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
時間:2023-09-03 14:46: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金融危機;債務危機;資本主義;內生性根源
中圖分類號:F83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12)08-0005-05
一、引言
如果從2006年春季“次債危機”在美國顯現端倪算起,金融危機距今已經快七年了。七年來金融危機經歷了顯現——集中爆發——持續影響等過程后,并沒有消除。反而,金融危機演化成了“債務危機”。如今,“債務危機”在一些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卻越演越烈。除了挪威、希臘等國家最早發生債務危機外,目前,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也卷入了歐債危機。債務危機似乎只有惡化的趨勢,而沒有好轉的征兆。面對殘酷的現實,不僅要追問此次金融危機為什么持續這么長的時間,影響面這么廣,深度這么深,同時能夠引發債務危機?這次深度的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對我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有什么啟示?這是本文試圖回答的問題。
二、金融危機的內生性根源
金融危機的原因,國內外學者們從不同的視角進行了論述(白暴力、梁泳梅,2008;吳曉求,2008;劉迎秋,2009;Taylor,2008;Phillip Arestis、 Elias Karakitsos,2009)。雖然這些論述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和全面性。為此,本文將從基本經濟制度、經濟體制和微觀市場的運行和操作這三個層面來剖析此次金融危機發生的內生性根源。
(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矛盾
此次由美國次債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其深層次的根源仍然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資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認為資本家對超額利潤的追求決定了資本家會不斷的擴張生產規模,另一方面由于工人僅僅獲得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工資,其有限的支付能力與資本家無限擴張的生產之間的矛盾就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的最根本原因。馬克思曾經說過:“一切真正的危機的最根本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和他們有限的消費,資本主義產生卻不顧這種情況而力圖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絕對消費能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p>
理論上來說資本主義生產“相對過?!辈攀琴Y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但是,當代資本主義的生產的相對過剩的矛盾出現新的變化:
1.生產相對過剩的表現形式由“有效需求不足”轉向“有效需求過度”。資本主義生產的相對過剩是生產的無限制擴張和有限的支付能力之間的矛盾。當代資本主義社會解決生產過剩的方法已經不是過去那種簡單的“把牛奶倒掉”的浪費做法了,而是創新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來擴展全社會(包括政府、社會和私人)的支付能力。具體涉及到私人信用的擴張、政府債務規模的擴大和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首先,私人信用的過度擴張。具體來講就是私人信用工具的創新,即通過“按揭”等金融創新產品來鼓勵全社會的超前消費,幫助人們用未來的錢實現現在的夢想。在這樣的制度下,雖然可以擴張全社會的消費規模,部分解決生產過剩的問題,但是人們卻變成了一個個“負翁”。當受到利率等外部因素沖擊時,沒有實際支付能力的“負翁”很容易發生支付困難,變成“倒下去的負翁”,即個人的破產。其次,政府信用的過度擴張。為了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除了創新金融工具,釋放全社會的“未來需求”外,資本主義國家還通過大規模借債來擴大公共支出。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危機后,歐洲等一些國家采用借債的方式籌集資金來刺激本國經濟,由于其國家債務負擔超過了未來的償付能力,結果誘發了債務危機。再次,社會福利水平的過度擴張。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一些歐洲國家,為了緩和階級矛盾,不斷的提高全社會的福利水平。當一個國家的福利制度被政治人物用來討好選民時,就會變成一項剛性的制度。在國家稅收增長幅度不大或下調的情況下,伴隨逐漸上升的福利支出的必然是政府的財政赤字。其實,過度福利化的代價是社會信用和政府信用的過度擴張。希臘等發生債務危機國家的情況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傊瑸榱私鉀Q生產過剩問題,資本主義社會在私人信用、國家信用和社會信用方面進行大規模的擴張,結果是“負翁”、“負國”和“負社會”的出現。當受到外部沖擊時,尤其是全社會的支付鏈條中斷后,發生金融和債務危機也就是在所難免的了。
但是,當我們回首卻驚奇地發現,對于亞洲為什么爆發金融風暴,如何避免下次危機的發生,人們似乎并沒有在價值觀上達成共識,更多的只是技術層面的探討。而當世界經濟一體化把地球變成平的,亞洲新的危險已經來臨。
藥方與療效
上世紀90年代,亞洲經濟迅速崛起,引起世人矚目,被稱為亞洲經濟奇跡,學者和政客開始討論東亞模式,一種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發展模式。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光環之下,制度性、體制性的缺陷被遮蓋了,直到金融危機以總爆發的形式,暴露出制度、體制所長期積累的問題。
亞洲金融危機是東亞發展的轉折點,歷時一年多的這場危機,不僅使泰國、韓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中國香港、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遭受重創,同時因為國內矛盾的空前激化也使國家政權陷入動蕩,泰國和印尼政府更替,日本首相下臺,俄羅斯則在一年之內更換了6任總理。
關于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成因,很多學者作出了探討,內因主要是:房地產業的長期過度發展、投資過度、對短期外國基金的過度依賴、過高的固定資產價格、外匯儲備不足、籌措使用外債外資不當、產業結構調整不及時、對外開放金融市場但監管不力、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等。外因則是以索羅斯為代表的國際投機商利用東亞國家的這些弱點進行攻擊。
但究竟是什么導致亞洲國家形成并一直忽視這些制度漏洞,才是形成危機的根本原因。一場金融危機,引發了這些國家對自身發展的反思,從而引起一場政治經濟體制的改革。人們已經意識到,一個國家的發展,除了高速的經濟發展之外,還要有相應的社會政治體制的配套發展。
金融危機爆發后,首先是頭痛醫頭,各國開始健全金融體系,馬來西亞修改了銀行的破產法規,泰國建立了專門的破產法院,韓國簡化了公司破產程序,印尼實施了簡化銀行破產的規定等等。隨后,新一輪民主化浪潮開始席卷東南亞,印尼、泰國、菲律賓都加速了民主化步伐。
在民主進程中走得最遠的是印尼。在蘇哈托執政的30多年時間里,印尼實際上一直處于軍人政權統治2-T,在蘇哈托的集權統治2-T,印尼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但家族統治、貧富差距等社會矛盾并未得到解決,而是愈加突出。亞洲金融風暴直接導致了蘇哈托威權體制的,印尼從此走上民主化進程,這個民主化進程是痛苦的、顛簸的,印尼民眾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民主化沒有逆轉,以2004總統成功直選為標志,民主制度在印尼基本固定和成熟。印尼的經驗似乎預示著亞洲國家的轉型模式很可能是危機導向型的,而不是威權領導層所主導的強制型變遷。
韓國則以金融危機為拐點,完全改變了原本的國家資本主義發展模式。從60年代開始,韓國政府就著力于培植財閥集團,逐漸形成政府掌控財閥、財閥引導市場的體制,韓國的產業政策主導是國家,通過企業、政府與研究單位產官學三者的合作,研究出涵蓋全球競爭大方向以及實際可行的政策,由企業著手執行。這種高壓政治加市場經濟的政府主導型發展模式,一度創造了令人炫目的韓國經濟奇跡。卻不料正是這一模式導致韓國在這次危機中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韓國金融危機始于企業倒閉,企業倒閉的原因是負債過重,資不抵債,而企業負債過重的原因是經濟急于求成,政府干預過度。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的兩年內,韓國進行了較為徹底的經濟結構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經濟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
泰國是執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救助方案最全面和徹底的國家之一。IMF有個很簡單的模型:每個面對危機的經濟有兩個逆差,即貿易赤字與財政赤字。改革藥方是貨幣貶值、提高利率、加稅、減少財務開支,以及最大限度私有化。
與其他國家實施的所謂IMF型策略不同,馬來西亞采取了當時被指責為逆時代潮流的資本管制措施。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地區受亞洲金融危機沖擊最嚴重的“受災國”2_--,但也是它們之中恢復最快的國家。危機發生后,馬來西亞政府迅速而果斷地切斷危機通過金融系統向國內產業體系傳導的途徑,以嚴厲而有效的資本管制阻滯資本外逃。從遭受危機的打擊到目前基本恢復,馬來西亞經濟經歷了持續的調整,但實際上基本發展趨向并沒有大的變化。政府采取的危機治理措施沒有改變經濟結構的基本格局,對外依賴仍是馬經濟的主要特征。
雖然亞洲經濟危機后,東亞各國都進行了程度不同的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尤其在改革金融制度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韓國改組了銀行體系和家族公司制度,印尼和泰國建立了更加穩定的金融產業等等。但是,和馬來西亞類似,亞洲金融危機后,除了韓國,許多亞洲國家基本沒有對本國經濟結構做過根本性的改革;在政治體制改革上,只有印尼建立了民主制度,也因國內政局動蕩,尚無力顧及經濟體制的調整。日本則因缺乏政治意愿而基本維持舊的經濟體制。而隨著亞洲經濟的恢復和再度崛起,危機剛發生時引發的思考和改革銳氣已經逐漸淡去。1O年后的今天,東亞發展模式似乎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東亞模式與華盛頓共識
金融全球化受到各個方面的青睞,特別是受到IMF以及財經媒體等機構的推崇。在80年代的債務危機之后,金融自由化的進程進一步得到推動。針對拉美國家爆發的債務危機,美國學者威廉姆森1989年提出了“華盛頓共識”,其核心思想就是自由化、市場化、私有化加上財政穩定化,首先是放開重要商品的價格,然后是拆除所有影響市場發揮作用的壁壘,通過啟動市場機制,國家經濟就會獲得穩定的增長。而東亞發展模式比較明顯的A是政府較強的干預,多是威權建立了行政引導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市場經濟體制。
也正因此,東亞發展模式多為西方學者所詬病,特別是新加坡的威權主義,已經到了西方完全無法接受的程度,但正是這樣的亞洲模式,造就了這些亞洲國家“驚人的經濟成長”。英國花58年,美國也花了47年,才把個人平均產值增加一倍,但日本在33年就辦到了,印尼只花了17年,韓國11年,而中國則只用了10年。亞洲經濟奇跡不斷挑戰西方學者的思維,也在不斷嘲弄著“華盛頓共識”。
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西方學者及媒體終于找到了充足理由紛紛指責“亞洲經濟成長模式”的謬誤,但是,通盤研究危機發生的根本原因,亞洲金融危機不僅證明了亞洲模式的謬誤,同時也證明了華盛頓共識的錯誤所在。
在這場危機中,人們習慣于把受災國家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但其實東亞各國發生危機的主要原因不盡相同。泰國等國家危機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被索羅斯們攻擊,
因為本國貨幣被高估,又要維持和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這個明顯的體制缺陷是索羅斯們所喜歡的。當時亞洲國家貨幣普遍存在高估現象,包括中國,但中國并沒有被攻擊成功,不僅因為中國有充足的外匯儲備,更因為中國沒有放開資本項目,貨幣不可以自由兌換,使金融投機家無法對人民幣進行攻擊。不顧本國發展情況過度市場化,這是泰國等國家在攻擊下潰敗的主要原因,造成過度市場化的,正是華盛頓共識。
而韓國危機發生則主要是因為內因,因為國家資本主義的模式走到了盡頭,即使沒有外界的攻擊,危機也終會爆發。因為威權體制或后極權主義的政治體制和政府對經濟的強力干預,在東亞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國家政權這只“看得見的手”成為現代化的策劃者、推動者與組織者,雖然推動了現代化進程,但也造成了諸多弊端。
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印尼的體制非常明顯,蘇哈托政權甚至通過內務部和地方各級行政機構把所有的政府公務人員、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拉入自己控制的“專業集團”。泰國的政商關系也日趨緊密。韓國更是主要靠國家扶持大企業發展。馬來西亞則出現了執政黨大辦公司、政府大搞巨型工程以及政府加強對市場的“指導”等現象。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難解難分,獲取超額利潤,很大程度上是東亞發展模式的必然結果。東亞金融危機后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這場金融危機一定程度上是“東亞模式”直接或間接引發金融危機并導致相關國家經濟與社會的持久動蕩。這也是金融危機爆發后民主化浪潮席卷東南亞的根本原因,他們認識到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應當被有效限制。
如何處理政治民主化與經濟現代化的關系,政府應該擺在一個什么位置,尤其是權威政治體制對政治民主化與經濟現代化的影響,對于許多東亞國家來說是一個根本性問題。
體制的焦慮
華盛頓共識和東亞模式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觀察世界和解釋世界的方式,但這兩種方式似乎都不同程度地被證明失敗,當各國經濟發展已經密不可分,我們需要一種超越于這兩種方式之外的新方式。亞洲金融危機剛剛爆發的幾年,對于亞洲如何發展有過各種爭論,但是,隨著亞洲經濟的再度崛起,這種爭論漸弱。
世界銀行名為《危機十年后》的報告稱,東亞新興經濟體已從1997年的金融危機中復蘇,成就令人觸目。數據顯示,東亞新興經濟體去年的增長速度高達8.1%。報告中指出,亞洲金融危機10年后,東亞各經濟體不僅更富有,而且在全球扮演比過去更重要的角色。報告列舉的數據顯示,日前東亞新興經濟體的總產值已超過5萬億美元,經濟規模比金融危機前擴大了一倍以上,人均實際收入增加了75%。和10年前一樣,這樣的經濟奇跡再度讓世人興奮,一度被人質疑的東亞模式中的弊端已很少被人詬病。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近期的一份名為《2007年亞洲及太平洋區域經濟和社會概覽》的報告中指出,最可能因資金大舉撤出而重演金融危機的國家分別是印尼、韓國、泰國與菲律賓。這4個國家正是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受創最深的亞洲國家。除了馬來西亞外,上次受到危機肆虐的相關各國,去年開始又浮現危險的端倪。
有專家公開表示,1997年金融風暴之后,亞洲國家并未有多少根本『生的改革,關于國際金融架構改革提案的聲音也正在點滴淡去,至今并未促成一個新的布雷頓森林協定,也沒有巨額的資金來協助解決危機國家的貨幣流動性問題。亞洲一切的基本面、管理組織與規則都未有實質性改變,與10年前相比,導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因素今天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加重了。
亞洲金融危機過后,亞洲各國一個共同的明顯的改善是,大力儲備外匯,以備不時之需,但正是這點造成了更大的危機因素。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目前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已遠遠超過了用于防范目的的最佳水平。報告認為,大量外匯儲備可能產生不良副作用,例如引發信貸過度擴張、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率上升或資產市場投機泡沫等。
現在,東亞的新興經濟體大多成為債權國。截至今年2月,東南亞國家的外匯儲備總量已經達到3.28萬億美元,較1999年初增加了2.49萬億美元。在大多數東亞經濟體中,外匯儲備與短期外債的比例為4:1或5:1。雖然在危機之后大量積累外匯儲備似乎是個合理的保障方式,但如今的水平看來過高了。
關鍵詞:金融危機;虛擬經濟;實體經濟;危機防范
中圖分類號:F830.9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10)03-087-01
一、金融危機的描述
2008年爆發并蔓延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正在以幾乎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正如格林斯潘提出的這是一次百年未遇的經濟危機。本次危機的爆發源于次級債務危機,而后引發了金融市場的金融危機,最后轉向實體經濟,引發了世界范圍的經濟危機。本次危機,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深受影響,全球經濟陷入了重重困難,部分國家甚至出現經濟發展的停滯,大批國際大公司如房地美、房利美和大批的銀行破產,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討。
日本金融危機。20世紀80年代日本實施金融自由政策,導致金融信貸規模的大幅擴張,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出現了大量的泡沫。同時,“廣場協議”助推了日元的升值,日本政府為防止日元大幅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日本政府先采取擴張的貨幣政策,后推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利率水平直線上升,股票市場崩盤,房地產和股票市場泡沫破裂,危機爆發。
亞洲金融危機。在1997年之前,亞洲四小龍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典型,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追逐的焦點。但在1997年7月2日,泰國央行承受不住金融壓力,放棄維持泰銖幣值,隨即拉開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序幕。接著,菲律賓比索和馬來西亞林吉特也深陷金融危機行列。本次危機根本原因在于金融自由化進程中,金融監管的滯后、資本的自由流動和外匯儲備過低。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其爆發的根源在于美國高度自由的市場制度和低利率。國家長期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加之新興市場國家外匯儲備資金的大量流入,營造了低利率環境,導致房地產市場的火暴。同時,由于監管缺位,金融創新產品的復雜程度使得監管機構和評級機構對風險估計超出了一定的范圍。政府對于資產價格泡沫的破裂后不恰當的政府行為,助長了危機的爆發。
縱觀上次20世紀的幾次金融危機不難發現一定的規律。金融危機多是從金融市場出現危機,而后蔓延到房地產市場,引起股票市場、金融市場、資產市場的崩盤。在地域范圍內,也是從一個國家向臨近國家蔓延,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最后造成一定區域的危機聯合體。
二、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分析
透過金融危機的表象,需要我們深思的是引起金融危機的原因。導致危機爆發多是源于貨幣金融市場的不穩定,不健全。其深層原因可以從三個角度分析:
1.人性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引起社會制度的不同,其思想和意識形態多樣。人們崇尚過度消費,超前消費,沒有儲蓄意識和風險意識,沒有良好的消費意識。另外,出于人性的貪婪,投機的意識較強,同時增大了風險的可能性,導致社會消費能力和支付能力的破壞使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大增。
2.貨幣體系的不健全,貨幣政策的不適當。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后,國際金融體制沒有發生質的變化,美元作為國際單一貨幣主導的格局沒有發生變化,雖然歐元的出現對這一格局有所沖擊,但是,沒有引起質的變化。單一貨幣主導的弊端是經濟的發展,導致貨幣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變化。在大量貿易逆差面前,美國增大貨幣供給,以維持經濟的發展。貨幣供給的增多,低利率水平,導致貨幣大量流入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等,出現大量泡沫,通貨膨脹的可能性增大。為了防止通貨膨脹,政府采取了緊縮的貨幣政策,必然引起泡沫的破裂,金融危機成為必然。
3.金融監管不利,金融衍生品泛濫。美國次貸危機帶來的最大教訓是金融監管的不利。金融危機爆發多是有虛擬經濟爆發,而后在實體經濟中蔓延。政府沒有出臺相關的法律,抑或是法律不健全,導致各種虛擬經濟體借助法律盲區進行操作,牟取暴利。同時,由于金融監管的不利,金融衍生品花樣百出,日益復雜,同時各種衍生品由金融市場慢慢滲透到實體經濟市場,將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連為一體,為危機的爆發創造了條件。
4.外因論。國際貨幣的流動是上述原因綜合影響。國際金融市場的收益不同導致了貨幣的大量流動,流入國家由于缺乏必要的監管機制,導致貨幣大量流入,助推了金融危機的爆發,東南亞金融危機是這一原因的典型寫照。
綜上所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虛離實合、泡沫經濟的出現和膨脹及國際金融秩序的混亂和不公正,多種因素的結合,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
三、金融危機防范的政策性建議
為避免金融危機的爆發,應從一下角度加以改革,減少經濟危機爆發的應從一下幾方面加以引導。
1.培養民眾合理健康的消費模式,杜絕過度消費等的不合理消費模式。同時,加強民眾的適當儲蓄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進一步減少投機行為,降低危機的助推力量。
2.從國家角度,應該建立健全穩健的金融體系,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施行不同層次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調整貨幣的供應與需求,借助市場的力量,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
3.加強金融監管,增加政府的參與程度。任何市場都存在各自的缺陷,需要政府適度的參與,維持市場的正常運行。加強金融監管,從立法的角度進行規范,建立良好的監管機制,一方面加強金融機構建立監管;另一方面,加強金融創新的監管,避免出現金融衍生品泛濫現象,同時,建立良好的信用等級評價制度,避免信用制度的膨脹,保證信用評價的可參考性;第三,從立法的角度調節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適時適度的調整不同市場的結合,關注相關市場的變化,積極采取預警機制,避免危機的爆發和大范圍蔓延。
4.從國際角度,各個國家應積極建立新的貨幣體系,改變原有的美元作為單一貨幣的體制,應建立多元的貨幣體制,避免單一貨幣存在的弊端。同時,各國建立聯合預警機制,積極參與,共同監督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加強合作交流,共同抵御金融危機的爆發。③
參考文獻:
[1] 顧華詳. 論國際金融危機對完善我國金融監管法制的警示[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3).
[2] 周祖文.金融危機的歷史經驗與啟示[J].甘肅金融,2009年8月.
關鍵詞:金融危機;國際經濟;國際貨幣體系;國際游資
金融危機是由外部因素還是由內部因素造成的,歷來學術界有兩種比較對立的觀點:陰謀論和規律論。陰謀論認為金融危機是經濟體遭受有預謀和有計劃攻擊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別是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后,這種觀點較為流行。規律論認為金融危機是經濟體的自身規律,是內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機理論①基本上是承認規律論。隨著金融監管技術提高,一個國家因監管或管制出現問題而導致金融危機的可能性變小;而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現代的金融危機基本上表現為在國際經濟失衡的條件下,國際資本在利益驅動下利用扭曲的國家貨幣體系導致區域性金融危機爆發,因而從本質上說,金融危機的性質和成因都發生了變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從國際經濟的視角具體解析金融危機的形成原因。
一、國際經濟失衡
黃曉龍(2007)[1]認為國際收支失衡導致國際貨幣體系失衡,虛擬經濟導致流動性過剩,進而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和金融危機。黃曉龍是國內較完備地從外部因素來研究金融危機的,然而從根本上說全球經濟失衡的根源應該是實體經濟的失衡,國際收支失衡只是實體經濟失衡的表象,實體經濟失衡導致貨幣資本的國際流動,國際資本流動導致虛擬經濟膨脹和蕭條,由此形成流動性短缺,最終能夠導致金融危機。因而全球實體經濟的失衡是導致金融危機的必要條件,而虛擬經濟導致的流動性短缺是金融危機的充分條件。
縱觀金融危機史,金融危機總是與區域或全球經濟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發金融危機之前,國際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漸向美國和歐洲傾斜,特別是美國經濟快速增長呈現出取代英國霸主地位的趨勢,這次國際經濟失衡為此后的金融危機埋下了禍根。20世紀末期,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要快于經濟全球化趨勢,拉美國家與美國之間的經濟關聯度使得拉美國家對美國經濟的“蝴蝶效應”要比其他國家更為強烈。20世紀末的20年里,當拉美地區的經濟結構失衡時,往往以拉美國家的金融危機表現出來。歐、美、日經濟結構失衡同樣是導致歐、美、日等國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當區域的或全球的穩定經濟結構被打破時,新的經濟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機為推動力。1992年歐洲金融危機,源于德國統一后德國經濟快速發展,打破了德國與美國以及德國與歐洲其他國家間的經濟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為美日之間的經濟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機的作用下,才實現新的經濟均衡。
區域或全球經濟失衡將導致國際資本在一定范圍內的重新配置。在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個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力可能是區域的或全球性的。從短期來看,在某個時點國際經濟是相對平衡的,全球資本總量和需求總量是一定的,而當一國經濟發生變化,會引起國際資本和國際需求在不同國家發生相應的變化,如果是小國經濟,它的影響只是區域性的,如果是大國則它的影響是全球的。當一個大國經濟趨強,則會吸引國際資本向該國流入,產生的結果是另外一些國家的資本流出,當資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時,會發生流動性短缺,金融危機就從可能性向必然性轉變。這種轉變的信號是大國高利率政策,或大國強勢貨幣政策。而對小國經濟而言,經濟趨強后,則會吸引國際資本的流入,當國際資本流入數量較多時,該國的實體經濟吸收國際資本飽和后,國際資本會與該國的虛擬經濟融合,推動經濟的泡沫化,當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嚴重背離時,國際資本很快撤退,導致小國由流動性過剩轉入流動性緊縮,結果導致金融危機爆發。
從國際經濟失衡導致金融危機的形成路徑可以看出,國際經濟失衡通過國際收支表現出來,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又通過國際貨幣體系來進行,如果具備了完善和有效的國際貨幣體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國際經濟強制性和破壞性調整,也就是說可以避免金融危機的發生,然而現實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受到大國操縱的,因而國際經濟失衡會被進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國際貨幣體系扭曲
徐明祺是國內學術界較早把發展中國家金融危機的原因歸結為國際貨幣體系內在缺陷的學者。徐明祺(1999)[2]認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維持現狀間徘徊的國際貨幣體系;另一方面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投資和債務方面的弱勢地位;處于雙重制約下的發展中國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機的苦果,因而現存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難逃其咎。也就是說國際貨幣體系在調解國際收支不平衡時遵循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基本原則和理念,而各國在制定貨幣政策協調國際經濟失衡時卻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紀律性,因而現在的國際經濟的失衡被現在的國際貨幣體系放大了,加劇了。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是一個松散的國際貨幣體系,盡管歐元和日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作用逐漸增強,但是,儲備貨幣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決“特里芬難題”,只是將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說儲備貨幣既是國家貨幣也是國際貨幣的身份不變。充當儲備貨幣的國家依據國內宏觀經濟狀況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勢必會與世界經濟或區域經濟要求相矛盾,因而會導致外匯市場不穩定和金融市場的動蕩。實行與某種儲備貨幣掛鉤或盯住某種貨幣的國家,既要受該儲備貨幣國家貨幣政策的影響,同時還要受多個國家之間貨幣政策交叉的影響。儲備貨幣之間匯率和利率的變動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大為增強,使得外匯市場更加不穩和動蕩,這種影響可以分為區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鑒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國經濟政策變動影響既可能是區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為例,美元的價值調整是通過美元利率的調整實現的。美聯儲在制定美元利率時,不可能顧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為儲備的國家(地區)宏觀經濟狀況,因而當美元利率調整時,往往會對其他經濟體,特別是和美國經濟聯系比較密切或者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國家和地區造成沖擊[3]。首先,以美元為支柱的不完善國際貨幣體系,不論采取浮動匯率政策還是固定匯率政策,美國的經濟影響著所有與其經濟密切相關的國家及這些國家的貨幣價值變化。如果浮動匯率政策能夠遵守貨幣體系下的貨幣政策制訂的紀律約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場上就不會出現不穩定的投機性攻擊,也不會出現由此造成的貨幣市場動蕩乃至金融危機。由于制定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經濟全球化相關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貨幣體系不能夠保證美元在浮動匯率的前提下的紀律性,因而一個國家的宏觀政策將會導致經濟相關國家的貨幣市場動蕩,在投機資本催化下爆發金融危機。就目前現狀來看,雖然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崩潰,但是相對于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美元不論是升值還是貶值,依然會造成這些國家經濟的強烈波動。美國經濟繁榮時,美元升值會導致資本的流出;當美國經濟蕭條時,美元貶值會導致這些國家的通貨膨脹。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現在的國際貨幣體系保留了原來國際貨幣體系的理念和原則,但卻失去了原來的秩序和紀律,強勢經濟體可以利用這樣的體系轉嫁金融危機和獲取更多利潤,而不需要承擔過多的責任。
三、國際游資的攻擊
國際經濟失衡是金融危機的前提條件,不完善的國際貨幣體系會加劇國際經濟失衡,然而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是國際游資。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金融危機離不開國際游資的攻擊。1992年歐洲金融危機,索羅斯通過保證金方式獲取1:20的借貸,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通過賣空相當于70億美元的英鎊,買進相當于60億美元的馬克,迫使英鎊大幅貶值,在償還借貸后凈賺15億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發生金融危機前,國際游資持續大量地進入墨西哥證券市場,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資中,證券投資占70%~80%,但在墨西哥總統候選人遭暗殺事件后的40多天內,外資撤走100億美元,直接導致墨西哥金融危機爆發[5]。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也是國際游資首先攻擊泰銖,低買高賣,并巧妙運用金融衍生工具獲取高額回報。
根據IMF對國際游資的統計,20世紀80年代初的國際短期資本為3萬億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萬億美元,相當于當年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20%。2006年末,僅全球對沖基金管理的資產總額就達1.43萬億美元,比1996年末增長約6倍。對沖基金的投資策略也不斷豐富,從最初的“賣空+杠桿”策略(市場中性基金),發展成為單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驅動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興市場型、并購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種投資策略。其風險特征也呈現多樣化趨勢,既有高風險、高收益的宏觀對沖基金,也有低風險但收益相對穩定的市場中性基金。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國際資本流動的最顯著特征是國際間的過剩資本流動造成了國家、地區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巨額的國際貨幣資本必然要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獵取利潤。
國際游資為什么能夠摧毀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眾所周知,國際游資規模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響和縮短被攻擊國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個國家金融市場由繁榮到蕭條的自然過程。當國際游資進入被攻擊國家,它會影響一個國家的利率和匯率變化,從而加快金融市場由理性發展向非理性繁榮轉變[6]。按照金融市場的心理預期自我實現原理分析,當大量國際游資進入一個國家時,即使這個國家經濟發展表現一般,在大量資本進入的情況下,也會帶動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在國際金融家掌握話語霸權的情況下,他們通過有意識地夸大被攻擊國家發展中的成績或存在的問題,以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心理預期。從拉美國家和東南亞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一般先用“經濟奇跡”、“新的發展模式”來吹捧經濟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續”、“面臨崩潰”來夸大經濟中出現的問題。在整個過程中,國際游資有預謀進入和撤退,就會導致金融市場的崩潰。國際游資嫻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榮時期賺取高額利潤,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機賺取高額利潤或者收購危機國家的優質資本,進而控制被攻擊國家的經濟命脈。這就是在新興市場國家爆發金融危機后,國際直接投資(FDI)為什么會低價收購危機國的優質資產,形成新的經濟殖民主義的根本原因。
四、中國預防攻擊性金融危機之策
在中國股市由狂飆到暴跌和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火爆到等待觀望以后,中國的經濟是不是進入由繁榮向危機過渡的轉折點?中國會不會爆發金融危機?從經濟表象來看,在我國經濟運行中依然表現為流動性過剩、通貨膨脹和人民幣升值預期等等;從經濟本質來看,我國經濟運行中存在著產業結構調整滯后、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場不完善等問題。出現這些現象和問題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內部因素的作用。
當前,全球經濟失衡的特征較為明顯,首先美國經濟進入蕭條時期,次級債危機使得美國經濟雪上加霜,而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經濟持續增長。其次,美元的發行泛濫導致美元對歐元和人民幣持續貶值,致使其他國家面臨通貨膨脹的壓力。再次,國際游資在世界范圍內流動的規模越來越大。美國為了振興經濟采取降低利息的貨幣政策,美元對其他貨幣也在快速貶值。
中國從2005年開始出現人民幣對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達到3%,境外資本流入后往往會兌換成人民幣再放貸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貸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準貸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幣升值預期是5%的話,那么國際游資的回報就接近13%。如果國際游資不是采取放貸形式,而是直接投資中國房地產或股票,其收益率會更高,2007年投資中國房地產的利潤不低于30%,該年度上證指數上漲了96.7%。
人民幣升值預期和國外游資在中國投資的高額回報吸引了大量外資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2007年究竟有多少國際游資進入我國,國內學者有不同的計算。采用簡單的計算,以外匯儲備的增加值減去外貿順差和外國直接投資,2007年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我國的國際游資近800億美元。800億美元國際游資流入完全可以解釋流動性過剩、房市與股市的泡沫和我國目前通貨膨脹的壓力等現象。只要人民幣升值預期存在,國際游資就不會抽走。人民幣升值預期還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國實體經濟還在持續增長,表現為我國國際貿易順差還存在,我國非貿易品的價格還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國際游資現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繼續抬高我國的非貿易品價格,并在適當時機抽逃,在羊群效應下引爆中國金融危機,之后國際資本再回來收購中國優質資本。
中國要能夠有效地預防上述攻擊性金融危機,首先必須嚴格控制虛擬經濟的非理性發展,快速壓縮樓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國際游資刺激實體經濟的增長。套住國際游資有兩種思路:一是由國際游資短期內獲得暴利向長期內正常利潤轉變,降低使用外資的成本,讓外資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二是構建長期的心理預期,使外資留在中國;其中,很重要一點是保持中國實體經濟的持續增長。其三是有計劃地減持我國的外匯儲備,特別減少以國債形式存在的外匯儲備,把外匯儲備轉化為有形資產,實現外匯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匯儲備調控國際經濟,使之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后,加強跨境資本的管制,積極干預和監管短期國際游資的流入。
參考文獻:
[1]黃曉龍.全球失衡、流動性過剩與貨幣危機—基于非均衡國際貨幣體系的分析視角[J].金融研究,2007,(8).
[2]徐明祺.國際貨幣體系缺陷與國際金融危機[J].國際金融研究,1999,(7).
[3]夏斌,陳道富.國際貨幣體系失衡下的中國匯率政策[J].經濟研究,2006,(2).
[4]宗良.對國際游資沖擊金融市場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1997,(11).
先總體上談一談我對如何詮釋“泰銖風波如何觸發亞洲金融危機”這個問題的思路:首先,我認為亞洲金融危機的外部誘因是當年國際炒家的瘋狂投機。第一部分中我將歸納總結導致外資大量流出流入泰國的深層次的原因,我是從三個層次理解,第三個層次即是闡述國際炒家的三種操作手法,即國際炒手是如何利用泰銖來打擊泰銖,也就是所謂的以本幣打擊本幣,從而獲取巨額投機利潤,以及由他們的投機行為又是如何牽動危機的產生和蔓延的。另外一方面,如果泰國沒有任何破綻,沒有給國際炒家機會的話,他們也不會瘋狂地讓資本進出泰國,因此,泰國經濟體制,產業結構,和外匯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才是觸發危機的內在原因,也是根本原因。本文的第二部分,具體闡述泰國匯率制度、金融開放政策、當時的私人部門,政府部門出現的一些問題,以及這些導致危機的根本因素如何發生作用的。
關鍵詞:泰銖風波;國際金融炒家;金融開放;亞洲金融危機
一、亞洲金融危機外部誘因——國際炒家的瘋狂投機
總的來說,泰國金融監管從嚴到寬,金融開放給了國際炒家投機機會。我們回顧歷史的蹤跡,到上個世紀80年代末為止,原本保持著較高經濟增長率,維持著較為穩定的物價增長率的泰國,還采取著比較嚴格的外匯管理制度,對對外直接投資更是嚴格禁止,對居民外匯賬戶、對外匯銀行的外匯頭寸、對國外借款都有著諸多限制。
但是,進入90年代,泰國開始金融開放之旅,同時也無形中開始醞釀1997年才浮出水面的那場震驚世界的亞洲金融危機。
要說這場危機不得不說泰國的金融開放,所以先談談泰國的外匯自由化改革的一系列舉動,資料顯示,泰國連續4次即1990年5月、1991年4月、1993 年5 月、1994年1月實行外匯自由化改革,其主要目標之一是將曼谷建設成為印度支那融資中心。這些外匯自由化改革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是有巨大而深遠意義的,首先使得外資流出入總量的增加,并且各種外資形態變化有差異,短期資金比重較大,同時,資金的來源與流向主要表現為泰國私人部門對外借款的來源國別或者地區分布70%以上源于新加坡與香港地區,其余主要是英國、美國及日本。
外匯自由化改革推動了外資的流出和流入,但事實上如果無利可圖,外資是斷然不會進入泰國,或者說泰國也不愿積極地引進外資,所以這里深層次的問題在于導致外資大量流出流入的根本原因。我認為,可以從證券投資、銀行借貸及國際炒家操作手法三方面來分別敘述比較清楚。
根據查閱的資料,再通過我的歸納總結外資大量流出流入的原因為下面三個層次:
第一方面,上個世紀80 年代末,泰國掀起了證券投資的,企業籌資的資本化。
第二方面,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泰國維持了長期的經濟高速發展,國內資金需求擴大、利率上升,導致存貸利差擴大。
第三方面,具體談一下國際抄手攫取暴利的操作手法:經營離岸貨幣業務的外資銀行,從泰國本地銀行借入泰國株,在即期和遠期外匯市場以看空泰銖形式在泰國市場上設法攫取巨額利益,也就是所謂的以本幣打擊本幣的投機獲利方式,以本幣打擊本幣是國際炒家的慣用手法,就是以被打擊國自己的貨幣為投機對象來打擊該國貨幣。
泰國的金融開放,國際炒家積極活動,游資充斥泰國,泰銖貶值后又迅速抽離,這是正式泰銖風波觸發亞洲金融危機的外部誘因,也是一個導火索。
二、亞洲金融危機內在原因——泰國的金融開放以及金融機構違規操作等
第一方面,上個世紀80年代末泰國經常項目逆差持續惡化和龐大的財政赤字導致幣值不穩。
第二方面,在對外貿易方面,泰國的勞動生產率較低導致出口減緩,對外貿易逆差。
第三方面,上個世紀80年代泰國嚴禁對外直接投資,但是90年代開始卻實行金融開放,大量吸引外資進入,但是隨著泰國難以維持的固定匯率制度的一天天動搖,直接投資的資本流入開始減少,而外國短期資本流入增多。
第四方面,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泰國銀行普遍存在違規操作,金融監管不嚴,使銀行經營風險加劇。
第五方面,原本在上世紀80年代經濟還高速發展的泰國,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經濟開始出現不景氣,而且通脹率也開始上升。
第六方面,更宏觀地講,是由于政府當局政策失控。在經濟金融出現問題,通脹開始出現的時候,泰國政府未及時實行緊縮貨幣政策,同時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未配套,使利率難以發揮調節作用。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停止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時,泰銖瞬間貶值16%。
所以,簡單地說這次泰銖危機的直接起因在于國際炒家的投機資金在泰國放棄固定匯率制之后外逃及外逃引起的搶入升值的美元拋出貶值的泰銖的激烈舉動。不得不承認,泰銖的危機,一開始是以泰國銀行呆帳、爛賬的急增和相當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資不抵債為形式而表現出來的。但泰國的貨幣銀行危機,卻深刻地反映出泰國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所存在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所應該深刻思考的。
綜上所述,泰銖危機到泰國金融危機,再到亞洲金融危機的外部誘因是國際炒家的瘋狂投機,而就內部原因而言,包括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泰國的經常項目赤字,國內高生產成本的狀況下的對外貿易赤字,嚴禁對外直接投資的同時大量不顧后果不顧國內經濟承受能力的引進外資的行為,金融機構的種種違規操作行為,已經到后來為維持固定匯率制度而大量使用外匯儲備操作致使泰銖貶值,通脹出現,經濟開始不景氣,政府又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采取正確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應對,以及綜合以上各因素最終導致泰國放棄固定匯率制度,進而引爆危機的惡果。
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不動用一兵一卒,卻能夠對一國乃至世界經濟產生不亞于一場戰爭的創傷,在全球日益開放的今天,危機防不甚防,因此有必要從危機的根源入手,研究觸發危機的原因,危機發生的脈絡和表現,從而總結出防止危機再次發生的經驗教訓。
近年,特別是爆發金融危機以來,不少傳統的PC大廠狀況大不如前,有的甚至出現了巨額虧損。整個PC產業不景氣的局面日益深沉?,F在,上網本異軍突起,到底說明了什么?
如果說這五年與五年前影響產業環境最深刻的變化是什么?我看有三條。第一條是互聯網的大普及; 第二條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的商用; 第三條是互聯網一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80后成長起來,進入社會的中堅層。而這三條又是緊密關聯在一起的,構成了這五年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PC消費的基本樣式。
80后們可以在互聯網上完成包括office和存儲在內的一切信息操作,而第三代移動通信使隨時隨地高速低價上網成為現實。人們因此對互聯網的依賴度會進一步加深。
在這種情況下,原先只能由PC獨立完成的操作,基本上變成由互聯網和PC分別完成,并且越來越多地需要大處理能力的操作,比如搜索等,越來越趨于在互聯網上完成。這使得PC上只需配備較低的處理能力和存儲容量就夠用了。
這一局面的形成,可以說從根本上改變了PC產業自上世紀80年代形成的不斷追求高性能、大容量的發展路徑。在PC端,不再處處需要性能很高的處理器和很大的存儲容量。應該說,這是上網本興起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傳統的處理器廠商和PC廠商沒能跟上這一變化,這是相當一批廠商當前處于被動局面的重要原因。
從這樣的分析可以看到,PC產業的轉型,上網本的興起有其必然性,是遲早都要發生的事。
從這個意義上看。當前的金融危機只是給上面所說的大趨勢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人們必須謹慎消費的時刻,多余的處理能力和存儲容量當然不會被人待見。從這個意義上,金融危機的爆發加快了上網本的發展速度,將上網本主流化大潮的時間表提前了。
關鍵詞:供求扭曲;供求失衡;經濟危機
本文為洛陽師范學院青年基金項目階段成果,項目編號:2009-QNJJ-015
中圖分類號:F7 文獻標識碼:A
一、供求失衡、供求扭曲與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是一種嚴重的供求失衡狀態已為大多數學者所認同,無論是馬克思的基本矛盾說,抑或是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論,還是投資過度論,都是市場供求失衡的不同表述。甚至包括貨幣學派的學說,也可以看作是貨幣這種特殊商品的供求失衡。只不過在論述導致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上,各家的觀點不一致。例如,馬克思認為資本的逐利性和社會有限的消費能力之間的矛盾是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凱恩斯認為資本邊際效率的突然崩潰是危機的真正起因,等等。無論是什么根本原因,經濟危機中所表現出來的嚴重的供求失衡都不可能是在短時期內形成的。為什么在長時期內供求失衡得不到市場機制的調整,而往往以經濟從過度繁榮突然轉向崩潰這種極端的形式表現出來。我們推論,在經濟從繁榮跌落危機之前,必定有一種或幾種力量干預市場上的需求情況,使社會上的整體供求長期呈現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經濟才會有繁榮的景象;必定有一種或幾種力量在掩蓋著市場上的供過于求狀態,并使供過于求狀態長期得不到調整,以至于嚴重到一旦顯現出來就是經濟危機。這種由外部力量干預造成的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態就是供求扭曲。這種供求的扭曲直接導致了市場的虛假繁榮和經濟危機。
二、兩種供求扭曲的模型建構與經濟危機
(一)投機型供求扭曲。投機和投資不同,投資一般要有建設和生產活動,投機則主要是賤買貴賣;投機要求在短期內獲利,而投資一般獲利周期較長;投資可以拉動經濟增長,而投機只能造成價格上漲。投機者通過購買(這種購買活動很多時候會通過信用關系被進一步的擴大)、囤積并轉手某種產品而獲利,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購買和囤積會導致市場上產品供不應求、價格高漲。而投機如果成功,因在短時間內獲利豐厚,通過市場示范作用會產生自我膨脹的滾雪球效應,即只要投機能夠成功,必然能帶動更多的投機活動。正是這種投機使市場上表面需求十分旺盛,這一方面拉動供給的不斷擴大;另一方面又造成價格不斷上漲。而價格上漲一方面會導致新一輪的投機;另一方面會使消費者形成一種恐慌心理,從而提前消費或擴大消費規模,這會進一步拉動投資和投機。投機商在一輪又一輪的價格上漲中,獲利豐厚。這種示范效應會吸引更多的人和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投機的行列中,一些人甚至會賭上全部身家或借貸高利貸進行投機。這會造成市場表面上繁榮,實際消費和投資卻在下降,同時借貸資金的成本不斷升高。最后,隨著社會上可利用資金的規模不斷縮小,直至不足以支撐繼續投機下去的時候,或者某種外部因素導致對未來經濟形勢缺乏信心的時候,投機商紛紛開始拋售,物價和資本品價格下降,市場陷入恐慌中,崩盤將不可避免地出現。這時,消費者會壓縮消費以應對不確定的未來,供給過剩會全面暴露于社會面前。廠商因生產規模過大和市場萎縮而裁員,銀行因資金短缺或經濟形勢不樂觀而收縮信貸,甚至倒閉,經濟危機全面爆發。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前,紐約股市極度繁榮,之后走向崩盤;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股市、房市因日元升值過度繁榮,甚至有人說賣掉東京可以買下整個美國,但是緊接著就是市場崩盤,經濟步入衰退;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背后的經濟過熱和國際游資投機等等,都可以歸結為上述原因。
其實,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投機和經濟危機的關系,做過類似的描述。1843年為英國商業打開了中國的門戶,對國外市場的樂觀預期,使工廠主和商人大肆投機,“人們盡可能多的認股”,繁榮的市場開始使人利用和創新信用制度以進行更多的投機活動。“誘人的高額利潤,使人們遠遠超出擁有的流動資金所許可的范圍來進行過度的擴充活動……于是就產生了為換取貸款而對印度和中國實行大量委托銷售制度,……結果就必然造成市場商品大量過剩和崩潰?!?/p>
近年來,各種投機活動在我國開始盛行,如房地產市場和各類易保存的農產品,如“豆你玩”、“糖高宗”等現象,近期的中藥材價格上漲等。如果不從立法和嚴格執法上進行嚴格控制,后果將不堪設想。
(二)過度消費型供求扭曲。第二種扭曲的供求狀態是由過度消費造成的,如信用卡消費、車貸、房貸,等等。過度消費是隨著美國的信用卡經濟的繁榮漸漸走入人們的視野,而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開始進行全面的反省。目前,國內關于過度消費的研究非常少,而且主要是從消費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如李青宜教授把過度消費分為超前消費、炫耀性消費和病態消費等,完全從經濟學的角度對過度消費進行細致的學術性分析的還比較少。很多人都認為,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由房地產市場的過度投資和過度消費引起的,如宋鴻兵認為,金融危機的本質是美國過度消費和中國生產過剩危機。但是,美國的過度消費究竟是怎樣引發經濟危機的,各方的籠統說法總是給人一種霧里看花的感覺。
筆者認為,過度消費或稱之為信貸消費或透支型消費,實際上是以未來一段時間的消費降低為代價,以未來不確定的收入為賭注,來換取當前的消費增加,從而拉動投資、提升經濟總量,形成一種脆弱的經濟繁榮局面的方式。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需要假設三個前提條件,第一,假設全社會只有三個部門:消費者、生產商和銀行,不考慮政府稅收、商品流通等其他因素的影響;第二,剔除儲蓄的影響,即全部貨幣都處于流通狀態。在全社會流行信貸消費的模式里,儲蓄率非常低,甚至為負數,如美國的個人儲蓄率2005年為-0.4%,2006年為-1%,2007年為-1.7%;第三,假設廠商的供給能夠被消費者全部消費掉,不考慮個別廠商的產品滯銷問題,這是因為一方面在經濟危機前的繁榮階段,社會整體上看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另一方面在銀行信貸消費的刺激下,消費者的消費欲望非常強烈。或者從薩伊定理的角度看,這樣的假設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以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為研究起點,(因為需求和供給相等,無論是以消費者還是以廠商為研究起點不影響結果)依據消費者的收入周期,將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分為T0、T1、T2……Tn等時間段,T0為基期,在T0假設消費者的收入為I,從銀行借貸的消費資金為b,全部資金用于消費,則廠商得到I+b,廠商將I+b全部用于投資生產,則在T1期I+b重新回到消費者手中,考慮到經濟增長或價值增殖問題,產出必定大于投資,即在T1期,廠商的實際產品價值為I+b+b1;而T1期回到消費者手中的I+b中,b需要償還銀行貸款,(暫時不考慮貸款利息),所以消費者的收入依然是I,但按照銀行或信用卡公司規定,消費者的信用等級可以提高,信貸規??梢詳U大,暫假設為b+b1,則消費者可支配的消費規模為I+b+b1,廠商的產品剛好能夠全部賣掉,I+b+b1回到廠商手中,繼續用以投資。如此循環下去,銀行的消費信貸規模會不斷擴大,在Tn期為b1+b2+……+bn;消費者的實際收入雖然沒有直接的提高,始終為I(b1+b2+……+bn需要還貸),但支配的消費規模不斷擴大,在Tn期為I+b1+b2+……+bn;廠商的生產規模也不斷擴大,在Tn期同樣為I+b1+b2+……+bn。
從上面的分析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結論:第一,過度消費可以帶來持續的經濟繁榮,但對金融系統的依賴性非常強,信貸可以支撐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第二,在信貸支撐經濟規模擴大的過程中,消費者、廠商和銀行都有受益,消費者的實際消費水平得到提高,廠商的規模不斷擴大,銀行的信貸規模和利潤不斷提高。尤其是如果考慮到消費信貸的利息(即使消費者不直接支付利息,銀行也會通過廠商交納的手續費,而使利息轉移到產品的價格中),虛擬貨幣所帶來的銀行金融風險降低、信貸規模的擴大等影響時,銀行將是受益最大的一方;第三,由于經濟的繁榮對金融系統的依賴性非常強,一旦由于外部其他因素的影響或金融系統本身的資金規模不足,導致金融系統收縮消費信貸的規模,尤其是在金融系統的信貸量已經非常大的情況下,則社會經濟會由于消費量突然下降,而迅速進入下行通道。這時如果整個經濟系統對未來的信心下降,則信貸和消費會急劇收縮,從而使整個經濟陷入嚴重的生產過剩的危機中。
三、結論
總結以上的分析,投機型市場扭曲和過度消費型市場扭曲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不同之處在于:第一,投機型市場扭曲中,市場上多余的產品并沒有直接進入消費領域,而后者相反,在提前消費理念的影響下,市場上的產品被大量消耗掉,所以也有人說,過度消費經濟造成了地球資源的過度消耗;第二,前者是投機商主導,后者是銀行、信貸公司(信用卡公司)、消費者共同主導;第三,正是前兩項不同之處,導致后者比前者更加隱蔽,再加上后者能夠實際地提高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和市場的繁榮程度,相對于前者只能造成產品價格高漲和少部分投機商獲益,更容易被社會接受,甚至受到歡迎。
共同之處在于:第一,兩者都是通過虛假的消費需求拉動供給,從而造成最終的供過于求。盡管在后者中產品被實際地消耗掉,但這種需求并不是真正的有購買能力的需求,而是通過借貸擴大購買能力的需求,這種需求比較脆弱,在外部因素的影響下很容易造成市場需求的大幅波動;第二,兩者都需要利用金融杠桿,無論是投機還是過度消費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撐。而在高額利潤的刺激下,銀行也常常會利用各種金融工具或金融創新,通過或明或暗的渠道,加入到利潤分配中;第三,資金規模決定市場扭曲的程度和經濟危機的深度,參與的資金越多,市場扭曲持續的時間越長,扭曲程度越大,經濟危機爆發時的危害也越大。
以上只是導致市場供求狀態扭曲的兩種因素的分析,在實際生活中也可能存在其他的原因,或者是這兩種形態的不同組合方式和表現形式,我們不能一一分析??傊?,筆者認為,經濟危機是市場供求長期扭曲的結果,在這種扭曲的過程中,“看不見的手”不能有效地發揮調節市場供求的作用,或者說市場機制在人的影響下,在錯誤的方向發揮了調節作用,使供求狀態越來越偏離真實的市場情況,最終導致了經濟危機的發生。
(作者單位:洛陽師范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著.宋韻聲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