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農業發展的方向及重點
時間:2023-08-31 16:22: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發展的方向及重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土地污染嚴重。傳統農業主要依靠農藥與化肥來保障農作物的安全生長,然而這種做法會加劇土壤污染程度。農藥中有很多的有害物質,包括重金屬在內,都是很難分解,而且會對農作物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對土地造成嚴重的破壞,導致土地的利用效果大大降低。
(2)耕地面積急劇減少。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加速了我國各地工業園的建設,其建設規模持續擴大,長此以往,我國可利用的耕地面積也日益減少,導致我國農業發展受到了一定制約,很容易引起生態失衡。
(3)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由于我國部分農民文化水平不高,其對先進農業技術的掌握程度較低,對于生態環境保護不甚理解,他們認為農業的發展就是以農作物產量的高低來決定,只有產量上去了,農民的生活水平才會有所提升,殊不知,正是這種錯誤觀念,導致我國農業發展相對緩慢,導致我國農業生產帶來的污染越來越嚴重。
(4)水資源相對短缺。我國工業的急速發展導致地下水開采過度,導致我國農業灌溉用水相對缺乏,部分地區采用了大水漫灌方式,不僅無法解決水資源相對短缺的問題,還浪費了大量水資源,給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2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問題
(1)分散化小規模的生產經營模式。我國農村勞動力人均擁有的土地耕種面積大約為0.28hm2,小規模發展無法滿足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一方面,小規模的農業經營方法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土地的生產效率低下。另一個方面,小規模經營的收入也極其微薄,農民無法使用生態農業技術,難以擴展土地規模。此外,小規模經營的形式導致農戶可以隨意使用農業生產資源,生態農業技術無法深入其中進行普及。
(2)農業生產者的經濟偏好。對于小規模經營的農戶來說,獲得經濟效益是首要目的,所以,在生產的過程中,經濟偏好起到了引導農戶生產的重要作用。農戶在農業生產中,不僅是一個生產者,而且還是一個消費者,從生產者的角度來看,農民必然通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出的方式來最大化自己的收入。由于當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還不盡完善,農產品產量的提高意味著收入的增加。由于尚未全面普及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態農業生產技術,農民更加偏向于提升農產品的產量,依靠這種低效率的方式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3)支持力度不夠。當前,我國政策在生態農業發展方面尚未大面積、大范圍落實,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生態農業不論在科技研發方面,還是政策支持方面,都稍顯滯后,特別是在我國的邊疆落后地區,還無法有效地向農戶提供種養殖技術、病蟲害防治以及動物疫病防疫等方面的服務,忽視土地、水源等自然資源的科學利用,破壞日益嚴重,最終導致導致生態農業發展障礙重重。
3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
(1)增加生態農業資金投入,形成產業化規?;?。要建設一批功能齊全、服務配套、機制靈活、催生產業的國家級科研孵化平臺,融合。聚集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和高端技術。一是以農業科學院為主體,聯合國外有關科研單位,建設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現代農業研究院,集成農業科技資源,承接國家級創新團隊和重大項目,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建成農業科研基地、人才培育基地、成果轉化基地、國際合作基地。二是繼續推進中科院生物技術中試研發基地建設,新建生物活性肽研發中心、分離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海洋藥物企業重點實驗室,孵化東營市的高新技術企業,引進和建立穩固的高層次研發團隊。三是打造農業專利數據庫,致力于發展成國際性的農業專利技術、科技成果搜索、查詢、導航專業平臺,促進農業科研技術的進步,避免低水平重復科研和專利侵權。培育發展“第六產業”,塑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按照“圍繞一個目標、搭建三個平臺、培育三個體系,強化兩個保障”的總體發展思路,培育發展信息公共平臺和文化公共平臺支撐下的一二三產融合的第六產業。
(2)健全生態農業服務體系,實現專業化全面化。要突出要素聚集、功能配套,采取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方式,通過市場化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機制,吸引聚集國內外創新資源,建設示范帶動能力強的區域性創新創業平臺,打造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創新源、服務源、輻射源。以根本性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方式為主攻方向,以支撐中國現代農業健康發展為目標,依托每一個區域的生態、農業、資源優勢,搭建專業特征明顯、應用方向具體的綜合科研創新平臺,吸納世界優秀科技資源與人才,重點針對現代農業研究、原生地野生種質資源保護與優秀品種創制、無生態功能未利用土地的生物改善、農業智能設施裝備開發等方面展開深入的研究和攻關,加快發展我國農業科技,增強我國生態農業的科技實力。在農產品、生產流程過程中,要積極采取互聯網信息技術,結合使用當前先進的云計算技術,推動農業物聯網電商平臺建設;加快現代農業信息技術在設施蔬菜、特色林果、設施水產、設施畜牧生產基地中的應用,營造農產品生產的訂單交易與訂單轉讓環境,創建優質安全信譽品牌,培育農產品期貨交易環境與現代市場,創造新型農產品交易融資工具,試點特殊農產品交易模式,構建以電子商務為主導的互聯網經濟格局。
(3)推動生態農業技術創新,實現科技化、技術化。關注世界生態農業先進科技,圍繞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強大自主創新和科技研發,在農業生物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設施農業技術重點研發領域,充分體現學科交叉、技術集成、全球一體、資源高效利用和科技產業化,使農業科技成為農業現代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進一步將國際國內技術、人才等科技要素進行融合,明確科技創新源建設、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提升市場對技術研發各方面的引導,保證研發的方向、路線、價格等要素科學合理,努力形成資本技術融合、技術成果轉化通暢、服務配套完善的科技創新服務環境。
(4)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通過重點建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合作共建產學研基地、中試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研發中心、院士專家工作服務站、博士后流動站等,完善政府、院所、企業產學研緊密結合機制,建立各類技術創新聯盟。通過無償資助、貸款貼息、融資擔保和投資入股等方式支持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支持企業專業性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開發項目。增加企業研發機構在研發資金方面的投入,依靠科技創新獲得更高的成果轉化效益。
4結語
關鍵字:濱州市 現代農業 發展
一、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現代農業的概念和特點
現代農業是相對于傳統農業而言的,建設現代農業的過程,就是改造傳統農業,不斷發展農村生產力,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過程?,F代農業的核心是科學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約化,目標是產業化。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具有四個特點:一是突破了傳統農業主要從事初級農產品生產的局限性,實現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生產,使得農工商的結合更加緊密;二是突破了傳統農業遠離城市或城鄉界限明顯的局限性,實現了城鄉經濟社會一元化發展、城市中有農業、農村中有工業的協調布局,科學合理地進行資源的優勢互補,有利于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組合;三是突破了傳統農業部門分割、管理交叉、服務落后的局限性,實現了按照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村生產力發展要求,建立一個全方位、權責一致、上下貫通的管理和服務體系; 四是突破了傳統農業封閉低效、自給半自給的局限性,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實現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農產品貿易國內外流通。
(二)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意義
發展現代農業,既要重視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更離不開政府的引導、支持和服務。各級政府部門將認真遵循現代農業發展規律,明確目標,科學定位,積極發揮好指導和服務的作用。本文以濱州市為例,對全市現代農業發展現狀進行調查,通過調查研究,掌握地方政府在現代農業項目發展起到的作用,對調查數據及問題進行分析,找出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下一步發展方向。通過上述資料分析,結合當前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政策來探討今后政府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舉措,重點探討政府政策引導與市場調控相結合的問題。
本文結合當地工作實際,在當前現代農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思路對策方面具有較大的學術價值,做出了符合實際的意見建議,對于下一步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提升農業現代化具有較大的現實價值。
二、濱州市現代農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濱州市農業工作緊緊圍繞“三農”工作,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實施林水會戰工程,推進渤海糧倉示范區項目,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430家。2015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到12691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9.7:50.3:40.0,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2%,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1.1個百分點。黃河三角洲(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取得新進展,沿黃現代農業示范區成功創建省級示范區。農機深松耕作和機采棉示范區進一步擴大。農業基礎建設持續加強,林水會戰新增造林19萬畝,完成水利工程512項。種養結構不斷優化,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30億元,增長4.4%。農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糧食生產實現“十三連增”,達到“噸糧市”標準,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瓜菜菌總產達到1626萬噸,被評為“中國蔬菜第一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三品”認證數量分別是2010年的2.4倍和7.7倍,農業機械化率提高11個百分點。
(一)現代農業項目多點開花。濱州加塊發展現代農業,糧食總產達310萬噸,增長1.5%,在全省率先整建制推行糧食生產“十統一”社會化服務,通過統一耕地、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除草、統一收割等實現科學化種植,促進了糧食穩產高產。抓好“渤海糧倉”示范區建設,去年已突破25萬畝,小麥最高畝產達517公斤,實現了鹽堿地種植小麥的新突破。濱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獲科技部正式批復建設,全市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達到2個,沿黃生態高效現代農業示范區建成各類標準化基地115個,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三品”認證66個。
(二)農業扶持力度加大。資金投入繼續加大,2015年全市安排3000萬元資金用于農業龍頭企業的升級改造;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農業龍頭企業和種養大戶參展參銷、設立銷售窗口等促銷活動;安排400萬元資金用于新組建示范性農產品行業協會;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綠色、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安排100萬元資金用于補助、獎勵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項目論證和申報及對獲獎企業的獎勵;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發展新型農機具、動物疫病的防控等獎勵;安排貸款500萬元用于農業生產資料的季節性收購和儲備和補助扶貧開發項目建設;安排500萬元資金用于農村勞動力重點是被征地人員的素質培訓工作,確保全年完成1萬人的素質培訓任務。
(三)現代化科技強力支撐。實施了科教興農戰略,提高優勢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強優勢農產品的種子工程建設?;ɑ?、水產養殖等主導產業要積極引進、試種、試養各類新品種,良種繁育示范基地建設完成6處,優良品種推廣步伐進一步加快。加強與中國果蔬研究院、山東農業大學等著名學校和科研單位的合作,全市在綠色優勢農產品發展、優勢農產品保鮮技術和精深加工技術等方面有了突破性進展。
三、國內外農業發展成功經驗
近年來,現代農業的發展與研究,已成為當今世界上非常熱門的話題。在國外,美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家都對現代農業發展有各自的發展研究,也都有成功之路。
(一)重視農業的安全生態發展。生態農業是21世紀世界農業的主導模式,生態農業得到廣大消費者、政府和經營企業的一致認可。
(二)推進現代集約農業發展。以色列的資源節約型和生產要素密集型。以色列政府為使有限的土地得到高效的利用,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國情和氣候特點的農業發展戰略及政策,避開生產需要大量光照和生產銷售價位低的禾谷類作物,充分利用地勢平坦、牧草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奶業、畜牧業和附加值高的園藝作物,通過補貼政策和信貸政策,鼓勵發展重點領域和產業“快速增長”,出口創匯;加強水利工程和環境保護的建設,使以色列農業能夠高效持續發展。
(三)推行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美國的規模化、機械化、高技術化模式。美國政府的農業政策主要是為了彌補市場調節功能的不足,減少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對農業的影響。政府通過休耕計劃、農作物保障計劃等來保護和穩定農業;通過建立健全法制,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指導農村和農業發展的法律體系,維護市場秩序,保護農民的正當權益,保證交易正常進行;通過國家稅收、補貼、價格干預、信貸管理以及產量定額分配等手段,對農產品市場與農業內部資源配置保持有效調節。
安徽蕪湖的“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蕪湖市積極貫徹互聯網+行動計劃,創新工作體制機制,推進互聯網與農業融合發展,加快互聯網+農業信息化設施建設。全市已累計投資17億元,用于城鄉基礎光纖環路、3G、4G網絡建設。 20M光纖延伸至所有自然村,率先在全國建成“全光網城市”。推動農業經營主體“觸網”,通過資金補助、稅費優惠、土地供應等扶持政策,引導和鼓勵農業經營主體“嫁接”互聯網。安徽三只松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015年銷售額突破25億元,發展成為中國銷售規模最大的食品電商企業。打造“互聯網+農業”平臺蕪湖板塊。 “淘寶特色中國·蕪湖館”已聚集網商500余家,2015年銷售額突破7億元。蕪湖縣建成淘寶村級服務站65個、京東蕪湖縣服務中心合作點305個。積極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產品生產企業進網入駐“郵樂農品”、“聚龍e購”等電子商務銷售平臺。開展網上“美好鄉村”、“活地寶”本地生活、數字蕪湖小鎮及鄉村等平臺模式建設推廣,擴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電子商務占比率。
四、濱州市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本身存在的問題。
1、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有限。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要條件,也是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部分?!笆濉逼陂g,濱州市加大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了對中低產田的改造力度,但是基礎設施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
2、農村土地流轉滯后。由于受國家土地管理體制的約束,造成土地規?;潭鹊?。我國土地資源配置方式仍以非市場化為主,在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經營權制度之下,農民以戶為單位各自從事農業生產,完全忽視了農村土地本質上仍然是集體所有這一事實,尤其是在國家全面取消農業稅、實行農資補貼、良種補貼等惠農補貼政策之后,廣大農民群眾幾乎把土地當作私有財產,惜土情結更為突出,完全沒有集體所有、充分結合的概念,加上政府未及時出臺鼓勵農用地流轉的有效制度,很大程度的上制約了土地規模化生產經營的發展。
2015年,濱州市土地流轉面積56.5萬畝,同比降低29%。從流轉形式看,轉包31.9萬畝,轉讓5.5萬畝,互換1.5萬畝,出租12.1萬畝,股份合作2萬畝,其他形式3.5萬畝。從流轉去向看,流轉入農戶的18.9萬畝,流轉入合作社的10萬畝,流轉入企業的22.1萬畝,流轉入其他主體的5.5萬畝。相對而言,農村土地流轉相對滯后,農民積極性不高。
3、農業項目規模小、數量少。濱州市與發達地區相比大塊頭、有實力的農業項目數量少,農業項目的總體規模不夠大。按農業部門數據,濱州市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30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總數達到381家;僅有4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53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雖說近幾年通過多方努力,農業結構已逐步優化,初步形成了幾大優質產業,但總體上產業規模偏小,再加上受傳統農業影響,農民思想觀念仍較落后,缺乏應有的創造性和主動性,也缺乏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應有的超前意識、競爭意識、風險意識、品牌意識、精品意識、市場經濟意識和創大業意識。雖然全市農業品牌有了一些,但目前還沒有一個真正打得響的品牌,能代表全市的形象。品種的多亂雜、產業的小而全,無疑影響了主打產業的規模發展。
4、農業項目見效慢、效益低。農業項目不僅受自然條件的約束和限制,而且受勞動力狀況、財力、物力等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農業項目建設和資金回收期較長,農業生產項目建設周期是由農業生產的生長周期所決定,并且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不可預見性。
(二)農產品市場存在問題
1、農產品價格低。農產品價格指數呈逐年持續下跌趨勢。隨著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大幅度提高,農產品供求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使得農產品區域性、結構性過剩,價格持續走低,出理農產品賣難、增產不增收,甚至增產減收的現象層出不窮,造成農業對農民收入增長的貢獻逐年減少,嚴重打擊了農民種養植積極性,影響農民農業人均收入。
2、農產品銷路不暢通。盡管濱州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取得了很大成果,但與建設現代農業的目標和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矛盾和問題依然存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缺乏市場信息收集,以及不具備產品深加工能力,農產品多以“原始形態”上市,農產品附加值低,缺少“從農田到餐桌”的高層次和完整的產業鏈條,存在著農產品加工比利不合理,高精尖深加工占比小,農產品加工值低。如現代農業要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在80%以上,農產品商品化率95%以上,而目前濱州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農產品商品率都還存在很大差距。例如:沾化冬棗、陽信鴨梨等農產品,銷售市場十分不景氣,連續幾年出現產品滯銷。2014年全市棉花滯銷,棉企不收購、棉花價格大幅下降,群眾收入大大降低。
3、農作物進口市場沖擊大。近年來,進口農產品占國內農產品市場份額日益增大,對市場供求關系與價格的影響和引導作用逐漸增強,而且影響逐漸從大豆、白糖、稻米等品種,向棉花、玉米、小麥、油脂等市場擴展蔓延。農產品市場全球化進度在不斷加快,在當前國內部分農產品價格偏高、質量偏低的背景下,國內市場對進口農產品的需求較強。這也是近年來我國農產品進口數量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與國內農產品價格和質量相比,進口農產品優勢明顯。2015年以來,國內棉花現貨價格一度比配額進口棉花成本高6000元/噸,進口白糖成本較國產糖現貨價格低1000—3000元/噸,從越南等國進口的大米成本較廣西、江西、湖南等地大米現貨價格低200—500元/噸。
(三)農業政策存在的問題
1、農業項目發展導向不夠明確。發展現代農業的思路不夠清晰,對現代農業示范建設缺乏明確定位,對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尚未明確現代農業建設的總體思路,項目建設缺乏規劃的統籌指導;示范項目的建設范圍和領域還需進一步拓展,部分示范項目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還需進一步增強。傳統模式的生產經營是導致濱州市農業經濟現代化發展較慢的直接因素。
2、農業扶持政策比較寬散,扶持分量不夠利用外資質量不高。扶持政策目標導向不夠清晰。主要是多項目多導向、項目導向出現遞減和變化。另外,良種補貼也兼有生產激勵目標導向,糧食直補也兼有收入支持目標導向。這些不同目標導向的補貼項目歸并在一起綜合發放,很難體現各自的專有導向。
四、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一)用好上級扶持現代農業政策
1.明確現代農業發展方向。準確把握現代農業示范項目的基本定位。開展現代農業示范項目,主要目的是通過項目建設,探索濱州不同縣區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發展道路和組織方式,使之成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方式。
2.認真落實上級惠農政策。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積極調整支出結構,切實加大強農惠農資金投入。確保強農惠農政策真正惠及廣大農民群眾,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資金監管,確保涉農資金管好用好。針對惠農項目進行重點檢查。著力健全監管機制,采取不同的檢查方法先后對種糧及良種補貼資金、家電下鄉補貼兌付資金及村級轉移支付資金等,從政策制度落實、項目申報審批、資金下達、撥付和使用等環節,對強農惠農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專項檢查,重點檢查和糾正強農惠農資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強農惠農政策的有效落實和資金效益最大發揮。
全面推進農村集體各類產權確權頒證,認真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歷史遺留問題,實現農村所有耕地確權頒證全覆蓋;按照國家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通過法律形式將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原則、方針、程序、合同規范、監督管理等固定下來。
3.政府做好政策制定和調控。政府在促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形成中承擔著兩方面的責任,管理與服務。必須處理好政府與市場、農民的三者關系,在確定農民和農業企業發展現代農業的主體地位的前提下,正確界定政府的職能。
各部門實施在現代農業建設的具體目標和責任,各級政府提高社會成員各方面參與現代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分工協作、共同推進,建議地方政府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包括加強對農業的支持,促進現代農業結構調整,配置和管理基本公共服務資源。
4.政策落地要結合各地實際,因地制宜。立足于濱州實際,實行差異性發展規劃,做好規劃工作,具體編制好各縣區的現代農業建設規劃。要因地制宜確定現代農業示范項目建設的重點。要在規劃的指導下,圍繞當地優勢和特色,堅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地確定建設重點。
5. 以產業基地建設為基礎,以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專業村建設為重點,形成以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為載體、專業村為支撐、產業發展基地為基礎的農業主導產業結構布局,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現代農業建設水平。
(二)應對好農產品市場競爭
1.加大市場調控力度,穩定農產品市場。完善流通體系,建立完善的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建立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中心,以產地市場為骨干,以市場中介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為紐帶,以大中城市直銷直供市場為補充的農產品銷售網絡,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通過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通過各種形式的產銷對接來降低農產品價格。對“買難”有一套辦法,包括信息引導、供應鏈采購等,對“賣難”也有一些措施,包括農超對接,農業和加工企業對接等。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服務主體,有序發展土地集中型、專業合作型、統一服務型等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2.探索“互聯網+農業”發展模式。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科技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率。統籌做好“互聯網+”發展規劃,研究制定相關的政策意見,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深化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提升綜合服務水平
1.支持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是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以農戶為主體的主要組織形式,農業合作組織作用的高效發揮,對于提升農產品質量、提高農產品市場化程度、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起著決定性作用。目前,濱州市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建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也有問題與不足,具有一定規模的合作組織數量少,大部分合作社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夠,產值小,不具備規模經營的能力。部分合作組織運作不規范,缺少系統的管理制度和合作社章程,有的合作社即使有制度也不規范,或者在操作過程中不按規章制度辦事。還存在合作意識不強的問題,缺少行業內以及行業以外的合作概念。
2.培育適應“三農”發展的新型農民。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面對新形勢發展的需要,要不斷注入新的技術力量,來充實技術推廣隊伍,才能滿足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需要。農業技術推廣網絡和隊伍是科學技術轉化為農業現實生產力的主要載體,也是提高農民素質的重要途徑。
總 結
本課題在廣大學者論述的基礎上,以濱州市為例,進一步探索研究現代農業發展的制約瓶頸。尤其是提出了受有關土地政策制約影響了土地流轉,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充分借鑒了國內外先進的發展經驗。美國、荷蘭等國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因地制宜,實事求是,通過詳實的數據和典型的案例分析,進一步論證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和前景。本課題提出的措施建議,對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實現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化道路?!钡哪繕硕ㄎ痪哂兄匾耐苿右饬x。
參考文獻
[1]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的意見 魯政辦發〔2012〕25號《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報》 2012年10期
為加快我市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整合財政性資金,進一步加大支持農業發展的投入力度,加快發展現代高效農業;進一步完善財政支農資金的管理,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依據《關于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及上級有關文件要求,經市政府第11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對我市的農業發展基金的使用、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一、農業發展基金管理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發展優質現代高效農業的各項政策,積極籌措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按照保證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安排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民間資本、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投入“三農”,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步伐。加強資金管理,確保專款專用,提高使用效益,積極推進農業向專業化、產業化、集約化方向轉化,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本意見適用于市本級財政每年用財政性資金設立的農業發展專項基金(含現代農業發展獎勵扶持資金)。
三、農業發展基金的補貼對象及內容。補貼對象:是指符合市委市政府關于我市加快發展優質、高效、現代農業的各項政策規定的各項目實施單位和個人。補貼內容: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設施農業生產、產后加工處理設備、規模畜禽養殖、新型農機具推廣、科技示范推廣、農產品質量建設、農村綠化造林及有關涉農服務體系建設。補貼標準:根據省市有關規定,在全年農發基金總額以內,結合我市實際,對不同類別的項目內容,按照不同標準進行財政資金補貼。
四、農業發展基金補貼項目的申報。年初,項目申請單位、個人應認真對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發展優質、高效、現代農業有關財政扶持政策的規定,并結合相關項目實施細則、考核管理辦法,以及農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項目補助辦法等相關規定,選擇符合補貼要求的項目向財政和農林、農機、水利、農發等相關部門進行申報,同時提供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申報書及必要的附件。市財政局會同農林、水利、農發、農機等部門對項目立項進行初審確認(必要時也可委托中介機構進行評審),編入項目目錄報市政府分管領導審批。對有投資主體投入,符合我市農業發展規劃的農業園區項目,逐步推行“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試點。對產業特色明、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運行機制好、符合我市農業總體規劃和布局的示范園區和農業龍頭企業優先立項。
五、農業發展基金項目的核定。市財政局根據農林、水利、農機等部門收集上報的補貼項目、地方配套資金、有關單位涉農服務資金需求進行匯總,依據有關政策規定在財政預算安排的資金額度內進行基金使用計劃編制,報市政府分管領導審批后確定。基金使用計劃實行一年一定,原則上項目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更改。
六、每年農發基金中預留一定數額的資金,用于集中財力支持重點農業項目建設及重大農業災害、突發疫情的處置。具體項目和補貼金額由分管市長召集財政、農林、水利、農機等部門研究確定。
七、農業發展基金的使用和撥付。根據年初項目資金的安排計劃,項目實施完成后,市財政局會同有關部門對項目進行考評驗收,結合對項目的考評驗收意見,下達補助資金,并由市財政局將補助資金撥付到項目實施鎮(區)財政所或項目實施單位和個人。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不準擅自調整項目資金使用范圍,確需調整的,必須按規定的程序重新報批。嚴禁任何單位和部門截留、擠占、挪用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需要實行資金報帳的實現財政報帳制管理。
八、農業發展基金的監督和管理。市財政局及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業產業化發展資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對項目單位和個人不按規定使用資金的,市財政可停止撥付項目資金、限期整改或中止項目執行、并收回項目資金。
【關鍵詞】互聯網;農業;電子商務本文系2017年度遼寧省社科聯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立項課題:遼寧“互聯網+”鏈接農業發展對策問題研究(項目編號:2017lslktyb-109)的階段性成果。
一、互聯網促進農業發展文獻綜述
(一)互聯網與農業發展結合研究
當移動通信技術、計算機、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在農業領域廣泛應用,原本在農業領域分散的線下銷售模式與原手工粗放式生產轉向線上銷售與智能化生產,信息、網絡和高科技慢慢融入農業的整個產業鏈條,包括產、供、銷等多個環節,并且帶動IT設備、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大數據信息服務等產業鏈條的全面升級。在互聯網對農業信息傳遞功能方面,汪雷、汪衛霞(2010)以信息不對稱理論為基本分析工具,通過重點分析農業信息的傳播內容、傳播途徑等方面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了我國農業信息不對稱問題導致農業信息傳播滯礙的原因與機制[1]。嚴方(2006)、李志達(2011)、李亮(2013)對“互聯網+農業”信息利用現狀、存在問題、解決方案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2][3][4]。從以上學者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互聯網+農業”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應當首先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同時調動企業、社會、政府的參與,拓展“互聯網+農業”發展模式,從而打開農業經濟發展的新篇章。
(二)互聯網促進農業發展對策建議研究
在利用互聯網促進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方面,朱鏈萍、張建華、王澤天(2015)等學者從定性層面做出了探討,從“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支農”“互聯網+耕地寶”的多種模式出發,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5][6][7]。趙愛雪(2015)提出農業“互聯網+”行動方向[8]。萬寶瑞(2015)認為互聯網滲透到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自然會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作為政府首先應該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給予資金支持;其次在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方面,要注重物流、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建設;最后在提升農村信息水平和農民互聯網應用能力的基礎上,將農村基層應用互聯網與農業現代化連接起來,將信息化滲透到農業政務管理、農產品銷售、農業生產等各個環節[9]。從眾多學者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利用互聯網促進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要結合本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從政策支持、頂層設計、互聯網金融、大數據開發、電商平臺等多個角度來探索互聯網促進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二、互聯網促進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比較落后
互聯網與農業的結合首先體現在信息技術方面,但是我國農村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和普及率卻不盡人意。首先,互聯網技術并未徹底改造農業生產環節以提高生產率。其次,互聯網技術并未運用于農業生產過程中品質監督和管理過程。最后,互聯網技術并沒有將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各個環節打通并整合成精煉而完善的產業鏈。
(二)農村信息技術人才匱乏導致農民積極性不高
農村教育資源缺乏,對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農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學習理論知識的能力有限,專業素質有待提高。農業從業人員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較慢且農民對于“互聯網+農業”潛在價值和發展前景沒有正確的認識,因此對于互聯網促進農業發展的認識不夠深刻,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三)“互聯網+農業”的相關配套服務發展滯后
完備的物流體系和金融支持是農村“互聯網+農業”發展所必備的條件。而目前大部分農村地區發展所需的農村物流、金融服務等跟不上,如目前農村物流已經實現縣城和鄉鎮全覆蓋,但是絕大多數行政村還沒有物流點,“最后一公里”問題嚴重,農民網上經營農產品銷售面臨發貨難問題。金融服務上更落后,目前大多數銀行只在縣城有網點,在鄉鎮只有農村信用社或者農業銀行,而且大多數網點并沒有自動存取款的ATM機,金融服務跟不上,影響農民的網上交易。
三、互聯網促進農業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互聯網+農業”發展的頂層設計
用互聯網思維構建現代農業發展新體系“互聯網+農業”的本質是將互聯網技術和思維全面融入農業經濟發展的全過程,而不是互聯網與農業的簡單拼接,是一個漸進的、動態的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頂層設計、分階段推進。因此,必須從全國層面加強和完善“互聯網+農業”的頂層設計,制定“互聯網+農業”的發展戰略規劃,從基礎設施、專項應用和服務體系等方面入手,明確入手環節、支持重點、推進措施,用互聯網思維方式,將互聯網有機融入現代農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對“互聯網+農業”發展的建設任務進行合理布局和優化配置,形成全國統籌布局、部門協同推進、各市分類指導的“互聯網+農業”發展新體系。
(二)加強網絡覆蓋面,注重發展延伸
要發展農村互聯網,首先,是要對互聯網金融進行全面覆蓋,考慮到目前互聯網金融的覆蓋速度,傳統互聯網金融還需要發揮主力作用,要不斷地投入,并且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培養、發展農村金融的主體,并且還要向相對落后的地區進行推進、延伸等,要更大程度地發揮傳統金融的作用,增加其規模,有利于將來傳統金融向互聯網金融的過渡,擴大金融服務的范圍,為將來的農村互聯網金融打下基礎。
(三)利用互聯網打通農業各個環節
農村基層應根據本地區的特點,把自己本地區的優勢與農村現代化建設連接起來,將互聯網滲透到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各個環節。農業只有把金融、物流、銷售各個環節都打通,搭建電子商務平臺,給予參與的農戶以政策、資金的支持,以促進當地互聯網行業和農業的相互協調發展,才會促進我國現代化農業的建設。
作者:李宏暢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汪雷,汪衛霞.基于信息不對稱的現代農業信息傳播體系構建[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0(7):97-100.
嚴方.互聯網上農業信息資源的整合、利用與管理研究[D].湖北:華中農業大學,2006.
李志達.基于互聯網的農業專家系統發展研究[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1(6):135-136.
李亮.農業個性化門戶服務模式研究與實現[D].陜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朱鏈萍.互聯網金融優化農村支付環境路徑選擇[J].金融經濟,2015(10):62-63.
張建華.互聯網金融對農村信用社轉型發展的啟示[J].吉林金融研究,2015(4):43-45.
王澤天.互聯網金融下的農村金融發展策略調整[J].吉林金融研究,2015(7):40-42+54.
關鍵詞生態農業;建設;現狀;問題;建議;安徽涇縣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態質量和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健康消費、綠色消費正成為人們的消費主流。發展生態農業,不僅能夠解決長期以來粗放的農業生產方式帶來的資源短缺、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2004年涇縣被列為省級生態農業建設示范縣。經過幾年的建設,涇縣生態農業有了一定的基礎,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一些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還有待解決,需進一步完善措施,加快發展。
1涇縣生態農業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涇縣縣委、縣政府非常關注生態農業發展,確定了“生態立縣”的發展目標,2005年11月,《涇縣生態農業發展總體規劃》通過省農委組織的專家組論證,2006年4月涇縣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批準實施,從制度上保證了涇縣生態農業建設的實施,使涇縣在生態農業建設工作中呈現出了認識上逐步統一、治理上逐步科學、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農產品質量穩步提升
以農業標準化生產、農業投入品監管、生產環境和農產品質量跟蹤監測等環節為重點,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行動”,對農業面源污染進行綜合治理,通過嚴禁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推廣平衡施肥技術、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病蟲草綜合防治技術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強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為2006年的295kg/hm2,病蟲綜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農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規?;笄蒺B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縣建成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15個,面積1.7萬公頃,其中2666.7hm2茶園被授予全國綠色食品(茶葉)原料生產基地達標縣,有16個農產品取得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質量認證。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農產品產地編碼卡試點,制定農產品生產技術及操作規程9部,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年均抽檢樣品500份,合格率97%。
1.2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通過實施“國家公益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長江防護林工程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全縣林業用地面積達到14.2萬公頃,有林地總面積12.8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5%;圍繞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完成綜合治理面積3800hm2;制定實施了《涇縣土地資源利用發展規劃》《涇縣礦產資源利用規劃》,對無證開采礦企業實行了關停并轉,涇縣的礦產資源和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1.3畜牧業和農村沼氣建設發展加快
畜牧業作為我縣農業發展的支柱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2005年涇縣畜牧業總產值達到3.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0.5%,農村沼氣新能源建設日新月異,至2005年底全縣共建沼氣池586口。新農村建設示范村16個,其中查濟(星吾公)村被列為農業部鄉村清潔工程建設示范村,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在全市處領先地位,綜合利用率達到49%,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民生活質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龍頭企業成為引領生態農業建設的典范
一批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農業企業開始涉足生態農業建設,為生態農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如以種、養、加為一體的安徽祥泰公司,開發荒山荒坡種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產加工、生豬養殖、沼氣建設和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園。
2存在的主要問題
涇縣生態農業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一是破壞生態的現象依然嚴重,部分基層干部群眾生態意識、責任意識不強,化肥、農藥使用嚴重超標,亂砍濫伐林木、亂占濫用林地資源的現象屢禁不止。二是體制不順影響生態農業發展。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由于涉及多個部門,工作上缺乏協調,職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態建設投入不足,雖然縣財政在生態農業建設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
3對策與建議
生態農業建設能夠實現農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功能,代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根據建設要求和發展方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
《涇縣生態農業發展總體規劃》己批準實施,要嚴格按照規劃目標組織實施,減少隨意性,做到整合資源、統籌發展。要建立生態農業建設專門機構,明確職能部門的責任,加強對生態農業建設的指導和監督,做好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形成生態農業建設的強大合力。
3.2拓寬融資渠道
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證財政預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場規律,發揮政府投入的導向作用,采取財政貼息、投資補貼等手段,引導社會資金,投資生態農業,逐步形成政府投資為導向,農民與企業投入為主體,信貸投入為補充的市場化、社會化、多元化的生態農業建設投入新機制。
3.3抓好示范點建設
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在點上求突破,在質上求提高,要以點帶面逐步推廣。結合涇縣的環境特點,重點做好生態農業示范園區試點建設,開發觀光農業,完善服務功能。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生態農業建設中的示范帶動作用,為生態農業建設的整體推進提供經驗。
3.4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生態農業建設的根本,也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然要求。根據我縣的特點,要把發展沼氣建設作為農業循環經濟體系中的關鍵環節來抓,圍繞沼氣建設,推進農業結構優化調整,大力引導畜牧業的發展,推動種植業由二元種植結構向三元種植結構轉變,推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豬-沼-茶(糧、蔬、果)等生態循環模式,促進農業資源的綜合利用,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讓農民在生態鏈條中增效。
[關鍵詞]吉林省 農業生產 綜合能力 評價指標 構建原則
[中圖分類號]F3 [文獻標識碼]A
現代農業生產能力評價指標構建的新原則要結合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構成的主要因素,全面、系統地進行評價指標的構建,客觀反映出農業生產的未來發展潛力。評價指標構建以客觀、整體行為原則,評價指標要素包含資金、政策、生產資料方面要素的同時,要體現能源、肥料等方面科研工作的評價,進而促使評價指標關注農業生產能力發展的可持續性,為當前吉林省農業生產能力發展提供系統的信息回饋。
吉林省農業生產能力評價指標構建現狀
當前吉林省農業生產能力總體性評價指標的構建現狀,反映出兩方面不足:一是以產量高低片面評價農業生產綜合能力;二是未來發展潛力在評價指標中得不到充分體現。農業生產效率決定著農業發展的速度與質量,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影響農業產量的高低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均產量的高低情況,可以客觀反映出農機科技、農業經濟發展前景及未來發展進程。在當前吉林省農業生產能力評價指標要素的總體構建中,針對農業產量的整體性評價指標構建較為具體,包括耕地合理開發、耕地土壤狀況等方面,但欠缺人均耕地生產總量的切實評價。對未來發展潛力的評估在評價指標的構建中依然存在相應的漏洞,需要進一步的協調、彌補,導致吉林省農業生產能力評價缺乏客觀、公正的評價視角。該評價指標的要素構建主要圍繞土壤改良單方面構建評價指標,缺乏農業科技的研發、農業扶持政策的應用、農業生產資料的再生、研發與應用等多方面評價指標。
吉林省農業生產能力評價指標構建新原則
第一,以客觀視角為中心,評價指標的深層次擴充。目前吉林省農業生產能力評價指標的構建方向主要體現兩方面特點:一是評價方向、評價的側重點缺乏創新,評價指標的構建深層次探索能力不強;二是評價指標的創新構建圍繞的側重方向依然是生產總量及相關影響因素層面,缺乏不同維度的客觀探索。區域耕地糧食生產保障能力是指區域耕地對綜合食物安全所需糧食的保障程度,受區域耕地資源和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影響,科學評價區域耕地的糧食生產保障能力及存在風險,對于解決綜合食物安全問題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應將政策調控、資金投入、科研成果、科技研究等相關要素作為評價指標構建的新重點,結合政府政策調控分析并得出對今后農業經濟增長產生的影響。通過資金投入以及科研工作取得的成果,判斷吉林省農業發展實力以及發展水平,為當今農業生產能力的全面發展提供重要的依據。在科技研究與應用層面反映出當前吉林省農業生產的發展動力,評價結果中反映農業科學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的整體現狀,映射出提升農業生產能力的主要因素。
第二,強調整合主體性因素,評價指標構建多元深化。吉林省作為中國糧食大省,素有中國“糧倉”的美譽,糧食生產總量位居全國前列,客觀反映出我國農業發展進程。當前吉林省農業生產評價指標構建,應全面反映出當前吉林省農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在評價指標構建的主要因素中確立主體性因素,進而積極拓展評價的對象與主體,評價結果從微觀角度反映出存在的優勢與不足。在評價指標的主體性因素的構建中將糧食生產總量作為核心,并具體探索影響糧食生產總量增長的因素,進而科學構建吉林省農業生產總量的主體性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構建方向創新的主要體現
第一,生產能力評價中發展潛力評價指標的構建。吉林省農業生產能力評價指標構建新原則突出評價方向構建的全新重點,重視發展潛力指標的綜合構建,為客觀評價吉林省農業生產能力提供更為系統的發展依據。評價指標構建方向圍繞資金、政策、生產資料三方面展開,體現出資金的保障作用、政策的扶持作用、生產資料的促進作用。資金投入的評價指標構建以資金投入的合理性評價為根本,評價指標要素主要包括土壤改良與升級過程的資金投入、肥料科研工作資金投入、農業機械生產資金投入三個方面。土壤改良與升級資金投入狀況的評價,客觀體現土質優化過程中資金能否起到保障性作用。肥料科研工作資金投入的評價是進行肥料研發工作開展進程的全方位評價,評價結果顯示出肥料科研為農業生產能力發展形成的外在推動力。
政策干預與扶持的評價指標的構建應圍繞政策的系統化構建角度確立評價指標。評價指標主要包含的要素:一是政策的扶持作用評價;二是政策的千預作用評價。政策扶持作用主要面向農業經濟全面發展層面,通過政策、法規關注的重點、目的,評價政府政策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的扶持作用。政策干預作用評價指標的確立是以科研、生產兩個角度為重要出發點,評價政策、法規對吉林省當代農業發展產生的千預作用。
生產資料創新發展評價指標強調以農機、農業產品深加工、肥料創新發展三方面為重點。評價指標的構建以農業機械研究的創新力、農產品深加工的創新發展方向、復合型肥料創新研究思路為基本組成因素,評價結果反映出當前農業生產資料創新發展狀況。
第二,生產能力評價中資源再生方面評價指標的完善?,F代農業生產能力評價指標構建的新原則關注方向以生態化發展為依據,評價指標表達出資源再生方面評價指標的系統化完善,以能源、肥料等方面的科研評價為重點。因而在評價指標要素構建中應體現兩個方面:一是光能、風能、沼氣能源的可再生研究;二是機械能、礦物能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前者立足自然環境資源轉化為生產、生活能源的研究,對農業生態條件的可持續循環利用狀況給予評價。
肥料方面的科研與評價指標的構建,以復合型肥料的創新研究為重點,促使肥料的應用能夠與土壤環境之間保持相互吻合,達到優化土質的最終目的。隨著面源污染和土壤鹽漬化成為環境污染源與糧食安全的關鍵制約要素,如何評價和量化農業生產的負面效應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隨著人口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糧食的需求大幅增加,人們需要單位面積耕地產出更多糧食,化肥、農藥、農膜等使用量大幅增加。評價指標的構建主要包含肥料物質元素的科學配比、肥料有利于土質優化的程度、肥料為提升農業產量增長作用的研究。
吉林省農業生產能力評價指標的構建新方向,應立足長遠、走可持續發展新思路,為吉林省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客觀、系統的信息回饋,確保農業生產發展潛力得到充分挖掘。評價指標構建要素需要突破傳統主觀評價因素構建視角的束縛,以全新的構建原則為立足點,凸顯資金、政策、生產資料方面評價指標構建的同時,將能源、肥料等方面的科研評價指標作為重要補充,強調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客觀性、整體性、系統化發展,對吉林省農業生產能力蘊含的發展潛力給于全方位評價。
(作者為長春工業大學財務管理系教授)
[注:本文為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決策咨詢項目(項目編號:kx2014015)階段性研究成果]
[⒖嘉南]
①劉宇航、張洪晨、王志丹等:《國外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對中國的啟示與借鑒――以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為例》,《世界農業》,2015年第2期。
②季翔、劉黎明、起曉星:《區域耕地糧食生產保障能力及其風險評價方法》,《農業工程學報》,2014年第7期。
是社會效益低下,它是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困境的最集中表現。農業生產效率的低下必然會影響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生產的產品數量和質量都呈現下降的趨勢,最終反映在農民的收入水平上。農民收入水平低下將會進一步加深我國東西部收入水平的兩極分化,不利于社會穩定和發展。西部地區農民無法通過農業生產來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這是和諧社會發展的障礙。社會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收入的兩極分化必然會給社會發展造成很多不確定因素。西部民族地區社會效益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農業發展的滯后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者之間有著內在邏輯關系,它們在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方面呈現出明顯的效益低下趨勢和狀態。這集中反映了我國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現狀和困境,對其農業可持續發展將產生消極的影響。
一、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問題的成因
我國西部民族地區的社會發展相對落后,其中農業發展落后是一個重要的表現。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困境的原因主要表現在社會層面和自然層面。社會層面的原因是西部民族地區社會整體生產力水平較為低下。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呈現出不平衡的局面,兩極分化趨勢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仍將存在。西部民族地區是兩極分化中的弱勢一面,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處于發展動力不足和發展水平不高的狀態。西部民族地區社會發展水平低下的重要表現就是生產力水平的低下。生產力水平低下主要表現在科學技術水平的有限性。西部民族地區科學技術水平低下一方面是社會發展不平衡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教育水平落后的直接結果。西部民族地區與東部和中部相比,科技落后、信息不暢,交通運輸不便等都會直接造成西部社會經濟發展的落后性。宏觀層面的發展不足將直接影響西部農業的發展水平,農業發展水平的低下又影響了西部社會經濟的發展,從而使得西部民族地區陷入惡性循環的經濟發展怪圈中。自然層面的原因是西部民族地區惡劣的自然條件。我國西部地區地域遼闊,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復雜多變的自然地理地質環境使得本區的農業自然災害種類繁多且頻次高、強度大、影響面廣,加之自然的和歷史的原因,農業生態災害也呈不斷惡化的趨勢,已成為西部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障礙。[1]影響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惡劣自然條件主要包括:旱災、洪澇災害、沙漠化與草原退化、農業環境污染等。這些惡劣的自然條件還呈現出種類多樣化、分布廣泛性和發生周期性等特點。農業生產對于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的要求較高,因此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受到了其惡劣自然條件的嚴重影響。西部民族地區既有的自然條件直接導致了農業發展的落后。
二、發展生態農業是促進西部民族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是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民族政策的內在要求。西部大開發就是以促進西部經濟社會的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的宏偉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內在地要求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是關系到西部大開發戰略最終效果的重要方面。此外,西部民族地區由于自然和歷史原因,發展相對落后。國家和政府充分認識并加大對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扶持,在民族政策中始終強調發展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不管是西部大開發戰略還是民族政策要求,都是內在要求發展西部民族地區農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促進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必要組成部分。促進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方向是可持續發展,這是符合當今世界發展規律的趨勢。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在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領域的延伸,它是對現代常規農業發展引發的一系列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反思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其核心是正確處理農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社會的關系,促進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效益的統一和協調,從而實現農業的持續發展。[2]可持續發展是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方向,也是西部民族地區乃至整個中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和趨勢。農業由于其生產的特殊性,常規農業生產已經產生了一定的經濟、社會和生態上的問題。根據當前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生產的現狀,在可持續發展方向標的指引下,加強生態農業發展是促進西部民族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生態農業是一種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動植物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的生產體系。[3]這種生產體系要求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和要素能夠在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達到動態結合和協調。生態農業是以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為核心,以促進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和農業發展為目的。[4]從生態農業的概念和特點來看,它都符合我國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特點,能夠有效地、有針對性地改善我國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問題,促進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加強生態農業建設是促進我國西部民族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西部民族地區發展生態農業的路徑及對策
發展生態農業是西部民族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根據西部地區農業發展條件和存在的問題,在西部民族地區發展生態農業需要堅持以下幾個路徑或對策:
首先,通過宣傳、教育等方面全面提升西部民族地區群眾的生態意識。發展生態農業,首先就要樹立生態農業發展的基本意識和理念,這樣才能有效地引導生態農業建設取得良好的效果。樹立和提升西部民族地區群眾生態農業意識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通過“三下鄉”、媒體、網絡等形式進行宣傳,在西部民族地區的各個區域進行持續的宣傳和講解,讓人們能夠充分認識到生態農業的概念以及其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方面的效益。尤其要強調經濟效益,這是樹立和提升西部民族地區群眾生態農業發展意識的關鍵點;二是通過學校進行生態農業教育,將生態農業發展的方式和方法介紹給當地的人民群眾,幫助他們在具體的農業生產中提高產量和改善環境。只有切實的效益才能有效地樹立和鞏固西部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發展生態農業的意識。
其次,改變農業粗放型發展方式,加大集約型發展力度,通過技術改進克服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社會和自然條件限制。當前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最突出問題就是以粗放型發展方式為主,農業生產不僅效率低下,還給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粗放型發展能夠取得一時的產量增加,但是卻要付出更多的經濟、社會和環境代價,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生態農業是以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農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因此需要通過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來實現集約型發展。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明顯不足之處就是生產力水平低下,集中表現在技術水平的低下。生態農業的發展非常依賴于技術革新和管理創新,而這也正是集約型發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提高和發展生態農業技術需要政府和高校給予充分的支持。政府需要加大對西部民族地區技術支援,培養生態農業發展的專家,專門指導西部民族地區生態農業的發展;高校在產學研一體化中可以將西部民族地區農業生產納入其體系中,不斷地對西部民族地區輸入技術和管理,實現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