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農業產業化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3-09-10 14:39: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產業化高質量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為了深入研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基地建設政策扶持問題,更好地發揮農業產業化政策效應,推動龍頭企業原料基地建設取得新成效,3月17日,省農委邀請長春大成、修正藥業、華正集團等10家省內知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3個地區的農業產業化辦公室負責人開展座談,共同謀劃推進我省農業產業化發展之大計。省農委副巡視員吳國良、省農委農業產業化辦公室主任李偉華、副主任鄭德民參加座談會。
參加座談會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涵蓋了種植、養殖、特產及農產品加工等多個領域。企業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各自企業的基地建設情況,基地投入情況,政策扶持情況以及企業在科技創新、品牌建設、市場開拓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并結合企業自身特點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吉林市、四平市和延邊州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的負責同志也就如何促進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基地建設談了各自的想法。
吳國良副巡視員真誠地感謝企業家們對我省農業產業化發展提出的中肯意見和建議。他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產業化發展。今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起步開局之年,如何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提供指導服務,推動企業發展至關重要。我省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都非常重視基地建設,注重提高產品的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品牌建設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在提高質量和增加效益的同時,堅持低碳環保的發展理念,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圍繞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農業產業經濟帶,打造成渝、川南經濟區“米袋子”、“果盤子”和“菜籃子”,重點建設三大產業基地。開展“五個狠抓”(抓規劃實施、抓重點項目、抓科技推動、抓品牌建設、抓市場開拓)行動,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產業集群,圍繞主導產業全面提升農產品加工水平,延長農業產業化鏈條和配套服務能力,在產業上逐步形成新優勢,促進農業產業化升級。
1.建立優質糧油產業基地在示范點建立水稻高產優質稻核心示范區、優質專用玉米核心示范區、“雙低”油菜產業基地核心示范區。通過示范片輻射帶動全縣水稻高產優質稻面積達到70%,優質專用玉米面積達到70%,油菜全面實現“雙低”化,作物單產水平明顯提高。
2.建立無公害優質蔬菜產業基地立足成渝經濟區建設,按照“擴大規模、嚴格標準、提高質量、精深加工”的思路,重點抓好反季節蔬菜,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綠色蔬菜、蔬菜儲藏保鮮和精深加工。通過工廠化育苗、現代化栽培、集約化生產,擴大規模,提高加工質量,打響資中冬尖品牌。充分發揮全縣自流灌溉區的水源、土壤、環境和人力資源優勢,成片規劃,連片開發。輻射帶動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年加工能力達15萬噸,帶動20萬農戶增收致富,全縣良種覆蓋率97%以上;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普及率82%,蔬菜加工率達到30%。
3.建立優質水果產業基地按照“鮮食加工并舉”的發展思路,打響資中血橙品牌,因地制宜開展資中血橙、尤力克檸檬、不知火雜柑和枇杷的種植;擴大早、晚熟優質鮮果和干果種植面積,延長上市期,建設成渝經濟區優質水果產業基地,將優質水果產業打造成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
二、成立大協會,助推農村經濟大發展
圍繞我縣特色產業,成立相應的協會和專合組織,充分發揮各類協會和專合組織推動發展的作用,并通過農業項目支撐,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農業的物質技術裝備水平和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農產品供銷渠道更加廣闊,村民的物質生活更加寬裕,人均純收入年均遞增2000元以上,全縣農村經濟飛速發展。
1.結合實際,著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協會在全縣33個鄉鎮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形成“農技部門+鄉鎮政府+農業產業化協會+農業示范園+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帶動農戶從事產業化經營。
2.強化管理,引導協會運轉實現規范化公選有威望的村組干部為協會負責人,支持懂經營、會管理的致富能手通過選舉進入協會領導層。完善協會制度,建立自律和協調發展制度;充分發揮服務功能,建立為民服務承諾制度;透明經費管理,建立會務公開制度;幫助農民發展,建立幫扶制度,根據發展情況對實力小、帶動力弱、示范效果差的協會進行合并。
一、現狀與問題
當前,在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究竟面臨哪些困難和問題呢?據調查了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難題:
培植主導產業難。主導產業是指能支撐區域經濟狀況和有鮮明特色的產業,是農業產業化的源頭和基礎。然而,從目前農業自然資源豐富,且多宜性強的一些地方情況看,現在真正能夠穩定發展,可稱主導產業的仍然還是幾個傳統產業,許多市場前景廣闊、自然資源潛力和潛在經濟優勢大的新興產業,如特種經濟作物種植、特殊畜禽和水產品養殖搞不起來,就是搞起來了,也只是曇花一現,形不成規模。究其原因,既有技術、資金上的問題,又有體制制約、信息不靈、銷售受阻等問題。這些問題至今仍未從根本上解決,也是農業產業化中培植主導產業難的根本原因。
建設生產基地難。生產基地是主導產業存在和發展的空間載體、龍頭企業的依托,是農業產業化的基礎條件。從目前已建成的基地情況看,真正有規模、夠檔次、稱得上基地的也只有幾個傳統老基地。不少新基地規模小,檔次低,最大問題是分散建設、簡單趨同。有的脫離實際,與本地資源特點和經濟格局背離;有的基礎設施配套不全,不少項目成為“胡子工程”,不能進入實際運轉,致使基地建設不能盡快變成實際生產力。
發展龍頭企業難。龍頭企業是指既能帶動基地發展,又能拉長產業鏈條,且基礎雄厚、輻射面廣的農副產品加工、銷售企業或企業集團。它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的中心環節。從目前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情況來看,一是規模小,二是數量少,三是實力弱,四是素質低,農副產品加工嚴重滯后,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以湖南永州市為例,據統計,全市現有農副產品加工企業余家,絕大多數資產規模小,生產能力小,帶動能力弱。龍頭企業的發展不平衡、不理想,已成為阻礙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瓶頸”問題。從企業外部環境看,原材料、燃料、交通運輸成本輪番上漲;不合理負擔有增無減;加工產品銷售不暢等等,使不少龍頭企業發展困難重重,龍頭型產業更難以形成?,F代商貿工業
拉長產業鏈條難。農業產業化就是把一個農產品升格為一個系列產品,使農業成為包括種植、養殖、加工、流通在內的完整的產業系列。產業鏈條的長短、“鏈條節”的多少,一般決定著農副產品轉化增值的大小。因此,拉長產業鏈條是農業產業化又一個關鍵性環節。從目前情況看,農業產業鏈條總的是:一斷二短三惡性拉長占相當比例。一斷,指多數農副產品轉化增值分別在不同利益主體手中實現,利益分別由不同主體獨享。二短,指多數農副產品仍然停留在賣原料上,通常只有一個“鏈條節”,即使加工,也只是初級加工、粗加工,頂多兩到三個“鏈條節”,就囫圇賣了;營銷距離也短,絕大多數就地出售,出縣、市的不多,打出省界、國界的實在太少。三惡性,指農副產品同城倒賣、坐地販銷、互相殺價等惡性拉長產業鏈條的現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是體制封閉和地域封閉;二是經濟增長方式落后;三是科技開發推廣困難。
擴大經營規模難。沒有規模就沒有效益。目前,多數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儲運、銷售都未形成規模,專業種養大戶和加工企業集團少。這些問題主要是由小生產與大市場矛盾所致,具體表現為“三個分散”和“三個渠道不暢”。三個分散:一是農副產品生產上的家庭小生產的分散經營;二是農副產品加工上的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的鄉鎮企業的分散布局;三是農副產品流通上的提籃小賣、小推、小販式的分散營銷。三個渠道不暢:一是農村土地流轉渠道不暢;二是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的渠道不暢;三是農副產品交換渠道不暢,使小生產與大市場矛盾成為一個“死結”,頑固地阻礙著農業產業化發展。
拓寬銷售渠道難。農副產品銷售不暢主要是市場尤其是農村市場發育不全。從目前農村市場發育情況看,總的是發育滯后,不能適應農副產品和生產要素流通的要求。具體表現在:①市場建設滯后,絕大部分農村只有零星、分散的初級市場,沒有或少有集中性、大規模、功能齊全、輻射力強的農副產品專業市場、綜合市場和中心市場;只有初級產品市場,沒有或少有中、高等級的生產要素市場;只有現貨市場,沒有或少有農副產品期貨市場。②市場載體脆弱,設備落后、簡陋,有的沒有設施,有市無場。③市場機制不健全,主要是價格關系不順,工農產品比價和農產品內部比價不合理;市場管理、市場服務不到位。
二、對策與建議
上述現狀與難題的存在,導致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存在諸多困難和障礙,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實的表現。因此,更新觀念,消除障礙,轉變方式,完善設施,搞好服務,發育市場,是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
更新觀念,消除思想障礙。首先,要樹立大產業思想,要把農業看成一個包括工、商、建、運、科、教、文、衛在內的大產業,既讓農業包含其他產業,又讓其他產業包含農業,不自我封閉、互相封閉,不自絕于其他產業;其次,要樹立大開放思想,要從根本上打破產業封閉,實行產業大開放,各產業要互相通開,以此帶動城鄉通開、內外通開,以至所有制通開和產銷通開,搞活經濟,加快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再次,要樹立大聯結思想,在傳統分工分業的基礎上,要堅持農業與其他產業有機結合,開放發展,聯合發展,既分工又合作,在分工的基礎上合作,在合作的指導下分工,不離開農業,不拋棄農業,不損害農業,擰在一起,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完善設施,消除條件障礙。一是要圍繞培植主導產業、發展龍頭企業、建設生產基地和農村市場體系,加快農田水利、農機化、交通通訊、城鄉市場、科教文衛五大系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進農業產業化條件;二是要根據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目標,統一制定建設計劃,配套完善、鞏固提高和管好用好現有設施,加快建好在建設施,積極研究、開發后備設施;三是要堅持抓好防洪、灌溉、排澇三大體系為主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開展以改造中低產田、中低產園、中低產塘為重點,實行山、水、田、村、林、電、路綜合治理的農業綜合開發,提高土地、山林、水面等的利用率和產出率;四是要堅持以交通通訊開路,盡快建成內外暢通的運輸網絡和通訊網絡,不斷提高農機裝備水平和農機化水平,不斷完善農業產業化基礎設施。
深化改革,消除體制障礙。完善健全、雙層經營體制、股份合作制、市場調節機制與農業產業化經營體制的配套,為發展龍頭企業,建立“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龍型”生產經營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對農村土地要強化所有權,明確發包權,穩定承包權,放活使用權,逐步完善土地使用權流轉制度,使土地向種田能手集中,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要轉化經營機制,活化生產要素,激發多種所有制合作的農村經濟活力;要在充分發揮家庭經營積極性的同時,注意發揮統一經營的優越性,管好用好集體資產,開發多種經營基地,興辦村組企業,提高統一經營層次的實力和服務功能;要在堅持市場取向改革的同時,加強調控力度,切實減少農民不合理負擔,進一步加大保護和扶持農業的力度。
轉變方式,消除技術障礙。第一,要不斷更新和改良品種,大力組織和實施農業的“種苗工程”,不斷培育優良農作物品種、苗木、畜禽及水產品品種,促進種養良種化、優質化;第二,要大力推廣應用現有的農業科技成果,使之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推廣網絡,通過農、科、教三位一體等途徑,開展對廣大農民的文化教育和科技培訓,在農村培養更多能夠掌握和運用先進科技的新型農民,真正使先進科技進入千家萬戶,進入田間地頭;第三,建立健全技術先進、設備精良的農副產品加工轉化增值體系,通過發展高質量、高附加值的飼料工業,把種養業有機結合,促進農業由傳統的二元結構向三元結構發展;第四,不斷創新種養加、產供銷、農工商、內外貿、經科教一體化的農業發展模式,對區域性主導產業實行專業化生產、工程化開發、系列化加工、企業化管理、集約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使農業走上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自我調節的良性發展軌道。
搞好服務,消除環境障礙。一是搞好政策服務,切實制定和落實支持農業產業化的優惠政策,在龍頭企業的立項、申報、審批以及土地征用、稅費征收等方面給予優惠;切實落實農業科技人員的優惠政策、各項待遇,鼓勵科技人員到農村承包、領辦各類農業項目,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二是搞好資金服務,調整資金投向,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的投入,特別要集中資金保大項目、大龍頭,使龍頭強,龍身壯,龍尾長;三是搞好領導服務,轉變政府職能、工作作風、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由過去重點抓地域、抓環節轉移到重點抓產業、抓產品,由過去抓個別鄉鎮村組示范轉移到抓主導產業、基地建設和龍頭企業的形成和發展,由過去包片、包點轉移到包產業等;四是搞好農民自我服務,在發展集體企業,壯大集體經濟的基礎上,拓寬集體經營服務領域,建立健全以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為主的農民自我服務體系,搞好農作物植保、農機、農資、信息、流通等方面的自我服務。
關鍵詞:濟南市;龍頭企業;現狀;展望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成利用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帶動農戶發展專業化、標準化、規?;?、集約化生產,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主體,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對于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現代農業建設和農民就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近年來,濟南市各級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工作重點,強化措施,多元推進,使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保持平穩發展的良好態勢。
1基本情況
1.1概況
1.1.1企業規模不斷壯大目前,濟南市規模以上(銷售收入500萬元)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536家,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00家,其中省級33家、國家級4家。2015年濟南市實現銷售收入446.6億元,其中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10家,過億元的67家;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2015年銷售收入總計達到347.9億元,占總數的77.91%,它們是全市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主力軍,這些企業當中除了培育壯大的佳寶、民天等本土企業以外,還有招商引進的現代牧業、鼎泰牧業等一批實力較強的行業龍頭,為濟南市農業企業發展起著龍頭引領的重要作用。1.1.2經營領域不斷拓寬依托各地資源與區位優勢,經過多年的引導與支持,濟南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經營領域已經拓展和覆蓋了糧食、畜牧、林業、果蔬等主導產業,有效地促進了主導產業的壯大。各產業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分布為糧食127家、畜牧101家、林業84家、蔬菜86家、棉麻19家、油料9家、水產8家,其他農業102家。近幾年,各級著力引進工商資本投入農業,利用工業領域積累的經驗及資源,轉化成自身優勢,新建生物質發電、生物有機肥等一批新興產業項目,這些項目發展前景廣、后勁足,為傳統農業注入了新的活力。1.1.3產業集群集聚效應凸顯各縣區圍繞特色主導產業,科學規劃,著力打造,已經形成了產業集群發展的格局,集聚效應凸顯。長清區的茶葉、中藥材,平陰的玫瑰、食用菌,濟陽的設施蔬菜、章丘的大蔥、歷城的觀光休閑農業等都實現核心片區支撐、骨干企業引領、關聯企業集中的集聚效應。以長清茶為例,目前已經建成了以萬德鎮為核心,以立泰山為骨干企業,南湖玉露、蓮心雪芽、玉樹春等茶葉企業集聚的8000畝長清茶基地;2014年新引進投資的白茶加工項目,帶動建立萬德界首1100畝白茶種植基地。針對產業技術難題,政府牽頭,通過搭建平臺、產業論壇等形式,企業與科研院所、企業之間通過交流與合作,整體競爭能力大大提升,為區域農業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1.2工作措施
1.2.1政策引導2003年市政府出臺《關于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意見》(濟政發[2003]23號),每年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2012年出臺《關于加快農業龍頭企業發展進一步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的意見》(濟政發【2012】29號),2013年初擬定下發了《關于加快農業龍頭企業發展進一步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的意見的實施細則(試行)》(濟發農辦〔2013〕1號),明確提出對帶動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取晉升獎勵、品牌獎勵、“三品一標”獎勵、項目獎勵、招商引資獎勵、貸款貼息等方式予以扶持。1.2.2規劃布局2014年濟南市提出“六個三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的工作重點(30家農業龍頭企業、30家示范合作社、30家示范性家庭農場、30個農業示范園區、30家蔬菜標準園、30家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園),分別起草了具體實施方案,決定利用三年時間重點打造,推進全市農業產業化在重點產業形成規模,重點區域形成特色,重點產品創出品牌,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區域布局,壯大農業主導產業。1.2.3資金支持濟南市每年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自2004年以來,政府共投入財政資金1.87億元,扶持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項目672個,吸引社會投資8.7億元,拉動銀行貸款10.6億元。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積極與金融機構對接,已經與農業銀行省行營業部、建設銀行省行營業部、農村信用社、民生銀行等金融機構簽訂或達成合作協議,搭建銀企合作平臺。1.2.4培訓提升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素質提升工程。當前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已逐漸成為現代農業的新生骨干力量。但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難以適應市場需求的問題也逐漸顯現,亟待解決。濟南市創新方式,組織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負責人、農民合作社理事長及家庭農場主、品牌創建及市場營銷骨干和產業化經營組織財會人員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計劃,旨在打造一批善經營、會管理的人才隊伍,引領帶動全市新型經營主體提升發展。2015年接受培訓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共達500余家,涉及650余人次。
2存在的問題
雖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勢頭良好,但是在成長發育中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從濟南市的總體情況來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還存在規模偏小、數量偏少、帶動能力不強等問題,造成的原因除了受外在環境影響,也有自身存在的瓶頸。遇到的外部環境的困難主要有用地難、融資難、用工荒等,內部發展的問題則主要體現在:一是缺乏科技創新,企業核心競爭力不足;二是品牌意識不強,缺乏品牌知名度;三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制約企業可持續發展。
3發展目標及方向
3.1發展目標
到2020年,爭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群集聚有更大突破,農產品加工產業優勢更加突出,龍頭企業在數量、質量、規模上得到同步提升。5年內,重點打造培育150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新增150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穩定在450家左右;發展龍頭企業原料生產基地50萬畝;80%的農戶納入產業化經營體系,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
3.2發展方向
“十三五”期間,濟南市將以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發展高端高質高效農業為方向,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重點培育一批特色鮮明、技術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全面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3.2.1大力提高農產品初、深加工水平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是農產品加工業的基礎環節、重點環節,可以增加供給、均衡上市,提高質量、穩定價格,保證加工、促進增收[2]。要以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惠民政策為契機,統籌推進、綜合利用、協調發展。要大力發展精深加工,不斷提高加工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推動農產品加工向縱深發展,實現農產品的多重轉化增值[3]。3.2.2做大做強領軍企業引導龍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股份合作等方式,整合資源要素,發展成為規?;?、集團化、整體競爭力強的領軍企業[4]。提升領軍企業的整體技術研發能力和裝備水平,引導領軍企業與各類經營組織有效對接,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增強輻射帶動農戶的能力。3.2.3提升科技研發能力加快農產品加工技術服務平臺體系的建設,提升科企對接水平,爭取科研專項支持,加緊解決一批制約行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培育一批領軍的研發人才和創新團隊[5]。積極推進農產品加工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不斷提升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J].農村工作通訊,2012(6):11-13.
[2]楊紹品,農業部黨組成員.推進農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N].農民日報,2014-01-25003.
[3]堅持改革創新加快轉型升級努力開創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新局面———宗錦耀局長在2014全國農產品加工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J].農產品加工,2014(2):4-7.
[4]程力.充滿生機科學發展———注目“十二五”農產品加工業[J].農產品加工(創新版),2011(1):9-12.
關鍵詞:山區農業;產業化;農村金融
1阻礙山區農業產業化發展因素分析
1.1農產品質量較差
農產品是山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農產品質量不合格,則意味山區農產品無法獲得市場的認可,產業化發展也無從談起。近些年來,我國山區參與的農產品貿易活動日益頻繁,而且向市場供應的農產品數量以及種類在不斷增加,但是,由于所提供的農產品質量不達標,得不到農產品市場中廣大消費者的認可,消費者的實際產品需求得不到滿足,進而嚴重阻礙了山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而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城市地區相比,山區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擁有的技術、資金以及人力等資源非常有限,而且,雖然有農業企業參與到了山區農產品生產中,但是其產品生產流程不夠規范,而且沒有針對農產品進行科學加工,這就導致在商品化社會中,山區農產品的質量得不到全面保障[1]。另一方面,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得不到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的支持,如針對農產品的良種培育、儲藏和運輸都達不到相應的標準,進而導致所生產的農產品總體質量不合格,使得山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緩慢。
1.2農產品貿易結構不合理
山區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由于農產品的貿易結構不合理,導致農產品的貿易拓展速度較慢。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山區向市場所提供的農產品中,初級產品所占的比例較大,但是,與那些精加工以及精包裝的農產品相比,此類產品所能夠的利潤相對較少。產業化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但是上述情況的出現,則極大的阻礙了山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進程。
1.3粗放的生產方式使得農業貿易成本較高
在我國山區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有一個問題則是生產方式較為粗放,產業化發展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得利潤,但是,目前我國很多山區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所采用的生產方式比較粗放,這就導致整個產品生產所投入的成本較高,再加上產品的實際銷售情況不樂觀,導致在農產品推廣中所能夠獲得的利潤十分有限。而造成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術的限制,由于山區硬件環境不理想,所以,很多農產品企業不愿投入過度的資金在此開展技術研發和農產品生產,使得農產品的生產存在很大的漏洞,進而影響到山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1.4農村金融體系有待完善
根據經濟發展規律,產業化建設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很多農村山區的金融體系建設存在很大的漏洞,所以無法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進而直接影響到山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具體而言,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農村資本積累緩慢,資本是農村金融發展的基礎,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金融體系建設不完善,導致農村金融發展過程中所能夠積累到的資本數量非常有限,無法為山區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2]。第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農村小額貸款運作的市場載體并未完全形成。首先,我國很多農村地區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緩慢,農戶因進行經濟業務而開展的小額貸款活動受市場經濟體制影響程度較小。其次,小額貸款融入市場經濟程度不深。這主要是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在很多發達國家,農村小額短期貸款完善依靠市場的發展而變化,國家或地區市場經濟整體發展狀況會直接影響到農民小額貸款的額度以及速度,但是從我國農村因開展經濟業務而開展的短期貸款活動來看,這種影響明顯較弱。
2山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策略探究
2.1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業
進行農產品生加工,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所售農產品的品質,在獲得消費者認可的同時,創造更多的利潤。例如,針對大豆農產品的貿易活動,可以通過精細加工,將其變為高質量的豆油、食用高蛋白以及豆奶等。而對于小麥,則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將其深加工成為專用粉、等級面粉以及麥片等,即使要進行純小麥銷售,也必須是利用先進農業技術種植出的優質小麥,這樣不僅能夠更好的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而且可以進一步提升農業貿易活動所創造的利潤。
2.2發展綠色農業及特色農產品
發展綠色農業以及特色農業產品,更加符合廣大消費者對食品健康的要求,從而能夠更好的促進農產品貿易活動的開展,所以,在農產品銷售過程中,通過提升產品的綠色健康效果,可以更好的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這就要求針對農產品的生產開發,建立相應的標準體系,然后對農產品的種植、培育、加工等各個環節進行科學管理和控制,使得每一個步驟都符合相應的衛生標準,而且可以針對一些特定的需求市場,建立專門的綠色農產品培育基地[3]。
2.3加強農業龍頭企業的培訓
農村經濟業務活動的開展,必須獲得企業的支持,為此,在地方政府的引導下,應該針對農產品貿易活動的開展積極培訓相關企業,而且要不斷提升龍頭企業科技實力。通過企業農業科學技術的提升,建立一套完善的標準體系,而且要使企業具有一定的規模,從而更好的帶動相關農產品企業的發展。另外,在山區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應該注重農業推廣體系的建設,具體而言,針對山區農業產業的發展,可以在地方政府的引導下建立一個以商業性農業龍頭企業為主線,各類民間社團組織、農民專業協會緊密配合,各科研機構、農戶等相互配合的服務模式,這一模式的建立,可以將先前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二元推廣轉變為多元推廣,從而不斷促進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完善[4]。
2.4進一步完善農村金融體系
在農產金融體系建設過程中,重點應該進行加速資本積累。資本是金融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所以,在農村金融體系建設過程中,必須注重資本的積累。但是由于農村的金融基礎比較薄弱,所以,在資本積累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引導作用,建立相應的監測、評估體系,引導大型商業銀行在廣大農村地區設立相應的網點,重點針對農村經濟產業發展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而且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可以適當增加資金支持力度[5]。例如,在農村山區,所建立的金融機構應該主要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支持,而且這一支持力度應該不斷增強。在資本積累過程中,所建立的金融機構還應該積極吸收當地的民營企業、村隊入股,這樣可以將農民的資產逐步轉變為村隊集體資產,從而有效促進農村金融體系的建設。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山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對于推動我國農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山區農業產業化發展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其中包括農產品質量、貿易結構、生產方式以及農村金融體系等,為了進一步推動山區農業產業化發展,必須從多個角度入手,具體包括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業、發展綠色農業及特色農產品、加強農業龍頭企業的培訓、進一步完善農村金融體系等。
參考文獻:
[1]尹冬梅,李皎.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風險識別與對策研究[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5(6):59-61.
[2]河北:到2020年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覆蓋80%以上農戶[J].湖北畜牧獸醫,2016,37(12):50-51.
[3]河北:到2020年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覆蓋80%以上農戶[J].北方牧業,2016(22):17.
[4]邱家輝,周顯榮.發展社區產業促進農業產業化深化升級[J].山西農經,2014(5):52-53.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意義;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 文獻標識碼:A
一、農業產業化的內涵
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主導產業、產品為重點,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ㄔO、系列化加工、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形成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農工商、農科教一體化經營體系,使農業走上自我發展、自我積累、自我約束、自我調節的良性發展軌道的現代化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它的實質是對傳統農業進行技術改造,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的過程。
農業產業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有面向國內外大市場、立足本地優勢、依靠科技的進步,形成規模經營。它的目的之一是使農民真正得利。實行產加銷一體化,使農民不僅獲得生產環節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環節的利潤,從而使農民富裕起來。實行農業產業化還會使土地產出率和農產品轉化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農產品的生產與市場流通有效地結合起來,以“龍頭”企業來內聯千家萬戶,外聯兩個市場,從而引導、帶動、輻射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并且建設一批主導產品、“龍頭企業”、服務組織、商品基地。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從整體上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是加速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二、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意義
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是破解“三農”問題的根本大計。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農業和農村發展,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河南省商丘市810.7萬人口中,農村人口占671.4萬,“三農”問題始終關系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目前,盡管全市糧食、蔬菜、肉類總產量均占河南的1/10,棉花產量占河南的1/4,但由于諸多因素影響,農民收入增長還不夠快。在新的發展階段,必須以廣闊的視野促進農民增收、破解“三農”問題,既要立足“三農”抓增收,又發跳出“三農”抓增收;既把“三農”內部增收的文章做好,又在“三農”外部尋求新的增收點。具體來說,就是以工業化理念經營農業,加速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進一步優化農業結構,千方百計搞好農產品流通,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努力實現農民致富和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三、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措施
(一)狠抓項目建設,著力培養大型強勢企業。以工業化理念經營農業。充分發揮農產品和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堅持用工業化理念經營農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變農產品為工業品,變農民為工人,推動由以農業經濟為主向以工業經濟為主轉變。
第一,抓好主導產業。發揮比較優勢,按照突出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重點抓好糧油、水果、蔬菜、棉花、畜產品等主導產業,實現原材料大市向加工業強市轉變。
第二,發展龍頭企業。龍頭企業上連市場,下連基地,輻射帶動千家萬戶。科迪集團是商丘市扶持的龍頭企業之一:(1)走多元化經營發展之路??频厦鏄I、速凍食品公司、奶牛養殖場和乳品公司相繼完成資產優化組合,形成了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線的多元化經營格局;(2)采取“四方”投資模式,加快奶牛基地建設速度。即政府無償提供土地、科迪集團無償建設奶牛綜合服務站、農戶投資20%購牛款、農行或信用社提供80%的小額貸款,由公司統一規劃、分戶飼養、集中擠奶,并統一負責技術服務和指導。至目前,奶牛存欄32,000頭,新建奶牛養殖小區9個,奶牛養殖小區涉及11個鄉鎮,已帶動奶牛養殖戶4,000余戶;(3)堅持走農業產業化經營之路。提出了創建科迪高效農業園區和發展大農業經濟的新思路,對科迪高效農業園區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4)深化企業管理,引入現代企業管理方式,加大品牌建設。一是積極推進了ISO9000和HACCP兩個體系建設,確保生產的產品均達到或超過有關標準要求;二是已與金蝶公司達成信息化建設協議并進入了實質操作階段;三是通過廣告、策劃、公關活動等形式,切實搞好營銷組合,提升品牌知名度;四是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聘用相結合,將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一個系統工程逐步推進,全面實施“人才戰略”工程;五是制定科學合理的任務目標及績效評價體系,對集團公司各部門的效率及工作效果進行監督與評價,實施績效評價結果與利益掛鉤,有效提高了各系統工作的積極性??频霞瘓F是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對農產品進行深度開發,拉長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帶動了一大批農民走向市場。
第三,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機制,使龍頭企業與農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確保農業健康發展,農民得到更多實惠。
第四,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對特色農業基地、畜牧養殖基地、農村基礎工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從多方面予以支持,使其對農民增收起到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民權縣的農民種糧不賣糧,這是一個見怪不怪的現象。近兩年來幾座大型面粉加工企業的迅速崛起,使昔日的賣糧難現象一舉成為歷史,他們首先拉長優質小麥深加工鏈條。民權縣神人助糧油加工有限公司年加工小麥12萬噸,年產值達1.1億元,該公司帶動民權及周邊縣市農民發展優質小麥生產基地26萬多公頃。2009年總投資1,500萬元,日處理小麥600噸的雙龍面業有限公司也竣工投產。民權縣還拉長精細玉米深加工的鏈條,民權縣谷源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玉米茶等飲品填補了河南以玉米為原料生產飲料的空白,年創產值700多萬元。同時,還以商丘市和昌飼料有限公司為依托,把糧食轉化成豬、魚、雞飼料,大力發展畜牧飼養業。
(二)強化科技支撐,建設好標準化優質商品基地?;厥寝r業產業化經營的基礎,基地原料好壞直接關系著龍頭企業的產品質量和市場信譽。圍繞發展精細種植業,大力推廣增產配套技術;圍繞發展精品畜牧業,大力推廣標準化飼養技術;圍繞發展精深加工業,大力開發和引進高新技術。地處黃河故道的民權縣盛產水果、花生,這里的農民近幾年來眼界大開。他們深深懂得“土里刨食”、賣農產品效益太低,于是他們就想點子、找門子、開路子,把這些果品深加工,拉長鏈條使其增值,賣個好價錢。民權五豐葡萄酒有限公司,年加工葡萄300多噸,年產值達5,400多萬元,帶動葡萄生產基地2,000公頃,發展種植專業戶1.6萬戶。中原油脂有限公司年加工普通油、濃香油10萬噸,年產值2.5億元,帶動5萬多戶種植花生和油菜20,000公頃。
(三)突出品牌培育,全方位開發國內外市場。品牌是企業的形象、產品的嫁衣、產業的靈魂,象征著產業化經營的整體水平。近年來,商丘市委、市政府堅持實施名牌戰略,通過評選名牌農產品培育品牌,通過展覽會宣傳品牌,通過聯合重組整合品牌,通過開拓市場推介品牌,收到了較好效果。在培育品牌方面,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嚴格把關,動態管理,收效很好。如虞城縣張集鎮的紅富士蘋果、寧陵縣石橋鎮的金頂謝花酥梨、睢陽區惠樓山藥、民權縣的葡萄等深受消費者歡迎。通過宣傳,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份額不斷增加。
(四)實行多元統籌,加大組織領導和政策扶持力度。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一項系統工程,既有產業上的分工協作,又有企業間的聯合重組;既有區域間的市場競爭,又有經營上的合資合作。堅持實行多元統籌、科學指導、大力扶持、合力推進,上下形成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氛圍,在工商稅收、招商引資、用地用電、產品流通、人才開發等方面重點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為農業產業化經營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現了農業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現實選擇,是促使傳統農業走向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是農業從粗放經營走向集約經營的主要轉換方式,是工農業由非平衡發展轉向平衡發展的載體,對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商丘職業技術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王昕坤.產業融合――農業產業化的新內涵[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7.3.
[2]高敏.論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特征及其發展機制[J].鄉鎮經濟,2006.8.
[3]張澤.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的探討[J].農業科技管理,2003.4.
[4]商丘市統計局.2007年商丘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5]趙邦宏,邸文祥.論中國農業產業化經營[J].農業科技開發,2000.5.
[6]唐傳陽.對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幾點認識[J].宏觀經濟觀察,2004.11.
[7]夏貴勤.論農業產業化經營[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14.
[8]牛若峰.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的觀察和評論[J].糧食科技與經濟,2006.3.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5)21006902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對原有的農業生產形式進行突破性創新,打破原有生產模式的限制,在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上投入更多的科技技術,在農產品的銷售上也更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龍頭企業帶動其他生產單位共同推進農業的發展朝著精細化、高端化、規?;~進。我國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已經從探索階段,成長階段,發展到了創新階段,在未來極具發展潛力。
1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現狀
農業產業化的基本思路是指通過一家特大企業實現區域布局,從而帶動整個同類市場的經濟的迅猛發展。過去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在農產品的生產上存在產品單一、生產鏈短、科技含量低、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等問題。在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之下,農業的發展為了更好的順應市場運行規律,達到市場要求,就迫切需要改變其傳統組織形式,打破封閉式農業生產模式。
從1992年到2015年,在這近20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農業產業化模式已初具雛形,雖然南北發展不均,平原山地發展不均的問題明顯,但其所具有的市場集約化,充分迎合市場等絕對優勢,注定了農業產業化這種經營模式必將在我國長期地穩定地發展下去。
資料顯示,2012年的城鎮常住人口已占全國總人口的52.6%,超過58%的農民家庭有人外出打工、轉向非農產業就業的農業勞動力已超過48%。這就說明,農村務農人口在急劇減少,這還是在不考慮目前我國農村常駐人口多為老人和孩子的情況下。因此,務必提高務農效率,實現全國農業產業化,用更少的人力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2湖北土老憨集團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理念及現狀
位于湖北省宜昌宜都市的土老憨集團,是我國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從2005年創立至今,憑借農產品標準化種養、商品市場化銷售、產品深加工研發、生產與銷售同步進行等優勢,土老憨集團在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的市場上已經占有一席之地。作為現代化農產品深加工的綜合性農業產業化企業,土老憨集團以“愛崗敬業、高效奉獻、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為企業精神,在實現自身產業快速發展和推動行業進步上取得了很大成效。土老憨集團以“至以銷售荊楚味食品為主。產品種類分兩步走,一是調味品系列;而是休閑食品系列。其中“清江野魚”,“手撕醉魚”,“小憨魚”,“柑橘酥”等系列休閑食品在市場上大受歡迎。
土老憨集團運用創新型模式,融合兩水為生產理念。緊密結合五個“兩”:打造兩水產業:柑橘產業,水產業;推出兩大產品:調味品,休閑食品;樹立兩大品牌:土老憨,清江野魚;營造兩大平臺:創新平臺,市場平臺;實現兩大目標:樹百年品牌,創百億價值。通過五個“兩”來生產安全食品,服務社會大眾。從2005年創立至今,土老憨集團已經初步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肯定。其主打品牌“清江野魚”系列的產品已經在零食市場上占有一定份額,精品柑橘也從最初的“論斤賣”變成現在的“論個賣”,甚至一度賣至10元一個并被端上了我國國宴――“”的餐桌。
3土老憨集團在農業產業經營中所作出的創新
3.1充分利用本土產業優勢,農戶和企業聯系緊密
宜昌宜都市是湖北省最大的柑橘生產地,土老憨集團致力于打造柑橘第一品牌。在宜都,幾乎家家戶戶都種養有柑橘樹。為了實現原料的充分供給,土老憨通過聯系農戶與農戶簽訂合約,收購農戶的柑橘,以雙方合作的形式,使得分散的農產品得到了統一。但由于每家每戶種養的柑橘樹數目不一,品質不一。對此,土老憨集團采取了調整產業結構,分塊處理的形式。與農戶簽訂合約,將零散的柑橘分批分次分品種收購回來進行挑選,分裝。同時充分發揮其科技優勢,將柑橘縱向發展,生產柑橘醋、柑橘蜜餞、精品柑橘等產品。充分增加產品附加值,優化產品結構,達到更好的經濟效益。通過攜農合作的方式,一方面解決了自身原料的來源問題,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內部消化了農戶柑橘積壓,解決農戶柑橘銷售問題,同時也緩解了社會壓力,使得千萬農戶同土老憨集團自身的加工場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3.2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科研小組
在科技研發方面,土老憨集團不惜投入大量資金來研發產品,廣納人才。并同華中農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學府建立了農業科研小組,展開了密切合作。同時,在技術研發、監管方面嚴格控制,防止的發生。在這一系列的舉措之下,農產品的收購,加工,包裝,銷售各個步驟都得到了極大地改善。尤其是農產品的加工轉換率得到了極大地提高,由原先的轉換率低,損失大、到現在的轉換率高,損失小,科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土老憨集團的加工轉換率為85%-90%,在我國處于領先位置。
3.3延長產業鏈,實現“兩水”產業產品創新,融入新的生產理念
為了保留純正的荊楚味,土老憨集團著力發展“兩水產業”。將水產與水果,作為企業的核心生產理念。充分利用宜昌其兩江交匯的水文優勢和山地丘陵利于柑橘生長的地域優勢。但要實現農業產業化這一目標,單一生產形式不僅效率不高,而且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土老憨集團在“創新”這方面下足了功夫――魚塘養魚,岸邊種植柑橘樹。跌落損壞無法銷售的柑橘喂魚,魚塘里的魚泥又是柑橘樹最好的肥料。收獲的柑橘可以直接銷售于市場,也可以經過再次加工作為醋的原料。連柑橘的橘皮,都可以碾碎,曬干,并用來催化出醬油。不浪費任何原料,既實現了柑橘的產品創新,又真正做到了生態環保。
4當前土老憨集團在產業農業化經營發展中存在的制約因素
4.1產品市場競爭力大且認知度不高
土老憨集團擁有獨特的創新級生產模式,涉足兩水產業,柑橘產業和水產業。主要生產兩大類產品,即調味品和休閑食品。其休閑產品清江野魚、小憨魚在市場占有率較高,形成自身品牌標志,在消費者中間認知度強,深受消費者喜愛,市場占有率高。然而,相比之下其調味品即其土老憨專業魚調料、豆豉醬、魚肉豆豉醬等產品就要遜色很多。并沒有做到市場完全占有,在很多地方并沒有上架銷售。這也說明土老憨在調味品產品的銷售方面并沒有做到全面推廣。在中國調味品市場上還有更多的知名品牌,如貴州老干媽調味醬、海天醬油、水塔陳醋等。這些同類知名品牌產品就是土老憨集團最大的市場競爭者。產品的定位十分重要,調味品作為消費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消費市場極大。土老憨集團要想以這一產品找到市場地位,不僅僅要抓產品的質量更是要樹立自身品牌,做到與其他產品的與眾不同、獨具特色,才可以在消費者心中形成較強的認知度。
4.2食品安全信用危機
面對的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和不良食品生產企業的各種違法行為,消費者開始謹慎消費,出現食品安全信用危機。如今,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國民關注的首要問題。土老憨集團作為一個農產品深加工的食品企業必須樹立好自身品牌形象。將“至憨、致純、志廣”的理念推廣出去,在產品的生產上,更是要做到良心生產。將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食品生產企業只有做到生產安全,才能在市場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打破消費者對自身產品的信用危機。做良心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贏得企業未來。
5推進土老憨農業產業化進一步發展的對策及措施
5.1開啟O2O運營模式,擴大銷售渠道
所謂O2O模式就是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將線下無法突破地域和時間限制的交易,轉為線上,利用互聯網來實現。通過線上交易平臺,擴大銷售市場,獲得更為廣闊的利潤空間。土老憨集團的實際情況來看,確實還是面臨著市場占有率不高,推廣力度不強的現狀。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湖北省內都面臨著在很多地區產品無法入市上架銷售的窘境。在此情況下,就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發揮互聯網多、快、好、省的優勢,進行更加廣泛的市場推廣活動。建立土老憨網上銷售平臺,推廣與銷售齊頭并進。而且土老憨作為一個農副產品加工業的企業,利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模式,擴大銷售模式。自己生產的產品自己線上銷售,減少中間渠道,降低銷售成品,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5.2加強與各大商超的合作,由走進市場向占領市場轉變
土老憨集團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憑借自身豐富的原料資源,生產的產品也是涉及多個方面,品種繁多。但現在出現在一些特大商超內難以尋覓其產品的蹤影。這一點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土老憨集團在市場上的推廣銷售。土老憨集團應該加強在各大省會城市的大型超市合作,如沃爾瑪,家樂福等。爭取能夠先進場,走進消費者的視線。再通過自身產品優勢滿足消費者,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從而逐步占領市場。充分入市上架是現在土老憨集團所面臨的首要問題。
5.3增強宣傳力度,樹立品牌效應
土老憨集團作為宜昌本土知名企業,在宜昌,湖北都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但是一個品牌要想真正占據市場取得發展就必須將自己的品牌推廣到全國乃至國際市場上。企業要樹立牢固的品牌意識,實行嚴格的質量監管,用自身產品的高質量高銷量進行宣傳,同樣也需要借助網絡、媒體等第三方宣傳工具作為幫助其走進消費者視野的利器。通過加大宣傳,努力推廣土老憨品牌。積極參加全國的“農博會”,“食博會”立足于產品,用產品說話。
6總結
農業的發展對于任何一個國家地區來說都是重中之重。現代農業的產生為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利契機。農業產業化的經營組織形式給農副產品加工的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新思路。本文以土老憨集團的實際情況出發探討分析農業產業化給生產中所帶來的優勢,并且根據現狀找出問題,提出對策建議,望對其發展有較好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鄭會軍.湖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現狀與對策建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24(5).
[2]竇紅.淺析我國農業產業化中的風險應對措施[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4):808809.
[3]張進忠.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戰略探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3):90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