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9 16:22: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綠色低碳經濟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世紀化學燃料的過度消耗,引發了全球變暖,這種現象已經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由此產生的能源、生態、水資源以及糧食問題,一方面嚴重地沖擊到各國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隱隱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重大國際問題。如何看待和解決全球變暖現象,進而合理引導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這一問題引發主流社會的高度關注和對現有經濟發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正是在這一國際大背景下,以“低碳經濟”和“綠色產業”為口號的全新發展模式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在沖擊和影響舊的經濟發展模式的同時也孕育著全新的變革和突破。
一、綠色會計
(一)綠色會計的產生及其內涵
1.綠色會計的產生
工業革命以來,現代工業在為人類社會提供豐富物質產品的同時,也使得環境污染的問題日益嚴重。人類社會發展所依賴的物質資源和生態環境,呈現出日漸衰竭的征兆,從而使全球經濟發展的自然物質基礎遭到破壞。為解決這一矛盾,部分西方經濟學家、環境學家、社會學家和生態學家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著手研究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問題。1999年,聯合國討論通過了《環境會計和報告的立場公告》,形成了系統完整的國際環境會計與報告指南。各國政府也紛紛開始研究建立本國的環境會計體系,我國于2001年3月成立了“綠色會計委員會”,2001年6月,經財政部批準,中國會計學會成立了第七個專業委員會――環境會計專業委員會,標志著我國綠色會計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2.綠色會計的內涵
綠色會計,又稱環境會計,是將會計學和自然環境相結合,采用多元化的計量手段和屬性,以有關環境法律、法規為依據,研究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之間的關系,并運用專門的方法,對企業給社會資源環境造成的收益和損失進行確認、計量、報告和分析,以便為決策者提供環境信息的會計理論和方法。綠色會計的基本理論是在修正和批判傳統會計理論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長期以來,傳統會計理論只從人類經濟活動的角度反映和監督企業資本及其運動,按權責發生制、歷史成本和復式記賬這三大會計基本支柱對發生的經濟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從未涉及環境所引發的經濟問題。綠色會計則以人類的全部活動過程和整個生態環境資源為出發點,圍繞著自然資源的耗費如何得到補償的問題,努力對環境管理中各個層次的職責履行情況做出確認、計量和報告,在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會計理論對整個會計要素的界定。
(二)綠色會計的基本理論結構
1.綠色會計的目標
綠色會計目標是在環境會計目的指引下設定的對綠色會計職能作用的要求,是綠色會計目的的具體化。綠色會計目標可分為基本目標和具體目標兩個層次:基本目標是協調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使它們能夠均衡發展;具體目標是向環境利害關系人提供有關企業環境狀況和環境行為方面的信息。
2.綠色會計的基本原則
(1)政策性原則。社會資源環境成本與收益的確認要受到國家政策和法律的約束,所以在進行環境會計核算時要體現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要求。
(2)社會性原則。綠色會計要揭示企業對資源環境的責任,必須要求企業站在社會的角度去考慮企業的業績,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僅要為企業內部服務,而且要有助于宏觀管理和調控。
(3)兼顧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原則。該原則是指綠色會計核算時不僅要考慮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而且要兼顧生態和社會環境效益,要綜合反映和控制企業的經濟效益、資源環境、廢棄物及生態環境,將會計主體置于生態環境之中,將整個社會生產消費和相應的生態循環都反映到會計模式中,綜合計量和揭示企業生產活動給社會生態環境帶來的后果,以規范企業行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強制披露與自愿披露相結合原則。該原則是指在綠色會計核算體系中,政府相關部門或組織應對企業最低限度的環境資源信息披露做出明確的、強制性的規定,同時鼓勵企業自覺向社會公眾和政府相關部門或組織提供盡可能多的環境資源信息。
3.綠色會計的基本假設
(1)可持續發展假設??沙掷m發展假設是指綠色會計核算以會計主體在自然資源不枯竭、生態資源不降級的基礎上,保證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沙掷m發展中蘊含了大量生態環境的內容,要求經濟與環境必須協調發展。盡管綠色會計中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但核算和監督的程序和方法都應當立足于可持續發展??沙掷m發展是綠色會計建立的基本前提,是構造綠色會計理論和方法體系的根本條件。
(2)環境價值假設。按照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只有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才具有價值。環境資源只有使用價值,沒有交換形成的價值和價格,不屬于傳統會計核算范圍,但要進行綠色會計核算首先必須承認環境資源是有價值的,它雖不適用于勞動價值理論,卻適用于邊際價值理論。
(3)多重計量假設。由于環境因素的復雜性和綠色效益的模糊性,若僅以貨幣為計量單位,就不能客觀地反映會計主體的環境狀況和綠色效益,因此綠色會計在計量上應是多重的。應以貨幣計量為主,輔之以實物、百分數或指數等,有時候甚至可以用圖表和文字附注加以說明,應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精確性與模糊性相兼容的計量方法。
4.綠色會計要素
(1)環境資產。環境資產是指特定的個體從已經發生的事項取得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可能帶來未來效用的環境資源。環境資產的界定須符合資產的兩個基本條件:第一,此項資產可以在將來給企業帶來收益;第二,資產的所有權必須屬于本企業,另外還須具備一個特殊的條件,即此項資產須是自然資源,如海洋、土地、石油、森林、煤、天然氣或者它們的使用權,或者是生態資源,如水土保持、環境美化等。
(2)環境負債。企業由于過去或者現在的環境污染等問題,而導致的尚未支付需要在將來支付的債務即是企業的環境負債,另外,還有一個或有環境負債的問題,或有環境負債或潛在的環境負債是指過去和現在的環境行為,按現行的行為規范無需企業承擔任何責任,然而未來可能會為之承擔的責任。
(3)環境費用。環境費用是指一個經濟主體在其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與環境保護等有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4)環境收入。環境收入是指一個經濟主體在一定的時期內,利用環境資產獲得的或者即將獲得的,能夠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5)環境效益。環境效益計價是指以貨幣計量實現的效用價值。由于直接環境效益和間接環境效益形成的過程不同,其計價方法也不同,一般情況下,直接環境效益滲透著人類勞動,其效益可按勞動量的貨幣表現計量;間接環境效益通常沒有人類勞動的直接參與,其效益的確定帶有很大主觀性,可按模糊數學的計量屬性和包含效用的貨幣表現計量。
5.綠色會計的計量
綠色會計的計量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以貨幣為計量單位的實際成本法、機會成本法、人力資本法、重置成本法、防護費用法、邊際成本法、影子價格法、替代性市場法和生產率變動法等;二是以非貨幣為計量單位的有指標體系法、圖表法、文字敘述法等。具體使用哪一種計量方法,應視企業具體的事項和涉及的會計要素而定。
6.綠色會計的信息披露
綠色會計披露的信息是為了向有關各方提供準確有效的綠色信息,以滿足決策者分析、決策的需要?,F有的會計報表只披露能用貨幣計量的會計事項,主要提供的是經濟效益指標,而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指標均未披露。鑒于綠色會計信息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重大影響,而單獨編制綠色會計報告難度較大,有必要在日常核算的基礎上,通過在會計報表中或在會計報表附注中加以說明的辦法披露有關綠色會計信息,應在財務狀況說明書中列明企業對環境損害情況及其治理措施等,必要時應針對特定的信息使用者,編制特定的環境信息報告。
二、低碳經濟
(一)低碳經濟的產生
“低碳經濟”一詞始于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在該白皮書中,英國充分意識到了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的威脅,作為島國的英國資源并不豐富,對能源供應正從自給自足走向依靠進口。因此英國率先提出低碳經濟以減少對資源的消耗,應對未來發展。2006年,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發表了《斯特恩報告》,呼吁全球每年用GDP1%的綠色投入來回避未來每年GDP5%-20%的損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2007年7月,美國參議院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表明美國未來將力圖走低碳型的發展道路。2007年12月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印尼巴厘島舉行,在本次大會中制訂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巴厘島路線圖”,該“路線圖”要求發達國家在202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減排25%-40%。
(二)低碳經濟的內涵
“低碳經濟”,目前國際學術界對此概念尚未統一。從廣義上講,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從狹義上講,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效率的利用問題和結構問題,它的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能源制度創新和發展觀念的根本轉變。因此,我們既可以將“低碳經濟”視為以減少碳排放為主要目標,通過發展低碳技術、低碳產品來建構新型低碳市場、貿易規則與財稅體系的一種國家政策,也可以將“低碳經濟”視為一類涵蓋各類國民活動,通過建立經濟高效、能源節約、低碳排放的生產、消費方式,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形成整個國家的全新消費活動的國家活動。
(三)發展低碳經濟的路徑
低碳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它是解決發展經濟與減少污染、維護生態平衡的根本。未來世界經濟的競爭必將是低碳經濟的競爭,低碳經濟必將成為世界各國經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因此,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積極探索大幅度減少碳排放的有效方法,對發展低碳經濟的路徑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英、德兩國都將發展低碳發電技術作為發展低碳經濟的切入點,認為煤炭在經濟發展的一定時期內仍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必須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日本投資化石能源減排技術裝備作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切入點,如開發燃煤電廠煙氣脫硫技術,建立煙氣脫硫環保產業。美國政府則把開發創新型污染控制技術、先進燃燒系統及碳收集封存技術的研制開發作為低碳排放的切入點。
我國要發展低碳經濟,必須走中國特色的低碳發展道路,探索和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低碳經濟模式,結合我國學者的研究,歸納如下:
第一,建立和完善低碳經濟立法體系,加速碳減的實施。通過立法把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節能減排、清潔生產、低碳消費變成自覺行為,建立發展低碳經濟的基本管理制度,把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上升為基本制度予以規范,強化執法監督,確保低碳經濟各項規定的貫徹執行。
第二,加大低碳經濟理念宣傳,強化民眾責任意識。通過宣傳可以使民眾樹立與低碳消費相協調的正確價值觀與消費觀,感受綠色消費的好處,倡導綠色產品,減少化學物質在生產上的使用,鼓勵使用節能環保的家用電器,出行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倡導低碳消費方式,減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
第三,國家財政扶持低碳技術研發和節能產品的生產。利用低碳技術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轉化技術研究,鼓勵生產、使用清潔節能產品,提高社會碳減的技術含量。
第四,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現有能源結構,對原有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企業實行關、停、并、轉等措施?,F階段我國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是當前的經濟建設也絕不容許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因此,對那些排放不達標、污染嚴重的企業堅決予以關閉和停產;對于低碳技術不高、污染不是太嚴重的企業可以被低碳技術較高的企業并購,實現資源的整合。
三、綠色會計與低碳經濟的關系
(一)綠色會計是實施低碳經濟的必然選擇
1.綠色會計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要求
傳統的會計理論未將個體的生產經營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納入成本計算,長期如此,勢必阻礙企業自身及整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只有重視環境因素,實行綠色會計,才能將個體的生產經營活動對自然及社會的影響做出科學的判斷。
2.綠色會計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必備條件
目前,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選擇,發展低碳經濟,必定需要健全完善低碳會計制度,以此為制度基礎保障低碳經濟的發展。綠色會計是實施低碳經濟的必要條件。
3.綠色會計是衡量低碳經濟發展的手段
隨著各國對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認識逐漸深入,人們發現傳統的GDP由于沒有考慮經濟過快發展而導致的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等問題而不再實用,進而引入了“綠色GDP”的概念?!熬G色GDP”從傳統GDP中扣除不是真實財富積累的“虛假”部分,剩余的才是科學的、真實的“可衡量GDP”。而綠色會計恰恰是通過自然資源耗費、環境成本和費用的確認、計量、記錄來分析環境質量效益,從而有助于“綠色GDP”的計算,進而可以更好衡量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程度。
(二)低碳經濟實施中的綠色會計發展對策
1.設立專門的權威機構,確定綠色會計準則
為迎接21世紀世界經濟運行低碳化發展格局的深刻變化,順利實施發展低碳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國家戰略,我國應立即著手實施綠色會計的各項準備工作,當務之急是成立專門的權威事業機構,盡快制定綠色會計準則,推廣開展試點工作。建議由財政部牽頭,中國會計學會、中國總會計師協會負責,籌建中國綠色會計發展改革領導小組,組織法律專家、經濟學家、環保及會計實務工作者密切配合,加快綠色會計理論研究及付諸實施的進程。
2.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呼吁社會各界廣泛參與
綠色會計不是一個單純的會計問題,而是一個復雜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既不能以片面犧牲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效益,也不能為了片面保護環境而忽略經濟發展,所以在實際工作中要把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有機地聯系起來,力求做到兩者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即發展低碳經濟,而綠色會計正可以做到這一點。這些都要向全社會進行廣泛的宣傳,以加強全國人民努力發展低碳經濟的思想意識教育,使綠色會計盡快被公眾、企業和市場所接受。
3.建立綠色稅收機制
從世界經濟學界著手研究綠色環保經濟問題開始,國家稅收在一定程度上也賦予了新的職責。為了從根本上使自然資源、環境得到長遠的保護,增加民眾環保意識,建立綠色生態稅收制度是我國當前綠色會計實施的基礎。
4.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嚴格執行獎懲措施
努力完善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加大對破壞環境的懲罰執行力度,破除阻礙企業使用綠色會計的短期利益驅動機制。
綜上所述可知,發展低碳經濟與綠色會計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手段和實現途徑,前者是后者的存在前提和理論基礎,它的實現必然進一步推動后者的研究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俊吉.低碳時代綠色會計新探[J].經營管理者,2010(11).
[2]金瑩.基于低碳背景下的綠色會計新探[J].財會研究,2010(23).
[3]黃瑞麗.低碳經濟下的綠色會計模式構建初探[J].財會天地,2011(7).
[4]陳留平,張珊珊.低碳經濟背景下綠色會計的思考[J].商業會計,2011(1).
[5]王清武.論環境會計理論體系[J].科技創業,2011(1).
[6]路國蓮.綠色會計理論與制度建構[J].西部財會,2009(9).
[7]楊妍,宋子義.關于綠色會計體系的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
[8]鐘衛稼.關于環境會計與低碳經濟發展的思考[J].財會通訊,2011(8).
[9]李宗才.我國低碳經濟研究述評[J].學術界,2010(6).
[10]劉佳,龔唯平.低碳經濟內涵及發展途徑:一個述評[J].經濟研究,2011(4).
關鍵詞: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發展戰略
近些年來,自然災害頻發、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日益嚴重,給全世界國家與人民的正常發展與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究其根本,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人類自身。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為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擺脫貧困落后的局面,不惜以犧牲環境資源為代價,刻意的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多年以后,環境問題成為阻礙我國經濟發展的首要因素。為了實現經濟與自然環境兩者的協調發展,我國提出了綠色經濟發展戰略。綠色經濟戰略的正常開展可以在不破壞環境與自然的基礎上實行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偉大工程。低碳經濟作為綠色發展戰略實現過程中的的重要舉措,對于降低生產成本、保護環境良好具有重要作用。為了盡早的實現我國提出的綠色經濟發展戰略,我們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從根本上革除傳統的、落后的經濟行為,樹立先進的、綠色的經濟行為與理念。
一、低碳經濟簡述
簡單來說,低碳經濟就是以傳統經濟發展行為的為基礎,將經濟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作為最終目標的新型、高效經濟模式。低碳經濟要求我們在實際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以綠色發展為基本理念,充分徹底的利用各種能源,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低碳經濟的內涵主要包括了低消耗、低污染、低浪費,三個方面共同對綠色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發揮作用。低碳經濟側重能源使用技術的創新與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力求在實現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不破壞或最小程度的損害自然環境??傮w來說,低碳經濟是當今中國經濟實現平穩發展的必要舉措,是實現國家長足發展與人民子孫萬代長久繁衍生息的基本保障策略。
二、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意義
低碳經濟作為綠色發展戰略實現過程中的的重要舉措,對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改善氣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低碳環境可以改善氣候
氣候的惡化主要是由于環境污染引發的。我們在改革開放初期,為了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大自然過度開采、隨意排放工業廢氣,對環境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害。我們開展低碳經濟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減少資源的開采與使用,減少工業廢氣對于水資源、大氣資源的污染,切實有效的改善氣候條件。
(二)低碳經濟可以節約資源
低碳經濟的三個目標就是實現資源的低消耗與低浪費,充分使用各種有效資源。綠色經濟戰略的低碳經濟發展要求我們在資源過度開采與使用的嚴峻條件下,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為子孫后代留下更多的寶貴資源。我國的各項資源儲備都是有限的,低碳經濟發展戰略是一項利國利民,造福子孫后代的長久性戰略。
(三)低碳經濟造福子孫
通過上述的內容我們已經簡述了低碳經濟在改善環境、節約資源方面的突出作用,而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為子孫后代提供更加利于發展生存的環境,實現中華民族的長久繁衍。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不能相互隔離,唯有通過綠色發展戰略才能實現兩者的完美統一,實現中國社會的長久發展。
三、綠色經濟視域下的低碳經濟發展策略
綠色經濟視域下的低碳經濟發展需要全社會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來實現,不僅需要國家政府政策上的支持,還需要社會普通民眾的積極參與。從身邊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共同實現低碳經濟戰略的良好發展。
(一)大力宣傳,使低碳觀念深入人心
低碳經濟戰略的良好發展不僅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還需要全社會普通民眾的共同努力。我們可以借助廣播、報紙、網絡等多種媒體形式大力宣傳低碳發展觀念,使低碳發展觀念深入人心。通過大力宣傳充分調動社會普通民眾的低碳環保觀念,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共同實現綠色經濟戰略的正常開展。我們宣講的內容應包括低碳發展的正面宣傳,同時也應包括環境污染、氣候惡化、資源枯竭的反面宣傳警戒。大力宣傳低碳觀念對于綠色經濟戰略的實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國家大力支持與調控
綠色經濟視域下的低碳經濟發展需要國家政策上的的支持與宏觀的具體調控。國家要制定詳細的產業扶持政策與戰略調整戰略,切實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我國可以逐步減少石油、煤炭、木材的使用,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等新型清潔能源,逐漸降低高污染能源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占據的比重。國家政府部門要給與政策和物質上的支持,政策上的支持是基礎,物質上的支持是關鍵。除此之外,國家還要在低碳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給與必要的調整與控制。調整與控制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因發展綠色經濟戰略而造成國民經濟的大幅度降低,我們時刻注意保持國民經濟在一個穩定的水平,既不要發展過快也不要發展過慢。
(三)調整產業結構,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變
我國正處在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的重要階段,鋼鐵、煤炭、建材等產業還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對于國民經濟的整體提升至關重要。但事實情況下,鋼鐵、煤炭、建材等產業均是高碳行業,這與我們發展低碳經濟是背道而馳的。我國的經濟學家曾經指出,要想真正的發展低碳經濟就要放棄鋼鐵、煤炭這些高碳產業。但這卻是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沖突的,國內、國外對的市場對于這些高碳產業需求很大,對提升國民經濟總體水平具有很大推動作用。長久以來,高碳產業聚居地已經發展形成十分健全的城市結構與模式,低碳產業難以適應與發展。為了綠色經濟發展戰略的正常開展,我國要對這些高碳行業進行必要的產業調整,逐步的由高碳行業主導地位轉變為低碳行業主導地位。綠色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關鍵就是要摒棄傳統的高碳行業,進行產業調整,大力發展低碳經濟。
(四)大力發展低碳城市
高碳產業聚居地已經發展形成十分健全的城市結構與模式,低碳產業難以適應與發展。因此,我們要大力發展適合低碳產業生存與發展的中心城市。城市的設計與建造要體現出低碳環保的理念,在城市范圍內大力運用太陽能、風能等新型清潔能源。除此之外,我們在進行城市功能布局構建時,要充分考慮低碳行業的布局與利用,力求構建一個能最大程度發展低碳經濟的城市功能布局。
(五)大力發展低碳交通與建筑
要充分發展低碳交通與建筑。在建筑物的施工過程中要充分體現低碳理念,建筑物的外界冷暖隔離材料要符合節能、環保、低碳的要求。在房屋的內部建筑方面要注意采光與自然通風,減少空調、浴霸等高耗能電器的使用頻率。除此之外,在家庭環境中,大力推廣節能電器設備的使用范圍。例如,節能燈代替白織燈泡、電風扇代替空調等。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全社會普通民眾的共同努力,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另外,我們還要對交通方面進行低碳化處理。處理的范圍包括了汽車尾氣的處理、交通路線的改造、交通工具的管理等幾個方面。對汽車排放出的尾氣進行污染處理后再排放到空氣中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空氣污染。提倡步行、自行車或乘坐公交車,減少私家車的使用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環境污染,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四、結語
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的是環境的不斷惡化與自然的不斷衰竭,綠色經濟戰略下的低碳經濟發展可以實現環境與經濟的協調與統一,實現我國經濟的長久平穩發展。綠色經濟戰略的正常開展可以在不破壞環境與自然的基礎上實行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偉大工程。
參考文獻:
[1]馬靜.科學發展觀視域下的低碳經濟研究[J].綠色科技,2011(04).
[2]劉思華,方時姣.綠色發展與綠色崛起的兩大引擎――論生態文明創新經濟的兩個基本形態[J].經濟縱橫,2012(07).
[3]秦海英.促進循環經濟科學發展的若干思考[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11(03).
一、低碳經濟視角下的酒店綠色營銷
所謂低碳經濟強調的是一種用節約應用能源、改進產業轉型模式、應用新型產業技術、以及建樹先進指導理念等去實現經濟發展與能源能耗的協調發展。處于低碳經濟模式下,各個產業組織機構要盡一切合理、高效的應用辦法或者實踐手段、措施等去實現能源能耗的最低化,從而才能科學、合理地降低產業項目開發或投資的運營成本,達到產業經濟發展與各項物資、能源使用的制衡點,并長此以往下去實現推動產業經濟發展,而這種模式下的產業經濟發展就可謂是低碳經濟發展。
而綠色營銷的觀念提出正是建立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強調的是綠色消費與綠色服務的消費潮流。而從環保、節能、綠色等理念出發,它強調的是反對污染、合理并充分利用各項資源,以及立足實際地去考慮應用戰略等,這樣才能使項目或者產品的研發以及整個研制過程實現一種綠色經營模式,將各項資源的使用達到最大化,做到資源使用的不鋪張與不浪費,以此來滿足綠色消費需要、綠色服務要求、綠色消費需求等,最終實現酒店企業組織機構的長足營銷目標。
綠色營銷作為當下低碳經濟背景下的一種新型營銷理念,固然有著它的重要意義和現實價值。由于它的核心理念強調的是可持續經濟發展與經濟適用原則,進而能夠代表酒店企業的發展運營方向,以及產業未來發展的前景等。此外,在綠色營銷運營模式下,酒店營銷與服務的對象強調的都是為消費者本身而著想,更加關愛社會與社會各階層,以創造良好的消費者效應和企業品牌作為主要目標,因此其更利于酒店產業實現經濟發展的持續性、長足性以及健康性。由此,簡單總結低碳經濟下的酒店綠色營銷是:以規劃、經營、建設為主,堅持以節約能源物資、加強環境建設、提倡安全健康為輔的一種經營理念或營銷方式。同時,在立足酒店本身角度去考慮,在動員各項技術管理手段時,能夠最大化保全酒店經濟效益的同時,為人們的飲食安全、客房服務以及其他服務消費等帶來了充足保障,是酒店產業實現長足發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種營銷應用理念及手段。
二、我國酒店產業樹立綠色營銷理念的迫切性
目前,國內酒店產業下的各酒店組織機構發展實施綠色營銷或者應用綠色營銷運作模式還處于一種初期、起步階段,所以未能全方位、多層次地進行周全考慮,更有不少酒店不能自覺、主動、積極參與進來,進而使經營發展并不順暢。同時,加上國內中西部地區的產業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一些技術管理手段等也跟不上時展節奏,所以在大量鋪張、浪費資源的情況下,對節能、環保、綠色服務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導致酒店消費者消費、酒店自身服務等都并不樂觀,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傮w而言,導致這種情況發生以及產生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體現在:
(一)內動力不足
內動力不足其實很好理解,主要強調的是社會公眾或者社會各階層下的人們對綠色消費意識的理解層次不同,進而導致綠色消費意識建樹水準都有著一定差異。主要來講,首先是廣大社會階層或者社會公眾缺乏一種環保意識,這種環保意識不單單是節約能源、不浪費物資等那么簡單,而是在自身行為約束上并不能時刻做到保持警醒,認識到環保節約的重要意義,進而有損的不光是環境建設方面,同時也是社會公眾的自身健康問題。其次,強調的是酒店,不少酒店組織機構未能抓住其產業市場下的綠色服務需求以及重要機遇,往往特別重視短期經營效益的變現,而不顧酒店長遠發展考慮,在眼前利益與企業文化、品牌知名度等無形資產上更加看重眼前的成本利益變現,經營目光缺乏遠瞻性,故而導致綠色技術的應用、一系列綠色產品的開發僅能成為一種擺設,而沒有實際經營、管理成果。
(二)外在力不強
如今,國內資源使用及環境建設、保護等的法規框架已經初具體系,但由于涉及到的一些細節方面未能準確明確,以及方法缺少可操作性、執法不力等,都進一步約束了酒店綠色營銷的法制進步。也就是說,雖然國內有關法制條款已經明確了酒店污染物排放、廢棄物品處理等相關的約束規定,但法制涉足范圍卻是比較有限,一些執法工作在實際執行起來還缺少強制力。此外,從社會公眾輿論角度看,有關外部約束影響力度還是不夠,未能形成良好的外部輿論環境。因此,酒店實施綠色營銷的外部壓力不可謂不大,在特定實施階段必然會導致開展工作相對滯后。
(三)酒店自身問題
我國酒店產業在實際經營階段的管理模式相對粗放,當然這是對于絕大多數酒店產業而言,而像國內大型酒店集團產業而言,其管理水準與中小酒店企業不可同日而語,必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對于多數的中小酒店企業而言,要嚴格做到資源的不浪費、廢棄食物等物資的合理處理,以及餐具洗滌制品的科學治理等,以保證人類的飲食健康問題以及自然資源開發的合理利用。特別是對如今大手大腳浪費物資、資源這種行為而言,更是要加以制止,明確各種細則、條款等,以降低酒店營銷的成本費用,創造產業價值最大化變現。
三、提倡低碳經濟理念,倡導酒店綠色營銷的合理建議探討
(一)加強酒店內需建設
1.制定長足戰略規劃。就當前趨勢來看,不少酒店提倡的綠色營銷口號多半是一種噱頭或宣傳方式,往往表面功夫非常足,但實踐行為執行成果確實不力。其中的一點主要原因表現在:酒店企業并未能結合自身企業的管理機制和組織管理框架做出戰略調整,綠色營銷僅停留在表面,難以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上加以創新、改進或者逐步滲透,故而難以有效實施綠色營銷。此外,酒店實施綠色營銷強調的是長期、穩健的實踐過程,需要在人力方面付出大量精力加強其執行、組織管理成效,同時要付出大量財力在綠色產品、代表型綠色產品等方面加強投資,以此才能體現出后期收益成果。所以,基于目前酒店綠色營銷的發展前景及市場下的巨大潛力而言,對營銷發展戰略的規劃以及立足實際地對酒店自身組織結構的戰略調整非常重要。
2.創建綠色企業文化。酒店企業有效地組織管理環境的建立才能為酒店企業實施綠色營銷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對于酒店全體上下員工而言,上到負責人、領導階層,下到基層清理、服務人員等,都必須在提高服務意識及觀念的同時,認清綠色營銷的時代意義與重要價值,同管理制度加以結合并應用開來,以此才能明確每個參與進綠色營銷的全體員工的主要工作任務及職責所在,最終達到管理、組織目標,使企業文化得以建樹。
3.實施綠色組織活動,獲得顧客的理解與支持。在向顧客宣傳和展示綠色消費的同時,注重酒店社會責任的履行和宣傳;注意傳達酒店參與社區和社會環保建設、節能降耗管理與技術創新等信息;注重采用促使酒店與社會、顧客互惠互利的舉措,如進行環境綠化、推廣無煙區等,達成與賓客的共鳴。
4.研發綠色產品。綠色產品及相關項目的研發需要考慮酒店產業的實際經營狀況以及發展規模如何。由于每個酒店企業的戰略目標、自身市場競爭力以及市場綠色服務需求或是消費需求等的理解均有不同,所以對綠色產品的研發能力與水準等都有著一定差距。但不論怎樣,對酒店而言,應當注重在客房服務、綠色餐飲消費以及其他消費服務等方面加以改進,并確立出綠色服務的綠色營銷方式,在實踐中逐步完善,以此才能保證綠色產品符合大眾需求。首先,在綠色客房方面,要講究客房裝飾材料綠色、環保、無害;其次,客房內的應用物品要能夠維持人們健康,避免有害物品使用;再者,盡量避免一次性產品的過度使用,維持客房綠色、環保、節能的服務環境等。此外,在綠色餐飲方面,要講究安全無害、無毒害食品添加劑、安全新鮮、保質保量的食品或食材供應,以滿足食物質量管理體系綠色標準要求;同時,在綠色食品輸運、儲備以及包裝等過程中,也要講究美觀的同時,保障人們飲食營養搭配、飲食健康等。最后,在綠色服務方面,不僅要推出酒店的主打綠色菜肴,幫助客戶選擇合適的菜肴、酒水、飲品等,同時要提供周到的服務,在客人離開時主動提出“打包”服務等,使食材或者菜肴避免浪費等。
(二)制定合理價格
對于酒店服務流程涉及到的經濟價格定位,在考慮到綠色營銷方式時,必須要立足實際,周全考慮到“環境的有償使用”“資源合理使用”以及“污染與浪費的預付費”等相關問題,以保證酒店實施綠色營銷的“環境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圍內。同時,還能讓對綠色環境造成損害的不少顧客“自覺買單”,長此以往,可樹立良好綠色營銷實施環境,促進客人與酒店間的和諧往來。
(二)政府加強引導,酒店積極參與
政府相關部門應大力提倡和支持酒店綠色營銷行為,酒店作為企業法人應同時促進和配合政府部門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法律、法規保證體系。倡導低碳酒店,推進酒店業發展方式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又是一個需要政府、企業和公民共同行動的領域。近年來,我國政府相繼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為綠色酒店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其目的是為了加強排污許可證、經營許可證、污染物治理和排放登記、排放收費與罰款、環境標志認證等制度的執法力度,將酒店的清潔生產納入法制化軌道。
四、結語
現代酒店產業的持續化發展運營,必須要立足實際,考慮到時代、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逐步將組織管理結構、營銷管理方式等加以改進或者完善,以此才能不斷超越自我,在效益上與管理水準上提高層次。因此,倡導綠色營銷對酒店產業而言,它所具備的時代意義與導向作用非常重大,需要酒店企業高度重視與認真對待。
【參考文獻】
[1]梁海聰.酒店未來之路——低碳酒店的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0(22).
[2]呂盛華.給家電企業低碳營銷的三點參鑒[J].廣告人,2010(08).
[3]高南林.低碳經濟環境下的綠色營銷策略[J].經濟師,2010(09).
[4]朱元雙.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低碳營銷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0(15).
[5]劉道精.綠色營銷:低碳經濟時代營銷方式的必然選擇[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03) .
[6]趙楊.低碳營銷——低碳經濟時代下的企業營銷新模式[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07).
【關鍵詞】低碳經濟;綠色會計;意義;阻礙因素;對策
1.低碳經濟的內涵
低碳經濟是通過更少的自然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創造實現更高的生活標準和更好的生活質量的途徑和機會,并為發展、應用和輸出先進技術創造新的商機和更多的就業機會。從內涵看,低碳經濟兼顧了“低碳”和“經濟”,低碳經濟是人類社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模式。低碳,意味著經濟發展必須最大限度地減少或停止對碳基燃料的依賴,實現能源利用轉型和經濟轉型;經濟,意味著要在能源利用轉型的基礎上和過程中繼續保持經濟增長的穩定和可持續性,這種理念不能排斥發展和產出最大化,也不排斥長期經濟增長。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人們的共識,是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所帶來嚴峻挑戰的必然選擇。
2.綠色會計的含義及其與低碳經濟的關系
綠色會計(Green Accounting),亦稱環境會計(Environmental Accounting),它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有關環境法律、法規為依據,研究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之間的關系,并運用專門方法,對企業給社會資源環境造成的收益和損失進行確認、計量揭示、分析,以便為決策者提供環境信息的會計理論和方法,是環境科學與會計和實物交叉滲透而形成的一門全新的應用科學。
在當前“保增長、調結構、促發展”的戰略下,中國必須積極實施節能減排、發展可再生能源、發展循環經濟,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構建生態文明社會。在實施低碳經濟的背景下,通過實施綠色會計,能夠把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環境資源利用不合理而造成的諸多問題通過事前、事中控制而降低其限度,更好地增進企業自身的效益,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通過實施綠色會計可以充分考慮社會生態環境的成本,準確核算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綠色會計與發展低碳經濟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為依存的,只有結合低碳經濟,重新審視綠色會計的體系和內容,才有可能適應經濟的發展。
3.低碳經濟下推行綠色會計的意義
3.1 順應了我國環境現狀提出的要求
當前,價值規律對有關社會生態平衡、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問題“無能為力”,因此加劇了我國資源的枯竭與環境的惡化,從根本上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會計則把維護生態平衡,優化生態環境等問題當作反映和控制的對象,引導和監督企業通過一定的社會經濟活動去保護資源,維護生態環境。
3.2 便于政府部門了解企業環保方面的貢獻
充分披露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會計信息,有利于環保部門對環境總體情況的掌握,有利于政府相關部門制定低碳化發展規劃、探索低碳化模式、落實低碳化發展措施的責任,把低碳化發展的指標納入對企業的考核體系,從而對企業的社會貢獻作出公正的評價與決策。
3.3 幫助社會公眾、債權人了解企業環境情況和環保形象
社會公眾逐漸摒棄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奢侈的消費觀念,積極響應低碳消費,不斷增強構建低碳化社會的社會責任,促使企業走新型工業化和低碳化發展的道路。因此,社會公眾只有了解了企業與環境有關的信息,才能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債權人也只有了解了這方面的信息,才能真正把握企業的償債能力。
3.4 幫助企業管理者制定顧及環境和社會的決策
首先,企業必須努力適應不斷上漲的能源、交通、廢物處理和原材料價格對其生產成本的影響。其次,企業必須理解并遵守日益嚴格的環境法規和減排政策。企業作為社會的一員,是主要排放者,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必須面對來自投資人、雇員和消費者關注氣候變化的環境影響和經濟影響給企業帶來的壓力。當然,低碳也帶來了機會和新的市場,而提高效率所需要的技術進步將使企業可以在減排的同時提高效率、增加盈利。
3.5 有利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一方面,大量外資涌入中國,要求我們盡快建立綠色會計方面的準則。由于許多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問題,因而許多發達國家的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不斷把那些污染嚴重和破壞掠奪自然資源的生產項目搬到發展中國家。另一方面,我國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到國外投資,我們應該培養我們的企業適應對外披露綠色會計信息的需求,從而使其適應某些投資所在國的要求。這些都迫切要求像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高度重視實施綠色會計,以便在國際貿易中維護自身權益,贏得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4.低碳經濟下推行綠色會計的阻礙因素
4.1 缺乏對綠色成本的認知
在對待環境成本時,很多企業單純的只是對企業的排污費以及其他防止環境污染開支費用簡單核算。一般只在年終報表進行簡單的披露,還有些企業甚至沒有將環境成本單獨立項。其環境成本核算只是被動的進行計量。
4.2 綠色會計的理論體系相對不完善
由于綠色會計核算對象的復雜性,目前綠色會計還未形成統一、完善的理論體系,在確認、計量及環境成本的核算上多數處于空白階段。目前我國企業對環境支出的核算主要是在環境費用的處理上。大部分企業為了簡便快速計算出成本,在發生與環境有關的支出時直接計入管理費用,或在金額較大時作為待攤費用處理。這樣的處理模糊了成本發生的動因,對企業挖掘潛力,降低成本很不利,是無法適應可持續發展需要的。目前規范會計行為的《會計法》和會計制度中并沒有與環境相關的核算、監督、披露及處罰等相關綠色會計內容,也沒有對綠色會計信息實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雖然一些企業已經意識到了綠色會計的重要性,也有披露綠色會計信息的動機,但由于綠色會計研究還停留在學者們的書齋里,還未形成可操作性的會計準則及會計制度,還不能滿足實務工作的計量要求。
4.3 理論與實際不符,實際情況達不到理論的完美化
目前依然有很多企業的環境責任理念尚未真正形成,環境報告信息披露嚴重不足,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對于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相關事項才予以考慮,另外在實際的會計核算中,環境監測費用不一定計入環境成本中。資源的破壞程度和類型的確定困難,可利用的技術及恢復標準的不確定性因素,使得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降級成本難以量化。
4.4 缺乏綠色會計專業人才儲備
綠色會計是由會計學、環境學、生態經濟學、可持續發展學等多門科學交叉滲透而成的邊緣應用學科,它要求運用者不僅要具備綠色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還要具備與環境相關的交叉學科的知識。然而由于我國對綠色會計的研究主要是專業學者進行的,目前與綠色會計相關的專業及其培訓較少,懂得綠色會計的人才并不多,大多數現有的素質只是具備普通的會計知識。導致企業中懂得綠色會計的人才并不多,這成為我國企業中實行綠色會計的障礙。
4.5 審計機構缺少對企業環境報告的跟蹤審計
企業環境問題對財務核算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確認和計量時就要求審計人員有更高的專業判斷能力和更多的經驗。目前在風險防范上還沒有全面深入開展綠色審計,以及在尚未制定相應的綠色會計準則的前提下,環境問題可能導致嚴重的財務后果,同時也孕育較大的審計風險。
5.完善綠色會計發展的對策
5.1 深化研究綠色會計理論體系
將綠色會計的相關內容列入會計法中,以法律、法規形式確定綠色會計的地位和作用,使綠色會計有法可依,使綠色會計的計量、核算以及信息的披露有統一標準。將企業環境核算和披露列入會計工作最高層級規范的會計法中,是將綠色會計理論付諸實踐的最強有力手段。同時,為了保證綠色會計能夠在實踐中真正得以實行,可由財政部牽頭,吸納環保、稅收等各方力量共同修訂企業會計準則,將涉及環境的內容列入會計準則的會計要素中,使之成為必須披露的內容。會計制度也應逐步對企業綠色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披露做出具體規定,統一規范環境會計核算內容及報告形式,使綠色會計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會計人員掌握。
5.2 做好綠色會計的配套工作
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盡快組織力量,修改《審計準則》,增加綠色審計的有關內容,參照國際標準化組織對環境管理規定(ISO14000)的要求盡快制定統一的中國環境審計指南草案,強制規定對企業必須經過有環境審計資格的注冊會計師審計,并出具有環境成本報告的綠色審計報告才能有效,實現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的再監督。注冊會計師隊伍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將環境保護審計融入到常規的企業財務審計之中。各級審計機構應當加強與社會上所有負有環境保護責任的相關機構的通力合作,為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創造條件。同時企業內部審計部門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依法對企業的綠色管理及其有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情況進行審查,即進行綠色內部審計。審計內容可以包括核實企業排污數據、調查企業環保資金投入和使用情況,調查企業單位產值污染物排放情況等。
建議在現有的稅收制度基礎上建立綠色生態稅收制度,單獨設立環境稅,針對那些對環境有損害的氣體征收排放稅。同時也要采取優惠政策,允許清潔能源企業、污染治理企業、環境公用事業以及環保示范工程項目加速投資折舊,對實施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制度的企業實行優惠鼓勵的減免稅收政策。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發放貸款時,將單位的環境保護會計記錄及其審計結果作為必要的審核程序,加強金融控制。
5.3 構建綠色經營系統
企業如果要對環境成本進行科學的核算,就應該以建立綠色經營系統為基礎,綠色經營系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
5.3.1 營造綠色企業文化
綠色企業文化是企業及其員工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實踐中所凝結起來的一種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密切關注的文化氛圍、企業精神、經營理念,為全體職工所認同和遵循。綠色企業文化是綠色管理的精神核心,是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建立綠色企業文化時,不斷向員工宣傳綠色理念、綠色價值觀,鼓勵員工的環保行為,加大綠色投入,讓企業的領導及普通員工都以積極的心態自覺參與綠色環保管理工作。
5.3.2 綠色融資
利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戰略去吸引投資者的注意,有效籌集企業發展所需資金。
5.3.3 設置專門的環境管理機構
建議在企業內部設立環境咨詢委員會,設立社會環境部,在各工作部門設立環境管理小組,全面貫徹落實環境管理工作。
5.3.4 積極參與“企業綠色合作”,將“綠色”推向最廣,實行企業“清潔生產”與“零排放”理念
綠色管理不能僅僅局限于企業層面,還應積極參與合作,將企業產品產生的煤渣等廢棄物作為另一企業產品生產的原料再加以利用,形成企業產品間彼此相互依靠、互為上下游的工業生態鏈,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促進企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5.3.5 加強綠色會計相關信息的披露
企業綠色會計的信息對政府、投資者、債權人和社會大眾等行為的決策有很大的影響,但目前而言,國際上尚沒有統一的會計信息披露模式。建議在會計報表附注中增加環境會計信息,可以考慮采用表格、文字、圖形等多種方法設置相對獨立的環境信息報告段落作專門的報告。在編制初期,為簡便和易于操作,可以先以文字、圖形等定性化描述的方式為主;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之后,再附以大量的定量化表格,以保證環境信息披露的客觀性和可信性。
5.4 不斷提高財會人員的綠色專業知識
要想在企業充分實施綠色會計,對于現有財會人員就要讓他們充分了解綠色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以及交叉相關學科知識,對企業的決策層、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環境會計基本知識的教育培訓,特別是要對企業在職會計人員進行環境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培訓,從而使有關環境政策被嚴格執行,綠色會計實務工作能正確開展。
5.5 引進激勵機制,提升企業的環保意識
作為輔助引導功能,建議企業的領導采用激勵機制,鼓勵財會人員在實踐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修改或擴展環境會計目標,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完善企業綠色會計的理論,從而使環境成本更加清晰。
綜上所述,綠色會計目前在我國還處于探索階段,一些相關問題還沒有統一的規定。綠色會計是適應社會時展需要的產物,其存在和發展具有無限的生命力。我們應了解和借鑒國外綠色會計理論,研究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環?;l展的綠色會計體系。
參考文獻
[1]史蒂芬.肖特嘉(德),羅杰.布里特(澳).現代綠色會計問題概念與實務[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張秀敏,姚建明.基于可持續發展觀的綠色會計問題分析[J].生態經濟,2007(12):92-94.
[3]薛增芹,張瀟.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會計構建淺探[J].財會通訊,2008(6):99.
[4]陶月英.我國綠色會計實施存在的阻礙因素及其對策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09(23):
122-123.
[5]張曉芳.淺析我國發展綠色會計的機遇和挑戰[J].財經與法,2009(38):11.
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破壞也與日俱增,致使各類自然災害頻頻發生,極端氣象也多有發生,在此大背景下,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蘇醒,發展低碳經濟,推行綠色會計正日漸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本文站在低碳經濟的視角下,就如何推廣綠色會計建言獻策。
關鍵詞:
低碳經濟;綠色會計;環境保護;成本;公眾利益
一、低碳經濟的由來
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破壞也與日俱增,這反過來又惡化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關注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大背景下,低碳經濟呼之欲出。低碳經濟是指通過高技術生產方式,在提高生產效率、在保障經濟增長的同時降低污染排放總量,為社會創造更高的生活標準。低碳經濟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模式,其中“低碳”二字意味著要降低碳排放,減少對現有化石能源的消耗,切實降低污染排放總量,“經濟”二字意味著要在降低對現有能源消耗的同時繼續發展,這種理念現已成為多數國家和人們的共識,發展低碳經濟已是勢在必行。
二、綠色會計與低碳經濟的關系
綠色會計(GreenAccounting)又被稱為環境會計(EnvironmentAccounting),是一種研究環境、資源與經濟發展間關系,并采用專門方法對企業給社會資源造成的收益與損失進行計算的會計方法,是環境科學與傳統的會計學之間的交叉而成的新學科。在發展低碳經濟的今天,綠色會計的重要性正日益得到凸現:傳統的會計方法側重于計算企業內部的生產與消耗,對于組織外部的損害往往忽略不計,從而導致許多企業為了單純的、片面的降低自身的生產成本而采用各種方法進行偷排偷放,將污染成本轉嫁給社會公眾。而在推行低碳經濟的今天,通過綠色會計,能夠將對環境資源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問題通過事前、事中控制,進而增進企業自身效益,提高環境保護效益,能夠更充分的考慮企業生產的整體環境成本,準確核算國民經濟發展的真實成本。因此,推廣綠色會計,是低碳經濟戰略落地的重要工具。
三、推行綠色會計的阻力因素分析
盡管綠色會計符合當下低碳經濟發展的主流,但推廣綠色會計并非易事,可謂是阻力不斷,這些因素大致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一是對綠色成本的認知不夠。許多企業缺乏主動意識,對待污染的態度是能偷排則偷排,盡量少付甚至不支付相關費用,將所有成本轉移至外部,這反映在會計計量方面則至多是將排污費用列入核算,對其生產經營行為導致的環境成本只是簡單的進行計量,這不能準確反映真實情況;二是當下綠色會計理論體系仍需要完善。這也是導致綠色會計推行受阻的一大原因,一些企業雖然認識到推行綠色會計體系的重要性,但由于綠色會計核算對象的復雜性,在計量和確認企業的環境成本方面仍然不盡完善,致使多數運用綠色會計的企業僅停留在環境費用處理層面,目前《會計法》和相關會計制度中缺乏與環境相關的核算、監督、披露及處罰等相關規定,使得綠色會計的可操作性打了折扣。三是人才儲備不足。綠色會計涉及到會計學、環境學、生態學等多種學科知識,是交叉滲透型學科,對使用者的知識儲備要求較高,加之綠色會計目前普及面不廣,應用程度不高,致使相應的人才培訓數量并不多,這反過來又抑制了綠色會計的推廣;四是缺乏對企業環境成本的跟蹤審計。由于風險防范方面還沒有開展綠色審計,致使審計環節缺失。
四、推廣建議
筆者以為,在低碳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推廣綠色會計已是大勢所趨,雖然目前推廣綠色會計有著前文所述的種種因素干擾,但凡事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任何事物的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綠色會計也不例外。針對上述幾個因素,筆者建議如下:一是深入研究綠色會計體系,并運用法律保障其實施。建議有關部門深入研究綠色會計體系的有關標準,如計量、核算等內容,并盡早將綠色會計的實施納入會計法中,以法律的形式將綠色會計進行強制性推廣,從而提升全社會對綠色會計重要性的認識,加速綠色會計的普及;二是加快出臺相關的配套管理措施和規范性文件。如修改《審計準則》等相關規范性文件,增加對綠色會計的審計標準和審計內容,強制規定企業必須經過有環境審計資格的注冊會計師審計,并出具包括環境成本在內的綠色審計報告才能夠有效,又比如要求企業必須進行內部綠色審計,包括核實企業排污數據、環保資金投入和使用情況等;三是制定綠色會計人才培養戰略,并加強對在職會計工作人員的培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綠色會計要想成功推廣,就需要財會工作人員熟悉綠色會計的全部內容和操作流程,針對現有掌握綠色會計的人員數量較少的現狀,一方面要調整高校相關專業課程設置,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合格的會計工作人員,另一方面也要組織對現有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特別是企業財會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從而確保國家的法律和政策能夠落到實處,綠色會計工作能夠正確開展;四是多管齊下,不斷提升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如要求上市公司或經濟上了一定規模的企業必須披露綠色會計相關信息。由于企業的綠色會計信息對于企業的品牌形象具有正相關性:積極推行綠色會計體系,誠實披露相關信息的企業能夠樹立一個負責任、服務社會的正面形象,強制要求企業披露相關信息能夠極大地促進企業注重綠色會計相關信息的質量。又比如引進激勵機制,對積極推進綠色會計,并認真降低能耗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物質與精神激勵,并可與稅收優惠政策掛鉤。
參考文獻:
[1]史蒂芬.肖特嘉(德),羅杰.布里特(澳).現代綠色會計問題概念與實務[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張秀敏,姚建明.基于可持續發展觀的綠色會計問題分析[J].生態經濟,2007(12):92-94.
[3]陶月英.我國綠色會計實施存在的阻礙因素及其對策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09(23):122-123.
[4]張曉芳.淺析我國發展綠色會計的機遇和挑戰[J].財經與法,2009(38):11.
關鍵詞:低碳經濟;綠色金融;銀行;可持續發展
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國際經濟領域的重要話題,其強調的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產業轉型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的排放,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同步發展。低碳經濟的推行,需要金融系統的大力支持,而國有銀行作為國內金融行業的支柱,應加強對低碳經濟的關注和重視,加大對綠色金融的創新力度,圍繞綠色金融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政策、產品和服務,為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更為有力地支持。
1低碳經濟下綠色金融發展意義
1.1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發展綠色金融對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刻意義。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期,在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下,自然資源被大量消耗、環境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為確??沙掷m發展戰略的順利施行,必須要加強低碳環保技術的創新,以及對創新型企業的扶持。面對這樣的經濟發展趨勢,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也應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積極響應政府經濟號召,解決創新型企業的資金問題。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也應借此實現業務模式的轉型,保持經濟效益的穩步增長。
1.2緩解經濟發展與能耗矛盾
自我國實施對外開放政策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持續加快,但所付出的代價也是慘烈的。經濟發展的背后是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重效益而輕生態的經濟發展模式嚴重威脅到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發展綠色金融,調整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業務方向和結構,促進低能耗、綠色和環保企業的發展,控制對重工業和高污染企業的金融政策支持,將顯著緩解經濟發展與能耗之間的矛盾,使我國經濟發展更加健康和平穩。
1.3促進綠色產業發展
綠色產業具有高產出、低能耗、低污染等優點,是國內外普遍支持的產業。綠色產業的興起得益于消費者環保意識和綠色意識的增強,綠色產業也是可持續發展理念催生的產物。綠色產業的發展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但綠色產品的開發、研制和生產,需要大量的資金做支持。推行綠色金融,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為綠色產業提供強有力地金融支持,有利于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也有利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和落實。
2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2.1政府金融政策缺乏
針對綠色金融推廣和發展,我國政府在2007年、2008年先后推出了《落實“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具體措施》《節能減排授信工作指導意見》和《關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法規,為國內綠色金融的推廣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和支持。但是,客觀而言,這些制度的框架較為清晰,但可操作性不足,配套政策非常有限。近年來,國有銀行有關綠色金融的扶持制度和政策比較缺乏。從2007年開始,國家政府相關部門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改進和加強節能環保領域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綠色信貸指引》等專項政策,為銀行綠色金融業務提供了一定的引導支持,但缺乏足夠的激勵政策和標準支持,導致多數銀行動作緩慢,積極性不足。
2.2綠色金融回收周期長
與傳統金融業務相比,綠色金融回收周期相對更長,對應的銀行風險更大、收益更為緩慢。低碳經濟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發展重心,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但是,傳統企業發展時間較長,企業資產較為雄厚,市場也更為穩定,金融資金回收周期更短,收益也更為穩定。雖然,部分國有銀行試圖嘗試制定綠色金融產品、開展綠色金融業務,但受風險和價值等因素的制約,往往缺乏足夠的產品信心,這也是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阻礙之一。
2.3信貸標準不規范
銀行信貸業務的開展,需要一整套規則和標準予以支持,以切實保障業務的正常開始和實施,有效控制產品風險,維持銀行利潤空間。但是,國內綠色金融政策目前尚處于摸索階段,國家政府并沒有出臺具體的貸款規則和風險評估管理制度等,貸款的手段、方式、利率、期限等都沒有明確,嚴重影響到銀行信貸業務的開展和實施。雖然,部分商業銀行嘗試信貸產品的開發和操作,但信貸標準的不規范使金融機構背負較大風險和壓力。
2.4資金使用追蹤不徹底
為提升信貸產品的使用效率,促進“節能減排”政策的深化和落實,制定健全的資金追蹤制度和體系至關重要。但是,多數銀行金融機構并沒有針對綠色金融構建專門的追蹤機制,致使資金使用情況得不到有效控制。許多企業以“節能減排”為口號向銀行申請貸款,但是并未將所貸資金用于采購和引進節能設備,這種行為顯然損害到了銀行利益和正常的市場秩序。對此,國家政府部門也應該加強資金使用的追蹤,為銀行提供對應的政策指導。
3低碳經濟下綠色金融發展對策
3.1加強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針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綠色金融業務,政府必須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各金融機構的開展積極性,使金融機構自覺加快相關業務產品的開發和實施。第一,政府必須要盡快出臺配套法律法規,用于保護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對率先推出綠色金融產品的銀行提供收益保護期以及專利應用保護期,充分保障創新者利益。第二,對信貸企業予以嚴格控制。綠色產業相關企業申請綠色金融產品,必須要嚴格按照產品要求使用資金,禁止資金濫用。對于濫用資金的企業,應取消其信貸資格,同時降低企業征信。第三,必須要制定市場監管制度,杜絕違規金融產品。特別是隨著綠色金融市場的放開,必然會有部分金融機構盲目地進行金融產品開發和推廣,這勢必會對正常金融秩序構成影響。相關部門必須要加強對市場秩序的控制,約束金融機構的不良行為。
3.2重點扶持,控制信貸風險
為推動綠色金融的高效發展,政府應采取重點扶持措施,通過試點方式總結產品種類、利率和期限等標準,維持我國綠色金融市場的規范化發展。首先,通過數據分析和評估,選取業務需求量較大的省市地區確立信貸試點區域。其次,選取金融產品創新能力較強、信貸風險防范機制健全的國有銀行實施金融產品的開發和推廣。針對試點,政府方面應該加強對風險封單,并提供一定的優惠和扶持政策,并借助各類宣傳渠道加強綠色金融宣傳,確保市場的活躍度,保證地方試點效果,并從中積累豐富的金融經驗。
3.3創新信貸評價標準
信貸評價標準,是銀行等金融機構控制業務風險的有效手段。信貸評價標準能夠更好地反映企業的信用情況,為銀行信貸發放提供相關支持。針對綠色金融業務的信貸評價標準,銀行首先應充分借鑒現有的征信系統,了解客戶的資質。另一方面,銀行金融機構必須要結合企業所處行業類型,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污染治理能力等,通過一系列的指標分析,提升信貸評價標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與我國相比,發達國家綠色金融業務早已實施多年,因此在信貸評價標準的制定上,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信貸評價標準,對銀行綠色金融業務信貸評價標準提供豐富和補充。
3.4做好資金使用追蹤管理
綠色金融業務資金的根本目的在于扶持綠色產業發展,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對應的資金支持。因此,綠色金融業務資金必須要關注資金使用的針對性,堅持??顚S茫猿浞职l揮資金價值。對此,銀行金融機構應建立科學的資金使用追蹤管理機制,加強對企業資金使用的全面了解和監督。資金使用追蹤機制的建立,一方面必須要構建資金信息反饋系統,用于企業資金使用信息的錄入,由銀行予以審核和控制。針對追蹤管理,銀行必須要組建專門的資金監管小組,定期就資金使用情況對企業進行核查,并對檢查結果予以匯總和評估。對于資金濫用的企業,銀行可根據相關法規和制度收回資金,同時追究企業責任,切實保障資金使用效率,維護銀行合法權益。此外,為降低和控制金融風險,金融機構需要建立有效的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制定對應的風險分擔策略,保證銀行資金風險,同時約束企業行為,使綠色金融能夠更為平穩、健康地發展。
4結束語
低碳經濟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低碳經濟有利于緩解環境市場發展與生態治理之間的矛盾,降低能源消耗,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深化和落實。為更好地推進低碳經濟發展,政府方面應積極出臺對應的鼓勵和指導政策,幫助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完成產品創新,幫助綠色產業解決融資問題,促進綠色金融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剛,賀章獲.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的現狀、挑戰與對策[J].環境保護,2016,44(19):18-21.
[2]高清霞,吳青瑩.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6(1):18-20.
[3]李淑文.低碳發展視域下的綠色金融創新研究——以興業銀行的實踐探索為例[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1):14-16.
[4]崔文馨,胡援成.商業銀行綠色金融信貸模式剖析——基于興業銀行的案例視角[J].武漢金融,2014(12):9-12.
[5]陶黎,孟慶軍,唐勇軍.基于網絡分析法的銀行綠色金融業務風險及對策分析[J].金融與經濟,2017(5):14-19.
【關鍵詞】低碳經濟;綠色造紙;科技創新;循環經濟;低碳節能
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中國造紙業無疑要對產業模式進行變革升級,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在提升產能和效益的同時增強競爭力,從而完成從傳統造紙業向現代綠色產業的轉變。一些具有戰略前瞻性的國內大型制漿造紙企業,也已開始從低碳經濟的視角,積極尋求可循環經濟發展和減排節能的有效途徑,嘗試破解一直困擾造紙業的提高產能和降低污染的環保悖論,真正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金東紙業就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
《造紙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指出,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建設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現代造紙工業為目標,充分發揮造紙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的特點,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增強國際競爭力,在造紙大國向現代造紙強國轉變中邁出實質性步伐。
1 低碳經濟在紙業
自“低碳經濟”在2010年全國“兩會”上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開始,其漣漪效應開始顯現并逐步擴大。從昔日的京都議定書,到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峰會;從《循環經濟促進法》的正式施行,再到2010年兩會的重要提案―“低碳經濟”。“低碳經濟”不僅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日益成為黨和國家制定相關策略方針的重要參照之一。因此,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征的“低碳經濟”已逐漸成為一種經濟模式,不同程度地在社會的各個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征的綠色經濟,其實質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進產品的低碳開發。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而這種根本性轉變,需要全社會、全人類的努力。企業作為國家發展經濟的細胞,在發展低碳經濟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成為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主要實踐者。
對于中國造紙業,低碳發展已成為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造紙工業曾是傳統制造業中能耗較大、環境污染較重的一類,但當前國際上,已普遍認可現代化的造紙產業是符合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理念的可持續發展產業。現代造紙業具有的行業優勢,使得低碳經濟生存土壤很廣闊?!霸旒埿袠I以生物質纖維資源為主要原料,是典型的低碳經濟產業,并且其生產過程中能自己產生能源?!敝袊旒垬I的現代化不僅需要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林紙一體化”等政策的不斷推進,而且需要造紙企業自身不斷創新和實踐,提高造紙業的技術水平,進而實現清潔生產和造紙業的低碳發展?!对旒埞I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造紙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的特點,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長期以來,造紙產業飽受傳統的“兩高一資”的困擾(即“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近幾年,以金東紙業等為代表的大型現代化造紙企業,秉承“低碳造紙、循環造紙、綠色造紙”的理念,引領造紙行業走出了一條清潔生產、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循環經濟型的低碳發展“紙”路。
2 金東發展“低碳經濟”的實踐
作為APP旗下的最大造紙企業――金東紙業,秉承集團永續經營的理念,不斷實踐著循環經濟和綠色造紙,一直堅持以發展“低碳造紙、循環造紙”、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強力推進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出了一條結構不斷優化、能源消耗持續下降、污染排放不斷減少、經濟效益不斷攀升的“高效、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
金東紙業在自身的經濟活動中,嚴格執行國家環保政策,加強污染預防,以積極進取的精神,不斷改進管理和推進技術進步,在同行業中率先于2000年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并通過開展清潔生產、循環經濟活動,實現各個環節的“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目的。同時不斷提高排放廢水、廢氣、廢渣的綜合回用率,逐年降低各類廢棄物的產生量,減少乃至將污染物消除在生產過程中,從而實現污染于生產全過程的控制,使自己的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經濟系統和諧的納入自然生態經濟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目前各類污染物的排放遠低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水耗、單位工業產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處于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噸紙排水量為5.9噸,僅占國家排放標準的29.5%(國家排放標準為20噸);目前噸紙COD排放量也僅為0.29噸,僅占國家允許排放量的18%。
金東紙業在環保建設中所做的努力得到了中國各級政府的充分肯定, 2004年獲得了國家環保最高榮譽――“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稱號;2006年金東紙業被評為“2006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最具社會責任感”前50家優秀企業,并獲得江蘇省特別單項獎“循環經濟貢獻獎”;2007年,獲得鎮江市“清潔生產審核示范企業”;2011年獲中國造紙協會授予“中國造紙工業環境友好企業”,同年獲“江蘇省循環經濟示范企業”;2013年獲“江蘇省首批清潔生產先進企業”和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評選為“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光榮稱號。
2.1 “碳足跡評估”升級紙業環保新坐標
2009年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順利完成英國碳信托有限公司在中國推行的碳先鋒試點項目,成為首家遵循國際領先的PAS2050標準完成產品碳足跡測算的中國企業,這是金東紙業繼2008年參與APP(中國)集團“碳足跡”評估后,在碳排放管理方面的又一里程碑。實際上,APP(中國)在所謂的“低碳時代”來臨之前,就已經在國內制漿造紙業演繹了“低碳先峰”的角色。
碳足跡評估是企業應對低碳時代多個步驟中的第一步,只有全面了解單位產品排放二氧化碳的水平,才能在企業中建立減排標桿,并為接下來設計減排項目提供依據。在全球,作為一項抵御氣候變暖的自覺行為,越來越多的公司將“碳足跡”評估作為其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部分,目前已有可口可樂、金佰利等20多家跨國公司進行了“碳足跡”評估。應該說,金東紙業的“碳足跡”評估,不但可有效為企業節能減排和降低經營成本,也為造紙行業持續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提供了參照基準。
2.2 科技創新發展低碳經濟
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是造紙工業實施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的重要內容。要大力推行工業用水重復利用技術。發展低碳經濟,科技創新是根本。造紙業作為我國的傳統產業,只有科技創新,才能保持與低碳經濟同步,并從中獲得巨大收益。
2.2.1 微米級過濾回收白水技術
采用多盤精細網面過濾技術,利用圓盤兩側壓力差原理,通過圓盤外側過濾毛布去除紙機多圓盤白水回收機回收超清白水中的1um以上懸浮雜質,去除1um粒徑以上雜質后避免堵塞高壓噴嘴,其過濾水可直接用于紙機網、壓部高壓噴淋,提高白水回用紙機用途,減少紙機清水耗用。該技術為白水深度處理技術,在傳統白水回收粗放式回用模式基礎上進行改進,有針對性的去除白水中可以堵塞高壓噴嘴1um粒徑雜質,以增加白水回收利用點,擴大回收白水使用量。
2.2.2 砂濾深度回收超清白水技術
采用連續流砂凈化過濾技術,按水量需求組合成套過濾器,通過石英砂的過濾作用,去除紙機多圓盤白水回收機回收白水中的纖維等懸浮雜質,提升白水品質,可直接用于紙機網部噴淋,提高白水回用紙機用途,減少紙機清水耗用。通過該技術與傳統白水回收系統結合,可以有效提升回收白水品質,提高白水回用使用量,減少清水耗用。
2.3 放流水逆滲透回用技術
將逆滲透膜分離技術引入到造紙廢水的深度處理領域。處理后的水回用于電廠鍋爐超純水制造和其它工藝用水。該工藝選擇抗污染復合膜,納濾膜元件具有高通量、高截留率和耐污染等特點,利用納濾膜對經超濾處理后的放流水進處理,深度回用水的收率可達70%以上。該項目于2009年獲得造紙工業廢水回收利用方法國家專利,并于2011年通過江蘇省質監局組織的“江蘇省造紙業排放水回用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審核驗收,這是全國造紙行業首個建成驗收的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
3 “低碳產品”研發
隨著社會的發展“低碳意識”將在商業利益領域成為發展趨勢, 金東瞄準這一發展趨勢,不斷加大對環保型、節能型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努力實踐造紙業的可持續發展。
3.1 環保型商業用銅版紙
傳統銅版紙使用的膠粘劑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石油產品相關的產物,而石化產品正面臨著日益枯竭的資源問題。因此,研究用天然生物聚合物取代石化產品用于工業生產的趨勢應運而生。環保型商業用銅版紙實現了多項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突破,形成“可降解的膠粘劑及應用其的涂料和涂布紙”、“淀粉膠粘劑、其制備方法及應用”、“生物膠乳、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等3項發明專利。
3.2 “無熒光”單面銅版紙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食品質量安全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產品要實現由內而外的全面綠色,對包裝紙提出了更高的環保要求。經過金東研發人員的努力,開發出了無熒光單面銅版紙,該產品熒光劑含量遠遠低于國家食品級標準GB/T5009.78--2003的規定。無熒光單銅現已廣泛應用于香煙包裝、食品、糖果包裝等領域。
3.3 高效節能銅版紙
為了順應時展的需要,滿足不斷增長的用紙需求,金東紙業一直以來在生產過程中對如何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耗能方面孜孜以求。經過研發、生產等各部門充分反復研討、規劃、準備,通過調整工藝配方,克服重重困難,終于通過利用白水循環優化,采取良好的打漿處理工藝等手段,研發出金東紙業獨有的雙面高效節能銅版紙,并榮獲2011年度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項目。該產品平整細膩度、強度等性質基本維持在與常規紙張相近水平,在各類雜志、產品目錄以及廣告單頁等產品的印刷上表現非常出色,能達到較高的色彩和層次表現力,實現高質量的信息傳遞,這也使得造紙行業朝高技術含量、高質量、節能環保方向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4 “低碳節能“環保實踐
作為國家“十一五”千家重點耗能企業和“十二五”萬家節能低碳企業,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投入近億元開展節能改造項目,大力實施國家推廣的十大重點節能工程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與環境效益。
4.1 實施節能改造工程
“十二五”以來,已投入1.5億元,先后實施電機變頻改造、鍋爐煙氣余熱、造紙干燥段余熱的回收利用、生產工藝能量系統優化等10多個重點節能項目,年節能量達3.2萬噸標煤。
4.2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節能
先后與北京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開展了鍋爐底灰利用、能量系統診斷與優化、中濃磨漿等一系列研究與成果應用。在節能減排方面獲得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4件。與太古電力合作,應用DCM技術實時調配生產線大型電機負荷分配,一期工程實施后每年節降電費600萬元。
4.3 大力推進節能管理
建立建全節能管理網絡,夯實能源計量、實施能耗考核和能效對標。開展員工腦力風暴活動和提案活動,每年收到員工合理化建議近2萬條。開展技改小組活動350多個,有力提升了員工的節能降耗意識,每年公司對各項活動的獎勵及經費發放近150萬元。
5 造紙污泥資源化無害化
造紙污泥是制漿造紙過程當中廢水處理的終端產物,由于造紙污泥存在污泥量大,成分復雜,含水量高,處理的難度大等問題,隨著國家環保政策進一步嚴格,污泥本地化綜合處置已成為造紙企業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為使造紙污泥資源化、無害化,改變污泥的廢棄物性質,使得污泥變廢為寶,金東科研人員經過市場廣泛的調研,決定采用將污泥生產包裝用紙蓋板方案,即采用將污泥回收并添加適當填料生產紙蓋板的技術對污泥進行回收利用,在減少外運處置的同時也實現了污泥的資源化利用。
通過引進污泥綜合利用項目實施,可以有效減少我司污泥委外綜合處理量,實現造紙污泥的可資源化利用,同時進一步達成減排目標。
6 結束語
向低碳經濟轉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在“低碳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倡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二氧化碳排放為特征的“低碳生產”。隨著低碳經濟浪潮的興起,造紙行業的變革無疑影響著全行業低碳發展水平的提升,這不是一兩家企業可以推動的,需要全行業攜手與共,共同協作發展,從而推動整個造紙產業由“高碳”向“低碳”時代邁進,金東作為造紙行業的標桿企業,已走在了低碳發展“紙”路的最前沿,作為可持續發展的踐行者,通過實施清潔生產、循環經濟,探尋可持續發展的低碳之路,來實現行業、產業與環境、社會的協調發展。
發展綠色紙業,既是綠色環境的要求,也是我們紙業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改革委訊,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意義及相關措施[R].2004-11-26.
[2]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林業局.造紙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