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7 17:29: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治理的對象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教學內容存在問題。
首先,成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更新緩慢,理論與社會現實脫節。利用這樣的教學內容使受教育者學習的理論知識不能與社會現實問題相聯系,對于自身所困惑的社會現實問題沒有相應的理論進行解釋,這樣直接影響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的實現。其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經常出現命題和概念等機械堆積,缺乏理論邏輯的承接。教師在講解過程中缺乏嚴格推理,又缺少對社會現實的評判,極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最后,教學內容的設置沒有考慮成人教育對象的實際狀況和特點。
2.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單一。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和手段單一,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仍然存在。這種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追求教學的程式化,忽視成人受教育者的主體性。這種灌輸式教學方法注重理論教學,缺乏對學生技能的培養,使受教育者不注重理解和消化,也不會在實際生活和實踐中應用理論知識,只是學會了死記硬背,嚴重制約了教學效果和學校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開始利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手段,但仍然按照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同樣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
3.缺乏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
傳統的考核方式和標準只是注重理論知識的考查,對于成人教育對象的思想素質以及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沒有有效的考核方式;并且考試目標不明確,題目偏難;對于學習效果評價手段比較單一,知識重視考試成績,將分數作為唯一的標準。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單一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和方式,充分發揮考核的作用,提高教學效果。
二、提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對策
1.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
首先,采用互動教學的方式。在成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成人教育對象的主體地位,引導教育對象發現和解決問題,提高主動參與教學的程度,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咏虒W方式的運用要根據具體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內容進行,例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聯系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辯論;可以根據理論知識論述周圍發生的事件等。其次,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學方法。在思政理論課課堂教學中,要恰當地選用社會中的典型案例來輔助抽象的理論知識的講授。其中可以讓成人教育對象根據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對自己選用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教師最后進行適當的評講。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方法可以促進理論聯系實際,將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具體化,激發成人教育對象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有效提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和質量。
2.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
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是提高成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成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作為教學活動主導者的教師要敢于探索和創新,將單一、機械、陳舊的考核方式轉變成全方位、多元化、具有時代性的科學的考核方式。制定考核評價的體系要堅持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實現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開卷考查和閉卷考試、平時表現與卷面成績相結合;課堂學習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等。此外,考核評價還要綜合考慮成人教育對象的調研報告、社會活動、論文成果等多個方面,全面評價成人教育對象的學習成果和思想政治綜合素質,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真正作用。
3.優化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
首先,合理規劃教學內容,建立適合成人教育對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材體系。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規劃要依據成人教育的規律與特點,使成人教育對象能夠獲得自身發展所需要的知識,充分實現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應該具有的價值。其次,教學內容的設定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現實問題,全面分析和理解現實問題所隱含的價值觀念和政治理論思想。最后,教學內容的設定要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并且教師要注重對成人教育對象所關注的社會問題要能夠進行透徹的講解,對新問題與新情況能夠具有預見性,提高成人教育對象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4.提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綜合素質。
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綜合素質是提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力量,教師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首先,要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堅定信念,信仰,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其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不斷學習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學的知識,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最后,優化教師隊伍,建立一支具備較高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的合格的專業的教師隊伍,改變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
三、結語
一、以報酬本理念
一要強化“以報酬本”治理理念。把以報酬本、在朝為民、效勞為民貫徹到司法所各項任務中,盲目地存眷民生、惠及民利、維護民權、保證民安,起勁知足人民群眾對社會安寧、公道公理的新等待。二要盲目增強和改良新情勢下群眾任務,深化展開群眾觀念再教育,指導司法所干警和司法效勞任務者,結實樹立一心一意為人民效勞的主旨認識和群眾觀念,滿腔熱情地效勞群眾,不時完成好、維護好、開展好最廣闊人民基本好處,不時促進社會調和。
二、普法依法管理
一要強化針對性。要選擇與群眾出產生涯聯絡最親密的司法常識作為宣傳重點,針對分歧對象,掌握分歧特點,接納分歧的方法進行宣布道育。二要強化興趣性。要選擇群眾膾炙人口的方式,以片子、播送、手機短信等為載體,發揚它們敏捷、活潑、直觀的優勢,寓法制教育于庶民生涯,進步宣傳掩蓋率和吸引力。三要強化實時性。依據司法的調整、更新,實時編發材料,實時進行宣傳貫徹。經過設立法制宣傳專欄、法制信箱等方法,確保司法律例公布施行后敏捷、快捷宣傳到群眾之中。
深化展開依法管理任務。一要不時探究立異依法管理任務運轉機制,積極穩妥推進鄉鎮(街道)法治化歷程。持續發揚司法地點底層法治建立中的主要本能機能效果,對當局法律行為與群眾親密相關的任務,實時提出司法建議書,防止違法行政行為的發作。二要立異運動載體,促進鄉村(社區)法治化歷程。以“安全村”、“法治村(社區)”創立運動為載體,增強《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鄉村地盤承包法》等方面司法常識教育,提拔村民自治、維權的才能和程度,不時進步底層組織自我治理程度,起勁營建標準、有序的社會氣氛,為具體提拔社會治理科學化供應保證。
三、矛盾膠葛化解
具體增強人民調停任務,仔細進修貫徹《人民調停法》,進步人民調停任務程度,使人民調停成為處理矛盾膠葛的首要方法。一要依法增強人民調停組織步隊建立。著重調整、充分、穩固、標準鄉鎮、村委會調停組織,著重增強交通變亂人民調停委員會、醫療變亂人民調停委員會等專業組織建立,完美調停委員會、調停小組、調停員組織收集,不時擴展人民調停任務掩蓋面,充沛發揚人民調停在“大調?!比蝿障到y中的根底效果。二要具體運轉市立異的“社會矛盾膠葛動態治理評價機制”,健全和落實矛盾膠葛排查化解機制、信息反應機制、嚴重社情民意申報準則,增強對底層各方面信息的匯集整頓和匯總剖析上報任務,為黨委、當局依法妥帖處理各類膠葛供應精確根據。三要深化人民調停專項運動,常常組織廣闊人民調停員到田間地頭做任務,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形態,維護社會調和不變。
四、司法援助效勞
普遍展開專項司法效勞運動,推進司法效勞向村、社區延長。一是以司法效勞專線、舉行集市法制宣傳等方法供應司法征詢,為群眾處理就業、就學、就醫、社會保證等民生問題供應司法效勞。二是完美黨和當局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深化“司法援助便民效勞”主題運動,進一步加大司法援助任務力度,為社會弱勢群體供應優質高效的司法援助,完成司法援助與社會公道的有機連系,實在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三是當好鄉鎮黨委、當局的司法顧問和助手,做好涉法涉訴等任務,針對群眾上訪中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法制宣傳、征詢解答,為經濟和社會開展營建優越的法治情況。
論文摘要:高師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高等教育質量工程中的主要內容之一,肩負著為國家培養具備良好思想道德素質的合格大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歷史使命,這就要求高師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靜下心來,創造性地研究思想教育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以增強思想政治課程的實效性。
高師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開展系統理論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高師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將決定著大學生群體思想道德素質的高低,甚至對未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產生深遠影響。然而,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師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象正在發生著悄然變化。如何認清這些變化,研究當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問題、新特點,科學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局,已經成為高師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研究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從這個角度來講,高師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呼喚研究型教師。
一、研究型教師的內涵
研究型教師,并不是關起門來做學問,而是面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多種假設,尋找問題原因,提出調整方案,最終解決問題。早在20 世紀70 年代中期,英國著名課程學家斯騰豪斯(L. Stenhouse) 在他的《課程研究與開發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中,就提出了“教師成為研究者”的理念,認為“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課程的發展”。在他看來,“教育科學的理想是,每一個課堂是實驗室,每一名教師都是科學研究的成員”。以此為基礎,他對目標模式的課程理論進行了分析批判,提出了過程模式的課程理論。也就是說,課程的研究和開發是一個動態的、持續的過程,教師應學會批判地、系統地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參與到研究者的隊伍中來,從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課堂教學,改善自己的教育實踐。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型教師并不是指專門埋頭研究的教師,而是指具有較強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的教師,它是教師成長的高級階段。
二、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具備的素養
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除了應該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覺悟和系統深入的政治理論水平外,還應該具備多方面素質和潛能。 第一,具有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并能綜合有效地運用;第二,擁有個性化的實踐智慧,并能在教學中靈活運用;第三,具有創造性的反思能力,善于批判性地考察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例如,能否在教學中注重以下幾方面的有機結合,即:教學實踐的理論性與理論知識的實踐性相結合、興趣的廣泛性與學習的滲透性相結合、思考的獨立性與思想的開放性相結合等。也就是說,善于摸索、勇于探索,善于與同事合作、聯合攻關,尊重科學、堅持真理等,都是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具備的素養。具體地說,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首先要善于反思教師自身或教學中的問題。包括:1)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認識是否偏頗;2)能否把常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困惑”變成問題;3)能否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遇到的“問題”變成“課題”;4)知識儲備是否夠用;5)能否很好地利用身邊的資源;6)是否具有與同事合作的意識等。
三、高師院校對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呼喚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基于人性的特殊的社會實踐活動。高師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對象是學生,也就是說,它是一門研究和正確引導人的需求的學科,是激勵和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的學科,這是該學科不同于其它學科的最本質的特點。但是,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理想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單一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簡單化,導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缺失。具體表現在:1)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過于理想化,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時代性、層次性和生動性,教育目標要求提得過高,脫離教育對象的身心特點和生活實際,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教學內容死板,背離學生生活的多樣性,一味強調政治理論教育,忽視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重視社會發展而忽視學生個人發展的多樣性,過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導向作用,對其政治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挖掘得較深,尤其是將政治價值及政治功能放在顯著的位置,缺乏對人的發展的關注;3)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較單一,側重于正面的、直接的、正規的教育,習慣于采用填鴨式、勸導式和講述式等顯性教育手段。這些顯性教育手段具有觀點鮮明、時間集中的特點。但僅僅采取這種方法,往往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簡單化、表面化、形式化,很難達到預期效果。[1]正是由于高師院校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高師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才迫切呼喚研究性教師,使這些問題得以緩解。
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面臨的新研究課題
1、 如何在思想教育中體現以人為本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就是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關心人的個體需求,激發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具體地說,第一, 尊重人的主體精神,即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人不僅是物質生活的主體,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個社會生活的主體,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質的主體。高師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實現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統一,不斷發揮學生自身潛能,使學生的社會價值得以體現,實現真正的自我。如:要以學生生活為中心,從廣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充分了解學生,做到一切為了學生,事事關心學生,時時依靠學生,處處發展學生。第二,尊重學生的完整性精神,即把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社會人,而不僅僅是孤立的單面的物人、知識人、政治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現實中的人是全面的、豐富的、完整的社會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把學生看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嚴、有思想感情的完整的人,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基本權利和責任,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育學生的主體精神,開發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人格,讓每一位學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對待。第三,關心學生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不僅關心學生物質層面的需要,更關心學生精神文化層面的需要。創造條件滿足學生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要著力于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滿足。第四,促進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學生的全面發展應當是自由、積極、主動的,而不是由外力強制的。在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得到較好發展的同時,還要承認學生的差異性、特殊性,使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相得益彰,協調發展。
2、如何在思想教育中引導個體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對人性的尊重,是建立在對教育對象自我潛能肯定的基礎上的。具體來說,自我教育是教育客體在其主體意識的基礎上,發揮主體性作用,根據社會及教育者的規范和要求,通過自我選擇、自我內化、自我調控等過程,有目的、有計劃地改造和提高自我品質的一種高度自覺、自省、自律的活動。[2]在思想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前提是學生必須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價值觀念、對世界或周圍事物的認知等存在著某種偏差, 這個認知的過程是漫長的,甚至可以說是痛苦的,畢竟人要否定自我、戰勝自我是需要勇氣的。所以,教師需要耐下心來,潛移默化,因勢利導,學會換位思考,切忌一味唱高調,假大空。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使受教育者得到發展,教育過程中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體驗,承認他們認知方面、能力方面、情感體驗等的差異,處處體現人文關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我教育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自我教育模式下的自我調節、自我控制、自我修復、自我完善是在主體意識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自覺的教育活動,有助于實現被教育者的地位由客體變為主體、教育目標由社會規定變為自我取向,從而最終使教育對象主動地、自覺地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克服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思想意識和行為。
3、如何在思想教育中注重心理疏導
心理疏導在加強和改進當前思想政治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思想政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標志著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轉變和創新。心理疏導不同于教導,也不同于指導。雖然教導和誘導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但教導往往耳提面命,缺乏親和力;而指導常常高高在上,往往不能真正解決教育對象內心的疑慮。[3]疏導是建立在對對象的尊重上,而且貼近對象的實際需求,幫助疏導對象進行一定的心理調適,使其不良情緒得到宣泄,心理壓力得到緩解,或者為進一步實施思想影響創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條件,或者在進行心理調適的過程中解決思想問題。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基本的心理學常識,學會觀察、傾聽、詢問、分析,發現問題的癥結,然后找到合適的教育方式,及時疏導學生心理。
五、結語
高師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宗旨是“育人”,它不等同于工匠教育。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人,所以它也是一門“人學”。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與人的發展疏離,它就會陷入人文關懷缺失的困境,最終也達不到促進人、發展人的目的。思想理論課教師應該努力完成從傳統的“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不斷努力強化內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和總結。當然,教師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動態的過程,思想理論課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也不例外。研究高師院校思想理論課的發展模式,不僅可以更好地促進思想理論課教師的專業發展,而且是全面貫徹以創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有效提高教育質量,實現科教興國發展戰略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德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構[J].高教探索,2010,(5):111-114.
一、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研究的新變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不斷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在大數據時代要創新社會治理,必須把握大數據對社會治理帶來的沖擊及其新的變革需求。
最早預言大數據時代的是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他1980年在《第三次浪潮》中寫到:“如果說IBM的主機拉開了信息化革命的大幕,那么大數據則是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2006年3月英國啟動“數據權”運動;2012年3月,奧巴馬宣布美國政府投資2億美元啟動“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2012年5月29日聯合國推出“數據脈動”計劃。為此,英國牛津大學教授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和思維的改變》中判斷:史無前例的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連線》雜志主編克里斯?安德森甚至大膽斷言:數據洪流將會帶來理論的終結,他認為:“面對大規模數據,科學家‘假設、模型、檢驗’的方法變得過時了”。且不說大數據將終結理論這一觀點對錯與否,大數據時代的確將促使社會治理研究產生以下四大新變革:
1. 社會治理研究思路的變革。
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深入,“大數據”給社會建設、社會治理帶來的挑戰更是前所未有:不僅數字化的書籍、報紙、圖片、視頻等海量數據需整合、提煉和分析,而且網絡泄密、對隱私的侵犯等行為日益增多,影響著網絡社會和現實社會的安全、和諧與穩定。以往基于社會局部“現實”的抽象分析方法,以及基于少部分人的需求來邏輯推演、預判大多數人的現實與未來需求的社會治理、社會建設思路,是無法破解“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面臨的種種問題的。因此,必須變革以往社會治理的思路,將對局部“現實”、少部分人的需求研究,轉向覆蓋更廣泛、涉及更多人的大數據分析,從大數據中預測社會需求,預判社會問題、社會安全,從大數據中探索社會治理的多元、多層、多角度特征,在滿足不同時期、不同群體、不同階層人民群眾需求的過程中,創新社會治理、提升社會建設水平。
與全球化相關聯的大數據時代,對社會發展研究的思路、對象、方法提出的挑戰,只有以全球化為背景、以問題為導向,進行跨學科合作,運用交叉學科和過程方法,才能破解社會發展中的難題。
2. 社會治理研究對象的變革。
以往的社會治理研究對象主要有兩個:一是把社會治理的研究等同于社會研究。結果是在社會的研究中,過多地運用西方社會的理論來分析研究中國社會,或是用某一“社會”解剖的知識來推導、演繹為另一“社會”的治理、建設與發展,以植根于某一特定民族、歷史的具體境遇的社會文化來說明與解釋另一民族的社會文化現象,很難提出能夠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的滿意的方案,以至于我們在對待西方文化時常常出現“西方化”與“本土化”的論爭。二是把對社會治理的研究等同于對社會管理的研究。結果一方面束縛了社會治理的手腳,另一方面夸大了社會管理的作用。因為社會建設、社會改革、社會治理都是大概念、大事情,而社會管理作為政府職能,只是其中的一個子項。
大數據時代的社會治理,既要研究“社會”,又要研究“治理”,更要研究“大數據”。一是要研究人們互動、交流、交往過程中不同人群在QQ、微博、微信以及互聯網網絡平臺上發送的各種圖片、圖像、視頻等非結構化、半結構化數據背后人的情感、興趣、價值觀等現實社會各方面形成的大數據情況;二是要研究政府作為社會治理的主導,在提供社會服務、社會保障,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各種結構化、非結構化的數據,并將結構化的數據做縱橫比較,從中發現政府社會治理的客觀水平及其未來走勢,以更有針對性地推進社會治理,以社會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推進社會現代化。
3. 社會治理研究方法的變革。
社會治理,強調的是對“社會”的“治理”。以往的研究方法,一是著重于對“社會”的定性與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也常常采取問卷調查、座談、訪談的抽樣調查方法采集數據。然而,再好、再合理的抽樣方法,反映的總是對局部和部分人群、階層的研究結果,隨機偶然性較大,缺乏準確性;二是著重于對社會治理的比較研究,即比較社會的“治理”條件、特點、環境,或是對聽取匯報、座談調研、問卷調研的情況作分析概括,提出社會建設的要求、治理的體制機制、治理的路徑方法以及治理的績效。近五年來,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在社會建設方面的大量投入,在社會保障、社會服務、社會治理等方面的建設,已積累了海量的數據,但這些數據都是孤立的、離散的,是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的。因此,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需要我們對各類、各層次的數據進行發掘、整合,從中發現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在社會治理、社會建設方面的客觀水平,發現共同的建設規律以及不同的特點,通過實施差異化社會治理戰略,更全面有效地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社會建設。
4. 社會治理能力的變革。
面對數據快速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的每一領域、每一部門、每一單位,面對數據的大量化、多樣化、快速化,面對全球數據每兩年翻一番的趨勢,大數據分析能力如何,就成為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國就社會治理的大數據而言,一是缺乏對社會治理大數據進行分析的能力,而這種分析能力又與相關人才的培養和支撐密切相關;二是缺乏根據大數據而形成的社會治理需求從而轉化為有效社會治理、社會服務的能力;三是缺乏通過對社會治理大數據的分析,預測和判斷未來中國以及各地區社會治理特征和趨勢的能力。以往更多的是感性的判斷預測,或是理論的邏輯推演預測。要適應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的需求,就必須在上述三種能力上加強建設,積累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的資本。
二、雙重世界:社會治理大數據的特質、研究路徑
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我們認為社會治理的本質是:在黨的領導和政府的主導下,動員社會廣泛參與。從根本上說,就是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并落實到社會建設的實踐中。顯然,社會治理涉及政府、社會、市場各個組織、各個方面。當代中國社會治理大數據分析研究,不僅要重視上述實體社會方方面面的分析,而且更要注重網絡社會大數據的分析研究。因為對網絡社會治理的難度更高、情況更復雜。但是,不管是網絡社會還是現實社會的治理,需要弄清的是社會治理大數據所共有的本質特征及其研究路徑。
1. 社會治理大數據的“雙重”特質。
如果說10年前我們對現實社會與網絡社會的區分是“現實”與“虛擬”,那么,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的快速發展,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虛擬世界”里的數據量極其快速地增長。2011年全球被創建和復制的數據總量為1.8ZB(10的21次方),其中75%來自個人(主要是圖片、視頻和音樂),遠遠超過人類有史以來所有印刷材料的數據總量(200PB)。過去幾年全世界產生的數據量甚至超過了歷史上2萬年來產生的數據量的總和。預計到2020年,全球數據量將達到令人恐怖的35ZB,被稱為“大數據摩爾定律”。面對大數據(尤其是圖像、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對“虛擬世界”的滲透、影響,虛擬世界的匿名性、非對稱性、非真實性,正在被具有對稱性、真實性(真實的畫面、真實的情感等)、即時性特征的“鏡像世界”所取代。
早在1991年,耶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戴維―杰勒恩特就指出,互聯網的終極世界是“鏡像世界”?!扮R像世界”如同人在鏡子中的映像那樣,鏡像世界和現實世界本身存在著真實的關聯和表達。正因為鏡像世界的產生,所以現實生活中人的喜怒哀樂,現實人在社會中的各種活動,都借助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信息網絡技術,迅速“鏡像化”??梢哉f,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了可以開始“鏡像化”的階段。
“鏡像世界”的產生,本質上反映的是人類社會生存方式的一種轉變和擴展,即人類的社會生存方式從單一的物質實體生存向物質實體生存及其鏡像化生存融合的社會綜合生存方式轉變。“鏡像化生存”是指以計算機、網絡等硬件為基礎的,以數字化數據及其運算來表征顯示物質世界中各種真實關系的社會生存、社會交往方式。比如,消費者通過網絡,通過鼠標、鍵盤就可以完成傳統的購物行為,那么,這種行為就可以看作是購物過程的鏡像。其中的深層邏輯關系沒有改變,但實現方式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當今世界,網絡社區、網絡店鋪、網絡課堂等都可以看作是物質實體世界的社區、店鋪、學校的鏡像存在。而人類在計算機網絡里完成的本應在現實世界里完成的社會建設、社會治理實踐,也可以稱之為社會的“鏡像實踐”。顯然,大數據時代的社會治理具有以“雙重世界”為基礎和研究對象的特質。
2. 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的研究路徑。
鏡像世界雖然是現實世界的“鏡像”,但“鏡像世界”又有相對獨立性,即“鏡像世界”以結構化、非結構化、半結構化數據的大量化、多樣化、快速化積累和擴張,并冠名為“大數據”而區別于現實世界。因此大數據時代的社會治理研究,必須以“現實世界”為基礎,更應突出關注“鏡像世界”。
社會治理研究對象和路徑的“雙重性”,也要求我們辯證地認識與處理“雙重性”的關系。人類所處的真實世界是一個非線性的存在實體,能夠用結構化數據進行擬像的,僅僅是真實物質世界的一部分或者特例。伴隨著網絡世界與人類生存的進一步對接,在新的科學技術的基礎上,現實生活中的非線性關系開始以非結構化數據的形式在網絡空間里映射,這個過程就是網絡空間擬像真實世界的過程。在當今世界,真實世界里的一切都在迅速被數據化,“谷歌”(Google)每年掃描100萬本書和雜志,“谷歌地球”(Google Earth)在注釋整個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臉譜”(Facebook)在注釋我們的真實世界里的社會關系,手機、移動設備和可穿戴的傳感器在不知不覺中記錄人的聲音、興趣、表情、行動、心跳、睡眠時間,這叫“生命記錄”(Lifelogging)。
一個現實世界的鏡像版本如果想區別于網絡社會早期的“虛擬世界”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它必須具有和現實世界適時、同步的特征,即數據、信息及其在鏡像世界中的相互關系要具備與現實世界對等的時效性。只有這樣,這個鏡像世界才有可能與真實世界建立起相關性并賦予自身無窮的價值屬性,否則,所有的擬像都不再是鏡像而僅僅只能成為沒有生命力的幻影。
在這個意義上說,對鏡像世界社會治理的研究,更應破解現實的真實世界社會治理面臨的各種問題、各種困惑,更應多樣化、快速化地反映現實世界社會治理的需求、社會治理的過程、社會治理的水平、社會治理的發展趨勢,使鏡像世界的社會治理更具真實意義、真實價值。
三、積累大數據行動:北京的社會治理
關鍵詞:綠色治理;可持續發展;困境
1 綠色治理的興起及其內涵
1.1 綠色治理的興起
隨著世界氣候大會等國際活動的開展,如今生態環境問題已逐漸上升為世界性的重要議題,綠色治理理念也應運而生。從發展過程來看,綠色治理最開始是在思想觀念層面,世界各國陸續產生了“綠色政治”思潮;隨后逐步建立了許多“綠色政黨”;后來,各國政府開始逐步致力于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并開始制定相應的生態問題管理措施,推行“綠色行政”,進而建立 “綠色政府”。
1.2 綠色治理的內涵
綠色治理是指為了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生態環境和資源的問題,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各社會主體對生態環境問題的共同治理,從而建立起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但是,生態環境不同于其他的公共產品,單一的的政府治理或者單一的市場治理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失靈”。
2 我國綠色治理的困境與成因分析
我國環境問題具有一定的復雜多樣性,實現綠色治理的參與主體也具有一定的復雜多元性。綠色治理方式的實現,則需要各個主體相互合作。然而,各主體之間地位不均等,治理效率低下,職責分配模糊,溝通協調不流暢等問題都在影響我國綠色治理模式的建設。本文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國目前綠色治理的多方面困境及其成因進行分析。
2.1 主體眾多導致地位不均等
綠色治理主體有政府及各級地方政府、企業、社會公眾及媒體等。在我國傳統治理模式中,受中國“官本位”傳統文化的影響,政府往往處于絕對的領導地位,從而導致綠色治理的主體地位的不均等,形成了“強政府、弱社會”的局面。因此許多問題出現后,政府往往會主導甚至控制一個事件的最終走向。而企業等非政府主體要絕對服從,難以發揮主觀能動性。社會民眾雖是最終的受益者,可是他們卻是最沒有發言權的利益主體。媒體雖是最有力的宣傳者和傳播者,但其價值取向往往與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在這一場利益博弈中,政府追求績效,企業追求效益,媒體追求熱點,而普通民眾只能是望洋興嘆。這些主體地位的不平等很多時候直接導致我國在綠色治理過程中問題叢生,因此保證多主體協同治理環境問題是實現綠色治理的基礎,也是保證治理效能的最重要途徑。
2.2 多主體利益博弈導致治理效率低下
在綠色治理體系中主體眾多, 要通過對多元主體的資源整合,達成合作的共識,再通過協調合作從而產生效用最優化的治理方式,最終實現各主體之間的利益共享,實現治理效益的最優化。然而因為綠色治理的主要對象――生態環境具有公共性、外部性和產權的難以界定性等特點,這些特征成為了制約綠色治理有效推進的主要因素。首先,正是因為生態環境的公共性,因此導致在生態環境問題出現時,各個主體都不會主動去承擔治理責任。其次,因為生態環境的諸多外部性,它的有效治理對各主體產生同等甚至于更多的利益,如此以來就算是沒有參與治理,沒有承擔治理責任的主體依舊可以與其他主體一樣獲得利益。最后,因為生態環境產權難以界定性的特質,治理過程中一旦出現嚴重問題,就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主體愿意出面承擔責任。這種問題在我國尤為嚴重,往往除政府外其他企業根本不愿意承擔任何責任,這不只是因為他們沒有政治發言權和主導權,更重要的是各主體為了效益考慮,都不愿意去花費自身的成本去承擔共同的責任。由此下去,政府終會成為最終的問題解決主體和責任承擔主體。這無疑加劇了各主體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從而降低了綠色治理過程中各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導致治理效率低下。
2.3 各主體職責履行單一導致責任流于表面
綠色治理是一個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的過程,是讓各主體自身資源最大化發揮的一個過程。在治理過程中,每個主體必須有其需要履行的主要職責,同時每個主體也應尤其相應的次要職責。最大的問題是在實際治理過程中,每個主體都愿意履行其自身的主要職責,而不愿意去多承擔職責。比如政府只關注它自身的政績和綠色政治,而忽視了其綠色政策的執行和制定的職責;企業只關注自身效益的好壞,卻忽視了是不是真正的綠色管理和綠色生產;社會公眾只關注品牌,卻忽視了對綠色的認知;媒體都更愿意關注新聞熱點和焦點,對綠色字眼進行搶報,卻往往不去考究新聞的真實度;許多專家學者更關注對于綠色相關問題的學術探討,總是忽視了學術研究結果的運用和宣傳,更不用提在生態環境治理中的實際參與。
2.4 多主體溝通協調不暢導致矛盾沖突易發
綠色治理對象除了可以是具體的生態環境問題外,還可以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衍生,只要是和生態問題有關的如社會問題、資源問題等都可以囊括其中。這樣,綠色治理的對象越來越廣泛,參與主體就會隨之增多,受眾群體也會更廣泛,相應的綠色治理的難度也會加大,從而導致各主體之間的溝通協調不暢的因素增加,各主體間的矛盾沖突易發。同時因為多主體之間的異質性,所掌握的資源、優勢地位、關注利益、最終目標等方面的差異,從而使得他們在合作的過程中也容易引發矛盾和沖突。一旦發生矛盾和沖突,加上主體之間又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協調機制,這樣會很不利于及時化解矛盾和沖突,影響了各主體之間的協調合作,從而影響綠色協同治理的效能。
參考文獻:
[1][美]莉諾?奧斯特羅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2]莫神星,伍牧原.論綠黨的崛起與綠黨政治[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眾所周知,哲學本身是屬于政治理論課范疇,那么如何理解它們兩者之間的聯系,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具有哲學思想呢?這主要是由于政治理論課教學雖然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乃至考核方式都不同與其它學科,有自己的特殊規律,但哲學是揭示支配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最一般的發展規律,因而它也是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本規律。哲學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的基本觀點是一切工作的指導原則,具有最高層次、最普遍的指導意義,也是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遵循哲學理論的指導,這是科學確定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正確地選擇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有效進行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和保證??梢妰烧咧g有著密切的聯系,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包含著許多哲學思想。
一、唯物論思想
哲學唯物論告訴我們,世界本質是物質,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于物質;意識對物質有能動的反作用。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應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是求實,對政治理論課教學來說也不例外,具體表現: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包括思想實際、學識水平實際等)制定教學計劃,采取教學方法。就拿哲學課來說吧,從內容上看,它大都是理性思維的東西,邏輯性較強,較之于其他學科它更抽象、深刻、概括得多。而且學生在這個年齡階段抽象思維能力又較弱,因此我們制定的教學計劃(包括教學目的要求、教學進度、作業計劃等)都要盡可能地符合學生實際。教學方法也應能最大限度的適合并促進學生的學習,可采取多種教法相結合,還可以加強對學生的動手、動腦、動口能力的綜合訓練等。其次,在物質和意識關系中,由于意識對物質有能動的反作用,而這種反作用又有兩種不同的性質和結果,正確的意識指導人們采取正確的行動,從而促進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指導人們采取錯誤的行動,從而阻礙事物的發展。因此我們要以哲學為指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同學們能夠用立場、觀點正確地對待學習、生活、交往、就業等過程遇到的挫折和困難;同時要摒棄其他的錯誤思想,克服大家在遇到挫折時產生的悲觀論,更要消除在重大挫折面前以為生命無法控制、自身不能駕馭的宿命論和唯心主義觀點。
二、辯證法思想
唯物辯證法內容極其豐富,而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綱,也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首先是全面聯系的觀點。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現象、過程這樣或那樣地聯系著;任何事物、現象、過程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環節、成分也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著。辯證法強調用全面、聯系的觀點研究分析事物,這就要求在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要堅持全面聯系的觀點,具體來說就是:一是由于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特殊使命,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分析影響教學對象思想道德形成相互關聯的因素,包括社會、家庭、學校等,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在三種教育中起主導作用。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社會環境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補充和擴展。因此我們要把家庭、社會力量與學校聯系起來,調動并凝聚各方面的積極因素,這樣就可以形成強大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二是要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施加相互聯系的教育內容。人的思想與心理素質、審美素質、政治素質、文化素質等密切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進行政治理論課教學時,不能割裂這些聯系,要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審美教育、文化素質教育有機結合,使思想政治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其次是變化發展的觀點。哲學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處于運動、變化、發展之中,絕對靜止不變的事物是沒有的,政治理論課教學要貫徹變化發展的原則,具體說來就是:一是由于政治理論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要順應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對教育對象的思想狀況進行動態分析,不僅要看到他們的思想現狀,而且要了解他們的思想過去,預見他們思想發展的趨勢,從思想發展的全過程中去把握他們思想的特點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性,不斷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增強教學工作的前瞻性,從而更有效地進行政治理論課教學。二是要如實地把教學對象的學習思想狀況看作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既要看到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條件下學生表現出種相對穩定的狀態,又要看到他們是一個絕對運動的過程,是變化、發展的,因此要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推動起其思想道德認識朝著符合社會要求的方向發展。
三、認識論思想
哲學認識論強調認識來源于實踐,認識的辨證過程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主客觀、理論和實踐的統一,這就要求政治理論課教學也應遵循這一認識辨證發展的規律,具體地說就是:一是教學工作要做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首先政治理論課各科知識的結構都有嚴密的邏輯系統;同時,學生的認識也是有順序的,是由已知認識未知,由簡單到復雜的逐步深化的漸進過程,因此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做到既符合科學知識本身的“序”,也要符合學生年齡和認識發展的“序”。我們可以通過例證、演示等具體方法讓學生了解感知基本概念、原理,然后再通過比較、分析、綜合引導學生把握它們之間內在、本質、必然的聯系,這樣由淺入深從而實現認識上的質的飛躍。當然以上只是認識過程的一個階段、一個環節,真正認知應要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二是要堅持共性和個性相結合,就是在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對教育對象個體的學習、思想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積累資料,總結提煉,從個別研究中總結一般規律,找出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共性的東西,再從一般規律研究個別情況,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堅持共性和個性相結合。
近些年來,公共管理這個概念成為社會科學中一個使用頻率較高的概念,人們從不同的角度運用這個概念指稱人類社會治理領域中的新的變動。在行政學的領域中,人們把公共管理的出現與行政改革運動聯系在一起,把它看作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場全球性的行政改革運動的結果;在政治學的領域中,人們在民主和參與等工具性的層面和政治文明等價值層面上來認識公共管理所實現的政治發展;在社會學的視角中,公共管理是社會組織形式、社會治理結構變革帶來的以社會自治為基本內容的新型社會治理方式;從哲學的角度看,人類歷史從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再到后工業社會的歷史必然性要求有一種全新的社會治理模式與之相適應,而公共管理就是一種新型的社會治理模式。
雖然從不同的學科出發,對公共管理的認識會有著自己的側重點,但是,就公共管理是人類社會治理中的一種新的現象而言,是共同的。其實,公共管理不僅是人類社會治理領域中的一場偉大變革,而且,也意味著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社會生產和生活等等各個領域中的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因而,認識、研究和探索公共管理及其相關問題,就成了當代哲學和社會科學中的一個引人注目的課題。
一、公共管理所實現的變革
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西方國家興起了一場公共行政的改革運動,并且迅速地在全球蔓延開來,直到今天,這場改革運動一直在進行中,它使政府的存在形式和政府與社會的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現在看來,這場行政改革運動所造成的變革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第一,打破了行政管理主體的一體性。長期以來,行政主體的一體性被看作是一個默認的不可移易的原則,正是由于行政主體的一體性,才會出現公共產品供給上的壟斷;也正是由于政府具有惟一性和壟斷性,才造成了這樣一種歷史現象:以往一切發生在政府中的改革都無非是政府的改組和重建。然而,新的全球性行政改革運動與以往不同,它所導致的是一個革命性的結果,即打破了政府的行政主體
一體性、政府存在的惟一性和公共產品供給的壟斷性。因為,它在社會之中培育出擔負公共管理職能的非政府組織,許多原先由政府承擔的行政管理職能轉由這些公共管理組織承擔,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則更多地承擔起公共政策供給的職能。從哲學的意義上講,人類社會治理領域中的以往歷史都屬于對象性分化的歷史,是治理對象和內容的分化,行政主體則由于管理體制和組織的技術化程度的提高而變得一體化程度越來越強,這場行政改革運動改變了歷史的方向,把行政管理的對象性分化轉化為主體性分化,開啟了“政府公共政策化”和“公共管理社會化”的進程。這時,政府雖然還是專門的公共管理機構,但卻不是惟一的機構,在政府之外,也有一些準自治的、半自治的和自治的機構承擔公共管理的職能;政府則可以部分地甚至完全地從日常公共管理中解脫出來,專心致力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及監督執行
第二,把行政管理的主體中心主義轉變成公共管理的客體中心主義。以往的行政管理都是以管理主體為中心的,管理客體處于邊緣性的和受支配的地位,因為,行政管理無非是一個權力支配過程,權力的運行體制和運行機制決定了它必須有一個權力中心,而相對于受權力支配的人來說,掌握權力的人則屬于權力支配體系的中心。所以說,這是一個主體中心主義的模式。在這種主體中心主義的權力體制和運行機制中,擁有權力和掌握權力的人以自我為中心,被管理者和被統治者作為“我”的對象是從屬于“我”和為了“我”而存在的,“我”從事管理或統治的活動,無非是為了自我的存在和發展。在行政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公共管理則不同,它關注政府實施的各種計劃、項目的有效性,表現出了一種目標導向的趨勢,目標是中心,行政權力和行政行為是從屬于這一中心的,是服務于目標的。而這個目標的具體表現就是“顧客”的滿意。公共管理成長的跡象表明,它把需要服務的公眾視為公共機構的顧客,通過調查,傾聽顧客的意見,建立明確的服務標準,向顧客做出承諾以及賦予顧客選擇“賣主”的權利,以實現改善公共服務質量的目的。這樣一來,就必然會把“顧客”放在公共管理的中心,即以公共管理的客體為中心而不是以其主體為中心。
第三,把權力中心主義轉化為服務中心主義。無論是農業社會的統治行政還是工業社會的管理行政,都是以集權形式出現的權力中心主義。在統治行政中,集權是不言而喻的,無論是在統治還是在管理的意義上,都必須仰賴集權。在管理行政賴以產生的社會中,集權往往受到批評,但管理行政體系依然是一個集權體系,屬于權力中心主義的范疇二以往的行政管理都是建立在集權的主線上的,盡管近代以來行政權在整個政治制度中就其所受制約而言有著民主和參與的內涵,但就行政權自身而言,一直表現為一種集權,權力在官僚制體系的金字塔中被自下而上地集中起來,上層發號施令,下級依令而行。管理行政體系的運作,也就是公共權力的運行,權力是中心,行政行為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有效性,取決于支持這種行為的權力的大小。公共管理使人們把視線從關注權力和權力的運行轉向關注管理的效果上來。因為,政府不再是惟一的公共管理組織和部門,政府也不再是惟一執掌公共權力的組織和部門,它對公共權力的壟斷將隨之而成為歷史,公共權力隨著公共管理的社會化而社會化,眾多的非政府公共管理組織都成為公共權力的執掌者。公共權力的社會化,或者說公共權力在公共管理體系中的非中心化,實際上也就是管理的服務化,即把公共管理變成一種為公眾服務的活動。所以,服務是公共管理的主題,公共管理的體系不再是以權力為中心,而是以服務為中心。
第四,把效率中心主義轉化為成本中心主義。在工業化的過程生成的管理行政是突出效率的行政管理,以效率為中心。特別是在20世紀中,效率的問題成了衡量行政體系是否健全的尺度,在我們對機構臃腫、冗員充斥、慵懶閑散、推諉扯皮以及各種各樣的官僚主義問題作出批評時,實際上是出于效率意識的要求。正是對效率的追求,促使管理行政不斷地探索行政管理科學化的路徑。所以,行政效率是管理行政追求的基本目標。然而,在管理行政對效率的追求中,卻忽視了成本的問題,效率意識排斥了成本意識。以至于經常性地出現不自覺地加大行政成本的投人而使整個社會蒙受超額負擔的情況,即政府在社會的發展中不僅不能起到促進作用,反而成了一個沉重的累贅。公共管理所實現的變革在于,它不是單向度地考慮政府行為的效率.而是把這種效率的提升放在行政成本的降低的雙向思考之中,諸如實行預算開支總量控制、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公開競標、績效合同制和效率評審制等等,都反映了行政成本意識先行的思路。
第五,把個體利益中心主義轉化為公共利益中心主義,從而有可能有效地杜絕行政權力的腐敗。腐敗的問題之所以永遠無法根治,是因為腐敗從來都是個體利益中心主義在公共行政過程中所導致的必然結果。因為,每個人都以個體利益為中心,在公共行政的領域中就必然會存在著個體利益對公共利益的侵蝕=人類迄今為止的行政管理歷史一直受到腐敗問題的糾纏。近代社會為了抑制腐敗,發明了權力制約體制,用權力制約權力,但是,在行政管理的過程中,個體利益中心化是一個必然過程,而權力制約是一種人為的設計,在人為設計出來的權力制約與個體利益中心化的客觀進程之間,要建立起一個永久性的平衡機制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須不斷地進行調整。而且,對于行政權力的運行來說,權力制約本來就是處于邊緣態的,是因為有了行政權力運行的客觀性和必要性,才有了權力的制約,權力制約任何時候都是依附于權力的運行的,它不能進入權力結構的中心,所以,行政管理中的權力與權力制約機制由于永遠解決不了中心與邊緣的問題,因而,也就永遠為腐畋的滋生留下空間。公共管理由于服務定位而導致了特權的消失和特權意識的弱化,使行政行為更加貼近其公共性和使運用公共權力謀取私利喪失制度化的基礎;由于稟承頤客至上的理念而改變了原先行政體系的主體中心主義,公共管理活動必須把公眾的滿意度作為追求的目標和評價標準,以公眾的意志為中心,以公共利益為中心;由于實行公共服務的公開競標,將增加行政行為的透明度,使不透明地行使公共權力的機會最小化。這些革命性的變化,都會使腐敗得到有效的抑制:
二、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是德治
經過幾年的探索和討論,我們現在已經傾向于把公共管理看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治理模式,是建立在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基礎上的服務型社會治理模式,它的治理體系具有明顯的“德治”特征。就人類的社會治理而言,是一個從“權治”到“法治”再到“德治”的歷史演進過程,“權治”是農業社會的基本治理模式,從屬于統治型的社會治理;"法治”是工業社會的基本治理模式,從屬于管理型的社會治理;到了后工業社會,以公共管理為形式的服務型社會治理屬于“德治”的社會治理=也就是說,權治、法治和德治代表了三種不同的社會治理行為模式:在統治型社會治理模式中,以權治為主,法治和德治只是輔助手段;在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是以法治為主,在法制的規范下,也有著權治的內容,而德治是受到排斥的;服務型社會治理是德治的治理體系,它把法治與德治統一起來。當然,在公共管理之中,也會包含權治的內容,但權治是受到嚴格限制的,僅僅存在于一些特定的領域,是作為一種極其邊緣化的治理手段而存在的。
現代社會是法治的社會,幾乎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都是根據法治的精神來進行建構的。社會秩序的獲得、生產與生活的正?;?、交換與交往的可持續性等等,都來源于法治,法治就是我們生活于其中的這個社會的基本特征。從人類社會治理模式的發展來看,法治是一種較高形態的社會治理模式,與那種以權力為基礎的權治相比,法治在社會秩序的獲得方面更為有效。因為,法治的社會秩序是一種較為穩定的秩序,它不是把社會矛盾積累起來,而是把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和沖突化解為具體的和日常的矛盾和沖突,法治甚至基于人類社會矛盾的客觀必然性而把矛盾沖突法制化,設定了許許多多法律允許的矛盾沖突途徑,通過合法化的矛盾沖突途徑來暴露社會矛盾和化解社會矛盾,以避免任何社會矛盾被積聚而成為導致大規模沖突的因素。
但是,法律是由人制定的,人創造的任何事物都不具有自然的完滿性,雖然人可以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不斷地修訂法律和完善法制,但它永遠都不可能達到完全周延的地步,法律及其制度總會留下控制和規范能力不及的“死角'再則,法治的普遍性與個人的具體性之間并不必然是統一和重合的,在很大程度上,法治僅僅規定了個人行為的起點,作為個人的行為規范的法律規定只是一個社會一般的水平線,個人行為在這個水平線的上下,有著上下波動的巨大空間2就個人而言,他的行為必須接受法律的規范,而事實上接受法律規范的僅僅是他全部行為中的一個極小的部分。因此,在治理的意義上法治具有不充分性,那些低于法律規范水平線的行為,總會表現出極大的腐濁作用,破壞著法治的有效性。進一步說,法治的普遍性和法律的不周延性決定了法律表述上的不明確性,在許多情況下,法律的適用問題總是建立在二次解釋和多次解釋的前提下的。經過解釋的法律,盡管是根據法的精神作出的,也必然會反映解釋者的認識能力、理解能力和道德素養r法律解釋本身就是違背法的精神的行為,是對法的科學性、準確性和神圣性的否定。由此看來,法律及其制度是存在著局限性的,這種局限性決定了它在社會治理活動中并不是充分的手段:也就是說,法治并不屬于充分的、萬能的社會治理:
法治可以被理解成社會治理的一種特定秩序,而且,這種秩序并不是一種僵化了的秩序。法治決不是要把一切被納人治理體系中的人變成純粹的守法機器,它在要求人們遵守法律的同時理性地對待法律,而不是把他們訓練成惟法是從的奴隸。法律在對權利、義務的規定中所包含的更深層的意蘊是:鼓勵人們對權利的尊重,對責任的承當。這也就是人作為人的良知和正義感,因而,是對道德生活的追求。這樣一來,法治的目標就應當是德治了,法治是通向德治的橋梁,在人類社會較為高級的治理方式中,它們之間是有機統一的,任何試圖把法治與德治區分開來的做法,都是錯誤的。公共管理在社會治理的意義上,就是法治與德治的統一。
人類社會治理方式的演進是社會治理活動的目標定位實現根本性變遷的歷史過程。統治型社會治理在秩序的追求上是統治定位,統治是最根本、最實質性的治理目標。由于統治具有壓迫的性質,所以時時處處都需要以強化權力的強制性來為統治提供保障。管理型社會治理方式在追求秩序的同時也表現出對效率的推崇,而且是寄希望于效率能夠為秩序提供支持。所以,在它的管理定位中包含著把一切科學化、技術化手段納人到社會治理活動中來的要求和動力。公共管理是一種服務定位的社會治理方式,它把統治型和管理型社會治理活動中的對象性限制轉化成社會治理主體的自我限制。也就是說,公共管理這種社會治理活動在根本性質上不同于以往的社會治理活動,它不是殫精竭慮地控制治理對象,而是通過治理主體的自我約束、自我限制來保證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所以,公共管理必然會選擇德治作為自己的社會治理標記。
人類的社會治理模式發展到公共管理的階段,將是一個多元混合模式,在公共管理中,以往的德治與法治的不相容性將會得到徹底解決,公共管理應當是德治與法治相統一的社會治理模式。因為,當公共管理這種新型社會治理模式超越了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的時候,實質上是超越了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的社會關系格局,它的客觀結構不是以權力關系為中心,它的行為體系也不是以權力為中心來展開,它是一個權力關系、法律關系和倫理關系同構的體系,公共管理的行為體系也同時具有權治、法治和德治三重屬性,不再需要制造對權力或法律之間的某一個方面的神話來保證社會治理活動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