政策應當包含受托責任部門的責任關系和受托責任的框架。這樣的政策應當與所有從事衍生工具的員工溝通。IAIS強調,保險公司的總體資產/負債管理戰略應當考慮衍生工具敞口。尤其是,衍生工具敞口與其他金融工具的敞口不應當產生與公司的投資戰略不一致的凈敞口。
董事會應當批準成文的、關于所運用的衍生工具的種類、目的和運用條件以及可接納的對手的指南。并且,董事會應當確保經批準的政策和程序在著手從事衍生工具交易之前就已經生效。
(2)決定是否從事某種衍生工具交易
董事會應當考慮公司涉足不同種類的衍生工具是否適當。例如,存在以下情形時就應當取消或者限制運用某些種類的衍生工具:潛在的敞口不能被可靠地計量;由于市場缺乏流動性,要想終止一項衍生工具十分困難;由于是場外交易,衍生工具無法隨時出售;無法獨立地對定價進行驗證;對手不值得信賴。
(3)制定風險敞口限額
董事會應當在考慮衍生工具的使用目的以及其所導致的信用、市場、流動性、現金流量、操作和法律風險的基礎上對衍生工具制定風險敞口限額。尤其對場外交易而言,對任何一個交易對手都應當有一個定量化的限額。
IAIS強調,衍生工具的敞口限額應當納入到保險公司根據投資戰略所制定的整體限額當中。風險敞口應當根據公司的總體資產負債表頭寸來計算。例如,在計算信用風險時,董事會應當考慮所有累計的保險公司所面臨的信用風險,無論這些風險是來自于衍生工具、證券、再保險或是其他的交易。
(4)內部控制
確保管理層建立與衍生工具規模、性質和復雜性相適應的內部控制機制,是董事會在衍生工具方面的重要職責。在該準則中,IAIS指出,在運用場外交易衍生工具時,董事會應當確保公司有適當的能力來對衍生工具的定價進行獨立驗證。董事會應當保證保險公司的報告和內部控制機制是用來監控衍生工具的運用是否與公司的既定目標和戰略以及法律與監管要求相符的。
(5)董事會的專業勝任能力
了解衍生工具交易的性質及相關的風險,是董事會能夠對機構的衍生工具活動進行有效監督的重要前提。在該準則中,IAIS強調,董事會應當保證其全體具有充分的專業知識理解與衍生工具相關的重要問題,并且,所有執行和監督衍生工具交易的個人都具有充足的知識和經驗。
3.高管層
管理層對主體中包括風險管理在內的所有活動負有直接責任。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并保證其有效執行,是管理層受托責任的一個重要內容。各個層次的管理層是企業風險管理具體政策的制定者和主要執行者(劉笑霞和李明輝,2007)。
IAIS指出,就衍生工具業務而言,管理層的職責包括:具體劃分管理衍生工具的責任關系、(建立)恰當的風險度量機制、恰當的風險承受限額結構、有效的內部控制、完整的風險報告過程。
高管層應當制定明確的書面操作政策與程序,以實施董事會所確定的衍生工具政策。每個保險公司的操作政策和程序應當有所不同,但其詳細程度應當與衍生工具使用的復雜程度和數量以及保險公司的戰略與目標相一致。
高管層應當分配充足的資源來建立并維護良好而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這些機制應當與前臺、后臺、會計與報告機制融為一體。
高管層至少每年應根據公司的交易和市場條件來評估其書面操作政策與程序的適當性,并由董事會批準衍生工具政策與程序的變動或者重申現有的政策。
4.風險管理(職能部門)
目前,西方許多金融控股公司、跨國公司以及大型上市公司,均設立獨立的風險管理機構,專門負責風險管理事務??梢哉f,設立獨立的風險管理職能機構,已經成為西方企業風險管理的一個慣例,實際上,獨立的風險管理職能機構已成為企業風險管理組織架構的核心(劉笑霞和李明輝,2007)。IAIS指出,保險公司應當建立一個正式的組織結構來監督和管理公司投資活動的風險。IAIS還就風險管理部門在監督和管理衍生工具風險方面的職責作出了具體規定:
(1)風險管理的整合性
IAIS指出,來源于衍生工具交易的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現金流量風險、操作風險和法律風險,應當與來源于非衍生工具交易風險的類似風險一起來進行監督和管理,這樣,高層管理才能夠定期對風險敞口進行綜合評估。
(2)風險管理部門的責任
總部的風險管理職能部門應當分配資源來度量衍生工具的特定風險,并將其與事先確定的風險限額相比較,進而報告給高管層。風險管理職能部門的責任主要包括:(a)如果可以的話,對公司所從事的每一種衍生工具交易的主要風險類型制定具體的限額,這些限額應當與公司的總體風險管理過程以及其資本頭寸的充足性相一致;(b)依照規定關注并迅速報告違反限額的情況;(c)評估過去的風險管理活動;(d)監督衍生工具交易是否符合公司的總體風險管理戰略、對手的信用以及限額。
(3)衍生工具風險的度量
IAIS要求,度量源于衍生工具的各類風險的系統應當完整而準確,這樣的風險應當在組織范圍的層面上進行度量并對交易性和非交易性業務的風險進行加總,如果適當的話,則應按照類別(group-wide basis)進行度量和加總。這樣的系統因公司而異,但都應當具備以下要求:(a)能夠充分反映風險和所從事的交易的規模;(b)能夠準確而及時地捕捉和度量所有重大的風險;(c)能夠為保險公司不同層級所有相關人士所理解。
(4)控制活動
一旦風險管理政策和限額已經生效,就應當建立適當的程序來監控對這些政策和限額的遵循性,這些程序應當有助于預防和較早地發現不遵循風險管理政策的行為。在許多情況下,這包含某種形式的日常監控。
(5)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的監控
風險管理職能部門應當評價風險政策和限額是否完善。為此,應當對廣泛的市場情景和不斷變化的投資與操作環境實施常規的壓力測試。一旦保險公司識別出其環境很可能存在風險,應當保證有恰當的政策和程序來有效地管理這些風險。
(6)風險報告
風險管理職能部門應當定期向高管層中的適當層級以及董事會報告。報告的頻率取決于是否能夠使高管層和董事會擁有充分的信息來判斷保險公司風險(risk profile)的變化性。報告應當標明衍生工具交易是如何實現既定的目標并遵循經批準的政策和程序的。
5.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要有效地管理衍生工具的風險,必須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以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以及對保險公司的影響,從而保證保險公司目標的實現。在內部控制方面,IAIS著重強調以下幾點:
(1)人力資源
所有執行、監督、控制和審計衍生工具業務的個人都應當具備適當素質并擁有適當水平的知識和經驗。
(2)控制活動
IAIS強調,應當建立適當的內部控制系統來保證衍生工具交易處于恰當的監管之下,并且,這些交易只有在符合保險公司經批準的政策與程序的情況下才能夠進行。每家保險公司所采用的內部控制的范圍和性質應當有所不同,但都應當包括以下程序:(a)前臺、后臺、會計系統之間的核對應當在恰當的水平上進行,這一水平取決于衍生工具交易的范圍(作為指南,活躍地運用衍生工具的保險公司應當每天進行核對)。(b)應當建立有用來限制所有各方從事特定的衍生工具交易的權力的程序,這要求保險公司內部負責遵循、法律和文件事務的人員之間必須要緊密并定期進行溝通。(c)用以確保衍生工具的所有各方都對交易條款達成一致的程序。及時進行發送、接收和核對的程序應當獨立于前臺。(d)用來確保正式的文件能夠盡快完成的程序。(e)用來確保交易員對頭寸的核對情況作出報告的程序。(f)用來確保頭寸被恰當地結算和報告,并確認稍后的收付款的程序。(g)用來確保所有的授權和交易限額均沒有被超越以及所有的違規行為應立即被識別的程序。(h)用來確保獨立地檢查比率或價格的程序。(i)用來監督任何需要采取特定行為(如期權的行權)或者預期轉移一項基礎資產以確保該項交易被中止或者使保險公司處于作出或者取得該項轉移的位置的衍生工具的程序。
(3)報告
IAIS要求,保險公司應當編制定期而及時的衍生工具交易報告,該報告應當以清晰可理解的語言并包含定量與定性的信息來描述公司的風險敞口。關于報告的頻率,IAIS指出,原則上,這些報告應當每天編制以提交給高管層。根據衍生工具交易的性質和范圍,報告頻率也可以低一些,但IAIS建議至少每月要向董事會報告一次。關于報告的內容,IAIS指出,報告應當涵蓋以下方面:(a)對本期以及相關的中止頭寸期間衍生工具交易的評述;(b)對交易對手信用風險的分析;(c)在本期任何違反規章或內部限額的具體情形以及所采取的行動;(d)計劃的未來交易。
(4)職責分離
不相容職務分離是內部控制的一項基本要求,巴林銀行事件、法興銀行事件都反映出,職責分離不完整是導致衍生工具違規操作的重要原因。IAIS強調,負責度量、監督、清算和控制衍生工具的職能應當獨立于前臺職能,這些職能應當配備有充足的資源。
(5)對外部資產管理人的控制
當聘請外部資產管理人時,董事會應當確信高管層能夠監督這些外部管理人的行為是否符合董事會批準的政策與程序。保險公司應當具有適當的專業知識并確信,在合約條款之下,其能夠獲取充分的信息來評價這些資產管理人是否遵循公司的投資指令。
6.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師在評價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并提出改進建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管理層的風險管理程序進行監控、檢查、評估、報告,并對其充分性和有效性提出建議,內部審計師可以幫助管理層和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加強風險管理(COSO,2004)。
IAIS在準則中對建立和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從而加強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的監督作出了規定:(1)內部審計職能部門的建立及其獨立性。IAIS規定,保險公司應當有一個涵蓋衍生工具交易并能夠及時識別內部控制漏洞和操作系統缺陷的內部審計。內部審計部門必須獨立于衍生工具業務部門和監督部門。關于衍生工具交易的問題應當向高管層和董事會報告。(2)審計范圍。內部審計的范圍應當由勝任的、對衍生工具的風險有充分了解的專業人士來確定。(3)對風險管理的評價。內部審計師應當對機構的風險管理職能部門的獨立性和總體有效性進行評價。為此,他們應當全面地評價與度量、報告、限制風險有關的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內部審計師應當評價對風險限額的遵循性、向高管層和董事會報告的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時性。(4)對衍生工具業務的復核與監督。內部審計師應當定期對衍生工具操作進行復核,以確定其是否與保險公司的法定義務相一致。
二、IAIS準則對我國保險公司建立衍生工具風險管理機制的啟示
IAIS的衍生工具監管準則對保險企業建立健全衍生工具相關的風險管理制度作出了原則性的規定,這些規定對于我國保險公司利用衍生工具來管理保險資金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具體而言,我國保險公司在建立衍生工具風險管理機制時,應當注意以下方面:
(一)制定書面的衍生工具風險管理政策
正如IAIS所指出的,成文的、正式的衍生工具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是良好的風險管理的首要要素。衍生工具的復雜性和風險性,決定其風險管理要比傳統的金融工具更為復雜,為此,保險公司必須要根據自身所從事衍生工具交易的性質、規模、復雜性來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政策。衍生工具風險管理政策應當就企業的風險偏好與容忍度、職責分離、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衍生工具交易的目標、所從事的衍生工具的規模與品種、新交易品種的批準、風險度量、風險限額、內部管理報告的種類與頻率等問題作出規定。上述政策應當涵蓋企業所有的衍生工具活動。
由于衍生工具業務只是保險公司所有業務的一個組成部分,為了保證保險公司整體風險管理目標的實現,上述政策應當與企業整體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保持一致。并且,為了保證上述政策的落實,保險公司應當保證與衍生工具業務相關的所有個人均充分了解與其職責相關的所有政策和程序。
尤其應當強調的是,保險公司參與衍生工具業務,必須嚴格限于套期保值,禁止從事投機活動,以保證保險資金的安全。
(二)完善組織結構,明晰責任關系
完善的組織結構、明晰的責任關系,是實現風險管理目標的重要前提。所有人員都應當明確自身在衍生工具方面的職責以及與其他部門和人員的關系,以明晰責任關系。
1.董事會負責監督
董事會應當確保管理層建立了衍生工具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機制。董事會(或其下屬風險管理委員會)應當確定公司的總體風險管理戰略,并批準公司關于衍生工具運用的恰當的政策,這一政策應當與公司的目標、戰略和總體風險偏好相一致。董事會批準的衍生工具政策至少應當包括:(1)確定公司的風險偏好;(2)規定公司所從事的衍生工具產品以及交易類型;(3)評價與批準新產品或新交易類型的具體要求;(4)提供充分的人力資源和其他資源以確保經批準的衍生工具交易以穩健的方式進行;(5)確保關鍵的風險控制職能部門(如風險管理、內部審計)具有恰當的結構和人員配備;(6)明確衍生工具交易的管理責任;(7)識別公司衍生工具活動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并建立明確而完整的控制限額;(8)規定與衍生工具交易的性質和規模相一致的風險衡量方法;(9)規定頭寸的壓力測試;(10)需要向董事會或董事會下屬委員會提交報告的種類與頻率。董事會應當確保經批準的政策和程序在著手從事衍生工具交易之前就已經生效并為相關的部門和員工所知。
董事會(或其下屬的風險管理委員會、審計委員會)應至少每年對現行衍生工具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政策進行評價,確保其與公司的資本實力、管理水平一致。新產品推出頻繁或系統重大變化時,應相應增加評估頻度。
董事會還應當批準適當的與衍生工具業務相關的薪酬政策。衍生工具交易相關人員(包括高管層、交易部門管理層和交易人員)的薪酬,應當建立在長期業績的基礎上,避免根據具有較大波動性的短期業績決定薪酬。
2.高管層負責制定并實施具體政策與程序
保險公司高管層應當制定明確而具體的衍生工具操作政策與程序,以實施董事會所確定的衍生工具政策。保險公司最高管理層中應有熟悉衍生工具業務的專人負責監督、核準衍生工具交易相關事項,并與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以及具體業務、財務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
高管層在衍生工具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方面的職責主要包括:(1)具體劃分管理衍生工具的責任關系;(2)建立恰當的衍生工具風險度量機制;(3)制定公司衍生工具的風險限額,這些限額應當與公司整體風險限額綜合考慮;(4)確保建立并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5)建立完整的衍生工具內部風險報告制度;(6)定期對衍生工具頭寸進行評估,以確定其是否符合公司的風險管理政策、其風險是否處于公司風險容忍度之內。在從事衍生工具業務之前,管理層應確保已經獲得所有的批準手續并建立了恰當的操作程序和風險控制制度。
3.建立獨立的風險管理機構
保險公司應當建立獨立的、能夠勝任風險管理實踐的風險管理部門,來專門負責風險管理事務。風險管理部門應當獨立于衍生工具交易及營銷部門,并能夠向公司的高管層報告。
保險公司風險管理部門在衍生工具方面的責任主要包括:(1)對公司所從事的每一種衍生工具交易的主要風險類型制定具體的限額。(2)根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來計量、監控衍生工具的風險并直接向高管層報告。(3)監督衍生工具交易是否符合公司的總體風險管理戰略,包括:監督違反限額的情況并迅速向不負責交易的管理層報告;對風險敞口進行盯市并對前后臺的頭寸和損益進行核對;監督每一個交易對手的信用敞口是否超過限額,并向不負責交易的管理層報告例外事項。(4)評估公司過去的衍生工具風險管理活動。(5)編制風險管理報告(包括每天的損益結果和總頭寸、凈頭寸)并提交給管理層、董事會或風險管理委員會。
4.交易部門
保險公司應當根據所從事衍生工具交易及風險管理的復雜性,委派具備相關資格的專業人員從事衍生工具交易,并配備相應的交易監督人員。交易部門的主管應加強對交易員的監督。
5.審計委員會和內部審計部門
公司內部審計部門或類似機構,應當定期對衍生工具風險控制制度的設計和執行進行審查,以及時發現存在的內控缺陷并提出改進意見。內部審計部門應當向董事會或其下屬的審計委員會報告其相關發現,并與高管層保持良好的溝通。
值得指出的是,無論是董事會、高管層、風險管理部門、業務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和員工,都必須要具備衍生工具相關知識和技能,能夠勝任衍生工具交易與風險管理實務。為此,在招聘相關人員時,應當注重專業勝任能力、職業操守的考察,并加強交易人員的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技能后續培訓。
(三)建立衍生工具風險的識別、度量和應對機制
1.風險識別
保險公司應當根據自身的經營目標、資本實力、管理能力和衍生工具的風險特征,確定能否從事衍生工具交易及所從事的衍生工具交易的品種和規模。
公司在每次從事衍生工具活動之前就應當識別該活動的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和法律風險。在進行衍生工具交易之后,應當定期識別持有的衍生工具所暴露的各種風險。
2.風險評估
保險公司應當根據所從事衍生工具的性質、信息系統和歷史資料的完備性等因素采用定量或非定量技術來科學地評估衍生工具的風險。(1)市場風險的評估。公司應當運用適當的風險評估方法或模型對衍生工具交易的市場風險進行評估,并按市價原則管理市場風險,調整交易規模、類別及風險敞口的水平。衍生工具市場風險的評估方法包括風險價值法(VaR)、名義價值法、久期分析法、敏感性分析等。(2)信用風險的評估。對衍生工具信用風險的度量應當同時考慮現時信用風險和因為衍生工具未來價值發生變動后對手違約而產生的潛在信用風險兩方面(G-30,1993),其中,當前信用風險敞口一般用合約的重置成本來估計,而潛在的信用風險敞口則應以衍生工具組合未來價值波動的情況(概率分布)來計算潛在損失的期望值。在進行衍生工具交易之前,保險公司必須對交易對手的信用狀況進行評估。(3)操作風險的評估。保險公司可以采用內部度量法、損失分布法、Delta-EVT等方法評估衍生工具的操作風險。(4)流動性風險的評估。在對流動性風險進行評估時,應當考慮以下因素:市場交易的規模;市場因子的變化;現金流量(金額和時間)預測;可用于平倉的替代性金融工具;合約的標準化程度;等等。(5)法律風險的評估。對于衍生工具交易(尤其是場外交易)而言,其法律風險的識別與評估主要應當考慮:交易對手交易資格(當然也包括自身有無權從事該項交易的評估);相關法律(包括合同法、稅法、破產法、擔保法等實體法以及訴訟、仲裁等程序法及國際私法)對衍生工具交易的影響;合約內容法律效力;有關法律變更對衍生工具交易的影響。
3.風險應對
保險公司應當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和公司的衍生工具業務風險可接受水平,采取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包括規避風險、轉移風險、承受風險、抑減(緩釋)風險。
(四)實施嚴格的限額控制和不相容職務分離
保險公司應當根據自身衍生工具的性質、規模與復雜程度以及風險管理系統的類型,對衍生工具制定嚴格的限額,包括交易量限額、止損限額、到期限額、VAR限額等,并對超限額交易進行嚴格的跟蹤。在定風險管理限額時,應評估自有資本對風險的承擔能力。
保險公司應當建立并嚴格執行授權和止損制度。在進行衍生工具交易時,必須嚴格執行分級授權和敞口風險管理制度,任何重大的交易或新的衍生工具業務都應得到董事會的批準,或得到由董事會指定的高管層的同意。在因市場變化或決策失誤出現賬面浮虧時,要嚴格執行止損制度。
保險公司應當實行嚴格的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前臺、、后臺部門應當各有分工、相互制約,尤其是衍生工具交易、確認、清算人員不得兼任。公司清算部門應當加強對超限額交易和保證金給付的監控,一旦發現未按事先計劃進行的交易,應當及時反饋和報告給風險管理委員會或董事會。
(五)建立有效的內部風險報告機制
保險公司應當建立與交易系統銜接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及時提供衍生工具相關的交易和其他數據,并對衍生工具交易的實際情況進行實時監控。保險公司管理層應當通過內部風險報告系統隨時獲取有關衍生工具交易風險狀況的信息,并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部門或其他職能部門應當根據相關的政策與程序向適當層次的管理層報告衍生工具風險度量結果。至少應當每天向負責監管但自身不從事交易的管理人員報告風險暴露情況和損益表;向董事會或其下屬風險管理委員會報告的頻率和內容可以根據市場狀況等因素確定,但應當能夠使董事會或風險管理委員會獲取充分的信息以便判斷公司風險的變化情況。
(六)加強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的監督
為了保證衍生工具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的持續有效,保險公司必須要對相關風險管理機制進行有效的監督,包括持續性監督和單獨評價,以發現其制定和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加以糾正。
保險公司的內部審計部門(或類似機構)應當對衍生工具內部風險控制制度進行審查,其審查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復核公司總體風險管理系統的恰當性和有效性,包括相關政策、程序和限額的合理性和穩健性,以及公司對相關的政策、程序和限額的遵循性;(2)復核各種操作控制(包括職責分離)以及相關的部門、員工對既定政策與程序的遵循性,并測試其有效性;(3)調查非常事項,如重大的違反限額的行為、未經授權的交易、不一致的估價或會計差異;(4)對公司衍生工具風險評估模型及其假設的合理性進行審計;(5)復核公司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的充分性,包括衍生工具風險報告的內容和頻率以及報告關系的合理性。內部審計部門的相關結論和意見,應當向審計委員會或類似機構報告,并在報告之后檢查相關建議措施的落實情況。在必要時,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向董事會和最高管理層報告。
【參考文獻】
[1]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COSO).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 Integrated Framework.2004.
[2] Group of Thirty (G30). Derivatives: Practices and Principles.1997.
[3]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Supervisors. Supervisory Standard on Derivatives Report from the Derivatives Sub-Committee of the IAIS Technical Committee.1998.
關鍵詞: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理論
在當今國際金融市場上,保險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眾多保險公司通常通過降低保費來留住客戶,從而導致承保利潤越來越低,這就使得保險投資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注重保險投資不僅可以保證保險行業的正常運轉,還會保障保險行業利潤的不斷增長,但保險業的投資具有一定的風險性,所以研究者們對保險投資風險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就目前來看,關于保險業投資風險的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一、保險行業實施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保險公司進行風險管理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企業經理人的自我利益對風險管理有一定的影響。如果企業經理人持有企業一定的股份,成為保險公司的股東,那么他在進行企業的風險管理時就會選擇比較穩健的風格,從而將企業投資風險降到最低,所以,企業需要進行風險管理。第二,稅收的非線性。稅收的非線性指的是如果企業收入平穩,可以有效降低稅收率,從而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提升企業價值,所以,保險公司需要通過風險管理來降低稅收率。第三,財務困境成本。財務困境成本是指如果企業面臨破產或者財務出現問題時,企業的成本就會不斷上升,所以,企業要通過企業風險管理盡量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第四,資本市場的非完全性。資本市場的非完全性是指由于投資具有可變性,當投資出現變動時企業可能沒有充足的資金進行新的投資,所以企業應當通過加強風險管理來面對投資帶來的風險。
二、如何對保險公司進行風險控制
在對保險公司進行風險控制時,要針對不同的風險采取不同的措施。保險公司金融風險的分類:
1、精算風險,指金融保險公司因為售出保險單或者承擔債務進行融資而帶來的投資風險。
2、系統風險,指因為市場系統存在變化風險而引起的保險公司資產負債而帶來的風險。
3、信用風險,指由于債務人無法償還保險公司的債務從而帶來的風險。
4、流動性風險,指保險公司在面臨資金周轉時由于資金緊缺周轉不開的現象。
5、操作風險,指的是由于保險公司對理賠的處理不當或者違反了監督管理要求而產生的風險。
6、法律風險,指由于保險公司相關人員違法而產生的風險。
那么,面對上述風險,應該采取不同措施進行應對。
1.精算風險的控制:精算風險的控制是保險公司的業務范圍之一,它存在一定的概率性,所以要對精算的過程進行總結,通過提升控制的高度(從實際操作到控制理論)來降低精算的風險。
2.系統風險的控制:利率風險是保險公司在系統風險中面臨的最重要的風險。所謂利率風險指的是市場利率的變動對保險公司承保業務和投資業務產生的影響。為了消除或減小這種影響,可以定量的分析利率和資產與負債的關系,此種方法的最終目的是規避風險。所以,有時雖然風險降低了,但企業的利潤也會隨之下降。如何將利潤與規避風險完美結合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3.信用風險的控制:要想降低信用風險就要要嚴格要求保險業務人員,要求保險業務人員在簽訂保險合同時要對客戶進行全面考察,避免與信用不良客戶簽訂合同,從而帶來不必要的不良應收賬款。
4.流動性風險的控制;要想控制好資金的流動性風險,就得要求保險公司保留一定的現金或者容易變現的流動資產,以備不時之需。
5.操作風險的控制:一方面要提高保險公司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在進行理賠時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杜絕由于理賠不當而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加強監管力度,避免由于監管不當而帶來的投資風險。
6.法律風險的控制:保險公司應該嚴格按照法律辦事,同時不斷提高企業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的的法律素養,不做違法之事,盡量避免由于違法而帶來的企業風險。
三、保險業投資風險理論研究的關系
首先,投資的風險和承保的風險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其次,投資的風險與企業的資本結構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再次,投資的風險與人之間也有一定的關系。作為投資主體,保險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最大風險就是利率風險,即保險業務受到市場利率因素影響而帶來的風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保險公司可以采用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法,從定量角度來研究保險公司利率風險的問題,當然,在采取該種方法時,也必然會影響到保險公司的利潤,如何協調好風險與利潤的關系是理論界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在保險公司風險管理上,可以采用幾種技術工具,即標準化與財務報告、設定承包職權、制定投資指導方針、設置激勵機制,全面考慮到保險經營中存在的市場風險、利率風險與資產負債匹配風險,與保險商、高層管理人員簽訂好激勵合同,提升他們的風險管理意識,采取這種綜合性的管理措施,可以將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至最小化。
四、結語
總之,保險公司的投資具有一定的風險,雖然人們在風險投資的研究上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當前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說影響投資風險的因素很多,它們各自影響力所占的比重是多少;如何在保險公司規避投資風險的同時實現投資利潤的最大化等等。對保險公司投資風險的研究不僅要靠相關機構的研究人員,還應該使保險從業人員加入進來,總結他們的實踐經驗,為研究提供充足的根據。所以,保險業風險投資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者:肖毓 單位:成都樹德中學
參考文獻:
[1]馮佳.降低經營風險,加強內控管理———淺議保險公司風險管理[J].天津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3).
[2]車輝,李思捷,王曉葛,趙陽.基于全壽命周期的保險產品風險管理問題研究[J].保險研究,2010(08).
關鍵詞:風險管理;保險公司;內部控制
隨著全球經濟水平與人民生活質量的上升,公眾對物質生活保障的需求不斷提高,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業務范圍也不斷擴大。但是保險公司在擴大業務的同時,也面臨著國內金融市場激烈競爭帶來的各種運營風險。對此,科學分析風險管理條件,不斷優化內部控制工作對保險公司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一、風險管理內部控制概述
風險管理下的內部控制是指在運用各類數據信息對企業經營與管控工作進行分析研究時,結合風險管理觀念及內部控制意識,使分析基于風險識別評價之上,對保險公司各個工作流程實施嚴格管控。企業風險管理主要分為三大類,分別為整合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信息進而預測風險機率,運用合理風險管理技術降低風險機率,以及根據企業績效目標及實際運營情況對其進行管理評估并提出改進策略。
二、保險公司風險管理概述
(一)金融產品風險保險公司生產銷售的保險服務都屬于無形產品,產品風險主要有利差、費差與死差三類。根據不同的投保渠道,各個保險產品性質有自愿與強制之分;以承保方法為基礎進行分類則有原保險、再保險、共同保險與重復保險四類;根據不同保險標,各個保險性質有財產與人身保險之分。由此可見,不同保險產品,其風險機率與損失都各有不同。
(二)資金使用風險保險公司業務中最重要的兩部分業務就是資金使用與業務銷售,這兩部分業務的完成質量直接關系到公司整體運營情況,由此可見資金使用風險在保險公司分險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根據政府相關部門出臺的保險監管制度,當下國際經濟市場發展迅速,各類經濟挑戰接踵而至,隨著我國經濟增速的下降,我國國際匯率也日漸下降,進而出現了金融市場、利差損失等風險,甚至導致部分公司的有效償付資質下降,提高了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的急迫性,進而致使相關資金使用問題亟待解決。
(三)資產負債風險問題嚴重公司資產負債風險與保險資產負債隱患之間存在的不對等問題對于保險公司而言是極其重要的,此外,資金效益、信用與其流動性經營相關隱患更為嚴重。根據相關部門調研顯示,保險公司萬能賬戶通常在-0.3以下,其缺口通常在-3.5以下,其中較為突出的不匹配問題通常有幣種、信用、流動性、收益、運營期限等方面的錯配隱患。長期以來,國內較為少見期限長、高效益的資產運營,導致國內保險市場的長線短配問題較為普遍。2016年,國內保監會對市場上100余家保險公司進行了資產調查,通過其實際負債情況,保險公司的負債缺口常集中于分紅、萬能賬戶、傳統業務等方面。同時,某些中短期保險產品發展速度加快,部分公司采取了風險加量、杠桿增加等措施以提高經濟效益,這也存在錯配問題。
三、風險管理下保險公司的內部控制措施
(一)優化內部控制環境風險管理下的保險公司內部控制體系主要分為兩種,靜態控制和動態控制。靜態控制主要有四方面內容,分別為編制符合保險公司市場運營策略的風險計劃,構建專業風險管理部門以處理公司內所有與風險管理相關工作,進行分析化分險理財,構建風險管控制度并強化其執行力。動態控制體系,其切入方向相同,首要任務為構建健全的保險公司風險管理控制體系,以實際數據分析為參考標準,最大限度減少公司各類管控項目風險隱患,必要時可進行創新性戰略改革,使其在風險管理導向下,確保靜態與動態控制體系的相互配合運作,以配合公司中長期市場運營目標經營。結合兩種控制體系,在優化公司內部控制環境方面,相關領導應重視公司核心理念的樹立,根據不同控制體系需求,強化相應員工的內部控制素養。同時,在組織結構建立方面,有效的組織結構建設可強化權責系統與部門間溝通渠道,以保障其正常有序的業務執行,為內部控制環境提供結構性支撐。
(二)強化保險公司內部控制及風險監管評估體系構建根據政府相關部門政策文件,針對風險管理下保險公司的內部控制工作,政策要求對其進行制度性監測管控。隨著相關政策的逐漸完善,規范保險公司內部控制業務執行的相關監管體制也逐漸嚴格,提高了市場內保險領域公司的內部控制業務能力與管控質量。與此同時,相關監測管控制度還對各保險公司提出了送審評估要求,即需要保險公司對公司內部控制工作質量進行主動評估并將相應結果匯報于監管機構。近年來COSO內部控制相關政策框架逐步頒布,為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整合性運行提供了政策指導與要求,有利于各保險公司內部控制業務與風險管理業務的科學整合,確保其統一運行的政府工作效率。市場保險監管部門從監測管控方向出發,針對保險公司風險管理工作的基本標準、內部控制運行基準等業務出臺了一系列相應措施,完善其具體指導方案及相關配套引導策略,為保險公司風險管理下內部控制工作執行提供科學健全的政策支持。從保險公司自身經營出發,其風險管理具體措施可根據市場趨勢與公司運營情況而定,通過不同方法對市場進行風險評估與處理。根據不同風險控制節點,風險管控系統可適當變動,以保證風險預警可有效預測公司風險,使公司在風險處理上處于主動地位,最大限度減少風險損失。對此,有效的內部控制及風險監測評估體系應保障涉及項目的全面性,各種方法、標準、程度都應根據政府相關文件嚴格制定,保證內部控制工作的及時反饋,不斷優化公司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水平。除此之外,有效的內部控制監管評估體系還需要相關審計機構的建設,以發揮審計報告與監督作用。保險公司可根據其運營規模設計不同級別的保險審計部門,保證其工作的相對獨立性,直接對公司董事負責。審計部門不同于其他監管機構,其工作重心在于審計相關責任人的業務處理與權責履行情況。而審計人員則需要根據公司需求而定,而非公司人數,合格的審計人才對公司風險管理下的內部控制體系具有科學認知,可有效保障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的有序實施。
(三)保證風險管理下內部控制執行體制的科學性健全的風險管理框架對保險公司領導層職能履行有著積極推動作用,進而確保其在相關制度制定決策時能夠保證具體策略的科學性與可實施性。同時,保險公司的內部評測等方法也可有效減少或預防市場風險。除此之外,保險公司內各部門都應有足夠的風險防范意識,相關領導應從制度上強化各部門在不同職能上的風險管理工作,專業風險管理部門或管理機構也應發揮專職作用,推廣關于風險管理下內部控制的觀念教育,使正確的風險管理意識有效融入于公司運營文化中。無論是領導層還是基層員工都應意識到每一項保險業務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性,風險管理意識也是每一個工作人員應有的工作認知。有效的風險管理文化建設可強化員工的風險識別、處理及反饋能力,最大限度發揮內部控制體系的規范作用。由此可見,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在強化風險管理意識、促進公司績效目標實現、優化公司經營效益等方面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匯率風險,外匯資產,外匯業務,償付能力,資金運用
目前保險業有超過100億美元的外匯資產,主要來源于保險公司海外上市融資,外匯保單業務收入,少量外資、合資保險公司的資本金和外匯運營資金,以及中資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造中吸收的外資股份等,其中以人保財險、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三大公司的海外融資為主。自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保險公司外匯資產面臨嚴重的匯率風險。至2005年末,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上升了2.5%,由此造成中國人壽、人保財險和中國平安13.6億元人民幣的匯兌損失。在人民幣預期升值的情況下,保險公司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損失還將進一步擴大。因此,盡快提高匯率風險管理水平已成為各保險公司的當務之急。特別是保險公司海外投資政策的放開,對保險公司的匯率風險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保險公司匯率風險的類型及特點
匯率風險,又稱外匯風險,是指經濟主體在涉外業務中因匯率波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保險公司所面臨的匯率風險通常是由于匯率波動的時間差、地區差以及幣種和期限結構不匹配等因素造成的。匯率變動帶給保險公司的風險可以概括為三種類型:交易風險、折算風險和經濟風險。其中,交易風險是指以外匯計價成交的交易因匯率波動而引起收益或虧損的可能性;折算風險是指公司為了編制財務報表,將以外匯表示的資產和負債換算成本幣表示的資產和負債時所面臨的風險,它會影響企業向股東和社會公開財務報表的結果;經濟風險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外匯匯率變化而導致公司未來經營收益增減的不確定性。
以上三類外匯風險的不同特點,見表1。
由于持有外匯負債、存在對外支付需求以及經營外匯相關業務的要求等方面的考慮,保險公司需持有一定數量的外匯;同時,由于保險公司所持有的外匯資產的數量是動態變化的,因此,保險公司所面臨的匯率風險既包括編制財務報表時面臨的折算風險、匯兌交易時面臨的交易風險,也包括潛在不確定性導致的經濟風險。
二、匯率風險對保險公司造成的潛在影響
在保險公司經營管理過程中,匯率風險對保險公司的外匯資產和負債、外匯業務、償付能力以及投融資活動產生重大影響,形成潛在威脅。
(一)在外匯資產和負債方面
匯率變動對保險公司的影響主要取決于外幣凈敞口是在資產方還是在負債方,主要體現為外幣資產和負債不匹配帶來的重估風險。
一方面,保險公司所持有的外匯資本金會因為匯率的變動而影響其實際價值。人民幣升值會給持有美元資產的保險公司帶來負的財富效應,導致以本幣計算的外匯資本金縮水。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的預測,2006年人民幣可能升值3%-4%,摩根士坦利則認為,到2006年底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將達到7.5。分析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走勢(見圖1)發現,在今后一段時期內,人民幣將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趨勢,而且這一趨勢將持續較長時期。如果不采取匯率風險防范措施,保險業現在所持有的外匯資產將遭受更大損失。
另一方面,對外匯負債來說,保險公司的外匯負債主要是應付外匯賠款。人民幣升值將使保險公司在支付等額的外幣賠款時所對應的人民幣實際價值降低。
總之,如果外幣資產多于外幣負債,凈敞口在資產方,人民幣升值雖然會導致外幣資產和負債在折算成人民幣時都有所減少,但資產減少的更多,從而對保險公司造成不利影響;如果外幣凈敞口在負債方,人民幣升值則會帶來正面影響。
(二)在外匯業務方面
匯率變化對保險公司業務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影響外幣保單的實際人民幣收入。外幣保單與國內一般保單最大的差異,是外幣保單是以外幣定價。保戶用外幣繳納保險費,保險公司在給付滿期金或理賠金時,也依保戶指定的外幣支付。人民幣升值將使保險公司外幣保單的實際人民幣收入下降。
2.影響保險公司的再保經營。由于保險公司的直保業務通常是用人民幣計價,如果在再保業務中再保攤回賠款以美元計價,那么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再保實際攤回賠款的人民幣價值將會下降,保險公司所承擔的實際自負賠款額度上升,從而增加了保險公司的業務經營風險。
3.影響保險外匯業務需求。長期持有外幣資產的民眾在匯率風險意識提高后,會主動尋求規避匯率風險和分散投資風險的措施,從而大大增加對長期型的外幣保單,如外匯儲蓄類保險(外幣的教育金保險)、外幣投資類保險等投資理財性質的保險產品的需求,這將為保險公司拓展保險業務創造出巨大的市場空間。盡管當前外匯保險業務范圍,僅限于人身意外險和財產險等短期險種,不包括投資理財性質的保險產品和長期壽險,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境內居民購買外匯人身保險的限制將會逐步放寬,境內保險公司將逐漸可以經營長期型外幣保單、甚至是投資理財類外幣保單業務。
(三)在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方面
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是影響公司經營的最重要因素。影響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資本金、準備金和公積金、業務規模及保險費率。除此之外,保險資金的運用、再保險業務等情況也會對償付能力產生影響。
人民幣升值會引起保險公司外匯資本金的實際人民幣價值貶值,也會給公司的業務經營帶來重大影響,進而,會影響到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在外匯資金投資方面,由于政策的限制,中資保險公司不能進行外匯衍生品交易,這使得保險公司無法利用金融衍生產品作為對沖工具來規避匯率風險。在保險外匯資金投資收益不高的情況下,如果未來人民幣升值幅度過大,所獲得的投資收益將無法彌補匯率變動所帶來的損失,也會對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帶來一定影響。
(四)在引進戰略投資者方面
匯率變動也會對國際商業資本的進入產生影響。從積極因素看,對于已進人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其利潤匯出因人民幣升值而實實在在地獲得增加,其所獲得的人民幣收益的國際購買力也得到了提高,匯兌收益將促進已進入外資的擴張。在此示范效應下,如果海外預期人民幣繼續升值,將有利于增強我國保險公司在引進戰略投資者時的談判地位;
從消極方面看,初始資本門檻提高將對新資本的進入產生抑制作用。一國貨幣升值后,就會使該國成為更昂貴的投資地。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導致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下降,減少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
(五)在海外并購方面
海外并購是我國保險公司實現國際化的主要途徑。匯率變動會影響國內保險企業的并購成本,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保險企業的對外投資能力。一方面,人民幣升值,企業進行對外投資時,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兌換的外幣數量就會相應增多,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中國保險企業的海外擴張欲望。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后,保險公司外債本息還付壓力減小,可以在外國向當地金融機構貸款,適時進行海外并購。
三、保險公司匯率風險的防范與化解
隨著國家外匯政策的逐步開放,保險公司的業務范圍和投資領域也在逐步擴大,這對保險公司匯率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險公司應增強緊迫感,學習運用先進的匯率風險管理工具和方法,盡快提高匯率風險管理水平。
(一)樹立匯率風險防范意識
長期以來,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水平保持相對穩定,這使得一些保險公司的匯率風險意識較弱,把為防范匯率風險所付出的成本看作是額外負擔?,F在隨著人民幣匯率靈活性的逐漸增大,各保險公司必須要增強匯率風險意識。保險公司必須要在公司內樹立全面、全員、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意識,培育公司統一的風險管理文化,依靠最高管理者到基層員工各個層次的相互配合,把風險管理貫穿到業務的每個環節。
(二)完善匯率風險管理體系
為了更加系統、有效地管理匯率風險,保險公司要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完善風險管理的組織架構,建立分工合理、職責明確、關系清晰的組織體系,制定匯率風險管理方面的相關制度,為匯率風險的有效控制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應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風險調整后的績效考核標準和激勵制度,激勵經營管理人員不斷提升匯率風險的管理水平。要建立風險責任制度和檢查制度,明確各崗位的義務和職責,并通過風險管理部門、合規部門和審計部門的監督,促進匯率風險管理相關制度的有效執行。
(三)加強保險外匯資金運用管理
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加強保險外匯資金的運用管理,提高保險外匯資金的經營效率等途徑,減弱甚至抵消匯率浮動帶來的損失。
1.加強資產負債管理
加強外匯資金的資產負債管理是加強外匯資金運用管理的前提。保險公司應在充分考慮外匯資產和負債特征的基礎上,制定外匯資金投資策略,使不同的外匯資產和負債在數額、期限、性質、成本收益上相匹配,以便有效控制匯率風險。
2.擴大保險外匯資金運用規模
某保險集團公司海外投資收益率扣除匯兌損失后,依然高于國內投資,從一個側面說明擴大保險外匯資金的運用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少匯率損失。因此,保險公司和監管機構應共同努力,擴大外匯資金運用規模,實現外匯資金有效益的流動,以收益沖抵匯率風險帶來的損失。
3.提高保險外匯資金投資績效
即使在人民幣存在預期升值的情況下,選擇適當的投資渠道、提高保險外匯資金的投資績效依然有可能抵消匯兌損失的影響。根據《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管理暫行辦法》及實施細則的規定,保險公司的外匯資金可投資于銀行存款、外國債券、銀行票據、大額可轉讓存單以及中國企業海外上市股票等投資工具。但目前,保險外匯資金的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境內銀行存款,投資品種比較單一,收益局限性較大。因此,保險公司應拓展外匯資金的投資渠道,優化投資組合,以提高外匯資金的投資收益,減弱匯率風險的消極影響。
4.充分利用專業投資管理公司
根據規定,保險外匯資金的境外運用應該實行托管制,并委托境內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或境外專業投資管理機構管理。同時,由于各保險公司單獨進行外匯資金投資的成本較高,因此可以選擇委托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的方式,通過外匯資金投資專業化來提高投資績效、降低匯率風險帶來的損失。
(四)使用金融產品交易
管理匯率風險是保險公司面臨的嚴峻挑戰,這有賴于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完善,尤其是外匯衍生品的豐富。對遠期、掉期業務等金融工具的有效使用有助于保險公司防范匯率風險。由于目前市場上缺乏人民幣匯率衍生工具,所以,通過資金管理的方式,即資產負債方式來管理匯率風險比較適合保險公司。保險監管機構應逐步放寬避險工具的使用,切實做好對沖方面的制度安排,并取消對保險資金投資金融衍生品部分限制,以便保險公司能夠更好地規避風險。
(五)合理配置外匯資產幣種
由于外匯市場上,各外匯對人民幣的匯率波動情況不一樣,為分散外匯波動風險,可以考慮對外匯資產的幣種及相應的持有量進行調整,使一幣種外匯資產升值所帶來的影響與另一幣種外匯資產貶值所帶來的影響產生抵消效應,從而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匯率風險,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例如,在當前時期內,根據匯率走勢,可以適當減少美元資產持有量、增加歐元資產持有量。但是,由于各外幣之間以及外幣與人民幣之間存在多重關系,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增多、也更加復雜,所面臨的風險也相對較大,因此,現階段不宜過多進行外幣間的對沖。
(一)企業文化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系統
關于企業文化的范疇,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已經基本成形,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威廉•大內(1981)提出了Z理論,并最早提出了企業文化的概念,將其研究的內容界定為人與企業、人與工作的關系;特倫斯•E•迪爾和艾倫•A•肯尼迪(1982)認為,根深蒂固的傳統和廣為接納與共享的信念支配著當代的企業組織,這些傳統和信念叫做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構成的主要要素有企業環境、價值觀、英雄人物、習俗儀式、文化網絡;約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1992)認為,企業文化由共同價值觀和部門行為規范組成,在深層次不易察覺的層面上,企業文化代表著擁有這種文化的人們的基本價值觀念,在容易察覺的層面上,企業文化體現了企業的行為方式或經營風格;艾德佳•沙因在《組織文化與領導》(1992)將組織文化定義為由人工制品(物質形態層次)、信奉的價值觀和基本隱性假設三個層次組成的系統。而在管理實踐領域,對企業文化的定義更加強調價值觀對行為的指導作用。
曾經長期任麥肯錫公司總經理的馬文•鮑爾將企業文化更為通俗地定義“我們做事的方式”。概括起來,本文認為:企業文化可以看作一個“以人為本”的系統,由企業環境、人、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構成。其中,企業環境指公司所處的社會、經濟和市場環境,是對企業文化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人是系統的根本,是價值觀和行為的載體,人分為群體和個體并存在相互作用關系;價值觀和行為是系統的核心內容,兩者間存在著激勵、約束和反作用的關系;在系統中,存在著個體與群體、行為與價值觀的融合或沖突,這兩種力量的綜合作用決定了企業是強文化還是弱文化。大量研究表明,當企業文化在個體與群體和價值觀與行為兩個維度都達到較高的一致性時,企業呈現強文化,從而具備了成為優秀企業的必要條件之一,即擁有更好的績效的企業一般擁有強文化。企業從價值觀到行為的作用結果最終決定了其生產的產品的質量和效率,這是企業在產業保持競爭力的根本。
(二)企業文化的定位
如同中國傳統文化觀念所強調的“以文教化”一樣,企業文化必須有清晰的目標。即要建立起一個有效的企業文化系統,首先要明確企業文化要服務什么、或者說要從解決哪些核心問題,從此入手塑造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這就是企業文化的定位。定位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和成功的前提,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集中表現。企業文化只有通過準確的定位,才能從中發掘出自身最具價值的文化要素,最終構建出獨具個性的企業文化。正確的文化定位能夠有效地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相反,如果定位不準,那么企業文化不但不能起到預期的作用,反而會將企業引入經營誤區,削弱競爭優勢。
二、保險公司的文化建設應著力于培養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
保險公司作為專門從事保險業務經營的組織,管理的主要對象是風險,這也從跟本上決定了風險管理與保險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緊密關系。同其他企業一樣,保險公司的企業文化系統可以定義為由企業環境、人、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構成的統一整體。保險公司的企業文化應該定位在那里?這也是保險公司企業文化建設面臨的首要問題。沙因的企業文化理論強調在梳理考察企業的外部適應性和內部融合性的基礎上開展企業文化建設。所謂外部適應性主要指企業對外部的企業環境的認識與適應過程,而內部融合性主要指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實體組織,為了應對外部的企業環境變化,而對內部價值觀、資源、制度、流程等的整合過程。實際上,對外部適應性的梳理就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因素進行認識的過程,而內部融合性梳理是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可行性進行分析。運用這一方法對保險公司的企業文化系統進行分析,可以清楚地識別其外部的環境驅動因素和內部融合因素,從而發現保險公司核心價值觀和行為的關鍵所在,明確企業文化的定位。
(一)外部環境變化對保險公司企業文化系統存在風險管理適應性的要求
企業文化必須與外部的企業環境相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對其企業文化建設有著強烈的驅動作用,促使其文化與環境相適應。作為保險公司,影響企業環境的因素包括經濟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社會因素、氣候變化和技術創新等因素。近些年來,保險公司的外部環境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一是經濟環境方面,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全球金融市場日益動蕩,宏觀經濟的波動性和復雜性明顯增強,經濟運行風險逐步加大,對保險的需求和所承擔的風險影響顯著。二是政策環境方面,保險監管在三支柱監管體系的基礎上強化了對風險管理的關注,制定了風險管理的相關政策和指標體系,采取更加保守而準確地進行風險估計正在成為監管趨勢。三是市場環境方面,無論在保險市場還是證券市場,投保人和投資者都對所承擔風險的信息披露有著強烈的需求,保險公司面臨著提高風險信息透明度的挑戰。四是社會因素方面,保險公司面臨的老齡化和長壽風險帶來的挑戰,老年人的撫養比率逐年上升和個性化需求日漸增強的趨勢給人身保險和年金業務帶來挑戰。五是氣候變化方面,全球氣候變化所引發的自然災害和次生災害日益頻繁,社會經濟損失金額不斷加大,造成的保險損失相應日益增長,保險公司面臨的累積責任和賠付壓力不斷增高。六是技術創新方面,在信貸市場、資本市場和保險市場聯系性和聯動性日趨緊密的背景下,金融創新呈現多樣化和靈活化的特點,由此產生的風險不斷涌現,風險的傳遞更加復雜,對保險公司的投資連結型產品和投資業務帶來風險管理的新挑戰。上述外部環境的變化表明,保險公司當前經營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明顯加大,為企業文化建設帶來了挑戰,促使保險公司的文化系統在堅持盈利導向的同時必須加強風險管理導向以保證公司的持續穩健經營,增強企業文化與風險日增的外部環境的適應性。
(二)風險管理是保險公司文化系統實現內部要素融合的最佳路徑
企業文化作為一個系統,存在著從價值觀到行為、從群體到個體的有機統一的內在要求。要實現系統內部的價值觀、資源、制度、行為等各種要素的內在統一,必須找到一條合適的路徑,不同類型的企業有著不同選擇。對于保險公司而言,風險管理是其經營管理活動的主要內容,而風險管理的范疇又完全覆蓋了保險公司文企業化系統中價值觀、行為方式、人力資源配置等核心領域,因此,風險管理為企業文化系統內部諸要素的整合提供了有效的、甚至可以說是最佳的路徑。
一是價值觀層面,保險作為一種契約化的金融產品,提供的是一種經濟補償或保障,既體現了消費者對風險的偏好、習俗和態度,也體現了人們愿意通過購買保險來對付風險的行為方式,體現了人們之間的一種最大誠信原則,受道德、習俗、傳統、民族、地域等文化特征的影響明顯。保險公司的價值觀建立在以大數法則和道德法律約束為條件形成的保險基本原則的基礎上,追求可承受風險條件下的利益最大化,體現了風險管理的核心理念。
二是行為層面,保險公司經營管理行為主要包括產品開發、核保、理賠、營銷、再保險轉分、財務管理、投資、審計等一系列活動,實際上就是對業務風險進行識別、計量、分散、控制、監督等系列風險處理過程,目的在于保證自上而下的業務決策行為和執行以及前、中、后臺的業務操作與企業價值觀指導下所形成的不同層面的制度、流程相一致,實現對風險的及時有效控制。
三是資源配置層面,人力資源是保險公司企業文化系統中最主要的資源,保險公司的人才隊伍以擁有風險識別、計量等方面專業才能的精算師、核保師、理賠師等為核心構建,組織架構中既有橫向以企業風險管理架構為基礎構建的相互獨立的風險管控的三道防線,又有縱向由高級管理層、職能部門層和員工操作層三個層面構成的風險決策、建議、操作的治理架構和管理機制,因此,保險公司企業文化系統中資源層面對風險管理存在剛性需求。此外,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中,保險與風險管理都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也決定了風險管理對保險公司企業文化的影響。一方面,風險管理學起源于保險學,保險學作為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是風險管理領域最早形成系統理論并反復實踐的,對風險管理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現代企業風險管理的思想、架構、工具的發展對保險公司實施風險管理都產生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保險與風險管理無論在理論基礎上、思想上還是方法上都有很多共同之處,有著深刻的文化淵源。
綜合上述分析發現,外部企業環境因素的變化促使保險公司有必要不斷加強風險管理,而內部要素分析則表明以風險管理為主線對保險企業文化內部要素進行整合是可行的,并且是理想路徑。因此,保險公司企業文化系統的構建應基于風險管理為核心,定位于服務風險管理。
三、結論與建議
作為企業的“血型”,企業文化展示了企業的個性。企業文化的范疇雖然有著不同的界定,但是核心內容是企業的價值觀和行為??紤]到企業所處的環境和人的因素,企業文化可以看作一個受企業內外部因素綜合影響的系統。企業文化定位是構建企業文化的前提,也指明了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和實踐方向。保險公司企業文化外部環境適應性分析和內部融合性的結果都表明,風險管理作為保險公司企業文化系統的定位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風險管理應是貫穿保險公司企業文化系統中從價值觀到行為的主線索。中國保險業經過30多年的持續高速增長,所形成的結構問題、合規風險、誠信缺失等突出的問題,與保險公司普遍存在著注重規模和盈利而忽視風險管理的企業文化是密切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