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1 16:22: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房屋建筑設計專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民用建筑設計;工業建筑設計;傳統教學模式
《房屋建筑學》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在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城鄉規劃等多個專業開設,涉及學生面廣量大,并且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建筑工程類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介紹了民用建筑設計原理,建筑設計的基本步驟,房屋建筑的構造原理與構造方法等基本知識。隨著我國建筑業的蓬勃發展,本課程對于所有與建筑工程相關的專業均是一門基礎課程。如何讓本課程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整個教學過程顯得至關重要。
一、目前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該課程涵蓋了民用建筑設計和工業建筑設計兩大部分內容,涉及公共建筑設計、民用建筑設計、單層廠房設計、多層廠房設計,但教學計劃安排的課時量較少(64學時左右),對于廠房設計這部分內容只是一帶而過的講授,學生也是一知半解。
2.該課程的內容大多數為國家的規范、標準的解釋,內容枯燥無味,在課堂中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較困難。由于該課程是學生較早學習的專業課程,對大部分建筑、建筑構件等概念無具體的認識,再加上大部分上課都是課堂理論教學,學習效果甚微,存在黑板上蓋樓的現象。
3.由于土木CAD的快速發展,大部分學生認為手工設計、作圖已經過時,對平時的手工大作業敷衍了事,造成對基本設計原理和制圖標準掌握較差,看不到自己的勞動成果,以至于越學越對本課程不感興趣。
4.教材中的作業、插圖較陳舊,無法跟實際工程相銜接。
二、解決方法
1.《房屋建筑學》課程是理論與實際結合緊密的課程,應用性較強。傳統教學模式主要強調課堂教學,配合掛圖、錄像,但受可實際參觀的建筑工地的限制、學生在課外教學中對實際工程掌握和處理能力,受到極大的制約。加強多媒體立體課程的建設,在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上將發生較大的變革,在教學中課堂理論教學與知識的擴充及實踐結合起來,利用多媒體課件密集的知識量,使理論與實踐做到有機的結合。同時多開展第二課堂,讓學生根據施工圖動手制作相關模型,提高學習興趣,比如制作樓梯間、基礎等模型。
2.《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僅以課堂教學內容為主的教授學生雖然易懂,但真正讓學生動手設計時,學生會出現無從動手的尷尬局面。而立體化多媒體課程在教學設計時,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自主學習、強調“協作學習”等。因此,這種教學設計強調學生課后以自主學習為主,對于像《房屋建筑學》這類課后需不斷自學的課程,多層次的知識信息的組合將使學生學習更加合理、學習效果得以大大提高。
3.利用信息時代的教育技術,可以使《房屋建筑學》課程建設充分利用和優化教育資源,在學科建設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建筑教育普及等方面實施教學改革,滿足教學內容更新經?;⒔虒W活動實施手段多樣化、學生學習合理化等新的教育教學標準。
4.在作大作業的過程中可以允許學生用計算機繪制較簡單的圖,但數量不超過3張,其他作業還是采用手工作圖,其中有一張圖紙要上墨線??梢员苊鈱W生應付做作業。
5.在開學初安排8個學時的實地參觀學習,讓學生認識建筑,為理論知識學習打好基礎。
6.大力推廣使用國內優秀教材。以知識點為單元組織教學,不斷更新和深化教學內容,始終保持與國內外先進建筑技術水平的同步增長。
7.以網絡為基礎,課件上網,優秀作業展示,逐步實現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相結合,適應現代教學要求。
8.在授課過程中,國內建筑和國外建筑設計方法、風格同步講授,同時多講國內優秀建筑的設計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結語
我國建筑業正面臨著新一輪革新,對土木建筑人才的需求不僅表現在量上,而且表現為質的提高和飛躍,因此,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是本課程教學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 傅文慶.現場教學法在《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中的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08.31
[2] 劉志麟,劉豐賢.淺談《房屋建筑學》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6.4
[3] 崔千祥,趙 武.房屋建筑學教學改革的探索[J]山東農業教育,2005.4
房屋建筑學實踐專業層次興趣《房屋建筑學》可以概括為建筑設計與建筑構造知識的匯總。在高校土建類專業課程中,《房屋建筑學》是除建筑學專業之外的其他土建專業如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等專業的必修課程。課程內容有廣泛應用性與基礎性。2014至2015年兩個學年,本人分別承擔了土木工程、工程造價、工程管理專業《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授課工作。三個專業均有《土木工程制圖》課程的學習背景,無建筑學專業的繪圖基礎、設計思維、藝術思維的培養,教學對象基礎知識統一。因此,如何將教學實踐改革的內容,針對專業、層次、興趣不同的學生展開因材施教的問題值得探索與思考。
一、專業不同,需求多樣
(一)畢業設計方面
分析各專業學生畢業設計的內容,土木工程專業要求學生具備獨立完成設計任務書要求的建筑設計、結構設計的能力。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專業的學生更側重進行施工組織設計、工程造價概預算設計等畢業設計內容。課程內容上,《房屋建筑學》包含的建筑設計部分是非建筑學土建類專業學生在本??齐A段學習的唯一有關建筑設計知識點的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完成畢業設計建筑設計部分必要的知識儲備;課程包含的建筑構造內容是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系統直觀地學習房屋構造組成的主干課程,為后續的工程量清單計價做好知識儲備。因此,針對不同專業《房屋建筑學》教學準備時,應有明顯的教學重點區分,務必避免課件教案一致的問題。
(二)專業課程方面
專業教學后續課程安排上,土木工程專業會進行《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的學習,其中包含屋架、廠房的設計。因此,在《房屋建筑學》的授課的過程中,涉及到廠房構造組成設計及柱網布置的知識點就應重點講解。本人采用了學校北鄰的工業廠房如海爾、海信工業園的圖片案例教學。而對于工程管理和工程造價專業,工程量的計算需要良好的建筑構造知識。在教學工作中,曾經觀摩過一位教學名師講授的《工程定額概預算》課程中《輕鋼龍骨吊頂》章節的示范課。在授課過程中,簡略提到的吊筋、主龍骨、次龍骨、罩面板均為《房屋建筑學》建筑構造部分樓地層章節中有關于吊頂內容的講解。本人授課即采用清單計價規范中相關吊頂計算部分圖片的教學。此方法同樣應用于墻體、柱子、基礎、樓板等構件的圖片案例講解。圖就是“工程的語言”,在學習的過程中,仔細閱讀“工程的語言”是必不可少的。
二、層次不同,能力差別
土木工程與工程管理專業均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專業,工程造價專業為專科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差距,=基本與應試教育的成績呈線性分布。在課程單元測驗中,對于相同難度的試題,土木工程與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平均分基本持平,高于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平均分6分左右。授課內容角度,建筑設計偏于設計思維,三個專業的學生掌握情況基本相同。分差主要來源于偏于理性思維的建筑構造內容,本科層次學生掌握情況優于??茖哟螌W生。
在授課過程中,土木工程專業的授課可采取現場教學,學院在土木工程專業每個行政班級挑選15%的學生成立土木工程實踐教學班,課程教學圍繞學校土建類工程實踐基地進行現場學習,分析成績,實踐班的學生成績的良好率占到了80%以上。同時,應用型人才模式下的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方式可采用全面知識點覆蓋,部分現場教學的模式。教授學生全面的知識點,附加圖片教學,增加知識點的理解力度。工程造價專業的授課模式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加深學生的掌握,提高學習效率。
三、興趣不同,思維有別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土木工程實踐教學班也是以成績為基礎,以興趣為導向成立的學習實踐團體。然而以上三個專業,均有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在建筑類別上。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是教學工作中的難點。首先教師提高教學的吸引力,之前介紹過案例教學、圖片教學的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案例、圖片可以選擇時代熱門、知名、有代表性的建筑體。本人在授課過程中采用的是學校在建項目與已建項目的案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專業的授課過程中,我采用的分別是學校圖書館、酒店、教學樓建筑案例,均為學校的在建項目。若校園建設已初具規模,校內沒有合適的實踐基地,可以選擇校外的實踐基地。
作為一名教師要因材施教,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解建筑剖面時,除了工程圖紙的講解,本人選擇授課教室做演示剖切,并進行設計視點與地面升起坡度的講解;在講解樓梯設計時,課間指導學生觀察教學樓的樓梯,對樓梯的寬度、平臺更具體的學習。授課的方式是多樣的,如提高課堂藝術、多媒體教學等,但《房屋建筑學》的教學必須針對本課程特點,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主體意識,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四、結語
在《房屋建筑學》教學改革的研討過程中,實踐教學是一個主題方向,教學最終目的始終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掌握能力。把實踐教學的具體內容按照學生專業、層次、興趣的不同具體應用,因材施教,因材實踐,采用有針對性的實踐教學改革方式,才能將實踐教學的教學效果發揮至最大。
參考文獻: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教學研究
宿州學院是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將職業素質與學歷教育相結合,而非培養傳統的學術型人才.我院在2012年新開設土木工程專業,而房屋建筑學不僅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也是本專業的一門呈上啟下課程[1],設置的目的是通過學習本課程來讓學生在掌握相關建筑設計和構造理論知識的同時,又具備工程實踐能力[2].對房屋建筑學進行教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給土木專業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實戰平臺,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更好的體現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以能力培養為核心,而非培養傳統的學術型人才.
1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一些問題,并結合我校12級,13級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出總結:
1.1課時少且分配不均勻
房屋建筑學理論知識繁多,總學時只有48個課時,課時少,而且分配不均勻,講授課程只有12個課時,課程設計所占學時達到36個課時,雖然說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更加注重的是本科層次上的實踐動手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在強調提升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只有扎實基礎知識的鋪墊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同時土木工程專業在教學內容上要有別于建筑專業的學生,所以不必對建筑設計的要求過高,只需要學生能進行一般的民用房屋建筑設計,以及選用合理的建筑構造的基礎上能繪出相應的建筑施工圖即可.
1.2認知實習和課程教學脫節
我校土木工程專業的認知實習和房屋建筑學是分開單獨開設的,認知實習是在大一下學期開設,而房屋建筑學是在大二下學期開設.認知實習主要是去施工工地現場去了解建筑建造的過程,而大一開設的課程中并沒有土木專業的專業課,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做后盾,即使在認知實習的現場有專業人員進行講解,學生仍然會感到很困惑,認知實習因此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開設在大二下學期的房屋建筑學有的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甚至學過就忘.認知實習和理論課程的脫節會帶來諸多弊端.
1.3課程設計積極性低
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是我校土木專業學生接觸的第一個專業性強的設計課程.課程設計是通過手繪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建筑設計的原理、建筑的細部構造設計以及設計的基本步驟,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表現、觀察、創意和整合的能力,最終讓學生逐漸適應用制圖這一“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3].房屋建筑學的教材對于建筑設計的原理介紹的內容比較多,而對相關具體設計規范介紹的比較少;同時學生首次接觸新的繪圖方式,以及自身讀圖和制圖能力不強,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會有一個隔離和潛抑的心態,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學生在課程設計的時候興趣不濃厚,不愿意積極主動的去思考建筑設計的原則方法以及建筑的細部構造的做法,更不愿意去查閱圖集和相關規范等,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大,學生繪制出來的圖基本和上課講的案例很相似,沒有自己的設計思想.
2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以上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房屋建筑學的教學研究中,我們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2.1優化教學內容
房屋建筑學主要介紹了兩大部分內容分別是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這兩大部分,所包含的知識點繁多,學時相對來說比較少,課堂上可以對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的講解,把簡單容易理解的知識點留給學生課后自學,對現在建筑中較少使用的構件,比如:木樓梯、實腹式鋼門窗等構件不做進一步深入的介紹.雖然課時緊也應該要與時俱進,把一些新技術新方法要在課堂中傳授給學生,這樣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利于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關于建筑設計原理的內容比較空泛,在課堂授課的時候更應該多增加世界上各流派、各個時期的一些著名建筑案例的分析與介紹,比如在講到空間結構時介紹了日本丹下健三在結構表現主義時期的頂峰之作———代代木體育館;在講到建筑應該與原有建筑產生對話與延續時,介紹了貝聿銘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在講到建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時介紹了賴特的流水別墅.讓學生能從實際的案例中構建建筑背景和藝術知識體系,激發學生的靈感和求知欲,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建筑構造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有建筑構配件及節點的做法,除了運用多媒體技術把一些知識點更加直觀的展示出來之外,還要讓學生多利用網絡資源,比如網易建筑、國家建筑標準設計網、ABBS建筑論壇、筑龍網等,以及相關的國家技術規范如:國家標準圖集、建筑制圖標準等資料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即使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中遇到問題也可以通過這些資料得以解決.房屋建筑學的教材有很多,不同的教材在對某些內容介紹的時候側重點會有所不同.課堂上會按照學生征訂的教材做重點介紹,有的知識點教材上給出的不全面,可以上課時告知學生,讓學生課后利用網絡或者圖書館的資源去了解,并令其將了解的內容整合起來當作一次課堂作業.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還可以加深其對某一知識點的理解.比如說建筑物平面組合的形式,征訂的教材上概括為串聯、并聯和混合式,但是其它課本又會將其分為走道式、套間式、大廳式、單元式和混合式[4].課堂上重點介紹前者,后者的內容可以讓學生課后自學,讓他們去總結這幾類的布局方式,有何利弊等知識.
2.2課程設計和課堂教學相結合
課程設計最終的結果是要求學生繪圖的深度能夠達到施工圖的深度,而且要符合相關的技術規范如: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建筑結構制圖標準、建筑制圖標準等.最終使學生在短期的課程設計中掌握建筑設計的思路、步驟及其他注意事項,為學生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讓課程設計和課堂教學相結合,才能最終達到這一目標.課程設計分為構造設計和方案設計,根據設計要求的側重點不同,應將課程設計和理論課程穿插布置,其中的構造設計在相應構造講解完之后就可以布置任務書,比如墻體的細部構造就在講完這部分內容之前就開始布置課程設計任務書,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做到有的放矢.同時把構造設計安排在相應的理論課程之后還可以及時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理解具體的構造做法和原理.方案設計應該是在全部理論課程結束之后布置,因為方案設計相對來說比較復雜,需要學生綜合多個方面的內容才能完成[5].此外,把方案設計放到最后不僅可以讓學生綜合利用建筑設計原理和建筑構造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查閱建筑相關技術規范、圖集的能力.構造設計不分組,每個同學都要求獨自完成,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以及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后期方案設計可以將兩三個學生分成一組去完成,這樣可以讓一個完整的方案能夠在短時間內呈現出來,在這過程中不僅能讓學生各顯所長,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團隊協作意識.土木專業可以和宿州市城鄉規劃建筑設計院、施工企業,房地產開發公司等單位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甚至可以通過洽談將這些單位變成土木專業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學生在做課程設計時參照設計院的設計任務,通過實際的設計任務書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2.3認知實習和課堂教學相結合
房屋建筑學和土木工程認知實習相結合,也就是說房屋建筑學不僅要有課程設計,還要有專門的土木工程的認知實習,這樣就可以把我校已有的土木認知實習作為房屋建筑學的一部分內容.在學習房屋建筑學理論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和實習實訓基地協調好,把課堂搬到工地上,組織學生去施工現場上課,因為現場教學會有很強的直觀性,在施工現場可以對照著建筑實體給學生介紹建筑物中各個構配件的形狀、尺寸和做法,比如后澆帶的位置,基礎的類型,主次梁的位置和尺寸等.只有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才能使學生真正的了解建筑的基本構造、空間組成及建筑設計等內容,在施工現場教學不僅可以大大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而且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上一些比較抽象的需要學生自己去體會的內容,比如建筑構圖遵循的均衡與穩定,變化與統一等規律,在認知實習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實習地一些成功的建筑案例來向學生詳細的介紹這些構圖規律是如何運用的.只有讓認知實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才能讓二者相互促進.
2.4教學方法的改革
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板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讓學生參與進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通過案例分析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視角來評判案例的優缺點,例如建筑物門窗的位置對建筑平面設計的影響,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對多個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從而讓學生意識到門窗的布置會影響到建筑平面布局,同時又可以讓學生以全程參與者的身份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此外,還可以采用雙向互動教學,在學習新課之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先自己實地調查,然后再講解理論知識,這樣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為透徹.比如在講到樓梯設計的時候,課前讓學去實地丈量身邊的宿舍樓和教學樓中的樓梯段的寬度、樓梯板的厚度,樓梯中踏步的高寬以及平臺的寬度等尺寸.這些準備工作學生既不需要用復雜的儀器也不會耽誤太多時間,還能培養學生的動手以及觀察能力,同時又能與課堂教學緊密聯系.
3結語
【關鍵詞】房屋建筑;設計;生態建筑設計;應用
1前言
經濟的迅速發展在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的環境問題。于是人們開始進行反思,雖然現在的建筑理論及施工設備、技術等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房屋建筑施工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在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的同時,由于房屋建筑施工耗能較高并且在建設過程中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這勢必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近年來可持續發展觀逐漸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房屋建筑作為人們居住生活的基礎,隨著人口不斷的增長對建筑的需求也日益增多,這就使得環境保護與房屋建筑設計的協調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這種大環境下生態建筑觀應運而生。生態建筑觀體現的是個性美觀、生態節能、健康無害、環保舒適的建筑設計目標,本文將對生態建筑觀在房屋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進行具體的分析。
2生態建筑設計的概念
生態建筑設計目的是確立環境共生的意識,把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生態建筑,是指把自然環境作為基礎,設計規劃、施工以及使用工程,并利用與生態學和建筑學的相關理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設計,從而確保人與建筑、建筑與自然環境可以相互適應,并且相互協調發展。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程度地節約資源、減少污染和保護環境,給人們提供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以及適用、健康和高效的使用發展空間。在實現建筑節能降耗的同時,讓建筑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并給業主提供更加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所以,進行生態建筑設計過程時必須立足于最新發展的新技術,然后根據自身的具體條件和設計要求將這些技術完成最好的搭配。在設計時要注重節能、環保和低耗以及建筑形態設計本身,然后重視自然與人的關系,讓生態能源與自然物質可以有序的循環利用,使得最終的房屋建筑設計、使用具有能體現建筑、自然生態體系之間實現良好的對話,以及體現內、外空間良好組織、交流的特性。
3生態建筑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3.1與周邊環境和諧一致原則
建筑物不是孤立的工程,它要求與自然相協調,與周圍環境相融合,注重建筑物周圍的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建設,建筑物與人文環境和周圍自然構成一個整體,整體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建筑設計首先要考慮建筑與周圍環境是否和諧一致。
3.2打造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原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生活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生態建筑設計只考慮室內設計的舒適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考慮在建筑外部營造優美自然的外部環境。適宜居住是建筑的最本質追求和目標,生態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在于建筑內部設計有生態設計理念支撐,建筑外部設計體現綠色環保,如果沒有生態設計理念的指導,建筑居住的舒適度將大打折扣。
3.3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原則
建筑工程施工必然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在生態建筑設計的指導下,設計師必須充分考慮建筑物周圍的自然環境,包括地質、地貌、水文等,對周圍植被進行考察,因地制宜綜合開發利用當地資源,同時最大限度減少對周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生態建筑設計中還應考慮建筑垃圾、廢氣廢水等的處理,以免污染周邊環境。3.4利用風能、太陽能等能源隨著資源日益枯竭,生態建筑中要盡可能多的應用可再生能源。目前的技術已經能夠將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收集利用,這些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將大大緩解資源和能源短缺危機。生態建筑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確保風能被充分利用,生態建筑理念的應用是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3.5堅持經濟高效原則
生態建筑設計時要考慮成本,盡管運用生態建筑設計是人們追求的潮流趨勢,但不能為了設計生態建筑不顧成本,不惜花費高昂的費用和代價去追求生態建筑設計,這違背了生態設計理念應用的初衷和目的。生態建筑的成本和投資要根據工程狀況和當地實際情況確定,不能盲目求大求全。
4生態設計在房屋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4.1房屋建筑形態的設計
一般來看,比起建筑物的外在形態來說,人們更加注重建筑物的實用性能,現代性的建筑與地域特性、自然環境相容性較差,事實上,建筑物的外部形態對周邊環境具有很大的影響性。因此,在進行生態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環境友好的原則,注重建筑物與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強調建筑物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在房屋建筑的形態設計過程中,要因地制宜,按照當地地形、地勢、地貌等自然現狀,同時,注重人與自然的關系,結合當地地域文化對于建筑外形的影響,對建筑物形態進行合理化設計。人們一般靠視覺去感受整個建筑,若是建筑物能與周圍環境相協調,這種和諧美不僅能使人獲得視覺上的美感,還能獲得心情上的愉悅感覺,獲得心靈上的升華。
4.2提高生態建筑的自身節能效果
在建筑物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大量耗能,因此在生態建筑的房屋設計過程中,要考慮房屋耗能的諸多因素,比如建筑物內部的取暖、降溫、通風、采光等,而這些主要因素恰恰也是需要大量的能耗來維持。目前,我國現代的房屋建筑中,護結構的熱損耗依然巨大,因此面對建筑設計結構中占很大比重的外墻圍護結構的保溫好壞成了決定生態房屋建筑節能設計的關鍵,隨著生態建筑節能設計的發展,建筑新型材料廣泛應用于生態房屋建筑的設計中,例如透明熱阻材料(TIM)組合墻、玻璃材料、太陽能光電材料等,這些新型建筑材料的興起,有助于設計師更好的進行生態建筑設計,因此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應該著重考慮建材的生態性能。
4.3加大采用節能新技術
綠色生態建筑的本質是在其使用周期內減少能源的消耗并增大其使用效率,最終能夠建立健康舒適環保的居住環境。因此,在規劃設計過程則應綜合考慮建筑物的所處的氣候環境特點、地理位置及周圍環境綠化情況等條件,經過專業人員進行綜合考慮提出生態節能初步方案,并且在后期的設計中,規劃建筑、給排水以及電氣專業的相關特點進行密切合作和有機整合,最終能夠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節能環保設計體系,并在技術保證下盡量采用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加大能源的利用率的同時能夠保證其效率。
4.4防止噪聲、控制污染的設計
在設計生態建筑時,防噪聲系統的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應該增加對污染控制的重視程度。合理的分布綠化的區域,保持氣流在建筑外界的流動,這就會改善室內的空氣質量。在最初進行生態建筑設計的時候,設計工作者必須調查和檢測施工的場地,查看當地的環境污染與噪音有沒有達到標準要求,若是沒有達到標準要求,就要制定有效的措施來改變房屋的外界環境。比如在噪音污染超標情況非常嚴重的時候,那我們可以采用雙層玻璃來減少噪音污染,同時也不會對自然通風產生影響。
4.5太陽能利用
當前,太陽能技術在我國的應用是最廣泛和成熟的,太陽能熱水技術使其產業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就是居民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此外,也建成了太陽能空調示范工程,而太陽能光輻發電技術還在起步時期。太陽能熱水器因其制造成本低,操作簡單等優點而得到了廣大老百姓的接受使用,建筑師也將太陽能熱水系統考慮到了房屋設計中,減少了二次投入與安裝的情況。
4.6降低工程造價,優化建筑結構選型
在建筑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建筑物的實用和美觀,還要盡可能地降低建設成本及工程造價。根據節能環保的原則進行結構優化,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盡可能減少資源消耗。根據調查,建筑工程中消耗最大的資源是電能資源和熱能資源,其次是水資源。在設計建筑結構時,首先要考慮到建筑的類型,如居住型建筑,需要注意節約使用熱能和水資源;在商業建筑中,則要注意節約使用電能和熱能。另外,在設計建筑結構時,還應根據建筑整體剛度要求、建筑位置等等對建筑結構進行合理布置,對設計進行反復推敲,考慮到生態環保、節能、耐久、實用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在此基礎上對建筑的穩定性和剛度進行控制。在建筑選型過程中,如在地震頻發的地區我們應采用鋼結構建筑,因為這種建筑結構具有投入成本較低、自身重量較輕、受力地基較小的特點,具有較強的使用性,因為它自身重量較輕,方便安裝和拆卸,可在短時間內建成,具有較強的抗震能力。但如果我們在臺風頻發地區使用這種建筑結構,它便失去了優勢作用。
混凝土結構建筑不能拆卸,自身重量較重,抗震能力較差,成本較高,但抗寒能力比較強,這種建筑在工業化城市中比較常用,并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但這種建筑的材料大多數不可以重復使用,不利于生態環保。震區中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比混凝土結構較好,而在臺風區則采用混凝土結構較好。在優化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可采用綠色綜合分析法,在保證建筑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最有利于生態環保的建設方案,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成本。在優化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敢于突破傳統,要勇于創新,設計出新的作品,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提高建筑的保暖和通風效果,減少建筑成本,降低工程造價。
5工程案例
在廣州某區打算用10hm2的土地來進行規劃建筑。計劃開工日期為2014年2月,建成交付使用的日期為2016年10月。主要涵蓋了城市規劃展示平臺、綜合政務平臺、服務審批平臺以及行政監察平臺等功能。為了能在達到使用標準的基礎上來建設出具有創新性以及符合時代特點的地標式建筑,項目設計準備從生態和人性角度出發,使項目達到模塊化和網格化,使其更具時代感更加親民。生態技術在本項目中的應用主要包括雨水與中水回用技術、地源熱泵技術、太陽能光電與光熱技術、導熱筒、透水地面、綠色照明、綠化屋頂、全熱回收、空氣質量檢測、圍護結構保溫、靈活隔斷、節水器具等。
6結束語
總之,生態建筑設計的理念不僅是局限于一個系統的穩定和平衡,其本質是要回歸自然,著眼于大范圍的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協調。在建筑設計的整個過程中,不同專業的工作人員之間應該進行多方面的溝通和交流,相互配合,充分利用生態學、建筑知識和環境學等方面的科學理論,考慮到環境與經濟等多個方面,對生態建筑的內外環境整體的進行評價,這樣才能使建筑設計作品達到保護生態、回歸自然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梁利雙.淺析我國現代生態房屋建筑設計[J].科技資訊,2010(13):66~68.
[2]劉呈韻.現代生態型房屋建筑設計的探索與思考們.廣東建材,2011(07):36~37.
1)建筑結構設計不太重視節能環保這一重要因素。
要想建筑設計達到節能環保的功效,就必須使整個房屋建筑具備良好的通風效果。但是,實際情況告訴我們,建筑設計人員對房屋建筑的實用面積、結構安全、美觀時尚較為重視,很少去考慮房屋建筑性能、品質及環保等因素。經過審查才發現施工設計圖中對這些因素的反映情況還不能完全達到房屋建筑的需要,可此時建筑設計方案已經確定下來,接著設計人員就只能對施工設計圖進行微調,為了爭取時間,設計人員就只是對整個設計簡略的計算了一下,草草的調整了一下。效果可想而知是不理想的,既不能節省資源,而且很難實現。
2)不能合理的利用節能技術和傳統措施。
節能設計講究的就是自然通風、建筑遮陽,但是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審美理念的不斷提升,卻忽視了傳統的建筑措施,導致許多房屋建筑不能達到有效節能的效果,對節能高科技十分的注重,對低成本的節能技術卻忽略不提。導致整個房屋建筑工程的造價十分的昂貴,由于設計的標準太高,不能結合房屋建筑的實際情況,只在一味的追求理想化,使得整個建筑最終達不到建筑設計的標準,達不到節能環保的效果。若在以后的設計中,還是不能權衡好節能高科技和傳統節能措施,只注重技術和速度,那么,我們房屋建筑事業就很難持續的發展下去。
3)建材應用不夠科學。
建材是房屋建筑的重要資源之一。在經濟利益的關系下,我們的結構設計應用的金屬材質很容易生銹及腐蝕,還容易結垢或產生滲漏,而且金屬材質的耗損量十分嚴重,還會生成二次污染物。另外,在房屋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建筑的形體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對建材消耗量的預測還不夠重視。
4)建筑節能理念和技術還比較落后。
許多建筑設計師沒有節能的意識,更談不上節能技術應用。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建筑設計師不能只是一味的去套用標準圖,要結合房屋建筑的實際情況,分析其建筑的環境及條件來實施房屋建筑的設計,設計時,要明確節能環保對房屋建筑的重要意義,使建筑結構設計能夠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另外,有些建筑設計師十分注重建筑的獨特性,完全沒有節能的理念,使得許多房屋建筑達不到相應的設計效果。
2建筑結構設計中節能環保的相關措施
1)原材料在房屋建筑中的意義。
鋼材、水泥、木材等是建筑行業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常常會運用到的材料,為了使建筑結構設計能夠達到節能的效果,就要求施工人員在選用原材料時,必須按照房屋設計的標準來選材,在質量上,必須結合整個工程的實際需求,另外,施工人員要盡可能的去完善施工工藝,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去節約施工的原材料,降低能源耗損量,從而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其次,選取適宜的節能材料是整個房屋建筑的關鍵點,也是整個房屋建筑應該采用的措施之一。所以我們的施工人員在選取建筑的原材料時,應該遵循高效節能的原則,嚴格的考察原材料對人們的危害性,確保人類健康的生活環境,并合理的評估原材的材料經濟實用性。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我們的技術人員研發出了一批高效性的新型原材料,現已經在實際的建筑設計及施工中逐步被利用,并且還能為節能環保做出貢獻。房屋建筑在這些新型材料的幫助下受益良多。在施工的規程中,我們為墻體屋頂選用既保溫又防水的材料,使整個房屋達到保溫防潮效果。對于門窗我們可以選用透光隔熱玻璃,使整個房屋能處在透光隔熱狀態下。在強烈的光照下,要想達到遮陽的效果,就建議采用具有調節性的鋁材遮陽板。
2)加大環保節能的力度。
施工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中,選取適宜的材料可以有效地達到節能效果。也就是說,要想達到建筑節能要求,就必須應用符合實際施工需求的材料,增強及完善施工人員的施工工藝。由于太陽能是可持續發展的能源,因此我們在房屋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將此能源引入到建設中去,這樣不僅能起到節約能源作用,而且還可以降低設備需求的能源損耗。加強建筑圍護節能工作。在較大的耗熱量的建筑圍護需求下,會耗損掉1/3以上的建筑采暖能量,另外,還要對此部分進行科學有效的方法去保溫,從而加大建筑節能的效果,使整體建筑達到隔熱保溫的良好功效,此方法在建筑節能環保技術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保溫性能差及熱環境效果較差的環境下,進行采暖時會損耗許多能量,因此,我們的施工人員要提高施工工藝,使外墻在很好的圍護下達到保溫、節能的效果。
3)與房屋建筑相關的節能措施。
a.針對墻體的措施:我們可以在墻的內側或外側設置墻體保溫層,此設置可以在抹灰、粘貼或復合法的方式下進行,此外我們還應有效地去結合實際所需的保溫材料,使整個施工效果達到合理的狀態。施工人員在調制砂漿時,可以在輕骨料當中添加一定比例量的石膏、石灰、水泥或化學聚合物,使砂漿具有保溫的功效,然后再采用抹灰技術。在保證基層潔凈、干燥的情況下進行噴涂,并注意涂層時的均勻性,層面不要太厚或太薄,要符合涂層的實際標準。施工中若想墻體達到外保溫的效果就必須采用干掛工藝,此工藝既能很好的保證墻體的溫度,也能達到節省空間的目的,為了實現隔熱效果,我們可以應用空氣層,達到防水的效果,但是在此方法下卻不能很好的去節省成本,比較適用于公共建筑。
b.針對窗戶的措施:在合理的設計下對門窗部位進行施工,限制窗戶和墻壁的面積比例可以使房屋建筑達到環保節能的效果;要想防止冷空氣進入屋內就要增加窗戶氣密度,在窗戶上貼密封條;要想達到保濕的效果,就必須合理的應用雙層玻璃、中空玻璃等。
c.針對屋面的措施:施工人員在選用適宜的保溫材料時,要結合房屋建筑的實際應用情況。選用的材料通常要具備導熱系數較低,強度較高,吸水率較低的保溫材料,然后再將選取的材料合理的置入防水層和屋面板中。另外,施工應用的保溫材料有很多的類型,例如輕骨料混凝土板、聚苯乙烯板等;要想在實際的施工中實施澆筑工作,就要合理的應用散料及水泥膠結料等,例如爐渣、浮石等。另外,施工人員要結合工程設計的實際需求,來選取保溫隔熱的材料,在選取材料時我們要保證產品技術的規范性,還要綜合的去考慮材料的吸水率和導熱系數等因素,另外,要保證材料具有防水防潮性能,再調整材料的配合比,從而達到保溫效果。還可以應用倒置式屋面,調整保溫層與防水層的位置,因為在防水層上設置保溫層能夠加大保濕力度。
3結語
針對我國眼下高校房屋建筑學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構造與設計相結合、融入新技術、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等方面,對房屋建筑學的具體改革方向進行了探討,旨在有效提升現階段的建筑專業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
建筑構造,房屋建筑學,教學改革,實踐能力
隨著如今我國建筑構造學的不斷發展,在如今的建設單位發展過程中,我國的建筑專業院校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對于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授課方式也進行了較為細致的探討,這對于高校房屋建筑學的授課質量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當前階段房屋建筑學課程存在的問題
1.1建筑學構造設計存在著脫節的情況
在現階段的房屋建筑學授課過程中,存在的首要問題就是建筑結構學與建筑設計學存在著一定的脫節問題[1]。在當前我國的建筑專業院校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授課教師為了方便學生對理論知識更好的掌握和了解,在實際的房屋建筑學授課過程中將建筑設計與建筑構造分為兩大模塊進行講解[2]。在建筑設計的方面,教師主要對學生傳授一種建筑功能組織,建筑空間美感以及對建筑整體藝術特征把握的講解;而在建筑構造環節講解的主要是建筑的構造特點以及構造特點形成的原因。因此也就可以看出,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建筑構造與建筑設計之間并不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在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脫節的情況。如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那么就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誤區,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誤認為二者之間沒有關系,在實際的理論知識運用的環節也就不能及時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以及理論應用能力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對整個房屋建筑學課程質量的提升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3]。
1.2教師的授課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在當前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授課的方式存在著一定不足是阻礙房屋建筑學課程改革的又一大阻力[4]。由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材方面對于房屋建筑的實際構造施工存在著一定落后的情況,同時教師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對于新式房屋的建筑構造也沒有相關的普及。例如在實際的防水措施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材中的方法還是老式的排水做法,而對于新興的地下室防水措施并沒有提及,對于生態建筑以及節能建筑的相關概念則更是沒有介紹。在如今房屋建筑學的課程改革過程中,由于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以及整體建筑技術的感性認知缺少一定的培養,因此對眼下的房屋建筑學改革造成了不小的阻礙。
2現階段房屋建筑學課程改革正確方向
2.1在教學中注意構造與設計的結合
在現階段的房屋建筑學授課過程中,想要使房屋建筑學授課的質量得到明顯的提升。首先現階段的人員應該在構造與設計的結合角度對整個房屋建筑學進行分析,從而使現階段的房屋建筑學課程改革以及實際授課的過程中整體的授課質量得到有效的把握。在結合的手段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劃分小組的方式進行授課。例如,教師可以將課上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同時出示幾組建筑設計圖紙,讓不同的小組進行自行選擇,隨后安排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該圖紙的建筑構造設計,使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將建筑方案與建筑構造相關知識進行緊密的結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提升。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明確所學習理論知識的用處,促進學生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也能夠使現階段的房屋建筑教學的客場改革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2.2教學環節注意新技術的融入
在如今的建筑行業發展的過程中,隨著人類社會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建筑過程中的技術在現階段也在不斷的革新之中。但是由于教材編寫存在著時間方面的限制,因此在教材編寫的環節可能會對實際應用過程中使用的建筑新技術進行遺漏。因此,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想要使房屋建筑學的課程改革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首先,當下的教學者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進行建筑行業新技術的講解,使學生在實際的理論知識應用環節不至于被快速發展的建筑行業所淘汰。在教師對教學的新技術進行教學的環節,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較為系統的培訓,同時注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將理論知識真正的應用于實際生活。例如,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以及課外出版物的使用,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建筑行業的新興技術有一個較為系統的了解,同時通過多媒體短片的展示讓學生明確新興技術的具體應用方式,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在理論和實踐應用兩個方面對新興的技術進行掌握和了解,促進現階段房屋建筑學整體課程改革的有效深化落實。
2.3在教學環節注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當前的建筑院校人才培養的實施過程中,建筑行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正是基于這一點,在現階段的房屋建筑學授課環節,教師應該注意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進行培養,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良好結合,促進房屋建筑學課程改革的快速貫徹落實。例如,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實際的建筑工地進行現場的觀摩,使學生在觀摩工程實際的環節對于墻面裝修、變形縫以及墻體構造等節點有一個較為系統的了解,同時讓學生結合所學習的知識對施工過程中應用某種技術(如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技術要素進行解釋。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現階段的學生在房屋建筑學學習的過程中對于理論知識有一個較為系統的把握和了解,從而使眼下房屋建筑學的客場改革能夠朝向健康的方向發展,提升房屋建筑學的授課質量。
3結語
在當前階段的房屋建筑學教學過程中,結合建筑構造對房屋建筑學課程改革的方向進行探究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必經之路。雖然在如今的發展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對于房屋建筑學的整體課程改革必要性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實際上現階段的房屋建筑學教學在建筑學構造與建筑學設計結合以及教師的授課手段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針對以上這一點,眼下的房屋建筑學教育人員應該從注意構造與設計的結合、注意新技術的融入以及注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三個方面進行房屋建筑學的課程改革,從而使現階段的房屋建筑學能夠得到有效的改革與發展,促進房屋建筑學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作者:方芳 單位:貴州師范大學材料與建筑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付穎,吳志強.《房屋建筑學》教學改革探索———處理好課程設計和建筑構造教學的關系[J].科技廣場,2010(10):169-171.
[2]王嘉琪,段旻,王秀振,等.應用型本科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改革[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3):157-158.
關鍵詞:房屋建筑;建筑設計;節能環保;可再生資源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房屋住宅設計進入了全新發展的時期,建筑市場一度繁榮。與此同時,建筑照明、取暖以及日常生活所造成的使用能耗也在連年增長,建筑能耗占到了社會總能耗的50%以上,能源浪費嚴重,房屋建筑急需進行節能設計。房屋建筑設計者需要對房屋屋面、門窗以及護進行重點的設計,減少室內熱量的流失,加強可再生資源在房屋建筑中的使用,最大限度的降低非可再生資源的使用。
房屋建筑節能設計的重要性
房屋建筑的設計、施工和使用是長期化、綜合性的動態工程,建筑的設計和施工涉及到建筑材料的選擇、建筑構造、暖通空調設計以及建筑施工等眾多因素,只有加強對眾多因素的協調,減少傳統能源的使用,建筑才能在滿足居住舒適性的基礎上更具時代性和節能環保性,房屋建筑節能設計意義重大。首先,房屋建筑在設計中應該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在綜合考慮施工場地氣候、地質條件和周圍建筑物的基礎上進行建筑設計,設計者需要樹立建筑壽命周期成本,打造綠色節能建筑。其次,建筑護結構熱工設計需要具備超前性,目前我國建筑護主要是使用的外保溫節能,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加大新材料的使用力度,尋求更加突出的節能效果。房屋建筑節能不僅僅是一項工作,設計者需要具備社會責任感,逐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加強對建筑的節能設計,減少能源的浪費。
房屋建筑節能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因素
1、合理選址以及外部環境設計。建筑周圍的土質、水質、氣候以及地形都影響著建筑的內部環境,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對建筑外部環境進行考察,合理確定設計和施工方案,確保建筑具備良好的微氣候環境,避免建筑施工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尊重生態平衡。在確定建筑施工位置以后,要根據建筑使用功能來設計建筑外部環境,通過樹木和植被的規劃設計來凈化建筑周圍環境,改善建筑周圍局部環境,達到遮陽和降噪的目的。
2、建筑體型和朝向設計。首先,建筑體型設計。建筑體型和面積的大小決定著建筑的能耗和散熱量,體型簡單的房屋建筑的節能效果較好,建筑熱量的交換量較小,設計者需要在考慮建筑使用性能的基礎上對建筑的體型進行確定,設計的過程中避免標新立異。其次,建筑朝向和間距影響著建筑的采光和取暖,設計者需要對建筑朝向進行綜合考慮,根據太陽入射角和日照來選取建筑合理朝向,盡量加大天然能源的利用。
3、建筑平面布置。建筑平面的合理布置可以使建筑獲得較好的節能效果,一般建筑的機房、管道井和電梯等可以設置在建筑的南側,有效阻擋日射,建筑門窗應該形成通風口,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建筑門窗要滿足建筑采光、通風、觀景和節能的多重需要,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盡量減小門窗面積,目前流行的落地窗并不能取得良好的節能效果。門窗在選擇上應該具備水密性、氣密性、保溫性和抗風壓性,門窗可以采用鋁合金窗或者是塑性門窗,使用三層玻璃、鍍膜玻璃和雙層玻璃來提高建筑的保溫性,實現建筑的節能。
4、建筑空間設計。建筑空間需要滿足建筑功能性要求,建筑可以進行豎向和平面分隔,改善室內采光、通風和保溫條件,實現建筑的節能。建筑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建筑的節能,對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更多的新型高效材料被逐漸的應用到建筑的施工中去。防水材料、保溫材料、隔熱玻璃和遮陽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建筑的整體節能,減少了室內熱量的流失。
三、房屋建筑設計中的節能環保問題
1、建筑墻體節能。建筑護結構是建筑內部熱量損耗的途徑,房屋建筑護結構包括了門窗、屋頂以及外墻,圍護結構的冷風滲透和熱傳導直接影響著建筑的能耗,良好的護結構可以減少室內熱量的流失,減少室內制冷和采暖能量。首先,建筑墻體節能設計,設計者在進行建筑外墻設計的時候,要盡量選用節能墻體,目前外墻保溫使用的技術主要是外墻外保溫和外墻內保溫技術,由于內保溫技術需要占用一定的室內空間,因此,建筑外墻外保溫的使用范圍較廣。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加強節能型墻體的應用,包括加氣混凝土外墻、內保溫復合外墻、夾心復合外墻和外保溫復合外墻等,其中加氣混凝土外墻主要包括了砂加氣和粉煤灰加氣兩種,砌體更加具有保溫性和節能性,而外保溫復合墻體也具有較好的熱穩定性,可以避免建筑冷橋的產生。設計者要提高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對建筑外墻的施工進行合理設計,建筑外保溫材料需要經得住風吹日曬,建筑保溫需要達到建筑規定的使用年限。
2、建筑門窗的節能。建筑門窗是建筑能耗較為嚴重的部位,設計者需要加強對建筑門窗的設計,減少門窗的耗熱。首先,設計者需要控制窗墻比,選擇合適的玻璃層數,在利用太陽輻射熱的基礎上滿足居室的采光環境質量,降低室內熱量的消耗。其次,設計者要選擇合適的門窗材料,選用金屬窗框和高效保溫材料來增加窗框的熱阻,選擇熱反射玻璃、吸熱玻璃、中空玻璃或者是低輻射玻璃,采用氣密條來提高外窗的氣密水平,提高型材的準確度、規格尺寸和尺寸的穩定性,增加開啟縫部位的搭接量,減少空氣滲透,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室內的空氣質量。再次,門窗開啟方式和相對位置的安排,通過百葉窗、窗簾、遮陽棚等可調節活動裝置的設置,減少太陽輻射熱,提高室內溫度,避免取暖造成的過度能源浪費。
3、建筑屋頂節能。太陽輻射很容易造成房屋建筑屋頂層的溫度過高,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加強隔熱層設置,通過植物的種植來改善環境。首先,倒置式屋頂設置,該種設計方法是在防水層上鋪設保溫材料,避免防水層受到太陽的暴曬,延緩防水層的老化,提高防水層的耐久性。其次,隔熱屋頂的設計。在房屋建筑屋頂上設置隔熱層,可以阻擋屋面吸收過多的輻射熱,增大屋面和空氣溫差,使屋頂吸收的輻射熱散發到空氣和環境中,提高建筑屋頂隔熱性能。再次,架空型保溫屋頂的設計,該種屋頂最外層是遮陽板,遮陽板下邊是空氣間層,通過風速將熱量帶走,增強建筑隔熱效果。此外,屋頂還可以種植一些綠色植被,通過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來實現太陽輻射熱的有機轉化,降低屋面溫度,但是植物的生長只適合弱風環境,設計者應該合理控制。
4、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首先,太陽能的利用。太陽能是資源豐富,無需運輸和可以免費使用的可再生資源,太陽能的使用不會產生任何污染,太陽能利用包括了主動利用和被動利用兩種,通過一定裝置的安裝可以實現太陽能與電能和熱能的轉化,被動式太陽能系統效率較高,前景廣闊,在天津、甘肅、內蒙古和新疆等地都得到了應用。其次,地熱資源的利用。近年來,我國多地加大了對地熱能源的開發力度,地源熱泵的使用年限都高達50年,設備運行不會產生污染,地熱能在房屋建筑中的應用可以改善能源結構,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房屋住宅設計進入了全新發展的時期,建筑市場一度繁榮。房屋建筑是能源浪費較為嚴重的方面,我國建筑能源消耗已經達到了社會總能耗的50%以上,能源浪費嚴重,房屋建筑急需進行節能設計。房屋建筑設計者需要對房屋屋面、門窗以及護進行重點的設計,減少室內熱量的流失,加強可再生資源在房屋建筑中的使用,最大限度的降低非可再生資源的使用。
參考文獻:
[1] 姜豐.淺談房屋建筑節能設計[J]. 科技資訊. 2012(10)
[2] 余剛,俞超.建筑設計中的節能措施[J]. 科技資訊. 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