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1 16:22: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標準農田管護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持續發展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水平呈現出逐年提升的趨勢,尤其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農業用地數量已經逼近警戒線,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生活對農田單位面積產量提出新的要求,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一方面受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受到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的普遍關注。然而,在建設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過程中,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進而對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產生不同程度的破壞性。所以,建設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為了建設高標準的農田水利工程,通常情況下,需要從以下角度著手:
1規范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標準
在建設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過程中,規范化的建設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持續發展,一方面可以指導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工作,另一方面可以約束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企業的行為,從根本上確保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在組織開展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作業時,水利部門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借助自身的職能,全面掌握各種影響因素,通過對水利專家的建議進行綜合分析,進一步制定完善的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和相應的技術規范,進而適應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發展的需要,同時促進我國農田水利工程持續發展。在此基礎上,結合技術規范的實際情況,設定一套科學的、合理的、統一的量化標準,并綜合分析各地區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平,制定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的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標準,進而指導、約束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
2整合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機制
在建設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過程中,需要做好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機制整合工作。從實際情況來看,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方面,我國投入渠道比較廣,無論是財政部門,還是水利部門,以及相應的農業部門、國土部門等都在組織開展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多部門參與的情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持續發展,但是,由于各部門建設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側重點不同,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沒有統一的標準對所有部門建設的農田水利工程進行規范化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必然導致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處于野蠻發展狀態,進而難以實現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高標準,雖然各部門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卻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各部門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自身的建設行為進行規范化管理,同時與其他部門加強合作,進一步有效整合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資金,統一管理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投入資金,通過對投入資金進行合理配置,集中所有資金解決關鍵性問題,從根本上確保效益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為農田水利工程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建立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保障體系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在建設農田水利工程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質量問題。質量問題存在,一方面制約了農田水利工程的功能,另一方面對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發展產生阻礙作用?;诖?,提高農田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對于建設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組織開展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作業時,首先,需要有效管理工程投資,通過全面把握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實際需求、市場發展等情況,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田水利工程項目概預算的準確性;其次,在農田水利工程設計階段,做好全局規劃工作,對農田水利工程進行合理布局,確保其功能最大化;最后,在施工現場做好農田水利工程質量監管工作,全面貫徹落實責任制,采取各種措施規避農田水利工程施工環節潛在的各種不利因素,進一步提高農田水利工程施工質量。
4做好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護工作
在組織開展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工作時,運行管護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無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多么高,如果缺乏科學、合理的管護,必然會影響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功能,首先,需要對農田水利工程做好運行管護工作。在組織開展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作業時,政府部門需要給予農田水利工程大力扶持,制定實施科學、合理的運行管護措施,同時安排相應的運行管護資金,做到??顚S谩F浯?,結合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農田水利管理規章制度,在該規章制度中,從責任、義務的角度對各級政府,以及廣大群眾進行明確,同時制定實施農田水利工程投入、管理,以及運行維護機制;最后,在農田水利工程中,全面落實農民的主體地位,針對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維護等工作,激發農民參與的積極性,基于此,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可以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實施產權改革,借助產權改革為建設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奠定基礎。對現有農田水利工程進行定期養護,按照“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認真組織開展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后期維護工作。另外,各地要結合自身的地質、氣候等情況,建立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監管體制,確保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持續發展。
5培養高標準農田水利技術力量
在組織開展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作業時,提高施工隊伍素質是建設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基礎和重要保證。對于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企業來說,為了提高工程項目施工質量,需要針對所有參與農田水利工程施工的人員,無論是管理者,還是一線作業人員,都要進行嚴格的教育培訓。作為管理者,通過接受教育培訓,一方面提高業務水平,另一方面豐富施工技術知識,在掌握工藝流程的基礎上,可以更好地組織管理工作。對于一線作業人員來說,經過教育培訓后,可以有效避免人為因素引發的施工質量,從根本上確保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施工質量。
6結論
過去一年來,我們實現了――
規劃落地。制訂2016年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實施意見,督導14個縣制定本地《規劃》和5年任務清單,打造重點區域、重點項目,重點培育發展5至8個標志性典型。
督導落實。組織14個重點縣與省政府簽訂2016年率先工作責任狀,制定下發《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督查指導工作方案》《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14個縣(市、區)考核辦法》等政策文件,督促各地抓好落實。
建設高標準農田。將33億元涉農資金集中投向高標準農田建設,全省項目開工建設面積64.57萬畝,已下達項目資金約20.58億元。
一言以蔽之,總體上項目建設進展良好,主體工程大部分完工。
“從全國看,吉林處于實F農業現代化的第一方隊,要走出一條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爭當農業現代化排頭兵?!币荒昵?,在我省考察時提出了殷切期望。
2016年春,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對做好“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提出的“建設三大體系”指示要求,以五大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扎實做好農業農村工作。
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使命是光榮的,同時,壓力也是巨大的。特別是白山松水間這片“疲憊”的黑土地,更是難堪重任――
農田灌排基礎設施薄弱。全省8個大型灌區有40%的工程不配套或老化破損。125個萬畝以上中型灌區有近80%的建設任務無法完成。6處大型泵站無法全部完成更新改造建設任務。全省54片重點澇區,通過驗收達到10年一遇治澇標準的只有1片。中西部旱區僅有23.1萬眼機電井和部分噴滴灌設備。我省僅有1161萬畝旱田耕地具備作物生育期全程灌溉能力,占旱田耕地面積的15.9%,旱區農業仍然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
黑土地退化現象比較嚴重。一是黑土層變薄。據監測資料表明,我省黑土區每年流失表層土壤平均為0.3~0.7厘米。二是土壤養分失衡,有機質數量和質量下降。三是土壤生物學特征退化。土壤微生物的總量減少,原有土壤的微生態系統平衡被打破,土壤持續供肥能力下降,作物病害發生頻率提高。四是黑土生產功能退化。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環境變壞,土壤對養分的轉化和調控能力下降;土壤結構和土體構型的惡化,對水分的貯藏和調節能力降低,加重了干旱的危害。五是西部風沙、鹽堿、漬澇等中低產田仍有3500萬畝,數量大,單產低,嚴重制約糧食產量的進一步提高。
農田配套設施不完備。田間道路不配套,機耕道“窄、差、無”、農機“下地難”問題突出。部分現有機耕道建設設計不規范、標準不高、養護跟不上、損毀嚴重,難以滿足大型化、專業化現代農機作業的需要。全省1/3以上農田機耕道需修繕或重建。農田輸配電設施建設滯后,農田灌溉排澇成本高、效率低。農田防護林網體系仍不完善,存在樹種單一、林網殘缺、結構簡單等問題,整體防護效能不高。
資金渠道分散且建設標準不統一。長期以來,我省農田建設由各部門分別編制規劃,分頭組織實施,缺乏統一的指導性規劃和規范的建設標準,造成項目安排銜接困難,建設標準參差不齊,難以統一考核評價。同時,由于建設資金渠道分散,形不成合力,造成許多項目建設標準偏低,多數農田建設項目難以同步實施土壤改良、地力培肥、耕作節水技術等措施,工程建設效益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工程管護長效機制未建立。農田建設中“重建設、輕管護”的現象較為普遍,田間工程設施產權不清晰,耕地質量監測和管理手段薄弱,建后管護責任和措施不到位,管護資金不落實等問題突出。有的項目竣工移交后設備和設施損毀,得不到及時、有效修復;有的項目建成后沒有劃入基本農田實行永久保護;對已建成農田的用途和效益統計監測工作不到位。
面對諸多問題,怎么辦?
出路:在“五個原則”引領下,以“五個集中”的模式,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
走進敦化市沙河沿鎮和青溝子鄉的高標準農田項目區,雖然工程尚未完工,但路、渠、橋、涵、井配套齊全,實現了“田成方,路相通”。此外,還新建了曬場、庫房及物聯網信息中心。用項目負責人的話說,就是著力完善水利設施配套,著力加強道路設施建設,著力打造高產穩產農田,著力鞏固生態環境建設,同時高度重視林業生態工程配套。而這正是他們認真實施省里確定的“五個原則”取得的結果。
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確定之后,如何提高黑土地的承載能力,是實現既定目標的關鍵。副省長隋忠誠帶領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精心調研、反復探討,針對我省農田建設的現狀,總結多年來農田建設的經驗教訓,最終確定了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的“五個原則”。
――突出率先,合理布局。綜合考慮區域自然資源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糧食生產基礎,以長春市及其他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為重點,優化高標準農田建設布局。在資金投入和項目安排上實行“五個集中”原則,即向長春市及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集中、向水田(旱改水)集中、向土地流轉連片地塊集中、部門資金向同一區域集中、“十三五”規劃資金向前兩年集中。
――整體推進,集中連片。實現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林網建設適宜、農藝農機技術先進適用,使農田基礎設施條件與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相適應。堅持按灌區、流域和區域整體規劃,采取分年實施,集中投入、連片治理、整體推進的建設方式,確保“建一片,成一片”。
――節約資源,保護生態。切實加強資源節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減少水土流失,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發揮農田在生產、生態、景觀方面的綜合功能,實現農業生產和生態保護相協調。
――政府主導,廣泛參與。調動和發揮地方縣市政府項目建設積極性,積極引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參與;鼓勵和引導項目區廣大農民群眾積極籌資投勞;積極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
――部門聯動,合力推進。明確部門職責,建立部門協調機制,促進信息共享。以縣市為單元,編制實施方案,明確任務分工,落實技術標準,規范驗收程序,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各類項目建設按標準化要求建成后要及時確權登記,健全管護機制,強化信息管理,確保工程規范、良性運行,長久發揮效益。
雖然秋實的美景已隨風遠去,但永吉萬昌現代農業先導區那1萬畝規?;邩藴仕锶匀徽宫F在我們面前。據介紹,這里的水稻生產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信息化。坐在信息中心,就可以全程、全方位地掌控水稻的生L情況、土壤的溫度、濕度等。如果不是統籌整合了方方面面的農業資金,建設這樣先進的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簡直不敢想象。
過去多頭投入造成資金分散、配套困難、管理缺失,結果事倍功半。在以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為目標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上,必須出新招,那就是引導各類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統籌使用和規模投入,做到“多條渠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整合落實中,主要體現在“五個集中”上――
向長春市各縣(市)及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集中。2016年,省發改委千億斤糧食工程計劃投資10億元,投入14個縣高標準農田建設6.22億元,占總投資的62%;省國土廳土地整治項目計劃投資20億元,投入14個縣高標準農田建設9.30億元,占總投資的46.5%;省農發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2億元,投入14個縣高標準農田建設9.22億元,占總投資的76.7%;省水利廳投入農業水利建設資金10.15億元,投入14個縣資金4.87億元(不含灌區改造),占總投資的48%。
向水田(旱改水)集中。經過項目整合協調,2016年14個縣市集中建設水田96.55萬畝,集中打造6大片區,占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的55%。一是榆樹市東北部、南部以及黑林鎮、保壽鎮、新立鎮、環城鄉的3個高標準水田示范區共30萬畝。二是永吉縣萬昌先導區高標準水田示范區12萬畝。三是前郭縣高標準水田示范區,主要集中在紅旗農場、紅光農場高標準水田片區8萬畝。四是德惠市岔路口鎮、朝陽鄉高標準水田片區10萬畝。五是梅河口市高標準水田示范區,主要集中在紅梅鎮、中和鎮高標準水田區7.48萬畝。六是九臺市高標準水田示范區,集中在其塔木鎮和上河灣鎮水田大方,建設面積6.6萬畝。
向集中連片耕地集中。這次高標準農田項目集中整合落實到集中連片地塊,最小的片區不低于1萬畝(667公頃),大的片區在10萬畝以上,低于萬畝的項目不作安排。
部門資金向同一片區集中。各個縣(市、區)按照統一片區、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驗收、集中實施的要求,將各部門資金項目落實到同一片區、同一地塊,各部門共同實施、共同推進。
以建設高標準農田為載體推進適度規模經營
――集中連片規模推進,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吸引金融資本投入
“就農業綜合開發而言,仍存在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的制約問題。在項目整體規劃上,地塊大多較為零散,一家一戶的意見不統一,對項目規劃建設造成不利影響;分散經營利益主體眾多,個體受益較小,影響了對農發項目建設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建立切實有效的管護機制。”國家農發辦主任盧貴敏表示。
為此,《意見》提出,要集中連片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以鄉、村、組為單位,按照集中連片、規模開發和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合理規劃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使地平整、田肥沃、渠相通、路相連,為促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實現統一農機化作業、推廣良種良法、生產管理以及產品銷售創造條件。
要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高標準農田的支持力度,試點階段,主要選擇高標準農田建設年度項目區域范圍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扶持。降低合作社等申報主體成立時間和單個項目治理面積等“門檻”,簡化項目申報程序;探索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多種扶持方式;擴大資金使用范圍,財政資金除用于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外,還可對育秧設施、糧食晾曬烘干設備、倉儲物流、農機具庫棚等配套設施進行適當補助;放寬具體措施投入比例限制,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對農、林、水、電、路以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中的某些環節或單項措施進行扶持。
建立財政補助形成資產交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有管護新機制,擴大試點范圍,及時總結經驗。建立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使用、管護一體化的新機制,保證農業綜合開發建設成果長期發揮效益。
吸引金融資本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鼓勵農墾集團、龍頭企業等法人實體以及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貸款、融資擔保等方式獲取資金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發展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現代農業。對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貸款,中央財政予以貼息。拓寬融資渠道,除政策性銀行外,把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貸款也納入貼息范圍。允許采取銀行貸款、財政補助、自籌資金“三位一體”、貸補結合方式,吸引金融資金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進一步加快建設進度。
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抓手推進適度規模經營 ――延伸產業鏈條,完善扶持政策,探索產業化資金投入新機制
農業產業化源頭是農戶、終端是市場,完整的產業鏈條能及時傳導市場信息,帶動農戶規?;a適銷對路的農產品。
《意見》要求,要繼續完善產業化經營項目財政補助和貸款貼息政策,通過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流通服務體系等環節的扶持,形成全產業鏈生產,讓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放心發展規?;?、標準化、專業化生產基地。支持龍頭企業與合作社、農民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合理分工,讓農民從產業鏈增值中獲取更多利益。
在完善扶持政策方面,放寬立項門檻,將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納入扶持范圍,實現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全覆蓋。合理引導工商企業到農村發展良種種苗繁育、高標準設施農業、規?;B殖等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支持龍頭企業采取訂單農業、“企業+合作社”“企業+農戶”等模式,帶動農戶發展規?;a。引導加工、流通領域龍頭企業向產業園區集中,以產業基地(園區)為平臺,提高產業集中度和企業集聚度。
探索產業化資金投入新機制。探索利用股權投資基金、股權引導基金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綜合開發,共同扶持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大貸款貼息扶持力度,撬動更多金融資本投入農業產業化發展。擴大產業化經營項目“先建后補”試點省份,探索財政資金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有效模式。
以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為支撐推進適度規模經營
――支持農民合作組織,搞好農業科技示范推廣服務,扶持農產品流通體系
《意見》要求,要發揮農民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涉農企業等各類合作組織的作用,支持其為農業生產經營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務。鼓勵項目區農戶組建用水戶協會,合理收取水費,為農田灌排用水、設施管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務。加強部門項目建設,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載體,推動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擴大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特別是土地托管服務試點項目建設。
(一)重點工作考核指標。指標值75分,自評50分
1、高標準農田建設。2012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量為2萬畝,其中存量項目胡寨鎮1萬畝,增量項目棲山鎮1萬畝。按照省、市、縣局的要求,各施工隊按照序時進度,搶抓工期,各項單體工程正在有序的推進中,截止目前,胡寨鎮高標準農田已完成合同工程的85%,棲山鎮已完成合同的56%,通過自驗,工程的合格率100%。自評8分
2、項目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農業綜合開發成功與否,必須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參與和認同,因而在開發實踐中,注重建立和完善以農民為主體的開發機制,建立了農民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全面參與項目規劃、建設和運行的全過程,落實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項目申報要得到多數農民的同意,項目工程的類型、建設地點、要交村民代表進行表決,工程實施階段聘請農民當現場監理,工程的管護于農民負責,使農民真正成為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主體。自評6分
3、機制創新規范管理。2012年按照省市局的部署,重點開展項目的選項、執行與監督的三權分離機制創新,相應的成立綜合計劃處、土地治理科、監督檢查科及人員的配備。同時新的形勢,新的要求下,我們在農業開發項目管理上也探索了新的機制與做法。如責任負責制、風險抵押制、質量獎懲制、投標加分制。通過各項機制的綜合運用,2012年在工程進度、質量與項目形象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特別是棲山鎮項目區的工程質量與外觀形象上受到市局的表揚,及兄弟單位的參觀、學習。自評6分
4、農業開發品牌創建。根據市局五項品牌創建要求,結合我縣2012的工作成績,五項品牌創建,我們有能力爭取三項品牌創建。自評3分
5、支持農業抵擋升級工程。2012年土地治理立項的前提是圍繞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需要,按照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與我縣農業發展總體規劃相結合,特別是我縣的“一區十園”建設相對接。重點支持了棲山鎮萬畝食用菌種植園、沛城農業科技示范園等及張莊鎮6000畝的高效設施農業。扶持益農蔬菜專業合作社、胡寨鎮中閘稻米專業合作社、春蕾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等1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自評25分
(二)項目管理考核指標指標值45分,自評41分
1、前期工作。2012年度土地治理項目的選項及年度項目均在《2010-2020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及《市農業綜合開發規模開發規劃2012-2015》規劃內。按照省市的要求規范建立項目庫,高質量編制項目建議書且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1萬畝,一般項目8000畝以上,形成規模開發、連片治理的要求。自評5分
2、計劃管理。按照省市局的要求及時、完整、真實地完成了編制年度初步設計與年度計劃的編報,內容詳實,數據一直,手續齊全,格式規范,圖表制作符合要求。2011年11月25日按時保質保量上報了《2012年度農業綜合開發存量資項目的年度計劃》。
接到市《關于下達全市2012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存量資金土地治理項目計劃和支出預算的通知》文件后,我們于2012年3月5號以《2012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存量資金土地治理項目計劃安排的通知》在15個工作日內批復到項目鎮單位。2012年度我們嚴格按照上級批復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未調整變更、終止項目計劃。自評5分
3、項目實施。①項目計劃實施情況,2012年度存量項目高標準農田示范工程項目位于胡寨鎮,治理面積1.0萬畝,總投資1320萬元,其中財政投資1200萬元。涉及胡寨、鹿口、中閘、皇城、狄莊、雙樓、陶莊七個行政村,建設內容為:開挖和疏浚大溝3條,長8.4公里;中溝5條,長7.8公里;小溝16條,長10.95公里,共計土方24萬方;新建電灌站9座(配300HW-400HW泵)、配置80kVA變壓器4座。大溝橋2座、中溝橋13座、小溝橋35座、渠系建筑物397座、新建砼襯砌渠道27.11km,供電線路2.46km。;鋪設道路17.53公里,其中3.5m寬的砂路長9.28km,3.0m寬的混凝土路長8.25km;植樹1.852萬株,農田林網折實面積400畝;圍繞項目區優質水稻產業發展需要,引進推廣優質良種1個,優良品種覆蓋率100%。推廣新技術3項,推廣面積1萬畝,進行技術培訓920人次。截止目前土方工程完成24萬方,完成計劃的100%;電管站9座,完成計劃的100%;橋計劃50座,完成43座,完成計劃的87%;渠系建筑物完成393座,完成計劃的98%;供電線路2.46km,完成計劃的100%;新建砼襯砌渠道27.11km,完成10.2公里;道路工程及林網工程正在推進中,預計12中旬完成任務。
2012張莊鎮土地治理一般項目項目區涉及田樓、黃寺二個行政村,建設任務為:土方8.9萬方;電管站6座;農電線路2公里;渠系建筑物84座;機電井71眼;井房18座;道路工程13.35公里;林網1.8475萬株,目前除去林網工程已完成計劃100%。
2012棲山鎮土地治理一般項目項目區涉及孟寨、蒲莊二個行政村,建設任務為:土方10.68萬方;電管站2座;渠系建筑物46座;機電井58眼;井房6座;道路工程13.32公里;林網0.97萬株,目前除去林網工程已完成計劃100%。
2012棲山鎮增量項目項目區涉及胡樓、王店、林樓、袁集、李集五個行政村,建設任務量為:土方15萬方;電管站2座;渠系建筑物117座;機電井93眼;井房20座;道路工程29.2公里;林網1.4萬株,由于國家計劃下達時間晚,計劃要求2013年4月分完工,目前完成計劃的45%左右。②工程的招投標工作根據市局的統一安排我們委托益誠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存量)和中瑞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增量)進行招投標工作,在市建筑交易建設網公告,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原則,擇優選取15家中標單位。③實行“三位一體”質量監管機制。由市農開監理公司負責工程質量監管,切實加強質量、進度和資金控制。項目部人員負責工程建設質量和監理工作的督查,通過日常巡查、突擊抽查、中期檢查驗收等手段實施質量監管。聘請5-10名群眾代表作為質量監督員,參與工程施工現場監管。通過實行“業主+專業監理+群眾監督員”三位一體質量監管機制,保證了項目工程建設質量,工程全部合格④自籌資金配套按照群眾的決議,通過一事一議原則,以勞折資方法,完成了土方、清淤工程。⑤按照市局的統一要求,標志、標牌和編號規范設置。自評14分
4、檢查驗收。2011年度的土地治理項目工程順利通過縣、市、省三級驗收,特別是省級驗收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績??h、市、省三級驗收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整改,落實到位。我們聘請社會中介機構對2011年度項目進行竣工審計,對審計提出的問題,責令施工單位落實到位,不留死角。檔案方面,歸檔齊全,整理規范,裝訂整齊,符合農業開發檔案的要求。自評12分
5、建后管護,提高認識,落實經費,做好建后管護工作。①是加大管護工作宣傳教育。杜絕“只建不管、重建輕管”的思想,做到建設與管護并重。②是明確項目工程產權,落實管護經費?!肮こ搪涞?,管護上馬”,將驗收合格的項目工程產權全部移交給項目所在鄉鎮,同時明確管護責任,落實管護經費。③是建立定期回訪制度。開發辦不是將工程產權和管護責任移交到鄉鎮后就萬事大吉,而是定期到項目區實地查看工程設施的完好程度,督促鄉鎮落實管護責任。④明確分管領導、成立科室、配備經辦人員,定期巡視已建工程管護情況,年末向市局上報已塤工程修復計劃。自評5分
(三)資金管理考核指標指標值12分自評12分
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建設“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的意見》精神,為大幅提升農田水利建設水平,推動全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現就“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建設“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的重大意義
經過多年堅持不懈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我市農田灌排條件持續改善,抗御旱澇災害能力顯著增強,糧食連年增產增收。但從整體上看,全市農田水利設施標準低、配套差、老化失修等問題仍普遍存在?!昂的軡?、澇能排”高標準農田是確保糧食安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決定性因素,是保障農村民生、推動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基礎支撐。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統一認識,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建設“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的重大意義,搶抓機遇,積極作為,為夯實農業持續發展、農村和諧穩定的水利基礎作出積極貢獻。
二、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上級關于加快推進水利改革發展的文件精神,切實將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以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為前提,對“山水田林路、干支斗農毛”進行集中、規模、徹底治理,建設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林網建設適宜、科技集成適用、優質高產高效的“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目標任務。力爭到2020年,全市建成有灌溉設施、有水源依托的高標準農田200萬畝。
一是實現耕地灌區化。以區(市)為單位,把耕地有序地規劃到不同類型灌區中,以灌區模式規劃治理,同時根據不同水土資源條件和農業發展規劃布局,通過新建一批、恢復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灌區,全面提高全市灌區灌排設施配套水平。
二是實現灌區節水化。圍繞節水增效,以灌區為單元,因地制宜推廣高效節水技術,建設高效型、生態型、節水型灌區。要充分利用除險加固后的水庫水源,實行多水源聯合調度,發展管道灌溉、噴灌、滴灌;井灌區要積極推行自動控制管道輸水灌溉模式,實現灌溉節水化、智能化。
三是實現節水長效化。通過規范建設程序、完善管理機構、理順管理體制、落實管護責任、強化調度運行等有效措施,確保節水工程良性運行和持續發揮效益。
(三)總體要求。
一是統一規劃布局。按照注重實效原則,以水源為依托,以區(市)為單位,以萬畝灌區為單元,根據不同的水源、種植作物、產業結構等情況,科學規劃布局,對農田水利設施進行統籌規劃、集中建設、規模治理,做到區(市)一次性整體規劃,分步驟、分部門具體實施。
二是統一水源配置。所有涉及農田水利的項目必須經過專業的水資源論證,根據各區(市)水資源分布情況,對當地水和外調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等非常規水資源統籌考慮,依據灌溉定額對不同灌區供水需求進行統一安排,保證每一處灌區都有可靠的水源保障。
三是統一技術標準。各類農田水利工程設施都要依據統一的技術標準和節水模式進行規劃建設,著力打造精品工程。
四是統一稽查驗收。各區(市)要按照統一技術標準和不同行業項目管理要求,對不同渠道投資的灌排工程進行統一的稽查和驗收,確保工程整體效益發揮。
五是統一管理體制。骨干工程由水管單位統一管理,田間小微型工程通過明晰產權統一交由用水戶協會管理。
六是統一調度運行。不同類型項目區建成后,依據工程體系狀況,由水管單位進行一體化運行調度,確保發揮灌區功能。
三、強化工作措施
(一)大幅增加投入。要大幅度增加財政投入,認真落實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田水利建設政策,確保足額提取、定向使用。要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強水利建設基金籌集使用管理,運用市場化融資手段,鼓勵和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建設,建立起政府主導、多元投資的穩定增長投入機制。要強化資金統籌使用管理,按照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充分整合農村涉及農田水利資金,集中投入,整體推進。要建立完善投入激勵機制,落實獎補政策,通過以獎代補、先干后補、多籌多補、多干多補等方式,調動基層投資建設的積極性,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鼓勵農民投工投勞,發揮基層群眾在“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二)推動改革創新。要按照公平與效率兼顧的原則,加快建立基本水價、綜合水價制度。要充實專業技術人才,抓好村級水利員的選配,積極發展農民用水者協會、水利合作社、供水聯合體等合作組織,確保2年內基本建立職能明確、布局合理、隊伍精干、服務到位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
為進一步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善農村基礎條件,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都市近郊型現代農業發展,加快城鄉統籌步伐,現就切實抓好2014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暨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現場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創新“四種模式”,加快“四個轉變”的決定,以夯實農田水利基礎為核心,以建設“千湖之城”和“綠海明珠”為載體,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助推都市近郊型現代農業發展,促進城鄉統籌,實現農民持續增收,農村跨越發展。
二、工作目標和重點
按照“統籌規劃、全域覆蓋,集中連片、整體打造,多元籌資、集中投入”的原則,大力推進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重點抓好水利、農田、農村基礎設施、農村生態環境、農建示范區五大建設,全市力爭完成投資18.5億元。
(一)突出抓好水利工程建設。以“再造一個黑龍灘灌區”為目標,以建設“千湖之城”為載體,大力推進水利工程建設。加快龔家堰水庫、穆家溝水庫、復興水庫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擴建進度。加快推進民生水利建設,建設村鎮供水工程14處,解決農村人口安全飲水15萬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0平方公里;除險加固病險水庫24座。全力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切實加大小農水重點縣、五小水利、“全域灌溉”試點縣、灌區配套改造等工程建設力度。新增灌溉面積5.58萬畝,改善灌溉面積9.82萬畝,新增節水能力1250萬方,適時保栽水稻140萬畝以上。加快地震和暴雨受損水利工程恢復重建工作。修復水毀工程2165處,新修、加固堤防16.42公里。
(二)突出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提高農田灌排能力和基礎地力,改善農業機械化耕作條件,助推“千斤糧萬元錢”、“噸糧五千元”糧經復合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全市新建高標準農田10萬畝,推廣測土配方施肥260萬畝。大力實施土地整理項目,通過格田整理、坡改梯、宅基地復墾,整理土地20萬畝,新增耕地1.5萬畝。
(三)突出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圍繞新村建設和產業發展需要,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市建設農村道路120公里,建設農村機耕便民道2000公里;更新改造維修提灌機械3200臺次,常年提水保灌78萬畝。
(四)突出抓好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繼續實施“綠海明珠”建設,打造“綠帶工程”、“綠肺工程”、“擁翠工程”和“百村綠色家園工程”。全市完成營造林6萬畝,森林管護面積143.82萬畝,對已建成的148.15公里多色譜林業景觀帶林帶和24個園林景觀節點加強管護和補植工作,進一步提升上邊坡景觀效果和綠化檔次,森林覆蓋率穩定在45%以上。推進農村能源建設,實施農戶“一池三改”,全市新建農村沼氣池4800口。
(五)突出抓好農建綜合示范區建設。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綜合示范區建設,全市力爭建成農建綜合示范區6個,面積6.48萬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20%以上,區域內農民收入與所在縣城鎮居民收入的差距縮小到1:2以內。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縣和市級相關部門要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落實主要領導負責制,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辦事機構,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工作經費。
(二)加大資金投入。加大財政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資金投入,逐步建立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整合支農資金,集中安排,統籌使用,重點投入農建綜合示范區建設。鼓勵農民投資投勞,對通過“一事一議”實施較好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給予獎勵補助。廣納社會資金,積極鼓勵和扶持興辦民營水利。
(三)整合部門力量。農工委、國土、交通、水務、農業、林業、扶貧移民等職能部門,要明確責任,做好項目規劃、資金籌措、技術指導等工作。發改、財政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搞好項目爭取和資金整合,確保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順利推進。
廣西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
截止2017年4月,廣西已劃定全域永久基本農田約24.40萬畝,大部分優質耕地已劃入基本農田,基本做到劃足數量,保證質量。但是,由于廣西的特殊的地形地貌、建設發展情況等原因,廣西基本農田保護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基本農田劃定與相關規劃用地布局未能有機銜接,基本農田保護難度較大。發改、交通、建設、旅游、水利等多個部門的項目用地都有可能涉及到基本農田。但是由于基本農田布局劃定與相關部門規劃編制,項目選址等未能有機銜接,要么導致項目難以落地實施,要么導致基本農田被占用。隨著基本農田保護力度的日益加強,多部門的規劃需進一步協調優化。
保護基本農田獎懲機制不盡完善、農村建設中占用基本農田現象難以管控。一方面,基層耕地保護力量不足。由于人員、經費的限制,導致基層政府和國土部門保護基本農田執法監察力度不夠,基本農田難以得到有效管護。另一方面,由于耕種的效益比較低下,農民對保護基本農田的積極性低靡,出現基本農田撂荒現象。其三,農民對于依法進行申請宅基地的用地意識較弱、村屯的建設與規劃拖后,導致農村建房占用基本農田的情況頻出。目前廣西僅是對破壞基本農田行為有相應的處罰規定,并沒有制定保護基本農田個人或集體的相應獎補制度。保護基本農田的獎懲機制仍然有待完善。
基本農田質量保護有待加強。長期以來,基本農田保護存在著重數量,輕質量等情況。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一部分質耕地被建設占用,新補充的耕地又存在耕作條件較差,質量偏低等情況。此外,在基本農田劃定時,存在著將偏遠的耕地劃入基本農田,而城市周邊、交通沿線的優質耕地卻因發展建設需要未納入基本農田的情況。從而導致基本農田總體質量不高。
廣西基本農田保護的完善對策
多措并舉,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堅決貫徹及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措施和制度,始終堅持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一是嚴格執行以“以補定占、先補后占、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的方針,以少占或不占耕地為前提,在用地預審和項目選址方面,加強指導;二是深入研究旱改水政策,盡快落實“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的占補政策;三是建設完善補充耕地交易市場,升高耕地開墾費用征收相應的標準,建設補充完善的耕地的交易機制。
加大建設投入力度,穩步提高基本農田質量,以建設促保護。一是加大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力度,加大投入,創建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示范區,提升基本農田質量。二是提高農民群眾參與基本農田建設的積極性,大力推行龍土地“小塊并大塊”的整治模式,提升耕地的整體生產力,完善農田基礎的基建。三是加快推進“旱改水”提質改造工程項目建設,對現有的耕地,通過土壤改良、配套水利設施和土地平整等措施,來提升耕地的質量,將干旱地區改造成水澆或水田地,促進提升耕地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