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1 16:22: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抗血栓的護理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通訊作者:王金杏
【摘要】 目的 探討抗血栓壓力泵預防脊髓損傷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療效。方法 按入院先后順序將96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各48例。觀察組采用常規預防措施加用抗血栓壓力泵。對照組采用常規預防措施。入院后7 d行下肢靜脈造影,了解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
【關鍵詞】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抗血栓壓力泵; 脊髓損傷
深靜脈血栓是脊髓損傷后常見并發癥之一。脊髓損傷患者長期臥床,下肢活動減少,是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在我國,脊髓損傷患者深靜脈血栓得到明確診斷的約為13%~15%,發現95%以上的脊髓損傷患者均伴有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可引起肺栓塞和遠期下肢靜脈功能不全,嚴重者可因血栓脫落阻塞較大肺動脈,造成肺栓塞而導致患者猝死[1]。因此應注重對該并發癥的綜合防治,尤其是早期的診斷和預防性治療。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筆者所在科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患者96例。其中男66例,女30例,年齡(49.1±5.2)歲,納入標準:根據血栓危險因素評估表評分為高危的患者。排除標準:活動性出血,有下肢外傷皮膚破損、血栓形成家族史的患者。
1.2 方法
1.2.1 預防方法 對照組沿用傳統的預防DVT的方法,在脊柱穩定的情況下鼓勵患者主動及被動活動,每次翻身時將雙側踝關節被動背伸5次,抬高下肢,預防重力性水腫;鼓勵患者戒煙,因尼古丁可引起血管收縮,易誘發血栓形成;盡量避免在癱瘓的下肢進行靜脈穿刺;及時處理下肢的其他損傷和病變;積極治療脫水,防止血液濃縮;每天觀察雙下肢,比較測量雙側的周徑,以脛骨內側髁為中心,膝上20 cm測量大腿周徑,膝下15 cm測量小腿周徑。并觀察有無局部紅、腫、熱現象;傷后6周內需密切觀察體溫變化,無其他感染癥狀的低熱,提示血栓形成可能。觀察組在傳統預防方法的基礎上加用抗血栓壓力泵??寡▔毫Ρ檬且环N間歇性氣動裝置,使用方法為入院后第1天開始使用,2次/d,30 min/次,取半臥位或坐位,患肢放入有3個氣室壓力氣套中啟動氣泵,設定壓力作用時間及壓力大小。踝部氣室的壓力可以設定在30~90 mm Hg(可根據臨床的需要和患者的舒適度調整),7 d為1療程。
1.2.2 評測指標 采用國際預防靜脈血栓研究會制定的標準[2]。每天臨床檢查患者有無深靜脈血栓或肺栓塞的癥狀和體征,常規評估下肢情況1次/4 h,注意有無肢體腫脹、疼痛,早期發現DVT。一旦發現立即行雙下肢深靜脈造影術,無癥狀的患者第7天常規行雙下肢深靜脈造影檢查。
1.3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96例患者通過7~14 d的預防治療,兩組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療效比較(n)
注:χ28.63,P
3 討論
脊髓損傷患者存在感覺功能障礙,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時一般無自覺癥狀,經他人發現下肢異常腫脹時,才意識到可能有血栓形成。全身癥狀一般可有體溫輕度升高,在排除外傷性腫脹后,應及時查彩色多普勒血管超聲以確診。在本研究中,進行下肢抗血栓壓力泵治療可以幫助脊髓損傷患者更早的預防雙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脊髓損傷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病機制目前較為明確。病理學方面,Virchow曾提出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靜脈損傷、血流緩慢及血液高凝狀態。筆者在臨床工作中研究后發現,血流緩慢及血液高凝狀態是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3]。急性脊髓損傷后下肢癱瘓,患者長期臥床或下肢活動減少,大量肌肉運動能力喪失使靜脈血液淤積,促進局部凝血酶因子堆積,局部高凝。外傷、手術、脫水后纖維蛋白原增多,使血黏度增高。持續性靜脈淤滯擴張后引起內皮細胞進行性損傷,或下肢損傷致內皮細胞直接損傷。這些均成為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誘因。另外內皮細胞并非僅僅起到阻擋凝血因子與內皮下肌層接觸的作用,內皮細胞的代謝變化可能是引起下肢靜脈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左側髂總靜脈較長,部分左髂總靜脈受髂總動脈壓迫,故血栓多發生于左側[4]。
針對脊髓損傷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病機制,抗血栓壓力泵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可能原理是,其脈動氣流通過氣管進入緊束在肢體治療部位上氣囊內氣室,氣囊隨著壓力的上升對肢體進行大面積的擠壓、按摩,其擠壓力和刺激可達深部肌肉、血管和淋巴管,加壓時使加壓部位靜脈血管盡量排空,加速血液回流或流向周圍毛細血管,驟然減壓時使靜脈血迅速自動充盈,從而顯著地增大血流速度[5]。據報道,使用階梯壓力彈力襪可使血流速度加快20%[6],擠壓靜脈時其血流速度可達無擠壓時的175%~366%,顯著地降低了血液淤滯,減少了血栓的形成[7]。故最有效的治療就是預防靜脈血栓的發生。有靜脈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存在時,即應考慮對此并發癥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血栓形成后,約有20%的血栓由小腿延伸至膝部或大腿部血管,約有40%發生肺栓塞。因此,為避免致命并發癥的發生,對高?;颊哌M行預防性治療十分必要。本研究結果也充分顯示,抗血栓壓力泵治療作用,脊髓損傷患者在早期使用本操作后,雙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明顯降低。由于血流速度增大,流經局部的血流量必然增大,從而增加了氧和其他營養成分的供給,促進新陳代謝,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功能,促進滲出液的吸收,加速病理產物的代謝和排泄,因而具有清除腫脹,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8]。脊髓損傷后隨著病程的延長,靜脈血液淤積導致靜脈瓣功能進一步受損。局部凝血酶因子逐漸增多及組織脫水致纖維蛋白原增多均使血黏度更高。持續性靜脈淤滯擴張后引起的內皮細胞進行性損傷不斷加重,這些均增加了深靜脈血栓的發生幾率,而抗血栓壓力泵的盡早介入則大大減緩了這一系列漸進的病理過程,從而降低了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可繼發于多種病因,資料顯示,住院患者的發病率為0.8%。由于下肢深靜脈血栓可并發致命的肺栓塞和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后綜合征,因此應注重對該病的綜合防治,尤其是早期的診斷和預防性治療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 羅娟.脊髓損傷后合并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康復治療.中國臨床康復,2003,7(20):2864-2866.
[2] 代莉莉.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及護理進展.實用護理雜志,2002,18(2):55-56.
[3] 張柏根.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及高危因素.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23(4):197-198.
[4] 王立功.紅花注射液聯合血液循環泵預防脊髓損傷后下肢深靜脈血栓.中國煤炭工業醫學志,2005,8(5):509-510.
[5] 張林娜,韓桂俊,湯素芹,等.循環驅動治療儀輔助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護理研究,2005,19(8A):1476.
[6] 吳遠美,劉英,余喜亞.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性治療與護理.護理雜志,2004,21(5):55-57.
[7] 鄧毅,劉銳堅,羅銘耀.氣囊脈動氣壓治療儀.醫療保健器具,1998,6:212-214.
關鍵詞:骨科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措施;護理對策
下肢深靜脈血栓(DVT) 是骨科患者常見的并發癥,起病較急,若不及時治療導致血栓加重,會使肢體壞死,一旦血栓脫落,造成肺栓塞,搶救不及時可導致死亡[1]。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對骨傷科臥床患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者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和護理對策,取得顯著效果,現將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骨科臥床患者328例,其中男212例,女116例,年齡19~78歲,平均(58±6.5)歲;骨折部位:胸椎骨折92例,腰椎骨折53例,股骨骨折65例,脛腓骨骨折119例。行牽引固定術37例,石膏固定術48例,骨牽引61例,手術182例。隨訪3~24個月。
1.2血栓形成因素
1.2.1血管內膜損傷 老年腦血管病、腫瘤、骨折患者,往往病情嚴重,住院時間長,反復靜脈穿刺輸注高滲脫水劑及各種刺激性強的藥物,使血管內膜損傷血小板易黏集、粘附,最終形成血栓,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2]。
1.2.2血栓高凝狀態 患者久病臥床;肢體固定等制動狀態;手術及創傷刺激可使血小板增高,粘附性強;手術造成的失血、脫水等致血液濃縮、血流滯緩,靜脈回流緩慢;同時,患者本身常并發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使機體處于一種高凝狀態[3],增加DVT風險。
2預防措施
2.1基本預防 早期床上鍛煉,①進行肢體按摩,可由遠端開始逐漸向近端按摩,以促進靜脈血液回流;②抬高患肢30°,并指導患者足趾轉動、股四頭肌舒縮等運動,并逐漸增加活動范圍、程度;③增加肌力訓煉項目;④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和咳嗽,并禁酒戒煙。但應禁止按摩患側肢體,以免血栓脫落。
2.2飲食預防 臥床患者腸蠕動減慢,飲食應以清淡為主,給予低脂、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減少食鹽攝入;增加飲水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排便用力增高腹壓,影響靜脈血回流,或致血栓脫落。
2.3應用彈力襪 抗血栓彈力襪可有效促進下肢靜脈血流,佩戴彈力襪時應松緊適度,避免增加近端壓力,阻礙靜脈回流;彈力襪應每4h檢查1次位置,每隔8~12h取下檢查1次,間隔30min后再穿上。
2.4血液循環驅動 壓式血液循環驅動是通過周期性的充氣及排氣,促使肢體產生搏動性血流,提高下肢回心血流速度,改善術后肢體血流緩慢現象,防止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對血管內膜的黏附,從而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4]。
3護理對策
3.1嚴密觀察病情 嚴密觀察患者雙下肢有無疼痛及腫脹,皮膚無色澤有無改變,若患者突然感覺肢體腫脹、墜重感及局部疼痛感,同時伴有體溫升高等表現,應疑有DVT,需及時通知醫師處理。
3.2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真誠關心患者的心里需求,耐心向其講解手術治療的目的、過程及方法、注意事項等,使患者能積極配合。鼓勵患者術后早期鍛煉,并認真指導各種功能鍛練方法、步驟;并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使其更加關心體貼患者。
3.3術后護理 術后立即抬高患肢,保持肢體高于平臥水平20~30cm,禁止窩部位受壓。疼痛者可遵醫囑給予止痛藥物,或通過與患者聊天、讀報、播放音樂以轉移其注意力,以減輕疼痛感,有助于各項護理措施的落實,從而可以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3.4用藥護理 應用抗凝藥物時,應嚴密觀察有無出現傾向。使用尿激酶溶栓期間應嚴格執行醫囑,用藥計量準確,使用中需如發現有出血傾向,需立即停藥,并給以抗纖維蛋白溶酶藥;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患者出現頭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 應減緩進展速度或停藥觀察。注意局部有無出血、滲血和全身出血傾向。
3.5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后,彈力襪繼續佩戴3~6個月,并做好護理工作;堅持鍛煉肢體功能;避免久站久坐,以防DVT復發;嚴禁吸煙;應用抗凝藥物可有效預防血栓形成,但應嚴格遵照醫囑,避免過量應用,增加皮下出血以及腦出血危險。囑定期復查凝血酶原時間。
4結果
本組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24例,經有效護理,肢體腫脹明顯消退,未出現肺栓塞等并發癥。
5討論
DVT是骨科患者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多因長期臥床,活動減少,下肢肌肉松弛,致靜脈血流緩慢,同時靜脈壁損傷及血液高凝狀態亦可致DVT發生。DVT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如不及時醫治,會導致肢癱及殘疾危險,嚴重時可致肺栓塞危及生命。臨床對DVT以預防為主,加強對患者心護理和飲食管理,嚴格各項預防措施。應了解并掌握DVT的好發因素、好發部位以及正確的護理對策,以有效進行預防和治療。
參考文獻:
[1]唐文平.骨科臥床患者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與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1(6):140-141.
[2]李燕玲.老年臥床患者并發深靜脈血栓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8,5(8): 196-197.
關鍵詞:骨科大手術;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
各種手術是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術后鼓勵患者抬高下肢和早期下床活動,是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可靠措施,但對血栓形成的高?;颊撸瑹o顯著臨床意義。手術時應徹底止血,術后常規使用止血藥物以預防術后出血的錯誤觀念,可能促使血栓形成。深層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指血栓形成于腿部靜脈處,,為骨科大手術后患者常見的并發癥。臨床上利用抽血檢驗D-dimer與下肢超音波檢查來做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靜脈血管內不正常地凝結,屬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常發生于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和髖部周圍骨折手術等骨科大手術后。靜脈血流滯緩、靜脈血管壁損傷和血液高凝狀態是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1]。選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骨科大手術患者,觀察患者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情況,并進行預防與護理,效果明顯,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骨科大手術患者,男40例,女24例;年齡36~78歲,平均52.6歲。其中全髖關節置換18例,全膝關節置換8例,髖臼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9例,動力髖內固定股骨粗隆骨折20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9例。
1.2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32例,氣管插管全麻32例。術前、術后實施心理護理、預防措施、飲食護理、機械護理和藥物護理。
2 預防與護理方法
2.1病情觀察 ①觀察疼痛性質、持續時間和疼痛程度;②為減輕靜脈內壓力,促進血液回流,應囑患者臥床休息,抬高患肢;③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遵醫囑進行抗凝、溶栓、祛聚療法;④局部濕熱敷;⑤每天觀察腫脹消退情況,通過測量雙下肢同一部位周徑,為調整治療方案提供依據;⑥每4 h觀察并記錄一次端動脈搏動情況及患肢皮膚色澤、溫度和彈性;⑦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同情、關心患者,指導其看書、聽輕音樂等,分散其注意力,減輕其對疼痛的感覺。
2.2心理護理 ①解釋深靜脈血栓手術的必要性、手術方式、注意事項。②鼓勵患者表達自身感受。③教會患者自我放松。④應針對個體情況進行針對性心理護理。⑤鼓勵患者家屬和朋友給予患者關心和支持。
2.3配合治療的護理 早期小腿營養是否改變,有無廣泛的淺靜脈擴張,有無下肢腫脹和脹痛等,尤其注意肢體遠端搏動有無減弱,與對側肢體相比患肢皮膚溫度和顏色有無改變,有無壓痛的條索狀物。如果病程繼續發展,肢體極度腫脹,會產生對下肢動脈痙攣以及動脈壓迫,進而造成下肢動脈血液循環障礙,引發足部動脈搏動消失,進而引起更嚴重的小腿和足部水皰以及皮膚降而顯青紫色,這種情況下若處理不及時,后果會非常嚴重,就會發生靜脈性壞疽。所以必須嚴密監測患肢皮膚顏色、溫度以及患肢末梢血液循環[2]。
2.4健康教育 鼓勵患者活動,降低DVT的發病率,如早期活動和床上腿部鍛煉。囑患者應該保持順暢的靜脈血流,如勿穿緊身褲,避免長時間的交叉腿部或盤腿坐臥,避免長期的站立等;避免長時間坐飛機或汽車。因此,應鼓勵和指導患者多喝水、多做運動,特別是腿部運動。教育患者以正確的方法預防,可防止DVT的復發。
3 結果
通過對64例骨科大手術患者進行預防及護理措施,發生DVT2例,經過治療和護理后痊愈出院,有效地減少了深靜脈血栓并發癥的發生。
4 討論
血栓的形成可是靜脈血管管腔發生完全或不全閉塞,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狀。最多見的是下肢靜脈血栓,這其中大部分患者是因為術后長期臥床而引起,另一部分目前還沒有發現明確誘因。通過研究國內骨科復位手術中,患者的康復護理需求情況表明:告知術后禁忌姿勢及活動;與醫師聯絡處理問題;告知何時返院門診是最需要知道的三項問題。其中相關研究中病患需求度最高的項目是與醫師聯絡溝通,因為患者對手術結果的顧慮和擔憂,必須通過良好的溝通來消解,從而使手術順利完成[3]。目前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治療效果尚缺乏統一標準:有的以臨床癥狀及體征的改善或消失為顯效或治愈標準,有的以術后深靜脈造影證實的血栓解剖學上的改善或消失為標準,從而導致下肢DVT治療的兩種觀點,一種主張以非手術治療為主,通過溶解或部分溶解及抑制血栓的進一步蔓延,并最終通過側支循環的建立改善癥狀,另一種主張以手術為主,采用手術切除重建或介入的方法,配合抗凝溶栓等治療,盡快恢復深靜脈的解剖學通暢及減少復發。
下肢深靜脈血栓在其自然病程中隨時有可能出現栓子脫落,導致肺梗死,嚴重者可致猝死,尤其是在發病2 w以內。如行抗凝溶栓治療,栓子脫落風險更大,且抗凝溶栓后的出血并發癥有時比較嚴重,甚至可并發顱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重者導致休克甚至死亡,故疾病本身的風險及治療所帶來的風險應向患者本人及家屬交代清楚,并簽字為證,如家屬或患者不予理解,則不能應用抗凝溶栓治療,同時也應簽字為證??诜鼓幬镫m有較好的預防效果,但它有導致出血的可能性缺點,必須在服藥期間做血凝機制的監測。華法林在美國應用較廣,多在骨科大手術后給患者服用;在歐洲臨床上則很少采用。臨床上抗血小板藥物的作用效果不明顯,因而較少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對降低術后深靜脈血栓的發病率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但較易發生不良反應,如血容量增多引起心力衰竭和過敏反應等,現已較少采用。LDH有抗血栓形成的功能,但無抗凝的作用,一般以5000 U做皮下注射。由于LDH不能完全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4]。因為大多數DVT患者都需要抗凝治療,所以特別注意患者的出血情況,如牙齦及皮膚黏膜出血、鼻出血、便血、尿血、以及顱內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如果患者正在應用肝素治療,應特別注意它的副作用如大出血的發生[5]。同時,應該密切監測HIT的體征、血小板計數[6]。本組資料,通過臨床分析,下肢深靜脈血栓是骨科大手術后的危險并發癥,采用基本預防、藥物預防結合綜合護理可以有效減低DVT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新寧.預防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措施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02:1-2.
[2]朱琳.預見性護理對老年骨科患者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08:1091-1092.
[3]張生延,徐瑞云,李柯蓁.綜合護理對預防老年髖部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影響[J].甘肅科技,2016,03:127-129.
[4]李洪杰.護理干預在預防下肢骨折術后并發深靜脈血栓的應用體會[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04:585-586.
[摘要]發生肺栓塞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熟悉孕產婦肺栓塞的發病原因和臨床特征,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并對高危人群進行孕期積極預防,嚴密監護,產后鼓勵產婦盡早下床活動,術中、術后抬高下肢,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防止血栓形成。發現早期癥狀和體征后及時搶救治療,防止猝死的發生,以保障母嬰安全,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肺栓塞;相關因素;干預
肺栓塞是指肺動脈血管被栓子堵塞導致的產科急癥病,也是導致孕產婦死亡原因之一。據報道孕產婦肺動脈栓塞的發病率在0.01%-0.04%,發病急,后果嚴重,若發現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則有20%~30%病人發生猝死,但若及早發現、及時搶救或治療,病死率可降至2%~8%。因此,產科的醫護人員應提高對孕產婦肺栓塞的重視,掌握孕產婦肺栓塞的預防及早期臨床特征,保護高危人群,做好健康教育指導及搶救護理工作,把對威脅病人生命的危險因素降低到最小限度。
1 孕產婦發生肺栓塞的相關因素
妊娠期孕婦體內的凝血、纖溶系統發生了生理性改變,有利的是在分娩時促進胎盤胎膜剝離面的止血,但不利的是為形成靜脈血栓提供了機會,所以孕產婦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是非妊娠婦女的5倍。主要有以下因素:
1.1 血液的高凝狀態:妊娠起凝血因子除Ⅺ、Ⅻ因子濃度下降外,其他因子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尤以纖維蛋白原增高顯著。因此,孕婦的血液呈高凝狀態,一旦有血管損傷、出血,則很容易凝固止血或血栓形成。
1.2 血流淤滯、血管損傷:妊娠期日益增大的子宮對下腔靜脈、髖靜脈產生壓迫,靜脈回流阻力增加,出現充血、淤滯,血管內皮細胞受損。且妊娠期肝臟滅活和中和活化凝血因子能力下降。故分娩時盆腔靜脈受損后,血栓形成的危險性增大。
1.3 抗凝血系統異常:妊娠期機體的抗凝血系統如纖溶系統,s蛋白、C蛋白和抗血栓素Ⅲ(AT一Ⅲ)的抑制血栓因子活力的功能生理性降低,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
2 對高危人群的重點監護
栓子在沒有堵塞大的肺動脈血管前病人可以是無癥狀的,加之產科醫護人員缺乏對該疾病的認識和臨床經驗,常被誤診或漏診。而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是預防和早期發現孕產婦肺栓塞的唯一途徑。因此,應對下列人員進行重點監護。①產后長期臥床影響下肢靜脈回流;②剖宮產手術麻醉下靜脈平滑肌松弛,使內皮組織受牽張,膠原纖維暴露;③高齡、初產、多胎、肥胖的孕產婦;④產前、產中、產后有感染史以及大量輸入庫存血等。這部分孕產婦應是監測的重點對象。
3 肺栓塞的臨床表現
發病急、呼吸困難、胸痛、束胸感、咳嗽,有的病人還可以出現心動過速、發熱、呼吸急促、咳血、發紺等。當肺栓塞達50%以上血管床被堵塞時即可發生低血壓、暈厥、心功能不全等癥狀。當栓塞血管床達85%時則會因左心室血量急劇下降而引起休克致猝死。孕產婦因肺栓塞造成猝死有34%發生在1h內,39%發生在24h內,27%在3~5d內。所以,在產后1~5d內護理人員引起應高度警惕,加強觀察及護理。
4 預防及護理措施
4.1 重視對高危人群雙下肢是否有血栓形成的評估:因為下肢深靜脈血栓是造成肺栓塞的重要因素,所以,發現孕產婦雙下肢有疼痛、麻木、皮膚溫度及膚色改變或脈搏波動異常等情況,常提示病人有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的可能,密切觀察,綜合判斷,及時提醒醫生,引起注意,然后通過胸部攝片、心電圖和血中D-二聚體檢測,再進行通氣-彌散檢查(ventilation/perfusion,V/P),以早發現早治療。
4.2 加強對孕產婦肺栓塞的護理:根據患者病情,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搶救及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健側臥位,呼吸困難者給予吸氧及解痙,發熱者給予物理降溫,對進行抗凝或溶栓治療的病人,應密切觀察是否有出血與再栓塞的發生,對于下肢靜脈血栓的病人,應囑盡量減少下肢活動,以預防血栓脫落而栓塞至重要臟器。必要時配合醫生行手術切除治療,及時搶救母嬰生命安全。
【關鍵詞】 預防醫學;下肢深靜脈血栓;應用
循證預防醫學專業委員會, 自2010年成立以來就推進循證醫學理念及方法在臨床和預防醫學中的應用, 提高疾病的早期防治的科學性和效果, 發展于我國的《黃帝內經》中就已提出“治未病”的概念[1]。下肢深靜脈血栓是指在血流滯緩、靜脈壁損傷和高凝因素下, 血流, 甚至會演變成肺栓塞, 危及生命。預防醫學是在護理專業技能和多年臨床經驗的前提下, 結合患者的意愿制定個性化的預防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92例擬患下肢深靜脈血栓的299例患者的資料, 如有下肢骨折術(髖部骨折)、直腸癌和腦梗死等疾病的患者, 按入院時間和本院醫療水平的提高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1. 2 評測標準 采用國際預防靜脈血栓研究會指定的標準, 每日細心觀察兩組患者下肢情況, 在治療18 d后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兩組患者下肢深靜脈情況。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7.0 統計軟件對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資料進行卡方檢驗分析, P
2 結果
觀察組未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 對照組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 6 例, 對兩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比較, 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預防醫學是指醫護人員在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時, 在護理專業技能和多年臨床經驗的前提下, 結合患者的意愿制定個性化的預防措施, 使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降到最小。彩色多普勒超聲影像診斷具有無創、準確和精確性高的特點, 是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和預防的首選方法。
3. 1 血流滯緩的預防 各種炎癥水腫或治療的制動, 會造成下肢靜脈回流緩慢和周圍壓迫?;颊咴谂P床時患者下肢抬高大約30°, 窩處需有支撐以促進靜脈回流。還要鼓勵患者主動活動, 可按摩下肢腿部肌肉, 并且隨時觀察肢體有無腫脹現象??寡ㄒm可呈遞減式地降低足部壓力, 如全髖置換患者術后使用醫用T.E.D梯度壓力襪使下肢靜脈血液更好地回流, 減少血栓形成, 可以有效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出現[2]。
3. 2 靜脈內膜損傷的預防 若靜脈損傷時, 外漏有創傷的內膜下層及膠原會造成靜脈內皮組織部位的損傷和其功能塤傷,都會引起具有各種生物活性物質的釋放,最終導致血栓的出現,這時應給予抗凝溶栓和介入治療。溶栓治療有溶栓療法、抗凝療法和祛聚療法, 介入治療有導管內溶栓、血管腔內超聲消融術和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局部應用用量合適的小劑量尿激酶可使下肢深靜脈血栓部位的血藥濃度明顯增加, 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出現。醫護人員還要密切關注血液高凝狀態下的用藥情況, 定時檢測血脂、血糖、凝血四項指標, 如有異常要及時聯系醫生進行處理。
3. 3 飲食護理 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飲食應注意清淡, 減少食鹽攝入, 多食新鮮水果、蔬菜等降低血液黏稠度和低脂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以保證排便通暢, 減少由于排便用力而使腹壓增高。吸煙患者應該禁止吸煙, 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出現。
3. 4 心理護理 在治療過程中關注患者的心理活動, 做好宣教工作, 樹立患者戰勝下肢深靜脈血栓的信心, 如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癌癥腔靜脈濾器置入并溶栓患者實施程序化健康教育和形成Orem 自護模式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的預防[3], 對預防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疾病和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魏萬林.在中華預防醫學會循證預防醫學專業委員會循證醫學方法學組成立暨學術報告會上的講話.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3,5(5):441-442.
1.山東省鄒城市商河醫院,山東鄒城 273500; 2.山東省濟寧市精神病防治院,山東鄒城 273508
[摘要] 目的 探討腦卒中患者深靜脈血栓的預見性護理措施。方法 對我院神經內科住院的56例腦卒中患者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腦卒中患者形成深靜脈血栓的發生原因以及相應的預見性護理措施。結果 在所采取的護理措施的預防下,我院腦卒中患者56例中有1例出現深靜脈血栓。結論 對腦卒中患者及早預見性護理,可以減少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減少各種并發癥的發生。
[
關鍵詞 ] 腦卒中;深靜脈血栓;預見性護理
[中圖分類號] R5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5(b)-0048-02
深靜脈血栓疾?。―VT)是腦卒中疾病的并發癥之一,近年來隨著腦卒中發病率增高,DVT發病率和確診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而下肢DVT患者有著很高的致命性肺栓塞及血栓后形成后綜合癥危險。該病必須及時診治,其后遺癥可以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肺栓塞的形成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需要護理人員以及患者對DVT加倍警惕,針對腦卒中患者需要積極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對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義[1]。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接收診治腦卒中患者56例,通過對其采取預見性護理,DVT發病率顯著下降,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一共接收診治腦卒中患者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齡55~85歲,平均年齡60.5歲,腦梗死患者32例,腦出血患者24例。在腦卒中發病10 d內血管超聲檢查,對于高度懷疑患有DVT患者7 d后復查,對所有腦卒中患者進行DVT的預見性護理。
2 預見性護理措施
2.1 心理護理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腦卒中的并發癥,患者檢查出患有腦卒中疾病時,心理已經遭受到嚴重的打擊,同時還擔心腦卒中并發癥發生,容易產生恐慌、害怕、擔憂、焦慮、抑郁等的心理。加之必須對DVT進行預防宣教,DVT疾病導致肺栓塞嚴重后果,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于是患者感到空前的擔心和緊張。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對護士開展護理工作很重要,護士必須主動關心、理解患者的情緒變化,真正站在患者角度,抓住患者心理擔憂的要害,盡可能從多方面多角度給患者講解DVT的預見性護理措施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重要性,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耐心講解情緒對病情的不利影響,幫助患者走出困擾。
2.2 飲食護理
腦卒中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期間,在飲食上應食一些低脂肪、低糖類、高纖維、高蛋白類、易消化食物,必要時需要補充一些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2]。低脂類食物可以避免血液粘稠度過高,所以應該喝水至少2500 mL以上;高纖維類食物在體內易消化,可以保持腸道通暢,避免腹壓過高;維生素類可以幫助患者提高身體免疫力,抵抗疾病,幫助身體恢復。同時患者必須戒煙戒酒,避免對肺造成傷害。同時避免食用含有維生素K的食物以及高膽固醇飲食,保證營養的攝入,多吃水果蔬菜,黑木耳等,增強患者的免疫力。
2.3 偏癱肢體功能鍛煉
腦卒中患者往往會發生偏癱現象,患者肢體肌力減輕或喪失,不能正?;顒?,需要讓患者進行功能性的鍛煉,不但有利于腦卒中的康復,也有利于DVT的預防。臥床患者至少1~2 h翻身1次,主動或被動功能鍛煉1次/6h,加強足踝的被動運動,做屈伸、內翻、外翻,環轉等,若患者意識清醒,可指導患者行足踝關節主動環轉運動;對于能下地行走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鼓勵其經?;顒?,伸屈膝蓋,按摩腳踝處,雙足蹬床運動,盡量抬高臀部運動。對于不能自主運動的患者,需要被動性的接受運動,將偏癱肢體進行有節律的擠壓與開發交替進行,持續3~5 min,1次/6h。在活動的過程中動作盡量輕柔,同時詢問患者感覺,適當調整運動的幅度。值得注意的是,對于DVT的嚴重懷疑患者,禁止按摩患肢,避免栓子脫落,造成肺動脈栓塞。活動時預防DVT最簡單最有效的手段是股四頭肌的收縮練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靜脈的瘀血阻滯。鼓勵患者每天做腹部按摩,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保持大便通暢。
2.4 護理
患者在接受腦卒中治療以及DVT預見性護理期間,護理人員需要提醒患者家人注意患者的,同時指導家屬進行護理。最好采用平臥位,需要用軟墊墊在患肢下,使下肢高于床面大約25 cm,腘窩避免受壓,髂靜脈呈松弛狀態,利于靜脈回流?;颊咝枰韨扰P時,患肢需要放在健肢上。避免患肢受到壓迫,教會患者踝關節、足趾的伸屈活動,促進下肢靜脈回流,防止靜脈血瘀滯。有條件者使用足底靜脈泵,間歇性充壓裝置,醫用彈力襪,防止下肢靜脈瘀血。
2.5下肢靜脈護理
下肢靜脈是發生率是上肢的3倍[3]。深靜脈內膜損傷可以繼發形成DVT,所以必須提高對深靜脈保護的重視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預防DVT最重要的就是保護下肢靜脈,避免通過下肢靜脈輸液,實在需要可下肢靜脈輸液的,輸液時也需要嚴格進行無菌處理,避免導致血管發炎,保護血管;靜脈穿刺后局部加壓5 min,動脈穿刺后需要加壓10~15 min,防止出血;避免深靜脈置管術以及介入性操作;護理人員需要提高靜脈穿刺技能,穿刺時候盡量縮短扎針時間,減輕對周圍組織以及血管的損傷;注意不要在同一部位和同一條靜脈反復穿刺,必須維護血管內壁的完整性。
2.6 癥狀觀察和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在護理期間認真觀察患者的病情,每日按時觀察測量患者雙下肢腫脹程度、皮溫及皮色的變化,患者下肢有無腫脹,疼痛,并且記錄,進行橫向縱向比較,掌握患者的身體指標。禁止患肢推拿、按摩,保持大便通暢,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肺栓塞是深靜脈血栓的最嚴重并發癥,如有胸悶,胸痛,呼吸急踹等癥狀,警惕肺栓塞的形成。同時需要監測患者心率是否正常,血氧飽和度如何等,做到及時護理診斷,及時治療。DVT早期癥狀的觀察:若患肢出現腫脹、疼痛、淺靜脈怒張、軟組織硬度增高,皮膚出現花斑或青紫色,皮溫降低,足背動脈減弱或消失,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2.7 藥物預防與護理
主要是對抗血液的高凝狀態。患者在治療腦卒中期間,對一些對血管產生刺激性的藥物,在靜脈滴注時候,需要盡量稀釋,保持輸液前后滲液體靜脈輸液通暢。同時可以使用一些預防深靜脈血栓的藥物,小劑量低分子肝素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具有預防作用,可以適量運用。有文獻報道,腦卒血患者在預防性應用低分子肝素后,DVT發病率下降至80%,低分子肝素一般用法是在腹壁皮下注射,1次/d,連續應用7~10 d。同時,低分子右旋糖苷、丹參注射液、華法令等也對于DVT的預防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3 結果
采用以上各項護理措施,我院56例腦卒中患者只發現深靜脈血栓形成1例,發生率是1.78%,經過積極治療病情有所好轉。其余55例患者皆無深靜脈血栓生成,且經過治療后,生活能夠完全自理。
4 討論
腦卒中患者是是發生DVT的高危人群,卒中患者由于意識障礙、長期臥床、脫水治療等原因很容易導致深靜脈血栓形成,由于血栓阻塞了深靜脈,導致血液循環發生故障,引起血管中產生瘀血。該病發病部位多見于下肢以及雙下肢,同時也是導致肺栓塞的主要原因,肺栓塞病情嚴重具有致命性。DVT的發生原因的主要因素有靜脈瘀阻、血管內壁損傷以及血管中有高凝狀物。腦卒中疾病本來的發病原因也有以上三要素,即具有相同的發病原因,當患者腦卒中不能動彈臥床很容易牽動DVT發病機制,發生DVT的幾率就更大[4]。有報道稱若不給予干預,在腦卒中患者中30%~40%的會發生DVI,癱瘓或長期臥床的DVI的發生率高達60%~75%[5] 。
卒腦中發生DVT的相關因素:高齡,年齡越大發生深靜脈血栓的危險性越高,80歲的人群是30歲人群的30余倍。老年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較高,小腿肌肉的泵作用減弱;臥床,長期臥床的卒中病人,由于偏癱的肢體活動不靈或者完全不能活動,較易形成靜脈受壓,靜脈回血明顯減慢,從而增加了DVT發病的風險;高血壓患者的高血壓也是不可忽視的危險因素。原發性高血壓使血液黏滯度的改變致使血流流變學發生改變,血管內皮損傷,血漿中某些因子異常,從而破壞了凝血系統和纖溶系統的平衡[6];卒腦中患者的血管內皮產生的促血栓活血物質的活性水平高于正常,而抗血栓物質活性降低,血液高凝狀態;下肢靜脈穿刺輸液,特別是股靜脈穿刺更容易導致靜脈損傷;卒腦中患者在應激狀態下,可分泌大量的兒茶酚胺,導致全身血管收縮,使靜脈血瘀滯??估蛩幒兔撍幰菏寡簼饪s,增加了血液的凝固性。
綜上所述:高齡、長期臥床、偏癱、靜脈血管穿刺、血漿纖維蛋白原、高血壓等因素均是DVT的危險因素,預防和控制這些危險可控因素可能會有效預防和減少DVT發生發熱風險,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護理人員了解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有關知識,有助于提高對DVT的認識,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避,早發現、早診斷進行治療,深靜脈血栓有三個主要癥狀,即下肢腫脹,下肢疼痛和淺靜脈曲張。根據三個癥狀的嚴重程度可以估計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嚴重程度。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時,需要及時治療細心護理,一旦血栓脫落,血栓就沿著下肢靜脈系統移動到右心部位,游離的血栓最終會導致肺動脈栓塞,出現肺栓塞。肺栓塞患者可見呼吸極為困難,胸悶難忍,嚴重者就危及生命。
基于DVT的發病因素,我們采取功能鍛煉、飲食護理、的安排、藥物的預防、心理疏導和安慰、癥狀的觀察等措施,取得明顯的效果,減少和避免了DVT的發生。本研究中56例腦卒中患者中,發現深靜脈血栓形成1例,發生率是1.78%,值得注意的是,在腦卒中患者早期進行深靜脈血栓護理較晚期效果更好??梢婎A見性護理措施可以有效預防了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指導組意義。
[
參考文獻]
[1] 袁輝輝.預見性護理干預對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0,26(13) :43-44.
[2] 蔡囡麗.顱腦外科患者院內感染防治與護理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10,26(32):126-127.
[3] 邢躍芳.預見性護理在骨科手術患者并發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J].中外醫療,2011,25(16) :73-74.
[4] 魏君蓮,徐君臣,衛秀蘭.足部微波治療預防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J].護理學雜志,2009,19(18) :205-206.
[5] 賴碧芳.預見性護理程序用于腦出血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8,22(5):67-68.
1 影響ICU護理質量的因素
1.1 護士編制不足 護士和床位之比低于衛生部規定的1∶2.5,監護素質欠缺,護士超負荷工作,過度疲勞,質量無法保證。
1.2 護士未經過系統的ICU??浦R培訓,監護知識缺乏,易發生差錯事故。
1.3 年輕護士經驗不足,對可能發生的護理問題缺乏預見性。
1.4 護理人員出現心理問題 護理人員長期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里工作,勞動強度大,精神緊張,職業對自身素質的要求高,會使護士產生心理壓力,表現為疲勞、精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焦慮、失眠、煩躁、易發脾氣、食欲下降、胃炎等。
1.5 工作職責不明確或護理流程不合理 護理流程不詳細或流程不合理,是出現護理質量缺陷的常見原因。
1.6 缺乏質量標準或監控不到位 ICU護理工作缺乏質量標準或標準不明確,護士無所適從,護理質量無法保證或制定了標準卻不能定時檢查督促,同樣的問題反復發生。
1.7 不重視基礎護理,易發生護理并發癥,如角膜潰瘍、壓瘡、足下垂、墜積性肺炎等。
1.8 急救物品器械管理無明確責任人,缺少相應的應急物品及措施或缺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一旦發生應急事件,物品器械不能迅速到位,影響搶救。
1.9 醫囑執行不規范 執行非搶救口頭醫囑、未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者的醫囑、字跡辨認不清的醫囑等,給差錯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
1.10 違反技術操作規范 如輸血、藥物治療前后未認真執行查對制度;消毒隔離措施不到位或無菌操作不嚴等造成交叉感染,甚至感染爆發。
2 ICU護理質量控制與提高
2.1 保證ICU護士數量達到要求 護士數量按照《中國ICU建設與發展綱要》的要求,ICU床位與護理人員之比應達到 1:2.5~3以上,并配備一定的護理員。
2.2 注重ICU護士素質的培養 ICU護士需經過內科、外科、急診等相關科室的輪轉學習,具有多專業的??评碚撝R及專科操作技能,才能應對多學科的危重患者救治。還要培養護士的高度的責任感、敬業精神、慎獨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縝密的分析能力、嫻熟的搶救技能及對專業理論的鉆研精神、良好的溝通能力等。
2.3 護理人員合理搭配分組,注意每位護士技術能力及專業特長的組合。
2.4 暢通護士溝通渠道,釋放其心理壓力 定時舉辦座談會或單獨談心,護士長要善于觀察護士情緒變化,了解其家庭、個人生活的困難或困惑,盡可能幫助解決。了解護士發展需求,提供發展平臺和機會,還可以開展心理講座或心理咨詢活動,使護士能夠舒緩心理壓力。
2.5 科室建立護理質量標準及質控網絡,采用PDCA循環法促進護理質量不斷改進,選派責任心強的護士擔任質控小組長并吸收護士到各組,每月進行護理質量總結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持續跟蹤檢查,直至問題解決。
2.6 ICU質控重點
2.6.1 基礎護理質量 ①患者應達到“六潔”(頭發、皮膚、口腔、會陰、手、足)“四無”(無壓瘡、無護理并發癥、無墜床、無差錯事故)。②防止煩躁患者皮膚蹭破、約束帶勒傷、導管墜出,根據醫囑應用必要的鎮靜劑,使患者的ramsay鎮靜評分達到3級水平。③ 對眼瞼不能閉合的患者,單純覆蓋凡士林油紗并不能預防角膜潰瘍的發生,必須點抗生素眼藥膏完全覆蓋瞼裂,再外覆凡士林油紗。④口腔護理對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具有重要意義,我們采用口腔沖洗外加擦拭的方法。⑤應用抗血栓泵,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2.6.2 交接班的環節質量 ①制訂交接班工作流程,用表格規范其交接班內容,如轉科交接記錄單。特護單特定項目必須雙方交接,并雙人簽字,如深靜脈置管外留長度及留置時間,尿管留置時間等。②雙方交接班必須查看醫囑單簽字情況,確保當班臨時醫囑及時簽名。
2.6.3 確保急救藥品、器械的完好率達到100% 必須有強有力的措施保證搶救藥品物品、器械的定點、定量、定人、定期的管理、補充及功能維護,搶救儀器保持其處于備用狀態。班班交接,雙人簽字,未落實好不得下班。建立儀器設備故障上報制度。
2.6.4 建立緊急情況應急預案 建立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應急預案,如火災、停電、患者呼吸心跳驟停等應急預案,定期演練,使每個人掌握緊急情況下的應急措施。
2.6.5 保證執行醫囑的及時準確性 不執行不合格醫囑,非搶救情況下不執行口頭醫囑。由于ICU醫囑改動頻繁,應每日核查全部醫囑,所有用藥,確保雙人核對后再執行。新藥配置使用前看說明書,并按說明書上要求配置皮試藥液。各項操作嚴格執行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