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1 17:25: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物科學專業課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在課程群之間也存在諸多的遺漏、重復以及銜接不當的問題。如“化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課程群中生物化學講授的線粒體與能量代謝、蛋白質的合成與翻譯內容,“人體結構與功能學課程群”中的細胞生物學也涉及而且課時較多,而很多新穎的研究內容卻由于課時限制無法傳授。
課程群內部各門課程間存在較多重復及銜接問題
很多內容課程群內部多門課程都有涉獵,重復內容較多,如DNA的復制、基因的轉錄與加工、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原核與真核細胞的表達調控等諸多內容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等多門課程都有涉獵,而且都作為重點內容,重復內容較多,造成學生在學習中重復學習,學習興趣不高,而當前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等最新的研究成果與進展等學生感興趣,希望學習的內容卻由于課時限制無法傳授,存在較大的銜接性問題,迫切需要進行課程群各學科間教學內容進行內部優化改革。另外,課程群實驗教學內容也存在諸多紕漏,實驗內容仍然滯后于學科發展,大多實驗課教學是與理論課教學相對應的,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缺乏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內容單一、重復嚴重[6]。
課程群管理模式的滯后
雖然生物科學專業開展了課程群授課模式,但各門課程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7]。承擔各門課程的各個教研室分屬于不同的系科,不能充分的將各門課程有機的整合,尤其是缺少有效、科學的管理模式。重視年輕教師的培養,促進特色專業建設,推動合理的“專業課程群”課程管理模式。因此,要想在當前工作的基礎上使生物科學專業學生培養質量全面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迫切需要對生物科學課程群進行整合與優化,系統規劃一個新的改革方案,切實有效的解決課程群間重復、銜接及課程群管理問題[8]。
蚌埠醫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工作基礎
蚌埠醫學院生物科學專業課程群在2006年進行課程設置及培養方案修訂的時候,已打破了生物學和醫學各課程間各自獨立、互不聯系的狀況,率先建立學科課程群教學體系,鑒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通過不斷的優化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具有一定的應用基礎。在實行學分制的基礎上,設置課程模塊構成課程體系結構,課程模塊下由課程群構成主體。1.人文社科課程模塊:安全教育、就業指導、體育、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形勢政策、中國近代史綱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基本原理、英語、專業英語、文獻檢索、大學計算機基礎。2.自然科學課程模塊:化學課程群(含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3.專業基礎課程模塊:人體結構與功能學、神經生物學、病理學、免疫生物學、流式細胞技術、實驗核醫學、藥理學、醫學微生物學、生物信息學。4.專業課程模塊:生化與分子生物學課程群(含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蛋白與酶工程)、遺傳學課程群(遺傳學、醫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生態學、生物制藥技術、生物制品概論、生物統計學、生物學綜合實驗(含生物化學實驗、生態學實驗、細胞生物學實驗、遺傳學實驗、分子生物學技術實驗、蛋白與酶工程實驗、現代生物學技術與探索性實驗)、臨床醫學概要。5.專業技能模塊:畢業實習、畢業論文。
關鍵詞:生物科學 健康教育 專業建設方向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b)-0044-02
生物科學代表著21世紀自然科學的前沿,是孕育關鍵性突破的學科之一。生物科學是研究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分類,遺傳,變異和進化的科學,它以培養基礎性,研究性人才為主。海南醫學院是一個地方性本科醫學院校,為了適應地方經濟的發展需求和學校本身的發展,我校于2009年開設了生物科學專業,學制四年,同時,為了適應就業市場的需要,將生物科學專業設定為健康教育方向。
在專業開設之初,我們通過對一些院校的調研后發現,多數學校的生物科學專業普遍存在著沒有明確的學科定位,專業設置雷同,沒有具體的研究方向和針對性等現象。在教學過程中僅僅以理論課教學為主,缺少實驗教學和專業實踐。這種不顧自身特色和條件,追求時髦,一哄而起,搞形式主義的辦學,既保證不了教學質量,擴大不了辦學規模,又不能辦出其自身特色,也極大的浪費了教育資源。
本文在總結以上專業建設方面遇到的問題和分析國內醫學院校生物科學專業建設與就業市場趨勢的基礎上,闡述了我校在生物科學專業建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以期為醫學類院校生物科學專業建設提供發展思路。
1 明確學科定位
在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與生命科學有關的專業主要有三個: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工程。許多學校都設置有其中的二個或者二個以上的該類專業。因此,人才培養方案中應使這三類專業有所區別。生物科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分類,遺傳,變異和進化的科學,它以培養基礎性,研究性人才為主;生物技術是應用自然科學及工程學原理,依靠生物作為反應器,將物料進行加工,以提品為社會服務的技術,它是側重理科,理工管結合的復合型專業,以培養應用性人才為主;而生物工程則是生物技術研究中側重于后期產品處理的部分,是側重工科,理工管結合的復合型專業,仍以培養應用性復合型人才為主。這一分類特點決定了生物科學是基礎性學科,其他兩門應用性學科是在其基礎上,結合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發展出來的。
生物科學包括了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育種技術等幾乎所有與生命科學有關的學科,同時又與化學,化學工程學,數學,微電子技術,計算機科學等生物學領域之外的尖端基礎學科相結合,從而形成一門多科學互相滲透的綜合性學科。因而作為生物科學專業的本科生經常面臨哪些基本知識,基本理論應該優先掌握的困惑;而作為教師也經常需要考慮哪些基本知識,基本理論應該優先重點向學生講授,如何培養出適應時展,緊隨世界潮流的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在一般綜合性大學中,這個專業的人才是以研究性的培養模式進行培養的,在一般本科醫學院校生物科學專業辦學總體思路是:“夯實基礎,拓寬知識面,立足于現代生物科學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因地制宜,辦出特色,面向現代生物技術產業主戰場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生物科學人才”。
海南醫學院是地方性醫學院校,其辦學宗旨是為地方培養實用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生物科學專業建設不能像綜合性大學一樣,而應該從生物科學基礎理論入手,在專業方向上選擇由生物科學衍生的相關實用技術性方向,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適應市場需求技術型人才。從應用的角度來認識,生物科學是人類對生物資源的利用,改造并為人類提供服務的一門學科。在此認識的基礎上才能建立科學可行的教育體系,科研體系和管理體系。目前這三個體系涉及的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有如下幾個方面:(1)生物化工與材料;(2)環境與環境生態;(3)農業生物技術;(4)生物醫學醫藥工程;(5)食品生物技術;(6)能源生物技術;(7)生物制藥;(8)基礎生物技術;(9)生物工程技術仿生;(10)生物戰劑及其防御;(11)生物檢測檢驗技術。從以上專業方向發展分析,適合醫學院校生物科學應用技術型的專業方向有生物醫學醫藥工程、生物制藥和生物檢測檢驗技術。其中適合我校生物科學發展方向的是生物檢驗檢測。
綜合以上分析,我校的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科定位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專業,是理工管結合,以理為主的新興復合型專業。通過培養使學生具有扎實的生物科學理論知識,掌握生物技術基本實驗技能,了解學科發展前沿,能在工業,醫藥,食品,環保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檢驗檢測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2 完善課程體系設計
2.1 擴大基礎課教學,增加選修課比例,優化課程體系結構
調整課程結構是課程體系優化的前提?;A課程一般都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較寬的適應性,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智能,增強畢業后發展潛力的重要基礎。為此要特別注意加強公共基礎,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同時根據生物科學畢業生去向和我校的學分管理制度,我們在構建生物科學專業課程體系中,大量增設選修課,主要涉及人體解剖生理學,藥理學,細胞生物學,藥物化學,生物技術制藥,微生物檢驗等。通過增設選修課,可以增加專業基礎知識,加強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拓寬專業口徑,使學生更能適應市場需求。
2.2 重視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改革課程結構的同時,重視課程內容的調整。教學大綱是進行課堂教學的基本依據,編好教學大綱是進行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對規范課程教學和保證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課程內容的改革要從教學大綱著手,通過調查,研究和討論,對每門課編制出切實可行的教學大綱,大綱強調突出重點,難點,加強了實踐環節,強調實驗,實習基本技能的掌握。細化各章內容,明確課程交叉內容所屬,例如基本原理部分前面課程已講授,后面應用的課程時就不再細講,確保課程內容不重復,實驗內容不雷同。
2.3 增強師資隊伍建設
根據教學體系和課程體系的教學需要培養和引進理工結合的高層次人才。在學科建設經費和學院的支持下,加強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老師在教學及科研方面能力的提升。對年輕教師特別是非生物背景的教師進行了全方位的培養。建議全體在崗教師加速知識結構調整和知識更新。高素質師資隊伍的建設,有利于推進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為該學科專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4 加強實習及畢業環節教學體系的建設
進行素質教育是時代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實踐環節在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觀念,提高學生的素質,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開發學生創新潛能,鍛煉學生創新能力,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與獨立工作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方面具有其它教學環節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實習及畢業教學環節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兩方面的工作:
(1)制定生產實習的動態監控措施及成績評定體系。評價指標體系是搞好評價工作的基礎,它不僅是對生產實習進行評價的依據,而且會對實習教學環節中的各項工作起到引導和推動作用。因此,一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僅應能客觀,全面地反映實習教學的水平及其效果,而且還應遵循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根據上述原則,我們設計了生產實習評價指標體系。修改,制訂了詳細而具體的生產實綱。摒棄了傳統的提綱式指導大綱,改為具體的以車間或工段為單位的實習要求內容和指導,讓學生充分明確實習的內容和要求,同時,可起到督促實習指導教師的作用。
(2)規范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以表格形式,要求本科畢業論文之前,充分明確該課題的背景、意義、主要研究內容方法、技術路線、工作進度和技術指標等內容,并在全院范圍內進行公開的,正規的開題報告,給該專業的師生提供了一次較好的學術交流機會,有助于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活躍學術氣氛,全面提升生物科學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與此同時,我們還制定了畢業設計(論文)批改方案,以規范畢業設計(論文)的撰寫,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
參考文獻
[1] 高等教育司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蔡婀娜,李夏蘭,陳宏文.生物工程專業實驗課教改探討[J].高等理科教育,2000(4):48-50.
[3] 劉斌,吳茜茜,吳克,等.開放實驗室培養生物工程學生能力[J].合肥聯合大學學報,2000(4):12-13.
[4] 吳克,蔡敬民,張潔,等.生物工程學科發展中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生物學雜志,1999,16(5):35-36.
[5] 趙晴.加強課程建設切實提高教學質量[J].高等理科教育,2001(6):75-78.
[6] 周滿生.當前國際教育改革的若干動向和趨勢[J].比較教育,1999(6):17-21.
[7] 林連兵,陳朝銀,余旭亞,等.把課程教育融于網絡教學之中[C]//發展與探索.2001云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優秀論文集,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
[8] 余旭亞,林連兵,李濤,等.多媒體與實驗教學相結合的理論與實踐[M]//發展與探索―― 2001云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優秀論文集.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
[關鍵詞]生物技術;課程體系
1 課程建設調研的目的
德州學院生物技術專業是2000年新建的專業,具有生物科學和生物化學等學科優勢的生命科學類專業,我們按照為社會培養厚基礎、強能力、寬適應的合適的應用型生物技術專業人才的指導思想,制訂了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在專業建設中,就依托我校生物科學專業,構建具有特色的生物技術人才培養方案和模式進行了探討和實踐。
課程建設是學校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關鍵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徑。課程建設涉及到教育思想觀念、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手段、師資隊伍、教學管理制度建設、教學條件等多方面的內容,課程建設直接體現學校的教學水平,并將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為了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更加規范、有序地開展課程建設工作,根據教高[2007]1號《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和教高[2007]2號《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為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對徐州師范大學大學和淮陰師范學院等院校本科生課程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
2 生物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結構
通過調研各個學校本科生課程建設情況,生物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基本框架達成共識:
2.1 畢業總學分=課程(包含實驗課程)總學分+畢業綜合實踐環節總學分=150~180學分。
2.2 課程類型及學分比例?;A課程:50%左右
人文社科類(含政治、外語、計算機、體育等)占30%總學分。
自然科學類(數學、物理、化學、物理化學等)占25%總學分。
專業基礎課:根據各個學校的專業特色來決定,占20~30%總學分。專業基礎課主要包括微生物學及實驗、生物化學及實驗、遺傳及實驗、分子生物學及實驗、細胞生物學及實驗
專業課:根據學校的專業特色來決定,占20%左右總學分。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術等課程。
2.3 生物技術專業實驗覆蓋面。生物技術專業實驗覆蓋面包括微生物學實驗、生物化學實驗、遺傳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細胞生物學實驗、細胞工程實驗、基因工程操作實驗、生物工程下游技術實驗。
3 我校生物技術課程建設的現狀
3.1 開設適合我校特點的課程教學模塊。根據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生物技術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具有較扎實的生物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系統的生物技術理論與實驗技能,了解生物技術領域的前沿和發展動態,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能在工業、醫藥、食品、農、林、漁、環保、園林等行業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同時適度培養專業專業基礎型、復合型人才。我們設計了5個選修教學模塊,分別是食品科學與營養模塊、現代生物學模塊、生物制藥模塊、農業生物技術模塊、生物教育模塊。
4 課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生物科學專業發展復合型人才榆林學院生物科學專業是2005年應人才市場的需求開始招生,主要面向榆林及周邊地區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扎實的生物科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勝任中等學校生物學教學、教學研究或從事生命科學領域研究、技術開發等方面工作的中、高級應用型人才。
根據近幾年在招生及就業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及仍存在的不足,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結合其他院校生物師范類專業的發展經驗,提出榆林學院生物科學專業的發展思路,以期促進其更好更快地發展。
一、總體思路
榆林學院生物科學屬于師范類專業,主要培養能夠從事中學生物學教學,具有廣博知識和扎實教學技能,能夠適應中學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需要的合格本科畢業生。基于專業的特色,該專業的總體思路是:師范教育為主,通才教育為輔,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廣適應的復合型人才。
對于剛入學的新生,不論其怎樣規劃自己的職業未來,選擇生物科學專業,學校首先會向合格教師的方向去培養,希望通過4年的教育,使學生開始喜歡教師職業,或者更愛教師職業;使將來愿意從事或有機會從事教師職業的學生能夠勝任工作;使將來不愿從事教師職業的學生能夠勝任其他工作,因為一名優秀教師所具備的素養很多也是其他行業所需要的。
二、關于生物科學專業發展的具體思考
(一)強化課堂管理,量化考核制度
高等學校課堂教學不但是傳授文化知識、傳遞人類文明的神圣殿堂,而且是培養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其他教學環節的基礎。因此,強化課堂教學管理應該是教師努力爭取的,更應該是學生由衷期盼的。
強化課堂管理,其關鍵在教師。教師首先根據課程的特點制定詳細的平時成績量化考核制度,且必須嚴格考勤,學生不無故缺勤是課堂管理的第一步。而且考勤要每課必做,這樣學生才不會有僥幸心理,缺課率會大大的降低。另外,有些教師認為每節課都考勤會占用太多上課時間,其實不然,考勤不僅僅只有點名一種形式,可以通過清點人數判斷是否缺人,然后再核實未到學生的情況,會節約很多的時間。
(二)提高教師水平,改進教學方法
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的專業教學技能和教學方法主要是通過生物教學論課堂來學習,但同時每一位任課教師平時的教學方式方法也會在無形中影響著學生,所以要培養出優秀的中學教師,首先要有優秀的大學教師??梢酝ㄟ^各種教學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如組織教師互聽互評課,組織教師講課說課比賽,組織教師走進中學調研等。
我校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的試講環節和教育實習都是在大四第一學期進行,實踐學習一個多月就要準備畢業進入工作崗位,時間較短,學生不能充分的鍛煉,造成多數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后不能很快適應。所以,應該增加學生的鍛煉機會,充分利用平時的課堂教學來鍛煉,這就要求每一位任課教師不僅要負責傳授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教學技能,如挑選一些章節讓學生分小組自學,制作教學課件,學生自己講課等,教師在講課時不能填鴨式教學,應多設計思考環節,給學生回答問題和交流討論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課堂回答問題和表達的機會,尤其是膽量小的學生更應該多多鍛煉。
(三)優化教學內容,增強實驗技能
加強專業課程內容與中學新課程的鏈接。在保持傳統內容的基礎上,加入反映學科發展前沿的知識及現代生物學的新進展、新趨勢和新成果,并突出現代生命科學研究的思想、原理和方法以及生物科學技術的應用;教學中應突出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的內容,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生物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增加師范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同時也會使師范生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夠借鑒參考相關的內容,更好地組織教學。
減少傳統的驗證性實驗內容,增加研究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使學生學會主動在實驗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鍛煉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實驗能力;同時可以讓學生幫助教師準備實驗,使學生有更多的實驗操作機會;申請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走進實驗室,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
(四)舉辦創新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2012年5月,生物科學專業舉辦了生物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通過班級初賽,專業復賽和決賽,雖然多數學生沒有取得最終的成績,但是此次比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學生通過積極的準備和比賽,不僅增長了知識,而且積累了經驗。今后還要不斷增加創新活動,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使學生在教學、實驗、標本制作、科學研究等方面都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五)重視教育實習,提高實習質量
教育實習時,教師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師范專業培養學生向教師轉化的重要過程,是從事教學實踐的基本途徑,也是綜合反映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依據。成功的教育實習不僅能夠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能夠使學生在畢業后快速進入教師角色,迅速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重視教育實習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可適當延長教育實習時間;(2)由于現有實習基地相對不能滿足所有實習,故采取集中實習和分散實習相結合的形式,所以應加強對分散實習的檢查;(3)在進校實習前兩周的集中試講環節,指導教師需認真聽取學生講課并點評,學校應加強管理,不能流于形式;(4)對集中試講成績差和態度不端正的學生,應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
《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要求“高等院校培養的專門人才應適應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科和專業合理設置,拓寬專業口徑,增強學生對社會需求的適應性”。我校生物科學專業也應順應時展的潮流,與時俱進,瞄準社會的需求,及時地調整人才培養的思路和方向,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使榆林學院的生物科學專業健康持續發展,為榆林及周邊地區生物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賈勇.高校強化課堂管理探討.管理教育,2008,(6).
[2]姚便芳.師范院校教育實習的憂與思.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19(9).
關鍵詞:教師科研;研究型教學;生物科學
研究型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最早起源于美國教育學家杜威倡導的以典型問題組織教學的“做中學”形式[1],后來又綜合了美國布魯納的“發現學習模式”和瑞士皮亞杰的“認知發展學說”而逐步構建起來[2―3]。研究型教學是一種將科學研究的理念引入課堂的實踐性教學活動,它將學習與研究過程結合起來,摒棄了傳統的單向傳授知識的模式[4―5]。研究型教學模式是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為目的,客觀上以研究型教師隊伍為支撐[6―7]的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者,而是一個課題研究的參與者以及學生的合作者[8],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9],學生在獲取基礎理論知識與基本實驗技能的同時,也培養了創新思維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研究型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獲得知識的主動性,注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0],注重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獨立學習與終身學習的能力,這與我國古代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一、高校生物學科專業教學現狀
作為實踐性的自然科學,各種生物假說或理論的提出都離不開實驗的驗證。但目前生物科學專業的教學仍然以傳授式教學為主導,在理論授課中教師講解教材內容、學生記筆記幾乎是一種普遍現象,雖然許多高校生物科學專業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教學改革探索,如課堂采取互動式教學、前沿專題、問題討論等具體改革模式,但這些改革措施依然脫離不了單向傳授的主導模式,這離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目標相去甚遠。例如,生物的實驗課課時偏少,主要是以經典驗證性的生物學實驗為主,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實驗過程基本是按既定步驟進行,幾乎未涉及探索性的實驗。在此情況下,教師上實驗課是為了完成教學計劃,學生做實驗是為了完成老師安排的任務,這種實驗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講僅僅是熟悉了一遍實驗操作流程而已,由于實驗過程中并沒有進行過深入思考,實驗印象并不深刻,知識技能不能鞏固,學習收獲不大。
除課堂教學與實驗課以外,課程實習、畢業實習以及畢業論文等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實踐環節,這些教學環節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生物科學專業課程實習中比較重要的要數植物學與動物學的野外實習,實習可以使學生親身體驗課堂教學中所涉及的實體,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對自然界中動物、植物新現象的發現與探索興趣,從而起到創新意識培養的目的。但從筆者近幾年的調查結果來看,生物科學專業的野外實習卻更多傾向于對課本知識的一種實體認證,這對于學生來講,除了將實物與課本動植物特征描述進行匹配之外,就再也沒有探索性的認知過程。這種實習模式使野外實習幾乎變成了野外旅游,學生在實習一兩年后已基本不認識以前熟悉的植物了。又如畢業實習是檢驗大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將其轉化為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預演”。但從許多高校生物科學畢業實習的調查來看,大多數實習僅僅是走過場,工廠實習多半是從事一些與學科專業關系并不密切的勞動力工作,這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學生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而缺乏相應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進入實習單位后表現平平,實習單位不敢讓其進入關鍵的生產部門。再如,畢業論文是大學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對大學知識學習的綜合能力的總結,理應帶有創新性的元素,但是,從目前許多高校生物科學的畢業論文來看,多數畢業論文僅僅是簡單的重復工作,這主要是因為許多畢業論文僅是為了完成教學的環節,而很少與教師科研結合,教師指導畢業論文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再加上最近十年的學生數量增多,使師生比例失調,教師指導的學生論文數量大,無法保證畢業論文的質量,學生的科技創新和實踐能力并沒有得到培訓和充分發揮。
事實上,生物科學是兼具理論性與實驗性的專業,系統的學科理論與先進的實驗技術構成了專業結構的主體,因而對于本科生來講,如果沒有豐富的研究基礎與實踐經驗做后盾,要在理論與技術方面進行創新性實驗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比如在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如果沒有科研教師強力支持,項目普遍不能圓滿完成。因為生物科學研究不是單靠靈感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依靠豐富的實踐經驗與較高的理論水準,只有與教師科研實驗緊密相結合,才能達到研究型教學的改革目標。
二、與教師科研結合提出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傳統單向傳授式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代高等教育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目標,為此最近幾年國內外高校教育工作者對研究型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與嘗試,但大部分的教學改革還基本停留在摸索階段,還沒有一個切實可行的實施平臺或手段。教師科研在研究型教學實施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科研是溝通教學與科研的紐帶,科研教師的創新性思維容易傳輸給學生,使學生不斷受到學科研究前沿思想的熏陶而激發出創新的火花。生物科學是一個發展迅速的實驗學科,科研教師要不斷跟蹤最新科研信息才能站在學科研究的前沿。建立在教師科研基礎上的研究型教學發揮了教師在科研素質方面的優勢,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從而適應現代經濟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三、與教師科研平臺結合的主要措施
目前生物科學專業的許多課程在內容上均有大量的重疊,而每個教師所授課程相互之間缺乏溝通,結果在教學上做了很多“無用功”,此外也易導致知識的連續性中斷,由于教師對小專業內容的局限性,只講述單一課程內容而忽視了與其他課程內容的聯系與承接。由于現代生物學的迅猛發展,生物科學不同領域的交叉越來越明顯,研究層次的深化和研究手段的通用,使傳統的按單門課程來教學的模式逐漸喪失其高效性。而目前教師科研課題的立項都是基于生物大學科系統的生物學理論來進行科學問題的論證,其實施過程也必然要求進行多學科、多專業的系統聯系,因此教師科研為研究型教學模式的開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生物科學專業教學改革應該打破這種一門課程一個主講教師的模式,而應強調實驗研究和創新培養,推行“知識點組庫與教師科研組庫匹配” 的教學模式,即將專業課程按大學科的研究方向與尺度進行歸類,同時將任課教師按科研方向與內容納入不同的研究組庫,增加實驗課時數使其在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在指導組教師的統一安排下根據研究進度和內容選擇實驗場所。在這一模式下,教學選題不再局限于單一方面的簡單觀察,而是對于某一生物學現象從淺顯的外部特征描述到生物發生的生理代謝、分子作用等內部機理的探索。
基于這一模式,可將生物科學按植物、動物、微生物、人體生物學等進行大課程分類,而如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植物生理學、發育生物學之類的課程屬于研究層次的類別。在每個大課程下按研究的尺度或水平進行細分,如將植物學分為形態解剖分類、生理、生化、分子等水平。不同的課程對同一生物學問題描述的側重點不同,講述的科學研究層次也不同。例如學習植物光合過程,在植物學部分側重于講述氣孔的作用、葉綠體的形態結構,植物生理學側重于光合作用過程,細胞生物學則對這一部分進行了重復簡述,這表明單一課程由于內容側重點不同,對于一個生物學過程有的不能全面闡述,有的則又相互重疊,不利于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系統把握以及對生物學現象本質的認知。根據“知識點組庫與教師科研組庫匹配”的教學模式,本節的教學可以這樣設計:其一,將光合過程所涉及的不同教材知識內容歸納為一個知識點組;其二,將從事分類學、植物生理學、生化、分子生物學科研的教師優化后成立教師研究組;其三,將生物科學專業的有關這一部分的內容由表及里進行的綜述歸納成一個系統的知識點組,對于知識點組之外的零散知識由學生自由閱讀即可。但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知識點組的教學按實驗課題研究的形式進行;②在一個知識點組研究課題實施期間,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制訂課題研究計劃;③課題文本需按照科研課題申報格式進行撰寫,突出強調課題申報的科學意義與創新性。
為確立上述這一模式的規范性,學院應該在管理層面上對生物科學大專業的知識點進行模塊化及優化,并會同全體專業教師進行模塊化的合理性討論,直至建立成熟的知識點組庫。知識點組庫的建設既要考慮到生物學知識的廣度,又要考慮到研究的深度,以符合創新思維培養的教學模式。為建立指導教師組庫,學院應每隔一段時間匯總指導教師的科研內容輸入庫中,以備學生在考慮課題研究內容時有效選擇指導教師。
參考文獻:
孫成立,王希敏DSP技術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探索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1):306―315.
彭熙偉,廖曉鐘,陳金兵工科專業研究型教學模式探討高教論壇,2011(11):39―41.
高文庚,李平蘭研究型教學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微生物學通報,2012,39(01):111―116.
李曉明,張國磊,李彥軍研究型教學方法在《高等工程勢力學》課程中的實踐中國校外教育,2010(12):105.
唐 海研究型教學在巖體力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當代教育論壇,2010(03):99―100.
袁 方大學研究型教學與研究型教師的培養芻議當代教育論壇,2011(09):112―113.
摘要:隨著環境問題的全球化,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環境生物學應運而生。環境生物學是環境科學與生命科學專業的交叉科學,其特殊性表明其在教學的獨特性。本文總結了新疆師范大學環境生物學選修課程存在的問題及探究教學改革的途徑。
關鍵詞:環境生物學;問卷調查;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6-0139-02
一、環境生物學作為選修課程的重要性
20世紀50年代以來,環境問題成為全球性重大問題,日益受到人類關注,環境生物學應運而生。環境生物學是環境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也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其目的是認識環境問題的實質、產生的原因、解決的理論機制和解決途徑,為人類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提供理論基礎,促進環境和生物朝有利于人類的方向發展[1,2]。環境生物學是環境科學與生物學這兩個龐大學科體系的交叉科學或邊緣科學,主要內容是環境污染引起的生態效應、生物或生態系統對污染的凈化功能、利用生物對環境進行監測、評價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自然保護等[3]。環境生物學是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的專業必修課之一,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應用生物學知識分析環境問題。
二、環境生物學選修課程的特殊性
對生命科學專業來說,環境生物學常作為選修課程而非必修課程。這樣的課程設置是有道理的。一方面,隨著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人們對環境問題的復雜性和解決環境問題有了更迫切的認識,因此,作為生命科學專業的學生,有必要了解相關的環境問題及產生機理,并尋求利用生物學方法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另一方面,環境生物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內容涵蓋環境污染的生物效應、生物凈化和生態修復等幾大部分。例如,污染物的生物效應、污染物對生物體各個水平的影響、污染物的生物效應檢測、環境質量的監測、評價、風險評估等[3]。其中,部分內容與生命生科專業課程如微生物學、生態學、發酵工程等出現了交叉和重疊。因此,對生命科學專業的學生而言,將環境生物學作為選修課程,可以避免重復教學。
三、環境生物學教學效果調查
本人有幸承擔了新疆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該課程的教學。作為選修課程,該課程課時量僅有18學時,如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一直探索的內容。為了解學生對該課程的看法,通過調查問卷總結如下:
1.27%的學生認為本課程很有必要開設,33%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23%的學生認為開設與否無所謂,17%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開設。
2.40%的學生對本課程教師的教學感到很滿意,53%的學生對本課程教師的教學感到滿意,7%的學生對本課程教師的教學感到不滿意,沒有學生感到很不滿意。
3.有33%的學生能做到認真聽講,57%的學生表示在上課期間偶爾干自己的事情,10%的學生表示在上課過程中從來沒有認真聽課。
4.有30%的學生表示本課程可以沒有課本,30%的學生表示本課程不能沒有課本,40%的學生認為本課程有無課本無所謂。
5.在認為本課程不能沒有課本的原因解釋中,55%的學生表示沒有課本會導致學生不重視本課程,33%的學生表示沒有課本會影響學生對本課程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情況,12%的學生認為沒有課本對教師的教學過程。
6.在你對本課程的看法這一問題中,有大約37%的學生認為對生物科學的學生來說,環境生物學這門學科非常重要。40%的學生認為生物科學為師范專業,將來大部分同學從事教師職業,因此不必要學習本門課程,23%的學生認為環境生物學這門課程應該作為選修課,有興趣的學生自主選擇學習。
7.通過本課程你學到了什么?這一問題學生各有說法,大致總結為:學到了生物污染的種類,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自來水的形成過程,凈化空氣的方法等等。
8.學生最感興趣的幾個問題:大氣污染、水污染。
四、環境生物學的教改途徑
新疆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專業的《環境生物學》選修課在大四第一個學期開設。大四的學生已經將大部分專業課程修完,因此,教師在課程內容設置上,不能合理地安排重點和難點,容易與其他已學的專業課程內容重復,導致學生失去興趣。在內容設置上,我更多的是考慮與生活相關的主題,如環境污染問題,事實上,從上述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這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之一。然而,環境污染的問題淺顯易懂,但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則顯枯燥乏味,且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關聯起來較難,導致部分學生認為該課程可開設可不開設。在今后的教學中,如何規避重復教學,同時又將枯燥的環境生物學課題變得有趣,是值得探索的問題。我認為,設置環境實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生物科學專業的實驗不少,但是與環境問題有關的實驗則沒有。實驗是驗證和發展理論知識的重要一環,是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訓練的重要教學手段,是理論知識向實踐過渡的重要過程。通過實驗,可以直觀地了解環境問題的實質,又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植物種子在不同濃度重金屬溶液中萌發率的變化、富營養化水中藻類的測定、自來水/河水中雌激素的測定、洗滌劑對植物微核產生的誘變效應等,這需要學院和學校給予相應的配套設施及課時設置。
其次,本學期學生有英語四、六級考試,還有考研、考公務員、找工作等各種事情,導致學生本身對學習的興趣和關注力下降,若教師的教學手段沒有吸引力,勢必加重學生的厭學情緒。探索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式是一項任道而重遠的事情。由于該選修課程沒有發放課本,由教師組織材料,本人在教學過程中,每節課設立幾個主題,由學生以個人或者分組收集材料,由學生用PPT講解后,教師做相應的補充,并以討論的形式進行探討。結果發現,此方法較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好很多,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極大增加。提前設置主題,由學生收集材料,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利用多種資源的能力、組織材料的能力,同時對生命科學師范專業的學生而言,還能鍛煉其語言能力與課堂組織能力,可謂教學相長的一種有效途徑。這要求教師必須深入全面地了解該主題,才能對學生的講解做出合理的評價,補充重點難點,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討論。同時,如何組織課堂,讓課堂既熱鬧和諧又不嘈雜混亂是一個難題。在教學過程中還發現,每個學生對教師設立的主題內容喜好不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主題比教師直接給學生安排主題更合理。另外,講授新課之前以提問的形式回顧上次課的重點內容,讓學生自主回答,若學生對問題把握不好,則讓其他學生加以補充或糾正,這樣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的熱情,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三,新疆師范大學本科班級實行民漢合班,生源廣、學生基礎素質存在差異,如何因材施教是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由于該選修課程沒有發放課本,因此就是否應當發放課本做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30%的學生表示本課程可以沒有課本,30%的學生表示本課程不能沒有課本,40%的學生認為本課程有無課本無所謂;55%的學生表示沒有課本會導致學生不重視本課程,33%的學生表示如果沒有課本對學生對本課程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情況有影響,12%的學生認為沒有課本對教師的教學過程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筆者認為,對于傳統教學來說,學生已經習慣對照課本預習、復習等,失去課本使學生從心理上首先不重視該課程,也不知從何預習與復習,對于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并且不擅長使用網絡資源的學生而言,失去課本進一步降低了學習的效率。對教師組織課堂而言,沒有課本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組織教學內容。因此,在沒有課本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考慮組織教學講義,將知識要點、重點、難點歸納成文字材料,發放給學生。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教學講義可以不斷更改,緊跟時代最新話題。這給教師加重了負擔,但我想對教學而言這是值得的。
最后,通過與學生的交了解到,很多非生命科學學院的學生對該課程亦有較大興趣。環境生物學這門課程不應該只單單開設給生命科學專業的學生,應該成為更普及的課程,可以作為公共選修課,讓其他院系的學生也可以選擇。環境問題與人類生命和生活息息相關,環境生物學課程可以讓更多的人關注到環境和我們之間的密切聯系,共同愛護我們的地球。
參考文獻:
[1]陳燕珠,萬紅貴.環境生物學的發展及現狀問題[J].浙江化工,2003,(34).
關鍵詞:建設發展;社會市場;健身指導;休閑保?。豢祻捅=?/p>
一、專業基本情況
(一)歷史沿革
1998年7月,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由教育部正式頒布實施,原專業目錄“體育類”中的“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和“體育生物科學專業”依照科學、規范、拓寬的原則,調整合并為一個專業“運動人體科學專業”。2004年12月,國務院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中使用體育保健專業這個名稱,專業代碼為:660304;并在隨后頒布的《本??茖I對應表》中規定體育保健??茖I對應本科的運動人體科學專業。
(二)培養目標與要求
體育保健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為全民健身運動、專業(職業)運動的個人、單位包括各種運動隊、運動俱樂部和運動訓練基地等提供保健指導和衛生服務以及為家庭、社區以及各種保健、康復行業機構(部門、企業)從事醫療、保健及相關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
要求學生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并忠誠于民族和祖國,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繼承民族光榮傳統,發揚先輩進取精神;在德、智、美、體、勞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自我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較強的、綜合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能自發地、自覺地服務于民族,服務于祖國,服務于社會。
要求學生能夠掌握運動人體科學(包括體育生物科學與體育保健康復學等)的完整體系、民間傳統醫學(中醫學)和現代醫學的基礎知識以及體育運動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在理解“健康第一”這大眾體育觀念的基礎上,能運用保健理論指導體育健身,運用保健方法服務于體育健身,能把體育運動作為有效簡便的方法運用于保健和康復。熟悉保健的廣泛領域,能綜合醫藥衛生、體育運動等多學科知識應用于體育事業、保健事業。
二、專業建設發展與社會市場需求的情況
(一)社會市場對體育保健專業人才的需求現狀
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中,強調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要以人們更高的生活質量為基礎,同時,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條例》的實施,使大眾健身和保健康復市場中的專業技能人才需求空前高漲,并逐步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當前,國家社會安定,文化教育發展迅速,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消費結構優化,體力活動減少,多種慢性病和亞健康體質越來越困擾著人們,健康教育和促進已經成為人民群眾最為關注的問題。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人們迫切需要體育保健專業人員的專業服務和指導,進行科學健身與合理康復來提高健康水平。
競技體育中,現代運動訓練的特點是運動負荷越來越大,運動技術難度增大,運動疲勞和運動損傷已成為影響優秀運動員提高成績的制約因素。因此,運動康復和運動營養在科學訓練中越來越占據了重要的位置。08年奧運會以來,我國各省市體育局相繼建立或籌建體育醫院(運動康復中心),專業運動隊急需高水平的體育保健和運動康復專門人才,為運動員進行傷病康復和體能恢復,以保障運動員的訓練質量和身體健康。
按照衛生部的有關標準,康復治療師人數應為康復醫師人數的兩倍。有關部門統計,現今我國康復治療師人數不足萬人,今后十年內相關人才缺口在幾十萬以上。目前,國內從事體育保健、養生康復、膳食營養指導等相關的職業者少之又少,競技體育部門從事訓練恢復的專業人才也十分缺乏,對于整個行業和市場而言,體育保健相關人才在就業市場上供不應求[1]。
(二)體育保健專業的開設情況
原國家體育總局直屬的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等6所體育高等學府和部分地方體育院校,設立體育康復保健專業(現為人體運動科學專業)都有10年以上的歷史。隨著《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的頒布而規范了體育保健專業的名稱后,各地體育院校、高職高專的體育系,甚至有些醫學院校都紛紛開設了這一專業。但筆者所在的四川省,所有高校中只有阿壩師專開設有以“體育保健”為名稱的專業,本科學校開設的是“運動人體科學專業”,而其它高職高專均沒有這一專業,個別學校的社會體育專業有“體育保健、康復”這一培養方向??梢姡鐣袌鰧w育保健專業人才的需求很大的同時,而專業的開設與發展存在不平衡。
三、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法的探討
(一)面臨的主要問題
1.社會認可度不高
受民眾對該專業的認識不足以及就業體制僵化的限制,體育保健專業畢業生招生就業渠道不夠通暢。在體育院、系開設體育保健專業,其可行性是經過充分論證的。高等院校對人才的培養應該是多方位、多渠道和多層次的,大量培養體育保健專業的人才不但是醫學院校的義務,也是體育院、系的責任,在體育院系開設體育保健專業會更具有專業特色。但自體育保健專業建立后,多數民眾對它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有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有這個專業的存在。在相當一些人的潛意識中,雖然知道體育鍛煉能增強體質、促進健康,但一談及保健康復,都認為是醫療衛生部門的事,培養該方面的專業人才也應該是醫學院校的責任,體育院系設置體育保健專業似乎不合常理。這些錯誤觀念無疑會對體育保健專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提高民眾對本專業的認識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2]。而高職教育的工作者往往喜歡盯住“保健”這個詞,將其理解為“醫療保健” 并作為依據而把體育保健專業按醫學專業模式培養,這樣又無法得到社會市場的認同,使專業建設面臨學生就業困境。
2.專業畢業生沒有醫療衛生職業的資格認證
雖然現在許多部門和單位十分缺乏體育保健專業的專門人才,但真正具有這方面專長的人才卻難以被錄用。國家衛生部根本就不允許非醫學專業學生取得如醫師資格證、康復治療師資格證等醫療衛生職業的認證。所以,由于沒有準入通行證的限制,該專業畢業生較難進入醫療衛生部門,即使能夠進入,也不能獲得處方權;所以只能在醫師、康復治療師的監督、指導下進行一些相對簡單的、輔的康復理療操作,如:按摩、刮痧、拔罐和熏洗等,這給他們的印象是:一輩子都當徒弟。由于工作缺乏思想性、創新性以及可讓工作者持續發展的職稱制度保障,時間稍長便使人產生厭倦并對前途出現迷茫情緒,于是造成了體育保健專業學生畢業就業后從事康復保健工作卻很快就轉行的現象[3]。相當數量的醫療單位為了升級的需要而設立康復科室,卻受重視程度往往不高,或限于編制原因而成為單位的“政協”,鮮有接收具備專業知識的康復專業畢業生,更何況是非醫學性質的體育保健專業畢業生。[4]
(二)對策探討
1.明確專業目標定位,構建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體育保健中的“保健”是“保衛健康”之意,在醫學中屬于預防醫學的范疇,而本身卻包羅萬象,環境、醫藥、營養、體育運動等等都與保健密切相關[5]。體育保健專業的培養方向包括康復保健、休閑保健與健身指導這三大方向。而這其中康復保?。ɑ蚍Q康復理療)方向不應作為專業發展的分支,除非這個專業在醫學院校中開設并被衛生部門認可為醫學專業,否則會讓畢業生置于“無證上崗、非法行醫”的尷尬與無奈中。社會市場對休閑保健與健身指導人才有極大需求量,沒有必要讓學生去擠醫療工作的路子,何況這不是體育保健專業學生強項。而且,休閑保健(含康樂服務)與健身指導工作給員工提供了更多的個人業務水平提高、職位上升的空間,使人在工作中更容易獲得成就感。
作為普通高等院校專業,會有一套比較成熟而完整的培養模式,其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相對固定,,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培養體系,而且有著可資比較的中外培養體系框架。但作為高職教育,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屬,而是高等教育的另外一種形式、類型。因此,體育保健專業必須要有自身特色的培養體系,不能做成本科的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壓縮餅干,或是僅僅將原有的學科課程簡單重組。如果因學生“專升本”或籌劃本專業“升本”的需要而套用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培養體系,拚棄了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宗旨,把體育保健專業當成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預科”或“簡版”來辦學,勢必對學生就業帶來極大負面影響[5]。
2.優化專業課程組合,人才培養切合社會市場的需要
阿壩師專體育保健專業課程大體上可分類為體育健身類、體育生物科學類(與基礎醫學科目整合)、醫學類(含傳統醫學)、體育保健與康復綜合類以及體育保健相關應用類(如體育營銷、醫藥營銷、體育管理、醫療保險等),這五大類課程構成了專業知識體系的框架,涵蓋了專業培養的主要方面。優化課程組合,特別強調增加體育健身類與體育保健應用類選修課程的數量,讓學生根據需要選擇與自己人生規劃更為相符的課程。如,體育健身類應開設與社會健身密切相關的《休閑體育學》、《太極運動》、《武術基礎》、《健身操》、《健美運動》、《體育舞蹈》、《戶外運動》、《網球運動》、《高爾夫球運動》和《輪滑運動》等課程;而與體育保健專業學生就業相關的應用類課程如《衛生經濟學》、《體育經濟學》、《醫療保險與工傷保險》、《醫藥商品與市場營銷學》、《體育營銷學》、《醫藥市場調查與衛生統計學》、《醫藥營銷策劃》、《醫藥廣告學》、《商貿與物流》、《衛生管理學》、《體育管理學》《職業衛生學》、《兒童少年衛生學》、《老年衛生與護理》和《公共關系與社交禮儀》等也應開設為選修課。體育生物科學類(即運動人體科學基礎類)課程包括《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營養學》和《運動生物力學》等學科,也可以根據需要把基礎醫學中的《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臨床營養學基礎》和《醫用物理學》等整合到上述的體育生物科學類課程中,減少課程科目數量,避免教學內容重復,實現資源共享[5]。
3.加強職業資格的培訓,以崗位要求為標準
加強職業資格的培訓,其指導思想就是更加注重以崗位能力為本位開發課程體系,使構建的課程體系所實施的技能更加接近企業的崗位標準,接近用人單位的標準[5]。我們學校把體育保健綜合應用類主要分以下幾個小模塊:康復保健類、休閑保健類、營養健康類以及運動人體科學應用類??祻捅=☆惖恼n程主要有《推拿學》、《反射療法學》、《中醫筋傷與康復療法學》、《運動創傷學》和《全科醫學》等;休閑保健類的課程主要有《芳香保健學》、《美容彩妝與美體護理》、《休閑保健學概論》和《康樂服務與經營管理學》等;營養健康類的課程主要有《營養學》、《健康教育與健康管理學》、《中醫養生學》和《預防醫學》等;運動人體科學應用類的課程主要有《體育測量與評價》、《運動訓練與競賽的生物學監控》、《生理機能評定》、《健美運動基本原理》、《傳統體育養生學》和《康復體育與運動處方》等。這些課程特別加強了與國家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相結合,為學生獲取社會體育指導員、保健推拿師、足部按摩師、反射療法師、保健刮痧師、營養師、健康管理師、芳香保健師和康樂服務師等相關職業技能資格提供了保障。以職業技能培養為主導,構建基礎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體系,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體現技能和理論緊密結合,著眼于職業崗位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
社會體育大量需要懂得科學健身的專業人才,體育保健專業的發展前景是廣闊的,這要求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討在專業發展中出現問題的解決辦法。體育保健專業的學生的就業是不應僅局限于某些事業單位和升本,他應有自身更廣泛的發展空間,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應擯棄傳統的就業觀念,要做到哪里能發揮個人才能就到哪里去。(作者單位: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
基金項目:阿壩師專校級青年課題(ASC09-09)
參考文獻:
[1] 黃昀,李杰,蔣寅.關于體育高專體育保健專業教材特色化建設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1,694(18).
[2] 王乃茹,黃輝.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體育保健專業課程設置及就業前景的調查分析[J].現代企業文化,2009,132(20):195-196.
[3] 覃榮周,王琪林.成都休閑保健服務行業的市場分析[J].商.2012,(1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