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8 16:28: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投資評估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投資項目;財務評估;意義;方法
財務評估主要是針對投資項目是否具有可行性的評價的重要標準之一,同時也是銀行以及相關的金融部門考慮是否對工程項目進行貸款的重要標準。對建設項目的評估主要包括對市場形勢、技術投入以其對財務狀況的預測等方面提供一定的財務數據,并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得出較為準確、客觀的財務評價。通過這種方式,為企業的投資項目決策提供依據。
一、財務評估概述
項目評估在企業的投資決策過程中起著掛件性的作用,在國內外對項目評估方法的還是用都已經較為完善,并且形成了一套系統的完整理論作為指導。在歐洲國家,建設項目的品投資評估首先是從財務評估方式開始,然后再進行全面的社會評估。建設工程能否順利實施主要是基于對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建造單位的經濟效益的綜合評價之上。在我國,對投資項目進行全面的財務狀況分析依然是投資建設中的重要環節。項目的系統運行以及資源設置等問題的有效解決都依托于建設財務評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對工程項目的財務進行評價主要是通過對項目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對相關的投資項目以及計劃投資費用、成本回收情況等進行收集,然后通過對財務的分析與對比,最終尋找出最具可行性的項目工程投資方式。這種對工程資金運作的各個環節記性分析的方法就是財務評估。通過對工程項目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對項目實施的活力以及功能使用效率和償還能力等繼續擰綜合評價,其目的就是更好的為工程項目的決策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二、財務評估的意義
(一)財務評估是企業在投資決策過程中的重要依據
總所周知,企業的任何生產活動與經營活動都是為了獲得經濟效益,對項目的財務狀況以及財務預期等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分析計算就能夠為工程項目建設計算的相應的財務數據作為參考。因此,通過對工程項目進行財務評估,以決定工程項目在實施方面是否具有可行性。
(二)財務評估是銀行貸款是否實施的重要影響因素
銀行為企業提供一定的項目貸款,其目的也是為了能夠獲得一定的利潤,在收回本金的同時能夠獲得收益上的提高。因此,銀行貸款過程中,特別是在對固定資產進行投資的過程中,更加注重資金回收的穩定性的考慮[1]。因此,銀行在為企業的建設項目提供相應的的款之前,也必須要依據財務評估狀況,對項目的可行性與盈利預期進行分析,一次作為評價企業對貸款的償還能力,確定貸款是否實施。
(三)對工程項目的財務評價是有關部門批準項目建設的主要依據
企業的投資項目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經濟利益,同時對國家資源以及國家的經濟收入等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如果企業的投資項目失敗,輕則使得地區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害,在較為嚴重的形勢下,企業投資失敗的損失會過國家財政補貼等形式轉嫁給國家,導致國家的利益受損。因此,國家相關部門在審批企業的相關建造工程時,應當將財務效益的好壞作為項目審批的重要依據之一。
三、財務評估的原則
對工程項目進行投資決策的主要評價手段就是財務評估,建設工程的所有參與者,如投資者、相關決策機構以及金融機構等都會在財務評估的基礎上對工程項目的實施與決決策提供參考。因此,財務評估的準確性與客觀性就成為了工程建設的基礎,在對項目進行財務評估的過程中,基本原則就是工程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必須確定技術方案的先進性。投資方案與當前的技術發展趨勢相一致,當技術性與工程項目的經濟性產生矛盾時,則要盡可能的以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作為工程項目的評價標準,具體來說,財務評價的基本原則有:
(一)系統性原則
投資項目是否具有可行性受到多種綜合性因素的影響,首先,從宏觀方面來說,項目的可行性受到市場以及資源等因素的影響,同時社會經濟與社會環境等對工程影響也不容忽視。其次,工程項目是否具有可行性也受到建造技術以及質量等內部因素的影響。最后,工程項目實施的外部條件,例如國家相關的金融政策以及稅收等各種因素對工程實施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2]。因此,工程項目的評價標準必須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對工程項目的影響,以評價項目實施的可行性。
(二)工程實施方案的最優性原則
工程的的投資決策主要是為了使得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獲得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對項目進行決策的過程中主要是選擇最佳方案,保證工程建設項目的投入的各項資源都能夠得到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對工程項目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依據項目的市局需求,例如生產規模、生產周期以其資源等狀況進行比價,制定出若干方案以供選擇,最終篩選出最具可行性的優秀方案。
(三)工程評價的統一性原則
判斷工程項目是否具有可行性,主要依據的是對工程進行的詳細的經濟與技術指標的制定,而工程技術與項目的定制主要是通過歷年的生產實踐等做出的總結,具有較高的科學性與實踐性。在對項目進行財務評價時,可以依據工程特點,從不同的側重對建設項目進行評價,但在篩選過程中注意保持評價標準的統一性。
四、財務評估的實踐
投資項目的財務評估方法主要有:非貼現評價法(靜態):包括靜態投資回收期法、投資利潤法等;貼現評價法(動態):包括凈現值法、凈現值率法、獲利指數法、內部收益率法等[3]。
(一)投資回收期法
投資回收期指標所衡量的是收回初始投資的速度的快慢。
投資回收期=初始投資額/一期現金流量
如果投資項目投產后每年產生的凈現金流入量不等(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這樣),則需逐年累加,最后計算出投資回收期。
其中,工程建設項目的總投資是包括貸款利息在內的投資總額。工程年收益指的是工程在揉入使用后的第一年所獲得收益減去折舊以及無形資產消耗的額度。
目前一般都按年稅前利潤計算。在計算投資回收期時所以在年收益額外還要加上計提折舊額和無形資產攤銷額,是因為折舊額和攤銷額是重新購置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資金來源,它雖不是項目的收益,但是它是用以補償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投資的,所以也應將它與收益額一起作為收回的投資。上式算得的投資回收期是從投產之日開始計算的。如按建設期初算起,還要加上建設期[4]。
(二)投資回收指標的特點
投資回收指標的主要特點是易于計算,對投資風險也有一定的考慮因此在很長一算時間里,是決策者較為常用的評價手段。但是通過一定時間的實踐與總結,投資回收指標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結算現金流量的過程中,對資金投入的時間價值考慮不足。同時回收指標的標準在確定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五、總結
項目評估在工程建設初期具有重要作用,其評估手法也具有多樣性與多元化的特點,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財務評估不僅是工程項決策前期對項目可行性進行決策的基礎,同時也是銀行貸款的重要條件。通過對財務評估方法中的投資回收進行分析,以提高當前我國財務評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叢旭.A酒店投資項目財務評估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17):121.
[2]王寅秋.財務評估視角下的酒店項目投資研究――以浙江世貿君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為例[J].武漢商學院學報,2015,7(12):12-13.
論文關鍵詞:資產評估,價值類型,評估方法,方法選擇
資產評估是指通過對資產某一時點價值的估算,從而確定其價值的經濟活動。資產評估方法有三種,市場法、成本法、收益法。各種方法各有其特點,因此在資產評估中如何運用、選擇評估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它不僅關系評估質量,而且還決定評估結果和風險。本文認為,價值類型是資產價值的具體表現形式,體現資產價值屬性,不同價值類型因為屬性不同,表現在價值量上存在很大差異性,評估方法是實現資產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具體途徑和方式,因此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必然決定于評估方法選擇和使用,換言之,資產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存在相關性、一致性。
一、資產評估價值類型、作用
關于價值類型的種類,目前有二種觀點,一種國內傳統的價值類型包括:現行市價、重置成本、收益現值、清算價格;另一種是根據《國際評估準則》規定,將價值類型分為市場價值和市場價值以外價值類型,我國現行評估準則采用了國際評估準則的觀點。
(一)、市場價值是指自愿買方和自愿賣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強迫的情況下,評估對象在評估基準日進行正常公平交易的價值估計數額。(二)、市場價值以外的價值類型包括投資價值、在用價值、清算價值、殘余價值等。1、投資價值是指評估對象對于具有明確投資目標的特定投資者或者某一類投資者所具有的價值估計數額,亦稱特定投資者價值;2、在用價值是指將評估對象作為企業組成部分或者要素資產按其正在使用方式和程度及其對所屬企業的貢獻的價值估計數額;3、清算價值是指在評估對象處于被迫出售、快速變現等非正常市場條件下的價值估計數額;4、殘余價值是指機器設備、房屋建筑物或者其他有形資產等的拆零變現價值估計數額;5、課稅價值是指根據稅法規定的與征納稅收相關的價值定義所確定的價值;6、保險價值是指因可能的危險造成損失的實體項目的重建或者重置成本,保險價值是保險單條款中記載或者認可的某一項資產損失或者資產組的某一部分損失。由于價值類型是價值質的規定,因此在資產評估中起著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一)、價值類型是影響和決定資產評估價值的重要因素。資產評估價值是某項資產在特定條件下的價值表現,其價值屬性不同,評估結果也就不同。因此資產評估中的資產價值與其本身的內在價值或者特定價值存在差異,也就是說,同一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情況下,由于屬性不同表現在價值量上存在很大差異性,理所當然地產生不同的評估結果。因此現行評估準則要求評估師在評估報告只能是一種評估結果是不科學,這主要是1.評估師不能替代報告使用者做出資產價值的最終價值判斷與決策。換言之,評估報告作用畢竟是一種評估咨詢報告,并不是價值決策報告,2.在委托方未明確價值類型的情況下,評估師之所以對資產采用多種方法評估資產,從資產不同價值屬性視角來估算資產價值,使報告使用者更清楚地了解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下的價值,以便報告使用者投資、決策,如果委托方限定價值類型的話,那么評估師應就某項資產在某一價值屬性下的價值做出評估結論,3.評估報告采用多種方法估算資產在不同價值類型下的價值,必然得出多種評估結果,現行評估準則要求評估報告只能一種評估結果面臨的困惑:資產在不同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價值下,如果得出一種評估價結果的話,存在邏輯上矛盾;(二)、資產價值類型決定評估方法的選擇和使用。價值類型實際上是資產評估價值的一個具體標準和取向,某種標準的評估價值取得,必然通過具體評估方法進行科學估算獲得。事實上,評估方法只是估算評估價值的一種思路,價值類型確定必然決定了評估方法選擇和使用,例如:評估師在評估資產的現行市場價值,只能采用市場比較方法估價,不能采用收益現值法或者重置成本法替代,當估算資產未來價值即在用價值時,應當使用收益現值法而不能用重置成本或者市場價值進行替代。毫無疑問,不同價值類型決定了評估方法選擇使用,不同評估方法應體現不同價值屬性,不同價值屬性、不同評估方法不具有替代性、可比性,這本應該是資產評估一個基本原則性的問題。然而,恰恰相反現行評估準則對這一基本原則問題尚未形成共識,認為各種評估方法存在替代性,各種評估方法運用都是對資產真實價值近似反映等錯誤認識,應盡快予以修正、完善;(三)、明確資產評估價值類型,可以避免報告使用者誤用評估報告。資產評估結果是在特定的假設條件為前提,不同的評估目的,市場條件下決定了價值屬性不同,因而評估價值存在很大差異性,資產評估師在評估報告當中明確評估資產價值類型,可以使委托方更清楚了解評估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下的價值,從而不產生誤解,同時也規避了評估師的執業風險和責任。
二、影響資產價值類型的因素
價值類型是評估界的難點和爭議焦點,但在以下方面已達成共識。一、是資產價值類型是必需的;二、資產評估過程中必須確定價值類型,價值類型指導資產評估過程始終;三、每項價值類型必須有定義。實踐中,決定價值類型是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包括:1、評估目的或者特定行為;2、市場條件;3、資產功能及其狀態。
以上因素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影響或者決定資產價值類型,其中最核心因素是特定的評估目的。這主要是由于資產特定評估目的直接影響市場條件,因而最終影響資產功能和狀態。例如:資產在出售情況下,直接決定了市場需求方的范圍,從而會影響資產功能和狀態。一般情況下,由于委托方資產評估特定目的不同,評估價值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是因為資產特定目的不同引起的資產價值屬性不同產生的。在具體評估實際當中,如果委托方明確了資產價值類型,評估師應當在評估報告對資產在某一價值類型下價值做出結論。如果委托方未明示委估資產的價值類型,評估師應當盡可能的在特定評估目的下對資產不同價值類型下價值進行評估,并將不同價值類型價值結果在評估報告予以揭示,或者評估師根據特定評估目的確定最恰當的價值類型,選擇最合理方法對委托評估的資產進行評估,并做出最終結論。筆者認為,1、既然資產有不同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那么表現在價值量上應該存在很大差異,因此,評估師義務應將資產在不同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下資產價值予以反映,而不是替代評估報告使用者對資產價值做出價值判斷或者決策;2、由于資產價值類型不同決定評估方法的不同,因此評估方法之間不存在替代性、可比性,換言之,不同資產評估方法體現資產不同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3、不同評估方法體現資產不同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體現在價值量必然存在很大差異性,因此不同評估方法使用,自然得出不同結果。顯然,現行評估準則要求評估師在評估報告得出一種評估結果是錯誤的。當然,在具體評估實踐中,評估師可以根據委托方要求選擇評估類型和評估方法。通常情況下,企業破產、資產拍賣,評估師一般選擇清算價格,如果委托方要求采用市場價格類型,那么評估師將對市場價值進行分析,選擇參照物進行類似比較,從而得出近似理想化的市場價值??梢姡谕惶囟康南?,由于資產價值類型不同,評估價值也存在很大差異,因此,評估師根據特定評估目的確定評估價值類型尤為關鍵,它不僅決定了評估方法使用,而且還最終決定了評估結果。
三、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
1、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必須與資產評估價值類型適應。資產價值類型是由資產的特定的評估目的決定。一般認為,在某一特定的評估目的必然有其相適應的價值類型或者價值屬性,資產價值類型決定評估方法選擇和使用,也就是說,不同評估方法其實體現了資產不同價值屬性或者價值類型。
2、資產評估方法必須與評估對象相適應。評估對象是單項資產還是整體資產,是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往往要求不同的評估方法與之適應。例如:在持續經營條件下,對于企業整體資產一般情況下要求采用收益現值法,非持續經營時,才考慮成本加和法,以此體現企業資產價值最大化原則,對于無形資產一般情況下交易案例較少,可比性較差,因此評估實踐中一般采用收益現值法,對于有形資產特別房地產、機器設備由于交易性案例較多,因此應首先考慮市場法,以真實反映其市場價格,只有在交易案例較少或者沒有可比性的情況下,評估師才使用重置成本法,反映其現行成本價值。
3、評估方法的選擇還要受可搜集數據和信息資料的制約。每種評估方法的運用所涉及到的經濟技術參數的選擇,都需要有充分的數據資料作為基礎和依據。在評估時點,以及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某種評估方法所需的數據資料的收集可能會遇到困難,當然也就會限制某種評估方法的選擇和運用。
4、在選擇和運用某一方法評估資產的價值時,應充分考慮該種方法在具體評估項目中的適用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并注意滿足該種評估方法的條件要求和程序要求。
四、結語:
總之,在評估方法的選擇過程中,首先,必須確保評估方法與價值類型一致性;其次考慮與評估對象的適用性;最后應考慮各種假設和條件與評估所使用的各種參數數據,及其評估結果在性質和邏輯上的一致。由于不同評估方法體現資產不同價值類型,因此對同一資產在不同價值類型下,資產價值量必然存在很大差異,從而形成不同的評估結果,這與現行評估理論有著本質不同,因此有助于我們對評估基礎理論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全國注冊資產評估師考試用書編寫組.資產評估[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2 資產評估準則.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3 朱柯.資產評估[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關鍵詞:價值評估;內含價值;市場一致性價值
中圖分類號:F84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08)01-0075-05
內含價值評估理論從產生以來一直都用于壽險公司的經營管理以及對上市公司進行價值評估。這一方法提供了一種價值導向的視角:壽險公司的價值不再受各國法定會計準則差異的影響而發生扭曲,故而能夠進行橫向比較。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股票分析師認為應用內含價值評估壽險公司的資產和負債無法與市場保持一致。壽險公司的許多產品的條款里都包含了保證(guarantees)或期權(options)的性質,比如說保單選擇權、保單貸款等,這些權利的價格會隨著市場的走向而變化,如果計算保單負債時僅僅把這些權利的金融風險包含在一個簡單的風險貼現率里,顯然無法讓專業的股票分析師完全接受。有鑒于內含價值的局限性,國際上著名的精算咨詢機構通能(Tillinghast-Towers Perrin)公司發展了傳統的內含價值評估方法,提出了市場一致性價值評估方法(Market-Consistent Valuation,簡稱MCV)。市場一致性價值評估方法充分考慮了風險的成本和保單內在期權的成本,是對內含價值評估方法的發展,可以合理解決內含價值評估方法存在的許多問題。[1]
一、傳統內含價值評估方法的局限性
(一)沒有合適地考慮產品的內含選擇權和保證成本
內含價值評估方法通常不會明晰地考慮產品內含選擇權和保證成本,但是壽險公司往往會提供不同類型的內含選擇權和保證給保單持有人,多數是以財務選擇權的方式,比如在投資連結產品、萬能產品和傳統分紅產品中。一般而言,投連產品往往包含最低投資回報保底,盡管這種保底通常會受到監管部門的限制。內含價值評估方法在考慮內含選擇權和保證時往往有失精確,特別是它們隱含在產品中時。目前,對內含期權或者保證進行的價值評估中,一般的方法是:并不外在地考慮期權或者保證的成本,而通過對貼現率進行一定的調整來反映適當的價值;或是使用一個不變的確定成本方法,例如,令期權的成本等于一個固定的期末資產余額的百分比,類似于每期的基金管理費用。
但事實上,市場條件變化往往會對內含選擇權和保證的成本造成巨大的影響。隨著壽險業的發展,具有選擇權性質的壽險產品將逐漸成為主流,內含選擇權和保證的價值也將成為壽險公司價值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因此內含價值評估方法的這一不足就越來越明顯。[2]
(二)不能識別市場不匹配風險的成本
不匹配風險是未來收入不能彌補未來支出的風險。只要資產和負債并不完全相同,就會產生資產負債不匹配風險。這樣的情況主要為:投資連接產品的管理費用假設為基金管理賬戶的一個百分比,而費用則被假設為每份保單一個固定數額;利用風險性資產支持具有保證的負債,比如部分利用股票資產來支持年金產品組合。
在多數情況下,保險公司用來彌補資產負債不匹配風險的途徑是預期未來有一定的利潤來進行補償。內含價值評估方法傾向于在評估日將由于不匹配假設導致的未來收益全部資本化,而不是在未來風險真正產生或者利潤真正實現時對它們進行識別。這是因為內含價值評估方法不能合適地考慮該種情況下市場風險的價格。如考慮預定利率為4%、期限為5年、不分紅的兩全保險,詳見表1。[3]
假設資產恰好與負債完全匹配,并且資產是無風險的,也就是說10000元投資額的回報率是無風險利率,可以得到預期利潤流是5年內每年100元的利潤。以股票的年回報率作為貼現率來貼現預期的每年利潤,最后得到凈現值408元。
如果假設將資產投資于股票,預期未來利潤將提高至每年600元,則依然以股票的年回報率作為貼現率,得到凈現值為2446元,比以上投資于無風險資產時多出了2038元。這樣的評估違背了金融經濟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無套利原則(注:無套利原則指的是不可能得到即期的、無風險的利潤,比如,資金從投資10000元的無風險資產轉移到投資10000元的股票,不可能簡單地從資金轉換過程中獲利。)。很明顯,價值的提高由人為造成,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依據不匹配風險程度來調險貼現率。
(三)沒有恰當的反映資本成本
傳統的內含價值評估方法考慮了對必須持有資本成本的補償,補償的額度是風險調整貼現率與預期的資本成本收益率之差的函數。傳統內含價值方法中的資本成本,可以看作是未來預期的風險和真實的經濟條件下持有資本的成本共同作用所帶來的結果,而且一般來說,并不隨業務種類的變化而變化。使用這樣的方法可以確定持有資本成本的主要不足:一是持有資本的成本,主要是依據風險貼現率與預期的資本收益率之間的差額來確定的。根據這個假設,預期的資本收益率也高,資本成本越低;而預期收益率越低,風險也越大。因此,在這里造成的錯覺是,將資本投資于風險越高的資產由較低的資本成本。二是由于假設的資本成本不隨業務類別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并不同實際評估業務的特定風險保持一致性。
壽險產品的多樣化和各種可保風險的復雜化將使壽險公司的負債價值更加依賴于經濟市場環境和金融投資環境。一些精算師對內含價值評估方法進行了適當的修正,創建了“新一代”、與等價金融工具市場的評估相一致的價值評估方法,即市場一致性價值評估方法(Market-Consistent Valuation),它是對內含價值評估方法的發展,可以合理解決內含價值評估方法中存在的許多問題。
二、市場一致性價值評估方法的構成
市場一致性價值評估包括公司的資產價值評估、負債價值評估以及公司的組織結構評估。
(一)資產價值評估
計算公司資產的市場一致性評估價值時,應該采用所有資產的市場評估價值。在應用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那些不能直接得到市場價值的資產,比如持有的柜臺交易期權,或者流動性不足的不動產。
(二)負債價值評估
因為壽險公司的負債不像資產那樣具有一定流動性,所以決定負債的市場一致性價值要更難一些。負債的未來現金流的價值往往參考用來折轉的資產和負債的價值,這樣才能保證壽險公司負債的評估與風險的市場處理方法相一致并且得到合理的風險價格和回報。
對于那些能夠直接通過交易資產來折轉的負債的現金流,其價值應該等于折轉的交易資產的價值,這是市場一致性價值評估方法滿足無套利原則的特點。然而,對于壽險業務中大量的負債現金流來說,折轉資產很難設置,所以要通過一定的數理技術以及借鑒財務方面的經驗來決定價值。
(三)公司組織結構評估
公司的組織結構往往會對公司經濟價值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這種影響沒有包含在資產和負債的市場一致性價值評估之中,而是需要單獨評估,這也是市場一致性價值評估方法的特點之一。公司組織結構影響價值的主要因素包括:
1.未來承保新業務的盈利能力。是指通過公司現有的物質基礎、從業經驗和專業人員,能夠預測到公司在未來有能力開拓良好的業務,以保證經營的持續性。這一部分的市場一致性價值主要反映市場對公司在未來開發新業務的水平、盈利性及增長預期。
2.有限責任轉讓選擇權。依據各國公司法,通常股東有權拒絕對一個資不抵債的公司進行注資。投資者的這種能力往往被認為是其所擁有的一種潛在價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具有公司股權轉讓的選擇權,稱其為有限責任轉讓選擇權。如果壽險公司資本充足,且管理先進有效,這種價值通常應該很小。
3.人成本。由于股東往往不能直接控制資本的使用方向,所以他們都愿意減少置于公司資本金上的價值。股東將控制權授予公司管理者,但不能確定公司管理者能否一直代表股東的最佳利益,即公司管理者的最大價值不一定是股東的最大價值。
股東能夠在某種程度上通過使用透明的管理賬戶,還有使用獨立審計來減輕管理者成本的影響。然而,這些方法顯然會產生相關的費用成本。最近在國際上發生的一些事件也證明,這些措施并不像先前想象中的那么有效。目前,直接將管理者報酬與股東價值相掛鉤是減少管理者成本的有效嘗試。
4.雙重稅收負擔和稅盾。稅盾反映了保險公司能夠通過自己的組織結構使得某些資產免于征稅或稅收的延遲,例如,保險公司可以通過持有額外的準備金來減少稅收負擔。而雙重稅收負擔則反映了在某些情況下,保險公司持有資產比股東直接持有資產要產生更高的稅收負擔,例如,保險公司的某些產品所進行的分紅要進行雙重征稅,或是保險公司負擔的稅率比個人更高一些。
5.財務困境成本。公司的未來盈利能力極大程度上取決于公司保持合理的資本頭寸和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當公司運營良好時,公司有能力承保盈利性的新業務;而當公司財務困難時,管理者將更為關注短期的收益,公司可能不得不花費大量的資金用于處理財務困難,公司的持續性經營受到影響,并且承保盈利性的新業務將變得更加困難。所有這些都會削減公司的經濟價值。這種經濟價值的減少稱為財務困境成本。財務困境成本不代表公司實際破產的情況,卻可以代表公司在臨近破產的運營情形。
以上有限責任轉讓選擇權、人成本、雙重稅收負擔、稅盾和財務困境成本可以表達為資本的經濟成本。這種資本成本往往大大低于內含價值評估方法的資本成本,原因在于內含價值評估方法的計算中并沒有考慮現在資產與負債中市場相關的風險。
三、市場一致性價值評估的框架
把評估價值的各個組成要素放在資產負債平衡表里,就可以計算出公司的市場一致性價值(如表2)。
可見,由表2推出的公司市場一致性經濟價值就是資產的市場一致性價值與負債的市場一致性價值之間的差額,因此,通過評估平衡表中其他各部分的價值可以最終得到公司的評估價值。資產價值包括了資產的市場價值和負債的市場價值,即凈資產價值;負債價值包括了負債的市場一致性價值(包括保單負債);組織結構價值包括了未來承保新業務的盈利能力、有限責任轉讓選擇權、管理者成本以及財務困境成本。
四、市場一致性價值評估操作過程
(一)資產價值評估
當應用市場一致性價值評估方法對保險公司資產進行評估的時候,所有的資產價值都應該同他們的市場價值一致。一般來說,保險公司持有的資產大都是可以在市場上自由交易的資產,因而他們的市場價值也很容易確定。對那些市場價值表現不是很明顯的資產,則可以根據“市場一致性”原則來進行評估,主要是對貼現率的確定以及對內含選擇權和保證價值評估。
(二)負債價值評估
負債的市場一致性價值是評估重點。對此,根據負債是否包含內含選擇權和保證將其分為兩類。
1.不具有內含選擇權和保證的產品。對于不具有內含選擇權的產品,計算方法相對簡單。理論上市場一致性評估價值等于預期現金流貼現后的現值,類似于內含價值評估方法,貼現率反映了預期現金流的各種相關風險。貼現率與現金流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無風險現金流的價值評估。比如一個躉繳保費的產品,不分紅但保證還本,所產生的是無風險現金流。還是使用表1的例子,假設在第5年有固定的12167元現金流出。忽略當時的死亡率,這是一系列具有保證的現金流,所以可以使用5年期零息債券的無風險收益率對它進行評估。假設5年期零息債券的無風險收益率是5%,則負債的價值是9533元。而使用其他的貼現率則會產生一個與相匹配資產價格不一致的價值。
(2)具有多種風險的現金流。將死亡風險加入到剛才的例子中,假設年死亡率為1%,死亡給付等于保證還本額12167元,而且所有死亡都發生在每年年末,將得出預期現金流(如圖1)。
假設死亡率與市場風險不相關,對于負債所有人來說(比如股東),有可能分散掉這些風險(比如通過出售保單、再保險或者投資于其他的與死亡率風險不相關的業務)。在一個有效市場中,完全分散化的風險是假設沒有超額報酬的。因此,可以通過使用無風險利率來貼現預期現金流以決定負債的市場一致性價值。假設有效市場中所有時間段具有相同的無風險利率,這里使用5%,則負債的市場一致性價值應是9583元。
(3)具有市場相關風險的現金流。當支出現金流是與資產市場風險相關時,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評估??紤]兩種資產,股票和政府債券,持有期都是一年,當前價值都為100元。假設每年無風險利率為5%,股票每年收益率為10%,那么最優估計的結果是:年底股票價值110元,但債券只有105元。市場的這一規律說明:與投資政府債券相比,投資股票更增加了額外的市場相關風險。由于現值都是100元,所以就可以使用現金流貼現的方法評估這兩個資產。對于政府債券使用5%的貼現率,對于股票使用10%的貼現率。這樣得到兩者市場價值都是100元。也就是說,合理的資產相關現金流的貼現率應該是資產的預期收益率。
上面提到的方法中,難點主要是對于預期的不同現金流要使用不同的風險調節貼現率。確定性等價法(Certainty-Equivalent Techniques)的使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確定性等價法類似于期權定價中的風險中性方法(Risk-neutral Approach),是通過對現金流進行基于無風險利率的調節以除去風險的市場價格,然后以無風險利率貼現經調整的現金流。應用確定性等價技術可以簡化評估過程。實際上,確定性等價技術相當于把未來現金流的現值分成兩部分因素來考慮:一部分是現金流的時間價值,即利率因素;一部分是風險因素。而這兩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得到的貼現值與原來的貼現值是相同的。
2.具有內含選擇權和保證的產品。確定性等價法能夠輕松地應用于一系列固定的現金流或現金流線性相關于市場風險的情況。然而一旦現金流與市場風險的關系為非線性或不對稱時,比如投資賬戶或傳統分紅業務中的保證,就需要用期權定價理論(Option Pricing Theory)來決定負債的市場一致性價值。
(1)期權定價理論。對于簡單的選擇權,通常可以通過近似評估一個無期權的確定性等價負債和一個期權的組合來得到對實際負債的評估價值。組合中的期權價值可以通過參考類似交易期權或使用定價公式來確定。比如,躉繳保費的投資連結險,具有保費返還保證,可以通過近似評估一個不帶保證的投資連結保單和一個該保單賬戶的看跌期權的組合來評估,其中看跌期權的執行價格就等于躉繳保費。
(2)隨機模擬方法。對于許多分紅產品,負債的風險情況很復雜,所以精算師難以通過期權定價方法精確地評估。首先,該產品中保證的水平依賴于歷史的資產回報經驗;其次,保險公司可以自由調整保證的水平,保單持有人可以自由選擇何時兌現保單,這些都有可能對最終現金流造成重大影響。隨機模擬方法是計算這類產品的精確評估價值的最佳方法。隨機模擬方法由資產模型、負債模型和資產負債相互作用模型組成。一旦合理地設置好模型,就可以決定市場一致性價值,主要的步驟包括:在資產模型中生成足夠多的市場情景(Scenarios);在每種情景下都以資產回報假設為基礎預測負債現金流;以特定情景下的合理貼現率貼現每條現金流;計算所有情景的貼現現金流現值的平均值。
(三)組織結構價值評估
1.人成本。由于管理者成本主要是通過投資者主觀地對公司經營的察覺而感覺到,并非能找出清晰的現金流,所以很難客觀地對管理者成本進行評估,管理者成本作為每年資本額的1%-2%的度量是比較合理的。
2.有限責任轉讓選擇權。評估有限責任轉讓選擇權的最簡單的方式是通過在確定性等價的基礎上計算負債的市場一致性價值而實現。一個價值的計算是假設真實的無風險利率,另外一個是假設反映公司對客戶的信譽的利率。兩個價值的差額即為有限責任轉讓選擇權的價值。
3.未來承保新業務的盈利能力。這一價值本質上就是未來新業務的市場一致性價值。傳統方法對這一部分的評估,要么通過預測未來所有年度的新業務現金流,要么將最近一年的新業務價值乘上一個乘數。按照上文評估資產和負債的方法進行適當調節就能得到新業務的市場一致性價值。
4.財務困境成本。財務困境成本是所有部分中最難評估的。精算師往往需要對導致財務困境的因素進行識別及排序,然后將陷入財務困境的機率與可能導致財務困境的程度進行相乘,再加上未來業務機會喪失的成本以及其他相關成本,得到總的成本。
五、市場一致性價值評估方法的前景
市場一致性價值評估方法是對內含價值評估方法的發展,它解決了內含價值評估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相對于傳統的內含價值法,市場一致方法的優點在于:負債價值以市場為基礎;風險性負債價值自動與交易資產價格一致;與實際償付能力測試成為一體;可與其財務上的公允價值相符。如果期權和保證類的金融風險占到壽險公司負債的大部分時,市場一致法將更大地發揮作用。[4]
該方法已經開始在一些發達國家采用,不僅是壽險公司,許多其他金融機構都開始采用。不少精算師預計,未來幾年,隨著各國壽險市場的產品日趨復雜,市場一致性價值評估方法將會在世界廣泛地得到運用,除了價值評估及財務報告以外,還會在產品定價和設計、資產并購、資產配置和投資策略、再保險安排評估、盈利性目標及評定等領域發揮重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冰清,楊雪. 內含價值在壽險公司價值評估中的應用誤區及修正[J]. 保險研究, 2005,(12).
[2] 和少波,吳洪. 內含價值法在公司價值評估中的應用[J]. 保險研究, 2005,(7).
[3] Pauline Blight, Anton Kapel, Anthony Bice, Market-Consistent Economic Valuations for the Wealth Management Industry, Institute of Actuaries of Australia, 2 May 2003.
[4] Fama E. F.. Market Efficiency, Long-Term Returns, and Behavioral Financ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9, 1997.
MCV-new Developments in Theory of Appraisal for a Life Company
LI Duo1;YU Da2
(1.nankai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tianjin city 300071; 2. bank of china,Beijing city 100818)
關鍵詞:品牌資產;評估方法;對比與分析
為了增強我國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工作人員在評估品牌資產過程中,需要使整個評估過程將品牌資產的客觀價值反映出來。因此工作人員在評估品牌資產過程中,需要采取科學的品牌評估方法,對市場份額和超額利潤等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企業品牌資產的評估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建立科學的評估理論基礎,從而更好的落實品牌資產的評估工作。品牌資產評估和資產評估價值密切相關。資產評估工作的目標就是實現一定的資產評估價值。資產評估價值的真實性有助于對資產評估工作質量的衡量。因此品牌資產評估工作需要完善的評估理論作為支撐。
一、品牌資產評估方法
企業相關工作人員在品牌資產評估過程中需要遵守行業標準和操作規范,在實際評估過程中,受到品牌資產評估價值理論不完善的影響,導致的結果是無法選擇恰當的評估標準,也會呈現模糊不清的評估價值,這樣對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對品牌評估理論的研究非常必要。以下具體分析幾種品牌資產評估方法。
(一)品牌資產評估中的成本分析法
成本法是一種科學的分析方法。由于無形資產的投入和產出缺乏較強的相關性,同時企業對品牌的投資和整個投資活動的關系非常密切,對品牌投資的分離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如果一個品牌的價值比較大,它們的成長需要較長的時間,企業沒有保存投資情況的數據。此外,這一方法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品牌投入和品牌資產存在較弱的相關性。因此這種評估方法很少使用,但是重置成本法卻是不錯的選擇。這種方法首先需要對品牌所在行業的新品牌開創費用進行準確的估算,再按照品牌的影響力,確定成本因子,這樣品牌資產的價值可以通過兩者的乘積獲得。
(二)品牌資產評估中的股票價格法
股票價格法的思路主要是以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為基礎。這樣在整體資產中就能分離出有形資產,再在無形資產中可以將品牌資產有效分離出來。主要是先對公司的總市值進行計算,再通過股數和股價相乘就可以得到公司的市值。工作人員需要對商品,設備和廠房等有形資產根據重置成本法進行作價,再利用總價值將有形資產減去,這樣就可以得到無形資產的價值。無形資產主要包括非品牌和品牌資產,可以確定品牌資產的影響因素,使之形成一種函數關系,建立公司整個股市和無形資產各因素之間的數量模型,再得出各因素對股市價值和無形資產的貢獻率,從而得出無形資產中品牌資產的占有率和品牌總資產。這種分析方法對只有一個品牌的企業是非常適用的。
(三)品牌資產評估中的未來收益法
未來收益法主要利用的是未來品牌的獲利能力,這樣可以對產品的評估價值進行評估,這種方法是一種具有較強邏輯性的方法。品牌的價值在于為企業的未來帶來可觀的收益。未來收益法評估品牌資產的基本思路就在于此。工作人員需要對評估品牌的利潤進行計算,在利潤計算過程中,可以將該行業的平均成本作為基礎,消除不必要的影響因素。工作人員可以用求得的利潤將這一行業的平均利潤減去,品牌得到的差額就是由于品牌帶來的超額利潤,在一年以內通過折現率進行折現,可以得出品牌的價值。這種方法將品牌具有價值的本質充分反映出來,對其在未來市場上的獲利能力和相關因素進行了全面的考慮。這種方法對品牌帶來的超額利潤的計算,沒有排除其他影響因素。因此這種評估方法對結果的評估比較樂觀。
二、品牌資產評估方法的對比
成本法具有數據易收集的特點,工作人員可以站在營銷決策角度對品牌資產進行評估,屬于前瞻性的分析方法。品牌價值屬于無形資產的價值,主要取決于未來收益。在投資數量相同的情況下,受到獲利能力的影響,價值量是不同的。品牌相對于有形資產,代替性不強,因此通過重置成本法對品牌資產的評估,存在困難,導致結果的可靠性不穩定。
股票分析法有兩個重要步驟,需要對無形資產和品牌資產進行剝離。兩個剝離過程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因素。即使經過對數據的有效處理建立了科學的數據模型,但是其準確性依然無法保證。目前,我國股市還存在不規范的現象,企業的實際經營業務無法通過股票價格反映出來,因此這一方法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未來收益法對收益的確定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收入將平均成本減去,在計算過程中,將二者之差作為計算基準。這種方法主要減去行業平均成本,雖然能夠消除一定的影響,實際上在獲得超額利潤方面,服務優勢和技術優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這種分析方法也存在弊端,應該視情況選用。
三、總結
綜上所述,企業產品為了在銷售過程中增值,需要建立品牌特色。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品牌資產進行評估?,F階段,有多種不同的評估方法。工作人員可以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品牌資產的評估。文章首先分析品牌資產評估方法,再對比品牌資產評估方法的特點。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對企業品牌資產的提升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丁棟虹,朱菲.品牌資產評估方法的系統分析[J].經濟界,2006,01:57-63.
[2]張祥,唐恒,金玉成.基于評估模型提升品牌資產[J].商業研究,2006,24:63-65.
[3]周曉東,張勝前.品牌資產評估方法的分析與比較[J].經濟師,2004,04:252-254.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 企業價值評估 評估方法選擇和創新
伴隨高新技術的發展,各類高新技術企業迅速崛起,高新技術企業備受關注,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也顯得越來越重要,并在產權交易、企業并購、風險投資、證券市場上市、企業經營決策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把握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征,科學認識高新技術企業價值的內涵、特點以及評估方法,將有助于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更快更好發展。
一、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的基本思路
在借鑒選擇適合于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的方法時,我們須先理清我國高科技企業價值評估的思路,即具體的評估內容、標準和特征。高科技企業風險投資的評估內容,一般從管理產品、市場、等幾個方面來進行。
(1)管理
管理指企業家及其他管理成員的特征與能力。無論是從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選擇,還是上市股票的表現看,管理都是最重要的。出色的企業管理、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核:一是風險投資家希望所投資的企業能有一個持續的增長;二是除了具有新產品開發的能力外,還要能夠推銷成功而賺錢;三是管理層要后繼有人;此外,管理層有能力領導公司成為本行業的佼佼者。管理者個人須具備如下性格特征和綜合能力:誠實正直、勤勞刻苦、靈活變通,對業務有通盤的理解,觀點客觀現實,有遠見,開放,有良好的過往聲譽與業績,有爭取成功的強烈愿望,有領導才能,有發現和評估潛在問題并作出適當反應的能力以及相關領域的經驗等。
(2)產品
風險投資所涉及的高新技術產品,一般會從以下因素考慮選擇與否:一是新產品的高科技含量;二是新產品必須能在兩三年內推向市場;三是新產品必須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四是新產品必須能被市場接受;五是新產品抵抗經濟周期能力強。
(3)市場
風險資本家要求合適的產品出現在合適的市場,以保證投資項目能帶來顯著的收入增長機會,從而實現高投資回投率,主要有一些常見的考核因素:一是新產品能夠創造一個新市場;二是產品處于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三是市場足夠大,并且產品能迅速增加市場份額;四是如果只是常規市場,新技術必須能明顯地減低成本;五是在頭三年中競爭威脅不大。
二、高新技術企業的特點及價值構成
目前對企業價值的界定,主要存在以下幾種不同觀點:企業價值就是企業的賬面價值;企業價值就是企業的市場價值;企業價值就是企業的公允市場價值;企業價值就是企業的內在價值。盡管存在以上幾種對企業價值的不同理解,并且每種觀點都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企業價值的內涵,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三、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的難點分析
高新技術企業自身的特點使其價值的評估表現出與一般企業價值的評估不一樣的特性。一般來說,企業價值評估的著眼點在于企業未來的整體獲利能力,而對企業未來獲利能力的分析一般基于企業的現狀和歷史業績,評估人員以此為基礎對企業未來的收益進行預測。但是高新技術企業價值的一些特點使得這個過程并不十分順利。
1、企業經營歷史短,歷史財務數據有限
在對一般企業的評估中,評估人員往往利用企業過去的數據來測算和評估當前以及未來的數據,比如估算企業的風險系數值,評估者大多是采用該企業5年以上的歷史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得出估計值。此外,在評估中很多其他的數據也是要根據歷史數據的平均值來判斷的,如每年的經營成本,營運資本增加值以及管理費用等。即使有的分析者不采用歷史數據來估算未來的增長值,但是算出來的期望增長值,也要和歷史數據比較。
2、高新技術企業價值中無形資產價值比例大
高新技術企業的魅力在于它的無形資產--專利、專有技術、技術秘訣、商標權、品牌,以及人力資源、管理能力和投資機會等。無形資產的數量與質量關系著高新技術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無形資產的價值大小決定著高新技術企業的價值大小。無形資產的評價是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的主要難題。
四、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的選擇與創新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價值內涵特征,分析每種方法的特質和適用性,是正確進行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評估的前提,企業價值評估方法比較與選擇。
(1)成本法。企業價值評估的成本法也稱資產基礎法,是指按照企業重建的思想,根據在評估時點再建一個與被評估企業完全相同或具有相同生產經營能力及獲利能力的載體(企業)所需要的合理投資額作為被評估企業價值的評估方法。
(2)市場法。企業價值評估的市場法或市場比較法,是指通過市場調查,在市場上選擇一個或幾個與被評估企業相同或相似的企業或交易為參照基礎,分析、比較被評估企業和參照企業的重要指標,在此基礎上,修正、調整參照企業的市場價值,從而推算出被評估企業市場價值的評估方法。
(3)收益法。企業價值評估的收益法也稱收益現值法,是指根據被評估企業整體資產的未來獲利能力,估算其未來預期收益,并按適當的折現率將其折現為現值,借以確定被評估企業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使用收益法評估企業價值必須具備:1企業預期的未來收益能夠預測,并可以用貨幣來計量;2與企業獲得的預期收益相關聯的風險可以預測,并可用貨幣來表示。
關鍵詞:無形資產評估;期權;合約;期權定價
中圖分類號:F224.0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6-0081-02
一、現行無形資產評估方法及其存在的不足
對于無形資產的評估,目前有三種較為常用的評估方法,即成本法、市場價格法和收益現值法,但都存在著明顯的不足。
成本法是指在評估資產時從被評估資產的現時重置成本中,扣減其各項損耗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方法。成本法的主要缺點是重置成本的確定缺乏客觀性。在重置成本數額確定過程中,往往會帶有一些主觀因素。再者,如果無形資產評估的是交易價值而被評估的無形資產適用時間已經很長并是獨一無二的,則成本法就不太適用。因為買主通常是對無形資產的效益感興趣,而不是對創造無形資產的成本感興趣。同時,重置成本法未能體現無形資產所具有的超額獲利能力。
市場價格法,是指通過比較被評估資產與可比類似資產(可比參照物)的異同,并對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進行調整,從而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市場價格法在無形資產評估中有兩個缺點:(1)無形資產市場交易活動有限,市場狹窄、信息匱乏,交易案例很難找到;(2)可比性差。無形資產的非標準性,使我們很難確定參照物資產與被估資產的差異即可供比較的相關指標和技術參數很難搜集并且很難在價值形態上量化。
收益現值法,是指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并將其折算成現值,借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收益現值法存在的不足如下:(1)收益額的預測帶有很大的主觀性;(2)收益期的確定比較困難。無形資產損耗的價值是確定無形資產收益期的前提。由于無形資產的損耗抽象難確定,顯然無形資產收益期的確定比較困難;(3)折現率的確定。實踐證明不可能存在一個統一的適合各類無形資產評估的折現率,各個企業可能采用不同的折現率來適用自己的情況,從而使評估結果缺乏可信性。
二、基于期權理論的無形資產價值評估方法
(一)期權的定義及其分類
期權是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期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執行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通俗的講,期權是一種預期的約定的權利,該權利賦予持有人以固定價格將來買進或賣出資產。
按照合約授予期權持有人權利的類別,期權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兩大類。
看漲期權是指期權賦予持有人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以固定價格購買標的資產的權利。其授予權利的特征是購買,因此也可以成為“買入期權”或“買權”。
看跌期權是指期權賦予持有人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以固定價格出售標的資產的權利。其授予權利的特征是出售,因此也可以成為“賣出期權”或“賣權”。
(二)無形資產的看漲期權特性
企業購入無形資產,目的是進行后續投資獲取投資收益。為無形資產付諸實施所支付的生產、銷售和管理方面的投資總額,就是這種特殊標的資產的約定價格。該投資項目生產經營所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的現值高于標的資產的約定價格時,企業就投資獲利;當預期投資項目所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的現值低于標的資產的約定價格時,企業就放棄投資。這些就是典型的看漲期權的特性,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形資產具有看漲期權的特性。
在無形資產價值評估中,運用期權定價理論可以充分體現選擇權或不同的投資機會所創造的價值。例如,購買專利技術后,由于新產品的不確定性導致未來現金流量的不確定,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選擇是否應延遲投資,是否應當進行后續投資,是否應當放棄投資,這種選擇權是有價值的即我們所說的實物期權。在進行這些決策時,企業通常會假設公司會按既定的方案執行,實際上管理者會隨時變化方案,減少損失。只要未來是不確定的,管理者就會利用擁有的期權增加價值,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既定方案,在進行無形資產評估時,考慮期權的價值會使無形資產的評估更合理也更有說服力。
資產評估有三種方法,分別是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場法,它們是資產評估的三種基本方法,從不同途徑評估資產的價值。這三種評估方法都有各自的應用前提和優缺點,了解其差異性是對不同資產進行評估的前提。各種評估方法獨立存在,并從不同的角度表現資產的價值。收益法評估出的收益價格高于成本法評估出的積算價格,市場法評估出的比準價格介于收益價格和積算價格之間。本文在闡述這三種方法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分析對比,并對它們進行評價。
【關鍵詞】
資產評估;成本法;收益法;市場法
資產評估是指評估專業機構和評估師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資產準則,根據特定的目的,遵循評估原則和標準,依照相關程序,選擇適當的價值類型,運用科學的方法,對資產在某一時點的價值進行分析、估算。其核心是對資產在某一時點的價格進行估算。資產評估方法是實現評定估算資產價值的技術手段。就資產評估方法本身而言,它并不為資產評估所特有。事實上,資產評估的方法是在工程技術、統計、財務管理、會計等學科中的技術方法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形成的一整套方法體系。資產評估方法與其他學科的技術方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區別在于資產評估將其他學科的評估方法按照資產評估運作的內在要求,用資產評估的技術思路加以重組,從而構成了資產評估方法體系。該體系由多種具體的評估方法構成,這些方法可以歸納為三種基本方法,即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
一、三種評估方法的基本含義
成本法,它也稱重置成本法,是從現時條件下被評估資產的重置成本中扣減各項價值損耗,來確定資產價值的方法。成本法計算公式:被評估資產評估值=重置成本-實體性損耗-功能性損耗-經濟型損耗或被評估資產評估值=重置成本×綜合成新率。按現在的市場條件重新構建被評估資產的現時重置成本,即被評估資產功能相同的資產的成本耗費減去實體性損耗、功能性損耗、經濟型損耗或評估值等,得到的結果即為成本法所計算出的資產評估值。資產的原始價值的大小與原始成本是成正比的。收益法的理論依據為效用價值論。收益法是指通過估測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現金流量的現值來判斷資產價值的方法。它服從資產評估將利求本的思路,即采用本金化和折現的途徑及其方法來判斷和估算資產價值。收益法認為,資產價值在于未來該資產所帶來的收益,折現未來收益的現值之和就是該資產的價值。收益法利用投資回報和收益折現等技術手段,把評估對象的預期產生能力和獲利能力作為評估標的來估測評估對象的價值。這種方法根據評估對象的預期收益來評估其價值,容易被資產業務各方所接受。市場法又稱現行市價法、市場比較法,就是指利用市場上同樣或類似資產的近期交易價格,經過直接比較或類比分析以估測資產價值的各種評估技術方法的總稱。其理論依據是市場價格反映資產價值,價格圍繞價值波動這一規律。一般而言,如果某項資產存在活躍的市場,即市場上交易活動較頻繁,市場信息比較透明,則相同或類似資產同一時點的交易價格會調整到相同或相當的價位上。但在一個信息不對稱、市場效率低下、相同資產或類似資產交易不活躍情況下,價格不可能反映其價值。市場法利用了市場這一“看不見的手”代替我們做了一部分評估工作,市場法具有簡單易行、直觀易懂的特點,在資產評估務中得到廣泛地應用。
二、三種基本評估方法的對比
上述三種基本評估方法都有各自的應用前提條件和優缺點。市場法應用前提:首先,需要一個充分活躍成熟的資產市場,因為市場越活躍越成熟,那么在市場上找到的參考物就越接近被評估資產,這樣結果就越準確;其次,參照物及其與被評估資產可比較的指標、技術參數等資料是可搜集到的。市場法的優點:第一,能夠客觀反映資產目前的市場情況,其評估的參數、指直接從市場獲得,評估值更能反映市場現實價格;第二,由于是技術人員從成熟的市場中找取得參考物及數據,因此評估結果易于被各方面理解和接受。同時它的缺點是:其一,需要有公開活躍的市場作為基礎,有時因為缺少可對比數據難以應用;其二,不適于專用機器設備和大部分的無形資產以及受到地區、環境等嚴格限制的某些資產的評估。收益法的應用前提:一是因為被評估資產是看其未來價值,故可以投入使用;二是資產經營的未來收益能夠且必須用貨幣金額來表示;三是資產所者所承擔的風險收益也必須能用貨幣衡量。收益法的優點:第一,能真實和較準確地反映企業本金化的價值;第二,與投資決策相結合,評估得到的資產價值易為交易雙方接受。同時收益法缺點是:一是預期收益額預測難度較大,易受較強的主觀判斷和未來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二是在評估中適用范圍較小,一般適用于企業整體資產和可預測未來收益的單項資產評估。成本法的應用前提:首先,被評估資產處于繼續使用狀態或被假定處于繼續使用狀態,被評估資產的實體特征、內部結構及其功能必須與假設的重置全新資產具有可比性;其次,應當具備可利用的歷史資料,成本法的應用是建立在歷史資料基礎上的,許多信息資料、指標需要通過歷史資料獲得;最后,形成資產價值的耗費是必需的。成本法的優點是:第一,較為充分地考慮了資產的損耗,是評估結果更趨于合理;第二,有利于單項資產和特定用途資產的評估;第三,在不易計算資產未來收益或難以取得市場參照物條件下可廣泛應用;第四,它有利于企業資產保值;第五,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可使評估資產的評估價值接近實際,較真實地反映了資產的現時價值。同樣,與市場法和收益法相同,成本法也有缺點:其一,運用成本法一般要計算出被評估資產的各種損耗,或者通過調查找出被評估資產的新舊比率,這樣會使工作量加大;其二,經濟性貶值,不易全面準確地計算。
三、對三種評估方法的評價
1、成本法成本法是從資產購建的成本耗費角度評估資產的價值。根據重置成本法的特點,最適用的范圍是沒有收益、市場上又很難找到交易參照物的評估對象。這類資產既無法運用收益現值法,又不能運用現行市價法進行評估,唯有應用重置成本法才是可行的,在無法計算收益的資產以及找不到參照物的專用資產的評估,均可使用該方法。因此,成本法既可用于評估資產的公允市場價值,也可用于評估資產的非市場價值的評估。重置成本法是國際上公認的資產評估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特別是對于不存在無形陳舊貶值或貶值不大的資產,只需要確定重置成本和實體損耗貶值,而確定兩個評估參數的資料,依據又比較具體、容易搜集到,因此該方法在資產評估中具有重要意義。
2、收益法用收益法進行資產評估的基本思路是:將時點視為現在,那么現在購買有一定年限的資產,預示著在其未來的收益年限內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取凈收益。投資者購買收益性資產是一種投資行為。其目的往往并不在資產本身,而是資產的獲利能力,即資產的價值通常不是基于其歷史價格或所投入的成本,而是基于對其未來所能獲取的收益。如果現有某一貨幣額可與這未來源源不斷的凈收益的現值之和等值,則這一貨幣額就是該項資產的價格。同時收益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因為收益法需要用貨幣衡量,而且風險也要用貨幣衡量,因此,對于沒有收益或收益無法用貨幣計量以及風險報酬率無法進行準確計算的被評估資產,收益法則無法使用。其次,用收益法在進行評估資產時,其評估過程具有一定的非客觀性,可能會使得結果不準確。盡管我們所知道的收益法公式很客觀準確,但在實際計算過程中,收益法所試用的條件或前提可能并不會和理論狀態時達到一致,那么可能過程不準確,同時結果也不準確。因此,在收益法運用中如何堅持資產評估的客觀、公正原則是十分重要的,它既需要評估人員具有客觀科學的態度,又需要掌握預測收益和確定風險報酬率的正確方法。此外,收益法的運用也需要具備一定的市場條件,否則一些數據的選取就會存在困難。例如,在證券市場不完善的情況下,一些系數的準確性、適用性就會存在一定問題。同樣,在市場機制不健全的市場中,對未來收益的預測,由于不確定性因素太多,也比較困難。
3、市場法市場法是在三種基本方法中相對最具有客觀性的評估方法,其評估值比較容易為交易雙方理解和接受。因此,在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市場法是運用最廣泛的評估方法。但市場法的運用需要有一定的前提條件:一是要求進行交易的市場應該具備一定的成熟度和活躍度;二被評估資產應是具有一定通用性的資產。市場法最適用于在市場交易活躍的資產評估,如通用設備、房地產等。在發達國家,由于資產市場較成熟,產權交易十分活躍,企業整體資產評估也可采用市場法,或者通過市場法對收益法評估結果進行驗證。盡管從理論上講,不同的評估方法不應對資產評估值產生太大的影響,且在必要時需同時采用幾種方法評估同一項資產,但各種評估方法其獨立存在本身就說明各種評估方法之間存在差異。每種評估方法都有其自成一體的運用過程,都要求具備相應的信息基礎,評估的結論也都是從某一角度反映資產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呂玉秀:三種資產評估方法的差異分析與評價[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3).
[2]陳春東:房地產評估市場法的評估原理研究[J].金融經濟.2008(14).
[3]楊紅英:現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缺陷及應對措施[J].當代經濟,2014(18).
[4]何偉靈:淺析我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問題[J].東方企業文化,2012(4).
[5]姜楠:資產評佑學[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6]潘晶等:資產評估學教程[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7]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資產評估與管理[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