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3 14:46: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智慧園區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DOI]10.13939/ki.zgsc.2015.15.010
農產品物流園區是我國農產品物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目前國內農產品物流園區發展速度較快,規劃建設數量較多,但是多數園區管理較為粗放,不少園區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在物流運作、運營管理、信息服務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功能障礙及問題。特別是信息化建設的滯后,使園區難以真正發揮出巨大能量。面對智慧物流時代的到來,農產品物流園區如何充分適應現代物流信息化發展的浪潮,加快智慧園區建設,科學優化園區功能,實現持續、穩定的快速發展,成為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
1 智慧物流促進智慧物流園區的建設
和傳統物流相比,智慧物流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物”有智慧,即在流通過程中獲取信息、分析信息,通過推理判斷做出決策,從源頭開始對商品實施跟蹤與管理,實現自動化運作和高效率優化管理。智慧物流的核心是物聯化、互聯化和智能化,它以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RFID、傳感器、移動通信技術等設備技術,在物流的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務平臺等各個環節通過運用系統感知、全面分析、及時處理及自我調整等功能,實現物流的自動化、可視化、可控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網絡化。
物流園區是未來智慧物流的核心,同時也是智慧物流運行的中樞。智慧物流發展的全過程以及未來智慧物流系統的運行,都必須依賴物流園區。同時,物流園區可以利用物聯網等現代科學技術來對園區中各種資源進行感知和監測,及時、正確地對園區的需求做出分析,繼而迅速、靈活地響應和處理,使自身運行狀態達到最優化,從而達到智慧園區的建設目標。
2 智慧物流情境下農產品物流園區功能優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傳統農產品物流園區僅提供農產品物流活動所必需的存儲、運輸、裝卸、簡單流通加工等基本服務,既不能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也不能對入駐園區客戶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各種支持性配套服務,更難以為高端客戶提供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務,服務效能較低。
智慧物流是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高級階段,智慧物流的感知功能、規整功能、智能分析功能、優化決策功能、系統支持功能、自動修正功能和及時反饋功能為農產品物流園區功能優化提供了可能。在智慧物流情境之下,農產品物流園區只有通過有效整合智慧物流的關鍵技術應用,實現物流過程的動態管理和智能控制,滿足物流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才能形成自身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使園區得到飛躍式的提升。
3 智慧物流情境下農產品物流園區的功能優化
3.1 農產品物流園區的運作功能優化
由于農產品自身的特性,在倉儲、包裝、加工、運輸等環節都有特殊技術要求。傳統農產品物流難以適應農產品品種多、數量少、要求快速響應的物流配送特點,不能保持整個農產品物流運作過程高效、協調、安全和有序。
在智慧物流情境下,農產品物流園區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整合物流設備與物流技術,對處于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加工、銷售等一系列活動狀態中的農產品進行監控,不僅達到農產品透明、綠色、可信、高效、便捷的最高要求,同時亦可實現對全過程的自動感知、智能處理和可信追溯。例如,流通是農產品物流的核心業務,因此成為智慧物流的重點環節。物流園區借助基于物聯網的智慧物流平臺,可以對運輸任務、調度配載、運輸狀態跟蹤、運輸統計信息反饋等進行管理,不僅有效提高運輸管理的效率,降低運輸時間及運輸成本,而且做到實時安全監控。通過智慧終端設備,可以根據農產品特性對運輸工具的溫度、濕度進行自動監控和調整,以求達到產品最佳保存狀態,降低流通損耗。農產品的所有生產信息與流通信息、加工信息以二維碼的形式進行整合并記錄在外包裝上,并通過無線網絡自動上傳到智慧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消費者可以實時方便地了解農產品的各類信息,實現農產品物流供應鏈的追蹤與溯源,同時也方便了政府統一管理和調控。
3.2 農產品物流園區的管理功能優化
傳統農產品物流園區僅提供簡單的基礎管理,難以涵蓋對整個園區人、財、物的集成化管理,而且較少為用戶提供金融服務、政務服務、決策分析、成本管理等增值服務。同時,隨著農產品物流園區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完善,園區中智能化系統種類越來越多,但是不同系統之間存在信息孤島問題,使得智能化系統的管理變得日趨復雜和困難。
在智慧物流環境下,農產品物流園區可以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將不同建筑的同一系統以及不同子系統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系統進行集成化、一體化管理,實現系統之間有效協同和信息共享。例如,運用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設備管理系統,對園區各種機電設備運行狀態參數等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和處理,可以為設備的遠程監控和故障診斷提供依據。運用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車輛管理系統,將包括停車場的地理位置、實時的車位信息等車輛所有信息進行匯集,可以為用戶提供實時且完整的數據支持,同時實現對園區車輛的統一管理。運用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能源管理系統,對相關區域進行能源消耗數據采集、分析和處理,可以對園區進行能耗監測與能源管理。運用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安全管理系統,對園區進行安全狀態監視、災害控制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從而保障園區安全運轉。同時,針對不同層次需求者的個性化要求,通過智慧園區平臺提供政府政務服務、園區管理服務、誠信認證服務、民生服務和各類生產、 經營服務等各種智慧化服務,實現所擁有的可拓展業務配置管理功能。
3.3 農產品物流園區的信息功能優化
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是現代物流信息化的發展方向。目前農產品物流園區的信息化建設落后,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基礎薄弱,缺乏有效的產品和技術支撐,應用功能僅停留于信息。由于的信息缺乏有效審核、監管,平臺作用發揮受到局限。
在智慧物流時代,農產品物流園區可以將互聯網技術與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進行有機結合,實現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智能化,達到資源共享、信息共用。平臺可以滿足社會、企業和個人等的多方需求,提供多樣化信息服務,實現實時、精準的信息交互和電子交易。例如,將上下游企業的信息進行輸送、處理、反饋,實現信息化建設和集成,通過信息共享機制,農產品供應鏈各參與方之間實現了信息系統的無縫銜接,提高了用戶的物流信息收集、處理和服務能力,縮短物流信息交換與作業時間,避免因過剩而導致超額的運輸、儲藏、加工及損耗成本,運作成本和風險都得以降低。同時生產監管機構、檢疫機構、市場監管機構可以通過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市場準入、質量安全等進行監管。
總之,隨著智慧物流時代的到來,農產品物流園區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物流信息技術,對園區功能進行優化,從而實現農產品物流自動化、信息化和網絡化,進而實現智慧物流園區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徐艷艷.物聯網時代智慧化園區建設方案的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4.
作為智慧城市的縮影,同時作為區域經濟和產業的主要聚集區,智慧園區和智慧城市相比,實施難度相對趨弱。主要原因在于:各地開發區、園區基本是在城市的新建區域,頂層設計起點高;開發區和園區管理者創新意識強,思想較為活躍;決策機構集中而精簡,通常園區管委會遇事就能拍板,使得智慧園區項目實施起來較為容易。
相對于紛繁復雜的城市系統而言,園區屬于“簡單”的組織,然而盡管如此,作為一個“小社會”,智慧園區建設還是有一定難度。云計算中心、基礎設施智能化、政務平臺、企業一站式服務平臺,園區應急、安全監控平臺等,一個都不能少。
上海浦東軟件園從2011年12月開始,首批入選浦東新區“智慧園區”建設試點,近兩年的時間里,取得了哪些成效?能否為全國的智慧園區建設樹立起一個標桿?日前,2013中國智慧園區高峰論壇在上海浦軟大廈舉辦,部委領導、專家學者、園區管理者、企業代表匯聚一堂,就如何建設智慧園區的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智慧園區如何定義
從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至今,“智慧”一詞可謂風生水起。所謂是急中生智,定靜生慧,以智做事,以慧處世,這兩個字融合在一起,將會是一個圓滿的結局。什么樣的園區才是智慧園區?智慧園區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特征?2013中國智慧園區高峰論壇的與會專家們,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中國電子企業協會會長董云庭的觀點是,智慧園區有五個要素:第一個首先是人,第二個是基礎設施,第三個是信息資源,第四個是信息技術,第五個是移動互聯網。他認為,智慧園區建設,應該把這五個要素科學地融合在一起,充分發揮最大的效用。
中國軟件園區發展聯盟理事長、上海浦東軟件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素龍給出的定義是,智慧園區是管理和服務的信息化園區,是節能、低碳、舒適的綠色園區,是擁有高速網絡基礎平臺的互聯園區,實現人均全面感知的智能園區,智慧園區建設要在園區現有的設施基礎上,進行整體的集成優化,形成一種新的園區管理的服務體系。最終持續推動各項智慧應用的終身發展,持續豐富園區公眾的智慧服務內容。
在上海市經信委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處副處級調研員顧偉華看來,園區是指產業的或者是集聚的地方,產業集聚的地方,通過借助于信息技術,把資源和信息分享,有利于促進企業的集聚、產業發展,或者企業和個人的工作生活環境,就叫智慧園區。智慧園區建設,至少應該考慮到幾個方面:網絡的基礎設施、園區的管理和服務、配套的生活服務、為產業的專業化服務、很好的生態環境。
上海浦東軟件園匯智軟件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辛培的理解是,建設智慧園區,本質的核心就是要把人的想法、需求、創新點,用信息化的手段體現出來,加上運行機制、管理機制和體制的創新。這些融入進去就是所謂的智慧園區。
智慧園區建設,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通過信息資源的充分利用,來減少物質資源、能源資源以及人力資源的消耗,這樣才能夠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這得到了與會者的共識。
樹立典范創造商機
2013年以來,國家先后公布了兩批智慧城市試點名單??萍紙@區一直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要基地,作為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先鋒陣地,其自身的智慧化實踐將成為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建設的先導和示范。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園區經濟也逐漸步入新階段,發展智慧園區成為各地科技園區的必然選擇。數據顯示,我國國家級園區已經達到300多個,省級園區1000多個。而目前提出建設智慧園區的國家級園區僅僅為63個。智慧園區僅信息化領域的投資規模,在2012年就超過了500億元,市場空間十分廣闊。
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副巡視員謝渡嬰在高峰論壇上介紹說,2012年中國軟件業務收入達2.5萬億元,其中60%是由軟件園區作出的貢獻。謝渡嬰認為,智慧園區的建設和發展需要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以推動技術和商業模式的發展。在智慧園區建設方面,要遵循務實、有成效的原則,和智慧城市工作結合起來,同時要腳踏實地,不要盲目追求大而全,要充分考慮到信息安全保護。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認為,為更好打造智慧園區,目前一要吸引龍頭企業,二要構建公共服務平臺,三要差異化發展,走特色之路。
據了解,為加快園區管理模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海市今年對智慧園區建設提出相關指導意見,到“十二五”期末,將建設8?10家智慧產業高端集聚的示范性智慧園區,并制定一批智慧園區技術標準和評估標準。
“智慧園區是擁有高速網絡基礎平臺的互聯園區,是實現園區人、車、物全面感知的智能園區。”劉辛培表示。
劉辛培在論壇上重點介紹了上海浦東軟件園智慧園區的思考和實踐。作為國家級的軟件產業基地和上海市首批智慧園區的建設試點,浦軟一直在通過軟件園區自身建設和示范效應對外輻射,開展智慧園區的理論實踐研究探索工作。
劉辛培介紹說,上海浦東軟件園將從有利于園區管理方的高效管理、有利于入園企業的發展、有利于園區從業者和諧共處和共同成長出發,分階段打造智慧園區。
第一階段將采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對園區已有軟硬件、技術體系逐步進行規劃、升級、整合,結合浦軟五大服務模塊,形成浦軟智慧園區雛形并提供智能服務;第二階段將采用大數據技術,集中海量園區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分析利用和共享,支持園區發展決策;第三階段將持續推動園區各項智慧應用的縱深發展,持續深化對園區各類數據的共享和分析利用,持續豐富園區企業的智慧服務于公共服務內容。
>> 物聯網關鍵技術中的基于云計算關鍵技術神經智能電網控制系統應用研究 論關鍵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 自動化系統關鍵技術在智能變電站的應用 智慧城市建設中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概述 物聯網關鍵技術及其在煤礦信息管理中的應用 物聯網關鍵技術在食品溯源中的研究與應用 物聯網關鍵技術在通信運營中的應用 “智能微塵”成物聯網應用關鍵技術 基于物聯網\云計算關鍵技術的智慧城市應用體系綜述 物聯網中的關鍵技術 JAVA中的關鍵技術在無紙化考試系統中的應用 淺析建筑智能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 淺談OFDM系統在移動通信應用中需解決的關鍵技術 論PLC關鍵技術在電氣工程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PLC關鍵技術在電氣工程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光纖通信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及其關鍵技術分析 探討物聯技術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大規模電力控制系統中的基于智能變電站關鍵技術應用研究 淺談智慧交通監控系統的關鍵技術應用及監理措施 智慧城市信息系統的關鍵技術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 百度文庫. 智慧園區[EB/OL].[2012-10-08]. .
[3] 百度文庫. 物聯網[EB/OL].[2013-03-29]. .
[4] 祝敬國.博物館數字化的概念思考[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04(8):10-15.
[4]曾斌,田峻.智能建筑工程[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2.
大型智慧園區已經成為多種能源消耗的重要區域,為了探索適用于大型智慧園區的綜合能耗監測系統,建立了綜合能耗監測系統整體框架,提出了綜合能耗網絡、能耗關系集合、能耗均衡度等概念,并以某大型智慧園區為例對綜合能耗監測系統的采集網絡進行詳細設計,為大型智慧園區綜合能耗評估分析提供一種新的模式。
【關鍵詞】智慧園區 系統框架 多能源 能耗監測 采集網絡
1 前言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整體經濟發展迅速,然而經濟的快速發展伴隨著能源供應日趨緊張。經過十幾年高能耗推動的發展時期,能源供需失衡日益嚴重的現實已嚴重制約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012年8月6日,國務院以國發〔2012〕40號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將“節能改造工程、合同能源管理工程”列為“十二五”節能減排重點工作,并提出“建筑節能――形成6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綠色照明――形成21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钡墓澞苣繕恕nA計到2020年,我國城市生活人口將達到總人口數的56%以上,建筑能耗的大幅度增加將不可避免。目前,建筑耗能已與工業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為我國能源消耗的3大“耗能大戶”,其中建筑能耗約占全社會能耗的三分之一。在建筑能耗中,共性問題是能耗總量大、增長速度快、能耗指標高、終端用能設備總體能效水平低等。大型智慧園區作為高能耗建筑的集中區域,亟需全面合理有效的綜合能耗監測系統對其綜合能耗情況進行全面掌握,這對支持我國社會健康可持續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大型智慧園區中綜合能耗監測系統應用
維持大型智慧園區正常運轉需要電、水、冷熱等多種能源消耗,各種能源消耗具有消耗范圍廣、消耗時間不規律、消耗量大等特點。其中,大型智慧園區中的用電消耗主要包括:中央空調、照明、電梯、給排水、電加熱負載,變壓器和其他混合負載等,用水消耗主要包括生活用水、空調用水、景觀用水、綠化用水,用冷熱消耗主要為建筑內部供冷和供熱調節。大型智慧園區中的綜合能耗監測系統以園區內各用能設備運行和能耗特征為基礎條件,依據各類用能設備運行中所采集的反映其能源傳輸、變換與消耗的特征,采用能效協調控制策略實現能源最優化使用。系統將建筑內各用能系統的能耗信息予以采集、顯示、分析、診斷,并在滿足用戶舒適度的前提下能對各系統進行控制和優化管理,有效加強建筑能耗統計分析和能效管理的系統性、科學性,提高終端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支出成本。
綜合能耗監測系統針對園區內各建筑用電、用水及冷/熱量等進行能效綜合管理,包括建筑能耗綜合管理系統和水電冷熱表采集系統。水電冷熱表采集系統實現對園區各建筑各類用能數據的實時采集與上傳;建筑能耗綜合管理系統接收水電冷熱表采集系統上傳的用能數據,實現對園區各建筑各類用能數據的存儲、計算及應用,系統采用B/S架構,將分析展現的結果通過園區局域網進行訪問。
3 主要研究內容
3.1 綜合能耗監測系統框架
如圖1所示,綜合能耗監測系統框架包括功能應用層、邏輯處理層、數據存儲層、數據采集層、數據源五層架構。其中,功能應用層包括能源監測、能效分析、能效診斷、輔助決策以及檔案維護、系統管理等用戶功能,通過多維度、可視化的系統功能界面實現與用戶的信息互動;邏輯處理層通過建立能耗評估模型,并利用數據挖掘、統計計算、多維分析等手段對能耗數據進行分析,為功能應用層提供直接的數據支持;數據存儲層利用主流結構化數據庫對能耗數據進行分類存儲,提高邏輯處理層的處理性能;數據采集層利用終端采集設備實現對智能電表、智能水表和智能冷熱計量表等遠傳終端的數據源采集,為整個綜合能耗監測系統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3.2 相關定義
綜合能耗監測系統數據具有多源性和層次性,為了更好的描述綜合能耗監測系統的數據處理流程,本出以下相關定義:
能耗網絡:能耗網絡是以各種能源監測點為節點形成的網絡關系,其表示形式G為:
G=
其中,C表示能耗網絡中的能耗節點,V表示能耗值,Cijk表示第i種能耗中等級為j的第k個能耗節點,Vijk表示能耗節點Cijk的值。能耗網絡能夠很好的反應出實際中復雜的能耗節點關系,建立能耗網絡對實現各種能耗的監測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
能耗關系集合:能耗關系集合表示在能耗網絡中有直接等級關系的節點集合,其表示形式為:
其中,表示節點Cijk的關系父集,表示節點Cijk的關系子集,為了保證數據的完整性,用表示節點Cijk的關系子集中未包含而Vijk中包含的能耗量。
能耗指數:能耗指數可以反應出能耗網絡中一個節點的能耗量在該節點所在等級中所占的比例,若節點表示節點Cijk關系子集中的一個節點,則能耗指數P的計算式為:
表示節點Cijk關系子集中所有節點能耗值之和。
定義四 能耗均衡度 能耗均衡度反應出能耗網絡中一個等級中的各個節點能耗是否均衡,其計算式E為:
其中,表示節點Cijk關系子集中各節點能耗指數的平均值。顯然,能耗均衡度越小,說明節點Cijk關系子集中的各節點的能耗量越接近,反之亦然。
4 監測網絡設計
綜合能耗監測系統需要海量且全面的數據支撐,因此監測網絡的設計尤其重要。本小節以某大型智慧園區為例詳細描述監測網絡的設計原則及實現方式。
4.1 監測網絡設計原則
4.1.1 主干線路優先
首先,監測網絡的設計首先應滿足主干線路優先的原則,智慧園區主干線路的監測數據往往直觀的展示了園區整體的能耗情況,能夠為從園區整體上進行能耗分析提供直接的數據支持。
4.1.2 重點區域優先
其次,監測網絡的設計應滿足重點區域優先的原則,所謂重點區域直接影響智慧園區正常運行的區域,例如智慧園區變配電站的用電監測、供水站的用水監測等。
4.1.3 經濟性原則
根據實際情況,對于不重要且可以通過計算得到節點,可以盡量不安裝或少安裝表計,以便節省實施費用。需要匯總的數據如果可以通過分表計計算得到,就無需再安裝總表計,例如:如果分表的數據可通過已經安裝的總表和其他分表計算得到,也無需安裝表計。
4.1.4 節能潛力大優先
能耗監測的最終目的是進行節能,因此應著重選取高耗能、節能潛力較大的設備進行監測。高耗能設備一般是指耗能量大、在用數量多、節能潛力較大的中央空調、各種泵類以及鍋爐、換熱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
4.2 監測網絡架構設計
如圖2所示。
5 未來工作展望
本文結合目前大型智慧園區中多種能源消耗量大、結構復雜等特點,建立了綜合能耗監測系統框架,并在能耗網絡的基礎上,提出了能耗關系集合、能耗指數、能耗均衡度等相關概念,提出了監測網絡的設計原則并以某大型智慧園區為例詳細闡述了監測網絡的架構設計。未來的主要研究包括以實際數據為支撐,進行深入的、全面的實驗,探索影響大型智慧園區能耗水平的主要因素,建立綜合能耗評估機制,實現對大型智慧園區各種能耗水平進行全面客觀的評估。
參考文獻
[1]陳梅,張永堅,牛祺飛.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研究[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09,23(z1):167-170.
[2]邱東.基于節能目標的鋼鐵企業能源集成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吉林大學,2009.
[3]董奧.基于能效監測平臺的能源管理與優化[D].上海交通大學,2013.
[4]郭春雨,王良平,楊國民,等.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軟件平臺框架探討[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10(05):69-73.
[5]任立全,史大洋,聶玉安.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設計[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12(04):76-80.
[6]林其浪.基于GIS的智能建筑能耗分析系統的研究[D].福州大學,2010.
作者單位
[關鍵詞]智慧城市;創新經濟;鷹潭市
[作者簡介]曹桂香(1988―),女,江西師范高等??茖W校財會教研室主任、助教,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為財務會計;吳 瑋(1987―),女,江西師范高等??茖W校助教,管理學學士,研究方向為財務管理。(江西鷹潭 335000)
一、引言
智慧城市是信息時代對城市發展的新要求,2014年住建部聯合科技部公布的全國試點智慧城市名單,鷹潭市作為第三批試點城市位列其中。鷹潭市對信息改革全面扶持,秉持“互聯網+鷹潭”的新型智慧城市理念,在包括政務、城市治理、社保、養老、醫療、環保等領域進行智慧城市建設。在此背景下,鷹潭市的創新型經濟發展,也將受到智慧城市建設的有利影響,在新形勢下創新經濟成為鷹潭市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有力支撐。
二、鷹潭市智慧城市現狀
鷹潭擁有月湖區、龍虎山風景名勝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信江新區、貴溪市和余江縣六個市縣轄區。其中,貴溪號稱“銅都”,擁有最大銅工業生產基地,是鷹潭市工業GDP大頭;龍虎山景區是著名5A級旅游名勝,是鷹潭市旅游總收入的主力支撐。
截至目前,鷹潭市在建設智慧城市過程中,已經為廣大市民構建地方衛生信息系統,通過網監平臺全面監管就診過程中的相關醫療藥費。鷹潭云計算數據中心,在華為云平臺的技術基礎之上建設起來,包含全市國土、水利、農林業、財政、審計、衛生和教育等領域共計37個數據系統,互動耦合良好。同時,云平臺上部署了電子政務綜合辦公平臺,為智能辦公和監管決策提供技術支持。
智慧城市的建設,除卻智能化管理之外,對新型智慧產業以及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方面,都能推動鷹潭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同時,智慧產業的催生,也促進智慧型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三、智慧鷹潭下創新型經濟的發展形勢
(一)鷹潭市2013-2015年創新型經濟發展
近年來,鷹潭市積極響應“十二五”規劃,在五年規劃里,全力保證經濟穩增長,接連公布“穩增長40條”和“創業創新36條”等政策措施,強調生態城市建設,節能減排成果喜人。鷹潭市生態文明示范建設成效顯著,貴溪市和余江縣雙雙獲得“省級森林城市”稱號,同時大力構建生態鄉鎮。鷹潭市在綠色城鎮化指標環境排名國內前二十名,貴溪和龍虎山景區已獲批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根據2013-2015年度鷹潭市統計公報,鷹潭市園區和旅游收入情況如下表1。
從以上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鷹潭市在2013-2015年間的經濟發展增速穩定,規上工業增值占比較高,三大園區完成工業增值比重較高,可見鷹潭市在園區工業經濟發展上投入較多。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里,銅產業占比90%左右,三大園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則以高新區和貴溪為主,經濟平穩增長。旅游收入逐年快速增長,2015年全年創收200億元,以“尋夢龍虎山”等系列活動推進旅游業全面發展,進而推動服務業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截至2015年年末,在鷹潭市建設創新型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取得了科技技g園區建設不斷加快、科技創新平臺質量穩步提升的良好成效。在產業技術創新、尤其是銅產業綠色減排技術創新改造中,在2015年統計公告里,以萬元GDP能源消耗下降3%的優質表現,宣告鷹潭市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標之中的節能減排指標。同時多方面鼓勵大眾創新、企業創新和產業創新,引入“互聯網+”、“智慧城市”等概念,發展綠色銅產業、智慧產業、大力推動園區建設和電商基地構建。
(二)2016年鷹潭市加快創新型經濟發展
智慧城市的新型發展模式,結合鷹潭市的創新型經濟發展模式,同時以“科技+改革”對經濟發展起著有利的推動作用。據調查,鷹潭市就業信息化體系已經全面覆蓋了市、區、街(學校)三大就業服務機構。街上隨處可見的“天網工程”視頻監控,更是全市社會治安的有力保障,有效減少犯罪。尤其像鷹潭特色的旅游產業,龍虎山景區更是以“互聯網+”的模式進行產業創新,為游客提供舒適的旅游體驗。高新園區的高新企業專利業已突破1000個,對高新企業的認定逐年增多,大力支持企業技術革新。
鷹潭市2016年召開的十四次黨代會上,提出要全力做好銅產業、旅游業和物流業。銅產業作為鷹潭工業支柱產業,繼續做大做強,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優化產業構造。打響“龍虎天下絕”這一旅游品牌,做好“尋夢龍虎山”活動。同時,建設現代化的物流園區,以便利的交通建設區域物流中心城市。提高“信息江西”的智慧城市建設,全力打造智慧鷹潭,全面深化創新和改革,重點領域推動技術革新。
2016年鷹潭市全面加快建設創業創新平臺,以江西師專為例,學校響應宣傳,近年來逐步加大對教職工和師生的創業培訓,已經形成諸如師專創業園超市、師專眼視光基地等各種特色創業項目,尤其是為優秀學生提供廣大就業和實訓平臺。學校已經全面實施視頻監控和規范化教室安排,保障師生財物安全,同時為承接大型規范化考試做好準備。
四、推動智慧城市下鷹潭發展創新型經濟的建議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高度融合信息化和城市化,推動鷹潭市的智慧管理模式,建議從以下幾方面推進智慧鷹潭的創新型經濟建設。
(一)突出綠色、創新的工業體系,推動產業結構創新
加快建設綠色銅都,推動綠色產業諸如循環能源、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增長。以建設智慧城市為動力,適度發展“互聯網+產業”的產業發展新結構,穩步推動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建設,促進鷹潭市產業結構創新,推動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產業經濟,全面推進技術創新和科技創新水平,集成創新,爭取在經濟支柱如銅產業以及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領域實現關鍵的技術改革,提高產業競爭力。
(二)加強智慧技術的應用,打造知名品牌,推動綠色崛起
圍繞智慧城市、低碳環保,探索諸如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等服務,例如市區今年新安裝的公交站臺都帶有智能到站提醒,建議將鷹潭地圖和交通納入“掌上公交”應用平臺,可及時更新公交站臺、行車路線和到站時間。借助“互聯網+”,發展地區生態農業建設,打造“區域物流中心”,發展物流和電子商務,將知名品牌推向國內外。促進產業集群,以現代農業和旅游業相結合的模式,走生態發展的新型可持續發展道路。
(三)建設創新性人才體系,培養智慧人才團隊
構建創新型人才體系,著重實施人才優先發展策略,以政府為主導地位、企業作為主體、各類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模式培養和投入人才資源。推進“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學科帶頭人計劃”和高層次人才以及農業生產實用人才的培養,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如加大引進博士等高水平、高層次人才的優惠政策,加強科技創新團隊人才建設,構建具有鷹潭特色的優秀創新團隊,促進鷹潭市創新型經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成青青.縣域智慧經濟發展路徑研究――以海門市為例[J].新西部(理論版),2016,(20).
在今年1月舉行的上海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率先建設“智慧城市”。在上海市“十二五”規劃中,亦明確要建設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笆濉遍_局之年,上海在全國率先啟動“城市光網”和“無線城市”建設。上海電信自2011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二免一贈一極速”智慧城市寬帶大提速計劃,具體包括“光纖到家,增速免費;百兆到戶,20兆起步; 家庭存儲,百G贈送;公共熱點,WiFi免費”。上海移動則將在“十二五”期間致力打造一個以TD―LTE技術引領,2G、3G、WLAN、4G“四網協同”的泛在、融合、智能的無線城市。5月18日,上海市政府在上海通信發展2011年會上稱,上海力爭2013年智慧城市建設水平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智慧城市”什么樣?什么樣的城市才夠“智慧”?今年年初形成的《智慧浦東規劃綱要――浦東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十二五”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提出,未來十年,浦東新區將圍繞“195”戰役全力打造“數字高原、智慧浦東”,力爭建設成為上?!爸腔鄢鞘小笔痉秴^和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先導區?!爸腔燮謻|”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互動化、協同化為基本特征,是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新區“十二五”的重要戰略規劃之一和二次創業的亮點。作為先導區建設的一個首要任務,對智慧城市概念進行疏理并提出量化指標就成為重中之重。
■ 首推“中國版”智慧城市標準
5月11日,浦東新區首次向外界披露,該區已率先完成“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起草工作,即將正式對外。這是國內首次對智慧城市概念進行系統疏理,并提出量化指標。浦東此次的指標體系由 “上海浦東智慧城市發展研究院(籌)”研究起草,國內十余所高校、主流通信運營商、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浦東新區相關事業單位共同參與。
該指標體系統籌考慮了城市信息化水平、綜合競爭力、綠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因素,形成了45項具體的量化指標,其中15項為核心指標,30項為一般指標。一座城市如果兩項指標達標率均超過80%就將邁入“初級智慧型城市”的門檻,而核心指標實現100%達標,一般指標的達標率也超過90%,這座城市就將成為“成熟智慧型城市”。
這45項指標除了城市基礎網絡設施等硬件建設外,還包括智慧化交通管理、醫療教育體系、環保網絡、社區管理以及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市民文化科學素養等軟件條件。比如核心指標中要求城市行政審批項目網上辦理比例≥90%,市民每日平均交通擁堵時間≤0.5小時,市民平均門診所需時間≤1小時,食品藥品追溯系統覆蓋率≥90%,電子教學平均比例≥50%,企業電子商務行為率≥95%等,充分考慮了百姓衣食住行的實際需求,將大大提高市民的“幸福感”。據悉,該指標體系目前還只是“1.0版”,今后將根據實際建設情況進行動態調整,集聚多方力量繼續完善和提升指標體系,共同打造中國智慧城市的“樣板房”。
■ 牽手三大通信運營商合力打造“智慧芯”
今年以來,浦東新區相繼與三大通信運營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推進“智慧浦東”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3月10日,浦東新區經信委與上海電信簽署五年戰略合作協議、2011年實施計劃書及城市光網專項實施計劃書?!笆濉逼陂g,上海電信將在浦東新區內大力推進“城市光網”專項工程,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領先全市兩年將浦東率先建成為上海“城市光網”應用示范區,完成高速、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的建設。
3月25日,浦東新區經信委與上海移動簽署“十二五”信息化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無線城市”建設實施計劃書及2011年重點工作合作備忘錄,共同為浦東“無線城市”建設打造 “智慧芯”。合作雙方將共同推進浦東基礎通信網絡建設,率先推動移動2G、3G、WLAN、TD-LTE四網協同覆蓋,建設中國移動通信網絡泛在、融合的高速“無線城市”。上海移動將把張江、陸家嘴區域打造成為以TD-LTE技術為引領、四網協同覆蓋的“智慧城區樣板工程”,實現這些重點區域的移動基礎通信網絡全覆蓋。2011年,上海移動將在浦東新區新建WLAN熱點超過200個及通信基站近300個,包括超過70個TD-LTE站點。
5月9日,浦東新區經信委與上海聯通就共同推進“智慧浦東”建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優化區域信息化基礎設施、推動區域信息產業升級和提升區域信息化服務民生水平三方面開展合作,其中包括深入社區多媒體優化、提升全光纖網絡等具體項目。
■張江將建成智慧城市示范區
根據浦東新區“十二五”規劃,張江高科技園區將建設成為“智慧城區”的先行區。目前,一系列有關信息基礎設施的規劃正在推進,園區辦公企業帶寬從K級升至M級,重點居民區百兆帶寬入戶,完善園區300多個攝像頭鋪設,利用現代化的視頻監控、無線定位、空氣檢測、紅外感應等技術,實現對園區及周邊環境的全天候監控檢測、預防犯罪、監測環境,主要區域無線網絡做到全覆蓋。
關鍵詞:中小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G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378-01
"智慧環境"論主要認為智慧校園是由學習空間、工作空間、生活空間、運動空間等若干空間環境組成。布置空間環境的智能設施及后臺系統能為校園活動主體提供便捷的感知手段,活動主體對空間進行基于情境的智能感知貢獻和獲取感知數據,享受空間智慧服務。 "智慧環境"論強調的是智慧校園硬件設施和其配套系統建設,重點主要是教學、學習、生活、管理等智慧環境,較少涉及校園信息化模型、架構、服務集成方法以及學習效果評估等。"智慧學習"論認為智慧校園核心功能是學習,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老師教學水平才是智慧校園重中之重,其核心是基于新型信息技術構建資源共享、智能靈活的教育教學環境,他們注重數據交換、服務總線、基于云化思想軟件集成方法論以及智慧教學、智慧學習方法和教學評價、改進等反饋機制的信息化研究。至于網絡環境、安全環境、教學環境、生活環境、工作環境等則完全可以借助于傳統的智能化理論來解決。
1.教育信息化建設現狀
校園網是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它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其客觀規律,具有階段性的特征。校園網的發展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搭建基礎網絡環境:初步具有校園網絡環境,能實現簡單的信息查詢服務。 教學應用信息化:具有較多的數字化資源,能實現應用系統集成和相關業務整合,對教學教研、管理和服務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業務系統資源整合:具有豐富的數字化資源,應用系統集成性強和相關業務高度整合,能較好的支持教學教研、管理和服務。教育云服務平臺:能夠有效支持教與學,豐富學校的校園文化,真正拓展學校的時空維度。以面向服務為基本理念,并基于新型網絡技術構建業務流暢、資源共享、智能靈活的教育教學環境。
2.發展智慧校園的必然性
2.1智慧環境。首先對基礎的網絡建設提出了相應要求,目前各個校的校園網絡基礎參差不齊,可以根據自身的現實條件進行相應的升級改造,也可以引入最新的下一代網絡技術O網絡。 其次在各終端也提出了相應要求;如教室、圖書館、實驗室等學習場所的溫度、濕度自動感知、自動調整、燈光亮度自動調整,自動通風、自動降噪等等。
2.2智慧管理。通過對各個應用平臺的整合和管理,形成綜合管理和服務平臺,網絡學習平臺,平安校園平臺,節能校園平臺,和諧校園平臺等,也可引入云計算平臺??梢詫崿F校園安全自動監控,智能考勤,智能門禁,水、電、暖等能源自動節能監控。辦公文件智能流傳,重要通知智能提醒,圖書智能借閱,網絡故障、服務器故障智能報警(故障信息直接發送給網絡管理員),網絡流量智能管理,教室、體育場、會議室智能管理等。
2.3智慧應用主要體現。(1)教學方面:教學內容的聚合,教學方法、模式的智能推薦,依據學生水平,智能組卷,網絡協同備課,老師教學能力的智能訓練。(2)智慧學習:學習情境自動識別,學習資料個性化推送,學習過程自動化分析,職業生涯的智慧資詢,相同學習興趣的伙伴智能聚合。(3)智慧科研:科研資料,最新研究進展、學術會議信息的自動推送,科研團隊的網絡聚合、網絡協同。(4)智慧生活,生活、購物及其他需求信息的推送及提醒。
2.4系統運維。以往的信息化校園重建設,輕運維是普遍現象,最后導致網絡利用率太低。智慧化校園雖然智能化程度提高,但是隨著信息量及終端的增加運維工作必須高度重視,才能保證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提高利用率,真正實現智慧校園。
總之,隨著各項新興的網絡技術及硬件技術的發展,校園的信息化已基本完善,人們要求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服務網絡,讓現有的資源具有更高的利用率,變被動式服務為主動式服務。本文旨在提供從數字校園升級到智慧校園的方向及思路探究。各學校應因地制宜,結合現有建設和資源,根據學校的自身情況做統一方向整體規劃設計,逐步扎實的分步驟、分階段、有重點的進行實施,以達到符合本校風格和發展的智慧化校園。相比智慧城市、智慧園區建設,由于智慧校園涉及面和內容不是很龐雜,且學校信息化基礎好、人員素質高,容易協調,條塊分割在現實體制機制下也容易改觀,智慧校園建設將不會像目前智慧城市、智慧園區建設那樣普遍受阻、難以落地,智慧校園建設將是實實在在的,而且可以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胡欽太.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轉型:從數字校園到智慧校園,中國電化教育,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