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自然資源管理基礎知識
時間:2023-09-06 16:52: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自然資源管理基礎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 培養模式 專業定位
1.研究背景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是地理科學下面的一個二級專業名稱,前身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2012年教育部將“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拆分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和“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兩個專業,從此“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退出本科專業的舞臺。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立足于地球表層特征及其變化、自然資源管理、環境保護、3S技術,相對應開設的課程有:地質學、自然地理學、國土規劃、地圖學、遙感應用、管理科學、環境科學、環境監測、環境經濟學、土地評價與土地管理、資源學、水資源計算與管理、景觀生態學、生態環境規劃、環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計量地理學、地質學、地貌學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與數字圖像處理等。培養目標為培養能在科研教育單位、相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自然地理過程、環境變化研究和資源管理、環境保護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
應用型人才是社會和國家進步的源泉,而如何培養應用型人才對增強國家實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全面提高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適應世界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和適應市場經濟體制下經濟建設、文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是當前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的重要任務。培養模式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其培養模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就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本科教育而言,它具有基礎性、實踐性、綜合性等專業特點。但如何深化改革,建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為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創造良好的條件,成為本專業成效的關鍵和核心?!白匀坏乩砼c資源環境專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從專業本身發展規律看,這是該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必須有先進的理論指導教學與實踐。從“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的市場競爭來看,就業市場是一個開放的市場,競爭既極為充分又日益趨向國際化。國際化的競爭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懂得現代化科技的應用型人才。
2.“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2.1培養目標和方向定位
培養目標和方向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據就業需求及其學科性質而設立,影響畢業生的就業方向。特別要針對以前“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如專業定位不準,主要方向不明確,研究范圍廣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專業定位過高,與市場需求不緊密,使學生面臨就業的困難;專業課程設置不夠合理,缺乏動手和實踐的鍛煉,影響了學生工作和實踐能力的提高[1]-[9]等。因此,“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既要明確本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能在科研教育單位、相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自然地理過程、環境變化研究和資源管理、環境保護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培養地理科學基礎扎實且應用能力強的德才兼備的專業人才”,又要明確專業方向定位——“土地測量技術與資源管理、環境治理技術、地理信息技術”,還要明確本專業畢業生的出路,即繼續深造及成為“地質氣象研究與勘探、土地資源管理、環保研究和開發單位”。
2.2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課程體系構建是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內容,對高等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在新培養方案中,優化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的課程體系,以適應本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首先,樹立“強化基礎課,特化專業課,優化實踐課”的基本指導思想。其次,確定合理課程體系的判別標準,即必須具有系統性、連續性、適用性,具有“寬、新、適”的特點:“寬”是指專業要求的基礎知識面要寬;“新”是指課程設置要反映國內外最新的管理方法,要獲取最新的知識;“適”是指課程設置和內容要適應當前的人才市場需求。根據上述基本指導思想和判別標準,構建“三個層面、五個模塊”的課程體系(見下圖)。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的課程體系,以適應本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三個層面”是指“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技術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三個層面,其中前者是后二者的基礎,專業技術課程是技術支撐,后者是前二者的應用;“五個模塊”是指“綜合地理課程模塊”、“土地資源管理課程模塊”、“資源環境保護課程模塊”、“技術課程模塊”、“基礎課程模塊”五個課程模塊。其中基礎課程模塊屬于專業基礎課程,技術課程模塊屬于專業技術課程,后三者屬于專業方向課程,它們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承擔起培養綜合素質高、實踐創新能力強的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人才的重任。
基礎課程模塊包括管理科學、環境經濟學、資源學、景觀生態學、水資源計算與管理、計算機制圖、人文地理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為目標,旨在通過探討地理、土地和環境之間相互作用機制,揭示地理過程、土地的變化(景觀變化)和環境變遷過程的動力學機制、演化規律及空間分布;通過課程設置讓學生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環境科學、人文地理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知識,這些課程是學生學習自然地理研究、土地資源管理、環境資源保護等專業方向課程的基礎,而且是學生今后從事相關研究和工作所必須掌握的基礎理論和知識。通過課程設置學習三個研究方向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基本規律,最終確立科學的研究觀念、思想方法,擁有專業素養,具備從事不同研究方向的基本素質。該模塊課程教學為基礎科學,是其他課程模塊的基礎。
專業技術課程模塊包括測量與地圖學、遙感概論、地理信息系統、計量地理學、遙感圖像處理、GIS設計與應用等主要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技術為目標,讓學生掌握測量、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空間計量分析等現代技能,學會數據獲取、遙感影像解譯、數學建模、地理信息系統軟件操作與應用等實踐技術。該課程模塊在培養模式層次劃分中屬于技術科學,既以理論課程模塊為基礎,又是專業方向課程模塊的技術支撐、相互融合、彼此促進。
綜合自然地理課程模塊包括地質學、自然地理學、地質學、地貌學、氣候水文學、土壤生物地理學等課程。讓學生掌握自然地理學環境的植物及植物資源、動物及動物資源、土壤及土壤資源等地球表層各自然要素的性質和特點,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環境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人類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等內容。對于重點內容,一方面要加強理論教學,另一方面要加強有關內容的實驗與實習,特別要加強野外實習基地的建設,改進實踐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掌握觀察土壤、生物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進行自然地理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將所學內容應用于實踐;通過直觀教學,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便于學生掌握。
土地資源管理課程模塊包括土地資源學、土地資源調查與評價、地籍測量與管理、土地利用工程、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土地政策與法規等主要課程,不僅讓學生熟悉土地資源管理與規劃開發的相關理論、具體要求、流程、方法和技術等,而且引導學生探索地理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術在土地資源管理和規劃開發中的價值和應用,學會從較宏觀、系統的角度解決土地資源管理和規劃開發中的問題。學習期間,學生應安排在相關單位,如國土、城建、農業、房地產及相關領域里實習,畢業后可以從事專門的土地調查、土地利用規劃、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規工作。
資源環境保護課程模塊包括環境科學、環境監測、環境化學、環境工程學、環境評價和環境生態學等主要課程。通過課程模塊的學習,學生掌握環境與資源保護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增強環境法制觀念;熟悉環境污染防治技術、自然資源保護原理與方法、國際環境規范及各類規范的相互聯系,提高運用環境與資源保護規范的能力。因此,培養學生既要掌握最近污染治理新技術,又需要熟悉主要行業的基本生產過程及技術,其主要內容涉及法律法規、產業政策、清潔生產及污染控制等多方面的內容,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展專業方向。學習期間,學生應安排在相關單位,如環境設計院、環境設計公司、環保局、與環境與資源保護相關法律部門等單位及相關領域里實習,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學生運用環境與資源治理、保護技術方法和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人才需求,為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貢獻,維護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結論與建議
本文所構建的“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主要體現在《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資環專業培養方案》。該培養模式主要表現為:(1)讓老師和學生都有了明確的目標,教學更具有針對性;(2)課程體系清晰了,各門課程的老師進一步認清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有效避免了過去“大雜燴”的問題;(3)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擴展學生畢業的就業渠道;(4)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不僅能提高在自然地理實習方法、掌握環境治理技術與法規,而且可以參加全國GIS技能大賽、計算機大賽,參與測繪實際工作。本文所介紹的“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在對本校本專業進行充分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學科體系及本校本專業的發展歷史和特色而構建的,希望可為其他院?!白匀坏乩砼c資源環境專業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吳云清,張莉.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創新立體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鄒家紅,袁開國,劉艷.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優化[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8(1):110-113.
[3]郭文炯,王玉明.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構想[J].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0,2:77-80.
[4]趙小風,黃賢金,李光錄,等.國內外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比較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3(4):73-79.
[5]趙筱青,談樹成.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重構與優化——以云南大學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5:93-98.
[6]鄧琳,于嘉,車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構與優化[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1):579-550.
[7]俞曉瑩,王春蘭,董力三.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探討[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9(2):63-64.
[8]許光泉,陳要平,李小龍,等.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生產實踐的探討[J].資源·產業,2005,7(4):85-88.
關鍵詞:地質公園 管理 鄂倫春旗
內蒙古鄂倫春自治區級地質公園是以火山地質遺跡為主,主要包括火山口、火山錐、熔巖流、熔巖臺地、熔巖隧道、天池、火山碎屑席、火山碎屑錐、堰塞湖等景觀資源,并兼有玄武巖剖面、峽谷地質景觀和河流濕地、森林、草場等自然景觀以及鄂倫春特有的民俗文化等人文景觀的地質公園。它是集山水于一體,融自然人文于一爐的綜合性地質公園。鄂倫春自治區級地質公園的特色在于其主要的火山地質遺跡和公園其他資源具有科學性、多樣性以及自然、人文景觀的協調性、融合性。其主要體現在:類型多樣的火山地貌,規模龐大的森林景觀,豐富多樣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濃郁的民俗文化,將科學考察、科普教育、休閑度假及觀光覽勝結合于地質公園的游覽之中。
對最典型的、具有科學價值、最易受破壞的地質遺跡,需要進行特別保護,應作為地質公園的重點保護區,劃入地質公園范圍內。區內最重要的地質遺跡景觀是火山地質遺跡,在范圍內具有代表性,因此,公園的核心是涵蓋稀奇火山地質遺跡點的分布區。體現鄂倫春自治區級地質公園的地質特征、火山地質遺跡完整性的區域應被劃入地質公園范圍。具有典型的、科學價值的同時具有極大旅游價值的地質遺跡景區,應該被劃入公園范圍內。達爾濱羅和達爾濱湖是火山作用形成的典型堰塞湖,其環境優美,目前已經開發成重要的旅游景區。公園類似的火山資源是開發休閑度假旅游產品的重要載體,也是目前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地質公園建立之前,公園已有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各一處,分別是內蒙古畢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達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雖然與上述的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有所重疊,但是有著本質的區別。地質公園由鄂倫春自治區級地質公園管理局管理,主要的保護對象以地質遺跡為主。地質公園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側重于以開發促保護,開發目的是更好地保護地質遺跡資源。因此,地質公園與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在管理方面協調關系,相互配合,明確各自管理職責,避免重復管理,互相推諉。地質公園內的這些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是鄂倫春自治旗為了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所設立的,但沒有對其的具體范圍進行明確的劃分和論證,只是給出了大致范圍。而鄂倫春自治區級地質公園的建立則劃分了準確的邊界范圍,明確了保護對象,為保護落實管理提供依據,同時達到了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公園保護自然景觀的目的,成效鮮明。
由于在實際的保護、管理與開發過程中,情況往往比較復雜。如公園面積太大或園區距離太遠都將不利于公園的統一管理和自身長遠發展,這些在公園規劃過程中都必須予以考慮。鄂倫春自治區級地質公園在申報時劃定了阿里河和諾敏河2個園區,但是由于地質公園的主要地質遺跡集中分布在諾敏河園區,并且阿里河園區與諾敏河園區相距甚遠,所以決定去掉阿里河園區,將原諾敏河園區范圍進行調整規劃為諾敏河景區、四方山景區和連接兩個景區之間的區域,以便公園的統一管理和長遠發展。
1. 實行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分離
鄂倫春自治區級地質公園內的地質資源所有權屬于國家,應設立地質公園管理局。管理局是代表政府行使監督、協調、控制、服務等職能的管理機構,作為國家資源所有者的代表依法行使管理權,并對地質公園所在地人民政府負責。地質公園的旅游經營權應歸企業所有,管理局不宜直接從事經營活動,應實行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離,由國家控股的旅游公司進行地質公園的旅游開發。
2. 協調好與其他自然資源管理機構的關系
由于地質公園范圍內包括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因此要統一協調公園范圍內的管理機構,對共同管理的自然資源應明確各自的職能和管理職責,以資源和環境保護為重點,協調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
3. 重視地質景觀的保護、宣傳教育和從業人員的培訓
要長期不懈地對本地質公園的從業人員和旅游者進行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關系的教育,處理好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各種矛盾,以實現地質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加強從業人員的培養和培訓,建立一支既懂專業又懂管理的高素質的管理人才。
4.加強專業技術與管理隊伍建設
營造良好的聚才、育才、用才環境,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的激勵機制;積極開展人才培訓和技術交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和補充,提高科技隊伍的整體素質,形成隊伍精干、業務精通、裝備精良的地質遺跡保護專業隊.
5.加強科普宣傳與教育
1.1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建設與創新
現代農業是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勢。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實現現代化,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的需要。從我國的發展階段來看,目前已經具備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能力。在我國的一、二、三次產業中,農業是最薄弱的環節。只有加強農業這個薄弱環節,才能使國民經濟協調發展,保證國民經濟能夠健康、持續地向前推進;只有發展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才能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只有建設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現代化,才能推進我國現代化的實現。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建設與創新將實現大地園林化、操作機械化、農田水利化、品種良種化、栽培科學化、飼養標準化和農村工業化。農作物有各自的生長時間,生長的環境也不同,利用現代化技術,將農作物的“時間差”、“空間差”進行科學搭配和組合,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逐步形成高產高效優質的生產模式。集約化、工廠化生產為基礎,建設人與自然相協調的生態環境,將種植業、養殖業、環境綠化及商貿、觀光旅游進行科學規劃,形成產業鏈,倡導“都市農業”。
1.2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建設與創新是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
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的招生規模在不斷地擴大,在專業設置上從農業經濟管理和土地資源管理向大經濟管理類專業擴展,學科發展的競爭對手,已經從農業院校擴大到綜合院校。從承擔各種科學研究任務和學科創新任務,為社會服務的功能看,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服務的對象是我國最大的弱勢群體和傳統的弱勢產業,課題來源少,經費支持水平低,因此服務的力度和水平也低。從教學科研條件和基礎設施改善看,雖然本學科和其它學科一樣,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為社會服務的功能,但常常被看成是軟學科因此得不到應有的支持,與其它學科的差距日益拉大。因此一定要加快發展,要抓學科建設和創新。在市場經濟下,學科設置應當面向市場,人才的培養要能夠滿足市場需求。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加強學科建設,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建設,要有自己本學科的特色,又要有適應市場經濟的新內容。各種評估和財政的支持更加劇了市場的競爭,哪個學科通過了國家的評估,就會獲得國家的資金的支持,在同行業之間,學術地位和學科優勢是參與競爭的法寶。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建設與創新是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
1.3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建設與創新依賴于人才的培養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與發展,農林經濟管理學科要能夠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學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是實際應用,微觀管理與農業教育等具體工作。因此,農業基礎知識和經濟理論的學習是所有學習的基礎,農業技術的學習是學以致用的根本。“三農”問題是農林經濟管理學科面臨的主要問題,實際工作當中新問題、新矛盾不斷出現,學生只有通過參加農業生產實踐和農業科學研究,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國家的建設與發展,歸根結底是人才的培養。培養人才是學科建設的根本任務,在課程設置上要注重文理滲透,多學科綜合與交叉,強化綜合化和通俗化教育,拓寬專業口徑。農林經濟管理學科不斷進行專業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加強課程體系建設,構建適應時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2結束語
關鍵詞:旅游地質資源可持續發展開發對策
旅游地質資源的涵義
關于旅游地質資源的涵義,不同的學者有著不同的認識,《中國旅游地質資源圖說明書》對旅游地質資源定義為“具有旅游價值的地質遺跡和與地質體直接有關的人類活動遺跡”。馮天駟在《中國地質旅游資源》中把地質旅游資源概括為“由地質作用形成的自然旅游資源都可稱為地質旅游資源”。本文結合《中國旅游資源普查綱要》中的關于旅游資源的概念,從旅游的角度為旅游地質資源進行界定,認為旅游地質資源應該是那些能夠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動機并能為旅游業所利用,由此產生經濟效應、社會效應和環境效應的地質事物和地質現象,它包括地質遺跡和地質體、與地質作用有關的人類活動遺跡和地質現象等。
中國旅游地學研究會陳安澤認為地質遺跡是地球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直觀、可讀性的天然記錄,是提供研究巖石圈、生物圈、水圈與大氣圈相互作用、地殼演化、海陸變遷、生物進化的樣本、典型和天然資料庫。它屬于自然遺產,是一種獨特的自然資源,它具有科研、教育、科普、生物環境、歷史與文化性。地質遺跡的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地質遺跡就是指地質景觀和地質現象。地質景觀是指在地質歷史時期中,在內外地質營力作用下,形成具有觀賞價值的保留在巖層中的生命遺跡和地質構造遺跡。狹義的地質遺跡是指古生物化石產地、古冰川遺跡、地質災害遺址及遺跡、地質構造剖面等。
旅游地質資源的特征
旅游地質資源是旅游資源中物質資源部分,因為它與地質作用、地質體密切相關,因而它具有自己獨特的特征。
(一)時空的定位性和永續性
旅游地質資源的時空定位性就是指旅游地質資源具有一定的時間和地域空間上的固定性。從地域上看,旅游地質資源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間,并具有不可移動性。旅游地質資源不僅占有一定的空間位置,而且還受巖性、構造、地貌、水文、氣象、水文地質、海陸分布以及人類長期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分布規律;從時間上看,旅游地質資源與其它自然旅游資源相比,季節性變化很不明顯,除氣候地貌外幾乎沒有季節性。突發性的自然災害和漸變性的地質運動、長期的外營力作用可以改變地質地貌的形態,但它們是難以預料的突變。特別是地質作用是非常緩慢的,對于人的生命和社會歷史而言,有些地質景觀和地質現象是不能用肉眼來判斷其增減,所以可以在旅游開發中忽略不計。因此旅游地質資源具有永續性。必須注意開發中的保護,否則這種寶貴的地質遺產就會消失。
(二)不可再生性
旅游地質資源的不可再生性是指人類活動或突發性事件破壞了旅游地質資源的物質部分時,這些物質就會受到損壞,不能恢復原貌。這一點告訴我們在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中,要注意保護,并進行科學的評價和可行性分析,使旅游地質資源得到永續利用。
(三)科普性
旅游地質資源既具有科學性又有普及性。與其它旅游資源相比,旅游地質資源具有更加突出的科學性。它們是天然形成的地質體或地質現象,具有某種典型性,對于地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有些旅游地質資源還是地學研究不可缺少的素材。因此,旅游地質資源開發會吸引很多地學研究者或愛好者進行研究、求知等學術旅游活動。同時,在旅游業發達的今天,增強旅游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旅游產品的品味,也需要開發旅游地質資源,并大力宣傳與之有關的地質科學知識,普及地球起源、演化等地球科學基礎知識,宣傳保護、愛護地球的意識,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質,讓游客既能觀光游覽又能使地學科學知識得到普及。
(四)時代性和變異性
旅游地質資源的時代性特征是指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科技的進步,原來不是旅游地質資源的事物和現象現在變成了旅游地質資源。例如,現在在日本已經開發了觀看火山噴發景觀,觀看火山噴發景觀已成為重要的旅游地質資源游覽項目。
旅游地質資源的變異性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以及人們對旅游需求的變化,原有的旅游資源會對游客失去吸引力,成為一般資源。
(五)文化特性
旅游地質資源具有文化屬性。它也具有美學觀賞性,文化的品味性。對于旅游地質資源而言,人們通過觀光、游覽等旅游活動得到對大自然美的享受,實現自我價值,也就是馬斯洛的五個層次的需要在享受旅游地質資源時都能得到滿足。這種文化屬性所蘊含的內容是豐富的。
旅游地質資源可持續開發存在的問題
旅游地質資源開發的基本形式是建立地質遺跡保護區,即地質公園。長期以來,一般人并沒有從科學的角度對地質公園予以關注,而更多關注的是它的旅游觀賞價值。伴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強度、范圍的增加,重旅游開發,輕遺跡保護,致使很多珍貴的地質遺跡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和保護,甚至受到破環,導致存在的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形勢嚴峻。
(一)對地質公園缺乏科學研究
目前很多人對地質公園的理解就是狹義的科普旅游和地質遺跡保護。許多地區的政府的有關部門在開發地質公園時,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學論證,評估與規劃,便匆忙開發。地質公園畢竟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在系統調查、研究及綜合評價方面,在工作的深度、研究程度方面,在多學科綜合性調查、研究等方面還不夠,需要地學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共同努力,以及社會各界宣傳,讓更多的人關心、研究和建設地質公園。
(二)地質公園環境問題凸顯
旅游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加重了資源供需的失衡,生態系統的破壞與環境退化成為地質公園地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特別是地質公園內的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使得地質公園已越來越受到建設性破壞。更有一些新建建筑物導致自然和人文景觀極不協調,破環了景觀的整體性、統一性。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旅游業發展迅速,又缺乏規劃和管理,部分民眾的生態意識較差。風景區內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廢物劇增。高密度的旅游人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為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比較普遍。
(三)地質公園開發障礙
旅游開發很注重景區的主題形象,由于我國景區多功能性,導致旅游開發主題形象不突出。有的景區既是森林公園又是地質公園、風景名勝旅游區等,顯得名稱混亂,造成主題功能不突出,多頭經營,使得很多景區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在旅游開發中,要進行充分的可行性論證,有重點地建設地質公園,特別是功能分區上要很好的進行規劃,使游客能夠在旅游中獲得豐富知識的同時還能夠獲得很多旅游專業知識。
(四)地質公園人力資源管理體制不健全
在管理體制上:地質公園景區管理體系的不健全形成人力資源管理的障礙。我國旅游景區管理體制尚未理順,特別是跨行政區的風景區,更是管理混亂。而沒有制度保證旅游景區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相當困難;在員工素質上,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和專業素質亟待提高,輕視培訓又不主動引進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情況一直未得到解決;在人員配置上,旺季工作人員不足,淡季工作人員閑置;以上方面都是我國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另外其他一系列阻礙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如市場營銷,地質公園與其他各旅游利益主體關系問題,也深深影響著地質公園的可持續發展。
旅游地質資源可持續開發對策
在可持續發展理論及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戰略轉變思想的指導下,旅游地質資源可持續發展要采取的對策:
(一)實行產學研一體化開發模式
地質旅游作為一種高品味的科學旅游活動,其科學含量與科技含量必須在景區的開發、建設和保護中得到充分體現。政府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導促進產學研結合,充分調動企業、高校、科研單位的積極性,促進行業協作,推動理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共同促進地質景區的發展。
(二)開展生態旅游
生態旅游是協調人地關系的重要選擇,生態旅游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旅游形式。生態旅游同其他旅游產品相比較,在景觀上具有一定的壟斷性、活動的自然性、內容的文化性和教育性。地質公園內的地質遺跡具有典型特征和壟斷性,開展生態旅游是符合地質公園建設要求的。在生態旅游活動中,游人不斷探討自然奧秘,揭示自然規律,并受到生動的環境保護教育。
(三)加強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
地質旅游資源的特點要求高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其應該具備地理學和環境學等方面的知識。地質公園要科學合理地安置員工,挖掘員工的潛力,對員工進行旅游地學知識的培訓。
(四)嚴格控制地質公園的容量
小型化的旅游規模是地質公園生態環境質量的要求,所以地質公園游客的數量要在合理的范圍內。旅游景區必須認識飽和與超載的危害性,應隨時掌握旅游景區的客流量,關注可能引起飽和和超載情況的發展,設法采取一定的措施將游客數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五)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品牌優勢
地質公園的促銷是指向潛在的旅游者傳播旅游景區產品和服務的內容和價值,是地質公園的產品和服務被大眾所知曉,以建立潛在旅游者對景區形象的認知。旅游景區產品促銷要突出產品特點,強化競爭優勢,樹立品牌優勢以便刺激旅游的需求,以引導旅游的消費為目的。
(六)加強地質公園的危機管理
危機管理意識是現代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地質公園發展危機可能是周圍地質地貌環境的穩定性、災害性自然及天氣情況等引起,也可能是由景區以外的大環境引起的。建立地質公園危機預警系統,才能隨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
(七)走循環經濟發展的道路
不論是在旅游開發、設計和經營過程中,都要堅持循環經濟的道路,合理的組織旅游產業,進行旅游開發,并注意對環境的保護,從而探索出一條新的旅游經濟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孫文昌.現代旅游開發學[M].青島出版社,1999
2.牛繼強,徐豐.廬山地區地質地貌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
關鍵詞:石灰巖 礦山 恢復 治理
中圖分類號:X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a)-0240-01
石灰巖礦產屬于典型的非可再生自然資源,它構成了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實踐表明[1,2],石灰巖礦產已經被廣泛的運用于建筑、農業、輕工、食品、石油、冶金、化工等領域中,并在經濟發展和城市化推進過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我國,石灰巖分布面積高達130萬km2[2],而關于石灰巖礦產的開發利用已成為了諸多地區經濟發展的動力[1]。然而,許多石灰巖礦山剝離、掘進、選礦產生的廢渣(石)占用土地,并同時導致了嚴重的粉塵與噪聲污染、生態環境惡化、景觀破壞等問題[1,3]?;诖?,石灰巖礦山的環境、綠化和生態恢復越發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1-5]。因此,本文對石灰巖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成果進行了梳理,旨在為石灰巖礦山的恢復治理提供建議。
1 礦山恢復理論
礦山恢復治理是的關于全球性討論始于20世紀70年代。1973年3月在美國召開的“受害生態系統的恢復”國際會議開啟了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全球性序幕[6],1980年Caims主編的首部《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過程》則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受損生態系統恢復過程中重要生態學理論和應用問題[7],而1991年創刊的《Restoration Ecology》雜志代表“恢復生態學”走向了成熟[2]。礦山生態恢復是包括地貌再開發、生產能力恢復、生態綜合性、經濟和美學價值等的多學科課題,它主要涉及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基礎理論[2]:
(1)可持續發展理論,即既需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能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的發展。這既要求加強對采礦前后生態資源的調查和研究,還要運用景觀生態學的原理使新建景觀和周邊景觀和諧地融合在一起以提高其經濟、生態和美學價值。
(2)恢復生態學理論,這是研究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的技術和方法及其生態學過程和機理的學科。它在加強生態系統建設和優化管理以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等方面極為重要。
(3)景觀生態學理論,即人們需要合理規劃遭受礦山開采破壞地區的土地用途、建立新景觀。這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旨在通過景觀生態建設來對原有景觀要素的優化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調整或構造新的景觀格局,最終實現優于原有景觀生態系統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等效果。
2 石灰巖礦山采礦的主要問題
經濟高速發展促進了包括石灰巖在內的各種礦產資源開采,而城市化推進帶來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速了石灰巖礦山的開采。研究表明,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和礦山開采及礦山環境治理技術落后等加重了礦山地質環境的破壞[3, 4]。總結起來,石灰巖礦山的開采主要帶來了如下環境問題[2]:
(1)地貌及生態破壞。石灰巖礦山主要分布在丘陵或低矮山丘區并往往采取露天開采的形式。礦山開采的第一步便是砍伐地表的林木、叢棘和雜草并進而剝離地表的覆蓋層。開采過程中,由上而下的分段開采方式改變了礦區的原始景觀,這同時也破壞了地表的植被和原有動植物的生存環境。
(2)地質災害影響。礦山的開采改變了地表結構和地面應力,不合理和不規范開采的礦山會產生大量的陡壁、陡坎和邊坡并引發山體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堆放于礦體的溝谷中或低洼地處的廢棄渣石可能會形成新的不穩定荒丘或影響地表大氣降水的排泄及地表徑流。受暴雨的沖刷或地表水的浸泡,堆場往往還可能發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富地下水礦山的開采還可能出現涌水或導致污染物下滲污染地下水。
(3)環境污染。礦山采礦活動會產生粉塵、廢氣和噪聲污染。粉塵主要來源于礦山爆破的爆堆起塵,礦石破碎、裝卸、運輸及運輸車輛行駛揚塵和廢土石堆的風力二次揚塵等。廢氣來源于礦山爆破時炸藥釋放出的CO、CO2和NO等氣體。噪聲源來自于礦山爆破時產生的爆炸噪聲和礦山機械作業時產生的噪聲。
3 石灰巖礦山生態恢復治理
石灰巖礦山生態恢復分為采礦區“邊坡復綠”和“廢棄地恢復”兩種類型[1-3,5-7]:
(1)礦區邊坡生態恢復方法是指對采礦殘留礦柱和邊坡陡壁(坎)采取必要的整治措施,在減輕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和排除安全隱患后采用特殊的方法進行生態恢復。由于不同礦區的地層巖性、坡度和坡面松散程度等存在差異,目前國內外主要采取噴播綠化護坡、客土植生植物護坡、土工網墊植草護坡、框格護坡、生態石籠護坡、植生帶(袋)護坡、香根草技術植被護坡、人工植生盆法護坡、平臺法護坡等邊坡植被恢復方法以實現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2)采礦廢棄地的邊坡復綠技術是指對采礦后的廢棄地進行生態恢復。礦山廢棄石渣、石粉占據地表上層阻礙植物生長,常見的有對石渣進行換土處理或地表壓覆客土。在此基礎上,輔以其它栽培措施的辦法,如采用大穴、大苗和帶營養缽移栽。
4 結語
石灰巖礦產資源的開采在推動經濟和城市化,它同時也因引發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而制約了礦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改善石灰巖礦區面臨的地貌及生態破壞、地質災害、環境污染等問題,人們提出了采礦廢棄地恢復和邊坡復綠兩種類型的石灰巖礦山生態恢復治理方法。這些方法涉及多學科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因此需要綜合多方面的生產和研究以探索礦山生態環境恢復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陶建軍,李西.石灰巖礦山植被恢復初探[J].草業與畜牧,2007(7):18-21.
[2] 楊濤,彭立君,武富強,等.石灰巖礦山生態恢復方法和實踐[J].礦產保護與利用,2009(2):37-42.
[3] 徐升華,孔維健,劉躍平,等.石灰巖礦山植被復綠技術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22):4636-4638.
[4] 賈德旺,呂寶平,賀漢庭,等.濟寧市嘉祥縣石灰巖礦山地質環境評價與治理[J]. 山東國土資源,2006,22(5):54-57.
[5] 溫慶忠.廢棄石灰巖礦山植被恢復方法探討[J].林業資源管理,2008(4):108-111.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衛生職業教育;思考
2015年11月10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提出供給側改革[1];2016年1月27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為實現我國生產力水平整體提升,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2]。供給側,是經濟學上的概念,與需求側相對,主要涵蓋勞動力、土地和自然資源、資本、制度、創新五個方面[3]。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用通俗語言闡述了這一經濟學觀點,即供應是為了自己的需求,需求是因為市場有人供應,供給能夠自動創造需求,需求能夠自動適應供給的變化[4]。供給側改革的含義,從提升供給質量為基礎,用改革的方式促進系統內部各單位的創新,實現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移除供給方面的有限制管束,激發市場潛力,提升經濟活力。高職衛生職業教育關系到人民的生命與健康,那么衛生職業教育提供的人才能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已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階段性挑戰。應該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從專業改革入手,衛生職業院校聯系自身專業結構,結合社會專業需求進行結構性調整,為衛生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機制蓄力,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筆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長時間思索,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見想法,現簡述如下,以供參考。
1專業的動態調整,避免變成“雞肋”
近年來,隨著大學擴招,衛生職業院校專業的數量只增不減,重復設置的現象更為嚴重,但在這些專業中,據統計大約20%已成為“雞肋專業”。這里的“雞肋專業”主要指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就業率低下的專業[5]。當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雞肋專業”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其實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比如某個專業在特定的時期比較熱門,許多院校便都去申辦,造成“千校一面”的局面,形成惡性競爭,結果造成畢業生質量參差不齊,最終影響了就業率,間接的也影響了專業的未來發展。但經過一定時期的市場調整之后,這些專業又會在市場上重新火熱起來。因此,高校在進行專業培養時,應該考量自身專業特色、辦學理念及傳承辦學傳統,主動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要適度超前,堅持調整與改造,淘汰與增設相結合,同時以招生計劃為導向,發揮就業市場的調控作用,提出靈活多變的專業發展對策,建立專業結構動態調整的格局,實現專業配置的不斷優化。在此基礎上,還要設立高校專業調整機制實施方案,將主體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納入高校畢業學生就業情況調查整體工作中,將第三方的獨立、公正調查研究結果轉化為高校專業配置與優化的重要依據,為招生計劃的科學決策提供數據型支持。
2課程設置的動態調整,實現課程設置的“訂單化”
加強校企合作是高職衛生職業教育的要求,并且要實現課程內容上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但是,由于高職衛生院校由于辦學條件等等條件的限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理論性課程多,實操性課程少;知識性課程多,方法性課程少;必修性課程多,選修性課程少;專業性課程多,素質方面課程少等問題[6]。這就要求我們在課程設置的同時,要本著校企共同參與的原則;以能力為本位原則;有針對性的原則;學生可持續發展原則來完善課程體系[7],促進課程類型多樣化。衛生職業高校的生源多為高考生及部分三校生、單獨自主招生。生源的多樣化形成學生基礎知識不均衡的局面,因此課程設置過程中應該堅持多樣化的原則。首先,為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應該重視通識教育在科技、人文、技術等新事物方面發揮的作用,為適應社會需求而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通識教育的作用發揮,應該建立在高校儀式教育高效性的基礎上,引領學生關注公共服務等社會活動。同時,應注重基礎知識與實用性項融合,實現人才培養方案與社會需求的無縫對接,利用一些新的教育技術和先進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實現個性化教學。其次,根據社會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學生自身特點,高職衛生職業教育可依托“訂單”模式而進行實踐類教學,探尋多元化教學的道路,開設實用性強、質量高的公共選修課程,也就是企業需要什么能力,我們就設置什么樣課程,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激發學生的發展潛能。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適應社會需求發展的要求
衛生職業教育的供給側改革來了,那么,我們的教師應該做些什么呢?在2016年,向廣大教師提出殷切期望:“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8]。而目前高職衛生院校教師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有:年輕教師多數是從一個校門走進另一個校門,缺乏臨床工作經驗;專業教師多為非師范專業畢業,教學技術及教學技巧欠缺;高校系統內教師競爭壓力小,缺乏上進心;教師故步自封,不求進取,缺乏創新創業魄力。面對以上困境,教師自身素養的提升,以及高校內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需從根本上進行完善。首先,創新教師培訓工作發展思路。師訓工作緊緊圍繞學生發展的需要、教師成長的需要、學校與教育發展的需要,教師培訓突出“三性”:實用性、實效性、常規性;其次,要深化人事管理改革,打破鐵飯碗和平均主義,建構科學的分配制度,重塑激勵機制,真正做到庸退賢進、優勝劣汰,做到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從而引領教師認清高校系統結構優化趨勢,促使教師轉變發展觀念,做到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提升自身雙師素質;最后,為實現學校的可持續性發展,學校內部建立自我完善的良性競爭機制,以開拓、研究高校教師及各部門員工以腦力勞動入股辦學新道路的方式,提高教職員工心懷學校發展、努力培養人才的積極性,激發學校整體活力衛生職業教育的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筆者的一些淺薄想法希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所有同仁能開拓思維,把衛生職業教育越辦越好,滿足人民對健康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姜朝暉.以供給側改革引領高等教育發展[J].重慶高教研究,2016,4(1):123-127.
[2]魯彬之.從“供給側”視角考慮職教問題[N].中國教育報,2015-12-17(10).
[3]劉云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教育怎么辦?[J].教育發展研究,2016(3):1-7.
[4]喬春華.供給側改革與高等教育發展[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7(2):113-117.
[5]熊花,黃弘.產業轉型升級視角下江西高職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討[J].職教論壇,2016(10):65-69.
[6]呂景泉,馬雁,楊延.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9):15-19.
[7]朱永新.教育供給側的結構改革大有可為[J].同舟共進,2016(4):25-26.
[關鍵詞]陜西民辦高校 體育教學 因素
[作者簡介]李學華(1974- ),男,寧夏中寧人,西安外事學院,講師,西安體育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為高校體育教學與訓練。(陜西 西安 710077)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0年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陜西民辦本科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0JK253)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05-0160-02
陜西是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搖籃,研究具有中國民辦教育特色的文化具有現實的意義。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民辦高等教育發展日趨成熟,在短短二十年時間里,從教育培訓到學歷教育以及被國家納入國家統招序列的高職、本科,甚至是研究生教育,都展示了民辦高等教育高起點、高水準、發展迅速的特點。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指出大力支持民辦教育。在這樣的良好契機下,研究陜西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學,對發展民辦體育事業具有重大的意義。體育教學活動是促進大學生身心和諧發展,思想品德、生活和體育技能于一身的身體活動教育過程,是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為國家培養棟梁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探究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學,對受到主要影響的教師隊伍建設、學校體育資源及體育課教學模式等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能夠為民辦高等教育體育課程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西安外事學院,西安歐亞學院、西安翻譯學院、西安思源學院、西京學院、西安培華學院6所民辦本科高校,124名專職體育教師。
2.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查閱相關期刊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為本研究奠定基礎。座談調查法:與6所民辦高校體育部主管體育教學的教師,針對教師隊伍現狀、學校體育場地資源及體育課授課模式等進行深入交流。數理統計法:對獲得的數據,根據統計學原理進行處理。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1.教師隊伍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是彰顯學校辦學實力和教育特色的窗口?,F代教育的不斷發展,使得教育不斷改革與創新。民辦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的組成有其特殊性,教師來源主要有三個部分:自己培養的教師,公辦高校退休的專家教授,聘請校外兼職教師。到目前為止,民辦高校體育教師的構成主要是前兩部分。教師素質水平的高低是影響體育教學的主導因素,通過分析,教師的年齡、職稱和學歷結構呈非正態分布。
一是教師的年齡、性別結構。從表1可以看出,陜西省民辦高校體育教師的年齡和職稱結構不太合理,青年教師偏多,中老年教師較少,50歲以上年齡的教師全部是公辦學校退休的老教師。這樣的年齡分布一方面表明陜西省民辦高校具有一支年富力強的體育教師隊伍,具有強勁的后勁與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暴露出民辦高校由于建校時間短,往往缺乏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中年體育教師作為科研及教學工作的帶頭人,這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速度。表2反映出陜西省民辦高校女體育教師比例過低,影響了女生對體育教學內容的個性化和心理需求。
二是教師的職稱結構。職稱結構指教師隊伍內部各級職務的比例,是反映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指標。目前陜西民辦高校體育教師的職稱水平,總體都比較低,而陜西省民辦高校教師的職稱比例沒有達到這一標準。副教授以上職稱,除了有1人為民辦高校自己培養外,其余全部是學校聘請的專職教師,其中講師比例達56.45%,助教比例達36.29%。這樣的職稱結構不合理。高級職稱少而中級、初級職稱多,必然會導致學術滯后,科研停滯不前,應引起充分的重視。目前6所本科高校每年參加體育課的學生人數約為5萬人,這樣計算,師生比達到1∶400,即便是加上兼職教師,也遠遠超過教育部規定的1∶150的師生比。從長遠看,中青年教師是高校體育教學的主力軍,穩定而具有進取心的教師隊伍是高校形成良好體育氛圍的關鍵因素,民辦高校應著重解決體育師資方面存在的問題。
三是教師的學歷層次。學歷結構指教師最后學歷的構成狀況,是反映體育教師文化水平及專業技能的重要指標。隨著本科教育的普及以及研究生教育的開展,體育教師具有本科學歷已逐漸不能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隨著《綱要》的出臺,民辦院校各自出臺了相應的教育規劃,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招聘教師時,要求至少是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目前陜西省民辦高校體育教師具有的研究生人數為25人,包括在讀人員,占教師總數的20.16%,見表3。如外事學院制定的“十二五”教育規劃表明,到2013年要使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比例達到部門的80%。因此,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學校要有鼓勵政策或獎勵機制,共同提高體育教師的學歷水平。如歐亞學院,考上體育碩士的研究生,學費報銷70%。體育教師的學歷水平明顯滯后,勢必影響民辦高校體育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
3.體育課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在具備豐富教學經驗基礎上,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而圍繞某一主題形成的穩定且簡明的教學理論框架及可操作的實踐活動方式??v觀6所民辦高校體育課教學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思源學院為代表的選項課教學,另一種是以外事學院為代表的普修課加選項課教學,見表4。教學模式的選擇大多和體育教師的專項能力和業務水平有關。自2002年教育部頒布《全國普通高校學校體育課程指導綱要》以來,對體育教師的角色轉換提出了要求,要求實施者轉變為體育課程的設計者。這兩種教學模式的選擇,無疑對推動體育教學改革、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有積極的作用。對體育教師而言,授課的專項性更強了。通過調查發現,約有80%的教師現在教授的項目與其在大學所學的專項不符。因此,積極進行體育教學改革,能使體育教學更有特色,但不能忽視對體育教師專項業務能力的培養。
三、體育教學主導因素之間的關系
體育教學需要多種條件具備才能順利實施,體育教師、場地器材、教學模式缺一不可。教師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因素,體育場地器材是體育教學的根本保證,教學模式是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舞臺。針對當前影響民辦高校體育教學因素的剖析,要加快貫徹《全國普通高校學校體育課程指導綱要》,以適應高校體育教育的新要求。
四、結論與對策
1.結論。一是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滯后,年輕教師是主力軍,教師職稱結構不合理,面對教育發展趨勢,要逐步提高教師研究生學歷的比例。
二是當前陜西省民辦高校的體育場地建設處在一種保持和停滯的狀態,新建場館和場地由于受學校土地使用有限的影響,使學校的體育活動場地顯得比較緊張。
三是教學模式的多樣化,使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基本能滿足學生的需求,雖然能促進體育教學不斷發展,但創新的、時尚的項目不多,對民辦高校體育教學提高,體育精品課程的建設,突出體育特色,還有一定的限制。
2.對策。一是轉變教師隊伍的觀念,主動適應當前的教育環境,采取培訓和外出進修的辦法,加強教師對新興體育項目的學習和培訓,不斷滿足學生的需要。鼓勵或獎勵教師進行繼續教育,不斷提高學歷層次,提高體育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和專項水平。
二是要重視室內體育館和風雨操場的建設,加強現有的或已老化的體育場地建設,改善體育教學條件。發展體育場館經營,擴大資金來源。同時,希望政府能給予土地政策支持,以解決學校教學用地的矛盾。
三是積極挖掘校內體育自然資源,引進新興、時尚的體育項目,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不斷滿足學生的需求,爭創體育教學品牌。
[參考文獻]
[1]韋群杰.21世紀高等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新模式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