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9 16:22: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環保節能行業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黨的十以來,國家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到“五位一體”的發展戰略之中,深化改革,促進經濟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為了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河南省制訂了推進節能降耗的具體政策和相關條例。中央政府和河南省政府的政策調整都進一步說明推進節能降耗、優化產業結構勢在必行。近幾年來,河南省政府加強戰略引導,調整產業結構和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準入門檻,限制高耗能企業的發展,河南省的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然而,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后是資源環境與經濟增長之間越來越突出的矛盾:在產業結構無法及時調整的情況下落實節能降耗政策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經濟健康發展;政府管理體制機制的障礙和企業節能降耗管理水平的薄弱使節能降耗在管理階段出現問題;管理者、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節能降耗意識淡薄是節能降耗的基礎性問題。文章通過對河南省節能降耗的瓶頸及破解之策的分析,指出影響節能降耗工作的關鍵問題,旨在促進河南省節能降耗政策的有效實施和相關工作的完善。
二、河南省節能降耗的瓶頸
1.經濟發展能源依存度高,“高耗低產”問題突出。近年來,河南省鋼鐵、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業的迅猛發展大大增加了節能降耗的難度,雖然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明顯偏低。2013年,全省單位GDP能耗0.77噸標準煤/萬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7%。從工業行業內部看,2013年,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1.112噸標準煤/萬元,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能耗0.625噸標準煤/萬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的56%。經濟增長對能源資源高度依賴,導致能源約束不斷加大,不利于全省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河南省六大高耗能行業的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37.39%,而能耗占到76.06%,能耗比重高出增加值比重將近40個百分點,這意味著高耗能行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以超過兩倍的能源消耗為代價的。從增速的對比來看,2013年,河南省高耗能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長了9.7%,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8%的比例相比,低了2.1個百分點,高耗能行業的能耗同比增長了7.77%,高于規模以上工業能耗3.55個百分點,這說明六大高耗能行業以相對較高的能源消耗增長率創造了相對較低的經濟增長水平。
2.煤炭消耗比例過大,清潔能源消費比例較低。河南省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據著絕對優勢的地位。雖然河南省的煤炭消費比例已經從1978年的92.3%下降到2013年的80.8%,但是依然高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2013年,全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消費比例為66%。雖然近年來河南省煤炭消費占比出現下滑的趨勢,但消費絕對量卻是持續上升。2013年,全省煤炭消費量較上年凈增加3176.28萬噸,河南省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的壓力依然很大。近年來,河南省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逐漸上升,但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13年,全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及水電、核電、風電的比重分別為66%、18.4%、5.8%和9.8%,河南省天然氣和水電的消費比重比全國低1.5和6.2個百分點。截止到2013年,河南省天然氣和水電的消費量仍然不足能源消費總量的十分之一。
3.產業結構亟待調整,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河南省的產業結構模式是“二、三、一”結構。2003年~2011年,河南省三次產業發展迅速,產值迅速增加,其中第二產業產值急速增加,第一產業產值增加較慢。受第二產業快速增加的影響,2003年以后,河南省第三產業的比重變動不大。河南省是重工業和高耗能產業較為集中的區域,高耗能、高污染的經濟增長方式嚴重影響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經濟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截止到2013年,河南省工業綜合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比例依然維持在73%以上,大部分工業產品的單位產品能耗呈下降趨勢,但下降速度較慢。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的消費比例在80%以上,天然氣的消費比例不足5%,河南省還沒有從“煤炭時代”走進“油氣時代”,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空間還很大。
4.工業行業發展不平衡,第三產業發展水平較低。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重較大。2013年,河南省六大高耗能產業的工業增加值為5229.4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37.4%,較去年同期增長9.7%。2013年,傳統支柱產業工業增加值較去年增長了9.6%,其中,冶金工業、建材工業和化學工業的工業增加值較去年增幅都在10%以上,輕紡工業和能源工業的增幅分別為9.6%和4.8%。在能源日趨緊張的情況下,高耗能行業能耗高、占比大必然會制約工業經濟健康發展。河南省第三產業發展速度較慢。1990年以來,河南省第三產業生產值占省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基本穩定在30%左右,低于第二產業所占比例。在產業貢獻率上,河南省第三產業的產業貢獻率總體呈下降趨勢,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以2011年~2013年為例,河南省第三產業的產業貢獻率不斷下降,跌至28.5%,而全國平均水平卻實現了“三連增”,分別達到了43.8%、45.6%和46.8%。受到產業貢獻率的影響,河南省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弱化,1988年以后的近25年間,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的產業拉動幾乎都保持在4個百分點以下,最低甚至低至1.9個百分點。
5.政府宏觀調控手段有待改進?,F階段,河南省的節能降耗工作主要依賴行政手段推行。一方面,針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快速增長而實施的行政手段,由于實施的法律法規依據不充分,經濟和社會成本較高,產生了有許多負面影響;另一方面,直接分解節能降耗任務的工作方式忽略了對無指標任務企業的監管,考核體系的不健全及監管疏忽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有指標任務企業“偷工減料”行為的存在。
6.環保部門履職能力亟需加強。環保部門履職能力問題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以罰代管現象普遍。由于受到法律法規的限制和自身因素的影響,地方環保部門對違法排污企業的處理手段往往只是警告和罰款,缺乏合理的長效管控機制。第二,“無法可依”現象嚴重。這里的“無法可依”一方面指我國的環保法律體系尚未健全,缺少統一的環保程序法,另一方面現有環保法律的規定過于抽象。第三,多頭管理問題嚴重。河南省基層環保部門的人事權和財政權由地方政府控制,而上級環保部門對下級環保部門只有業務指導關系,這樣的管理體制限制了地方環保部門執法技術手段的完善和隊伍水平的提升。
三、破解河南省節能降耗瓶頸的建議
1.從政府角度談建議。(1)強化政府在節能降耗中的主導作用。宏觀調控是我國政府管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手段,是協調社會再生產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政府要確立調控目標,完善調控手段,從限制、服務和鼓勵三個方面做好政策引導工作:第一,制定有關節能降耗的行政法規,牽頭制定以節能降耗為原則的行業規范,使節能降耗的理念在法律上有保障、在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每個階段上有章可循;第二,定期在企業開展節能降耗宣傳活動,免費為企業提供節能降耗的技術指導。在公共場所定期開展“節能降耗服務月”活動,提供最新節能動態,創造良好的節能降耗社會輿論環境;第三,政府要制定優惠的財政政策,采取低息貸款、財政補貼、設立鼓勵基金等方式,鼓勵企業開展節能生產和節能技術改造。(2)運用市場機制,完善激勵政策。發揮市場機制的靈活性和激勵政策的多樣性,政府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第一,發揮價格機制的調節作用。政府要建立正確的資源能源價格形成機制,將資源的固有價值、稀缺程度和對環境污染承擔的成本核算到資源能源價格中。第二,完善稅收政策,理順資源稅費機制。政府既要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施稅收減免政策,也要考慮適時開征資源環境稅等懲罰性稅種,讓浪費能源和污染環境的企業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第三,建立健全投融資機制。政府要完善多方資金融合機制,以節能降耗信息管理平臺為依托,將企業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污染物排放情況作為資金分配的依據,為企業節能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第四,搭建排污權交易平臺,建立和完善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機制,探索建立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研究碳排放交易配額管理和交易運作模式。(3)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扶持環保產業發展。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一是突出重點領域,提升產業發展優勢。豐富重要領域和行業的節能環保產品類型,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制造業和節能環保服務業,建立健全節能環保服務體系。二是建設產業聚集區,促進節能環保產業集約化發展。鼓勵中小型節能環保企業提高專業化水平,引導有實力、專業性強、產業鏈較長的節能環保企業形成戰略聯盟,促進節能環保產業集群發展。三是加快先進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研發,提高節能環保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支持企業培育創新型人才隊伍,促進節能環保關鍵技術的研發攻關,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轉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水平。(4)普及節能降耗知識,建立節能長效機制。面對全社會節能降耗意識淡薄的現狀,政府要以開展節能降耗宣傳活動為契機,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體公民的節能意識。長效管控機制是制度層面解決節能降耗問題的有效手段。首先,強化主體監管責任。發揮政府主導作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提高群眾參與意識,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協調推進主體責任落實。其次,健全法規制度。修訂完善有關節能降耗和污染物減排的法律法規,完善節能監察辦法,健全節能降耗的法規體系。最后,做好公共領域的節能工作。政府要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構建高效節能的服務網絡,大力推進公共交通領域和建筑領域的節能。
2.從行業發展角度談建議。(1)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改善環境污染現狀。河南省的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仍占到八層以上,面對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勢在必行:一是深入推進管理體制改革,制定科學的能源管理戰略,建立健全行業內部能源消耗監管制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拓展能源消費市場,提升可替代清潔能源的市場認可度,提高清潔能源的可用性和經濟性;三是加強國際合作,引進先進的能源開采技術,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2)優化內部工業結構,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促進節能降耗的關鍵步驟。在優化內部工業結構上,必須從以下兩點做起:第一,調整現有工業結構。河南省鋼鐵行業要推動企業整合和落后產能淘汰,提高產品附加值。電力行業要提升發電用能的效率和質量,降低火電比重,提高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對于能耗較高的六大高耗能行業,要以技術創新為發力點,降低單位產品能耗。第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行業內部要加大對耗能少、污染小、產值高、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力度,加快推進非高耗能行業的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以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結構節能。(3)調整產業發展格局,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行業內部對產業發展格局的調整更加注重細節和可操作行,對于整個產業來說,發展新能源產業要注重調整好兩個關系:一個是新能源產業與高耗能產業之間的關系。做好新能源產業與現有能源使用量較大企業之間的承接,幫助高耗能企業進行節能技術改造,為新能源迅速被市場接受創造有利條件;另一個是新能源產業與現有能源產業之間的關系。新能源產業的興起必然會壓縮現有能源產業的市場份額,影響現有能源產業所帶動的就業率和經濟貢獻率,對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3.從企業角度談建議。(1)拓寬融資渠道,創新節能降耗技術。企業推動節能降耗技術創新的阻力往往來自于資金短缺。對于高耗能企業來說,拓寬融資渠道主要有以下兩個途徑:一是拓寬直接和間接融資渠道,完善信用擔保機制。企業要做好財務評價和盈虧預測,提高公司管理水平,重點推進關鍵領域技術創新,爭取吸引風險投資資金投入和信貸資金。二是加強信用管理,采用融資租賃方式增加企業融資。融資租賃優于銀行貸款,可以為企業推動節能降耗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2)構建節能管理體系,建立低碳發展模式。企業要逐步建立節能管理體系,并將其納入到企業日常管理規范中。首先,加強合作。企業要強化與科研機構或專業能源管理公司的合作,注重與本地其他中小企業的經驗交流,發揮互補優勢,初步形成基本的節能管理體系。其次,強化內部培訓。節能管理體系對不同崗位人員有不同要求,開展內部培訓就是消除員工對節能工作的認知差異,明確其職責范疇。最后,編制節能管理細則。節能細則的編訂要具有全面性和科學性,堅持平等對待、有所區分的原則,既要注重管理體制的改革,也要做好管理質量的提升。(3)改善基礎管理工作,完善評價和檢測體系。一方面,企業要加強能源購銷、能源計量、能源統計等方面的工作管理,健全企業節能降耗管理機制,改變只注重能源購銷管理的觀念,提高能源數據收集的準確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企業內部節能監察部門要加強節能降耗監察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統一的節能統計指標體系、檢測體系和考核體系,強化與政府監察部門的執法配合,加強針對企業高耗能領域的工作監察力度,提高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建立統一的、規范的、數字化的檢測方法和體系,為企業節能降耗提供數據支持。
4.從公眾角度談建議。雖然現階段居民生活能源不是河南省能源消費的主體,生活用能占全部能源消費比例不足10%,但伴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推進,生活用能的增長潛力很大。作為普通公民,我們不能忽視自身力量在節能降耗工作中所做的貢獻,首先,我們要增強自身節能意識,真正讓節能降耗內化為個人行為習慣。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比如,節約用水,循環利用;節約用電,避免浪費;選購健康綠色產品;選擇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最后,努力成為節能降耗的宣傳員,向他人傳播節能降耗的理念。
四、結論
1我國低碳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1.1產業結構不合理
我國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所占的比重較高,低能耗的服務業和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目前,我國一次能源生產量中煤炭所占比例達2/3,電力結構中,燃煤發電約占80%,這與我國的“富煤、缺油、少氣”的資源特點密切相關[2]。建材、鋼鐵、電力和化工等高耗能行業發展過熱,部分行業仍存在工藝和裝備缺陷。
1.2資源、能源消耗日益加劇
我國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階段,資源、能源消耗日益加劇,經濟增長方式亟待轉變。我國高碳經濟特征十分明顯,作為出口大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能源和消耗快速增長。單位GDP能耗雖然有所下降,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部分地區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產出的經濟生產方式依然存在,部分企業工藝陳舊,設備老化,節能技術應用不廣,造成資源、能源浪費嚴重,環保設施落后甚至缺少,造成極其嚴重的污染。
1.3可再生資源利用率低
可再生的能源在消耗后可以得到恢復和補充,如水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是目前最為理想的清潔能源。但由于技術條件、區域限制、前期經濟投入等因素的制約,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的普及率很低。
1.4公眾環保意識薄弱
我國公眾的環保意識相對薄弱,大部分人普遍認為低碳環保是政府的行為,與個人沒關系,一些人甚至認為低碳環保與經濟發展是對立的關系,制約經濟的發展,公眾的節約意識不高、綠色消費意識淡薄,過度消費現象較為普遍。
2發展低碳經濟的對策
2.1大力開展低碳宣傳,培育全民低碳意識
培養全民低碳生活意識是一件利國利民利于生存環境的好事。要樹立公民低碳意識,除加強宣傳外,公民和社會主體自身更要培養低碳意識,認真履行環保責任,讓更多的社會主體全面、積極地落實低碳生活,從點滴做起。對廣大民眾進行節能、綠色消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導,樹立全民低碳理念。例如,按照我國科技部《全民節能減排手冊》計算,全國減少10%的塑料袋,可節省標煤約1.2萬t,減排二氧化碳31萬t。因此,公眾個人的行動非常重要,應擴大低碳理念的普及推廣,加強對社會公眾的宣傳教育[3]。只有通過宣傳教育,讓民眾了解和認可,才能從根本上轉變其行為意識,從根本上和長期上實現低碳經濟,大力推行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就一定會為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2.2發展低碳產業和低碳技術,加快低碳經濟發展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動力,現有的產業發展以經濟利益為第一目標,導致了大量的社會和環境問題。發展低碳經濟的有效途徑是大力發展新型產業包括新興的低碳新興產業,既包括可再生能源、節能環保等低碳能源產業,又包括新材料、信息、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以及軟件、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通過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節能。此外,對傳統高耗能產業通過技術升級,促進節能降耗,實現低碳化發展[4];低碳技術主要是通過自主研發和國外引進2種途徑發展減碳技術、無碳技術、去碳技術,以促進低碳經濟發展。
2.3推廣可再生能源利用,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各地區應該因地制宜地發展可再生資源,建立鼓勵政策。在經濟和技術上給予大力支持,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通過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和推廣,逐步取代傳統能源的使用,改變能源消費的方式。
3結語
我國作為世界能源消費大國和碳排放大國,必須履行自己的國際義務,為世界節能減排做出積極的貢獻。發展低碳經濟是出路所在,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經濟環境協調優化發展的內在要求[5]。因此,我國必須不斷地加快低碳技術和生產方式的研發和推廣,加快經濟發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的進程。
4參考文獻
[1] 趙洪波.我國推行低碳經濟的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0(23):18-19.
[2] 蘇杭.關于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對外貿易,2011(11):80-82.
[3] 吳芳.發展低碳經濟促進節能減排[J].湘南學院學報,2010,6(3):112-114.
一、抓重點、強優勢,助力全省經濟騰飛
一是緊跟河北經濟發展戰略,跟進支持重點區域發展。按照省委全力打造沿海地區率先發展增長極的要求,未來3至5年內,我行將向唐山、滄州環渤海地區投放各類授信539億元,以加大對兩市產業龍頭、重大產業鏈、骨干企業、優質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同時,我行還將授信資源向“環首都經濟圈、沿海經濟隆起帶、冀中南經濟區、一批千億元產業聚集區和大型企業集團”這“一圈、一帶、一區及一批”傾斜,繼續發揮大公司的龍頭帶動作用。二是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加大重點項目支持力度。針對省內重點行業發展情況,我行將優先支持港口、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支持港口物流、精品鋼鐵、石油化工、裝備制造、冶金建材等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積極支持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配套服務及重點產業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加強對新產品、新技術、節能減排、生態環保設施工程的支持。三是發揮綜合金融比較優勢,拓寬企業融資途徑。我行將充分發揮資金結算、信貸、外匯、融資租賃、投資銀行相結合的集團綜合金融服務優勢,積極推動中銀國際、中銀投資、中銀基金在河北開展企業股權投資、不良資產投資、不動產投資與管理等業務,并協助企業辦理IPO、中票、短融、發債等直接融資,大力引進信托投資、金融租賃、保險資金債權投資、外幣委托貸款、私募基金、海外直投等融資新途徑,促進三大新區經濟發展。四是利用集團海內外一體化優勢,助力冀企走出國門。我行還將充分利用集團國際化、全能型金融業務和機構網點平臺優勢,大力引進信托投資、金融租賃、海外直投等融資新途徑,同時根據我省“走出去”企業需求不斷加大產品創新和研發力度,逐步形成以本外幣、內外貿系列產品相組合的金融服務方式,致力于運用“量體裁衣”式的個性化服務理念打造貿易金融服務的全面解決方案,為“走出去”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較好的發揮金融機構對企業“走出去”的服務和引領作用。
二、調結構、轉方式,力促工業轉型升級
一是大力發展中小客戶,著力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為客戶創造多種融資便利。二是加大金融產品綜合運用,大力推進創新發展。我行將通過對集團商業銀行業務、投資銀行業務、金融保險業務等多項業務的綜合運用,大力推動海內外一體化發展。三是積極發展綠色信貸,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升級。針對節能環保企業的經濟特點及融資需求,我行積極豐富金融產品,支持企業節能減排技術創新和節能環保技術改造,積極提供綠色貸款、綠色金融產品和綠色金融服務。同時,堅持“有保有壓”的信貸原則,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污染和落后產能行業的授信,對未達到國家環保標準的項目和企業實行“環保達標一票否決制”,通過信貸投向優化,推動工業結構升級。堅持“有中生新”和“無中生有”兩手抓,兩手硬,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同時,不斷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一 節能
在2010年10月18日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節能環保在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高居第一。根據規劃,到2020年節能環保將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發改委隨后在對有關決定解讀時指出,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適應產業綠色發展的國際趨勢,結合我國面臨的資源環境巨大壓力,節能環保產業將以先進適用技術集成應用為重點,大力發展新型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技術和裝備,發展節能環保服務業和再制造產業等環保產業新業態。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則初步確定,“十二五”期間中國環保投資將達3.1萬億元,較“十一五”期間1.54萬億元的投資額大增121%。由此看來,節能環保緊連著國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涉及范圍之廣,牽動的產業領域之多是其他產業難以比擬的,將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
“十二五”能耗目標
單位GDP能耗再降17.3%
我國于2006年3月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約束性指標。2006年至2008年單位GDP能耗降低率分別為-2.74%,-5.04%,-5.20%。到2009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為1.077噸標準煤/萬元,比2008年降低3.61%。2010年第一季度,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業加快增長,導致全國單位GDP能耗上升3.2%,上半年單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09%,離20%目標的實現有一定差距。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單位GDP能耗將下降17.3%,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將從70%下降到62%左右。“十三五”期間將下降16.6%,2020年要實現單位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31%,達到該目標除了進行能源結構調整外,節能方面也具有很大潛力。
2010年5月公布的《國務院關于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通知》提出我國將加快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中央安排833億元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等建設,
合同能源管理
直接受益于國家補貼政策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廣泛應用于工商業節能領域,據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統計,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從2008年的116.7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195.32億元,同比增速為67.37%。合同能源管理及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有望解決節能產業發展的瓶頸。
根據《2009年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報告》,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由2008年的417.3億元增至2009年的587.68億元,同比增長40.83%;綜合節能投資從2008年的253.2億元增至2009年的360.37億元,同比增長42.23%。我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從2008年的116.7億元增至2009年的195.32億元,同比增長67.37%。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估算,中國2010年節能服務產業產值有望達到800億元,增速保持在30%~40%,未來行業市場容量高達4000億元。
目前我國不斷加大對合同能源管理的支持力度,除了在《節約能源法》中已明確鼓勵發展外,2010年還分別出臺了《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預計未來合同能源管理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工業節能
節能技術市場前景大
目前我國工業能源消費約占全部能源消費的70%,工業節能減排意義重大。目前我國淘汰落后產能是工業節能的重要方式,但是可以預計未來將越來越依靠節能技術的推廣。2006年3月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年規劃綱要》提出了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其中包括鍋爐窯爐改造,區域熱點聯產,余熱余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電機系統節能等。
(1)高效電機:將受益于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和停用低能效電機的政策
2010年6月我國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電機推廣實施細則》規定了推廣高效電機的財政補貼具體標準。2010年8月我國又公布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電機推廣目錄(第一批)。此外,我國規定2011年7月1日以后能效等級為3或更低的電機將禁止銷售。
我們認為由于高效電機成本高于傳統電機,因此財政補貼后將減少兩者之間的差距,因此會大大提高高效電機的市場份額。此外,根據Research in China的數據,2008年我國能效等級為3或更低電機的比重約為79 8%,因此我國低效能電機停用政策將為高效電機帶來巨大市場前景。
(2)余熱鍋爐:受益于鋼鐵企業技術推廣政策
近些年我國余熱鍋爐產業發展迅速。2000年到2008年按產量計算行業的平均增速為26.1%,而2008和09年增速則接近60%。根據Research in China預測,未來5年鋼鐵行業是最主要的余熱鍋爐使用者,其比重為22.9%,但目前我國大型鋼鐵企業使用余熱技術比例較低,僅為30%~50%,其他行業則更低。
2009年12月我國了《鋼鐵企業燒結余熱發電技術推廣實施方案》,提出用3年時間在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中有針對性地推廣燒結余熱發電技術,預期在鋼鐵行業推廣比例達到20%,形成157.5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并計劃實施燒結余熱發電技術的燒結機82臺,預計總投資51.9億元。2010年6月,我國了《關于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大力推廣高溫高壓干熄焦、干法除塵、煤氣余熱余壓回收利用、燒結煙氣脫硫等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余熱利用技術的推廣政策將進一步推動余熱鍋爐行業的景氣,在未來幾年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建筑節能
節能標準不斷提高帶來巨大市場
2010年5月公布的《國務院關于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通知》提出:到2010年底,全國城鎮新建建筑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比例達到95%以上。國外推行綠色建筑(不僅包括節能,還包括節水、節材、節地等),我國將同時推行強制性節能標準和綠色節能標準,節能建筑是事先按標準強制推行,綠色建筑是事后監測評價發證。
據估算,目前我國既有建筑面積約460億平方米。截至2009年底,全國城鎮累計建成節能建筑面積40.8億平方米,節能建筑占城鎮建筑面積的比例為21.7%。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家提高了建筑節能標準,2005~2010年全面啟動建筑節能和推廣綠色建筑,平均節能率達到50%:2010~2020年,將進一步提高建筑節能標準,平均節能率要達到65%。建筑節能市場潛力巨大,節能玻璃、保溫墻體材料、石膏 板、節能幕墻等節能材料將因此受益。
二、環保
“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產業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長速度。到2010年我國環保產業年產值預計將達8800億元。我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占GDP比重逐年提高,從2000年的1.02%提高到2008年的1.49%。在水污染方面,“十五”期間投資規模為2700億元,“十一五”期間為6400億元,增長137%。大氣污染方面,“十五”期間投資規模為2800億元,“十一五”期間為6000億元,增長114%。固廢處理方面?!笆濉逼陂g投資規模僅為900億元,“十一五”期間達到2100億元,增長133%,年均增速為18.5%。
“十二五”期間,環境保護將在總量控制、質量--改善和環境風險防范上著力?!笆濉逼陂g,環保工作將以污染防治為主。燃煤電廠和工業爐窯脫硫脫硝、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和中小城鎮污水處理,重金屬污染防治、污水污泥處置、土壤修復,農村環境保護,顆粒物等大氣復合污染防治等作為重點。
污水處理
提標、資源化成趨勢,催生MBR等細分行業
污水處理包括工業廢水,市政污水,農業廢水等。據估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工業污水處理廠、市政污水處理廠、農業等領域會有超過1萬億元的投資空間。
城市污水處理產能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據統計,2009年底投運的城鎮污水產能達1.06億立方米/日,在建0.52億立方米/日,二者之和接近2008年底污水排放總量1.57億立方米/日(包括工業),其中城市污水處理率達73%。“十二五”期間預計年均投產污水產能1000~1500萬噸/日。城市產能建設增速將放緩并外擴,未來5年城市新建規模與縣城相當,單廠規模減小。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資金中,預計地級市,縣級市、縣城污水廠,配套管網及城市,縣城改建污水廠分別為260億元、960億元、280億元,773億元、168億元和32億元。
污水排放標準不斷提高,資源化成趨勢。2006年原國家環??偩忠幎ǔ擎偽鬯幚韽S出水排入國家和省確定的重點流域及湖泊、水庫等封閉半封閉水域時,執行一級A標準。“十二五”規劃氨氮排放將納入約束指標,同時規劃2015年城市污水處理再生利用率提高1.5個百分點至10%。這將推動MBR等新技術工藝發展,催生細分行業。
大氣污染治理
除塵迎來結構調整,脫硫穩定增長,脫硝市場將啟動
“十一五”期間,我國將COD、二氧化硫列入總量控制目標(分別下降10%),目前均超額完成。除塵年均市場規模約200億元,“十二五”除塵市場增長趨于平穩,但是煙塵排放標準有可能從150mg/m3提高至30mg/m3,超過一半需要改造或者更換、袋式除塵由于具有較好的除塵效果,將迎來較快增長。脫硫市場預計年均投資規??蛇_100億元。我國目前火電裝機6.6億千瓦,2009年脫硫裝機達4.7億千瓦。占71%?!笆濉逼陂g仍有2億千瓦機組需要改造,同時每年還需新建3000萬~5000萬機組,而已建部分每年10%需要更新。此外,鋼鐵燒結機脫硫將成為新增長點。
隨著環保標準不斷提高,氮氧化物也逐步列入控制目標。2008年我國氮氧化物排放量達到2000萬噸,成為世界第一排放國,若無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量在2020年將達到3000萬噸,給我國大氣環境帶來巨大威脅。2010年1月,國家頒布《火電廠氮氧化物防治技術政策》,規定低氮燃燒技術應作為燃煤電廠氮氧化物控制的首選技術 當采用低氮燃燒技術后,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不達標或不滿足總量控制要求時,應建設煙氣脫硝設施?!笆濉逼陂g,氮氧化物將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總量控制范疇,目前脫硝加價政策正在研究當中。一旦出臺將催化產生脫硝子行業,但預計規模相對脫硫要小一些。
固體廢棄物處理
“十二五”期間增速最快的環保一級子行業
固體廢棄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危險廢棄物處理、醫療廢棄物處理等領域。其中生活垃圾處理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行業起步稍晚于污水處理,但目前發展差距較大,產能建設高峰期仍未到來,其中垃圾處理費征收不全是重要制約因素。2002年實施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以來,到2007年底約有380多個城市開征垃圾處理費,開征比例約60%,而收繳率不到50%,導致地方政府缺乏垃圾處理項目資金。
英德市,廣東水泥產能大戶,享有“中國水泥之都”的美譽。
曾經,一提到水泥行業,我們腦子里想到的就是濃煙滾滾、塵土飛揚的場面。然而,近日記者在英德市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整個英德的生態環境良好,林木茂盛、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原來,近年英德并為加強環保工作,致力于保護綠水青山,逐漸走出了一條水泥產業發展的新道路。
一個企業折射出一個行業的蛻變
青山綠水環繞,綠樹紅花錦簇。英德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這個花園式水泥廠——完全顛覆了我們以往對水泥廠“煙囪冒黑煙、天空灰蒙蒙”的老印象??梢哉f,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的這種蛻變,代表的正是英德水泥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英德礦產資源豐富,境內水泥巖儲量達625億噸以上。然而在2003年以前,由于受當時的工藝設備限制,水泥企業以立窯和濕法窯生產為主,能耗高、產能低,污染大。這造成企業競爭能力弱,資源利用率低,企業效益差。而且粗放式的生產、沒有嚴格控制的排放,導致水泥企業對附近城鎮和村莊的空氣造成了嚴重的粉塵污染,也使當地人對英德發展水泥工業頗有微詞。
面對這一發展瓶頸,從2003年開始,英德調整思路,立足高起點,采取大手筆,大力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全面調整產業布局,推廣新工藝,進行技改升級,加大環保投入,遵循市場機制引導小水泥有序退出……產業的轉型升級,不但使英德經濟快速增長,而且帶來了環保轉機。通過引進海螺水泥、臺泥等大型企業,水泥產業高度集中,小水泥企業逐漸被市場淘汰。隨著產業的高度集中,先進的新型干法水泥旋窯生產線也逐漸取代原有落后的立窯生產線。
“這種先進的生產工藝具備相當高的自動化程度,年產1000萬噸只需1000人左右,生產率足足比傳統工藝高了10倍!”英德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燁介紹說,“而且執行環保標準高,整個工藝流程密封,環保和綠化的投入占總投資近20%(傳統的只占5%至8%),性能卓越的電收塵器和袋收塵器,使廢氣含塵濃度保證在國家一級排放標準允許范圍內。對于強噪音車間,采用封閉式廠房,對高噪聲源設備進行消聲處理。而污水更是實現零排放,工業用水可以循環使用?!?/p>
“不僅如此,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可大大降低能耗,每生產1噸熟料可節約30公斤標準煤,等于間接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迸_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環保負責人介紹說。
如今,走馬英德水泥企業已看不到橫流的污水,聽不到機器的轟鳴聲,聞不到刺鼻的煤煙味,整個工藝流程在密封中進行。而那些高高聳立的大煙囪,也不再有黑煙冒出,水泥廠區顯得如此之靜謐安詳。
騰出容量更好發展
走進英紅華僑水泥廠,這個曾經擁有300多各員工的企業,如今已成為一片廢墟??盏厣嫌写迕裼描F錘正在敲打出混凝土里的鋼筋,空寂的聲響在廢墟上空久久回蕩。廢墟邊上幾棟尚未拆解的廠房,正默默述說著這里曾經的輝煌。英紅華僑水泥廠的關停,可以說是英德水泥行業開展結構減排,騰出發展容量的一個縮影。
發展經濟是為人類當下創造美好生活;節能減排,則是為后代留下足夠的生活空間。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發展經濟不可避免地會造成資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產生,從而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目前,英德水泥行業年生產能力達數千萬噸,面對如此龐大的水泥產能,英德政府是如何開展節能減排,為發展留下充足的后續力量?
事實上,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英德多年來始終把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放在首位,全面調整產業布局,并確立了能耗下降的目標。為此,英德市政府還專門與列入省和清遠市“節能行動”的多家重點耗能企業簽訂節能目標責任書,并組織這些重點耗能企業認真開展包括節能宣傳、培訓,能源審計,編制節能規劃,進行節能技術改造,推廣應用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等工作,同時還引進節能服務公司為企業開展各項節能服務。對于許多水泥企業,還實行了強制清潔生產,減少企業能耗的同時也有效降低了污染。
另一方面,對于能耗高、產能低,污染大的立窯生產線,則堅決予以淘汰取締。僅2012年一年,英德市就淘汰落后水泥企業11家,關停水泥立窯生產線20條,淘汰落后水泥產能160萬噸,可減排二氧化硫373.52噸,氮氧化物497.88噸,煙塵436.58噸,粉塵2933.53噸。這些大大小小的水泥企業,員工動則近百人,關停一個企業背后就要涉及諸多的后續問題,但是英德市依然義無反顧對這些落后產能進行了淘汰,并妥善處理好員工的后續生活生產問題,充分顯示了英德市整治水泥行業的決心和魄力。
隨著立窯和濕法窯等落后生產工藝的退出,這些落后生產工藝所造成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狀況逐步得到改善。而且從整個水泥行業來說,隨著大量小立窯企業退出市場,并且國家鼓勵在石灰石資源豐富的地方建設大型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基地,英德具有資源、區位、交通等比較優勢,新型干法水泥生產企業在英德將會有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監管服務齊頭并進
“為了落實水泥廠的脫硝工作,我們環保局可沒少做工作。每個星期,環保局的人員都要到水泥廠跑個兩三趟,朱少武局長也多次親自跑到企業,跟企業講政策、了解企業的困難、提出指導方法、做思想工作等,幾個月下來最終才爭取到企業的理解和支持,在省內較早完成了省里下達的水泥行業脫硝任務?!闭f起如何推動水泥行業的脫硝工作,英德環保局的同志感慨良多。
據了解,水泥行業是排在火電行業、機動車后的第三大氮氧化物排放行業,“十二五”我省新型干法水泥產量將大幅度增加,這必將對我省“十二五”氮氧化物減排造成巨大壓力,也將對我省水泥工業集中地區的大氣環境質量帶來嚴重影響。有鑒于此,“十二五”減排工作中,我省將水泥行業脫硝工作列為重點工作之一。
根據全省減排工作的要求,2012年12月31日前,全省要完成15條日產2000噸熟料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降氮脫硝工作,其中英德市的臺泥、龍山、海螺三大水泥企業各有一條生產線要上脫硝設備,占全省任務的1/5。在2012年水泥行業發展不景氣的情況下,如何推動企業做好這項工作,成了英德環保局面臨的一個考驗。
為督促、爭取各水泥企業認真配合做好脫硝工程建設的各項工作,環保局可謂是勞心勞力。環保局的工作人員首先是認真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及時將國家、省、清遠市環保局的有關文件精神傳達到各水泥企業;其次是深入各水泥廠了解情況,協助水泥廠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三是召開各水泥企業負責人會議,進一步明確任務要求,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四是認真做好治理技術的引進工作;五是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到企業督促治理工作。
為了提高企業對此項工作的認識,爭取企業的配合,英德環保局局長朱少武同志也一再地深入企業調研,與企業負責人開展座談,貫徹環保政策精神,做通企業的思想,有效推動了此項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綠色建筑;節能技術;設計要點
中圖分類號:TE08文獻標識碼: A
一、綠色環保建筑規劃設計要點
綠色環保建筑規劃設計,主要是指設計師從設計理念出發結合當地情況和消費者的理想,通過利用采用一系列實務中環保材料,物理機械和電子控制技術,這樣可以使樓宇系統最佳化,過程中為消費者可以提供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條件的前提下,一定程度降低電耗,能耗,物理以及廢水處理的響應一系列成本綠色環保建筑規劃設計是同時一項復雜的工程,應該考慮各個方面,主要是包括對環境影響,建筑物內外環境和整個的設計的壽命等投資等方面,之后做出最佳決策。
綠色建筑全部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通過科學的整體設計,充分體現綠色平衡理念,保持環境,利用環境,防御自然災害,保護生態環境,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充分采用太陽能,地熱供暖;采光和通風充分衡量,軟化建筑周邊環境等。
(一)重視整體
環保的建筑設計尤其看重全局,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整體設計的效果會直接作用到綠色建筑的使用效果。綠色環保建筑規劃設計需要將建筑物所在地社會,政治,地理等一系列條件相結合,然后進行整體的分析,全局的思考,整體設計,可以在一定程度避免和減少盲目追求所謂的先進綠色技術,徒有虛名,僅僅放眼于某個局部,不顧整體。例如在熱帶地區使用蓄熱墻體和保溫材料就變得沒有任何意義;而對于嚴寒地區,如果窗戶的熱工性能不好,熱量會通過窗戶迅速散失,那么使用再昂貴的墻體保溫材料也不會達到節能的效果。實現節能環保的目的。這就是綠色建筑重視整體的形象體現。
(二)因地制宜
綠色建筑特別強調因地制宜,進而最大可能的減少資源的損耗和環境的破壞。在我國的西北,華北等日照充足的地區,太陽能的利用就能實現高效和節能;而對于我國中不見天日的南方地區則不容易實現。結合南北方氣候差異,在寒冷地區的建筑主要應該加大建筑保溫材料的使用和利用,但在氣候采光條件比較優勢等一系列的環境和外部影響。所以,綠色建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否則就會造成某種建筑在本地區是針對當地的氣候特征和天氣變化涉及的,否則的不是充分的考慮和規劃,就是一個失敗的案例。
(三)以人為本
為了進一步的保證整個建筑物的的健康指數可以,滿足人民的現實考慮,綠色環保規劃設計應以人為本。要保證室內空氣質量,熱環境等因素對人無害,必須采用低毒或無毒材料是設計中要尤為關注的。嚴把施工材料的質量關,絕不允許以好充次,以最少的資源實現最大的效能,提高人體舒適性。優先實現自然采光,以實現保證人類健康,同時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四)降低能耗
降低能耗不僅包括了降低建材在使用過程中的能耗,總之,建筑設計師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要依照業主需求,綜合考量建筑對內外環境的影響,采用各種手段和措施優化設計方案,依托綠色建筑設計要點,貫徹執行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實現良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二、節能施工的措施
節能施工是指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 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在建設過程中,堅持以提高環境質量,降低建設成本為目標,以低投高效、本土化、精細化為技術選用原則。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結合項目所在的區域特點及建筑功能,分析不同的技術組合方案的實施難度和經濟性特點,確定經濟技術最優化的實施策略。
(一)管理措施
加強節能施工宣傳,根據“綠色施工”管理體系的要求,召開“綠色施工”動員會,將綠色施工灌輸到每一個工程中去。并針對綠色施工工作,逐步推出與工程相適應綠色施工管理規定。建立優惠政策和促進機制。通過對綠色建筑、建筑節能和綠色施工項目進行資金獎勵和稅收優惠,同時加大項目從立項、設計、施工、驗收等過程的政策管理,促進建設項目滿足示范指標體系要求。
(二)技術措施
1、住宅全裝修。
其模式分兩種:一是直接向市場提供運用產業化方式統一裝修的住宅( 簡稱全裝修住宅);二是在預售時,提供多種裝修設計方案、材料設備清單和報價,供購房者選定后統一裝修的全裝修住宅。要求開發企業按照“質量可靠、價格合理、規范運作、取信于民”的原則建設全裝修住宅,開發企業作為全裝修住宅的第一責任者,承擔相應責任。推行產業化的施工方式,使用工廠化生產的產品和材料,提高現場裝配化水平,提高裝修質量和施工效率。實行工程監理,明確監理目標和任務,嚴格執行每道工序,特別是隱蔽工程的簽字驗收制度,強化合同管理,確保試點工程質量、工期和造價目標的實現。工程竣工后,由開發企業組織設計、施工、監理、物業管理等單位對裝修工程進行驗收,裝修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
2、城市綠色照明。
為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節能優先,以高效、節電、環保、安全為核心,從以下四個方面實施綠色照明工作。
(1)保證城市照明系統功能達到各項技術指標和節能效果。優先采購通過綠色節能照明認證、經過專業檢測審核或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的產品,城市照明系統的節能設備、措施必須達到安全可靠、科學合理、經濟適用、維護方便。
(2)控制發展和建設城市景觀照明。根據城市規模和經濟實力,嚴格按標準設計、按規劃建設,講究亮度與色彩的科學配置,把以人為本放在首位的原則。嚴格執行道路照明功率密度值標準,每年城市照明節電目標達 5%,防止以犧牲照明效果去單純追求節能。加強對城市照明設施日常維修養護的考核和管理,道路照明主干道亮燈率達98%,次干道、支路亮燈率達96%。
3、節水型城市建設。
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問題。加強城市供水、節水工作,解決城市節約用水問題,不僅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而且關系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應通過規范的審批程序,提升管理力度。
三、加強綠色建筑節能技術應用與研究
為了不斷的發展建筑節能,要把節能的觀念普及到廣大人民的心中。由于居住建筑中一般住宅占有92%的龐大份額,為了達到節能的目的,必須把重點放在一般的住宅建筑節能實施上。應在全社會宣傳建筑節能的思想,不斷的使大家都能接受節能的觀念,這是在中國發展節能技術的先導。
(一)新能源技術的開發與節能技術的研究
多年來,經過對建筑節能技術的不斷研究以及借鑒國外先進技術,我國的建筑節能技術以及對新能源的開發之上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比如在對太陽能的利用上就使用到很多最新的技術。太陽能源具有很多的優點,使得這種能源在建筑行業的利用具有很好的前景。
(二)加大新型建材在建筑節能中的使用
我們要加大節能新材料的研發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斷的用新的建筑材料來取代或提高傳統建筑材料性能是解決建筑節能問題的根本出路; 通過不斷加強對新材料的研究經費的投入,不斷的提高我國建筑行業對于新材料的利用程度。通過新材料的利用實現建筑節能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建筑節能在中國的飛速發展。
(三)不斷優化建筑結構保溫性能
因為隔離墻的的介質的好壞會直接對建筑物能源材質的資源利用率造成影響,所以應盡量選用保溫性能好的隔離墻介質以優化節能效果。由于傳統的建筑物墻體以土磚為主而不是以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為主,因此我們可以改善為多孔空心磚或者多排孔骨料混凝土空心磚。為了使墻體具有隔音隔熱的良好性能,更應使用真空隔層這種被抽空的空氣層或鋁箔空氣層,并且盡可能的減少用于維護墻體的熱橋面積。但不同的地區,其氣候和環境濕度各不相同,因此應該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的隔層結構設計。
結束語
總之,建筑節能已成為建筑行業的前進方向,然而我國的節能技術在發展中還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建筑節能行業不斷的學習新興技術,不斷的潛入研發,在建筑施工中積極創新及推廣應用,進一步促進我國建筑節能技術的發展,拉近與世界先進水平的距離。
參考文獻
[1]張超.綠色建筑的建筑節能技術探究[J].中華民居,2013,(8).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要求,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建設節約型社會為目標,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以節能、節水、節地、節材、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加強規劃指導,完善政策法規,強化節約意識,通過政府、企業與公眾的共同努力,建立起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公眾參與的長效發展機制,逐步形成節約型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方式,推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實現經濟和環境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二)基本原則。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無害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態效率;堅持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并舉,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制度保障;堅持政府推動、企業主導與公眾參與相結合,合力推動循環經濟快速有序發展;堅持全面部署和示范帶動并進,推動循環經濟點、線、面互動發展。
(三)發展目標。全市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城鎮運行體系、人居生態體系、綠色消費體系和保障體系,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和工作機制;建立起節約型社會評價指標體系、中長期戰略目標框架和分階段推進計劃;全社會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廢棄物最終處置率明顯提高,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不斷完善;建成一批循環經濟型企業、生態工業(農業)園區、循環型鎮(街道)和節約型社區、節約型機關。
到20__年,具體目標是:
——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全市萬元GDP能耗比20__年降低20(責任單位:市發改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__年下降23(責任單位:市經貿局),建制鎮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節能達到65的設計標準(責任單位:市規劃建設局)。
——水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年降低5(責任單位:市經貿局)。
——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明顯提高,全市每公頃建設用地GDP產出平均增長10,全市單位土地平均投資強度年均增長5(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
——原材料節約利用率顯著提高,全市水泥散裝率提高到80(責任單位:市發改局)。
——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高,全市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5,廢舊物資回收企業免稅銷售總值年均增長5(責任單位:市經貿局)。
——污水處置率顯著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責任單位:市規劃建設局)。
——推行清潔生產,園區內工業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的比例不低于50,省控重點高污染企業全部實施清潔生產,培育工業循環經濟型示范企業10家,建成循環經濟工業功能區2個(責任單位:市經貿局),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開發區)1個(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經貿局),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區10個(責任單位:市農經局)。
——推進循環型城市建設,創建循環型鎮(街道)2個(責任單位:市經貿局)。
二、加快發展循環經濟
(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認真落實國家和省產業導向目錄和限制、禁止發展產業目錄,嚴格限制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產業盲目發展;嚴格產業準入門檻,堅決制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經貿局)。積極推廣先進技術,依法淘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落后技術、工藝和設備(責任單位:市經貿局牽頭,市質監局、市環保局參與)。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重點發展以光機電、新材料、生物工程為主的高技術產業,有選擇地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臨港型產業;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服裝、箱包、造紙等傳統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生態型高效農業和現代物流、生態旅游等現代服務業(責任單位:市發改局牽頭,市經貿局、市科技局、市環保局、市旅游局參與)。
(五)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建立清潔生產審核制度,開展清潔生產的審核、咨詢、信息、技術等服務工作,重點抓好化工、建材、印染、造紙等行業的清潔生產工作,到20__年,省控重點高污染企業全部實施清潔生產,創建6家綠色企業。探索建立清潔生產責任制度,加強清潔生產實施的監督管理(責任單位:
市經貿局、市環保局)。引導和鼓勵企業開展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促進污染項目集中治理、達標排放(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六)加快開發區(工業園區)生態化改造。著力對開發區和各工業功能區進行生態化改造,整合區內要素,引進與現有企業配套互補的項目,使上游企業的廢料成為下游企業的原料,形成資源循環利用的產業鏈。合理設置進區門檻,對入區企業提出土地、能源、水資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綜合控制要求[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經貿局牽頭,市國土資源局、市水利局、市環保局、各開發區(工業功能區)參與]。優化產業、企業布局,加強區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東片集中治污和集中供熱工程建設[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經貿局牽頭,市環保局、各開發區(工業功能區)參與]。
(七)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污染少、附加值高的農業種植業、農產品加工業、特種水產養殖業、設施農業和休閑觀光農業。加快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優質西瓜基地等現代化農業基地建設,到20__年,建成80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0個綠色食品基地和2個有機食品基地。加速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積極推廣“節地、節水、節種、節肥、節藥、節能”等技術,有效控制和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完善綠色農產品認證體系,健全農產品生產的生態環境監測。繼續推進“新村示范、村莊整治”工程,扎實開展全國鄉村清潔工程示范縣(市)和綠化示范村建設,完善農村生活垃圾統一收集集中處理長效機制,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凈化美化農村環境(責任單位:市農經局牽頭,市科技局、市環保局、市質監局參與)。
(八)積極倡導綠色消費。繼續開展創建“綠色飯店”、“綠色學?!?、“綠色醫院”、“綠色社區”活動(責任單位:市環保局牽頭,市教育局、市規劃建設局、市衛生局、市旅游局參與)。發揮政府機關的引領和示范作用,逐步提高政府采購中使用可循環使用產品、可再生產品和節能節水無污染綠色產品的比例(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機關事務局)。倡導理性消費和綠色消費,逐步形成節約型的消費方式(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牽頭,市廣電局、XX報社參與)。抵制“白色污染”,治理“餐桌污染”,減少過渡包裝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責任單位:市環保局牽頭,市發改局、市經貿局、市旅游局參與)。鼓勵使用太陽能和沼氣,鼓勵垃圾分揀和廢物回收利用,鼓勵使用節水、節電家電產品和用具(責任單位:市經貿局牽頭,市規劃建設局、市農經局、市水利局參與)。
(九)加強生態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省環境污染整治“811”行動計劃,大力推進工業污染防治,重點監控污染負荷大的企業,嚴格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著力抓好造紙、化工、紡織、電鍍、印染的重點污染行業的治理,加強二氧化硫、煙塵污染控制,到20__年,35噸以上燃煤鍋爐脫硫率達到80以上(責任單位:市環保局牽頭,市發改局、市經貿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參與)。切實抓好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做好生活污水入網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工作,“十一五”期間,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保持100%(責任單位:市規劃建設局牽頭,市環保局參與)。繼續推進“新村示范、村莊整治”工程,控制畜禽散養,發展規模養殖,積極建設沼氣工程和畜糞制肥工程,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責任單位:市委農辦牽頭,市農經局、市環保局參與)。繼續推進“萬里清水河道”建設,將河道的集中治理與長效保潔有機結合,切實改善城鄉水環境(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加大對飲用水源、河流水域和濕地水網的管理和保護力度,開展生態市創建活動,到20__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18,綠化率達到35。加強環保信息網絡建設,建立完善重大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事件預警、監測與應急機制,加強區域合作與協調,合力解決水污染等共性問題(責任單位:市環保局牽頭,市發改局、市農經局、市規劃建設局、市水利局參與)。
三、推進能源節約
(十)組織和實施一批重大節能工程。積極推進熱電聯產、余熱發電、建筑節能、綠色照明、政府機關節能等節能工程建設,不斷提高能源節約利用水平(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經貿局牽頭,市規劃建設局、市機關事務局參與)。
(十一)抓好重點耗能行業和企業的節能。做好用電需求側管理工作,繼續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突出抓好電力、造紙、印染、化工、建材等重點耗能行業和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督促企業提出具體節能降耗目標和措施,收集、分析和公布重點耗能企業能源利用狀況(責任單位:市經貿局牽頭,市發改局、市統計局、市供電局參與)。
(十二)加強節能監管。制定和實施我市節能監察等規定,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監測和能效標識使用的監督檢查。開展節能培訓,提高執法人員業務能力(責任單位:市經貿局、市質監局)。
(十三)提升節能技術水平。引導全市工業企業用電大戶采用先進節電控制技術和產品,配齊管好能源計量器具,加大設備更新、改造力度,重點抓好變頻和鍋爐節能技術改 造(責任單位:市經貿局牽頭,市科技局、市質監局參與)。
(十四)推進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節能。制定和落實《XX市建筑節能管理辦法》,嚴格實施新建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推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推廣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型住宅和綠色建筑示范工程(責任單位:市規劃建設局牽頭,市發改局、市經貿局、市國土資源局參與)。
(十五)引導公共、商業和民用節能。公用設施、賓館商廈以及居民住宅要推廣采用高效節電照明產品,到20__年,使用綠色節能燈具的比率達到80以上;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空調室內溫度最低(高)標準,在全社會倡導室內空調溫度提高(降低)1-2攝氏度,辦公室、會議室等辦公區域的空調溫度設置夏季不得低于26攝氏度,冬季不得高于16攝氏度(責任單位:市經貿局、市規劃建設局、市供電局)。
(十六)發展節能型交通運輸。優化道路網絡,推廣清潔能源汽車,鼓勵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車使用和營運。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新增公共汽車一律采用環保節能型車輛。積極引導貨運車輛向集裝箱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內河運輸,加快獨山港區海河聯運互通樞紐工程建設,大力推動海河聯運等節能運輸方式發展(責任單位:市交通局牽頭,市水利局、市環保局、市質監局、獨山港區參與)。
(十七)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發展沼氣、太陽能發電,進一步提高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比重(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經貿局牽頭,市規劃建設局、市農經局、市氣象局、市國土資源局參與)。深入實施“太陽能屋頂行動計劃”,提高城鄉太陽能熱水器普及率,逐步在學校、大型商場、大型建筑、市政公用設施等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太陽能發電試點(責任單位:市經貿局、市規劃建設局、市農經局)。實施沼氣工程,推廣“豬-沼-作物”生態技術,到20__年,畜禽規模養殖場100建成沼氣工程(責任單位:市農經局牽頭,市科技局、市環保局參與)。
(十八)加強節能信息系統建設。建立完善我市節能信息網,為全社會提供節能政策、技術的咨詢服務(責任單位:市經貿局)。
四、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
(十九)推進城市節水。全面開展節水型城市創建活動,制定和落實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加快自來水一戶二表建設。鼓勵城市節水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推廣使用節水型設備和器具。加強對供水管網維修管理,降低管網損耗率。推進污水再生利用和分質供水。到20__年,全市城市供水管網平均漏損率控制在12以下,全社會力爭節約用水4000萬立方米(責任單位:市規劃建設局牽頭,市水利局參與)。
(二十)推進工業節水。按照《XX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工業節水工作的通知》精神,重點推進火力發電、造紙、紡織印染、化工等高耗水行業的節水工作,大力推廣工業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推進節水技術改造。積極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活動,鼓勵企業使用中水,到20__年,創建節水型企業10家(責任單位:市經貿局牽頭,市科技局、市質監局參與)。
(二十一)推進農業節水。積極擴大節水作物品種和種植面積,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責任單位:市農經局、市水利局)。加大排灌渠道和泵站的改造力度,推廣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到20__年,基本完成灌區節水改造,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8以上,畝均灌溉用水量下降到450立方米(責任單位:市水利局牽頭,市科技局、市農經局參與)。
(二十二)加強水資源管理。加強地下水資源管理,嚴格實行取水許可證制度,按計劃推進地下水禁采、限采工作,到20__年,全面禁止地下水開采(責任單位:市水利局牽頭,市規劃建設局、市農經局參與)。
五、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
(二十三)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嚴把預審關。加強對耕地的管理,減少和制止耕地拋荒,加大對取用粘土制磚的監督管理力度(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市農經局)。大力推廣新型墻體材料,到20__年,新型墻體材料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的應用比例達到80以上。按規定對全市磚瓦行業進行整頓(責任單位:市經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建設局)。
(二十四)大力開展農地整治。指導村鎮按集約利用土地原則做好村鎮規劃和建設,制定農村宅基地減少與城鎮建設用地增加相掛鉤的政策措施。結合“新村示范、村莊整治”工程,繼續推進土地整理和建設用地復墾,對廢棄的土地要加大力度整理成耕地或農用地,到20__年建成標準農田33.2萬畝。實施沃土工程,推進耕地質量建設(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市農經局)。
(二十五)加快推進灘涂圍墾。加快灘涂圍墾步伐,完成白沙灣治江圍涂工程,到20__年,灘涂圍墾面積達10705畝(責任單位:市水利局)。
(二十六)加強建設用地管理。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的要求,對存量建設用地進行結構性調整,充分挖掘存量的利用潛力,積極采取多種途徑盤活存量土地。加大閑置空閑土地的清理和處置力度,研究建立用地退出機制。完善對經營性建設用地管理,嚴格實行“招、拍、掛”出讓方式供地(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牽頭,市發改局、市經貿局、市規劃建設局參與)。
(二十七)著力抓好工業項目集約用地。加快工業項目向開發區、工業功能區集聚,嚴把建設用地投資強度和容積率“雙控”標準,鼓勵零地技改和標準廠房建設。工業用地全面實行“招、拍、掛”出讓(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市經貿局、市規劃建設局)。
(二十八)完善和落實節約集約用地的政策措施。認真落實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聯合下發的《XX省建設項目用地管理控制指標》和嘉興市《關于進一步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措施。完善工業企業、城市建設以及交通、水利、電力等行業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的政策措施(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牽頭,市發改局、市經貿局、市規劃建設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供電局參與)。
六、積極推進原材料節約
(二十九)加強重點行業原材料消耗管理。實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化工、建材、機械、紡織等重點行業的定額管理。嚴格設計規范、生產規程、施工工藝等技術標準,引導企業調整原材料結構,實行產品生態設計,鼓勵使用再生材料,提高原材料利用率(責任單位:市經貿局、市質監局)。
(三十)節約使用包裝材料。推廣使用可降能、易回收、低成本的包裝材料,改進產品包裝方式,抑制過度包裝。落實生產者的包裝回收義務,推進玻璃、馬口鐵、鋁、紙版、塑料等包裝材料的回收利用(責任單位:市經貿局)。嚴格執行加大散裝水泥推廣力度,到20__年,全市水泥散裝量達200萬噸,散裝率達到80%(責任單位:市發改局)。
(三十一)延長材料使用壽命。鼓勵包裝容器的重復使用,鼓勵使用林業三剩物、次小薪材生產密度板等包裝產品(責任單位:市經貿局、市農經局)。做好木材節約代用工作,減少一次性的木制材料,全面完成農村柴灶改造,減少秸稈直接燃燒量(責任單位:市農經局)。
七、加強資源綜合利用
(三十二)綜合利用工業“三廢”。加強工業固廢的回收利用,推進粉煤灰制磚,加強服裝、箱包、潔具邊角料的集中收集和無害化處理。加強工業廢水的回收利用,推廣造紙、化工、紡織、電鍍、印染的廢液回收利用技術;加強工業廢氣的回收利用,推廣熱電聯產、余熱發電等技術(責任單位:市經貿局牽頭,市科技局、市環保局參與)。
(三十三)回收利用再生資源。建立健全廢舊物資回收利用體系,培育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推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揀。以再生金屬、廢舊輪胎、廢電池、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利用為重點,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推進生活垃圾和污(淤)泥資源化利用,加快實施生活垃圾焚燒熱電工程。規范廢棄物回收與拆解市場,防止廢棄物回收與拆解過程中的污染,到20__年,報廢汽車拆解回收率達到100。加強對廢棄資源回收利用的管理,抓好一批綜合回收利用企業(責任單位:市經貿局牽頭,市發改局、市規劃建設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國稅局、市外經貿局參與)。
(三十四)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和農資節約。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積極發展農村戶用沼氣和豬、鴨養殖場沼氣工程,推廣畜禽廢棄物治理干濕分離和資源化利用,推廣節肥、節藥技術,科學合理使用種子種苗,組織實施“肥藥減量增效工程”。鼓勵和推廣農膜回收利用(責任單位:市農經局、市科技局、市環保局)。
八、加強規劃指導,完善法規和監管
(三十五)編制發展規劃。組織編制我市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規劃,明確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戰略方針、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加緊編制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等重點領域的專項規劃(責任單位:市發改局牽頭,市經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建設局、市農經局、市水利局、市環保局參與)。
(三十六)建立健全資源節約的制度和標準。抓緊研究制定資源節約的相關配套措施,建立健全我市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配套制度。研究制定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生態工業園區、生態農業園區、資源節約等標準,認真實施綠色建筑、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醫院、清潔生產等標準,嚴格廢棄物排放標準,完善重點用水行業用水定額標準和主要耗能(水)行業節能(水)設計規范(責任單位:市發改局牽頭,市經貿局、市財政局、市規劃建設局、市農經局、市水利局、市環保局、市質監局參與)。
(三十七)加強科技支撐體系建設。加大對循環經濟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推廣應用的財政投入力度,加強技術交流和合作,重點研究開發和引進吸收工業廢水高效低費處理技術、農業污染治理與廢棄物的無污染利用技術、清潔生產技術、新型節能節水等先進技術,推廣一批循環經濟技術開發和應用示范工程。抓緊制定循環經濟技術政策,鼓勵和引導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研究和使用先進技術,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產品的推廣應用。加快循環經濟技術咨詢服務平臺建設,大力扶持和發展行業協會、節能技術服務中心、清潔生產中心等中介機構,全面開展信息咨詢、技術推廣、宣傳培訓等活動(責任單位:市科技局牽頭,市經貿局、市財政局、市農經局、市水利局、市環保局參與)。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抓緊培養一批發展循環經濟的專門人才和實用人才(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事局)。
(三十八)加強資源節約監督管理。建立高耗能、高耗水落后工藝、技術和設備強制淘汰制度,禁止生產、進口和銷售達不到最低能效標準的產品(責任單位:市經貿局牽頭,市外經貿局、市質量技監局參與)。嚴格執行建筑節能設計規范,達不到建筑節能設計規范要求的新建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不得施工、驗收備案、銷售和使用(責任單位:市規劃建設局)。開展開工項目節能、節水和環評審查,做好工程項目節能、節水、環評的論證與管理工作,嚴禁新上項目使用低效、高耗的用能用水工藝和設備(責任單位:市經貿局牽頭,市發改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建設局、市環保局參與)。
九、加大扶持力度,加強合作與交流
(三十九)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對全市循環經濟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凡列入市級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可優先申報省重點,并在用電、用地等方面給予優先安排,鼓勵和引導商業銀行、擔保機構對資源節約、循環經濟項目提供優惠貸款、擔保服務(責任單位:市發改局牽頭,市經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供電局、市人民銀行參與)。對符合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建筑節能工程,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退還比例提高10,在建筑工程概算中應包括運用建筑節能技術而增加的費用,對政府投資項目一般按土建投資的10—12的比例計算用于建筑節能投資增加的費用(責任單位:市規劃建設局、市經貿局)。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市財政安排一定數額的循環經濟專項資金,重點用于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一些重大專項工作。調整優化政府專項資金投向,要按一定比例安排重點資源節約項目,對循環經濟重點技改項目優先給予貼息補助,支持循環經濟的發展。加快制定我市節約型產品政府采購清單,政府帶頭使用并扶持若干綠色產品,優先采購節能、節水產品和節約型辦公材料(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用足用好國家、省和嘉興市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抓緊研究制定促進節能節水產品推廣、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鼓勵政策(責任單位:市經貿局、市財政局、市國稅局)。
(四十)健全價格機制。合理確定城市供水價格、行業綜合用水定額、單項用水定額。引導工業、洗車、市政設施及城市綠化等行業使用再生水。合理調整城市污水處理費,開征城市垃圾處置費。推行居民生活用電谷峰分時電價和階梯式計量電價,認真落實高耗能行業差別電價政策。探索建立污水處理按質收費制度、企業生態環境恢復補償機制及消費者付費制度(責任單位:市發改局牽頭,市經貿局、市規劃建設局、市環保局、市供電局參與)。
(四十一)加強區域技術合作與交流。積極開展國際、國內的合作與交流,廣泛引進、吸收國內外先進的資源利用和循環利用技術,不斷增強技術的引進消化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成果的轉化推廣能力(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十、加強組織領導,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
(四十二)加強組織領導。市已成立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領導小組,明確了相關部門的責任和分工。市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意見要求,在近期內提出本部門、本行業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具體目標和措施,按照職責分工,狠抓落實,緊密配合,共同做好這項工作(責任單位:市發改局牽頭,市循環辦各成員單位參與)。
(四十三)嚴格環保執法。繼續推進“811”環境整治行動,采取“治舊”和“控新”雙管齊下的辦法,關停一批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的落后企業,嚴格控制新的污染源,切實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盡快實現環境質量狀況的全面好轉。在健全環境保護法規的基礎上,嚴格執法,嚴肅查處環境違法、違規事件,嚴厲打擊環境犯罪行為(責任單位:市環保局牽頭,市發改局、市經貿局、市監察局、市安監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供電局參與)。
(四十四)建立完善工作考核制度。加強和完善能源、水、土地等重要資源以及節能、節水、節地的統計核算工作,抓緊建立節約型評價指標體系及相關統計制度,逐步將主要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責任單位:市統計局)。建立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考核制度,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生態保護等指標納入政府目標 責任制和干部考核體系(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牽頭,市發改局、市經貿局、市環保局、市統計局參與)。建立獎勵機制,對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以及企業,予以表彰獎勵和宣傳(責任單位:市發改局)。
(四十五)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活動。認真貫徹落實我市《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大力開展能源資源節約活動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機關事業單位能源資源節約工作機制,深入開展“節約資源從我做起”活動,堅持無紙傳輸、壓縮會議、降低油耗、節約用電、惜水節材,推廣應用節能節水技術和產品。抓好政府建筑物節水和采暖、空調、照明系統節能改造。完善部門預算,嚴格控制行政經費支出[責任單位:市機關事務局、市財政局牽頭,市循環辦各成員單位、各鎮(街道)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