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7 17:29: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級會計稅務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增值稅;稅制;會計期間;會計準則
一、我國當前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的矛盾
(一)增值稅與會計權責發生制的矛盾
我國自1994年1月1日起,開始實行增值稅。但這一稅制付諸實施后,作為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會計,在對增值稅進行賬務處理時,卻與我國現有會計準則相悖。根據增值稅會計處理的規定,企業應在“應交稅金”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在“應交增值稅”明細賬中,設置“進項稅額”、“已交稅額”“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等專欄。從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的設置中,可以看出,我國的增值稅會計處理,是按照收付實現制的原則進行的,即增值稅的交納,是在產品銷售的基礎上,計算出應交增值稅的銷項稅額,并扣除已購入原材料所支付的進項稅額后,再來核算本期應交納的實際稅額。由于當期購入的原材料并不一定全部被消耗在當期已銷產品成本中去,因此,企業每期所交納的增值稅,并不是企業真正的增值部分。盡管從長期來看,通過遞延,企業所交納的增值稅的總額,與其增值總額是一致的,但是,從具體的每個會計期間來看,兩者并不一致,這正是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的差別。由于其他經濟活動,如產品成本核算,收入費用核算等都是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進行的,而增值稅的會計處理卻按照收付實現制原則進行,這就使得會計信息資料卻少可比性,從而削弱了會計信息的反映功能。因此,人們就不能像過去那樣,從損益表中的銷售收入或毛利的會計信息的邏輯關系上,判斷出企業是否合理計算了應納流轉稅。
(二)營業稅與會計復式簿記的矛盾
1994年的稅制改革,確定了具有高額利潤的房地產業,在交易時應交納營業稅、土地增值稅及房契稅等。這一做法符合“統一稅法、公平稅負”的稅制改革的精神。然而,在確定資本權益交易時,考慮到我國證券市場尚處在發育階段,還需要大力扶持。因此,就暫不對證券股票的買賣征收流轉稅。由于股票證券是資本權益的具體表現形式。因此,資本權益的交易,也就不計征任何稅了。這一做法,表面上符合我國當前經濟環境的現狀,但由于忽視了復式會計的特征,使得上述做法,帶來了會計理論的矛盾。
根據會計復式簿記理論,任何經濟活動的發生,都會有三種現象,要么是資產實物和債權形式的轉化,要么是權益和負債形式的相互轉化,要么是資產實物和權益同時發生變化。但是,我們在制定稅法時,卻不考慮復式會計的原理。如房地業務的交易,應征土地增值稅、營業稅及房契稅,而資本權益的交易,卻不征收稅。這就忽視了企業的資產交易與資本權益的交易,在會計表現方式上,有時實際上是一致的原理。例如,一家中方房地產公司,以一幢樓房與一家外資企業合資。外商投入機器設備及流動資金,并同中方投入的房產通過注冊,成立了一家新的中外合資企業。房產通過合資后,由資產變成了權益。然而,合資不到一年,中方以合資企業經營效益不佳為由,提出退股。根據中外合資企業經營法,如果合資一方提出退股,合資另一方有優先購買權,于是,外方順理成章地以房產的市價,購買了中方的權益。由于是股權交易,按照我國現行稅法,不需要交納任何稅金。這樣,房屋的產權就合法地變成了外方獨資企業所有。盡管上述交易的結果都是房產所有權的轉移,但在形式上是將資產交易變成了資本交易,即不違反稅法,又逃避了應交納的營業稅、土地增值稅及房契稅等??梢?外方投資者正是根據我國現行稅法的漏洞,通過會計手段,先將資產變成資本,然后再進行交易,從而逃避了納稅義務。這一漏洞的產生,正是由于我們忽視了復式會計的基本原理。因此,在制定稅法時,認真研究會計原理與會計準則,是保證稅制公平合理的必要前提。
(三)所得稅與會計期間假設的矛盾
所得稅是我國現行稅收體制中的一項重要的稅種。所得稅的計征是根據某個會計主體,在一定期間內其所取得的所有收入,扣除稅法允許的合理開支后,按其凈所得的一定比例予以計征。因此,我們在計征所得稅時,依據了兩項會計假設:即會計主體假設與會計期間假設。應該說這是合理的。但是,我國目前正處在經濟體制改革與完善過程中,在現代企業制度尚未建立起來之際,我們不得不依靠那些有一時功效的經營方式,如承包經營及租賃經營等。而這些經營方式,由于其不規范,在依據上述兩個會計假設計征所得稅時,會產生一系列問題。首先,會計主體是以企業法人為依據,而不確認具體的經營者個人,但承包經營卻相反,只認承包經營者個人,而不確認法人。其次,在稅務部門計征所得稅時,是以假設的會計期間為納稅期,而承包經營者,卻以承包經營期為其納稅義務期。因此,當納稅期與承包經營期不一致時,就會產生無法解決的矛盾。
(四)其他方面
1.稅法規定商業企業購進貨物,必須在購進的貨款全部付清后,才能申報作為進項稅款抵扣。
2.施工企業作為預收帳款入帳,部分地區稅務部門規定,不論是備料款還是進度款,只要收到甲方的款項,均要先繳納營業稅等項稅金。按會計法則,收到的備料款不確認收入,也無法計提稅金,但稅務部門規定視作收入的實現,必須繳納稅款。
3.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盤虧、毀損凈損失,按照會計準則,將已發生的上述確認當期損益,能準確、真實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但稅法規定,企業提供的清查盤存資料,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準予扣除,在未獲準扣除前,列待處財產凈損失,作為資產列帳。
4.壞帳準備的計提,會計法規定,企業壞帳準備的提取比例為3‰-5‰,但對那些帳齡已超過三年,收回可能性極小的應收帳款,可以加大提取比例,以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但稅務規定,超過5‰以上的壞帳準備金,不允許扣除。
二、解決矛盾,完善稅制的措施
(一)進一步改革增值稅制度
現行增值稅會計不能直接反映企業的增值稅情況,這不能不說是增值稅會計的缺陷。如果我國現行稅法能夠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將按銷售收入計算的增值稅銷項稅額,扣除當月已銷產品所含的原材料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來計算當期應交納的增值稅,不僅合理,而且可使增值稅的信息能夠為稅務部門的監督提供很大的幫助。因為,這樣稅務部門很容易從損益表的銷售收入或毛利中,根據一定比例,很快推算出當期所交納的增值稅是否合理。因此根據這一方法來計算每期應交納的增值稅,也符合會計的權責發生制原則與配比原則。
首先要進一步改革增值稅制度,在指導思想上不要追求理想化的稅制模式,在借鑒西方國家行之有效的經驗的同時,更要充分地考慮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尋求建立一種理論上雖然是次優的,但在運行上更加適應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現狀,易于依法普遍征收,偷漏稅得到高效控制,公平稅負、節約征稅成本的增值稅模式。改革的要點是變目前生產型增值稅為收入型增值稅,變對部分交易推行的增值稅為對所有交易推行的全面型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上由發票法轉變為發票法和帳簿法相結合的實耗扣稅制,由實際上的多檔稅率制變為接近單一稅率制。
(二)進一步改革消費稅為輔的流轉稅體系
在增值稅諸類型中消費型增值稅被公認為是最優的,在財政困難局面根本改變和提高稅率沒有可行性的情況下,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因會加劇財政困難難以被接受,收人型增值稅是次優選擇。實行收人型增值稅將折舊納入進項稅額抵扣范圍,可避免生產型增值稅重復課稅的弊端,又不會導致過大的財政壓力。要推行收入型增值稅,就不可能實行完全的憑發票抵扣進項稅額的抵扣制度,因為固定資產折舊所含稅額要依據帳簿記錄分期抵扣,進項稅額抵扣只能實行實耗扣稅法,增值稅的計稅可與企業所得稅或業主個人所得稅的計稅相連接,為了避免收人型增值稅和實耗扣稅法可能出現的計算復雜問題,相應地必須擴大增值稅的征稅范圍,逐步將一切交易活動納入增值稅的征稅范圍,第一步先將與工業生產和商品流通密切相關的交通運輸業、建筑業、業、倉儲業、租賃業、廣告業、無形資產轉讓等納人增值稅征稅范圍,第二步將增值稅推廣到其它交易領域。擴大增值稅征稅范圍再加上實行接近單一稅率制,收人型和實耗法增值稅就不會出現增值稅引進初期所出現的計算復雜問題。擴大增值稅征稅范圍也有利于解決增值稅和營業稅并立所造成的稅負不公平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閻達五等.高級會計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稅法.CPA全國統一考試指定輔導教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關鍵詞:整體優化;教學管理;創新
多年來,為尋求培養“一專多能”會計專業人才的新途徑、新方法,高職院校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上“重理論、強技能”,采用案例教學、模塊教學、分層教學等教學形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筆者通過對企業的調研,了解到會計專業的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還有很大差距。所以,追求教育與經濟的“零距離”是會計專業教學管理創新的終極目標,也是“以就業為導向”的終極目標。
1以市場調研為基礎,細分會計專業的專業方向
市場調研是會計專業群建設和課程設置的依據。依據調研發現,江蘇會計專業人才需求兩旺,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會計專業人才專業細化。世界經濟特別是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為一批高素質的會計專業人才創造了大量的選擇就業的機會,這無疑是發展會計專業職業教育的一個良好契機。以江蘇省為例,2012年網絡人才需求情況顯示,排名前10位的分別是:營銷類、財務審計稅務類、計算機應用類、人力資源類、房地產開發類、物業管理類、技工類、通信電器類、酒店旅游服務類和物流類,前十位專業分別占需求總數的80%,專科以上的畢業生占需求總數的70%。第二,現階段會計專業學校教育培養的學生不能完全適應社會需求。會計團隊對會計專業人才需求調查小組對蘇錫常、上海等地區對專業領域人才的需求進行了調查。從調查的情況來看,企業用人政策發生改變,不愿承擔培養新人的工作,而且其內部建立培訓體系比較困難,所以企業就對學校培養的學生要達到其基本標準:工作的技術手段,工作的內容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要求培養的相關專業人才有更高業務素質和職業技能;要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注重職業誠信道德;要既懂理論又懂實踐的財會工作人員。
2構建適應市場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學校―企業―社會”三位一體的理念下,依據崗位職業技能和職業認證標準,選擇教學內容,設計基本素質、專業基礎、職業技能、職業態度等教學模塊,形成以企業實際崗位工作任務為載體的“工學結合、證書導向、項目教學”人才培養模式。會計專業方向可以按照這樣的模式操作。工學結合:依托地方財政部門,成立財務公司,同時聯系師事務所和企事業等單位的財務部門,實行學生頂崗實習,使專業教學過程與工商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緊密結合,學生專業學習與頂崗實習交叉進行,逐步由低層次崗位到高層次崗位頂崗實訓,學生的頂崗實訓成績與獲得學分數量相關聯,真正把實訓教學納入培養方案。證書導向:實行學歷證書教育和職業資格證書并重,構建以職業技能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和初級會計師職業資格證)為導向的“工學結合、證書導向、模塊教學”人才培養模式。從業資格和初級會計師等職業資格證書是財政部實施得非常成熟的崗位或職稱證書,與崗位或崗位群職業能力要求相適應,必將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培養方案符合企業人才的需求,使我們的“產品”走出學校就能上崗,縮短學生的適應期,也大大降低企業的培訓成本。項目教學:根據教學和實踐崗位核算工作規律,整合知識,形成與取得職業資格以及實際核算工作需要相結合的教學模塊,使學生從掌握基本的賬務處理能力逐步到掌握具體工作崗位。通過“工學結合、證書導向、模塊教學”人才模式的建設,使校內模擬實訓與校外頂崗實習有機銜接與融通,實現學校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零接軌”,提高學生專業水平和就業競爭能力。
3“整體優化”,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
第一,教學內容的調整。徹底拋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各一張皮的教學模式,在“一體化”教學的基礎上,竭力打造出囊括整體教學指導思想、整個教學過程的理論、實踐融通的教學系統;以就業崗位為瞄準目標,徹底地拋棄傳統的學科型的課程模式,追求貼近崗位要求的“生成型”的課程模式;根據行業變化、要求而出現的課程重組或調整;基礎學科在追求貼近專業要求的前提下,將自己調整成精干實用的課程。在這種情況下,相當數量的教學任務,只有靠校本教材、行業教材才能滿足其個性化要求。第二,教學手段的變化。實景教學,無疑是強調動手能力的高職教育的一個教學技術利器,根據自身的教學要求,引進與研制出相應的實景教學設施。在這些設備中較好地實現了“四落實”:即實訓場地落實、師傅配備落實、管理措施落實、教學計劃落實。這個教學過程實現了功效“三合一”:一是實訓室、教室合一。上專業理論課時是教室,上實習課時是實訓室;二是學生、學徒合一。學生在實訓實習時,既是一個專業技能學習者,又是一個操作者,集學生和學徒兩個角色于一身;三是教師、師傅合一。在實訓課上,老師既是教師又是實訓指導師傅。通過實景教學,更好的讓學生置身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體驗到崗位對人才得要求,讓學生從心理上感知崗位氛圍,激發學習動力。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構建起了實踐能力三個層面的培訓體系:一是基本技能培訓層面,通過校內實訓室,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二是專業能力培訓層面,通過合作企業、公司,培養學生的熟練技術技能;三是綜合能力培訓層面,通過社會培訓企業,培養學生的崗位生產能力。這種培訓模式縮短了用工培訓時間,也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真正實現了教育與經濟、學校與企業、服務與依靠、生產與培訓、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4整體優化,新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
首先,思想觀念突破。堅持市場理念辦學,老師也要深入企業、公司一線,了解企業、公司生產一線的需求,新的知識、新的技能在企業層出不窮,切忌閉門造車,一般學校得專業課老師都是從“校門”到“校門”,理論知識比較豐富,缺少實踐經驗,學校應積極擔當責任,主動尋找有需求的相應的企業,為老師搭建平臺,創造機會,建立相應的考核考評機制。其次,組織機構保證。學校應該設立專門的機構協調處理與工學結合有關的事務,其中涉及到老師、學生的課務安排,下公司企業過程中的吃飯、住宿、交通、安全等細節問題,跟蹤管理必不可少。細節問題、實際問題層出不窮。要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再次,解決學生觀念問題。學生以獨生子女偏多,嬌生慣養,普遍怕吃苦,遇到實際問題回家告訴家長,家長不能理解這樣的教育教學模式,不愿意讓學生到企業去,甚至家長幫助學生請病假等,中途退出,還有的學生直接退學了,對學校的辦學帶來直接影響。大學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上還不夠成熟,適應崗位需要一個過程,有些企業會計相關崗位的工作強度比較大,工作時間比較長,這也是面臨的實際的問題;如何權衡解決這些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
總之,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我們必須深入研究、推廣“工學結合、證書導向、項目教學”會計專業的辦學模式,讓學生、家長、社會、協作單位接受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讓廣大的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改變觀念,積極投身這場變革,做“工學結合、證書導向、項目教學”辦學模式的引導者。
參考文獻:
[1] 丁蕾.職業規劃理念下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情況分析[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2).
[2] 朱麗佳.國外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的比較與借鑒[J].職教通訊,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