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0 16:26: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茶文化的歷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茶 茶文化 發展態勢
在我國,茶的應用可追溯到神農氏時期――唐代陸羽的《茶經》有云:“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保欢璧陌l現和應用不能等同于茶文化的產生?!安栉幕钡?a href="http://www.0536.info/haowen/44493.html" target="_blank">歷史始于被人們飲用之后超出其自然效應的范圍,逐漸演變出一種社會功用,并升華成一種精神文化享受之后,正式萌芽于兩晉南北朝時期。
1、兩晉南北朝時期――茶文化的萌芽
茶開始發揮其社會功用并以一種文化的面貌出現,始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然而,論其緣起,可追溯至漢代。
秦漢以前處于發現和利用茶的階段。秦漢時期,茶作為風靡大江南北的重要商品而被廣泛傳播和飲用。漢代茶葉貿易的興盛將茶飲推向千家萬戶,而將茶提升為一種社會功用并以文化的角色出現,主要是漢代文人的功勞。
飲茶自古為文人所好,漢代是我國第一個封建盛世,國力強盛,各民族文化大融合使得儒學、經學等各流派思想文化展現空前繁榮,各階層杰出的思想家、史學家、賦家與詞人不斷涌現。然而在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封建大一統的皇權專制制度之下,茶開始與儒家思想有了關聯,并成為文人追求“平等、仁愛”的精神知音。隨著文人飲茶之風的興起,飲茶亦因文人的氣質而逐漸變得更富有文化韻味,這也便為魏晉南北朝時期茶文化的萌芽做好了鋪墊。
魏晉南北朝時期,朝廷腐敗,社會風氣奢糜。儒家提倡“儉”、“廉”以正身養性,而茶本身的清苦、質樸、自然的特質剛好與“儉”、“廉”的品德相一致,因此,有思想的政治家提出了“以茶養廉”以對抗奢糜之風。此時,飲茶已逐漸向一種提升人情操和精神境界的文化演變。以茶倡廉的做法開始受廉潔之士的喜愛。東晉陸納以茶待客、桓溫以茶代酒,是朝廷官員以茶養廉的典型代表;南朝齊武帝遺詔以茶祭祀并要求“天下貴賤,咸等此制”的故事,正是帝王以茶表示簡樸的例子。自此,“以茶代酒”、“以茶養廉”一直是我們發揚廉潔、簡樸精神的優良作風。
此外,南北朝時期,文化興盛,茶業興起,儒家、佛家、道家、清談家與玄學家之間的思想交融碰撞頻繁,然而各家皆少不了茶。隨著玄學和道教的興起,茶甚至已作為一種社會功用被廣泛引入宗教領域。南朝劉敬叔的《異苑》中曾提到剡縣陳務妻子以茶祭鬼魂的故事;陶弘景的《雜錄》中的“苦茶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寫的便是關于神仙飲茶以修養的故事。隨著茶與文化思想領域的關系日漸密切,茶文化亦隨之初現端倪。
2、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全盛時期,國家呈現空前盛世,經濟文化無比繁榮,國泰民安。我國茶業大興,飲茶習俗傳遍大江南北,舉國皆飲。這為茶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其次,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還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
唐代大興佛教,禪宗主張靜心、苦修和頓悟,茶之清苦于佛家坐禪悟道時產生的“止睡和靜氣凝神”等積極作用使得僧人飲茶成風。茶與禪宗精神聯系日趨緊密,禪茶文化興起。唐代李咸用的《謝僧寄茶》中以“空門少年初志堅,摘芳為藥除睡眼”描述了“以茶止睡”的功效;唐代封演的《封氏見聞記》卷六有記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許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向仿效,遂成風俗?!庇纱丝梢?,唐玄宗時茶已被佛家用于傳教,且茶與禪之間關系密切。
唐代“茶圣”陸羽亦出生佛門,他將飲茶視為一種藝術行為與過程,創造了茶藝,并編寫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和茶文化專注《茶經》?!恫杞洝肥遣栉幕l展史上的里程碑,它將“儒、釋、道”三教思想滲透于茶事的制作過程之中,融物質與精神為一體,以內容與形式結合的手法詮釋著茶文化的真諦。陸羽好友、著名茶人、詩僧皎然不僅以“九月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傳遞了自己對茶的情感,并道出了茶人超脫的精神品格以及茶與禪境之間的相通。此詩也是對陸羽《茶經》思想的詮釋。
陸羽在《茶經》將茶事提升至精神層面,對茶人的品格和情操進行了定位,并提出將飲茶作為提升人精神品德和個人修養的手段,這為后世茶文化的發奠定了理論基礎和研究依據(如圖1)。
圖1《陸羽煮茗圖》
此外,每一階段茶文化的發展皆離不開文人的推動作用,唐代亦不例外。
唐代科舉制度嚴格,詩風鼎盛,一來飲茶可以止睡凝神,二來以茶代酒可提神助興、醒文思、促靈感。文人雅士的好茶,自然而然加深了茶與自然山水、文學藝術之間的聯系,也便促進了茶的藝術和文化性質。唐《鳳翔退耕傳》中關于會試奉茶以提神的記載:“元和時,館客湯飲待學士者,煎麒麟草。” (據史料記載,詩中“麒麟草”為道家對“茶”的稱謂);唐代著名詩人盧仝的《七碗茶詩》以“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來形容飲茶助興的神奇功效。唐末劉貞亮在《茶十德》文中將茶文化總結為“茶十德”,即:“以茶散郁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這亦是對茶的文化功用的總結。
隨著不斷被挖掘著更深的文化內涵,茶文化已被正式烙上民族文化的印記,被提升為一門文化學。
3、宋代――茶文化的成熟
宋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中承上啟下的轉折時期。它于傳承唐代經濟文化的基礎上開拓演進,形成了足以與唐代文化并肩屹立的宋文化。繼唐之后,不論是政治、科學、思想還是文學藝術領域, 都閃耀出了奪目的光彩,宋代文化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狀態。這也是后世常將唐宋文化并稱的緣由。清代蔣士銓曾對宋文化評價道: “唐宋皆偉人,各成一代詩。宋人生唐后,開辟真難為?!?;近代歷史學家陳寅恪亦于《鄧廣銘序》中寫道:“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
唐朝茶文化是由文人和僧侶引領發展的時代,在宋代則不然。在經濟文化大蓬勃發展的推動下,中國茶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和不斷成熟,制茶技藝亦更加精湛。
宋代,歷代皇帝、上流社會王侯將相、達官貴人嗜茶成風,宮廷飲茶成為新的風尚。每有宮廷會試或宴會,以茶宴客(如圖2――宋徽宗的《文會圖》所示);皇帝與群臣之間亦常以茶饋贈以示恩寵和友好。因此,宮廷飲茶成為宋代茶文化發展的最大推動力。
圖2《文會圖》
宋徽宗趙佶甚嗜茶,并著有《大觀茶論》,其以“陰陽相濟,則茶之滋長得其宜”、“谷粟之于肌,絲之于寒,雖庸人孺子皆知,常需而日用,不以歲時之遑遽而可以興廢也。至若茶之為物,善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之可得而知矣。沖淡簡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而好尚矣?!钡榷温浞謩e論述了茶的知識以及茶與人的精神世界之間的關系?!洞笥^茶論》中所談及的“清”、“和”、“淡”、“簡”、“靜”不僅體現了宋徽宗本人的茶道思想,也是中國茶道精神內涵的最早概括。
除此以外,民間“斗茶”活動的盛行也對茶文化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斗茶”,又為“茗戰”,是我國古代以競賽的形式集體品評茶品質優劣的一種活動,即人們常說的“品茗大會”(如圖3)。宋人唐庚在《斗茶記》中關于“斗茶”的記載:“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斗茶于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宋徽宗的《大觀茶論》亦有相關記載:“天下之士,勵志清白,竟為閑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策之精,爭鑒別裁之。”由此可見,斗茶多為文人志士以作消遣或是閑士斗富的手段。
圖3《群仙集祝圖》斗茶會
茶不僅能滿足人們的物質享受,更能滿足人的思想與精神需求。茶在宮廷內地位的不斷提升以及民間“斗茶”活動的開展,使得茶文化不僅演變為宮廷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了民間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門特色。自此,舉國內外的產茶、制茶、烹茶技藝亦有了極大提升,茶文化得到了跨步發展。
由此可見,自宋代開始,茶文化的性質開始逐漸從清雅高尚向世俗轉變。
4、元明清時期――茶文化曲折發展
宋代末年,受社會官僚的奢靡之風的影響,以團茶為主流。因團茶多追求外表的精致與奢華,茶風便日漸脫離了茶文化追求樸實、自然意境的初衷,茶文化的精髓呈現敗落趨勢。
至元代,豪放粗狂的蒙古族統一中原,北民南遷,南方文化以及人民的生活皆受到極大沖擊。我國傳統茶文化思想更是受到影響,幾乎呈現中斷的狀態。直至忽必烈時期,因其喜好并熱衷學習中原文化,飲茶文化才得以逐漸復蘇。然而宋朝末年流傳的“團茶”制作工藝精細而繁瑣,被蒙古族人視為繁文縟節因而團茶地位亦逐漸被散茶替代。隨著散茶的發展,飲茶文化逐漸走向民間。
明朝時期,制茶技藝空前發展。朱元璋出生草寇,重視民間疾苦,主張與民生息,而團茶生產過程過度精細會增加茶農的負擔,于是下令廢除了團茶進貢制度。朝廷都不好團茶了,民間自然就不會大量生產,這也就促進了散茶的大力發展,團茶的再度被棄使得團茶技藝開始隕落。明初的飽學之士多以茶雅志,如著名的“吳中四杰”,四人琴棋書畫無不精通的才子卻都不得志,皆好茶。唐寅的《事茗圖》、《烹茶畫卷》、《琴士圖卷》等都是其以茶雅志的傳世茶畫。
唐寅的《事茗圖》
明末清初,茶文化發展鼎盛,逐漸由民間飲茶文化演變出茶俗與茶禮。隨著封建科舉制度的推行和朝堂的腐敗,越來越多的有志之士對現實失去信心和希望,喜歡飲茶以明志,市民泡茶館的嗜好使得茶館演變為各行各業好茶之人的聚集地,茶館文化是清代社會形勢的真實寫照與濃縮,茶館文化開始發展至。然而,此時的茶文化僅限于閑玩且日漸市民化,原先茶人飲茶的高潔情操與理論精髓亦逐漸被拋棄。
清朝末年,國家飽受帝國主義摧殘,社會動蕩不安,百姓民不聊生。茶文化從文人引領的時代徹底地結束,飲茶主體由文人向平民轉化。在此時期,中國傳統的茶道精神和制茶技藝不斷衰退,茶文化精髓自此隕落。然而,正因如此,也便有了民間“早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著名說法,我國茶文化開始正式走向千家萬戶。隨著茶與人們生活的日趨緊密,茶文化的主要精神開始被茶俗文化替代。飲茶、賞戲、會友等“茶館文化”大興。
由此可見,元明清時期,我國茶文化總體呈現曲折發展態勢,茶文化的性質由文人茶向百姓茶演變、特征由“雅”轉變為“俗”。隨著清末國家的衰敗,傳統茶文化精髓亦隨之日漸纖弱。
參考文獻:
[1]孫洪升.唐宋茶業經濟[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貴州茶文化生態博物館的介紹
貴州茶文化生態博物館坐落于湄潭縣中國茶城內,是貴州省關于茶文化主題的唯一展覽館,展館面積約2000平方米,共展陳了茶的起源、古代茶事、歷史名茶、民國中央實驗茶場、茶葉農墾、茶葉科研、茶葉供銷與外貿、當代茶葉、茶禮茶俗九部分,首次全面、系統、精辟展示了貴州茶文化從起源發展至現在的全過程。在國內,目前還沒有以“茶文化”為主題的“生態博物館”。而民國中央實驗茶場的較好保存,湄潭茶鄉的秀美風光,為“貴州省茶文化生態博物館”的建立提供了先天的“社會人文條件”、“自然生態條件”。這個博物館的建成開放,必將成為貴州茶文化的窗口、茶文化遺產保護的基地、貴州茶人的精神家園。
早在2011年,為紀念民國中央實驗茶場落戶湄潭72周年,湄潭開展了一系列茶文化調查,對貴州省茶科所陳列室、湄潭茶場老工廠、永興等地的茶文物進行了實地普查,發現這里集中了大量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茶文物,既有全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野生大茶樹標本,又有近現代科學研究成果的文獻,更有規模宏大的全木紅茶生產線等生產工具。尤其是1939年中央實驗茶場在湄潭建場后,其茶葉科研、種植推廣、生產生活的整套茶文化體系,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也是全國少有的珍貴茶文物。這些文物,不僅見證了上個世紀我國茶葉的輝煌歷史,更是奠定了貴州在上世紀中國現當代茶業的地位。
貴州茶文化生態博物館的作用
2013年9月29日,貴州茶文化生態博物館落戶湄潭并正式向公眾開放。這是貴州省唯一的一家以茶文化為主題的生態博物館,目前已基本建成的有貴州茶文化生態博物館中心館、民國中央實驗茶場紀念館、貴州茶工業博物館、東方紅電站陳列館等專館,初步建成了一個內容豐富、內涵深刻的貴州茶文化生態博物館群。該館群的建成開館,不僅填補了貴州省茶文化主題博物館的空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同時也將為充分挖掘貴州茶文化內涵、保護茶文化生態、發展茶文化產業、推廣茶文化旅游等都起到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貴州是世界茶樹原產地和茶文化發祥地之一,茶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貴州茶文化生態博物館,是了解貴州茶文化的一個窗口,保護與傳承貴州茶文化遺產的基地,更是建設貴州茶葉品牌的重要平臺。我們堅信,高品質的貴州茶,高品位的貴州茶文化,將給世界帶來更加深厚的香醇!
貴州茶文化生態博物館的介紹相關文章:
1.貴州茶文化的歷史發展
2.貴州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3.貴州茶文化的現狀
4.茶文化產業園的規劃內容
1.都是與時間緊密相聯的地域概念
不論是原產地還是發祥地,都有最初出現、最早誕生之地的涵義。茶樹原產地與茶文化發祥地都是與時間相關的地域概念,分別是茶樹和茶文化得以產生、存在的物質環境與空間基礎。野生茶樹的出現,是人類發現茶、認識茶、利用茶的自然物質前提,換句話說,茶樹原產地比茶文化發祥地所隱含的時間要早。茶樹原產地的人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最有機會較早地了解茶、利用茶,茶文化也因此得以孕育和積淀,因此,茶樹原產地和茶文化發祥在地域上具有著一致性的可能。從一個寬廣的地域來看,中國既是茶樹的原產地,同時也是茶文化的發祥地,二者都誕生于中華大地,具有空間地域上的一致性;同時,由于中國本土農耕文化的影響,傳統哲學“天人合一”的觀念,與茶文化所蘊含的自然、恬淡、淳樸等特點有著天然的契合。中華大地擁有茶文化誕生的特殊環境和土壤,茶文化歷史悠久、體系完備,滲透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茶文化積淀特別厚重。因此,茶樹原產地與茶文化搖籃也可能存在地域上的相異。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但中國國土遼闊,氣候類型多樣,并非在每個地區都有原始茶樹生長,或適宜于茶樹人工栽培。
2.二者的認定標準不同
茶樹原產地的認定標準比較簡單一致,也就是只需要證實茶葉最早從何地而來,或者說能夠找到地球上最早的茶樹即可(如古茶樹化石、最久遠的野生古茶樹、最早的茶樹文獻記載等方式),主要通過科學實證的手段進行。但迄今為止,尚未有茶樹種群化石被發現;尋找茶樹原產地,主要通過調查大茶樹的有無、多寡,以及從生物進化角度進行推論。如根據對云南茶樹資源的考察結果和物種起源說,從云南茶種(Species)的數量、新種的發現、茶種的水平和垂直帶分布規律、茶種形態結構的特點等論證云南是茶樹的原產地。茶文化發祥地的認定標準則呈現多樣統一,它可以借助多種文化表現形式來進行界定,主要通過人文研究的方式得以實現。中國是茶的故鄉,自神農發現和利用茶以來,已達數千年之久。茶文化是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中華民族眾多,生產生活方式大相徑庭,即便是對茶的稱呼,各地區也不盡相同。茶文化發祥地可從如下方面進行研究:茶的起源、發現和利用,茶文化產生、形成、發展、演變、形式和特點,茶文化對社會的影響等。
二、辨析二者關系的意義
1.有利于建立茶文化學研究的基礎原點
茶樹原產地的標準簡潔明了,只需要找出茶樹最早出現的地方即可,但這看似簡單卻很難證明。因為茶樹的生長歷史遠遠早于人類的誕生歷史,并且隨著自然考古和現存古茶樹的新發現,新的證據也不斷更新著人們對茶樹原產地的認識,茶樹最早出現的地方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目前,茶學界對茶樹原產地諸說各執一端,觀點多樣紛呈,難以達成一致。但對于茶文化而言,它以人類的誕生為前提,是人類認識茶、改造茶的活動過程及其成果,通過對各種歷史文化現象的辨析,可以得出茶文化發祥地的較準確的地理區位。盡管自然科學視域中的茶樹原產地難以取得一致認同,但人文社會視域中的茶文化起點卻可以得到有效證實。因此,厘清茶樹原產地與茶文化發祥地二者的關系,可以使為茶文化研究擺脫對茶樹原產地的依賴,解開各執己見給茶文化研究帶來的困惑,開拓了新的研究思路與空間,有利于茶文化研究向人文社會領域進行縱深探求。擱置茶樹原產地的爭議,直接探索茶文化初創地,開展茶文化發祥地研究,可以為茶文化學的形成提供思想前提和基礎原點,對整個中華茶文化研究中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2.有利于厘清中華茶文化發展的脈絡
中國不僅是茶樹的原產地,更是茶文化的發祥地,歷史文化底蘊豐厚。茶葉本是長江流域的物產,自從神農傳說開始,中華民族就不斷加深對茶的認識,并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逐漸演繹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茶文化。飲茶的習俗最早產生于長江流域,并逐漸向黃河流域及其它地區傳播;最早的茶事傳說、詠茶詩句誕生于長江流域,第一本茶學專著《茶經》也以此地茶樹和茶品進行拓展構建。茶文化發祥地是茶文化研究的源頭,從文化自身發展的角度來梳理茶文化,能夠比較清晰地揭示中華茶文化的發展脈絡和基本規律。神農時代是中華民族的遠古時期,茶葉的發現及應用的傳說孕育了茶文化的誕生;商末周初,周武王伐紂時,巴蜀所產之茶為“納貢”珍品;兩漢、三國時期,茶文化通過社會交往與民族交流,向南北擴散推廣;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飲茶之風盛行,浸潤藝術人生;唐代,茶事活動由實踐上升到理論,《茶經》標準完整的茶文化體系形成。以茶文化發祥地為起點,經過數千年的文化創造和積淀,茶文化終于惠及在中華大地,在唐代基本形成了較完備的茶文化體系。
3.有利于服務地方茶文化產業建設
中華茶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內涵博大精深,資源異常豐富,是人類可資共享的寶貴財富。茶自古以來就秉承著天地至清至正至純之氣,讓人在復雜的塵世中獲得絲絲清閑與片刻休憩,深受社會各階層的喜愛,成為國人的精神驛站。茶文化所折射出來的精神與氣質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源泉與根基。茶文化發祥地的研究,有利于中華民族“認祖歸宗、飲水思源”,加強對茶祖文化的認同,塑造中華茶文化的整體形象,促進茶文化的發展。
茶馬古道是我國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同時在歷史發展的過程當中,也是縱貫滇、藏、川等地區的主要商貿通道。其無論是在歷史文化發展中,還是在文化景觀形成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就將針對云南茶馬古道遺產的構建進行簡單分析,并且就其與茶文化旅游的合作現狀進行闡述,提出未來有效的發展對策,以期促進我國云南茶馬古道遺產廊道的構建,推動該地區與茶文化旅游資源的結合與合作,從而將我國茶馬古道遺產文化和茶文化推向世界,促進兩種文化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
云南;茶馬古道;遺產;構建;茶文化旅游
茶馬古道是唐宋之后,就形成的一條重要民間貿易通道,其輻射了我國云南、、四川西南部的邊疆地區,并且也涉及到了緬甸、印度以及南亞和東南亞國家。所以在這條茶馬古道中,可以分出川藏道以及滇藏道。這條茶馬古道將漢族、藏族、哈尼族、納西族、白族、彝族等眾多民族聯系在一起,對我國邊疆事業的進步以及維護邊疆地區的穩定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所以在這樣長期進步和發展的歷史過程當中,茶馬古道也形成了極具自身獨特文化特點的民族文化,這一文化如今已經構成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一部分。而茶馬古道的發展必然離不開茶文化以及茶歷史,所以當時茶產區的茶道主要是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到大理白族自治州之間的這段線路。如何將云南茶馬古道的歷史文化遺產廊道進行挖掘與發揚,同時與茶文化旅游本身結合起來,才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1茶馬古道遺產構建
1.1遺產廊道構建的概念
實際上,茶馬古道上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早已形成了現狀區域范圍形式。所以人們在對其進行保護的時候,可以按照茶馬古道所在線路串聯起相應的歷史文化遺產元素,進而對其進行相應的保護和挖掘。首先,分析遺產廊道的概念。其最早起源于美國,是對區域化遺產保護的一種方式和方法。而我國定義遺產廊道,則可以簡單理解為擁有者極其特殊文化資源與歷史內涵的線性景觀,其不僅僅具有明顯的經濟中心,同時該地區的旅游資源也相對豐富,老舊建筑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修建與再利用,從而將該地區周圍的環境進行改變。所以我國在對茶馬古道遺產保護的過程中就采用了這一原則與方法,并非對其進行局部或者點的保護,而是對整個滇藏茶馬古道實現全方位的保護,從自然、文化以及經濟等多個角度,對其形成的保護體系。
1.2云南茶馬古道遺產構建的重要意義
從歷史文化遺產的角度分析滇藏地區茶馬古道,可以發現云南茶馬古道的保護與遺產的構建是勢在必行的,其意義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滇藏地區茶馬古道的特點與遺產廊道所要保護的特征有著較強的相似性。正因為云南茶馬古道呈現出線性特點,所以其與傳統的遺產區域保護形成了本質的區別。之所以按照廊道形式對其進行保護,是因為其本身沒有具體的尺度與標準,整個線性文化遺產區域都是值得保護的。在整個遺產廊道當中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茶文化旅游資源、自然資源以及休閑娛樂資源,這些豐富資源足以構成和突出云南茶馬古道遺產資源的豐富歷史內涵,也體現出該地區獨特的經濟價值與自然文化價值。云南茶馬古道主要是在滇藏道部分,所以這一部分有著豐富的茶文化資源。云南西雙版納有著眾多的古老茶園,而這形成的茶文化本身兼具文化、經濟、旅游等多重使命。其二,云南茶馬古道本身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滇藏段茶馬古道聯系了我國眾多民族,同時也是這些民族和諧關系建立以及民族團結形成的見證。此外這些民族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都是通過茶馬古道實現的。所以某種程度上講,其構成了眾多地區、眾多民族經濟上的依賴性與依存性。從文化的角度來看,茶馬古道更是將我國西部文化最為原生態的內容保留與體現了出來。所以茶馬古道在經濟、文化、歷史等多個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其三,從旅游資源的角度來看,云南茶馬古道確實將西雙版納、臨滄地區這類重要的茶葉種植區域、生產區域聯系了起來。在這一線路當中融合了眾多自然遺產與文化資源。該地區茶文化的進步與發展,都是通過茶馬古道完成與實現的。所以最初的茶葉貿易往來與茶葉市場開拓都離不開茶馬古道的存在。
1.3云南茶馬古道遺產構建的必要性
1.3.1有利于完善我國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在我國現有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當中,并沒有對絲綢之路、茶馬古道這類大尺度的線性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所以這就足以看出我國對其的關注程度不夠,并沒有意識到歷史文化遺產廊道保護的重要性。故而針對這一現象對云南茶馬古道進行保護與構建有利于填補我國文化遺產保護法規體系的空白。
1.3.2實現云南茶馬古道保護目標的合適之舉
通過對茶馬古道進行遺產構建,有利于滇藏茶馬古道保護目標的實現。因為滇藏茶馬古道沿線的所有地區,都因為城市化的加快,引發了茶馬古道被破壞與消失?,F代化交通方式的更新與建設更是將茶馬古道的歷史文化湮沒。復古而對茶馬古道中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實際上也是對茶馬古道進行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的重要舉措。
1.3.3有利于保護茶馬古道大量的線形文化景觀
茶馬古道線性文化景觀包括沿線的區域自然以及文化景觀,所以實際上對這條廊道進行整體的遺產構建,還可以對沿線城市以及周邊地區的繁榮與發展提供保障。通過構建人文生態系統,弘揚并傳承該地區的歷史文化,推動該地區旅游資源開發的同時也促進了地方旅游經濟的活力煥發,實現了該地區旅游事業的大進步與大發展。
2云南茶馬古道遺產構建與茶文化旅游的結合
2.1茶樹茶園以及制茶商號
云南的西雙版納、普洱、臨滄等地區,都是我國茶葉種植的主要園區,同時其本身有著較大面積的古老茶樹和茶園。紅河以及文山等地還有這眾多的古茶樹分布。所以云南作為我國乃至世界茶樹的原產地,其不僅僅是茶葉文化發展的發源地,更是珍貴自然資源與文化遺產的發源地。尤其是西雙版納,其古茶園面積約為8萬畝之多,同時也有較多的野生古茶樹和后來栽培的老茶樹。而普洱市也存在大量的古茶樹,其分布于無量山以及瀾滄江兩岸的原始森林當中。所以近些年來,以西雙版納為代表的云南地區充分挖掘茶文化旅游資源,西雙版納除了以熱帶雨林為主要旅游資源之外,更是將許多茶園進行開放,以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帶動該地區旅游經濟的發展。同時正因為得益于茶馬古道的存在,許多本想沿茶馬古道探究旅游文化的游客,也會到云南地區之后,注重該地區茶文化的歷史與發展,從而將茶馬古道遺產與茶文化旅游有機地結合起來。
2.2以滇藏茶馬古道遺產廊道為中心輻射旅游資源開發
從宏觀上需要對茶馬古道的主要輻射范圍進行把握,然后對其周圍的旅游資源進行相應的開發。由于茶馬古道線路上存在許多節點,所以必須要在遺產廊道的構建上選擇多個主題,這樣才能以茶馬古道為主要歷史背景,對不同的廊道資源進行整合,從而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對茶馬古道遺產文化的挖掘,打造出最符合茶馬古道實際文化內涵的資源開發形式。
2.3對遺產資源進行評估且設置文化遺產保護點
相關部門應該對該地區的遺產資源進行摸底,這樣才能清楚了解云南茶馬古道所擁有的實際資源。通過掌握遺產廊道的情況,將其中的歷史文化元素挖掘出來,。然后通過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點、國家以及省級文物保護點、非物質文化保護等多種形式對文化遺產進行界定,從而有選擇地對茶馬古道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與開發。比如該地區的風俗習慣、茶文化發展、風情風俗等,都可以成為對茶馬古道遺產資源評估的重要參數。
2.4注重滇藏茶馬古道歷史價值與現代價值
滇藏茶馬古道的價值,可以從歷史價值的角度進行分析,也可以從現代價值的角度進行分析。茶馬古道本身蘊含著滿足現代人需求的內容,其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文化發展的基礎。許多人來到茶馬古道一探究竟,既是被其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所吸引,另一方面也是對茶馬古道最初的茶文化有所體會和了解。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在我國云南等地進行茶文化的了解,并且以茶馬古道作為依托,更是滿足了人們對現代文明的需求。
2.5對茶馬古道腹心區文化遺產廊道進行保護
在對茶馬古道文化遺產廊道進行保護的時候,并不是一味地對所有的地域進行保護,而是有選擇地開展保護工作。茶馬古道是線性景觀,所以其蜿蜒于崇山峻嶺以及河流峽谷當中,所以涉及到了許多行政區域。若一味進行保護,將使得每一地區都無法得到全方位的關注。故而應該對茶馬古道腹心區進行重點保護,注重層次的劃分。比如可以對云南西雙版納、普洱、臨滄這類不僅是茶馬古道必經之路,更是茶文化發源地的地區進行重點保護,從而圍繞地區的文化資源、旅游資源和自然環境、歷史文化資源進行全面開放。
3結束語
云南茶馬古道是我國重要的茶馬古道,也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見證。而云南地區茶馬古道除了具有獨特的歷史資源之外,更是有茶文化的最初形態,故而我國除了要建立對云南茶馬古道歷史文化遺產的構建,更應該將云南地區獨特的茶葉文化和旅游資源結合起來。通過以茶馬古道為依托,發展該地區的茶文化旅游經濟,從而促進我國茶馬古道在世界知名度的提升。既實現了對茶馬古道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也將該地區的茶文化發揚光大。
作者:高遠 單位:云南經濟管理學院財經商貿學院
參考文獻
[1]余劍明.云南茶馬古道文化線路的現狀與保護[J].中國文化遺產,2010,04:91-101+7.
摘要:信陽在發展茶文化生態旅游過程中,由于對茶文化的挖掘利用深度不夠、產品形式單一缺乏特色、基礎設施落后、服務質量較低等原因,制約了茶文化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對此,相關部門必須轉變開發建設理念,利用信陽茶文化底蘊深厚、茶葉知名度高、茶產區分布廣泛旅游資源豐富等優勢,注重茶文化深度利用、開發多樣性生態旅游產品、完善旅游設施、培養專業型人才,以增強信陽茶文化生態旅游的開發質量,實現其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信陽茶文化;生態旅游;發展研究
一、茶文化和茶文化旅游
(一)茶文化的含義
茶文化是人們在飲茶活動過程中,以茶為載體來傳播各種藝術而形成的一種文化特征,是茶與文化的融合、茶藝與精神的結合,因此茶文化包含和體現了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發源地,發展至今茶文化內涵已經非常豐富,涵蓋了文化藝術、保健養生、歷史考古、經濟貿易、餐飲旅游等多個方面。當代中國茶文化精神為“廉、美、和、敬”,即追求廉儉育德、美真廉樂、合誠處世、敬愛為人。
(二)茶文化旅游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為旅游資源,以物質實體文化為載體,依托茶園景觀,開展各種旅游活動,將茶產業與旅游業通過技術、產品、組織、市場等層面進行融合而形成的新型產業鏈條。信陽市作為全國綠茶茶葉種植第二大產區,種茶歷史悠久,茶文化濃厚,茶產業已具規模;同時,信陽旅游資源豐富,是全國優秀旅游城市,發展茶文化生態旅游,推動茶產業和旅游業共同發展,為信陽經濟發展添加助力。
二、信陽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意義
(一)促進信陽茶產業與旅游業共同進步
信陽毛尖茶品牌馳名全國,隨著產茶技術的提高,茶產量逐年增加,但信陽毛尖茶仍以內銷為主的市場策略不足以應對茶產品對市場的需求。同時,信陽市旅游企業的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利用豐富的毛尖茶資源,通過推出茶文化旅游產品來提升經營效益已逐漸成為企業共識。將茶產業與旅游業進行融合發展,不僅能為茶產業開辟新的市場,充分滿足茶農和茶企的利益需求,也能塑造具有信陽特色的茶文化生態旅游品牌,實現茶產業和旅游業的共同進步。
(二)促進信陽茶文化傳播,滿足游客文化需求
要打造優質茶文化生態旅游產品,必須以茶文化為核心,深度挖掘茶文化的歷史和精神。茶文化生態旅游宣傳和普及茶文化知識,旅游者在游覽和參與采茶制茶品茶的過程中,能夠深入了解茶史、茶俗、茶道、茶藝,得到良好的文化傳播和身心體驗,使茶文化生態旅游的觀賞性、參與性、知識性大大加強。
(三)有利于培養出復合型人才
旅游者旅游目的不同,對茶文化的探索與體驗需求也不同,了解內涵豐富的茶文化,感受茶藝精神,離不開專業人員的引導和講解。此外,豐富和研發茶文化生態旅游產品也需要專業性人才的參與。因此,做好茶文化生態旅游,必然要培養一批專業和知識復合型人才。
三、信陽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優勢
(一)信陽種茶歷史悠久,茶葉特色突出
信陽毛尖又稱豫毛峰,屬綠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興起于宋,繁榮于清,品牌形成歷史悠久。在氣候上,信陽屬于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氣候,四季溫潤,熱量充足,降雨充沛,土壤肥沃呈酸性,加之沒有工業污染,茶樹生長緩慢,春季嫩芽較多,葉片肥厚茸毛多,茶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酸、可溶性糖等化學成分含量相對較高,形成了毛尖茶色碧綠、鮮濃爽口的滋味特征,造就了信陽毛尖“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
(二)信陽茶品牌形象好,知名度高
信陽毛尖茶不僅是信陽代表特產之一,更是信陽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在唐代,茶圣陸羽就將信陽列為全國產茶區之一。宋代文豪坡贊譽信陽茶“淮南茶,信陽第一”,清代時信陽毛尖茶已為全國名茶之一。1915年信陽毛尖斬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此后在國際國內更是獲獎無數,2010年,信陽研發出“信陽紅”這一新品牌,改變了長江以北不產紅茶的歷史,信陽毛尖和信陽紅成為世界認識信陽、了解信陽的標志。
(三)信陽茶區分布廣泛,自然與人文資源豐富
信陽是全國第二大綠茶種植區域,全市共有128個產茶鄉鎮,茶區分布較為廣泛,形成了五云、兩潭、一山、一寨、一寺的信陽毛尖馳名產地。雞公山、南灣湖、靈山寺等許多著名的旅游風景區也分布其中。此外,信陽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淳樸寧靜的鄉村已成為大眾旅游消遣的熱點,茶鄉旅游頗受游客喜愛。信陽三季采茶期分別為谷雨前后、芒種前和立秋前后,都是旅游的旺季,市場需求旺盛,非常適合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
(四)信陽政府重視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建設
茶產業是信陽市重要產業之一,在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工作中,政府除了提供政策支持,還加大了資金的投入,為提高信陽茶文化生態旅游的開發與建設保駕護航。連續25年舉辦的信陽文化節成為了拓寬貿易、招商引資、發展旅游、形象展示的優質平臺。信陽市政府還出臺相關優惠政策以鼓勵茶企業創新品牌產品;舉辦關于茶文化旅游園項目的研討會;開展信陽手工炒茶大賽并為毛尖炒制技藝成功申請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在政府引導下,信陽多個茶產地采用“旅游+茶產業”模式進行精準扶貧,帶動茶農開辦采茶游、農家樂,吸引數萬國內外游客觀光旅游消費,有力推動鄉村建設。
四、信陽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茶文化挖掘深度不夠
信陽對茶文化的挖掘深度不夠,導致對茶文化價值內涵利用不足。以信陽市每年舉辦的茶文化節為例,活動主要為經貿活動和文娛活動兩部分,涉及訂貨會、洽談會、文藝演出、焰火晚會、電影展映、歌詠比賽、書畫根雕盆景精品拍賣等等?;顒觾热萜亟洕鷥r值,活動形式創意不足,對茶文化交流與傳播著墨較輕,導致部分群眾對茶葉節的認知僅局限于訂貨會和歌舞表演。這種重經濟而輕文化的思維模式極不利于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此外,信陽缺乏茶文化的專門研究機構,缺少生態旅游開發建設的數據支持。
(二)信陽茶文化生態旅游產品特色不鮮明
茶文化生態旅游是近幾年興起的旅游形式,茶旅產品從最初的茶葉生態觀光旅游,發展到現在的茶文化旅游、茶教育旅游、茶商務旅游、茶會展旅游等多樣產品。目前信陽所開發建設的茶文化生態旅游產品中,游客依然是賞茶園、品茶湯、買新茶,項目單一,缺乏特色,文化與參與體驗不強,這種流于表面的開發形式難以讓顧客印象深刻,不易產生回頭客,更不利于茶文化生態旅游長遠發展。
(三)旅游設施不完善,服務水平較低
信陽主要的茶產區和茶園大都分布在鄉鎮和農村,雖然景色宜人,但配套設施相對薄弱。通往各茶鄉的公共交通不健全,缺少關于茶鄉的指引和介紹;鄉鎮住宿接待設施數量較少,設施落后,難以留宿客人、延長游客的游覽時間;缺少特色購物商品,除了買茶,顧客對當地土特產缺乏了解,無法促進消費;缺少專業的旅游服務人員,服務質量不高,降低了旅游者的游覽體驗和文化感受。
五、信陽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措施
(一)深度開發利用茶文化,全面塑造茶都形象
開發茶文化生態旅游,首先要做到深度挖掘和利用茶文化歷史和價值內涵。在節慶活動的舉辦中,做到經濟與文化并重,將茶業的經濟貿易和茶道、茶藝相結合;可建設茶文化公園,微觀展示采茶制茶全過程,設置茶文化歷史演進長廊,讓全面系統的茶文化走近大眾的生活;推進茶文化教育進課堂,開辦茶藝興趣班,普及茶文化知識,注重茶文化傳承的教育工作??傊?,在茶文化的開發利用過程中,做好活動與茶文化的鏈接,以期實現信陽市全民知茶懂茶,真正打造“茶都”城市形象。
(二)打造特色茶文化生態旅游產品要想可持續發展
信陽茶文化生態旅游,豐富開發特色鮮明的茶文化旅游產品是關鍵。加強茶產業與其他旅游資源聯合,利用雞公山、南灣湖及附近產區開展山水茶、利用靈山寺、凈居寺等宗教圣地開展禪茶文化游;在旅游活動中,開展游客參與式項目,例如體驗茶風俗、欣賞茶藝歌舞、現場學茶藝、猜茶謎、聽茶戲、吃茶宴等;針對不同年齡及消費能力的旅游者設計針對性的茶旅產品,例如針對青少年和大學生推出茶園觀光生態游、針對中老年人群推出茶品保健游、針對愛美女性推出休閑塑身茶旅等。另外,要延長茶旅產業鏈條,豐富茶產品結構。改變信陽茶只有毛尖和信陽紅這種單一的產品結構,開發茶的保健功能,將茶和食品、中藥結合,生產以茶為原料的小吃、具有保健功能的固態及液態茶飲,設計茶藝術品裝飾品等,迎合旅游者的購物需求。以豐富的茶文化生態旅游產品,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務。
(三)完善旅游服務設施,培養專業人才
利用現有的公共交通平臺做好茶文化生態旅游的宣傳推廣;利用通訊設備發送官方茶旅廣告信息;增設直通茶園的公交車;打造高質量的“農家樂”和“民宿”,提高茶區接待能力;利用互聯網建立快速便捷的客我交流平臺,以信息化、網絡化提高游客滿意度。另外,相關部門要重視生態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定期開展茶文化生態旅游人才茶文化知識和服務技能培訓,進行校企合作,打好將要從事生態茶旅工作人才的基礎,引進生態茶旅方面的專家等。
參考文獻:
[1]劉爽.茶文化基于RMP模式的信陽茶文化旅游開發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123-125.
[2]羅偉,劉保麗,程叢喜.信陽市茶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3(7):133-135.
1從造型上體現茶文化
茶葉的包裝盒造型給人的是第一視覺感受,這種感受會影響購買者的購買欲望。好的包裝造型能給觀看者視覺享受并引起審美愉悅。如果在造型上能體現茶文化,往往能給購買者或觀看者以美的感受,人們會因而喜歡這款茶并產生審美愉悅。圖1中的茶葉包裝設計把茶文化很好地體現了出來,長筒的造型,上面嵌有的古錢幣圍繞一個茶字,再配有素描般的特寫畫面,古色古香的文化氣息給立體地呈現了出來。這樣的造型,歷史氣息和文化氣息濃厚,能給人視覺的享受并引起人們精神上的審美愉悅。除了體現歷史氣息和文化氣息外,茶道精神在茶葉包裝造型上也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茶道精神是通過飲茶修身養性的,它能培養人儒雅的情懷和寬厚的品性。有一款茶葉包裝設計就很好地體現了茶道精神,它是一方形的盒子,上面印有山水畫并提有一行字:“千年一口茶,韻味在文化,人以德先,茶以蘊深,故可源遠流長?!睆倪@方面來說,好的茶葉包裝造型是設計者的匠心獨運,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而那些膚淺的,花里胡哨沒有文化底蘊的造型是無法給人視覺享受并引起審美愉悅的。
2從色彩上表現包裝設計的文化內涵
色彩對茶葉的包裝設計也很重要,包裝造型上配什么色彩是有講究的。對茶葉包裝設計來說,色彩起到矚目、調和、中庸等作用。色彩在視覺中很能引起受眾者情感的反應和變化,所以在包裝設計上要重視色彩的選擇。圖2中的茶葉包裝設計色彩運用得很好:墨綠、淺綠與深綠相結合,把畫中的古代人物形象給立體地呈現了出來。邊緣的一枝梅更使包裝設計充滿了古樸感和歷史與文化的厚重感。黑色的題字和解說使整個造型充滿了儒雅、文學的浪漫情懷并給人以視覺的緩沖,不愧是包裝設計中好的色彩的運用。茶葉包裝設計,色彩選擇要合理,搭配得當,這也是茶文化的一種顯現。只有重視茶文化,才有可能調配出好的色彩來,這需要設計者認真思索,謹慎著色。
3從裝飾上顯現茶文化
茶葉的包裝設計離不開圖形裝飾,圖形裝飾是對中國繪畫的運用。中國繪畫意象或古樸或真實或抽象,這能體現出高遠的意境并具有濃厚的文化色彩。茶葉的包裝設計要能體現出茶文化的博大和美妙,以寓意和象征給人們審美聯想并引起人們購買的欲望。圖3中的圖形裝飾古樸純美,酒盅、遠方的山水和建筑,配以對稱的茶字題寫,整個裝飾把茶那種久遠和高雅的歷史氣息和文化氣息給淋漓盡致地呈現了出來。這款包裝設計之所以是美的,是因為它的裝飾運用得比較好。
茶葉包裝設計圖形裝飾中多用中國傳統圖案,而中國傳統圖案是我們民族的精華,“它既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象征和表現,也是現代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我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傳統圖案更是豐富多彩,璀璨奪目”。在設計中,我們把傳統圖案運用到茶葉包裝圖形裝飾中,實際上是對茶文化的一種體現。在設計中,我們要緊跟時代,把傳統與時尚相結合,給人一種新的感受,讓茶文化成為一種時尚和風尚。
綜上所述,好的茶葉包裝設計與茶文化是有緊密關聯的,好的包裝設計能體現出茶文化的內涵,茶文化也是包裝設計參考的標準和延展,兩者血肉關聯,緊密相牽。
關鍵詞:普洱茶文化;和諧;云南;博物館;價值
彩云之南――云南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它也是中國乃至世界茶文化的主要l源地。在這里,數十個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孕育了歷史悠久、豐富多彩的中國茶文化。在這里,普洱茶文化獨樹一幟,是云南茶文化的重要標志,因為它已經上升到了生命哲學義理的高度,將普世和諧之美散播到世界各處。
1 普洱茶文化背景下的和諧世界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4700年前的神農時代,所以它的文化底蘊深厚,能夠代表中國人的文化價值觀與人生觀。從狹義角度講,茶文化代表了人類的精神財富,中國人講究茶的人文文化與茶藝精神,為其賦予了一定的社會功能,因此茶文化也見證了中國不同時代的不同社會文明發展形式。普洱茶文化就代表了云南各民族人民在發現、種植、利用、生產、加工、運輸、銷售、飲用茶這一系列生產生活過程,這足以證明茶文化已經存在于云南地方文化、思想觀念、生活習俗、以及文化藝術的血液流淌中,成為瀾滄江流域千年以來的文化及精神文明載體,象征著民族文化孕育于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傳承景象。所以可以將普洱茶文化視為是云南人民的精神寄托,它已經深入骨髓,成為地方建設和諧的基本象征。
在2002年的第七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上,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就談到“如果這世界上有什么東西能促進人與人間的關系,那就是茶。因為茶香甘醇,帶給人悠遠意境,它象征著中庸與和平?!敝杏古c和平也正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的為人處世之道,因此中國人借助茶文化與世界互動交流,這是再好不過的媒介了。當然也要看到,在當下物欲橫流、人類通過科技力量征服掌控自然的巨大支配欲望釋放背景下,現代文明所創造得更多物質內容也正在蠶食人們的原始思想,它所生成的各種異己力量也正在不斷摧殘著人們的心靈,導致了人的異化。在這種危機背景下,人類急需找回人類文明與生態文明的交互共融思路,解決內外危機交集所帶來的矛盾發展現狀,為人類未來文明社會可持續發展構建新基礎。在中國,瀾滄江流域下的云南民族文化就希望以普洱茶文化為核心,尋求茶文化與人文文化的相互融合,在該片土壤中生根發芽并結出碩果,為和諧世界創造打下良好基礎,可以將其視為是一種民族意識、氣質與品格的水融,這里不但包含了云南各個民族的傳統思想觀念、倫理道德,也展現了中國人民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反映了當代人的人生信仰與思想境界,這與國家的科學發展觀理念相互統一一致。
客觀來講,普洱茶文化對于社會和諧發展是具有重要價值意義的,而且這一價值也在日益凸顯。這主要是因為現代人在現代化科學技術、信息文化及喧囂城市氛圍中生活,它違背了人類與自然本應一體的和諧生態本質,所以現如今更多人開始不自覺的尋求再次親近自然本源與文化生態的機會,尋求那種與自然相融的和諧性空間,所以普洱茶正起到了此作用,它在文化價值上對應契合了現代人的現實發展需求,蘊含了更多和諧自然、質樸簡約的人文精神,從側面促進了人們社會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態文明的有效發展。當然,中國也依靠普洱茶文化實現了與他國之間的相互交流,促進了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文化經貿往來,這對于人類發展,創建和諧世界是具有積極的現實價值與意義的[1]。
2 普洱茶文化的和諧價值
普洱茶的文化和諧價值體現在人與社會、與自然之間。普洱茶擁有千百年文化底蘊,惠澤天下眾生,無論是皇權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曾經得到其潤澤。現如今,普洱茶更是人們之間互通友誼,表達真情的“和諧飲品”,所以普洱茶這種從人類個體發展人性、人文交際的和諧功能價值是其它文化產物所不能取代的,它為人們所帶來的是風清正氣、民心和諧的社會風氣,也非常利于營造出那種振作向上、洗心滌厭的和諧氛圍,這對人與社會之間的長久交流是非常利好的。
普洱茶是寶貴的世界茶文化自然遺產,它被人們稱之為活著的世界茶樹基因庫,這就說明人類已經將其視為是人與自然相互交融的最好溝通紐帶,強調它的原始自然價值,包括它為人類所帶來的有益特性。我國作為普洱茶的重要起源中心與原產地,希望借助普洱茶的推廣來帶動國家環保生態產品的全面普及,也倡導現代化農業生產要走綠色路線,為人類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在如此背景下,普洱茶就象征了健康與財富,人們對它深懷感恩之心,將其視作大自然的慷慨恩賜,將普洱茶樹供奉為神靈并虔誠守護?,F如今,在云南西雙版納等地的少數民族人民依然還保留著祭祀茶祖、茶神與茶魂樹的古老習俗,他們將其視為是對古老祖先的精心守護與崇拜[2]。
3 普洱茶文化的社會和諧價值體現
2016年7月~9月期間,北京周口店遺址博物館開展了《普洱歲月、茶馬春秋――普洱茶馬文化風情展》,這一主題活動展示了從我國清代到民國時期近300件茶馬文化實物與珍貴圖片,特別是以普洱茶“茗香隨風”為主題的中國普洱茶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展示更吸引了各方注目,它將普洱茶從古至今的千年文化都展示在人們眼前,強調云南普洱作為世界茶源、茶馬古道的重要標記,是中華民族一筆極為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在這里,普洱茶文化也與公眾生活緊密相連,進入平民百姓視野,鼓勵人們以茶示禮、以茶會友,展示了它之于國際、之于社會、之于人民的和諧之美[3]。
總結:品茗普洱茶文化,溫潤心靈,共建和諧人文社會,這也是普洱茶文化之于人類發展建設的重要功能。現如今,中國也在通過建設云南“綠色經濟強省”與“民族文化大省”來豐富茶馬古道內容,向世界普及普洱茶文化,希望通過普洱茶文化所承載的悠久歷史與和諧文化精髓來構建強大的文化聯誼體系,使普洱茶文化成為天下人的共同精神文明財富,將它的和諧價值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陸云.論普洱茶文化的“和諧”之美[J].大理學院學報,2013(8):59-62.
[2]王平盛,劉本英,成浩等.論云南普洱茶文化的歷史地位[J].西南農業學報,2008,21(2):5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