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4 23:13: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風險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信譽風險。
物流企業經常會因為物流合作方不信守承諾,導致無法按照合同的約定進行貨物運輸和卸載以及接、送貨物等服務,這種給物流企業帶來信譽影響和經濟損失的風險也就是物流企業需要面臨的信譽風險。
(二)物流企業自身管理風險。
一是物流合同中的風險?,F代物流企業通常容易在業務合同的簽訂過程中面臨這些合同管理方面的風險:合同條款約定提供給客戶的服務標準過高,并且服務質量的精確度要求太苛刻;和分包商或者合作商的合作合同中沒有明確約定雙方的責任界定;輕易向客戶妥協放棄法律允許的責任豁免條款等;二是物流過程中的風險。物流過程中的風險主要是來源于物流企業自身管理過程中例如物流方案設計不嚴、外包合作商選擇不當、物流企業本身投資不當等,再例如物流過程中由于企業工作人員缺乏嚴格的制度管理、工作流程設置不合理、工作人員缺乏責任心等造成的風險??偠灾?,現代物流企業通常都會提供一站式的全程服務,雖然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擴大了業務范圍,但也使物流過程中由于責任范圍增大而增加了風險。
二、現代物流企業風險管理和防范主要措施
(一)加強風險防范意識,構建風險防范體系。
現代物流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視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國際環境,增強防范風險的意識,構建風險防范體系有效避免風險帶給企業效益損失。物流企業的風險管理應該首先進行科學規劃并形成一定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重視實施風險調研和評估,采取合理有效的風險管理方法,增強經營過程中合同規范管理和流通具體環節的有效制度監控。同時,還應該增強物流企業領導層和普通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將風險管理落實到各個不同的責任人身上,督促物流服務水平的有效提高。最后還應該構建風險防范預警體系,在風險發生的第一時間及時處理,預防風險給企業造成的危害進一步擴大。
(二)掌握市場信息,加強風險監控預警。
充分利用國家政府單位和行業協會以及其他咨詢企業對風險的預測信息,采取多方合作針對風險進行科學預測分析。還可以通過針對客戶信息的收集反饋分析,形成科學實際的風險評估標準。根據行業內常見的一些風險問題注意實施風險監控。
(三)重視風險評估,規范合同簽訂。
在和合作方展開實際合作之前應該根據對其資信調查分析結果以及風險評估結果進行不同方式的合作,以免由于合作對象選擇性錯誤造成不必要的風險損失。特別是在物流合同的簽訂過程中,應該認真分析合同條款的合理規范性和完整性以及法律有效性,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聘請專業的法律顧問指導避免合同風險的產生。
(四)強化員工培訓,科學規范管理。
物流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環節眾多,因此面臨的風險也就比較多,任何環節出了問題都非常有可能為企業帶來風險損失。所以,物流企業不僅應該重視領導層風險管理意識的提高,還應該注重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規范要求。應該根據物流行業的業務特點,增強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其工作服務的專業水平和質量成效。
(五)投保物流保險,實施風險轉移。
(一)分析現代物流企業的現狀
近年來,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各大物流企業相繼出現,并擁有一大批屬于它們自己的客戶,比如:申通快速、圓通快遞、天天速度和中通快遞等等。雖然,這些物流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站穩了腳跟,但是它們或多或少還是會面臨著物流帶給它們的風險。這些風險一旦出現,如果物流企業不能對其進行很好的管理和控制,那么就會攪亂整個物流的工作流程,同時還會給企業自身以及客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于是,如何正確、有效的對現代物流企業當中的風險進行管理,是現代物流企業最應該探討和研究的一個問題。
(二)簡析現代物流企業面臨的風險
現代物流企業風險指的是:對整個物流企業具有一定威脅性質的因素,這些因素的概念比較模糊,同時也難以被人們發現,但是它們一旦出現,就會給物流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比如:物流企業產品方面上的損失、物流企業財務上的損失和物流企業的名聲損失等等?,F代物流企業面臨的風險因素有很多,不過也可以將它們概括成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外來的風險因素,比如:環境因素、天氣因素和社會因素等等;第二個方面,企業自身就隱藏的風險因素,比如:企業各級領導管理的方式、企業員工的個人素質以及企業各大組織部門等等。
二、探究現代物流企業風險管理
物流企業對風險進行管理,無非就是希望能夠避免風險的出現給企業自身以及客戶造成的負面影響。因此,物流企業在對風險進行管理的時候,一定要先對企業自身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然后才能夠有針對性的對這些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現對杭州市貨運管理服務中心的風險管理方式進行深入的探究,以此來挖掘出更適用于現代物流企業的風險管理方式。
(一)簡析杭州市貨運管理服務中心
杭州市貨運管理服務中心是杭州市規模比較宏大的一家物流企業,它的經營范圍很廣,比如有:貨運市場的建設與管理、貨運信息咨詢服務和運費結算與聯運業務等等,它建立的最終目的有三點,分別是:一,維護整個杭州市現代物流市場的運行紀律;二,對整個杭州市物流市場進行有效的管理;三,保障物流市場能夠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二)分析杭州市貨運管理服務中心面臨的風險
現代企業經營的實質是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三者達到動態平衡和系統優化的過程。但從實踐來看,任何時候,使這三者達到絕對平衡都是不可能或者極少見的,而不平衡則是經常的、客觀存在的。這種不平衡會產生經營風險。杭州市貨運管理服務中心在拓展業務以及擴大企業規模的過程當中,應該收入的賬目也在快速增加,也正是因為這樣,應收賬目的周期也隨之加長了許多,這就使得企業的財務在運轉上面出現了風險。其次,該物流企業在進行對外投資的時候,融資的選擇也給其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三)探究杭州市貨運管理服務中心的風險管理
該物流企業在對風險進行管理的時候,主要是依照下面幾個步驟來實行的。
1、對風險進行有效的辨別。
對財務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信息進行統一的收集、處理和整合,比如:在選定了間接融資之后,風險管理員就會對間接融資當中可能是風險因素的信息進行整理和歸納,然后將整合出來的風險信息進行仔細的分析,最后依照分析得出的結果來判斷這些風險的特點、級別和類型。
2、對風險的發生率進行合理的估計
針對造成風險的因素,以及風險因素出現的可能性進行全面的分析,然后估計出這個風險發生的概率究竟有多大,其引發的后果又會給企業的財務帶來多大的損失。
3、對風險進行合理的規劃。
依照風險的類型和級別,制定出一套合理的風險規避方案,然后再按照這個方案制定出相應的具體實施步驟。
4、對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
風險控制就是物流企業在整個經營的過程當中,針對風險特意建立起來的一種具有高效力的風險控制體系。企業在確定了風險的基本信息之后,就可以利用這個風險控制體系來對風險進行實時的監測和控制,以確保這些風險不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5、對風險管理的實行效果進行綜合性評價。
企業在風險管理的過程當中,要對風險管理的實施進度以及實際情況進行檢查,然后對其實行的效果作出一個綜合性的評價。
(四)杭州市貨運管理服務中心的風險防御系統
物流業的監督管理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物流業風險的宏觀管理,通過立法的形式,對物流供應商和物流市場實施監督管理;第二層次是物流業風險的中觀管理,通過制定行業規章,對物流供應商在物流市場中的行為規范進行自我監督與管理,第三個層次是物流業風險的微觀管理,通過建立物流供應商內部控制機制進行自我管理。為了更為有效的對風險進行管理和控制,杭州市貨運管理服務中心還特意建立了一個風險防御系統。該物流企業建立這個系統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對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然后盡可能的減小這些風險出現的概率,以此來確保企業財務上的安全性。該風險防御系統的具體內容有以下幾點:
1、強化企業所有員工的風險防御意識。
為了將經營風險降到最低限度或盡量避免其發生,保證企業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必須樹立起強烈的風險意識,把這種風險意識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當中。該企業每周都會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對所有的員工進行一次企業風險預防知識的培訓。通過這個培訓,員工就可以培養起良好的風險防御意識,從而讓他們在工作的過程當中,都能夠對風險因素展現出高度的警惕性。其次,明確員工的具體工作內容,并制定風險防御的獎懲體系,對造成風險出現的員工進行嚴厲的懲罰,比如:扣除一個月的獎金或者是直接開除等等。與此同時,也要對那些風險防御做得比較好的員工進行獎勵,比如:增發獎金、給予升職的機會等等。
2、完善企業自身的風險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將更科學的風險管理方式引入到風險管理當中,就可以增強風險管理部門的專業性、規范性和科學性。然后,再強化風險管理部門的管理力度,并增設一些管理職位,比如:高級風險管理專員、財務融資專員、財務投資專員和業務管理專員等等。同時,也要增強整個風險管理部門的團結力,讓他們在工作的時候都能夠做到:嚴格謹慎、寵辱不驚以及勇于創新。
3、提出一個完善的風險管理方法。
在風險管理當中,預防是比較直同時也是比較有效的一個方法。因此,將風險預防的方式融合進風險管理當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風險管理員還要對風險的信息進行更為全面的分析,然后有針對性的制定出一個風險管理的方式,最后再運用科學的處理方法來化解這些風險。
4、建立風險預警機制。
風險預警機制能夠自動的對風險因素進行評估,然后根據評估的最終結果發出預警信息,以提醒風險管理員某個環節出現了風險。那么這個時候,風險管理員就可以對風險進行及時的處理,以避免風險引發的后果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其中,風險預警機制的功能又包括:對風險因素的信息進行實時的監測、評估、診斷以及處理。
三、結束語
本篇主要是針對物業管理論文參考文獻的寫作標準規范格式來舉例說明,這些范例都是小編采編收集的一些比較優秀的物業管理論文參考文獻,希望小編整理的這些在大家寫作的時候能有所幫助。
物業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周春生.企業風險與危機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6
[2]吳寶安.如何進行風險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5
[3]吳鳴.經濟風險論:從風險角度對中國現實經濟問題的硏究[M].人民出版社,1989
[4]陳家發.物業管理行業規范與自律的發展現狀與思路[J].中國物業管理,2007(11):40-41.
[5]蘇寶煒,李薇薇.淺談物業經營合同決策管理及風險規避[J].現代物業,2008(1):25-27.
[6]唐峰.加強治安防范降低管理風險[J].現代物業,2007(9):84-85.
[7]呂景勝.物業管理的風險防范[J].中國中小企業,2007.8:17-21.
[8]廖秋林.保險與企業風險管理[J].海南金融,2001,5:52-54.
[9]趙曉玲.企業風險管理[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1):70-72.
[10]許謹良.風險管理(第三版)[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11]胡芬芬,周裕全,曾偉.風險管理是物業管理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J].南昌高專學報,2006,21(5):21-24.
[12]郭鏡.物業服務企業的風險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15-18.
物業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王慧.淺析發達地區和國家保障性住房社區物業管理的經驗與啟示,文學教育,2011.06.
[2]張龍科.政府保障性住房社區物業管理模式探討,中國物業管理2011.10.
[3]張貴軍.河北省保障性住房社區物業管理模式研究,城市探索2012.1.
[4]顏芳芳.新加坡和香港保障性住房社區物業管理的經驗與啟示,科技與企業,2012.1.
[5]茍強.為惠民工程“錦上添花”--成都市保障性住房社區物業管理的探索和實踐,中國物業管理,2011(2):54~55
[6]王燕生,孔昭君.論物業管理的觀念和原則.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7]晉江市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流程圖.2012
[8]康曦;我國保障性住房社區物業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0年
[9]陳小天;聯通大廈物業管理改進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10]夏勇;安徽省物業管理顧客滿意度評價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0年
物業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張作祥.物業管理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87-212.
[2]高炳華.物業管理實務[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42.
[3]建設部:物業管理企業資質管理辦法,2007年11月.
[4]公共產品理論.百度百科名片.
[5]張年.轉型期物業管理的社會政策分析一一以上海為例[D].上海:復旦大學,2008.5-6.
[6]賀靜.完善我國物業管理制度的法律探討[D].廣州:暨南大學,2005.
[7]韓朝.我國物業管理行業行政管理體系研宄[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0.21-22.
[8]鄒楠.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發展現狀[J].中國物業管理,2010,(01).
[9]林常青.中國物業資產管理的現狀與趨勢[J].中國物業管理,2009,(11).
關鍵詞: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審計 評價
中圖分類號:F2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2-117-02
一、引言
國資委2006年《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極大地推動了風險管理工作在國內企業特別是在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應用。風險管理屬于新的管理活動,其理論在不斷深化、方法在不斷豐富,風險管理已成為組織治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內部審計機構承擔了風險管理職責,開展基礎體系建設、業務風險管理等系列工作,以風險和內控為角度開展審計,發揮出對風險管理工作的監督、評價職能。為了確保風險管理的有效性,眾多優秀企業已逐步開展風險管理審計,這一類型審計成為內部審計發展的一個亮點和趨勢。
二、風險管理審計的基本概念、價值
我國內部審計工作正在從傳統的財務賬項審計向到現代管理審計轉變,內部審計將更加貼近企業的各項管理,更加融入管理的過程之中。風險管理審計是內部審計的組成部分,是管理審計中新的審計類型。它是內審部門采用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對承擔風險管理職責的部門所制定的應對程序、對策方案以及機制的合理性與有效性進行監督、評價和咨詢,以改進企業對風險的管理、增進企業價值的一種審計類型。
風險管理審計的目標主要包括:范圍的科學合理性;評價標準與指標體系的科學性;識別與評估的科學合理性;措施、方法與程序的合理性;風險應對的合理性等。與傳統內部審計相比,風險管理審計的范圍由內控審計擴展到所有風險管理技術審計,它更加注重確認和測試風險管理部門為降低風險而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開展風險管理審計可以使組織利益相關者了解組織風險現狀,保障各利益相關者共同利益最大化,也可以進一步提高風險應對方案效率、效果,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針對性,實現風險管理與組織整體經營戰略的優化結合。
三、風險管理審計的主要內容
從風險管理審計的內涵可以看出風險管理審計的主要任務包括:檢查、評價、報告風險管理過程的適當性和有效性,以提出改進風險管理工作的意見,為企業管理層、審計委員會的提供有用信息。
1.評價風險管理機制。良好的風險管理機制是風險管理是否有效的前提,因此,首先應審計、確定組織風險管理機制的健全性及有效性,包括但不限于組織體系、內控體系、報告體系和考核體系。(1)審計風險管理組織機構健全性。開展風險管理,做好組織和人員保障是一項重要內容。組織應根據自身實際特點,在統一領導、廣泛參與下,搭建職責明確、有效運行的風險管理結構框架,包括風險管理責任人、專業和非專業管理人員、外部服務機構在內的組織體系。(2)審計風險管理程序的合理性。企業應當結合實際建立風險管理的程序流程,確保風險管理的有效性。(3)審計風險管理內控體系的健全性。內控體系在風險管理中占重要部分,屬于核心內容。沒有與組織管理實際相適應的、完整的內控體系,風險管理有效性無從談起。審計人員需要審查被審計單位內控體系構建情況,可以《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為標準,考察對于各個要素的控制。(4)審查報告體系的存在性及運行有效性??疾烊粘蟾骟w系及運行、突發風險報告體系及運行、預警報告體系及運行。(5)審查考核體系的執行性、有效性??疾炜己梭w系覆蓋程度及結果應用情況,評價考核體系是否能夠有效推動風險管理工作。
2.審計評價風險識別的過程。審計人員在審計時應注意分析企業風險識別是否結合實際情況充分識別組織內外部所面臨的各項風險。通常來看,應結合風險管理各項環境和內控要素,如就組織目標、經營情況、管理薄弱環節或問題等進行訪談、查閱資料、記錄、歷史案例,應了解風險識別過程中的相關記錄材料并評價其充分性,必要時還應進行分析性復核,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與內部控制中所面臨的缺陷進行分析、確認。(1)審計識別原則的合理性。風險識別是風險評估及進行應對的關鍵性第一步。只有采取合適的原則才能更充分地識別出各種風險因素。
(2)審計識別的充分性、全面性與否。風險管理審計需要評價相關風險資料是否涵蓋了對組織各層次目標產生影響的所有內部、外部風險。內部風險主要來源于組織治理機構效能、管理的局限,業務控制失效、產品或服務銷售策略、經營活動和業務特點、資產性質及其管理局限、人員知識結構、專業經驗等方面。外部風險主要來源于國家法律法規政策變化、宏觀經濟環境變化、行業變化、競爭環境等方面。(3)審計識別方法的適當性。審計人員應對各種風險做系統地分析與歸類,形成企業風險框架,并結合管理實際特點,對企業風險識別方法的適當性進行審查,評價該方法能否適當地識別出對各層目標有針對性的風險。
3.審計評價風險評估過程。風險評估是應用各種工具方法,定性或定量地估計風險發生的概率及其影響程度。審計人員應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特別是要關注“風險發生概率”和“風險對企業目標產生的影響程度”兩個要素確定的方法、記錄、過程,并分析其合理性。(1)風險識別所反映的特征分析。不同企業所具有的風險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對風險評估過程進行評價,因不同的風險所應采取的評估方法不盡相同,審計人員應首先對企業風險識別結果所具有的特征進行了解,如哪些是內部原因所產生的,哪些是外部原因所產生的,哪些是與戰略、核心業務、支撐性業務相關的風險,哪些是與企業價值鏈關系密切的風險。
審計人員在對風險評估方法審計時,應考慮風險特征來評價評估方法的適當性。如已識別風險可用定量方法評估風險的嚴重程度,審計人員需要判斷描述風險事件影響的“數量”是否恰當;如無法定量表示,審計人員應判斷管理層所定的“性質”是否合適合理。(2)歷史資料的可信賴程度。企業(下轉第119頁)(上接第117頁)管理層多數依據歷史已發生的案例、風險事件為參照標準、參考對象進行風險評估,審計人員應考慮歷史資料的充分性、可靠性,充分論證案例發生環境、各相關因素、結果發生條件等是否能夠恰當地借鑒到當期的風險評估中。(3)判斷企業開展風險評估的能力。開展風險評估的水平高低與企業管理層對風險評估方法的理解、運用有密切關系。審計人員應對企業管理層運用定量定性方法的能力、對所依靠的數量模型、信息技術、個人經歷經驗進行了解,考慮評估過程中企業管理層運用是否恰當。(4)對成本、效益進行權衡。管理層在運用定性或定量方法開展風險評估時應考慮評估方法成本、效益性。審計人員需要對管理層選用方法的成本效益性予以考量。
4.審計評價風險應對措施。審計人員在評價企業風險應對措施的適當、有效性時,應考慮以下方面:(1)剩余風險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圍。一般企業對固有風險具有相應的管控措施,風險應對措施應主要針對剩余風險。因此,審計人員應評價在采取應對措施后剩余風險能否在組織可接受范圍內。如果已將風險降低到企業可接受的范圍,可以確認風險應對措施有效。(2)是否結合企業的經營管理實際。每個企業風險應對措施會有所不同,這是基于企業管理實際狀況而定。如果不適合自身特點,就不是恰當的應對措施。審計人員應考慮企業經營管理特點,對所采取措施的適當性做出評價。
四、風險管理審計程序和方法
1.在計劃階段,識別經營風險,制定風險管理審計計劃。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識別經營風險。如了解企業性質、管理機制、業務內容、經營范圍、組織結構、人員組成等,建立對企業框架性的認識;通過查閱企業文件、規章制度,了解各項管理要求;訪談各級領導、骨干員工等主要人員,全面了解風險管理現狀;現場查閱各種經營生產過程原始記錄,審計審核、批準等管理控制程序。初步確定風險管理薄弱環節,編制審計工作計劃。
2.在實施階段,審查、評價風險管理狀況。在實施階段,圍繞風險管理審計的主要內容,審查和評價風險管理狀況,包括風險管理機制、風險識別過程、風險評估以及風險應對措施的審查和評價四個方面。
3.在審計報告階段,出具風險管理審計報告,開展后續審計。按照審計過程中發現情況,依據《風險管理審計準則》出具風險管理審查和評價報告、或者出具詳盡的專項審計報告,將風險管理審計的范圍、內容、方式、時間以及發現的主要問題及建議報告給適當的管理層。
由于多數企業風險管理職能由內審部門承擔,因此審計人員的審查評價結果可作為改進和完善風險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依據。為保證、監督風險管理審計提出的合理化建議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內審人員可以通過后續審計來復查管理層是否就報告中的建議采取合適的行動,是否取得預期效果,如果未采取行動,需要明確相應責任和原因。
4.審計過程中常用的方法。在風險管理審計不同任務階段,可采用的審計方法有所不同。如,在制定審計計劃時,可通過流程圖法和文字表述法、問卷調查法(編制風險管理問卷調查表)、關鍵路線法確定風險管理審計開展的重點;在審查評價風險識別時,可采用決策分析、可行性分析、生產流程分析、投入產出分析、資產負債分析、排列圖、因果分析、因素分解、經濟活動分析法和統計分析法、魚刺圖、專家調查列舉法等;在衡量風險管理措施時可使用專家調查法、風險報酬法、風險當量法、蒙特卡羅模擬方法;在后續審計階段,可以通過座談、查閱有關資料、現場觀察等進行審計。
五、結語
風險管理審計處于發展探索階段,很多企業還沒有形成常規性審計類型,甚至尚未開展。當然,風險管理審計發展還面臨很多問題。如組織結構及制度不健全,管理層對風險管理審計重要性認識不足,尚未建立科學合理的風險管理評價標準,開展風險管理審計的人員業務結構和經驗等條件無法滿足風險管理審計需要。
隨著組織內外環境變化日益加快,風險管理工作逐漸提升到重要層面是一個重要趨勢。作為風險管理的再管理,風險管理審計的廣泛開展需要強化風險管理工作,制定切合實際的風險管理評價標準,明確審計部門開展風險管理審計的重要作用,提高審計人員勝任力,培養高素質審計人才,將風險管理審計常態化。
參考文獻:
[1] 高東坡.內部審計如何參與企業的風險管理.商場現代化,2007(9)
[2] 靳建堂.風險管理審計初探.現代企業風險管理論文匯編,2005
[3] 李曉光.淺議企業風險管理審計.經濟師,2011(5)
[4] 錢光明,陳德艷.論我國企業風險管理審計.商業會計,2011(33)
[5] 萬文鋼.對風險管理及風險管理審計的認識和理解.中國內部審計,2010(9)
[6] 汪振綱.風險管理審計理論述評.風險與內控,2010(2)
[7] 夏丹寧.推進風險管理審計的思路.中國內部審計,2004(12)
[8] 謝浩,尹珍麗.風險管理審計常用方法解析.時代經貿,2010(10)
[9] 朱奇云.關于風險管理審計在我國運用的思考.中國市場,2008(48)
關鍵詞:提高 企業內部 審計質量
審計工作在企業的各個部門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它直接由企業的監事會領導,主要接受企業的高層指揮,對企業的一些變化有很大的影響和參與決策權,審計工作需要認真,仔細的工作者從事,因為他對要企業的內部規劃和成本管理進行統籌安排,并且其他同類行業部門的事務都有參與,所以要加強企業的改革,就要促進企業內部的審計的質量的提高,高效的完成企業的事務,才能推進企業的發展。現在我國企業的一些現狀如下:
一、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現狀及出現的問題
(一)不合理的分工造成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不明確
在審計施工的企業里,審計工作部門的工作量比較大,由于分工的不合理性會造成內部審計工作的很難實施,例如在設備購買方面還必須派一個審計部門的會計去跟蹤服務,整理各個部門的財務情況,施工的部門是移動性,沒有固定性的,而且這種流動性的施工企業的變動比較大,施工地區的盤點,造價的物資設計都要比較詳細的安排,所以在分工的時候要明確的要求,實施內部的審計順利進行。
(二)審計工作者沒有嚴格要求,造成施工問題很大
在一些部門出現了審計的工作不是很嚴格,監察的力度不是很強,對一些工作人員挪用公款,造成公司和人民群眾的巨大損失,還有的工資總不到位,長期的拖欠,而且隨意的削減施工工程的價格,造成建筑物的不合理建設,出現許多的豆腐渣工程,而且他們工作的效率相當的不高,企業的施工問題層出不窮。
(三)在企業施工方面,審計不是很靈活
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有些欠缺,現場的管理經驗不足,審計單位的獨立性不強,在設計安排上面并不能很好的協調,各個部門的責任不是很明確,職業道德意識缺乏,不能很好的駕馭這些工作。
二、針對當前的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及措施
(一)明確施工的技術經濟的要求,實施內部審計工作
審計工作的性質比較特殊,尤其是在施工的企業方面,它需要工作者詳細而具體的計算出企業的成本效益,和提供一些有效數據讓企業參考,這樣才能規劃出企業未來的方向,所以在施工企業的審計工作上要特別注意工作要求,首先要加強對企業審計內部的監督作用,施工單位一般會再施工的成本和成效上加以設計,在審計工作時要注意上下級要建立嚴密的監視系統,監督控制工作人員的設計研究,以免造成企業的損失和浪費,還有一些瀆職和挪用公款的現象,促使各個部門加強對違法行為的監控,保證企業的機密信息不被泄露,維護企業的安全和正常迅速的發展。其次,就是要經常的對企業審計工作者的任務進行評價和審核,根據公司的合理性的措施進行獎懲制度,鼓勵員工的積極性,并不斷地上報一些信息給上級,為企業的領導者提供決策的有力的證據,盡量減少企業的投資風險性。再次,就是要維護好企業的各個審計系統的數據,對每項提出的審計內容都要加以維護,仔細的檢查研究,整改和測定,及時的改正由于小問題而出現的差錯,預防減少風險的產生,減少主客觀的原因帶來的差錯,維護企業的整體利益。
(二)提高審計的效率,加強審計程序的設計
由于企業主要是一施工為主要的項目,它在建筑設備、橋梁、鐵路、公路等方面的設計成本的投入是相當的具體的,這些建筑方面的任何一個綜合性特點的改變都會影響著企業施工的發展進程,所以企業要加強審計程序的合理安排。第一,由于這些施工工程都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而且都不具備穩定可靠的固定居所,所以審計部門也要進行跟蹤的安排和考察,有時會出現工程施工者在廣州上班,而設備卻需要從山東運來,設備的運輸和購買維修等費用都需要審計工作者進行嚴密的計劃,核算和對比,最后由決定者給予定奪,為了把施工各個信息的準確的上報給上級,所以審計工作者必須要跟蹤的檢驗。第二,一個生產的項目一旦確定,施工的時間一般都比較長,其中會出現的情況也非常的復雜,審計的工作比較繁重,需要設計多種審計工作的類型,提前設計一系列的設計方案,在最后定奪的時候可以很合理的安排,這樣及有序的處理了,而且還能夠很好的應對事前,事中,事后的對應,審核,及時準確的反應各項業務情況。第三,在財務審計的內容中還要包含施工人員的勞務費用,遇到的風險問題的預支,保險情況等,這樣有序合理的設計對完整的施工是很有必要的。
(三)結合審計的實際要求,靈活的采用審計方法
內部的審計工作十分的繁雜,需要分工明確,其中包括生產、經營、財務、會計等許多的重要項目,進行層層的合理安排設計,這樣在施工時才可以做到有條不紊的進行,可以把人員綜合的分為審核,計算、監察、詢問等工作,隨著工作的進一步展開,可以把各個系統的人員協調好,建立一個完善的有序的高效的審計系統,把靜態的互不相連的部門工作都建立在一起協調的發展,形成動態的遠程和近程的合作、監督、審查,提高了審計工作的效率,充分發揮施工企業審計部門的獨特性和有效性,促進企業的發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做好施工審計工作對于加強企業的內部規范,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審計的質量得到提高,也才能在質量的保證下促進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的大力提升,保護企業和大眾的利益,更好的維護了企業的市場經濟秩序,從而促進我國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所以要從明確審計工作的技術水平,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審計工作的質量上進行調整,推動我國整體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季文麗.內部審計在企業中的作用[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年S1期
關鍵詞: 《金融學》課程差異化教學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一、引言
在現代經濟社會,金融業已滲透到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逐漸成為一個覆蓋范圍廣泛、與日常生活結合日益緊密的服務型行業。在我國,隨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財富增加,社會對金融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強,金融創新與金融產品層出不窮,金融的觸角已深入到社會的各行各業,并已成為普通家庭關心的內容。在這種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識不僅是金融專業學生所必須的,而且是其他財經類專業學生,如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管理學、會計學所必須的。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都開設《金融學》課程,對于金融學專業的學生來說,《金融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對于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如國際貿易、工商管理學生來說,《金融學》是一門學科必修課,可以充實完善其專業課程。對于非財經類專業的學生,《金融學》是一門選修課程,供對金融學有興趣的非財經類專業學生選修。
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而言,由于專業的特點和培養人才的目標與規格不同,固而對金融理論與業務知識的內容、知識結構、專業需求是不同的。再考慮到《金融學》課程內容眾多,在短短的四五十個教學課時中,教師不可能將全部內容介紹完,這就要求教師在明確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與需求的基礎上,精心安排各專業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差異化教學方法。
二、不同專業對《金融學》的教學要求不同
(一)金融學專業
對于金融專業的學生來說,《金融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一般是在學生完成各經濟類專業共同的核心基礎課,如在學習完《西方經濟學》后開設。它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國金融學研究的鼻祖黃達先生所言:“金融領域,廣闊而深邃,通常只能瞄準一兩個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點、幾點,必須對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為沒有足夠的寬闊基礎作為支撐,只求在狹小的范圍深入,進到一定程度就會難以繼續。而所謂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對金融領域的主要構架如金融理論與金融知識,宏觀金融與微觀金融,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國內金融與國際金融等等之間的有機聯系,有一個較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學》作為金融學科體系的基礎課程,恰是對金融學進行整體性、框架性的介紹,其中既有宏觀金融層面的理論闡釋,又有微觀金融運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運作機制與規律性,又闡明了金融學科所研究的范疇、重要內容結構及其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
鑒于《金融學》對于金融專業學生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過程要實現兩個目標:一是要求學生全面掌握金融學的基礎理論知識點、知識體系、基本原理、理論前沿和動態,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良好的理論基礎;二是注重對學生專業興趣和專業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開拓視野,提高思考的廣度、深度與高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自覺性。實踐證明,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我國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焙弥?、樂之,就是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這樣才能產生進取的精神。若通過《金融學》的學習,學生能激發對金融的興趣,這將會對學生未來的深造、職業生涯產生重大的影響。
(二)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
縱觀中外古今,實體經濟的發展最后都離不開資本的運作,而在當今社會,金融的作用越發凸顯。因此,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的學生有必要系統地掌握貨幣、信用、利息、銀行等多方面的理論與業務知識,能夠運用貨幣信用方面的理論與業務知識,更好地從事企業投資管理、市場營銷、企業風險管理等活動。因此,不少高校已經把《金融學》作為一門必修課程。
與金融學專業的學生相比,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的學生在金融理論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應注重金融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注重聯系實際和融會貫通,使學生掌握與其專業的業務活動聯系緊密的現代金融基本知識和業務技能,從而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能靈活運用現代金融基本知識和業務技能來進行資金管理、投資管理和風險管理等活動。
三、不同專業的《金融學》教學內容應有所側重
《金融學》課程內容繁雜,涉及貨幣、信用、金融市場、金融中介機構、貨幣供求、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和金融監管等問題,幾乎涵蓋了整個金融領域。教師如何在有限的課時里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以保證教學整體水平和質量,并兼顧不同專業的需要,是《金融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問題。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安排差別化的教學內容。基本教學內容是各專業教學中都必須覆蓋的,也是各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以實現各專業學生掌握該課程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學要求,例如金融學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場的基本情況、金融中介機構的構成、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別化的教學內容是教師根據所教學生的專業特點、專業需求而進行的選擇性教學。
(一)金融學專業
如前所述,對于金融學專業學生來說,《金融學》是其專業課程體系的基礎。在課程安排上,《金融學》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之后開設的,同時又是以后陸續開設的《中央銀行學》、《證券投資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等專業課程的基礎。因此,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要考慮兩個方面因素:一方面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讓學生對金融有個全面的了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要注意課程之間的銜接,避免內容重復或遺漏。具體來說,對于金融學專業的課程內容重點有三個:一是學生應深刻理解金融學的基本范疇和基本理論,如貨幣、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決定理論、貨幣需求理論、貨幣供給理論等。這些內容是金融學專業學生進一步學習專業課的基礎,因此對他們來說,這些內容不是簡單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準確地掌握;二是教師在授課中應側重對金融學框架的勾勒,讓學生對金融領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對于具體的宏觀金融問題可以適當簡略,這些內容學生已在《宏觀經濟學》課程中接觸過。微觀金融方面,有關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內容也無需介紹過細,這些內容在后續的專業課程里都會有詳細的介紹;三是引導學生對現實中的金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并密切關注金融理論研究前沿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
對于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的學生來講,他們將來的學習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與貨幣、銀行打交道,但是對理論要求沒有金融學專業的學生高。教師在完成基本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可以適當降低理論深度,如貨幣供求理論、利率決定理論、金融監管理論等可以簡略地說明,而增加與所教學生專業有關的、實踐性的內容。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應該加強與貿易有關的金融知識,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場、商業銀行業務和國際金融危機等方面內容的介紹。企業管理專業的學生應增加與企業管理活動緊密聯系金融知識的講授,這些內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金融工具、金融市場,如商業票據、股票、債券、期貨市場等。(2)企業管理人員與金融機構、金融市場打交道時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論知識,這關系到企業資金的運營問題。具體如商業銀行運作機制、業務范疇,金融市場的運作機制,證券發行業務等。(3)國家宏觀政策對企業的影響,如貨幣政策對企業投融資的影響,匯率政策對企業的影響,等等。
(三)非財經類專業
非財經類專業的學生主要是抱著興趣來選修這門課程的,激發學生對金融的興趣,使他們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識是教學的目的。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精簡理論性較強的貨幣金融理論的講解,將重點放在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貨幣銀行學知識中,如各種金融產品的比較、家庭理財的理念等,還可以介紹現實生活中的熱點金融問題,如對此次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的介紹,可側重介紹危機對企業和老百姓生活的影響等,而對于危機深層次的原因的理論分析則可以簡略些。
四、區別不同專業,采取有差別的教學方法
與《西方經濟學》課程相比,《金融學》課程內容多而龐雜,不似前者的體系清晰完整,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經常感到知識點零散,找不到學習的重點。與《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等課程相比,該課程理論性強,內容單調抽象、難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據不同專業《金融學》課程設置特點及課程性質,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以達到各自的教學目的,是教師在《金融學》教學應認真研究的又一個重要問題。
(一)金融學專業
如前所述,對于《金融學》課程,金融專業的學生除了要全面掌握金融學的基礎理論知識點、知識體系、基本原理、理論前沿和動態外,還要培養專業興趣和專業學習能力。因此,教師首先要把《金融學》課程中的知識點、理論講通、講透。在此基礎上,再想辦法激發學生學習和研究金融的興趣,培養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我認為一個較好的方法是在每次課開始時拿出5―10分鐘,對一周的財經新聞進行回顧。這樣有兩個作用:一是能讓學生了解中國和全球金融情況,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關注現實的習慣,這對《金融學》這類社會性學科的學習是必要的。二是在新聞解讀的過程中,教師能引發學生對金融問題、金融現象的思考,加深學生對金融理論的理解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達到以上兩個效果,教師首先應注意財經新聞的選擇。一周內國內外發生的財經新聞往往很多,如果都講,時間上不允許,也沒有必要。新聞選擇可以有這幾個視角,一種是選取影響重大的事件,如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另一種是結合目前的熱點和所學的知識選擇有代表性的事件。如近年如何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一直是我國經濟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在介紹金融市場、金融中介機構這一部分內容時,我看到一則題為“淡馬錫來到荷花池”的新聞。新聞的主要內容談到新加坡淡馬錫公司通過設立富登信實服務有限公司給成都的蓮花池批發市場的商戶發放貸款。這則新聞事件本身很小,但我希望能以小見大,以此為切入點引發學生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思考。新聞標題提出后,學生的第一反應是覺得很奇怪:該標題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接著我由淺入深介紹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存在問題等,最后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應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整節課教學效果很好,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課后不少學生和我進一步探討該問題,有的學生還著手寫這方面的論文。
除了選題的問題,教師還應注意新聞講授的方式。介紹新聞不僅僅是希望學生了解該事件,而是通過該事件引發學生進一步研究和思考的興趣。教師可以在介紹新聞時結合學生已學過的金融學原理,精心設置問題、提出問題,啟發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具體事件中提煉出事件背后蘊藏的道理,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
如果是小班教學,教師可以考慮一學期組織學生就當前的熱點金融問題進行2―3次的討論,以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查閱、整理資料,學生進行思考、交流為線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現在不少高校由于擴招,師資相對不足,很多時候是大班教學,組織討論的方法會由于學生人數眾多而影響討論的效果,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就熱點金融問題撰寫小論文。對于初次寫論文的學生來說,論文的要求不宜過高,主要是希望通過寫論文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字數、格式上可以適當放寬,但需強調的是杜絕抄襲。
(二)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
對于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的教學,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降低理論深度,提高教學方式的靈活、多樣性。在基本原理、基本的知識點介紹完之后,通過具體的案例,如介紹金融實際熱點問題,突出金融知識的運用性。此時對于金融熱點問題的選擇與金融學專業的選擇有所不同,教師應盡量選擇一些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講授。例如在介紹貨幣政策時,教師可以結合我國近年中央銀行的調息歷程,解釋中央銀行每次調息的背景、原因、作用機制,以及對企業、老百姓銀行投資、貸款的影響。此外,教師還可以就一個問題,如信用形式、銀行存貸款利率等,鼓勵學生自己去找資料、發現生活中的金融學,采取教授與討論相結合的組合式教學,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蔣天虹.關于應用型本科《金融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