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6 16:52: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農業可持續發展
人們可以長久的生存下來,依靠的就是農業。只有農業能夠得到好的發展,國家才能保證更加穩定的糧食儲備。另外,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情況需要農業的發展程度來進行衡量的。想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就無法不對農業生態保護進行關注,我們需要合理的保護生態環境,對我國的農業生態結構進行科學的調節,實現農業可持續進步。因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最關鍵的問題,所以,只有對農業生態環境不斷的改善,才能夠真正的實現可持續發展農業的目標。
1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問題
1.1農業生產結構不科學
農產品種類非常單一。農業區域的重點目標就是保證全國所有地區所需要的農作物的使用用度,當中還要包含喂養牲畜禽類等的糧食用量;而且我國還有很大面積不合理開發使用的山地以及草原。高速發展的農業范圍以及農業機械水平的快速發展,就直接給地下水開采量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目前,用水量已經超過了標準量,最終造成土地表面出現沙化情況,將鹽堿地面積增長了。尤其是還在城市旁邊建立大規模的養殖基地,只會直接增加用水量,給農業生態環境帶來了更大的負擔。
1.2農業自然災害增多,危害增大
人們過度的對森林濫砍濫伐、荒地開墾,直接造成了地表植被嚴重受到損害的情形,擴大了出現自然災害的幾率。極有可能出現水土流失災害,土壤當中微量元素的大量流失,讓土壤養分流失,大地變得更加無養分。還可能出現土地沙漠化,讓耕地開始被吞沒,可耕種土地面積逐漸減少。還會出現全球變暖情況,直接造成旱災或者洪水泛濫情況。一旦不關心對生態環境進行改變,農業受災范圍就會逐漸增大。
2做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2.1做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教育宣傳工作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可以促使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功能不僅僅具備生態功效,同時能夠行之有效的將人們的實際生活品質提升,確保人們的食品安全。想要更好的將生態農業環境改變,就要確保人們群眾有非常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同時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深刻到人們群眾心中,讓群眾思想覺悟提高,增強群眾法制概念,同時是增大環境保護宣傳最根本的目標。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要從最根本的導致農業生態環境出現問題的原因著手,徹底的解決這些污染源,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降低垃圾的出現幾率,這些方法,都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增強了保護農業生態保護環境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
2.2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
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和使用,需要對農業可耕土地面積進行合理使用和開發。國家有關部門要對可耕地進行科學的劃分范圍和種類,對農業使用土地積極的開展保護措施,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內部使用的耕地面積嚴格掌控,提升土地農業耕地資源的使用率。要合理開發使用水資源。例如:我國的貴州因為不合理使用肥料造成土壤出現了酸化板結的情況,給農業生產帶來了非常大的危害,同時將不合理使用肥料改善同時使用有機肥料,能夠將農業生態環境進行改善,發揮不可估量的效果。
2.3對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
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同時發展農業要關心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工作,確保農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要積極使用有效方法進行治理。因此,就需要加強建設農業基礎設備,確保農業進步。保證農業和我國科學技術以及經濟水平共進步。農業生態環境的快速進步的首要環節就是加強建設農業基礎設備,通過將基礎設備健全來實現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
2.4重視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
根據我國目前的農業生態環境狀況,我國政府開始頒布了一些有關的環境保護法律??墒歉S者不斷發展的社會經濟水平,出現了更為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改變完善有關的法律規范已經勢在必行。因此,國家要充分了解法律法規健全的重要程度,有關單位要保證做好立法工作,提供了實現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
2.5將技術方面的優勢發揮到最佳狀態
農業環境安全評價體系當中要使用監測和普查技術,能夠更好的將環境質量改善,同時將已經成熟的生物技術以及各種有關技術進行推廣使用,將農藥、化肥等農業資源合理使用效率提高,降低因為這些導致環境受到損害的幾率。加上,推廣農業技術管理系統,不斷對農業技術管理改善,將綜合防治技術建立起來,利用實踐經驗,科學合理的對使用結果進行技術的選擇,從而獲得更為有效的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技術。
2.6不斷強化組織領導和宣傳教育作用
每層政府和領導階層需要加強生態保護觀念,才可以確保農業可持續進步,利用有關會議的展開和有關規章制度的確定,構成健全的法律系統,同時要農業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健全的法律系統當中的規范制度進行,將財務人員的自身素養提高,從而提高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管理水平,促使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提高。
總而言之,人類在長時間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充分的了解到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性,同時農業生態環境的進步能夠帶給經濟快速發展積極效果。只有農業生態環境得以有效保護才能保證農業可以持續發展下去,在比較牢固的生態環境當中使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加強基礎設備利用、使用科學技術等來幫助農業可持續進步,保證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發展能夠共同進步,保證我國總體經濟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
參考文獻
[1]王新宇.淺析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及治理[J].化工管理,2016,11:254.
1.1農業生態補償的內涵
農業生態補償是指為了改善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或恢復農業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農業生態受益者對農業生態服務者(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者)所給予的多種方式的利益補償。農業生態補償作為生態補償的一種具體形式,除具有生態補償的基本特性之外,更具有針對性。農業生態補償的對象不僅涉及如農業生態示范園區、退耕還林、保護性耕作等農業的生態建設,還包括對農業生產領域內的環境保護,尤其是對水資源污染、農用化學投入品使用、鄉鎮企業“三公”污染等污染防治問題。
1.2農業生態補償的必要性
1.2.1緩解農業生態環境壓力的需要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科技日益進步,傳統農業逐漸向現代化農業轉化,農業生產者在獲得經濟收益的同時,我國農業生態環境卻面臨著農業資源短缺和農業環境污染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在農業資源上,農業生產者采用不科學的方式使用農業資源,導致我國農業資源嚴重短缺,如不科學的用水方式,導致水資源短缺;二是在農業環境污染上,我國農業主要面臨著農業生產者盲目加大化肥、農藥和農用地膜的使用、城市工業污染轉入農村等問題,這嚴重影響我國農業的生態環境。農業生態環境承受的壓力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保育和改善生態環境迫在眉睫。
1.2.2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需要我國農業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保障了工業和城市的向前發展,但農業生態環境卻面臨著嚴重破壞和資源的耗竭。由于農民長期處于弱勢地位,缺乏先進的生產技術,由農民承擔保育和改善生態環境的責任顯然有失社會公平的基本原則。農業生態補償制度可以平衡農業生態效益與農民經濟利益之間的關系,通過經濟或者技術等措施來彌補農業生產者的經濟損失,實現了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2我國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存在的問題
2.1缺乏法律體系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目前,我國關于農業生態補償制度的法律規定散見于一些法律法規之中,缺乏法律體系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首先,2014年《環境保護法》第31條明確規定國家建立和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雖然明確了生態補償制度的法律地位,但2014年《環境保護法》并沒有對生態補償制度的具體內容作出詳細規定,缺乏可操作性;其次,《農業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環境單行法只是對農業生態環境中一類或幾類要素的生態補償作出規定,沒有從整體的角度把握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缺乏完整性;最后,各省市制定的《農業生態保護條例》只能適用于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具有地域性限制,不能跨區域解決農業的生態環境問題,缺乏系統性。為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法律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我國急需出臺全國范圍內具有普遍適用效力的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同時出臺配套實施細則,以提高農業生態補償的可操作性。
2.2補償的具體內容不明確
我國環境問題采用“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誰利用誰補償、誰破壞誰恢復”的基本原則,這對農業生態補償具體內容的制定具有指導作用。但是,由于《生態補償條例》仍未推出,我國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具體內容仍不明確,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補償主體和補償客體范圍不明確。補償主體享受著農業生態環境帶來的生態效益,補償客體卻承受著因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帶來的經濟損失。根據我國農業生態補償相關法律規定,農業生態補償以政府為補償主體、以農業生產者為補償客體,卻沒有覆蓋全部的補償主體和補償客體,如企事業單位、農業生產者等并沒有納入補償主體范疇;二是補償標準不科學,影響農業生產者參與的積極性。標準的不科學不單單只是表現在法律對補償的界定不明晰,還表現在補償標準不透明、“一刀切”、補償標準過低等。例如,《湖北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規定:“畜禽養殖廢棄物和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農業投入品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生物農藥和生物有機肥的推廣使用等逐步實行農業生態補償,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但是,從該條例實施以來,湖北省政府并沒有出臺補償的具體辦法,因此很難確定農業生態補償的標準;三是措施簡單且缺乏長效機制,無法完全彌補農業生產者的經濟損失。補償措施包括實物補償、資金補償和項目支持等措施,目前我國主要以資金補償為主,依靠國家財政轉移支付對整個農業生態環境進行補償,但由于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等條件存在差異,補償標準缺少結構性和針對性,很難改善和保育我國的農業生態環境。
2.3缺乏有效的補償監管機制
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實施,不僅需要法律明確規定其內容,還需要有效的監管機制保障農業生態補償機制的落實。目前,在我國農業生態補償實施過程中,補償的監管機制還不健全,主要體現在:首先,監管部門權責不清,導致監管不到位。農業管理涉及到農業、環保、國土資源、財政等多個部門,這些部門對管轄范圍內農業生態補償都具有管理權,管理者常常以多頭管理為由相互推諉而不履行監管職責,或者出現重復監管和監管盲區;其次,農民的監督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實現。作為農業生產的主體和農業生態補償的直接受益者,農民應該是農業生態補償最有動力的監督主體。然而,我國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運行具有強烈的行政色彩,農民對農業生態補償相關法律和政策不夠了解,不能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最后,社會監督機制缺少。農業生態補償實施的效果不僅影響利益相關者的經濟利益,還關系到整個農業生態環境的生態利益,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獲得的生態利益會惠及社會每個成員,社會成員有權監督農業生態補償措施是否落到實處。農業生態補償制度實施情況的監管,除了有利益相關者的監管外,還需要加強社會中間層的監督力度。
3借鑒國內外對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經驗及啟示
3.1國外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經驗
國外在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實施上具有豐富的成功經驗,對我國構建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首先,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農業生態補償法律體系。國外很多國家明確農業生態補償機制的法律化、制度化,建立了一套完善農業生態補償的法律體系。例如,美國在環境保護、生態補償,特別是農業生產、濕地再建等方面已經形成完善的法律體系,幾乎各個行業的單行法里都滲透著生態補償。德國也制訂了較多的農業生態保護法律如《水資源管理條例》《土地資源保護法》《自然資源保護法》《生態農業法》等。其次,明確規定了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國外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對補償主體和受償主體、補償標準、補償措施和補償程序等內容加以明確規定,強調了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例如,1985年美國《食品保障法》設立了保護性儲備計劃,實行有計劃的退耕還林、還草及休耕,該保護性儲備計劃對補償內容作出詳細規定,如規定補償主體是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受償主體是為保護生態環境而愿意放棄耕地、申請參加保保護性儲備計劃并被準入參加項目的農牧場主和土地所有者,補償標準是根據環境收益指數的得分進行動態補償等。再次,有嚴格的監管確保生態建設的成果。國外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制定嚴格的監管機制,對農業生態補償的管理機關、申請程序、定期開展監測等進行全程監管,并對不符合條件的農業生產者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從而確保農業生態建設的成果。例如,歐美等發達國家主要通過政府專項撥款、依托當地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部門代行來監督農業生態補償的執行情況。
3.2國內省市對農業生態補償制度的經驗
我國各省、市、區基于本區域農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或者資源枯竭的現狀,為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出臺了農業生態補償相關的地方性法規,例如,湖北省制定了《湖北省農業生態保護條例》,這是我國首次以法律形式對農業生態補償予以確定;隨后,《甘肅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福建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的出臺,對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都有相應的規定;2014年,江蘇省蘇州市出臺的《農業生態補償條例》是我國目前第一部完全針對農業生態補償出臺的地方性法規,明確規定了農業生態補償的具體內容。在黨和國家構建生態文明的精神指導下,各省市結合各區域的農業生態環境特點,以立法的方式確立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具體內容,采用補償的方式引導農業生產者及其他主體提高保護環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緩解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壓力作出了貢獻。
3.3啟示
國外和我國關于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經驗,對構建我國統一的農業生態補償法律體系具有重要啟示:一是制定完善的農業生態補償法律體系,確立其法律地位;二是明確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具體內容,增強其可操作性;三是結合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現狀,打破區域性局限和補償內容的特定性,建立和完善全國范圍內的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
4完善我國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建議
我國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取決于農業生態補償法律體系的建立,又取決于農業生態補償內容的具體化、明確化,還取決于農業生態補償監管機制的建立和農業生態補償實施成果的保障。
4.1出臺《生態補償條例》及實施細則
農業生態環境的整體性要求有統一、系統的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這種統一性和系統性不僅要求在生態補償立法層級上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還要求農業生態補償政策法律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我國必須制定系統、完整的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首先,應制定《生態補償條例》及實施細則。2010年,國務院已將制定生態補償條例列入立法的工作計劃,國家發改委牽頭起草的《生態補償條例》及《關于建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的若干意見》明確了生態補償的基本原則、主要領域、補償范圍、補償對象、資金來源、補償標準、相關利益主體的權利義務、考核評估辦法、責任追究等內容,《生態補償條例》及《關于建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的若干意見》的頒布指日可待;其次,對各省市已經實施的農業生態補償與《生態補償條例》及《關于建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的若干意見》內容相沖突的規定應進行相應調整,以保持法律的統一性和系統性。我國農業生態補償法律體系應堅持以《環境保護法》為農業生態補償的基本原則,以《生態補償條例》及《關于建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的若干意見》為法律依據,參考各省市農業生態補償的地方性法規,建立多層次的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有利于保障農業生態補償的實施。
4.2明確補償的具體內容
完善農業生態補償的具體內容,增強農業生態補償措施的可操作性,對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明確補償主體與補償客體權利義務關系。農業是具有公共屬性的產業部門,農業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帶來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會惠及全社會,補償主體除政府等行政機關外,應明確把企事業單位、農業生產者等主體納入補償主體的范疇,明確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者為補償客體。企事業單位、農業生產者作為補償主體,主要對企事業生產經營活動或者農業生產者生產活動嚴重破壞農業生態環境或者浪費農業資源的行為承擔補償責任,如通過繳納農業生態稅的形式,或者建立農產品價格補貼與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掛鉤的補助機制進行補償;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者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和治理污染等方面具有專業知識,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關注農業生態環境,并激發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其次,制定動態科學的農業生態補償標準,打破區域差別化局限。農業生態補償標準科學與否,不僅關系到農業生產者的經濟利益,還決定著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制度的實施效果。制定合理科學的農業生態補償標準應綜合考慮:一是堅持公平正義、分類補償和對農民利益傾斜保護的原則;二是應結合農業生產者損失的經濟利益和生態利益的數量;三是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業生態環境。如美國為解決土地生態問題設立了環境質量激勵計劃,其補償標準參考了生產者對計劃實施成本的分擔比例,并考察生產者對計劃的執行情況。再次,加大技術補償、項目支持補償等扶持力度。雖然政府通過資金補償和實物補償等措施能夠直接彌補農民為保育和改善生態環境而采用環境友好的方式生產而面臨的經濟損失,但傳統的補償措施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生產者面臨的經濟問題。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生產者的經濟問題,我國在農業生態補償措施中,應在資金補償等傳統補償措施的基礎上,推廣技術支持和項目支持等先進的補償措施,通過引用具專業知識和先進技術的人才,采用市場機制來調節農業生態補償的壓力。技術支持和項目支持等措施不僅能夠改善和恢復農業生態環境的問題,還能為農業生產者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提高農業生產者的產量,激發農民投身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3完善補償的監管機制
關鍵詞:農業循環經濟,社會主義新農村,制度安排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用僅占世界9.1%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 20.8%的人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我國農業發展基本沿用粗放經營的增長方式。農業的發展伴隨著資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質和能量的低利用,最終導致農業資源的枯竭和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把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放在重要的地位,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意義
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我國人多地少、資源相對不足的基本國情;是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對于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擴大就業、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最重要的任務是提高農民收入,而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能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要求摒棄粗放式經營,根據 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原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改善質量、提高效益,這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要求和目標是完全一致的。實行集約化經營,進行資源的綜合利用和開發,采用高新技術和實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等,都會增加和拉長農業產業鏈條,帶動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這既可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創業門路和就業機會,又能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從而為農民增收,走向富裕開辟出新的途徑。
2.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解決農業污染、保護農村環境的必然選擇
目前,我們的農業生產存在著明顯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只有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才能有效地解決傳統農業生產所存在的各種問題。一方面,農業循環經濟提倡清潔生產,要求農業資源循環利用,有效地減少了農業生產廢棄物的排放,減少了對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另一方面,農業循環經濟要求農業生產遵守生態規律,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提高產品質量,杜絕了農產品污染問題。
3.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必須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觀光農業,帶動相應的加工業、旅游業的發展。通過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促進資源的高效利用和永續利用,以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4.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提升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近年來,一些國家為了保護本國市場和本國利益,頻頻設置綠色壁壘,對農產品和加工食品的要求尤為苛刻,不僅要求末端產品符合環境要求,而且規定從產品的研制、開發、生產到包裝、運輸、使用、循環利用等各個環節都要符合環保要求。對此,我們通過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不斷提高我國農產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質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資源環境方面的國際標準,從而突破綠色壁壘,增強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二、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的三種發展模式
結合我國農業發展的特點,農業循環經濟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種類型的發展模式:一是以多產業復合的大農業發展模式;二是以生態農業的提升和整合為基礎的生態保護型發展模式;三是以農業廢棄物資源的多級循環利用為目標的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型發展模式。
1.大農業復合型發展模式
大農業復合型發展模式,就是在同一土地管理單元上立體種植,橫向延伸,建設農林牧副漁一體化。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具體模式:農林型模式;農漁農畜型模式;農林牧副漁各業兼而有之的綜合型模式。
農林型模式是把多年生木本植物與栽培作物或動物,在空間上進行合理組合的土地利用和技術系統的綜合(如農林間作、林藥間作等),逐步形成規模較大的區域性氣候、地形、土壤、水體、生物資源的綜合開發,實現多級生產、穩定高效的復合循環生態體系。農漁農畜型模式,是將人工養殖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種群匹配組合,形成一個良性的減耗型環狀食物鏈(如稻田養魚),這既能有效地利用多種可飼資源,使低值的自然資源轉化為高值的畜產品,又能防治農村環境污染。綜合型模式,則可以因地制宜地進行組合。在山區或半山區,可以實施牧、能、林一體化建設,如以沼氣利用為主的林果種植及養殖業并舉的圍山轉生態農業工程;在平原地區,可以實施農、漁、能、商一體化建設(如?;~塘),及以沼氣為紐帶的蔬菜花卉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并舉的生態農業工程等。
2.生態保護型發展模式
生態保護型發展模式,是把現代化技術與傳統農業通過合理的投入,使農業生態系統維持在理想的狀態并能保持良好的物質能量循環,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主要包括:
(1)生態種植模式是利用當地現有資源,綜合利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高效的糧食、蔬菜等農產品的生產。開發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和其他生態類食品成為今后種植業的一個發展重點。比較成熟的種植模式有三種:間套輪種植模式是指在耕作上利用生物共存、互惠原理,采用間作套種和輪作倒茬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和土地生產力來提高產量,還可以調劑用工、用水和用肥等矛盾,增強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旱作節水農業生產模式是通過工程、生物、農藝、化學和管理技術的集成,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消除或緩解水資源嚴重匱乏地區的生態環境壓力、提高經濟效益;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模式就是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注重農業生產方式與生態環境相協調,推廣農作物清潔生產和無公害生產的專用技術,生產無公害農產品,對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形成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2)生態畜牧業生產模式,是利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系統工程和清潔生產思想、理論和方法進行畜牧業生產的過程,達到環境保護和資源的永續利用,同時生產優質的畜產品。如在畜牧業生產中構建生態養殖場,養殖場中配備相應規模的飼料糧(章)生產基地和畜禽糞便消納場所,在實現畜牧業綠色生產的同時,減少廢氣物的排放,實現良性循環。
(3)生態漁業生產模式是遵照生態學原理,采用現代生物技術和工程技術,按生態規律進行生產,保持和改善生產區域的生態平衡,保護水體不受污染,保持各種水生生物種群的動態平衡和食物鏈的合理結構,確保水生生物、水資源的永續利用??晒┻x擇的發展模式有:基塘漁業模式和以漁改堿模式。這種模式將漁業生產和土地綜合治理有效地結合起來,創造出比單一養殖或種植更高的經濟效益。
3.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型發展模式
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型發展模式,是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處理再利用,集能源、環保、資源為一體的最典型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主要包括秸稈利用、三沼利用等。秸稈利用是將秸稈加工處理,使其變成肥料、飼料、原料、能源等,消除對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保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有秸稈還田,秸稈飼料化、秸稈原料化、秸稈能源化幾個利用模式。秸稈還田包括秸稈直接還田、堆漚還田、過腹還田等,可以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保持土壤養分平衡。秸稈飼料化是將富含較高營養成分的花生、玉米等農作物秸稈粉碎氨化,加工成便于畜禽消化吸收的飼料。秸稈原料化包括利用小麥秸稈制取纖維素,用稻殼釀酒,用稻草制作板材;作為造紙原料及制作秸稈餐具;編織草簾、草席;用于蔬菜產區的溫室大棚等。秸稈能源化主要是指發酵產生沼氣用于生產生活。
三、制約我國發展農村循環經濟的不利因素
近幾年來,我國在農業循環經濟應用以及三大發展模式推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的來說形勢并不樂觀,仍面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1.我國農業資源匱乏,不利于循環經濟的開展
我國的農業資源不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水資源不足。目前,我國人均淡水資源擁有量只有2627m3,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國是農業大國,是世界主要產糧國之一,農業用水占用水總量的80%。第二,耕地資源不足。據國土資源部最新數據顯示,我國 2005年人均耕地面積為1.4畝,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耕地面積每年仍在減少。第三,森林資源嚴重不足。國家林業局召開的第五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公布,我國目前森林面積為15894.1萬km2,森林覆蓋率僅為16.55%;人均占有森林面積、蓄積量分別為0.128km2和9.04.8km2,僅相當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和1/8;這種現狀極不利于我國水土保持和可持續利用。農業資源的匱乏使得農業生產很難實現生態系統內物質能源的自我循環,不利于循環農業的開展。
2.我國農業發展比較落后,對循環經濟的投入有限
農業生產在我國雖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但仍處于較低的水平。農村經濟現代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農民收入還處于較低的水平,大部分農村還無力對循環經濟給予經濟支持。而政府財政的大部分資金主要用于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對農業循環經濟技術、設施的投入不多。
3.局部地區生態環境較為脆弱,污染嚴重
長期的粗放式農業生產,采用了不科學、粗糙的甚至是掠奪性的資源利用方式,造成了比較嚴重的生態失衡和環境惡化。第一,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目前我國農藥產量居世界第2位,產品結構不合理,高種過多,再加上使用方法單一,因而對人畜、水體、土壤及農產品的污染十分嚴重。而化肥的大量使用則導致了土壤酸化、有機質含量大減。第二,畜禽飼養對環境的污染嚴重。我國是畜禽養殖大國,畜禽糞便和廢物每年達到17.3億噸,是工業廢物的2.7倍。目前畜禽排泄物主要是直接返田,嚴重污染周邊水域、土壤、空氣等環境,最終影響人體健康。第三,大量秸稈的不科學處理,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目前大部分秸稈當作燃料或是在地頭直接燒掉,這不僅浪費了能源,降低了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導致了土壤功能的衰退,也污染了大氣。
4.科技力量薄弱,農戶循環經濟意識淡薄
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總的來看還處于起步階段,規模較小、技術水平偏低。如以不燒秸稈、取消翻耕等為特征的保護性耕作技術在發達國家已經較為普遍,但我國僅處于起步階段;又如我國的農業灌溉,仍然以漫灌式補水為主,水的利用率很低。加上溝渠河道的滲漏,以及工業廢水、化肥、農藥污染,使我國水資源更加緊張。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大部分農業生產者文化層次較低,對清潔生產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對農副產品廢棄物再利用所產生經濟效益的關注也不夠,使本可以通過循環利用所得的經濟效益流失,這也妨礙了循環農業技術的推
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相關制度安排
1.構建符合中國特色的農業循環經濟體系
從農業產業和農村消費的可持續與整體推動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角度,以無害化、低排放、零破壞、高效益、可持續的思路,推動農業生產技術范式的變革。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在農業資源利用方面,實行節約化利用,以提升水資源、土地資源和農業投入利用效率為切入點,從節水、節地、節能、節肥、節藥、節勞等方面賦予傳統型農業新的成本節約理念,提高農業資源循環利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在農業廢棄物處理方面,實現種植業生產所積累的生物資源全程化利用,尤其對秸稈的副產品除傳統的沼氣利用外,要探索生物質能、微生物資源經濟利用的新思路,實行循環利用和資源化開發。在農業產業鏈延伸方面,實行清潔生產,使上一環節的廢棄物作為下一環節的資源,增加價值鏈條,拓展農業產業化空間。重點關注農業產業循環鏈的內生延伸與產業聯動,加強農業產業循環鏈整合思路、途徑與模式,拓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領域。在農村社區建設方面,著力建設循環型社區,開發沼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實現農村社會生活的清潔化消費。
2.加快循環農業市場體系建設
一方面,要加快循環農業產業化步伐。發達地區的經驗證明,農業產業化是保證農民按照綠色無公害標準生產特色農產品的有效機制,也是使特色農產品生產上規模、上檔次、確保農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循環農業產業化可以通過公司+農戶為主的產業化形式,實行股份合作、利潤返還、租賃經營,使企業與農民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以保障參與農業循環經濟的農戶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快循環農業產品的市場化步伐。首先,要建立循環農業產品的認證機制。循環農業產品是按照特定的質量標準體系進行生產的,實行循環農業產品認證制度可以提高循環農業產品的信任度和透明度,給消費者提供巨大的便利;其次,要進一步拓展循環農業產品的市場。市場對生態農產品的數量需求越來越大、這意味著農產品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因此,循環農業產品應緊跟市場步伐,在滿足國內市場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3.推進循環農業發展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我國農業生產科學力量薄弱已成為制約循環農業推廣的重要因素。為此,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必須加大創新力度,為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提供技術支撐。第一,建立循環農業技術開發與創新機制。以國家財力為支持,依托于國家農業研究中心以及大學的科研機構,充分發揮企業的科技力量,增加對循環農業新技術的研究;結合中國實情,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第二,重點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農業,不斷提升農產品的技術含量,拓展農業空間的技術集成與創新。近期,應重點在農業清潔化生產的技術鏈接、綠色生產技術和農業資源多級轉化、資源節約高效利用與廢棄物的資源化技術、循環農業技術標準規范、農村生態小城鎮建設技術、農村生活消費綠色技術等層面開展整合與集成研究,建立相對完善的推動循環農業發展的技術創新體系與技術示范推廣體系。
4.做好技術、資金、政策等三大保障工作
(1)技術保障。我國要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必須做好技術保障,在推廣農業循環經濟的同時,加強農民的理論培訓和技術支持,構建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如對區域農業發展模式進行合理的規劃,對套種、節水農業等技術推廣給農民進行培訓等。
關鍵詞 農業休閑園;實例;中小型園區;游賞項目;規劃
中圖分類號 TU98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267-02
在實踐中接觸到大量被歸納為小中型園區、占地面積在13.33 hm2以下的農業休閑園區。為了保證在有限空間范圍內能容納更多游客,提供足夠休閑娛樂活動,游賞項目規劃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本文結合規劃案例對此作一些探索討論。
1 小中型農業休閑園區特點與相應游賞規劃難點
在進行園區規劃時必須針對小中型休閑園區的共性特點和問題考慮園區的游賞項目規劃。園區特點與相應游賞項目規劃策略對應關系見表1。
2 規劃實例
2.1 園區基本情況
福州閩侯龍泉山莊、福州北峰竹韻生態農業休閑園、福州市晉安山盛健康休閑農業園現狀共性為都是面積不大的山地農業休閑園區,占地面積(龍泉山莊計核心區面積,不計飛地果園面積)在6.67~13.33 hm2間;距離福州主城區行車時間均為1 h左右,道路交通較為方便;園區地形地貌均為溝谷相間的南方丘陵山地;周邊山地自然環境景觀美感度尚可,但不出眾。園區之間又各有區別。
2.1.1 福州閩侯龍泉山莊。福州閩侯龍泉山莊的最大特點是擁有自有溫泉井一口。大樟溪支流橫貫園區,將園區分為2個部分,溪流以南為平地,以北為山地。已建成投入的設施與項目較多,已建成溫泉泳池、獨棟溫泉度假木屋、小型2層度假賓館及其他溫泉池及配套設施、停車場、農家樂餐廳。已投資近1 000萬元,經濟效益穩定,客戶群不斷發展,具有一定知名度,后續投資意向強烈[1-2]。
2.1.2 福州市晉安山盛健康休閑農業園。福州市晉安山盛健康休閑農業園園地地形主要為一片順山勢而下的溝谷山地及谷邊田地,一條無名小溪順山谷縱貫整個園區,自然山地景觀較好。園區入口至度假屋之間人工景觀營造較為精致;園地種植中草藥、果樹,還有一些半野生狀態茶葉;已建成設施有陳列活動室2棟及2層度假小屋1座。已投資數百萬元,略有客戶及經濟效益,有后續投資計劃,但方向不夠清晰,資金壓力較大。
2.1.3 福州北峰竹韻生態農業休閑園。福州北峰竹韻生態農業休閑園地形為緊靠水庫的平緩山谷梯田,水庫庫面水域面積約3.33 hm2。田地原種植水稻和蔬菜,水庫有多年投放的草魚、鰱魚等淡水魚類,大小不一。休閑設施建設幾近空白。進行部分前期投入,資源利用方向不明確,資金壓力大[3-4]。
2.2 對應資源因素的游賞項目規劃
在對園區基礎條件分析之后,針對各個園區自身實際情況,發現重點、特色資源,量身定做為其規劃游賞項目與設施,既開展普遍性的共性項目,又發展其優勢游賞項目。
2.2.1 福州閩侯龍泉山莊。①交通因素:外部交通方便,有大量過境公共交通,園區結構緊湊,有一定空余土地。交通規劃策略:修建園區停車場,爭取設立過境公共交通站點,開通園區公交專線等。②潛在客源市場因素:周邊休閑氣氛濃郁,夏季客源充足,但園區夏季吸引力稍差。自身溫泉特色帶來大量冬季客源。住宿設施規劃策略:溫泉休閑服務結合住宿服務,目前中低檔為主,住宿配套設施需要達到一定體量、數量,未來發展以中高檔溫泉休閑山莊形式為主。③農業資源因素:核心區種植面積小,飛地果園距離偏遠。農業資源開發策略:核心區作為園區景觀地和生態保護地保留,少量產品作為贈品和農家樂餐廳材料使用。不單獨開發農業休閑項目。④自然資源因素:自然景觀一般,但擁有溫泉資源,是園區休閑開發的重點。自然資源開發策略:圍繞溫泉資源開展層級開發,從普通溫泉洗浴,到溫泉保健再進一步發展為總體的溫泉休閑度假;擴展周邊休閑項目,如休閑屋配套的溫泉加溫小溫室,進行反季節花卉、蔬菜種植栽培等,既可成為獨特景觀,又提供旅游商品。⑤園區總體游賞產業鏈開發思路:圍繞溫泉資源開發,配套餐飲、住宿、運動健身、保健和旅游商品銷售項目與服務,深度開發會議、聚會旅游等,創造較好經濟效益。
2.2.2 福州市晉安山盛健康休閑農業園。①交通因素:外部交通方便到達村莊,園區內多為山地,缺乏空余土地,園區形狀狹長,交通線路長。交通規劃策略:利用村莊停車場為園區服務,園區內部通過步行或電瓶車轉運游客。②潛在客源市場因素:擁有傳統夏季避暑客源市場,但受總體資源條件限制。住宿設施規劃策略:利用現有休閑住宿設施,完善各類服務。后期立足開發野外露營服務。限制總建設體量。③農業資源因素:種植品種較多,有一定種植面積但農業景觀不突出,中草藥種植有一定特色。農業資源開發策略:開展認養種植為主的休閑農業,適度少量開展采摘、垂釣、摸泥鰍等休閑活動,結合北峰本地特色農產品開展綠色無公害旅游農產品銷售。④自然資源因素:縱貫園區的溪流和周邊自然山林景色優美,是園區休閑開發的重點之一。自然資源開發策略:以徒步運動休閑為開發重點,結合開展山林氧吧漫步、自然植物認知、野外露營、自助燒烤野餐等休閑項目。⑤園區總體游賞項目產業鏈開發思路:以徒步溯溪為源頭的野外自助旅游休閑為主線,中草藥認養種植等農業休閑為副線,結合開展運動保健、健康養生項目的深度開發。
2.2.3 福州北峰竹韻生態農業休閑園。①交通因素:園區與村莊較為接近,但公路和園區間被溪流和水庫阻隔且標高差異大,水域面積大,形狀狹長。交通規劃策略:溪邊駁岸修建少量停車位,利用村莊停車場為園區服務,公路和園區間修建浮橋通行,設立游船站點連接各水面休閑項目。②潛在客源市場因素:擁有傳統夏季避暑客源市場,總體資源條件有限。住宿設施規劃策略:利用水庫資源,少量開發鄰水和水面住宿小屋。③農業資源因素:種植水稻、蔬菜為主,有一定種植面積但農業景觀不突出。農業資源開發策略:蔬菜以認養種植為主;水稻田結合開展稻魚、稻鴨等生態種植模式開展觀景、科學認知等活動,適度開展玩泥、摸泥鰍等和休閑活動;庫區開展垂釣等休閑活動,結合開展旅游農產品銷售。④自然資源因素:水庫及周邊山林景色優美,是園區休閑重點開發區。自然資源開發策略:以利用水庫開展各類休閑為開發重點,如垂釣、劃船、皮劃艇等,融入文化元素深度開發如龍舟體驗等項目,延伸開發森林漫步、自然植物認知、自助燒烤等休閑項目。⑤園區總體游賞項目產業鏈開發思路:利用農、水資源,營造鄉村和自然風味,以水域休閑開發為重點,帶動餐飲、運動休閑、家庭戶外活動、農產品銷售等項目,充分滿足一日游游客需求。
3 結語
從3個實例可以看出,小中型休閑園區的游賞項目規劃應立足園區資源條件,發現和挖掘特色資源或重點資源,并據此展開游賞項目規劃,串聯為園區總體游賞產業鏈。避免過度開發建設,節約資金,體現特色,提高效益。
4 參考文獻
[1] 李繼俠.鄭州市周邊休閑農業景觀的生態規劃與策略[J].現代園藝,2015(11):82-83.
[2] 林國華,陳志鋒,鐘珍梅,等.基于能值分析的休閑農業園區效益評價[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1(3):699-703.
關鍵詞:黑龍江;日本;韓國;農業合作;模式選擇
中圖分類號:F273.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5-0134-02
一、合作需求與合作條件分析
日本與韓國是黑龍江的近鄰,也是黑龍江在經貿領域中重要的合作伙伴。黑龍江的對外開放應把日韓俄三國放在優先位置,而與日韓兩國的經貿合作應把農業合作放在重要地位。當然,這種跨國農業合作不能是一相情愿,而應是雙方均要有這種合作的需求與愿望,同時,又具備合作的基礎與條件。從黑龍江角度看,具有與日韓進行農業合作的優越條件,擁有廣闊的松嫩和三江兩大平原,境內土壤大都為黑土地,土壤有機質含量為2~120g/kg[1];森林資源居全國之首,天然草原面積很大,牧草種類豐富,畜牧業實力位于全國前列。無論是進行農業開發,擴大農產品貿易,還是加速農業現代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黑龍江都需要與日韓開展更加深入和廣泛的農業合作。而日韓兩國農業資源比較有限、相對貧乏,很多農產品需要進口,但日韓兩國資金比較充裕,現代農業技術比較發達,農業研發能力很強,而且具有建設“農業新村”的豐富經驗[2],因此,與黑龍江進行多元形式的農業合作,也是日韓政府和企業的需求與愿望。
中國與日韓兩國在農業合作方面不但雙方都有需求和愿望,而且在過去的合作中已取得了多方面成果,具有更深入合作的基礎與條件。如中日合作建立了中日農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日方無償提供了1億元人民幣的儀器設備。中日合作在沈陽建立了農業信息系統,總投資5 160萬元,其中,日方投資2 664萬元。①中日合作完成的“中國主要糧食資源可持續生產和高效利用技術開發”項目取得多項成果。中日關于旱地生態環境研究的項目從2002年開始,預計到2012年完成。中國從日本引進的地膜覆蓋技術和水稻旱育稀植技術等均為中國的糧食增產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中韓貿易中農產品貿易占有相當比重,我國從韓國進口的農產品主要是經過加工的蔗糖、面條、糖果、酒類、堅果和人參等,對韓出口的農產品主要是飼料谷物、玉米、大蒜、蕨菜和辣椒等,這些農產品幾乎都是黑龍江的優勢農產品,所以潛力很大。在農業合作方面,主要形式是韓國在中國進行農業領域的投資經營并提供農業技術,而中國提供土地資源和需要加工的農產品。1994年以來,韓國國際協力團無償援助中韓農業統計調查合作項目,對改進和提高中國農業統計技術,提高數據質量等發揮了重要作用。1998年,中韓合作成立了生物科技合作中心并分別在兩國建立了相應的研究院[3]。
二、黑龍江與日韓農業合作的模式選擇
上述分析說明,中國與日韓兩國都有進行農業合作的需求和愿望,雙邊農業合作潛力很大,前景極為廣闊,且多年來已進行了多項卓有成效的農業合作。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作為日韓兩國的鄰居,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與日韓進行更深入、更廣泛的農業合作,而具體的合作形式應根據各市縣、各企業的實際情況和條件,根據日韓的需求和意愿考慮以下五種模式的選擇。
1.進口開發型農業合作模式。所謂進口開發型農業合作,是指引進日韓的資金和農業生產與加工技術,對中國的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對農業資源進行生產型開發。日韓兩國都屬農業資源“稀缺”的國家,農產品大量依靠進口,農產品供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穩定性,糧食安全具有一定風險,通過“出口資金和技術”開發農產品,保障糧食來源,對日韓兩國來說這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選擇。黑龍江省農業資源豐富,糧食生產條件優越,但農業投資不足,現代農業技術比較缺乏,如果能與日韓的資金和技術結合起來,實行長期的農業合作,對于加速黑龍江的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出口基地型農業合作模式。所謂出口基地型農業合作是指,由日韓企業與黑龍江企業合作在黑龍江省建立對日韓出口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加工基地。日韓市場對進口的農產品質量、規格、環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很高甚至于苛刻,日本海關及相關的檢驗檢疫部門對進口農產品的審查也極為嚴格,其相應的標準體系也具有高難度特點。日韓的相關行業協會是一張無形的市場保護網,想要突破這些網而進入日韓農產品市場也并非易事。因此,由黑龍江省企業與日韓企業在黑龍江合作建立對日韓出口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基地,按照日韓市場的要求和海關標準生產和加工農產品,以保證質量、環保和安全,同時,利用日韓企業在國內的經營網絡及與行業協會的親緣關系進入日韓農產品市場,對于雙方來說會產生一種雙贏效應。
3.專項發展型農業合作模式。所謂專項發展型農業合作是指,黑龍江與日韓政府或企業在農業經濟和農村發展的某些領域進行專項的合作。如共同合作進行農業技術培訓,共同合作進行某種農業技術開發,共同合作進行農業生態保護。隨著黑龍江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的展開,黑龍江在很多方面需要與日韓進行廣泛深入的專項農業合作,日韓政府和企業會找到很多相關的市場機會。
4.共同研發型農業合作模式。所謂共同研發型農業合作是指,把黑龍江與日韓兩國的農業科研資源進行整合與優化,根據黑龍江農業現代化的需求,共同研發相關的技術或農業發展中的重大課題。我們認為,黑龍江的農業科研資源比較豐富,全省大專院校和農業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眾多,如能與日韓的農業科技資源進行合作,在黑龍江省或在日韓建立農業技術研發中心,將會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農業環保、農業生態、抗旱救災等多個領域獲得研發方面的突破,然后雙方按照知識產權原則分享利益。這種合作模式既可使日韓獲得研發成果的經濟效益,又可推進黑龍江省的農業現代化進程。
5.合資共建型農業合作模式。所謂合資共建型農業合作是指,黑龍江與日韓企業合資共同創建黑龍江省需要的農業企業,或共同打造和經營與農業相關的服務項目。這種合資企業可以是生產加工型的,也可以是環保生態型的,還可以是服務貿易型的。如在扎龍地區建設生態旅游區,在伊春建立原始森林旅游區,在有關市縣建民族風情旅游村。日韓企業可以參與松花江污染治理工程,參與鄉鎮和農村垃圾處理項目等。
三、黑龍江與日韓農業合作有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1.日韓農產品市場綠色壁壘問題。由于農業在日韓經濟中屬于弱勢產業,而很多農產品又需要從國外進口,這對日韓兩國來說確是一種困難選擇。如果大量從國外進口農產品,則國內農業產業將受到沖擊,農民利益將受到損害,而不進口農產品又無法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對此,日韓政府采用嚴格的綠色標準,嚴格控制農產品進口,從而引發日韓與中國的農產品貿易摩擦。如1995年日本對從中國進口的大蒜和生姜提出進口限制措施,后經雙方談判以中國實行配額管理、日本實行進口商申報管理而告結束。2001年,日本對從中國進口的大蔥、香菇和藺草席提出進口限制,中國提出報復措施,最后以日方不啟動正式保障措施,中方撤銷報復措施而結束[4]。在中韓總體貿易中韓國是順差,但其中的農產品貿易韓國一直是逆差,1999年,韓國對中國大蒜進口采取了臨時保護措施,而中國則采取暫時禁止從韓國進口聚乙烯和手機的報復性措施。上述說明,中日韓三國需要就農產品貿易和綠色壁壘等相關問題達成協議,否則必將會影響中日韓之間的農產品貿易和農業領域的合作。
2.黑龍江與日韓進行高層次技術研發是雙邊農業合作的一種重要方式,但這種合作不能是一種單純的學術合作,應該是一種商業化和市場化的科研合作,因此,就要解決相關的投入問題、知識產權問題和利益分配問題。從中方角度看,需要科研單位與相關企業或部門合作,與日方共同組建農業技術研發中心,中日雙方應就科研成果的知識產權問題、未來的經濟利益分配等問題進行充分協商和仔細研究,就其主要問題達成共識并擬定明確的、具有國際法約束力的合作協議,既要具有激勵性,以調動雙方的積極性,又能保護雙方各自的合法權益。
3.日韓企業或相關機構參與黑龍江涉及農業領域的重大工程合作,如松花江水治理工程、農業生態保護工程、扎龍濕地保護工程及綠色農業工程等,需要省政府和有關市縣政府的協調、審核和推動,沒有政府的積極介入、有效協調和審核把關是難以實現的。同時,需要研究、協商和確定日韓參與的方式和利益分享的形式。因為參與這樣的工程項目是需要智力投入、技術投入甚至是資本投入的,因此,必須要充分考慮日韓方的經濟利益。
4.要與日韓進行廣泛、深入的農業合作,就需要強化黑龍江省的招商引資力度,提高黑龍江省招商引資的效率和質量。我們不能坐在家里等日韓企業或有關機構找上門來談合作,而應有目標、有準備地走出去,根據黑龍江省農業發展、農業現代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到日韓去尋找可能的合作伙伴。我們的招商對象不僅僅是日韓的高技術企業,還包括日韓的科研機構或研發中心,因此,招商的難度較大,需要有創新的思維和創新的方式,而不能墨守成規。從最近的情況看,山東省一些城市的韓商經常有“半夜出逃”現象,還有一些韓商準備撤離中國。日本也有一些企業開始撤向越南等東南亞勞動力成本和稅收成本更低的國家,這種情況對黑龍江省的招商引資和發展與日韓的農業合作不太有利。
參考文獻:
[1]劉春燕,等.東北區域農業發展優勢及特點剖析[J].東北亞論壇,2007,(5).
[2] [韓]金元在.中日韓三國未來經濟上的競爭與合作[J].太平洋學報,2006,(12).
首先,綠色經濟是以生態經濟為基礎,以知識經濟為導向,從社會生態條件出發,所建立的一種“可承受的經濟”。綠色農業經濟作為綠色經濟形態之一,其本質是要實現農業生產經營與社會、生態資源的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發展綠色農業經濟對防止單純追求生產增長或強調生態保護,使農業生產從經濟數量增長向社會效益增長轉型有相當重要的戰略意義。
其次,綠色農業經濟生產過程是先按照農業生態規律,對各種農業資源進行開發并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然后在此基礎上達到的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活動過程。所以,綠色農業經濟生產與一般農業物質生產有著本質的區別,它通過采用具有節約、清潔、無污染等優點的綠色農業生產技術,將經濟發展同農業生態環境附加值的增長聯系起來,實現了二者協調統一的發展。
最后,由于綠色農產品減少了生產、消費過程中及消費后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因而降低了未來社會治理污染所需投入的資金、技術與人力的強度,也就是降低了未來清潔環境的成本,使得綠色農產品具有很高的價值。所以,發展綠色農業經濟是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2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撐條件
2.1地域環境是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環境支撐條件
綠色農業生產區所在地的地域環境體系應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生產區的區位條件,生產區空間分布的特性,生產區的地域、地勢、地帶特點,生產區的區域差異規律,生產區所在地的生態結構、生態環境狀況、人文環境狀態及地區環境容量。
綠色農業地域環境體系有助于我們掌握綠色農業生產區的區位特點,使綠色農業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能揚長避短,根據各種生物所適應的特定繁殖生態位來發展相應的種植與養殖業,以逐步達到綠色農業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目標;有助于我們看清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有利環境條件與不利環境條件,使綠色農業生產者及時掌握區域環境容量,確定綠色農業生產區所必須遵循的環境約束條件的臨界點與閥值,進而將綠色農業經濟發展控制在可承載的環境容量之內。
通過提高一個綠色農業生產發展的環境預警屏障,促使綠色農業生產者保持這個生態環境體系的良性循環,以使其足以支撐綠色農業經濟持續發展下去。所以,地域環境在綠色農業經濟發展中是最為基礎的支撐條件。
2.2農業資源承載力是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資源支撐條件
農業資源是農業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固有資本”。農業資源承載力是指:一個地區范圍內,人均占有的農業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整個社會范圍內的當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與發展的支撐能力。從農業生存的角度來看,某一地區所擁有的農業自然資源數量越多、種類越豐富、質量越高,那么該地區的農業資源承載力就越強,其支撐作用也隨之增強,農業的生命力也就越旺盛;從農業經濟發展的角度而言,當某一地區的農業自然資源能夠承載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滿足當代人口及其后代人口對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需求,那么,該地區的農業經濟就可以持續發展下去。
綠色農業作為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模式,雖然依靠綠色技術提高了資源利用率,以滿足人們對高質量農產品的需求欲望,但并沒有改變農業自然資源本身所具有的原始承載力,只是在一定范圍內提高了農業自然資源對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的彈性。
2.3綠色農業生產力是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動力支撐條件
綠色農業生產力是指:綠色農業生產在農業勞動力、綠色技術與農業資本(含物化資本)的總體水平運動下,可能轉化為綠色農產品的能力。
顯然,綠色農業經濟發展會受到綠色農業生產力的制約,制約的程度取決于綠色農業生產力對綠色農業經濟發展支撐作用的強弱,而其支撐能力的強弱又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在人力上表現為綠色農業生產者的素質水平;在技術上表現為綠色農業科技含量水平及技術普及狀況;在資本上表現為資金投入水平及融資渠道的數量和種類。所以,綠色農業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將決定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狀況,它是推進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撐條件。
此外,綠色農業生產力是一種集合生產能力,其中某單一要素生產能力的大小雖對整體生產能力有影響,但不能決定整體生產力水平的高低。同時,不同要素之間的組合方式并不能簡單的疊加,而要巧妙結合、有機組裝,以達到效益最佳的目標。所以,綠色農業生產力作為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動力支撐條件,對其支撐能力的改善應給以相當的重視。
2.4智力支持是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決策支撐條件
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智力支撐條件也可稱為綠色農業生產者的管理調解能力,它需要綠色農業生產者的認識能力、決策能力及調節應變能力能駕馭“農業—自然—社會”這個復合系統,以適應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要求。通常情況下,在綠色農業經濟發展中以實現“最小”、“最安全”、“最經濟”、“最合理”、“最協調”等目標的行為,可統統包含于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決策范疇。
綠色農業的經濟發展決策可分為2類:一類主要解決綠色農業經濟發展“最優化”的一般性決策,另一類是主要解決綠色農業經濟發展中最可能的“安全臨界”的風險決策。其中,風險決策是綠色農業經濟發展處于某種最優化前提下,綜合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某些不確定因素,經過分析后得出到的以最小風險為代價,獲得的某種最佳效益的具體結論。也就是說,風險決策是對一般決策的調整與修正,其目的在于使決策更利于綠色農業經濟的發展。
綠色農業經濟發展不僅要求綠色農業生產者能控制某種或某些變量,還要求綠色農業生產者能評價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系統在這些變量被控制后其反應的合理程度,以便由此回溯,再調整或重新制定相應的若干控制措施,直至系統反應表現出最佳效應或最優特性為止。因此,綠色農業生產者智力素質的高低也成為支撐綠色農業經濟順利發展重要因素之一。
3加強以上條件對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的政策性建議
3.1法律法規
國家根據現有的關于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法律法規,出臺國家和省級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法律規定,并以此為準繩,嚴格貫徹落實,做好配套細則工作;各地區根據自己的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建立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樹立農業自然資源整體化的觀念,通過農業資源立法的前瞻性,強化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意識,以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并建立農業資源綜合管理系統;各地區尤其是綠色農業試點區要積極拓展有關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的覆蓋面,并將綠色農業生產、綠色技術推廣、綠色農產品銷售統一起來,共同納入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系統中來。
3.2財政政策
國家結合現有的財政扶持政策,在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的同時,出臺一系列支持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財政政策,以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向綠色農業領域的轉移;探索建立綠色農業經濟發展基金,對致力于研發綠色技術、從事綠色農業產業化經營、開發綠色農產品銷售渠道的組織給予財政上的重點扶持。
國家在完善現有稅收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制定出相應的、專門針對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各地區再依照國家規定的優惠標準,根據自身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外部條件及實際狀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制定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信貸扶持政策,對積極從事綠色農業生產,推進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綠色農業生產經營者,通過農業銀行和信合以低息貸款、無息貸款、延長信貸周期、優先貸款等方式予以資金上的支持,并拓寬他們的融資渠道,以逐步完善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的融資模式。
通過探索綠色農產品的資源價格體系構造,理順不同地區的價格體系間的關系,出臺綠色農產品的價格調節政策,以確保綠色農業生產經營者的經濟效益。
3.3技術研發
減量技術:大力普及高效噴灌設施,推廣高效栽培技術和集約化養殖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技術,采用綠色農產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推動農業資源高效產出技術和無害化生產。
利用技術:重點研究應用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在某些相對產出效率較低的農業生產部門,積極推廣投入產出轉化系統的優化技術,以促使綠色農業生產者更新現有生產設備、再造生產工藝流程、調整綠色農產品結構和提升生產管理水平。
替代技術:重點研發再生能源的高效循環利用技術,積極推進綠色農業能源的應用技術,大力鼓勵低物耗、低能耗和高轉化率的生物質能轉換技術。
系統化技術:加快建設以綠色農業生產試驗區為載體的綠色農業產業化經濟發展平臺,在整個綠色農業產業系統中建立起“生產資料供應商—綠農—綠色產品分銷商—綠色產品最終消費者”的持續性物質流和資金流途徑,以實現綠色農業經濟鏈上各節點的共生耦合。
3.4教育培訓
加大對綠色農業生產者道德文化、市場意識和管理技能的培養力度,以提高他們接受新知識、新觀念的能力,樹立經營管理理念和市場競爭意識;在已有的職業技術培訓體系的基礎上增加綠色技術的培訓,通過提高生產技術來充分發揮資源生產力;采用多層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訓模式,不僅要有國家、省級的農業科教機構,地、縣、鄉也要積極推動綠色技術推廣中心、農廣校、農業中專的建設與發展;各地區對于開展綠色農業教育培訓的組織機構要給予政策上的鼓勵和財政上的支持,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種媒體廣播及網絡,大力發展農村遠程教育;政府要做好普法教育工作,讓農民了解與綠色農業生產及日常生活有關的法律法規,明確自己應有的權利和應經的義務,以提高他們依法辦事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思華,劉泉.綠色經濟導論[M].同心出版社,2004,(1).
[2]高洪深.經濟系統分析教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9).
關鍵詞:生態農業旅游;蘇家屯區;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F3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2-0142-02
一、生態農業旅游概況
伴隨經濟迅速發展,環境質量惡化,資源不斷減少,人們生活壓力大等社會問題的不斷涌現,人們越發關注自己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綠色運動”在世界范圍內興起,從而形成了多種“綠色組織”。旅游業同樣在此環境下興起了以自然為主要旅游對象的“綠色旅游”,即生態旅游。在1992年第一屆旅游與環境世界大會上,生態旅游被定義為“是促進保護的旅游”,即生態旅游既可欣賞自然美景,又可促進對環境的保護。
在生態旅游基礎上發展出的生態農業旅游是一種新型旅游活動,即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有機附加生態旅游觀光功能的交叉性產業。生態農業旅游是以農業為基礎, 以生態保護為核心,以農業旅游資源(包括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農村生態環境和生態農業經營模式等)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具有極強參與性的旅游活動。是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相互滲透的產物。生態農業旅游與傳統鄉村旅游不同之處在于其突出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
生態農業旅游對于長期生活在較為單一的城市環境中的居民來說,存在特別吸引力。早在十九世紀30年代,歐洲已興起了農業旅游,而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后才逐步進行休閑農業的探索性研究與開發。隨著市場需要擴大及認識逐漸深化,近些年來,我國生態農業旅游發展迅速,多數大城市郊區已形成了較為明確的旅游品牌,人們對生態農業旅游的熱愛也不斷增加。但遼寧沈陽地區生態農業旅游起步較晚,形勢較為單一,提升空間較大。
二、蘇家屯區生態農業旅游資源分析
(一)旅游發展現狀
蘇家屯區是沈陽市9個市轄區之一,位于渾河南岸,素有“天下第一屯”的美譽。是國務院批準的沈陽南部副城,也是沈陽連接遼寧中部城市群的一個戰略門戶。蘇家屯區地處長白山余脈,生態系統完整,自然資源豐富,民俗風情濃郁。多年來,以其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已發展成為沈陽南部著名的旅游度假中心,在2000年成為首批遼寧省旅游強區。結合自身優勢以及多年來的積極探索,蘇家屯區現已較為清晰的打造出農事體驗和休閑度假兩大品牌,先后構建了五大景區。年均接待國內外旅游者近百萬人次,旅游業正在成為新興的支柱產業。
(二)旅游資源類型
蘇家屯區地處北溫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的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因屬遼東丘陵,東部為低山區,中部為丘陵,西部為平原,山脈縱橫,風光秀美,自然景觀較為豐富。作為沈陽市農業大區,蘇家屯生態農業旅游資源得天獨厚,為其發展奠定了深厚的資源基礎。先后共建馬耳山、楊城寨、臺溝、李英守和劉后地等五大采摘基地,農事體驗休閑旅游發展較為穩定。另外,蘇家屯區開發了綠島旅游度假區、白清寨風景區、馬耳山生態旅游區、楊城寨生態旅游區和隕石山風景區五大功能分區。其中綠島森林公園、紫薇仙莊、白清寨滑雪場、隕石山和高爾夫球場等地,滿足了游客的商務、休閑、健身等不同旅游需求,使蘇家屯的旅游資源更為豐富,有機共融。
(三)生態農業旅游資源評價
1.旅游資源種類豐富,開發潛力大。蘇家屯區農業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層次清晰,既有自然田園風光,又有鄉土民俗風情。既有大眾農業采摘,又有高端休閑之所。各類資源的相互疊合,為蘇家屯區農業旅游發展構筑了較強大的資源支撐,使旅游業實現全面發展。良好的資源組合,既有利于資源的集中開發,也有利于規劃安排多樣的旅游活動,增強蘇家屯旅游產品的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應注意到,雖然蘇家屯區農業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基礎穩固,但整體開發水平尚屬較低級階段,開發潛力巨大。
2.現代化農業資源豐富。蘇家屯區已建成全市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農事采摘基地,采摘總面積近四萬畝,采摘品種達五十多個。不僅在數量上具有優勢,而且普遍已實現規?;l展。其中馬耳山、楊城寨、臺溝、李英守和劉后地等五大采摘基地,綜合配套服務功能較為完善,景區環境優美,已經成為沈陽市農業旅游示范區。同時農家樂、高科技農業觀光園、田園風光和生態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村等多種項目協同發展,形成了種類齊全的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
3.區位優勢明顯,氣候優勢突出。蘇家屯區素有沈陽南大門之稱,距沈陽市中心15 km,距東北最大的機場——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僅2 km。地處中國最密集的城市群——遼寧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地帶,與撫順、本溪和遼陽相鄰。這里更是沈陽南站所在地,交通便利,具有中國北方最大的鐵路貨運自動編組站。多條鐵路、公路、空路在此交匯,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通達性極好。交通區位優越,客源市場充足。
蘇家屯區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優勢突出,旅游資源四季均具特色,春季可登山健身,夏季可野營露宿,秋季可采摘果實,冬季可登山賞雪。獨特的氣候資源,臨近的區位條件,均為蘇家屯區的旅游發展提供了基礎。
4.多旅游景區相互疊合,優勢互補。近年來,蘇家屯區積極發展大眾生態農業之旅和高端商務休閑之旅,形成了共融的旅游新格局。開發了綠島旅游度假區、白清寨風景區、馬耳山生態旅游區、楊城寨生態旅游區和隕石山風景區五大功能分區。馬耳山、楊城寨、臺溝、劉后地、李英守等五大采摘基地,與綠島森林公園、紫薇仙莊、白清寨滑雪場、隕石山和高爾夫球場等形成互補,突出了農事體驗和休閑度假兩大品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相關要求進行旅游資源評價。
根據2003年《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標準,旅游資源共分為8大類、31個亞類。蘇家屯區旅游資源分別涉及其中的7大類16個亞類,其中AAA級旅游景區1處,AA級旅游景區3處,A級旅游景區4處。資源種類較多,但資源總體水平并不是很高,多數為普通級或未獲等級。因此應將蘇家屯的旅游開發放在優勢上,重點開發生態農業休閑之旅,結合高端商務休閑之旅,使旅游資源得到綜合利用。
三、蘇家屯區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策略
蘇家屯區生態農業旅游資源具備多種旅游開發方向,既可以發展傳統觀光游,也可開展務農參與游,休閑度假游等,針對不同游客需求開發出不同的旅游產品,具有獨特的旅游優勢??茖W開發的同時綜合考慮各項環節,如環境保護、當地居民利益等問題,使蘇家屯區生態農業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加強宣傳,推動綠色消費
由于城市近郊生態農業旅游地的主要客源來自本地及附近地區城市居民,游客及當地農民對生態農業旅游的優越性均知之甚少,因此應加強宣傳,普及綠色消費的概念,使游客產生旅游意愿,農民有發展生態農業旅游的意愿,同時提高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門開發生態農業旅游市場的認識,從而形成政府重視、社會支持、全民參與的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環境。
(二)科學制定旅游發展和保護規劃
旅游開發,規劃先行。對蘇家屯區生態農業旅游進行規劃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市場需求狀況、資源條件和交通條件等內容。對農業旅游資源有層次、有選擇地進行配置,按步驟進行開發。同時應注意到,生態農業旅游是以農業為基礎,以生態保護為核心的旅游活動,即在開發過程中要充分體現保護的原則,合理劃定農業資源的保護范圍,確定保護的輕重緩急,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
(三)突出特點,挖掘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
生態農業旅游存在及發展的基礎是獨特的農業旅游資源和自然旅游資源,但發展目標若只停留在觀賞、采摘的表面繁榮上,旅游業將缺乏持續生命力。蘇家屯區不但農業旅游資源豐富,且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民俗風情濃郁淳厚。原始秀美的自然環境、傳統的農耕文化和古樸的鄉情習俗,構成帶有明顯文化與生態色彩的生態農業旅游地。蘇家屯區可利用農村特有文化風俗作為生態農業旅游的內容,例如建立民族文化村,開發民族節慶活動及“農家樂”系列項目。開發具有東北特色的旅游紀念品,既可裝飾景點也可增加旅游業收入。
(四)強調社區參與,維護居民利益
地方發展旅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開發蘇家屯地區生態農業旅游初期應鼓勵居民積極參與,提出發展建議。要照顧居民的經濟利益,維護其合法權益,并主動為社區居民創造旅游就業機會。培訓高素質的農民隊伍,使其提供高質量的旅游服務,增加其收入,實現生態農業旅游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培訓內容其中包括一般培訓和專業培訓服務, 以提高農民綜合素質。農民培訓對象主要是“農家樂”接待戶、經營業主、農村基層干部等。
參考文獻:
[1] 舒伯陽.中國觀光農業旅游的現狀分析與前景展望[J].旅游學刊,1997(5).
[2] 周世強.生態旅游與自然保護、社區發展相協調的旅游行為途徑[J].旅游學刊,1998(4).
[3] 張婷婷.沈陽市蘇家屯區生態農業旅游優勢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