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8 16:59: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質量經濟發展內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健詞:地方普通本科院校 內涵式發展
高等教育大眾化以來,陜西省高等教育在盲目追求外延發展與迫切需要內涵式發展之間顯現出諸多矛盾。這些矛盾集中反映了在后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在規模與質量、結構與效益、行政與學術權力、質量與創新之間的不協調;反映了教育硬實力迅速增強與軟實力之間發展的不統一。
一.地方高校內涵式發展的意義
“內涵”是形式邏輯關于概念的基本特征的界定,“學校的內涵發展是一種以學校的辦學理念、管理制度、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育質量、辦學特色等內部因素為動力和資源的發展選擇。它關注的是學校長遠的發展、合理的發展、科學的發展。走內涵發展之路,已成為當今高等教育發展的主題和高校綜合實力提升的焦點。”
高校內涵式發展主要是指以堅持以人為本為先導,以提高質量為特征,以轉變辦學理念、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增強核心競爭能力、創新體制機制、激發學校辦學活力、加強大學軟實力建設和提高辦學國際化水平為主要內容的發展模式。在這樣的發展模式下,學校的資源配置和發展規模、辦學質量和和發展速度之間達到相對平衡的狀態。
二.地方院校堅持內涵式發展的必要性
2010年,陜西省普通高校達到78所,比2005年增加6所,獨立學院12所,成人高校19所,民辦高等教育機構10所。其中,大部分為省屬普通院校。地方院校是陜西省高等教育體系的中堅力量。
1.地方院校堅持內涵式發展是探索特色辦學道路,提升自身辦學水平的必然選擇
探索學校辦學特色,突出學科專業特色和行業特色,不僅是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高教三十條)第二條關于“促進高校辦出特色”中對地方本科高校建設的具體要求,也是地方院校在現有發展資源的基礎上,走提高辦學質量,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式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
2.地方院校堅持內涵式發展是發揮高校三大職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直以來,高校肩負著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大任務,地方院校更是擔負著培養適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重任??v觀發展環境,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關中―天水經濟區推進實施以及陜西省實現經濟轉型、推動自主創新、引領文化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進程中,普通地方院校擔負著特殊而崇高的歷史使命。這類高校只有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才能在我省教育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日益增長的高等教育需求的強大推動下,在教育投入大幅增加的保障下,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為建設教育強省輸入文化水平高、專業技術強、綜合素質過硬的高質量人才。
三.地方院校內涵式發展路徑探討
1.轉變辦學觀念,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正確處理發展規模與質量的關系
正確的發展觀決定了地方院校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學科規劃、服務領域、發展規模等等。在出色的完成為地方發展培養優秀人才、科學研究兩大任務外,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培養我省發展需要的各級各類高級專門人才是其最根本的任務。因此,我們要主動的轉變辦學觀念,樹立科學全面的質量觀,在發展規模和發展速度協調發展的前提下,確定人才培養規格和專業發展目標。地方院校應該以提高質量為出發點,推動治理體系現代化、主動調整學校結構,明確辦學定位、深挖辦學特色,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逐步將學校的發展模式由外延向內涵上轉變,使地方院校的更快更好地發展。
2.積極培育優良校園組織文化,為全面深化改革,走內涵式發展道理奠定基礎
組織文化是組織成員在價值觀上的共識和行為習慣上的一致,貫穿于組織活動的全部,影響組織的全部工作,決定組織成員的精神面貌和整體競爭力。為此,我們要建設開放兼容、傳承創新的精神文化;構建科學規范、激勵自律的制度文化;建設開放創新、自由和諧的學術文化;建設環境優美、格調高雅的環境文化,通過優良組織文化的培養,充分發揮文化引領和凝聚作用,構建和諧校園,為全面深化改革,走內涵式發展奠定基礎。
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常州改革發展歷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積極投身“三大一實干”、合力種好常州幸福樹,發展的動能顯著增強、質效不斷提升、環境更趨優化、成果普惠共享,形成了穩中向好、穩中更優的發展態勢。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工業開票銷售、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雙雙邁上萬億元臺階,進出口總額突破300億美元大關,特別是重大項目、企業上市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成為全國首批全域文明城市,在全省設區市中唯一蟬聯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獎“長安杯”。這一年,讓我們感受最為深切的是,全市上下黨群一心、政企合力,精氣神充分提振、好勢頭充分彰顯,團結奮進、實干為民成為了常州轉型跨越發展的強勁旋律。
全面貫徹黨的精神,今年是開局之年;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今年是關鍵一年。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動員全市上下以“重大項目增效年”為主題,堅定把增創發展新優勢、種好常州幸福樹“六大行動”引向深入。凡事都要腳踏實地,不能馳于空想、騖于虛聲,必須齊心協力、真抓實干。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精神和省、市委決策部署上來,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化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實踐,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提高政協協商議政質效,把職責履行得更實,把作用發揮得更好,共同種好根深葉茂、碩果滿枝的幸福樹。
種好幸福樹,我們必須堅定不移改革開放。革故鼎新、敢為人先,一直是常州發展的動力之源、活力之魂。這些年,我們高舉改革開放大旗,向改革要動力,以開放拓空間,持續推動了“蘇南模式”常州升級版的探索實踐。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開放也遠遠沒有止境,我們必須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以開放倒逼改革,將改革進行到底。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面對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帶來的新任務新挑戰,我們要堅持效果導向、聚焦突出問題,發揮好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的支撐帶動作用,在經濟體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著力激發市場主體的更強活力和民間蘊藏的巨大潛力;要強化大開放理念,放大視野、敞開胸懷,在國家大布局中找準常州位置、拓展常州路徑,集聚一切優勢資源、優質資本、優秀人才為我所用。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緊緊圍繞要素市場化配置、產城融合綜合改革、“不見面”審批、開放型經濟發展、園區管理機制創新等方面,精選課題、深入調研,精準把脈、對癥獻策,多提一些真知灼見、多出一些實際成果,推進關鍵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推動全方位開放增創新優勢,為常州轉型發展積蓄新能量、釋放新活力。
種好幸福樹,我們必須堅持不懈提質增效。常州靠制造業起步,以實體經濟見長,這幾年,通過連續開展重大項目主題年活動,持續實施“三位一體”戰略,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但我們的制造業還處于產業鏈、價值鏈的中低端,轉型跨越仍處在“推著石頭上山、到了半山坡”的關鍵階段,發展中各個方面出現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亟待解決,我們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把“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作為鮮明導向,乘勢而上、盡銳出戰,努力實現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城鄉建設、文化建設、生態環境、人民生活的高質量。特別要始終堅持工業立市、制造強市、質量興市,著力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政策鏈系統發力,著力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促進經濟發展邁入量質齊升的良性軌道。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和豐富內涵,圍繞增強實體經濟競爭力、加快產業技術創新、推進金融改革服務、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等重點,多謀良策、多出實招,議政協商、監督落實,助推常州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全省前列。
種好幸福樹,我們必須堅守初心為民盡責。幸福樹需要由大家一起栽種,果實也應該由所有人共享。這些年,市委、市政府始終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把群眾的“關鍵小事”當作“頭等大事”,連續五年財政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領域,“三優三安兩提升”等民生實事得到了群眾認可。民生千鈞重,責任大于天,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加快富民增收步伐、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優化生態宜居環境、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讓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愛常州”成為全市人民的情感認同和行動自覺。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堅持為民履職、為民盡責,繼續抓住老百姓最急最煩最憂的問題,反映群眾所盼,參謀黨政所需,助推各級各部門辦好更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好事實事,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讓孩子們健康成長、讓年輕人成就事業、讓年老者頤養天年,把所有常州人共同建設美好家鄉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
近十年來,我國城鎮化經歷了以基礎設施建設和擴大城市規模為主的城鎮化;2013年3月份,在與中外記者的見面會上,國務院總理提出,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并且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將城鎮化的涵義由粗獷的外延發展過渡到以人為本的內涵發展上來。
一、農民高質量就業的涵義
十報告提出了“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就業”的就業觀。那么,什么是高質量就業?人社部副部長信長星認為,高質量的就業是在宏觀層面充分的就業機會、公平的就業環境和合理的就業結構。
具體到農民就業的微觀領域,高質量就業就是要保證農民有業可就,就業中沒有行業歧視和不公待遇,能夠和城市居民公平的分享就業機會;就業后能夠享受到《勞動法》所賦予的勞動者的合法權利,包括工作時間、工資待遇、休息休假、勞動安全和衛生權、社會保險等權利,通過就業領域的和諧推進社會的和諧。
二、城鎮化進程中農民高質量就業的障礙因素
(一)公共就業的財政支出不足
增加就業是政府宏觀調控的目標之一。為此,政府必須有相應的財政支出,來保障由勞動保障部門代表政府向勞動者提供的公益性就業服務。在統計數據上,我國以社會保障財政支出涵蓋的就業總財政支出低于世界上其它國家的平均值。2003―2008年我國社會保障和就業的年平均支出占財政收入的7.42%,而國外大多數國家社會保障的平均支出占財政收入的平均值都高于30%(見表1)。
我國學者在就業實現途徑的調查中,驗證了農民就業大都是自組織就業,沒有借助于政府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如勞動科學研究所“城鄉統籌就業”課題(2007年)的調研顯示,自組織就業是農業轉移人口就業的主要方式;而趙樹凱(2012年)在調查中顯示,超過90%外出農民的就業是通過自組織形式實現的;而在黑龍江省的現實調研可以發現,農民的就業主要是通過親戚帶親戚、老鄉帶老鄉,依托鄉土社會關系網絡的自組織就業形式,形成了外出務工人員在某幾個行業的集聚化就業的態勢,如建筑業、礦產業、紡織業、服務業。
(二)農民的知識體系和就業技能不適應產業結構變革需要
當前,從農業生產中轉移出來的農民是我國產業工人的主要來源之一。這些非熟練的勞動力就業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的知識、技能不能適應產業結構變革的需要,不能把握產業向中西部城鎮轉移的歷史契機,導致的結構性失業。在2012年2.6億務工的農民中,僅1/4受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超過六成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在許多行業都并不具有競爭力。因此,轉移就業的農民迫切需要就業技能的培訓。
(三)實體經濟創造就業崗位能力不足
由于征地后公益崗位的限制,農民就業的安置率不高。但是,城鎮化的推進必須要相應的更注重質量的產業來引導,來吸收就業。而在現實中,地方政府將招商引資作為重要的經濟工作來抓,也反映了目前地方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產業支撐不足的依然是制約經濟增長和地區就業的重要因素。例如,在黑龍江省,絕大多數私營企業是通過艱難的創業歷程逐漸發展起來的,處在產業鏈的低端,利潤微?。挥绕涫强h域經濟中私營經濟發展落后,多數集中在生產加工、餐飲和商貿服務領域,企業經營規模小,能夠容納的從業人員少。還處在企業發展的初期階段,沒有足夠的資金和精力用于擴大再生產。所以,能夠吸納的就業人員有限。
關鍵詞: 高職教育;內涵建設;舉措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4-0207-020引言
2000年以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為國家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培養了超過1300萬名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社會提供培訓超過2000萬人次,為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支持,高等職業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伴隨著高職院校辦學規模的擴張,專業數量的增加,人才培養特色的形成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我們深入思考和實踐的重要課題,堅持就業導向,樹立為區域社會經濟服務的思想,面向社會辦教育,圍繞產業設專業,加強行業企業的聯系與合作,創新辦學模式,凝練專業品牌,彰顯辦學特色等內涵建設亟待加強。
1加強高職教育內涵建設的背景和必要性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今后十年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是提高質量。明確提出了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基本思路: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道路;以提高質量為核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專業結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創新體制機制,大力推進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靈活性和開放性,增強辦學活力,不斷提高高職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這一綱領性文件,為我們深化高職教育教學內涵建設,推進高職可持續發展明確了任務、指明了方向。
為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新一輪改革發展,全面部署未來十年高等職業教育戰線發展戰略及發展任務,2010年9月13日至14日,在杭州專門召開了“全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工作會議”。會上,教育部陳希副部長談到影響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特色形成和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影響著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四個主要問題:一是高職院校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質量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相適應,面向市場的辦學機制尚未形成;二是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緊密聯系的體制機制尚未形成,辦學活力不足;三是“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的數量、素質與結構不能滿足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的需要。四是高職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
2我院開展高職教育內涵建設的思考與舉措
2010年12月我院順利通過教育部專家組對學院人才培養工作的考察評估,教育部專家組對我院教育教學建設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診斷性意見:一是專業結構不盡合理,專業發展不夠平衡,特色專業及專業群建設尚需加大力度,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需進一步深入構建;二是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教師的專業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不盡合理,部分專業的專任教師數量不足,“雙師”結構的教學團隊建設需加大力度,專業帶頭人的培養、引進及青年教師培養工作也有待于進一步加強;三是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不平衡,各專業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差距較大,多數專業的教學儀器設備值偏低,實訓工位偏少;實踐教學經費投入總量不足,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不均衡,校企合作體制機制的建立有待加強。
針對專家組的診斷性意見,我們重新學習《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高等職業院校要及時跟蹤市場需求的變化,主動適應區域、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學校的辦學條件,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置專業。對基礎條件好、特色鮮明、辦學水平和就業率高的專業進行重點建設”精神,并結合我院教育教學內涵的實際,就以下幾個問題我們展開調研與思考:一是我們的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發展怎么樣相對接、與社會和職業崗位需求怎么對接?二是專業建設與特色產業的如何有效聯接?如何貼近市場,服務社會?三是專業特色與骨干企業或龍頭企業怎么有機融合?如何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四是現有的教育資源與社會的產業資源(“豬、藥、茶、菜、漁”五大產業)怎么樣統籌整合,如何借力發展?五是專業設置雷同程度比較嚴重,專業結構欠合理,發展極不均衡,專業設置與專業結構的調整與改造如何進行?六是專業實習實訓資源利用更新不均衡,有的資源緊缺、有的閑置浪費,這些問題如何解決?七是招生規模小,生源地域分布極不均衡,報考專業的人數差異大,完成計劃的專業少,這些難題如何應對?八是師資結構不合理,“雙師”隊伍數量不足、分布不均勻,這種現狀如何改善?
通過調查、分析和研究,我們提出了“發展特色專業,服務區域社會”的辦學思路,為區域社會的發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實現學院與區域社會之間的雙向互動合作,力求與其和諧發展,共生共榮;就專業建設與改造提出“強優、改老、調困、育新”八字策略。強優——強化的優勢專業,鞏固規模和基礎,做優做強,突顯特色,引領發展;改老——改造老專業,尋求生機,拓展專業方向,激發活力,持續發展;調困——調整困難專業,依托行業產業,另辟新徑,嫁接改造,借力發展;育新——培育新型專業,結合區域經濟,搞好市場調研,靈活實用,合作辦學,共同發展。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我們學院建設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前三年”(2005年-2008年)是建院初創、起步階段,“中三年”(2009年-2011年)是學院整合、轉型,完成新校區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評估階段,“后四年”(2012年-2015年)是學院全面加強內涵建設,突破發展階段。在這樣的階段定位中,我們確定了“優化內涵、創建品牌、提高質量、彰顯特色”的“三步走”戰略,精心謀劃“十二五”發展規劃,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為學院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①牢固樹立為區域社會經濟服務的思想,實現學院與社會各界的互動合作,和諧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尊師重教、統籌兼顧,處理好規模、結構、質量、效益之間的關系,謀求學院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十二五”期間,嚴格按照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的要求,結合中、省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要求和我院發展態勢,在人才培養的實踐中,堅持以辦學思想為綱領,專業建設為龍頭,課程建設為核心,師資隊伍建設為保障,認真實施質量工程,全面落實“5432”工程①,始終不渝的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提升我院教育教學水平。②立足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及區域經濟布局,穩步加快專業建設步伐。我院是漢中唯一一所市屬高職學院,我們要緊緊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幫助,在省教育廳的指導下,乘職業教育改革之風、乘漢中發展戰略之勢,提高辦學水平,實現為區域社會經濟服務的目標。③堅持走產學研結合發展之路,大力推進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依托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與企業開展合作,按職場化、實戰化標準規范建設校內實習實訓基地,探索建立以“廠中?!睘橹饕J降男M鈱嵱枌嵙暬?。④以師資隊伍、教學團隊的建設為抓手,推進內涵建設。堅持師資隊伍建設與學院發展、專業建設相協調,立足培養與引進相結合,引培并舉,全面實施師資隊伍建設的“師德建設工程”、“名校進修工程”、“名師與團隊建設工程”、“雙師素質工程”。根據專業、學科建設發展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師資培訓,通過選派教師到企業鍛煉,安排教師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專任教師的綜合職業素養與實踐教學能力,培養具有行業引領作用的專業帶頭人,培育專兼結合的優秀專業教學團隊。面向社會聘用客座教授、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課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做好高層次人才特別是緊缺人才的引進工作,全面推進各項質量工程建設。⑤搭建畢業生就業創業平臺,暢通育人“出口”。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學院不斷加強就業指導中心工作職能,通過舉辦招聘會、用足用好國家促進畢業生就業政策、倡導“實習+就業”、鼓勵畢業生考多證書等多種形式,多渠道促進畢業生就業,多途徑搭建畢業生就業創業平臺,努力實現招生與就業的良性循環,逐步擴大學院的辦學聲譽。⑥拓展辦學視野,彰顯綜合辦學實力。我們要依托教育教學資源,高質量開展以成人函授、現代遠程教育為主的繼續教育。充分利用我院是首批“省級繼續教育基地”的優勢,舉辦好全市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在崗培訓、導游從業資格、會計從業資格、中學教師上崗、中學校長崗位培訓等非學歷教育培訓,豐富學院辦學方式,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各類層次的技術人才,為學院協調可持續發展進行有益的探索。
3加強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體會與建議
3.1 抓內涵建設,務必緊緊依托地方政府,樹立為區域社會經濟服務的思想我們是一所市屬的地方高職學院,我們占有天時、地利、人和之優勢,我們一方面要緊緊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幫助,充分利用好政府的主導作用,借力登高;另一方面我們要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搞好技術服務,為地方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有為,才有位,有為,才有利。通過為區域社會服務,有效地帶動自身的專業建設,讓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優勢專業因此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讓非優勢專業得到相應的調整與改造。
3.2 抓內涵建設,務必樹立開放辦學的理念,面向社會辦教育,圍繞產業發展專業作為地方高職學院,我們為區域經濟社會的服務,既要堅持從學院自身的辦學基礎、專業特點出發,孵化和發展具有競爭專業優勢的特色產業,又要在專業群建設的基礎上,及時根據社會需求調整專業方向,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優勢設置專業和進行專業改造。只有這樣,學院才能在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產學結合發展的道路上健康發展。
3.3 抓內涵建設,找準辦學定位,彰顯辦學特色作為地方高職學院,我們就是要為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充分利用地域優勢,揚長避短,針對本地區特有行業的特殊需要,大力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相一致的應用性專業,培養服務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學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同時,努力為社會提供服務,持打好“地方牌”。專業特色、課程體系特色,人才培養特色等,一起構成學院的辦學特色,在辦學特色上,把“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強”作為培育和建設特色專業的目標和方向,在辦學實踐中予以彰顯。
注釋:
①“5432”工程:每年劃撥1000萬元用于實訓基地建設,80萬元用于專業建設,60萬元用于課程建設,40萬元用于師資隊伍建設,五年期間投入資金分別是5000萬元、400萬元、300萬元和200萬元,簡稱“5432”工程。
參考文獻:
[1]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Z].2006.
注重質量和效益的核心是經濟發展速度要服從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效益
盡管注重質量和效益具有很豐富的內涵,但其最核心的要求是本著速度服從質量和效益的原則,追求速度與質量、效益的統一。
追求以質量為基礎的發展速度。追求以質量為基礎的發展,關鍵是注重實實在在的GDP增長、提升產品的檔次和質量、強化創新驅動的力度。
首先,經濟發展要排除GDP增長中的水份,重視消除幾方面的GDP增長假象:(1)物價上漲因素拉動的GDP增長;(2)勞動者報酬和工資收入的增長低于通貨膨脹因素拉動的GDP增長;(3)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因素拉動的GDP增長;(4)無效投資因素拉動的GDP增長。
其次,經濟發展要注重產品的檔次和質量。理論和實踐的邏輯表明,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情況下,低端和低質量的產品確實會有一定的市場,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若再繼續大量制造低端和低質量產品,則經濟發展的實際意義將大打折扣。因而,在未來的發展中,應特別注重提高產品檔次和質量,即使為此犧牲一定的發展速度也值得。要使更多的群體和個人對高檔次和高質量產品具有充足的支付能力和有效需求,在此基礎上逐漸壓縮對低端和低質量產品的市場需求。同時,應該打破經濟發展指導思想中的“低成本桎梏”,從單一追求“低成本”轉向既注重“低成本”、又注重產品的高檔次和高質量。
再次,經濟發展要依賴創新驅動。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穿到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通過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制度創新、組織程序、商業模式創新等,使經濟發展中的各種要素與資源得到高效配置,切實將要素驅動型經濟發展轉變為創新驅動型經濟發展。
追求以效益為導向的發展速度。經濟發展的實際效益是指一個經濟體通過經濟發展能夠在文化和社會發展及人民群眾生活改善方面獲得的實際收益。高效益的經濟發展就如優質的轉化器,能夠將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充分地轉化為實際收益。在黨的十精神指引下,未來應該更加注重有實際效益的發展速度。其基本的要求是:(1)以盡量少的勞動消耗和物質消耗,生產出更多的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2)提升經濟發展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能力,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最大程度地保護資源和環境;(3)積極推進就業優先的經濟發展戰略,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大居民在經濟發展成果分配中的份額;(4)提升產業的國際分工地位,降低對國際投資和國際市場的嚴重依賴,實現對外經濟的高效益;(5)健全社會保障和其他社會服務體系,釋放和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6)實實在在地增大各級財政對文化事業、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和各類居民服務的公共投入,使經濟發展的成果高水平地轉化為提升社會質量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實際效益。
未來發展的多重制約要求江蘇必須注重質量和效益
江蘇作為有6個工業行業躋身“萬億級”臺階的制造業第一大省,從注重發展的數量和規模,到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這應是一種勢在必行的轉變。然而,無論是從理論還是實踐的邏輯看,脫離質量和效益的軌道而期待高增長的念想、推動高增長的行為在江蘇一直沒有停止過。為此,面對資源小省的省情和環境承載的壓力,江蘇需要不斷強化這樣的認識:為了消除未來發展的多重制約,應該十分注重質量和效益。
舊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要求未來的發展必須注重質量和效益。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經濟飛速發展,一直延續的是要素驅動發展路徑,賴以支撐的是低人力成本、高能源消耗和環境代價?,F今,隨著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呼聲日益高漲,以往的“比較優勢”正在轉化為“瓶頸制約”。在這樣的背景下,舊的發展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只有將注重質量和效益作為發展的立足點,才可能不斷提升創新能力,突破低水平競爭對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約束。從實踐看,江蘇區域創新能力之所以能連續四年蟬聯“全國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根本原因就是近幾年特別注重了以質量為基礎和以效益為導向。
低端傳統產業調整與高端新型產業培育之間銜接難的困境要求未來的發展必須注重質量和效益。江蘇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走在全國最前列,近年來年均保持30%左右的增速。但是,對技術引進的過度依賴導致了低端傳統產業調整與高端新興產業培育之間不能銜接的困境,使得江蘇一方面是新興產業較快發展,另一方面是傳統產業依然在低端運行。面對困境,江蘇必須主動以質量為基礎、以效益為導向,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時空背景下積極地以高新技術改造低端傳統產業,并進一步培育高端新興產業的突出競爭優勢,才可以變被動為主動,使低端傳統產業調整與高端新型產業培育有效銜接。
江蘇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外部挑戰要求未來的發展必須注重質量和效益。近年來江蘇開放型經濟創造了較突出的業績,外貿進出口連跨3個“千億美元級”臺階,2012年外貿進出口總量超過5000億美元。但后危機時代國際經濟秩序不合理不斷引發新的問題和矛盾,將給江蘇的開放型經濟帶來挑戰。這種挑戰既與國際產業結構轉移的大趨勢所帶來的深刻影響息息相關,也離不開國家實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宏觀背景,更來自于江蘇開放型經濟發展向高層次演進的機制方面的壓力。在宏觀運行環境和微觀運行基礎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只有更加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才能促進江蘇開放型經濟實現增長動力機制的轉換和更替、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要素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有效化解一系列挑戰。
江蘇注重質量和效益應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
真正轉變發展觀念,徹底摒棄過分追求增長速度的思想。要真正弄清楚經濟增長速度與質量效益的關系,改變經濟工作以“搶時間、爭速度”為中心的做法,真正把提質量、增效益擺到重要位置上來。
調整利益格局,促進市場主體逐利行為相對合理化。針對企業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進行粗放式盲目擴張的傾向,要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建立并完善靈活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同時,積極推進環保收費制度改革,健全污染者付費制度,提高排污費征收率,以促進企業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還要通過財政稅收政策的調整,從利益機制上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淘汰落后生產力。
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這一重要論斷至少有三層含義:第一,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有效益的增長“就是要提高資源尤其是稀缺資源的配置效率,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投入生產盡可能多的產品,獲得盡可能大的效益”,是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企業效益增強、投資效益上升等基礎上的增長,是靠創新驅動、科技進步支撐的增長。
第二,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保持合理速度的增長。我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增長是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合理的增長速度,就業就無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就難以提高。因此,在改革的攻堅期、深水區,我們要破解發展難題、突破發展瓶頸、化解發展挑戰,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仍然是必要的。
第三,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尊重經濟規律的增長。我們作決策、辦事情、謀發展,都要認識規律、遵循規律。要避免犯脫離實際、超越階段而急于求成、急躁冒進的錯誤,真正做到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我們要遵循好經濟規律、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這“三大規律”,實現經濟的科學發展、自然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包容性發展,通過不斷對“增長”內涵進行反思,為增長“脫水”,實現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
近年來,我國經濟在快速增長的同時也付出了較大代價,存在效益低下、結構失衡、產能過剩、環境污染等問題,經濟增長出現了明顯的水分。主要原因何在?一是“唯GDP”導向。一些領導干部將“發展是第一要義”同“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統籌兼顧”的要求割裂開來,甚至把“發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為“經濟增長是硬道理”,結果為了GDP數字的增長不講成本、不講質量、不講效益,甚至造成質量和效益下降。二是經濟增長方式的痼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不是可持續的增長,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從長遠來看,這種增長不僅僅是有水分的增長,也是有害的增長。三是政績考核機制的偏向。在“增長至上”的評價體系指引下,經濟增長成為最重要的評價指標,難免出現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速度、政府和市場的手錯位、盲目鋪攤子上項目、新官不理舊賬、公司化政府傾向等突出問題。
以改革之手為經濟增長“脫水”,實現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我們今后工作的指南。原有的外需拉動、人口紅利等增長動力減退,倒逼我國經濟逐步轉換增長動力,著力打造“中國質量”,實現增長質量上臺階。新常態經濟下,實現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應當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進考核手段、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推進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發力。
改進政績考核手段,不單單以GDP論英雄。要樹立為人民謀利益的政績觀。各級政府應當把GDP當成預測性指標,而不是層層考核的指令性指標。換句話講,應當更加強調就業優先的指標。如果有可能,可考慮以就業、收入、CPI、環境指標替代GDP。
以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活力和動力的本質要求,關鍵是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在不斷優化經濟結構、不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實現增長。
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的愿景,推進綠色可持續發展。要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要把國土空間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厲的法治。
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是“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的主線。提高文化產業的規?;⒓s化、專業化水平,是中央政府對文化產業發展規律和發展模式的深刻認識,也為今后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指導。文化產業規?;I化和集約化相互聯系、相輔相成,三者并舉才能促進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文化產業規模化和專業化是文化產業集約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和主要特征。
一、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的內涵與特征
所謂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是以單位資源產生最大效益為目的,通過對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技術創新和科學管理,提高文化產業本文由收集整理質量、效率和競爭力的發展方式。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的理想狀態應該是,文化產業以質量、效益提高的方式良性發展,形成一批實力雄厚、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這種理想狀態表明文化產業已經充分利用了規模經濟效益,產業的長期平均成本達到最低,產業的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達到了最優狀態。
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是一種宏觀上強調內涵、質量和效益協調發展的模式,其中蘊含著“效益最大”的理念。這里的“效益最大”是指有效配置資源謀求盈利最大化,即用最少的資源創造出最大的財富。但是我們要把這里的“效益最大”理念與狹隘的效益追求觀念區分開來。狹隘的效益追求觀念缺乏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缺乏正確使用和保護資源的責任,常常是為獲得局部利益而犧牲整體利益、為獲得短期效益而無視長遠效益,違背了資源配置有效性的根本原則。
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的主要特征為:一是規模化——具有較高的產業規模結構效率,即產業內的企業處于規模經濟水平,達到或接近經濟規模的企業的產量占整個產業產量的比例較高;二是專業化——文化企業之間具有科學的分工協作,即產業生產力組織和配置合理,具有較高的分工水平,縱向一體化企業的產量占流程各階段產量的比例分布合理,產業處于高效運行狀態。我們必須真正理解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的內涵,防止生成文化產業分散狀態和過度集中狀態,掃除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道路上的障礙。
二、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的重要意義
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是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一些地方文化產業發展存在著戰略規劃宏偉但實現路徑模糊、盲目冒進決策而理性推進乏力、文化資源過度開發而發展方式粗放等問題。從整體效益和長遠效益出發,過度利用資源、不計代價和不顧未來的短視發展,必然影響文化產業的長久活力和生命力,勢必影響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集約化發展倡導的效益最大化、規?;蛯I化,是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法則,有利于平衡文化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權利和責任關系,有利于實現文化產業的整體效益和長遠效益。
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是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的應有之義。在粗放型發展方式下,文化產業發展建立在低水平重復建設之上。企業生產成本高,經營規模小,產品技術含量低、質量差,文化附加值低,造成文化資源的極大浪費。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方式的轉型,整個產業結構將發生轉變,這對文化產業能否順利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并良性發展至關重要。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應當從過去注重數量型增長向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轉變,重點是提高文化創造力和精品力作生產能力。這正是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倡導的原則。
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是優化文化資源配置的必經之路。從總體來講,文化資源的供給總量有限,而且需求與供給并不完全匹配。衡量文化產業發展水平的主要標準是,看是否在消耗了最少的文化資源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別人群的文化消費需求。目前,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5000美元,居民消費將進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時期,文化產業正面臨著能否在節約文化資源的前提下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高質量的文化產品的考驗。
三、進一步推進我國文化產業集約發展的思路
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有利于我國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文化產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利于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要實現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必須緊密結合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實際,加快產業發展方式轉變,積極探尋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路徑。
1.提升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和創新活力,激發文化產業的內生動力,是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廣泛運用現代自然科學技術和管理科學技術,開發整合各類文化資源,提高文化產品質量,以科技提升文化產品的內涵和價值。切實轉變觀念,將高新科技引入文化產品的創意、生產環節,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品,鼓勵創造新型文化產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資源,大力發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生產優勢,努力創造出內容新穎鮮活、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