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9 16:23: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安全信息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實際工作中,信息化的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生活中一種明顯的流行趨勢。信息化建設、信息數據資源的共享發展,都極大的促進了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信息化主要是以培養、發展以計算機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為標志的一種新的生產力。信息化具體的運用在實際工作中,是具有一定的規模、組織的信息網絡體系。因此,信息化安全發展成為信息化建設與發展中必須關注的一個問題。信息化安全在計算機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發揮在企業計算機管理中發揮信息化的優勢,并確保信息化安全問題,才能更好的使其為實現信息數據資源平臺的建設,發揮積極的作用。
2信息化安全在計算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更好的促進信息化安全在計算機管理工作中的運用,使之可以進一步促進企業持續的發展下去,關注信息化安全在計算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才能使存在的問題及時的得到解決。只有確保信息化在計算機管理中的安全性,才能積極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事業順利的開展下去。目前,計算機信息化缺乏專業的管理、信息化運行過程中存在安全漏洞、計算機安全信息化相對利用率低等問題,是信息化安全在計算機管理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2.1計算機信息化缺乏專業的管理
計算機信息化缺乏專業的管理,使信息化安全的沒有得到一定的重視。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缺乏專業的工作人員對信息化安全運行工作進行監管。加之部門管理人員不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在處理計算機系統故障方面往往會受專業技術的限制,無法有效的解決問題,極易造成其區域性網絡癱瘓,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工作,甚至會因為計算機故障導致企業信息管理的安全出現問題。
2.2信息化運行過程中存在安全漏洞
在企業的日常工作中,計算機在運行的過程中,常常由于忽略保護性能使計算機軟件或者硬件設備出現故障問題,導致病毒侵入、瀏覽網頁無法正常進行,大量垃圾信息涌入等問題出現。計算機系統一旦被病毒侵入,電腦用戶儲存的個人信息及日常使用信息就容易被泄露。在具體的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員不注意為維護計算機系統安全,往往導致大量的儲存信息被泄露出去,給企業的正常業務開展造成了極大的不利影響。在計算運行中缺乏一定的系統保護程序,使信息化運行過程中存在安全漏洞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
2.3計算機安全信息化相對利用率低
計算機安全信息化相對利用率低,主要是是指在我國計算機的利用率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計算機更多的用于高新技術企業經營管理、文化單位等。高新技術企業經營管理、文化單位等,計算機安全信息化專業性偏高,在此基礎之上進行計算機安全信息化的普及發展,對我國計算機的發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因此,計算機安全信息化相對利用率低,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3發展信息化安全的有效對策
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企業需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才能獲得一定的生存發展空間。信息化安全在計算機安全管理中的高效運用,是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策略之一。針對信息化安全在企業計算機管理運用中存在的問題,積極的探究解決的有效對策,也是完善企業信息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3.1強化信息安全管理的專業化發展
在企業的發展中,信息化是計算機管理中非常關鍵的一個工作環節,不斷強化信息安全管理的專業化發展,需要企業加強自身網絡的建設以及進一步為保障信息化安全的過程采取措施,才能將信息化安全管理的發展理念,切實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環節中。強化信息安全管理的專業化發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化安全性能,避免企業信息的泄露及工作網絡系統的正常工作。
3.2重視查補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漏洞
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重視查補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漏洞,通過查缺補漏、及時更新軟件、應景設備的方式,進一步減小信息化過程中不安全問題導致的經濟損失,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發展意義。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在企業允許的條件下,建立計算機系統的病毒防護措施,完善相關的系統安全防護措施,通過防火墻有效的防止大量病毒入侵企業的計算機系統。通過,通過相關人員的定期檢查工作,及時更新過期的零部件,提高信息化安全性。不斷的實踐經驗表明,重視查補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漏洞,可以有效的降低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現嚴重的問題,是保證企業的信息安全及正常業務開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3.3提高計算機安全信息化的利用率
提高計算機安全信息化的利用率,需要企業組織專業的信息化安全團隊,針對如何提高計算機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深入探究有效的對策及措施。在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應重視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定期組織專業性的培訓會,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其次,吸收具有專業勝任能力的人員為企業服務,通過專業人才的儲備管理工作,提高信息化的有效利用率。此外,依據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積極的鼓勵其參加信息化安全培訓,提高其自身網絡安全管理技術水平,對于保證信息化安全在計算機管理中的高效運用,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4結束語
關鍵詞:計算機;煤礦;信息技術;研究與探索
目前,我國煤礦安全事故多發,井下礦工自身的安全急需得到切實有效的保障,這也是科學發展,安全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根本所在。在西方發達國家安全事故很少發生,究其原因,除嚴格的法律、監管制度約束以外,信息技術、自動化設備的大量應用是其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因此,強化煤炭企業計算機信息化建設與開發利用,加強煤礦安全技術能力,乃是我國煤礦實現安全生產的必由之路。
作為建立和完善“數字化礦山”的一個子系統,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是煤礦持續發展的基礎,與礦井地理、生產、物流等子系統構成一個大系統。其主要內容是煤礦安全生產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傳輸、信息的處理、信息的應用與集成。實時地、準確地、全面地反映安全信息管理狀態和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即時情況。煤礦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應是集分析、預防、監控、應急全方位、一體化的系統工程。尤其應注重預防和應急處理模塊,轉被動為主動,利用通信、計算機、自動化等多項技術的緊密融合,有效地管理控制煤礦安全生產,保障礦井的安全正常運行;同時,煤礦計算機安全信息化系統設計要本著先進性、投資保護、開放性、可擴充性、可維護性的原則,要針對煤炭企業安全需要的實際情況。
現在計算機軟件和系統集成商開發的系統千差萬別,但從信息設施的種類來劃分,可以分為檢測、監控、通訊、信息管理四大部分。從市場主流來看,功能模塊大同小異,整個系統可分為以下幾個模塊:
一是煤礦安全信息收集。煤礦安全信息收集主要是由安全崗(網)員在煤礦安全檢查過程中對收集到的煤礦安全生產信息錄入到計算機中。本模塊主要包括安全信息錄入、對煤礦安全隱患的處理意見、領導審批意見、對煤礦安全隱患處理落實情況和煤礦安全生產信息的綜合查詢等功能。
二是煤礦井下交接班管理。交接班信息管理模塊用于安檢人員處理交接班過程中的問題記錄與移交。記錄本班采掘頭面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問題、隱患、“三違”人員、掛停止作業牌、傷亡事故、非傷亡事故及相關人員的信息,當班次交接時,瀏覽上班次發現未解決的問題和還沒有檢查到的檢查控制點信息并確認,為本班次的跟班安檢人員下井檢查提供指導,以明確責任,為煤礦計算機定位系統跟蹤安全監控人員工作是否到位提供依據。
三是煤礦安全操作規章制度。該模塊是煤礦各種安全規章制度的匯總,供有關人員查詢、學習和參考。煤礦安全規章制度,是煤礦安全生產的依據,是由每班生產過成中一件件事故教訓填而寫成的,它在煤礦安全生產總結著規律和天天敲響著警鐘。
四是煤礦計算機信息化管理,還要防治病毒入侵、傳播。強化學習計算機病毒防治知識,有效防止計算機病毒的傳播。計算機病毒是由計算機語言編寫的計算機程序指令。計算機病毒的發生可導致計算機系統崩潰、文件丟失、設備損壞。計算機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有文件復制、接收發送郵件、下載文件等,計算機病毒的傳播工具有磁盤、優盤、移動硬盤、光盤等,導致煤礦井下信息化監測監控系統失靈,危害非常之大。 轉 五是安全綜合報表管理。安全綜合報表是安全信息的匯總,可以對煤礦安全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通過日報和月報的形式提交給各級領導審核,使各級領導能及時的了解總體安全情況,為領導分析和掌握安全管理狀況提供了真實可靠的依據。
六是煤礦安全技術措施管理。本計算機模塊包括安全技術措施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審核和審批。從技術角度出發,對于煤礦安全生產的各種類別的工程制定煤礦安全生產措施。審批后執行,記錄措施的執行情況,并對煤礦安全生產措施進行月度的復審,確保煤礦安全生產措施的可行性。
七是煤礦安全標志管理。為了引起人們對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預防事故的發生,需要在各有關場合作出醒目標志,在礦內部安裝的安全標志也是不容忽視的。安全標志是由安全色、幾何圖形和圖形符號構成,用以表達特定的安全信息,安全標志分為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提示標志四類,對安全標志要定期檢查和維護。本模塊記錄全礦安全標志的安裝地點、內容和使用情況,并備有安全標志的基本知識。
八是人員定位查詢??刹樵兊侥橙藛T當前是否下井及在某一時間段的下井記錄。此外,部分模塊還可以和其他礦井信息技術結合使用。以上面介紹的人員狀態查詢模塊為例,除可單獨應用外,還可以和跟蹤定位系統配合使用。目前在全國不少礦井,都在利用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一體的煤礦人員定位系統,可在任何聯網地方監控人井人員數量、身份和井下工作位置,是打擊煤礦超能力生產,超人員人井的有效的高科技手段。在突況下,監控計算機上還可立即查詢事故現場的人員位置分布情況、被困人員數量、為事故搶險提供科學依據。
煤礦計算機安全信息化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 :
一是煤礦計算機安全信息化管理要通過各類傳感器所采集的數據信息,由計算機進行分析、處理,可以實現對井下瓦斯、通風、溫度、濕度、頂板壓力、罐籠升降位置等進行有效監控,有力的解決人工監測不及時、不到位、不準確、憑感覺的弊端,用準確的數據反映安全生產中的各種安全隱患因數,使得安全生產管理變得科學、可靠,使“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真正落到實處。
二是煤礦計算機安全信息化管理信息共享和互通。由于煤礦安全信息系統還未能夠實現信息共享和互通互聯,還存在大量 “信息孤島”現象。由于供應商眾多,應用系統五花八門,設備也是型號多樣,極不統一。監測系統、控制系統和管理系統還不能有效實現聯動,滿足實際需求,由于不能信息共享,信息的價值大打折扣,對集中管理、決策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
本報訊 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主持并研究部署推進信息化發展、保障信息安全工作。會議要求健全信息安全防護和管理,切實提高防攻擊、防篡改、防病毒、防癱瘓、防竊密能力。
會議指出,當前,世界各國信息化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正在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帶來了日益廣泛、深刻的影響。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對于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大意義。今后一段時期,要以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為著力點,構建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全面提高經濟社會信息化發展水平;加強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切實增強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維護國家信息安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會議還討論通過《關于大力推進信息化發展和切實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見》,確定了實施“寬帶中國”工程;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社會領域信息化;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健全安全防護和管理;加快安全能力建設等六項重點工作。其中,對于“寬帶中國”工程,《意見》要求加快信息網絡寬帶化升級,推進城鎮光纖到戶,實現行政村寬帶普遍服務。加快部署下一代互聯網,重點研發下一代互聯網關鍵芯片、設備、軟件和系統,推動產業化。加快推進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三網融合,培育壯大相關產業和市場;對于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意見》要求重點推動企業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推廣節能減排信息技術,增強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引導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推進服務業信息化;對于社會領域信息化,《意見》要求繼續深化電子政務應用,加快電子政務服務向街道、社區和農村延伸,建設服務型政府。提高社會管理和城市運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和減災救災等民生領域信息化。發展先進網絡文化;對于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意見》要求重點提高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水平,完善農業農村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對于健全安全防護和管理,《意見》要求重要信息系統和基礎信息網絡要與安全防護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強化技術防范,嚴格安全管理,切實提高防攻擊、防篡改、防病毒、防癱瘓、防竊密能力。加強地理、人口、法人、統計等基礎信息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強化企業、機構在網絡經濟活動中保護用戶數據和國家基礎數據的責任;對于加快安全能力建設,《意見》要求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加強信息安全應急等基礎性工作,提高風險隱患發現、監測預警和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加大信息安全技術研發力度,支持信息安全產業發展。
會議要求,對于各項工作,要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加快法規制度和標準建設,加大財稅政策扶持,以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李娜)
1.1健全安全生產信息化體系。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但是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并沒有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統計、分析、調查體系,對于突發性安全問題也沒有比較完善的應對預案體系。加強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就是要逐步實現一個健全的信息網絡系統構架,建成一個健全的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應用系統,以及應對突發事件時的緊急預案系統。
1.2建立比較完善的安全生產信息化應用系統和數據庫。要建立起一個政府部門和各地市等安全機構之間的專線網絡,來進行網絡信息資源共享。最終建成一個全國的安全生產監管部門、應急預案系統的主要信息資料數據庫;形成一個可以給各地市機構提供安全生產監督和應急預案的應用系統。
1.3建設各地市機構之間的住屋內網以便進行信息共享和交流。建設一個規范的可以統領全局的廣泛適用于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的與之相關的網絡,還包括能夠進行信息管理和維護其技術的規章制度。
1.4各地市發展建設安全生產管理信息體制。建設安全生產管理信息體制就能夠有效的利用各地市間的專門網絡來進行對所能覆蓋的企業進行管理和對重大事件進行納入管理資料之中。對企業的執法文書進行網絡數據存放。有效的監督企業,對于發生的特大事故進行網絡報到處,實現信息的時效性特點,對重大事件及時掌握并且可以得到短時間內的解決辦法。
1.5建立安全生產信息化集成系統。主要就是對成本進行控制、對安全生產進行監督和控制,并且提高其相應的能力,為以后形成一個全國性的安全生產信息化監督管理系統做好準備。
2對企業安全管理信息化進行探討
根據以下企業安全信息化過程中的一些重要的環節進行分析來實現企業自身信息管理,并且能夠成功的進行信息化管理。第一、管理的信息化是企業安全管理信息化的一個重要部分。第二、一個企業的項目只有得到企業發高層的重視才擁有了長期發展下去的保障。第三、只有健全的嚴謹的規范化制度才能保障企業安全管理制度。第四、加強對相應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第五、對于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應該注重信息系統的安全建設。第六、建立一個健全的功能齊全的具有標準化數據的信息系統。企業通過對與之相關的信息進行采集、處理,最后經過信息反映出來的信息對企業有針對性的進行安全管理工作。一個健全的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有效的提升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質量,還可以減少和避免企業事故的發生。
3結論
我國煤礦產業的開采一直都比較混亂,盡管國家已經出臺一些政策要求煤礦企業增加煤礦開采的安全系數,但是安全生產管理的經濟環境還沒有完全成熟,煤礦企業為了謀求自身的利益,往往忽視計算機技術等設備的投入。因此,我國計算機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發展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設施配備完全達不到國際標準水平,從而使我國在煤礦產業的安全管理上始終無法得到較大的安全技術支持。
2.信息化技術給煤礦產業安全管理帶來的重大意義
煤礦生產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是復雜的,例如:人員的招聘培訓、安全意識的培訓、災難的預測與應急、隱患排除、事故處理、日常考核管理……這些繁瑣的工作需要一種先進的應用技術來對它們進行集中管理,現代信息技術正是煤礦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利用計算機可以將這些復雜的工作系統化,避免出現人為的失誤,此外,計算機也可以更加全面地為安全決策提供更多的實施方案。
3.計算機信息化在安全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3.1進行信息的安全審核、收集
信息的安全審核、收集主要體現在信息檢查的過程中,計算機系統需要將安全的信息儲存于電腦中,并且能夠自動地給出應急的安全事故處理方法,同時發送到各級領導進行集中審核,并收集各領導的意見批示,及時形成相應的安全隱患解決方案。因此,其一般的審核程序就是先將各安全信息進行集中審核判斷,然后根據領導批示做出相應的保障安全措施。
3.2進行交接班信息的集中管理
交接班信息的集中管理不僅可以讓接班人員了解上個班次發生過哪些安全問題,而且還可以提醒接班人員在本班次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并能及時的做出正確的處理方法。在交接的過程中,一般需要將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說明:(1)本班次時間內發生的所有傷亡事故,包括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2)在工作期間違反企業及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的人員名單;(3)事故安全隱患預測;(4)作業進展,掌握上一班次沒有檢查,或已經檢查完畢,但是還沒有及時解決的問題。
3.3制定系統的煤礦安全規章制度
煤礦安全規章制度是煤礦行業從開始發展到現在集中管理過程匯總的經驗教訓,在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礦難之下,更多的煤礦企業開始重視安全制度的建設,因為安全制度是一個煤礦企業安全開采的重要依據,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必須要依據相應的制度規定。
3.4及時做好互聯網病毒入侵的預防工作
現代化計算機在煤礦企業中的運用,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來的安全生產方式,但是同樣它也給煤礦企業帶來互聯網病毒入侵的危險,一旦計算機被病毒感染,計算機上的所有資料很可能會自動刪除或者泄露,這會給煤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為了實現對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全過程的監控,企業必須要聘請專業的人員對本企業負責安全生產信息化的部門進行集中培訓,以保證他們能夠從容地面對并阻止計算機病毒的入侵。
3.5事故記錄集中管理
在一件事故發生之后,記錄人員應該要根據真實的情況,將所有關于此事故的起因、過程、緣由、傷亡、事故處理結果、后續處理等統計在計算機里,形成長期的數據統計。這樣以后再次遇到相同的情況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警示作用。
3.6匯總安全信息,形成綜合報表
在每個月的月底都應當將本月的安全信息進行集中匯總,以月刊的形式提交給上級領導,并請上級領導作出修改意見,在每一年的年末還要對月刊進行匯總,形成本企業的年刊,這樣長此以往,煤礦企業就會形成一個很好的安全保障期刊,用來告誡所有的從業人員,安全管理很重要,同時也為領導掌握全局,做出合理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4.信息化技術在煤礦企業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系統開始階段,每個人員的基本信息已經基本采集完畢,當他們在地下煤礦井下工作的時候,計算機系統就會對其進行實時監控,檢查安全系統,檢查人員工作完成情況,為數據的統計提供了一個很方便的平臺。在充分提升安全系數的基礎上,有效保障工作進展。在煤礦企業的生產過程中,煤礦開采的設備是至關重要的,而開采的數據只有經過計算機才能得到準確的統計,才能使實時數據與煤礦安全隱患聯系起來,有利于預防事故的發生。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在煤礦安全管理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信息一體化的平臺,有利于多家企業進行行業內的安全交流,這樣,安全管理就多了一層分享的意義。
5.結語
關鍵詞:高速公路清障作業安全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U412.36+6 文獻標識碼:A
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完善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實現安全發展、創新發展,京臺高速泰安路政大隊把計算機輔助管理作為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分階段,分步驟的開發和使用安全信息管理系統,為安全生產工作的和諧穩定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系統研發背景
隨著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不斷向縱深發展,安全管理的形式、數據和內容的也在不斷延伸和拓展,同時,企業信息化經過幾年的建設,計算機對企業的輔助管理所帶來的便利和好處早已初露倪端。原有的安全隱患閉合過程手工記錄、保管不當、數據失真和對比效能不高等因素給安全管理工作造成眾多不便,安全隱患類別劃分不清,難以把握。
因此,只有改變傳統的手工操作向利用計算機進行隱患信息采集、檢索、編目、查找統計、分析方向發展,才能有效促進安全管理效益化、規范化、科學化??梢灾苯永糜嬎銠C等現代辦公設備迅速地處理和傳遞隱患整改信息,使得隱患整改人員的落實不受遺忘、時間和距離的影響。此外,可以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使安全管理更好服務于“基層”、輔助于“生產”,我們帶著這種探索的思想,進行了安全生產管理系統開發和運用的有益嘗試。
二、系統介紹
(一)系統概況
“安全生產信息管理系統”的組成主要包括管理人員隱患排查子系統、現場隱患排查子系統、中隊長、清障作業人員自查隱患管理子系統、信息閉合管理子系統以及安全生產月報管理子系統、短信息平臺子系統。主要是記錄、統計和考核各級管理人員包括大隊、內業、中隊管理動態情況,同時記錄作業現場安全隱患及落實、閉合狀況,通過該系統的運行可以完成各級管理人員的信息傳遞功能,實現了信息考核的自動化、全面化,達到了安全隱患的閉合化、共享化的要求。
(二)系統運行流程控制
管理人員現場檢查填報隱患信息員采集后網絡傳遞給基層單位基層單位下單落實基層單位現場工作人員整改基層單位回復整改情況檢查人會收到短信提示檢查人員抽查所查隱患網上閉合及現場整改情況安全管理部門形成書面材料上報領導審閱。
(三)系統特色功能
1、安全隱患設定了風險等級評定、完善了安全隱患的落實與閉合
管理人員隱患排查子系統,對各中隊以及作業現場等人員所查的安全隱患,都增設了風險等級評定、責任部門以及整改期限的落實。更進一步方便了基層單位對安全隱患的查閱與落實,同時也有利于安全隱患的落實與整改,從而實現安全隱患的閉合管理要求。
2、完善了信息閉合管理制度,建立了安全隱患閉合管理系統
為了能充分利用好各級管理人員收集的安全信息,并且又不用人為的重復查詢相同隱患,使得基層單位由原來被動轉變為主動的整改隱患,達到隱患管理動態化、閉合化的要求,特設立了包括管理人員、基層管理等各級管理人員的隱患閉合管理系統,通過此系統各單位均可隨時了解和掌握作業現場的安全隱患、管理人員的上崗動態狀況,從而總結出現場的各種不良動向。同時實現了安全隱患的風險等級評定、安全隱患的整改跟蹤監控,按隱患的主、次實施整改,從而解決隱患的整改滯后的問題,也對管理人員所查隱患公開化,加強了對隱患整改的考核。
3、權限設置
為了確保安全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我們對使用權限進行了設置,通過管理員配置不同用戶的不同權限,明確了責任,理順了關系,簡化了操作界面。
4、短信息平臺的設立
短消息模塊是一個消息分發平臺,類似于手機短信息,把這種特定的手機自動識別功能集成到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內部。該功能將閉合后的隱患信息發送給檢查人,以便檢查人能夠及時的具有針對性復查所查詢的隱患,這樣就可以自動的提醒檢查人所查詢的隱患已經落實整改。
5、增設了意見反饋系統、擴展了信息溝通平臺
為了做好上、下級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工作,廣泛傾聽一線作業人員的建議和意見,及時掌握和解決基層的難題,起到“下情上達”的溝通紐帶作用,專門設立了意見反饋系統。通過此系統基層人員可以將所關心或較突出的安全管理問題進行反映上傳。安全管理人員組織專人具體管理,不定期的將意見箱里反映的問題和情況分門別類地進行整理和記錄備案,并將所提意見建議、需解決的問題和困難進行認真分析調查,同時將處理結果反饋給相關的部門,真正發揮安全信息的“服務基層、政令暢通”的管理效能,切實加快各項管理工作的迅速有效開展
三、系統所帶來的好處
1、集中性收集與處理各級管理人員所查的安全隱患信息,通過網絡媒介以最快的速度傳遞給領導及各中隊。各中隊能夠對生產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及時、有效的掌控。基層單位能夠做到迅速落實與徹底整改,從而達到安全隱患的閉合式循環的要求,徹底解決信息傳遞不流通、安全隱患落實整改不閉合的諸多問題。
2、進一步規范管理、清障作業及設備操作等相關管理人員的查隱患工作行為,加強對各級管理人員查隱患流程的靜態監控、動態考核。
3、建立各中隊與領導溝通交流的平臺,使各級領導能夠及時地了解和掌握基層所面臨的困難與問題,從而達到信息“上通下達”的目的。
4、檢查人員查詢出的隱患可以第一時間就傳遞給操作人員,在中隊長電腦上不斷的提醒。時刻會讓責任人警覺自己的責任區還有隱患沒有整改。這樣能夠讓責任單位時刻動態的把握責任區的隱患內容和危害程度,能夠把隱患處理在萌芽狀態,防患于未然。
5、隱患落實之后會在計算機上形成隱患閉合,與此同時會產生一條特定短信發給該條隱患的檢查人,會提示檢查人在某天某時某地點查詢的什么隱患已經落實,請前去復查。這樣就能落實好“誰檢查誰負責”的職責。
鑒于高速公路企業安全管理獨特的信息化模式,需要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提高。要最終實現軟件平臺的整體優化和提升,需要整合各業務信息系統。隨著系統的逐步完善和改進,必將推動安全生產管理理念得到空前更新,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讓大家都能夠更加直觀的參與到安全生產中來,發揮集思廣益的管理效能。
參考文獻
[1]姜越,高速公路安全生產及運營管理分析[A];中國高速公路管理學術論文集(2009卷)[C];2009年
[2]王永剛,淺談高速公路經營企業的資產管理及應對措施[A];中國高速公路管理學術論文集(2010卷)[C];2010年
關鍵詞:食品 食品安全 信息不對稱 政府職能
一、基于信息不對稱情況下的食品安全管理背景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十分嚴重,如2010有媒體報道不法分子加工“地溝油”?!暗販?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威脅消費者飲食安全。2011年3 15特別行動中,央視曝光了雙匯“瘦肉精”養豬一事。2012年,食品安全依然無法回避,假雞蛋、甲醛鴨血事件、圣元奶粉、可可可樂、金龍魚等知名企業問題不斷,牽動著消費者的神經,能否破解食品安全頑疾,關系到公眾健康,關乎到社會誠信。
信息都具有客觀性、無限性、普遍性、動態性、依附性、實效性、系統性、傳遞性、共享性以及可度量性等基本特征。當前由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人類已經進入互聯網信息化時代,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食品安全問題管理不善,極有可能造成輿論的形成機制出現了聚合化、實時化、跨地域的趨勢,大規模、全國性的輿論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成為公共事件,使輿情更加困難。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信息化時代,質監部門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平臺,實現食品安全管理的技術革新與觀念更新,如可以建立企業質量信息網站,建立企業質量信息共享平臺以及企業質量安全監控系統等。這都為信息化時代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與路徑。而對食品安全進行質量技術監督有利于提升產品質量、促進企業銷售、提升品牌形象、促進新產品開發、確保民生利益等好處。
食品安全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理論界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解決對策,各國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建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但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無法從根源上阻止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實際上,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對稱是導致市場失靈和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對稱的產生不僅與食品生產者、消費者、相關政府部門有關,而且與買賣雙方的互動行為有關。食品安全信息不僅是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法規,對食品市場進行安全管理的政策依據,也是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有力保障。鑒于此,本文從食品安全中信息不對稱的視角研究食品安全問題。
二、當前我國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主要表現
一是食品自身的特性存在信息不對稱。由于知識水平和時間的限制,消費者很難對食品的各種特性做出準確判斷,更難辨識出食品的安全特性。對于食品的物理屬性,消費者通過感官可以獲得;食品內在的營養健康特性,消費者通過以往的消費體驗來逐步了解;然而,食品的安全特性,通過感官是無法獲得的,尤其是農藥殘留和有害物質含量,即使通過消費體驗也無法在短期內做出判斷。況且,消費者面對的是最終食品,對于食品生產加工中的各種技術應用,食品供應過程中的安全控制狀況都一無所知。食品安全信息的難辨識性直接導致了食品市場的信息不對稱。
二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假設,生產者和經營者擁有完全的市場信息及信息處理能力,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其行為是理性的。然而,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生產經營者的行為具有“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行為”特征,并非完全遵循理論假設。由于食品交易頻率高、市場流動性大、中間環節多,使得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具有不確定性和難追溯性。但是,只有生產經營者知道食品質量安全情況,而消費者在購買前最多只能了解某一類食品的總體質量安全水平,不能確切判斷所購買食品的具體質量安全水平。
三是食品流通各環節間的信息不對稱。食品從生產到最終被食用要經過多個環節,隨著食品產業鏈條的不斷延長,各個環節都會出現食品的安全信息不對稱現象,在整個食品的產業鏈條中安全信息在各個環節都有出現失真的可能性,各種自然、人為等干擾因素使食品安全信息難以準確傳遞。
四是政府各管理部門之間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的不對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片面追求食品的數量,食品生產加工業分散,缺乏健全有效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與手段。各級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雖然能夠檢測出食品質量安全水平,但是檢測的成本高昂、速度較慢,加上食品的產業鏈條冗長、缺乏標識、食品安全責任的可追溯性差,導致監管者與生產經營者之間的質量安全信息不對稱。此外,監管者的食品質量安全信息不能被迅速、有效地傳遞到消費者,導致政府與消費者之間的質量安全信息不對稱。
三、解決食品安全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措施
一是要提高消費者信息獲取的能力。在國家財力物力有限的情況下,為提高資源配置利用效率,有必要重點地、有針對性地在特定人群中加強食品安全教育。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大眾傳播媒體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根據各地消費者的特點開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提升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改善信息傳播途徑,方便消費者獲取。電視是消費者接受和獲取認證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利用電視媒介對消費者進行食品安全教育,對有效改善消費者利用質量認證信息有重要作用。
二是要加強生產上的組織化建設。加強食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自律,強化責任意識,要站在為群眾健康負責的角度上從事生產,自覺按照行業標準進行生產。建立自查制度,做到自查表所列的內容要求,生產符合核準內容的產品,建立原料與產品進出庫記錄臺帳,并且具備完整的批次生產以及檢驗留樣記錄,從業人員均具備有效健康證明上崗操作。
三是要規范流通環節中經濟主體的行為。食品質量信息傳遞和生產者聲譽機制建立還需要中介組織的介入。調動食品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國際標準組織、新聞機構和其他信息服務組織的積極性,發揮其監督評價和信息傳播作用。國際標準組織的認證體系、消費者協會的監督與宣傳、食品工業協會對成員廠商的自律要求、信息服務組織對國內外最新食品安全問題的跟蹤與研究,都有助于食品質量信息及時、有效傳遞,提高消費者辨別產品質量的能力,提高消費者對食品質量的認知,有助于抑制食品市場上出現低質產品。
四是要加強政府監管職能。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保障食品產業健康發展,應盡快完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食品安全應急處理機制、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食品安全風險評價體系、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等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加強政府的監管職能。
參考文獻:
[1] 閆炳辰,我國電子政務中的“信息孤島”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5;
[2] 葛忠海,政務管理信息系統效率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
[3] 桑雪欣,我國質量技術監督打假治劣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
[4] 王麗娟:淺析質量管理信息化的誤區[J],焦作大學學報, 2003年04期;
[5] 范春光:國外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及其借鑒——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信息披露制度[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08年03期;
[6] 袁俊: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若干問題分析[J],標準化報道, 200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