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5 16:31: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理學科存在的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引言
政治、歷史、地理傳統地被認為是文科學科,文科學科一直被強調需要用心去記憶,所以很多老師在教學中一味灌輸“死記硬背”的傳統觀念,造成許多同學反映文科也不是那么好學。那么現階段的地理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呢?學生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碰到的困難有哪些呢?為了有效提高廣大同學學習地理學科的積極性,應采取何種有效措施呢?
地理學科在高中階段被劃入文科,但是在大學學習階段,地理的學習一般被歸類在理科學部。由此可見,地理學科的學習需要的不僅僅是文科思維,而且需要同學們有一定的理科思維,甚至在高階段的學習中,理科思維顯得更為重要。據筆者觀察,現階段地理學科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大部分老師忽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了應付高考,高中課程設置偏重于語、數、外等學科,像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的課程被壓縮。如何在僅有的、短暫的時間內,將高考大綱所要求的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這對廣大高中地理任課老師來說是一個挑戰。由于時間有限,大部分任課老師抓住一切時間將自身所掌握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不管學生實際掌握多少、吸收多少,能否有效應對考題的變化等等。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使他們缺乏靈活應對考試的能力。當然,這也是不利于學生個人綜合素質提高的。
2.過分強調背誦在地理學科學習中的重要性。地理學科的學習不同于生物、化學、物理,同時地理學科的學習與同為文科門類的政治、歷史學科的學習也大不一樣。地理學科與數學有緊密的關系,地理學科的學習不僅僅需要學生能夠背誦記憶相關地理概念和名詞等,同時也要求學生能夠利用數學工具進行推導。
3.沒有有效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當今社會,科技發展速度加快,教學手段隨之豐富起來。在地理學科教學的課程中,如何利用現代化的手段指導學生的學習,對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地理學科的學習需要同學們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同學都具備這種能力。那么如何培養這種能力呢?老師不能一味地強調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很重要,而應該采取有效的手段。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這些問題,直接的結果就是使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不重視、缺乏興趣,更進一步地講,這不利于學生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這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是很不利的。
三、解決措施
每一門學科的學習都有一定的方法,地理學科當然也不例外,掌握科學的方法,當然會事半功倍。那么針對地理學習中存在的難題,有哪些方法呢?
1.老師在教授過程中應該避免照本宣科,應該學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僅要按照教案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教育,還應該在已有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自主探索學習,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生活中發生的時事與地理基礎知識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自己去搜尋資料并進行分析。
2.老師應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并且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地理學科是一門很有趣的學問,通過地理學科的學習,學生們對祖國山川、五湖四海、四季交替以及晝夜變遷都能夠有很好的理解,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素養是很重要的。那么老師在教授這門學科的過程中,應該靈活運用多種先進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體驗學習地理學科帶來的歡樂,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
3.學習地理應該掌握好的方法。俗語有言,磨刀不誤砍柴工。好的方法能夠加快我們對知識的吸收和掌握。地理學科的學習同樣也有一些方法。地理學科同其他文科學科一樣,也需要記憶,但是不能死記硬背,而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效地記憶,這樣才能記得牢、記得久。同時地理學科的學習還應調動全身各種器官參與其中。
4.提綱挈領,融會貫通。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要經過將書先讀厚、再讀薄的過程。對于地理學科的學習,首先要明白地理學科大概總體涉及那幾大板塊,同時要分清輕重和難易,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應該合理分配時間,最后應該對所學的所有內容融會貫通,學會跨章節解決考試或者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只有先讓自己對所有知識有所了解,然后進行有效整合和吸收,這樣才能算是掌握了一門學科。
如同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沒有捷徑可走一樣,地理學科也需要扎扎實實地去學習、領悟、理解,若能夠在上述有效方法的基礎上展開對地理學科的學習,那么地理學科的學習將不再是難事。
參考文獻:
[1]陳德貴.用科學的方法學地理[J].中學政史地.2007年3期.
[2]王連貴.淺析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有效教學與學習[J].成功(教育).2010年5期.
一、從地理學科性質看文理分科對地理教學的影響
地理學科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它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即綜合性和地域性。
1.綜合性。地理環境由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等圈層構成,是地球表層各種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機組合而成的復雜系統。地理學科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性質。與地理學科相關的學科甚多,高中階段所設置的課程與地理學科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系,尤其是理科課程與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如自然地理中“地球運動”部分的知識內容涉及相關的學科知識包括數學學科中空間幾何、平面幾何、三角函數等,以及物理學科中的開普勒定律等,而且絕大部分“地球運動”問題的解決都要依托數學計算;再如太陽輻射的波段組成、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的運動等都與物理學科中的光學、熱學、力學等部分的原理、規律有關;再如,地表形態的形成同樣也離不開自然界中各種物理、化學、生物的作用。
2.地域性。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并致力于解釋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演變的規律。由此可見,地理學科所要解決的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問題都離不開這些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因此,“無圖不題,無題不圖”也就成為地理問題的顯著特點,無論地理問題中是否給出明確的區域地圖、示意圖,所有的地理問題的解決最終都要落實到地理空間中,因此學生必須要具備空間概念、具有空間立體思維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形成都與數學學科不可分割,如對經緯網圖的判讀所需要的思維能力就是對數學平面直角坐標系認識的延伸,甚至是對空間坐標系認識的延伸。
由上述可知,地理學科的教與學離不開理科基礎,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的教與學更是離不開理科學習基礎。而大部分的文科生理科基礎偏弱,導致地理學科的教與學面臨著很大的困難。
二、地理學科難易度分析
從圖1和圖2可以明確的看出只有不到13%的學生認為地理是比較容易學習的學科,有將近44%的學生認為地理學習非常困難。其中有60%以上的學生認為自然地理是地理學習中的難點。
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結論,自然地理已成為學生學習難度最大的知識內容。究其原因,地理學科與理科學科關系密切,理科基礎較強的學生一般情況下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較為深刻,這部分學生認為地理學科的學習較為容易,而理科基礎偏弱的學生一般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較為困難,因此理科基礎較弱的文科生學生認為地理學科學習難度較大,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的學習內容與理科課程的關系最為密切,因而自然地理也就成為學生學習的難點。
在相關調查中,共有75%左右的學生認為在地理學習中存在的弱點并不是記憶,而是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而地理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與理科學科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十分相似。
三、高一年級文理分科對地理學習的影響分析
現在為了迎合高考,許多學校在高一的上學期一入校,或者是在高一的下學期開學初,就對學生進行了文理的分班教學。在高一進行文理分班教學效果如何?學生接受程度如何?
在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文理不分科會對自己的地理學習起到正面作用(即肯定會或可能會使地理成績提高),其中大部分學生認為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地理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另外,在問卷調查中,還有一大部分的學生認為文理分科不會對地理學習起到正面作用,甚至會對地理學習起到負面作用(即肯定不會使地理成績提高)。學生的理由基本上可以概括為:文理不分科會加重學業負擔,從而造成各科學習成績的下降。而學生的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文理不分科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從而使學生對地理的學習游刃有余。
現就某學校的某次考試成績進行數據對比分析:
由上圖可知,地理成績與數學成績呈明顯的線性關系,即數學成績越高地理成績越高,數學成績越低地理成績越低。由Excel數據統計得出地理成績與數學成績的皮爾生相關系數γ=0.815,說明二者呈正相關。以上的統計圖表和數據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地理的教學與理科學科密切相關。
通過高中新生入學檢測來看,學生所學的初中地理知識相對零散,知識不成系統。初中教師的授課方法基本雷同,無非是讓學生將課本上的重點內容在課本上按照考試的不同要求用不同顏色的筆畫下來,課下進行記憶。由于學生對地理學科學習興趣不高,為了應付考試他們多將地理復習留到考前突擊完成。據問卷調查的統計顯示,初中學生對地理學科普遍感到乏味。升入高中后,由于課標規定的內容在難度上不斷增加,他們感覺到地理更加難學、不好理解。尤其是中圖版高中地理必修1的內容,對于此部分內容的學習,多數學生感覺課本上的知識點較初中課本上的較難,有時明明已經懂了的知識點,在做這方面的練習題時還是不會做。筆者從事高中地理教學多年,發現解決初高中地理知識銜接的教學問題對于學生高中地理的學習很重要。
二、重塑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認識與態度勢在必行
多數初中生認為地理是“副科”,是因為在中考中地理學科的分值比重小,有的省份干脆就不考地理,在八年級就結課了。九年級時為了給所謂的“主課”讓位,干脆就取消了地理學科的講授,即使課程表上有這一科目也沒有上,形同虛設,七年級、八年級開設此科也純為了應付檢查。這樣一來初中學生就打心底里認為地理是“副科”,家長也不重視,所以學校的地理教師上課也沒有興趣,他們就在初中地理課堂上對于重點和難點的內容多講幾句,非重點和學生能懂的內容就一帶而過了,甚至是直接讓學生在書上畫,課下讓學生自己看一看、背一背。因此,學生對地理學科就更不重視,對考試成績也不在乎,認為反正分值在總分中的比重也小,學不學習都無所謂。升入高中后,這些沒有打好基礎的學生再學習高中地理是相當吃力的。對那些八年級就結地理課的學生更是如此,扔了一年的地理知識已經都忘得差不多了。
因此,高一教師的首項任務就是要通過介紹地理課程的學科特點,轉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認識;通過講授地理學科的重要性來端正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態度,幫助高中學生快速進入學習地理知識的狀態,以便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地理素質,從而為學生下一步升入高等院校奠定堅實的地理學科基礎。
三、摸清學生地理基礎,因材施教
如實地掌握學生初中地理的知識和能力基礎十分必要。筆者在上高一年級地理學科的第一節課時,首先通過一些簡單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檢測,目的就是了解學生對初中地理的掌握情況。最后在課下通過與學生座談掌握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態度。了解完后,筆者認真地分析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于新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記錄歸類。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同時可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轉變他們的態度。
【關鍵詞】高中地理 課堂教學 教學困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025
在地理學科教學中,涉及到許多知識點需要學生記憶,同時也有許多需要學生計算的知識點,這就使得高中地理學科成了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很多老師也就因此覺得地理學科難教。很多學生初時對地理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認為學習地理可以了解世界任何一個感興趣的國家或地區的信息,可以探究太空的秘密,可以考察海底的寶貴資源。但在實際學習中,學生會發現學習地理比想象中要難得多,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初時熱情洋溢,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學習積極性不高,如果老師不注重教學方法,這類學生就會成為地理學科的“學習困難戶”。而當前我國地理學科的教學方式普遍比較傳統,對同樣的知識,老師用同樣的話語重復向不同的班級講很多次,這就導致老師沒有教學熱情,學生也聽得乏味??傮w而言,我國高中地理學科教學中存在許多的困境,亟須解決,本文正是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當前我國高中地理教學的困境,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高中地理教學困境總結
(一)教學媒介單一
地理教學在很多老師眼中較為簡單,不需要借助太多的教學工具,只需要一個地球儀就可以完成對地理的教學,但也正是因為部分老師在地理教學中從始至終只是依靠一個地球儀,然而地球儀的功能畢竟有限,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另一方面,在對各海峽、國家進行地理位置、民俗特色等的介紹時,地球儀的比例尺太大,學生很難從一個小小的地球儀上找到一個海峽或一個版圖較小的國家。雖然地球儀較為簡便,在教學中有很大的用處,但正是因為老師對它的依賴,導致了教學媒介的單一,很多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僅僅停留在一個地球儀上。這就需要老師能夠對教學媒介進行轉變和創新,多選取新的教學媒介,從而對地理知識能夠更好的進行教學,學生也才能更容易接受老師所講的知識。
(二)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不扎實
高中階段的學生都有各自的興趣,正是因為興趣的原因,很多學生對于感興趣的學科會格外關注,學習也更認真,但地理學科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既有需要背誦的知識,又有需要進行計算的題目,這就使得學生對地理學習缺乏興趣。對地理缺乏興趣的學生在學習中不夠認真,在課堂之外也幾乎不會去找地理相關的書籍閱讀,他們的地理基礎相對于其他同學而言較差。高中階段的地理課涉及到的知識點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也更細致,這對學生的地理學基礎是一個考驗,對于基礎掌握不牢的學生,高中地理就成了他們的難點,他們學習地理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學習效率也就更加低下。
(三)教學以理論為主,教學方式枯燥
地理學科并不是一門純理論教學的學科,其中也有很多需要老師結合一定的案例進行講解的,但在當前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忽視了案例的運用,僅僅是對教材上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這一方面反映出這類地理教師的專業化不夠,另一方面體現出老師的教學方式有嚴重的問題。地理學科涉及許多理論知識,教學中需要對部分理論知識進行專門的講解,但是不能將理論講解變成教學的唯一手段。純理論的講解,講解之后由學生背誦,對于學生而言,其效果不如學生直接閱讀課文進行背誦。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學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對地理課也就覺得乏味,教學效率不僅沒有提升,反而可能降低。
二、高中地理教學改良對策分析
(一)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
針對教學媒介單一的問題,很多老師都不重視,但對于涵蓋內容多、雜、細的地理學科而言,需要借助其他的教學媒介以提升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當前我國教學環境中多媒體的運用是一個較為普遍且效果較好的方法,地理學科如果能夠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會使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舉個例子,在講地球運動時涉及到了衛星發射基地的選擇等相關知識,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為山西太原、甘肅酒泉、四川西昌、海南文昌,教材上有對各個衛星基地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分析,但是如果僅僅是講到“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空氣稀薄、晴天多”等特點,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難以理解,也難以記住。但如果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就可以播放各個地方的視頻或是展示各個地方的圖片,學生看到當地的圖片和視頻,對于選擇該地為衛星發射基地的原因也就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二)鼓勵學生拓寬閱讀量,關注地理雜志,積累地理基礎
很多學生甚至是老師認為,到了高中階段尤其是高二、高三時期,學生的基礎較差已經難以彌補,首先是學生缺乏補習的時間,其次是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大,難以分心補習地理。但實際上,補習地理知識,培養地理基礎并不是難事,只需要學生在課后能夠多留意生活中關于地理的相關消息,在業余時間能夠閱讀地理雜志,這對于補習地理基礎有很大的益處,只需要學生能夠堅持閱讀地理雜志,學生的地理基礎也就會逐漸扎實。
(三)多引用案例,采用理論與案例結合的教學方式
對地理學科的教學不能僅僅依靠對理論的講解,在教學中老師要能夠結合案例進行講解。舉個例子,在陸地環境之中涉及到了地貌的相關知識,其中包括風蝕地貌和流水侵蝕地貌等,在講解過程中教師如果僅僅是通過教材中對相關地貌的理論介紹來進行講解,那么學生就會覺得很枯燥。但如果這時候結合幾張相關圖片結合理論進行講解的案例,學生一邊閱讀教材中的理論知識,一邊看圖片,兩者相結合,學生也就能更直觀的看到各式各樣的地貌,并更深的理解和記住影響地貌的因素和各類地貌的具體特征。
一、地理素養和地理素養養成教育內涵
1.地理素養的內涵
地理素養即一個人能夠從地理學的觀點觀察事物且運用地理學技能解決問題所養成的比較穩定的心里品格和內在涵養。它包括地理知識、地理學科能力、地理觀點、地理方法等。良好的地理知識素養要使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自然地理知識、經濟地理知識、人文地理知識三大方面。自然地理學包括水文、地質、氣候氣象、環境等方面知識;經濟地理學包括研究人類社會農業工業的發展,制約農業工業發展的因素等;人文地理學是以人地關系研究為核心,以文化地理學理論為基礎,探索人文現象空間分異規律的學科,其內容涵蓋經濟、人口、宗教、語言、民族、民俗、行為、自然、政治等諸多內容,且涉及解決實際地理問題的能力等。良好的地理素養需要熟練掌握地理知識并分析現實地理熱點問題。地理科學能力包括地理信息采集能力,地理分析判斷能力,全面地理觀點和地理方法等。
2.地理素養養成教育的內涵
地理素養養成教育即培養學生能夠從地理視角觀察事物且運用地理技能解決問題的良好行為習慣,這是當代社會所需要的一種內在素質。培養學生具有較高地理素養需要從學生的養成教育著手,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學習地理知識、培養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樹立全面的地理觀點、掌握科學的地理方法,從平時生活的點點滴滴開始。
二、貴州農村初中學生地理素養現狀及原因
貴州位于祖國大西南地區,全省土地面積17.6萬平方千米,“六普”人口為3 475萬,居全國第19位。2010年共有初中1 617所、九年制一貫學校531所,共計在校生213.7萬人,初中生占全省總人口的6.15%,其地理素養狀況如何,直接影響人口的整體素質。
1.地理素養現狀
(1)地理知識欠缺。以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看云識天氣”一文學習為例,該課學習需要讓學生了解“云與天氣的關系,通過觀察云朵形狀變化、運動路徑和速度來判斷天氣可能出現的變化” 。學習這一課,能夠解決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因此,學生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反之,若對生活沒有多大實際應用效果的內容,學生會表現得倦怠。由于初中地理學科教學主要停留在基礎理論的學習上,沒有通過開展實踐課激發學習積極性和地理學科學習欲望,使學生覺得學習枯燥乏味甚至厭學。地理知識欠缺,一方面是受教育評價體系限制,學生地理學習的動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初中階段學生學習注重“實效性”,表現為學科學習實用性和自身訴求實現程度,兩者具體表現為考試成績排名的提升和學習進步在學生中對自己“地位”的提高程度。
(2)地理學科能力不足。地理學科能力包括提出地理問題能力、地理信息能力、表達交流能力、解決地理問題能力四個方面。貴州省農村初中學生地理學科能力幾乎處于空白狀態,他們缺乏提出地理問題的基本能力。21世紀是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大量信息充斥社會,人類生活的地域空間既是信息發源地,又是信息傳遞載體。學生要博覽地理信息就需要掌握電腦操作技術,學會在網上收集地理信息并通過判讀地圖獲取地理信息。在指導學生判讀地圖收集信息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地圖素養的養成教育,培養學生“運用地圖要素獲取地理信息,認識地理事物相關性,從圖形中獲取地理要素特征,繪制地圖形成空間認知的能力”。
(3)表達交流能力較差。表達交流能力是一項重要能力,可讓學生在已有地理知識基礎上,通過與他人進行相關地理知識的溝通交流,實現對已掌握地理知識的運用技能提高。當前在貴州省農村初中地理教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受教學輔助設施限制,致使學生地理知識匱乏,不能很好地表述地理事物的形狀特征,嚴重制約學生表達交流能力的培養。
2.地理素養較低的原因
(1)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關系到相關學科的發展。當前貴州省初中學生特別是農村初中學生地理素養不足,主要是教學評價體系存在一定問題。在當前的初中學生評價體系中,一般只把地理學科作為考查科目,僅有極少數地區把地理學科列入中考范圍,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因而對地理學科的學習沒有后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學校的評價集中體現在學校升學率上(以學生考取省級示范性高中的人數和比例來量化)。受學科教育評價體系限制,學校主抓升學率,把大多數精力都放在主科教學上,而忽視了地理等學科的發展。
(2)教學設施不足。貴州省自1998年開始,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發展,但由于貴州省經濟發展落后,學?;A設施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實施素質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虛設。以德江縣桶井中學為例,連基本的教學輔助工具都不足,如八年級中國地理教學中需要的中國行政區劃圖、地形圖、資源分布圖等不全,多媒體教學設施和GIS三維模型等教學輔助設施缺乏。2000年以來,隨著地理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中學地理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也有較大變化。為了充實學生地理知識,強化其表達交流能力,新課程注重實踐教學,強調通過活動讓學生融入學習。在廣大的農村學校,受教學輔助設施的限制,地理實踐課開展很有限,影響了地理教學的效果。
(3)應試教育導致學習偏重“實效性”。當前貴州省大多數地(州、市)都沒有把地理學科納入初中畢業升學考試的考核范圍,學生不能通過學習地理提高自己考試科目的整體成績,從而實現提升自身學習成績的利益訴求和心理訴求,學生不愿意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地理學習上,這也是阻礙學生提高地理素養的主要因素。
根據2011年貴州全省中學升學考試統計調查發現,在2011年的中考中,全省9個地(州、市)文科綜合學科評價體系如下:貴陽市、六盤水市、黔南州、銅仁地區、遵義市、安順市、畢節地區、黔東南州8個地(州、市)均未將地理納入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范圍,只有黔西南州把地理學科納入中考范圍,以30分制計入中考成績。在調查中發現,黔西南州學校的學生,由于地理學科以實考分數計入中考總分,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即使是被迫學習,學生的地理知識素養都要稍高于其它地州市的學生。
由于對地理學科重視不夠,在課程安排、任課教師安排方面也不盡合理,缺乏專業的地理教師授課,也是造成貴州省農村初中學生地理學科能力不足的原因。
三、提高學生地理素養養成教育的建議
1.改變現有教育評價體系
針對學生地理素養偏低的現狀,解決這一問題的首要措施是完善現行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在中學推行學分績效制,把所學各門學科按照學分計算績效,全面反映學生學習狀況,綜合評價學生的德、智、體等各個方面。教育目的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是實現人全面發展的主要手段?!叭说娜姘l展理論是關于人解放理論的核心內容,是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的學校教育要扭轉辦學理念,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應從學生的長遠發展出發,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重視各學科教學的均衡性。因此,提高學生地理素養需要不斷完善教育評價體系。
2.改革現行中考制度
學校不重視地理學科的教學,其根源在于現行的中考制度。由于沒有將地理學科納入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范圍,加上學校師資有限,為抓升學率,學校不得不把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升學考試科目的教學中。如果將地理學科納入中考范疇,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態度就會截然不同,如黔西南州以30分制將地理計入中考成績,學生對地理學習態度認真得多,對地理學習就不會顯得漫不經心。而其它地(州、市)由于地理學科沒有納入升學考試范圍,平時學習也只是科普性學習,屬考查科目,學生學習興趣受到影響。
3.加強實踐教學
由于大多數農村學生沒有條件外出進行較大范圍的旅行或獨立到陌生環境的經歷,他們利用地理知識特別是地圖知識的機會不多,沒有直接感受到地理知識對生活和生存的實用性,最終淡化了對地理知識的求知欲,導致大部分學生的地理素養偏低。要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只有開設實踐課程,使學生真正運用地理知識,通過對地理知識的運用激發其強烈求知欲。新課程注重實踐能力培養,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實現學生地理素養提高,必須注重實踐課設置,通過實踐課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使用地圖、采集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潛力,在實踐課中養成良好的地理素養,達到提升學生地理素質之目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存在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分析
地理既是一門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一門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十分實用的學科,學生只有掌握了地理知識才能對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然而目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本人的歸納總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沒有將地圖教學與理論知識的講解結合起來
本人在實際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地圖雖然是學生進行地理學科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并沒有能夠充分發揮地圖對學生地理學科學習的輔助作用,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只是就知識點本身對學生進行闡述,不能與地圖有效結合起來,這就使得地圖輔助學生進行地理學科學習的功能難以發揮。在高中階段,地理知識點的難度有了進一步增加,很多知識點只有結合地圖才能更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講解,如果教師單純地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勢必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理論知識難以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
地理作為一門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的學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將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才能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既能夠使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又能夠提升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的能力。然而目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而忽視了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比較枯燥,既降低了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有效性,也降低了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的能力提升,從而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教學方法相對單一
現代教學要求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通過多種不同教學方法的使用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地理涉及的知識面十分廣泛,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模塊,教師在對不同的知識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而目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不僅影響了知識點的呈現,而且使得課堂教學比較枯燥,繼而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難以達到高效開展課堂教學的目的。
4.學生進行課外考察的機會較少
上文已經提到地理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系十分密切的學科,因此想要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地理學科學習,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將知識點的講解局限于課堂教學,還要為學生創造一些到室外進行考察的機會。
二、解決目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有效措施
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十分關鍵,通過地理學習學生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識,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極大的開闊。針對上文中提到的問題,本人提出如下幾種有效的應對措施:
1.實現地圖與地理知識點的有效結合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地圖引起重視。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我們不難發現對學生實際應用知識點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地圖自然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使地圖對地理學習的重要性得到體現,同時也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地理學科的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實現將理論知識教學與地圖有效結合起來。例如,教師在對學生講解非洲的人文、氣候、地形時,可以以地圖為依托,從地理地形等多個角度去分析氣候的形成原因,這樣能夠使學生真正掌握問題的根源,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地圖在教師進行很多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應該引起重視。
2.將理論知識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
地理本來就是一門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生活中實際的例子為依托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教師在將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另一方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教師在選擇生活中的例子時,要側重選擇知識點是如何在生活中進行實際應用的,引導學生看到地理知識的實際用途,如果例子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那就能夠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應用于課堂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實現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當然在選擇教學方式時,應該以新課改過程中提出的教學方法為主,這樣能夠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還要摒棄傳統教學中一些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在實現課堂教學方式多樣化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其靈活性,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選擇。
4.組織學生進行課外考察
課堂雖然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戰場,然而對于地理這門與大自然聯系十分密切的學科而言,組織學生到室外考試也十分必要。學??梢怨潭ò才呕蛘哽`活安排學生到大自然中進行考察,為學生上地理室外課提供條件。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上地理室外課的方法,不能只顧玩樂,要將學習的知識點與所見所聞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達到提升學生地理綜合素質的效果。
地理是一門空間觀念很強的學科,地理教學在培養中學生空間思維、空間想象的能力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針對初二學生的年齡階段、身心發育及知識水平,結合課題研究方向的需要,作此次調查問卷。
二 問卷調查的時間、對象、方法
調查時間:2012年6月中旬。本調查主要采取匿名問卷的調查方式。問卷由本人親自收發,在我校初二年級11班和12班學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共發放問卷調查表121份,回收121份,問卷結果具有代表性、真實性。
三 調查問卷的設計
根據調查的目的和對象,初二地理組設計了一份12道選擇題的問卷,其中前十題為單選題,后兩題為多選題。
四 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
1.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認識
1~3題主要反映的是學生對地理這門學科的基本認識。第1題中選擇“很喜歡”和“喜歡”的學生占90.1%。初步分析認為,由于地理學科豐富的知識性、趣味性,因此受到多數學生的喜愛,但受地理知識的難易程度、考評方式,部分學生的身心發展階段等方面的影響,少數學生選擇了不喜歡,作為教師,應積極從多方面查找原因,幫助每一位同學形成愛好地理的良好習慣。第2題中,認為地理“很有用”和“有用”的學生占93.4%,說明學生比較重視地理學科,這是地理學習強勁的動力。從這個結果看,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地理學科所學的內容不僅對學生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有用,而且對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也大有益處。這就要求地理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促進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確立正確的可持續發展觀。從第3題的選擇中可以看出,學生認為《地球和地圖》最難,《世界地理》部分略難,主要是受年齡結構的影響,缺乏空間想象能力、空間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填圖、繪圖能力導致的。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優化地理課堂教學,準確把握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認知矛盾的焦點,巧設問題情境,以引導學生通過層層深入,逐步求得結果,掌握思維和解答規律,以達到消除學生學習障礙的目的。
2.學生空間思維能力水平
4~9題主要反映的是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水平。從對問卷的分析,可以得出所調查的學生空間思維能力水平較低。而每道題中最能反映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選項中一般是男生比例高于女生,說明男生空間感更強。第4題和第5題學生所答選項較分散,反映出學生在應用地圖和地理思維方法還很薄弱。
從以上六道題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經過兩年的地理學習,學生具備了初步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但對于地圖辨識與區域位置的認定仍存在問題。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引導,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多視角、擴散性思維能力,使學生分析各種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時都會在頭腦中呈現相應的地圖影像。
3.學生對空間思維能力及其在其他學科中的影響的理解方面
第10題是關于“什么是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調查。選擇“知道”的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61.2%;選擇“不知道,沒聽說過”的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11.6%;選擇“老師講過,但不太清楚地理”的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27.2%。從調查結果看,通過兩年的訓練培養以及地理知識的積累,八年級的大部分學生對地理空間思維的建立、對“將要被定位的事物”的時空特征在頭腦中的構建已有成效,但仍有少部分學生空間思維能力欠缺,存在學習困難。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仍是地理教學中的一個重點。第11題“哪些學科對地理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幫助較大?”的不定項選擇中,選擇“數學”的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65.3%;從調查結果看,大部分學生認為數學學科對于有效地完善學生的空間思維、發掘學生智力、促進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4.怎樣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