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1 17:25: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法律法規新規定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存在的問題;
1、《新規定》中有些條款仍然難以落實?!缎乱幎ā窂娬{“法律法、行政法規規定設立的內部審計機構的單位必須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睉斦f,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立,特別是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立是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的重要標志。但從目前情況看,《新規定》的這一條款在一些部門特別是在一些重要的政府職能部門也難以落實。如教育、衛生、文化、城建、公用、農林等重要部門,仍不能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這些部門不僅使用著大量的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而這些部門下屬單位多,涉及范圍廣,很多方面又與市民百姓利益相關。這些部門不能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不能通過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對其所屬單位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審計監督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由于不能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不能按照審計工作的要求配備相應的審計人員,因此很難獨立地行使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也不能依照審計程序進行有效的審計監督。盡管也對所屬單位進行審計,但不是嚴格意義的審計監督,只能算做財務監督。又由于審計只是“計劃財務審計”的一部分,所以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受干擾的因素過多,很難體現審計的客觀性和獨立性,審計的職能作用也很難得以發揮。
2、審計工作不規范。長期以來,內部審計行業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內部審計的行為,沒有形成具有內部審計特點的審計程序和操作規范。在內部審計實踐中,一般只是借鑒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的程序、方式和方法。因此內部審計的程序很不規范。在一些部門由于不能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至少造成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審計中受干擾的因素過多,不能獨立地行使審計的監督職能,在審計中不能做出科學的判斷和正確的審計結論。二是審計程序不規范。首先是在人員配備上一般只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審計人員,這樣很難完成審計任務,也不符合審計程序。另外,審計操作程序、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審計決定及審計卷宗的歸檔等也不盡規范。盡管《準則》等二十個具體準則實施已二年多的時間,但由于宣傳、學習、貫徹還不夠扎實及受其它因素的影響,準則的實施仍然留有死角。這種狀況嚴重的影響著審計質量,也給內審工作帶來較大的風險,也必然制約著內部審計的健康發展。
3、內部審計管理體制尚未完全理順。原來由國家審計機關直接對內部審計實施管理的體制已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盡早與國際接軌,管理體制由國家審計機關直接管理轉軌為由行業協會管理已成必然?!兑幎ā穼Υ艘沧隽艘幎?。目前,我國的內部審計的管理體制已基本實現了轉變,內部審計協會已基本正常運轉。但是仍有一部分內審機構未納入到內審協會的管理之中。其原因是有一部分單位領導特別是某些政府部門的領導認識模糊,認為行業協會這種社團組織怎么能指導和管理政府部門的內審工作,總覺得這種管理方式不合乎情理,因此對內審協會的管理和指導持有抵觸和不情愿的態度。目前還有一部分內審機構未加入內審協會,游離于內審協會的管理之外。
4、對內部審計的管理、指導亟待加強。盡管內部審計管理體制已順利轉軌,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內審工作仍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內審工作受干擾過多,工作開展不順暢,審計程序、審計文書等不規范,甚至有個別單位至今仍未建立較為完善的審計監督制度,上述情況表明,對《新規定》和《準則》的貫徹落實情況還不能盲目樂觀,內審管理還有盲區。指導和監督這一環節還顯得薄弱?!缎乱幎ā芬矎娬{“內部審計協會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職責,并接受審計機關的指導、監督和管理。”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盡管內部審計的管理體制已實現轉換,但由于這種機制運轉時間不長,內審協會怎樣履行“管理、服務、宣傳、交流”的職能仍處在探索階段,尚無更多的經驗可談,如何進行指導和管理還沒有成型的經驗和做法,又由于內部審計協會是行業自律性組織,在行使職能時自然就顯得過軟,這急需審計機關的指導和支持。特別是在審計業務質量的檢查和評估,這在《新規定》也有明確的規定。就當前的情況看,審計機關對內部審計的支持特別是對業務上的檢查、監督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幾點對策;
1、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培訓的力度,使《規定》和《準則》的精神落到實處。存在上述問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新規定》和《準則》的宣傳培訓及貫徹落實還不到位,工作還存在死角。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大對《新規定》和《準則》的宣傳、培訓的力度,并加大宣傳的覆蓋面。要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宣傳擴大《新規定》的影響,通過全方位的培訓使《新規定》和《準則》的精神得到全面的落實,并通過對這些法規的宣傳、培訓,為內部審計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2、強化對審計業務的指導和管理,提高內審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的水平。內部審計協會對內審工作的管理和指導符合國際慣例,已成歷史發展的必然。因此,內審協會就應理直氣壯地履行職責,按照《新規定》的要求,強化對內部審計工作及審計業務的的指導和管理,通過扎實的有效的工作,提高內部審計的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的水平。
目前公司的招標業務也在不斷增加,從原來的工程招投標逐步增加貨物和服務招標,我公司正逐步成為一家以工程建設招標為主,貨物、服務招標采購為兩翼的綜合性招標機構。在此,擬以工程建設招標為主,就招標市場的現狀和未來趨勢進行簡要的分析。不當之外,敬請批評指正。
一、必須招標項目范圍的調整
2018年3月2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以2018年第16號令形式,了《必須招標的工程項目規定》(以下簡稱“新規定”),自2018年6月1日起執行。此規定替代了2000年5月1日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第3號頒布實施《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范圍和規模標準規定》(以下簡稱“原規定”),這是在工程建設招標范圍界定上,18年來的首次重大變革,新的規定對工程招標領域的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
表面上看,這兩個規定主要是對規模標準進行了提升,具體變化如下表1所示。但實際上這些新舊限額標準間的項目,在整個招標市場不僅數量占比不大,招標金額占比更小,對招標市場的影響并不直接。
表1:必須招標的項目的規模變化
項目類別
原規定
新規定
施工(單項合同估算價)
200萬元以上
400萬元以上
貨物(設備、材料等)
100萬元以上
200萬元以上
服務(勘察、設計、監理等)
50萬元以上
100萬元以上
同一項目中可以合并進行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的采購,合同估算價合計達到前款規定標準的,必須招標。
新規定的重要變化在于招標項目范圍的變化。原規定中必須招標的范圍很廣,一類是資金來源特殊的工程項目,如使用國有資金、國家融資、使用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資金的項目;另一類是工程性質特殊的項目,如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基礎設施或者公用事業項目。要求資金來源特殊的項目必須進行招標具有必要性與合理性,但對于工程性質特殊的項目是否必須進行招標,社會一直有不同的聲音。新規定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資金來源特殊的工程項目必須招標的范圍,明確指出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項目要按照確有必要、嚴格限定的原則進行制定。今后工程性質特殊的項目必須招標的范圍也會進行縮減,一些不是卻有招標必要的項目,將不再強制要求招標。
二、如何判斷項目是否必須招標
首先判斷項目金額,若低于限額可不進行招標;若超出限額還需要根據資金性質進行判定: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家融資的項目,包括使用預算資金 200 萬元人民幣以上,并且該資金占投資額10%以上的項目及使用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資金,并且該資金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項目依法必須招標。
除上述范圍之外,法理上不屬于必須招標的項目。且慢,判斷是否必須進行招標,不僅需要依據發改委的“新規定”,還需要同時依據其他法規。國家發改委2018年6月11日印發《必須招標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范圍規定》(發改法規規〔2018〕843號),明確了必須招標的大型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范圍,規定不屬于《必須招標的工程項目規定》第二條、第三條規定情形的大型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項目,必須招標的具體范圍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新能源等能源基礎設施項目;鐵路、公路、管道、水運,以及公共航空和A1級通用機場等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項目;電信樞紐、通信信息網絡等通信基礎設施項目;防洪、灌溉、排澇、引(供)水等水利基礎設施項目;城市軌道交通等城建項目。此規定正是明確了不屬于新規定中第二條、第三條規定情形的大型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項目,必須招標的具體范圍。今后發改委、各地政府等相關機關還會進一步的實施細則,需要隨時關注。
在監管趨勢嚴的大背景下,目前各大國有企事業單位結合自身的企業需求編制了不同的招標購制度,使得招標投標活動更加嚴格。就限額以下項目或新規定中不屬于必須招標的項目來說,雖然國家法規規定可不必進行招標,但從嚴格規范采購程序、加強內控管理的角度出發,進行規范的招投標活動也是適應企業內控管理的必要手段。例如在政府采購領域,或國有或國有控股企事業單位的自有資金采購,絕大多數限額以下的采購項目也都在通過正規的招投標程序進行。
三、關于公共服務類建設項目審批改革
《國務院關于北京市開展公共服務類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試點的批復》(國函[2016]83號)文件中提出了“一會三函”,所謂“一會”是指市政府主要領導研究確定并以市政府會議紀要明確;“三函”指《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函》或《中央在京重點項目確認函》;《建設項目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施工登記意見函》。
取得“一會三函”的項目在辦理招標投標手續時可優化審批流程,簡化審批手續和環節,主要體現為:
1、簡化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啟動手續。
2、簡化建設項目立項手續,將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合并審批。
3、簡化規劃許可手續。
4、簡化劃撥用地報批手續。
5、簡化施工招標投標手續。在保證招標投標工作質量的前提下,招標人與投標人可協商確定與工程規模相匹配的投標文件編制時間。項目單位可依據建設項目設計方案的審查意見辦理開標手續。
6、簡化施工審批手續。
7、簡化水影響評價審查手續。
原文作者:沈衛華
近年來,利用銀行承兌匯票進行詐騙活動日益猖獗,有必要加強防范。
一是客戶經理要根據企業實際的銷售和需求,合理核定票面額度,重點關注出票人的保證金是否由供貨方提供,是否存在套取信用社資金的行為,申請承兌業務的用途是否符合規定,所購貨物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二是會計人員要重點檢查收取保證金是否及時、足額,是否存在把貼現資金轉回簽票企業賬戶作為保證金繼續簽發銀行承兌匯票,歸還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款項和到期貸款等問題。三是授信審批部門對公司類客戶必須堅持“先授信、后辦理”的原則,將銀行承兌匯票敞口部分納入授信總額。對頻繁簽發銀行承兌匯票的企業要堅持實地調查。此外,信用社會計和授信審批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大審查力度,對簽發承兌匯票的合同、協議、申請書等文書嚴格進行審查,細致地審核票據要素和票據防偽標記,弄清票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有效地避免或減少因簽發承兌匯票業務,文書要素填寫不齊全或不合規造成的債權無法落實、法律訴訟不予以支持等風險。
除了具體業務環節的風險防范,還要加強對一線操作人員進行票據真假鑒別知識、證件審查技巧和票證審查部位的培訓,對新制度、新規定、新辦法要及時貫徹到一線操作人員,使他們能夠熟練地掌握這項業務,全面提高對銀行承兌匯票真偽及貿易背景資料的識別技能。與此同時,嚴格執行基層負責人和重要崗位人員交流輪崗制度和強制休假制度,杜絕因內外勾結、信貸人員履職不到位等因素發生的詐騙案件。(
一年來,**在省廳、省局、公司以及管理處治超工作領導組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全省治超工作會議精神和全省治超工作要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企業文化為引領,緊緊圍繞中心任務全面推進精細化管理,加強治超站點正規化、科技化建設,不斷鞏固和擴大高速公路治超工作成果。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現將治超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培訓,強化隊伍建設。為提高治超人員素質,樹立治超執法人員形象,我站積極按照上級部門要求,制訂了年度培訓方案,治超人員以班為單位治超相關法律法規,省治超工作新規定、新標準集中培訓。同時嚴格要求治超人員做到掛牌上崗,著裝整齊,文明用語,禮貌待人,按照法定程序,依法辦事。對待不理解、不配合甚至無理取鬧的司乘人員,我治超人員更是理智、冷靜地做好說服教育工作,化解工作中的沖突和矛盾,保證工作的平穩推進。樹立了良好的交通執法形象。六月,我站積極參加了**舉行治超業務技能比武活動,通過參加技能比武活動,一是提高了治超業務水平,增強治超人員責任感,確保治超工作健康有序發展;二是提升了員工之間的配合、協作能力;三是加強治超員之間的交流,相互學習經驗,以便更好地服務司乘。
二、加大宣傳力度,收費站車流量大、超限車輛多,我市設立“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辦理點”后,由于承運人不了解辦理程序及辦理時需要提供的資料,造成司乘人員往返次數多,辦理時間長,有些車輛甚至需要三天時間,部分承運人被車托誤導,經濟損失嚴重。針對這一現象,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宗旨,急司乘之所急,解司乘之所需,印刷了五千份《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辦理宣傳資料。從需要辦理《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的車輛、申請辦理《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所需提供的資料和證件、對運輸不可解體物品車輛的處理程序、辦證地點、乘車路線、收費情況詳細進行了說明,并公開了信息中心、辦證點咨詢電話及熱線電話,充分展示了我們治超隊伍服務社會的新形象。所以我們進一步加大了宣傳力度,印制了宣傳單,向過往司機分發宣傳單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創造輿論氛圍。對過往司乘人員認真講解治超政策和安全運輸的利弊,勸導其支持治超工作,守法運輸、合法運輸。盡最大努力緩解路面治理工作壓力,做到標本兼治。
三、加強管理,完善機制
1、加強崗中學習和設備及標準認定。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省治超工作新規定、新標準,堅持依法治超,實行崗位負責制,認真落實崗位職責和責任追究辦法。全部檢測儀器已按要求檢修并經質量技術監督局標定認可。
2、加強現場安全教育。完善了治超現場標志,確保人員、車輛、設備安全。上崗前除執法教育外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夜間執法人員統一穿著反光標志服裝,完善現場照明燈光,防止出現人身安全事故。
3、嚴格執行治超相關政策,對受檢車輛,認真填寫《超限超載車輛登記表》、《超限超載鮮活農產品車輛登記表》、《持有超限運輸通行證的車輛登記表》、《55噸以上非法超限超載車輛移交表》。自*年*月*日至*年*月*1日共檢測貨運車輛總數*輛,勸返*輛,超限率為*%。
4、結合實際,與治超人員簽訂了《廉潔自律保證書》,*不定期和治超員進行“談心”,有效地規范了治超工作,防止公路“三亂”的發生,保障了治超工作的順利開展。
5、加強稽查力度,每月定期、不定期進行稽查,稽查范圍包括:檢測紀律、車牌補登、標準的認定、人員的在崗在位情況、著裝是否規范、檢測區域的環境及衛生等情況。,治超工作以來未發生執法人員違法違紀和“三亂”現象。
6、針對我*的治超工作實際,*積極展開調研活動,先后兩次與*進行溝通和交流,形成了《*治超工作的調研報告》,上報公司領導。
【關鍵詞】公益訴訟;主體;范圍;舉證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3-98-02
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訟?!眱H憑這一條概括性的規定,顯然不能滿足復雜的司法實踐,我國是以制定法為法律淵源的國家,因此制定相關的配套制度和實施細則是完善我國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當務之急。
一、民事公益訴訟的主體應進一步明確
新規定中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可以是“有關機關”和“有關組織”,打破了舊民訴法中以直接利益關系為前提的規定。無直接利害關系的“有關機關”和“有關組織”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可以作為訴訟主體向人民法院提起。但此條文并未明確“有關機關”和“有關組織”的范圍,檢察機關、行政機關能否作為民事公益訴訟主體,“有關組織”到底包不包括民間組織,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明確。
人民檢察院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代表的是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是其職責和義務。由此可見,賦予其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資格,符合人民檢察院的職責要求。一般而言,公益訴訟的受害方處于弱勢群體地位,而由人民檢察院享有原告權利,與其他主體相比,必然具有更大的優勢,從而更好的維護公共利益。因此,我國立法應明確賦予檢察機關公益訴訟主體資格。
行政機關是否有權作為民事公益訴訟的原告,也沒有明確規定。但在我國一些部門法規中可以看出行政機關有權成為公益訴訟的原告,《海洋環境保護法》規定,海洋環境監督管理部門代表國家對破壞海洋環境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的責任者提出損害賠償要求,這也與新規定中“有關機關“的表述相契合。這種通過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等下位法來賦予行政機關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的辦法應進一步擴大到涉及公共利益的各個領域。至少應當包括環境保護機關、食品衛生監督機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關等與公共利益息息相關的行政機關。
對于“有關組織”的范圍,新規定也未明確表述。消費者協會、動物保護協會、環保協會等這類民間組織到底屬不屬于“有關組織”的范圍,在當前的司法實踐中采取的是否定的態度。檢查機關和行政機關作為公益訴訟中不可替代的原告主體,其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加之我國目前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的官本位思想,使之不可能涉及所有的公益訴訟領域。而民間組織具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廣泛的信息渠道,先進的公益理念,因此賦予民間組織公益訴訟的主體資格,可以填補檢察機關和行政機關不能涉及或不愿涉及的公益訴訟領域。因此,通過立法早日賦予民間組織公益訴訟主體資格對該制度的完善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新規定也沒有賦予公民個人可以作為公益訴訟的主體的權利。維護公共利益是公益訴訟的目的與價值所在,公民作為社會活動的基本參與者,公共利益與其生活息息相關。新規定將公民個人排除在公益訴訟之外,是有待商榷的。隨著國民素質不斷提高,法律意識的加強,公民個人成為適格的公益訴訟主體,是大勢所趨。也期待我國的立法能在這方面盡早完善。
二、民事公益訴訟的適用范圍應進一步擴大
從“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這句可以看出,新規定對民事公益訴訟的適用范圍采用不完全列舉的立法技術,對污染環境和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兩類案件明確納入了公益訴訟的適用范圍。但后面的這個“等”字顯示出,立法者采用這種辦法只是權宜之計,隨著新制度在實踐中的不斷探索,我國民事公益訴訟的適用范圍必然進一步擴大。公益訴訟作為一種特殊的民事訴訟制度,適用范圍有其特殊性,當前我國學者意見比較集中的應當納入民事公益訴訟范圍的兩類案件是國有資產流失案件和壟斷行為案件。
改革開放以來,但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伴隨著經濟水平的迅速發展,大量國有資產也隨之流失。我國《刑法》雖然對流失國有資產行為有專門規定,但由于損害國有資產行為的復雜性和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謙抑性,對一些損害國有資產的行為不能進行有效的制裁,遭受損害的國有資產也不能得到及時和全面的恢復。對這個問題既然刑事立法不能有效監管,則可在其他部門法中進行規定,公益訴訟制度的確立正好是一個契機。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國有資產屬于全國人民共同所有,當人民的財產受到損害時,也必然涉及公共利益,賦予它的所有者提訟的權利,也是符合法理的。因此,我國立法應當將國有資產流失案件納入民事公益訴訟的適用范圍,保證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競爭的經濟,自由的競爭環境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保證。自從市場經濟誕生以來,壟斷一直是阻礙競爭的最大敵人。在壟斷資本主義體制下,消費者的權利得不到任何保障,也必然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反壟斷不僅是維護市場經濟自由健康的競爭秩序的必要手段,也對社會公共利益的維護有著重要作用。我國現行的《反壟斷法》僅從宏觀層面對壟斷行為調控,消費者作為壟斷行為的最終受害者,并不能得到任何救濟。因此,把壟斷行為案件納入民事公益訴訟的適用范圍,對于保護作為弱勢群體的消費者來
說,有著重大的意義。同時對于寡頭壟斷者擠壓下的中小經營者來說,也找到了一個尋求保護的新途徑。
三、民事公益訴訟應當實行舉證責任倒置
訴訟法上的舉證責任是指,訴訟終結時,待證事實真偽不明時由誰承擔不利的訴訟后果。在我國現行的與公益訴訟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僅在《環境保護法》中規定了有限的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根據一般的舉證原則,由原告進行舉證,而在公益訴訟原告要么處于弱勢地位,要么訴訟的動力原本就不足,想要收集到不利于被告的證據顯然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仍堅持讓他們舉證,則原告勝訴的幾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舉證責任的分配也是程序正義在訴訟制度上的一個基本內容。因此,司法實踐中對公益訴訟實行傳統的舉證責任顯然
是不公平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7條規定,依照公平和誠實原則,綜合考慮當事人的實際舉證能力、與相關證據的遠近程度等因素來規定舉證責任的分配,出于
保護弱勢者得公平目的,并不一定實行嚴格的舉證責任,這就是證明責任倒置理論。在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中,舉證責任倒置規則有著很大的用武之地,由于我國的民事公益訴訟制度
根據《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拾得人將拾得物據為己有的,應當責令其返還或者承擔賠償責任。因此,李某撿牛和小張撿錢包的行為屬于不當得利,是一種侵權行為,應承擔民事責任,在不能歸還原物的情況下,應承擔賠償物品價值責任。親愛的戰友們,從這兩則故事中我們得到啟示,不明不白的便宜千萬占不得,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我們還是躲遠點為好!
我是一名今年面臨退伍的士官,請問目前我國退役士兵安置主要依據的法律法規有哪些?這些法律法規在全國都統一實施嗎?各個省市會不會有自己的“土政策”或“土規定”?
——某部士官宣某
陳法官:我國目前對退役士兵安置的主要法律法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條例》,這兩部法規都于2011年10月29日進行了修訂或重新制定。此外,民政部等八部門《關于扶持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優惠政策的意見》、國務院《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以及與這些文件配套的有關政策文件,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關于扶持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等也需要關注。以上法規都是在國家層面上所作的規定,是在全國各省、市和自治區都必須統一執行的。當然,各地區也會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實施細則或者特殊規定,但是這些規定不能與上述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相抵觸,否則是無效的。
我是2010年底入伍的一名城鎮義務兵,年底面臨退伍。入伍時家鄉政府承諾退伍后安排工作,并給我發放了安置卡。可是去年新出臺的《退伍士兵安置條例》規定,義務兵退伍一律自主就業、不再安排工作。請問我的安置卡還管不管用?地方政府不會以有新規定為由不給我安排工作了吧? ——某部義務兵查某
陳法官:2011年11月出臺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確實規定了義務兵和服現役不滿12年的士官退出現役的,由部隊發給一次性退役金、人民政府扶持自主就業。但同時也規定,該條例施行以前入伍、施行以后退出現役的士兵,在執行該條例的同時,也可以依照本人意愿按照入伍時國家有關退役士兵安置的規定執行。你入伍時適用的是1987年12月頒布的《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規定原是城鎮戶口義務兵,服役前沒有參加工作的,由國家統一分配工作。因此,你既可以選擇按照新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領取一次性退役金并自主就業,也可以選擇按照舊的《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要求政府安排工作。
我單位為了加強私家車管理,要求凡是駕駛私人車輛的,本人須持行車執照、機動車駕駛證以及合法的購車手續,填寫《審批報告表》,簽訂《私家車安全管理責任書》,經團領導批準后方可駕駛,連家屬也不例外,請問這種做法是否合理合法?
——某部干部田某
陳法官:你單位的做法在其他一些部隊也能夠看到。部隊從干部個人的成長進步和單位的安全發展考慮,將私家車管理納入日常管理工作范疇,制定有效措施,減少案件事故和不穩定因素的產生,其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私家車畢竟姓“私”,特別是大多數私家車都是家屬在駕駛,而家屬既不是部隊人員也不屬于部隊管理,其是否有資格駕駛車輛,是否合法持有駕駛執照是唯一依據,沒有任何法規條例規定部隊單位有權“批準”家屬開車,或者有權“禁止”家屬開車。因此,從依法管理的角度出發,你單位對私家車的管理辦法是不合適的。
我是一名上士,與妻子婚后育有一男孩,今年兩歲,因為長期兩地分居,夫妻矛盾很大已無法調和,目前我和妻子正在商量離婚,雙方決定兒子由妻子撫養,妻子提出要我支付撫養費直到孩子大學畢業。請問我應當按照什么標準支付哪些費用,支付到什么時間為止?
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是削自己的權,革自己的命。前期清理省本級行政審批事項時,大家對照法律法規規章,全面翔實地進行了清理,并且在此基礎上,按照能通過事中事后監管達到管理目的的行政審批一律取消、新的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明令取消的行政審批一律取消、基層能承擔且實施更為便利的行政審批一律下放等幾個原則,提出了取消、下放的精簡意見,始終貫徹了省政府關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精簡行政審批事項的部署和要求。現在落實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更需要大家站在全省甚至全國的高度,從大局出發來謀劃、來執行。一要有全面深化改革這個大局觀念。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了全面部署。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大力精簡行政審批事項、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又是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和當頭炮。二要有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這個大局觀念。通過大力精簡農業行政審批事項,轉變職能,創新農業管理方式,進一步向市場放權,增添動力,激發活力。三要有促進江西崛起這個大局觀念。江西是欠發達地區,如果不下大力氣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打造發展環境方面的比較優勢,就無法進位趕超。大力精簡行政審批事項、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就是為發展打造新優勢、注入新活力。認識在大局觀念引領下升華,改革在大局思維中推進,在深化改革這一波瀾壯闊的偉大進程中,我們既要做改革的參與者,更要做改革的推動者。我們落實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在思想上要革除貪權、戀權意識,打破利益藩籬,行動上要避免有利于自己的快速推進、不利于自己的緩慢前行的選擇性措施。一定要堅決地、不折不扣地確保省政府決定在全省農業系統貫徹落實好,在5月5日農業廳公告之日起,已經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各級農業部門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受理申請、變相審批;已經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廳本級有關單位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受理申請,截留審批。否則,將要追究責任。
二、明確責任,做好后續相關工作
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不是簡單的一刪了之、一放了之,有很多后續工作要做,總的來說有兩個原則。一是確保不因取消行政審批項目而出現管理真空。二是確保下放行政審批項目銜接到位、平穩過渡、監管方便。此次取消的4項行政審批項目,有3項是因為有關法規規章的規定廢止,各級農業部門就要依據法律法規規章的新規定或者其他有效規定,做好相關的監管工作,杜絕工作不到位而出現問題;有1項是農業部取消了行政審批,省里就相對應的取消了同類事項的審批,但也要做好事中事后的監管。此次下放了11項行政審批項目,都是含金量很高的項目,做到了能放盡放。為了確保下放銜接到位、平穩過渡,有關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分別做好后續工作。
1.對于設區市農業局來講,要接好管好。
按照省農業廳和各設區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承接好這11項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盡快制訂審批工作規范和辦事指南,確定辦理科室和經辦人員,還有兩件事要明確一下。一是有申請人來辦理這些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各設區市農業局要及時受理,按時辦結,不能因為銜接的原因而斷檔、延誤。二是下放給設區市農業局的行政審批項目的承接工作,由各個設區市按照省政府《關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意見》的有關精神,依法依規研究決定。
2.對于廳本級有關單位來講,要放好銜接好。
將行政審批項目下放設區市農業局實施,方便群眾辦事,有利于提高審批效率,同時也能更好地實行監管,但也要考慮全國各地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并不同步,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修改不同步,所以廳本級有關單位要做好4件事。一是匯報好。要向農業部有關司局專門匯報好此次省本級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的情況,贏得理解和支持,使有關工作順暢、方便。二是溝通好。及時向其他省、直轄市、自治區農業部門發函,告知我省農業行政審批項目調整事項,有需要的話,還要派人前去協調,使跨省的農業生產經營不受影響,合法權益得到保障。三是指導好。要指導各設區市農業局盡快制訂審批規范和辦事指南,特別是審批的標準和文書全省要統一,做到標準明確、程序嚴密、運作透明、制約有效。要統一指導和規范許可證書編號設置,防止許可文書編號五花八門。要加強對經辦人員的培訓,使經辦人員盡快熟悉審批流程和相關業務。要加大對各地行政審批的技術支持,特別是專家評審,各設區市很難具備規定的專家陣容,廳本級有關單位要建立專家庫,提供技術支撐。四要監管好。行政審批項目取消、下放后,不是監管責任也取消、下放了,恰恰是責任加重了。廳各單位要樹立責任意識,認真研究有效監管方式方法,強化監管措施和力度,確保放而不亂。
三、優化服務,提升行政審批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