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2 04:28: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輔導員培訓個人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撰寫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我于__月__日-__日在__大學參加了__省高校輔導員培訓班秋季第四期的培訓,獲益匪淺。感謝省教育廳,感謝__大學,感謝母校,讓我有了這么一次學習提高的機會。從教育廳領導的講話中使我倍感輔導員職務的意義和責任的重大;從南陽理工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葛寶岳副教授的報告中,使我明白輔導員從事的是感動心靈的事業,學習掌握心理輔導技術在學生工作中的運用;__大學學工部部長戴國立老師《學生應急事件處理的策略與方法》的報告給了我深深的啟示;__大學教育學院葛坤英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與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報告則具體指明了輔導員工作的道路。同時在這次培訓中,除了聽報告,還有會下座談交流,還有文娛聯歡,更有難忘的素質拓展訓練。不管是何種形式的培訓,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給了我很多觸動和感慨,在加深對輔導員工作的認識和理解的同時,更增強了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現將培訓心得總結如下:
第一,輔導員工作是一份良心上的工作。教育部第___對輔導員工作提出的要求第一條便是“認真做好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務育人工作,加強學生班級建設和管理”,將輔導員工作定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務育人,這一服務性更加使我覺得輔導員從事的是良心活,具體表現在對學生的態度和處理學生事件的方法上。涵蓋熱心、耐心、公心、愛心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互相聯系,共同作用。
比如我現在帶的是大一的學生,新入校門的他們是懷著無限憧憬走進大學校門的,對大學里的各項事務都充滿了好奇,他們不知道怎么來規劃大學生涯,不知道如何度過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時光,這就需要輔導員下功夫進行正確的引導,特別是這個階段正是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養成的時期。市場經濟的沖擊和社會上文化多元思想多流的滲透,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他們價值觀念的形成。他們時不時地會困惑,會迷茫,會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名人生導師來進行指引。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輔導員就需要來擔當引路人這一角色。要本著對學生負責的心態,拿出十分的熱心,密切___學生的成長和成才,在學生困頓的時刻,在學生疑惑的時刻,在學生艱難的時刻,伸出溫暖的援助之手。還記得素質拓展訓練中那段生命之旅,正是因為有一雙無論在平坦的泥地還是在陡峭的山路,無論在鐵絲網下還是在獨木橋上都不松懈的手,才讓廣大女學員感動得痛哭流涕。我想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就應該充當那雙手的作用,陪伴學生度過大學四年。同時,在學生有思想問題找你解決的時候,要做一個最好的傾聽者,同時給與真誠的建議。他們的思想可能比較天真,可能比較不成熟,這就需要輔導員耐心地聽,耐心地講,而不要表現出厭煩的情緒,浮躁的情緒,真正做到情為學生所系。
之所以說輔導員是一份良心的工作,還表現在獎學金的評定、助學貸款的核實、助學金的發放上。在做這些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有一顆公心和愛心。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做好學年評優獎先,使獎學金真正落實到優秀的學生。同時認真核查貧困學生實際情況,關心困難學生的生活,使助學金真正發放到他們手里。鼓勵貧困學生不自卑不心虛不攀比,鼓勵他們刻苦學習回報國家和社會。
總之,真正做到利為學生所謀。
第二,輔導員工作是對能力的挑戰性工作。這個能力包括了協調力、應變力、溝通力,具體指的是協調上級職能部門與學生之間上通下達的能力,應變學生___的處理能力,溝通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力。
就協調力來講。從事輔導員工作兩個月以來,雖然時間還很短暫,但已經真切地體會到輔導員工作的瑣碎。新生入學綠色通道、助學貸款、助學金、越冬補助等貧困資助工作;新生入學教育、學校規懂校紀知校史、學習___大會議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編排班級、宿舍、學號,選任班干,___活動等日常管理工作,這些都成了輔導員工作中的必修課。這就需要應對學生處、教務處、黨委等職能部門的工作布置,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傳。若不具備良好的協調能力,則充當不了橋梁這一角色。
就應變力來講。學生工作不是日復一日的重復的,雖然日常管理還能找到一些固定的模式,但總排除不了___的可能。面對___,要求輔導員做到沉著冷靜,第一時間上報,從大處著眼,尋求問題解決的最佳方式。
就溝通力來講。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是需要交流的。老師的授課方式是否讓學生滿意,是否被學生接受,在學生不好意思向老師反映的情況下,就需要輔導員作為中間人協調。同時輔導員也應經常向老師了解學生的上課表現及出勤情況。另外,學生與學生之間出現矛盾的時候,輔導員就要積極解決調和矛盾。維護年級學生的和諧、穩定。
第三,輔導員工作要求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包括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我們從事的是思想政治工作,首要的要求便是自身政治強。必須與時俱進,___國內國際時事政治,___國際局勢的發展變遷;主動并經常學習理論知識,用正確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用先進的理論指引自身的行為?!皩W高僅能為師,德高方能為范”,必須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為學生起到表率作用,成為一名令學生尊敬和欽佩的大學良師益友。同時,科學文化的加強也是不可或缺的。大學生是社會上最先接受新事物的群體。作為與他們打交道的我們也要具備較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這樣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與學生有更多交流的話題,更準確地為他們引路。輔導員自身也要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比如我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科班出身,就要在工作中把這一門課盡快補上,加強教育學、心理學的學習。掌握心理輔導技術,掌握教導方法,應用到做學生工作的實踐中,指導工作有序地開展。
另外,在此次培訓中,另我感受較深的一點還有,專職輔導員未來方向的發展。隨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來越受重視,專職輔導員的工作也被推上了一定的高度,受到越來越多的___。教育部提出鼓勵專職輔導員向專職化、專業化、專家化的方向發展,并制定相應的政策。這些都使我很受鼓舞,堅定了從事這份工作的信心。
短短的五天培訓結束了,我們學員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彼此學生工作經驗的交流中,在令人捧腹的文藝娛樂中,在觸動人心的拓展訓練中,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歡聲笑語和瞬間感動,而是同為學生工作者的那份認同感和責任感,那份為人師表的沉重和堅毅。
學校由于種種原因,在輔導員隊伍的建設上仍存有許多不足。廣大輔導員往往具有敬業奉獻精神,但創新意識不夠;業務能力差異懸殊,缺少綜合型人才;活動經驗型較多,科研理論型人才匱乏;業務信息來源渠道少,理論資料缺乏等等。這使少先隊工作起點低,起步晚,步伐慢。因此,學校根據這些情況更要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和落實相關措施和方案。
一、抓輔導員的思想建設,提倡奉獻和創新精神。
輔導員要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首先要培養敬業愛崗精神?!芭踹@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要在輔導員中倡導這種奉獻精神,要使少先隊輔導員把自己的愛完全注入少先隊事業,熱愛兒童,理解兒童,尊重兒童,在廣闊的少先隊大舞臺上不斷推陳出新,為少先隊活動增添活力。
其次,我們要在工作中積極鼓勵輔導員創新,為“新”的做法,“新”的內容創設良好的環境。讓輔導員發揮創新精神,在少先隊工作中走出傳統,創出特色,使隊組織管理,隊干部培養,隊活動的內容、形式及隊的工作方法更適應時代的要求,更符合跨世紀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征,更有助于少先隊員的健康成長。
學校輔導員們的做法是:在中隊隊務管理上,采取激發隊員的主動性、創造性,提高隊活動的質量。同時,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激發隊員的興趣,提高教育的效果。
二、抓輔導員的學習和培訓,做到全方位、多元化。
學習是為了給精神補氧,給思想充電,是為了自身素質的提高。輔導員要在繁忙的工作中自覺地擠出時間學習,可以向書本雜志學,養成讀書看報的好習慣;可以向實踐學,在工作中積累教學經驗;也可以向他人學。建立個人學習檔案,交流學習體會,展評學習剪報等,從而在輔導員隊伍中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同時,利用星期一下午加強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和職業道德培訓工作。
1、建立個人培訓檔案。
把輔導員的培訓次數、培訓內容及培訓作業、成果等記入檔案,既能促使輔導員學習、進步,又便于了解輔導員的學習情況,完善培訓體系,使輔導員培訓達到全面化、合理化、制度化、系統化。
2、豐富培訓內容。
一個優秀輔導員,不僅需要較強的理論知識和組織、活動能力,而且還需要相當廣博的學識,甚至在某些活動項目上有過硬的本領。所以培訓內容應根據實際情況,盡量豐富多彩,有時不妨進行相關活動的技術培訓。
3、拓寬培訓渠道。
學校采取開展不同形式的培訓,“請進來,走出去”,通過舉行講座,隊活動觀摩,組織輔導員參觀、調查,進行實踐操作等多樣化的培訓方式,使輔導員獲得各種信息,學到各種知識,促進能力的提高。
三、抓輔導員的科學研究,注重實效,創出成果。
少先隊事業的發展離不開科研。在輔導員的隊伍建設中,科研是最薄弱的一環。我們要以“理論研究為重,科研興隊育人”為目標,狠抓輔導員的科學研究,注重實效,創出成果。
1、提高輔導員的“科研認識”。
變“要我科研”為“我要科研”,用科學態度繼承傳統,開拓創新,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教育觀,科學認識少先隊教育大背景,樹立信息時代的兒童發展觀、質量觀,開展科研活動。
2、培養輔導員的“科研技能”。
(1)會學習。認真自覺學習少先隊專業知識必讀與相關書目,有理論學習筆記,并做到隨學隨記。
(2)會收集。收集有關活動信息,理論經驗文章,并結合工作定向收集科研資料。
(3)會借鑒。借鑒成功教育經驗及先進教育思想,并運用于工作實踐和課題研究之中。
(4)會總結。及時總結,撰寫理論文章,指導和改進工作。
(5)會研究。掌握科研方法,學習調查、實驗、分析、比較、歸納等科研技能,學會選擇課題,編制科研方案,逐步從學到干,變經驗型為科研型。
(6)會運用。應用科研成果,解決現實問題;應用科學理論,指導實際工作。
關鍵詞:規范化、專業化、系統化;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積極推動,高職院校的學生人數大幅增加,高職院校引進大批的理論素養較好、一定層次學歷的人員充實到輔導員隊伍中來期以科學地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但傳統的高校輔導員制度已經不適應時代的要求,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工作機制逐漸受到高職院校的重視。
一、當前高職院校輔導員培養培訓的現狀
1.組織層面保障激勵不到位
現今,高職院校發展中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和新的變化,學分學年管理、綜合素質考評、學生企業實習要求等制度使得學生的教育管理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輔導員由于繁瑣的日常工作給思政教育開展帶來的巨大沖擊,工作未得到認可、沒有按勞分配、培訓提升渠道少、面臨多級部門考評等, 更不用談提高自身政策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有限的工作水平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地開展。
2.人員層面激發困難重重
輔導員隊伍的相對穩定性是保證高校得以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基礎之一。外在環境的復雜多變對高校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大多數高職院校,輔導員職責和權限界定模糊,其作為教師的身份定位并未真正落實。當前的輔導員工作具個人經驗能力欠缺、沒有找到自身價值定位、實踐經驗缺乏、思路禁錮、地位低、壓力大、后顧之憂多等弱勢,相比專業教師而已,個人職業規劃不明確,使得輔導員隊伍呈現出流動性高的特點,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不能L期有效地開展。
3.任務層面中心不明確
相當多的高職院校還存在由于個人待遇,生源的復雜,辦學層次等客觀原因造成的輔導員招聘困難,而引起的知識結構較為單一,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思想政治學等專業出身的輔導員很少。輔導員不能科學地處理繁雜的日常事務,導致自我思考和鉆研時間少,理論基礎薄弱、科研能力差,沒有時間和精力做深層次的研究,使得深入細致的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減弱。
二、“三化”培養機制對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啟示
筆者結合高職院校的特點、學院輔導員工作現狀,分析影響高職院校輔導員成長、發展、成優的原因,著重在此基礎上提出以規范化、專業化、系統化為內容的“三化”培訓機制。
1.規范化開展崗位培訓
當前高職院校招聘輔導員條件為政治素質較好,對年齡、學歷有一定要求,有學生干部經歷、具有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同時結合年齡結構和專業背景的要求,聘任的輔導員年齡多為較年輕,缺乏教師工作經驗,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規范化開展崗位培訓。
首先,高職院校學校應通過多種途徑定期、定向組織輔導員開展教師崗位的基本理論和政策,幫助他們深入掌握教育學、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教育法規、心理學等專業知識,培育輔導員先為人師整體育人理念。其次,高職院校在學校、系部、所帶專業的辦學、建設和發展有著明顯的職業特色,輔導員通過參加相關的專業針對性極強的知識培訓,如培養方案、就業方向、職業定位、實習單位考察等等,能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向,有效地提高教育質量。再次,高職院校應把握輔導員工作基礎,規范輔導員應當掌握的政策知識、工作職責和方法,邀請資深輔導員分享工作方法和經驗,如學生日常思政教育、獎懲規定、管理制度、資助政策、心理健康建設、職業生涯指導、校園文化建設等,了解學生的群體特點和思想現狀,通過長期規范化地培訓來從而促進輔導員隊伍的建設。
2.專業化開展職業規劃
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性格特點并不同于普通高校學生,他們有著新環境適應能力差、面對現實消極、沉迷于網絡虛擬世界等表現,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輔導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更貼近學生實際,注重理論與實際的更新與應用。
高職院校應積極為輔導員搭建思政工作研究平臺,推動其結合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科學研究,使思政工作更具有實效性和針對性。如定期組織輔導員進行政策形勢學習、設立專項科研經費、提供多樣化的進修培訓等,支持輔導員開展工作實效研究、組織輔導員進行工作案例總結等,這些均可作為成果進行輔導員間分享,學校存檔甚至是整理成書籍發表。同時,針對輔導員崗位流動性大這一特點,高職院校應轉變一貫的管理理念,將職業生涯管理理念貫穿于輔導員隊伍的培養中,開展完整的職業生涯理論學習,注重體現輔導員工作價值,完善評聘考核、培訓機制、激勵機制、待遇制度,建立科學的輔導員職責與分工體系,提升核心職業能力,從根本上促使輔導員樂于在工作崗位上長期服務,更好地實現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專家化。
3.系統化開展持續培養
優秀的高職院校輔導員的評價標準是隨著其不同階段的成長相應變化的,是一個能有效促使其能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自我發展的動態標準。
院校應把握這一要點,建立崗前培訓與在崗培訓相結合、重點加強培訓與全員普及培訓相結合、常規培訓與專題培訓相結合、校內培訓與校外培訓相結合、能力培養與學歷提升相結合的系統化的輔導員培訓工作機制,積極組織、開展多元化地以提高輔導員專項能力為目的,如職業指導師、心理咨詢師、高校教師等培訓,不斷提升輔導員的心理素質、道德素質、教育專業素質,以及分析能力、決策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樹立其終身學習觀念,系統化地切實推進和深化當前輔導員隊伍發展的“職業化、專業化”進程,建立輔導員隊伍發展的共同遠景。
參考文獻
[1]袁龍喜 鄭永進.高職院校輔導員培養機制研究[J].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9,(11).
[2]覃干超 韋詩業.關于優化高校輔導員隊伍結構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07,(3).
[3]胡亮華 陸 虎.高職院校輔導員!內提+外促+互學"三位一體培養機制研究[J]. iSBC=>?g/3學報, 2013,(3).
[4]趙新華. 試論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培養工作機制[J]. 文教資料, 2009,(7).
[論文摘要]當前高校輔導員正處在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關鍵時期,要順利實現轉型,加強輔導員培訓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針對當前輔導員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應當確立四種培訓理念和模式:以提高思想境界為本的職業價值教育和育人理念教育;以掌握知識為本的知識學習;以提升能力為本的專題學習研討;以輔導員可持續發展為本的后續支持。
當前高校輔導員正在由“傳統”向“現代”轉型。輔導員的轉型不可能自然完成,需要多種的外力支持,對他們進行完整和系統的培訓是完成這一轉變的重要力量和主要途徑。但是,當前輔導員培訓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培訓的效果。因此,在現階段建立、完善和創新輔導員培訓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
一、高校輔導員培訓的現實困境
I.培訓理念不清
確立培訓理念是輔導員培訓體系的核心。建設一支什么樣的輔導員隊伍,如何去建設這樣一支隊伍,核心的問題是要有正確的理念指導。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培訓理念,就會有什么樣的培訓結果。培訓理念失之偏頗,培訓工作就會顧此失彼,影響到輔導員全面和可持續發展。那么當前的輔導員培訓以什么為本?基于何種理念?答案模糊不清。原因何在?很少有人或培訓機構分析過哪些理念、知識和技能對于今天的輔導員來說是最有價值的,也沒有思考過應采用什么樣的培訓理念。沒有理念指導的培訓又何談規范、系統和有序,只能說是為了培訓而培訓。
2.培訓體系不健全
培訓體系是指培訓理念、制度、途徑 、內容、方式方法的有機結合而形成的系統。輔導員培訓體系不健全主要包括培訓組織機構不健全和培訓內容不系統。第一,機構不全。目前雖有國家級、省級和校級三級培訓機構,但沒有建立科學規范的層次和體系,它們之間職責不清、分工不明,導致出現培訓內容重復或缺失等現象。而且校一級培訓機構常與學生工作部(處)“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難以有固定時間和精力來開展系統培訓。第二,內容不系統。當前的培訓主要針對輔導員的常規工作開展,基本限于崗前培訓和零星的工作培訓,且沒有一個完整的分層分級的內容體系,僅停留在對崗位職責的一般介紹、常規工作經驗總結以及政策、規定的詮釋上。培訓內容較狹窄,對輔導員分層次、分階段的適應性引導,職業能力提升,研究意識和研究方法的培養及職業道德教育等方面著力較少,難以適應輔導員工作和自身發展要求。
3.培訓方式單一
課堂教學、專題講座是當前輔導員培訓的主要方式。這種形式存在明顯缺陷:一是整齊劃一的“滿堂灌”培訓方式,不能滿足輔導員多樣化的需求;二是這些傳統教學方式的基本形式是講授或灌輸,缺少專業訓練的形式,對輔導員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不利;三是培訓內容注重知識層面,而對思想精神層面訓練不夠,因此通過輔導員培訓能理解一些理念l生的概念,掌握一些純粹的知識 ,提高一些靜態的處理問題的能力,但一旦情境發生變化就會束手無策;四是容易造成知識的不系統和不連貫。
4.培訓時效不長
有的輔導員在脫產培訓后一段時間內對培訓的內容保持一定的熱情 ,但不久之后就會消退,回歸原樣 ,直接導致培訓缺乏長效性。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訓的后續支持。脫產培訓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輔導員難以離崗接受較高層次的培訓 ,而且這種培訓容易與實際相脫節。因此,要使輔導員真能理解、鞏固和深化育人的理念 ,提高育人的技能和藝術,就必須幫助他堅持在崗位上進行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使培訓工作貫穿于輔導員職業生涯的整個過程。
二、高校輔導員培訓的對策性思考
針對 目前我國高校輔導員培訓中存在的不足,借鑒國外學生事務工作隊伍建設的經驗,結合我國高校實際情況 ,筆者認為高校輔導員培訓應在科學清晰的培訓理念指導下,建立立體交叉的培訓體系,使理念、內容、方式、機制密切結合 ,最終形成獨具學校特色的完善的輔導員培訓體系(如圖)。
1.確立全面的培訓理念
有學者認為,輔導員培訓應確立“多種方式并舉、多種方法并用、知識能力并重、德才學識藝全面協調發展”的理念。筆者認為,應確立四個層面的培訓理念:一是以提升思想境界為本;二是以掌握知識和技能為本;三是以提升能力為本;四是以輔導員可持續發展為本。與之相適應,在培訓內容上要做到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在途徑上做到傳統與創新相結合,在時間上做到集中與分散相結合。
2.完善系統的培訓體系
第一層面,以提升思想境界為本的職業價值和育人理念教育。職業價值的認同和育人理念的確立,是輔導員上崗前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首先,輔導員對自身職業的價值認同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他們認為輔導員工作有價值,就會對其工作的目標、理念 、態度和方法起著積極的指向作用,同時也會使其主動地學習相關地理論知識 ,掌握育人的技能和技巧,具體工作也會非常深入和扎實。如果他們認為輔導員工作無價值,就會覺得所從事的工作毫無意義,這樣他不僅不會去主動學習、提升自己,其工作也只能是浮在表面。其次,輔導員的育人理念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靈魂。輔導員所從事的教育活動都是以輔導員的育人理念為基礎和核心構建起來的,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以及具體措施等都必須納入輔導員的育人理念之中才能發揮現實的教育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輔導員對大學生進行的教育活動最終會隨著輔導員理念的發展而發展。輔導員的育人理念來源是多種多樣的,但絕大多數輔導員所具有的育人理念是根植于社會之中的大眾教育理念,這些教育理念可能是不系統的,可能是不清晰的,也可能是不理性的。通過有效的教育和實踐鍛煉,輔導員才會形成正確的、清晰的和系統的育人理念。
第二層面,以掌握知識和技能為本的相關學習。首先,人的教育活動都是通過知識來進行的,離開了知識,教育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輔導員培訓也必須有一個專門的知識學習階段,如果輔導員沒有相關的知識,那么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育者,或者說,只能是一般的事務工作者。其次,知識也是輔導員生存和發展的智力工具,因為輔導員對任何事物好壞與高低的評價都與自己所擁有的知識相關,對自身的認識、發展方向的確定及能否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也都與自己所擁有的知識相關。然而,教育的相關知識是豐富多樣的,在有限的輔導員培訓時間內是不可能傳遞所有相關知識的。因此,選擇哪些知識作為輔導員培訓的主要內容,也就成了在知識學習階段的重要問題。根據知識的性質,輔導員需掌握的知識應該有三類:一類是理論性知識 ,如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另一類是實踐性知識,即在長期的大學生教育管理實踐中所形成的又被社會所選擇或組織化了的經驗;第三類是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有關大學生教育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這三類知識在輔導員培訓中不能孤立地進行,培訓機構應該根據不同的知識性質全面地、系統地來制定輔導員培訓的知識課程體系。
第三層面,以提升能力為本的專題學習研討。專題學習研討的目的是為了培養輔導員的學術興趣,提高他們的研究能力,提升他們的育人智慧,使他們不斷地朝著專家化方向發展。因此,職業價值和育人理念教育,以及相關知識學習是所有輔導員都必須參加的。而第三層面的專題學習則是依據輔導員個人的發展意愿和需求來進行,由輔導員主動提出培訓計劃,根據不同的研究方向,采用菜單式培養。為什么要有第三層面的培訓呢?其一, 輔導員培訓的最終目的要真正地提升他們的教育智慧,而不僅僅是為了增加一些相關的知識和掌握一些靜態的處理問題的能力。輔導工作不僅靠知識的豐富,而且要靠內在的思考和充滿靈性的教育智慧,研究則是產生靈性和教育智慧的主要路徑。其二,按需培訓突出了尊重個人特點、尊重個人意愿、尊重個人需求 ,有效地調動了每位輔導員學習、研究的積極性,不斷鼓勵其自我開發,較好地解決了傳統培訓供需脫節的矛盾。因此,在輔導員培訓的整個過程中必須要有培養學術興趣、提升研究能力的一個階段。
第四層面,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本的后續支持。輔導員培訓的后續支持可分兩個方面:一是繼續學習,二是加強實踐。繼續學習又有開展自學活動和組織集體學習兩種形式。開展 自學活動是指通過自學活動來不斷提升自我的綜合能力,自學活動的優勢是不受時空約束,且能激發個人內在的主導性 ,不是等著別人替 自己安排學習發展的機會,而是主動去駕馭人生之舟。組織集體學習是指學校按照輔導員自己所確立的研究方向,分成若干個專題研討小組,每個小組聘請一名指導教師并在導師的指導下定期開展專題研討。這種通過組織內部相互之間的學習和合作研究,不僅能彌補單純個體學習的局限,還可以把某種附著在個體身上的學識植人到小組內部,并在組織內部擴散,實現學科優勢的積累和知識的共享。加強實踐就是要求輔導員把先進的理念、所學的知識、借鑒的經驗和研究的成果不斷地在實踐中加以應用。輔導員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指導其工作的理論并不是那些純粹的理論,而是來源于實踐、植根于實踐的理論。另外 ,被灌輸的理念要轉變成為自己的理念,也需要一個不斷實踐的過程。因此,加強實踐對于輔導員的持續發展來說,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以上四個層面的培訓都有著各自不可取代的優勢,不能偏廢。它們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須相互銜接:首先,道德是通過職業價值和理念教育使輔導員真正理解其職業意義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為下一步的自覺學習和工作打好基礎;其次通過相關理論知識、實踐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學習,不斷掌握育人知識,提升育人的技能和藝術再次,通過研究能力的提升,不斷實踐 自已的教育智慧,并使輔導員朝著專家化方向發展;最后通過長期的后續學習和實踐的支持,保證輔導員的可持續發展。
3.完覯范的培訓制度
現有的高校輔導員學歷層次、專業背景各異大多數未經過專業化教育和系統培訓。建立和完善科學有效的輔導員崗位培訓制度,是彌補當今輔導員專業化程度低的最現實途徑。高校要從自身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將輔導員培訓納人高等學校師資培訓規劃和人才培養計劃,致力于將輔導員隊伍打造成為學習型、發展型團隊。要制定輔導員培訓工作規章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把對輔導員的培訓納人到學校的日常工作中去,納入到全校師資力量的提高中去,并在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持,形成一個系統工程。
輔導員培訓不是短期工程,也不是臨時任務培訓時問和經費的保障是一個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就當前各高校對輔導員培養的重視程度來看要做到這一點僅僅靠輔導員自身的力量或全體學生思政干部的力量是不夠的,因為當前在經費的投入和制度的選擇上更多地偏重于專任教師隊伍的發展。因此,對于絕大多數輔導員來說,基本上沒有參加較長時間的脫產培訓。在這種背景下,要靠法律化的培訓制度來保障。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完善現有的輔導員培訓制度,要以法規的形式來明確輔導員培訓的任務、內容、時問及經費保障,并對各學校支持輔導員培訓情況進行檢查。學校要為輔導員的全面發展提高創造政策和物質上的條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解決輔導員個人發展的后顧之憂,從而使輔導員工作真正成為一種有發展前景,可以滿足個人成長需求,可以長期從事的事業。
4.切實保障培訓質量
質量問題是輔導員培訓能否真正取得實效的核心問題,也是當前要解決的一個首要問題。如何提高輔導員培訓的質量?首先,要創新培訓方法努力實現培訓中的以下幾個轉變:一是從傳統培訓方式轉向現代培訓方式,注重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新手段;二是從注重“教”轉向注重“學”,提升輔導員的能動性;三是從注重技能培訓轉向綜合能力培訓;四是從單一培訓模式轉向多種培訓模式融合發展,并注重培訓模式的實際可操作性。其次,要對培訓機構的設置、師資配備、職能及考核從法規層面上作出明確的規定,使之規范化和有序化,迫使培訓職能部門主動去考慮培訓的科學性、有效性和系繞l生。第三,引入“學分制”和“導師制”教學管理模式。在脫產培訓中可采用 “學分制”,確定每個層面不同教學內容的學分,規定完成一個階段的總學分后才能進入另一個階段的培訓,規定在幾年內修滿所有學分準予結業,并把是否結業作為考核、晉升的主要依據。實施輔導員導師制,可聘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與管理工作經驗豐富、資歷深、職稱高的領導干部與教師做輔導員的導師,聘請優秀輔導員傳授工作方法和工作要領;也可吸收具有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或管理學等學科知識背景的專家學者結合學生工作進行專題教學和課程項 目開發研究 ,專題研討組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展討論、研究,課題申報和撰寫論文。導師也要了解本指導小組每位輔導員的基本情況,在指導中要堅持務實和經常。這是結對培訓的好形式,也是促進輔導員職業適應和提高工作水平的好途徑。
參考文獻
一、 問題的提出
“全隊抓基層,全隊抓落實”是少先隊的工作要求。少先隊組織的活力來源于中隊的活力,活躍基層關鍵是活躍中隊,活躍中隊關鍵是要加強中隊輔導員隊伍建設,找準定位,樹立并落實好科學的輔導理念。然而,多年的工作中可以看出我縣少先隊輔導員的整體素質還有待于提高。因此, 對我縣大中隊輔導員綜合素質的現狀進行了一次調查與分析。
二、調查對象及調查方法
我們采用了問卷調查和觀察訪談等方法,對全縣36名大隊輔導員和583名名中隊輔導員的工作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三、調查數據統計及分析
(一)調查數據統計
(二)數據分析
根據數字統計分析,存在以下優勢:
1.文化素質大為提高。輔導員均為合格學歷的師資。目前大專學歷已經有相當比例,一些輔導員已在進行本科課程學習。輔導員中一級教師和高級教師基本平衡。
2.知識結構更加寬實。輔導員絕大多數是師范畢業生,優化的教學改革使輔導員打下了合理、扎實的知識基礎。當了輔導員以后,既學習少先隊知識,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同時接受繼續教育,提高學歷程度,進修教學技術,學習外語、計算機。
3.年輕富有朝氣。 輔導員的主體是中青年教師,他們是在改革開放的歷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思想活躍,善于接受新事物,他們珍惜輔導員的工作崗位,爭取“有為”進而“有位”。
根據數字統計分析,存在以下問題:
1.專業知識匱乏。中隊輔導員中沒有取得上崗資格證的;而且也很少有人參加過縣級以上的與少先隊工作相關內容的培訓。輔導員對隊的基礎知識、常規工作程序不了解。如大、中隊會的正規操作程序、陣地建設的工作程序、鼓樂隊的訓練、《隊章》知識不熟悉等。因此,多數中隊輔導員在組織活動中由于缺乏專業知識的指導而顯得較為吃力。尤其在專業素養、技能技巧方面更為突出。輔導員專業知識的差距給實際工作帶來不少困難,并影響到少先隊教育效果。
2. 工作繁雜。所有的中隊輔導員都是班主任兼任,每周18節課,而班主任工作的日漸繁多、細化,形成了輔導員工作的多面性。由于少先隊工作沒有課時,沒有形成獨立的學科體系,輔導員評職稱、評骨干等必須以其他學科參評,這些原因造成了輔導員事務性的工作必然非常多,輔導員在學校里成了兼職最多,任務最重的崗位,使得輔導員根本無暇顧及自身基本技能技巧的學習和提高。這些都導致了少先隊輔導員有其名無其實。
3.心理教育能力欠缺。中隊輔導員中無一人取得心理合格證,參加培訓的也不是很多。心理教育能力是輔導員基礎性能力和隊工作教育能力的結合,它是輔導員有效地培養隊員心理素質,開發心理潛能,發展個性的能力。良好的心理教育能力能使輔導員把少先隊教育工作做到學生心坎上,將自身的優秀素質轉化為隊員的精神財富,使廣大少年兒童在少先隊活動中調動自己學習和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反之,這種能力不強,工作效果就差,教育任務也無法高效完成。
4. 輔導員隊伍流動性大。輔導員任務繁雜,多數輔導員今年當,明年不當的現象較為嚴重,對他們來說,少先隊的專業知識是否系統掌握都無所謂。
5. 科研意識不強??蒲心芰^差,缺乏對學生思想問題的洞察力,對學生中的新問題缺乏敏感性,難以準確抓住問題的實質、掌握教育時機,加工教育信息的能力尚顯不足。輔導員由班主任兼任,任務繁雜,多數人懶于動筆,未把實踐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
6.工作主動性不足。輔導員習慣接受上級相關部門的要求和通知,上級叫啥就干啥,校長叫啥啥。組織實踐及創新能力不強,開展活動不從隊員實際需求出發,效果往往不理想。工作落腳點沒有放在服務隊員健康成長上,少先隊自身教育和服務功能弱化。
四、建議及對策
(一)提高認識,完善機制
要進一步提高學校黨政領導對少先隊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確實把少先隊工作當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有生力量,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不可替代的組織。把少先隊工作納入校長任期目標管理體系,把學校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納入學校師資隊伍建設中,把學校少先隊基礎建設納入學校整體規劃建設中,把輔導員工作實績納入教師評價體系之中。建立完善輔導員評比表彰機制。努力營造有利于少先隊工作的良好氛圍。
(二)強化培訓,提升素質。
強化培訓是崗位育人的關鍵。一個優秀輔導員,不僅需要較強的理論知識和組織活動能力,而且還需要相當廣博的學識,甚至在某些活動項目上要有過硬的本領?;谶@一認識,我們立足實際需要,加強培訓,為更好地服務學生成長打好基礎。
1.建立輔導員培訓檔案。把少先隊輔導員的培訓工作其列入了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同時建立健全少先隊輔導員的培訓計劃和個人培訓檔案,每學期或每學年對輔導員的培訓次數、培訓內容以及培訓作業、取得成果均記錄個人檔案,作為評職評先考核依據。
2. 拓寬培訓渠道。除努力參加上級培訓外,采取以會代訓、開展活動、交流學習等方式,對輔導員進行培訓。并發揮主體能動作用,堅持自學為主,要求每人每周自學時間不少于1小時。
3.挖掘教育資源,拓展學習領域。盡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拓寬、拓深學習領域,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積極征訂《輔導員》、《少先隊活動》等雜志,充分發揮這些教材的工作指導、理論提高、技能學習的培訓作用。
4.學榜樣,樹典型
以宣傳、學習榜樣事跡為契機,從先進事跡中來認真總結自己的思想言行,剖析反思,尋找差距,改進工作。
(三)情感管理,形成健康心態
營造輕松的工作氛圍,通過優化人際關系,創設人文環境,使輔導員的體力和精神負擔得到必要的釋放。比如在工作之余關心輔導員的生活、住房等困難,開展娛樂活動、訪談活動、考察活動等。
(四)改變工作思路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心理素質;培養;策略
作為大學生的直接管理者和高校的基層工作者,輔導員擔負著重要的責任,其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高校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高校輔導員如果具有優良的心理素質,那么將會妥善處理各項事務,全面確保自身職責的落實。反之,輔導員如果缺乏優良的心理素質,就很難為高校學生樹立榜樣,從長期的角度來看也不利于輔導員日常工作的展開。因此,輔導員的自身綜合素質對管理質量具有重大影響。
一、培養高校輔導員心理素質的必要性
1.完善高校輔導員的知識結構和智能品質。對高校輔導員心理素質現狀進行分析可知,其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方面,高校輔導員的知識結構缺乏合理性,一些高校輔導員所具備的專業知識與學生工作不太相符,在教育心理學方面尤為欠缺。同時,由于一些高校輔導員屬于非師范專業畢業生,其未接受過系統教育心理學相關的教育,導致其專業知識方面成為其職業的短板。另一方面,高校輔導員的智能品質存在一定的問題,一些輔導員的科研意識、創新意識較弱,思想工作能力、科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加強對高校輔導員心理素質的培養,能夠促使其認清自身的不足,引導其不斷學習,有利于其知識結構、智能品質的完善。2.維護高校輔導員的健康心理。高校輔導員是學生工作最為直接的參與者,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是學生與學校之間溝通的橋梁。高校輔導員的心理狀態對高校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高校輔導員心理素質進行分析可知,一些高校輔導員擁有一定的知識素養和良好的智能品質,能夠很好地處理學生問題,并且不計較個人得失,擁有一定的奉獻精神。然而,受到競爭壓力、人際交往壓力等方面的影響,其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較低,一些高校輔導員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煩躁、抑郁、緊張等心理問題。所以,為了保證學生工作的質量,加強對高校輔導員心理素質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緊迫性和必要性。通過培養其心理素質,能夠促使高校輔導員形成良好的情緒反應能力,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情緒發泄方式,使其保持著良好的心境和樂觀的情緒,避免出現抑郁、煩躁等情緒。
二、高校輔導員心理素質培養的有效策略
1.健全心理培訓體系。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不是單一工作,而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因此,要想打造高水平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必須要建立科學的心理培訓體系。在輔導員上崗之前,要進行崗前培訓,在執業期間,要建立定期綜合培訓體系。在培訓內容上,要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避免培訓走形式、走過場,要選擇和學生管理相關的科目進行培訓,建立有層次性的科學培訓體系。要注重輔導員的交流機制,開展院系、校級之間的高校輔導員人才交流體系,積極地交流心理素質培養的經驗,不斷提升輔導員的心理素質。此外,要注重高校輔導員的學術培訓,讓輔導員更加貼近教學和科研實踐,與教師、學生之間搭建平等的交流平臺,融入共同學術交流體系,進而提升高校管理的科學性和針對性。2.密切結合實踐工作。對輔導員進行心理素質培養的目標能使輔導員高效地開展學生工作。同樣,實踐工作也是培養和鍛煉輔導員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實踐中,輔導員應該不斷地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完善管理技能。除此之外,輔導員還應該在工作中不斷地總結工作方法,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做出改進,自覺培養心理素質,提升管理能力。這能使輔導員的心理素質不斷提升,將良好的心理素質內化成堅定的信念和優秀的管理能力,以此將自身的優秀素質轉化為學生的意志品質,不斷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3.建立科學的心理評價體系。高校輔導員心理素質培養過程中,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高校管理者要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科學評價輔導員工作,要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綜合考查輔導員的業務能力、思想品德、組織能力和心理素質。要暢通學生反饋機制,在與輔導員溝通交流出現問題的時候,學生可以及時向上級反饋信息,及早解決問題,提高高校管理的實際效果。在高校輔導員考核方面,要建立量化考核體系,提升考核科學性。這樣能使輔導員及時發現學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此有針對性地提高心理素質。另外,高校要為輔導員設計合理的職業路徑,在工資待遇保障和晉升空間方面,給輔導員一定的傾斜,減小其開展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后顧之憂,提高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將輔導員個人利益和學校利益有機結合在一起,可以進一步提升輔導員管理水平,激發輔導員自主學習的動力,進而提升輔導員的管理水平和學生服務意識,以此提高輔導員的綜合素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輔導員的心理素質培養和提升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輔導員應該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以此保證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王靜.淺析高校輔導員心理素質培養[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
[2]叢潛.淺議高校輔導員心理素質培養[J].中國市場,2014
[3]丁瑩.高校輔導員心理素質培養探析[J].西部大開發(中旬刊),2010
關鍵詞: 大學生 朋輩心理輔導 模式
朋輩心理輔導(馬歇爾夫,1981)是“非專業心理工作者經過選拔、培訓和督導向尋求幫助的年齡相當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詢功能的人際幫助的過程”[1]。朋輩心理輔導不同于專業的心理輔導,它是同齡人(朋輩指的是朋友或同輩)之間開展的為他人提供心理幫助、支持和關愛的互助活動。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是專業心理輔導教師的有利助手,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生力量。但在模式的探索過程中,大多都只是停留在對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宏觀探索上[2-3],對于朋輩心理輔導員的選拔、培訓、考核,以及督導方面具體實施過程的探討還比較少。本文將針對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建立的具體程序問題進行探討,為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高校開展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必要性
有學者曾對1340名大學生進行過調查,題目是“在你遇到煩惱時,會選擇哪種渠道尋求幫助呢”。有66.5%的同學選擇向朋友傾訴,15.3%的同學會向父母征求意見,7.1%的同學會選擇專業心理輔導,4.5%的同學會向老師征求意見。由此看出,大學生遇到心理困擾時,首先求助的對象是他們身邊的同學和朋友。[4]可見,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符合大學生的心理需要。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和多校區合并的形勢需要,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多,校區面臨分散、專職心理老師配備相對不足等問題,傳統的心理咨詢方式形式化、單一化,只能針對極少數自愿前來咨詢的學生起到暫時的輔導效果,但學生一旦又出現心理問題時,心理老師還是難以及時發現并及時進行干預或輔導,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明顯不足,已無法滿足全校大學生多層次的心理需求。而朋輩心理輔導具有友情效應、時效性強、簡便易行的特點[4],朋輩心理輔導便成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專業心理咨詢和輔導的一種重要補充,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建立勢在必行。
二、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建立的程序
(一)朋輩心理輔導員的選拔
在選拔前首先要開展高校朋輩心理輔導員的招生宣傳,在海報或通知上將朋輩心理輔導員的素質要求、考核標準、考核方式、培訓目的、工作職能、報名時間地點、培訓所需時間、培訓要求、培訓費(象征性收?。┑纫灰涣谐?,使報名學生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數。
由于朋輩心理輔導員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素質要求很高,一般可采用先選拔后培訓的模式,即先通過一定程序的考核(主要是通過小組面試),將符合考核標準的同學留下來培訓,培訓結束后,再經過一次考核,選出符合標準的同學擔任朋輩心理輔導員。
一般可以一個二級學院為試點來開展,一年舉辦兩期(每年的三四月份與九十月份)朋輩心理輔導員的選拔和培訓,再推廣到全校范圍內。借鑒香港浸會大學朋輩輔導員訓練計劃和崔建華教授實施的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計劃的經驗[5],高校可通過學校學生工作處或二級學院下發招生海報或通知,由學生自愿填寫報名表,報名表除個人資料外,同學還要列明參加朋輩心理輔導培訓的原因及自己具備的條件。然后,由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協助二級學院輔導員老師完成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個人面試,在選拔中主要考慮以下標準。
1.幫助他人的動機和參加培訓活動的目的。2.適應社會的能力。3.擁有健康的心理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5.社交技巧。6.解困技巧。7.能否抽出時間參與培訓及有關活動。8.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習成績必須在及格以上。
最后對符合標準的同學張榜公布錄取結果、培訓時間地點等信息。在錄取時也應盡量考慮到不同的專業或學科、不同的年級或地區、男女生人數平均等。
(二)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培訓
培訓和考核是開展朋輩心理輔導的重要前提。可利用周末時間,培訓主要有六大方面的內容,加上開始與結束兩次共安排主題,如表1,每個主題4―6課時,總共約30―50課時,培訓均在多媒體教室里進行,且有活動桌椅,以便團體小組活動和共同分享。
表1 高校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的主要內容
在培訓時要注意:1.在培訓大學生的常見心理問題及其輔導時,要注意根據不同年級不同的心理問題,培訓內容要有彈性;2.要注意讓學員撰寫個案報告和學習體會,以便于檢查培訓中的收獲,以及對今后工作的思考。學員在完成培訓規定的全部課程和實踐操作內容及其他指定活動(如自我成長分析報告)后,考核合格就可以頒發《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結業證書》和上崗胸卡,在胸卡上加蓋印章,同時召開結業儀式,合影存檔。并通知所在二級學院,學員可持證參加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工作或活動。
(三)考核
針對朋輩心理輔導員在開展朋輩心理輔導期間,會出現情感枯竭、缺乏熱情、情緒低落、工作有壓力等現象,對上崗的朋輩心理輔導員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與考核體系,這是朋輩心理輔導員個人成長與保持工作熱情、保障隊伍穩定與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
1.建立考核朋輩心理輔導員的指標體系
考核指標體系主要是圍繞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工作和思想情況來定性定量考核,如心理輔導效果如何;職責分工是否明確;工作內容是否清楚到位;工作程序是否明了,能否按部就班地開展工作;個人成長情況;在培訓、例會、工作記錄、信息反饋等方面來考核。一般,對于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工作管理與考核要有專人(最好是心理培訓教師)負責、定期檢查,以便定期進行評比表彰。
2.定期進行評比表彰
每學年要進行一次評比表彰,通過評比獎勵本人,激勵他人,帶動大家的工作熱情。評比形式要注意多樣化??筛鶕ぷ鞣止け憩F的不同而設立不同的表彰稱號。如:“優秀班級(或宿舍)學生心理保健員“、“優秀學生心理健康信息員”,對有突出貢獻的還可授予“最佳學生心理輔導員”稱號。亦可設單項稱號,如:“最佳接待員”、“最受學生歡迎的貼心人”等??己思氨碚媒Y果都要及時通報各二級學院。評比表彰要與學校的獎學金、評優等掛鉤。
(四)專業督導
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朋輩心理輔導員仍需不斷學習提高、不斷加強鍛煉、定期不定期地接受專業督導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專業督導可以通過專業老師團體督導,朋輩心理輔導員小組自身督導,以及個人自我督導的形式來開展。專業心理老師可定期舉行團體督導以解決朋輩心理輔導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擾,幫助其澄清、面對、分析和提升。朋輩心理輔導員小組也可定期舉辦小組成長訓練營,學習最新咨詢技術、探討疑難個案、專業心理老師做講座等來督導。自我督導是每一位朋輩心理輔導員定期學習、自我總結和自我反思。自我督導對自身成長、提升工作質量與效率有重要意義,它是朋輩心理輔導員提升的最主要途徑。
(五)建立朋輩心理輔導的四級工作網絡
經過選拔、培訓、考核和督導,學校就組建成由“校學生工作處―校心理健康與咨詢中心―二級學院黨團總支、輔導員―朋輩心理輔導員”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四級工作網絡組織。校學生工作處主要行使其全面統籌和行政治理職能;校心理健康與咨詢中心主要發揮其專業咨詢和對學院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培訓與督導功能;二級學院黨團總支、輔導員主要是面向本院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并主動與校心理健康與咨詢中心的教師合作,給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礙的學生以及時必要的幫助;通過建立朋輩心理輔導員,廣泛開展心理知識宣傳,在同學與二級學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及時發現同學存在的心理問題并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充分發揮朋輩心理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預警機制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建設成一支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素質較高、反應及時的朋輩心理輔導工作隊伍。
三、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在建立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建立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問題以待進一步完善朋輩心理輔導模式。
1.心理輔導老師的專業水平需要不斷提高和完善;
2.培訓內容所覆蓋面廣,應根據培訓效果評估結果不斷調整培訓的重點內容;
3.可考慮進行崗前實習環節;
4.考核指標體系要建立相應的管理考核制度,使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工作制度化、經?;鸵幏痘?/p>
5.督導自身的過程還應建立客觀的評估指標。
參考文獻:
[1]許素萍,呂冬詩.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交往?互助?成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10.
[2]蔡瑩,楊雪龍.朋輩輔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9,(5):42-44.
[3]張泉,賈楠.朋輩心理教育模式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31,(2):108-110.
[4]顏農秋.朋輩心理輔導理論與技巧[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6-9.
[5]崔建華,李石,蘇兆成.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