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8 16:58: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景觀設計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字:建筑設計景觀設計 融合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生活環境,尤其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都離不開的建筑外部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整天面對鋼筋水泥的城市居民對這樣的生活早已厭倦,他們渴望得到的是大自然的綠色。然而,日益加劇的環境污染,使他們這樣的愿望遙不可及。近幾年來,我國房地產商針對客戶回歸自然的這一心理,開始加強對建筑外部環境的宣傳,實現建筑與景觀的統一。顯而易見,當代人在選擇住房時不僅關注建筑的結構和功能,更加關注所處社區的環境,人們渴望得到的是建筑與景觀的融合體。
一、建筑設計中的景觀設計
(一)景觀設計可對建筑設計做出人文藝術的表達
景觀設計中配置的一些元素體現地域特點與民族文化,它并不是照抄照搬其他的設計,而是配合當地建筑的設計風格,共同表達出一個地區的民族文化或社會歷史。例如我們看過許多我國的江南水鄉景觀,那里有許多南方水鄉的身影和抽象的元素符號,這種設計具有一種特殊空間延伸的人文藝術,具有一種很強的生命力,給人一種愉悅感和舒適感。
建筑完善景觀環境的積極策略。
(二)細部設計與景觀的協調手法。
細部設計是從整體出發,對細部進行精加工的過程。細部是整體的一部分,而且是需要特殊考慮的一部分。建筑細部設計應符合建筑的整體意向,體現整體風格,使各個細部有機地組合在一起,為整體服務。以景觀意識來看建筑的細部設計,目的在于將細部與人的尺度緊密聯系。好的建筑設計,從宏觀到微觀,從大尺度的意象整合到小尺度的細部呼應,每個級別都體現著設計師的精細考量。如果建筑與景觀的細部協調地組織在一起,共同處于一種穩定的有機系統中,那么就可稱為完整的作品。
(三)建筑存在于環境之中,相對成為環境中的主角,它決定了環境的表情、控制著景觀中的重音。建筑應從被動地單方面追求環境和諧的桎梏中解脫出來,以積極的策略向環境延伸,尋找與景觀的結合點。
( 1) 建筑先入式的整體設計導則。當代建筑師有責任在深入建筑單體設計的同時,對整體的建筑環境提出設計導則。摒棄個人的、極端的單體形態的創作模式,分析基址環境 周邊環境 視域環境等因素,并且提出系統的設計導則。導則內容應該包括具體的風格、主色調、環境鋪裝景觀設施等設計建議,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內產生輻射式、制約式的影響,并確保建筑與環境的統一聯系。
( 2) 建筑后入式的改造與實施原則。在既有環境中嵌入新建或改建項目的實踐中提出改造與實施的原則,可將變被動地適應環境轉變為主動地調整建筑與環境問的關系。新建或改建單體的加入,勢必對環境產生影響,如同景觀的“縫合”理論,因此我們應該尋找適合的元素并進行適度調整以保證建筑與環境的整體意向。
二、景觀設計中的建筑設計
(一)運用建筑理念挖掘景觀設計深度。
我國景觀設計的實踐還處于初步階段,學科發展不夠系統完善,理念還停留在表層美化的層面。設計水準良莠不齊,盲目抄襲現象嚴重。以建筑的理念對待景觀設計問題,或許可以成為目前階段可取的方式,它使得景觀設計不再是花花草草的粉飾、平面化的硬地延伸、對漏洞的簡單的遮蓋,而是用建筑分析、決策、設計的方法來造就景觀美學。運用建筑的思維創造出每個層面不同的功能,以科學的方式將廣場與周圍的建筑、公共設施結合成為系統化的環境。
(二)以建筑手段實現造景創意。
在景觀創造的過程中,復雜性與技術性往往制約著造景創意,現代城市中視覺景致的實現同樣依靠建筑的支撐以及技術的輔助。
( 1) 以建筑技術拓展景觀空間。景觀的暢想空間似乎大于建筑。但同樣會面對如何實現的問題。與傳統植物造景的風景意象不同,現代的城市景觀更關注用技術來表現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因此,技術手段成為景觀實現的關鍵。倫敦西部帕丁頓地區的卷曲步行橋,在技術的支撐下成為可動的景觀。橋體是而是收起的圓,時而是打開的弧,時而是放下的直線跨越水面,讓人們領略了技術的魅力。現代技術手段拓展了景觀的想象空間,為景觀創作帶來意想不到的創意。
( 2) 用建筑的思維解決景觀限制的問題。城市中的建筑與景觀往往要面對許多制約,包括場地的限制、經濟的限制,在設計過程中,采用建筑的思維方式可以解決很多限制性問題,比如城市中的夾縫地帶,無法實現模式化的城市造景: 或不具備植物條件,或無法實現硬地,但又存在功能性的要求的空間中,可以借鑒建筑思維中分析研究的方法,選擇最經濟適用的原則,來解決景觀設計中的限制性問題與復雜棘手的難題。比如,在城市建筑高密度的狹窄區域,以彩色噴涂地面的方式劃分出進出的道路以及人行與車行的路線,既滿足了道路的功能要求,同時也為高層居民提供了豐富的視覺對象。這種用最簡單,最經濟的方法也是源于建筑思維。
三、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的統一
(一)建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緊密結合
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景觀設計是進行微觀的景觀空間設計,而建筑設計是進行具體的建筑單體設計,城市規劃、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三者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任何一個步驟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建筑的整體效果,必須使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相統一,利用建筑賦予景觀內涵及思想,使精神文化得到淋漓盡致地表達。
(二)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要具有科學性
科學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人們更加重視其可持續性和生態性,因而在進行建筑和景觀設計時必須尊重景觀的地域性,尊重當地的自然文化遺產及格局,最大程度的順應自然,盡量依照生態原則進行設計。在設計材料的選擇上,要盡量利用當地可再生的自然元素和材料,保留當地自然及文化遺產,發揮其實用及審美功能;體現建筑和景觀設計的和諧之美,避免一味地最求富麗堂皇的效果,實現建筑和景觀設計的科學性。
(三) 建筑和景觀設計應具有“以人文本”的設計理念
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體現尊重自然發展規律與尊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一致性。在建筑和景觀設計時用“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是要保護好大自然環境,這樣才能給人類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生存環境,另一方面在建筑設計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是要求建筑成果能在更深層次地體現對人充分關懷,使作品發揮更大的價值。
結束語
總之,沒有成功的建筑設計,再好的景觀設計也是一個沒有實用性空殼,而沒有與之融合的景觀設計,再好的建筑設計也不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所以尋找各種途徑,達到兩者的完美融合則是當今乃至以后的一個目標。而且隨著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無論是建筑設計還是景觀設計,都需要舒適、環保、實用美觀,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都有其各自特點,只有把二者結合起來,才能使得建筑景觀以更好的姿態展現給世人。這不僅是設計師們不斷追求的目標,也是人們對物質文化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婕,胡東海. 建筑景觀設計淺談[A].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7
[2]華曉寧. 建筑與景觀的形態整合新的策略. 東南大學學報. 2005( 7)
1.1設計缺乏人文性
建設園林景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審美的需求,城市園林建設主要是為了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并且讓人賞心悅目,因此,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要加入人文性因素。但是在目前我國一些園林景觀的設計中,只是盲目追求所謂的藝術,在設計中體現出來的是一些形象化的并沒有實際作用的園林景觀,特別是一些城市市中心的園林景觀設計,完全沒有考慮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忽略了設計中的人文性。
1.2設計存在攀比心理
城市園林景觀是體現一個城市的檔次,因此,園林景觀的設計必須要具有一定的檔次,所謂的檔次并不是盲目追求價格高檔,材料進口之類,而是真正造福于整個城市的設計才算是檔次。然而我國一些園林設計師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將檔次理解為花大量的資金投入,尤其是在一些住宅小區和別墅的園林景觀設計上,大多數設計師存在著攀比心理,認為所用的材料必須是要進口才能體現出該園林景觀符合該住宅小區以及別墅的檔次,導致在園林景觀的建筑中耗費大量的資金。
1.3設計缺乏創新
目前我國的景觀設計越來越多,但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不免發現大部分景觀設計都大同小異,很難體現出個性,設計中缺乏創新,失去了園林景觀的最初目的。每一個地方都應該有其自己特色的園林景觀,對于盲目照搬照抄的設計來說,不僅丟失了該地方的特色,甚至是丟失了整個設計作品的靈魂,不能體現出當地的內涵。
1.4施工過程的問題
園林景觀的設計圖紙再好也是要建設出來后才能看出實際效果,園林景觀的成功與否全靠施工單位的仔細與否。我國的園林景觀之所以大同小異:一方面是因為設計師沒有在園林景觀設計方面進行創新,另一方面是我國的施工單位還不夠仔細,即使設計出的好作品也很難建設出來,好的園林景觀不僅需要施工單位來打造,更需要設計師親自到施工場地進行指導,設計師比任何人都清楚哪棵樹該怎么種植,對于園林景觀施工中的問題,設計師更能提出建設性意見。但是我國一些設計師不愿意置身于施工場地中,也不愿意與施工單位過多的交流,導致園林設計出來后與圖紙有較大的差異,從而留下遺憾。
2園林景觀設計的改進策略
2.1設計要以人為本
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將城市的生態環境發展的更好。因此,設計師在設計園林景觀時要根據該城市的規劃設計出與之相應的園林景觀,以滿足人們需求為設計基點。如在設計城市花園時,可以按照季節規律進行擺放,這樣更突出自然生態,讓人們更賞心悅目。
2.2注重實用性
園林景觀不僅只是美化城市,凸顯城市的檔次,更重要的是對城市的實用性。因此,設計師在設計時不能盲目追求價格的攀比,而要考慮材料的實用性,在材料的選擇上要考慮材料是否適合該園林景觀的建設,并且還要考慮該材料是否會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等,將這些因素考慮到園林景觀的設計中,不能以貴為美,爭取用最少的投資設計出最好的景觀。
2.3結合當地文化
我國是擁有56個民族的大國,各個地方都具有各自特色,因此,園林景觀設計師在進行園林設計時首先應充分了解當地的特色文化,并將不同的特色文化融入到園林景觀的設計中,不能盲目照搬其它設計師所設計出的景觀。好的設計師懂得將各地的特色設計到當地的景觀中,不僅能凸顯當地城市的檔次,還凸顯了個性,突破景觀設計的局限。
2.4注意施工問題
施工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園林景觀的成功與否,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格外注重施工中所出現的問題。設計師要多與施工單位進行交流探討,在施工過程中遇到問題要幫助施工工人進行解決,最重要的是設計師很有必要到施工現場親自指導施工,施工工人按照設計師的要求進行施工比直接施工的效果要好很多倍,這樣可以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失誤,避免設計師以及施工單位留下不必要的遺憾。
3結語
關鍵詞:居住區;景觀設計;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由于居住區所擔任的特殊的場所角色,我們必須運用恰當、合理的設計手法來營造好人們居住環境中的景觀,只有這樣才能更有利于人們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質量。居住景觀發展的重點應該不斷地因地制宜、努力去創造有親和性的景觀,使人們能夠自然而然的置身其中。
一、 居住區景觀設計中常見在的問題
1、 盲目模仿跟風,缺乏和諧意識
目前,居住區景觀設計行業中的炒作風氣較重,很多設計師一味模仿,僅仿其形式,而不能取其精神,缺少創新與和諧。當歐陸風情盛行時,不管建筑風格和周邊環境情況,在景觀中大搞羅馬柱、歐式線角與歐式雕塑小品;當熱帶風情漸盛時,不管當地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實際,一窩風地在居住區大搞熱帶風格的設計,往往造成復制者被復制者復制,“千城一面”。
2、 人性化設計欠缺,缺乏親切感
居住區景觀設計的終極目標是為居民提供高品質的生活環境,因此人性化設計在居住區建設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忽視居住區人性化設計的情況不在少數,主要體現在:設計者和用戶缺乏溝通,不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居住區的安全性問題考慮不周,如預防火災、水災的系統設計,預防突發事件的綠色通道系統、殘疾人無障礙通道等;居住環境的健康性設計沒有足夠重視,如日照、通風、防塵、除噪等問題;許多景觀設計缺乏系統性,造成許多景觀作品只可遠觀,不可親近,缺乏親切感。
3、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沒有得到有效貫徹與落實
其一,忽視地域環境特色和個性特色,模仿克隆者居多,抄襲雷同的現象較為普遍,其風格與形式很容易過時,缺乏可持續性。
其二,在綠地系統設計中,樹種單一,不注重樹種的多樣性,最終影響綠地系統植物群落的穩定性。
其三,在植物材料的選用上過度追求植物珍奇與奇特,忽視了本土植物的利用,盲目大量引進外來植物。
4、 表現在沒有突出地方特色,適應地方氣候
一是,對居民的行為規律和心理需求研究不夠。受我國國情與設計體制的影響,設計過程中缺乏對人的研究,致使設計成果不被使用者接受。
二是,在整個住宅區規劃中,環境設計一直處于配角的次要地位。不少住宅區綠地的設計,在規劃布局單體方案完全定稿后,甚至開工或快要竣工時,景觀設計人員才介入,綠地設計只是對住宅布置完成之后留下的“剩余空間”的處理,或者是對建造意義及功能不明確的“建筑空地”的處理。由于兩個階段由不同人員去設計,往往致使在主題構思、空間效果及整體風格的把握等方面脫節,造成不協調,形成不了整體感;再者,缺乏投資來源也使精心設計的環境設施得不到完全的實施,也或者由于缺乏對居民對美的欣賞的引導,缺乏完善的管理和維持手段,使設施不久就面目全非。
二、提高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對策
1、配置植物要有明顯的季節性,避免單調、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景觀各異,近似自然風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機及其變化,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按季節變化,可選擇的樹種有早春開花的迎春、桃花、榆葉梅、連翹、丁香等;晚春開花的薔薇、玫瑰、棣棠等;初夏開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種草花等;秋天觀葉的楓香、紅楓、三角楓、銀杏和觀果的海棠、山里紅等;冬季翠綠的油松、檜柏、龍柏等??偟呐渲眯Ч麘侨居谢?、四季有綠,即所謂“春意早臨花爭艷,夏季濃蔭好乘涼,秋季多變看葉果,冬季蒼翠不蕭條”的設計原則。在林木配置中,常綠的比例占1/3~1/4 較合適。枝葉茂密的比枝葉少的效果好,闊葉樹比針葉樹效果好。喬灌木搭配的比只種喬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無草坪的效果好,多樣種植比純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選用一些藥用植物、果樹等有經濟價值的植物來配置。
2、保留原有植被
在小綠地的建設中,常常會忽略一個問題,就是保留場地的原有植物,當然并不是全部保留,而是對植物的生長狀況和景觀效果進行考察,該留則留。一般在城市發展中很難將原生的植物群落保留下來,次生群落和人工植被倒是較為常見,因為它們與環境,有相對穩定的關系,通常就會保留下來。
3、 協調植物關系
眾所周知,“互惠共生”是指兩個物種在長期共同生存的環境下產生的互相依存,互相惠利的關系,比如,真菌共生,地衣就是藻菌結合體; 一種植物的分泌物對另一種植物有利,就像黑接骨木和云杉根; 反之,有胡桃和蘋果、松樹與云杉等,這些都應當是受到重視的。
4、 植物營養空間的定位
園林綠化中的植物搭配以美觀為主,而設計師也需要考慮植物個體之間的關系。自然界植物的分布受到氣候、土壤、光照等因素的影響,出現水平及垂直分布現象。不同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營養層,這就要求人工栽植需符合自然群落構成的規律。小型的綠地一般兩個配植層次就可以了,也就是喬木與小灌木、喬木和地被層,其優點是,充實頂層,中空留虛,視線通透,避免出現郁閉感,也滿足了對營養空間的需求。
5、模擬自然群落結構,保證多樣性
物種多樣性的理論體現了群落和環境物種的豐富程度、變化程度、均勻程度和其穩定性、群落相互之間的關系。專家認為,在一個穩定的群落中,其對群落的時空條件、資源利用等都是互相補充,并非直接競爭,因此,系統越復雜、群落也就越穩定。同樣的,在園林景觀中也要保持物種多樣性,協調與自然的關系。在滿足自身的同時尊重并盡可能滿足其他物種。在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就必須要通過生態建設來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減少廢物產生率增強其生態的服務功能。在我國的城市生態設計中,需將審美、精神、生態功能三者有機結合,為城市建立一個良好的景觀格局,同時運用現有的相關知識,以促進資源利用、循環再生、減少排放,讓城市走環境良好的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
6、重視水景,動靜結合
自古以來,水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同樣綠化環境也少不了它。居住區的綠地規劃設計,有水容易,成景難。想要水景設計成功,一是水質,二是水形。還要保持水不斷的流動,做到真正的“活水”,避免成為一潭死水,讓住戶天避而遠之,叫苦連天。因而,想要做到真正活水,就要對水進行補充、排泄、循環凈化等一些列的設計。大多數是以瀑布、涌泉作為動力推動水流動,造成水位落差讓水自然流動,做出溢水、涓流等動態的水景。因為坡度的不同、水面的寬窄也不同,也就造成了不同的水深,不同流速,這樣也可以促進水的流動。同時,還要考慮到交通、娛樂生產等等的因素,并開挖水渠將土方堆成高低起伏的地形,不僅自然,且節省費用。在流域附近的綠地用自然水灌溉,形成對雨水的回收利用,促進水循環。還可以在周邊布置一些石塊、亭臺等將空間錯開構成景觀,以各種形式加大景觀深度。
總之,現代化的居住區景觀設計要分析居民的心理需求,居住區內的居民活動的方式和行為方式,景觀設計要滿足不同人群的鍛煉、娛樂、休閑等功能。
參考文獻:
[1] 萬婧.現代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探討[J]. 現代園藝. 2013(04)
[2] 蘇凱勇.小議居住區景觀設計[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09(11)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生態
1景觀設計的原則
1.1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有機結合
建筑的風格是景觀設計風格的基礎,景觀設計的風格取向必須考慮建筑的特色。建筑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景觀,景觀設計應崇尚藝術效果。應在整體規劃設計上,對中式傳統住宅形式進行現代手法的演繹,展現了項目對實現人文自然的現代中式居住觀的追求和探索,整個項目給人一種古樸典雅而又不失現代的親和感。
1.2強化中心、創造層次感和圍合感
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應著重于強化中心景觀,層次感是對環境設計好壞的重要標準,景觀設計應提供私密空間,并且各層次之間應有平緩的過渡,應努力營造一個“圍而不閉,疏而不透”的空間氛圍,對塑造應與空間性質的不同而細致地變化。
1.3 體現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則
園林景觀的設計,一定要符合地方特點,因為景觀是供當地人們休息娛樂的場所,所以要充分的體現地方特色,我國地大物博,各地的人文景觀和環境差異較為明顯,所以對于園林景觀設計來講,要突出地方的環境特征和自然景色。對于園林景觀的設計不僅在注重地方特色,還要充分的利用景觀地的自然環境,進行加以改進,變成景觀的一部分,讓自然環境與景觀融為一體,這樣的景觀環境景觀設計要充分體現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國幅員遼闊,自然區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遠,景觀設計要把握這些特點,營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環境,同時景觀應充分利用區內的地形地貌特點,不僅具有創意,還具有獨特性。
1.4 人性化的設計原則
人性化的設計原則,在外部空間景觀設計中,還表現為滿足居民的心理需求,為此將外部空間景觀環境塑造成具有濃郁居住氣息的家園,使居民感到安全、溫馨及舒適,產生歸屬感,被居民所認同。人性化設計原則即想居民之所想,居民之所需。
2 景觀設計中造景的應用
園林構成因素中面積最大的是植物,惟綠色植物,既可與山水自然景觀親和,又可與人工建筑物親和,并可有效地綜合生態環境與景觀兩方面來隔離過于密集的建筑景觀,再就是水景對景觀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1 植物造景功能多樣化植物材料的應用范圍從傳統的建筑
物周圍種植、假山上種植,發展到行道樹、綠籬、廣場遮蔭、空間分割等;從傳統的花臺發展到花壇、花境、室內花園、屋頂花園、溫室等造景方式,極大地豐富了植物景觀和功能。
2.2 注意科學配置耐蔭植物現代園林作為人們游憩、休閑活動的場所,以室外活動空間為主,綠地比例要高。配置植物時要做到適地適樹。
2.3 注重生態效益和生態景觀在自然界中,植物群落所創造的生態效益最高。因此植物造景中遵循自然群落組成、結構進行植物的組合。
2.4 現代園林重寫實現代園林作為大眾的一種公共空間,與傳統的詩情畫意相比,開闊的樹林草地、城市廣場、森林公園則更加合乎現代人的口味。
2.5 水體景觀與園林植物的配置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重視水體景觀的布局,與周圍的自然景觀和諧統一,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美輪美奐的感覺。無論是靜態的湖水還是動態的池水,只要能夠合理利用,巧妙的設計,都會給整個園林的氛圍增色,使園林活起來,處于一種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美境中。人們享受園林景觀視覺沖擊的同時,也會從其中感受到蘊含在內的文化氣息,所以一個成功的水體景觀可以表達很多的文化氛圍,讓人在其中不僅可以有身體的享受,還可以在精神上陶冶情操,達到凈化靈魂的作用。
3設計中體現園林景觀的意境之美
3.1象征
象征的手法是利用藝術手段布局植物景觀,通過人們的聯想意識來表現比實際整體形象更廣泛、更復雜的內容。象征寓意的植物造景,大都伴隨著一定的主題目的而成為整個景點空間的核心。運用現代象征寓意的植物造景主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是一切植物景觀的核心“意境”所在。
3.2抽象
抽象的手法是對事物特征的精華部分經過提煉、加工,并通過植物景觀表達出來的藝術形式。它可以使較為深奧、復雜的事物變得更加形象、生動,易被人們理解。
3.3 隱喻
隱喻的設計手法是為了體現自然理想或基地場所的歷史與環境,在設計中通過具有認知
、感知的植物空間來創造具有一定情感和主題的植物景觀。用隱喻手法設計的植物空間大多在視覺上帶有文化或地方特色的印跡,具有表述性,易于理解。
4 景觀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4.1 植物作為園林景觀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對園林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植物的特點及特性,根據當地土壤及生態環境對植物加以選擇和利用,并要充分考慮植物生長期內的變化,所以在設計時要注意植物對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不宜對園林植物隨意配置。
4.2 天然的地形是大自然對我們的恩賜,因此在進行園林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與當地的環境的和諧統一。因山勢,就水形,景自境出。不應忽視與當地環境的和諧統一,破壞整體的生態環境。
4.3 生物多樣性出于生態環境建設的需要,是穩定良好生態環境的基礎,同時也構成了自然景觀。城市景觀要有生氣就必須建立在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基礎上,如果只種植一種植物不利于病蟲害的防治。
4.4 城市園林建設的目的是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因此在設計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以人為本。不宜缺乏人文關懷,不顧人的需要。
4.5 每一件園林作品都要有其特有的風格及地方特色,要深刻體現該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內涵。不宜盲目模仿,照搬照抄,缺乏個性。
5 結語
每一個園林景觀都具有其不同的場所特征,場所的環境特性、功能要求、資金投入量以及景觀設計者本人的創造力等因素決定了該景觀的觀賞價值。對于設計者來說,園林工作是一個很有潛力和挑戰性的職業,它是一種朝陽產業,是給人們創造美的行業。結合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進行城市園林綠化的規劃與設計,將大大推動園林學科的發展,拓展和深化城市園林綠化的外延和內涵,設計之前應深刻了解場所精神并綜合各種因素進行創作。
參考文獻:
[1]曹峰,劉桂林,王倩.住宅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J].河北林果研究,2013,02.
[2]章采烈.中國園林藝術通論[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4.
[3]陳浩信.環境設施設計方案[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1.
關鍵詞:可持續景觀;設計;全球化土地
文章編號:1674-3954(2013)09-0084-02
引言
現代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下,人口問題和資源危機日益嚴重,環境生態狀況日趨惡化,一個城市究竟該如何規劃與設計,才能在這深情的土地上更好地成長,并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我們應該具備怎樣的土地環境意識來維護我們國土的生態安全,使得我們在繁榮、便捷的現代城市生活中既能享受到詩情畫意的大自然親切的,又免于遭受自然災難或各種嚴重的污染侵害。
1 城市景觀設計的基本方法
1.1功能序列方法
包括直覺的運用、多層面的感知,然后通過控制,利用直覺,挖掘多層面感知后建立具體空間。
1.2知覺“思維”分析方法
理解設計對象和平面或空間相融關系,在對視知覺狀態有著多角度理解之后,針對項目,具體抽取設計語言的不同層面。
1.3“集合層”形態分析方法
將一個設計項目剝離出若干層面,分別設計之后將各個層面相關聯起來。
1.4主題文化設計方法
抓住所在環境的人文情感和意向環境的感受,生成文化的環境主題。
1.5組團空間環境分析方法
將諸多空間環境相關聯,銜接建筑、功能設施等形成一個組團。
1.6“自然持續”生態設計方案
將自然元素、環境持續和實地自然狀態相統一,突出環境的自然表現。
1.7A-B轉換過程設計方法
A是設計之前的環境初始狀態,B是設計師要完成的最終設計結果。通過對A、B兩個端點進行分析,得到切實可行的設計思路。
1.8激活式設計方法
激活點既是創意點,找到創意點后通過設計的控制和完善將靈感狀態明晰。
1.9“無痕”理念設計方法
(1)“滲透環境”減少人類生存留下的痕跡。
(2)“意如無痕”環境的表達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造型狀態。
(3)“直取內心”使審美的愉悅達到心靈的深處,是設計的最高理想手段。
2 城市的景觀設計中城市和土地的關系
一個城市的建立、成長與發展的狀況都跟其與土地關系處理得好壞密切相關。
(1)一個城市的建立首先要考慮到的就是城市的位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個城市選址的好壞最終甚至能決定一個城市的存亡,所以城市的開發與建設要選擇良好的地理位置。我國黃河流域從古至今不少城市被洪水淹沒以及意大利的龐貝古城被掩埋在火山巖漿中全城及沒,這些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城市的選址不當。
(2)在選到適合生存發展的地址后,就要對一個城市展開規劃,在這個規劃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生態的問題,因為城市中的市民需要一個好的生態環境來居住,對自然的破壞,最終只會導致城市生活質量的惡化。所以在城市規劃與建設過程中,城市的空間布局、本身形態都要與土地的天然格局、自然肌理想適應,不能破壞城市生態的天然系統,尤其是不能盲目損害河流、植被、山體等,一些建筑規劃與布局要充分吻合土地生態基礎設施,同時保證人們有休息、游戲活動的空間。如譽美人間的麗江之所以漂亮、有天籟之境,就是因為玉龍雪山上天然的清水順流而下,很干凈,沒有遭到人工的污染,從而麗江也成為人們理想的度假勝地,屢往不棄。
(3)除了土地生態服務功能的健康利用、遵循原本的土地肌理之外,在城市化過程中也要考慮城市的設計對環境的影響,要盡避免或減小對環境的各種負面作用。諸如對具有凈化污染、滯洪功能的城市濕地系統就要在設計中合理利用,讓原本的環境生態系統發揮其自身的生產與凈化功能。一些盲目的規劃與設計,如建筑布局跟風向垂直排列,缺乏通風道,就會阻礙新鮮空氣進入城市。還有現在被廣泛關注的太湖藍藻問題,也是自然系統受到毒害,使得其自然循環和凈化等生態服務功能消退,甚至喪失所致,而污染其實跟太湖本身并無關系。
3 如何面對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
環境與生態危機一直是國際上廣泛關注的話題。尤其是近些年來氣候變化引起生態惡化進而威脅到人類生存和發展空間,多種自然災害、氣象災害,如旱災、水資源危機、洪災、沙塵暴、氣溫上升、海嘯、地震等頻頻爆發,人工干預下的自然生態系統越來越不能與其環境相適應,生態系統變得不穩定。尤其城市一旦發生某種災害損壞到其命脈系統,很容易出現連鎖反應并導致整個城市系統的崩潰。這種嚴峻的挑戰,在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也為一些明智而又有良知的理性的城市決策者提供了一個造福子孫的極好機遇。城市的整體規劃與設計可以在很大空間上發揮作用,減小或避免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環境與生態危機。比如布局合理的市政交通體系,通過土地利用把城市設計得更緊湊、功能更完善,減少汽車尾氣、溫室氣體等各種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通過對各種節能的建筑材料的運用來加大環保力度,減少污染,諸如城市綠化結合生產、使用耐干旱的植物、能源植物等。
在一個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建設用地和非建設用地的雙重要素,考慮大地母親的整體生態安全。一個城市的規模和建設用地功能可以是不斷變化的,而一些河流水系、濕地系統、綠地走廊等景觀生態基礎設施則是需要恒常不變,并且永遠為城市所必須的。因此,面對變革時代的城市擴展,需要逆向思維的城市規劃方法論,即在區城尺度上首先規劃和完善非建設用地,設計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形成高效地維護城市居民生態服務質、維護土地生態過程的安全空間格局。
4 城市景觀設計如何做到景觀的可持續發展
4.1土地使用的高效性原則
立體化是高效使用土地的最有效的手段。
4.2能源的高效性原則
在對能源的高效性的認識上,首先應不僅從節能上考慮,而應站在更高的保護環境的高度去認識,這樣意義就更廣泛、更深遠。
4.3植物配植的生態性原則
具體來說應做到:
(1)城市各區綠色植物配植要與城市綠地系統相匹配,與城市及周邊植物景觀形成整體的動態穩定的綠地生態體系。
(2)模擬地帶性群落的結構特征,遵守“生態位”原則,建立適宜的復層群落結構,利用不同物種生態位的分異,采用耐蔭性的個體大小、葉型、根系深淺、養分需求和物候期等方面差異較大的植物,避免種間直接競爭,形成互惠共生,以喬木為骨架的喬、灌、草的復合群落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良性生態系統。
(3)新品種的引進過程中,一定要選擇與當地氣候、土壤相適應的物種,為系統的穩定性提供依據。在與本土化植物互惠公生的前提下,形成生物的多樣性。
(4)不僅從植物系統本身出發,還應考慮人類可親近動物的生存和繁衍,如鳥類等。
(5)植物配植中,要滿足人類對自然界其它要素如陽光、空氣等的需求。
(6)植物在滿足其“生態位”原則的基礎上,還應從植物的景觀、美感、寓意、韻律等方面考慮以期達到生態、科學、美學的高度和諧,與城市景觀及形態、美學相融合。
4.4對自然群落的保護及利用原則
即在保護和利用的基礎上,從功能、美學等一系列角度出發,設計出能反映時間、歷史影響的優美景觀。
【關鍵詞】房產項目;景觀設計管理;存在問題;解決辦法
房地產項目中的景觀設計管理最主要的問題是解決成本(包括設計費用及施工成本)、時間(設計周期)和質量(設計風格和景觀特點)的控制問題,同時設計中的各專業溝通交流也是常常出現問題的地方。
如何才能更好地解決景觀設計中的問題,需要房產開發商、景觀設計公司以及施工單位共同努力。在景觀設計管理中,開發商的主導地位貫穿始終, 他是整個項目開發鏈的管理者,也是整個項目中設計成本控制、設計周期分配以及設計風格基調的把握者,同時還是整個項目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解決者,重要性可見一斑。
一、景觀設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設計周期失控
這里面包含兩個方面的問題:
①、設計管理人員對項目情況了解得不夠全面、深入,沒有準確地對項目整體情況進行預判,導致制定的設計周期不符合實際情況,使設計院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內很難完成設計任務,于是出現設計周期拖延的情況,如果不及時調整設計周期和任務計劃,則設計周期失控的問題就會越來越突出,最后造成設計計劃不能按時完成的問題;
②、設計過程中因景觀專業介入項目較晚,造成建筑等專業對景觀設計條件預留的不充分,使得景觀設計介入項目后發現問題再反提修改條件,最后造成項目設計周期的延長;
③、設計過程中因乙方不能準確領會甲方的意圖,設計成果不達標從而反復修改導致的設計周期的不斷延長;
2、設計成本失控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設計材料成本的失控:在景觀專業中,設計提出的標準如構筑物的造型及工藝、鋪裝選材、小品燈具的選型、植物的品種及規格等因素都會對項目的成本產生重大的影響。如果景觀設計階段不考慮成本的因素,或對限額設計的管理不夠嚴格,都將會給項目帶來極大的影響,要么導致項目最后成本超支,要么就是在項目后續階段重新進行設計修改,這樣就會造成項目周期的拖延和項目計劃無法實施完成,甚至會造成設計費用的增加導致設計費成本也失控的問題,這對于開發商來說是非常嚴重的后果,所以在設計之初確定好產品的成本標準(即限額設計)就成了景觀專業管理的重點;
②、設計費的失控:不根據項目的情況選擇相匹配的設計單位,盲目和追求境外設計公司的品牌效應,最終可能嚴重導致設計費用超標;或者因甲方原因導致的反復修改也會造成設計費的增加。
3、景觀設計項目特色不明確、設計風格不明晰
目前比較普遍的情況是:很多直接參與設計的設計人員對項目及開發商的需求根本不進行深入了解就開始了設計,設計內容也是東搬西抄,青浦的項目搬到嘉定去應用,上海的項目搬到蘇州去復制,設計元素沒有依據地隨意搭配,設計體現不出任何項目特色,特征性缺乏,因為是抄來抄去的通用設計方案,因而設計風格也是含糊不清,定位不清晰,甚至于建筑的設計風格相差十萬八千里。
4、項目全過程中各專業之間的相互脫節、信息交流不對等
設計過程是多專業相輔相成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協調不充分,各專業的圖紙上便可能會反映出諸多矛盾,導致施工過程中返工、拖延工期,直接、間接地增加了許多額外的成本支出。比如在建筑設計階段,設計人員只從建筑專業的角度來進行設計,不考慮留給景觀專業足夠的空間,使得最后景觀設計開始進行的時候,沒有足夠的空間位置來進行設計理念的表達,造成景觀設計的先天不足,除非建筑專業進行返工修改,否則景觀很難做出好的東西來,而如果建筑返工修改,又會造成項目周期的拖延;再如:建筑專業的設計修改如果沒有及時通報給項目的其他專業相關人員,則最后必定造成項目的返工修改;又如:如果設計管理人員不及時與施工管理人員溝通情況,互通信息,則最后設計出的成果很有可能與實際脫節,造成不必要的設計修改和項目周期的延長。
二、如何解決設計管理中出現的諸多問題
1、有效地的控制設計周期
對于一個項目的景觀設計來說,設計周期往往與項目的大小存在一定的關系。一般來說,景觀設計周期大致分概念方案、方案深化、擴初設計、施工圖設計四個階段,當然也會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作相應調整,比如:有些項目只有方案、擴初、施工圖三個階段,有些小一點的項目甚至只有方案和施工圖兩個階段。
通常我們建議景觀設計在規劃設計進入項目的同時即可介入設計,但不主導設計。景觀設計如果在這個時期介入,第一可以站在景觀設計的立場對規劃設計提出有效的建議;第二可以使景觀設計公司對項目的情況有所了解,從而準確地提出設計的理念和風格,對其后的景觀設計有幫助,加快設計進程;第三,因為對項目情況足夠熟悉,可以使了解項目的時間與規劃設計時間疊加,從而縮短總的設計時間。
如果方案不理想,則會經歷反復而漫長地修改過程,從而使設計周期拉長。因此在設計初期挑選好的設計單位顯得尤為重要,他能夠在理解項目的基礎上拿出吻合甲方需求的設計成果,不耽誤設計周期;同時,如果甲方在設計任務書中能給出明確的產品設計指引(即產品定位、設計方向等,一般由策劃部門提出),則可幫助設計公司更好地理解項目、找到設計靈感,從而大大縮短設計的周期。
2、合理地控制設計成本
①、房地產項目中景觀設計對于產品材料成本的控制:
首先,要根據開發商成本部門的成本核算額度來進行設計。在進行設計委托的時候,需將限額設計以任務書的形式告知景觀設計公司,并將之作為合同附件提供給設計方。
其次,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必須根據項目自身情況來均衡設計,把錢花在重要的地方。根據區域和功能的不同區別對待。對于主要的景觀區域、重要的節點部分,可以傾向性地采用高質量、檔次高的材料,以突出重點,烘托氣氛,而在次要的、非重點區域、可適當降低造價以均衡整個設計成本。
②、對設計費的成本控制:因根據公司對項目的定位、策劃報告等綜合考量項目的情況,并依據以上條件來選定相應的設計公司,合理均衡設計費在整個項目費用中的比例關系。
3、深入分析公司的需求和項目產品定位,結合項目突出產品的風格特色、找到銷售亮點
①、深入分析地產公司的需求和項目的產品定位,結合項目狀況尋求最適合項目的設計團隊,因為好的設計單位擁有較強的綜合設計實力及較強的服務意識,能夠在站在開發商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給出合理的服務建議和服務成果,設計能力差的單位不僅不能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設計任務,使項目陷入困境,同時還會耽誤寶貴的時間,影響設計進度,給公司帶來極大影響;
②、景觀設計特別強調因地制宜。設計應根據項目的地域情況、當地人文特色、氣候和地質水文條件、開發商的產品定位、針對的消費人群、地塊中的建筑風格等情況來開展設計,這樣的設計才是開發商所需要的。因此,作為景觀設計管理人員,在設計成果審核地過程中應堅決杜絕沒有任何特色的“復制”景觀,要結合項目自身情況突出產品的風格特色并結合自身特點找出產品的銷售亮點。
4、各專業管理人員之間,開發商與設計方、施工方三方加強溝通協調
景觀設計方案的優劣關系到后期施工等各個環節,而景觀設計方案會受到諸如策劃方向、規劃方案、建筑方案、市政方案以及造價預算、設計周期等多方面的影響。因此,應加強景觀設計各個環節的管理,發揮開發商管理平臺為各方提供信息交流的樞紐作用。
在景觀規劃和設計的前期過程中,對內會涉及到開發商的內部決策、營銷策劃、成本合約、產品研發等部門,對外會涉及到的專業有規劃、建筑專業等。景觀管理人員須和這些部門取得相關聯系,綜合各方信息來比選設計方案,從而實現產品的最優性價比。
在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的過程中,開發商內部的營銷、產品研發、工程管理、成本核算、物業管理都會參與進來,而外部的除了建筑設計專業,還有市政的配套設施設計、施工單位等均會先后進入項目,也需要景觀設計管理平臺提供信息的交流和溝通。
在制定出最終的景觀施工圖設計之后,在工程的施工階段,設計管理平臺同樣需要強化施工方與設計方的溝通和協調,確保景觀設計方案最大限度地得以實施。
三、結語
本文對景觀設計管理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問題作了簡要的歸納和分析,并針對這些常見問題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希望本文能給目前設計管理中的同行一些建議,同時也歡迎同行朋友們的批評與指教。
參考文獻
[1] 田彥.《房地產營銷》.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2.
[2] 袁偉鋒,蔣益鋒.《景觀房產及景觀設計的應用探討》.城市開發,2003(3):34-36.
[3] 郭向東.《園林景觀設計論述》.北京:中國民藝出版社,2006.
[4] 包亞鈞.《房地產可持續發展論》.山西:山西經濟出版社,2000.
[5] 李玉華.《從房地產開發商的角度看住宅景觀設計》.商業文化,2008(6).
關鍵詞:居住區;景觀設計;特色定位;問題
中圖分類號: 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伴隨著城市的出現,人類居住形式的發展經歷了數千年的漫長歲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建設步伐日益加快,居住區建設、居住環境也在不斷提高,居住也正從“量”上升到“質”的追求。在“以人為本”和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我國居住區建設逐步向以滿足人的需求,突出“以人為核心”的多元化方向發展。居住區環境的營造、居住區景觀設計已成為眾多設計、科研人員研究的重點。但是,目前居住區景觀設計蓬勃發展的同時,還出現了許多弊端。本文闡述了居住區景觀設計的特色定位和由此產生的相關問題。
1、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原則
居住區景觀設計是對基地自然狀況的研究與利用,創造出一個符合場地文脈和特征的居住空間。其中包括種植配置、路網分布以及建筑小品和公共設施的布置等方方面面,既要突出功能意義,又要體現居民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具體原則是:
1.1整體協調性原則
從整體上確立居住區景觀的特色是比較重要的,它是一個宏觀的掌控,也是設計的前提條件。首先,作為現代化的居住區,只有從整體上把握居住區的特色,才能與周圍的環境和外部空間相協調。居住區的特色來自于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是對當地歷史文化的現代表達,進而提煉出一種與居住活動緊密交融的景觀特征。其次,居住區的設計風格要整體統一,不同的居住區設計風格將產生不同的景觀效果,現代風格的住宅應采用現代景觀造園手法,而古典風格的住宅適宜采用具有地方和傳統的語言的思路來進行塑造。
1.2人文和生態性原則
居住區是城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居住區的景觀融合了城市生活的許多要素,諸如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審美情趣和等。在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中除了需要城市的自然景觀融入居住區外,還需要把人文景觀吸收進來。從整體空間的把握到建筑小品的設計,都需要體現地域文化的特征,找到傳統與現代的契合點。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回歸自然、親近自然是人類的本性,也是居住區發展的方向。我國幅員遼闊,自然區域與文化地域的特征差異很大,居住區的設計要在把握好當地生態種植特色的同時,以居住區原有的生態地貌為基礎,利用原有的地形和植被,合理地規劃設計人工景觀,從而達到物境、情境、人境和諧統一的宜居家園。
2、景觀規劃設計的特色定位
2.1有特色的景觀規劃必須強調環境景觀的共享性。我國居住區從幾乎不考慮景觀到逐步注重滿足人們的需求,突出“以人為核心”,并關注居民生活的舒適性和功能性,這個進步的過程經歷了將近半個世紀。每套住房都獲得良好的景觀環境效果,是設計的首要目的。規劃設計時應盡可能地利用現有的自然環境創造人工景觀,讓人們都能夠享受這些優美環境,共享居住區的環境資源;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強院落空間的領域性,利用各種環境要素豐富空間的層次,為人們提供相識,交流的場所;從而創造安靜溫馨、祥和安全、優美的居家環境。
2.2有特色的景觀規劃必須突出文脈的延續性。規劃設計中要認識到文化特征的重要性,注重居住區所在地域自然環境及地方建筑景觀的特征,在具體規劃設計中,挖掘、提煉和發揚歷史文化傳統,并在規劃中予以體現。還要注意到居住區環境文化構成的豐富性、延續性與多元性,使居住區環境具有高層次的文化品位與特色。
2.3有特色的景觀規劃必須注意發展藝術的個性。居住區環境設計不應盲目模仿、抄襲,盡可能創新。同時環境景觀更加關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與舒適性,不僅為人所賞,還要為人所用。盡可能創造自然、舒適、親近、宜人的景觀空間,實現人與景觀有機融合。
2.4有特色的景觀規劃必須注意可持續性和生態化。居住區環境質量的高低除藝術性的層面外,還要體現生態的一面。微觀的環境景觀設計要通過環境設計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風、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氣體的條件,同時對住區地域自然景觀、自然生態及除人之外物種的尊重與關懷,實現住區地域生物的多樣性。
目前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問題探討
房地產行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升溫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住區景觀設計呈現出十分繁榮的景象,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空前的改善。然而由于開發商的單純商業炒作面忽略了環境內涵品質,加上大量非專業以及專業素質不高的設計人員的加人,使居住區景觀設計中出現了諸多弊端目前居住區景觀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3.1盲目模仿跟風,缺乏和諧意識
居住區的景觀設計最忌諱的是模仿,一味的模仿不僅體現不出設計的價值,更缺少誠信和創新。受歐陸風影響,無視建筑風格和周邊環境,在景觀設計中力推羅馬柱、歐式線角與雕塑小品;當熱帶風漸盛時,置當地氣候和地理環境于不顧,一味推崇熱帶風格的設計,將原有環境風貌摒棄殆盡。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應尊重地域文化背景、居住區周邊環境特點以及居住者的喜好:在居住區中適當引人國外居住區環境景觀的一些特點,特別是對涉外企業及外籍人士曾經和現在生活、活動頻繁的區域,適當營造一點歐式居住環境,對豐富我們的居住區形態,滿足多元的審美需求會有所裨益,但決不應成為“風氣”和“時尚”。
3.2人性化設計欠缺,缺乏親切感
由于居住區景觀設計就是為人們服務的,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方便,人性化的設計必須體現。
然而,目前忽視居住區人性化設計的情況不在少數,主要體現在:設計者和用戶缺乏溝通,不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居住區的安全性問題考慮不周,如防災系統的設計,預防突發事件的綠色通道系統、殘疾人無障礙通道等;居住環境的健康性設計沒有足夠重視,如日照、通風、防塵、除噪等問題;許多景觀設計缺乏系統性,造成許多景觀作品只可遠觀,不可親近,缺乏親切感。
3.3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沒有得到有效貫徹與落實
長期以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各行各業所倡導,景觀設計也不例外,然而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卻大打折扣,得不到有效地貫徹與落實。其一,忽視地域環境特色和個性特色,模仿克隆者居多,抄襲雷同現象較為普遍,其風格與形式很容易過時,缺乏可持續性;其二,在綠地系統設計中,不注重樹種的多樣性,最終影響綠地系統植物群落的穩定性;其三,在植物材料選用上過度追求植物的珍奇與奇特,忽視了本土植物的利用,也不利于綠地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其四,忽視居住區景觀的動態發展,隨著樹木花卉的不斷成長,空間擁塞、比例失調的潛在問題沒有引起重視。
結語
居住區環境承擔了人們的很多日常活動,是人們日?;顒?、休閑和交流的場地。和諧、精美的居住區景觀是現代人高品位的需求,通過對居住區景觀整體和各要素的合理組構,使其具有完整、和諧、連續、豐富的特點,可潛移默化更新人的觀念、提高人的修養、提升人的品質、培養人的情操,這是創造優美居住景觀的更高追求。城市居住區的景觀規劃應該回到對時代、現實的理解與尊重上。規劃應該更多地關注自然特征及環境因素,需要強調景觀中人與自然的和諧,強調景觀中社會公平的體現,強調景觀中對人精神訴求,使久居鬧市的居民獲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這是人們共同追求的理想,也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蔡學詢《居住區景觀設計相關問題探討》[J] 中華建設,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