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6 01:30: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發表教研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堅持理論學習,認真撰寫論文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如果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本“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為加強修養,提高素質,我們認真學習了“教學論新編”,“成功教育理論”。“數學教學論”等教學理論,學習學科刊物,了解教研改信息,善學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為全組教師的共識,不光如此,我們還注意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認真撰寫論文。幾年來,數學教研組每年都有論文獲獎。每年都有論文在刊物上發表。其中,趙立新老師的論文曾獲市論文評比三等獎,且在北京成人教育刊物上發表。閆秀芹老師的論文“導言設計芻議”獲區成教系統一等獎,且在北京成人教育刊物上發表。在成教系統教學經驗交流會上,閆老師的文章“讓學生在數學課上體驗成功”在大會上進行交流。
二.積極參加和開展教研活動
我組老師積極參加市區,校各級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不光是校內、區內的教研活動.每年還有-4次參加市數學研討論及教材,教法輔導.還曾幾次到懷柔、密云等兄弟校參加教學研究活動。
我們每學期初教研活動有計劃,學期末教研活動有總結。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堅持開展聽、評、說課活動。且把這個活動做為一個重要的教研活動。每學期開展單元說課。也就是說單元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說教材的前后聯系,說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措施,說本單元學生應掌握的解題規律、方法、技巧。每學期開展聽評課。我組教師十分重視聽評課活動,聽課前認真備課。。設計教案,互相切磋。聽課后認真評課。如教學內容安排否恰當。難點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當,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否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老師的教學基本功等方面進行中肯,全面的評論、探討。聽評課活動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成教系統組織的公開課,觀摩課每年都有數學老師參加,且趙立新。閆秀芹二位教師的公開課得到高度評價。
三、改進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針對我校學生數學基礎差,對學習數學缺乏自信的特點,我們嘗試用“導言設計”,“自制教具”?!坝嬎銠C輔助教學”等手段創設學習情境,調動學生興趣,激勵學生思維。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中學化學教師教研意識和主動性不強、教研能力薄弱、教研成果生成和轉化意識和能力欠缺的三大現狀,認為中學化學教師教研發展需要氛圍更需要專業引領,要讓中學化學教師愿意參與研究,為其提供平臺和專業引領,還要讓其研有收獲。最后提出了搭建化學研究所平臺助推中學化學教師教研發展的具體舉措:團結化學研究人才,形成研究隊伍;研究所名師指導青年教師;研究所名師參與教師培訓;研究所與市縣教研部門聯動;指導中學化學教師形成研究成果并發表。
關鍵詞
化學教育研究所;研究平臺;中學化學教師;教研發展
中小學教師的工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包括教學管理),二是教研。教學與教研的關系很多學者都有過論述。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然而,在長期的教師培訓和教研實踐中,我們發現中小學教師“重教輕研”的現象依舊突顯。從全國層面來看,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市的教研活動開展得比較熱烈,教研的成果也比較多,教師的教研意識和教研能力也比較強,從福建省層面來看,廈門市中小學教師在教研方面做得比較好,與發達省市教師教研的差距相對較小,其他地市差距相對較大。作為省級教師培訓機構的培訓者和研究者,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立足崗位促進福建省中小學教師教研發展。通過近年的實踐探索,我們認為通過學科教育研究所這一平臺,可以有效助推中小學教師教研發展。本文,我們將以福建教育學院化學教育研究所在助力福建省中學化學教師教研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為例和同行一起探討如何搭建學科教育研究所平臺助推教師教研發展。
一、福建省中學化學教師教研凸顯的三大問題
在長期的教師培訓和教研實踐中,通過對福建省中學化學教師進行調查和訪談,并對調查數據和訪談結果進行分析,我們認為當前福建省中學化學教師教研存在的問題不少,較為凸顯的問題主要有三個。
1.中學化學教師教研意識和主動性不強
很多中學化學教師對教學和教研的關系沒有深刻的認識,認為教研對教學沒有什么幫助,認為教研耽誤了教學的時間。在調研中,有中學化學教師坦誠自己教學任務過于繁重,備課、上課、設計練習、批改作業或試卷、監考、參加各種比賽等任務過于繁重,加上當前社會經濟壓力較大,自己無心主動參加教研。這反映出許多中學化學教師教研意識和主動性不強,需要加以引導。
2.中學化學教師教研能力薄弱
有很多中學化學教師表示自己也想進行教研,但是不知道如何進行教研,更不知道可以教研什么,教研能力薄弱。小到一個學校,沒有教研能力強的教師引領,教師們教研能力都差不多,誰也指導不了誰,誰也引領不了誰。大到一個縣區或地市,教育局下屬的教研機構教研人員數量較少,分身乏術,無法對所有學校的教師進行全方位的、長期的指導。
3.中學化學教師教研成果生成和轉化意識和能力欠缺
針對福建省中學化學教師在國內化學教育類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發表教研論文數量和質量與發達省市差距較大的問題,我們與中學化學教師進行了交流,不少中學化學教師認為我省中學化學教師的教研成果生成和轉化意識和能力欠缺。我省中學化學教師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研,并撰寫教研論文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發表的教師較少,能夠出版個人學術專著的更是少之又少。有不少的中學化學教師把課余的時間用于編寫教輔材料而沒有用于總結、整理自己的研究心得,將自己的研究心得轉化成論文或著作。
二、中學化學教師教研發展需要氛圍更需要專業引領
基于調研和訪談的結果,作為省級教師培訓機構的培訓者和研究者,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促進我省中學化學教師教研的發展。我們認為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1.讓中學化學教師愿意參與研究
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教師教研發展的關鍵所在。應該通過扎根于實踐的教學研究案例,讓中學化學教師相信教研對于教學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讓中學化學教師們看到教研在教師成長中的巨大作用,讓他們明白“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讓他們愿意參與研究,并積極主動地參與研究。
2.為中學化學教師提供平臺和專業引領
很多中學化學教師教研能力薄弱的原因在于沒有研究的平臺和缺乏專業的引領。我們有責任建立教研平臺并凝聚專家名師為中學化學教師提供專業上的引領。平臺和團隊的力量可以幫助中學化學教師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3.讓中學化學教師研有所獲
中學化學教師參與教研活動以后,要讓他們感到研有所獲。這種收獲可以是內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內在的主要指通過教研活動,中學化學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認識、理解和處理能力得到了提升,他們的課堂教學技能得到了提升,他們的教學行為得到了改進,他們的教學效果得到了升華。外在的主要指通過教研活動,他們的研究成果轉化成了論文并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發表,他們的著作得到了出版,他們的知名度得到了擴大,他們的努力得到了教育部門和同行的認可,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最終成長為了一方名師。
三、搭建化學教育研究所平臺助推教師教研發展
國內高校或教研機構成立化學教育研究所的并不少見,但是國內目前的化學教育研究所成立的目的更多的是立足于高?;蚪萄袡C構自身的人員開展化學學科的課程教材教法研究,并形成一批成果,以擴大高校或教研機構的影響。作為專門專業從事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省級教師培訓機構,我們將服務基礎教育改革和服務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作為辦學宗旨。我們認為,除了自己開展教研并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發表教研論文以外,更為重要的是要引領中小學教師開展教研并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甚至引領他們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結集出版。近年來,我們成立了福建教育學院化學教育研究所,期望通過化學教育研究所這一平臺助推福建省中學化學教師教研的發展,主要的做法有以下五個方面。
1.團結化學研究人才,形成研究隊伍
福建教育學院化學教育研究所成立之初就團結了福建師范大學、福州大學、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福建省各地市教研員、福建省中學化學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以及有深入研究的高級教師,聘請專家名師作為研究所的特邀研究員。同時,廣納人才,通過中學化學教師自主報名、研究所審核的方式,吸收了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師作為兼職成員。特邀研究員、兼職成員以及福建教育學院化學教研室教師構成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同時,這個研究團隊是常年開放申請的,隨時接納有志于化學教育研究的同行加入。
2.研究所名師指導青年教師
化學教育研究所成立以后,我們要求研究所特邀研究員要對以青年教師為主的兼職成員進行課題研究、論文寫作、教學技能、教學管理、專業成長等方面的指導。研究所骨干教師積極主動向研究所名師學習。并通過化學教育研究所年會的形式加強研究所特邀研究員和兼職成員之間的互動、研討和交流。
3.研究所名師參與教師培訓
除了研究所兼職成員要成長需要指導和幫助以外,研究所特邀研究員們也要積極參與教師培訓,在培訓中指導全省中學化學教師開展教研,并在培訓中通過示范、輻射和反思,特邀研究員自身也得到進一步成長。
4.研究所與市縣教研部門聯動
由于各地市教研員均為本研究所特邀研究員,因此各市縣在開展各種教研活動的時候,都會積極主動地與研究所聯系,由研究所與市縣教研部門共同來策劃、組織和完成一些教研活動。每一次的教研活動,研究所都會邀請一部分研究所特邀研究員或兼職成員參與,既是交流和示范,更是學習和反思。
5.指導中學化學教師形成研究成果并發表
以上介紹了四種常規的做法,在這些培訓或教研活動過程中,研究所著力提升中學化學教師的成果生成和成果轉化意識,指導中學化學教師申報省市縣各種級別的教研課題,通過課題研究,形成課題研究論文,并向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投稿,以爭取發表。對于研究所特邀研究員,研究所鼓勵、支持他們將自己長期以來的研究形成專著公開出版。
作者:張賢金 吳新建 單位:福建教育學院化學教育研究所
參考文獻:
[1]張賢金,吳新建,葉燕珠,等.教師培訓實踐性課程形態探索:同課二次異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12).
本學期,我們小學科學教研組以《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強教科研工作的專題化,樹立教師天職是為了每個學生全面生動的發展的觀念,注重校內和校際交流,努力提高全組教師的業務水平,全面推進師生的整體科學素養,取得了不少成績。
一、教學科研,成效顯著:
善學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這已成為我們教研組教師的共識。本學期,全組老師認真學習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及時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工作計劃、教學進度,并在實際工作中有計劃、有步驟地貫徹和落實。平時我們經常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展開討論,提高認識水平,并用以指導教學實踐。外出學習、聽課的老師,回來后能熱心地向組內其他老師介紹學習內容與經驗。每次教研活動有明確主題,討論交流教學中遇到的困惑、獲得的經驗、取得的成功、經歷過的失敗,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
3月14日,麗水市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教材培訓會在蓮都區城北小學召開,來自九個縣(市、區)的小學科學教研員和50余位小學科學骨干教師參加了本次會議,我組陳建秋老師參加了本次活動并主持短信評課活動。
3月20日—21日,蓮都區小學科學(修訂版)下冊教材培訓會在我校召開,來自全區的30余位小學科學教師參加了本次會議。在全組科學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會議取得圓滿成功。值得一提的是,我組陳建秋老師作《五年級下冊教材簡析及教學建議》專題講座時,他以自己的課堂教學反思、和與會老師互動交流等獨特的方式吸引了所有老師的目光,使研討氛圍達到。
4月16日,區教研室組織送教下鄉活動,我組陳建秋老師到老竹民族學校上了題為《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交流課,整節課一氣呵成,學生主動參與,在有效探究活動中建構科學概念,得到聽課老師極高的評價。
5月20日,XX年學年第二學期區小學科學教研組長會議在中山小學后慶校區召開。作為本次會議唯一一個進行經驗交流的教研組,陳建秋老師作了《關注科學概念優化教學過程——“主題式”教研活動的實踐與研究(二)》專題講座。之后,我組葉巧美老師進行了課堂教學展示,她執教《生的生物和熟的食物》一課,注重在“科學概念”的引領下開展課堂探究活動,引導學生用探究的方法形成概念,展示了我校教教育科研的顯著成效。
5月27日-28日,浙江省小學科學優質課評比一等獎獲得者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在蕭山區朝暉小學舉行,我組陳建秋老師參加本次會議并作為網絡骨干參與主持視頻直播和互動評課活動。
6月6日,蓮都區小學科學新課程課堂教學專題研討活動在劉英小學召開,我組陳建秋老師作了題為《有效記錄深化探究》評課講座,探討如何關注實驗記錄,進行有效指導,提高學生記錄描述能力,搭建相互學習和對話的平臺。
本學期,組內教師多次參加各類優質課、觀摩課,并取得不少榮譽。另外,我們十分注重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認真撰寫論文,有不少論文獲獎、交流或者在刊物上發表:
論文標題或榮譽名稱
頒獎單位
級別
獲獎者
時間
XX年年度優秀版主
浙江省小學科學教學分會
省級榮譽
陳建秋
2011.1
優秀指導教師
中國教育學會小學科學教育專業委員會
國家級榮譽
陳建秋
2011.1
重新確定市學科帶頭人
麗水市教育局
市級榮譽
陳建秋
2011.1
《科學網絡,一路走來……》
中國教育學會小學科學教育專業委員會
國家級二等獎
陳建秋
2011.1
《整體把握 準確定位 實施有效教學》
中國教育學會小學科學教育專業委員會
國家級一等獎
陳建秋
2011.1
“有結構材料的選擇與組織”主題教研活動案例
《蓮都課改》
區級發表
陳建秋
2011.1
《科學課》伴我成長
會刊《科學課》
國家級發表
陳建秋
2011.2
科學教學博客《不睡覺的兔》
中國教育學會小學科學教育專業委員會
國家級二等獎
陳建秋
2011.2
《五年級下冊教材簡析及教學建議》專題講座
蓮都區教研室
區級交流
陳建秋
2011.3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送教課
蓮都區教研室
區級交流
陳建秋
2011.4
《生的生物和熟的生物》優質課
蓮都區教研室
區級二等獎
葉巧美
2011.4
現場教學設計比賽
蓮都區教研室
區級三等獎
葉巧美
2011.4
《關注科學概念優化教學過程——“主題式”教研活動的實踐與研究(二)》專題講座
蓮都區教研室
區級交流
陳建秋
2011.5
《生的生物和熟的食物》觀摩課
蓮都區教研室
區級交流
葉巧美
2011.5
《有效記錄 深化探究》評課講座
蓮都區教研室
區級交流
陳建秋
2011.6
二、少兒科普,碩果累累:
今年的汶川大地震再次警示科普知識的重要性,給青少年最需要的科學知識、觀念,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使命。開展科技教育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科技知識,掌握一些科技技能,增強科技意識、探索精神和動手能力,是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主要途徑。作為科學教師,我們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主陣地,挖掘教材中的科技素材,并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富于創造性的科學實踐活動,使學生切身體會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快樂。然后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實驗過的科技知識整理成文,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會用科學知識、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的思想來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上個學期,我們組織了校首屆科學小論文比賽,并挑選了相對比較優秀48篇小論文篇參加全國小學生小探索者科學小論文競賽,共有19篇獲獎,其中一等獎4篇,二等獎6篇,三等獎9篇,具體名單如下:
論文題目
獲獎級別
作者
班級
指導師
“怪異”的水
國家級一等獎
梁逸超
601
朱美珍
廚房衛生
國家級一等獎
留念
一、立足教學實踐,深入開展課題研究。
組織全組教師進一步學習《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具體分析,共同探究,大膽取舍,積極開展校內公開課、聽說課和評課活動。9月20日,對剛調進我校的胡學剛老師的匯報課進行了聽評研討。10月22日至24日,組織全體教師奔赴沙鎮溪中學參加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題研討會活動,并認真聽取了宜昌市語文教研員李祖貴老師的報告。11月14日,我們又都到郭家壩中學參加了協作區綜合性學習課題開題儀式教研活動,聽了三節綜合性學習研討課。11月18日至11月 23日,熊華赴武漢觀摩了第三屆湖北省青年教師語文優質課競賽,回校后在八(1)班上了示范課《沁園春雪》。12月5日,邀請縣教研員向元茂老師蒞臨我校指導課題結題階段的工作,胡學剛和王必海各上了一節綜合性學習示范課,得到了專家的肯定。12月21日至12月23日,向方杰到孝感參加了省級語文綜合性學習研討會,返回后上了一節綜合性學習示范課《歲月如歌—難忘的初中生活》。
二、努力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為了提高全組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每位教師經過虛心學習,勤奮鉆研,每個人都建立了博客,建成了文化中學語文教師網博客圈。大家或把各自的教研文稿發表在博客圈上,或把綜合性學習相關的課題資源轉載過來,便于相互學習交流。
三、抓好常規教學檢查。
為了把常規檢查落實到實處,本學期學校制定了一系列具體措施,以七、八、九年級三個備課組為單位,每月由教務處檢查并反饋教師常規工作。對于常規工作中部分教師存在的問題,及時與本人溝通,要求其糾正并改進。這樣的檢查有利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四、積極開展綜合性學習課題實驗,健全課題檔案資料
七年級組組織學生開展了“探索月球奧秘”等綜合性學習,八年級開展了辯論賽,九年級開展了“走進名著”、“話說千古風流人物”、“歲月如歌—難忘的初中生活”等綜合性學習。
感謝各位同事支持我、幫助我,各級領導扶助我、指導我,讓我繼續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崗位上摸爬滾打,給了我錘煉、提升自己的舞臺;也慶幸我自己有著教書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著持續讀書學習的不竭的動力。
本人奉守“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從業準則,嚴于律己,光明磊落,溫良恭謹,與人為善。以校為家,恪盡職守,勇挑重擔,超工作量滿負荷運行,常常為工作而廢寢忘食。熱愛學生,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原則,不僅在課堂上堅持德育滲透,而且注重從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全面關心學生,在學生評教中深受學生的敬重與歡迎,年終被評為“師德優秀個人”、“先進工作者”。
信守“以學習者身份從業,以思想者姿態施教”的工作準則,在勤于學習、耕讀不輟的過程中苦練內功,在教學上不斷超越自我。訂閱專業雜志5種,全年購買業務書籍40余冊,潛心研讀;精心選購優秀的高三語文教輔資料15種,兼收并蓄,取精用宏。被評為瀏陽市“百名讀書積極分子”。正是在這樣的讀書背景下,本人立足于踐行課程改革新理念、追蹤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動向,在教學設計上博觀約取,追求“用教參而不囿于教參”的個性化處理,總是在廣泛占有資料的前提下精心選材備課,形成了“縱橫拓展,淺入深出,知能并重,激思啟智”的語文課堂教學特色,所教語文課深受學生喜愛,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有可見、可感的良好發展,教學效果好。積極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內外同行上教研公開課和示范課,所授公開課得到醴陵二中、瀏陽一中等同仁的好評。被市教育督導室、市教科所選調,陪同教研員赴六中、一中等校參與高三教學調研并評課,并在全市高三語文教學研討會上對公開課作點評。
立足“大語文大閱讀”教學觀,創造性開發語文校本教材。團結并指導本校5位青年語文骨干教師,主編并正式印刷出版了語文校本課程《悅讀怡情拓智(第二冊)》。該書針對農村高中學生的學業基礎、情感特質和文化底蘊,精心選文,由我確定全書的編排體例、章節設置、篇目選定,五位老師分別承擔某些章節的導讀設計和具體篇目的賞讀分析,歷經一年半的反復刪改、修訂,終于在2010年底完成了這本涵蓋了十個專題章節、選文超過150篇、內容總計28萬余字的高中語文校本課程的編寫。該書在青年同學中大受歡迎,并得到縣、市語文屆知名同行、特級教師、專家的一致好評。
榮任“核按鈕”和“熱點重點難點”兩種知名教輔品牌的語文編審,參與編寫兩本高三語文復習用書《高考語文核按鈕?2010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用書?熱點重點難點專題透析》。論文《在課程資源自主開發過程中踐行中學語文有效教學》獲市市級骨干教師培訓優秀論文一等獎。課件《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獲市it節課件專項評比二等獎。
11月,被推選赴清華大學參加“市中學語文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首期培訓,獲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結業證書。12月,“市語文骨干教師高級研修?清華班”的優秀代表,被推舉在“昆明市—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討會”上,在雅禮中學主會場多功能廳,面向兩市教育屆領導、專家及骨干教師,上展示課《汪曾祺小說〈侯銀匠〉文本細讀》,教改理念鮮明,個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評。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開始了教學的整合反思,從教學設計的優化、教學用語的錘煉、課堂局部精彩向整體厚重提升幾大方面尋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市教育學院評為“市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優秀學員”。
在搞好自身教學的同時,積極承擔青年教師培養任務,對張曉玲、周輝等青年教師的教學經常給予評點,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成長為優秀的高中語文教師(兩位分別已擔任備課組長、教研員,并有多項論文在省市縣各級發表或獲獎)。
擔任學校教研處主任,以師資隊伍建設為主線,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全力推進“科研興?!?。工作認真、務實,講求科學,積極創新,負責了常規教研工作、課題研究、師訓工作、電教管理、校本課程管理等各項工作。實現了教學、管理工作雙豐收。一年來,本人累計聽課77節,在聽評課過程中加強教研督導,與授課教師一起真誠探討課堂教學的改進策略,受到老師們的歡迎。在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統”到“分”,由“管”到“導”,注重粗線條地布置全校各學科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確,突破方向的指點到位,有利于各學科特色的自由釋放。地理教研組被評為市先進教研組。老師們你追我趕的教研氛圍更深厚了,論文正式發表和參編正式出版物的教師達52人次。
課題研究方面,本人現擔任《高中語文、化學學科信息化資源庫建設與應用》、《中學衛星遠程教學雙向互動交流研究》、《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中小學教師良好氣質修養研究》三項“十一?五”省級課題的課題組長。各課題有序開展,進行了階段性督查,相關論文成果不斷提交。本人所撰課題中期報告《〈中學衛星遠程教育教學雙向互動交流的研究〉階段性工作總結報告》獲省級“十一?五”重點課題《中學衛星遠程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總課題組論文評優一等獎。
備課是提高現代教學水平的前提和基礎,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幼兒園歷來把集體備課作為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然而,傳統的集體備課不外乎是同年級同學科組的教師,參照教科書、課程標準、教學參考書,在一起說一說、議一議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課時安排等。采取網絡環境下的集體備課就大不相同,它從內容、形式、對象等方面都賦予新的內涵。
教師集體網上備課,跨越了時間、空間甚至學科的限制,在一個廣闊的背景上進行專題研究。以前我們都是紙上備課的,這樣只有老師自己能看到自己的備課內容,不能與其他教師進行對比。而通過網絡電子備課后,使教師的“長處”融合成全組教師的共同“長處”,避免個性“短處”可能給教學工作造成的損失。當教師將教學設想以及對設想的解讀按時上傳幼兒園局域網“年級組集體備課”專門文件夾,組內其他教師圍繞她的教學構想網上展開討論,教師們可以隨時吸納和整合大家的意見,對原有的教學設計進行必要的調整,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而當大家完成教學之后,組內教師共享“教學反思”,利用網絡平臺交流教學得失。整個集體備課過程中對教案進行了“調整”,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研究過程,既便于幼兒園管理,又便于教師分層次反思修改,同時能夠清楚地區分教前與教后的調整、個體調整與集體智慧結晶的調整。這樣,教師不僅有教案的存檔,還有調整過程的存檔,為教師下一輪教學提供了很全面的借鑒資料。特別是調整的軌跡,可使教師在這過程中欣喜地看到自己的成長。這種沒有時間限制、沒有空間約束的集體備課充分而有效,使教師腦力資源得到共享,教學個性得到培養,教學差異得到互補。
二、借網絡平臺資源共享,收獲研究的樂趣
開展網絡教研活動以來,我園領導更起到了率先引領作用,經常參與網絡研究,網上評課,發表觀點并及時整理發表日志。教師們的參與積極性很高,經常把自己在平時教學中的經驗、反思、教學案例等發表到日志里,與同行們共同分享,共同切磋,共同成長。
例如我園的戴老師經常把一些現在當先的熱門教育話題發送的qq共享上,方便我們教師瀏覽,為我們提供寫論文的題材,讓我們在論文的寫作方面有所提高,與時俱進。有段時間,我為了考高級而沒有而一籌莫展的時候,我們的領導剛好在共享上上傳了一份關于班級管理的論文題材。經過領導的這一提點,我茅塞頓開。于是我著手這方面的論文。我總結多年來在班級管理上的一些好的點子,并找了一些關于班級管理的理論。然后把兩者融在一起。記過幾次的修改,這篇班級管理的論文順利發表,也為我考高級拿到了“入場券”。
三、借網絡進行教學研究,成為行動研究
開展教學研究是優化教學活動,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傳統的教學研究,為了保證上課的正常進行,聽課老師不能交頭接耳、現場評議,評課必須另找時間、地點。由于不能即時評價,教師只能憑文字記錄和印象籠統進行評課,更談不上對教學進行微格研究了。課例的利用率不夠充分,研究停留在較淺的層面上,研究價值大打折扣。研究統領幼兒園網絡教研工作,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研究.
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活動研究,可一改傳統的聽課評課,實現教學研究即時化。我們主要采用教學錄像的研討形式進行。我園開展教學錄像研究,就是運用幼兒園網和現代信息技術,將教學活動全程錄像,組織教師邊看錄像邊評課,通過錄像定格、播放、回放,對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若干個教學情境,或突出地針對教學中具有某些代表性的一個或幾個情境,如導入設計、提問內容、合作學習、資源整合、幼兒能力發展等,對這些單項教學技能進行逐一研討,從教育、教學理論的高度做出具體的、針對性的評價與診斷。這樣即時的微格研究,將教育理論與教學行為有機融合,將教學理想預設與教學實踐效果緊密結合,將宏觀評價與微觀診斷有效互補,將評價教學與改進教學和諧聯動,研究具體、形象、生動,有力地克服了傳統的聽課評課與改變教師行走方式、改善教學行為相脫節的不足,因此,這既是教師深入學習教學理論的好形式,也是教師迅速提高教學水平的好形式。
另外,我覺得教師的培訓學習工作也是不可忽略的。教師可以通過培訓了解當今最新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而一線教師外出培訓的時間有限,于是通過網絡培訓增加知識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首先,網絡學習避免了奔波勞碌之苦。有時學習在本市還算好。記得那年到杭州學習,一路暈車后痛苦難耐地坐在擁擠的大會議室里,有一種想暈過去的感覺,學習的效果可想而知,想起來至今讓人心悸。而網絡學習就有效地避免了這一點,還省時省路費,經濟又實惠。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這膾炙人口的佳句就誕生在美麗的黃海之濱,素有“黃海明珠”美譽的東臺。北宋名相晏殊、呂夷簡、范仲淹等先后在此任職。著名的“晏溪書院”澤溉后世,江蘇省東臺中學就是在這塊沃土上成長起來的百年老校。這所有著“太陽搖籃”美譽的學校始創于1905年,是江蘇近代中學教育史上興辦最早的中學之一,也是江蘇省首批四星高中,模范學校,文明學校和國家示范性中學。
語文教研組就是這所百年老校的一個“江蘇省優秀教師集體”。
多年來,她秉承學?!白屛覀児餐@得發展和成功”的辦學理念,緊緊圍繞“有特色的學校、有特點的教師、有特長的學生”的發展目標,認真實施“沒有水平的管理是毫無作用的,沒有思想的教學是毫無價值的,沒有進取的學習是毫無希望的,沒有質量的數量是毫無意義的”強校策略,努力打造有實力的教研團隊。
她充滿朝氣與活力。全組現有39名教師,其中江蘇省教授級高級教師1名,特級教師1名,高級教師21名。平均年齡只有35歲。3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占到70%。為調動廣大青年教師的工作熱情,教研組積極申報“鹽城市青年文明號”,通過開展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引導青年黨、團員教師立足教育崗位,全面育人,進德修業,為人師表,無私奉獻。全組絕大多數青年教師都成為鹽城市、東臺市及學校教育教學的骨干力量。在他們當中,有2名同志被評為鹽城市學科帶頭人,6名同志被評為鹽城市教學能手或東臺市學科帶頭人,還有4名鹽城市教壇新秀。他們中有多人在全國及全省各級各類教學大賽中獲獎,成為學校教學和科研的中堅力量。青年女教師群體還被江蘇省總工會和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巾帽示范崗”。2008年,江蘇省東臺中學語文組被全國中語會評為“全國作文教學先進單位”。
他們創辦“三人行中學語文網”,正逐步成長為在全國有影響的中學語文教學專業網站,現有會員15萬多名,最高日發貼3000多,為全校甚至全省乃至全國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寬敞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他們研究理論。鉆研教學,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這個平臺上,他們交流思想,交流教學成果,交流教學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在這個平臺上,他們既有家一般的溫馨,又有如入芝蘭之室的清香。很快地,三人行中語網成為整個江蘇甚至全國廣大教師都熱愛的一個網站,每天的點擊量達數萬。一大批青年教師從這里走向全市,全省,甚至全國。
他們興辦“星光文學社”,建立校園綠色作文園地,為所有師生帶來全新的校園文化生活體驗。經過全組老師幾年的共同努力,“星光文學社”成為全國十佳文學社,培養了一批批愛好文學的青年學生,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十年來,“星光文學社”取得了許多驕人的戰績,會員的作品每年均有上百篇在全國各級各類報刊發表,數十位會員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其中周聰、崔玉等同學已有自己的專集,曹夢梅同學的小說《純真部落》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社長王辰成,社員程、丁浩等同學的作品在國家省級大賽上獲得一等獎。從2004至今,星光編輯唐大舟、社員劉學東、葉蓁連續在高考作文中獲得滿分,成為江蘇近五十萬高考大軍之領唱者。2009年,社長周睿璇被評為“全國十佳文學少年”。
名師薈萃
這是一個名師薈萃的集體。
現任校長、學校黨委書記王兆平是“全國模范教師”,江蘇省中學特級教師,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王兆平提出“新課程背景下中學語文教學理應體現先進的價值取向,更好地追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在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中,他構建了“三走”即“走近作者,走進文本和走出文本”的教學模式,提出“三主”(主體、主人、主動)和“三導”(疏導、指導、誘導)的教學新思想。正因為他在教學思路、授課方法方面進行了有價值的思考和探索,帶動了全校語文教師積極思考,形成了個性化的教學思想,形成了有效的群體戰斗力,使得江蘇省東臺中學語文組歷年來,在考場上,在各類競技的賽場上,拉得出,打得響。同時,他還認真總結了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管理方面的經驗,先后參加編寫和主編了十二本書,近五十萬字。有指導學生寫作的《中學實用文》《妙筆生花――和中學生談作文》,有教材教法研究的《新編高中語文教案》,有指導學生學習古文的《中學語文常用文言文實詞訓練》等。在《語文教學通訊》《語文教學與研究》等各級各類很有影響的報刊上發表了若干有創見有價值的論文。
教務處副主任徐長進是江蘇省優秀班主任,江蘇省愛生模范,鹽城市高中語文學科帶頭人。徐長進的教育理念是“愛心引導教育的過程”,教學理念是“輕松學習、快樂積累、主動表達”,及時把握了現代知識更新趨勢和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前沿,順應了素質教育要求和新課程標準。他曾獲“江蘇省愛生模范”“江蘇省優秀班主任”稱號。徐長進的作文教學特色是“多閱讀、多練筆、多參賽、成序列”。他堅持設置閱讀課。開拓了學生視野、培養了喜歡讀書的良好習慣。他堅持讓學生寫日記,每周要學生完成三篇日記,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日記大賽,有多名學生在全國日記大賽中獲獎。他的“系列作文訓練”效果好。有多名學生高考作文獲得滿分,并刊登在《揚子晚報》上。同時,他還組織并輔導學生參加作文大賽,每年都有幾十名同學在各級各類作文大賽中獲獎。
總務處副主任周鶴峰是東臺市學科帶頭人;政教處副主任楊曉燕,碩士研究生學歷,東臺市高中語文學科帶頭人;教研組長崔榮凡是鹽城市知名語文教學專家,命題專家;副組長顧權是鹽城市教學能手,鹽城市賽課一等獎獲得者;胥照方老師是星光文學社主編,鹽城市學科帶頭人,論文在江蘇省兩獲一等獎。在江蘇省首批教育家培養對象王兆平的率領下,他們團結協作,勤奮思考,用思想提升教學品位,用內涵彰顯教學精神,用特色追求教學藝術,向更為高遠的目標邁進。
共同發展
這是一個在教學科研道路上不斷開拓進取的集體。
學校是鹽城市高中語文學科研究基地;校長、黨委書記王兆平同志主持的國家級課題《普通高中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的校本實踐研究》、江蘇省科研課題《構架充滿生命活力的學校教育生態環境的探索與研究》,以及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現代教育技術背景下推進學校創新教育的研究》帶動了一大批青年教師的成長,已成長為東中教育的強勢品牌,廣受矚目。教研組參與研究的教師達80%以上,每學年都有大量教學論文在全國各級各類刊物發表或獲獎,學生作文在全國發表以及獲獎的更是數以千計。
他們開展每半月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動。江蘇省東臺中學語文組的校本教研主要是以教學活動為載體,讓生命活力與成長信息充盈我們每一堂課之中,全面促進每一個教師共同成長,共同獲得發展與成功。每半月進行一次大組的教研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發言人、定作課人。每次活動先由教師作匯報研討課,并說課,其他教師評課,研討,肯定成績,解決問題,達到共同提高之目的。之后每位參與活動的教師發言,主要是在課程改革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與困惑、優秀教學案例、優秀教學經驗和實踐探索等。為教師搭建一個自主、寬松、平等的研究平臺,努力讓研討會成為教師展示自己、相互交流、迅速成長的場所。
精心組織各類學術活動。一方面是請進來,近年來,我們先后邀請了省內外語文知名的學者作家多名到我校講學。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來熏陶全組同仁不斷更新,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另一方面是內部挖潛,通過舉行“青藍工程”,舉辦學術節(內容分為教學論壇、“紅燭杯”會教、對市內外開放公開教學、專家講座等)促進全組同志精誠合作,共同發展。全組同仁積極參與,扎實教研,堅持有思想的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為了更好地引導全組同仁樹立科研意識、名師意識,全面科學地梳理、提煉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經驗,積極組織教師發表研究論文,參加論文競賽,重視了對論文的收集工作,認真實施學校關于研究成果的獎勵制度。近3年省“師陶杯”論文競賽,其中獲獎論文20多篇,獲獎率居鹽城四星級高中之首。特別是在2008年和2010年“師陶杯”論文評選中,全校有5名同志獲一等獎,在全省所有四星高中名列前茅,這其中4篇就來自語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