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初中歷史主要內容的概括
時間:2023-09-11 17:25: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歷史主要內容的概括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初中歷史 課堂教學 教學應用
一、課件教學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特點
1.直觀性
多媒體課件教學法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具有直觀性,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學法可以有效生動地再現歷史課本中的場景,讓學生更完整有效地認識歷史、理解歷史、讀懂歷史,幫助學生有效融入歷史學習中。如講世界近代史中的科技革命的過程中,可以將世界變化及人類發展的勞動變化通過圖例演示出來,并在相關圖例上配上相應文字解釋引出相關變革及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歷史知識關聯性的認知。再加上教師的講解,可以從直接感官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探究性
在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初中學生進行課件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培養出獨立性和創造性思維。在多媒體課件教學法的利用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打破死記硬背的文科性教學理念,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學習技巧。舉個例子:當學到八年級上第一單元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戰爭的第一課的烽煙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期間的紀錄片,讓學生感受一下1840―1842年兩次給中國帶來的傷害,并且思考外國列強是如何通過兩次打開中國大門的。在多媒體課件教學法的利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初中歷史中的關鍵知識點留給學生進行小組探討,從而分析歷史知識的關鍵內容和價值,讓學生通過主動探討培養自身主動學習能力。對于學生而言,多媒體課件教學法培養出的主動探究性是不可多得的學習財富。
3.互補性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通過初中歷史多媒體課件教學法可以更好地突破傳統教學模式,讓教師從傳統填鴨式教學法中走出來,將更多學習空間和學習主動權留給學生。這樣學生可以充分體會到學習樂趣所在,從而更容易地融入初中歷史學習中。舉個例子:七年下第一單元第二課唐太宗與貞觀之治,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貞觀之治的影像片,還可以適當有選擇性地播放一些反映唐太宗期間的影視片,引導學生思考和想象。在多媒體程序設計中更多地考慮學生的需求,讓學生通過觀察直觀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積極思維,從而提高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思維向縱深發展。
二、課件教學法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實際利用
1.圍繞學生開展多媒體課件教學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應被動地接受學習內容,而應該主動吸收教師的教學內容。在這樣的教學背景及教學要求下,教師應圍繞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目標進行多媒體課件教學,這樣培養學生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成績,還可以有效啟發學生開拓自己的誘導性思維,并且不斷培養自身歸納分析總結的能力,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學增強自身對歷史內容的記憶和理解。是教師圍繞學生開展多媒體課件教學的必要性。
2.注重演示與講解的結合
進行電教活動時,用精辟的語言串聯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這種方式在課堂訓練或單元小結時經常使用,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圖文并茂、寓教于樂。如學習中國現代史《偉大的歷史轉折》一課時,可以鏈接紀實等影視資料播放給學生聽。在之前列出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這是什么時間、什么事件?第二:會議主要內容有哪些?第三:這次會議的召開對中國歷史產生了什么影響?這樣學生就會避免收聽過程中的盲目性,既培養歸納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又激發學生的滿腔愛國熱忱。
3.適度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的突出重點,講解中心內容,但過多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可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忽略歷史教學的本質價值,從而以旁觀者的心態聽課,這樣的教學效果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該適度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更好地吸收多媒體課堂教學內容,并且有效學習初中歷史知識。
三、結語
實踐證明我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課件教學的利用是非常有效的,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有效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點,還能從根本上帶動學生融入初中歷史學習中,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是初中歷史課件教學的根本價值所在,初中歷史教師必須有效掌握多媒體課件技術,從而尋求最佳教學方式和教學途徑,讓初中歷史未來發展道路更寬廣。
參考文獻:
[1]溫金香.淺析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09(S1).
關鍵詞:中學生;歷史教學;公民意識
引言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的理論和方法不斷改進,但其功能卻始終如一,那就是育人,培養具有優秀品質、高尚情操的人,落實到具體就是培養具有公民意識、公民道德的人。對于中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首當其沖的應是歷史學科教育。因為歷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歷史教育是傳載歷史知識、發揚民族精神的主要載體,它比其它學科的教育更重視人類社會的客觀進程,更能夠影響人類的發展,更能促進學生的公民意識的養成。歷史的傳承功能決定了歷史的教育價值。
一、公民意識的內涵
第一,是從國家與公民間的關系視角切入。譬如在《書齋里的革命》中,朱學勤曾指出:“公民意識是近代的產物,它有兩層含義:當民眾直接面對政府權力運作時,它是民眾對于這一權力公共性質的認可及監督;當民眾側身面對公共領域時,它是對公共利益的自身維護和積極參與”。
第二,公民意識包含兩個另外的層面:首先是對法律規定的國家成員,公民對權利及義務的整體主觀認同;此外是公民的個體,對自己在國家、社會所處位置的現實認同感。其次是從臣民意識與公民意識兩者的分別切入的,認為公民意識,屬于人類內在精神的自覺要求和反映,必須由“合法性、合理性和積極守法”等內容形成。
第三是從公民意識的內在結構入手,把公民意識看成是復雜的觀念形態系統,有其內在邏輯結構,有其核心內涵、具體內涵、和延伸內涵,而身份意識是其核心內涵。
綜上所述,公民意識,最為強調的就是愛國主義精神;其次,是公民的法律意識,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并用憲法和法律來保護自己和他人權益的意識;再次,確立共同的基本價值理念,如公德意識、責任意識、環保意識等。這些基本理念,簡明扼要地概括了公民意識的基本要求,是人類經過漫長而艱苦的探索逐步形成的共識,是現代文明的產物。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公民意識培養的主要內容
1.國家意識
國家意識對初中生來講主要指的是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對于國家意識來說,這兩者重要性就正像是自行車的兩個車輪,鳥的兩對翅膀,是國家意識的核心。國家意識在現實生活中,主要表現在:首先于國內能夠妥善處理好集體與個人之間的關系,國家與個人的關系;并且在雙方之間產生沖突之時,強調以集體和國家的利益為重,要注意全局的利益問題和觀念;其次在對待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中,要以民族國家的尊嚴和利益作為最高的標準,不能做出損害國家民族利益的事情,必須以熱愛祖國為榮,將危害祖國的行為視為可恥。
2.法律意識
所謂法律意識,就是人們關于法和法律現象的思想、觀念和心理的總和。其形成和發展往往與人們直接的物質生產活動和現實生活緊密相關,并受其制約。法律意識結構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觀念、法律思想等。
3.責任意識
責任意識是一種自覺意識,同時也是一種傳統美德。張家華、張積家指出“責任感是我們生存中作為社會角色所必須履行的義務”。強烈的責任意識會產生強大的精神動力,只有具備強烈的責任意識,初中學生才能將自己成才、個人命運與社會發展、國家的需要有機結合起來,把自己培養成為受社會歡迎的合格公民。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加強責任意識的培養,對于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4.公德意識
公德意識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用來調節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公共生產秩序的基本準則規范。如愛國守法、誠實守信、勤勞儉樸等等。遵守公德是合格公民必須具備的道德品質之一,是優化社會環境、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5.環保意識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世界各國尤其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為了發展經濟而損壞環境惡性事件屢見不鮮,已經對人們的生存環境和發展逐漸構成嚴重威脅。因此,我國將環境保護作為我國應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并且明確提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重要時期。
三、歷史教學中培養公民意識的方法和途徑
1.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
課堂教育是培養公民意識的最主要的途徑。對于我國兒童來說,18歲以前大多都在學校接受教育,自然課堂教育就成為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徑。歷史學科貫穿古今,涉及中外,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大量的歷史素材都能夠提高學生的公民意識。在中國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感受祖國的燦爛輝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而提高學生責任意識。在學習世界史時,可以讓學生樹立、和諧發展的世界觀,體會全球人民的共同意識。我國的物質文化遺產眾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地參觀和考察,直觀的教育較書本來的更有效。
2.受動教育與主動教育相結合
公民意識的生成是一個內化的過程,只有內因與外因共同起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公民意識的提升。這就要求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受到教育與主動教育相結合,給學生創造培養公民意識的良好環境,以致讓學生自覺地學習公民知識,從主觀意識方面,塑造公民人格。公民意識培養是一個不斷發展、與時俱進的過程,在歷史課堂上,教師創設師生和諧的民主教育環境。課堂是社會的縮影,課堂上的平等和諧氛圍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意識形態,充分發揮主體地位,做到積極主動地自我提升。
3.觀念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
公民意識不僅是一套理念,更是一種操作的過程。公民意識水平的提高不僅需要觀念教育,更需要實踐。在歷史課堂上教師所傳授的公民知識及公民事跡是一種觀念上的教育,是進行實踐的理論基礎,是開展公民行為的歷史依托。真正做到公民意識的養成與提高是需要實踐的。教師可以開展一些歷史小活動,將公民教育的陣地從歷史課堂轉移到現實社會,利用歷史的深厚底蘊,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區活動,服務社會,融入社會建設中去。在歷史紀念日或歷史人物的故鄉,開展一些歷史宣傳活動,在活動中可以提高學生關心他人、與人合作的態度與能力,從而樹立良好的公民責任心與義務心。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為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根據初中學生學習的特點,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興趣,鍛煉、提升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初中學生正處于兒童期向青年期轉變的過程中,初稱為“心理斷乳期”。這個時期學生的獨立性和逆反心理逐漸增強,有強烈的求知欲,學習態度積極,有很強的參與意識,創新欲望強,但學習持續時間不長,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難容易灰心,思維活躍,但不能深入,抽象思維能力差,根據這些情況要滿足教學的實際要求,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激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這種傾向對感知、注意具有指向性,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覺地去觀察、研究某種事物。對某項事物感興趣,就會主動地接近它、思考它,就會主動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因此,教師必須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
1.游戲情境中“玩”歷史,讓學生“玩中學”
“學中玩”“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具有啟真、啟善、啟美的功能,如果在課堂上適當設計一個與學生知識背景密切相關,又是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情境,無疑會有利于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激發學生的思維并引發他的自主探索,一定會使學生學習活動生動有效,事半功倍。
2.生活情境中“找”歷史,激發“學習興趣”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當他們走進課堂的時候已不是一張白紙,他們已有了一定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我們的課堂不能脫離這些而另起爐灶,建立遠離學生的空中樓閣,我們的課堂要讓學生感同身受,讓學生親歷其中。比如,在講述古希臘的建筑藝術風格時,向學生展示人民大會堂的照片,告訴學生人民大會堂的柱廊或結構是吸收了古希臘的建筑風格,會使學生感到原來看似遙遠的歷史就近在咫尺,觸手可及。
3.利用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歷史插圖涉及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表達了文字難以表達的效果,是歷史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圖片作為一種直觀、形象的教學資源,能有效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發其對歷史的深刻思考。
二、鍛煉思維提升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理解和記憶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在講解歷史問題時要使學生了解解題思路,從而使學生在學習同類問題的時候也能用相關的方法去分析,從而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
1.做好示范,展示思維過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傳授基礎知識,而且要把教法和學法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更要注意把思維過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去體會、思考,并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2.鍛煉學生的思維過程,提升能力
學生解決學科問題的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最終是在實踐和訓練的過程中形成的。要使學生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就必須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啟發學生暴露思維過程,并對學生的思維過程作出評價、剖析。若學生的思維過程無誤,其思維與其他學生思維接近,就會給其他學生以啟發,若思維有誤,可針對其要害予以糾正。
3.在教學中培養創造性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討論。主動參與教學雙邊活動,培養創造性思維。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共同探索、討論辨析有關歷史問題,切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鍛煉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1.使用問題教學法
上課后,先提出一至兩個能概括本課主要內容的問題,然后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通過思考,將本課內容進行簡單概括。
2.善于設疑
自學指導貴在設疑,學生創造精神,創造性格和創造習慣養成的核心是“疑”。講課的開頭、講課的重難點、講課的過渡處或結尾,進行設疑,鍛煉和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
3.學會運用聯系比較法
聯系比較可以是多層次、多方位的,包括歷史發展的縱向聯系比較,同一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橫向聯系比較,歷史發展的因果聯系比較,中國歷史和世界史之間的聯系比較,歷史學科和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比較,歷史演變和現實生活、時事之間的聯系比較等各個方面。
4.訓練法
第一:語言關
作為授課教師要注重自已的語言,講一堂好的歷史課,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素質,要使語言精煉、有穿透性,力爭做到幾句話說出之后即能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第二:心理關
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階段心理特點是不相同的,這就要求教師學會把握各時期學生的心理變化,調整自己的授課風格來適應學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學工作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興趣關
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一點不假。初中歷史太枯燥,尤其是歷史大事年代,太不好記了。為此,我教給他們快速記憶法,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比如:公元200年,官渡之戰。記憶口訣是:官渡之戰打得兇,耳朵穿了倆窟窿。再如:公元1405年至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記憶口訣是:鄭和下西洋,一時領我(1405)去,一時散散(1433)心。世界史: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國上臺??谠E是:希特勒上臺研究生啥(1933)喲(1)。多么有趣啊,缺點是,不容易忘記。
第四:結構關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聽后背的教學模式,這就壓制了學生思想的發揮,也就違背了新課標理念中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了,而以教師為主體了。那么新課標要求下我們應構建讀--講---剖---感---練五環的課堂結構,下面介紹一下就該課堂結構。
(1)讀:課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要求學生利用8―10分鐘閱讀教材,把握歷史課本中的主要內容,也就是通過讀書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全文。
(2)講:在讀書的基礎上,選1―3名學生講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對學生在講述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之處,請其他學生改正;其中,前兩個環節是在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與表達能力,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的平臺,真正讓學生變成學習知識的主動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使學生感到我學習我受益,我參與我快樂。
(3)剖:剖析中考的考點,做到教學有針對性,同時要設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感到歷史知識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樂趣的學科,讓學生在一系列的問題中輕松度過,對于積極參與回答問題的同學給予鼓勵(賞識教育),此環節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鞏固知識,如何運用知識,為以后的應試做準備。
(4)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感受所學的知識,對待知識,要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識生活化。也就是通過學習歷史事件,讓學生對歷史有所感悟和認識,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史可以使人明智,從而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達到教育者的最終目的――讓每一位學生思想健康,為國家的建設服務。
(5)練:選擇精題當堂訓練,以達到知識的鞏固。這就要求教師課下要多做題、選精題,學生少做題、做精題,以減輕學生的負擔。
以上的教學符合感性―理解―鞏固―運用的教學過程,同時上面五個環節環環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體現新課標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充當導演的角色。
第五:情感關
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歷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也能彌補現實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學生缺乏“情感”,最終也達到了以“情”致“動”的良好效果。
首先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亞里士多德說過“古往今來人們開始探索,都應起源于對自然萬物的驚詫”。因此這就要求我們的每節歷史課都要精心準備,要有血有肉,要采用靈活新穎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上課內容的充實性,以吸引學生;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增添相關視頻及圖片資料等來增填課堂的生動性等,來吸引學生,培養興趣。
其次,語言關
作為授課教師要注重自己的語言,講一堂好的歷史課,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素質,要使語言精練,有穿透性,力爭做到幾句話說出之后即能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第三,心理關
不同的學生,在不同階段心理特點是不同的,這就要求教師學會把握各時期學生額心理變化,調整自己的授課風格來適應學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學工作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組織課堂,也就是結構關
在傳統教學中,先是教師講,學生聽,接著寫一些相關筆記,這就壓制了學生思想的發揮,也就體現不出新課標下以學生為主體的目標,那么新課標寫就要求我們構建一堂環節完整的課程,包括日下幾個環節:
讀:讓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在每講一個知識點之前,要求學生能夠有一個閱讀的習慣,把握歷史課本中的主要內容,也就是通過閱讀讓學生從整體上有所感知。
講:在學生讀書的基礎上,選個別同學講述其中的主要內容,對學社講述中出現的錯誤教師加以糾正和補充。從而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臺,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并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剖:分析中考的考點,做到教學有針對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此環節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鞏固知識,如何運用知識,為考試做準備。
感:讓學生通過學習歷史事件,對歷史有所感悟和認識,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史可以明智,從而培養學生的請改態度價值觀,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讓每一位學生思想健康,為國家的建設服務。
練:選擇一些精題當堂訓練,以達到對知識的鞏固,這就要求教師在課下要多搜集題,多看題,多做題,選精題,學生少做題,做精題,以減少對學生的負擔。
以上的教學符合感性―理解―鞏固―運用的教學過程,同時上面五個環節環環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體現新課標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充當導演的角色。
第五,情感觀
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歷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也能彌補顯示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學生缺乏“情感”,最終頁達到了以“情”致“動”的良好效果。
初中歷史教學如何符合學生的求知欲、心理認知、歷史學科和歷史知識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創設最佳歷史課堂教學情境。筆者就此談幾點認識與思考。
一、 歷史情境教學的作用及意義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教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原動力。初中階段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過程中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教師在教學中的最佳教學情境創設,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其至始至終積極參與到歷史教學課堂活動中來。而現代視聽技術的充分利用,教師情感的真情投入和教師語言的精心設計,都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在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事先準備了一部兒童電動玩具現代坦克模型,這個坦克模型可以發出模擬仿真的發動機轟鳴聲和槍炮聲。當我把這輛坦克展現在學生面前并進行遙控操作時,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學生極高的興趣。這時我連續提出了兩個問題:“最早出現在戰場上的坦克是什么樣子的?它是在哪次戰爭中首次使用的?”這樣的提問,頓時課堂上活躍了起來,學生們興趣盎然,積極思維。這樣的課堂教學既有語言,又有實物,還有聲音的配合,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對一節課的成功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2.掌握理解知識內涵,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中學歷史教育最基本的任務是向學生傳授歷史基礎知識。教師要有效地完成傳授歷史基礎知識的任務,并且使學生理解實質、把握內涵,就必須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
在《美國內戰》一節課的教學中,筆者請同學們就關于南北矛盾的主要內容進行分組辯論,一組同學代表南方的國會議員,另一組的同學代表北方的國會議員。兩組同學在我的啟發下,根據黑板上關于南北矛盾中的工業原料、勞動力、關稅、奴隸制度等焦點問題,穿越時空,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最后得出了結論,化解了難點。同學們通過參與辯論,既調動了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鍛煉了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運用史實分析問題的能力。
3.營造課堂最佳氛圍,注重學生能力提高
初中歷史教學在致力于學生掌握歷史知識的同時,教師應該注重于學生能力的提高。真誠地投入個人情感,有目的、有意識地設計好課堂語言,營造課堂教學的最佳氛圍,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不斷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對于如何上好“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一課我頗費了一番腦筋。我以“烽火戲諸侯”設計了這樣四個問題組織學生討論:一是“烽火戲諸侯”敘述的是一個什么的故事?二是故事中的周幽王最終的結果如何?三是他們的騙局導致了什么后果?四是這個故事與我們所熟悉的哪個故事相似?學生討論后進入新課。期間,我又穿插討論:“為何首先稱霸的是齊桓公?春秋與戰國時期的戰爭有何顯著的變化?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圍繞教學中的知識重點和難點的,每個問題都問到了“點”上,既有深刻性、啟發性,又有坡度、有層次,讓學生有思考的廣闊空間和價值,培養了他們思維的能力。
二、 歷史情境教學的方法與模式
1.別出心裁的新課開篇可以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猶如一個石子拋進水中會激起層層漣漪,從而提升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歌曲、圖示、故事、影片、詩詞等都可以作為常用的開篇引入,以把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例如,講授《三國鼎立》時,可先用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MTV導入,然后教師可以說“聽完《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后,就讓我們共同步入那個風云變幻,人才輩出的三國時代,去揭開那一幕幕真實的歷史畫面吧!”這樣的導語很能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借助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恰到好處地播放音像制品等直觀資料,演示課本插圖、地圖、實物等,再配上教師的聲情并茂講解,可以使知識內容更加形象具體生動,教學的生動性、直觀性大大增強。例如: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觀看相關影視資料和圖片,使一幅真實的、血腥的、慘無人寰的歷史畫卷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既可使學生接受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還可使學生對史實掌握得更準確、更透徹,加快了接受知識的速度。
3.形象、精彩、生動的講述可以使課堂教學始終充滿生氣和活力。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表達的方式不同,效果就會大相徑庭。教師既要精心設計課堂、創造活躍氣氛,還要使自己的課堂語言具有藝術性。歷史的情景和藝術性的語言充分相融,學生隨著教師的講解而放飛思維,產生“移情現象”。例如:教學“岳飛抗金”時,展示岳飛圖片并簡介岳飛,然后有感情朗誦《滿江紅》。學生置身這樣的“歷史”氛圍中,思想情感就會自然而然地轉移到岳飛身上,從而去主動體驗歷史和客觀評價歷史事實。
4.課堂教學同樣需要“虎頭豹尾”。一個豹尾式的精練而且留有懸念式的結尾會給歷史情境教學增色很多。課堂小結精練、概括、貫穿主線、凸顯觀點,并給學生一個懸念是歷史情境教學的要求,這樣的結尾就是下一節課導課的一個伏筆。
5.以活動課為平臺,認真選擇課程的一些內容,來安排學生編排“歷史劇”作為課堂情境教學的延伸。類似這樣的活動課的活動可以形式多樣,充分讓學生當活動的主角,讓他們發揮豐富的想象,實現歷史與現實的鏈接,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編排“歷史劇”以短小精悍為好,至于劇本、導演、演員、布景、道具整個過程都由學生自己完成。此外有針對性地把學生帶進“歷史”,參觀歷史博物館、參觀歷史遺址、觀賞歷史書畫、舉行古詩詞朗誦、邀請老前輩作報告和撰寫歷史小論文等活動,既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還可以促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三、 歷史情境教學的要點和策略
如何創設“情境”對學生是否有興趣學習和主動探尋知識以及教學目標的最終實現有直接的關系。筆者認為創設歷史“情境”必須注意以下要點和策略:
1.注重真實性。昨天的歷史在今天不可能再重復,但教學所創設的歷史“情境”必須盡量還歷史的“本來面目”,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認識、審視和研究歷史。
2.講究趣味性。教師要讓歷史課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須要刺激學生學習歷史的好奇心,而要使學生有好奇心,教師應該通過問題去創設一種有趣的思維情境。要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心理特點,以歷史的真實面目和其蘊含的審美性、趣味性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營造一個探究、合作、寬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氣氛。
3.提倡實效性。創設情境教學不是為了情境而情境,教師必須按照課程標準、學科特點、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年齡階段來科學地創設。歷史教師創設“情境”,還應該注意有選擇性地使用資料,不能把“情境”變成“大雜燴”,導致學生無所適從。學生在課堂中不應成為觀眾,而應主動參與其中。只有這樣才能符合新課程的理念,才能保證歷史課的基本特色,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
4.廣泛參與性。情境教學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要有和諧的師生關系來支撐。在教學情境中,教師要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優勢,要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有展示自己特長的平臺,在快樂的心情下完成教與學的任務。
5.擴大開放性。為適應新課改,教師應該創設一個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歷史教學“情境”。課堂教學設計不應受教材的局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整合歷史教學資源,整合課本內容,適當拓展教材的外延,為學生提供思考和討論的廣闊空間。以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及創造性。
總之,在實現教學目標過程中創設一種新穎、生動、開放的歷史“情境”課堂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激發學生學史興趣,培養學生高尚情操,發展學生創新能力和為中學歷史教學在困境中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歷史情境概念界定和創設方法淺談》《歷史教學》 2007年10期
[2] 《課程理念的更新》彭鋼、張曉東編著
【關鍵詞】新課標 歷史教學 課堂結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4-0091-01
新世紀面對著新課程改革,作為歷史教育者應該怎樣去做呢?在新課程實施中,中學歷史教學應該怎么改?怎樣才能上好一堂歷史課?如何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無疑是廣大中學歷史教師們共同關注和努力解決的焦點問題。著名學者林崇德教授認為教師的職業理想是教師獻身于教育事業的根本動力。一堂歷史課應在45分鐘內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同時又能在以后應試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績。
下面是筆者在教學中的感悟: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課后背的教學模式,這就壓制了學生思想的發揮,也就違背了新課標理念中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而以教師為主導了。我們應構建“讀―講―剖―感―練―思”六環的課堂結構,下面就介紹一下該課堂結構。
一 讀書
教材是教學的主要素材和依據,它的靈魂是課程標準。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要求學生利用8~10分鐘時間閱讀教材,把握歷史課本中的主要內容,也就是通過讀書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全文,初步了解內容,發現疑點。
二 講解
有的教師把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理解成課堂上的一問一答,造成表面上的互動,實際上是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同于滿堂灌,盲目追求問題的數量和轟動效應,忽視了問題的質量。新課標下的歷史課堂對話需要在教師、學生、教材之間建構一個多維交叉、互動的課堂對話網絡。教師與學生合作參與、平等對話、互教互學,融合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學生在獨立閱讀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談看法,其他學生可就出現的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概括能力都會得到提高,學生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探究者。
三 剖析
剖析中考涉及的考試內容,特別是對材料題的剖析。同時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具有針對性和探究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將枯燥乏味的歷史老古董變為興致勃勃的學習探究,在探究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在輕松中學習。
四 感悟
教學中應強調每一位學生的平等參與,共同分享學習樂趣,讓學生感受到真誠、公平和責任。課堂上,對學生提出的質疑、獨到的見解,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針對學生的錯誤結論應及時糾正,針對學生的不良表現,不是簡單否定,而是深入分析,并加以理解,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感受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對待所學的知識要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變得明理、篤志、睿智。獲得審美享受,最終達到教育者的目的。
五 練習
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訓練。為達到知識的鞏固理解,教師就要課下多做題、選精題,學生少做題、做精題,減輕學生的負擔。而新課標特別強調訓練要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應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因此,對問題的設計應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并密切聯系生活。
六 反思
對教學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是新課標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發現歷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改進,而對于精彩的教學場景和獨到的教學方法,可作為經驗加以積累,形成自己的風格。教學反思一般分為:課前準備性反思、課中調控性反思和課后總結性反思。反思并不是簡單的回顧,而是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思考和探索。如課前反思,就是了解學生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認識程度。教師可以通過這個環節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課,正所謂既備教材,又備學生。課中調控性反思,可以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突發事件、隨機性的問題、精彩的片段欣賞、學生獨到的發現,進行教學措施改進,優化教學方法,為培養學生創造力,提高學生自主性提供幫助。課后總結性反思,包括本節課學會了什么,用什么樣的方法學到的,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課堂表現得怎么樣,有什么意外收獲,課后該完成什么拓展訓練問題,下課后該干什么等。通過這樣的反思,學生對所學內容得到進一步感悟,將知識進一步內化,學生的自覺性得到提高。
以上的教學符合感性―理解―鞏固―反思―運用的教學過程,幾個環節環環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體現新課標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歷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不斷學習探索,平時多聽課,評課,注意積累總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情感教育,達到以“情”制“動”的境界,這也是對一名當代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追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