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1 17:25: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集體經濟產業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基本情況
縣位于省西部,幅員面積730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原有22個鄉(鎮)、219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鄉級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有21個鄉(鎮)、194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總人口數7.07萬人,藏族占95%??h有可耕地24萬畝,糧食及經濟作物常年播面16萬畝,為全州之首,糧食產量占全州的七分之一,歷史上就是“糧倉”。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產業發展,特別是2016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把產業發展作為改善和發展民生的核心任務,立足資源、區位優勢,搶抓機遇,精準施策,縣投入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12310.2萬元,非貧困村貧困戶產業扶持基金363.5萬元,培育發展龍頭企業2個,在129個貧困村培育新型經營主體218個,其中:建設新型經營主體且有20戶以上貧困戶的非貧村(建制調整后)26個,帶動貧困戶增收總戶數2319戶,形成了“大中小、長中短”產業發展格局,勾勒出了產業轉型發展的新藍圖,實現產業發展提質增效。
二、產業發展情況
(一)培育龍頭企業,做實農牧產業。依托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以規?;N養基地為基礎,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建設“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牧業產業園。全縣具有規模以上的龍頭企業2家,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方式,帶動貧困戶發展達610戶。一是招商引進州級龍頭企業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投資8000萬元,建成全州現階段唯一集生產、加工、交易、物流配送于一體的綜合園——生態牦牛產業園。自產業園運營以來,園區優化利益聯結機制,與40余家合作社或集體牧場簽訂了收購協議,實現了全縣集體牧場與牦牛產業園的有效承接。目前,園區收購牦牛34000余頭,帶動農牧民出欄增收1.9億元。二是縣素有“糧倉”的美譽,一直以來,由于缺乏深加工企業,青稞產值低,銷售渠道窄,青稞不出倉、不銷售的現象存在。為提高青稞產值,縣引進了貝瑪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在呷拉鄉投入資金1.5億元,建成集科技培育、產品加工、休閑觀光、創新研發為一體的現代青稞文化園。青稞文化產業園于2019年9月試運營,青稞收購價從市場現行的每公斤3.0元調整為每公斤4.5元,目前,已收購青稞50000公斤,直接增加群眾收入22.5萬元。青稞文化產業園全面投產運營后,預計當地群眾每年總增收將達到3816.1萬元,實現戶均增收7226.4元,貧困戶人均增收1376.8元。
(二)提高組織程度,做細小微產業。至2016年以來,依全縣建設小微集體經濟146個,截止2019年底集體經濟收益達450萬元,貧困戶人均分紅達10元以上。涌現了一批如“軍糧”、“東讓然谷”等縣耳熟能詳的合作社產品,如:“東讓然谷”合作社通過線上、線下銷售,年利潤達30萬元,真正將以往“輸血式”扶貧變為“造血式”扶貧。值得一提的是,縣大力推進集體牧場建設,積極探索推廣“1+6”(1個核心:黨建引領+6個注重:注重龍頭企業引領、注重集體牧場建設、注重牧戶牲畜出欄、注重政策機制保障、注重金融機構支持、注重信息技術應用)畜牧業發展模式,規范化建設84個集體牧場,集體牧場存欄牦牛9000余頭,牦牛年出欄達1579頭,產生經濟效益789.5萬元。積極推進“四鄉一鎮”飛地產業發展,在拖壩鄉移民新村投資900萬元,建設集牦牛短期育肥、生豬養殖等養殖基地,四鄉一鎮18個非貧困村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近40萬元。
(三)抱團取暖發展,做強文旅產業??h有山無礦產、有江無水電,土地貧瘠,旅游資源匱乏,縣委、政府創新理念,審慎決策,以129個貧困村抱團取暖的方式,投資6.5億元,高標準定位、高效率建設,建成以森珠達孜王宮為中心,文化區、濕地休閑區、草原體驗區、史詩觀光區的縣文化精準扶貧百村產業基地,形成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獨具特色的藏文化體驗城?;夭扇 罢I資統建+企業合作經營+村集體入股分紅”的模式經營,目前,已有300余家商戶成功簽約入駐,接待游客11萬人,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1100余萬元,經營性收入1500余萬元。同時,文化精準扶貧百村產業基地引入水淘糌粑、石刻、茶扎泥塑等特色產品和手工藝品,拓寬了群眾就業渠道,實現群眾就業增收,帶動就業761人,實現每月人均增收近2800元。文化精準扶貧百村產業基地承載著全縣貧困村產業發展希望,托舉著廣大貧困群眾致富夢想,大產業實現“零”突破。
(四)完善帶貧機制,優化利益鏈接。因地制宜確定具體的收益分配方案,健全農戶參與機制和利益分享機制,切實保障村集體和貧困戶的收益。集體經濟取得可分配收益后,按照約定兌現貧困村和農戶的收益,并優先保障貧困戶的收益。縣建立牦牛養殖、藏雞養殖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達218家,帶動貧困戶2319戶,實現農牧產業組織化經營,貧困村集體經濟年度分紅達到10元以上。目前,合作社產生分產生利潤500余萬元,有效促進貧困村退出,貧困戶脫貧。始終注重產業發展機制完善和保障,做好正向激勵,重點對發展較好合作社給予5萬元—15萬元不等的產業扶持基金獎勵基金,出臺了《縣牦牛出欄管理辦法》,《縣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管理辦法》等,按照“一本書(檔案管理一本書)、兩本賬(實物賬、財務賬)的要求強化集體經濟,規范集體經濟賬檔管理,促進集體經濟與合作社發展,進一步保障村集體和貧困戶分紅。
(五)激發內生動力,鞏固發展成果。圍繞貧困群眾,大力宣傳各項技能、創業培訓,提高農牧民的技能水平和創業能力,采取“走出去、走下去”的方式,實施技術共建工程,組織開展青稞高產基地、蔬菜種植、果樹種植、家政服務、摩托車維修等各類培訓班達15000人次,提升貧困群眾脫貧技能,邀請省、州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提供技術指導和技術講座等活動,發放宣傳資料12000余冊,不僅激發了貧困群體的內生動力,而且培養了一批“土專家”和致富帶頭人。目前,貧困村實現129個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至少3人以上,致富帶頭人共計達到410人。深入開展“感恩奮進教育活動、幸福美麗家園建設活動、文明家庭評比活動”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激活貧困群眾自主性,提升了人們主動脫貧意識和脫貧能力。
三、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通過近幾年來的不懈努力,縣產業扶貧取得了前所未有發展,目前集體經濟收入人均達10元以上,有力促進貧困村脫貧、貧困戶增收,但產業扶貧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一)主動發展能力差。受傳統思想浸,群眾自我發展意識受到限制,一些消極的習俗慣例深入骨髓,求穩怕變,排斥變革、缺乏進取的小農意識,極大地抑制了其主動脫貧致富的自覺性。此外,長期與外界隔絕而難以理解幸福意義,難以理解現代生活的獲得感,群眾安于現狀,思想觀念落后。
(二)科學管理能力弱。全縣懂市場、懂宣傳、懂產業發展的人才缺乏,沒有自我發展和創新的意識,無法滿足群眾對種養、加工及市場銷售方面的技術需求,從而制約著相關產業的發展。新型主體對產業管理資金使用、賬務管理、臺賬管理上還缺乏相應的經驗,集體經濟管理較為粗放。
(三)正向激勵機制軟。在充分挖掘脫貧致富典型上少,榜樣的作用發揮的不夠,未能通過身邊人脫貧致富的典范來營造良好的外部氛圍和壓力。針對到戶的政策方面,產業發展激勵機制和評判機制少,群眾自主培育發展產業愿望不強。
四、下步改進措施
立足縣實際,尊重客觀規律,綜合運用道德、利益、制度等相關機制,同時借鑒省內外成功經驗,全方位多層次激發和鞏固產業發展成果,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
(一)激發內生動力。積極開展扶貧政策知識、產業發展、思想教育、扶貧案例等相關內容,加大就業、創業宣傳,要為有就業創業意愿的貧困群眾創造條件,搭建“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和“一人創業、帶動就業”的就業創業平臺;繼續落實信貸政策,在產業發展上給予資金方面支持;通過鄉村的產業轉型積極發展旅游業,通過相關的優惠扶持政策吸引人才返鄉就業。
(二)提升管理水平?!叭纸?、七分管”,圍繞產業持續增收、貧困群眾持續增收,大力宣傳各項技能、創業培訓,提高農牧民的技能水平和創業能力,培養了一批“土專家”和致富帶頭人。抓好農技員駐村開展技術指導工作,扶持培養農業職業經理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等。
2015年以來,寶林村“兩委”按照精準脫貧攻堅的安排部署,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圍繞“村級集體經濟”大膽探索實踐,讓老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大大加快了脫貧攻堅步伐。
錢從哪里來?
統籌整合幫扶資源
寶林村既有傳統的農業產業,又有一定規模的檸檬特色產業,為什么沒能形成支柱產業?離縣城不到20公里,交通不算偏僻,而且是資陽市政協掛聯幫扶的建檔立卡貧困村,近年來各方支持力度不小,為什么村容村貌變化不大?全村總人口1162人,其中有貧困戶57戶、貧困人口177人,貧困發生率在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村中并不算高,為什么遲遲難以脫貧?
帶著一連串的問號,去年夏天,新上任的“第一書記”李偉和村黨支部成員走家入戶調研后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各種政策性扶貧資金零敲碎打分散使用,沒能集中發揮作用;原有的“引進大戶業主”發展產業模式,各種補貼效益讓業主拿走了,群眾并沒享受到產業發展帶來的收益。
“精準扶貧關鍵在于建立科學合理的機制,才能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扶貧扶到關鍵處。不改變‘撒胡椒面’式的投入方式,花再多的錢也難以真正扶貧?!狈磸蜋嗪夂?,李偉和村黨支部一班人決心以發展集體經濟為突破口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多年來,集體經濟成了空殼,錢從哪里來?寶林村積極整合幫扶資源,建立發展基金。他們一方面在全村開展了深入細致的清產核資工作,將集體所有的塘、庫、堰、林等各類資產資源全部統籌起來,打捆安排使用。同時,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支持、向社會爭取扶持幫助,并將自有資產與各方面爭取到的項目資金整合到一起,建立了總規模達130余萬元的產業發展基金。
村集體有了錢,到底應該怎么用?寶林村的回答是:村“兩委”以集體資產入股的方式引導村民以土地、流動資金、勞動力等方式入股分紅,既讓老百姓當家做主,又充分發揮產業發展基金的杠桿作用。通過全體村民民主商定,入股項目的投入分配方式為:村民投入30%的資金和勞動力,集體投入70%的資金和技術,收益上村民占70%、集體占30%。
產業怎么搞?
堅持“市場倒推生產”
村民要脫貧致富,集體資產要保值增值,怎樣才能實現個人和集體收益的最大化?寶林村的做法是:對集體和村民共同參股的產業項目,實行“集中管理、分散勞動、統一銷售”的生產組織方式。集中管理,統籌項目規劃布局,統一提供育種、育苗和技術,快速建成規模集約的產業基地;分散勞動,明確參股群眾的責權利,生產責任劃分到戶到人,杜絕“吃大鍋飯”現象;統一銷售,形成一致的農產品標準、農產品價格,實現產品收益最大化。
“規模化、集約化是農業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建立與其相適應的組織生產模式是‘三農’工作繞不開的坎?!崩顐ブ毖?,這種模式既能攥緊拳頭開拓市場空間,又能集中力量抵御市場風險,起到了“1+12”的積極作用。
集體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如何做到科學理性并防范風險?寶林村的做法是市場倒推生產,靠創響生態品牌打開局面,凡是沒有銷路的產業一律不搞。
為此,村“兩委”全力推進“寶林生態農產品”品牌注冊,采取“貧困村+城市社區”“貧困村+企業+市場”等多種模式走向市場;借力“互聯網+”,與成都菜菜莊生態食品銷售公司合作,創建了微商平臺“菜菜莊生態網上商城”;與申通物流合作,入駐生態農產品電商展銷平臺,將寶林村的生態農產品推向更加廣闊的市場。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在貧困戶袁華軍聽來,今年的蛙聲特別悅耳。他去年底與人投資合建的十畝生態青蛙養殖園已初步見效。他信心十足地說:“今年純收入至少5萬元,戴了多年的‘窮帽’終于要摘下了?!?/p>
記者了解到,2015年以來,寶林村先后啟動實施了養殖生態黑豬、生態青蛙、生態土雞以及種植優質春見等4個特色產業項目,帶動120戶村民入股參與,每戶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其中有25戶村民實現了一年脫貧,村集體也增收30萬元左右。
“蛋糕”咋個分?
讓全體村民受益
集體經濟做大做強了,如何分好集體收益這塊“蛋糕”,讓村民公平公正享受發展成果?面對這一全體村民最關心的問題,寶林村采取“三個三分之一”的方式:即每年村集體經濟的新增收益,其中1/3作為民生兜底資金、1/3作為產業滾動發展資金、1/3作為公益設施建設資金,既能讓全體村民共同得到實惠,又能為長遠發展打好基礎,同時確保脫貧村民不返貧。
落實精準扶貧,改善民計民生。對年老體弱、無勞力、殘疾以及因各種意外再次返貧的特困群眾,寶林村運用集體收益中的民生兜底資金予以精準幫扶、救急救貧,確保全村奔小康不落下一人。對發展種植、養殖的村民,由村集體補貼65%啟動資金。2015年底,村上對首批養殖生態黑豬的25戶典型貧困戶,按每戶每頭90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幫助每戶養殖戶年增收1萬元左右。
樂于奉獻,俯首甘為孺子牛
一個人事業上立足的根本是要有樂于奉獻的敬業精神和強烈的工作責任感,要能夠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胸懷全局,無私奉獻。2016年縣阿日然村是脫貧村,被派去當駐村農技員時村產業發展落后,沒有自己的主導產業村無集體經濟、種植的也落后,萬分焦慮產業發展村民持續增收確保兩不愁、三保障,在發揮專長后在村子實施:1.青稞五良工作法,通過“良種、良法、良機、良壤、良制”的廣泛推廣,良種覆蓋率達90%以上,畝產增收20%,得到了群眾的高度認可。2.以建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產業,在縣委主要領導的關心下爭取6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創辦了縣第一個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阿日然村集體牧場養殖合作社。成立這個養殖合作社真是一路走來不容易,當地農牧民有昔殺昔售“戒殺生”惡習,這一習慣根深蒂固難以改變,他同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干多次到農牧戶家中做思想工作,要求積極響應成立集體牧場養殖合作社并加入合作社,每年按照15%-20%出欄增加收入。截止目前牧場養殖牦牛262頭,為阿日然村108戶423人,帶動增收70余萬元。
服務三農,奉獻青春無怨無悔
一、村級集體經濟中存在的問題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緩慢、不平衡、模式單一、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表現為一下幾個方面:
1.集體經濟發展后勁不足。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一方面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一些鄉鎮企業改制成為民營企業,使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環境出現了改變。另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缺乏人才的支持,因為大多年輕人和有知識的人脫離了農村,使得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缺乏人才,特別是村級集體經濟帶頭人年齡較大,知識老化,缺乏創新能力和經營意識,造成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面臨著生產缺技術,決策缺能人,產業缺項目的局面。
2.集體土地產權關系不清。農村土地是農村集體經濟中的主要資源。雖然采取聯產承包重新賦予了農民土地使用權,但是農民并不能以產權主體的身份行使職能,集體資產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共同共有的產權關系并沒有從本質上改變。突出表現在為一是土地所有權現行的人權屬不清,造成產權主體錯位。二是土地所有權歸屬不清,所有權主體缺位。
3.思想落后。有的村干部文化水平較低,思想保守,觀念陳舊,缺乏開拓進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發展本村的集體經濟;有的村干部忙于“中心工作”,還要顧及自家的生產和生活,很少把時間和精力用于發展集體經濟上;有的村干部“等、靠、要”的思想嚴重,對發展集體經濟不熱心,不主動去想點子,找路子;有的村干部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利益,容易滿足于出租房屋、土地、林地等微小的租金收入,對發展集體經濟缺乏長遠的規劃和思路。
4.缺少政策支持和扶持
集體經濟發展不僅缺乏總體規劃,而且有關集體經濟發展狀況的基礎數據也模糊不清,給政策制定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前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比較混亂、集體經濟發展缺乏規范指導等問題。當前,農民群眾迫切希望政府給予土地使用、啟動資金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落后的,因資金短缺,普遍感到起步難;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村級集體企業,因建在集體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沒有產權,面臨隨時拆遷的窘境,對今后的發展感到很困惑。
5.管理不規范。個別村組集體經濟的合同簽訂不夠規范,發包費、租金回收不力,造成集體雖有經濟收入,但收入太低,有個別承包者長期拖欠承包費,村、組收取承包費困難。個別村委會只考慮當前,對長遠發展考慮不夠,土地低價出租等資源長期發包、收入提前消費等情況突出,缺乏具有“造血功能”的集體經濟項目、收入,造成后來班子無可開發利用資源的被動局面。
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對策和措施
1.拓寬思路,積極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新途徑
1.1各級黨委政府要制定出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優惠政策,設立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村“一事一議”公益事業獎補和村級組織正常運轉專項資金。優惠政策要體現村級集體以土地為主資產的所有權、占有權、使用權、經營權、收益權。鼓勵村集體將合法的存量非農建設用地,以使用權入股、租賃等形式與其他所有制經濟合作,依法興辦二、三產業,獲得穩定的土地收益。要加強支農資金整合,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公共財政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
1.2要充分發揮各行政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行一村一策;充分發揮各地的山林資源、農業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等優勢,發展特色經濟;采取集體投資、農民入股和吸引工商資本投資等方式,科學開發優勢產業,著力培育高效生態農業塊狀經濟,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農家樂旅游,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不斷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實力;要綜合利用區位經濟和產業人口集聚優勢,鼓勵興建標準廠房、民工公寓、商貿、酒店、商鋪等物業經濟,通過物業出租等方法,獲取穩定收入。結合縣域產業發展,為現代服務業提供倉儲場地等服務,開辟集體經濟新的增收渠道。要與農業龍頭企業、農技組織等合作,牽頭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鄉村休閑旅游業發展提前、產中、產后服務,實現集體經濟向多層次、多領域的延伸和擴張。要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產的利用率。有條件的村要實施資本經營,努力從單一資本增值轉向多種資本增值,提高集體資金利用率。
2.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關鍵詞:農村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目的意義;改革策略
一、農村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目的及意義
1.明晰產權權責
成員權利與集體資產所有權歸屬問題的分配主要是根據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所占據的份額來進行的。國家相關法律明確規定,處分、使用、占有與收益屬于所有權的權利。因此,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應當享有處分權、使用權、占有權與收益權,允許其在法律許可范疇內開展有償退出、抵押及繼承活動。農村經濟產權制度的改革則可以實現一過程,也可以讓農村組織成員責任更加明確,對集體資產管理與運營責任主體進行進一步確定,利用成員大會形式,組織成員對集體資產管理決策權與監督權進行行使,確保資產收益分配與協調工作的完成,根據權利與責任的統一原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也應當對經營管理風險進行承擔。[1]
2.實現資產保護
針對資產保護角度而言,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力進行保護。從當前情況來說,公共權力容易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當前主要利用內部協調、行政機構仲裁與民事訴訟來解決成員財產糾紛,倘若二者存在不一致問題,容易侵害組織成員利益。農村經濟產權制度的構建則可以完善法律法規之不足,能夠對組織成員財產安全進行保護。
3.促進資產流轉
針對資產流轉角度而言,利用集體資產進出市場,基本能夠體現出產權完整程度。在高效流轉集體資產的過程中,能夠實現集體資產保值與增值效果的最佳化。伴隨著產權的不斷明確,也在持續健全農村經濟產權改革工作,并對匹配的經濟產權交易市場進行建設,能夠不斷補充有關交易規則與程序,不斷提升市場交易的公平性,實現資產的高效流轉,并保證流轉資產產權的明晰。
二、農村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優化策略
1.完善農村層級管理
關于農村層級管理的完善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2](1)通過政府的指引作用,利用村民大會,將村民代表選舉出來,所選舉的村民代表負責將黨群聯席會、監事會與村委會選舉出來,共同對村黨支部+黨群聯席會+村委會+監事會的“2+2”新模式進行構建,進而將政府與村民之間緊密聯系起來,將村民參政、議政的主動性激發出來,實現村民參與管理村事務積極性的提升。(2)利用政府的組織與指導作用,對農村經濟產權進一步確定,并以此為前提,實現農村經濟產權的“股分化”,對村農業生產聯社進行建設,進而對村集體資源進行整合,集中規劃、開發經濟產權,在股份分紅的范圍中,將土地經營、流轉收益與資產經營權益等加入進來。必要的情況下,為了促進農村產業的發展,政府可以注入啟動資金。利用農業生產合作聯社所取得的分紅,實現合作聯社成員再分配,亦可以用作為公益事業發展資金。
2.推動第三產業發展
通過農村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開展,不僅可以為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還能夠為其提供一定人力資源。[3]做好第三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讓農村經濟產權的改革更好進行,也可以讓更多的農村人員通過第三產業獲得經濟利益的增加。同時也需要利用農村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并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對農村土地的使用權與所有權進行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也會取得相應證書。(1)可以對土地流轉平臺進行建設,利用金融機構或者社會融資形式,推動第三產業發展。(2)農民可以利用入股形式變成農業工人,從事第三產業工作,并獲得相應的經濟產權。(3)可以轉讓經濟產權,實現經濟產權流轉速度的提升,推動生產規模經營建設進程的加快。還可以將改革所產生的優勢充分利用起來,利用特色優勢產業,強化生態農業旅游觀光基地建設活動,以此來推動第三產業發展。
3.搭建資產流轉平臺
(1)政府可以引領農民成立合作社,且能夠代表村、組的經濟所有權。利用該形式,將所有權人的權力行使出來,倘若與其他主體產生關系,該組織能夠代表所有合作社成員意志。更為重要的是,該產權主體屬于集合選擇形式,以農民的自愿為基礎,具有民主政治機制,能夠使農民真正掌握土地權益,并對該權益進行保護。(2)在政府的引導作用下,合作社可以和其他公司等盈利性組織合作,從經濟產權合理流轉基礎出發,一方面引導經濟產權予以多元化流轉,另一方面讓權利主體獲得相應的利益需求,共同對利益分配機制進行建設。經濟產權的流轉需要在全面保障合作社成員利益基礎上而進行,在共同承擔風險的同時,做好利益的合理分配,將農村人員的自主性充分激發出來,并吸引越來越多外來業主進行投資。
一、從社會結構全面轉型的高度思考
在研究中發現,從郊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角度,從郊區都市型農業的角度,從郊區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角度來探索郊區現代化,可以從不同側面反映北京郊區發展中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但是仍然不能概括郊區現代化進程目前和今后發展階段最本質的特征。郊區現實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新問題和新矛盾,都在反復證明社會結構全面轉型這一趨勢的客觀存在和不可逆轉,并正在逐漸上升為主導地位,成為郊區現代化進程今后要面臨的主要矛盾。
在近郊,是一個農村逐漸被城市化的進程,是原有農村社會怎樣溶入城市社會的問題,甚至連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都離不開這種社會結構轉型的背景?!俺侵写濉爆F象的大量存在,恰是農村社會結構轉型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問題。
在遠郊平原地區,真正依賴家庭經營農業的農戶在迅速減少,大批農民轉入二三產業和城市、城鎮。而農地的對外租賃、社會資本和外來勞動力的進入,正在改變著農村的社會結構。在沒有二三產業支撐的一般農村地區,當地農業人口和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減少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
這種變化甚至在遠郊山區也已經顯現出來。由于農業生產功能的拓展和為城里人服務的度假休閑等第三產業的發展,成為改變山區農村社會結構的直接動因;青年人口的下山進城轉移,恰好與城市人進山度假休閑甚至長期居住成為明顯反差,這種雙向流動正在沖擊著山區農村的傳統社會結構。
最近成為議論焦點的郊區小產權房問題,實際上也是郊區農村社會結構轉型過程中極具代表性的矛盾焦點。從政策法規層面看,有一個合法不合法的問題;但是,從郊區農村社會結構轉型層面看,則折射出轉型中的深層矛盾。在已經發生城市化、城鎮化轉型的地區,一方面是資本人格化的開發商的利益巨額增長,農民卻被排斥在外;另一方面,農民的權利意識正在迅速覺醒,開始自發地(甚至“違規地”)分享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巨大利益。所以,在郊區的一些區位、交通和環境條件較好的農村,小產權房的出現就成為一種必然現象,并對現行政策法規和制度安排造成沖擊。這既是農村社會結構轉型的直接表現,又成為農民對以資本為主導的城鎮化轉型的一種對抗和矯枉過正。
郊區傳統的、封閉的、完全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的農村社會正在進入有史以來最后也是最深刻的變革之中,這正是郊區的城市化、城鎮化進程。這一進程必然使郊區農村面臨全面轉型,使傳統農村分化為不同類型,有的被城市擴展所淹沒,有的發展成為新型小城鎮,有的演變為城鄉混合型城鎮化社區,有的演變為以現代農業為主的新農村。在這一進程中,其中有一大批沒有特色的一般農村,要經歷由人口減少到集體經濟萎縮的過程,最終會通過一定途徑和方式被整合,從而完成農村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所以,如果仍然立足于郊區近4000個行政村“村自為戰”的思路,研究他們怎樣調整產業結構,怎樣發展都市型農業,怎樣建設成社會主義新農村,而不是從這些農村正面臨全面的社會結構轉型的角度,不是把產業結構升級與社會結構轉型統一起來考慮問題,在更大的范圍內考慮勞動力、土地等資源的優化配置,就不可能抓住主要矛盾,也就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
二、郊區農村社會結構全面轉型的動力源來自特大城市(北京)不可遏制的擴散效應
這就是郊區自身的城鎮化進程與大城市郊區化進程合流的趨勢。這種合流的主導力量是城市功能和產業向郊區擴展和轉移,使郊區快速演變為城市主導型的城鄉一體化的經濟形態和社會形態。在遠郊區縣中,順義區最具這一社會結構全面轉型的典型特征。首都大型工業項目在順義的布局和區屬國有控股企業的發展,使順義區已經進入工業化進程的中后期階段,全區農業勞動力就業已經下降到12.4%以下,城市化、城鎮化進程已經進入最后階段,城鄉一體化格局正在初步形成。近年來,由于新城發展和產業帶動,僅城鄉結合部已有11個村整建制拆遷轉居,3.4萬農民融入新城,社會結構轉型一次完成,農民開始城市新生活。
郊區農村的產業結構升級、都市型農業的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等,都是由城市的功能、產業和經濟的特點所主導、所決定的。郊區的產業和功能也越來越成為城市總體功能的有機組成部分和不可分割的整體。
所以,農村社會結構的轉型,意味著郊區農村的產業、經濟和社會結構全面轉向城市主導型和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體制目標,而實現這種轉變的主要措施是城鄉統籌。這種城鄉統籌是全方位的,并不是單方面。既是產業的、經濟的,也是社會的、生態的;既有公共財政向郊區的傾斜,又有規劃、土地利用的城鄉一體化安排;既有城鎮體系的規劃,又有產業的規劃、村莊布局的規劃;既有城市職能部門向郊區的延伸,又有郊區農村主動的適應和對接。所以,只有突破城鄉分割的慣性思維方式,按全市一盤棋、一體化的思路來研究問題,才能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
三、從農村社會結構轉型需要出發進行改革和體制、制度創新
農村社會結構轉型需要大量的體制創新和組織創新。如農業產業化組織體系的建立,產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的發展;城市化、城鎮化進程中集體經濟組織的產權制度改革,使原來集體經濟組織改造成為適應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的現代企業組織;探索建立用股份制產權制度,建立跨村級的在更大范圍內的聯合機制,解決在鄉鎮或更大范圍內土地等資源的優化配置問題;農民土地承包權有組織的權益化和流轉集中,政府鼓勵進入城鎮二三產業的農民離土轉居,用城鎮社會保障置換轉移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在農村舊村改造和村莊整治中,農民宅基地和存量建設用地與城鎮化社區建設集中置換,形成農村現有建設用地集中開發的利益機制;社會結構轉型時期的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探索連接、兼顧城鄉的過渡型行政管理體制等等,都需要放在城市化、城鎮化這一農村社會結構全面轉型的大背景下研究、試驗,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農村社會結構全面轉型的發展階段,鄉村兩級基層組織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對于勞動力轉移、人口減少、集體經濟逐漸萎縮的村,今后在整治、合并以及土地關系調整中都離不開村級社區組織。在這種社會結構轉型完成之前,村級組織是不可能被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所取代的;而鄉鎮一級組織的地位和作用則日顯重要,決不能采取簡單的弱化式的改革措施。如朝陽區綠化隔離帶地區是以鄉為單位規劃的,由于打破村莊界限,有的村基本都是綠地,沒有產業發展用地,產業用地相對集中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以鄉為單位配置土地資源和統一安排城市化以后農民小區的集中布局和產業發展,矛盾就會非常尖銳。實際上,就是沒有綠化隔離帶問題的其他農村地區,在這種城市化、城鎮化主導的社會結構調整轉型中,一樣離不開鄉鎮一級統籌安排和組織運作。所以,要順利實現這種全方位的社會結構轉型,就必須認真研究新型集體經濟的發展條件和體制、機制、組織形式等方面的創新。
四、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的組織形式和經營體制
一、合作社發展現狀
我街道9個村(社區)均組建以黨支部為引領的集體經濟股份制合作社。探索以勞務輸出、工程承建、種養殖、第三產業發展等作為產業載體發展、壯大合作社。但是由于各村(社區)自然資源條件差異較大,合作社運行的效果參差不齊。想要把所有的合作社都同時發展起來需要一個很長的探索過程。我街道通過選擇幾個條件相對成熟的村(社區)作為示范點進行重點培育,通過示范點的建設,總結成功經驗,帶動其他的村(社區)發展起來。
一是立足自身區位優勢,盤活閑置資產,發動群眾參與合作社入股經營及管理,通過合作社籌集一部分,貧困戶貸款入股一部分的形式籌集啟動資金240萬元,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由街道平臺公司引進專業智能停車場建設公司于2019年10月在上街社區老水果批發市場旁空地啟動建設占地1800平米停車場一個,含經營性門面7個、停車位108個、洗車位2個。項目建成后即可穩定獲利,解決貧困戶勞動力就業崗位5個,帶動5戶貧困戶每年戶均增收3萬元;每年提取15萬元用于貧困戶分紅,其中參與貸款入股貧困戶戶均分紅6000元,其余貧困戶戶均分紅1000元;提取5萬元作為街道平臺公司管理費用;提取10萬元作為社區集體經濟積累。三年后可收回前期投入成本,每年獲得利潤按照合作社70%、社區集體27%、平臺公司3%進行分配,力爭每年實現集體經濟增收50萬元以上,合作社股東每年可穩定獲得項目分紅。
二是在**村由合作社組織實施退耕還林油茶種植1078畝,合作社負責籌措資金統一購苗、統一規劃種植,項目補助資金由合作社進行分配;合作社流轉土地200畝,春夏種植青貯玉米養牛,秋冬種植蔬菜出售,讓有限的耕地發揮最大的價值;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模式,動員群眾把剩余的耕地整合起來,發展特色、規模產業,采取“以短養長”的種植模式實施380畝植被恢復與辣椒套種項目,主要發展辣椒產業。合作社負責資金籌措,組織群眾實施種植及田間管理,公司負責技術指導及產品回收。通過3個項目的實施,把原來低效的玉米種植調減下來。通過加入合作社,群眾可以獲得4個方面的收益:土地流轉租金、務工薪金、政策獎補資金和股份分紅資金。不但增加群眾收入,還壯大村集體經濟。更為重要的是村民與集體經濟合作社利益緊緊地聯結在一起,極大增強村黨支部的組織力與凝聚力。
三是在**村由合作社實施種植青貯飼料養殖肉牛項目,合作社流轉土地200畝,春夏季節種植青貯玉米、秋冬季節種植蔬菜,修建養牛場集中養殖肉牛150頭。預計每年可獲得收益100萬元。農戶通過土地入股分紅,貧困戶優先在基地內務工增加收入,補助資金由街道統籌安排并以恰當方式與貧困戶進行利益聯結。該項目共覆蓋貧困戶113戶457人,按照貧困戶分紅比例,戶均可分紅2000元以上。同時,可將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做實做強,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二、存在問題
一是我街道剩余耕地零散破碎,規模小,難以形成規模化種養殖業;二是組建的勞務合作社由于缺乏資金及政策支持,在與有實力的施工隊競爭過程中多以失敗告終,難以爭取到項目工程;三是我街道城中社區謀劃盤活城區集體土地資源,以停車場、酒店等第三產業項目為載體發展壯大合作社,但是由于沒有政策支持,項目審批難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