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時間:2023-09-04 16:23: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 網癮防治
2010年1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表明,學生是最大的網民群體,所占比例達到網民總數的28.5%;10至19歲的青少年網民占網民總數的31.8%。網絡豐富的全球資源與互動資源,對于青少年樹立世界眼光、開闊認知視野、擴大交友范圍、豐富業余生活具有重大意義。
但是,青少年由于心理發展尚不穩定、不成熟,成為網絡成癮的高發人群。由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中國傳媒大學聯合的我國首份小學生互聯網行為調研報告顯示,約八成小學生9歲前就已接觸網絡,100個上網的孩子中有7個屬于網癮用戶,看動漫,看電影,下載音樂,玩網絡游戲是小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1]
有專家預言,在21世紀,網癮對社會的危害決不亞于海洛因成癮,如果不加強對青少年網絡成癮行為的干預,則網癮不僅會阻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而且將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如何科學、有效地防治青少年網絡成癮成為擺在思想政治教育面前迫切的任務。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網癮防治中的問題
關于如何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網絡成癮的預防和治療中的作用,雖然已有不少學者進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依然處于探索階段,缺乏全面性、系統性。增強青少年網癮戒治的科學性、實效性、可持續性成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決的課題。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網癮防治中主要有如下問題:
(一)偏重網癮戒治,忽視網癮預防。
一方面,家長、教師對青少年進行預防網癮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薄弱,沒有從思想上讓廣大青少年認識到網癮的危害,導致青少年對網絡成癮缺乏自我防范意識。另一方面,對網癮成因與網癮防治方法的研究還不成熟,家長、教師對于如何預防青少年網絡成癮感到無所適從。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癮防治中往往側重治療,而使得預防缺位。
(二)偏重教育者主體地位,忽視網癮青少年主體性的發揮。
在網癮防治過程中,較多地強調網癮戒治中教育者的主體作用,而把網癮少年置于消極、被動甚至無視的地位。在網癮治療中,采用關押禁閉、毆打、暴力訓練、強迫打針吃藥、電擊等手段而導致網癮少年死亡的案例屢屢發生。這樣的教育方法不僅沒有對青少年戒除網癮起到實質性效果,反而嚴重阻礙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三)偏重灌輸型教育,忽視情感型教育。
目前,網癮防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重視對網癮青少年進行灌輸教育,而忽視了對青少年染上網癮的心理原因的探求和干預。對于青少年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及由學習壓力、人際關系、家庭問題等方面造成的心理危機缺乏必要的關注,導致青少年網癮防治的知、情、意、行不能達到有效統一,阻礙了網癮防治實效性的實現。
(四)偏重學校教育,忽視各種力量的整合。
學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之一,但是僅靠學校的教育、宣傳、引導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還需要其他力量的密切配合。當前,家庭及社會力量在防治網癮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被忽視,甚至對于青少年網癮防治起到反作用。專制、冷漠的家庭關系,簡單粗暴、放任溺愛的家庭教育方式,社會關懷的缺失、社會環境的墮落成為青少年陷入網癮不能自拔的重要原因。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網癮防治中的效用的對策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為青少年網癮防治提供價值導向。
以人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召喚。在網癮防治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倳浽谌珖枷胝喂ぷ鲿h上深刻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主體性、獨特性和創造性,一切為了人的發展,一切服務于人的需要。[2]在青少年網癮防治中做到以人為本,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堅持網癮防治主客體的雙向互動,充分發揮網癮少年的主體性作用。在網癮防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外在的作用和影響,其效果如何關鍵要看青少年的態度和接受程度。要將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轉化為青少年內化的思想和現實行動,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青少年的主體性,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來。首先,充分發揮雙方的主體性作用,實現教育者和青少年的平等對話;其次,采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吸引青少年積極主動地加入到網癮防治中來;再次,加強青少年的自我教育,發揮優秀青少年的榜樣作用。
2.堅持網癮防治的思想政治教育由灌輸型向情感型轉變?,F代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不再是嚴肅的政治問題,而是人們日常生活的思想問題、道德問題甚至是心理問題,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從灌輸型向情感型轉變。[3]在網癮防治中,家長、教師應采用諸如對話、討論、攀談、共情、引導、啟發等情感的方法,與青少年平等交流,相互磋商,達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交人,幫助青少年調整心理狀態,克服自卑、冷漠、焦慮等人格缺陷;糾正認知偏差,使其形成對網絡、挫折和困擾的正確認識。
3.堅持網癮防治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地進行。陶行知說,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根據青少年網絡成癮的不同類型,分析網絡成癮少年心理特點,探求網絡成癮的家庭、學校等多方面原因,分門別類、循序漸進地對青少年進行引導、啟發。
(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為青少年網癮防治提供動力支持。
科學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動連接的紐帶。在網癮防治中,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保證網癮防治實效性的重要條件。
首先,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化,擴展思想政治教育陣地。作為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充分利用網絡開放性、綜合性、便利性等特點將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至網絡平臺,不僅加強對網絡信息的檢查和管理,及時清理網絡垃圾,而且建立一批集知識性、教育性、娛樂性、實用性于一體的青少年網站。
其次,實現學科的整合,應用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在網癮防治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吸納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等眾多學科的研究成果,例如倫理學中“以理導人,以情動人,以形感人,以境育人”的德育方法;現代心理學揭示的人的思想道德品質及個性心理特征的形成規律,結合心理學中認知療法、行為療法等科學方法,多管齊下,共同防治青少年網絡成癮。
再次,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它的目的在于培養青少年知行合一的行為習慣和勇于實踐的科學態度和能力。Young的A(Anonymity)C(Convenience)E(escape)模型指出,網絡的匿名性、便利性及逃避現實是青少年網絡成癮三大主因。青少年由于現實壓力、生活枯燥乏味而不得不到網絡尋找寄托。因此,網癮防治工作必須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生動活潑的休閑娛樂活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強青少年之間及青少年與社會之間的交往,讓青少年在活動中體驗生活樂趣,發展興趣愛好,磨礪意志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
(三)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為青少年網癮防治提供載體支撐。
針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癮防治中內容單一、枯燥乏味的實際,只有豐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才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網癮防治中的生機和活力,成為幫助青少年拒絕網癮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
首先,對青少年進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幫助其樹立、培養遠大的理想、堅強的意志品質,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增強青少年對于網癮的免疫力;其次,加強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信息網絡教育和自我防范教育,引導青少年辯證地看待和利用網絡,提高自律意識和辨別、搜集信息的能力;再次,加強青少年社會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向他們分析現實社會的復雜性和必定存在的某些不足,幫助青少年摒棄幻想,正視和解決所面臨的難題,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素質。
(四)營造濃厚的人文環境,為青少年網癮防治提供外部支撐。
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條件,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具有重大影響。它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質,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對受教育者的個性發展和思想品德具有感染熏陶、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營造從家庭、學校到社會的濃厚的人文環境是十分必要的。
1.構建和諧的人際環境。家長、教師等應與孩子形成民主平等的家庭關系、師生關系,做到“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創設團結互助的生生關系、和諧融洽的社區關系,關懷青少年的生活、學習、工作與成長,幫助青少年正視和解決所面臨的難題。
2.創造健康的文化環境。創設學習型家庭環境,優化校園文化環境,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活潑的文化氛圍,幫助青少年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信念,培養青少年堅強的意志品質、開拓進取的精神和樂觀向上的心態。
3.創設綠色的網絡環境。增強防范意識,安裝綠色上網過濾軟件,為青少年健康上網保駕護航;加強對青少年上網時間及內容的引導、監管,及時控制可能出現的違規行為;加強相應的制度建設和網絡監管力度,依法打擊不法行為;提高網吧從業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意識,提高行業自律,杜絕違規經營;鼓勵軟件設計人員開發更多適合青少年的內容健康、情節生動的游戲產品。
總之,青少年網癮防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增強青少年網癮防治的實效性、可持續性,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營造濃厚的人文環境,來共同防治青少年網絡成癮。
參考文獻:
[1]馮剛.新媒體技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北京教育,2009.6.5-9.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與蓬勃發展,21世紀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無不受到網絡的影響。在當代社會,騰訊QQ、新浪微博、百度貼吧等眾多社交應用軟件可以使任何人都能將自己的想法發表在互聯網上并傳播出去,有時候一些信息會迅速受到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但是人們在享受著網絡帶給我們好處的同時,一些不法分子人利用互聯網虛擬、開放、自由的特點故意制造虛假、歪曲、負面的信息誤導網民。
一、網絡輿論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一)網絡輿論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
首先,網絡輿論拓寬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獲取渠道。相對于理論書籍、報刊文件、新聞廣播等傳統的傳播形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輕輕點擊鼠標,搜索相關材料,這不僅省時省力,而且還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多種多樣的信息和素材。
其次,網絡輿論創新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網絡輿論的互動和開放突破了傳統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把教育信息資源發放到專門的交流網站、論壇、博客上,利于青少年上網瀏覽與閱讀,隨時獲取信息,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就不用完全局限在學校的“圍墻”內了,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學校的學生都可以在網上與教育者進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客服了傳統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響面較小的弱點。
(二)網絡輿論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
首先,網絡輿論內容的包羅萬象導致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青少年受到不良干擾。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和匿名性以及網絡信息難以驗證和控制,再加上青少年正處于青春期逆反心理的特殊階段使得青少年網民在使用網絡時沒有道德上的約束,網絡日漸成為各種觀點的“集聚地”。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而我們對這些信息大多難以區分真假。
其次,我國在互聯網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實踐經驗相對薄弱,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意識形態早已悄悄滲透到網絡上。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其強大的信息技術和經濟實力大肆向我國鼓吹“自由”、“民主”、“人權”等政治主張,以達到分化、西化我國的圖謀。很多青少年都會在潛移默化中產生對西方國家資本主義社會的“美好”假象。
再次,網絡輿論背景下容易導致青少年道德觀念淡薄,法律意識缺失?;ヂ摼W誘使一些人走向墮落、犯罪的道路,不但不能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而且還會淪為社會的蛀蟲。
網絡是一個“自由”、“平等”的虛擬世界,它在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快捷便利的同時,也給人類社會特別是給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種種消極和負面的沖擊。因此,在網絡化、信息化的社會中,挑戰與機遇并存,消極和積極共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正視和回應網絡社會中出現的這些挑戰,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機遇迎接挑戰。
二、網絡輿論背景下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措施
(一)加強網絡思想道德教育,排除人與人的交往障礙
網絡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設,應當著重抓住以下幾點:一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只有在全黨和全體人民中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不斷增加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我們才能取得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功。二是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在網絡社會,要加強人們的道德教育,首先要引導他們確立正確的價值目標,超越個人主義,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同時也要教育他們在處理個人和他人關系時,應當堅持平等、誠信、寬容、互助的原則,不僅在現實生活中要堅持道德,而且在網絡生活中也應如此。三是網絡心理教育。我們可以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輔導站,通過一些心理專家在線指導,對廣大青少年網民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和情感上的交流,并對他們進行及時指導,從而幫助他們排除心理障礙,解除心理困惑,克服網絡“依賴癥”、“孤獨癥”等不健康心理。
(二)完善網絡法律法規,健全網絡輿論檢查監督體系
檢查監督是促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實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思想政治教育的負責部門和單位應定期檢查監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加強網絡輿論監督平臺建設,暢通群眾舉報渠道;健全網絡評論員制度,做到有問題及早發現;建立快速輿情快速反應機制,做到有問題早處理。不過,應當注意的是,檢查監督是手段,不是目的,其實質是為了防止阻礙思想政治教育順利開展的因素出現,把工作任務落到實處,順利開展工作,把工作做扎實,以期達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三)建立主流文化網站,豐富網絡中的健康信息資源
青少年的思想尚不成熟,易受網絡輿論不良信息的誤導。建立主流文化網站,加強輿論引導推進德育建設,離不開一批高質量主流文化網站。在許多高校的校園網上,一批承擔網絡思想教育的紅色網站紛紛建立起來。例如,南開大學的“覺悟網站”、華中科技大學的“黨校在線”等。此外,目前有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網站都開設了專門介紹黨和政府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的欄目。例如,廣州市建設的“網上政府”工程。這些優秀文化教育網站的建立,將極大地促進網上健康向上信息的傳播,使那些負面、消極的信息被排除在青少年的視線之外。全社會和教育工作者們應對校內媒體和信息環境進行嚴格的監管,多策劃傳播一些利于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優質節目,弘揚先進文化,反對低級趣味,構建健康的網絡輿論環境。
參考文獻:
[1]楊啟立.網絡思想政治工作藝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3
[2]周中之.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探微[M].人民出版社.2009
[3]王光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論與時間: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參考[M].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5.2
【關鍵詞】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方法
近年來,互聯網在我國發展的速度可以說是相當迅猛。截至2009年6月底,我國網民數已達3.38億,青少年網民達1.75億,占總體網民數的51.8%,半年增幅5%。并且這一比例還在逐年增長。這就決定了在互聯網世界中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成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將在遵循人性化、人文化、法制化的前提下,探討提高互聯網世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幾種方法,以引導廣大青少年在互聯網的沖浪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的判斷、理性的行為。
1.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現代化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面對新時代互聯網絡的嚴峻挑戰,必須建設一支具有全新教育理念、熟知教育規律、具備綜合教育素質的現代化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提高認識,增強主動性。在互聯網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許多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無法啟及的優勢,是大勢所趨,更具實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及時更新觀念,主動進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養信息素養,增強教育能力?;ヂ摼W絡是同高科技緊密相聯的,沒有一定的計算機科學知識和水平,是無法在互聯網絡上與上網青少年進行交流和溝通的。這就要求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學習高新科技知識,熟悉網絡、掌握網絡,提高信息素養,具有較強的網上獲取信息、利用信息、創造信息的能力,更敏銳的認知能力,進而促進工作的高效率、高質量。
掌握教育規律,增強科學性?;ヂ摼W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掌握網上思想政治教育規律,以及青少年心理發展的規律、年齡特征、個體差異,并實現二者的結合,使互聯網世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貼近青少年,更具人性化,從而更具科學性。
更新教育觀念,增強人文精神培養?;ヂ摼W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更新教育理念,既要看到互聯網為人文精神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野,又要看到它使人文精神弱化,在教育過程中努力促進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協調統一,培養理性、成熟、富有創新性的人文精神。
知法教法,增強法律意識?;ヂ摼W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較為熟悉地掌握“網法”、“網紀”,才能更好地在網上以法育人,逐步形成網民的網上法律意識和自覺的網上行為。
2.加強網絡文化建設,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主流文化
網絡文化是一種全新的文化體系。它具有多元性、開放性的特點,是一種多種價值形態并存的文化。在網絡時代,網絡信息技術使文化的傳播跨越了地理和時間的障礙,全球多元文化可以在這里碰撞、交流、相互吸收、相互融合而趨于一體化,日益發展為“環球文化”。然而在“環球文化”形成過程中,中華民族自身文化的連續性會受到威脅,因為不論在網絡文化的數量上,還是在技術控制上我們都處在弱勢地位。因此,我們應建立一種有更多主動權的網絡主流文化。這不僅是網絡健康發展的需要,青少年網民的心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網上空間。
網絡主流文化實質上和社會主義主流文化價值體系是一致的,但又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所以我們可以結合社會的主流文化,在網絡上宣傳時事政治、開展學術交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等多種方式來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主流文化。建設一批群眾喜聞樂見、有科技內涵和競爭優勢的網站。提高聊天室整體設計中的策劃水平,設置的聊天主題要注意政治化、人性化與科學化的結合,使網站的建設同推進兩個文明建設的目標相一致,同網絡中青少年的多樣性需求相一致,其勢必會提高網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
3.建設一批有影響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
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是要實現思想政治理論真正入腦,入腦之前應該入眼,入眼之前應該入網,入網即點擊登陸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因此,我們應通過知識的力量吸引青少年的頭腦思維,吸引他們主動點擊思想政治教育網站。
首先,在網頁的制作上要精心設計,增強視覺吸引。不妨請網頁制作名家指點,在顏色的對比、圖片的選擇、字體的使用、圖片、文字出現的方式上等方面都要有所考究。既要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嚴肅性,又要融入網絡時代的現代氣息;既要簡潔,又要美觀,給人一種賞心耀目、輕松愉快的感覺。
其次,在內容結構上要注重點面結合,與時俱進,增強內容吸引。所謂面,是指網上提供信息的全面性,信息的廣度。所謂點,是指要有開拓性,強化基本點、把握重點、突破熱點、詮釋疑點,在動態中拓寬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才能增加它的吸引力。好的網站不僅日日求變,而且時時翻新,永保新鮮。從而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能夠與時俱進,提高它的時效性。
再次,在活動設計上要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特點,設計各種活動吸引訪問者,提升點擊率。組織活動時應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激發網上青少年自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內在動機。青少年具有好奇心、好勝心較強。因而制作新奇的、帶有游戲性和娛樂性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網頁會吸引青少年的無意注意,增加網上的點擊率和停留時間及上網欲望。此外,經常推出適宜的競爭性活動,也將促進網站人氣指數的攀升。從而達到促進青少年積極、主動、持久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4.加強網絡法制建設,凈化網絡環境,為青少年拓展網絡發展空間
互聯網世界與現實世界一樣需要法律的規范與管理。因此,國家應建立一套相應的法律、法規,明確互聯網社會中網民們的權利與自由,以及必須遵守“網紀”、“網法”的義務。自1994年以來,雖然我國政府已經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有關的法規、部門規章或條例,對于規范人們的網絡行為,防止有害信息危害社會起到了較大的作用,但還不全面,還需進一步的修改與完善。
加強對網絡信息傳播者實施依法監控和約束。一方面,我們要在培養青少年自覺、自律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建立網絡監察機制,成立網絡監察部門,對公共網吧進行安全合格檢查,嚴格控制不良信息的接收和傳播,堅決取締毒害青少年的不良網站,從根本上堵住不文明信息源的源頭,凈化網絡環境。
中國歷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方法,并在長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不斷積累和完善,形成豐富的經驗。
首先,學校通過思想品德課正面灌輸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用說服教育的方法來提高受教育者的認識;其次是榜樣示范法,用他人的高尚思想和模范行為來教育和影響受教育者;第三是實際鍛煉法,通過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得到鍛煉;最后是學校環境的影響,各級學校通過營造良好的班風、校風、學風,對學生進行“不知不覺”的教育。通過學校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環境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中國家庭常用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式的教育方法。家庭長輩直接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示范給子女,用自己良好的思想情操、道德規范的行為習慣,影響和教育子女。
社區教育,是家庭和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體現了“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的精神。主要是結合社區風俗習慣、社區文化、社區風氣、社區道德規范、人際交往而展開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大眾傳媒中包含著大量的國內外時事動態報道和政策法規,不同時代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和眾多的先進文化信息,它可以使青少年接受新聞信息傳播的同時,接受時事形勢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日本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網絡化、體系化的“立體工程”,需要多層次,全方位來進行。
日本學校設置了專門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和活動時間,主要包括修身科、道德科、公民科、社會科和道德“特別活動”等。日本學校不僅要求各學科的教學要滲透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普遍重視實踐活動環節,大力提倡并推行“體驗學習”。
現代日本對家庭教育及其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從兒童到成人期道德發展的各階段上應采取的方法;二是對不良和不法行為的防范方法;三是對獨生子女的心理行為特點及其教育的研究。
日本政府重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和統計分析,通過調查所反映的情況,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宏觀規劃、政策和具體的整改措施。在聯合各界教育力量方面,日本廣泛建立PTA(Parents Teachers Association)組織,即家庭教師協會,成員主要有學校教師和社會各界熱心于教育的人士,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日本通過“宣傳日”、“讀書周”、“座談會”等形式促進和強化受教育者對宣傳內容的接納,還經常采取措施整頓和控制大眾輿論工具,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管理。
三、中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和方法的異同點
(一)相同點
1、中日兩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均形成了由家庭、學校、社會的“立體網絡”
在家庭方面。第一,父母是兒童的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影響兒童思想觀念、道德觀念的形成。第二,建立溫馨和睦、健康歡樂的家庭環境,以幫助兒童形成健康文明的社會方式、積極向上的社會態度。第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動,如旅游、集體踏青、家庭音樂會等陶冶家庭成員的情操和形成高尚的人格。
在學校方面。第一,中日都加強了學校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中日都通過各學科進行滲透教育。第三,中日都通過各種課外活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第四,中日都把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寓于社會實踐之中。
在社會方面。中日在各個社區都以各種社會組織、公共設施和活動為載體來補充家庭、學校的教育,使青少年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熏陶。另外中日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廣播、收音機等載體和各種豐富多彩的形式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正面的道德觀念。
2、中日兩國均注重直接和間接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
兩國學校都開設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從正面直接灌輸思想政治觀念。同時,兩國也有間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中國在與語文、歷史、地理、勞動、社會發展史等教學活動中也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日本學校根據不同教育的內容和特點,有意識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滲透,發揮綜合教育作用。雖然兩國都注重直接教育與間接教育相結合,但是兩者還是有所區別的。相比較而言,日本更加注重間接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不同點
1、中國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知識傳遞,理論教化”;日本注重“德性養成,實踐鍛煉”
中國思想政治教育的許多課程都必須以考試和打分的方式來測評,而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只根據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傾向來進行分析。中國教師往往滿足于單純的特定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的傳遞,而忽視學生情感體驗和判斷、選擇能力的培養。而日本提倡“體驗學習”,他們認為許多的行為、意識都要通過實踐體驗才能逐步內化。
2、中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化”;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化”
中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質上是一種外在的灌輸式的教育,具有明顯的規定性和必須服從的強制性,主要是在規定的思想政治課程中完成,對學生的內心和情感重視不夠。日本則主要體現在“心靈教育”上,其著眼點在于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旨在培養青少年的尊重生命之心,尊重他人之心,重同情、正義、公正之心,開拓新時代的積極進取之心,并培養青少年繼承和發揚本民族文化的傳統之心,培養學生正確的倫理觀?!靶撵`教育”已經成為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
四、中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和方法的比較對我國的啟示
(一)注重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方法相結合
通過比較,我們發現顯性和隱性教育在兩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貫穿始終,它們相互作用,相互補充。相對于中國而言,日本更加注重隱性的教育方式。因此我們在重視顯性課程的同時,應該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隱性課程(包括校風校紀、物質環境、管理體制、社會實踐等),將顯性教育方式與隱性教育方式相結合,協調好課堂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關系,變單純“灌輸”為平等互動,注重思想滲透,不斷完善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
(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行為體驗
日本非常重視學生的行為體驗,無論是課堂的體驗學習還是實際的行為操作,都要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體驗教育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親身的探究去理解和體會。長此以往,他們就會養成一種不需要外力監督和內部動機就能自然表現出來健康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生存能力。
在體驗教育當中,教師要提供一些理性材料和感受性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并形成正確的道德情操;其次要充分發揮共青團、班委會的作用,開展豐富多彩、富有道德創新的活動,在活動中提高思想道德修養;最后還要把學生的體驗教育放在一個更為廣闊的環境中進行,運用社會資源,并通過優化和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79
1網絡話語的特點
網絡話語所具有的新形式與新內容是網絡話語對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要影響的關鍵所在,這樣一種新形式和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話語體系有著顯著的區別,同樣也是網絡話語特點之所在。
1.1網絡話語的更新速度快
在網絡交流過程當中,新詞匯的出現和流行程度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特別是近幾年網絡的日漸普及和發達,每年出現的網絡語言多之又多。網絡流行語言中,幾乎都是一些我們平常很難猜測出其在網絡上表達的意義的文字,思想政治教育很難在現如今的環境下建立一套可變換的話語體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網絡話語的更新速度太快,進而影響到對網絡話語的引導,不利于對網民或思想政治教育對象進行思想交流和宣傳教育。
1.2網絡話語與現實流行文化密切聯系
據第38次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我國網民結構中,青少年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網絡上的主要活動者是青少年群體,青少年對流行文化的追逐是不可忽視的一點,因此,網絡話語也與流行文化是不可分離的。流行文化就像天邊的云彩,時刻都在發生變化,網絡話語也適應流行文化而發生變化。青少年的審美和接受習慣在流行文化當中得以體現,網絡話語也是青少年行為意識的標識性反應。在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與流行文化結合起來。例如《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等不僅受到青少年的廣泛的喜愛,而且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與流行文化密切結合的典范。
1.3網絡話語具有散漫性和無序性
在網絡交流過程中,由于時間和空間的不在場使得真正嚴肅和細節化的信息剝落,碎片化的、游戲性的話語充斥其間,這些元素使得“虛擬信息交往”構建的是個人化、風格化的“信息烏托邦”,而不是一個公眾導向的“公共領域”。在網絡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到網民在進行交流過程中大部分是不太重視邏輯性,而更在意的是其特殊性和異常性。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重視邏輯、重視立論的特點不同的是,網絡話語體系更加在于的是對單個詞條和觀點的聚焦,這也是網絡話語的散漫性和無序性的表現。
2網絡話語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網絡話語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源自于網絡話語在傳播過程中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對象與教育者之間產生的。
2.1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對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抵觸和排斥的情緒
互聯網的主要使用人群是青少年,網絡以其自由、平等、交互、虛擬、全球等特點吸引著青少年,并日漸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態。青少年熱情敏感的心理特質、強烈的自我表達意識以及善于接受和創造新事物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在網絡中會逐漸建構出一種不同于傳統的網絡文化,并在他們當中普及。網絡話語便是網絡文化的最集中表現形式之一。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體系大都采用的是傳統的形式,與網絡話語體系存在著較大的差別,這就使得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難了解到把網絡作為生活方式或生存狀態的青少年的思想動態。
2.2教育者的主導作用減弱
青少年在網絡中逐漸形成了以網絡話語為表現形式之一的網絡文化,并在日常交流過程中體現出來。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并沒有及時地融入到這種文化當中,不能及時地掌握青少年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心理,同時對網絡話語也缺乏全面了解,進而影響到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交流,削弱了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對造成這種影響的原因,可以從兩方面對其進行分析。第一是代際差異,當前社會處于快速發展變革階段,代際差異的速度加快。青少年在接受新事物以及創新意識上要高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于網絡的使用程度和了解程度也遠遠高于他們。第二是習慣因素,一些長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師或教育者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語言和思維模式較為習慣,一時難以接受或熟練地運用。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不僅要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過硬的政治素質、高超的授課技巧,還要有順應時展的應變能力。
3網絡話語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啟示
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出現的話語鴻溝是隨著網絡的出現和發展而產生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從網絡中找尋答案,也就是從網絡話語中尋求靈感和解決的方法。
3.1融入網絡生活
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之所以會產生話語鴻溝,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們的對話不平等,也就是他
們的話語體系沒有在同一個層面。要想解決這個問題的話,教育者應該以積極主動的態度融入到網絡生活當中,?W習網絡話語,并且能夠熟練地運用網絡語言與受教育者溝通。與受教育者共進是在網絡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前提條件。馬克思說過:“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币虼?,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努力融入到新型社會關系中去。首先,教育者必須具備基本的網絡知識,能夠熟練地運用網絡是進入網絡生活的前提。其次,還應轉變觀念,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多接觸網絡,使用網絡,成為一個真正的網民。最后,教育者應該在接觸網絡過程中培養自己的網絡文化生活的意識,真正的融入進網絡生活中,體驗網絡中的交往、學習、娛樂方式等。
3.2掌握網絡話語
教育者不僅要融入到網絡生活中,而且要掌握網絡話語,這是因為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產生話語鴻溝的一個直接原因是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與網絡話語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性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較低。因此,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教育者不應該固于傳統的話語方式,而應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掌握網絡話語,取得網絡陣地的主動權。一方面,教育者應該融入到受教育者的網絡話語語境中,這樣才能更加敏銳地捕捉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動態,把握他們的情感和行為的變化。
3.3轉變傳統教育觀念
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格麗特?米德從文化傳遞模式的角度出發將人類文化分為三種基本類型: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網絡文化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后喻文化”,因為青少年走在網絡使用的前列,而中老年人學習網絡知識一定程度上是向青少年學習的。教育者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習慣用權威的身份教育受教育者,這是典型的前喻文化,兩者之間缺乏平等的交流。而在網絡文化中,教育者不再是權威的形象,反而時常要向受教育者學習,教育觀念發生了變化。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出現的話語鴻溝從本質上理解,是由于教育觀念轉變過程中產生的矛盾與沖突。
3.4加強理論研究
一、農村留守青少年思想現狀分析
(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了偏差
青少年時期樹立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僅關系到個人的前途和發展,而且關系到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進城務工人員收入越來越高。由于常年工作在外,他們對孩子情感和教育的投入較少。出于內疚,多數就用金錢來彌補孩子,甚至縱容孩子對金錢的揮霍,完全忽視他們思想和情感方面的需要和變化。這就使得孩子有了更多的零花錢,使用金錢的自由度也大大提高。再加上孩子缺乏判斷力和自我約束力,極易產生奢侈浪費、攀比等錯誤思想,甚至有“拜金主義”的傾向。同時,金錢來得太容易會讓他們好逸惡勞,不尊重父母的勞動成果,學習動力下降。甚至部分孩子中間“學習無用論”盛行。
(二)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救助和解決,情感發育不良
由于父母不在身邊,農村留守青少年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不愿與外界接觸或接觸太少。而這種問題沒有引起家庭和學校的足夠重視。再加上社會環境日益復雜,很多留守青少年表現出內心封閉、行為孤僻、自我等個性特征,不同程度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部分孩子甚至早戀。
(三)家庭教育,日常行為失范
留守青少年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和教育,臨時監護人又起不到應有的監護作用,再加上青少年缺乏一定的判斷力和自我約束力,容易導致很多安全問題和不當行為。而這些行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北方某省一調查顯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兒童所占比例已高達20%。
二、當前農村留守青少年思想問題形成原因
(一)從家庭環境來看,只注重物質關心,缺乏情感關心和家庭教育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許多外出務工人員在對孩子教育的認識問題上有著明顯的誤區。有的認為,孩子只要吃飽穿暖,身體健康成長,沒有偏離社會的行為就足夠了;有的認為,為孩子儲備足夠的教育資金才是最重要的;還有的認為,孩子學習好壞不重要,只要將來能賺錢就可以,所以對孩子的學業和日常在學校的行為不管不顧。如此種種認識,容易使孩子在思想、道德、情感等諸方面出現偏差,影響著他們以后成為健全的社會成員。
(二)從學校方面來說,只抓學習成績,輕視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對留守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只把學習成績的好壞當做評價學生的唯一“標簽”,而忽視了學生全方面的發展。農村中小學更是如此,在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著很大的誤區。很多留守青少年成績較差,引不起學校的關注,甚至被列為壞孩子的行列。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素質低下,留守青少年的思想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
(三)從整個農村社會環境來說,留守青少年的思想問題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家庭溫暖的缺失使留守兒童心理方面產生了很大的變異,很難融入同齡人群體。加之,目前農村的社會活動和人際關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親緣關系為紐帶展開的,對于自己家庭及親緣關系之外的其他人的困難處境,村民雖同情,卻也無可奈何。而當前農村社會只注重經濟的發展,忽視甚至看不到已經出現和正在出現的留守青少年的種種問題,這將會使問題越來越嚴重。
三、加強對農村留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的重要性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梁啟超在 《少年中國說》 一文中提到: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在中國這個以農村人口為主的國家,農村青少年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整個農村社會的發展和安定團結。他們將成為21世紀中葉我國農村發展和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和主力軍中的一部分。他們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狀況將直接影響到現代化建設?,F階段的青少年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也是他們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觀點、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健全人格與良好道德品質的奠基期,同時也是人生啟蒙與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因此,加強留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對于落實總書記提出的“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對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保障健康和諧發展十分迫切。
四、提高農村留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從家庭方面來說,父母要加強對留守青少年的情感交流和家庭教育,選好監護人
父母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和家庭教育至關重要。雖不在孩子身邊,但要盡可能增加與子女的聯系,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多傾聽他們的心聲,體會子女內心、情感的變化。對于出現的問題要及早解決。此外,父母還要想方設法及時了解孩子在家庭、學校的品行狀況,配合學校教育。在選擇孩子臨時監護人方面首先必須確保臨時監護人有足夠的監護能力,保證孩子的身心安全。其次被選擇的監護人要盡量營造較為完整的家庭結構,增強責任意識,以彌補父母外出給孩子帶來的情感上的缺失。
(二)從學校方面來說
1.提高對留守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當前一些農村中小學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一些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教學中重智育輕德育、重課堂教育輕社會實踐的現象仍然存在。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不足,特別是對留守青少年更需要關注和教育的認識不足,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
2.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調整對留守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內容。
留守青少年和普通農村青少年在思想、情感、心理等方面有著很多細微的不同。但當前學校對他們的教育完全一刀切,采用空洞、毫無感染力的說教不僅起不到思想政治教育應有的作用,相反可能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應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問題進行針對性教育,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變更教育方式和手段。另外,教育內容也應緊跟時代變化不斷進行調整和創新。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老師的素質是關鍵
思想政治老師必須明確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并通過廣泛學習來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和人格魅力。并要深入實際了解留守青少年的思想狀況,加強與他們的情感交流,以彌補情感上的缺失。
【關鍵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技術越來越普及,把網絡熟練地運用于自己的生活,在中學生中已成為普遍現象。調查顯示,青少年學生是網絡的主要使用人群。他們上網的目的是獲取各方面的信息,比例占58%;其次是獲取學習資料,占53%;娛樂,占43%;還有聊天和交友分別占23.3%和21.3%。所有這些都表明,網絡已經真實地融入中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之中。但在中學生獲得知識和信息的同時,由于網上的信息良莠不齊,是非難辨,對尚處于成長期的學生正在形成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產生了負面影響,給中學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很多挑戰。面對這種客觀現實,加強中學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搶占網絡思想陣地勢在必行。
一、網絡信息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負面影響
毋庸諱言,網絡給人們帶來的許多積極的變化,但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點,也給我們造成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消極影響。
1.對社會主義思想意識形態的影響
由于網絡信息的無序化、無控制、多元化、自由化的特點,它允許人們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獲取信息,因此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組織團體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民族文化、道德規范等信息也可以長驅直入、毫無阻礙地進入中學生意識中,其中不乏與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相抵觸、敵對的信息內容,如西方享樂主義、個人英雄主義、無政府主義與極端自由化。中學生在瀏覽信息時,很可能因為缺乏引導和思考、分辨能力不強,而產生困惑,陷入迷途。這都不利于學生接受和樹立優秀的傳統文化觀念、正確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思想。
2.對中學生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和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
網絡的虛擬性使中學生可以隱匿真實身份,發表自己的言論和觀點。由于上網不受社會和道德習慣的約束,不考慮后果與責任,將對中學生的思想行為帶來不利影響,這可從各種聊天室上充斥著粗俗語言、彌漫著不健康的倫理道德思想中得到反映。網上黃毒肆虐,利用互聯網實施的犯罪與針對互聯網本身的犯罪問題嚴重,對中學生網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有些學生上網成癮,尤其是沉溺于網絡游戲,往往逃避上課,在網吧包夜進行網絡游戲,不但嚴重影響學習和身體健康,而且極易導致心理病癥與情感異化。網絡還會導致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冷漠和疏遠,有的學生到網上去尋求感情寄托,不愿面對現實,從而迷失了自我。目前,因沉迷網絡而引發的中學生人格扭曲和犯罪現象已經引起學生家長和教育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對中學生行為進行有效的管理與控制,促使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發展個性、知識能力,遠離不良行為,是我們面臨的又一個挑戰。
二、加強中學網絡信息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要消除網絡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負面影響 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實現信息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洽結合
面對網絡信息時代的機遇和挑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努力適應信息科技的發展, 建立一支具有高信息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知識經濟帶來信息化熱潮的基本特征就是信息網絡化和多媒體。因此,我們必須順應時展的需要,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又要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并能熟練地進行網絡操作。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所以,要根據他們的特點,跟上和摸清他們的思想脈搏與興奮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指導。要做到這一點,自己就必須熟悉信息網絡的知識和技術,從網上學習先進的管理知識和經驗,了解國內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信息。我們應把普及網絡技術作為加強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要對思想政治工作者進行知識更新。要通過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技術的培訓,使他們能在各種信息交叉滲透和技術高度發展的社會中,具有通過網絡進行信息搜集、信息處理和信息傳遞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對信息篩選、鑒別和使用的能力。在此基礎上,還應不斷增強自身的信息意識,提高捕捉、分析、判斷和吸收信息的自覺程度和對各類信息的敏銳度。此外,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各校還應注重選擇精通網絡技術的科技人才充實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中來,切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素質和思想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斷推進中學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化和創新。
2.加強規網絡信息內容監管,凈化網絡環境
各級政府、學校要結合各自實際,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網絡的法律法規、管理制度、辦法及技術對策。網絡存在著相當多的法律真空,所以,必須在研究的基礎上制定比較完備的網絡法律,用法律來規范人們的網上行為,使包括散布黃色信息、侵犯知識產權、黑客行為等網上犯罪受到應有的懲處。這樣才能抑制網絡給人們帶來的消極后果,法律和道德建設相輔相成,才能夠促使人們思想道德風尚的提高,形成正確的網上道德氛圍,防止不良道德傾向傳播。當前,國家建立全面的、有效的法律法規來規范住信息網絡環境顯得十分必要。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關于信息網絡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如《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等,但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網絡法律法規或相應的管理、技術對策是空白的。國家有關部門應通過修訂和完善《預防未面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科學技術推廣法》等,在支持和鼓勵青少年運用網絡學科學、學技術的同時,進一步加大網絡的信息管理和技術防范力度,依靠技術手段,加強對網上不良信息的過濾,凈化網上環境,加快規范網絡新聞的進程,形成新的有效的網絡信息“把關人”。
3.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網絡,樹立正確的網絡觀
中學生是現在和未來主要的網絡使用者。目前在中學生中間因為使用網絡確實也產生了很多問題,所以急需正確使用網絡進行教育引導。學校具有其他社會團體所沒有的硬件條件和人力資源,可以經常組織一系列有關網絡的講座、競賽、征文、討論等活動,既從技術層面普及網絡知識,又從社會道德、法律層面在學生中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只有讓學生樹立了正確的網絡觀,才有可能真正解決網絡帶來的種種問題。
4.加強對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強化學生的自律意識
網絡社會是一個與現實社會不同的“虛擬社會”,空白點較多。由于網絡監控和監督技術目前還很不完善,因而造成了一系列網絡道德問題,網上違法犯罪案件直線上升。法律規范和行政手段對他們具有一定的約束力,但畢竟是有限的。因為網上違法犯罪活動監管和偵破難度較大,因此,特別需要依靠道德的力量,靠高度的自覺性和自律意識。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對中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并使之納入學校教學內容,提出具體要求,要在思想品德課中有計劃地增設網絡道德教育內容,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及健康心理素質培養。家庭、學校、社會都要支持配合思想政治工作介入網絡,致力于網上道德建設,使學生自律意識和自控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的網上行為時刻聽從道德責任的“命令”,使學生的道德良知也體現到虛擬的網絡世界中。
5.利用網絡,加強優秀民族文化傳統教育
有條件的學校要加緊開發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占領網絡陣地?;ヂ摼W作為一個正在迅速發展的新型媒體,應該成為開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當前,要在全社會進一步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積極創造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文化環境,增強抵制西方思想侵犯的自覺性。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網上出擊的主動性,必須建立一批具有鮮明立場和觀點的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網站,積極開展網上的正面宣傳和正確信息的傳播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網絡體系,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占領學校的網絡教育陣地。其次,要運用校園網絡系統構建新的校內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陣地,通過開發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軟件,制作包括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以及具有一定積極影響力的國內外文學、藝術和音樂等名作電子出版物,籌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數字化圖書館,為學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糧,使學生在學習、娛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在正確思想引導下健康成長。再次,建立有效的網絡信息監控系統,不斷消除網上的各種信息垃圾,使信息網絡安全健康地運作和發展。要努力提高網上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并力求形式上的生動活潑,同時還要注重網絡服務功能的開發,通過有效快捷的服務,提高網站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收到實效。
6.加強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溝通與合作
學校是專門的教育場所,家庭和社會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良是青少年人格扭曲及至青少年犯罪的一大原因,因此必須重視家庭教育。學校與家長要密切配合,可通過建立雙方責任制度和聯系合作制度,更好地實現合作學校的德育工作與社會密切相關,只有將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納入社會體系當中,在全社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營造積極健康的社會文化氛圍,才能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造完整的教育環境。因此家庭、學校與社會三方應當互相配合,加強溝通合作,共同努力搞好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劉春暉.關于網絡對青少年思想教育影響的調查與思考[J].教育研究,2004(6).
[2]袁云、郭小學、邱勤.互聯網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