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1 16:36: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管理的價值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現代公共管理;價值根源
“大政府”治理模式曾經是世界上主流的公共管理模式,但是從20世紀下半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反國家主義觀點的流行,“大政府”管理模式已經逐漸失靈,其必然導致的官僚制政府體系紛紛成為全社會普通民眾、社會精英、政治家、學者的共同批判目標。由此,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得以展開,并且呈現出了由淺到深、由狹到廣的加速度推進態勢,并且由此推廣成為一場持續性的全球制度創新活動。
但是,由于新的公共管理制度誕生不久、社會欠缺相應的理論和經驗,導致一些問題隨著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浮現在人們眼前,其矛盾和不足之處也日益凸顯。由此,如何真正發揮公共管理的效果、目的,如何體現其內在的根本價值都成為了目前社會所共同關注的問題,這不僅決定了公共管理制度所起到的最終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公共管理制度最終的走向。
一、公共管理發展的基本概述
新公共管理運動發源于西方國家,其本質上是公共行政改革的一次實踐活動。目前,其指導思想大多為實干家自身實踐而形成的,即其自身的構思、實驗和推廣,此外還有對于原有的“大政府”管理模式的批判和借鑒。這就導致了當前世界各國進行公共管理制度改革沒有形成具有普遍性和指導性的價值觀念和改革模式,從而產生了當前的混亂局面。
許多學者都對于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內容和基本制度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且從不同角度提出了相應的觀點,目前學界的普遍看法是,管理主義和新制度經濟學是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和本質內容,其重點在于:管理高于政策、以對績效和效率的評估作為評價標準、劃分公共官僚體制結構、將準市場化和簽約外包工程作為促進競爭的主要方式;消減政府開支成本等各項內容。
此外,西方學者認為,公共管理必須從“共識”的角度需要自身的要旨,即:將行政結果是否實現和管理者是否履行自身責任作為根本評價目標;通過摒棄原有的傳統官僚制度來實現政府自身的組織和人事管理運行的靈活及效率提升;組織和人事目的明確化、制定相關績效指標,方便測定和評估任務;政府將公共服務的購買者和提供者進行分割,以此來接受市場的檢驗;盡量以民營化和市場來調節社會事務,以此來削減政府的權力。
二、現代公共管理的本質核心
現代公共管理的本質核心不僅是其自身價值的最終體現,而且通過對現代公共管理本質核心的了解可以對于研究當前公共管理的主要價值規范起到指導作用。
(一)公共性。作為現代公共管理的首要規范性取向,“公共性”顯得尤為重要,也是實現民主價值的基礎,更是對于政府活動性質和基本價值進行分析的基本工具,而其中最為直接的體現就是政府對于長遠活動的長期目標,以及政府公務人員的個人職業道德。
可以說,“公共性”的制度性界定是以制度術語作為公共行政的理解,將各級政府、政府內的各級機構作為表現,保障公共利益能被社會最廣泛的成員享有??偠灾?,所謂的“公共性”現代管理,其根本目標便是公共利益和民主參與價值。
(二)合法性。公共過程和公共價值制約著公共管理,目標也受著社會認同、價值觀及統一性和法律原則保持一致,也就是合法性要求。具體而言,公共管理的合法性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正當性,這種以保障社會正義為目標的要求對于政府這一公權力而言,是最為基本的要求,具體而言便是實現效率與公平、權力與責任之間最大程度的平等關系;其次是要具有可理解的目標,這想要求的本質來源是公民對于公權力的信任和依賴,也就是在公民現實情況下確立的公共管理目標,主要形式便是民主政治的相關結構和程序。
(三)效率。沒有效率,真正的公共管理便無從談起,所以,為了能夠像公眾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更多的公共物品,必須總是公共管理的效率問題。但是,對于效率的重視也會不可避免的導致公平的喪失,這需要我們在具體實踐中加以解決和平衡。
三、新公共管理應當具有的重要特征
在對于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反省中,現代公共管理的特征已經日益浮現,可以說,這些內容正是我們今后進行公共管理改革時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
(一)新公共服務。這一點的理念便是在人民的前提之下,將服務公共利益作為基本職能,作為主體的政府必須樹立服務公共利益的觀點,而不是管理整個社會的具體事務。
(二)參與式國家。這是現實中的一種制度,其根本價值便是在于規范公權力的范圍,體現其價值的優先性,一般而言,參與式國家應當具有監督、授權、對話、選擇四項內容。
(三)行政文化倫理化。民主本質是公共管理的特點,也是區別于以往行政學最為主要的特點,將行政文化進行倫理化對于當前社會來說是極為有利的,不僅是對于行政文化而言是一種規范性制度,也是公共管理發展的重要前提。
四、結語
任何新生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其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許多障礙和問題,這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應當以客觀、科學的眼光對其加以分析和研究,建立相關制度進行規范和保障,以期能夠促進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健榮,楊占營.新公共管理批判及公共管理的價值根源[J].中國行政管理,2004(1).
[2] 蒙哥馬利?范瓦特,周菲.公共管理的價值根源[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2(11).
關鍵詞:公共管理;公民社會 公共治理 合作管理
一、從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都是指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活動,盡管這三種稱謂有著大致相同的指涉對象,但是它們之間卻有著彼此理念的不同。如果我們從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模式的角度去看,隨著時代的發展,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它們依次鋪就了管理模式由統治、到治理的演進之路。在公私沒有區分、國家體系內部缺乏合理分工的專制社會時代,行政就是政治的落實,其功能是依靠暴力和強制負責國家政務的推行,以維護統治者的利益;公共行政出現在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相分離、行政與政治相分離的現代社會,其功能是按照代議制民主體制、非人格的法律體系、官僚制組織原則以及職業化的文官制度統攬社會公共事務,以實現統治者的統治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則出現在公民社會自治能力與要求不斷擴展、市場機制不斷成熟與市場力量不斷壯大、政府獨攬公共事務的“不可治理性”危機日益加重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公共事務管理主體的多元化和管理方法的多樣性,適應了當今時代公共事務日益復雜化及其管理民主化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公共事務管理的“公共性”與“管理性”的有機統一,無論在合法性還是在社會資源方面,都為實現和增進公共利益開辟了新途徑。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公民社會的興起與壯大等原因,治理理論出現并發展起來。公共治理逐漸成為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一種新模式,其的理念也逐漸成為了公共管理的新內涵,同時,它也使公共管理進入了區別于行政管理、公共行政的新時代。
二、公民社會在公共管理中的雙重身份與多重角色
現時代的公共管理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管理主體的多元性,它是政府與公民社會對公共生活的一種合作管理,是公共權力向社會的一種回歸?,F時代的公共管理有賴于公民社會的自愿合作和其對權威的自覺認同。公民社會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管理主體和管理對象的雙重身份,而且這種雙重身份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又以其各自的特征優勢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作為公共管理的主體,公民社會與政府一道對社會公共生活進行合作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公民社會以它那種來自基層、靈活多樣的特性正好彌補了政府的種種不足和有限性,從而可以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時,公民社會在與政府的合作過程中,能夠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到政府的權力運行,從而可以起到對政府更有效的監督作用。此外,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健康有益的社會組織可以得到政府和社會更好的認可,這些組織以共同目標和信念把人們聚集到一起,在這個過程中人與人之間增強了彼此的信任、提升了公益精神,從而有利于社會資本的積累。另一方面,作為公共管理的對象,公民社會在參與管理的同時可以切身的感受到公共管理的效果,從而可以以公共管理接受者的身份對公共管理的效果做出判定以利于公共管理漸至最優。其次,通過公民社會組織,公民在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同時又以普通社會成員的身份為政府增強了合法性。公共管理的過程也是公民社會完善的過程,公民社會的完善又可以促進更好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最終是要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作為當代公共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公民社會以其特有的雙重身份在這個過程中又扮演著多重的重要角色,以其特有的價值訴求與功能表達影響著公共管理的成效。
第一,公民社會是政治民主的捍衛者。公民社會的自主發展能有效的分割和制衡國家的權力,從而能有效的遏制公共權力的專斷傾向;公民社會可以為公民的利益表達提供多樣的表達形式和途徑,保障公民利益表達的通暢,從而提升民主政治的代表性與生命力;此外,公民社會對培育公民的民主參與意識具有積極的作用,能夠強化民主的社會基礎從而推動社會民主的發展。
第二,公民社會是經濟發展的促進者。公民社會是一個以契約、法制、自由、平等、競爭為價值準則的社會,這為市場經濟的運行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此外,公民社會中的工會、行業協會等團體組織可以起到規范行業行為、穩定經濟秩序的作用。
第三,公民社會是公共服務的提升者。由于公共需要的多樣性和政府的有限性,政府并不能為社會做好所有的公共服務。而以第三部門為核心的公民社會因其具有來自基層、靈活多樣的特征和其“去私存公、取私為公”的“非營利”特性以及其服務社會、自助自主的公共精神,使之恰好成為公民參與公共服務的良好渠道,并能有效彌補政府在公共服務上的缺限和不足,公民社會組織可以通過委托承包、志愿服務、自助服務等方式和途徑,去做那些政府未做、不想做或不宜做但卻符合大眾需求的公共服務,從而使社會公共服務的水平大大提升。
第四,公民社會是公共價值的維護者。與其他領域一樣,公共生活領域同樣存在著對善的追求。公共生活領域的善就是公共價值,它包括公民對公共生活的態度、責任與義務,對他人的尊重與關愛,對社會正義的維護以及公民的公益思想與修養。公共管理的核心是為了增進人類的公共利益和福祉,這實際上就包含了對公共價值的追求:公民社會是公共管理的對象,它同時又是公共管理的主體構成之一,公民社會的精神與價值必然會影響到公共管理的目標和價值。公民社會所倡導的諸如參與、友愛、信任、互惠、寬容、合作、平等、公正、開放、多元等價值理念,對于維拼良好的公共價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公民社會是社會穩定的支持者。公民社會能夠在個人和社會之間提供一種有益的中介結構。通過這一中介結構,它可以為不同的群體和階層的利益訴求提供表達途徑,同時又可以對他們的利益訴求進行整合;通過這一結構,它還可以為社會成員提供寬松的活動空間,滿足他們多樣性的愿望要求,同時這一中介結構還起到了排解社會怨氣、釋放社會壓力的作用??梢哉f公民社會是一個社會和諧發展的“穩定器”、“緩沖器”和“調節器”。
三、公共管理;政府與公民社會的合作管理
關鍵詞:公共管理;公民社會;公共治理;合作管理
一、從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都是指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活動,盡管這三種稱謂有著大致相同的指涉對象,但是它們之間卻有著彼此理念的不同。
如果我們從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模式的角度去看,隨著時代的發展,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它們依次鋪就了管理模式由統治、到治理的演進之路。在公私沒有區分、國家體系內部缺乏合理分工的專制社會時代,行政就是政治的落實,其功能是依靠暴力和強制負責國家政務的推行,以維護統治者的利益;公共行政出現在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相分離、行政與政治相分離的現代社會,其功能是按照代議制民主體制、非人格的法律體系、官僚制組織原則以及職業化的文官制度統攬社會公共事務,以實現統治者的統治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則出現在公民社會自治能力與要求不斷擴展、市場機制不斷成熟與市場力量不斷壯大、政府獨攬公共事務的“不可治理性”危機日益加重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公共事務管理主體的多元化和管理方法的多樣性,適應了當今時代公共事務日益復雜化及其管理民主化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公共事務管理的“公共性”與“管理性”的有機統一,無論在合法性還是在社會資源方面,都為實現和增進公共利益開辟了新途徑。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公民社會的興起與壯大等原因,治理理論出現并發展起來。公共治理逐漸成為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一種新模式,其的理念也逐漸成為了公共管理的新內涵,同時,它也使公共管理進入了區別于行政管理、公共行政的新時代。
二、公民社會在公共管理中的雙重身份與多重角色
現時代的公共管理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管理主體的多元性,它是政府與公民社會對公共生活的一種合作管理,是公共權力向社會的一種回歸?,F時代的公共管理有賴于公民社會的自愿合作和其對權威的自覺認同。公民社會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管理主體和管理對象的雙重身份,而且這種雙重身份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又以其各自的特征優勢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作為公共管理的主體,公民社會與政府一道對社會公共生活進行合作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公民社會以它那種來自基層、靈活多樣的特性正好彌補了政府的種種不足和有限性,從而可以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時,公民社會在與政府的合作過程中,能夠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到政府的權力運行,從而可以起到對政府更有效的監督作用。此外,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健康有益的社會組織可以得到政府和社會更好的認可,這些組織以共同目標和信念把人們聚集到一起,在這個過程中人與人之間增強了彼此的信任、提升了公益精神,從而有利于社會資本的積累。另一方面,作為公共管理的對象,公民社會在參與管理的同時可以切身的感受到公共管理的效果,從而可以以公共管理接受者的身份對公共管理的效果做出判定以利于公共管理漸至最優。其次,通過公民社會組織,公民在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同時又以普通社會成員的身份為政府增強了合法性。公共管理的過程也是公民社會完善的過程,公民社會的完善又可以促進更好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最終是要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作為當代公共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公民社會以其特有的雙重身份在這個過程中又扮演著多重的重要角色,以其特有的價值訴求與功能表達影響著公共管理的成效。
第一,公民社會是政治民主的捍衛者。公民社會的自主發展能有效的分割和制衡國家的權力,從而能有效的遏制公共權力的專斷傾向;公民社會可以為公民的利益表達提供多樣的表達形式和途徑,保障公民利益表達的通暢,從而提升民主政治的代表性與生命力;此外,公民社會對培育公民的民主參與意識具有積極的作用,能夠強化民主的社會基礎從而推動社會民主的發展。
第二,公民社會是經濟發展的促進者。公民社會是一個以契約、法制、自由、平等、競爭為價值準則的社會,這為市場經濟的運行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此外,公民社會中的工會、行業協會等團體組織可以起到規范行業行為、穩定經濟秩序的作用。
第三,公民社會是公共服務的提升者。由于公共需要的多樣性和政府的有限性,政府并不能為社會做好所有的公共服務。而以第三部門為核心的公民社會因其具有來自基層、靈活多樣的特征和其“去私存公、取私為公”的“非營利”特性以及其服務社會、自助自主的公共精神,使之恰好成為公民參與公共服務的良好渠道,并能有效彌補政府在公共服務上的缺限和不足,公民社會組織可以通過委托承包、志愿服務、自助服務等方式和途徑,去做那些政府未做、不想做或不宜做但卻符合大眾需求的公共服務,從而使社會公共服務的水平大大提升。
第四,公民社會是公共價值的維護者。與其他領域一樣,公共生活領域同樣存在著對善的追求。公共生活領域的善就是公共價值,它包括公民對公共生活的態度、責任與義務,對他人的尊重與關愛,對社會正義的維護以及公民的公益思想與修養。公共管理的核心是為了增進人類的公共利益和福祉,這實際上就包含了對公共價值的追求:公民社會是公共管理的對象,它同時又是公共管理的主體構成之一,公民社會的精神與價值必然會影響到公共管理的目標和價值。公民社會所倡導的諸如參與、友愛、信任、互惠、寬容、合作、平等、公正、開放、多元等價值理念,對于維拼良好的公共價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公民社會是社會穩定的支持者。公民社會能夠在個人和社會之間提供一種有益的中介結構。通過這一中介結構,它可以為不同的群體和階層的利益訴求提供表達途徑,同時又可以對他們的利益訴求進行整合;通過這一結構,它還可以為社會成員提供寬松的活動空間,滿足他們多樣性的愿望要求,同時這一中介結構還起到了排解社會怨氣、釋放社會壓力的作用??梢哉f公民社會是一個社會和諧發展的“穩定器”、“緩沖器”和“調節器”。
三、公共管理;政府與公民社會的合作管理
公共管理是政府與公民社會對公共社會生活的一種合作管理,在這種管理模式中,政府與公民社會之間應是建立在市場原則、公共利益和認同之上的合作關系,通過協商、伙伴關系、確立認同和共同目標等方式對公共事務實施管理。具體來講,這種政府與公民社會合作管理模式下的公共管理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認識。
第一,公共管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體組成的公共行動體系。政府并非公共管理的唯一主體,除此之外,私營部門、第三部門等公民社會組織在公共事務的管理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在介于市場經濟與公共部門之間的“社會經濟”領域內積極活動并依靠自身資源參與管理共同關切的社會事務,在某些領域,公民社會組織甚至比政府擁有更大的優勢。公共管理主體可以是公共部門,也可以是私營部門,可以是第三部門,還可以是三者多種形式的合作。這正如著名的治理理論研究者斯托克指出的那樣;“治理意味著一系列來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會公共機構和行為者。它對傳統的國家和政府權威提出挑戰,政府并不是國家惟一的權力中心。各種公共的和私人的機構只要其行使的權力得到公眾的認可,就都可能成為在各個不同層面上的權力中心。”
第二,公共管理的責任邊界具有相當的模糊性。公共管理責任邊界的模糊性表現為許多民營部門向傳統公共領域的進軍,公共領域和市場領域的區分已不像以前那樣明顯。在市場和公共部門之間被稱之為“社會經濟”的領域中,涌現了所謂非營利組織、志愿團體、社區企業、合作社、社區互助組織等大量公民社會組織,它們在社會中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大。伴隨著這些公民社會組織能夠滿足多方需要,解決社會問題而無需運用政府資源和權威的優勢日益顯現以及傳統上由政府執掌的部分公共管理權向這些非政府組織的轉移,傳統上法律和制度規定由政府承擔的公共管理責任便呈現出交由非政府組織和個人來承擔的趨勢。
第三,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體之間存在著權力依賴和互動的伙伴關系。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體之間存在著一種權力依賴關系,因為這些公共管理主體“不論是公共部門還是私人部門,沒有一個個體行動者能夠擁有解決綜合、動態、多樣性問題所需要的全部知識與信息,也沒有一個個體行動者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去應用所有有效的工具”,電們必須相互依賴,進行談判和交易,在實現共同目標的過程中實現各自的目的。正是由于公共管理主體之間存在著這種權力依賴的關系,所以公共管理的過程便呈現為一種互動的過程。在這種互動的過程中,各個公共管理主體之間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合作伙伴關系。
區域管理機制中新興的主導形態是行政區行政,行政區行政是國家治理的歷史產物,也是社會演進的時代標志,在人類行政區劃史的伴隨下誕生并發展。由此可見,區域性公共管理是國家內部行政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社會公共事務治理的主導機制。傳統的行政區域管理機制存在一定弊端,比如行政區域管理目標模糊、治理主體單一、“權力至上”等[2]。隨后,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科學技術的影響作用下,國家行政部門對區域性公共管理的認識更加深刻,切實感受到區域性公共管理對構建有序社會的積極意義,使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發展進入全新階段。在新形勢下,區域性公共管理面臨著多種因素的挑戰,同時也是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發展機遇,“無界性”和“外溢性”是當今世界格局下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突出特征,經濟、政治以及社會事業的治理急需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規范,它要求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區別于傳統的行政區劃模式,同時發展區域性公共管理的全新形態,進而推動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發展與崛起。
2.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時代特征
區域性公共管理是社會公共管理現代觀念的突出表現形式,其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都初具規模,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體系性?,F代區域性公共管理掙脫了傳統行政劃區的硬性束縛,同時彌補了行政區行政的制度缺失,在全新的世界格局下構成了區域性公共管理機制的穩固框架?,F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發展與崛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可以從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社會背景、價值導向以及運行機制等方面著手探析。
2.1從社會背景的角度談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特點
從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社會背景出發,區域性公共管理是國家社會開放和制度透明的時代產物,它滿足了公民知情權的合法享有,是構建民主社會的機制保障。在全球化和區域化的影響下,權利變更、風險加大、難以估測是社會生態復雜的發展趨勢,市場經濟的全球化、科技信息的普及化以及社會公共事業的高度滲透鞏固了區域性和全球性的依存狀態,進而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對象層面不斷擴大,實現了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廣度”與“深度”的全方位管理。
2.2從價值導向的角度談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特點
從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價值導向出發,公共問題和公共事業是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價值導向關注的重點內容,彌補了傳統區域性公共管理中以行政區劃為一切工作重點的固有弊端,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秉承區域性行政和共同合作治理的科學觀點,實現了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事務分層和細化治理。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多元的,同時也是廣泛的,既有國家部門,也有私域機構和第三組織,切實構建了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新格局。
2.3從運行機制的角度談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特點
從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運行機制出發,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實現了多元、分散、上下互動的管理對象的有機整合,理順了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中合作網絡和交互重合的復雜關系。協商、洽談、調解、談判等方式方法是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主要手段,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對區域內部以及與該區域有橫向或是縱向交錯關系的區域進行聯合治理,這種聯合治理的模式遵循了經濟市場的內部原則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觀點,實現了公共利益的多元認同,加強了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多元主體的合作關系。
3.推動區域性公共管理發展與崛起的策略方法
3.1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理念創新
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理念創新需要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開展區域性公共管理的實踐工作,繼承并革新先前區域性公共管理理念的精華,打破傳統區域性公共管理理念的束縛,與現代管理理念接軌。在滿足時展需求的條件下,實現共同合作管理機制的創新與發展,與此同時,還需加快改變區域性公共管理“集權式”的傳統模式,明確區域性公共管理多元主體與多層客體之間的關系,加強主體與客體的現實聯系,促成新形勢下多元化的區域性公共管理模式,體現出區域性公共管理理念創新的優勢。
3.2區域性公共管理的法制建設
法制建設是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重要內容,能夠有效規范區域性公共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使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始終走科學化、理性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利用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明確區域性公共管理的責任踐行范圍和權力使用范圍,加強區域間公共管理的新型合作關系,同時能夠有效保障國家間的國際化合作??v觀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發展歷程,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法律制度化樹立了區域性公共管理主體的權威形象,保證了區域性公共合作管理的持續性。
4.總結
關鍵詞:公共管理;困境;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社會環境的改變,社會公共管理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有效的運用經濟、政治、管理、法律等方式進行公共管理改革,提升政府部門的管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務的質量以及績效,為社會公眾謀取更多的福利與利益,成為當前最重要的問題,因此要積極采取措施,不斷提升公共管理主體的治理能力,創新公共管理手段,完善公共管理機制,構建核心價值體系,對解決當前公共管理面臨的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公共管理面臨的困境
(一)治理主體結構有待優化
目前我國處于社會平穩、政治穩定以及文化繁榮的新時期,我國的行政生態環境與的實際經濟發展都處于良好的狀態,但是目前在公共管理中仍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長遠發展,比如說:公共管理治理體系中的治理主體結構仍舊有帶進一步優化,治理制度缺少完整性與靈活性,法制化、民主化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等,雖然在新階段政府、社會組織以及社會公眾都屬于公共管理上的治理主體,但是治理主體存在著的能力不足的情況,比如說:治理主體內部成員的素質能力相對不足,不能夠適應新形勢下公共管理的要求,另外,治理主體協同治理能力比較弱,各個治理主體缺乏明確的分工等,因此也可以說公共管理的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仍舊無法滿足社會實際發展的需求。
(二)公共管理手段比較單一
現代公共管理技術包含了數字治理技術、科學決策技術、績效治理技術以及風險評估技術等,而且這些現代公共管理技術已經在公共管理中具有了可行性,并且由于現代公共管理技術具有可操作性、規范性等優勢特點受到公共管理主體的青睞,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現代公共管理技術卻沒有充分發揮出實際效果,公共管理主體在現代公共管理技術的應用中并沒有根據實際管理職能的需求以及社會公眾的意愿進行應用,從而無法使現代管理技術實現最大化的社會公共利益,僅是為了方便自己的管理職能而采取較為單一且保守的管理手段,進而導致社會公眾對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產生懷疑,甚至有可能產生社會信任危機。
二、公共管理的發展路徑
(一)促使公共管理主體不斷提升治理能力
公共管理主體涵蓋了政府、社會組織以及公眾,并且在不同的治理層面上對管理主體的治理能力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別,比如說:對政府部門來說,在公共管理中需要政府部門不斷深化體制改革,積極轉變治理手段以及要積極優化政府的治理結構。而對于政府部門內部來說需要不斷完善相關的機制,比如說:需要完善績效治理機制、人員選拔機制以及激勵機制等并要對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加大管理能力的培訓,從而有效的提升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的服務理念以及職業道德水平,促使政府部門解決公共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而對于社會組織來說,其治理能力的提升主要是為了激發社會組織的活力,并要加強對社會組織的監督力度,在社會治理中充分發揮出協同治理作用。另外對于社會公眾來說,要注重提升現代化水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我國不斷完善社會民主制,使人民群眾參與治理的渠道更加順暢,使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同時需要我國不斷完善知識教育體系以及文化價值體系建設,促使人們的民主法治以及治理主體意識得打有效的提升,自覺的參與社會治理過程中。
(二)創新公共管理手段
現代先進的管理技術,比如說:應急管理技術、數字治理技術、智慧政務技術以及風險評估技術等為現代公共管理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此應該注重現代公共管理技術的應用創新。這就需要促使政府部門不斷地改變觀念,樹立現代管理意識,并運用現代化的公共管理思維方式,科學的運用現代公共管理技術,從而促使引導公共管理管理主體自覺的改變傳統的單一且僵化的現代管理手段,并創造更加新穎以及使用的現代管理技術。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還可以把公共管理技術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等建立必要的聯系,從而為公共管理提升公共管理效率以及創新管理手段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三)完善公共管理機制,構建核心價值體系
隨著網絡信息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自我意識的提升,人們的思想意識也逐漸朝著多元化的思想方向發展,尤其表現為在公共管理管理主體所表現出的拜金主義以及思想等,從而導致在公共管理中無視公眾的需求以及公共利益,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公共管理帶來很大的危機,在此種情況之下應該要逐步完善公共管理機制,促使公共管理行為能夠受到法律制度的約束,并要著力構建核心價值體系,解決公共管理組織文化對公共管理主體意識影響,從而促使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理念有效的結合,使公共管理管理主體樹立正確的公共行政價值觀念以及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逐步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根據公正的需求以及公共利益的引導,創造和諧發展環境,促進社會公眾的積極參與與配合,從而有效的解決公共管理中的各項矛盾,實現公共管理的可持續化發展??傊涸谏鐣髁x發展的新常態環境下,我們要加快國家治理體系改革的步伐,協調各個治理主體的關系以及提高他們的治理能力,就要改變在公共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就要促使公共管理主體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創新公共管理手段,完善公共管理機制,構建核心價值體系,并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重要院系從而促使公共管理效能逐步提升,把民生作為公共管理的重點內容,構建民主化、制度化、透明化的公共管理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楊娜,羅文寶.新常態下的公共管理的困境與出路研究[J].現代商業.2016(16)
[2]張再生,白彬.新常態下的公共管理:困境與出路[J].中國行政管理.2015(03)
關鍵詞 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服務理論
以珍妮特?V?登哈特和羅伯特?B?登哈特為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新公共服務理論成為新公共管理的替代模式.通過對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務理論的理論基礎和價值取向等進行比較分析,本文認為,公共行政理論受制于所處時代,并為之服務,且對其所處在的社會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務理論之差異
(一)理論基礎不同
新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是經濟學基礎和私營部門的管理方法。經濟學理論是以公共選擇理論中的 “委托-”理論和新制度經濟學中的交易成本理論為重點的。經濟學理論的這些共同特征是強調市場機制的優越性,提倡政府應該減少對市場的干預,所以,新公共管理理論崇尚大量地依靠市場機制去引導公共項目。20世紀以來,隨著信息化、知識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國際競爭的加劇,對西方國家的私營部門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私營部門為了適應環境,很快進行了管理變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新公共管理者認為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之間不存在本質區別,在管理方式和工作效率上,私營部門還要比公共部門更勝一籌,因此,私營部門中的一些管理方法如績效管理、戰略管理、目標管理、靈活且具有彈性的組織模式、顧客至上、結果控制等方法都卓有成效,并紛紛被引入公共部門的管理之中。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一個理論基礎是民主公民權理論。公民權被看作是一種包含對社區及其成員的承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水平以及把公共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的生活方式。新公共服務理論重視民主公民權,實際上是對更加積極和更多參與的公民權的復興。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另一個理論基礎是社區與公民社區理論越來越受到關注。西方社會日益多元化,社區被視為促進統一和利益綜合的重要途徑。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社區的形成和發展。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第三個理論基礎是組織人本主義思想?;趥鹘y的官僚層級制限制了人類活動的視野,不利于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因此,人本主義試圖把公共組織改變為更少的受權威控制和支配的、更利于個人積極性和靈活性發揮以及自我實現、自我滿足的組織。
(二)價值取向不同
新公共管理有眾多不同的名稱,但其核心價值取向是共同的,即市場化是新公共管理的首要價值取向?!靶鹿补芾淼囊粋€重要的特征是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公共服務組織的運作中,即實現公共服務的市場化”。新公共管理主張用市場的力量改革政府,將市場機制引入公共部門,在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展開競爭,縮小政府規模,提高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效率。新公共管理認為使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主要途徑是民營化和合同制。市場化成為新公共管理理論倡導改革、緩解政府壓力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新公共管理的另一個價值取向是顧客導向。政府不是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官僚機構,而是由責任感的企業家,公民即為其顧客和消費者。只有以顧客為取向,才能提供多樣化的社會需求并提高政府服務質量。
新公共服務理論對公民權利更是倍加重視。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在公共組織尊重公民的基礎上,只要通過合作和分享過程來運行,就一定能獲得成功。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實現公民權利的手段是公民參與。
二、新公共服務理論是一種理論創新,代表公共管理理論的發展方向
在實踐中,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理論的嬗變。新公共服務理論作為以一種發展中的新理論,并不是對新公共管理的完全否定,而是合乎社會變遷和理論變遷規律的理論創新。具體表現在:第一,新公共服務糾正了新公共管理單一的經濟學基礎中的人性假設,把人視為具有公共美德的公民;第二,新公共服務拋棄了新公共管理追求“效率、效益、效能”的單一價值取向,把公平、公正、民主、正義等看作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價值取向;第三,新公共服務糾正了把服務對象當作顧客的傾向,不僅注重服務對象以顧客身份參與公共管理,更注重他們的社會身份;第四,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私人部門的管理理論和方法不適用于公共部門。
在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領域,行政倫理在否定之否定的啟示下粉墨登場,理論的產生是建立在對已有范式的解構基礎上的。新公共服務的話語背景是建立在民主公民權、協商回話、組織人本、新公共行政等后現論基礎之上的。新公共服務在理論基礎、價值選擇、政府責任、公民精神方面不僅可以彌補和糾正新公共管理的偏頗,并可以替代新公共管理成為公共管理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Hood?Christopher?The‘New Public Management’in the Eighties?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20 (2-3): 93-109?
[2][美]戴維?奧斯本,特德?蓋布勒?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6.
[3][美]珍妮特?V?登哈特,羅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務:服務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管理主義;“經濟人”假設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識經濟時代來臨,傳統公共行政理論整合下的公共行政出現了合法化的危機,人民普遍認為傳統的公共行政已無法指導現實的政府管理,為了應付政府日益增長的財政危機和信任危機,政府的管理運作紛紛轉向市場導向、積極應變的彈性管理的新公共管理治理模式。在20多年的公共管理實踐中,這種模式對公共部門績效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很多學者認為這一模式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即內部缺陷),其是否存在嚴重的內部缺陷?或者說,其內部缺陷是否無法克服?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
在討論新公共管理理論的邏輯及倫理合理性之前,對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充分認識是非常必要的,而對它的認識又離不開其理論基礎。
新公共管理模式的理論基礎主要是三大理論,即公共選擇理論、委托理論和交易費用理論。
(一)公共選擇理論
公共選擇理論貫徹“人首先是一個經濟人”的經濟學理論假設,并以此為基點,把政治舞臺模擬為一個經濟學意義上的市場,分析個人在政治市場對不同決策規則和集體制度的反應(即公共選擇問題),以期闡明并構造一種真正能把個人的自利行為導向公共利益的政治秩序。公共選擇理論實際上就是強調運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來克服公共部門的弊端,對政府機構進行市場導向的改革,以市場競爭的力量來實現有效的公共管理。
(二)委托-理論
委托-理論就是在委托人和人的目標、利益不一致而信息又不對稱的情況下,如何實現激勵相容。而該理論的關鍵是“成本”問題,成本指對同一個管理者來說,當他對企業擁有部分所有權和擁有全部所有權時相比企業所實現價值之間的差額。委托-理論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使成本最小化。成本最小化關鍵在于委托人必須能夠設計出一種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既能限制人的機會主義行為,又能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來使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
(三)交易費用理論
交易費用理論就是應用交易費用分析來節約交易成本。而交易費用分析運用不確定性、交易重復出現的頻率和資產專用性三個維度來具體分析不同的組織或市場交易,這三個維度共同構成了交易費用理論對組織和市場中的契約關系。而“科斯定理”在交易費用、產權契約安排和資源培植效率之間建立起內在的聯系,架起了溝通交易費用理論去產權理論的橋梁,并為新公共管理運動中的公共部門私有化提供了理論支持。
二、批評者眼中的新公共管理理論內部“缺陷”
新公共管理模式從產生到發展至今,一直倍受爭議,有些學者把他奉為解決政府缺陷的“靈丹妙藥”,而另一些學者則認為這一模式存在先天的不足,并不是解決政府問題的有效方式,對此主要有以下觀點:
(一)“經濟人”假設對人性認識存在片面性
批評者認為新公共管理主義繼承了新古典經濟學對人性的假設,即理性行動者是由自利所激勵;理性行動者是機會主義的、欺詐的、自我服務的、怠惰的和善于利用其他人的;并且基于這種假設理性行動者不能被信任。
他們認為新古典經濟學關于“經濟人”的假設會產生幾個盲點:忽視了文化因素對人性的規制;就是當人們接受了“人性自私”理論假設時,就會逐漸接受“利己不損人”的生活態度,從而可能引發公共利益和公共倫理的危機。在這樣的人性假設下,公務倫理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依據,而事實上,良好的公務倫理是十分重要的。
(二)管理主義的價值取向會誤導公共行政的價值取向
一些學者認為公共行政的追求和要求是多元的,它本質上是以民主為基石,強調追求人民、公民權利、人性尊嚴、社會公平、公共利益、社會責任等多元價值。而新公共管理主義卻強調對效率和工具理性的追求。他們擔心這樣會使公共行政無力反省公共行政及公共服務的根本價值和目的,而將其變成了一種執行和管理的工具,即在工具理性下的種種行動,將使行政工作越來越遠離社會價值的體現,只是斤斤計較地減少行政成本,從而淪為公務產生過程中的工具,以致完全喪失作為行政體系行動本身的“道德系絡”(moral content)。
(三)新公共管理主義所信奉的市場機制也存在缺陷
新公共管理主義是建立在“經濟人”假設的方法論基礎上的。對于政府,新公共管理主義者認為由于沒有市場機制予以制衡,因而自利的官員專注于追求個人利益,造成政府效率低下。因此,公共財貨與服務應交給更有效率的市場來提供,減少政府職能。但是很多學者并不支持這種觀點,他們認為:新公共管理主義忽略了市場的缺陷,對政府的存在價值也缺乏相應的認識。關于市場的基本教義也忽略了公共部門競爭與完全競爭市場誘因結構的差異。公共部門實現市場化的兩種主要途徑――民營化和簽外包,并不一定會產生期待中的高效用。
(四)公民的“顧客”含義不恰當
新公共管理主義認為顧客導向的理念由顧客選擇提供服務者,排除了政治因素的不當干預;以顧客為導向的產出較能符合大眾的需求,并且可以達到公平。
很多學者認為將公民轉換成市場中的“顧客”角色不合適,理由如下:公民在民主治理中的角色比較復雜,它同時扮演著公共服務的接受者、公共服務的監督者和納稅義務的承擔者等角色,公民的“顧客”含義無法全面理解公民的角色;在開放社會中人民要求政府服務的范圍相當廣泛,政府在有限資源下,從整體利益角度考慮,就很難滿足每一位顧客的要求;政府不僅是服務的提供者,也是管制者,在許多情況下,政府必須抑制公民的某些需求,才足以滿足公共利益的存在。
三、新公共管理理論內部缺陷的分析
(一)“經濟人”假設對人性的認識有其客觀性
關于“經濟人”的假設一經提出就深受來自各方的批評,新公共管理模式的理論基礎又是建構在其之上,因而也倍受爭議。所謂“經濟人”假設,學界一個較普遍的定義是指人都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目前最主要的爭議就集中在“人是否是完全自私的人”這一點上,很多學者認為人并非每時每刻都自私,因此他們對“經濟人”這一假設大加批判。
其實批判者對“經濟人”假設的認識存在兩點不足。首先,他們將“經濟人”假設中的“自私”與社會倫理道德中的“自私”混為一談。事實上,前者是對人的社會價值的評價,是中性的;而后者則帶有明顯的貶義和價值傾向。其次,他們認為“利他”行為與“經濟人”假設中的“利己”或“自私”完全對立,事實并非如此,人們可以從利他行為中收獲物質或者精神上的利益,從行為本質來看,“利他”行為其實也是一種“利己”或“自私”,所不同的是,它是一種以“利他”為目的的“利己”,而我們通常所說的“利己”或“自私”則是以損人為前提的。
(二)管理主義價值取向與公共行政的價值取向并不相悖
很多學者認為管理主義注重的是對效率、效能和工具理性的追求,而公共行政則強調人民、公民權利、人性尊嚴等多元價值,二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價值差異,如果將管理主義引入到公共行政領域中來,那么就會誤導公共行政的價值取向,使得公共行政也趨向一種對工具理性的追求。
其實二者間并不存在所謂沖突,第一,公共行政被賦予了其內在的價值取向,如果它背離了這一價值取向,那么就不能稱為公共行政了,如果說管理主義價值取向取代了公共行政的價值取向,那么失去了核心價值,公共行政本身也就被取代了,所以不可能存在管理主義價值取向誤導公共行政價值取向。第二,很多學者認為管理主義的價值取向是工具理性,那么它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核心的價值,如果把它放在私人部門里,就會帶有明顯的“趨利”性――追求私人利益的最大化,放在公共行政部門,它就會帶有明顯的“社會”性――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事實上管理主義的價值取向并不能主導公共行政的價值取向,正好相反,后者能夠主導前者。
(三)新公共管理的市場教義與實際情況相符
政府和市場均存在著失靈現象,所以很多學者都強調要市場與政府相互補充,但是對于市場和政府各自在社會資源配置中所應該擁有的權限卻看法不一,事實上哪一方應該擁有更大的權限都不是絕對的,而是隨著實際情況而變化的,在政府失靈情況相對嚴重的時候,就應該更多的強調市場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如果市場手段在調配社會資源感到吃力的時候,就應該適當補充政府在調配資源方面的作用。
新公共管理的市場教義就是為了重新分配市場與政府的領地,使市場和政府相互補充的作用趨于合理化,在全球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背景下,彌補市場缺陷的措施也日漸完善,政府彌補市場缺陷的作用實際上已經在不斷減小,所以現在政府的權限在不斷的縮減,原本屬于市場的領域就應該歸還于市場,政府的作用就應該是為市場服務,對市場進行必要的補充。
(四)公民的“顧客”比喻重在強調政府的服務職能
很多學者認為新公共管理主義者將公民比喻為“顧客”沒有準確的解釋公民與政府之間的關系,錯亂了公民的角色,其在理論上確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是這一比喻還是有其現實意義的,在西方國家“顧客就是上帝”,從中可以肯定的是“顧客”這一角色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是企業、商家的服務對象,新公共管理主義者將公民比喻為“顧客”并非不承認公民的主人地位,而是更注重于強調政府對公民的服務職能,強化政府官員對公民的服務的意識,在當今現實社會中,能夠實現公民的“顧客”地位以及在政府官員中樹立這種“服務顧客”的意識,就已經能夠很大程度上實現政府的作用。
綜上所述,其實很多學者所說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內部缺陷”一些是并不存在的,因為看問題的角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對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不當的認識,還有一些“缺陷”也是可以克服的,任何一種理論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理論的作用在于其能更好的指導實踐,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發展在于更好的指導公共領域的實踐,雖然有其不夠成熟的地方,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將其廢棄,我們要不斷的對它修葺和完善,讓其對世界各國的政府改革具有更積極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美)馬丁?米諾格,大衛?休莫著;聞道譯.超越新公共管理[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2(5).
2、梁建東.新公共管理的反思:一種積極意義上的批判[J].天府新論,2003(3).
3、張志斌.新公共管理與公共行政[J].武漢大學學報,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