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0 14:39: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民俗文化的內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空間展示 中國民俗文化 民俗心理 設計思路
一、認知中國民俗文化
1.中國民俗文化的內涵:
民俗,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大和演變,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民俗與人俱來,與族相連,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烙上了群體性共識的印記。任何民俗,說到底,都是一種群體性的感受和認同。各民族中最古老的民俗:神話、巫術、圖騰、方言、儀式等人類最初的原生態文化意識圖,它是集群而居的初民在共同的生態環境和生存條件下,相同的生理、心理機制不約而同滋生的共同約定和俗識。其中積淀著人類實現自我進程中,使人逐步擺脫獸性,光大人性的共同的文化基因與文化進化系統,其基礎,如同含金的伴生礦的原生態民俗。其延伸,則表現方式頗為繁多。
從民俗的一般形態而言,它是一個國家或群體固有的傳承性的生活、文化形態和觀點。它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第一,風土風物的物質層面。民俗文化的差異具有明顯的地域和自然條件因素?!帮L土人情”具體就是指因山川、物產、氣候和風俗習慣等差異而形成的“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地域特征。第二,風俗習慣的制度層面。因自然地理條件影響,社會生產的不同,以及歷史遺留的人文制度的不同,而形成各民族特有的生產生活習慣。第三,等的精神文化層面。由于各民族的歷史遭遇、戰爭創傷、民族壓迫,以及自然災害的深重苦難,這些都必然會在民俗信仰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如歲時節令、民族的重大喜慶、紀念日,有不少反映出對戰爭的痛恨,對壓迫的信念,對英雄和杰出人物的緬懷、追念和崇敬,對人壽年豐、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各民俗信仰各具特色。
2.民俗與生活息息相關
民俗來源于生活。中國民俗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積累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和。民俗不是古老的,民俗是一種生活相,一種傳承性的生活的樣子。沒有文字或人規定我們這么做,但我們會不自覺的進行這樣一種生活方式。民間有句俗話叫:“大俗大雅也。”民俗蘊含著許多“大雅”的東西,不僅是過去的、現在的,更是未來的。
原始信仰習俗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長期傳承和流行,是中國傳統民俗的一大特點。自然崇拜、動植物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術、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習俗不但在人們的信仰活動中集中地表現出來,而且貫穿于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不必花費筆墨去敘述形形、紛繁復雜的巫術、祭祀儀式,只要看看人們日常生活中滲透的信仰習俗,就足以說明這個問題。如圖1
我們今天總是談到的中國傳統民俗當然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漢族的傳統民俗。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古代文化曾經歷了多種變革,并不斷地吸收和融合了許多外來文化,卻又始終保持著一脈相承、聯綿不斷的發展系統。上述狀況反映在民俗上,便表現出既一以貫之,又不斷變遷的特點。
二、“和順”的中國民俗
管子曰:“不暮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泵褡宓陌l展與民族習俗息息相關。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積累了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僅漢族的節日、婚娶、壽誕、祭祀等風俗也可謂浩若煙海,難以言盡。在這些習俗活動中,“和順”始終承載著民俗的內容、民族的感情及人們的愿望。透過除夕夜、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夜、中秋節和重陽節等一年中的各個節日,團圓始終是亙古不變的主題。形形的節日充分反映了在中華民族的心目中對傳統節日風俗的重視和對祖輩師長的尊敬,寄托著中華兒女慎終追遠的濃濃盛情和吉祥團圓的殷殷企望。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題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平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沖擊與影響;一些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恒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里,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三、從中國民俗文化中找到空間展示的設計思路
1.從中國民俗文化中找到空間設計的哲學思路
一、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對于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體現,主要集中在居行民俗、禮節民俗、生活民俗、鄉土民俗等幾個方面,在分析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時,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作為諾貝爾獎的獲獎者,莫言是我國文壇上為數不多的成功者,而莫言的作品中就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可以說民俗文化是幫助莫言登上文壇的重要力量。莫言用他獨特的文字語言描述,將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現在讀者面前,莫言的眾多作品均得到了東西方的共同認可,如《紅高粱》、《生死疲勞》、《豐乳肥臀》等,莫言的每一部作品都蘊含著他獨特的精神向往及民俗文化內涵。
縱觀中國現當代文學,民俗文化各局千秋,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學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文學是讀者經驗的產物,而文本則具備互動性及不確定性,對文學作品中的民俗文化進行分析,也可以看做是對文學作品的一種闡釋,因此,在文學作品中,應該加強對民俗文化的重視力度,以此加深對文本閱讀的理解、感受。
二、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體現
( 一) 莫言作品中的鄉土鄉情民俗文化體現在20 世紀80 年代初期,莫言的《紅高粱》被廣大讀者評委我最愛的作品,《紅高粱》中真刀、真槍、真性情的語言進攻性,使其剛發表不就,就廣受歡迎,面對挑剔的發行商,《紅高粱》還能大受歡迎,不僅僅在于人物形象的生動塑造,還在于民俗文化的生動表達。在《紅高粱》中充滿了濃郁的鄉土鄉情,民俗文化的豐富性使得國內外讀者嘆為觀止,如姑娘坐花轎出嫁,在中國民俗文化中,花轎是特有的婚禮用轎,正所謂上錯花轎,嫁錯郎,這主要是描述對禮俗、民俗的忠誠,《紅高粱》中花轎的設置,將鄉土鄉情的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同時釀酒、飲酒也體現了民俗文化的鄉土鄉情,作品中血氣方剛的少年對新時代、新思想充滿了向往,憧憬著無拘無束的生活,由此大碗喝酒,可以說在中國人心理,酒是具有傳奇色彩的,讀者之所以感覺血氣方剛的少年有力壓群敵、以一敵百的氣勢,就是跟喝酒有很大的關系。在《紅高粱》中,作者強調酒的重要性,就是希望讀者能從作品中感受到傳統民俗文化的味道,《紅高粱》中對民俗文化鄉土鄉情的深刻描述,使得作品的民俗色彩、政治色彩更加豐富。
( 二) 實作品中的禮儀民俗文化體現
對于文學作品,在傳遞某種價值觀時,就需要設定這種價值觀 特有的禮儀性,實的《白鹿原》就是一部民俗文化十分濃厚的作品,《白鹿原》充分描述及定位了禮儀民俗,特別是在描述長子白孝文、長女白靈的誕生禮時,更是將禮儀之道描述的活靈活現。在實的作品中,集中將有禮志士的寬廣情懷和禮儀引起的民族氣節展現出來,凡事禮當先,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公共規則,禮是中華文化的內涵,對我國而言,治國安邦的關鍵就是禮。實在作品中,用禮對生命進行了詮釋,整個作品中,始終貫穿著禮的存在,因此,《白鹿原》被海外讀者評為最具中國味道的文學作品。
( 三) 莫言作品忠、勇、毅精神民俗文化體現
在莫言的作品中,讀者可以尋找到一種中國人獨有的精神,這種精神在于中華民族固有的性情、心態,可以說莫言的作品中具有十分強烈的視覺感官效果,同時每一個感覺刺激后面都有一個不清不楚的內涵,而這個內涵會對讀者的產生一種無形的力量,這就是民族文化中蘊含的精神。毫無疑問,《紅高粱》是一部充滿了勵志性的作品,也是一部展現中國忠、勇、毅精神的作品,作品通過對青年余占鰲的成長進行描述,以此讓人明白一個忠、勇、毅的道理。年少輕狂,為一時之快,做出很多啥事,多年闖蕩后,發現早已物是人非,但是國人的身份卻沒有改變,面對外辱,余占鰲意識到,丟什么也不能丟了民族氣節,這也是中國人民最質樸的品格。
摘 要:文章從民俗文化的內涵、形式入手,探討了大眾傳媒、大眾文化對民俗文化傳播與發展的影響,以及如何在大眾文化環境下如何借大眾傳播媒介之力傳播民俗文化,并提出傳播和發展民俗文化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民俗文化;大眾文化;大眾傳播媒介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10-0175-02
民俗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是我國民族文化傳承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有著獨特的意義特征和價值內涵。隨著大眾文化的興起與發展,一些樸素的民俗技藝和觀念也在不斷消逝,大眾文化與媒介變遷對民俗文化的生存、傳承與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民俗文化如何傳播、發展成為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
一、民俗的內涵及分類
何為民俗?目前尚未有標準的定義。一般來說,民俗是民間民眾的風俗和文化生活的統稱,也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它是在普通民眾的生產生活活動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質、精神的文化現象。也有觀點認為民俗即風俗,是一定人群在一定地理環境中生存、發展所形成的生活習慣。
在仲富蘭教授的定義當中民俗是一種積淀,是隨著人類的產生與發展而形成的,民眾世世代代生活的習慣是民俗,民眾世代生活的地域是民俗,節日、信仰、禮儀皆是民俗。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群體性、普遍性、傳承性和變異性等特征。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談及的民俗涉及內容頗多,其分類也一直難有定論,今日民俗學界公認的范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生產勞動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會組織民俗、歲時節日民俗、游藝民俗、民間觀念、民間文學、宗教及巫術、婚喪嫁娶。
民俗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的傳統與習慣,已經滲透在中國人的血液之中,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生活習慣。民俗文化是歷史積淀的產物,是地方生活的縮影,它歷經歲月,不斷發展,有些民俗甚至沿襲了幾千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是借以窺國人精神風貌的一面鏡子。然而隨著近代工業社會的到來,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快節奏、機械化的現代大眾文化生產生活方式逐漸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原有的思維模式以及生活習慣?,F代大眾文化與傳統民俗文化到底有何區別,各自對人們有怎樣的影響力?它們之間的矛盾是否不可調和?
二、大眾文化對民俗文化的影響力分析
(一)大眾文化與民俗文化的差異化
大眾文化是利用現代傳媒為工具和平臺,大批量的生產、復制,以大量、迅速地傳播信息,對受眾施以影響。作為一種消費文化,大眾文化具有由文化產業機構生產供現代大眾消費的商品屬性,它常常以商品的形式出現,以市場經濟的價值取向來衡量成敗。但是也因其制作方式的標準化以及批量生產、復制,而帶有鮮明的標準化、齊一化的特征,所以缺乏真正的文化藝術品的獨一無二的個性特征。而今的大眾文化逐漸變成了一種消費,注重經濟效益,越來越形式化、娛樂化。而民俗文化由于是在歷史發展中不斷變遷的,它更多的表現為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帶有一種規范、約束和教化的功能,注重倫理道德等,較之大眾文化的輕松娛樂,則稍顯理性和莊重。因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制約,它的傳播方式也多為人際之間的口耳相傳,以典型民俗文化形成區域為圓心向外擴散傳播,它的影響范圍并不如大眾文化般廣大,且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較難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而民俗文化多以一定的繁復的儀式或形式呈現,因而不易復制,不易操作,例如一些民俗技藝,雖有很大的文化價值,但因學習技藝的困難及繁復,瀕臨失傳的困境。
(二)大眾文化對民俗文化的正反兩方面作用
大眾文化以現代商業模式運行,采用現代傳媒進行大眾傳播,其影響力巨大,逐漸成為現代生活的主導文化。民俗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但較之大眾文化,影響力甚微,已呈現出逐漸被大眾文化弱化和消解的趨勢。而相對大眾文化“文化工業”的復制,民俗文化又因其獨特性而備受喜愛。究竟大眾文化對民俗文化的發展有何影響作用呢?筆者從正反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1.大眾文化對民俗文化的弱化和消解作用。大眾文化憑借靈活的傳播方式,已經延伸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尋常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電視、廣播、報紙、書籍等大眾媒介的強勢不間歇影響,使得電視、網絡等已成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娛樂方式,也是人民接觸最多的方式。人們的空閑時間有限,當大眾文化占據主導地位,用于民俗活動的時間也會相應的被擠占,以至于越來越少,對民俗文化的發展不利?,F代生活追求快節奏、簡單的生活,所以民俗活動的儀式觀在大眾文化中成為一種累贅,民俗活動對于服飾、工具器械、禮儀的要求,帶給人們一種繁復的心理感受,而去偏向選擇對此要求甚少、簡單通俗的大眾文化。以我國婚喪嫁娶風俗中的婚嫁儀式為例,有抬轎娶親、合髻(結發)的活動形式,嫁娶民俗以其莊重的儀式彰顯婚姻關系確立。隨著大眾文化的發展,簡單的西方婚嫁儀式逐漸受到歡迎,甚少有人舉行傳統的中式婚禮,轎車迎親代替了抬轎娶親,婚紗代替了喜服,宣誓代替了三拜,髻發的形式被取消了,而交換戒指則成為結婚的必要儀式。在大眾文化的社會環境下,民俗文化的存活空間大大縮小,影響力也日漸微弱,大眾文化對民俗文化存在一定的弱化和消解作用。
2.大眾文化對民俗文化的推動作用。大眾文化的大眾媒介傳播形式對民俗文化的傳播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民俗文化的傳播范圍較小,且日益受到大眾文化的沖擊,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民俗活動是有限的,因此民俗文化需要更為寬廣的傳播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和傳承。大眾傳播媒介正是這樣一個極佳的平臺。電視節目中對社戲、踩高蹺、扭秧歌等等民俗活動的播報,讓沒有參加過這些活動的人也能對此民俗略知一二。一些旅游頻道對于各地特色建筑、飲食、服飾等等的介紹,網絡上各種旅游攻略中的特色美食推薦、好玩項目、當地民俗風情的帖子,也對民俗文化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大眾文化憑借大眾傳播方式為民俗的傳播提供了龐大受眾群體。更多的時候,民俗文化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依托于大眾文化的傳播方式,成為大眾文化傳播的內容。我們越來越發現,清明踏春、端午劃龍舟等民俗活動的舉辦已不僅是自發的行為,背后是有組織的企業或者贊助商,漸漸出現了廣告的身影。各種傳統工藝品販賣處會有制作技藝的展示,如泥塑、布藝等。各種民俗文化依托商業化的模式在大眾媒介中頻頻展現。
三、民俗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啟示
面對民俗文化在大眾文化語境下式微的境況,保護傳統民俗文化、促進民俗文化的傳播和傳承更顯得日益緊迫。
(一)要保護民俗文化的純粹性,保持其文化內涵
民俗是歷史與文化積淀的產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是歷史的折射和縮影,決不能為商業運作而失去其內涵。在興起的民俗旅游中,當地的節日風俗等本應該是結合時宜的特定活動,而有些地方卻將祭祀、跳舞等在特定時間地點才舉行的民俗活動,隨時隨意根據游客的需要進行展演,或者為了減少成本對儀式簡略或直接省略民俗活動中的某些過程,或者是表演痕跡過重,這樣活動本身的神圣和莊重感蕩然無存,游客只是在一堆形式或儀式拍照逗樂,感受不到民俗的文化內涵,這對于民俗文化亦是一種傷害,對于民俗文化的傳播也極為不利。有些民間工藝比如木刻、泥塑等需要超高的技藝去制作才能得其精髓,而過度的商業化使一些粗制濫造的偽工藝品充斥街頭,這些偽工藝品是對真正的民俗技藝的一種侮辱,容易買者這些技藝不過如此的論斷,也是對民俗文化的傷害。因此,必須保證我們傳播的民俗文化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俗文化,不是為了商業利益而扭曲化的民俗文化,這才是民俗文化傳播傳承中最根本的前提。
(二)注重開發民俗資源,促進民俗文化產業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當地人要以全局的眼光,從現有文化中發掘出自己族群和地域的特色民俗文化資源。民俗文化資源開發要堅持可持續性原則,以先進的科學理念做指導,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開發,促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同發展。民俗文化的資源開發在旅游業上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例如位于深圳市錦繡中華西側的中國民俗文化村的開發建設,內含22個的25個村寨,均按1:1的比例建成,通過民族風情表演、民間手工藝展示、特定時期舉辦大型民間節慶活動,如華夏民族大廟會、西雙版納風情月、內蒙古風情周等多種方式,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示出我國各民族原汁原味、豐富多彩的民風民情和民俗文化,讓游客充分感受中華民族的靈魂和魅力,并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民俗文化展示、參與體驗式經濟也不斷發展,涉及制造業、休閑農業等。民俗文化旅游還能帶動相關服務業、手工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解決當地民眾就業、增收問題,經濟的發展又進而推動文化事業的繁榮。
(三)民俗文化要借助大眾媒介進行傳播推廣
正如前文所論證,大眾傳播媒介以靈活的傳播方式和龐大的受眾群體在傳播文化方面取得了強勢的效果,民俗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如果借助其多樣靈活的傳播方式,對民俗文化傳播推廣一定大有裨益。熱播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對“打鐵花”這樣一種民間傳統技藝的展示,讓更多的人驚嘆“打鐵花”這項民俗活動的魅力和其中蘊含的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這項鮮為人知的民俗技藝正是通過熱播電視欄目這樣一種大眾傳播媒介取得了可觀的宣傳效果。民俗文化,單從名稱就可以直觀的知道其是屬于民眾性的資源,而非官方的,在今天大眾文化的發展語境下,民俗文化傳播走向商業化是不可避免的發展道路,媒介的造勢推廣對其傳播、發展和傳承也將產生深刻影響。
參考文獻:
[1]王雅琨.民俗文化在大眾傳媒中的傳播效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2]孫云春,姚周輝.試論大眾古文化影響下的民俗文化[J].溫州大學學報.2007(1).
[3]孫天勝.民俗旅游對民間文化的傷害[J].民間文化論壇,2005(3).
[4]王力尉.民族文化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2(16).
[5]富仲蘭.上海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N].文匯報,2012-04-23.
[6]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7]白月嬌.新形勢下我國民俗文化發展的意義和對策[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S1).
[8]刁統菊,曲洪,劉愛昕.我國民俗文化的現狀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5).
為此,我根據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結全我們慶陽的民俗文化特色,對學生進行了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一、引領學生尋根求源,感受民俗文化的歷史魅力
慶陽地區的香包、社火和廟會,歷史久遠,形式豐富多樣。這些已經成為當地喜聞樂見的主要民俗文化活動。作為土生土長的慶陽青少年來說,早已耳濡目染、習以為常了。但若要問起他們對于這些民俗的歷史知識,卻知之甚少。他們只是跟隨著鄉村群眾湊湊熱鬧,覺得好玩而已。當然這些民俗文化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下來的,很少有專門的述著。這對于現代青少年來說,如同早已過時的“古董”,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鑒于此,我特意結合語文教學中綜合學習活動,設置了“回歸鄉土,走進民俗”的專題活動,并且設計了“選擇自己最喜歡、最熟悉的一種民俗文化活動,談談它的起源、形成和發展。”(要求學生以解說員的身份向老師和同學介紹)通過查閱資料、詢問父母、采訪村民等方法,讓學生了解慶陽的民俗文化,追尋歷史淵源,探究這些民俗活動中所沉淀下來的傳統文化內涵。對于學生所收集到的相關資料,我進行了歸納,在班級內舉辦了“說說家鄉民俗”的專題黑板報,進行交流,資源共享。通過這些活動,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關注家鄉的民俗文化傳統,為家鄉的民俗文化發展獻計獻策。
二、鼓勵學生參與活動,感受民俗文化的精神內涵
“正月里,過大年,秧歌社火鬧翻天?!鄙缁鹗菓c陽鄉村民間重要的文化娛樂活動,也有著深遠的歷史傳統。許多鄉村的學生,小時候都參加過這種民間娛樂活動,對“社火”有著親身經歷的感受。但對于這種自娛自樂的民間活動所包含的文化內涵知之甚少,甚至有的同學只看到其迷信的一面,認為是一種單純的敬神祈福活動,卻沒有從中發現深厚的傳統文化意義。社火之所以安排在春節以后,我想這不僅僅是為了增添節日的熱鬧氣氛,還與北方的農耕文化有關。春節期間,大地封凍,田間地頭無農事可做,正是一年中難得的農閑時節。在風吹雨淋中苦了一年的莊稼漢,這時也能享受這短暫的休閑。于是祖祖輩輩口傳心授的社火活動,也正好填補了他們精神上的空白,成為表達激情、寄托愿望的精神安慰。
逛廟會,看大戲,是我們慶陽的又一大特色民俗。廟會都以寺院或廟觀為依托,以某神的“生日”“坐化日”或“顯圣日”為正會日定期舉行。后來發展成為一種集祀神、娛樂、交易于一體的“廟會”文化。凡遇廟會必有大戲助興。唱戲首先是為了酬神,每次廟會的“神戲”必不可少;其次人們借此進行娛樂活動,戲迷們也好過一把戲癮。每日唱兩場戲,戲臺前總是擁滿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慶陽的廟會還是地域性物資交流的市場。每到地方廟會進行時,各路商販聞信趕來,商賈云集,擺攤設點,搭棚營業,時新貨物,琳瑯滿目。廟會也是當地飲食文化的綜合反映。這期間孩子們總能從大人那得到零用錢,可以買自己向往已久的玩具,也可以大飽口福地解解饞。對于鄉村學生而言,他們認識和接觸這種民俗活動有著切身感受。許多的學生在自己的作文中都對當地的廟會有過精彩的描寫。如果能加以引導,讓他們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這些民俗活動中,更多地了解當地民俗的文化內涵,那么,家鄉的這些豐富多彩的民俗不僅成為寫作的好素材,也能激發起他們更加熱愛家鄉的感情。
三、倡導學生積極宣傳,保護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
一、民俗文化資源在旅游發展中的地位作用
(一)民俗文化自身蘊含豐富的旅游資源,地位重要而且不可替代
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尤其是各少數民族都具有各自的生活方式、餐飲文化、民族服飾、建筑風格、人文景觀、勞作方式、文藝形式、風俗人情、民族工藝等,這些獨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點成就了其基礎性的壟斷性地位,形成地區獨特的旅游吸引力。
(二)民俗文化自身具有獨特的魅力吸引,能滿足旅游者多種需求
有形的民俗服飾、建筑、工藝品等自然流露出的質樸之美能給游客純真的審美感受;傳統的民族節慶如達斡爾族的庫木勒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壯族的“三月歌圩”等民族活動能夠使游客參與互動,滿足娛樂需求;到民族聚居地參與體驗民俗生活、了解民族文化和民俗風情更能增加相互理解,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三)民俗文化資源能促進特色旅游發展,關系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依托民俗文化資源優勢開展特色旅游能使民俗文化資源的挖掘、研究、開發、宣傳等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視,有利于民俗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擴大地區影響力。同時,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發展也能帶動其他產業鏈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增加財政稅收,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二、借助民俗文化資源優勢發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策略
(一)加強對地方民俗文化的挖掘與研究,凸顯民俗文化資源魅力
地方政府和旅游經營者都要對弘揚民俗文化引起足夠重視,充分發揮歷史學家、文化學者、民俗傳人、文藝團體、文化研發機構的優勢和作用,鼓勵、引導、支持全社會參與對地方民俗文化資源的普查、挖掘和研究,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讓瀕臨毀滅、失傳的有型的民俗建筑景觀得到及時修繕翻建,讓無形的民俗文化重放異彩。要對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重點研究,深入挖掘,通過文字、聲音、影像、藝術表演、專題展覽等形式加大展示力度,讓更多的游客對民俗文化有更深入詳實的了解,凸顯民俗文化資源的魅力。
(二)不斷豐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內涵,重視民俗文化旅游互動
要研究游客心理,通過多種形式讓游客滿足求知、求新、獵奇、休閑、審美、娛樂等多重需求,讓游客眼有所看、耳有所聞、腦有所思、心所有得。民俗文化融入靜態的參觀游覽,更要融入愉悅的互動體驗,提高旅游的趣味性和參與性。要加強博物館、展示廳、陳列室、民俗風情園建設,讓特色民俗文化內涵得到完整展示。同時,更要加強旅游項目的娛樂性與互動性,讓游客能夠以愉悅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態參與到活動中,讓他們通過身臨其境體驗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在活動中感受中華文化的輝煌燦爛與博大精深。
(三)加強對地方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謹防民俗文化異化同化
“原汁原味”才是民俗文化魅力所在,一旦失去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點,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必須加強保護,謹防受到其他思想和文化的沖擊和影響而產生異化或同化。旅游地要注重對民俗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傳承,加強對瀕臨消失、異化的民俗文化的再現,宣傳民俗文化的價值所在,增強旅游地居民的自豪感,能理性看待外來影響而不盲目效仿。政府相關部門要為民俗文化傳承和發展提供平臺和條件,讓民俗文化得到鞏固和加強。加大對外宣傳,提高游客的認知度和認同感,減少不必要的誤解和不良影響。
(四)加強民俗文化與其他旅游項目融合,創造機會宣傳民俗文化
作為文化資源,民俗文化的展示可以突破地域和場地,為民俗文化的宣傳、發展和傳承提供了條件。在民俗文化發源地或民族聚居地,通過民俗旅游專線或主題游將民俗文化與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文物古跡等有機整合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另外,還可以將民俗文化與其他旅游項目建設有機整合,在國內外大型旅游景區、重要旅游城市開辟民俗文化旅游專區,將民俗歌舞表演、建筑藝術,餐飲文化、服裝展示、特色娛樂項目、民俗工藝品加工等進行綜合開發和集中展示,讓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機會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五)加強對地方民俗文化的發展與傳承,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民俗文化;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5-322-01
現代著名學者錢穆曾說:“風俗為文化奠深基,茍非能形成為風俗,則文化理想僅如空中樓閣,終將煙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一個民族的民眾文化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的滲透,可以讓學生了解、吸納我們民族文化中的精華,成為一代有文化有素養之人,成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中學語文教學中民俗文化滲透的可行性
1、中學生的特點為民族文化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中學生正處于青春年少之時,他們的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們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的能力都很強。中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內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著中華民族傳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有許多展現中華民族傳統精神品質的優秀篇章,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能夠有所側重的加以點撥,在啟發學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內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與假惡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學生在學習掌握新知識的時侯,他們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鮮感都很強,他們往往更喜歡學習趣味性的知識,更喜歡多姿多彩的課堂,對教師的照本宣科地講解和枯燥無味的知識傳授不感興趣。而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和民俗文化知識就能夠豐富課堂教學,這些知識在課文教學中往往能滿足學生的更多需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諺語或一些古老的民間傳說故事作為新課的導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中學語文課程特點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頒布,對教材的編寫提出了新的建議,提到教材編寫“應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理解和尊重多元(樣)文化”“開闊學生視野”。中學語文教材的這些特點也具體體現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課文有魯迅的《社戲》、《故鄉》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綱》,孫犁的《蘆花蕩》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課文有《茶館》《荷花淀》《胡同文化》《我與地壇》等,中學生在學習這些課文的時候,既提高了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民俗文化的途徑和方法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雖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并不屬于常規的語文教學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民俗文化的講解和滲透時需要結合具體的授課內容,尋找有效途徑和具體方法進行分析、滲透。
1、通過突破中學語文課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進行民俗文化的滲透
中學語文教材有相當一部分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它也是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如果在講授過程中不能進行正確的解讀,那么,學生在對課文的理解就會不完整、不深入,這就需要教師對這些民俗文化進行正確的分析,詳細地講解。
2、通過發現、領悟中學語文課本中經典文學作品的內涵來進行民俗文化滲透
在中學語文課本中,許多經典古詩詞的豐富內涵往往是通過具有民俗風情的事物來表達的,例如“月”“柳”“菊”“茱萸”“龍舟”等。在講授這些經典詩歌時,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蘊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內涵的理解。
3、通過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寫作訓練來進行民俗文化滲透
民俗經過歷史的積淀,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祭祖掃墓的清明節、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節等,都表達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學期間,教師如果能夠緊扣不同的時令節日,對中學生進行相關的作文訓練,可以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通過這些有針對性的寫作訓練,給學生提供一條走進民俗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途徑,使學生在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時,對民俗文化進行有選擇地吸收。
4、通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課外實踐活動來進行民俗文化的滲透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在中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學??梢赃m當安排一些有關民俗內容的課外活動。例如,有條件的學??梢匝埫袼讓<一蛘哂嘘P老師給學生舉行民俗講座。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當地有民俗特色的節日慶典、植樹活動、登高賞菊、龍舟競賽等活動,從而使學生親身感受民俗風情,受到積極的熏陶和感染。學生還可以開展有關民俗風情的研究性學習。參加有關民俗風情活動后,寫出有關感受,寫出調查報告。也可以結合鄉土教材實地考察,開展有益的民俗活動,舉行民俗知識大賽等。這樣在課堂學習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學生的民俗知識興趣,以健康樸素的民俗文化強化學生的知識人格,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能力。課外實踐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對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應當把握的原則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華與糟泊共存的特點及在中學語文課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點,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民俗文化滲透教育應掌握適當的原則。
關鍵詞:民俗旅游;文化;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34-0125-02
民俗是一種地方文化,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民俗旅游是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民俗事象和民俗內容為載體,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獨特的文化內涵,通過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以滿足游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伴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民俗旅游已成為21世紀最受百姓追捧的旅游項目。
一、民俗旅游的特征
民俗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游。與其他旅游形式相比,其具有很強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是人文旅游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旅游形式之一。具體特征表現為:
(一)民族性與地域性
我國有56個民族,各民族的民俗風情差異較大。從衣食住行等生活習俗到等精神意識,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俗文化。各個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了各具魅力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我國幅員遼闊,各民族文化又帶有極強的地域性,同一個民族,由于居住地不同,其民俗文化也風格迥異。因此,民俗旅游具有較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二)文化性與藝術性
民俗是民族的標志,是廣大人民生活智慧和生產藝術的結晶,它涵蓋著廣泛的文化內容,如飲食、節日、藝術、等,幾乎涉及文化領域的各個方面。民俗文化的藝術性充分體現在民族歌舞、民族工藝、民族建筑、民族服飾等方面。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種,其本質是一種文化消費行為,因此,具有鮮明的文化性與藝術性。
(三)大眾性與參與性
民俗文化來源于人民,回饋于人民。人民是民俗文化的創造者、表現者、支持者、參與者。無論是民俗旅游的發展還是開發,都依托于人民群眾的創造和需求,其發展更取決于人民群眾的支持與參與。因此,從供需結構而言,民俗旅游比自然風光旅游、歷史古跡旅游具有更為明顯的大眾性和參與性。
(四)多樣性與神秘性
民俗包括物質民俗、精神民俗和社會民俗各個方面,涵蓋內容之多、范圍之廣、內涵之深是其他任何一種文化旅游所無法比擬的。民俗的多樣性決定了民俗旅游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使游客產生強烈的神秘感,從而激發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樣性與神秘性使民俗文化旅游擁有豐富的內容和巨大的吸引力。
二、民俗旅游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驚人的發展速度令世人驚嘆。伴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民俗旅游也得到全面發展。如今,民俗旅游已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內容。
(一)國內民俗旅游發展現狀
80年代,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依托自身優勢開展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種風情旅游活動,民俗區和文化村是我國最早形成的民俗旅游聚焦地。如深圳的中國民俗文化村、山西的丁村民俗博物館、重慶巴渝文化村、寧波象山民俗文化村、湖南客家民俗文化村、土樓民俗文化村、阿沛民俗文化村等。如今,每個省都建有多個各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俗區和文化村,各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民俗旅游更是開展得如火如荼,已成為當地旅游的主打品牌。
1989年,我國第一個大型民俗旅游主題公園“錦繡中華”在深圳開業,從此,主題公園為民俗旅游的發展開辟新的領域。河南開封的清明上河園再現了宋朝古都的往昔,廣州清遠故鄉里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匯集著當地民俗的精華。此外,江蘇烏鎮、云南麗江古城、山西喬家大院等古城、古鎮,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敞開的主題公園,是民俗旅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從1992年開始,中國國家旅游局以民俗事象為主題,組織策劃多次專項旅游活動,如1995年的“中國民俗風情游”、1998年的“華夏城鄉游”、2002年的“中國民間藝術游”、2004年的“中國百姓生活游”等。各級地方政府組織籌辦的民俗旅游活動更是舉不勝舉,如無錫華西村開展江南水鄉特色的民俗旅游,山東安丘縣石家莊村開展帶有中國北方特點的民俗旅游。在政府的主導、推進下,以民俗為主體的文化旅游在中國蓬勃發展。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旅游業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社會格局下,旅游對文化內涵的挖掘越來越深入,游客對文化內涵的認知越來越高。民俗旅游作為文化旅游的主要形式,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需求,它不僅能滿足人們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而且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多樣的表現形式、獨特的地域風格令關注的人們心馳神往、令已游的客人回味無窮。民俗旅游是當今我國旅游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我國民俗旅游發展展望
對美、日、法、英、德5國游客訪華動機的調查表明:了解中國人民生活是首要目的,其次是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最后是游覽風光和品嘗佳肴。另一對訪華美國游客的抽樣調查表明:欣賞名勝古跡的占26%,而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最感興趣的高達56.7%??梢?,旅游活動正在從單一的觀光旅游向文化旅游發展。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為部分國人的剛性需求,視覺的沖擊加上心靈的震撼令越來越多的游人喜歡民俗旅游這種形式。總之,中國的崛起令世人贊嘆,中國的民俗令游客心動。因此,從需求角度而言,無論是國外游客還是國內游客,人們對民俗旅游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民俗旅游的需求空間越來越廣闊。從供給角度而言,我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是名副其實的旅游資源大國,素有“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之說。“十一五”期間,我國明確提出“將旅游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這是對旅游發展的全新定位,這為民俗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國正在從人力、物力、財力各個方面助推旅游業的全面發展,政府的主導必將提升民俗旅游的供給水平。此外,民俗地居民愿意敞開家門發展旅游的強烈意愿也為民俗旅游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三、民俗旅游的開發
用科學發展觀審視后發現,我國民俗旅游越來越拋離其原生態的文化生存語境,隨意策劃、低端同質導致旅游產品缺乏特色。民俗旅游開發應遵循一定的原則,更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的共同努力。
(一)民俗旅游的開發原則
文化性原則。在物質生活豐厚的今天,精神文明備顯重要。文化作為精神文明的根基,是各種旅游形式的靈魂所在。在開發民俗旅游資源時,開發者應從史學、民俗學、社會學、文學等多角度進行研究,把民俗文化的“神”與“形”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在整合包裝中凸顯地域特色,完整地表現民俗文化的精華,豐富民俗旅游的文化意蘊,提高游客的參與度。
獨特性原則。民俗旅游不僅包含著民族的差異性,而且包含著民俗的區域差異性。把握游客“求新、求奇、求樂、求知”的旅游動機,使游客真正體驗到與自己生活環境不同的異質文化是開發的重點。在開發時要遵循獨特性原則,凸顯自身的人文優勢和地域優勢,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本地區的獨特優勢,充分體現其異質性,緊緊抓住民俗文化旅游的生命所在。
保護性原則?!捌茐牧嗣麆俟袍E,就失掉了旅游業賴以生存的屬性和環境”(瑞士旅游局局長瓦爾特·勒先生)。保護不僅是對民俗旅游資源的保護,而且包含著對人類生存空間的保護。從長遠看,保護民間藝術文化不僅能保護歷史文明的豐碩成果,而且可以為我國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深層開發提供寶貴的文化資源。因此,開發必須以保護為前提,在保護中挽救瀕臨消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建筑藝術群等。
體驗性原則。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和自然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相比,其最大的優勢在于游客可以親自參與到民俗活動中,體驗民風民俗,感受濃郁的人情味。因此,在進行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時,必須在深入發掘旅游地民俗事象文化內涵的基礎上,為旅游者創造廣泛參與民俗活動的機會,體現文化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