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0 14:39: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0)09-0192-02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人才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中國科學院路甬祥院長指出:
“思想政治教育是啟迪人的思想,塑造人的靈魂的工作,是一項十分艱巨和復雜的系統工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事關研究生教育事業健康發展,事關培養什么人的問題?!?/p>
首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是關系到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是培養新時代人才的迫切需要。我國必須將人力資源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教育部部長周濟也指出:“青年,寄托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只有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
其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是研究生培養機制的重要內容。研究生教育是我國人才培養的最高層次,其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面對日益變化的外部環境,研究生社會價值取向呈現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發展趨勢,以往的研究生培養機制受到了挑戰,因此,有必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勢引導其社會價值的導向,完善研究生培養機制。
二、當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和問題
(一)學校方面
當前我國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不夠重視。往往學校只重視學術研究、專業素質、科研成果等學術領域。“重學術研究、輕思想道德修養”的現象在眾多高校中普遍存在。研究生培養單位普遍將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研究生學術能力的培養上,認為學術水平和專業素質的提高就是研究生階段的最重要成就,而忽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無論從培養單位的重視程度、人員物資的配備、教育規劃等方面看,常常處于本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附屬地位。
(二)導師方面
雖然研究生的學習生活是以研究生自己學習為主,老師輔導為輔,但導師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從目前的狀況看,部分研究生導師對自己肩負的責任認識不清或者說不夠到位,往往注重學生的業務學習,輕視德育工作。認為自己與研究生的關系只是一種學術上的傳承關系,在培養工作中更多地注重學術指導,忽視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加之導師一般工作比較忙,科研任務比較重,本身壓力很大,與學生見面的時間少,缺乏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放松了對研究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三)社會環境方面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各種社會價值取向呈現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發展趨勢。全社會范圍的社會組織和社會生活方式日趨多元化。研究生作為社會的特殊群體,其價值觀、思想意識等都會受到多元化社會意識的影響,使得高校研究生的價值觀念發生很大變化,一些學生考慮自己較多,對社會責任、義務和貢獻考慮較少。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改變了信息的可控性,研究生有了更多的途徑獲取信息,網絡資源雖然豐富,但是網上虛假信息、文化垃圾也屢見不鮮,研究生的思想意識,往往受網絡媒體的影響。
(四)研究生自身特點
研究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但他們的人員結構相對復雜,年齡參差不齊、培養目標定位較高、學習任務逐步轉化等。這些因素決定了研究生在生活、學習等各個領域內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1.心理獨立,思想趨于成熟穩定,但研究生注重研究查資料搞科研,做實驗攻項目,獨處時間多,活動少,缺乏思想交流,集體組織性差;2.思維方式多樣化。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社會環境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造成了研究生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多樣性和復雜性:3.心理浮躁,功利性強。在當今經濟條件下,物質生活的豐富,精神生活的多姿,無時無刻不在誘惑著在校大學生。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探析與思考
(一)創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L改變陳舊理念,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戰略指導。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的根本宗旨。引導研究生與不斷發展的社會同步前進,完善自己的人格,回歸人的本質,做一個全面和諧發展的人,這就是科學發展觀對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意義。以往高校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僅僅歸為兩課教育,運用枯燥的說教法進行理論灌輸,而不是設身處地的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場上解決問題,導致受教育者產生逆反心理。因此,首先,要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戰略指導,明確樹立“以人為本”的意識和觀念;其次,以人為本,一要尊重研究生的人格、權利和個性特點,尊重他們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他們的不同意見,平等待人:第三,關心研究生的實際困難,使他們從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中體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增強凝聚力、向心力,從而在學習和工作上發揮更大的熱情。
2.加強研究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國研究生教育中突出的薄弱環節是研究生創新能力差,創新成果水平不高。研究生教育既是一種個性化教育,又是一種創新性教育。應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研究生創新素質上的作用和優勢,激發研究生的創新熱情,促進師生之間教學相長、相互激勵的良好氛圍的形成。同時,還應重視科學研究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作用,使研究生能夠得到充分的科研訓練。其次,研究生要勇敢的提問題。只有在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才能培養創新意識。
3.關注研究生心理狀況,加強心理健康指導。當前社會轉型既給當代研究生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同時也增加了他們的困惑和壓力,導致一些研究生專業思想不穩,職業理想偏差,厭學,甚至極少數學生有自卑、焦慮、厭世和人格等不良心理。研究生心理健康是關系到他們的學業和健康成長的問題。因此高校應建立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通過談心、咨詢、講座、心理熱線電話等多種形式對研究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指導,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好學習、擇業、婚戀、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和問題,指導他們更好地認識、發展和完善自我。
4.培養研究生綜合素質,爭做綜合型人才。聯合國“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將“四學”即“學知(Learning toknow)”、“學做(Learning to do)”、“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 lye together)”、“學會做人(1earning
to be)”作為教育的四大支柱,目前社會需求和研究所特點都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出了迫切要求,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從側面上反映出思想工作的效果。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其綜合素質的養成,應體現為“在成為某個學科領域的專門人才的同時,學會做事、做人,學會塑造健全的人格,成為有理想、有責任、有能力、形象好的‘三有一好’的綜合性人才”。
(二)創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1.注重校園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塑造研究生品格。校園文化環境的熏陶是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主要途徑。新時期研究生德育工作必須與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營造優良的育人環境。研究生德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通過有效的載體實現其育人的功能,而校園文化在物質環境和精神氛圍方面有一種無形的力量,使生活在其中的每個成員都潛移默化地在行為規范、理想追求、價值取向等方面產生認同感,從而實現對其成員的性格、心靈、精神的塑造及升華。
2.鼓勵社會實踐,促進研究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社會實踐中開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是對研究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對于促進研究生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增長才干、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研究生既可以把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更進一步地堅定自己的思想政治信念。要有針對性的建立實踐基地,豐富研究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創新活動方式。這樣,不但有利于實踐成果的應用和推廣、實踐理論的創新和發展、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積累,同時還會激發研究生為行業服務、艱苦創業的精神。
3.發揮導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作用。研究生思想教育的一個很重要途徑就是研究生導師對其研究生思想的引導與教育。導師對研究生進行思想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導師在研究生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導師們不僅在學識上具有較高的造詣,且大部分都具有優良的思想品質,高尚的道德情操,從而贏得了學生的尊敬。導師不僅要在教學、科研上發揮指導作用,也應在思想教育上發揮引導作用。導師要嚴于律己,為人師表,成為學生的楷模,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用人格力量影響學生。研究生也希望導師成為自己事業和人生的引路人。可見,導師做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針對性和感染力。
(三)創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
1.搭建信息網絡平臺,開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單靠課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己不能適應信息化的發展?;ヂ摼W的飛速發展和手機的普及,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和工作渠道。要加強校報廣播臺、電視、校園網、宣傳欄等高校新聞宣傳媒體的建設和利用,充分發揮高校新聞宣傳媒體作用,特別是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在培養人、塑造人中的新型載體和重要手段的作用,注重利用校園網絡對研究生進行教育和引導。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動力;研究現狀;綜述
[作者簡介]楊媚,德州學院社科部講師,碩士,山東德州253023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1)10-0163-03
近年來,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動力這一概念越來越多地引起社會各方的重視,學界對于這個問題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廣大學者從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就此進行的探討對我們進一步的研究大有助益。
一、研究現狀
王禮湛、余瀟楓認為,教育者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任務所體現的社會發展對思想政治觀點、道德品質的要求與教育對象思想品德現狀之間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依據,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力。社會發展對思想品德的要求與教育對象思想品德現狀的矛盾、教育對象自身發展的要求與其思想品德現狀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教育對象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與實踐環境的矛盾等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既規定著過程的性質和基本方向,又是它的動力和源泉,隨著矛盾的不斷解決和不斷產生,推動著思想政治教育不斷由較低層次向較高層次的進展。
朱仁寶有關德育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動機是激勵人的行動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在原因,是直接推動受教育者接受德育內容并轉化為自身行為活動的內部動力。而需要則是動機產生、發展的前提條件,在動機產生的內部因素中包含著人的信念、道德理想、個性的心理品質等因素引起的動機。動機是需要的動態表現和反映。激勵內部動機是培養受教育者正確動機的根本方法。激勵內部動機可以主要從受教育者的迫切需要、有效興趣、追求理想、堅定信念、樹立牢固的世界觀及提高抱負水平幾個方面著手。
劉居安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體方面談動力,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體動力,簡言之,就是接受主體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動機。動機因需要而產生,沒有接受主體的需要,接受主體的行為就不可能存在和發展。因此,復雜多樣的接受主體動力可以概括為四項,即物質利益的需要、獲取知識的需要、追求真理的需要、政治參與的需要。
段文閣認為在個體道德發生發展的動力問題上,一方面要看到個體內在道德需要在個體道德發生中的價值,但又不能夸大這種價值,甚至把個體道德需要看成是個體道德發生發展的唯一動力。另一方面則要充分認識到社會道德需要在個體道德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梅子、尚金聲指出:良好的情感是良好品德行為的動力。情感在個體的品德形成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
于欽波提到:知識經濟與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也會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影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經濟因素也將成為個體思想道德形成的動力之一。
亓鳳香認為:個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動的啟動和展開,是由個體的內在動力系統和外在動力系統有機結合共同推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接受動力是由個體所感受到的外界客觀存在的、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個體接受并能推動個體踐行各類社會規范的壓力。它以社會需要為核心,通過社會推動、社會強制和社會反饋等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獲得外部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接受動力是必要且重要的,社會應該通過制度建設等途徑以保障適度的外在動力。
張軍指出: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多端性,“受者”和“傳者”的雙重身份,決定了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必須轉變觀念,研究受教育者的需求心理,建立受教育者的接受機制;開設媒介素養教育課程,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構筑主體間性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教育途徑,形成載體合力;建設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立健全新媒體信息的監管機制,從接受主體角度出發,對受教育者的接受過程和接受規律進行研究,才能轉化為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動力。
何琪峰認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動力機制具有生活性、復合性、動態性的特征。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動力機制就要樹立動力意識和觀念;完善高校領導體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過程中引入競爭機制。
二、總結
學界有關思想政治教育動力的觀點眾口不一,但從中可以總結出以下四點:
(一) 的確存在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進行的動力。雖然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動力到底是什么,不同的學者有著不盡相同的見解和觀點,但是無論如何,有一點是大家都肯定的,那就是的確存在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發展的動力,并且這一動力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個過程之中,不僅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體發生著影響,也同樣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體,共同推動著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進行和開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動力是為了更好地施行這一教育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實效性,準確實現教育目標。
(二) 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體即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特殊的,是有意識、有思想、會行動的人。這就決定了這一教育活動不可能像往盤子里倒東西一樣,倒進方的就是方的,倒進圓的就是圓的,一成不變。受教育者的知識背景、文化積累、社會關系、心理特征等等在他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就已經客觀存在了,因而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可能只是被動地接受教育者的施教,一成不變,而是必然要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把接收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加工整合,變成自身思想體系的一部分,然后體現在行動上。鑒于受教育者的這種特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動力就成為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動力系統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 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動力的角度、深度、層次不大相同。對于某一問題的分析和探討,不同的學者可能持有不同的意見,表述的是不同于其他人的觀點。就思想政治教育動力這個問題而言,學者們的考察視域主要集中在從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入手。在已有的研究中,也曾提到哲學關于動力的理論。矛盾,即對立統一是事物發展的動力,表現在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的相互作用中,同時又是在內因與外因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以王禮湛、余瀟楓為代表的一部分學者將這一哲學原理延伸到思想政治教育學領域,認為矛盾同樣是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動力。他們側重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一對對矛盾以及矛盾解決的途徑,描繪矛盾的不斷產生和不斷解決是如何一步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漸走向深入并最終達到制定的教育目標。還有一部分學者則側重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動力。認為動機是個體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發動力,而動機產生、發展的內部原因主要來自于個體內部的各種需要,需要是各種動機產生的基礎和前提,動機則是需要的動態表現和反映。需要與動機是密不可分的,如果離開了個體的內在需要或者說動機,個體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產生行為的結果也就不存在了。但應該注意的是,持這一派觀點的學者并不同時否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外部矛盾是它的動力,只是就這一方面所作的探討并不多,有的只是在研究成果中作了概況式介紹,沒有作為研究重點。鑒于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人的心理現象、心理活動及其發生發展的規律,這一派學者所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動力方面的研究無論是針對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無論是針對群體還是個體都始終集中在對人的研究,對于社會、國家、教育機構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的動力有哪些、來自何處則鮮有涉及,這不能不說是遺憾之處。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制約因素;基本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03-0266-02
高校是人才走向社會的最后一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給社會輸送的人才素質的高低,所以我們要及時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處,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設性意見,保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的意義
黃彥華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即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對受教育者實施有關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的教育所取得的實際效果。筆者認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所取得的實際效果。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1.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是常論常需的話題
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效用,歷代的思想家曾有過不同角度的生動揭示。眾多的華夏先哲將教化視為個體獲得社會性的必由之路,“性非教化不成”,同時又視教化為立政之本,“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民間也將個體德性的好壞看成是個體以后是否會有成就以及成就大小的重要尺度。以上種種觀念盡管由于過分夸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而陷入唯心主義的泥潭,但是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人們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不僅古代社會如此,現代社會也一樣,人們孜孜不倦的探討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路徑與方法。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是一個常談常新、常論常需的話題。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是現實需求的凸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是富有成效的,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歷程并非沒有曲折與缺陷?,F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延續了原來注重道德教化與理論學習的風格,把思想政治教育當做智育來進行,用單一的手段灌輸枯燥而遠離現實生活的“知識”,并用考試成績來衡量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高低。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來說過于抽象,不能切實幫助學生了解、分析、解決現實問題,因而不受學生的歡迎。現代社會中大學生違法犯罪事件層出不窮,按理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是擔負著育人作用的,面對如此尷尬的教育局面,面對如此緊迫的社會問題,講究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勢在必行。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是其自身研究現狀的呼喚
我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現在:首先,視角單一。研究者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一個宏觀的層面上,對于特定的研究領域和群體研究較少,且不夠深刻,尤其是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研究,不僅量少,且質量低下。其次,經驗描述性。大多數人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沒有深刻的思考與調查,只是單純的查看別人的論文與書籍,導致調查研究多是經驗性的描述。最后,實踐性差。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多數在尋找問題、陳述問題,但對于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可行性的研究較為粗略,甚至一筆帶過,沒有起到指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作用。
二、制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因素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單一
長期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以知識為中心、以理論課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單純的課堂知識傳授成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內容決定形式,特定的內容只有在特定的形式下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由于教育形式的單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被削弱了。另外,教師的講授完全依照教材,就教材講教材,教學方法簡單套用知識教育的方法,整堂課學生的思維受限于教師所教的范圍,找不到發問的切入點,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深入學生的內心,更無法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外化為學生的實際行動,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學生、社會生活脫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學生、社會生活脫節,缺乏針對性。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滯后性,二是超前性。就滯后性而言,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社會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情況,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得不到及時的更新,無法解決學生的思想實際,既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更難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就超前性而言,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味用抽象、概括在現階段還暫時無法實現的理論要求學生,忽視了學生自身的需要,學生不但難以接受,反而會引起反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只有符合學生的需要、社會的需要,才能夠使教育具有針對性,學生才會認真去聽、去思考,才會引起共鳴并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也才能達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目的。
3.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脫節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下,教學都是強調功利性和階段性的,工作在第一線的老師們更多地關注短期和階段性的任務和目標,而沒有從教育教學的系統性、連續性方面進行考慮和研究。中學老師更多地注重學習成績和升學率,忽視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大學老師則在自己頭腦中對學生既定的思想政治水平上進行教育,從而導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兩個階段銜接上的脫節。有些內容被遺漏了,有些內容則被反復的提出來,甚至沒有梯度,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教育內容不均衡的現象,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現代教學設備的盲目運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被引入了課堂。例如多媒體,它本來應該被當做教學的輔助手段,幫助老師將抽象的理論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學生,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擴充課堂的信息量,豐富教學素材,緩解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但是有些教師卻不是充分利用它使課堂更高效,而是過分依賴它。有些教師放棄了傳統的講授,過分依賴課件,忽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由于多媒體課件具有高度程式化的特點,過分依賴課件致使一些教師無法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課堂氛圍及時采用相應的教學策略,嚴重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基本路徑
1.調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機制
思想政治教育評價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一方面可以檢驗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夠引導學校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方向。為了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調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機制是必需的。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標準過于單一、片面。首先,分數可以作為評價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手段,但絕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其次,對學生的評價必須由注重知識的掌握轉向注重應用知識的能力,由主要依靠考試轉向依賴多種考查方式,由只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轉向關注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再次,全方位評價學生。從多個方面綜合地評價學生,諸如思想品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心理素質等。只有評價機制發生改變,才能有力的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2.鼓勵教法和學法方式的創新
要想窮盡所有的知識、直面所有的問題是不可能的,教師只有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分析問題的方法,并將其傳授給學生,才能使學生真正受益,學生才能從根本上分析、解決一些問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大力提倡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的創新。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討論中,允許多元的觀點甚至是對立的觀點存在,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活躍其思維,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無形中培養學生的成就感、自信心,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3.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素質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在教學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其在教學中主導作用的發揮。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諸多問題,如課堂教學教條化、現代技術設備使用呆板化等,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受到限制,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這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質是分不開的。因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質勢在必行。只有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素養,課堂的教學內容才會鮮活起來、科學起來,只有提高了教師技能,現代教學設備才能真正走進課堂,走進學生心中。
4.注意高中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銜接
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脫節,使教學內容不論是在廣度還是深度上都受到了影響,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為此,我們必須注意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銜接。第一,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內容進行調查、研究,了解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這就為之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奠定了重要基礎。第二,科學設置層次化的教學目標,服務教學銜接,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實現高中與高校之間的有效過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礎,也是其靈魂。領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的意義,找準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因素,是制定科學對策的前提與基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任重而道遠,吾輩必將盡己所能。
參考文獻:
[1]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2]翁愛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問題與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2).
[3]胡洪彬.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綜述[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09,(2).
【英文標題】The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o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作者】郭倩倩 【導師】苑世強
【作者基本信息】大連海事大學,理論,2009年,碩士
【中文摘要】 隨著網絡在我國的普及和發展,網絡所傳遞的信息對大學生學習、生活和思想觀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時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如何應對網絡對大學生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加強網絡環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包括引言在內共有五部分。引言簡要對研究現狀、研究意義、研究內容與方法進行了闡釋。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環境的涵義及特征進行了闡述,并且探討了互聯網環境下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第二部分從總體上探討了本文所依據的理論基礎,包括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過程及其規律,唯物辯證法,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理論三方面內容。第三,四部分具體闡述了網絡環境現狀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網絡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提供了現代化的手段和載體,豐富了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提高了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促進了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化,并且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種新的教育方式。但同時,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包括對傳統教育主體權威的挑戰,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象——大學生造成了一定的...更多負面影響,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造成一定沖擊,并且對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挑戰。最后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與對策,包括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樹立正確的網絡教育觀,主動占領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滿足大學生的思想要求,充分利用網絡和學生的特點,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完善網絡管理機制等對策。
【英文摘要】 With the popularity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 China,the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changed a lot,such as their study,their daily life or their ideas.It also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serious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How to deal with the affects of internct and to carry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effectively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facing in the new period.This article includes a total of five parts,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The introduction briefly elaborated the status quo of research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 and research methods.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told us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s of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arrying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The second part of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ncluding person's ideological and mora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更多he law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the environment theo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ee aspects.The third and fourth parts specificly stat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environment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internet has provided the means of modernization and enriched the conten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mproved the styles of education.But meanwhile,it also has raised a certain amount of challenges,including the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authority of education,the negative impact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lash to the education content.At the same time,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eds of improvement of methods in urgent.Finally,the pap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problem existed,such as,establishing a correct outlook on education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twork,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the occup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 new online positions to meet the ideological requirements of college students,playing the main role of studen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of network and students,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moral education,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network and some other suggestions.
視覺文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文化環境,兩者具有同一性,但視覺文化的個性也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視覺文化的產生與后現代主義文化、解構主義等文化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傳統的邏各斯中心主義中,事物總是以二元對立項的形式出現,如男人/女人、白人/黑人、好/壞、真理/謬誤等,而在這二元項中第一元總是高于第二元,兩者并不是處于平等的地位。解構主義者認為這種劃分是不正確的。事物間的對立并不是絕對的,也并不是某一元高于另一元。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也同樣存在著對傳統教育的解構:對嚴肅話語的解構、對命令式話語的解構、對單一式對話方式的解構、對語言式教育方式的解構、對教育者中心權力的解構。伴隨著這種解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也將需要重構。思想政治教育語言圖景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以政治教育為主,思想教育為輔。特別是在某些政治年代,這種不平衡狀態更為明顯。在政治教育中往往是上傳下達、命令式的語言。在教育語言中文字和口頭語言是主要的形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教育統治者的文件或教育傳達者的口頭語言,內容不僅單一、集中、書面化,而且政治色彩濃厚,說教色彩濃厚。這種教育方式在當今時代已逐漸顯出其弊端。大學生群體已不再是原先的精英化群體,他們不僅數量較之擴招前大幅增加,而且思想動態也呈現出多樣化和復雜化,特別是在視覺文化的沖擊下,他們的信息輸入渠道更為豐富也更為便捷。國內較早研究視覺文化的研究者周憲曾指出:“視覺文化是指文化脫離了以語言為中心的理性主義形態,日益轉向以形象為中心,特別是以影像為中心的感性主義形態。視覺文化,不但標志著一種文化形態的轉變和形成,而且意味著人類思維范式的一種轉換?!盵1]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形象、影像、感性是重要的詞匯。事實上視覺文化的這種轉變也給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和機遇。一方面,原先的以語言為中心的、偏向理性思維和理性判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開始不易被大學生接受;另一方面視覺文化帶來的大量形象和影像也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信息輸送渠道和理解方式。前者要求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與時俱進,變挑戰為機遇;后者則要求我們利用視覺文化的優勢,把環境變為工具,進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廣度和深度。視覺文化以圖像為基點,不僅將文字變成圖像,還將文字意義變成圖像意義。
在圖像的背后不是能指與所指的斷裂,而應仍是能指與所指的融合。比如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對思想政治教育觀點的闡釋往往是教育工作的口頭解釋或文字解釋,僅僅需要層層信息傳輸的遞進,將原本就比較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變得更加單一和無趣。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觀點不能認真領悟,而只是迫于對教育者的畏懼,效果自然不佳。而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語言圖景化即利用視覺文化的圖像,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現則能將枯燥、深奧的觀點傳輸變成直觀、形象、易于接受的雙向交流。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量引入電教化教學方法就是一個最為簡單和有效的方法。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是單向式、填鴨式的教學,不僅學生聽起來厭倦,教育者本身也會失去興趣,而在教學課堂上廣泛使用現代化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投影儀、幻燈片等,在理論中加入案例、圖片等則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興趣。2005年2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要求在“大力推進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在意見實施的幾年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媒體建設取得了諸多成果?!熬拾咐薄ⅰ熬式贪浮钡玫搅藦V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歡迎,并取得了資源共享。雖然我們說“多媒體無用論”、“多媒體萬能論”等觀點都是將問題簡單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多媒體的利用和開發是視覺文化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技術化視覺文化的背后是技術力量的支撐。無論是認為視覺文化的突出特點是圖像、媒體,還是數字化,其實質都是技術力量與文化的融合。在文化的生產、傳播和接受過程中,技術始終是逃脫不了的伴隨者。這種技術化力量以無所不在的勢力范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娛樂,同樣對思想政治教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合理利用這種技術化力量會大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式的感染力。技術力量貫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網絡是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它一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傳播和接受的平臺;另一方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伴隨著網絡的發展和壯大,網絡文化已成為視覺文化中不可忽視的部分。作為一種世界范圍內資源共享的信息文化,網絡文化以其開放性、交互性、動態性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網絡,大學生可以及時、通暢地了解到國內外發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不僅節省了信息傳送的環節和時間,克服了傳統思想政治信息傳送空間狹窄的局限,更是以更為公正、客觀的方式向大學生展示了社會生活的真實現狀。正是有了這些豐富信息的來源,大學生們才有可能將傳統的被動思考轉向了主動思考。在上文周憲學者對視覺文化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視覺文化更注重感性。這種轉向不僅是在形式上由傳統的語言轉向圖像,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的確大量、感性、直觀的圖像讓大學生們在接受信息時會出現不假思索、不加甄別的吸收、接納,也會弱化語言時代對信息進行的判斷、歸納等思維方式,但只要教育者能有效、合理的引導,對信息進行及時的過濾,并進行選擇性利用,不僅會大大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也會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興趣。比如利用網絡資源上的微博、論壇、QQ群、博客、各類媒體的新聞等等,針對熱點話題和事件進行討論。在討論中教育者可利用與學生討論交流的機會,將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傳輸給學生。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擺脫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出現的枯燥、單一的桎梏,而且因為有了網絡這個交流平臺而不是面對面作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份,學生更能暢所欲言,想法更真實。
各種信息媒體不僅是以影像符號表征的視覺文化的物質載體,更是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和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平等化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育者將教育內容傳輸給受教育者,其方式是直接的、強迫的、單向的。受教育者往往沒有話語自,處于地位不平等狀態。在現代思想政治教育中,這種地位的高低劃分顯然有些不妥。如何處理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兩者間的關系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視覺文化中由于技術力量的支撐,大量圖像與信息同時出現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視線中,文化從精英走向大眾。只要受眾者愿意,任何東西都可能成為文化,受眾者與文化創造者的地位不再是絕對的接受和創造了。這種地位的轉換同樣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鑒方法。在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僅在信息的獲取、選擇、判斷和討論上有著同樣的主動權,而且在兩者之間的交流中也完全平等,交往機會均等。如在對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的看法上,傳統教育方式中教育者說的對或錯已不再被接受,相反,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流、討論甚至爭論中最終得出的結果要更容易讓學生信服,比如大學生遇到溺水者要不要救、如何看待劉翔事件、如何正確認識高校擴招等等。這樣的平等化教育方式無疑是更有效、更鮮活、更有說服力。當然這同時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對社會問題和熱點事件有著正確、及時的了解,更要有思辨能力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只要這樣才能在辯與不辯中固守陣地,引導學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它不僅有著自己的學科特點,更要順應時代的發展,特別是文化的發展。面對在視覺文化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活動的開展也必須尊重主體生活經驗。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過程中充分運用視覺手段展開教育和交流,更為符合現當代大學生的認知和思維習慣[2]。揚長避短,大力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關鍵詞】國有企業 思想政治 教育
一、充實工作內容,為加強企業思想政治教育擴展空間
在新的環境下,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想要滿足發展需求,就要及時強化工作內容,豐富工作項目,發揚服務整體和員工的領域和途徑,盡量符合現實,員工和實際的需求。
第一,塑造企業形象,鑄造企業靈魂,提高思想意識教育
在進行國有企業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要堅持教育為核心,將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思想,社會主義精神和艱苦奮斗的態度融合其中,使員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要解放思想,加強科學發展,幫助員工客服并解決 “滿、懶、僵、怕”的思想問題,消除影響企業發展的思想觀點,創造良好的環境幫助企業改革發展。
第二,忠實企業,強調愛崗敬業
企業發展的基礎是員工,要加強企業員工的自豪感,尋求企業發展,努力建設優質企業,確定企業發展規劃,設計企業發展展望,塑造企業品牌,擴大企業知名度,提升員工自豪感。要建立員工職業生涯通道,盡量幫助員工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工作崗位上實現自身的價值。另外管理中要以人為本,遵照《勞動法》等保護員工合法權益的法律的規定管理,明確工人為主體的企業地位,保障其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另外要及時完善提高工人的工作環境,創造輕松自由的工作環境。
二、不斷創新工作方式,為增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創造條件
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主要是說服教育員工,激勵員工積極工作,想要獲得效果,提升工作的吸引力,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不斷創新工作方式。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要靈活多樣
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象是人,人是有感情,明白事理的個體。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是要進心進腦,要實現互動,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員要通過入情入理的講解說服員工,員工方面要能夠主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這樣兩者互相積極地配合,才能夠實現二者的交流和溝通,才能夠自主靈活的完成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實事求是
要從實際入手,展開研究調查,通過溝通談話,問卷走訪等形式深入研究不同時期各個員工的心理認識和思想意識,依照其情緒的不同和行為的體現,研究其思想活動形態,分析有可能出現的不足,根據相適應的解決措施,提高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的預見性和主動性。要注意和員工的交流,了解員工的建議,同時細致解決。還要主動換位思考,和員工進行思想交流,幫助員工解決難題,辦實事,辦好事,在實際的幫助員工提升其個人利益的過程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新穎別致
現在互聯網、手機等信息技術手段不斷發展,這些內容會對員工的生活習慣、行為特點、思考模式形成重要的影響。所以,要提升企業在傳媒方面的員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互聯網、手機等新的信息傳播工具構建具有明顯特征、廣泛覆蓋的國有企業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體系,提高員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和集體凝聚力??梢允褂妙愃菩畔⒐ぞ咦鳛檩d體,和員工的實際生活和工作、娛樂相結合,提供各式各樣的幫助,使這些載體能夠幫助企業內組織員工思想政治教育,成為新的教育平臺。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要樹點帶面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加強員工思想建設能夠提升工作的積極性。依靠領導力量起示范作用,可以保持企業的優秀思想傳統,還能夠不斷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及時總結之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結合新的教育內容后,樹立典型帶動全面實現發展。比如可以將員工的典型事跡和思想作為關鍵點,進行廣泛表彰,發揮模范作用。
三、創新完善教育制度,為發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優勢提供保證
第一,完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協調運行機制
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建設要以建設企業特色文化作為基礎,向員工大量傳輸企業經營觀點、企業精神,在員工中逐漸深入并引導其依照企業規定進行工作,促進企業全方位發展。
第二,構建能夠保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自主運行的機制
構建 “大政工”格局,依靠專職政工人員為主,經營生產人員為基礎的黨政工團參與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第三,完善和企業人力資源制度相關聯的運行機制
企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刺激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強化企業競爭力,要將思想教育加入到企業管理當中,和考核獎勵相掛鉤。構建獎勵懲罰措施,按照實際情況決定職位升遷,完善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在刺激員工積極性的同時強調民主管理,了解群眾意見,及時解決群眾不滿。
結論
國有企業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結合企業的發展狀況入手,關心員工的自身利益,從員工角度進行符合員工切身狀況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新的方法,新的形式,不斷發展并完善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法。
【參考文獻】
[1]艾萍. 增強企業職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J]. 科技信息,2009(11).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社會管理 功能
一、前言
社會管理包括硬管理與軟控制兩類,前者涵蓋行政與法制管理,具有一定強制力,體現了制度化管控特征。而軟管理則主體借助輿論導向、思想政治建設與道德教育等,令人們思維認識、思想品德良好提升,優化調控自身行為,進而實現良好的社會管理目標。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映射了當下社會體現的政治要求,顯現了其核心重要性。兩類管理方式通過對比不難看出,硬管理體現了顯著的規范性以及易操作性,效果顯著,同時其呈現出覆蓋范疇較低、嚴密性不強、適應性有限的弊端。為此我們不能僅僅通過行政手段實施單一性管理,也不能通過法律規定事無巨細的管控。應科學開展軟管理控制,激發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優勢,做好硬管理的有效補充。
二、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優化社會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同行政管控不同,其社會管理功能核心在于以人為本,通過意識培養宣傳、行政管理滲透,基于人們思想及行為的統一性,反映其顯示活動特征,進而明確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規律,為其發揮社會管理能效營造良好保障。其根本目標在于借助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影響,令其成為社會范圍內期望的各類政治、思想觀念,良好道德規范,同時形成推進社會發展提升的行為動力?;谏鐣l展進程的逐步深入,網絡化及民主化模式成為當前社會與時俱進的顯著標志,然而該過程的延伸同時存在我們不容小覷的負面影響。也就是社會發展形成了較顯著的離心發展趨勢,引發社會價值的不良分裂,對構建和諧社會極為不利。主體表現在社會各個階層間存在顯著的矛盾問題,一些社會成員呈現出較為貧乏的精神生活,令各類危及公眾安全與利益的不良行為頻繁發生。要想解決這一弊端問題,應全面開展法制化建設,不僅由制度層面加強管控,更應由理念層面入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激發法制管理功能,令社會環境更加和諧文明。目前,我國社會發展階段中,較多問題的存在歸根結底在于成員們思想意識的偏差錯誤所導致,為此,我們只有由根本層面入手,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方能解決社會成員思想問題、降低其不良情緒,并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同行政管理的有效結合,降低社會管理成本,提升管控效益。
三、激發思想政治教育社會管理功能,提升綜合運行效率
(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培養,體現節約能效
伴隨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生活更加豐富多樣,社會成員則體現了更為明顯的個體意識,其對物質的追求、體現的情感價值方向更為復雜,并呈現出一定差異性。這一現狀,進一步提升了社會離散性以及成員合作實踐產生的摩擦機率。為此,多樣化的社會實踐、豐富性的成員價值取向增加了社會管理難度。為此我們應找尋一種有效整合多元化思維價值觀念的方式,真正杜絕差異化取向發展形成的不和諧影響。我們可通過擴充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利用其獨特機制,將各類價值取向人員以及他們的不同目標需求,依據社會現實規則有效集成,進而找尋共同點。同時還應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展開價值理念教育培訓,打造一致精神文化理念,進一步降低人際間的不良摩擦,抑制社會內耗活動行為的大面積發生。社會管理中,我們還應激發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節約功能,令其傳輸的良好價值觀念被人們全面接受,進而降低人們從事社會實踐活動中花費的溝通成本,令信息傳遞更加快速順利,各項決策管理更加簡單清晰,進而全面提升制度運行管控整體效率。
(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管理,有效補充剛性控制
為補充剛性控制不足,應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柔性管理,適應社會環境不斷變化需求。令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傳遞社會基本理念、根植科學信念于社會成員之中,培育其形成一致社會認同性,做好人們實踐行動的有效引導,提升其對社會精神綜合價值的良好認知水平,激發社會文化以及精神資本的統籌約束性??傊瑧罁枷胝瘟己媒逃δ軐⑸鐣w制與精神文化內化成人們的思想品德意識,令社會制度的推行真正獲取人們的全面認可,進而有效杜絕制度虛設問題,避免引起社會生活雜亂無序以及權威失效的弊端現象。
(三)以人為本,科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為本是社會現代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應以人為本,基于社會成員存在的不同個性差異,人本復雜性、思想發展多樣性、發展提升根本需求,運用人本理論,遵循人本性工作原則,激發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優勢功能,持續優化社會成員個體心智,令其精神境界全面升華,優化思想政治素質,并促進其向著契合社會發展的方向有效提升。
四、結語
總之,針對思想政治教育軟管理核心內涵,我們只有明晰其輔助社會管理綜合優勢,全面開展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節約管控投入、提升社會管理水平,優化實踐效果,并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持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