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4 16:24: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學的概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藥物經濟學;醫院管理;衛生經濟 效益
藥物經濟學的研究,雖然在我國起步較晚,但已在許多領域取得了進展,亦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作者僅就藥物經濟學在醫院管理中的實際應用談談自己的認識。
1 藥物經濟學的概念
藥物經濟學是指應用經濟學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技術,結合流行病學、決策學和生物統計學等多學科研究成果,全方位的測量、對比分析和評價不同藥物治療方案與其他治療方案,以及不同衛生服務項目所產生的相對社會經濟效果,以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現有衛生資源[1]。從宏觀層面上講,藥物經濟學是研究人們對衛生保健需求的無限性與藥物資源有限性的矛盾規律的,是為藥物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及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的。從微觀層面講,藥物經濟學是醫院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可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醫療服務質量。
2 藥物經濟學的發展現狀
藥物經濟學一語由Townsend于1986年首次提出。1991年Bootman等人編寫了第一本藥物經濟學專著-----藥物經濟學原理(《Principle of Pharma coeconomics》),標志著藥物經濟學研究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已經形成。目前,澳大利亞、美國及歐洲多個國家都先后制定和頒布了藥物經濟研究準則、藥物經濟學評價指南,并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的豐碩成果。
我國的藥物經濟學研究起步時間較晚,大約只有10幾年時間。1993年,張鈞等在《中國藥房》期刊上,發表了《藥物經濟學概論及在我國運用的幾點設想》[2],揭開了我國藥物經濟學研究的序幕。2008年10月召開的中國藥學會藥物經濟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標志著藥物經濟學作為一個新的學科在中國這塊古老土地上的誕生,也為改革開放形勢下藥物經濟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近幾年來,隨著藥物經濟學知識的傳播和實際應用,藥物經濟學已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重視,已經和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國家在醫療衛生改革中實行的基本藥物制度,在制訂基本藥物目錄時需要依靠藥物經濟學評價結果;物價部門在制定藥品價格時要參考藥物經濟學研究資料;新藥的研制和開發要提交有關藥物經濟學研究報告;醫療保險部門在規定藥品報銷范圍時也離不開藥物經濟學的支持。值得提出的是,各級醫院在藥物經濟學的研究和應用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3 藥物經濟學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
3.1 指導制訂醫院用藥目錄 醫院用藥目錄,是經過一定程序的篩選批準購入的能滿足臨床需要的所有診斷、治療、預防藥物的總名稱目錄。是藥物藥品進入醫院的通行證。在制訂藥品目錄時,應該主要考慮兩方面的指標:一是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是是否具有成本效益最優的特點,即與其他藥品相比,是不在成本上具有優勢。藥物經濟學的引進和應用可以滿足上述要件,通過藥物經濟學的分析評價,以效益與成本之間的比值關系來決定藥物的取舍,將那些效益高、成本低的藥物遴選進醫院藥品目錄中來。
3.2 指導制定醫院藥品處方集 醫院藥品處方集是醫院制定的處方規范及臨床藥物使用指南。它向醫生具體說明某藥品在臨床上的效果如何,怎樣使用才能達到最佳療效。其內容一般包括藥品的通用名稱、劑型、劑量、藥品療效及毒副作用等。國家衛生部在《處方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醫療機構應根據本機構性質、功能、任務,制定藥品處方集”。其目的就是指導醫生規范用藥,幫助醫生優選藥物。但過去許多醫院的處方集沒有列入藥物經濟學內容,缺少經濟學的描述和評價,如果把藥物經濟學評價寫入處方集,就賦予了醫院處方集新的內涵,使其具有了可比,醫生可根據比較結果,在同類藥品中選出那些療效確切、價格適宜、副作用小的藥品用于臨床,既可節約醫療成本又能提高醫療質量。
3.3 輔助新藥研究開發 醫院是藥物研發的重要陣地,衛生技術人員是新藥研發的生力軍,醫院制劑及長期應用的協定處方是新藥研發的“火花”與源泉,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新藥研發又是一個投資大、風險高、周期長的系統工程,國外研制新藥平均每個品種要耗費12年時間,大約需花費2.5億-3.5億美元[3],經濟學問題貫穿始終。因此,醫院在進行新藥研發時,要對擬開發新藥前景進行藥物經濟學預測,從原料來源、工藝流程、市場前景及經濟價值進行分析,以避免新藥研發的低水平重復、投資失誤及社會資源的損失,從而使新藥研發更加科學、合理、經濟。
3.4 指導臨床路徑管理 臨床路徑管理是兼顧醫療質量管理和效率管理的現代醫療管理手段,是經“以患者為中心”和醫院評審之后,我國醫院管理的又一次浪潮[4]。臨床路徑可提供多專業協作的工作模式,有助于形成高效率、高質量、合理收費的醫療服務氛圍,可以促進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保證醫療、護理措施按既定流程實施,并達到預期的效果。臨床路徑管理是醫院管理史上的創新,藥物經濟學將在這一嘗試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文玉.國家基本藥物遴選藥物經濟學.衛生經濟學,2009(2):80.
[2] 張鈞.郭震洲.王力深.藥物經濟學概論在我國運用的幾點設想.中國藥房.1993(5):11.
人類的發展史是一個不斷避免、消減、抗爭殘疾的歷程,如何認識殘疾是社會文明的一個標志。在殘疾文明觀的發展過程中,殘疾人運動從民間、松散、無序走向組織化、國際化、規范化;對殘疾現象也從醫療康復角度轉向社會代價角度去認識;對殘疾人的救助從憐憫式善舉救助走向了權益保障、公共責任和道義擔當。
在弘揚人道主義、發展殘疾人事業的歷程中,形成了殘疾人學科,包括殘疾人心理學、殘疾人社會學、殘疾人體育學等,都以殘疾人、殘疾現象作為研究對象。比如,醫學在參與醫療、治理和恢復殘疾身體功能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康復學。比如,社會學在呼吁社會消除歧視殘疾人的過程中,促進和推動了殘疾人觀的發展和更新,形成了殘疾人社會學。教育學在提供殘疾人教育、提高殘疾人知識技能、讓殘疾人融入社會的過程中,形成獨特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稱為特殊教育。諸如此類,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知識的日漸更新與融合,殘疾人社會學、殘疾人教育學、殘疾人體育學、殘疾人醫學(康復)、殘疾人藝術(特殊藝術)、殘疾人口學、殘疾人心理學等已有較多探索,一些學科已經比較完善。比如,上世紀90年代初,浙江大學(當時為合并前的杭州大學)、浙江省殘聯等在編寫《殘疾人工作概論》基礎上,出版了《殘疾人社會學》,對當時殘疾人社會學、殘疾人理念、殘疾人工作等許多重大問題進行了前瞻性探索,填補了殘疾人社會學領域的空白。關于殘疾人體育學、殘疾人教育學、殘疾人康復學等,也都已經有相當成熟的研究,僅國內就有《中國特殊教育》、《中國康復》、《中國康復醫學雜志》、《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等10多種專業期刊,另外,更多的報刊雜志都發表過殘疾人事業及各學科論文;有關高等院校還專門設置了有關殘疾人的專業,比如教育領域的特殊教育專業,高校及有關部門還有一大批研究殘疾人事業及各學科的科研人員;在殘疾人實際工作部門,同樣需要有關殘疾人專家的指導和殘疾人有關專業的畢業生參加。一些殘疾人學科還與國際有關組織開展學術交流。從這些學科構成及現狀來看,這些學科已經比較完善并且發揮巨大功效。
二、殘疾人經濟學的基礎準備與生成背景
作為一門解釋現象、經世致用的學科,在西方,經濟學思想的起源和發展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甚至更早,但現代經濟學是以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作為奠基之作的。在我國古代,“經濟”一詞是“經邦”和“濟民”、“經國”和“濟世”,以及“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含有“治國平天下”的意思,經濟思想自管子甚至更早就有了,現代經濟學在中國的傳播則由嚴復翻譯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原富》為開端。到今天,經濟學已經成為一門與政治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并列的大學科,而且經濟學有成熟的理論體系和分析工具,也具有很強的解釋能力和政策張力。
由于國際殘疾人運動和現代經濟學的歷史都不長,《國富論》寫于1776年,同時,在經濟學發展中,由于對理性經濟人范式的追求,將研究對象“人”看做是在智力、信息、情感等方面無差別、統一的“理性人”,因此,盡管一些經濟思想、公共政策對殘疾人事業曾經發揮過作用,但經濟學并沒有將殘疾人和殘疾現象作為自身的研究對象。另外,也應該看到,在殘疾人觀的歷史變遷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殘疾還只是從病理模式去理解的,從文明代價、社會道義、公共責任角度來理解殘疾人和殘疾現象的歷史還不長。
在長期的經濟學思想、方法和范式變遷中,經濟學的研究領域和研究對象也曾經拓展到殘疾人、殘疾現象及有關殘疾人社會問題。比如歧視經濟學里面,就曾經研究對包括殘疾人在內的社會現象的歧視機理;在研究就業問題的時候,也有不少文獻論及殘疾人就業甚至專門就殘疾人就業問題開展研究;在公共經濟學、財政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利他現象經濟學等領域,對殘疾人的補助、扶貧、救濟的研究也是比較豐富的。在長期的國際殘疾人運動、殘疾人觀變遷歷史中,殘疾人學也同樣逐步吸納了許多經濟學思想,比如殘疾人是社會發展的代價這一理念的形成,就契合了經濟學領域的公共產品理論;殘疾人的無障礙環境同樣涉及到自己供給、相互供給、公共供給和利他供給等模式。同時,應當看到,無論是經濟理論對殘疾現象的研究,還是殘疾人運動與理念發展對經濟思想的采納,都還只是片面的、零散的,不過是對殘疾人經濟學學科必不可少的前期準備。
近年來,隨著經濟學體系的完善和發展,解釋能力的增強,特別是公共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及對慈善、扶貧、救助等領域的研究,經濟學在公共政策領域內的作用更加突出。同時,殘疾人事業也強調公共政策,強調社會代價及其補償,強調殘疾人的機會平等、公責普惠和融入社會。殘疾人學與經濟學之間具備了交叉融合的條件,為殘疾人經濟學的生成、發展和完善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三、殘疾人經濟學的體系構成與政策含義
按照殘疾人學和經濟學的學科特點,殘疾人經濟學的學科構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闡釋。經濟學按照張五常教授所定義的,是從成本、價格、費用等角度來解釋現象的,殘疾是一種特殊的現象,也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那么,殘疾這一現象也可以由經濟學來解釋。經濟學按羅賓斯所定義的,是一門科學,它研究人的選擇行為,或按貝克所定義的,經濟學是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那么,殘疾人的行為選擇也是殘疾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更廣義的,殘疾人的行為也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經濟學同時也是一門政策建議的學科,那么,殘疾人事業的政策及其影響也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尋求最佳的殘疾人事業發展政策,也是殘疾人經濟學的目標所在。
按照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學科構成,微觀經濟學方面,殘疾人經濟學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如何將“殘疾人”納入“理性經濟人”統一范式,將殘疾看做是理性經濟人的一種約束,同時將理性、能力、信息等方面的不足及其變量納入經濟人假定,殘疾在信息交往障礙方面的特征則是信息經濟學值得納入的新領域。正是在這意義上,殘疾是有成本的,殘疾的成本和收益及涉及到的外部性、交換等經濟學理論才有探討的意義,殘疾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人力資本的殘缺,則涉及到人力資本理論和勞動力經濟學,對殘疾的歧視也涉及到歧視經濟學。殘疾作為一種成本收益,必然涉及到選擇理論,家庭如何應對殘疾則是家庭經濟學的組成部分,對殘疾成本的廣泛計量則可成為計量經濟學的新領域。殘疾人往往身處貧困,需要接受更好的教育、培訓和扶助,這是教育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和社會保障經濟學的領域。
宏觀經濟學方面,因為殘疾而產生的殘疾人經濟學也有很多,醫學方面有衛生經濟學,醫療、輔助及其他相關器具方面有產業經濟學,都有其獨到特征,都可以納入殘疾經濟學的研究范疇,與殘疾有關的醫療、輔助及其他相關器具的研發也是技術經濟學領域的研究內容。殘疾人的需求及其供給滿足也是一個宏觀問題。由于殘疾是社會問題,因此殘疾人與殘疾現象必然要納入公共經濟學領域,殘疾人公共問題經濟學的分量應當是最重的。另外,殘疾人就業的福利企業集中安置及其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屬于財政經濟學和稅收經濟學的領域。另外,殘疾人的自我組織、委托組織、參政議政、企業家群體、藝術創作等現象或行為,也是組織經濟學、制度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博弈理論等的研究范疇。另外,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關系也是殘疾人經濟學很重要的研究領域。
從政策含義看,殘疾人經濟學已經具備了學科體系條件;殘疾人事業需要科學發展,必須依靠學術的論證和支撐,因此,應當加大對殘疾人事業的研究力度,將其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殘疾人經濟學對提高殘疾人事業的科學決策和發展規劃具有重要作用,在殘疾人學中和殘疾人事業政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到作用;政府應當鼓勵和支持殘疾人經濟學的研究并采納有關成果,支持和鼓勵有關高校的經濟學專業拓展研究領域,形成多學科交叉、跨學科的研究力量,解釋殘疾現象,提出改進殘疾人生活狀況的對策,開展科研并培養人才,同時為提高殘疾人工作者理論素養而提供智力支持。
經濟學的歷史很短,只有二百多年。1776年,被稱為“經濟學之父”的英國人亞當·斯密出版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俗稱《國富論》)是公認的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著作,標志著經濟學從哲學中獨立出來。此后,經濟學歷久不衰,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甚至被稱為所有社會科學的“皇后”,被譽為“經邦濟世”之學,日益成為最耀眼的顯學。在我國,在1992年經濟體制改革之前,我國對經濟學的認識主要是“姓社還是姓資”的爭論,學術研究及教育以計劃經濟和政治經濟學為主。1992年經濟體制改革之后,我國高校開始了西方經濟學的教育。迄今為止,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中國的經濟學研究和教育得到了迅猛發展,經濟學的課程設置逐漸與西方接軌,甚至很多院校使用的幾乎是和歐美國家同步的英文原版教科書。大量西方經濟學普及性的經典教科書進入中國高校,如薩繆爾森和諾德豪斯的《經濟學》、多恩·布什和費舍爾的《宏觀經濟學》等。
據有關統計數據,截止到2008年底,我國高校經濟學專任教師數為70 554人,幾乎占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人員總數的1/7。全國僅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專業的院校就有509所。另外,沈陽藥科大學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醫藥)”專業,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文)”專業,東北電力大學開設“經濟學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上海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專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方向)”和“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新聞方向)”專業等。這些都為我國經濟學教育的推廣和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在我國的134所醫藥院校(其中77所為大學或專門學院,57所為??茖W校)里,很大一部分也開設有經濟學專業。比如廣州中醫藥大學設經濟與管理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設經貿管理學院、南方醫科大學設經濟學(衛生經濟方向)本科專業、廣東藥學院設醫藥商學院、中國藥科大學設國際醫藥商學院等。其中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甚至設有經濟學(藥物經濟學)博士、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從2007年起開始招收研究生。醫藥類高等院校里的經濟學教育,一方面是整個經濟學教育里的一部分,與其他院校的經濟學教育有共性的一面,比如核心課程基本類似等等;另一方面也有醫藥類高等院校的特色,具有自己個性的一面,比如在經濟學專業中開設一些醫藥類課程等等。
一、我國醫藥類高等院校經濟學教育的常見問題
從目前看來,我國醫藥類高等院校里的經濟學教育,存在著下面的一些問題:
(1)經濟學教育的邊緣化問題。在醫藥類高等院校里,學科專業設置以醫藥類為主,經濟學專業大多是新設置的學科和專業,發展基礎比較弱,發展條件比較差,有被邊緣化的傾向。在師資建設、經費扶持、設備購置、職稱評定、學術交流等方面,與醫藥類專業相比,經濟學專業得到的關注比較少,發展比較慢,影響了經濟學學科專業的建設和發展。
(2)經濟學教育的“淺化”問題。在醫藥類高等院校的經濟學教學中,開設了相當一部分的醫藥類課程。這一方面固然可以使得學生的培養有“綜合化”和“特色化”的優勢,但是,由于學習時間有限,醫藥類課程的開設不可避免地影響了經濟類課程的安排,造成經濟類課程的縮減或“淺化”,影響經濟學課程的系統化學習,從而影響經濟學教育教學質量。
(3)經濟學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經濟學是與“衣食住行”“經國濟世”聯系很緊密的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目前,在許多高校里,經濟學方面的師資力量很多是從學校(學習)到學校(執教),甚至是師兄畢業就成老師的“學院派”,根本就沒有理論聯系實踐的經歷和過程,在教學科研中也主要關注理論研究和數據分析。同時,目前高校中設有經濟學教育實習基地的院校屈指可數,理論學習和生活實踐嚴重脫節,造成學生對經濟學學習的一知半解,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和教育質量。
(4)經濟學教育重科研輕教學的問題。在我國現行高校制度中,高校老師的福利待遇與其職稱緊密掛鉤。而高校教師的職稱評定考核標準,雖有一定的教學時數等方面的要求,但主要還是取決于學術研究水平而非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在這種激勵制度下,許多高校教師將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而忽視教學工作,造成重科研輕教學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影響了經濟學教育的普及和推廣。
二、西方經濟學教育的不同模式
一般看來,西方國家的經濟學教育存在著三種不同的模式(許成鋼,2002):
(1 )英國模式。以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為代表,注重培養天才,不注重訓練,而是注重創造一種寬松和充滿閑情逸致的學術環境,讓天才脫穎而出。其培養的方法是師傅帶徒弟的導師制,沒有系統的課程。識別天才的方式不是考試,而是看人有沒有能力和別人辯論,表達出新意。這種教育模式的優點是特別能識別天才,也產生了許多天才,如牛頓、凱恩斯都出自劍橋。缺點是,學生的質量很不穩定,學生好壞之間的差別很大。原因在于,大部分人不是天才,沒有訓練,水平就會很差,許多畢業生素質并不好。
(2)法國模式。強調系統訓練。法國并非不要天才,而是尋找的方式完全不同,其數學訓練非常強,用很嚴格的考試淘汰的辦法來尋找最強者。強調訓練,可以產生大批訓練有素的人,這一批人都有很強的技術能力。但這種訓練方法比較缺少觀察能力和想象力,而經濟學的發展很重要的是學者的直覺。在法國,那些在技術上缺乏能力的天才,可能根本沒有機會進入培養體系。比如科斯,在法國式的教育制度下,可能第一輪就被淘汰掉,不能生存。
(3)美國模式。當今學術上占優勢的制度是美國頂尖學校經濟系及個別歐洲的經濟系的教育制度。它介于上述兩種模式之間,一方面側重系統的數學、理論、方法論的訓練;同時也提供一系列的環境,刺激學生發展觀察能力、創造力和批評能力。在美國,經濟學本科教育定位是基礎教育,以素質教育為根本目標。美國本科學生入校時不報專業,一二年級采取通識教育,二年級以后選口徑寬的主修。主修經濟學的本科生職業選擇廣泛,可以選擇經濟學、金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國際關系,甚至新聞傳播等等。同時,其經濟學本科生課程少而精煉,核心課程一年級是經濟學原理,二年級是中級宏觀微觀、計量經濟學,三四年級選兩門經濟學專業領域課,如國際經濟學、金融學等等。
三、 我國醫藥類高等院校有特色的經濟學教育教學體系建設的改進建議
為實現我國醫藥類高等院校經濟學教育的更好發展,參考西方經濟學教育的不同模式,根據我國的國情,我們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途徑和措施:
(1)加強對經濟學學科專業的重視。醫藥類高等院校中的經濟學學科專業對醫藥類高等院校有良好的綜合和促進作用。一方面加強了醫藥類專業的經濟學思維,促進院校專業的綜合化,另一方面,也促進了院校專業的特色化建設,畢業生就業率高,受社會和市場歡迎,整體提高院校的聲譽和教育教學質量。為此,有關部門及院校自身都須加強對經濟學學科專業的重視。特別是在師資建設、經費扶持、設備購置、職稱評定、學術交流等方面,應給予經濟學更多的關注,改善經濟學發展基礎弱、條件差的情況,促進經濟學專業更好更快地發展。比如用比較優厚的條件吸引經濟學方面的學科帶頭人任職;在職稱評定指標方面,給予一定程度的傾斜或優先;采用“請進來”和“送出去”相結合的思路加強學術交流和師資培養等等。
(2)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合理化。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非常重要,指導整個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我們要有合理化的人才培養定位?!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我國的教育方針是: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經濟學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須遵循和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為此,我們的定位應該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努力提高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高素質的人才。
(3)科學合理制訂培養方案,完善經濟學教學計劃,構建有醫藥特色的經濟學教育教學體系。在培養方案方面,經濟學本科人才的培養在保證基本規格的前提下,應該根據社會的需要來體現自己的特色,使得經濟學人才具有多樣性,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要特別注意人才培養的綜合化、復合化。經濟學本身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社會科學,對初學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中,經濟學本科生應學習一定數量的人文、自然和外語課程,具備經濟學學習所必需的基礎知識之后,再轉入經濟學專業課程的學習。另外,在合理系統地安排經濟學課程學習和技能訓練的同時,還應該設置一些其他院校沒有,但在醫藥類院校非常核心和必要的一些醫藥類的課程,如中醫學概論、西醫學概論、藥理學等,構建有醫藥特色的經濟學教育教學體系。由于學習時間或學分要求的限制,對醫藥類課程的設置要合理適當,不能沖擊經濟學課程學習本身的系統性,造成本末倒置。
(4)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鼓勵學生走向社會,教學相長。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認為,中國的經濟學教育應該抓住經濟轉軌所帶來的契機,建立適合于中國的經濟學教學體系,對中國轉軌經濟作出恰當的論斷。中國經濟學教學應該在介紹經濟學基本理論、方法和問題的基礎上,讓學生理解中國經濟的獨特之處,了解各國經濟發展中的經驗和教訓,分析市場和政府各自作用的優勢與局限性。為此,我們應該創造機會和條件并鼓勵經濟學教師參與實際業務部門實習,從而更多地關注中國經濟問題,理論聯系實際,并在教學中進一步推廣和完善。另外,也可以外聘一些專業理論水平較高的實際業務部門工作人員兼任高校教師,講授應用性較強的實務課程,將最新的最實際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真正做到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同時,學校要為學生創造一個進入社會的通道和途徑,為實際進入社會之前提供一個“彩排”的機會,包括暑期社會調查和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等等,使學生在理解經濟學原理的同時,更好地了解真實的社會。
(5)加強思維學習與技能學習的結合?;谥袊膰?,我國企業在新進人才的培訓方面還比較薄弱,因此,必須依賴高校設置一些具體的技能性課程用以培養學生技能,讓學生覺得學以致用,促進和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用人企業也不會認為我們的學生是高分低能,由此,學歷的信號機制得以體現,并步入正常的良性循環。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市場經濟制度在全球范圍內的推廣,尤其是在中國現在處于經濟轉軌階段,諸多經濟問題層出不窮。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變化非???,有很多時候需要你今天做這樣,明天做那樣,而且,大學畢業生在職業生涯中可能會經常變換工作,如此,則要求大學培養的學生不能是只掌握某門學科知識的專門人才,而必須掌握考慮問題的方法及分析問題的工具,以適應不斷轉換工作的需要,增強適應性和人才核心競爭力。事實上,“經濟學”是由“問題——工具——理論”3個環節構成的完整“過程”。任何經濟學的“理論”,都只是特定的經濟學家,面對特定的經濟“問題”,運用特定的經濟分析“工具”,得出的特定的邏輯結論。我們的經濟學教學應該追求貫穿整個經濟學“過程”的科學、務實、求真、質疑的精神,教學不能僅僅原封不動地教給學生一些簡單的分析方法,一大堆模型,或一個個基本的原理,我們需要學生運用這些分析方法、模型或者基本原理對經濟社會實踐中的問題進行分析,給出一個既符合國際學術規范又符合實際的解釋,并得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為此,我們的教學體系和課程安排中,就必須開設一些課程用以具體的專門技能的學習,比如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國際結算業務和國際貿易實務技能等等,同時又必須開設一些思想性、基本分析、工具性的課程,比如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等。
參考文獻:
[1]彭文平.21世紀經濟學教育發展趨勢[j].廣州市經濟管理干部 學院學報,2004(2).
[2]錢穎一.美國大學的經濟學教育[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3(3).
[關鍵詞]生產函數 相關分析 回歸分析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實踐,舉國上下對教育事業重要性的認識已經達到相當的高度,從“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到 “科教興國”,就是一個佐證。 應當指出,當今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人已認識到教育投入不是消費性投資,然而我們不少同志乃至許多領導同志仍然把教育投入看成是消費性的。究其原因,一是只注重教育的社會效益而忽視了教育的經濟效益,二是教育經濟效益的滯后性。由此看來,我們應當十分重視對教育經濟效益的研究。
一、教育經濟學歷史淵源
研究教育經濟效益的學科――教育經濟學早已創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發達國家非常重視經濟的重建和發展,把經濟增長作為社會和國家發展的首要目標,如何促進經濟增長成為各國制定經濟政策的主要問題。通過教育培養的人才在經濟增長中發揮出重大作用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因而教育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成為各國經濟領域和教育領域學者共同關注的問題。于是,教育經濟學作為教育學和經濟學的邊緣學科應運而生。教育經濟學主要研究個人或國家的教育投入,通過人才的成長和促進科技的發展所產生的經濟效益
上世紀60年代,最早出現的教育經濟學就是所謂的 “人力資本理論”,其代表人物有美國的西奧多•舒爾茨、加里•貝克爾等。這一理論提出了人力資本概念,分析了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分析了人力資本對工資的影響。美國的弗•韋爾奇對美國農業的研究結果表明,教育不僅通過增加人的認知技能而提高生產率,而且通過人對資源分配能力的培養也提高了生產率。有人認為,作為經濟學的一個獨立分支的教育經濟學在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達到高峰。當時 “要是沒有一個經濟學家從旁協助,任何自重的教育部長都不敢夢想去作出教育決策”。由此可見,人力資本理論作為西方教育經濟學的主流,對西方各國的經濟增長及教育發展應該說起了促進作用,今后也依然有著重要的作用。
到了上世紀70年代,西方各國教育的不斷擴展與普遍存在的經濟不景氣發生了尖銳矛盾,出現了“文憑膨脹”、“過量教育”、勞動生產率下降和青年嚴重失業等現象。在這種形勢下,西方一部分教育經濟學家便采用新的觀點、方法和研究途徑分析教育與經濟的關系,于是出現了“篩選理論”、 “勞動力市場劃分理論”、“社會化理論”等新的理論,代表人物有邁克爾•史潘斯、萊斯特•思羅、P•多林格、M•皮奧星、塞繆爾•鮑爾斯、亨利•萊文等?!昂Y選理論”認為教育的主要經濟價值就是對雇員進行篩選?!皠趧恿κ袌鰟澐掷碚摗闭J為,教育對個人的經濟價值不在于提高個人的認知技能,而在于它是確定一個人在哪一種勞動力市場中工作的一個決定因素??傊?,上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的新理論在許多方面與人力資本理論大相徑庭。
其實,早在上世紀20年代,原蘇聯的經濟學家斯特魯米林已經用的觀點研究教育與經濟的關系,從教育與提高勞動生產率關系入手,通過大量調查,用事實和計算論證了教育的經濟意義,否定了把教育看作純消費的傳統觀點。他從列寧格勒五萬勞動者中抽到2602份比較完整的材料,從年齡、工齡、教育程度三方面分析他們對提高生產率的貢獻。他的研究表明:年齡對生產的影響在早期起作用,但如果教育程度不高,到三、四十歲以后就開始下降,工齡也是如此。而教育程度的作用則比較持久,每增加一年教育水平比之每增加一年工齡,在生產上提高的單位要大2.6倍。他還用定量研究表明,教育付出的經費所帶來的經濟收益,要比一些建設 (例如筑路、發電站、水壩等)所花費用的收益的增長額多。他認為教育是一種投資,是投資的最有效部門之一。
我國對教育經濟學的研究起步較晚。1980年,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召開了教育經濟學研究交流會。以后又多次舉行了全國性或地區性學術討論會,出版和翻譯出版了若干論文集和專著,為建立、發展適合于我國國情的教育經濟學奠定了基礎。我國的教育經濟學專著將教育經濟學研究對象表述為:教育與經濟相互關系及教育領域內經濟現象及其規律。
二、教育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王梓坤院士在寫給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的咨詢報告《今日數學及其應用》中指出:“當代科技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定量化”,“精確的定量思維是對當代科技人員共同的要求。所謂定量思維是指人們從實際中提煉數學問題,抽象化為數學模型,用數學計算求出模型的解或近似解。然后回到現實中進行檢驗,必要時修改模型使之更切合實際?!苯逃洕鷮W的研究方法不僅要定性和定量相結合,而且在定量研究方面應該做出更多的努力,用模型和數量化的結論來揭示教育經濟效益和規律。
國外教育經濟學研究中使用了教育的生產和成本函數,例如道格拉斯生產函數?,F在,我們許多地方也時興用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來計算經濟增長中科技進步所占的比例 (即科技進步的含量)。厲以寧對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在分析教育與經濟關系中的合理性提出質疑,還有學者撰文指出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模型不符合我國國情。有人認為,從國內外教育經濟學研究方法來看,“數量統計”的方法目前仍處于不斷研究和完善的過程。
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是客觀存在的,然而其作用的機制和過程相當復雜。尋找適合我國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的、較精確近似教育對經濟作用的某種 “生產函數”或其它模型,應該作為教育經濟學者的任務。我們認為數學模型的建立不是惟一的選擇,從國內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來看,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方法,特別是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方法在教育經濟學中大有用武之地。
我們應當承認教育對經濟作用是宏觀的,是通過眾多受教育者在實踐中作用的“匯總”。對于每一個人,這種作用或者收益是隨機性的。正如同氣體分子的運動一樣,氣體分子各自以極不相同的形式運動著,但總體上的體現是氣體的溫度。概率與數理統計正是以隨機現象的統計規律性為研究對象的數學學科。所謂統計規律性就是在大量觀測、試驗的情況下表現出來的規律性。因此,用概率統計方法來研究教育經濟學問題是合適的。美國的馬克•布勞格在 《我們的教育經濟學正處在何種階段》一文中雖然對“人力資本理論”持有不同看法,但還是承認在“平均”意義下收益和教育之間有著密切的正相關關系,承認教育與收益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方差關系”。這里的“平均”、“方差”、“相關關系”都是概率統計的概念。而且所謂的“相關關系”本來就是在布勞格特別強調的“平均”意義下的關系。
相關關系的產生大體上有如下幾種情形:第一,量間原本存在確定性關系,但在測量時有隨機誤差,于是測量結果得到的量之間呈現相關關系;第二,某些量間有因果關系,但是有影響的不止我們考察的這些量,由于種種原因而無法考慮我們所考察的量之外的量,于是我們考察的量間的關系呈相關關系;第三,有些量間表面上看來有一定的關系,但它們本身實際上受制于另外一些因素,這些因素的影響是相關性的,從而我們所考察的這些量間的關系是相關性的。
從上面敘述可見,教育與經濟增長、收益之間的關系應當屬于后面兩種情形。用相關分析和同歸分析來研究教育經濟學的問題是很合適的。
三、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
下面我們用若干例子說明這種想法,看看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能夠做些什么?能夠得出什么結論?由于資料難尋,下面例子中數據的數量都太少,我們的討論內容只能是提出若干思路,僅供進一步探討的參考。
1.全員勞動生產率與科技人員比重的關系。
下表是上海經濟區全員勞動生產率與科技人員比重的數據資料。朱鈞侃 “定性”地發現了這兩組數據的關系: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隨著職工中科技人員的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兩者增加量幾乎成正比。通過計算,兩者的相關系數為R=0.9324,兩者顯著 (線性)相關 (臨界值為0.7348)。利用同歸分析方法可得如下稱為同歸方程的關系式:
Y=1387.67X+1076.48
其中,X表示科技人員占職工人數的比重 (%),Y表示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 (單位:元)。經檢驗,同歸效果顯著。式中,X的系數 1387.67稱為回歸系數,加數1076.48稱為同歸常數。同歸系數的意義可解釋為:若科技人員增加一個百分點.則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平均”增加1387.67元。換句話說,一萬名職工中科技人員增加100人,則按 “平均”意義這一萬名職工的產出就要增加13876700元。這說明教育對經濟增長的確有顯著的作用,在宏觀意義下這種作用還可以用數量化的形式給予表達。
2.經濟建沒投入與教育部投入的比較。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1958年至1988年的31年統計資料,研究國民收入與經濟建設費投入及教育部支出關系,知道國民收入與后兩者都有顯著的(線性)相關關系,得到二元回歸方程如下:
E=2.398F+43.620H+129.149
其中,E表示年國民收入 (單位:億元),F表示年經濟建沒費 (單位:億元),H表示教育部年支出 (單做:億元),經檢驗,此同歸方程效果顯著。
此方程中F和H的系數 (同歸系數)表明:年經濟建沒費增加一個單位可使國民收入增加2.398單位,年教育投入增加一個單位可使國民收入增加42.62單位。這種比較方法可以用于人力資本投資與固定資產投資(或資金總額)兩者的比較。由于以全國為研究對象,關系和機制比較復雜,我們認為可局限于某一個產業或一個行業,用抽樣的方法進行深入的有目標的調查研究,得出的結論更可靠。
3.不同學歷相對經濟效益的比較及其應用。
經考察、計算得知,全員勞動生產率與每萬名職工擁有的本科畢業生數、??飘厴I數、中專畢業數及每萬名職工占有的資金投入總額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關系,可建立如下的四元線性同歸方程:
Y=4382.79+8.751X1+7.3412X2+3.4537X3+1.4077X4
其中:Y表示全員勞動生產率 (單位:元),X1、X2、X3分別表示每萬名職工擁有的本科、??啤⒅袑.厴I生數,X4表示每萬名職工占有的年資金投入額 (單位:萬元/萬人)。經檢驗,回歸效果顯著。X1、X2、X3三個量的同歸系數可以作為不同學歷職工的相對經濟效益的一種象征。因為它們說明在萬名職工中本科學歷增加一個,全員勞動生產率增加8.751元,這一萬名職工的產出將增加87510元,而??啤⒅袑W歷者增加一個,萬名職工產出的增加分別為73412元和34537元。我們曾經以此系數為基礎,建立貢獻函數,用于研究高校招生各層次的合理比例,以及高校招生數與中專招生數的合理比例。
參考文獻:
[1]曾滿超等譯.《西方教育經濟學流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2]全國教育經濟學研究會教育經濟學概論編寫組.《教育經濟學概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
[3]厲以寧.《教育經濟學》.北京出版社,1984.
[4]朱鈞侃.《“蘇南模式”與中國農村教育發展道路》.江蘇教育研究,1987,(5).
[關鍵詞]工程管理 工程經濟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10-0087-03
一、工程經濟學課程開設要綜合考慮其他相關管理類課程的開課時間
筆者所在學校的土木工程管理專業工程經濟學開設在第五學期。此學期前,已經開設的主要專業技術課程有管理專業導論、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建筑材料、理論力學、工程測量、材料力學、房屋建筑學、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結構力學等專業必修課程。這些專業技術課程足夠學生在開展項目決策中使用。但是,在前四個學期中,經濟管理類課程只開設了經濟學概論和管理學原理,而會計學和財務管理是學習工程經濟學課程的基礎,特別是財務管理中的投資決策理論和方法構成了工程經濟學的主要理論和方法體系。比如,工程經濟分析的經濟要素涉及的基本概念,諸如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稅金、利潤等需要有會計學的基礎知識,資金時間價值、方案評價方法與指標、融資方式與融資成本、不確定性分析、財務評價等內容與財務管理課程密切相關。但是,筆者所在學校土木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培養方案卻將會計學安排在第六學期、財務管理安排在第七學期完成。這樣的課程安排方式導致學生在學習工程經濟學的過程中感覺非常困難,聽課時不知所云,做課程設計時不知從何處入手,特別是不能理解各種基本報表和輔助報表中項目的基本含義和構成,基本無法獨立完成課程設計報告。
筆者之所以能游刃有余地學習工程經濟學這門課程,并順利獨立完成工程經濟學的課程設計報告,甚至作為學習委員指導全班同學完成其課程設計報告,是因為基于筆者之前的自學基礎。筆者進入土木工程管理專業學習以前,已經自學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及初級會計師的全部課程,并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和初級會計師職稱證書,初步擁有了學習工程經濟學應有的基礎知識?;诠P者親身感受的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障礙,深刻體會到會計學和財務管理課程先于工程經濟學開設的重要性,因此建議所有工程管理專業的工程經濟學課程都應該開設在會計學和財務管理課程之后。有些學校只開設財務管理而不開設會計學課程的做法也不合理,因為會計學中的會計六大要素理論是學習經濟管理知識的基礎,如果不理解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大要素的構成及其增減變化因素分析和其存在的平衡關系,也就學不好財務管理課程,更學不好工程經濟學課程。
二、工程經濟學實踐教學內容要與專業培養方向緊密結合
工程管理專業是管理學下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的一個子專業,國內大部分工科院校都設有工程管理專業,但由于各學校的傳統和優勢的不同,專業的側重方向也不一樣。筆者所在的學校分別在公路學院和建筑工程學院開設了工程管理專業,兩個學院培養的專業側重方向不同。前者為公路工程管理,后者為土木工程管理。在其培養方案中都開設工程經濟學課程,所用教材和教師講課內容基本一致。但上課教師一定要結合專業方向加以區別,特別是課程中綜合案例的選擇要有針對性。
筆者所在學校的土木工程管理專業工程經濟學課程在學期結束時安排了一個學分的課程設計,課程設計提供了一個年產量達到若干萬噸的生產投資項目案例。案例中給出了產量、固定資產投資、成本費用的一些估算值,要求完成包括投資估算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在內的主輔報表,并進行可行性和不確定性分析。該案例的要求是工程經濟學課程設計的基本要求,無論哪個專業開設工程經濟學都可以以此案例作為設計要求,但是這樣的案例不能體現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土木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最好能夠結合一項房地產項目的投資做為課程設計案例,利用一些如萬科、保利、恒大等知名房地產企業的投資案例進行可行性分析,并要求學生上網搜集相關企業的信息,使學生認識更深刻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工程經濟學教學要注意靈活使用多種方法
1.教師要采用案例教學法。工程經濟學課程極強的應用性決定了案例教學是其必要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要利用現實生活中學生關心或常見的事例,結合一定理論,通過各種信息、知識、經驗、觀點的碰撞來達到強化吸收理論知識的效果。有些教師在上課時很重視案例教學,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上經常海闊天空地談,但常常跑偏,與課程內容相去甚遠。這說明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時沒有計劃性,事先沒有經過周密的策劃和準備。教師準備的案例應該與本節課的教學目的相符,其案例可以是自編的故事,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工程經濟學中經濟要素基本概念的解釋、資金時間價值、財務評價指標、可行性分析等內容都可以利用案例進行教學。
2.教師要采用指導教學法。工程經濟學課程的知識容量非常豐富,融合了會計學、財務管理、經濟學等課程的知識,但是培養方案中只給了兩個學分,教師的授課時間明顯不能滿足課程內容的要求。教師只能選擇性授課,教材中很多內容不再作為教學內容講解,使學生感覺到學習的不完整性,因而要求教師要針對工程經濟學知識體系,指導學生如何分清課內學習和課后自學的內容。特別是對課后自學部分,教師要為學生梳理出知識框架,讓學生初步掌握知識的綱領,指導學生掌握課后學習的方法,告訴學生這些知識與其他課程及就業崗位的相關性,讓學生學會如何自學及重視課后的自學,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該部分內容不講,放任不管。
3.教師要采用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并用教學法?,F在的一些教師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經常會有兩種極端表現。一些老教師,由于計算機技術使用不熟練,或者根本不會使用計算機,因而上課時基本不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得多媒體教學中信息量大、動畫圖案顯示等功能不能被充分利用。另一些年輕教師,由于缺少上課的經驗和對課程內容不熟練,常常將講課的所有內容都作成PPT,特別是將大量的概念性文字和公式演示都列示在PPT上。教師離開PPT就無法授課,學生實際上無法看清PPT上的內容。這兩種極端的方式都不利于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上課過于機械,學生學習顯得非常無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已經有很多年,其優勢顯而易見,但切不可進入誤區。在工程經濟學的課堂教學中要合理利用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一是課程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無需板書或用PPT展示,直接指出在教材上的出處,使學生能夠熟悉教材所授內容。二是涉及的案例資料可以以PPT形式來展示,并建立網絡溝通平臺,讓學生能夠在課后利用網絡與老師保持溝通。三是工程經濟學中大量的公式推導和案例過程計算要利用粉筆和黑板進行演示,讓學生跟著老師的演算進度逐步理解公式的運用和計算。
四、工程經濟學授課教師應該是擁有跨學科知識的復合型教師
根據前文所述,工程經濟學是一門內容非常廣泛、涉及知識較多、技術性較強的課程。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有豐富的跨學科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既不能是只懂土木工程專業技術偏工程的教師,也不能是只懂財務偏管理的教師,更不能是只懂經濟學的教師。這是一門復合型課程,要求授課教師擁有復合型知識。但是很多高校對工程經濟學教師的配備不夠重視,大多數是由土木工程專業技術課程方面的教師轉行而來,其專業技術理論知識有一定的基礎,但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知識嚴重缺乏,后期通過自學仍沒有能夠完全掌握財務會計的全部知識體系。他們對財務會計專業術語的理解本來就不夠透徹,也就無法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深入淺出、融會貫通地講解,有時自己講不通的內容就要求學生自己意會或者直接跳過。另外,他們由于不擔任專業技術主干課程的教學,其專業實踐的機會不多,或者自身就不重視專業實踐,因其實踐知識的不足而導致課堂教學中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不強,只會照本宣科,不能旁征博引,啟發學生思維。
土木工程管理專業應該提高工程經濟學教師素質。第一,各學校要重視工程經濟課程建設,進而重視對工程經濟學教師的培養。學校應為教師提供學習和實踐的平臺,給工程經濟學教師更多的進修和實踐的機會,幫助教師提升專業水平,加強對教師執業能力的考核,建立合適的獎罰機制。第二,工程經濟學教師在擁有土木工程專業技術知識的基礎上,應系統學習財務會計理論知識,通過參加會計師考試的方法督促自己提升財務會計專業水平,以滿足課程教學的需求。第三,工程經濟學教師應該注重社會實踐,以承擔橫向課題的方式,幫助一些房地產企業做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項目財務評價報告,以提高自身的實踐運用能力。第四,工程經濟學教師應該更多地參加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如造價工程師、資產評估師等職業資格,使自己成為雙師型教師,同時指導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第五,工程經濟學教師應該自覺編寫教學案例,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動態修訂教學案例,使教學案例符合教學需求。
五、工程經濟學的學習要變被動為主動
大多數學生在學習工程經濟學課程時,由于難度較大,沒有相關知識的積累,上課時無法聽懂所講授的內容,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其學習的目的僅僅是不要掛科;學生在完成課程設計報告時也僅是應付式的,搞不懂各項指標的經濟含義,不清楚各經濟指標的內在邏輯性,只能依葫蘆畫瓢或者直接抄襲完成設計報告。這樣的學習導致學生不能真正掌握工程經濟學的理論知識,前學后忘,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不能或不會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
主動學習者在遇到困難時,能夠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機會,學習熱情較高,常常事半功倍。被動學習者缺少主動探索的精神,常常感覺學習枯燥無味,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事倍功半。如何讓學生在學習工程經濟學課程時能夠變被動為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就需要教者與學者的共同努力。(1)教師要精于引導。一是教師在開學第一次課上要用風趣幽默、富有激情的語言,具有說服力的事例來強調學習工程經濟學的重要性,讓學生從開始就能認識到學習該課程的重要性及對未來職業生涯的幫助。二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能深入淺出地講解課程知識,還要能夠藝術性地提出問題或者要求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思考空間,充分利用網絡互動平成問答過程。三是老師要善于結合學生的長處和興趣點來完成枯燥的教學任務。如指導學生利用EXCEL電子表格完成項目財務評價指標的計算和各種報表的編制,可以通過競賽的方式獎勵那些能夠充分利用EXCEL函數運算完成財務評價指標計算的學生。(2)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更應該主動地認識到學習工程經濟學的重要性,不能因為課程內容的枯燥無味和難以理解而放棄學習。學生要具有學習知識的熱情和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遇到困難時能夠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要積極地與教師交流學習中遇到的難題,要善于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與社會現象或實踐聯系起來,通過主動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促進理論知識的吸收和消化,并進一步指導社會實踐活動。
[ 參 考 文 獻 ]
[1] 鮑學英,王琳,王恩茂.“工程經濟學”重點課程教學改革[J].價值工程,2011,(8):177-178.
關鍵詞: 《技術經濟學》考試成績 綜合分析 影響因素 教學建議
引言
技術經濟學是中國科技工作者在總結中國經濟建設實踐經驗、廣泛吸收相關學科和國外理論方法的基礎上自己創立和發展起來的新興學科,經過近三十年的摸索,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上技術經濟學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并已逐步趨于完善,從它的研究對象、性質、任務、特點、步驟到它的指標體系、方法、判別標準、應用等等,已經形成了一整套適合我國國情的技術經濟理論和方法體系,并廣泛地應用到了生產實踐活動中。
技術經濟學是我校管理學院工程管理系針對理工科學生開設的一門必選課。它是一門應用經濟學,研究技術與經濟最佳結合、協調發展的條件、規律、效果及實現途徑的一門交叉科學。它的主要內容包括技術經濟學概述、技術經濟分析的基本理論、技術經濟分析的基本經濟要素、資金等值計算、投資項目經濟效益評價方法、投資項目決策方法、不確定性分析、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設備更新的技術經濟分析和價值工程等。該課程具有綜合性、系統性、實用性、選擇性、預測性、定量性等特點,其主要任務是從經濟角度對具體工程項目、技術方案進行分析評價,為我們提供科學的分析方法和決策方法。
考試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反映教學結果的一個必要手段。為了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更好地反映教學的效果,該課程授課教師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命題,自2005年以來實行標準化考試,題型為80道選擇題,考核知識點涵蓋了技術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實際應用問題,能夠全面考核學生對技術經濟學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掌握的熟練程度、理解的準確程度、應用的靈活程度、思維的敏捷程度,以及綜合應用知識、邏輯推斷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1 理工科學生學習技術經濟學課程的必要性
1.1 技術經濟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是科學決策的重要手段。
技術經濟學是研究生產、建設等各方面需要解決的技術經濟問題,是科學決策的重要手段。技術經濟問題無處不在,技術經濟分析計算的應用方法無處不可用。技術與經濟相互依存,是有機結合的整體。任何生產過程,既不能只有經濟行為而沒有從事經濟行為的技術手段,又不會只有技術行為而沒有經濟目的。它們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缺一不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競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尤其對于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還不夠發達,資金有限,如何做到少投入多產出,達到技術與經濟的最佳組合,減少決策的失誤,是提高企事業單位乃至全社會經濟效益的關鍵。因此我們的決策必須建立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搞好投資項目的經濟評價工作,保證決策的科學化。
1.2 社會需要復合型人才。
新的歷史環境下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紀需要高質量的復合型人才。對于理工科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技術,還要具備經濟管理相關知識。技術作為人類發展生產力的有力手段,具有十分明顯和突出的經濟目的,工程師的每項成果都涉及經濟問題,都涉及投入、產出和經濟效果問題。所以工程師的工作離不開經濟,工程師必須具有強烈的經濟意識,掌握常用的、基本的經濟學理論與技術方案評價的知識和方法。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能夠培養出既懂技術又懂經濟的社會急需的復合型人才,這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是不可缺少的。所以理工科學生學習《技術經濟學》課程勢在必行。
2 《技術經濟學》考試成績綜合分析
2007年秋季學期共有1841名(共67個班)大四理工科學生參加《技術經濟學》考試,他們分別來自機械學院、化工學院、能環學院和信息工程學院,其中本科一批的學生(簡稱“本一”)875名,本科三批的學生(簡稱“本三”)966名。承擔這門課程授課任務的教師共10名,本一和本三學生各有5名教師。為了方便分析問題,筆者從這四個學院各隨機抽取本一和本三學生100人共800人作為樣本,分析不同學院的學生成績有無差異;此外,又從這10名教師所教授的學生中各隨機抽取學生100人共1000人作為樣本,分析比較不同教師的學生成績有無差異。
2.1 課程知識點及其聯系。
本次技術經濟學考試滿分為100分,共80道選擇題,考核知識點可以分為8部分內容:(1)技術經濟學概述;(2)技術經濟分析的基本理論;(3)技術經濟分析的基本經濟要素;(4)資金等值計算;(5)投資項目經濟效益評價方法;(6)投資項目決策方法;(7)不確定性分析;(8)技術經濟應用問題(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設備更新的技術經濟分析和價值工程)。這8部分內容在考試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7%,7.5%,14.5%,27.5%,17%,10%,12%,4.5%。其中,第1和2部分是關于技術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要求學生理解技術經濟內涵和基本理論,同時為后續章節的學習奠定基礎。第3―7部分內容為技術經濟學課程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占考試內容的81%。其中,第3部分內容是介紹現金流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影響現金流量的基本經濟要素及其計算,它為技術經濟分析提供了基礎數據;第4部分內容是關于資金等值計算,資金等值計算是對技術方案進行動態分析及計算動態分析指標的基礎;第5部分在3、4部分內容的基礎上,講述技術經濟效益評價指標的計算與分析;第6部分又在第5部分內容的基礎上,借助于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進行投資決策分析;第7部分是考慮現金流量和投資收益情況不確定下的項目風險分析和評價。第8部分內容是探討技術經濟的應用問題,這部分內容要求學生自學,所占比重只有4.5%。由上分析可見,技術經濟學的各部分內容都是緊密相連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2.2 考試成績總體情況分析
下面表格統計了各學院本一和本三學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以及這8部分內容的得分率。
注:表中(1)、(2)、……(8)分別代表前面提及的8個知識點(即8部分內容)。
就這次考試的總體情況來看,考試命題偏難,題量適中,覆蓋面寬,平均分為61.53分,及格率60%,平均分和及格率都偏低。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總體不太好,第1、2部分得分率最低,其次是第3、5、8部分內容,第4、6、7部分內容掌握相對較好。學生對技術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理解和掌握不牢固,對基本分析方法和應用掌握稍好,但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2.3 基于不同生源的學生考試成績分析。
本一和本三的學生在高考錄取時分數差距較大,他們的學習基礎也有較大差距。但是在同一個學校,就技術經濟學這門課程而言,本一和本三的授課教師基本沒有差別。因此在命題時,本次考試本一和本三的學生試卷的難易程度基本相當,考試知識點及各部分內容所占比重都相近,便于我們對比分析他們在平均分、得分率及知識點的掌握等方面的差距。
總體來看,本一學生的成績要好于本三學生,平均分高出4分,有一些差距,但及格率高出11%,差距比較明顯。從各部分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來看,只有第1和8部分內容本一學生的得分率低于本三學生,其它部分得分率都要高于本三學生,說明本一學生對基本理論和方法的掌握更為扎實,但是這種差距并不是非常明顯??梢?,雖然學生入學時學習基礎有一定差距,但是隨著近四年大學的學習,在相同的學習環境下,他們的學習成績的差距會逐漸縮小。
2.4 基于不同學院的學生考試成績分析。
2.4.1 各學院本一學生成績分析
本一學生中,總體來看,這四個學院學生成績差距很小。(1)平均分:能環學院學生最高,機械學院學生最低,但是二者差距不大;(2)及格率也是如此;(3)各部分內容的得分率基本上差不多,都是第1、2部分得分率偏低,其次是第3、5、8部分內容,第4、6、7部分內容掌握相對較好。
2.4.2 各學院本三學生成績分析
本三學生中,總體來看,信息和電氣學院學生較好,機械和能環學院學生較差,而且差距比較明顯。(1)平均分:信息學院最高,其次是電氣學院,能環學院和機械學院平均分接近,機械學院最低,最高和最低的學院平均分差距較大為6分;(2)及格率:信息學院最高,能環學院最低,而且二者差距大,為23%;(3)各部分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是信息和電氣學院學生較好,機械和能環學院學生較差。四個學院學生各部分知識點的掌握都是第6、7、8部分內容掌握相對較好,其次是第3、4、5部分內容,第1、2部分得分率偏低。
3.考試成績影響因素分析及教學建議
本次《技術經濟學》考試成績的統計數據為我們把握考試質量及學生的真實水平提供了依據??傮w來看,學生成績平均分數61.53分,偏低,有40%的學生處于不及格的水平,說明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技術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方法掌握不夠牢固。筆者認為影響考試成績的因素及建議如下。
3.1 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風。
學習態度和學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成績。好的學風能很好地帶動各位學生共同努力。不同的學院及不同的班級的學風是有差別的,因此他們的總體考試成績也會存在差異。作為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端正學習態度,多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為《技術經濟學》課程的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2 學生的學習興趣。
理工科很多學生認為《技術經濟學》課程不屬于他們的專業課程,因此重視程度和學習主動性不高。所以教師要強調理工科學生學習經濟類課程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舉例的形式把技術經濟學相關知識與實際生活及學生專業知識結合起來,這樣就會促使學生專心聽講,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進而提高授課效果。再者,可以為學生提供參考資料,使學生充分利用圖書館、網絡等資源主動學習,擴展知識面,使《技術經濟學》課程的學習滲透于日常學習和生活,充滿樂趣。
3.3 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把握。
從考試成績來看,學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課程學習的知識點及其聯系。很多知識點學生只是機械地去記憶和運用,不了解知識點的內涵及其聯系,因此學生的基本理論部分得分普遍偏低,第3到7部分內容是關于技術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方法,作為課程的重難點部分,學生得分雖然相對比較高但也不理想,說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不夠扎實,對基本方法的掌握也比較膚淺。鑒于此,授課教師應該多列舉實例幫助學生強化對理論部分的理解。再者,要多與學生溝通交流,課上允許學生隨時舉手提問,課下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使學生很好地把握重點和難點,以便系統地學習本課程。
3.4 試題難度。
本次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題目難度偏大一些,尤其是第1、2部分關于技術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部分試題難度比往年提高較大,因此這兩部分內容學生得分普遍很低,這也對考試成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3.5 其他原因。
本次開課的學生都是大四學生,大四學生面臨著就業和考研的壓力,因此學生出勤率不太高,課余時間的利用率不足,課堂教學效果不太理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考試成績。除此之外可能還會存在學生基礎程度的差異、社會原因等。
分析本次考試成績的結果,不同教師的學生成績還是略有差距,建議各位教師相互學習交流,共同探討教學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及解決辦法、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考試改革措施等問題,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另外,針對基礎程度不同的學生,任課教師要因材施教;再者,根據不同學院的學生,可以深入分析其學生和專業特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樹立良好的學風,為技術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立文,陳敬武.技術經濟學概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1.
[2]李素紅,陳立文,孫維豐.《技術經濟學》考試成績統計分析及教學體會[J].考試周刊,2007,(38):7-9.
[3]張靜,周敏.論“技術經濟學”列為理工科必修課的必要性[J].煤炭高等教育,2001,(5):40-41.
在中國,統計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于2011 年成為一級學科,這標志中國的統計學正進入一個新的全面發展階段。與此同時,不少人對統計學的一些分支,特別是經濟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和數理統計學這些學科的定位、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與發展前景的認識并不一致,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認識誤區,甚至將經濟統計學和數理統計學的發展對立起來。這些認識誤區的產生,有其歷史的原因,也有現實因素的影響。但是,這不利于統計學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厘清統計學科內部分支,特別是經濟統計學、數理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與經濟理論等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發展前景。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從統計學與經濟學統一的視角,論述統計學各個分支,特別是數理統計學、經濟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和經濟理論( 包括數理經濟學) 各自的學科定位、作用,以及這些學科之間的相互關系。本文的分析表明,作為現代統計學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數理統計學在中國正在迅速興起。在經濟學中,經濟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由于與經濟理論的密切結合,在量化描述經濟現象并透過現象揭示內在經濟規律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兩者一起構成了經濟研究特別是實證研究完整的方法論,其中經濟統計學作為測度方法論是經濟實證研究與計量經濟學的前提條件與基礎,有其深厚的學科根基以及廣闊的發展前景,不可替代。
作為統計推斷的一般方法論,數理統計學的發展不會弱化經濟統計學與計量經濟學在經濟學中的方法論作用,相反地,隨著這些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經濟統計學與計量經濟學將得到迅速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提升中國經濟實證研究的水平與科學性。本文的結構如下: 第二部分分析并論述統計學、概率論、數理統計學、經濟統計學、計量經濟學以及經濟理論( 包括數理經濟學) 等學科之間的相互關系,特別是它們的區別與聯系。第三部分討論經濟統計學的主要特點,以及其在經濟研究與經濟管理中發揮的基礎性作用。第四部分討論發展經濟統計學的主要途徑。第五節是結論。
二、經濟統計學與計量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的相互關系
統計學是一門關于數據的科學,是關于數據的搜集、整理、加工、表示、刻畫及分析的一般方法論。統計學就其研究范疇來說,包括描述統計學( descriptive statistics ) 與推斷統計學兩大領域。描述統計學主要是數據搜集、整理、加工、表示、刻畫和分析等,包括概括性的數據處理與分析; 而推斷統計學則是基于樣本信息,對產生樣本數據的母體或系統進行推斷的方法論科學。現代統計學的迅速發展有兩個主要歷史原因,一是各個國家、政府和社會部門基于管理目的搜集社會經濟信息的客觀需要; 二是數學學科中的概率論的發展。在人類社會中,數據搜集的歷史非常悠久,描述統計學特別是數據搜集、整理、描述、刻畫與分析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數據的搜集及數據質量本身是任何有意義的數據分析的基礎與前提。沒有高質量的數據,任何數據分析及其結論將毫無意義。在當今信息爆炸時代,如何用簡潔、方便、易于解釋的方式,從大量復雜數據中概括其最有價值的信息,也是描述統計學的一個重要作用。
但是,現代統計學的發展及其在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中很多領域的應用,主要是由概率論的產生與發展推動的。概率論的產生最初主要是對賭博研究的需要,后來成為研究不確定性現象最主要的數學工具,廣泛地應用于自然、工程、社會、經濟等各個領域。在統計應用中,人們一般無法獲得整個母體的信息,而只能搜集到母體的一部分信息,即樣本信息,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獲取整個母體信息的成本太高、時間太長或者因為客觀原因而無法獲得。因此,人們只能從有限的樣本信息推斷母體的規律特征。在這個推斷過程中,概率論對描述樣本信息與母體規律特征之間的關系提供了一個非常有用的數學工具; 更重要的是,它對基于樣本數據的統計推斷所獲得的結論能夠給出某種可靠性描述。這奠定了推斷統計學的科學基礎,也是統計推斷區別于其他形式的推斷( 如命理師根據手相或面相等樣本信息推斷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的最為顯著的特點。
因為這些原因,概率論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推斷統計學的發展,特別地,概率論提供了很多數學概率模型,可用于對母體的概率分布進行建模。因此,統計推斷就轉化為從樣本數據推斷數學概論模型參數值以及其他重要特征等信息。這樣,推斷統計學就主要表現為數理統計學的形式。數理統計學有兩個主要內容,一個是模型參數的估計,另一個是參數假設的檢驗。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數理統計學發明了很多推斷理論、方法與工具。這些推斷理論、方法與工具能夠從樣本信息推斷母體特征、性質與規律,并提供所獲結論的可靠性判斷。由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大多是從實驗數據或觀測數據推斷所研究的系統或過程的內在規律,因此,數理統計學被廣泛而迅速地應用于各個學科和領域的實證研究。數理統計學之所以成為現代統計學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就是因為它作為一門嚴謹的實證研究方法論,符合人類科學探索的過程與需要,即從有限樣本信息推斷系統或過程的性質與規律。隨著中國科學的發展與研究水平的提高,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在內的各個學科,對實證研究的方法論的需要將與日俱增。
因此,統計學特別是數理統計學今后將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與迅速的發展。描述統計學幾十年來也有長足的進展,在包括實驗或調查方案設計,數據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無論在方法論、調查手段還是工具方面,都有極大改進。數據挖掘作為一門關于數據分析方法與技術的新興學科,可視為描述統計學的范疇。在描述統計學和推斷統計學之間,描述統計學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因為描述統計學牽涉到數據的搜集、解釋、整理、測度、表示、刻畫與分析,而數據及其質量是推斷統計學結論科學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描述統計學在刻畫數據特征時所使用的一些統計方法與統計量,也是推斷統計學的基礎工具。與描述統計學相對應,經濟統計學是對經濟系統中各個主體、部門、變量和各種經濟現象的一種數量描述。經濟統計學的本質是經濟測度學。經濟統計學可視為描述統計學的一個分支,但不是描述統計學在經濟學領域的簡單應用,而是描述統計學和經濟理論的有機結合。前蘇聯以及中國改革開放前的計劃統計,特別是部門統計,就是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理論和實踐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隨著中國經濟從計劃經濟模式轉為市場經濟模式,部門統計乃至計劃統計越來越不適用于描述中國經濟的實際運行。經濟統計學需要經濟理論的指導。這其實是著名經濟統計學家錢伯海( 1997)在他的晚年將精力從研究經濟統計學轉向研究社會勞動價值論的主要原因,因為傳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理論已經落后于中國經濟轉型以及中國經濟統計學發展的需要。經濟統計學主要是在描述統計學和經濟理論兩者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統計學與經濟學雙重學科屬性。
由于研究對象經濟系統的復雜性,經濟統計學中量化描述經濟現象與測度經濟變量的理論、方法與工具,比描述統計學標準教科書所介紹的理論、方法與工具要豐富和復雜得多。這也是經濟統計學的魅力所在。同經濟學可劃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一樣,經濟統計學也可劃分為宏觀經濟統計學、中觀經濟統計學和微觀經濟統計學。所謂宏觀經濟統計學就是國民經濟統計學,主要是搜集和整理整個國民經濟運行全過程的所有數據信息,對包括存量與流量、總量與結構、國內與國外,靜態與動態等各種方面進行量化描述與分析。
微觀經濟統計學也稱為企業經濟統計學,主要是對企業本身各種經濟活動、經濟行為、經濟現象進行量化描述。以企業財務為主要對象的會計學,在某種意義上是微觀經濟統計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企業財務統計學。所謂中觀經濟統計學,是指對介于整個國民經濟與企業之間的中觀部門,如政府部門、產業部門,不同地區的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進行以數據為基礎的量化描述。與經濟統計學密切相關的一門學科是計量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假設經濟系統是一個隨機過程,服從某一客觀運行規律; 任何觀測經濟數據,都是從這個隨機經濟系統產生出來的。計量經濟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基于觀測經濟數據,以經濟理論為指導,利用統計推斷的方法,識別經濟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揭示經濟運行規律。有關計量經濟學的學科定位與方法論作用,可參看洪永淼( 2007,2011),李子奈和齊良書( 2010)。
可以說,計量經濟學是推斷統計學在經濟學的應用,但并不是簡單的應用,而是統計推斷理論和經濟理論的有機結合。
首先,在數理統計學中,統計推斷是通過數學概率模型對樣本數據建模。在計量經濟學中,計量經濟模型不僅僅是數學概率模型,其模型設定需要經濟理論的指導( 如選擇哪些經濟解釋變量) 。
其次,數理統計學的一些方法論并不能直接用于對經濟數據的統計推斷,因為經濟數據有其特殊性。比如很多高頻金融數據,有所謂的波動聚類現象( volatility clustering) ; 在勞動經濟學中,很多數據存在所謂的內生性,這種內生性對識別經濟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造成很大困擾。另外,一些計量經濟模型,如宏觀經濟學和金融學領域的動態資產資本定價模型( Hansen、Singleton,1982),是通過歐拉方程條件矩刻畫的,其中經濟理論( 如理性預期理論) 并沒有假設相關經濟變量的概率分布已知。因此,數理統計學沒有現成的方法可用于估計、檢驗這個模型。這就是為什么2013 年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Hansen( 1982)提出廣義矩( GMM) 估計方法的原因。
第三,使用什么樣的計量經濟模型,要由所研究的經濟問題來決定。什么時候需要用回歸模型,什么時候需要用波動模型,什么時候需要用整個概率分布模型,這并不是由研究者個人隨其偏好而定,而是取決于所研究的經濟問題的本質。例如,用歷史數據研究市場有效率理論以及資產收益率的可預測性時,合適的計量經濟模型是時間序列回歸模型( 即條件均值模型) 。這是因為預期收益率可由條件期望來刻畫( 陳燈塔和洪永淼,2003)。
第四,計量經濟學是經濟計量模型的推斷方法論,包括如何估計參數和進行檢驗參數假設,判斷模型是否正確設定,以及如何進行經濟解釋。參數假設與原始的經濟假說既密切相關又有區別。經濟學家關心的是經濟理論、經濟假說的正確與否,為此必須首先將經濟理論和經濟假說轉化為可檢驗的計量經濟模型的參數假設,然后利用經濟數據進行參數假設檢驗,并解釋參數假設檢驗結果的經濟含義。計量經濟學建立在經濟觀測數據的基礎上,即建立在經濟統計學的基礎上。經濟統計學對經濟變量和經濟現象進行量化測度,這些測度首先表現為經濟數據。經濟數據是計量經濟學實證研究的原材料。計量經濟學的推斷結論的科學性很大程度取決于原材料即經濟數據的質量優劣。
絕大多數經濟數據是現實經濟生活中的觀測數據,不能用可控的實驗方法獲得,因此經濟數據的測度具有巨大的挑戰性。同時,由于經濟觀測數據的不可實驗性,計量經濟學需要一些基本假設,如假設經濟系統是一個隨機過程,經濟觀測數據是經濟隨機系統的一個( 偶然) 實現,經濟隨機系統滿足某種平穩性或同質性條件,等等。這些假設是否符合客觀經濟現實也會影響計量經濟實證研究結論的科學性。對經濟變量、經濟現象的準確測度,是經濟實證研究的先決條件與基礎。沒有高質量的經濟數據,任何經濟實證分析及其結論將毫無意義。
與此同時,經濟統計學可以揭示、刻畫重要經濟變量的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也就是通常說的典型經驗特征。這些典型經驗特征實際上是經濟實證研究與經濟理論創新的重要基礎與出發點。測度與刻畫經濟變量的數據特征,包括它們之間數量關系的特征,是經濟統計學的范疇。如何更進一步地揭示經濟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內在規律,則需要經濟理論與統計推斷。經濟理論在某種意義上就像概率論一樣,可以指導對經濟現象的建模。因此,在經驗典型特征事實基礎上,以經濟理論為指導,對經濟現象進行建模( 所建模型即為計量經濟模型) ,并基于經濟觀測數據對計量經濟模型進行統計推斷,從中找出經濟變量的因果關系及經濟運行規律,并解釋經驗典型特征事實。這是計量經濟學的范疇??梢钥闯?,計量經濟學是經濟統計學、經濟理論( 包括數理經濟學) 與數理統計學三者的有機結合,是一個交叉學科。正如著名計量經濟學家Goldberger( 1964)指出的,計量經濟學可以定義為這樣的社會科學: 它把經濟理論、數學和統計推斷作為工具,應用于經濟現象的分析。
隨著中國經濟學研究從定性分析為主轉為定量分析為主,特別是轉為實證研究為主,可以預計,計量經濟學作為實證研究最主要的方法論,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綜上所述,經濟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有不同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疇。經濟統計學是對各種經濟現象、經濟行為和經濟主體的一種量化描述,其本質是經濟測度學。而計量經濟學是在觀測經濟數據的基礎上以經濟理論為指導進行計量經濟學建模與統計推斷,從而檢驗經濟理論和經濟假說的有效性與正確性,并揭示經濟變量的因果關系和內在經濟運行規律。
很明顯,經濟統計學是計量經濟學的重要前提與基礎。經濟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兩者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經濟實證研究的完整的方法論。經濟統計學是經濟研究的基礎方法論,是整個經濟研究過程中的一個前置環節。計量經濟學的推斷方法,包括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構建( 由經濟理論指導) ,模型參數的估計、檢驗及其經濟解釋,是經濟實證研究的主要內容。1970 年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薩繆爾森曾說過,計量經濟學可以定義為實際經濟現象的數量分析,這種分析基于理論與觀測的并行發展,而理論與觀測又是通過適當的推斷方法得以聯系。換言之,計量經濟學是建立在經濟理論和經濟測度兩者基礎上的,而經濟理論和經濟觀測又是通過統計推斷方法,即通過數理統計學而聯系在一起。與經濟統計學一樣,計量經濟學同樣具有統計學與經濟學兩種學科屬性,并不是數理統計學的一個分支。以上各個相關學科之間的關系,可用圖1 表示。
三、經濟統計學的地位與作用
前文分析指出,經濟統計學是對經濟現象的量化描述與對經濟變量的測度,而計量經濟學則是在觀測經濟數據的基礎上,以經濟理論為指導,結合統計推斷,揭示經濟變量的因果關系與經濟運行規律。經濟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一起,構成經濟實證研究完整的方法論,其中,經濟統計學是經濟實證研究與計量經濟學的重要方法論前提,它起著一種基礎性方法論的作用。那么,經濟統計學在社會經濟管理和經濟研究中具體能夠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呢?
首先,作為經濟測度學,經濟統計學用數字描繪經濟系統的各種經濟現象、各個經濟主體、各個經濟部門、各個經濟層面在不同時間的動態立體圖景。Samuelson 和Nordhaus( 2000)指出,雖然GDP 和國民經濟核算似乎有些神秘,但它們是20 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如同人造衛星探測地球上的氣候,GDP描繪出一幅經濟運行狀況的整體圖形。這種對經濟現象的數字描述,為經濟學者、政府官員、企業家以及社會公眾了解整個經濟現狀以及進行相關的經濟決策,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信息??梢哉f,在現代經濟學中,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是經濟理論的基礎,而在經濟統計學中,國民經濟統計學是宏觀經濟學的統計版本,企業經濟統計學則是微觀經濟學的統計版本。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是對經濟系統的理論描述,而宏觀經濟統計學和企業經濟統計學是對經濟系統的一種現實描述,以數量的形式描繪了整個經濟運行的實際狀況。
第二,統計學有一個重要思想,是通過構造簡單、方便、易于解釋但又具有科學性的統計方法與統計工具,從大量數據中概括其最主要特征與最有價值信息。經濟統計通過收集每時每刻都在產生的大量經濟數據并且進行分析,從中獲取最有價值的信息,這是經濟統計的最主要任務與最主要功能。在信息爆炸時代,從海量數據中總結有價值的信息,并及時地以簡單、方便、易于解釋的方式將信息傳遞給政府官員、經濟學者、企業家、社會公眾,這些重要經濟信息是政府宏觀經濟管理與決策、企業微觀管理與決策及社會公眾了解社會經濟現象的重要基礎。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各國中央銀行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控制通貨膨脹。根據通貨膨脹率的變化趨勢,及時調整央行的貨幣政策,而通貨膨脹率,主要是CPI 的測度,其有效性、精確性與科學性是央行制定政策的依據。第二個例子是經濟增長率。GDP增長率是政府進行宏觀經濟決策與經濟管理的一個主要目標,是衡量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如何測算GDP 是一個重要問題。第三個例子是如何測算中國的人力資本( human capital) ,這也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公眾對官方的經濟統計數字經常表示質疑,這種質疑一方面表明,中國經濟統計學家與經濟統計工作者還需要做大量的解釋工作和改進工作,另一方面也表明經濟統計學知識在中國的普及勢在必行。
第三,經濟統計學是經濟研究特別是實證研究的前提與基礎。經濟統計學提供的數據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實證研究結論的科學性。眾所周知,經濟學研究的最主要任務是通過對所觀察到的各種經濟現象進行理論思維與理論創新,揭示經濟運行規律。經濟統計學可以從觀測經濟數據中找出重要的經濟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這些數量關系構成經驗典型特征事實。經驗典型特征事實是對復雜經濟現象的一種概括性刻畫,是經濟學實證研究與理論創新的重要基礎。在宏觀經濟學中, Phillips( 1958)從英國宏觀經濟數據中發現貨幣工資增長率和失業率之間存在負相關的關系,這后來被轉化為刻畫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間的負相關關系并稱為菲利普斯曲線。菲利普斯曲線作為宏觀經濟學的一個經驗典型特征事實,構成了凱恩斯以后宏觀經濟學理論發展的基礎。所有宏觀經濟理論都必須能夠解釋為什么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上個世紀70 年代,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經濟陷入了滯漲階段,菲利普斯曲線變為正斜率,這個新的經驗典型特征事實推動了后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的發展。另一個例子,是由Mehra 和Prescott( 1985)提出的所謂證劵風險溢價之謎( equityrisk premium puzzle) ,即美國證券市場收益率遠高于無風險債券市場收益率。這一經驗典型特征事實,對宏觀經濟學與金融學領域的資本資產定價理論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微觀經濟學中,有所謂的恩格爾曲線,即一個家庭消費所占的比例隨收入的增加而逐漸減少。這是恩格爾通過微觀經濟統計數據發現的經驗典型特征事實。在金融學方面,早在1960 年代,金融經濟學家就發現,股票市場存在波動聚類現象,即今天一個大的波動,明天常常伴隨另一個大的波動; 今天一個小的波動,明天常常會伴隨一個小的波動,這兩種變化交替進行,而不是大小波動均勻分布。2003 年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Engle( 1982)提出的著名的ARCH 波動模型之所以流行,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可以解釋金融市場波動聚類這個重要經驗典型特征。在中國,引起中國經濟學者、政府官員和社會公眾關注的很多重要經濟問題,其實都有經濟統計學的貢獻。
例如,經濟學家在分析中國經濟統計數據過程中發現,勞動收入在整個國民經濟收入中所占的份額在過去近20年中逐步降低。這個經驗典型特征事實成為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經濟學者的熱門研究課題。中國經濟研究特別是實證研究水平的提升,關鍵就是要能夠在細致、準確地搜集與分析中國經濟數據的基礎上,總結反映中國經濟在轉型期的經驗典型特征事實,在此基礎上提出經濟轉型理論解釋中國經濟的運行及發展趨勢,并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驗證經濟理論的有效性。如果中國經濟學能夠遵照這種研究范式,那么中國經濟學的研究水平將得到很大提升,并對經濟轉型理論做出自己創新性的貢獻。但是,目前中國經濟統計學家、計量經濟學家和經濟學家在總結中國經濟經驗典型特征事實方面,做得還很不夠,對重要經驗典型特征事實在經濟研究與理論創新過程中的作用與重要性,也認識不足。
第四,經濟測度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科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首先,經濟測度的質量決定了計量經濟學實證分析結論的科學性。其次,經濟數據,特別是經濟數據的類型,對計量經濟學學科發展影響巨大。舉幾個例子: 首先是經濟數據觀測的誤差( measurement errors) ,對計量經濟學的推斷,包括參數估計和參數假設檢驗,有很大的影響,如導致不一致的參數估計。為了研究測度誤差的影響,計量經濟學很早就有了一個分支,即變量誤差的計量經濟學。當然,變量誤差也可能由其他因素而非測度誤差引起。第二個例子是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的發展。Nelson 和Plosser( 1982)在一個實證研究中發現,絕大部分宏觀經濟時間序列,包括GDP、CPI和股票價格,都是非平穩時間序列。這對當時以平穩時間序列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提出了挑戰,因為平穩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不適用于分析非平穩時間序列。
后來的單位根和協整等現代時間序列經濟學理論,就是為了研究非平穩時間序列而發展起來的。第三個例子是不完全識別計量經濟學( partialidentification econometrics) 。在微觀經濟數據中,有一些經濟變量不能獲得精確測度,比如在美國問卷調查一個人或家庭收入時,因各種原因只能調查收入處于哪個區間,不能獲得一個精確測度。這種不精確經濟測度,對計量經濟學實證研究造成了很大影響。特別地,在估計計量經濟模型參數值時,不能獲得點估計,只能得到區間估計。這種統計推斷的方法催生了一個新的計量經濟學分支,即部分或不完全識別計量經濟學。第四個例子,在大數據時代,各種以前沒辦法獲得的數據,現在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得到,比如在金融市場,可以獲得每筆交易數據,即tick by tick data,每次交易的價格、交易量以及交易的時間點,都可以完整地記錄下來。這種新型的交易數據,包含很多交易行為和市場微觀結構的信息。除金融市場外,超級市場或商店通過信用卡完成的交易,其交易以及交易者的信息,也同樣可以獲得。對這種實時交易數據進行計量經濟學建模及推斷,產生了一個新的計量經濟學分支超高頻數據計量經濟學( econometrics ofultra-high frequency data ) 。更多討論參見Engle( 2000)和Engle Russell( 1998)。
最后一個例子是面板數據。以前大部分經濟數據,要么是時間序列數據,要么是橫截面數據?,F在,越來越多的二維數據,即對每個橫截面單位( 如個人、家庭、國家等) ,可以在不同時期跟蹤并測度。這種二維數據稱為面板數據。一個很著名的例子,是美國密歇根大學PSID 調查數據。這個數據庫調查了很多美國的個人和家庭,而且在不同時期跟蹤測度,對研究美國勞動力市場與收入分配發揮了重要作用。這種數據推動了面板數據計量經濟學的發展。實際上,不僅是面板數據,現在也可每天觀測到一個曲線,如IBM 股票價格每天從開盤到收盤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又如不同城市每天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這些在統計學上稱為函數數據,有相應的統計模型,更多討論參見Ramsey 和Silvema ( 2005)。上面幾個例子表明,數據的類型,即經濟測度的類型,在很多方面都推動了計量經濟學學科的發展,這其實是經濟統計學對計量經濟學發展的影響和重要貢獻。第五,一個多世紀前,有一位美國學者說過,統計思想與統計思維總有一天會和要求一個人能夠讀、寫一樣,是一個人在現代社會中所具備的基本能力。培養大量具有經過系統訓練的經濟統計人才,對完善一個國家的治理體系與提高治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中國經濟統計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大量高素質、具有系統的經濟統計學訓練的專門人才,推動中國市場化經濟轉型、提高宏觀與微觀經濟管理水平,提高國家社會治理水平。尤其是,現代社會是信息爆炸的社會,需要培養大量懂得搜集數據、分析數據、解釋數據、基于數據進行決策與管理的經濟統計人才
四、如何推動經濟統計學的發展
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升與發展經濟統計學?第一,堅持經濟統計學是經濟測度學這個基本學科定位。經濟統計學用數字描繪各種經濟現象、各種經濟主體、各個經濟部門和各個不同層次在不同時間的動態全景圖像。經濟統計學的最主要任務是經濟測度方法論的創新,發展能夠更精確地測度經濟現象、經濟行為和經濟變量的理論方法與工具,并應用于實踐。這個基本定位將保證經濟統計學在經濟學中的基礎地位,從而不會受到包括數理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在內的其他相關學科在中國興起的可能沖擊與影響。一些學者曾提出廣義經濟統計學的建議,將作為推斷方法論的計量經濟學作為其中一部分。
這種想法符合統計學的范疇定義,即如統計學分為描述統計學和推斷統計學那樣,經濟統計學也可分為經濟測度學和計量經濟學。然而,由于歷史的原因,計量經濟學作為一個學科在國外已有80 多年歷史,在中國也有30 多年發展歷史。如果將計量經濟學作為經濟統計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有可能會出現計量經濟學取代經濟統計學的情形。因此,堅持經濟測度學的基本定位可以更加明確經濟統計學的學科特色,有利于經濟統計學的長遠發展。在這方面,邱東( 2013)對國民經濟統計學科的定義與內涵、外延發展,做了精確闡述。
事實上,在國外,經濟統計學主要也是定位在經濟測度學方面。第二,發展經濟統計學必須立足本土化。在中國,經濟統計,特別是現代統計學意義上的經濟統計,歷史不是很長。中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與不同群體或階層之間差異巨大,經濟統計不但水平較低,而且面臨的挑戰與困難也特別巨大。這種基本國情為在中國發展經濟統計學提供了一個很大的空間,比如,關于宏觀經濟數據的構建,一個重要問題是處理季節性因素。在西方的經濟統計工作中,季節性因素對經濟變量的影響,比如感恩節、圣誕節、元旦等等,其處理都有一套成熟的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并不完全適合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季節性因素。比如中國的端午節、中秋節、春節,都是根據中國農歷而定,而不是根據西方公歷而定的季節性因素。這些季節性因素的處理方法將與國外季節性因素的處理方法有所不同,這是中國特色。
又如,中國在過去30 多年,成功地從計劃經濟模式轉為市場經濟模式。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市場經濟發育、成熟的程度還比較低。中國經濟統計學家能否提出一套刻畫中國市場經濟發展成熟程度的指標,以測度中國市場經濟完善的程度? 還有,中國過去30 多年,以要素投入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已經面臨一個轉折點。中國經濟必須經濟轉型,以確保持續穩定發展。對中國過去30 多年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所帶來的一些不可持續的因素制約,如對環境污染的經濟成本,在統計方法上還沒有一個系統的、有說服力的量化描述與估計。最后,中國正處于實現以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夢過程中,對中國夢的量化指標的構建,包括對人民幸福感指數的構建,也是中國經濟統計學家,計量經濟學家與經濟學家可以做的具有理論與現實意義的研究工作。總之,立足本土、立足國情、服務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將使經濟統計學煥發出巨大的發展活力。第三,大力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通過學科交叉與融合,推動中國經濟統計學的發展與現代化。上文在描述經濟統計學的重要作用時,討論了經濟統計學對發展其他學科,特別是計量經濟學的重要作用。同樣地,包括經濟理論、計量經濟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在內的其他相關學科的發展,對發展經濟統計學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前面提及,著名經濟統計學家錢伯海在他的晚年,集中精力從事社會勞動價值論的研究,他從經濟統計學研究中深深感受到要發展經濟統計學,特別是國民經濟綜合平衡核算體系,必須有新的經濟理論作為指導。作為經濟測度學,經濟統計學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統計抽樣調查。
在這方面,數理統計學特別是抽樣理論的最新發展可以提供很大幫助。在國民經濟統計學中,對宏觀經濟變量的測度,以及對宏觀經濟變量之間數量關系的描述及解釋,也需要經濟理論的指導。宏觀經濟變量是微觀經濟變量在一定時期內的加總( aggregation) 。由于微觀個體的異質性,加總以后的宏觀經濟變量的性質,以及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與原始的微觀經濟變量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在微觀經濟學中,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需求函數,即微觀個體需求與個體收入之間的關系,如果對微觀層面個體的需求函數加總,所獲得的總需求與總收入之間的關系與原來個體的需求函數將有所不同,除非微觀個體消費者的效用函數滿足所謂的hypathetic utility function 假設。由此可以看出,對宏觀經濟變量的測度( 類似加總) 之后,如何理解宏觀經濟變量的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需要有微觀基礎,而這就涉及到經濟理論。另一方面,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對理解宏觀經濟變量的性質也是很有助益的。例如,Granger( 1980)討論了微觀消費函數的加總問題。他假設個體之間的邊際消費傾向系數有所不同,而且微觀個體的邊際交易傾向的數值可視為是從 分布中產生的實現。
加總以后的宏觀消費變量與原始個體消費變量的統計性質將出現本質區別: 雖然微觀個體的消費是一個短記憶的時間序列,但是加總以后的宏觀消費變量將具有長記憶( longmemory) 的時間特性??傊?,推動各個統計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將促進各個學科的發展,包括經濟統計學。不管是計量經濟學、經濟統計學或是數理統計學,這些相關學科都有它們共同的基礎,即統計思想與統計思維。因此這些學科完全能夠在互相交叉融合中不斷完善。同時,也有可能因此產生一些新的交叉學科。例如,實驗產生的數據與現實觀測經濟數據有很多不同特點。特別地,經濟觀測數據是各種因素聯合作用的結果,而且具有不可實驗性( 即不能通過重復實驗獲得) ,因此一般情況下沒有辦法將其中某一或某些因素所產生的經濟后果準確地分離測度出來。而實驗經濟學則借鑒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通過控制實驗條件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從而可以較精確地測度所關注因素所產生的后果。實驗經濟學實質上是通過可控實驗改進經濟測度,從而可以更好地研究經濟行為與經濟規律,包括經濟因果關系。
事實上,實驗經濟學與經濟測度學及計量經濟學的交叉與融合,正在產生一個新的交叉學科,即實驗計量學( experimetrics)。第四,為了發展經濟統計學,必須大力推動國際化,通過國際化推動經濟統計學的發展。在中國,經濟統計的歷史相比西方國家短得多,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只有30 幾年歷史,而西方成熟的市場經濟已有幾百年歷史,我們在統計資料搜集、統計方法與工具等各個方面,還有較大差距。上個世紀70、80 年代,中國國家統計局和廈門大學合作,提出了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這是西方經濟統計學、現代經濟學和中國經濟實際相結合的一個范例。今天中國的經濟統計學同樣可以從國外相關學科學到很多有益于自己學科發展的知識。例如,眾所周知,GDP 大體反映了一個經濟體社會財富水平。但是GDP 作為描述經濟發展的指標,有很多缺陷,既不能精確地反映總量,也不能反映經濟活動的質量與效益,更不能反映經濟結構、社會分配、民生改善、以及對環境破壞的程度等等。
認識到GDP 的種種缺陷,國外學者,包括經濟統計學家、經濟學家,過去幾十年提出各種指標,試圖修正GDP 的缺陷,比如Nordhaus 和Tobin( 1972)提出了去除環境污染和交通堵塞等成本的凈經濟福利指標; Repetto等( 1989)提出了扣除資源損耗成本的國內生產凈值; Daly、Cobb( 1989)提出了將財務分配狀況、社會成本等因素計算在內的所謂可持續經濟福利指標; Pinter、Hard( 1995)提出可持續發展指數; VonWeizsacker 等( 1997)提出了綠色GDP 概念,等等。這些對構建適合刻畫中國宏觀經濟增長與發展水平的指標都有很好的借鑒意義。第五,必須順應時展潮流,與時俱進地發展經濟統計學。我們正處于一個大數據的時代,大數據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信息。如何有效地獲取大數據中的有用信息,統計學無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法、理論與工具。與此同時,大數據也為包括經濟統計學在內的統計學等分支學科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廣闊空間。例如,包括跨境電商在內的電子商務,正在中國蓬勃興起,深刻地影響了貿易、購物、消費乃至生產形態。如何統計電子商務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經濟統計問題,這也為經濟統計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又如,大數據使得以較高頻率測度宏觀經濟變量成為可能。目前絕大多數的宏觀經濟變量( 如CPI) 最高頻率只有月度數據,在大數據條件下,完全有可能獲得更高頻( 如每周) 的宏觀經濟數據,這樣可更及時反映客觀經濟運行情況。第六,加速經濟統計學教材更新換代,盡可能地全面反映幾十年來中國乃至世界上經濟統計學和現代統計學的研究成果。在國外,不論是統計學還是經濟學相關專業,大都沒有經濟統計學課程設置,因此也就沒有相應的教材。這與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其他經濟學課程有很大不同。因此,中國經濟統計學教育必須更加注重教材建設,在明確學科定位的基礎上,總結國內外各個相關學科以及經濟統計的理論與實踐,盡量汲收國內外所有有用的研究成果與經驗,爭取使經濟統計學的研究與教育不但成為中國經濟學教育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成為引領世界前沿研究的國際化學科。
五、結論
本文從統計學和經濟學統一的視角出發,分析論述了現代統計學若干分支,特別是概率論、統計學、描述統計學、數理統計學、經濟統計學、計量經濟學以及經濟理論( 包括數理經濟學) 之間的內在聯系,包括它們的區別與聯系,以及發展前景。分析表明,統計學的這些相關學科,各自定位非常清晰,在各自學科發展方面,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發展空間。其中,經濟統計學既是統計學的分支,也是經濟學的分支,是統計學與經濟學結合的交叉學科,具有統計學和經濟學雙重學科身份。經濟統計學本質是經濟測度學,是經濟測度的方法論,是經濟學實證研究的前提與基礎。這是經濟學其他任何相關學科,包括計量經濟學,經濟理論,數理經濟學等無法替代的;也是統計學的其他相關學科,包括數理統計學無法替代的。
隨著中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作為推斷方法論的數理統計學與計量經濟學,因為有日益增加的需求而得到迅速發展。作為從樣本數據推斷母體特征的一般方法論,數理統計學因為符合科學研究與探索的過程與需求而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很多領域有廣泛的應用。作為經濟實證研究的推斷方法論,計量經濟學在中國過去30 多年來有了巨大的發展。在《經濟研究》、《統計研究》、《管理世界》等國內頂尖學術期刊,可以看到大量應用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的實證研究,而專門研究經濟測度的經濟統計學的文章的數量則相對減少,這主要是因為經濟實證研究對推斷方法論日益增加的需求。計量經濟學方法的大量使用,顯著地提升了中國經濟實證研究水平與規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