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1 16:36: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環境污染的情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嫩江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我縣地處嫩江上游,境內地面水源豐富,有一江三河四十九條溪流,均為嫩江水系,水資源蘊藏總量87.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93.4%,地下水6.6%。嫩江全長1370公里,干流在我縣境內長度為404公里,占全長的29.5%。
我縣境內嫩江干流以東的水域、草甸、林地構成嫩江上游流域典型濕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和草地生態系統,這三大系統是我省西北部的綠色屏障,也是我省西部地區重要的水源涵養區、水土保持重點保護區和監督區,在保持嫩江流域及我省西北部生態平衡、減輕自然災害、確保松花江水質水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為嫩江上游流域,我縣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嫩江的水質水量,進而影響尼爾基水庫、嫩江中下游及松花江的水質保證和水量供給。近年來,隨著城鄉建設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縣域生態環境已處于因不合理開發遭受破壞的現狀,地下水位下降,沼澤普遍缺水,森林、草地、濕地面積減少,區域生態環境已非常脆弱。由于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斷增多,雖通過“一控雙達標”在工業廢水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廢水排放總量卻沒有減少,特別是由生活污水造成的面源污染因缺少污水處理設施呈加重趨勢。據監測,枯水期水質污染程度已達到五類水體。因此,治理轄區內的水污染尤其是城區內的水污染迫在眉睫。
一、轄區內水環境質量現狀及污染原因
(一)水環境質量現狀
1、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狀況:地表水域環境質量急劇惡化,流域污染嚴重,由北向南網絡全境,并一直處于劣勢變化。
按照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要求,我縣地表水質應符合三類水體功能,力爭控制在二類水體標準,水質應能滿足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一般魚類保護區及游泳區的功能。將國家標準與我縣監測站近幾年來地表水監測數據對比分析,我縣嫩江干流城鎮段面地表水質超過了國家標準中的四類標準限值,嚴重時達到五類標準限值,只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功能。城鎮內兩個排水口,其中城西氧化塘排水口是雨污合流排水口,2002年6月監測結果為:懸浮物超標13倍,化學需氧量超標18倍,生化需氧量超標51倍;喇嘛河排水口是承納縣內主要工業廢水的排水口,監測結果為:懸浮物達標,化學需氧量超標7毫克每升,生化需氧量超標2倍,氨氮超標10倍。轄區內嫩江干流其他兩個斷面為三類水質,氨氮、高錳酸鹽指數、透明度、懸浮物等項目嚴重超標。嫩江水系各支流水質狀況更令人擔憂,其中一級支流窩里河呈四類水質,門魯河呈四類水質,臥都河超過五類水質;二級支流泥鰍河超過五類水質。
2、地下水環境狀況:城區地下水體出現污染勢態,由于污染日益積累,已導致部分區域的地下水無法飲用。城區南部水位下降,東北部供水水源地水質渾濁、澀性、異味,部分家屬樓居民飲用水有絮狀沉淀和異味,西南部170余戶居民飲用水被污染,垃圾場附近地下水水質惡化。
(二)水污染原因
1、城鎮居民生活污水。城區年產生居民生活污水360萬噸,由于我縣沒有污水處理設施,污染物通過城市排水系統由城西排污口直接灌注嫩江干流,惡化了水體生態環境。
2、工業廢水。城鎮內喇嘛河是工業廢水和鐵東生活污水集中排放點,雖通過了“一控雙達標”驗收,但排入喇嘛河入江口的污水每年仍有25.1萬噸。另外,各支流有窩里河年納采礦廢水10萬噸;泥鰍河、門魯河年納采金廢水101萬噸。
3、水土流失。由于前些年的毀林開荒、開山采石、河道采砂以及在各支流內非法采金等野蠻行為,致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壞,生態調節能力下降,加劇了水土流失。目前,全縣水土流失面積30.78萬公頃,是縣營面積的30%,土壤有機質下降了2%,流失的水土進入嫩江水系,造成了河流生化需氧量、化學耗氧量和氨氮的嚴重超標。
4、城區內滲水井、公廁以及排水管線和部分化糞池滲漏,直接污染地下水,導致水體惡化。
二、我縣在預防水質惡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1、實行總量控制,積極治理重點污染源,鞏固達標成果。為保護水質和預防水質惡化,我縣在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同時,著重抓了重點污染源治理和達標后的鞏固工作。通過開展排污申報登記、發放排污許可證、采取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等措施,對排放污染物的工礦企業進行嚴格管理,查清了水污染源的水質、水量、種類和排污口的設置,在此基礎上分配總量控制指標,把轄區的工業廢水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2、實施生態保護工程??傮w來看,我縣工業規模不大,經濟類型以農業為主,工業污染對水質影響較小。因此,縣政府把治理流域內的生態環境作為保護水質、水量和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來抓,相繼出臺了《生態縣建設規劃》、《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嫩江上游流域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規劃》、《嫩江東岸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工程規劃》,通過一系列規劃、工程的組織實施,為恢復、保護縣域內嫩江流域自然環境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條件。
3、實施重點工程項目推動戰略。近幾年,我縣將水污染防治工作納入了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每年都確定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專題推進水環境治理改善工作。為保護嫩江干流水質,相繼組織實施了北江公園、城鎮排水管網、糖廠氧化塘泵站等建設項目,這些基礎設施對有效改善水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4、加強水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為保護水環境,我縣制定了《水環境功能保護區劃》,將轄區內嫩江干流劃分為四段功能保護區,按照不同功能區劃,對照3個段面,設立了3個監測點。幾年來,通過對10個項目進行監視性監測,每年取得150個有效監測數據,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枯、平、豐3期水質狀況,為嫩江水系辦及各相關部門提供水質信息。在建立完善轄區內流域監測網絡、實現優化監測布點的同時,設立了省級嫩江源頭生態監測站。
5、依法開展水污染防治工作。為切實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避免發生水污染事故,我縣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采取強制措施,對造成水污染的單位進行全面清理,做到該處罰的處罰、該整治的整治,決不姑息。作為砂金主采區,為規范砂金開采秩序,縣政府每年都組織有關部門對干流上游及各支流的非法采金船進行清理整頓,對無證開采、越界開采、破壞水體的采金船進行嚴肅查處,依法取締各種非法作業行為。此外,針對齊齊哈爾市瀏園水廠受到嫩江上游江水污染事件,我縣組織有關部門進行了全面清查,同時,為了能夠及時了解江面水污染狀況,組建了環保110聯動隊伍和環保志愿者隊伍,建立完善了水污染公眾參與監督體系。
三、以項目為依托,加快水污染防治進程
我縣作為嫩江的水源發源地和主要涵養區,保護嫩江水系義不容辭。在水環境治理和城鎮水環境改善方面,應抓住國家振興東北區域經濟,加大投入保護松花江、保護母親河、保證尼爾基庫區水質安全的有利時機,用好區位優勢,以建設嫩江上游流域生態功能保護區為載體,以環保項目為依托,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借勢借力加快推進水污染防治進程。
一是嫩江上游流域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項目?!赌劢嫌瘟饔蛏鷳B功能保護區建設規劃》現已編制完畢,該《規劃》將全縣生態功能區劃分為三個小區分別進行規劃建設,實施水保、治山、治荒三項工程,以保護流域涵養水源為主,控制水土流失,開展流域植被恢復與重建工程,重點營造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建立完善的流域防護體系。重點工程規劃實施預計費用8250萬元。
二是金礦生態環境恢復項目。多年來,由于砂金開采造成嫩江流域內干流及各支流生態環境破壞、水體污染。按省、市要求,2005年全省范圍內對砂金全面實行禁采。金礦生態環境恢復將是今后我縣實施國土整治工作的重點。在砂金過采區生態環境恢復計劃中,國土部門已按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把西斯閣砂金過采區確定為重點治理項目。該項目已報市計委立項,項目總投資775.2萬元。
三是污水處理及排水管網建設項目。為徹底解決城鎮污水污染問題,2002年我縣提出籌建嫩江鎮污水處理廠,2003年開始運作,其可研報告已得到省計委批復。該項目應盡早啟動,以改善嫩江流域的水質環境。
(一)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或減輕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危害,規范各類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保障公眾生命健康和人民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保護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二)本預案所稱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是指由于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經濟、社會活動與行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響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等原因致使環境受到污染,人體健康受到危害,社會經濟與人民財產受到損失,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突發性環境事件。
(三)本預案適用于*區行政區域內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
(四)處置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當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原則。設立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統一領導突發環境污染事件處置工作,并負責全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組織、指揮和協調。
(五)在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統一領導下,各有關職能部門應根據各自的職責分工,建立健全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防范和應急處置體系。各有關職能部門之間應加強協同合作,提高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防范和處置能力,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消除或減輕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危害。
二、應急處置組織系統
(六)設立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部。應急指揮部總指揮由主管環境保護工作的副區長兼任,副總指揮由區環保局局長兼任;成員由區政府辦公室、區人武部、區交通局、區建設局、*分局、區安監局、區衛生局、區水務局、區城管局等有關部門及區場、街主要領導兼任。
應急指揮部下設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辦公室,在區環保局辦公,負責全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防范與應急的日常工作。
1、指揮部職責
1.1組織指揮部各成員單位開展突發環境污染事件自勺應急處置工作;發生重大、特大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時,組織建設應急處置現場指揮部。
1.2組織有關專家對全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提供技術和決策支持。
1.3市、區政府、上級環保行政部門報告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情況。
1.4負責重大、特大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終止認定及宣布事件影響解除。
1.5負責對產生較大社會影響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信息。
1.6不定期地組織修訂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預案。2.應急辦公室職責
2.1開展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防范教育,通過各種形式提高公眾的環境安全隱患意識和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風險意識。
2.2對全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防范工作進行檢查、指導,督促區各企業制定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及相關機構制定應急預案,組織、協調應急處置演練工作。
2.3監督檢查存在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隱患重點單位的風
險防范與應急處理方案的制定工作。
2.4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時,向各有關應急處置機構和單位
傳達指揮部指令,啟動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機制。
2.5完善信息網絡,跟蹤上報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事態變化和
處置情況。
2.6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它事項。3.成員單位職責
各成員單位負責組建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機構,作為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組成機構,承擔相應的職責并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它職責。
3.1區政府辦公室,負責組建信息組。主要職責:
3.1.1收集整理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有關各類信息,協調有關部門開展事件的應急處置;
3.1.2及時向公眾重大、特大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危險區域警示公告,并向公眾相關處置信息;
3.1.3按照報告制度,向上級政府部門報告突發環境污染事件信息。
3.2區環保局,負責組建應急監測與處置組。主要職責:
3.2.1制定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監測預案及污染物應急處置預案,并組織實施演練;
3.2.2之開展現場污染狀況的應急監測和跟蹤監測,根據監測數據科學分析污染變化趨勢,為指揮部制定決策提供技術支持;
3.2.3指導開展現場泄漏污染物的后續處置工作,使污染的持續
危害減少到最輕程度。
3.3區人武部:
3.3.1做好民兵的動員工作;
3.3.2制定參與突發環境污染事件處置的預案并組織實施演練;
3.3.3負責核、生物、化學專業處置隊伍建設;
3.3.4在應急指揮機構統一指揮下,組織民兵參與搶險和救援工作。
3.4區建設局,負責組建工程搶險與設施組。主要職責:
3.4.1負責組織對市政、水利工程設施,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的搶險和維護;
3.4.2負責污染現場通訊、電力等受損公用設施的修復。
3.5區交通局,負責組建交通運輸組。主要職責:
3.5.1保障搶險救援人員及物資運輸的暢通;
3.5.2組織人員、傷員、救災物資的運輸、轉移、疏散。
3.6區*分局,負責組建*保衛與突擊組。主要職責:
3.6.1實施全天候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110接警,并及時通知區或市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機構;
3.6.2負責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先期處置,控制事態,維護秩序,疏導交通;
3.6.3負責現場泄漏污染物的洗消和危險裝置的排險救援工作;
3.6.4依據應急指揮機構命令實施相關地區交通管制或。
3.7區安全生產監管局,負責組建事件調查與評估組。主要職責:
3.7.1負責組建污染事故損失評估專家組;
3.7.2開展事件調查,做出責任認定,提出處理建議;
3.7.3負責污染事故損失統計和損失評估工作。
3.8區衛生局,負責組建醫療救護與衛生防疫組。主要職責:
3.8.1制定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救護預案并組織實施演練;
3.8.2開展現場救護、衛生防疫等工作;
3.8.3及時運送傷員并組織醫院搶救,組織藥品和醫療器械。
3.9區水務局,負責組建水務安全事務組。主要職責:
3.9.1負責制定全區飲用水水源地及重點河流水域污染應急處置預案;
3.9.2飲用水水源地及重點河流水域發生突發污染事件時,及時用水安全警報;
3.9.3當飲用水水源地受到污染時,立即關閉水源地,并啟動飲用水備用預案,保障飲用水的基本供應和用水安全;
3.9.4負責進入市政管網、水體污染物的控制和處置。
3.10區城管局,負責組建現場清掃和固廢處置組,主要職責:
3.10.1負責對應急處置后的現場進行清掃;
3.10.2負責對應急處置后遺留固體廢物進行處置。
(七)設立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專家組,專家組成員由區人民政府統一聘請,任期5年。專家組職責:
1、開展預防、處理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研討與交流;
2、分析污染事件的發展趨勢,提出應急處置工作建議;
3、對事故所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進行評估;
4、對事故可能造成的潛在危害提出處理意見;
5、對事故造成的生態破壞的恢復提出處理意見
(八)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機構負責人應由區主管環境保護工作的副區長兼任。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制定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應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和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修訂、補充。
(九)全區范圍內存在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隱患的重點單位,應當設立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機構,制定《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預防與應急處置方案》,并報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備案。
三、應急準備與保障
(十)區人民政府要設立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專項資金,保障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系統建設及運行、應急裝備配備、應急技術支持、應急處置培訓及演練等的資金需求。
(十一)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機構應當針對本地區、本部門特點根據國家規定,配齊應急指揮、應急處置、安全防護、通訊及搶險設備;可能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單位要針對本單位特點,配備必要的應急搶險和救護裝備。
(十二)各單位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機構,應抓好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隊伍的建設和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定期組織本單位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演練。
(十三)各單位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機構,要建立健全值班備勤制度,保證人員、裝備等處于良好狀態。
四、預警與應急響應
(十四)按照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嚴重性、可控性、緊急程度和影響范圍,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分為一般突發環境污染事件、較大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重大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和特大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根據事件的性質,將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劃分為四個預警等級:
1、一般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預警等級為四級,用藍色表示。
一般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是指對公眾的生命健康、生活環境以及公私財產造成影響或可能造成影響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具體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1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受到影響;
1.2人員發生輕微中毒癥狀;
1.3由于污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不超過1萬元;
1.4因環境事件需疏散人員100人以下。
2、較大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預警等級為三級,用黃色表示。
較大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即對人員的生命健康、公眾的生活環境以及公私財產造成損害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具體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2.1區域生態功能受到嚴重影響;
2.210人以下發生明顯中毒癥狀,但不會有導致傷殘的后果;
2.3由于污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l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
2.4因環境事件需疏散人員100人(含100)以上1000人以下。
3、重大環境污染事件,預警等級為二級,用橙色表示。
重大環境污染事件,即對公眾的生命健康、生活環境以及公私財產造成重大損害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具體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3.1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污染;
3.2人員發生中毒癥狀并可能導致傷殘后果,或發生人員受到輻射傷害;
3.3中毒死亡3人以下,或10人至30人發生明顯中毒癥狀;
3.4由于污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lO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
3.5因環境事件需疏散人員1000人(含1000)以上10000人以下;
3.6因環境污染造成河流、湖泊、水庫大面積污染,水源地取水中斷;
3.7因突發性環境事件造成跨行政區域糾紛;
3.8丟失、被盜、失控3、4、5類放射源。
4、特大環境污染事件,預警等級為一級,用紅色表示。
特別重大環境污染事件,即對公眾的生命健康、生活環境以及公私財產造成特別重大損害、并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和公眾生活秩序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具體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4.1區域生態功能嚴重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嚴重污染;
4.2中毒死亡3人以上(含3人),或30人以上發生明顯中毒癥狀,或人群受到輻射傷害;
4.3由于污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萬元;
4.4因環境事件需疏散人員超過10000人(含10000);
4.5因環境污染造成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斷的;
4.6因危險化學品(含劇)生產和貯運中發生泄漏,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
4.7丟失、被盜、失控土、2類放射源。
(十五)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預警等級的確認,由首先接警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機構根據事件現場的報告情況進行評估,評估確定為屬于本機構職責等級的污染事件,應立即啟動本機構制定的應急處置預案進行處置,評估確定為超出本機構職責等級或無法確定等級的污染事件,立即報上一級應急指揮機構進行評估,上一級應急指揮機構接報后要迅速進行預警等級評估,根據評估結果交由相應的應急指揮及處置機構對污染事件進行應急處置。
(十六)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根據預警等級,應急處置工作職責劃分為:
1、四級事件,由事件發生地區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機構負責處置。
2、三級事件,由事件發生地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機構負責處置,必要時可請求市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部給予支援。
3、二級事件,由市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部負責處置,必要時可請求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組織支援,事件發生地應急指揮機構應參與配合。
4、一級事件,由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負責組織處置,市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部負責實施具體處置。
當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時,事件責任單位及區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機構應立即組織進行先期處置工作,并報告上一級應急指揮機構。
(十七)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時,有關單位或現場公眾有責任立即向當地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或當地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或撥打110、119、122報警臺、120急救臺及區環保投訴電話84851560。接警單位要認真記錄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原因、傷亡損失情況等內容,進行核實后立即通知當地或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機構。
五、現場處置及應急終止
(十八)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發生地有關部門接警后,要迅速趕赴現場,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見附件)開展現場應急處置工作?,F場應急處置遵循下列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2、控制污染。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擴散和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危害。
3、立足長遠。應急處置應徹底消除危害,確保不發生二次污染。
(十九)發生一級或二級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時,應急指揮部要開設現場指揮部,主要開展下列工作:
1、聽取現場有關人員的匯報,了解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傷員救護,立即組織搶救傷員、疏散轉移群眾。
2、啟動相應的應急處置機構,迅速控制事態和現場,組織協調現場的人力、物力維護現場秩序、疏散人員、疏導交通,必要時實施交通管制或。
3、開展現場勘查和污染源調查,采取一切安全有效的措施,快速封堵或轉移污染源。組織專家組分析污染事件的發展趨勢,提出應急處置工作建議。
4、對現場污染狀況開展應急監測,初步確定污染狀況,劃定受污染區域,并對污染現場實施跟蹤監測。對現場污染物進行消洗或清除工作,消除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后續影響。
5、向上級應急指揮機構報告現場處置工作的有關情況,根據事態變化提出相應的應急解決方案,請求上級支援。
(二十)在應急處置過程中需要緊急調用物資、設備、人員和占用場地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條件。參加應急處置的工作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并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工作。
(二十一)滿足應急處置終止條件時,由現場指揮部向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部或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提出應急處置工作終止建議,經批準后實施。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即滿足應急處置終止條件:
1、事件現場得到控制,事件條件已經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釋放已經降至規定限值以內;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經被徹底消除,無繼發可能;
4、事件現場的各種專業應急處置行動已經無繼續的必要;
5、采取了一切必要的防護措施以保護公眾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長期影響趨于合理且盡量低水平。
(二十二)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部、事件發生地政府應配合有關部門依據法定程序,開展事件責任調查、損失評估,做出結論。
六、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報告
(二十三)突發環境污染事件責任單位發現或獲知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立即(最遲要在半小時內)向當地環保部門報告。
處置四級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時,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機構辦公室應向當地政府和市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
處置三級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時,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機構應在1小時內向當地政府及市政府報告,同時向市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通報。
處置二級和一級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時,市應急處置指揮機構應在1小時內向市政府、上級環保行政部門報告,并隨時報告事件勢態的進展情況。
(二十四)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報告分為速報、確報和處理結果報告三類:
1、速報。從發現事件后l小時內上報,三級以上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必須上報速報。速報用電話直接報告,但要在8小時內補書。面報告。速報主要內容包括:環境污染事件的類型,發生時間、地點,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質,人員受害情況,污染范圍及程度,事件潛在危害程度、轉化趨勢等初步情況。
2、確報。在查清環境污染事件有關基本情況后48小時內上報,各級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必須上報確報。但可以先通過電話報告。確報要在速報的基礎上報告有關確切數據,并報告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及采取的應急措施等基本情況。
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如何有效的防治環境污染成為人類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環境污染責任險的產生是治理環境問題,防治環境污染的重要手段,環境污染責任險能夠有效的分散企業的環境污染責任,不僅能夠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而且能夠促進企業環保生產,有效的保護環境。但是環境污染責任險在我國實施的歷程比較短,環境污染責任險推行存在諸多的困境,通過對當前我國環境污染責任險發展現狀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其推行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促進我國環境污染責任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環境污染責任險;困境;對策;保險法
一、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概述
1、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內涵環境污染問題是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環境污染的違法成本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十分巨大,一些制造類的中小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容易產生污染,而一旦被確認需要承擔污染責任,則會帶來巨大的負擔。因此如何有效的分散企業的責任風險,最大限度的減少企業的損失,讓環境污染受害者得到有效的賠償成為處理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要內容。環境污染責任險是環境侵權行為人因從事保險合同約定的業務活動,造成損害而應承擔的環境損害賠償或者治理責任為標的責任保險形式。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能夠分散企業活動的風險,在污染事故發生時,由保險公司支付損害賠償,不僅能夠減輕企業的負擔,而且能夠讓受害者得到有效的救濟。
2、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作用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責任保險的一種類型,是以被保險人的賠償責任作為保險標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實行的是無過錯責任的原則,對于企業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可以免去被保險人在環境污染事故發生時需要支付巨額的賠償金,能夠有效的保障被保險人的生產正常進行;另一方面在環境污染事件中受害者可以通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獲得及時的賠償,通過保險公司支付損害賠償金的方式,可以節約成本且減少糾紛,有利于環境污染事件的解決。
二、我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發展的困境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面臨的環境污染事件的風險也加大,我國目前環境污染事故高發,當前許多企業無力承擔巨額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而破產的現象較多。因此,需要利用保險工具有效的分散企業的經營風險,有效的保障企業的生產經營。但是當前我國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并不是強制責任保險,在推行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較大的困難。
1、企業參保意愿不高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于2008年開始試行,如今已經快有九個年頭,但是國家一直并未將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作為強制性保險要求企業購買,如2014年深圳市進行調研,深圳作為全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的城市之一,2008年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推廣以來,深圳的企業中愿意購買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企業數量較少,僅僅為300多家,而深圳的企業有上千萬家。中國平安財產保險公司2015年的調研數據顯示,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業務增長率遠遠低于其他新險種的增長率,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參保企業中,依然有部分的企業認為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不值得購買。自然資源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消費中的競爭性,人們對環境的破壞必然會造成負外部性。而對于企業而言,由于污染環境成本低且處罰力度不夠,企業并無保護環境的激勵,反而會為了追求低成本和高收益而做出污染環境的行為。當前企業缺乏安全意識,而且在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推廣上存在宣傳不足,許多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僥幸的心理,一些企業認為如果發生環境污染事件,自然有政府在背后買單,而購買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會加重企業的成本負擔,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當前我國的《環境保護法》中對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規定并不明確,并未建立一種強制性的責任保險,我國《環境保護法》的第52條僅僅規定國家鼓勵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并未規定企業必須投保,因此許多企業從生產成本的角度考慮,并未購買,環境污染責任險在我國基本處于停滯狀態。
2、保險機構配套體系設計不完善我國的許多企業不愿意購買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不僅僅在于國家并未推行強制性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而我國在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的推行時間也比較短,雖然不斷有地區在試點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也有不少的保險公司積極的響應國家的政策而設計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業務品種,但是從當前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承保范圍上看,存在保險產品單一的現象。1)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承保機構并未明確。我國的《環境保護法》中并未明確規定企業必須要參與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而且對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承保機構的規定上并未明確。由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以企業為投保對象,許多企業缺乏參保的積極性,從保險的增長率上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業務增長率過低,許多保險公司不愿意開展專門性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業務,而我國只有幾家保險公司如太平洋保險、平安保險等保險公司制定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相關保險業務與保險條款,我國多數的保險公司對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一種觀望的態度,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風險過大,而且一旦發生環境污染事故,在當前法律制度都未明確的情況下,為了避免保險公司的損失,許多保險公司不愿意涉足環境污染責任保險。(2)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產品存在單一性。環境污染事件造成的損害后果難以預計,而我國缺乏對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的頂層設計,立法上并未明確,導致保險公司為了減少業務損失,往往縮小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承保范圍,僅僅設計以第三者人身損害與財產損失作為保險給付標的保險產品,在這種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設計中,保險公司的風險容易控制,而且一旦發生環境污染損害事故,保險人賠付的范圍也比較明確,容易確定具體的金額。在這種情況下將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實際上與一般的損害保險制度進行等同處理,無法凸顯出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的特殊性,對于企業如何在污染事件后恢復生產、治理被污染的區域等方面的賠償標準并未有明確的規定,由于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面臨的風險比較高,而且金額難以估量,因此保險公司很少會涉足這類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產品。(3)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評估機構與標準存在差異。我國的第三方鑒定機構并不完善,特別是對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來說,一起環境污染事件導致受害人的身體發生損害或者財產遭受損失,保險人需要賠付時往往需要進行一定的評估,而當前的評估機構不一,每個機構采取的評估方法存在差異,對于環境污染損害的評估國內尚未建立統一的標準,因此在評估上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當前國內缺乏評估標準,地區之間的評估機構資質也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化的評估結果往往容易導致善后存在較大的爭端。保險公司在對投保人進行承保前需要評估風險,而不同的評估機構評估采取行業慣例的方式進行評估,導致投保人的保險費率存在較大的差異,不利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發展。
三、完善我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設想
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實行的是無過錯原則,對于被保險人來說,當前的環境保險是一種索賠型的責任保險,也就是說在保險合同有效期間內發生的對被保險人環境責任索賠的事件,保險人都應當承擔給付義務。對于企業來說這種索賠型的環境責任保險能夠有效的減輕企業的負擔,而且在企業的存續期間,企業可以一直購買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有效的分散企業的風險。
1、推行強制為主、自愿為輔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我國的《環境保護法》中對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的規定是國家鼓勵,原則上是一種自愿投保的模式,2015年《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指出要深化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試點,但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上看,企業不愿意投保,而環境污染事件容易導致公眾利益的損害,因此對于環境高危領域應當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我國應當學習國外先進的經驗,如美國、德國是推行強制投保的方式約束企業,而英國與法國采取的是強制為主、自愿為輔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我國應當采用強制投保為主、任意保險為輔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模式,通過立法對一些具有較高環境污染風險的行業作為強制投保的對象,要求企業必須要購買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這類行業如石油、化工等。對于一些污染低、風險小的企業采用自愿投保的方式,有效的防治我國的環境污染。
2、規范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的配套措施我國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推行存在一定的困境,一方面是企業從生產成本的角度不愿意購買,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國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不健全。因此,我國應當完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的配套措施,促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的發展。(1)規范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承保機構。當前我國缺乏全國統一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機構,推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業務的保險機構比較少,我國的許多保險機構從風險與利潤的角度上不愿意發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產品與業務。因此,我國應當規范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承保機構,我國可以通過政策規定規模大、資質好、配套設施健全的保險機構作為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承保機構,建立行業統一的保險費率標準、開發多元化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產品,從而有效的規范我國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2)擴大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承保范圍。企業不愿意購買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保險人的承保范圍過窄,僅僅是對第三者的環境污染人身與財產損害進行賠償,這導致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與其他的保險存在相似性,無法發揮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保護環境、減少損失的效果。因此要擴大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承保范圍,切實的提升企業的參保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愛民,殷茵.完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運行機制的探討[J].江西科學,2013,(2).
環境污染問題是一直都存在的問題,在古代由于影響較小,自然具有自身清潔的功能,因此相互抵消,但是現代生活中,工業的不斷發展,導致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產生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而且都是那種直接影響到人類生活,地球生態平衡的大問題,因此對于環境光污染的風險我們應當明白,測量出環境污染的一系列指標,針對這些指標進行評估,是我們認識環境污染程度和指導社會合理發展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
環境污染;模型;監測
本文描述了環境污染的危害,讓人們清楚地明白了環境之于人的關系是多么的密切,人們追求好的生活環境的意義是多么的重大。在現代生活中,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用當前先進的知識對這樣重要的問題應當進行干預,用合理的辦法提出解決和監管措施。
1環境污染的危害
人與環境的關系息息相關,環境影響著人類的經濟發展、社會生活、身體健康、交通安全等等,而環境污染就會制約著這一切的向前發展。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迅猛,但隨之帶來的卻是大量的環境污染問題。在我們可以看到的社會問題中,霧霾問題尤其嚴重,他不僅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還會導致交通堵塞,極大的影響著人們正常的社會生活。同時,環境污染問題影響著整個地球,在其他生物的生長過程中帶來危害,減少生物多樣性,更甚者,環境污染會導致冰川融化,間接影響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
2環境污染風險評估的方法
2.1環境污染評估模型的建立
環境污染評估模型就是基于長期的生產生活經驗制定出來的,在其中包括很多的測量指標,這些指標多數就是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但是主要因素具有多樣性的問題,如果都進行測量,那么具有極高的難度,無法真正把控測量結果,因此在眾多測量指標中,應當選擇出主要的測量目標,通過這些目標可以有代表性的說明環境污染問題,這樣的做法更加的務實,針對得到的有限數據說明大多問題,但問題是不斷增長的,可以通過建立基本數據的情況之后,在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再開發對于其他因素的測量與說明。
2.2建立科學的環境污染監測系統
當前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加強,對于如何監測環境污染問題會有一個系統式的方案,同時也具有先進監測儀器,針對監測環境污染來說有十分有效。對于監測的樣本環境的選擇要進行針對性同時又具有代表性的選擇特點,對環境污染問題的識別,監測,計算,預防都具有提前的準備手段,在面對局部地區的廠房建設也會有指導性的建議,以避免環境污染。
2.3完善責任承包體系
在環境污染問題中,那些大的工廠對于環境污染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種責任包括,我們當下的科學技術是可以將工廠排泄的廢物進行整理加工使之達到不污染環境的程度,但是一些工廠并沒有完全的按照這樣的做法去做,這是一種知法犯法的行為,因此我們應當加強對于工廠排放物的監測,一旦發現局部污染是源于這些工廠,那么有關部門應當盡快的聯系這家工廠負責人進行處罰,并且監督完成處理儀器安裝工作。
2.4培養相應的技術員工
環境問題是多方面的問題,他的主要出現的原因就在于近代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加強,大量化學制品的使用,這些化學制品對人類的身體具有明顯的傷害作用,同時對于環境也有很大的傷害性,但問題的根源是復雜的,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專業系統的學習才能夠明白其中的原理以及相對的應對手段,現在環境污染是多層次且大范圍的,培養一批具有現代化知識的技術員工勢在必行。
3環境污染風險評估仍存在的現實問題
3.1裝備落后
在監察環境污染問題的過程中,執法人員的裝備還處于落后階段,因為裝備的落后而導致的監察不利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是各級政府對于環境危害的不重視的結果,缺少資金的情況下不能較好地購買先進設備,對于執法人員的身體安全提供不了專業的保障,因為這些原因而延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執法人員自身形象,為之后工作的開展也帶來了難度。
3.2判罰困難
一些污染環境的企業往往都是當地較大的企業,他們具有各式各樣的關系,因此在執法隊員進行執法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在發現環境污染時,想要取證產生了巨大的困難。當前處于法制社會,無法有效的進行證據取材,那是無法說明大的問題的,如果這些企業不能得到相應的懲罰,那對于長期執法環境問題是不利于建設工作的。
3.3缺少支持
環境污染問題往往就是伴隨社會生產,社會要取得大的生產,人們往往會認為污染一些環境是沒有問題的,更有甚者,一些人還認為環境污染的執法問題是給社會增加財富與價值的道路上存在的絆腳石,最嚴重的是一些領導干部竟然也是這樣認為,使得一些地方的環境監管部門成為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國家機關,蠱惑著人民大眾不重視環境污染的問題。
3.4缺少宣傳
環境污染問題是一個長期的問題,不是在污染的過程中就能完全感受到危害的問題,因此人們不是很重視,這時,就需要政府進行大力的宣傳,讓人們在意識當中認識到環境污染長線的嚴重問題,但是這些活動往往都是缺少的,即使有,很多的地方也都是敷衍了事,根本不能起到宣傳環境污染危害,加深人們意識的作用。
4結語
環境污染問題是人們生產生活當中的大問題,很多人不能清楚地意識到,環境污染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并且不斷地殘害著我們現代的生活,也不斷地殘害著我們未來孩子們的幸福生活,只追求當前經濟的快速生長,那并不是可喜的現象,只有當在環境問題解決的情況下,人類生活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時候才是真正社會發展的好生活。
作者:鐘經 蔡曉生 單位:珠海力合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1廢棄塑料污染
在很多農業種植中都會應用到地膜,但是在生產過程中,存在嚴重的地膜殘留以及廢棄塑料的污染情況。對于旱作農業種植來說,選擇全膜雙壟溝播種技術可以有效提高糧食產量,但同時隨著塑料制品應用數量的增多,而農民環保意識不高的情況下,白色污染情況日益嚴重。另外,日常生活中應用到的塑料包裝盒、塑料袋等也會經過多重途徑進入到農田中,對土壤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如果在農業種植過程中,不能有效解決塑料污染問題,經過長時間的循環就會使得土壤環境惡化,涵水能力降低,與常規土壤相比作物抗旱能力明顯降低,嚴重的甚至會因為板結程度貴高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
1.2化肥農藥污染
為提高農業生產總量,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化肥農藥被應用到作物種植上,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诨什牧咸匦裕渥陨淼睦眯时容^低,如果盲目增加用量,作物不但不會有效吸收,甚至會因為化肥大量的流失而對土壤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另外,農藥作為提高作物抵抗力的輔助措施,在使用過程中如果管理不當散落到土壤或者水環境中,或者是施加量過多蒸發進入大氣環境中,都會造成生態環境的污染。并且農藥存在的殘留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重點關注的內容,通過環境、食物鏈等因素最終傳遞給人,會對人的健康產生威脅。
2農業生態污染監測指標分析
2.1大氣環境污染監測點
大氣環境污染物主要是由于秸稈燃燒以及周圍化工廠生產排放的各類污染物等,按照各類污染物對農產品產生影響程度不同可以將其分為:氧化性危害、還原性危害、酸性危害、堿性危害、生理危害以及殘留性危害等,其中氧化性危害污染物常見的有二氧化氮、臭氧以及氯氣等;酸性危害污染物主要包括氯化氫、氟化氫、硝酸霧等;堿性危害污染物常見的有氨氣等。大氣環境中存在能夠對農產品造成危害的污染物種類眾多,但是就我國農業大氣污染監測與控制方面來說,僅僅只規定了常見污染物的監測指標。因此,想要做好農業生態環境監測的控制管理,就需要合理全面的確定監測指標,并以此為基礎來選擇相應的監測技術。
2.2土壤環境污染監測點
農業土壤污染主要是因為化肥流失、農藥殘留以及塑料污染等造成,還存在部分重金屬污染的情況。與大氣環境污染監測相比,土壤污染環境監測指標以及監測點的確定過程更為復雜,在監測過程中對化學試劑、分析設備、分析技術以及分析人員等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在農業種植過程中長時間使用含有重金屬火車持久性有機物的農藥化肥,或者是澆水灌溉時有重金屬流入農田等。在確定土壤環境污染監測點時,應結合大氣以及水環境監測點同步設定,數量也應與其他兩項檢測項目相同。
2.3水環境污染監測點
水環境污染是影響農業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而造成其污染的因素包括多個方面,如大氣環境中存有的污染物在降水作用下進入到水環境;化肥農藥流失在地表水帶動下進入周圍水環境;工業、農業以及日常生活垃圾中存有的污染物隨地表流水進入水環境。一般情況下對水環境污染情況進行監測,需要確定全鹽量、水溫、化學需氧量、溶解氧以及pH等內容。即在采集待檢測水樣后用將色譜-質譜聯用儀進行定性監測,并將監測結果作為水環境污染定量監測的標準。在確定其監測點時,對于同一農業區域地下水源,應選擇不同深度機井設置多個監測點。而對于使用地表水源的農業區域,則應將監測點設置在水泵站位置;最后對于應用處理后養殖業廢水為水源的農業區域,則應將監測點設置在排水總口位置。
3農業生態污染監測次數分析
通過對農業生態污染的監測,可以更好的掌握農業下一步發展的節奏,對存在嚴重污染情況的區域進行綜合治理,爭取以有效的措施來遏制污染源,逐漸降低污染嚴重程度。但是農業生態污染監測環節眾多,在分析與治理上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為了能夠從綜合角度來做好對生態環境污染的控制,并提高其綜合效益,就需要合理確定監測頻次。一般情況下,大氣環境污染監測頻次應由農產品生長期與生產期來決定,并且要保證大氣環境污染監測與大氣環境污染監測頻次的一致性。而土壤環境污染監測頻次的確定應由農業區域土壤質量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因為土壤重金屬以及持久性有機物等污染具有較長的潛伏期,再加上土壤樣品監測實驗受樣品采集、處理以及監測分析影響比較大。因此在對其進行監測前,應確定土壤重金屬以及持久性有機物等污染物的每年增長量。對于長期處于常規狀態,沒有受到工業廢水、廢渣以及廢氣等污染物影響的農業區域,監測頻次可以為5~10/次,來監測土壤重金屬與持久性有機物含有率。而對于部分處于工廠周邊的農業區域,其受到工業污染的概率非常大,因此監測頻次比較多,一般為2~3年/次。并且因為工業污染過程變化性比較大,具體的監測頻次還需要結合土壤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可以在標準上適當的縮短監測間隔時間。
4農業生態污染治理優化措施
4.1加強生態監測重視
當地政府應從本地農業發展實際情況出發,以國家相關標準為基礎,準確定位當地農業生態污染程度,并自此基礎上來建立專門的環境保護管理站,成立專業管理小組,并制定完善監測管理方案。并且要確定重點監測區域,尤其是臨近工業區的農業區域,對原有污染監測頻次進行合理的調整,爭取能夠準確掌握不同農業區域的污染情況,可以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理,避免污染程度的進一步加深,降低因污染問題對農業產率的影響。
4.2制定相應管理方案
第一,加強面源污染防治。做好農藥化肥的管理,利用新型無毒無污染農藥化肥來代替傳統使用的高毒、高殘留化學農藥,并且應積極推行生物治理以及機械物理治理方法,減少各類農藥的使用。第二,積極推進循環農業。還應將循環農業發展模式貫徹到底,即以農作物秸稈為基礎資源,建設沼氣池以及養殖業等,推行多個環節和諧運行的農業發展模式,如“種-養-氣”以及“種-氣-肥”等循環生產模式,對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義。第三,廢舊農膜回收處理。應做好塑料污染所具危害性的宣傳工作,使廣大農民都能樹立起保護環境的主觀意識,這樣不但可以逐漸降低“白色污染”帶來的危害,還可以回收利用來降低成本。
4.3加大環保生產宣傳力度
充分發揮電視、廣播、網絡以及報刊等媒體具有的功能,做好農業生產環保管理的宣傳工作,使所有農民都可以意識到加強農業生態污染管理的重要性,并積極投入到循環生產、綠色生產中,在降低對環境污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另外,政府還可以建立農業循環經濟示范點,因地制宜選擇污染監測技術以及管理方案,做好對各類污染因素的控制,更有效的實現農業循環生產。
5結語
近年來,我國經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隨著發展而來的還有非常嚴重的環境污染。目前,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呈現出的主要特征是區域性顯著,這種區域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首先是經濟區域和環境污染區域具有相關性,其次是城市污染和鄉村污染具有同質性。由于目前的環境污染區域性差異比較大,所以無法采用統一的治污措施來進行污染防治,只能以區域為單位進行針對性地治理。本文就區域環境污染治理的路徑進行分析,旨在指導區域環境污染治理實踐。
關鍵詞:
區域環境;污染治理;路徑選擇
從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環境來看,經濟發展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總體而言,東部經濟的發展比較迅速,中部次之,西部經濟發展較為緩慢,在這樣的經濟發展環境下,環境污染也表現出不同的區域性特征。東部環境污染最重、中部次之,西部相對較好。區域環境的污染出現這樣的特征,一方面與工業生產有著重要的關系,另一方面與城市車輛密度也有著關系。為此,各個區域都應采取不同的環境污染治理路徑,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對環境進行大力的整治,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綜合可持續發展。
1東部區域環境污染治理路徑
1.1產業結構的調整
目前,東部區域的環境污染愈演愈烈,東北三省、京津冀地區都是環境污染的重災區,尤其是大氣污染,嚴重程度領跑全國。面對著嚴重的污染現狀,東部區域各個地方積極采取措施來治理環境污染,調整產業結構就是其主要的治污路徑。目前在東部地區,尤其是京津冀地區,積極地進行高污染產業的調整,有些企業被下令關閉,而傳統的工業生產,一方面在進行區域搬遷,另一方面有了嚴格的污染排放制度,在這樣的情況下,東部區域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娛樂產業等可持續發展性比較強的產業來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力求從產業結構的調整上走出一條治污道路。
1.2市場機制的引入
為了促進治污工作的進行,東部區域利用自身經濟發展的優勢,積極地引入了環境市場的機制,即在東部區域內進行發展的企業,尤其是工業產業,必須要符合環境標準才能在區域內進行發展,這樣的準入門檻使得企業對環境污染的認識更加的深刻,也促進了企業治污工作的開展。另外,在市場的機制作用下,城市汽車的尾氣排放也受到了嚴格的控制,這也為治污工作的進展提供了某方面的促進作用。市場機制在污染治理中的引入,一方面使得環境污染的排放標準顯著下降,另一方面,利用市場的競爭機制淘汰一批污染大的小企業,這對于社會資源的整合,對于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都具有積極地意義。
2中部區域環境污染治理路徑
2.1區域品牌的打造
中部城市的環境污染治理從總體而言具有自己的優勢,目前,中部各個省份都在通過區域品牌的打造來實現自身價值的提升,而在區域品牌的打造上,污染治理被納入其中。鄭州目前在中部城市中發展迅猛,鄭州發展的優勢主要是發達的交通網,鄭州利用自身的位置優勢,將鐵路發展打造為自身品牌,在發展鐵路交通的過程中,對環境污染進行統一化處理。合肥也是中部城市中區域品牌打造比較突出的一個城市。合肥利用自身優勢發展起來的高鐵線路成為了現在城市品牌中一道搶眼的風景線,在大力進行高鐵建設的同時,合肥統籌規劃,將污染治理與品牌建設進行統一規劃和處理,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2.2科學城市規劃
中部區域的環境污染治理,除去區域品牌的打造外,對城市進行科學合理化的構建也是一項重要措施。城市的科學規劃方面,中部有幾個城市做的非常不錯,武漢首屈一指。武漢的城市規劃體現著“大武漢”的原則,即武漢的城市規劃不僅僅是對武漢一個市的規劃,還包括了孝感、咸寧等周邊城市的規劃,在這樣統一的規劃下,城市的發展和污染的治理得到了統一化的對待,這對于城市污染的治理具有積極作用。除去武漢,南昌的污染治理采取的也是城區科學規劃的理念。南昌的城區規劃仿照上海的模式,采取“一江帶兩岸,兩岸齊行”的模式,在這樣的規劃體系中,南昌市的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西部區域環境污染治理路徑
3.1強化工業生產污染排放的標準
西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比較落后,所以在目前的環境污染治理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還是以控制污染排放為主。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長期落后導致西部地區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大力發展經濟,所以西部城市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理念是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進行污染排放物的控制。為此西部地區加強了環境污染物排放的標準設置,通過提高排放標準來實現污染的減少。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西部地區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生態惡化方面,值得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3.2大力進行環境建設
大力進行環境建設是西部地區進行污染治理的又一項比較重要的治污路徑。西部地區的污染主要就是工業廢水和工業廢氣的排放,另外就是農業生產的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廢水和廢氣的治理一方面要利用專業的技術,另一方面就需要環境的自凈能力來完成,所以在西部,目前大量的退耕還林還草工作都是為了恢復生態環境,強化環境的自凈能力。
4結束語
區域經濟的發展不同導致區域內污染情況存在著差異,面對區域性的污染差異,必須要進行針對性的治污工作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面對東、中、西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同,要走不同的污染治理路徑,這樣才能抓住地區污染的特點,進行針對性解決。區域治污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必須要走適合自身的治污路徑,并且長期堅持,才會取得良好的治污效果。
作者:郎文博 師明 單位:保定市環境保護監測站
參考文獻:
[1]孫曉偉.論我國農村工業化過程中環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的路徑選擇[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2(02):225-229.
[2]劉超.管制、互動與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02):96-104.
省環保局污控處:為切實加強環境安全監督管理,嚴防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根據*環發[××××]×××號**省環保局《關于轉發國家環??偩珠_展環境安全大檢查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緊急通知》)精神,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通過全市各級政府、環保部門的共同努力,全市環境安全大檢查工作已基本結束,現將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關于開展環境安全大檢查的情況報告
省環保局污控處:
為切實加強環境安全監督管理,嚴防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根據*環發[××××]×××號**省環保局《關于轉發國家環??偩珠_展環境安全大檢查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緊急通知》)精神,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通過全市各級政府、環保部門的共同努力,全市環境安全大檢查工作已基本結束,現將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按照《緊急通知》的要求,市環保局領導高度重視,及時向全市××縣區環保部門下發了《開展環境安全大檢查的緊急通知》(*環發[××××]×××號),要求各縣區環保部門一定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結合“清理整頓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和《**省環保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家環??偩蛛娨曤娫挄h精神,進一步加強環境監督管理,嚴防發生污染事故的緊急通知》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環保總局兩個《緊急通知》精神,以***水污染事件為前車之鑒,高度重視開展環境安全大檢查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對轄區內可能引發環境污染事故隱患企業的環境安全監管力度,嚴防發生環境污染重特大事故,確保全市環境安全。
(二)確定重點,抓好落實。在這次環境安全大檢查工作中,全市××縣區環保部門按照要求,集中力量,組織工作組加大對居民集中區、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河等主要河流沿岸可能引發環境污染事故隱患企業的重點清理檢查,確定了檢點和內容。截止到××月××日,全市共出動環境安全大檢查工作人員×××人(次),檢查各類企業××家,檢查城鎮集中式水源保護區××處。清理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小煉鐵廠×個,停產治理企業××家(其中:造紙行業×家;鉛鋅洗選礦行業×家;化工行業×家),檢查危險廢物堆放場所×處。
(三)制定預案,落實制度。一是檢查落實了全市××縣區環保部門《突發環境污染應急預案》,對企業的環境管理制度和環境應急預案、應急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幫助和指導對環境安全構成威脅的隱患企業制定了整改措施。二是建立了全市環境污染事故應急信息報送和制度,制定了企業與縣區級環保部門、縣區級環保部門與市級環保部門互通信息制度,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企業環保意識不強,環保經費投入不夠,缺乏環境污染應急處理能力和應有的環境污染應急裝備。在這次檢查工作中,少數企業對自身的檢查工作認識上還存在偏差,落實整改措施的力度不強,對污染治理設施的經費投入不足,存在僥幸心理,對企業環境污染設施治理,情愿接受處罰也不投入經費加強治理。
(二)部分企業生產工藝落后,污染治理設施過于老化,長期處于帶病生產狀態,安全隱患較大,特別是礦石采選行業,基本上都建在主要河流沿岸,污染治理設施防滲漏處理工藝不徹底,污水滲漏嚴重,長期下去,有可能對河流沿岸及下游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帶來嚴重污染,有可能引發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
(三)個別縣環保部門客觀上由于人少事多,交通工具不便,對排查環境污染事故隱患工作還存在一定的漏洞,在查找問題上還不夠徹底,上報工作情況不及時。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要進一步提高企業業主和相關部門人員的環保意識,增強嚴防發生環境污染事故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下大力整治存在環境污染隱患的企業,落實環保規章制度,改善生產設備和環保治理設施,確保環境安全。
二是對不具備生產條件,環保設施不完善,污染比較嚴重的企業,環保部門要嚴格環境執法,毫不遷就,該處理的要堅決處理,特別是對***河等幾條主要河流沿岸的礦石采選行業、化工行業的違法排污問題要徹底根治,下大力抓好污染源頭的治理工作,確保河流沿岸及下游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