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0 16:26: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治理理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協同治理 網絡預約租車 新路徑
網絡預約租車是一種“互聯網+”與城市交通領域相結合的產物,它將傳統租車行業融入移動互聯網中,為乘客提供了一種新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網絡預約租車實際上是“分享經濟”理念的延伸,而分享經濟的實質就是協同與合作,網絡預約租車就是將過去限于私用或者其他用途的車輛通過網絡預約,以互助的形式提供給社會,這樣使得社會資源充分利用,節約了時間,減少了交通擁堵。
然而,自從滴滴等網絡預約租車平臺問世以來,已經有不止一次出租車罷工抵抗網絡預約租車的事情出現,從北方的沈陽、長春、濟南,到南方的南京、成都、南昌,多個省會城市都發生了規模不等的罷工停運事件,2015年的專車第一案也引起了社會的重大關注,這些問題實際上暴露了網絡預約租車使得交通領域內產生的一系列矛盾問題與利益沖突。這些矛盾涉及多方主體利益,因此必須趨利避害,規范其發展。
2015年10月,交通部頒布了《關于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吨笇б庖姟芳啊豆芾磙k法》從一定程度上對網絡預約租車行業提供了規范和指導,但其視角局限于管理部門本身,缺乏與其他利益主體的良性互動以及相關協同治理機制的建立。因此,將協同治理理念融入對網絡預約租車的管理中有利于實現行業發展與行業監管之間的動態平衡。
一、協同治理理論內涵
協同治理理論是一種新興的理論,是一種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的理論,是將自然科學中的協同論同社會科學中的治理理論交叉結合起來的一種新興理論,協同治理理論對于解釋社會系統的系統發展、對于改善社會治理的效果都有著較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學者何水認為,協同治理是指在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政府、民間組織、企業、公民個人等社會多元要素相互協調、合作治理社會公共事務,以追求最大化的治理效能,最終達到最大限度地維護和增進公共利益之目的。
具體包括協同治理主體的多元化、治理權威的多樣性、各主體之間的自愿平等與協作,其直接目的是提高治理效能,最終目的是維護和增進公共利益。[1]網絡預約租車業務是現代化城市發展的新生事物,契合了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載體的效應,它涉及多元化主體要素的參與,因此,適用于協同治理理論范式下諸要素的有效配置與整合,從而實現社會公益的最大化。
二、網絡預約租車管理面臨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管理理念滯后
《管理辦法》要求網絡預約租車平臺應取得出租汽車經營許可等相關證照且車輛使用性質要登記為出租客運,將其限制在舊的出租車監管體制中進行管理。但事實上,網絡預約租車與出租車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見表1)。從現實角度講,這些不同都要求在監管時應打破維穩方式,進一步規范創新。現階段這種將其限制在舊的出租車監管體制中進行管理的方式最終目的是提高管理效能,實現對行業的管控。這種管理觀念滯后的原因主要是管理部門只從部門利益出發,只考慮部門監管的方便,而沒有從公眾出行方便、有利于城市環境改善、有利于培養城市新業態、有利于節約能源、有利于緩解城市交通堵塞壓力等方面綜合考量網絡預約租車的好處,也不符合社會轉型期,政府應該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的發展方式的需要(如表1)。
網絡預約租車是由現代城市生活節奏加快的當今社會和移動網絡迅速發展的時代催生的產物,它不同于傳統的出租車,其經營方式、組織方式和銷售方式都發生了本質的改變,因此政府應在尊重行業多方主體的前提下主動轉變服務方式,完善管理規范,更新監管體制,從頂層設計的高度有效應對當下網絡預約租車的治理困境。
(二)管理主體單一
交通部是網絡預約租車管理的主體,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及管理困境加劇,逐漸形成了由發展改革、公安、工業和信息化、商務、質量技術監督等相關部門聯合執法的格局。但這種格局僅僅使管理主體從一個政府部門變為多個政府部門,并未真正改變政府主導的狀態,并未真正吸納行業協會、網絡預約租車平臺企業、私家車車主及乘客的有效參與,行業協會、網絡預約租車平臺企業、私家車車主及乘客的利益與話語權均沒有得到應有的彰顯,導致兩個征求意見難以得到相關利益主體的支持和遵守,最終的治理效果也不容樂觀,難遂人愿。
其主要原因是各級政府主體仍然按照原有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沒有改變管理方式與服務方式,沒有按照“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執政理念轉變服務方式,因此,管理主體的單一化政府行為,不能適應城市快速發展帶來的市民對網絡預約租車的強烈需求,社情民意沒有轉化為政府制定政策的行動,當然就不能滿足人們對日益增長的網絡預約租車的現實需求。
(三)管理機制缺乏
當前各地政府對網絡預約租車的管理多以“運動式”為主,在2014年到2015年初,上海、北京等多地都對網絡預約租車以“非法運營”為由進行過短期的查禁行動,但這些并沒有完全阻止各地網絡預約租車行業的發展。各地交通管理部門將其與黑車一起進行階段性整治,是缺乏長效性與前瞻性管理機制的體現。在管理過程中缺乏一個吸納各方主體共同參與,共同治理的平臺,以明確各利益主體的責任,從而規范管理流程。原因是各地管理仍然是各自為政的粗放式管理模式,這種理念指導實際工作,必然產生管理機制匱乏、不系統、沒有全局觀念的問題。制度的缺失,是社會管理最大的遺憾,也是社會管理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
三、協同治理視角下網絡預約租車管理的新路徑
(一)樹立協同治理理念
政府對網絡預約租車的管理要樹立協同治理理念。政府部門不應該將其限制在舊的出租車監管體制中進行管理,不能僅僅依靠行政強制力實施硬性管理,只注重實現對行業的管控,而應該加強學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管理理念,樹立政府、行業協會、網絡預約租車平臺企業、私家車車主及乘客等多元主體的平等觀念,更新系統的多元主體全員參與的監管模式,加強與網絡預約租車涉及的各個要素間的平等協商與有效合作,傾聽各方的利益訴求,采用創新的監管方式,使得混亂的系統中要素之間相互協調,注重發揮各個主體的協作功能,建立有序協同的管理系統,發揮系統的整合作用,最大限度服務于公眾利益,降低治理成本。
(二)加強多元主體參與
網絡預約租車的發展涉及政府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網絡預約租車平臺企業、私家車車主及乘客等多方主體的利益,僅靠政府的管理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加強管理中的多元主體參與是當務之急。
首先,國家要順應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給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治權力,通過頒布適合網絡預約租車發展的地方政策,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管理,同時要在重點區域進行試點,為制定更加實際的政策做出導向,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
其次,要結合網絡預約租車行業實情,發揮行業協會在協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網絡預約租車是一個新興事物,要逐步完善和擴大整合行業協會功能,引導形成更為合理科學的行業規范和行業準則,發揮行業協會最大的作用;真正地將自交給行業的從業者,讓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和積極的創造性,鼓勵行業自治;
再次,還要與網約租車平臺企業平等協商通力合作,實現互聯網約車信息平臺的共建共享與協同監管,實現協同治理主體多元化治理,利益多元化共享;
最后,還要使消費者代表、私家車車主代表通過聽證等方式參與到決策與治理中來,有利于確保決策的民主化與科學化,更有利于使政策得到相關利益主體的支持和遵守,從而達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因此,要加強管理中的多元主體參與,發揮各參與主體的優勢,相互合作,協同治理。
(三)構建協同治理機制
網絡預約租車不同于傳統出租車的單純線下業務形態,它是一種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新型業務形態,同時由于互聯網是個虛擬的載體,因此在信息安全、隱私安全和數據跨境流動安全上存在特殊的監管問題,所以必須和企業平等協商通力合作,協同網絡平臺公司進行線下和線上的協同監管,培養互聯網思維,重視網絡平臺的作用。首先,要建立統一的預約租車網絡平臺,核準經營范圍,對于對那些無車承運人進行資格上的限制,也就是對預約租車行業的發展實行準入制度。其次,要建立出租汽車個體戶托管機制,為預約租車搭建更好的服務平臺,從而降低服務收費、豐富服務內容。第三,創新監協同管機制,也就是政府管平臺、平臺管車輛,協會負責監督,建立真正的協同監管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網絡預約租車的安全運行、才能促進網絡預約租車向更成熟階段發展。
四、結束語:
網絡預約租車是新生事物,現有的管理模式,不能適應多元主體共治共享的客觀需要。當前網絡預約租車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困境,要求我們要不斷轉變共治共享的協同治理理念,政府要樹立協同治理理念,加強多元主體平等參與、平等對話,構建協同治理機制,在協同治理理念和機制下,站在公眾利益的角度規范和優化網絡預約租車治理體系,充分發揮多元利益主體的參與優勢,開辟出網絡預約租車的新路徑,使之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統治;治理;比較
當新公共管理運動在西方興起時,治理理論便應用而生,這一理論對于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產生一定影響,并為世界各國政府的改革提供可一個新的理論依據。由傳統的統治理念向治理這個新的理念轉變,是順應時代變化發展。然而,作為新生的理念,它又有著自身的一些缺陷,我們在實際應用中必須予以克服,不能照搬理論。在現今這個時代,經濟發展和人們的思想文化都達到一定水平,傳統的統治理論,已經制約了社會的發展。因此,新興的治理理論取代傳統的統治理論占主導地位,是時代變化發展的選擇。
一、 統治
(一)統治的起源
統治一般是指用政權來控制、管理國家。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統治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興起的。國家產生了必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階級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強大的政權,對國家進行管理。如果沒有誕生國家這個政治實體,我們也無法談起統治。因此,我們可以從國家起源這個角度來分析統治的起源。
首先,從自然法和社會契約論來追溯統治的起源。洛克指出,在自然狀態中,自然法是由每個人行使的,人人都是自己的裁判者。因此,自然狀態是完全自由的狀態,人與人之間不存在統治與被統治者的關系,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主宰者。然而,這種完全自由的狀態便是混亂無序的根源。在自然狀態中,既沒有一部明文規定的法律作為裁決糾紛的共同尺度,又缺少一個公共的裁判者和公共權力來保證裁決得以執行。于是人們為了克服自然狀態的缺陷,更好的保護他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便相互訂立契約,自愿放棄自己懲罰他人的權利,把它交給他們中間被指定的人,按照全體成員或他們授權的代表所一致同意的規定來行使。當人們這樣做了之后,國家就成立了?!斑@就是立法和行政權力的原始權利和這兩者之所以產生的緣由,政府和社會本身的起源也就在于此?!盵1] 國家的產生,是統治形成的前提,而政府則是統治的具體執行者,他是充當公共的裁判者的角色,擁有社會全體成員所讓出的那一部分公共權力。
其次,運用階級分析法來追溯統治的起源。它的主要特點是,它是階級利益和階級關系作為政治分析的決定性變量,以此來觀察和評估人的政治行為和政治制度。[2] 因此,用階級分析方法來分析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指出,國家是階級斗爭的產物,而階級斗爭是各階級利益的爭奪,最終的勝利者便成為了統治者,失敗的一方淪為被統治者。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統治是如何產生的。
(二)統治理論自身的困境
面對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的問題,依據統治理論作為基礎的傳統統治管理模式已經無法解決。市場失靈是指在資源配置的某些領域完全依靠市場機制的作用無法實現帕累托最優狀態。[3]市場在公共產品的提供、限制壟斷、約束個人的極端自私行為、克服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及統計成本等方面存在著內在的局限。[4]因此,單純的依靠市場手段不可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而此時西方經濟學家推崇的政府干預的管理模式,被認為是解決市場失靈最有效的方法。
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理論被認為是西方統治理論發展的頂峰。但是政府在發揮經濟職能時也有一些內在的局限,與市場失靈一樣,政府也會出現失靈。70年代開始在西方國家出現的“滯脹”現象以及其他社會經濟問題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從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西方各主要市場經濟國家紛紛采取了放松管制、私有化等減少政府干預的政策,正是鑒于國家的不足和市場的失效,愈來愈多的人開始尋找新的理論來對付市場和國家協調的失效,而此時治理理論正在興起,作為一種新的政府管理理念。
二、 治理
(一)治理理論興起的背景
在1989年世界銀行關于非洲的報告中,“治理”一詞首次出現;世界銀行1992年度報告的標題就是“治理與發展”。在這短短的十幾年的時間里,“治理”一詞已經被廣泛應用,由此引發學術界的關注,并使得一大批學者進行持續不斷的研究和探討,使其得到了不斷的發展。
然而治理理論的興起有著現實的狀況,從20世紀下半葉到現在,西方政府管理的指導思想是“最好的政府,用市場機制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等方式提供最大的公共服務”。因為一方面市場調節有失靈之處,即市場在限制壟斷、提供公共產品、約束極端個人主義、克服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統計成本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局限。因此,單純的市場手段不可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導致公共資源得不到保障,人民開始抱怨政府的無能。另一方面,政府調節也有失靈之處,即政府依靠國家計劃、命令手段,也無法達到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二)治理含義的界定
由于治理概念越來越廣泛的被應用于各個領域,以至于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治理理論。然而,關于治理含義的界定,學術界還存在很大的分歧,各種治理理論都很難給治理下一個準確的定義。
首先,詹姆斯·羅西瑙將治理界定為一系列活動領域的管理機制,它們雖未得到正式授權,卻能有效發揮作用。[5] 羅西瑙將治理的主體多元化,并不是簡單定為政府。同時,將治理定義為一個潛在的規則,是恒定不變,人們自覺的遵守治理這個潛在的規則,它必須依靠國家強制力實行下去,這將減少政府的權力,由一個“強政府”向“強社會”轉變,符合當前構建“有限政府”的理念。
全球治理委員會在《我們全球合作伙伴》中將治理定義非常寬泛,把集體和個人行為的層面、政治決策的縱面模式都包羅在內,據此,治理是各種公共的或私人的機構管理其共同的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是使相互沖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并且采取聯合行動的持續過程。治理主體包括國家、社會、市民、市場等等。學者格里·斯托克提出了五種關于治理的理解:第一,治理是指出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一系列社會公共機構和行為者;第二,治理意味著在為社會和經濟問題尋求解答的過程中存在的界限和責任方面的模糊性;第三,治理明確肯定了涉及集體行為的各個社會公共機構之間存在的權力依賴;第四,治理指行為網絡的自主自治;第五,治理認定,辦好事情的能力并不在于政府的權力,不在于政府下命令或運用其權威。[6]這是比較充分的理解治理的內涵。
其次,我國學者對治理的含義的也有著自己的觀點。治理理論從更高層面上強調了公民參與政府治理的重要性,主張用治理代替統治,以治理機制對付市場和政府的雙“失效”,認為治理可以彌補政府和市場調控和協調過程中的某些不足。[7]俞可平給治理下了一個定義,他認為治理一詞的基本含義是指官方的或民間的公共管理組織在一個既定的范圍內運用公共權威維持秩序,滿足公眾的需求,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種不同的制度關系中運用權力去引導、控制和規范公民的各種活動,以最大限度地增進公共利益。他將治理理解為一種公共管理活動和公共管理過程。但同時也指出治理需要必要的公共權威、管理規則、治理機制和治理方式。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治理理解為由多個中心(國家、公民、市場、社會)組成,遵循公正、公平、效率的原則,采用非暴力的方式對公共事務以及一些私人事務中需要公共部門解決的那一部分進行管理的過程。好的治理意味著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和公民的合作管理,是國家權力向社會的回歸的過程。政府不可能在以簡單的強制性行為來表達到社會管理的目的,治理是一種民主性的過程,使公民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
三、治理與統治的比較
“治理”與“統治”從詞面上看似乎差別不大,但其實際含義卻有很大的不同。第一,管理的主體不同。治理的主體可以是政府、公民、一些民間的或非政府組織,而統治的主體則必定是政府。第二,管理的形式不同。治理是政府、公民以及一些民間組織通過合作、協商的方式進行管理,而統治是政府運用政治權威的方式進行管理。對政府制定的政策,被統治者只能被動的接受。第三,管理的范圍不同。依據當前全球治理理論的提出,治理的范圍可以是無國界的,由于治理的主體可以是非政府的、跨國界的民間組織。而統治的主體是政府。因此,統治就有了領土和主權作為限制。第四,管理的原則不同。治理以自愿為主,兼有強制,但是主要還是公民的認同和共識。而統治則以強制為主,政府通過依據法律、法規來管理。
通過治理與統治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到治理的優點,首先,在一定范圍內,治理理論發揮彌補政府缺陷、糾正市場失靈的作用,促進社會法治的建設、市場有著自身的缺陷,無法解決壟斷、以及提供公共物品的問題。政府也有缺陷,政府無法解決“尋租”行為、低行為等問題。面對市場失靈和國家的失效,人們想通過運用治理理論來解決這些問題的前提,必須要擁有一個健全的法治來解決這類問題。其次,治理理論推動了政府與公民的良性互動,來解決現代社會問題,公民廣泛參與到政治生活中來,為政府決策的合理化、科學化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宣傳民主政治思想,建立健全民主制度。
綜上所述,治理與統治的比較,治理完全可以取代統治在國家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吧僖恍┙y治,多一些治理”,已經成為一些西方政治學家和政治家的流行口號。
四、 結語
雖然治理理論還處在不斷發展的階段,但它打破了社會科學中長期存在的兩分法傳統思維方式,即市場與計劃公共部門與私人、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民族國家與國際社會,它把有效的管理看作是兩者的合作過程。他強調管理就是合作,否認政府的那種權威統治的管理模式。因此,統治與治理的融合,是未來政府改革的必然選擇,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洛克.政府論下篇[M].上海:商務印書館,1981.
[2]俞可平.政治與政治學[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3]韓麗華 潘明星.政府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查爾斯·沃爾夫.市場或政府—權衡兩種不完善的選擇[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4.
[5]羅西瑙.沒有政府統治的治理[M].劍橋大學出版社,1995.
[6]格里·斯托克.作為理論的治理:五個論點[J].國際科學(中文版),1999,(2).
[7]喬耀章.再論作為非國家機構的政府[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2).
關鍵詞:智慧城市: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
大數據的產生為新時代的數據處理方式創造了本質上的變革,由此產生的新時代既為政府治理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大數據的應用幫助政府在傳統的治理功能上,提高了其對信息和數據進行分析和整合的能力,從而更大程度地滿足社會大眾的不同需求,促進了政府的治理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提升。但是,大數據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怎樣把握機遇并有效利用,同時積極應對挑戰是當前政府治理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政府治理的新背景
簡單來說,大數據就是大小超過了普通數據庫的操作范圍的數據群,其特征主要體現為規模大、速度快、多樣化以及復雜性強四個方面,也就是說在根本上與普通的數據并沒有太大差別。隨著大數據理念的出現,其在計算機領域創造了標志性的技術革新。隨后這一概念逐漸被應用于社會的其他行業,2013年更是被稱為中國的“大數據元年”。在大數據時代里,所有生物的活動或事物都有可能被通過數據的形式來進行記錄和存儲。而正是由于大數據的大范圍運用,數據和資源逐漸成為社會的重要生產資料。我國的科研學家提出制定大數據戰略措施,通過對其的有效利用來促進國家發展,并提高國際競爭力。政府治理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大數據帶來的大量的信息和資源為政府帶來了更多有價值的信息。但在面對大數據時,政府的傳統治理方式已難以應對。
二、大數據時代智慧城市治理的挑戰
(一)治理理念面臨的挑戰
長久以來,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逐漸形成了傳統的政府管理體制和治理理念,正是對社會和經濟進行的整體式管理,反映了政府部門的自我主義和全本觀念。例如部分地區的政府管理者習慣對社會大眾說套話,政府信息化程度較低,對于部分突況的反應和處理能力不足,對實事新聞的敏感度也不夠高。因此我國政府一直致力于打破傳統管理理念的局限,積極開展政府智慧治理理念的宣傳和推廣工作。大數據的產生隨之帶來的是信息的不斷公開和共享,社會大眾更容易對個人感興趣的事物和信息進行個人觀點的發表和交流。因此,此時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引領社會輿論向積極的趨勢發展。
(二)治理方式面臨的挑戰
傳統的政府治理方式大多以國家控制力為依靠,通過帶有強制性的指令來要求社會大眾進行服從,從而實現對社會的治理目標。大數據的應用使得政府治理的方式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一方面,數據的分析和傳輸方式更為優化,例如通過各類新型媒體的輔助,政府與社會大眾的距離逐漸拉近,兩者之間進行的交流和溝通也更為頻繁,數據的傳出和反饋更為密切。另一方面,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革新讓社會主體不斷提升信息和實事的了解程度,政府不再是信息的壟斷持有者,參與、合作的新型治理方式正在逐漸形成??梢哉f,這不僅僅是更為科學的治理態度,也反映了緊跟時代的智慧治理方式。
(三)治理體系面臨的挑戰
大數據的應用不僅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產生了不可避免的難題。首先是隱私權的問題,現代化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極快,一旦有不利的信息得到傳播,輿論便難以控制。并且只要大數據獲取了足夠的個體信息,即使是無關緊要的數據,組合在一起也極有可能暴露出個人的隱私。其次是數據共享的問題,大數據為社會生活和生產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信息,使得許多個人的信息在不經意間得到傳播和使用。但是,這也與我國的相關隱私保護條例不夠健全和完善有關,以及政府對信息產權的保護意識不強,加之大眾對新信息的好奇,最終使得信息被不斷分享和公開。
三、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的革新
(一)技術革新
大數據的產生是計算機技術逐漸成熟的反映。大數據曾是被忽視的技術,所以數據處理技術的革新是大數據的運用基礎。大數據技術的內容包含信息獲取技術、數據整合技術、信息分析技術等。當前,大數據技術主要誕生于計算機信息產業界以及其他相關領域,若要將大數據技術分配到政府部門,并且成為政府治理的得力助手,需要政府決策者進行系統性的了解和學習。因此,近幾年國家政府也逐漸與多個大型企業建立了大數據合作關系,期望能夠借助商業的大數據技能來加快大數據在政府治理中的運用。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快速提升政府治理的能力和效率。
(二)理論革新
從表面上看,大數據技術帶來的技術風暴僅僅是一種技術性的革新,但實際上,大數據所帶來的是信息技術的理論和互聯網思維的革新。其能夠得到如此大范圍的應用不僅僅是由于數據量的擴大,而是人類在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思維上發生了本質的變革。通常情況下,技術的革新大多早于理念的革新,而思想的滯后則會導致技術發展速度緩慢。據此,政府決策者是否能夠建立“大數據思維方式”是政府實現智慧治理的關鍵,也就是說,需要大數據的相關理論真正滲透到政府智慧治理的觀念中來。同時,全新的時代背景下,政府實現智慧治理需要管理者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此時運用大數據來進行進行輔助,才能更有效地提升治理質量。
關鍵詞:政府;社區治理;職能淺析
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社會矛盾集中顯現。城市社區治理任務更加繁重,亟需政府部門厘清思路,完善措施,深化城市社區治理,以期更好的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要求。
一、政府在城市社區治理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政府部門為城市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機構搭建、政策法規的制定等工作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使社區的軟硬件設施得以完善充實,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諸多社會問題的集中顯現,政府在城市社區治理過程中職能定位混亂的問題愈加凸顯,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
(一)治理理念偏離
政府對城市社區治理理念的偏離是導致職能定位不準的關鍵。受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政府權力滲透于社會管理的各個角落,權力邊界界定模糊,行政管理范圍涵蓋范圍過大,一味強調管理職能的重要性,忽略了服務職能在社區治理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二)治理職能執行不到位
政府在發揮社區治理職能的過程中存在三個方面的不足:一是“該管的沒有管好”。對非政府組織和專業性機構的培養、扶持和監督的力量不到位,沒有很好的發揮其調解基層矛盾、化解社會沖突、規避不法行為和幫助弱勢群體的作用。二是“該做的沒有做實”。非政府組織、團體和相關工作機構大多是非營利性的,一般是通過企業、慈善組織、熱心人士的捐助維持其正常運轉。政府在這方面缺乏應有的制度設計和財政投入。三是“該理順的關系沒有理順”。 政府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非政府組織的職責分工不明確,既重疊交叉又相互掣肘。比如:街道辦事處作為政府的派出機構,承擔了本應由社區自行組織和開展的公益、文化娛樂、志愿服務、公益慈善等活動,制約和限制了社區組織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由于政府的影響和干預,非政府組織的獨立性受到制約,缺乏獨立運作的條件和環境。
(三)治理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社區治理過程中問題的不斷顯現,相關法律制度與社區治理工作不適應、不協調的問題日益突出,原有法律制度缺乏前瞻性設計,距離依法治理社區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受長期計劃經濟體制和思維慣性影響,社區干部和群眾的法律意識還比較淡薄。相關職能部門對社區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導考核力度不夠,工作浮于表面。同時,社區依法治理缺乏系統性設計,沒有形成政府、社區和非政府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政府在城市社區治理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當前,我國政府在城市社區治理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集中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治理理念沒有及時轉變
當前,我國發展戰略機遇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并存,面臨我國“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兩個沒有改變的現實情況,政府部門傳統的重硬件建設、輕服務治理,重強制指令、輕協調指導的治理理念沒有根本轉變。行政權力對社區干預的范疇越來越廣泛,社區組織自身力量不斷削弱,體制機制日趨僵化,導致社區居民缺乏對社區的認同感和參與社區發展的責任感。在指令性管理理念沒有向服務性指導理念轉變的大背景下,政府在社區治理過程中,其職能的無序化、行政化、碎片化成為了必然。
(二)治理主體發展不健全
社區是一個多元化組織體系,僅靠政府傳統的一元化社區治理體系,已經不能應對社區治理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首先,我國社區中的社團主要是“掛靠制”,其民間性、自愿性和獨立性受到很大限制;其次,社團組織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其自身發展的制度環境和體制環境沒有得到很好的營造。第三,街道辦事處與社團組織工作職能的交叉重疊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街道辦事處的行政管理范圍沒有得到厘清,社團成了街道辦事處的下屬機構和辦事單位,社區成員多元化訴求難以得到有效回應和解決。第四,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強,對社區建設發展的知情權、參與權、建議權沒有得到很好的維護。
(三)社區治理模式單一
政府主要依靠單一的行政管理模式開展社區治理,沒有形成經濟、文化、法律、技術手段并用的綜合治理模式。在面對多元利益訴求的情況下,收集、整理、反饋手段單一,運用互聯網、微博、博客、微信等新興媒體進行治理信息處置回應的力度不強,系統化處置利益訴求的效果難以對接多元化訴求。同時,過多的采取了強制性手段,運用教育、調解、疏導等手段處理矛盾的能力和措施不夠。
三、政府在城市社區治理中職能定位的幾點思考
政府在城市社區治理過程中職能定位不明晰,治理理念滯后,治理措施僵化,基層矛盾不能及時化解,基層民生問題不能及時回應解決,嚴重制約和影響了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政府在治理城市社區中的職能進行定位。
(一)適應形勢發展需要,轉變治理理念
深入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強化政府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的核心地位,更加有效的地整合各類資源,向社區提供更高質量的社會服務。加大政府在制度層面服務社區的工作力度,制定符合我國城市社區發展趨勢的規劃設計,確立社區建設的具體工作目標,支持社區各類活動的開展,促進社區各類資源的開放融合,調動社區成員的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
(二)明確社區各要素的職能
首先要做好“減法”。把街道辦事處的部分社區管理權限進行剝離,把福利保障和群眾自治工作調整給居民委員會或中介組織承擔,街道辦事處則主要負責執法和行政管理。其次要做好“加法”。街道辦事處要梳理本應由自身承擔,但卻分配給基層自治組織的行政權,積極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強化社區基礎設施、環境整治、安全維護和弱勢群體救助等方面的工作。社區組織應發揮政府和社區居民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最后要做好“乘法”。在治理實踐中,政府部門、社區自治組織和社會各方力量,既要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又要統籌協調,整體推進,最終形成綜合治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的放大社區治理的綜合效能。
(三)完善社區治理法律法規體系
社區治理的穩步推進,必須緊緊依靠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要以民生建設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建立健全社區治理的法律法規體系,突出憲法的核心指導地位,以服務型政府理念為先導,精心調研現有社區治理的法律法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加以完善,使之能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要完善社區治理主體的立法,搭建包括行政機關、社會組織和基層自治組織在內的完整法律體系,確保各類社區治理主體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規范執法程序,為各類社區治理主體行使職權提供程序規則,確保程序合法。暢通社區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渠道,打通社區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參考文獻:
[1] 金津.城市社區治理結構研究[D].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 王敬堯.參與式治理:中國社區建設實證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關鍵詞】現代大學制度民主治理高等教育途徑
我國處于社會轉型的歷史背景下,建立和完善現代大學制度應該堅持“問題導向”的政策范式,用以解決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存在的深層次問題。繼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之后,黨的十七大報告更是明確強調,“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就高校而言,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深入人心,師生員工的民主訴求不斷提高,民主治理問題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探析完善大學民主治理機制的途徑顯得尤為迫切。
大學民主治理及其“四要素”
大學治理是高等學校與內部師生員工、外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及其他社會力量共同實施的大學管理制度。大學民主治理以“民主、公平、公開”為原則,把自由、公正、平等的民主理念引入大學治理全過程,使各組織各群體成員平等參與、共同決策學校事務。大學治理偏重于多元利益主體的協調與互動,體現現代大學內部的多元民主精神和學術自由風尚。大學民主治理機制是指學校民主治理各構成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作用。各要素按一定的模式運行,彼此之間相互影響并發揮作用,暢通民主治理的各個渠道,從而有效推進大學民主治理的開展。
大學民主治理的四個構成要素分別是:治理理念、治理制度、治理機構和治理方式。其中,治理理念是思想基礎,治理制度是理論依據,治理機構是運行載體,治理方式是運行手段。
探析完善大學民主治理機制的途徑
從治理理念角度看,要強化民主意識,為完善大學民主治理機制奠定思想基礎。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完善大學民主治理機制,就要使進一步增強學校全體成員的民主意識,提升其參政議政的水平和能力,使之領悟到大學民主治理的深刻內涵,充分調動師生員工參與民主治理的積極性。
明確大學民主治理目的。大學民主治理的最終目的是保護好學校全體成員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各群體成員積極參與民主治理,促進學校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明確了大學民主治理的目的,學校更加尊重學校師生在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等方面的合法權利,平等、公正、自由地讓師生們建言獻策,推動學校改革發展。有了明確的目標,師生們也更加明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更加珍惜自己的權利和責任,更能主動地參與到學校民主治理的實踐中來,把為學校改革發展謀利益作為己任,努力發揮個體的才能和力量。
加強學習教育,提高自身素質。要強化民主意識,轉變治理理念還必須提高學校成員的素質。在學學民主治理相關知識的同時,學校領導和師生員工還要關心國家時政,了解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研究高等教育辦學規律,廣泛涉獵教育學、社會學、管理學、哲學、法學等學科領域的知識,學習治理理論、管理理念和先進的管理方法,進一步提高參與學校民主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要加強學校師生員工對大學民主治理相關知識、規章制度的學習,以達到轉變舊有觀念、增強民主意識的目的。具體來講,可以通過外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自身來加以推進學習、教育工作。外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可以開展關于大學民主治理方面的工作培訓、經驗交流、學術研討等,同時,還可以通過定期評選民主治理先進單位等活動形式,建立激勵機制,營造民主氛圍,以增強學校領導民主治校的意識和決心;各高??梢愿鶕W校自身的實際情況,舉辦關于大學民主治理的知識講座、經驗交流會、專題解讀、主題宣傳等,使師生員工深入了解大學民主治理的內涵和意義,切實增強民主意識。
整合治理制度
機制有效運行要靠制度來保障。治理制度提供理論依據,為大學民主治理機制的運行指引方向。治理制度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著大學民主治理機制能否有效運行。
健全大學民主治理制度。大學民主治理制度的健全完善應從兩個方面進行:其一,由國家統一制定的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由國家統一制定的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很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大學治理離不開國家政策及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以制度的形式約束和規范行為,為廣大高等教育辦學者和工作者提供法律依據,進一步提高了大學治理的法制化水平,確保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得以順利進行。目前,在大學治理范疇,民主決策制度、民主程序制度、民主監督制度和責任追究制等相關法律制度尚不完善,需要進一步健全建立。其二,大學自身制定的相關規章制度。目前,各高校已普遍推行教代會、學代會、校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校務公開等制度,但在部分學校,一些制度流于形式,制度建設不完善,缺乏執行力。這些制度也相對散亂,缺乏系統性和穩定性。制定大學章程,是實行民主治理和依法治校的當務之急。大學章程是大學內部治理在規范層面上的最高表達,其內容涵蓋了學校的方方面面,如學校的辦學理念、發展方向、教育形式、組織結構、師生權利義務及大學與政府、其他社會組織、校友之間的關系等。在大學治理的過程中,多重利益主體都存在獨有的利益傾向。作為大學內部的性文件,大學章程能將這些利益需求加以權衡和協調,最終達到大學民主治理的促和諧、保穩定的目的。
制度建設要體現民主原則。大學民主治理要把民主作為價值核心,圍繞“自由、平等、公正”進行制度建設。一是制度內容要彰顯民主的內涵自由、平等、公正,要保障師生員工的民利得以實現。二是在制定治理制度的程序上要充分體現民主的原則,要以已有的法律法規為依據。三是制定治理制度時要集思廣益,要廣泛征求學校各方面人員的意見,既要聽取來自學校領導、高學歷高職稱人才的意見,也要聽取派無黨派人士、青年教師、學生代表等各群體人員的建議,要平衡、整合、協調各群體人員的利益需求。
合理配置責權利。制定民主治理規章制度必須首先明確責權利,要嚴格遵循“權責一致”的原則,科學合理地配置大學內部治理過程中的責權利。責權利不對等會直接導致大學民主治理機制失靈,造成該履行的職責沒有履行,該行使的權力沒有行使,該實現的權利得不到保障,不能行使的權利得不到限制等現象的產生。學校應對大學內部治理主體的權責作出明確規定,界定模糊性成分,按照科學合理、可操作的原則來進行配置;對教代會、學代會、校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校務公開等大學內部治理機構的權責也要作出統一規定,進一步明晰權力和責任范圍,對敷衍塞責、不作為等行為要有明確的處罰規定。對于大學章程各項具體內容的制定,要嚴格依據國家現有政策和法律法規明確責權利。
健全治理機構
建立健全治理機構。要保證大學民主治理機制穩定運行,僅僅依靠單個或少數部門的力量是無法做到的。學校需要建立起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專門機構,急需建立健全的治理機構包括民主決策機構、民主執行機構、民主監督機構、信息反饋機構。
明確治理機構的職責。明確大學民主治理機構的職能范圍和性質,能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建立學代會、校務委員會、家長會等組織機構在大學民主治理實踐中的職權范圍還有待進一步明確,其地位、作用也不明顯。
合理配置治理機構人員。選擇配置機構人員時,須注意三方面問題:其一,構成治理機構的人員要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產生;其二,人員構成要充分考慮其代表性,要兼顧學校各群體人員的利益需求,選舉各群體人員代表參加;其三,要注意選擇參政議政意識強、素質較高的人員參與治理機構,以切實提高工作效能。
轉變治理方式
把在傳統的科層模式下“追求效率”的管理思想轉變為“民主治?!钡闹卫硭枷?,治理方式要由“人治”變成“法治”。從強調權力主體的行政意志灌輸轉變為倚重多元利益主體的互動、協調;從自上而下的決策形式轉變為自下而上的決策形式;從教條式的束縛手段轉變為多元民主和學術自由的精神追求。
在治理手段上,要改變過分強調以經濟利益為刺激和誘因方法,改變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失衡的現狀,將教職工的政治利益納入治理手段,為教職工提供個人自由發展的機會和空間,使教職工能更加自主地發揮個人優勢,發展學科專業,把謀求個人發展融入到推動學校整體事業的改革發展中去。
內容摘要:中國消費不足具有顯著特異性,既體現許多國家消費不足的普遍規律,又體現中國消費不足的特殊規律。因此,中國消費不足的治理不能簡單照搬西方發達國家的一般經驗與治理措施,而應針對中國消費不足的特異性,實現治理理念的根本轉變,即由統一治理向分類治理轉變,由徹底治理向適度治理轉變,由短期治理向長期治理轉變以及由應急治理向根本治理轉變。
關鍵詞:中國經濟 消費不足 治理理念
自1998年中國由長期的短缺經濟轉為過剩經濟以來,對抗消費不足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命題。中國的實踐表明:單純依靠擴大需求、刺激消費的一般治理思路并非卓有成效。為此,中國消費不足治理理念需實現根本轉變,確立適當治理目標及科學治理思路。
由統一治理向分類治理轉變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根源于勞動者的絕對貧困,收入水平絕對低下導致生產相對過剩;凱恩斯則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并非由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低下所致,相反由其收入增長引致消費傾向降低所致。這兩種經濟危機或消費不足的經典理論均立足于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提出并得到驗證,只能解釋中國消費不足的部分成因。
中國消費不足產生的背景條件與西方發達國家具有很大不同。其一,中國消費不足發生的經濟發展水平及發展階段遠遠落后于歷史同期的西方發達國家,是在市場經濟尚不發達、居民消費水平整體低下、消費滿足程度不高的情況下發生的。其二,中國居民的消費理念深受“黜奢崇儉”傳統消費觀的影響以及長期的短缺經濟造成的消費限制,節儉消費觀念濃重,消費預期普遍較低,因而導致儲蓄傾向偏高,這一特點決定一定時期或一定幅度的收入調整對中國居民消費需求的影響有限,至少中國的收入與消費的關聯關系與發達國家并非完全一致。其三,由于當前中國市場環境以及經濟社會體制的制約,中國居民的部分正當需求難以獲得有保障性的滿足,這反映到市場上的消費不旺便是一種虛假信息;中國消費不足根本是生產問題,但并非全面供給過剩問題,而是結構性過剩問題(廖春,2001),即生產結構不適應消費結構主導了當前中國的消費不足。其四,當前中國消費不足并非單純國內市場供求失衡問題,而是深受國際市場影響,尤其2008年以來國內消費不足的突然加劇恰恰是國際市場大幅萎縮沖擊的結果。
目前,國內學術界對中國消費不足有多種成因解釋,如:消費觀念落后;居民收入水平低下;城鄉分割,農村消費市場缺乏有效開發;市場競爭秩序混亂,陷于低效或無效競爭;市場環境不完善,消費者利益難以保障;社會收入分配結構不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及體系不健全;偏重發展外向型經濟,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治理措施缺乏協調,相互抵消合力,等等。針對當前我國消費不足的不同成因,如何科學施治?實踐中有三種思路可供選擇:一是一因一策,即針對某一具體成因采取相應對策。這種思路的優點是對策的針對性與時效性較強,但缺點是政策設計僅局限于單一問題,視野較窄,容易導致不同政策之間的摩擦,降低整體合力。二是多因一策,即忽略消費不足具體成因的不同,采取統一的治理措施。這種思路雖可避免政策摩擦、相互抵消效力的問題,但卻不能做到對癥施治,難以保障治理成效。三是分類舉策,整合前兩種思路,趨利避害,將成因相似或性質相近的消費不足歸類,在相對較大范圍內考慮政策的配套與協調,有針對性地制定并實施統一的治理措施。目前我國消費不足大致具有四種基本類型,可據此進行分類治理:治理消費抑致形成的消費不足,關鍵在于規范市場秩序、提高政策效力;治理購買力低下形成的消費不足,關鍵在于改善收入分配結構;治理消費傾向降低形成的消費不足,關鍵在于增強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治理國際市場萎縮形成的消費不足,關鍵在于調整生產結構(譚順、程東杰,2011)。
由徹底治理向適度治理轉變
一般而言,人們往往追求消費不足的徹底治理,期望根本扭轉消費落后生產、制約生產的經濟困局。然而,從發達國家治理消費不足的經驗與教訓看,追求消費不足的徹底治理往往會導致消費主義思潮的滋生與泛濫,從而使經濟失衡由過度生產轉向過度消費,雖然解決了消費不足問題,但卻帶來了消費過度問題,加劇經濟增長面臨“中斷”或“崩潰”的風險。當前發達國家普遍的高消費生活方式之所以尚能維持,主要由于發達國家控制國際貿易秩序,依靠從發展中國家大量進口原材料及生活消費品,保障國內居民的高消費需求。與此同時,發達國家卻將高消費的代價轉嫁給發展中國家,未來一旦發展中國家由于面臨資源與環境壓力,失去向發達國家輸出廉價商品的能力,發達國家依賴進口維持的供需平衡局面將被打破??梢?,徹底治理消費不足,走消費主義之路危害尤甚,風險極大。
中國是一個人口基數龐大且仍保持快速增長慣性的發展中國家,不可以也不允許走高消費之路。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追求徹底治理消費不足的理念本身是不可取的。消費不足固然有其消極經濟影響,但一定程度及一定范圍內的適度消費不足對于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良性運行同樣具有積極作用(潘豐,2000)。其一,適度消費不足為生產設置一定程度的競爭壓力,會有助于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產品的技術創新、質量與服務的改進以及生產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其二,適度消費不足提高并鞏固消費者的主導地位,有助于社會生產堅定確立滿足消費需求的理性目標,加速推動消費主導型經濟模式的確立;其三,適度消費不足會促進民族產業國際競爭意識的培養與國際競爭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對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開發與拓展。正是由于消費不足對于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程度的積極作用,徹底消除消費不足不僅難以做到,而且也不必做到。對此,需轉變消費不足的治理理念,即由徹底治理轉向適度治理,根本目的在于維持一定合理限度的消費不足,引導國民經濟良性運行與健康發展。
對于消費不足的適度治理,關鍵在于通過適度消費不足讓生產保持合理、高效的競爭水準。如果生產存在過度競爭或惡性競爭,許多企業面臨倒閉、破產風險,行業發展遭遇危機,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消費不足的程度過大,需要加大治理力度,通過擴大消費,增加利潤空間,保護生產能力,從而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創造條件。如果生產競爭效率過低,表現為大部分企業滿足于規模式擴張而懈怠于內涵式發展;行業門檻過低,大量缺乏資質或資質過低的生產者隨意進入,造成低水平的重復性的資源配置,達不到刺激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的目的。這種情況的存在意味著消費不足程度太低,需要削減消費支出,促動供求關系向供大于求局面的轉化,對部分落后產能產生擠出效應,重新促成生產競爭效率的提高。
由短期治理向長期治理轉變
消費不足并非是一個暫時性經濟失衡問題,考察世界經濟發展史,可以得出結論:消費落后于生產是一種常態。如果不是消費嚴重落后于生產,即二者失衡仍處于合理限度之內,其本身的負面影響并非不可忍受,相反,由此帶來的積極影響卻不容小視。因此,是否需要對消費不足進行及時治理,這取決于對消費不足程度、范圍及影響的準確判斷。
從發達國家治理消費不足的一般做法來看,由于其往往夸大消費不足的危害,因而對消費不足追求立竿見影的治理效果,一般會選用剛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或工具,如溢發貨幣、擴大消費信貸規模、增加投資、大規模舉債等。這些政策措施配合西方國家消費主義思想的宣傳與鼓動,會在較短時間內實現擴大消費、平衡供求的目的。然而,不可忽視的是,這種對消費不足的短期治理往往帶來嚴重經濟后果:一方面是通貨膨脹,居民消費支出大幅上升,造成社會動蕩;另一方面消費增長超過生產增長,整個國家積累不足,經濟增長乏力,國家財政陷入赤字泥潭;更為嚴重的是,一國居民不可逆轉地接受并習慣于高消費生活方式,消費誘導生產過度擴張,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因此,對待消費不足應從短期治理轉向長期治理,實現在較長時期內對消費不足程度及范圍的合理控制,而非尋求短期內徹底治愈消費不足。由于把消費不足視為消費問題,短期治理理念往往局限于消費領域尋求消費不足的治理辦法,依賴消費增長解決供求失衡問題。這一辦法雖然可以在短期內顯露成效,但難以保證長期成效。與短期治理理念不同,消費不足的長期治理理念重點在于調整生產以達到供求平衡。消費不足表面上是消費落后于生產,而實質則是生產相對過剩,當前我國消費不足具有一定特異性,突出表現為結構性生產過剩,即無效供給過剩與有效供給不足矛盾并存,這一特點表明我國消費不足并非生產總量超過了消費需求總量,而是生產結構不適應當前的消費結構,即所謂許多產品適銷不對路造成的商品滯銷和產品積壓,“從供給角度來認識內需不足,便可發現,多年盲目投資、重復建設而造成的產業結構失衡導致了嚴重的總供給過剩和有效供給不足并存”(劉新民,2000)。生產結構的調整是一項艱巨的、長期的任務,短期內難見成效,但卻能夠發揮長期的治理成效,避免經濟失衡問題的頻繁發生,這對于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與長遠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
由應急治理向根本治理轉變
出于對消費不足的一般認識——將其視為經濟問題,較多看到其消極影響,而且期望在短期內解決這一問題,忽視其長期存在的理由與條件,因此,大都傾向于應急處理消費不足,采取的對策思路及治理措施側重于眼前效果,往往具有一定的時限與適用范圍,一旦治理成效得以顯現或達到預定值,政策措施即自動停止或廢止。這種應急治理理念的不足在于治標不治本,消費不足問題經過治理只是得到暫時緩解,或出于某種政策壓力暫時被隱藏或掩蓋起來。由于不能從根本上消除消費不足產生的原因和條件,反而放松消費不足的根本治理,一旦政策環境改變和客觀條件成熟消費不足還會重新出現,甚至會加劇爆發。
當前對消費不足應急治理的理念得不到根本糾正,既有認識上的缺陷,又受到深層的利益驅動,原因在于消費不足的產生及其治理都牢牢控制在生產主義邏輯之中。消費不足之所以產生,歸根到底是生產的過度擴張,而生產過度擴張無疑為逐利欲望所操縱。消費不足的本質是生產供給超過了消費需求,從因果邏輯判斷,消費不足的治理重點應是限制過度生產,才能收到根本治理成效。然而,由于受到凱恩斯反危機理論的深刻影響,目前許多國家采用的治理思路卻是擴大需求,消化過剩產品,顯然犯了緣木求魚、本末倒置的錯誤。
顯然,對于消費不足的根本治理,關鍵在于拋棄生產主義的控制,但這并不意味著應該走向其反面——消費主義,畢竟消費主義雖可控制消費不足,但卻帶來更為麻煩的問題—過度消費與消費異化。消費不足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擴大消費對生產的作用。對于消費不足預防及治理的關鍵在于消費對生產的規范與引導,這需要確立消費主導型經濟發展模式,這一模式應具備以下若干重要特征:消費需求體現社會整體理性,倡導科學、文明、健康、適度、可持續消費;消費結構具有多重層次,升級變動速度適宜,能夠高效引導生產結構的優化與提升;維持適度消費不足,用以保障生產競爭的必要效率與質量;一切無助于或妨礙人們理性消費需求的社會生產將會被限制或禁止,從而杜絕有限資源的浪費與低效使用,保障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駱竹梅,吳文旭.有效供給不足抑制中國消費需求—從長短期消費函數看消費不足的問題[J].經濟與管理,2005(8)
2.廖春.對近年來我國內需不足特異性的反思[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1(5)
3.譚順,程東杰.當前中國消費不足的四種基本形態—兼析消費不足的具體成因[J].經濟問題探索,2011(1)
4.王曉德.現代消費主義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及其后果[J].世界歷史,2009(3)
關鍵詞:治理理念;社區服務;非營利性組織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3(2013)01-0032-02
一、治理理念對社區服務的要求
治理理念強調治理主體的多中心秩序和治理權力的多向度,強調自下而上的對話、協商與合作,而不是單純的命令與服從,它強調政府、企業、非營利性組織和公民的互動與協作,強調目標導向的治理理念,是市場經濟發展和民間組織興起的必然要求。對社區服務的要求如下:
1.社區所有居民平等享受社區提供的服務,而且服務質量和費用標準一樣。其中包含有兩方面含義:一是社區居民享受的社區服務質量不因其社會地位、種族、性別和信仰的不同而不同。二是社區服務主體提供的服務是非營利性的,制定的服務價格標準是服務對象所能承受的。
2.多元化的服務主體,政府之前是公共產品唯一的提供者,雖然提供具有普遍性的服務,但不能滿足不同人群的差異性需求,迫切需要其他服務主體的參與來滿足居民多層次需求。多中心治理在協調利益和化解沖突方面優勢明顯,能有效化解各方利益沖突,促進居民之間的人際關系良性發展,為建立和諧安定的社區提供保障。
3.多樣化的服務方式,治理理論注重以人為本,以滿足社區居民的多樣化需求為首要目標。為了讓居民滿意,在服務的方式上力求創新,提供多樣化服務。
二、非營利性組織在社區服務中的作用
非營利性組織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主要開展各種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動的非政府的社會組織。非營利性組織作為除政府和市場之外的第三部門,在社會和諧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它具有組織規模小、責任感強、貼近服務對象、能對服務對象的多層次需求做出快速反應等優點。非營利性組織參與社區服務有利于降低社區服務成本以及提高社區服務質量和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社會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會自組織化程度。具體作用表現如下:
1.滿足社區居民的多層次需求。政府部門對社區居民的服務需求反應較慢,效率低,不能有效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非營利性組織在社區服務中的優勢明顯,其貼近民眾,組織制度靈活,并且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出于利他的動機,能夠有效地滿足各種群體和不同層次居民的多層次的服務需求。
2.政府職能的承接者,彌補政府資源的不足。為了實現“小政府,大社會”的目標,政府需要精簡機構,提高辦事效率,通過委托等方式將原來由政府承擔的一些公共服務交給非營利性組織去承擔;也可以通過合同方式對非營利性組織進行資助,由非營利性組織為社區提供各種服務項目,滿足社區居民對社區服務的多層次需求,大大減輕了政府在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中的負擔。
3.推動志愿者參與社區建設和發展,社區志愿者給非營利性組織帶來豐富的免費資源和支持,有效地減少了非營利性組織的負擔,幫助其擴充了服務范圍和提高服務效率。
三、非營利性組織在社區服務中的阻礙
非營利性組織作為新生力量參與社區服務作用明顯,但一些因素影響著非營利性組織在社區服務中順利開展工作,概括如下:
1.缺乏獨立性。非營利性組織是由政府機構直接建立,或由政府職能部門轉化。職能和業務主要依賴政府,難以發揮其本身作用。另外,非營利組織被當作是政府部門安置閑散人員的機構,開展工作受到政府的限制,不能很好履行本身的職責。
2.自身能力差。當前我國非營利性組織沒有完善的管理機制,所涉及的社區服務領域窄,服務項目少,創新和變革能力不足。另外缺乏社會的監督,存在違法違紀現象,引起公眾對非營利性組織的信任缺失。
3.無相關法律支持。目前還沒有針對性的非營利性組織管理法律條文,僅停留在部門規章上,組織立層次不高,不夠系統和全面,阻礙了非營利性組織開展工作。
4.經費來源缺乏。目前經費不足使我國非營利性組織發展明顯受阻,很多非營利性組織因為資金嚴重匱乏無法提供有效的社區服務,原因在于非營利性組織的非營利性和公益性,通過提供社區服務所獲得的利潤微薄,一般靠政府的和企業的支持以及公眾和海外的援助,但這些支持都非常有限。
四、結論與對策
非營利性組織在社區服務中確實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社會和非營利性組織自身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為非營利性組織的發展壯大創造條件,使其成為社區服務的主要承擔者。首先要建立和健全有關社區非營利性組織的法律制度,對非營利性組織在社區服務中的性質、地位、服務宗旨、運營機制等問題做出明確規定,形成完備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其行為,保證社區非營利性組織健康發展。其次政府要合理安排資源,為非營利性組織提供必要的財政支持。再次加強政府與非營利性組織互動合作,政府需轉變對非營利性組織的態度,將其視為合作伙伴。最后加強非營利性組織的自身建設,建立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渠道,通過完善自身硬件設施,改善工作環境、建立公正的激勵機制、塑造良好的公眾形象以及廣泛交流來擴大非營利組織的影響,吸引更多的人才來壯大社區非營利性組織隊伍,能夠更好地為社區服務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全球治理委員會.我們的全球伙伴關系[M].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2] 王名.非營利性組織管理概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