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7 17:29: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經歷了近四十年改革開放的發展之后,我國的社會經濟已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相應的理論研究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特別是對于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來說,在指導社會經濟發展當中發揮的作用十分巨大,為了更好的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強化對于經濟哲學的認識程度,進而更好的了解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從哲學角度來對經濟發展形勢進行闡述,為推動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對于經濟哲學的研究工作來看,首先必須要弄清楚其存在的基本形式,只有這樣才能從更深層次去進行掌握,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因此,通過強化經濟哲學存在的三種形式探究,能夠為加深經濟哲學的認識程度提供必要的參考,從更深層次上去把握經濟哲學的特點以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為社會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經濟學的哲學是經濟哲學的重要形式
在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當中,經濟學理論與經濟哲學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經濟哲學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學的進步,而離開經濟哲學的支撐,經濟學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就缺乏了相應的理論依據。在對經濟哲學的表現形式進行闡述的過程中,許多的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學在發展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經濟哲學,是社會經濟能夠得到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撐。通過對諸多歷史事件的分析總結發現,在目前較為科學的經濟學理論當中,哲學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經濟學家在提升自身經濟學能力的過程中,必然要掌握必要的哲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從本質上來把握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更好的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建議。就拿英國來說,其在長期的發展當中,經濟學相關的理論研究一直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在這些理論研究成果的背后是諸多偉大經濟學家智慧的結晶,但是對于這些經濟學家來說,他們不僅只是研究經濟學,對于哲學也有著十分深入的探究,幾乎所有偉大的經濟學家都是哲學家。由此可見,在經濟學的發展當中,其所體現出來的哲學內容是經濟哲學的重要形式。所以說,在現代經濟理論發展當中,經濟學家想要更為科學的提出相應的經濟學理論,必須要建立在哲學的基礎之上,必須要承認經濟學當中存在著經濟哲學。這就要求經濟學家在開展理論研究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哲學規律,從本質上來把握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對于各種經濟事實進行哲學性的解釋,將哲學與經濟發展更好的融合起來,進而為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三、經濟哲學表現在經濟學范疇當中的哲學
作為偉大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自己的著作以及理論當中對于勞動價值范疇當中的哲學思想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在他的理論研究當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諸多經濟哲學的思想。但是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在正常的情況之下人們無法更深層次的去理解經濟學范疇當中的哲學思想,這就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們的思想產生誤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目前的經濟學范疇當中,經濟哲學有著十分明顯的體現,對于促進經濟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對經濟學范疇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認識到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勞動與商品價值相結合,勞動價值產生之后對于經濟學發展的重要作用,通過對勞動價值的重要性來進行分析,能夠對經濟哲學展開更為深層次的研究。在諸多的經濟學家研究當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的學者都將經濟哲學劃分到經濟學范疇中的哲學來加以理解與闡述,通過對經濟學范疇當中的效用、價值以及發展等等因素進行分析,更好的把握其中所包含的經濟哲學。從馬克思的理論研究當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將哲學與經濟學充分的結合起來,通過兩者的結合來對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進行闡述,進而更為科學的對社會的發展進行指導。在經濟學的范疇當中,通過客觀的認識其中存在的經濟哲學,能夠更為準確的對經濟發展的規律進行把握,在遵循其發展規律的基礎之上,為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因此,在經濟哲學的存在形式當中,經濟學范疇中所體現出來的經濟哲學是發揮其科學哲學思想的重要內容所在。
四、經濟生活智慧的哲學命題化
在現代經濟的發展當中,一些經濟學家為了更好的對一些經濟現象展開研究,往往會提出相應的經濟命題,通過對這些經濟命題的分析來對社會經濟的總體發展提供更好的建議。而通過對這些命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在這些經濟命題當中所包含的內容不僅僅局限在經濟方面,其同樣包含著諸多的哲學性內容,這就表明了哲學思想的存在,是構成經濟學命題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經濟哲學表現在經濟生活智慧當中的哲學命題化,通過將哲學內容與經濟學命題更好的結合起來,能夠從本質上來對經濟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進而更好的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經濟學理論以及經濟思想史的發展歷程當中我們可以發現,經濟學命題當中的哲學性質是客觀存在的,這種客觀存在性也就決定了哲學在經濟命題當中的重要作用。在對經濟學命題開展研究的過程中,既可以將其視為經濟學命題,也可以將之稱為哲學性命題,這種雙重性的存在也就為經濟學家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研究方式。在現代經濟的發展當中,想要更好的適應時展的要求以及經濟發展的規律,必須要從本質上來對經濟生活進行掌握,通過哲學思想的應用來增強經濟生活當中的智慧水平,更好的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對于目前的社會發展來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要保證資源的節約與環境的保護,這就需要采取最為恰當的發展方式,將哲學思想當中的歷史唯物主義等內容充分的融入到經濟發展當中,通過提升經濟發展的科學性以及決策水平,更好的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五、結語
關鍵詞:旅游資源;產業結構;消費結構
一、旅游產業發展的經濟環境
(一)國際經濟和省域經濟環境
當今世界,國際經濟結構加速重組,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突出,而國內短缺經濟即將結束,買方市場開始全面形成。伴隨著中國成功加入WTO,河南省的經濟發展也將步入這樣的一個歷史新時期。投資主體多元化與非公有經濟發展緩慢的矛盾、政府投資行為的傾向與工業化進程不相適應的矛盾等,對河南省經濟的發展來說,都將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在規劃河南省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時,要考慮到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資源條件和具備的相對優勢,確定出河南省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內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河南省更要以動態的發展眼光,確定未來能在國內外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并促使自身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工業結構得到改善,趕超發達地區的戰略產業,進而創造條件、制定政策,并在其產業階段的幼小期加以保護和扶持,使之能在未來成為支撐河南省經濟發展的新興支柱產業,并最終帶來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及產業結構的根本改善。
(二)河南省旅游產業面臨挑戰
旅游業雖然是一個非物質性的生產部門,但是它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卻非常的強。旅游業不僅能帶動物質部門生產的發展,而且也能帶動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一方面,旅游業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物質資料的基礎之上,沒有一定水平的物質生產條件,就不可能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基礎;另一方面,旅游業作為區域經濟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綜合性產業,它的存在和發展與其他行業密切相關,能夠直接或間接的帶動交通運輸、商業服務、建筑業、郵電業、金融、外貿、輕紡工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促進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河南省旅游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旅游產業規模有了較大的發展。然而,伴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旅游產業發展到今天,一些問題也日益暴露出來。這些制約旅游產業進一步發展的諸多問題,許多是由于缺乏對旅游產業經濟發展基本規律的研究和認識,缺乏科學的旅游產業政策指導。所以,旅游業的現代化建設越來越需要加強對旅游產業經濟的研究,以便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旅游作為一個產業發展的基本規律,從而制定出適合旅游產業發展的旅游產業政策,以解決旅游產業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
二、旅游產業的經濟學分析
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在演變過程中會表現出一定的規律性,通過研究產業結構的發展變化規律可以為我們規劃和優化產業結構提供依據。產業結構變化,可以說是經濟發展的客觀結果。生產的目的是消費,而消費決定于收入水平的變化。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收入用于基本生存以后的剩余會逐步增加,人們的消費行為就會發生變化,對文化、健康、享受等的需要就會上升,消費結構隨之發生變化。生產結構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也必須做出適當調整,這就會引起產業結構的變化。
因此我們可以初步斷定,消費結構的變化正是引起產業結構變化的最基本原因之一,旅游業的興起與發展正是人們消費結構的變化所帶來的。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閑暇時間的增加以及消費結構的升級,用于旅游等發展性用途的消費比例將有很大的提高。目前旅游已經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可以預見,未來旅游需求還會有更大幅度的增長。
三、河南旅游業應采取的措施
河南旅游產業結構只有不斷優化和調整,通過調節旅游經濟規模、優化旅游消費結構、深化旅游企業改革以及鼓勵旅游創新等多種途徑,才能充分體現旅游產業的關聯性,才有利于河南省旅游業的發展,才有利于進一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升級,從而推動整個河南省經濟的整體發展。
可以說現在是中國旅游業承前啟后的關鍵性歷史時期,河南旅游業的發展將面臨諸多難得的機遇。河南旅游業如何有效地開發建設好歷史文化資源,使這些資源轉化為產品,打造出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將會大大促進河南旅游經濟的發展,提高河南的整體形象。河南省旅游業的相關部門應審時度勢,投入大量專項資金,打造“三點一線”旅游精品,同時積極發展生態旅游、休閑旅游和旅游關聯的產業,以期將河南省建設成為文化旅游的中部強省。
參考文獻:
1、謝彥君.旅游學概論[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2、崔金才.論國內旅游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J].學術論壇,1993(1).
近年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雖然中國經濟基本面沒有發生大幅改變,但在經濟增速減緩的背景下,今年經濟增速下行風險加大,穩增長壓力巨大。前三個季度GDP同比增速都有較大幅度的放緩。CPI、PPI等指標增速屢創新低,顯示出國內外需求低迷,通脹率持續走低并面臨通縮風險,投資、出口、消費等方面都說明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整體經濟下行風險都進一步顯現。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一方面是基礎設施投資的增加,尤其是在大型的涉及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方面。另一方面,通過央行的一系列政策鼓勵金融機構支持居民借貸需求。本文以經濟學基本理論為基礎,以中國居民的消費波動和消費行為的改變為研究主線,目的在于分析居民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影響居民消費習慣變動的深層原因,最終通過提出建設性建議以優化消費結構,促進經濟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消費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
經濟下行;居民消費;消費結構;消費習慣
一、經濟學基本理論及中國經濟的現狀
在現代西方經濟學中,根據供需理論和消費者理論,其基本假設是作為市場主體之一的消費者是理性的,理性的消費者為實現效用的最大化自然會調整消費結構,實現在既定成本下的最大效用,而消費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生產水平和生產方式,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看,居民消費水平及消費結構的改變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制約,當然,這也會涉及到中國經濟的整體水平和經濟結構的調整,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在開放型經濟條件下,中國的相關經濟政策的調整也會對居民的消費狀況造成影響;根據政治經濟學相關理論,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價值規律是商品交換的基本規律,通過市場機制濟增長中促進價格價值關系和供求關系相互作用,從而表現出消費者消費變化的過程。
改革開放以來,主要依靠出口拉動的中國經濟,其增長方式仍不合理,總體消費水平仍然較低,消費在拉動經的作用仍然不顯著,“高增長、高投資、高出口、高儲蓄和低消費”成了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特征。然而在總需求的三大組成部分中,投資占有重要地位,出口貿易則容易受到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中諸多因素的影響,投資和出口應該以消費為基本點,因為消費決定了投資和出口。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方式難以使經濟得以持續健康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的是為了促進經濟增長,實現人民共同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因此保持高的消費率與經濟發展的初衷相一致。而且各項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放緩,GDP,CPI,PPI等指標屢創新低,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無疑給中國的經濟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給居民的消費習慣造成了重大影響。
二、中國居民的消費現狀及變化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相比較,中國居民的消費率一直偏低。
自1995年以來,中國居民的消費率一直低于世界發達國家居民消費率。而且中國的居民消費還呈現出水平低的特征,同時具有向下發展的趨勢。其次,我國居民消費結構不合理,居民消費偏重于溫飽型,發展和享受型消費在家庭總支出中的比例偏低,在生產力得到較大發展的今天,居民的物質需求不斷得到滿足,而精神文化消費卻相對不足。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也較大,城鎮居民一直保持著較高消費水平,相比之下,農村的消費水平則較低。今年來,居民消費習慣發生了改變,消費結構呈現出了新的特征,具體表現為傳統消費比例的降低和發展型消費及享受型消費比例的提高。城鎮居民居住、交通支出成為新的消費重點?,F在有很大一批人想改變目前的生活條件,紛紛涌入大城市,掀起了一陣購房熱。目前商品房的價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私家車,方便了日常出行,汽車消費成為了城鎮居民的新的消費增長形勢。汽車正在快速進入普通家庭,成為城鄉居民新的消費點。其次,發展性和享受性消費比重的提高。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質以適應相應的市場經濟狀態,人們對知識的渴望使其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根據我的相關調查,有超過一半的家庭把對子女的教育投入作為一種家庭儲蓄。也即未來居民儲蓄將更多地用于教育消費支出。近年來,我國城鄉居民對子女投入的教育費用也在逐年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儲蓄意愿,這在一方面說明了居民對教育的重視,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居民消費結構和消費習慣的改變。醫療制度的改革也使得居民的相關醫療支出增加。目前“看病貴、看病難”是制約居民醫療消費增長的一個主要問題。近來,通信、信息消費成為我國居民新的消費熱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通信行業的發展,也是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具體表現。所以通過增加通信消費需求,不僅有利于提高社會總體需求水平、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而且對就業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大意義??傮w來說,通過教育提高居民素質,以相應的新知識技術帶動新的消費行業的發展,擴大內需,促進居民消費方式的轉變。
三、影響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因素分析
1.人均收入水平,根據相關數據分析,易知城市和農村居民消費水平與居民收入都呈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均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也即隨著居民收入的上升,居民的消費水平也在上升;而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家庭的恩格爾系數減少,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例下降,居民對精神文化等其他方面的消費需求與支出相應增加。
2.相對于城市經濟發展而言,農村經濟發展落后,城鄉收入差距較大。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二元經濟是其基本特征,二元經濟結構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存差距較大,農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明顯低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消費信貸在中國城市有著較完善的消費型金融服務,而目前農村的相關金融機構的數量難以滿足不斷擴大的消費信貸需求。大部分農村地區金融機構比較單一,至今尚無法完全滿足農村的消費型業務需求。農民所需要的消費性資金主要來源于民間信貸和農村信用社,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居民消費的增長,農村消費信貸供給主體不能滿足農村大眾的需求。此外,與城市經濟相比,農村經濟難以使相關金融機構開展相關的消費信貸業務,農村信用社的資金實力沒法完全滿足農村居民消費性信貸需求。
四、建議與對策
1、調節居民收入差距,通過國家政策規定來提高中低階層收入。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通過稅收杠桿調節高收入者的收入,提高基本工資水平。增加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幫助失業人員實現就業。
2、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千方百計提高農民收入,調整收入分配制度,以增強農村消費市場的活躍度,最終實現國內需求的轉型。
3、建立健全消費信貸體系。改善城鄉居民的消費環境,加快建立完善的信貸體系,開展多元化的消費信貸服務業務,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消費水平。鼓勵銀行創新信貸業務,使消費信貸走向農村,擴大消費信貸范圍,增加消費信貸資金。擴大農村金融網點的覆蓋面,提高農村地區金融服務能力,以便于更好的開展金融業務。
參考文獻:
[1]李凌,《消費波動、消費增長和中國經濟波動》上海社會科學院,2009年[2]田鳳喜,郝立瑩,《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差異分析》合作經濟與科技,2008年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弄清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對于理解政治經濟學的全部內容十分重要。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人類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生產關系就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系,即物質利益關系。這種關系貫穿于社會生產的全過程,即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就是在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中所形成的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在生產關系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決定了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資料所有制就是生產資料歸誰所有,它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它決定人們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關系,并通過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環節來實現自己。比如,誰占有生產資料,誰在生產中就處于支配地位,同時占有勞動產品。
和生產關系緊密相連的一個重要概念是生產力。生產力是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進行生產時所形成的物質力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構成生產方式的兩個方面。那么,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呢?一方面,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有什么樣的生產力就有什么樣的生產關系,生產力的發展變化決定生產關系的發展變化;另一方面,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當一種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性質時就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貫穿于人類社會的始終。所以,對經濟規律的研究同樣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起點就是從改革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入手的,所有制結構的改革調整,適合了我國生產力水平,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這種改革從理論上說符合了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要求,是我們黨對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正確把握的結果。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就是這一規律的體現。
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政治經濟學建立的理論基礎是科學的勞動價值理論。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是對商品經濟一般規律的論述,在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商品二因素理論。商品作為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種屬性。使用價值是商品用來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一個永恒的范疇。社會物質財富是由使用價值構成的。作為商品的使用價值是為社會、為他人的;商品使用價值一定是通過交換才能獲得。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一般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是個歷史范疇,價值所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勞動比較關系。對于商品生產者來說他關心的是商品價值,對于消費者來說他關心的是使用價值。生產者之所以也關心商品使用價值是因為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理論。勞動二重性是指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在一定具體形式下進行的勞動叫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拋開勞動的具體形式無差別的人類一般勞動叫抽象勞動,抽象勞動形成商品價值。抽象勞動是一個歷史范疇,是生產商品的社會勞動所特有的。勞動二重性決定了商品二因素。勞動二重性理論是馬克思首先提出來并論證的,是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
商品價值量理論。商品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生產者生產商品所消耗的勞動時間叫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個別價值。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之間形成的比列關系不同對商品生產者影響不同,只有當個別勞動時間少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時商品生產者才處于有利地位。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以簡單勞動為基礎,復雜勞動等于多倍的簡單勞動。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會隨著勞動生產率的發展而變化,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與包含在商品中的勞動量成正比。所以在現實生產中每一個商品生產者都千方百計地提高自己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使得自己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使商品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從中獲得價值差額。無論是在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還是在現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都是如此。
價值規律理論。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價值規律的主要內容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在商品交換中,商品的價格除了受商品價值決定之外,還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場商品的供求關系。當某種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到價值以上;反之,供過于求時,其價格就會降到價值以下。商品價格總是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就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價值規律的作用:首先,它可以自發地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生產各部門之間的分配,起到資源配置的作用;其次,價值規律自發地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第三,價值規律促使商品生產者兩極分化。當然,價值規律對經濟的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的特點,會造成資源的浪費。為了克服價值規律對經濟生活調節的這種消極作用,所以在現代市場經濟中都缺少不了國家宏觀調控機制,現代經濟的調節機制是價值規律調節機制和宏觀調控機制的結合。
的貨幣理論。在商品經濟中,貨幣是和商品緊密聯系的一個重要經濟范疇。通過對貨幣產生過程的分析,馬克思指出,貨幣是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貨幣的產生是商品內在矛盾發展,即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上的產物,是價值形式長期發展的必然結果。貨幣的產生使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發展成為商品與貨幣的外在對立。商品生產者必須想方設法將商品換成貨幣。商品到貨幣的轉化,馬克思將之稱為商品的驚險跳躍,這個跳躍完不成,摔壞的不一定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馬克思這段話深刻地揭示了市場銷售對于商品生產者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關于貨幣的職能,馬克思認為它是在商品流通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貨幣本質的具體體現。貨幣的基本職能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當商品價值用貨幣來表現時就是價格,作為價值尺度的貨幣可以是想象或觀念的貨幣。貨幣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物就是流通手段的職能。貨幣流通手段職能改變了商品交換的形式,商品交換由商品——商品,變成了商品——貨幣——商品的交換,買和賣變成兩個相互分離的過程,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危機的可能性就隱藏其中了。馬克思分析了貨幣流通規律,即流通中貨幣量的規律,它等于商品價格總額/同一貨幣的流通次數,這一規律在商品經濟中普遍適用。馬克思還分析了鑄幣和紙幣的問題。貨幣產生之后其形態經歷了貴金屬幣、鑄幣、紙幣、信用貨幣,到當今的電子貨幣,其一般等價物的性質并沒有改變。貨幣還有派生職能: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
政治經濟學理論核心是剩余價值理論,圍繞剩余價值馬克思建立了資本理論、分配理論、流通理論、社會再生產理論等,除此之外,政治經濟學涉及所有制和產權理論、企業運行機制理論、市場經濟理論、農業理論、宏觀調控理論、對外經濟關系理論及壟斷資本主義理論,等等。
政治經濟學理論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在社會經濟建設中制訂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的理論依據。同時,政治經濟學理論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不斷得到豐富、發展和創新。我們在學習政治經濟學理論時,不僅要認真學習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要結合實踐不斷創新政治經濟學。
1.宏觀判據之一: 是否實現由以傳統工業化特征為主導向以信息化特征為主導的“動力”轉換,其基本標志是工業化水平指數是否實現了倒“U”型曲線從左側向右側的轉換,這構成了評判城市現代化的第一宏觀判據。
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表明:在工業化初期,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以第二產業產值(或傳統工業產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代表的工業化水平逐漸增高,工業化在國民經濟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但是隨著科技進步,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城市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換代,導致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漸下降,而主要以信息化、知識化為發展動力的第三產業(或現代服務業)在城市國民經濟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以第二產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代表的工業化水平在整個過程中表現為,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先經歷一個上升過程,到達臨界點(最大值)后開始一個下降的過程,即呈現倒“U”型曲線的特征。該倒“U”曲線所表達的實質性的科學內涵是:城市的發展“動力”由以傳統工業化特征為主導向以信息化特征為主導的轉換。它可具體表現為城市第二產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逐漸下降;第三產業產值逐漸增長,并且超過第二產業產值;第三產業就業人數超過第二產業就業人數;科技進步的貢獻率足已“抵消或克服”資本投資的邊際效益遞減率,科學技術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經濟發展現實依靠自然資源和資本為主導轉向依靠以信息和知識為主導的轉換;城市財富集聚由依靠物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向依靠人力資源的培育和建設的轉換,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成為城市新一輪財富積累的核心。從衡量城市信息化的標準來看,國際學術界上有一個普遍認同的規則, 即在信息產業剛剛起步時,與IT產業相聯系的經濟產值中,幾乎100%全部是IT產業本身所創造,隨著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并對傳統產業的滲透或擴散,在與IT相聯的經濟產值中,1T本身的比重逐漸下降,一直下降到只占30%的份額時,城市的信息化程度和水平,就達到了現代化所要求的標準。也就是說,如果信息產業自身所創造的價值占據由于信息產業帶動整體社會所取得總價值的30%時,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可以被認為達到了 (信息時代)現代化的要求。因此,一個城市只有完成了由工業化、城市化特征為主導向信息化、知識化特征為主導的“動力”轉變,基本實現了由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的轉變, 才具備現代化的基本條件。如果一個城市的工業化指數仍處于倒“U”型曲線的左側,即仍然處工業化時代,則不能承認其實現了現代化。
2.宏觀判據之二: 是否實
現了由發展與公平的“兩難”境地到“雙贏”局面的轉換,即隨著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均財富的不斷提高,人均財富的差異呈現逐步縮小的態勢,在發展與公平之間取得合理的平衡,這構成了衡量城市現代化的第二宏觀判據。
追求社會公平、公正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和共同的期盼,實現社會公平與公正是一個現代化城市必需具備的社會目標與倫理準則。1975年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西蒙?庫茲涅茨(S.Kuznets)研究人均財富差異(公平問題)與人均財富增長(發展問題)之間的關系時,首次發現公平與發展之間呈現倒“U”型曲線的規律,學術界亦稱“庫茲涅茨曲線”。即以人均財富為橫坐標, 以人均財富差異為縱坐標,在人均財富較低時,隨著人均財富的增加,人均財富差異逐漸增大, 當差異達到臨界最大值之后,再隨著人均財富的增長,則人均財富差異呈現逐漸下降趨勢, 整個變化過程呈現出一個倒“U”型曲線特征。盡管目前學術界對此種關系仍存在一定的爭議(KristinJForbes,2000),但它仍不失為一個經驗性的、普適性的規律。該倒“U”曲線實質上揭示了入均財富積累與社會分配之間對應的內在基本規律,也揭示了財富累積對社會分配機制所帶來的內在沖擊,尤其是在該倒“U”型曲線中, 由人均財富差異的臨界閾值所標識的這種“階段性”,為評估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供了基礎性的宏觀理論判據。研究表明,在整體上,中國城市目前的人均財富差異指數仍處于倒“U”型曲線的左側,還沒有跨越倒“U”型曲線的臨界轉折點。
3.宏觀判據之三: 是否實現了由環境與發展的“兩難”境地到環境與發展的“雙贏”局面的轉換,即隨著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城市環境質量獲得不斷的改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關系,這構成了衡量城市現代化的第三宏觀數據。
1990年美國環境經濟學家格魯斯曼美首次提出了著名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nvironmental Kuznets Cu~e,EKC),即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人均收入較低的情況下,隨著人均收入的增高,環境污染和環境壓力由低到高,當到達某個臨界點之后,隨著人均收入的進一步增加,環境污染和環境壓力呈現出從高到低的發展趨勢,環境逐步得以改善和恢復,整個過程呈現倒“U”型曲線特征。后來美國哈佛大學的帕納約托、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科恩和馬里蘭大學的科斯埋塔等人從不同角度對此曲線進行了證實研究,予以驗證。例如,美國是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1000美元時,城市生態環境才開始出現根本好轉,日本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000美元時,才出現此種情況。城市作為人類創造的、一種獨特的人工生態系統,在一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自然地理條件下,其發展最終受制于自身環境容量的限制。研究表明,雖然中國少數一些城市初步實現了環境與發展的雙贏,但是從整體上來看,中國城市目前的生態環境質量水平仍處于倒“U”型曲線的左側,即仍處于“局部改善、整體惡化”的狀況之下,尚未達到其轉折點,更未處于環境質量從根本上實現好轉的倒“U”型曲線的右側部分。
4.宏觀判據之四: 是否實現城市運行模式的“生態化”和城市“生態服務價值”隨著城市財富總量的增長而保值或增值。
生態系統是人類賴以存在的生命支持系統,人類時時刻刻在享受著生態系統提供的多種服務,即學術界定義的“生態服務”(Eco? logical Services)。1997年考斯坦塔 (Constar~za)教授在((Nature))雜志上發表了全球生態服務價值的測算
結果。1 99 8年盧伯欽科(Jane Lubchenco)教授在《科學》雜志上撰文,對“生態服務”及其價值作了專門的解釋。最新計算結果表明, 1994年全球“生態服務”總價值約為33萬億美元,而1998年全球GDP約為28萬億美元,前者相當于后者的1。17倍。目前,一方面全球經濟每年大約以1萬億美元的速度遞增,另一方面全球“生態服務”卻在不斷地惡化,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基礎不斷地被削弱和蠶食。從全球范圍來看,人類只有做到從自然的索取與人類對自然的饋贈達到動態平衡,實現“生態服務價值”的保值和增值,即保持1,17這個比例得到穩步提高或至少保持不變,人類永續發展才有必要的、最終的安全保障。本文認為城市作為人類創造的、特殊的“自然一經濟一社會”復雜的人工生態系統,毋庸置疑,其運行也必然應遵循自然生態系統的規律, 即與大自然一樣,其“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間是一個有機的、統一的、匹配的整體。因此,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也必然是一個生態化的城市,判定一個城市是否實現了現代化,其基本判據標志是:城市“運行模式”是否遵循自然生態系統運行規律,實現了“生態化”;城市的“生態服務價值”是否實現了隨著城市財富持續增長而保值或增值;城市的“發展模式”是否實現了向逐步消除城市“生態赤字”的方向轉換,基本實現城市“碳氧平衡”,邁入“永續發展”的門檻之內。該宏觀判定準則著重從“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是否平衡與協調的宏觀層次上,對一個城市現代化水平予以評判,同時,它也深刻地揭示了一個現代化城市發展所應該遵循的基本規律。
5.宏觀判據之五: 是否實現了隨著城市經濟的持續增長和社會財富的快速積累, 自然資源的消耗速率呈現“零增長”或“負增長”, 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呈現 4倍或10倍的躍進。
【關鍵詞】創新驅動 職業教育 高職辦學模式創新 理論實踐依據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2年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項目“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創新實證研究”(SGH12554)的階段性成果。
我國高職在20多年的發展中,歷經“層次”、“類型”、“體系”[1]國家政策的推動,演繹了“沿襲本科”、“模仿國外”、“定位自我”的模式嬗變。目前,高職發展面臨提高質量、改革評價方式、增強社會吸引力等問題,高職辦學模式創新視域成為一個重要的聚焦和思考方向。探討高職辦學模式創新的理論實踐依據,對于探索適合我國實際的高職發展長效機制具有重大意義。
高職辦學模式創新:含義與時代背景
由于學時和實踐的短暫[2],目前我國高職辦學模式是一個由多種語境構成的復雜體系:如公辦、民辦模式(舉辦者);學校、企業模式(法人);行政化、市場化模式(體制);合作辦學模式(合作方式);公益性辦學模式和產業型辦學模式(職業教育理念);另外還有壟斷行業辦學模式和競爭行業辦學模式是從學校依賴的行業地位劃分的;東、西部辦學模式反映了辦學的地域特征;地方(市級)院校和省屬院校模式等。以上分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職辦學模式的現實狀態。高職辦學模式屬于學校發展方式中統領人才培養、教學實訓、招生就業、質量評估、學籍管理、教學標準等方面的頂層設計模式,一般和辦學理念、目標定位、機制、政策法律保障、社會經濟發展的適應度等上位詞高度相關。目前國家提倡的就業導向、產教融合、職教集團、混合所有制等辦學模式,處在試點或探索階段,其理論框架和操作程序還有待于進一步總結提升。
創新驅動是21世紀發展的主題和不竭動力。高職辦學模式創新是高職頂層設計的“關鍵技術”,歷經20多年發展的積淀,原有模式弱效性已經凸顯,高職模式創新成為社會和高職發展的共同期盼。
高職辦學模式創新:理論與實踐依據的梳理
縱觀高職辦學模式創新研究的多種語境,全面思考與梳理高職辦學模式創新的理論與實踐依據,具有積極的價值和現實意義。
1.理論依據
從世界發達國家(如德國、美國等)與我國高職歷史比較來看,前者呈現平穩發展、模式典型,后者呈現跳躍發展、模式多元的特征。前者有哪些可總結提升的理論遵循,用以估量后者(我國)多元模式的價值效度和今后創新的方向,基于此種比較,作者勾勒出高職模式創新遵循的三個主要理論依據。
⑴職教緣起及與經濟互動反哺的理論是高職辦學模式創新的理論基礎
西方的教育哲學從“人性需要”“社會發展”“產業需求”等觀點來表述職業教育緣起的邏輯,但從整體的角度思考,上述表達忽視了兩個問題:第一,政府如何組織和引導這種教育?第二,這種教育的發展模式其價值效度如何衡量?事實上世界職業教育的發展進程、今天制造業強國的職業教育經驗,已經提供了積極而有意義的實證。因此,我們歸納出如下結論:第一,職業教育緣起于機器大工業時代的新型勞動力需求,政府在助推這種教育走向社會化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二,在緣起并與經濟發展的互動磨合中,職業教育形成了自身的發展模式,對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反哺作用,釋放出新教育的巨大活力;第三“緣起、互動、反哺”說明職業教育與特定生產方式、社會階段、經濟升級需求存在著“因果、協調、依賴”的關聯,制約著政府調節的力度,最終形成一種社會、政府、企業、學校、學生多方“利益均占”的發展模式。今天當我們審視具有獨特國情背景的中國高職辦學模式時:一種合理科學的高職辦學模式首先應建立在上述理論的思考之中。
⑵人力資本理論是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理論支撐,從而也成為高職辦學模式創新的重要指導和遵循
在西方經濟背景下,人力資本理論的核心詞即“人力資本”,在我國通常被叫做“人力資源”。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羅默?盧卡斯,在舒爾茨、貝克爾的基礎上,把人力資本理論又進一步發展,人力資本理論深入到職業教育內部的核心層次,為職業教育標準或樣式提供了一個設計的原則,成為教育經濟學研究高職的重要指導理論[3]。
人力資本的概念有以下幾種含義:第一,人力資本主要指凝結在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及其所表現出來的勞動能力,既是經濟增長的投入,又是經濟增長的原因。第二,人力資本的形成途徑是有效的職業教育培訓[4]。第三,人力資本是影響經濟增長的主要變量因素。職業教育是個人和社會投資,進而形成人力資本的重要途徑,人力資本給個人社會帶來的收入增長成為職業教育效益的衡量標準,職業教育的舉辦者、培訓對象、管理運營者、企業家以追求利益的動機初衷和投入產出的法則參與教育活動[5]。
結合我國實際,吸收人力資本理論精華,對我國當前高職辦學模式創新的頂層設計,具有積極的理論借鑒意義;對我國當前高職現狀,提供了一個新的診斷標準,因而成為高職辦學模式創新的重要理論依據。
⑶高職自身規律是模式創新的必然要求和內生趨勢
“高職規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律”的簡稱,下同),目前我國理論界對此還有爭議,廣東番禺職業技術院長張連緒認為:高職規律,應從教育基本規律、高職與義務教育、高等教育的不同特征、高職內外部各種需要等角度去把握[6]。據此對高職規律作一界定:高職規律,是高職發展過程中,服從其培養目標、體現其本質特征、反映高職內涵特色,適應和滿足高職內外部需求而產生的必然聯系。第一,從高職培養的過程和目標來把握,說明規律的客觀必然性;第二,從高職的特征和聯系把握,反映高職的本質;第三,認識高職規律是一個具有層級的體系。其中反映高職本質,即適應社會需要、學生需要、經濟發展需要以及自身發展需要,為高職的基本規律。簡單講,高職的規律就是一種適應社會需要的過程,我們簡稱為高職的適應性規律,是高職辦學模式創新的直接理論依據。
2.高職模式創新的實踐依據
當前我國高職現狀中的實踐問題非常廣泛,但決策部門和理論界也達成了極大的共識,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⑴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給高職發展帶來了新思考
從2010年《綱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下同)[7]的頒布,到2014年《決定》(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下同)[8]的出臺,現代職業教育成了社會的高頻詞、職業教育的聚焦點。毋庸置疑,中國的職業教育正在醞釀著一場歷史的變革,在這場變革中,高職人有過升格本科的虛榮心,并為此魂牽夢繞。而今天要面對的是:高職怎樣順應新的時代潮流、體現尊重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陀^上講《綱要》和《決定》中涉及高職改革的操作政策,如中高職銜接、二本院校轉型技術應用大學、高職主要以中職為生源對象、注冊制入學、分類考試、原則上不允許升格本科等,短期內對高職有相當大的心里沖擊力。但《綱要》和《決定》體現了我國教育中長期發展的合理布局,是具有科學性、全局性的戰略安排,促使高職在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過程中轉換發展方式,已經成為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和亟待解決的實踐問題。
⑵增強高職的社會吸引力,要求高職發展的新對策
到今天為止,由于體制缺陷造成的“斷頭現象”、自身過快發展引發的社會注意度、人才文化習慣中對高職的偏見和冷落、高職自身發展中的功利化傾向以及內部運行中的諸多因素,加劇了高職負面影響力在社會的蔓延和擴散。提高高職社會吸引力,從外部制度供給和內部調整改革結合的路徑,或許是一個突破口,而這種路徑,恰恰在許多方面回應了高職模式創新的實踐訴求。
⑶社會轉型升級給高職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轉型升級是指社會經濟領域的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等,它給高職發展帶來的機遇,總體上表現為:高職以其在職業教育體系中的特殊地位,為社會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社會服務和舉辦新教育培訓(如在線教育)。具體表現為:對新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公共服務領域以及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效人力資源和技術服務。因而抓住這種機遇是一個對高職發展的現實考驗,也是高職辦學模式創新的一個實踐課題。
結束語
高職辦學模式創新,是當前高職發展面臨的重大迫切問題,在理論遵循上,應從職業教育的發展過程、西方職業教育的經驗和理論、高職自身發展規律三個方面去尋找依據:在實踐上,要正視當前高職發展中的普遍問題,探索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過程中的發展定位、研究提升高職社會吸引力的應對策略、在社會轉型升級過程中發揮優勢。我們堅信在《綱要》和《決定》的指引下,中國的高職會步入一個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新階段,為社會進步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注釋:
[1]“層次”“類型”“體系”用語的出處:《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茖哟螌W校2002年后統一使用“XXX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名稱;《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高職是高等教育的一種重要類型;2010年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本文使用“層次”“類型”“體系”是對以上三個文件中政策術語的簡稱。
參考文獻:
[2]劉春山:《提高職業教育研究的理論自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年第36期。
[3][4]侯寧、沙丘林:《基于人力資本理論的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教育與職業》2013年第5期。
[5]楊釙:《高等職業教育收益研究的現狀與問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年第36期。
[6]張連緒:《論當前高職教育的理念與制度問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年第3期。
[7]《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單行本,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
[8]《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單行本,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
摘 要 排球新規則的實施,其目的在于均衡攻防之間矛盾,使排球運動更具觀賞性和競技性,通過對排球競賽規則的演變歷史的分析,探討排球規則修訂的原因和趨勢,揭示排球運動發展和規則變遷的內在規律,以推動排球運動的發展。本論文根據排球運動發展至今不同時期排球規則的修訂對排球技戰術產生的影響進行總結、梳理、歸納和分析,多維度闡述排球規則的修改對排球技戰術的影響機制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 排球 規則 技戰術 影響
一、排球規則概述
(一)排球規則的概念
排球規則指的是在排球比賽中,場上雙方隊員、教練員及其裁判員為完成比賽所必須遵循的規定和準則,包括比賽規則、服裝要求、場地要求等等。
(二)排球技戰術的概念
排球技戰術指的是排球運動員在比賽中運用符合規則的攻防動作的組合。技術的創新是在繼承原有的技術基礎上,進行動作、結構、方法等方面的修改,最終在改變的過程中創新技戰術,突破新發展。
歷次排球競賽規則的修改,大多有利于防守,以適應攻防這一對矛盾,而攻防之間的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與此同時,它對進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刺激進攻與防守技戰術不斷的提高發展。而技戰術的創新又使攻防處于不平衡狀態,因此不難看出,排球規則的修改與技戰術的發展有著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
二、排球規則的演變
隨著排球運動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競賽規則也必將隨著排球運動的發展不斷地補充、修改和完善。而進攻與防守之間“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轉化是排球運動發展的基本規律。根據運動訓練學項群分類理論,排球運動屬于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項群,比賽中對抗性強是排球運動的一個突出特點,尤其是網上爭奪日趨激烈。比賽中的每一個回合都是在攻守轉換、攻守對抗中進行的。在整個轉化過程中,進攻是重要因素,它起著主導作用,是贏得比賽的決定性因素,而攻守不平衡則是發展的基本動力。從排球競賽規則的演變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攻守“不平衡—平衡—不平衡”這一基本規律的作用軌跡。”排球規則的演變與排球技戰術發展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F代排球規則的演變是排球運動攻守“平衡—不平衡—平衡”規律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結果。國際排聯在成立后的近60年里,對排球競賽規則進行了多次重大改革。排球規則演進的歷史趨勢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以促進攻守平衡、增強觀賞性為導向,向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p>
(一)排球規則的演變的基本動力
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已有明顯提高,并逐步形成對體育消費的需求。如今,在排球運動社市場化、職業化進程中,如何吸引廣大群眾的關注與參與已成為發展排球運動的必要的影響因素,因而美學等外部因素開始介入排球范疇,并對規則的修改與完善起著指向作用。例如排球為了適應電視和網絡的轉播要求,在比賽時間的可控性、轉播的視覺美學效果(服裝、鞋子的統一,場地的規劃)、攻守合理轉換的銜接、比賽的精彩性等方面,不斷對規則進行合理的、有效的修改、調節,以便增強觀賞性,以滿足人們對于排球的審美需求。
(二)歷史上排球規則修改的不同時期和階段
階段的劃分是一種主觀思想借助一定客觀事實規律來確認,本文研究主要以六人制排球運動作為研究對象,因此在認定階段劃分的時候,六人制排球的產生普及,發展便成為其劃分的主要參考依據,依據這樣的客觀事實,為了更好,更透徹分析規則演變對技戰術發展的影響,把排球規則的演變劃分為四個階段的影響:
原始誕生階段(1895-1947),規則從無到有,從娛樂游戲到第一次國際比賽;
改革發展階段(1947-1964),從第一次統一國際競賽規則到進入奧運會以前;
成熟階段(1964-1984)),以進入奧運會為標準;
職業化、半職化階段(1984-至今),比賽有了明顯的市場化運作形成,對技術的掌握要求更高。
三、結論與建議
技戰術的發展創新客觀存在,而競賽則又反作用于運動的實踐??v觀排球運動的發展史,可以說是一部不斷創造競賽規則又不斷超越規則,改革規則。補充規則和發展規則的歷史,排球規則演變對未來技戰術發展的影響表現為:
(一)對技戰術要求更全面、更穩定
在比賽中,技術是否全面是保證運動員場上發揮取勝的重要條件。戰術配合是否默契熟練是一個隊取勝關鍵。
(二)進一步強調特色技術戰術的發展
特色技術是決定技術風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運動員除了練就全面技術外,還要形成自己獨特的技術,這樣才能在比賽中處于主動地位,一個隊也要求掌握基本、戰術配合外,還要形成自己獨特戰術,具有自己戰術風格,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三)進一步強調技戰術創新
教練員,運動員應在充分認識技戰術創新重要性基礎上,開拓思想、大膽創新,從而提高排球運動技戰術水平,促進該項運動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國排球協會審定.排球競賽規則(2005-2008)[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
[2] 唐奎.排球競賽裁判手冊[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3] 李安格.現代排球[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