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6 16:52: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人才培養策略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級中學 創新人才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2B-0006-02
一、高級中學創新人才培養的背景分析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和高考形勢的深入發展,許多高級中學面臨新的嚴峻形勢。比如尖子生源的流動性明顯變大,教育教學的任務繁重。一些高級中學尤其是重點高中肩負著帶動本地區教育教學發展的重任,高級中學能否培養出更多的頂尖重點大學人才成為本地區人民衡量其辦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這就對高級中學創新人才的培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國對創新人才的研究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目前已經形成了創新關系國家發展前途的共識。從高中階段的角度看,創新人才應該是在某些領域比相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環境中的年齡相近的學生具有更為超常的能力或潛在能力的學生個體。他們通常具備以下四個基本特征:第一,超常的智商,如表現出超于常人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第二,超常的創造力,如表現出超于常人的思維好奇心、思維敏銳性和學習動力;第三,非凡的領導力,如表現出廣泛的情感感染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第四,超常的學習能力,如表現出對特長專業的深刻理解和系統掌握。
筆者任教于貴港市高級中學,貴港市人口達503萬,學生人才資源豐富,學校文化底蘊深厚。作為廣西首批省級示范高中,如何才能讓學校的發展走上一條強校強師良性循環的道路?筆者認為,就是要培養創新人才。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通過實踐發現從學校管理和課題研究兩個角度開展創新人才培養工作是非常有效的途徑。
二、高級中學創新人才培養的具體策略
(一)健全機構,落實制度
很多高級中學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存在著“唯有靠天賦,唯有靠天吃飯”的認識誤區,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工作存有畏難思想,所以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工作是放羊式的。由此建章立制成為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的首要任務,高級中學應成立創新人才培養工作領導部門,配備強力教師,定期進行會議研究,指導培養工作。與此同時,可成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學科的培養小組,選定教練。培養小組為每名學生建立創新人才培養檔案,進行跟蹤培養。提出個性化的培養方案,有組織有系統地開展培養創新人才的工作,將整個培養工作過程做實做厚做細。并對教練和創新人才建立相應的獎勵制度,原則上是誰培養誰受益,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
(二)建立導師制和培訓制
建立導師制和培訓制是創新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導師是創新人才培養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證。高級中學應制訂嚴格的標準,為每名學生人才選拔導師,與此同時制訂創新人才導師制度。導師制訂創新人才培養三年詳細工作計劃,學校每周定期召開導師研究會議。
導師主要負責創新人才培養,一是展開針對性培養,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案例,導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包括學習能力、個性特點和家庭背景。二是進行思想引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言傳身教,實現“潤物細無聲”的培養效果。三是加強學習輔導,使學生端正學習方向和態度,激發學習動力,系統掌握超常規的學習方法,挖掘創造力,培養超強的學習能力。四是進行心理疏導。高中生容易產生生理和生活方面的各種疑惑和煩惱。導師應幫助學生疏導和消除各種心理問題,甚至幫助解決生活等方面的困難,培養學生積極向上、自信樂觀的勇氣和信心。
同時,導師也負責組織開發創新人才培養的培訓課程。課程的開發標準有以下五個方面:(1)創新人才如何思考問題;(2)什么樣的課程可以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3)將散亂的教材整合為綜合性系統性的教材;(4)編寫面向全國競賽和自主招生、保送生考試為目標的、符合本學校學情的教材;(5)加大學校理科實驗室的建設,更新實驗設備,開發創新實驗的教材。
培訓制的形式可適當采取我國歷史上的私塾學習模式,給予學生相對較為自由的時間進行學習,同時,為學生提供較大的研究空間,使學生進行超前學習,培養超常的創造力。
(三)加強課題引領
課題引領是高級中學創新人才培養的抓手和靈魂。課題研究是教師的成長之路,同時能極大地推動創新人才培養工作。應以課題為抓手,帶動學校課題研究的全面開展。高級中學應鼓勵教師參與相關課題研究,以開創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的新局面。課題研究的觸角應延伸至學校教學的方方面面,導師通過相關創新人才課題研究,既獲得專業化成長,又提高開展創新人才案例培養工作的能力。以貴港市高級中學為例,目前,該校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重點課題已經成規模地開展,學校學術氛圍濃厚,為創新人才培養工作培育了深厚的土壤。
三、高級中學創新人才培養的成效
高級中學創新人才培養取得豐碩的成果。以貴港市高級中學為例,該校實施創新人才培養以來,2012年有一批學生獲得全國物理、數學、化學和生物競賽一等獎和自主招生降分20分資格;2013年全國高考,貴港高中考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學生6人,考取香港中文大學1人,高考成績有較為顯著提高,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工作答卷。2013年貴港高中的全國學科奧賽和自主招生工作又有較大提高,有4名學生獲全國學科奧賽的銀牌和銅牌,8人獲全國學科奧賽初賽全國一等獎的好成績,創新人才呈現了一定的規模效應,開創了學校學科競賽從無牌到有牌的歷史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劉彭芝.關于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幾點思考[J].教育研究,2010(7)
【關鍵詞】河南旅游業;涉外導游;問題;培養策略
河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全國重要的旅游大省。近年來,我省旅游業發展迅速,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帶動力量。2012年全省共接待海內外游客3.07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802.0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04%和22.1%。其中,入境游客168.29萬人次,增長14.61%。因此,河南對涉外導游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是涉外導游人才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目前,國內關于涉外導游人才培養方面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且主要是從高校角度來討論。但是,涉外導游人才的培養質量關系到涉外導游服務質量、旅行社發展及旅游相關部門管理等多個方面,因此有必要重新審視這一問題,以找出更好的方法來促進河南國際旅游市場更好更快地發展。
一、涉外導游人才培養問題分析
1.涉外導游專業化程度低
目前河南在職的涉外導游, 主要來自中專和高職高專的旅游管理和外語專業畢業生、一些較大的賓館飯店從事涉外接待服務工作的人員、從社會其他部門或行業改行而來的有語言或背景優勢的涉外旅游服務人員。這些涉外導游雖然各自具有自身優勢,但外語水平和旅游業務知識還相對欠缺,因此涉外導游整體專業化程度較低,而培養專業綜合素質高的涉外導游專業又大多都分布在中職和高職高專院校,本科院校設置外導游專業的又寥寥無幾,使得涉外導游素質提高面臨困難。
2.高校涉外導游專業師資力量薄弱
高校涉外導游專業師資力量薄弱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涉外導游雙語師資力量匱乏。目前高等院校的旅游雙語師資主要有兩類人員構成:外語專業或有外語教學背景的專業教師和外語水平較高的旅游專業教師。這樣就存在著以下問題:傳統教學模式中培養出來的非外語專業畢業的旅游專業教師大多擅長閱讀語法等書面知識而語言表達能力較弱;而外語專業畢業的教師,聽說讀寫能力較強,但卻缺乏相關的旅游專業知識。從目前情況看,能勝任高等教育雙語教學的教師真可謂是鳳毛麟角。
二是專業教師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目前大中專院校中從事旅游或導游教學的教師中,普遍存在著教師的學歷和實際工作經驗不能兩全的現象。如學歷較高教師很多缺乏實際工作經驗,教學也只能限于理論層次,造成教學與現實脫節的現象;有工作經驗或導游工作背景的教師,學歷大多又不高,理論知識掌握不全面。這就導致教師綜合素質有所欠缺。
3.旅行社對涉外導游的培養不規范
旅行社對涉外導游的培養不規范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涉外導游人才培養投資大,旅行社不愿意培養新導游。河南部分旅行社人力資源管理意識薄弱,且較注重眼前利益,希望在最短時間內培養出能帶團的導游,為旅行社帶來最大經濟效益。涉外導游的培訓相對于中文導游而言,需要更長時間和更多資金,因此大多旅行社不愿意自己培養涉外導游。
二是涉外導游專兼職比例不合理。河南的國外游客數量有限,旅行社不會為了有限的游客而長期雇用涉外導游。旅行社在旅游旺季時一般都采用外借社會導游的方式,這就造成了涉外導游缺乏專職導游,大多以臨時調用的社會導游為主。
三是用人制度不健全。河南省大部分旅行社沒有健全的用人制度,不與導游簽訂勞動合同,薪酬制度不完善,使得涉外導游缺少保障,收入不穩定,挫傷了涉外導游的工作積極性。
二、涉外導游人才培養策略研究
1.改革當前高校培養模式
一是壯大雙語師資力量。高等院校雙語師資力量的建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培訓。通過校內培訓、國內培訓、出國研修,聘請國外專家來校教學等方式,對具有良好外語語言基礎的旅游專業教師和一定旅游專業知識基礎的外語語言教師進行系統的雙語教學培養,使之成為優秀的雙語教師。(2)聘請。加強與國內外教育和培訓部門的交流與合作,以兼職或專職的方式,積極引進旅游專業外籍教師和旅游業內具有較好外語技能和專業經驗的專業人士任教或講學,擴大雙語師資隊伍。(3)激勵。雙語教學相對于母語教學要付出更多的工作量和努力,因此學校應該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進行雙語授課的老師,在計算教師工作量時,可在原有的基礎上乘以一定的系數。在評定職稱時,相同條件下,應對采用雙語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成績的教師優先晉升。
二是加強實踐教學。涉外導游的工作職責要求導游能夠用流利的英語進行工作和溝通,因此高校教育應加強對學生外語表達能力培養。外語表達是實踐再實踐的過程,只有場所的不斷豐富,才能為學生外語能力表達提供有利的條件。高校涉外導游的培養可以通過模擬涉外導游實訓室、數字化語音實訓室、涉外導游翻譯實訓室、跨文化溝通體驗室等校內實訓室的模擬演練來達到這一目的。
2.完善旅游企業管理制度
一是推行專兼職涉外導游互補模式。旅行社之間可通過依據相關法律合同等手段建立導游互聘制度,允許導游的合理流動,讓需要導游的旅行社能夠及時獲得高素質的導游,有多余導游的旅行社也能減輕財務負擔,同時也讓導游有團可導,增強其對旅行社的忠誠度。為此,旅行社可積極建立導游管理檔案,使專職導游和兼職導游相互補充,并推行導游管理網絡化,力爭實現導游人員管理系統的聯網。
二是推行激勵機制。旅游企業可以以獎勵的形式對那些在帶團過程中表現出色的導游進行再培訓,讓其擔任初級管理工作,這樣既有利于調動導游人員的積極性又能夠實現旅行社導游人員及游客利益的共贏。
三是建立合理的導游薪酬制度。旅行社可以根據員工的學歷和級別語種工作表現以及職務級別等方面給予不同的薪酬,對于業績好的員工實行物質獎勵或職位提升,讓優秀員工特別是品牌導游或導游明星的價值得到體現。
3.旅游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涉外導游的考核和培訓
一是建立人才檔案。旅游主管部門應建立優秀外語導游人才的詳細檔案,特別是小語種的人才檔案。在旅游旺季的時候,旅游主管部門可以提供一些外語導游的信息,避免有旅游團卻沒有導游能帶團的尷尬情況。
二是提高導游資格考試學歷要求。由于涉外導游服務的群體不同,要求掌握更多的有關文化差異、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知識,并有較高的應變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只有提高涉外導游人員準入門檻,使涉其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才能從整體上提高涉外導游人員綜合素養。
三、結論
更多高素質涉外導游的培養,需要高校、旅游企業和旅游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這將影響外國游客看待中國的方式,形成入境旅游的良性循環,并對于提升河南的對外形象,傳播中原文化,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衛青,王慧.廣西涉外導游人才需求現狀分析及培養對策[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0(1):31.
[2]李海云,李正栓.河北省涉外導游及翻譯人才培養策略[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8(7):28.
【關鍵詞】市場需求導向 翻譯人才培養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C-0062-03
近年恚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取得顯著的進步與發展,翻譯市場規模持續不斷地擴大,但是翻譯人才市場存在較大的缺口。為此,應當重視對緊缺人才的培養,進一步優化以及調整專業結構,推動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改革,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優秀的高素質人才,提高我國翻譯人才培養的質量,滿足社會發展對于優秀翻譯人才的需求。
一、我國國內翻譯市場現狀分析
(一)翻譯市場的規模分析。翻譯作為一種重要產業在我國由來已久,為我國的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自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與國際的交流愈加頻繁,對于翻譯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近幾年翻譯市場規模持續不斷擴大。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我國內地近十年來在冊的翻譯公司在數量與規模上不斷擴大,已經達到3000家之多。翻譯隊伍主要由留學生、外語專業人才、歸國華僑組成,隊伍非常龐大,人數達到50萬之多。據相關統計顯示,近些年在市場規模上全球外包語言服務持續不斷地擴大,美國著名語言行業調查機構卡門森斯顧問預測,2020年這一市場產值將會達到450億美元。翻譯市場規模還在持續不斷地擴大中,然而,雖然翻譯市場規模呈現出不斷增長態勢,但是翻譯人才則存在較大的缺口。
(二)多樣化翻譯人才需求。近些年,我國翻譯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對于翻譯人才的多樣性提出更高要求,具體而言,可以將其劃分為以下三種類型:一是復合型人才。該類型人才的顯著特點是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兼具專業能力與外語能力。二是口譯人才。該類型人才在講話同時要負責翻譯工作,其中,口譯人才又可以劃分三種類型:會議口譯、商務口譯與陪同口譯。三是小語種人才。小語種主要是以法語以及德語為代表的聯合國通語,與英語與漢語學習者相比,學習該類語言的人較少,故將其稱之為小語種。現階段,我國對于小語種人才需求量較大的崗位主要集中于政府機關、國際性組織、駐外機構以及大型央企等。
二、我國翻譯人才培養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與市場需求相互脫節。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對于翻譯人才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在具備基本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越來越重視翻譯人才個人素質與能力。比如,某些工科領域對于翻譯人才的專業性要求較高,需要翻譯人員能夠以準確的詞語表達含義,避免出現詞不達意的狀況。否則,將會阻礙著交易的順利進行。翻譯工作人員接觸機密性的商業文件的可能性較大,因此,翻譯人員應做好相關保密工作。否則,機密性的文件內容一旦泄露給第三方,所導致的結果是客戶將面臨巨大的損失。然而,就我國現階段的翻譯人才培養來看,普遍存在著片面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而嚴重忽視對人才的素質與能力培養問題,導致雖然翻譯人才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但是難以滿足實際翻譯工作的需求。
(二)教學內容實用性缺乏。教師在開展課堂翻譯教學過程中,課堂內容選取上主要是翻譯練習,主要向學生講授文本知識,對于教材內容存在較大依賴性。教學課堂時常是教師一味地講解書本知識,而忽視實際的情況。教師開展教學過程中,重點講授單詞與語法等方面內容,關于旅游、農業、商務以及文化等翻譯人才實際工作中所需的內容,教師鮮有講述。學生在經過幾年的學習后,崗位適應能力依舊較差,無法勝任企業與單位的崗位要求,在開展實際工作中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
(三)教學理念與方式落后。我國教師在開展翻譯課堂教學中,在行為主義思想的深刻影響下,傾向于采用示范、模仿與重復的教方式,具體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就重點理論知識與翻譯技巧,教師先進行詳細具體的講授;其次,學生深入地理解與記憶翻譯重點知識;最后,通過列舉實例的方式,教師引導學生重復與模仿,以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效果。然而,實際上,作為一項溝通與交流的工作,翻譯對于譯者提出較高的要求,除了具備翻譯工作基本的語言轉化能力,還要求譯者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等,最好翻譯人員能夠對于原文化的社會文化背景有所了解。由此可以看出,現階段的翻譯教學存在嚴重與市場脫節的問題,在教學理念與方式上亟待創新。
(四)過于單一的評價方式。現階段,在對學生的譯文質量進行評價過程中,主要由授課教師進行,以標準譯文作為參考標準。然而,教師在評價學生的譯文質量時,或多或少會受到主觀意識的影響。實際上,在衡量學生的譯文質量中,不僅需要經過審議與客戶檢驗,還需要考慮多個方面內容,例如:一是翻譯策略的使用;二是術語的統一性;三是對譯文文體的把握程度;四是對文化信息處理情況,而并不是簡單地以標準譯文作為參考的教師評價。
(五)忽視翻譯軟件的運用。隨著無紙化辦公時代的到來,改變以往的以紙筆為主的工作方式,不僅大大地提升工作的質量與效率,而且將所需的人工成本降至最低?,F階段,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采用多種翻譯工輔助工作,如Trados等,尤其是通過翻譯軟件的使用,有效地統一譯文的句型與風格,從而降低翻譯文本的重復率。然而,當前我國的翻譯教學所存在的共性問題是重視開展理論教學,而忽視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加上教師忽視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導致難以提高翻譯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不能夠滿意社會發展的需求。
三、基于市場需求導向的翻譯人才培養的策略
(一)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于翻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不僅僅是以往的簡單地轉換語言。譯者要想真正做好翻譯工作,除了要具備基本的專業理論知識,還需要充分考慮社會交往文化與語言等內在活動。較之前的翻譯工作,無論是在任務規模上,還是活動空間上,都獲得大幅度的擴展。為此,教師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應當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除了重視培養翻譯人才的專業知識,更要重視培養翻譯人才的素質與能力,推動與促進翻譯人才的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提升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谑袌鲂枨髮虻姆g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教師應提高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因此,在教學素材選擇上,教師既要選取文學類文本以提升學生的語言美感,又要選取貼近財政、科技與旅游等領域的真實素材,在教學課堂中融入真實翻譯案例,促使學生獲得各個不同領域內的專業知識。除此之外,教師應精心地為學生創設與模擬翻譯工作環境,規定好各項客觀條件,例如翻譯項目、翻譯實效、翻譯數量、翻譯搭檔等,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熱情,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對于語言互動活動的理解,提高W生對社會行為與文化情境認知。
(三)轉變教學理念與方式。教師在應用基于市場需求導向的翻譯人才培養模式中,應當重視創新教學理念與方式。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一是教師在開展翻譯課堂教學之前,應充分地做好準備工作,認真地鉆研教材內容,吃透教材,精心備好課。此外,教師應深入鉆研教材、吃透教材,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設定教學步驟,清晰地劃分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為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提供重要保障。二是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與愛護,與學生處于平等對話的位置,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提問教學方式,側重于講解重難點知識,改變以往沉悶枯燥的課堂氛圍,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課堂,點燃學生的翻譯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課堂中。三是教師應提高對課堂板書的重視,確保板書的工整、簡潔,為學生參考與觀看提供更多便利。四是在翻譯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應堅持適度原則布置適量課后作業,以此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學的知識,盡量不要布置過多的任務,否則將會加大學生學習負擔。課后作業應更多地追求質量,而不僅僅是數量。
(四)應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現階段,在對學生的譯文質量進行評價時,主要采取教師評價的單一方式,存在與實際嚴重脫離的問題。因此,基于市場需求導向的翻譯人才培養模式中,應當加快構建多元評價體系,靈活應用多元化評價方式。例如學生自評價、學生互評、客戶評價等。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評價標準,而后學生根據評價標準點評譯文。在結束學生自評與互評之后,由教師站在宏觀角度上評價學生譯文的篇章結構、語言質量與翻譯風格等,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修改建議,促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得到能力上的鍛煉。
(五)運用多種翻譯軟件技術。應用翻譯軟件與技術,有利于提高翻譯速度與準確性,為翻譯任務的順利進行提供重要保障。類似于Trados等翻譯工具最早出現于歐美等發達國家,而后普及于課堂教學中,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與國際間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對于翻譯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而翻譯技術與翻譯軟件的應用,對于降低企業的人力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應重視應用翻譯技術與翻譯軟件,培養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翻譯人才。
(六)加快建設翻譯實訓基地。在建設翻譯實訓基地過程中,所需要的設備與師資由學校與翻譯公司提供,保障翻譯實訓基地不僅功能齊全,而且擁有良好的師資,從而完善翻譯人才培養教育設施,營造出良好的外語交際環境。翻譯實訓基地包括多種技術培訓平臺,如機輔翻譯平臺、翻譯語料平臺、翻譯工作坊等。其中,機輔翻譯實訓平臺主要保障學生能夠掌握如翻譯軟件與術語管理等多種翻譯軟件,提高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切實保障翻譯的質量與效果。翻譯語料平臺主要功能是面向學院提供語料與術語等科研課題,同時提供文獻教學、科研以及論文等一定的翻譯服務。翻譯工作坊主要是讓學生得到高強度的翻譯訓練,通過開展各種翻譯活動、討論活動等,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通過建立翻譯實訓基地,學生深入翻譯項目之中,對翻譯流程更為熟悉,對行業規則更為了解,推動了翻譯實戰能力的提升。
(七)靈活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教師在開展翻譯教學中,應當結合課程的特點,靈活地采用多種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與人際溝通能力等,提升學生的翻譯責任意識,進一步地提升學生的素質。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點重要內容,一是面向廣大的學生開展理論課程。通過適量的翻譯練習,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二是教師可采取課堂研討方式開展實踐課程,同時教師應加強翻譯指導,將翻譯實踐的價值充分地發揮出來。教師在開展高級英漢與漢英筆譯教學中,應運用師生討論形式,在結束課堂教學后由學生進行翻譯。
此外,教師可以采用電子郵箱的形式布置課后作業,而后選取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講評譯文,并由教師進行適當地點評,給出中肯的建議,增強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增進師生的情感聯系。除此之外,通過模擬創設翻譯工作環境,集中開展翻譯實踐活動,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翻譯工作強度大,應認真地落實評審與項目管理等方面工作,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要充當譯者與校譯的角色。不僅如此,教師在開展實踐課程教學中,可以先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而后分配任務,從而加強學生間溝通與交流,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鑒賞翻譯語料中,對于教師理論水平提出較高要求,教師不應僅憑直覺評論譯文,而應當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教師在精心備課中,應采用比較、分析以及師生討論等多種形式,從眾多的參考譯文中選擇最佳譯文,而后供課堂使用。課堂教學中,應主要由教師進行講解,輔以師生的討論。教師應當在對翻譯課程的特點充分考慮基礎上,綜合使用多種教學方式。因此,教師在翻譯教學中,應重視創新教學方式,靈活地應對課堂,為翻譯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保障。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步與發展,對于翻譯人才的需求量呈直線上升。然而,就現階段我國翻譯人才培養來看,依舊存在眾多的問題,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此,我國在培養優秀的翻譯人才過程中,應認識到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方向、教學方式與內容等方面的不足,相應地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為我國的翻譯人才培養指明方向,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推動與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健康、快速、可持續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蔣娟.基于市場需求導向的翻譯教學策略探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12)
[2]馬淑霞.探討以社會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專業翻譯人才的培養模式[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2(12)
[3]周宇鑫.以市場為導向的翻譯人才培養模式[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6(4)
[4]孟慶升.翻譯專業設置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J].科技資訊,2007(32)
[5]肖永賀.市場需求導向下的工程院校本科翻譯專業課程體系淺談[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2)
【基金項目】2016年度廣西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基于跨文化交際理論的英文門戶網站翻譯研究”(KY2016YB769)
一、中職財會實踐教學現狀
中職財會專業主要培養基礎會計、會計電算化、審計學等核心課程的財會專業人才,是中職教育中的主要熱門專業之一。由于廣泛的就業面和樂觀的就業前景,深受許多中職院校學生的青睞。我國中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具有職業化實用型的專門人才,所以,歷年來的中職教育十分看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夯實,以及對實務方向的實踐能力的培養。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與各大企業機構對財會專業人才的要求也逐步向綜合與技能型轉變,況且實用型強的人才往往在就業市場上倍受青睞。中職財會專業面對新形勢下社會對實用性人才的大量需求,更應該著力調整教學策略,重視財會教學中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近年來,對就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主要包括德、智、體、美、勞等方面。不僅對知識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更為重要的是對良好道德修養的要求。對中職學生來說,綜合能力主要包括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兩個方面。綜合素質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出了要求,職業能力也不得不重視理論結合實踐的實際操作能力。對這兩方面的要求來說,合作能力都是必需的。
二、中職財會實踐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優勢
(一)中職財會實踐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由于中職學生基礎較差,個人學習能力不足,學習主動性較差,在學習中存在很多困難,導致學習的低效率現象。小組學習有效的發揮了團體成員的集體智慧,動員了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彌補了個人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缺陷。尤其是在財會專業的實踐操作中,小組配合,分工合作,完成相應的操作步驟,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并且,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情感交流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完善個人職業道德修養、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中職財會實踐中合作學習的問題
在實際的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首先,很多學生不夠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把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自由討論時間看成是放松閑聊的時間,討論一些與課程知識無關的內容,看似熱烈的討論實際上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其次,由于個人學習能力的差異,存在小組成員之間的盲目攀比和個人權威現象,有的基礎好的同學不尊重基礎差的同學的自由發言權利,對自己個人的能力過分自信,在一時的爭強好勝心理中排斥抗拒其他成員的意見,看不到其他成員在小組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基礎差的同學由于得不到重視,久而久之就無所事事,不參與小組活動。第三,有的小組對小組成員的得失看得太重,在小組競賽的失利后相互指責,導致小組內人際關系緊張,矛盾重重,學習效率低下,漸漸失去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這些問題都對小組學習的進一步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中職財會實踐教學中如何提高合作學習能力
(一)發揮教師的組織帶頭作用
教師的教學在財會課堂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將學生有效組織起來是教師的重要職責。教師應該對小組合作進行有效引導,對怎么分配小組成員、如何進行小組團隊協作、如何分配任務才能充分發揮小組優勢等問題進行深度講解,并且做好榜樣帶頭作用。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小組團隊協作上來,調動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及時解疑,幫助小組合作取得有效率的成果。同時,學校相關部門應該對教師的工作進行抽查,調動學生的反饋來對老師的教學成果進行監督,使老師更好的發揮組織帶頭作用,出色的完成教學任務。
(二)合作目標具體化,明確分工
在每一個小組合作任務分配下來的時候,先寫好小組合作計劃書,制定明確的團體合作目標,以及具體的任務,分配到個人,使每個人都明確目標,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積極為團體合作獻力獻策。只有明確的分工才能避免懶散現象,達到自我約束的作用。比如要完成財務報表的制作,要分成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會計報表分析等五個大的版塊,具體的任務具體到每個人,分工合作,優勢互補,提高效率。
(三)加強小組成員的協作能力,營造良好協作氛圍
在分配小組成員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特長優勢。每個小組中都應該有一個富有責任心,自我約束能力強、實踐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發揮帶頭作用,也可以激勵小組成員積極完成任務,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老師在分工的時候可以采用自由組合加教師調整的方式,小組成員之間的團結友好是最關鍵的,而自由組合時無疑對小組成員內部的信任度有大的優勢,這樣更有利于小組成員之間的有效交流和溝通,也更容易相互理解,形成良好的小組合作氛圍。
四、中職財會教學中人才培養策略
中職教育的核心目標應該是讓學生學好專業知識,為學生的就業以及創業打好夯實的基礎。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專業課的學習也一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環環相扣,不能夠中斷。當中職財會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專業技能是從事今后工作的硬功夫,沒有真才實學是很難勝任這項工作的,更加談不上創業了。
(一)加強學校師資人才隊伍的建設,完善會計專業課程設計
學校老師的整體專業知識水平決定了學校的教學水平,加強學校師資人才隊伍的建設,才能更好的完善會計專業課程設計。依據近幾年財會專業的需求,學校需要對現行的財會專業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努力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機制,實行“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努力積極的建立起高水平、高能力的師資教學團隊,培養出骨干老師以及學科帶頭人,從而使走進中職學習財會專業的學生切實能夠學到專業知識,畢業后能很好的勝任與財會相關的工作。
(二)初級財會人員的培養
對于好學基礎又很扎實的學生,專業課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適當的講講企業在實際工作中財務方面的工作流程,也可以在學校舉辦比賽,模擬企業財務部、銀行、稅務局以及工商等部門的實際工作流程。在進行電算化專業課教學的過程中,列舉的每一筆經濟業務應該是來自于企業、銀行等部門的日常遇到的真實會計實務。除此之外還需要讓學生確實掌握如何正確填寫匯票、支票等業務、如何成功的申請成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及如何辦理稅務的登記、變更、年審等常識知識。最后還需要讓中職財會學生掌握POS的正確使用方法和真假鈔如何快速辨別。最終使學生在參加工作的時候就能很快適應自己的工作崗位,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和就業能力。
(三)具備財會專業較高技術水平人員的培養
對于那些非常想多學些理論知識的財會學生,中職學??梢宰屵@部分學生在扎實掌握好一定操作技能的前提下,讓他們參加會計專業技術水平考試,以此來鞏固他們學的理論知識。對學生進行分層教育,因此課程也要設置為選修課和必修課兩部分。必修課是每個財會學生必須學習以及掌握的知識,而選修課可以讓學生對更高層次的知識有一個了解,也讓那些喜歡多學理論知識的同學的心愿得到滿足。另外,學校也可以組織老師對學生進行輔導,讓他們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基礎上,取得更高層次的資格證,對取得資格證的學生也給予一定的獎勵,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以上措施最終提高財會專業學生整體的專業技術水平。
五、結語
關鍵詞: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技能型人才
0 引言
電子商務經過這些年的蓬勃發展,現如今已深深影響著產業經濟、生活購物、商業競爭等方方面面。近年來依托傳統實體專業市場優勢,電子商務在義烏開始飛速發展,越來越多中小企業開始從事電子商務業務,據統計目前義烏擁有各類網店超過5.3萬家,涉及B2B、B2C、C2C等多種電子商務模式,月均交易額超過10萬元的有1100家,約占金華地區的73.3%。義烏市百強企業中,57.9%的企業已開通電子商務業務,21%的企業正在建設電子商務團隊,25%的企業建立了企業網站。中國飾品網、中國日用品網、華夏禮品網等本土網站已成為各自行業網站的領軍者。
隨著義烏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知識、技能和人才等核心問題也日益突顯。目前企業所處的困境是人才難求,一方面中小企業大量需要高技能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職業院校的大量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卻沒有能力從事電子商務工作,形成了“人才供需嚴重錯位”的怪現象。這主要是由于目前國內電子商務院校和培訓機構基本上提供的都是理論培訓,對人才實操性技能培訓很少。因此構建一個合理的電子商務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型框架,研究其推進策略,培養符合企業和市場需求的人才,十分必要。
1 義烏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崗位需求狀況
針對“人才供需嚴重錯位”的現象,需要對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不同崗位的核心知識與技能需求進行調查。根據中小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需求的多樣性,從智聯招聘、中華人才網、前程無憂等招聘網站選取了100家有電子商務人才需求的企業為樣本,調查其人才需求崗位和崗位技能要求。同時在義烏江東街道電子商務協會的幫助下,走訪大量義烏中小企業,結合義烏企業實際發展現狀和人才需求情況,得出義烏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崗位需求狀況,如圖1。
圖1 義烏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崗位需求狀況
網絡營銷類人才主要從事產品網絡銷售渠道建立、開發新客戶、拓展與老客戶的業務、建立和維護客戶檔案等工作;電子商務客服則是了解客戶需求,解答客戶對產品供銷過程的疑問;網站設計人員負責企業網站或電子商務店鋪內的欄目編輯、審校、維護、制作網絡營銷活動宣傳資料等工作;網絡策劃推廣和電子商務營運類人才負責幫助企業策劃和推廣網站,收集和分析市場數據,并定期反饋。義烏企業大多數為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的成本壓力較大,因此從事電子商務的人員往往身兼多職。
2 基于協同思想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框架與策略
圖2 基于協同理論的技能型電子商務技能型人才
培養框架
結合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人才需求崗位和崗位技能的統計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要培養符合義烏中小企業需求的電商務人才,必須培養實際操作技能與商務知識相融合的復合型技能人才。電子商務技能型人才既要懂得網絡時代環境下虛擬市場的產品管理和營銷規律;又要具有實際的電子商務平臺操作技能。因此我們從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三個角度,研究構建基于協同思想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框架,如圖2。
要實施這一人才培養框架,需要政府、企業和高校三方面協同合作,創新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和環境。從政府角度來說,首先應該完善政策環境,增加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支持力度,建立公共電商人才培養平臺;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對電子商務知識進行宣傳和普及,提高全民的電商意識;其次政府應該在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投入,改善行業環境,營造人才成長氛圍,夯實吸引人才的市場化基礎,同時還應為吸引人才提供各種政策支持,解決好人才生活、住房等保障問題。
企業應該改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利用企業自身的優勢,采用靈活的薪酬、股權等物質制度激勵和留住電子商務人才;其次應該為電商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提升渠道,運用職位提升、深造培養等方式,滿足人才在精神上的需求;再次應該注重企業文化建設,讓電子商務人才對企業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最后要加強校企合作,建立合理的電商人才培養機制,例如:訂單培養、頂崗實習、項目式培養等等。
高校則應該對準市場需求,積極探索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根據知識、能力和素質三方面要求,建設符合企業人才需求標準的課程體系,明確人才培養定位。在進行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時要結合企業需求實際,細分培養層次、著眼就業崗位、提升實踐技能,量身打造企業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復合型電子商務人才。
參考文獻:
[1] 方巍巍.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方法初探[J].科教導刊,2013(5):99-100.
[2] 李維安.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模式探析[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08.
[3] 田世海,翟麗麗,王曉東.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模式研究[J].學術交流,2008(2):130-134.
關鍵詞:人才培養;語文實踐;中職生;語文能力
中職語文教學必須有利于中職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成才,而語文能力是基礎,提高中職生的語文能力頗為重要。針對中職生自身的特點,中職語文教學應盡量尋找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結合點,充分挖掘其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語文知識和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運用中練就語文的實際能力,在實踐中提升中職生的語文素養。
一、中職生語文能力現狀
如果僅以“中職生語文水平令人堪憂”來概述當前職業中學語文教學現狀,難以表明堪憂的程度。筆者簡單列舉幾個實例。實例一:給父母寫一封短信,簡單報告一下在新學校的學習情況。要求:符合書信格式,250字左右。筆者任教班級人數接近90人,結果只有不到10個人的格式是正確的。和同事們溝通,情況也差不多。實例二:簡單地自我介紹(演講):“我有4個疼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媽媽很漂亮,走出去都有人說他倆好像是姐弟一樣……”。實例三:軍訓時,教官請一個學生幫他叫一下他們的班長,姓胡。該同學于是跑到值班室,大喊:報告,小胡在嗎?實例四:上級領導來參觀,看到學生面前的手工藝品,就問他這是怎么做的。這個學生看了領導,張了張嘴,最后說:“我再做一遍給你看吧。”以上都是筆者在教學中遇到的點滴,看到這些足以了解到堪憂的程度了。我們要“培養學生具備適應就業和創業需要的語文應用能力”“為提升職業素養奠定基礎”。由此可見,語文素養不落實,學生的專業素養就如同空中樓閣。從現狀總的看來,中職生語文能力的缺失主要表現在:語文基礎知識不扎實,語言知識的積累和表達不夠豐富和熟練,語文學習實踐性認識不明確。
二、原因探析
中職生文化基礎比較差,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案吆牡托А笔侵械嚷殬I學校語文教學的顯著特點。導致這樣的結果,就學生方面來說,主要在于對語文的基礎性和實踐性認識不足。
(1)專業的主體性掩蓋了語文的基礎性。一般來說,學生到職業學校來的主要目的就是學習專業技術,他們希望在這個新的環境領域里能擺脫文化課的束縛,實現自身的大發展。盡管從長遠發展來看,將文化課與專業課的學習列為學生素質發展的綜合目標,但實際上學生重專業輕文化的差異課程學習觀已在腦中根深蒂固。語文課雖然在多方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但很難受到學生的青睞。在學生甚至家長的眼里,職業學校和社會上那些短期培訓機構差不多,關注的是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認為有了一手技能就能打天下了,根本不用學習文化課程,更認識不到語文課基礎性的重要性。
(2)對語文實踐性的認識不足。筆者教育的對象,雖身在高中,而語文知識卻在初中起始階段。這個群體,如果家庭文化教育功能比較弱,必然給這些孩子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在有的學生眼里,語文好比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也許正因為如此“容易”,他們才不會去高度重視,深入鉆研。關于語文課對自己將來發展的重要性,筆者做過調查:在300名調查者中有45%認為不重要,24%認為無所謂,31%不知道。語文的實踐性帶有一定的社會需要性。以前由于生活條件等的限制,寫信、作詩、游學、公文、對聯等要用到語文,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明顯可以感覺到。而當下,高科技代替許多傳統的行為,一個電話,一個短信,既方便又快捷且簡單。這些,降低了中職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所以,要想改變這些,必須要對語文學習的實踐性有個再認識。
三、應對策略:在實踐中提升中職生的語文能力
教材雖然有一定的科學理論性,但中職教育不等同于普高教育,只有讓學生在生活中充分認識到語文的基礎作用,才能體會到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從而提升中職生語文能力。
(1)再認識語文的基礎作用。要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首先要使其對語文基礎作用有個充分認識。“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在這里,語文本質屬性、語文學科性質和地位都得到了闡述,同時也反映了語文教學理念。“應增進課程內容與學生成長的聯系,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學習自然、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劃人生”,由此,大語文的生活性就得到了充分體現。對于中職生來說,交際和文化素養都是其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語文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中職生的專業能力,現代高科技無論怎樣發達,但離不開語言文字的規范使用。如Email的使用,無論公函還是其他信件,其基本的格式和術語還是必須掌握的,如沒有這些語文基礎知識,即使是電腦高手,也是美中不足的。至于交際中語言的表達就更不用說了,它是任何專業的中職生都不可缺少的。
(2)聯系生活提升語文能力。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目標,應首先是為本地區培養大量的初、中級人才,這樣區域性在他們身上就表現得較明顯。“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彼裕新毶男袨檎Z言的教育應圍繞專業,就地取材和教材相結合就很重要。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語文的基礎性和實踐性就會在日常的教學中較完美地得到體現。筆者所在的學校坐落在美麗豐饒的陽澄湖畔,無論湖內湖外,都有豐富的語文教學資源。近幾年相城區快速發展,有很多資源值得去開發,就地取材,既挖掘了地方文化,又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知識,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目的。筆者所帶的班級專業較復雜,如果用單一的傳統語文教學方式上課,很多學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金秋十月,正是稻香蟹肥之時,愛吃螃蟹,并不等于了解螃蟹。筆者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了解把有關螃蟹的知識寫出來,然后再給他們一定的時間去搜集有關螃蟹的資料。有條件的可以利用網絡、書籍,沒條件的可以自己親自去訪問蟹農。并提出要求:利用網絡書籍的,寫明網名、書名(文章名、作者);請教蟹農的,要明確時間、地點、人物,且要把要問的問題提前準備好,請教時注意敬語的使用。一周以后,課代表交上來厚厚的一摞,有螃蟹的分類,有食用注意事項,有螃蟹的養殖方法,有蟹的生活習性等。在這些資料中,有很多學生都寫“蟹六跪而二鰲,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于是,筆者因勢利導,就把《勸學》這一課提前上了,重點闡述“善假于物也”的重要性,效果要比想象好得多。
珍珠是相城的一大特產,很多學生自家都在養殖。于是,筆者就在課堂上請幾個同學來描述一下取珍珠的整個過程。但上來發言的幾個同學,總是會被下面同學的提示、糾錯,并且方言和普通話交錯進行,這明顯是因為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足。中職生如果讓他們課下去聊,他們可能會滔滔不絕,但一涉及正規的場合,雖然動手能力很強,但表達時他們往往說不清楚,無條理,讓人無法聽清楚要領。上面這個案例,就可以說明這一現象。生活離不開聽說,聽說能力對提升中職生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尤為重要。針對這一點,筆者以《拿來主義》《貴在一個“新”字》《工商文明的基因》等課文為例,重點闡釋說的條理性、邏輯性。并且讓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了取珍珠的實際演練,再次整理、解說,并形成文字,一番努力下來,收獲是顯著的。諸如此例還有很多,像旅游專業的學生,通過對陽澄湖旅游資源的考察,制定開發企劃書,結合《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情與景的交融方法來編寫導游解說詞,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真切體會到語文的實踐性。
大語文的生活性體現了語文的實踐性。從西周的禮、樂、射、御、書、數,到今天的讀寫聽說,都說明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中職語文教學應通過實踐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做到“學以致用”,為學生的成才與職業生涯鋪墊好終身學習的基礎,從而順利實現主體價值。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12.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S].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1996.
[3]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關鍵詞]社會服務蘇北醫學院校人才培養
[作者簡介]李元棟(1981- ),男,江蘇沛縣人,徐州醫學院,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劉慎軍(1972- ),男,江蘇邳州人,徐州醫學院對外合作與交流處,副研究員,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對外漢語教學、高等教育管理;蔡紅星(1962- ),男,江蘇啟東人,徐州醫學院副院長、司法鑒定所所長,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法醫學、醫學教育管理。(江蘇徐州2210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于社會服務視角的蘇北醫學院校發展戰略研究”(項目批準號:2012SJD880045)的階段性成果和2010年徐州醫學院科研課題“蘇北地區高等醫學教育資源優化研究”(項目批準號:2010KJ3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4)15-0037-02
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高校職能的內涵必將隨著高校與社會關系的日益密切逐漸向深層次拓展。20世紀初,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校長范?海斯(Charles Richard van Hise)提出了非常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認為大學應成為燈塔,積極促進社會發展,成為社會服務必不可少的工具。這一思想強調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的密切結合,拓展了高校的職能。國外很多專家和學者都認為,區域高校社會服務的動力來自知識經濟的內在需要。有學者認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區域高校的發展具備了內部的發展張力。區域高校加強社會服務,具有適用性和必然性。
地方醫學院校開展社會服務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地方高等醫學教育既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承擔為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事業培養人才的重要任務,因此,應當更新觀念,深化改革,培養大批優秀人才,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服務。地方醫學院校能否認清自己在知識經濟中的地位,及時調整自身辦學目標與發展策略,為社會培養順應時展需要的優秀醫學人才,直接關系到地方醫學院校的生存和發展。
一、蘇北醫院校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分析
1.高等教育與區域協調發展是適應知識經濟時展的需要。在知識經濟時代,高等教育面臨諸多機遇和挑戰。當前,我們面臨的艱巨任務是:如何使高等教育適應知識經濟需要,并通過與區域的互動發展,實現我國社會綜合實力的跨越式發展。同時,區域發展對醫學人才的需求加大,高等醫學教育對區域發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高等醫學教育為區域發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為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質做出了積極貢獻。
2.國家提出“堅持醫學教育優先”的發展戰略。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醫學對于人類的生存、健康和發展,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愈發重要。人類自身的復雜,使癌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各種頑疾的威脅日益凸現,這些決定了醫學需要高層次的人才。醫學人才的培養非一日之功,必須從戰略的高度,早投入、大投入,方能奏效。發展高層次高質量的醫學教育,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2008年年初,教育部和衛生部在北京聯合召開全國醫學教育工作會議。周濟同志曾經指出,要“努力建設醫學教育強國”“把醫學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推動我國從醫學教育大國向醫學教育強國邁進”。
3.加快醫學人才培養是振興蘇北的需要。近年來,江蘇省提出從教育大省向教育強省邁進。要實現這兩大目標,必須大力發展蘇北高等教育,特別是醫學教育。醫學教育培養模式的特殊性,決定了要實現醫學教育強國、教育強省的戰略目標就必須優先發展醫學教育。作為人均GDP位居全國前列的江蘇省,理應率先加大對醫學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地方醫學院校承擔著促進地方小康社會建設,為地方培養醫藥人才、開展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的職能。無法穩定人才,難以留住人才,更難引進人才,嚴重影響了蘇北及全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整個蘇北地區醫學人才流失嚴重,高層次醫學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該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瓶頸之一。根據筆者2009年的調查,蘇北各大醫院的醫技人員中,博士生人數與蘇南、蘇中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蘇南地區三甲醫院醫技人員中,博士比例平均為6.12%,其中江蘇省人民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醫技人員中,博士比例均已超過10%,而蘇北地區三甲醫院醫技人員博士比平均僅為1.44%。由此可見,不論是從蘇北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分析,還是從作為本地區醫學教育機構發揮的作用分析,蘇北地區醫學院校培養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適應蘇北發展需求的高素質醫學人才,并通過輻射作用帶動該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具有必要性、特殊性和適應性。
二、蘇北醫學院校人才培養適用性調查――以徐州醫學院為例
1.徐州市及周邊地區的衛生狀況。徐州市現有各類衛生機構1213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56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2所,各類衛生機構床位3.05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2.78萬張。全市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24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1.18萬人、注冊護士1.2萬人。全市有鄉鎮衛生院156個,床位0.62萬張,衛生技術人員0.85萬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04萬人??傮w來看,城鎮居民有較充足的醫療保障。但是,徐州是個農業大市,轄區內農業人口眾多,廣大農村和鄉鎮醫療衛生水平低,農民的就醫服務水平比較低下,就醫難的問題比較突出。農村和鄉鎮衛生人才匱乏,總體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人才問題已成為制約農村和鄉鎮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2.徐州醫學院人才培養的適用性分析。高校首先要從本地區的實際出發,積極培養符合本地區發展和社會需要的人才,以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江蘇省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發展目標,為高等醫學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經濟保障,也在規模和質量上對江蘇的高等醫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期以來,徐州醫學院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著力強化社會服務功能,利用豐富的臨床和預防保健資源,為社會提供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保障和促進人民的健康。培養五年制本科醫學人才,是地方醫學院校的主要任務,也是高等醫學教育的重點。徐州醫學院長期以來堅持面向蘇北衛生事業發展,積極擴大辦學規模。從2005年起,徐州醫學院連續6年本科招生規模位居江蘇省醫學高等教育第一位,目前醫學本科教育在我省規模最大。據2008年調查顯示,蘇北五市二級以上醫療單位中,有56.0%的醫療骨干本科畢業于徐州醫學院;2009年的調查顯示,在蘇北地區工作的省內高校畢業的醫學碩士中,59.27%的人來自徐州醫學院。蘇中、蘇南高校的醫學畢業生雖然數量較大,但能到蘇北工作的很少,徐州醫學院為蘇北地區衛生事業發展做出的貢獻顯而易見。建校五十多年來,徐州醫學院已為蘇北地區培養出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適用性醫學人才。
三、蘇北醫學院校人才培養策略選擇
1.轉變觀念,培養社會服務意識。據全國性的地方高校社會服務調查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地方高校對社會服務的認識有了一定提高,認為高校應該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者并舉的占71.74%;關于地方高校是否應開展直接為地方社會服務的活動,選擇“應該”的占91.3%,選擇“不應該”的占8.7%①。這些調查充分說明,地方高校的大多數干部和教師認同高校的社會服務功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是高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重要內容,是貫徹以服務為宗旨、在貢獻中發展辦學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推進高校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要求。如果地方醫學院校能為地方開展有效的服務,政府和社會就會在財政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雖然高校與社會的聯系、合作日趨緊密,高校服務社會的能力也在不斷增強,但是部分醫學院校的干部和教師對高校開展社會服務活動缺乏必要的認同,不能正確處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三大職能之間的關系,服務社會的熱情不高,缺乏主動投身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的意識,因此,必須破除影響高校服務社會的觀念,提升高校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充分發揮蘇北醫學院校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堅持差異化戰略,培養適用型醫學人才。差異化戰略應成為蘇北醫學院校區別于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的獨特性品質。蘇北醫學院校不能和綜合性大學的醫學教育進行同質化競爭,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醫學教育產品需求的多樣性,也主要體現在辦學層次、服務面向、學生就業去向等方面。因此,蘇北醫學院校必須通過培養目標的差異性和學科建設的差異性發展,形成和凸顯自己的競爭優勢,合理設計人才培養層次,不斷適應蘇北的衛生服務需求。如針對社區和農村衛生人才不足、學歷普遍較低的現狀,組織專家開展城鄉衛生人才現狀、未來需求等方面的調研,據此做好衛生人才培訓的規劃。
蘇北醫學院校要根據實際,適度增加??茖哟稳瞬诺呐囵B,為社區和農村培養急需的專業人才。從2007年起,為加強農村和城市社區的衛生工作,根據中央和省市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緊緊圍繞江蘇省實施“農民健康工程”和建設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總體要求,徐州醫學院選招蘇北地區生源的學生作為蘇北地區定向生進行培養,定向生須與培養學校和定向地區衛生行政部門簽訂定向培養、就業協議。如果定向生畢業后定向到農村和社區衛生機構服務5年以上時間,憑就業單位出具的證明,經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后,由地方財政為其支付在校規定學制期間的培養費。這種“訂單式”培養方式,受到地方及考生的大力歡迎,為農村基層培養不少“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醫學人才,逐步緩解了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但是,目前的培養層次尚停留在??茖用妫磥砜梢苑e極探索本科甚至研究生層面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實現蘇北地區衛生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3.優化培養方式,服務區域發展。在人才培養方式上,可以從“開門”“出去”“合作”等幾方面入手,促進人才培養與蘇北地區發展的相互協調。
第一,“開門”辦學。人才培養培訓的形式要多樣化。以國家計劃內學生的培養為中心,兼顧各種形式的學歷培訓和非學歷培訓、全日制培訓和業余培訓、校內培訓和校外培訓等。同時,利用學校的各種教學及科研資源,積極為蘇北地區發展服務,如利用實驗動物中心為蘇北地區醫藥企業服務,建設并開放生命科學館進行中小學生科普教育,等等。
第二,“出去”辦學。堅持建立基地,開展繼續教育,培訓各級各類醫藥專業人才,如農村、社區的全科醫師培訓等。黨的“十七大”提出:“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备叩葘W校在建設學習型社會中負有重要職責。由于普通高等教育體系相對比較穩定,不可能及時滿足學習型社會的訴求,這就需要高校積極通過其他各種形式,及時而靈敏地滿足“全民學習”的需要。生命科學是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醫學人才的培養又是一個漫長的連續性學習過程,不能通過學校教育一次完成。對于廣大醫務工作者而言,終身學習尤為重要,地方高等醫學院校有責任、有義務承擔醫學繼續教育這一重任,為本地醫務工作者的終生學習創造良好條件和提供各種幫助。蘇北醫學院校應結合自身特點,積極探索為基層、廣大農村培養培訓醫藥衛生類高層次實用人才的具體形式和途徑,如各種委托培養、集中培訓等,為地方社會提供更大的人才支持。
第三,“合作”辦學。利用現有辦學條件以及與其他大學建立的合作關系,積極為蘇北各級衛生管理機構和醫藥相關企事業單位開展高層次研究生學歷教育和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教育。例如徐州醫學院可以和中國礦業大學合作,利用中國礦業大學MPA平臺和徐州醫學院醫學資源,設立蘇北地區公共衛生碩士培養中心,招收MPH碩士生,適應學習型社會的要求,提高醫學人才素質,提升醫療衛生事業的管理水平;可以利用中國礦業大學礦業學科的優勢,開設并加強醫學救援培訓基地的建設,突顯學科特色,爭做國內災害急救醫學的領跑者??傊?,蘇北醫學院校應進一步整合資源,切實提供咨詢服務,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醫藥衛生領域的重大問題,發揮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學而可行的政策支持。同時,針對自然災害等應急專項醫藥衛生需求,在國內率先開展醫學救援培訓基地的建設和研究工作,拓展相關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四、結語
蘇北地區醫學院校應該積極針對醫療衛生基礎薄弱、缺醫少藥嚴重的情況,堅持“扎根蘇北”的辦學理念,牢固確立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根本任務的思想,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根本,狠抓內涵建設;在人才培養模式上,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努力探索和推行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內化三者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總之,蘇北醫學高校要尋求大的發展,應該立足蘇北,準確定位,積極拓展發展空間,搶打地方品牌,主動將自身發展與蘇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緊密結合,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更好地為地方建設和發展服務。
[注釋]
①莫光政,李忠云.高等學校社會服務實證分析研究[J].中國農業教育,2001(4):22.
[參考文獻]
[1]郝壽義,安虎森.區域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2]劉在洲.地方高校特色化的本質特征與原則探討[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社科版,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