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8 16:28: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加強學生德育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中學生教育德育:發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教育的核心工作不光是讓學生掌握全面深層的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中學生就是未來的主要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直接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前途和命運。中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其心理生理發展仍然不成熟、可塑性強比較強,也就是說,如果有正能量指引、引導著他們,他們就會走在成才的道路的上,而一旦被社會負能量感染、或者是放任他們在社會中不聞不問,那么當他們在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時就很容易被社會的不良風氣所感染,最終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上。中學生德育教育問題勢在必行,而且十分緊迫,我們首先來分析中學生目前在德育方面的一些表現:
一、中學生現狀令人堪憂
1.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屢見不鮮
近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上升趨勢,例如某女生由于是留守兒童,從小沒有得到很好的監管,那么到了初中,感覺自己“翅膀硬了、能夠自立了”,經常出入網吧,隨后被社會不法分子盯上,自認為是遇上了社會上的“大好人”,殊不知已經做了社會不法分子釣魚的魚餌。與社會不法分子合謀拐騙了不少未成年少女去偏遠地區,在違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被捕之后,該女生仍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可見,德育教育的疏忽,是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
2.日常行為極不規范
在中學校園里我們經常會聽到學生胡侃,三五人成群結隊“結幫拉派”、社會上的“行話”、網絡上的俗語脫口而出,臟話臭話隨口流露,這其中也不乏女生。更有少部分學生有小偷小摸的行為,如在人多或經營店主不注意的情況下會偷拿正在出售的商品,他們本身并不是買不起這些商品才導致偷竊行為的發生,究其原因,在他們看來:反正沒人看見,不拿白不拿,別人也拿了,我不拿的話,豈不是吃虧了?這種歪曲思想的形成,正是因為沒有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造成上述現狀原因是多方面的,諸如社會風氣的影響,家庭對孩子的溺愛,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此問題在農村表現的更為明顯),學校對德育教育的不重視等。那么我們該如何進行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呢?下面來闡述我的幾點建議:
1以班會為基礎,增進德育意識
班會課,我們是再熟悉不過的了。我們認為好的班會課應該是教師與學生智慧的結晶、師生或學生之間情感的交融、學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黃金時段。但我們發現有的人缺乏這種意識,班會課成了“自習課”,成了傳達布置工作課。我們可以把班會課變成學生們思想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形式可以是多樣式的,例如,學生們平時上課已經厭煩了說教式的課堂,那么在班會課上就可以采用多媒體的形式,用真人真事現實說法,通過觀看相關視頻影像,讓學生們各抒己見,這樣在無形中給學生灌輸德育意識。
2努力抓好后進生的轉變工作
后進生通常是指學習不好或無心學習的學生,而這二者之間,如果少了德育教育指引的環節,二者變成了惡性循環,及越是學習不好便越是無心學習,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家庭原因:如農村家庭中的留守兒童、缺乏家庭關愛,學習的主觀條件不足,又如家庭父母離異等造成的學生感到無人親近,無心上學;二是學校的原因,學生可能在不同的課堂多次受到教師的批評、同學們的嘲笑;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產生了失落心理;三是學生個人原因,學生自身就沒有大的志向,感到讀書沒什么前途,不想學習,結果就破罐破摔。為此,我們要注重對后進生的德育教育問題,要經常鼓勵后進生積極上進,努力抓好后進生的轉變工作。例如,他們做了好事,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要多親近和關心他們,與他們促膝談心,對他進行理想、前途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和促成他們對學習感興趣,充滿信心,迎頭趕上;要堅持建立學校和家長聯系制度,共同分析學生出現的問題及商討解決的辦法,抓住后進生的心理和特點,共同做好轉變工作。
關鍵詞: 技工學校 德育意識 教師教法 公德禮儀 愛與溝通
德育教育就是一定社會或階級根據其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人們施加系統的道德影響的活動。優良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社會道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在社會的影響下,特別是在學校教育的影響下,在集體和個人的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目前,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期,社會上各種道德準則、價值觀的沖突,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而如今的技校生,基本趨于成年,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社會上各種不良現象也必然對技校生產生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對青年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德技俱佳的人才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一、技校學生對德育的意識欠缺――改變學生觀念,引導學生了解現代企業最需要的是德才兼備的技能型人才。
技工學校目前的招生對象是初高中的中下游成績學生,他們對待學習的興趣不甚濃厚,甚至厭學,在中學時普遍成績偏差,重點高中、名牌大學無望而選擇進入職業技術學校學習技術以期順利就業。部分進入技工學校的學生認為學習技術是正經事,認真學專業課、學好技術就行,德育課無非和中學時的政治課類似,認為是“副課”,學不學無所謂。
針對學生這一普遍現象,要告知學生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教育體制和勞動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和發展,合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異軍突起,國有企業實行優化組合、減員增效等措施,各用人單位對勞動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嚴,中外資深人事普遍認為“技術、經驗和能力是可以通過生產實踐迅速獲得的,而與用人單位核心文化相符合的良好職業習慣卻不是一時一刻可以修養成性的”。所以當今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除專業技能、技術有明確要求外,良好的個人品質已為更多用人單位所重視。德才兼備的技能型人才更受企業歡迎。
二、活躍課堂,改變教學方法――植入式課堂引導,激發學生興趣。
德育課與其他學科不同,可以說德育可滲透到任何課堂,但是德育課教師要上好德育課,在40分鐘的時間里吸引學生去聽枯燥的德育理論說教是有點難,因此,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充分發揮其德育的功能。
技校德育主要從道德觀念、法制觀念、社會現象等方面教育學生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在講課之前可以引導學生先聽取一個小故事,以學生身邊、校園里面、社會上的現實事件作為導語植入課堂,新穎別致的導語會起到先聲奪人、引發興趣、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功效。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導言。植入故事時總是帶著點賣關子的架勢,將故事娓娓道來,時常加點小議論,這樣既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又可以增強德育課的吸引力,引發學生興趣。隨著故事的講完,課堂德育主題也就展開了,因為德育目標就滲透在故事當中。所以,以故事作為德育的載體,既避免了生硬說教,又加強了德育的鮮活性與可感性,而因為
學生是主動接受所學知識,所以德育的效果當然是明顯的。
三、基本道德禮儀不容忽視――加強基本道德修養,從細節做起。
青年學生從儀容儀表、行為語言等方面都應該加強修養,從自身小事做起。校園里部分青年學生穿著流里流氣、奇裝異服、男生留長發戴耳環、出口臟話連篇、隨地吐痰、亂扔雜物、抽煙酗酒、模仿大人辦生日請客、破壞校園公共設施;走向社會乘車爭先恐后搶占座位,在公眾場合不但不聽從指揮,甚至惡言相向,動輒喊打喊殺,出入娛樂性公共場合,違反公共秩序,不聽勸告,甚至辱罵毆打他人,這些現象從基本公德禮儀方面體現了他們的素質較差。
我們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人生觀,就要言傳身教,從自己做起。加強學生道德教育,教師、家長必須做到言傳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教師本身的道德形象如何,不僅影響青年學生,而且對教育起著強化或弱化作用。要求青少年如何去做,自己一定要實實在在地做好。教師的身教作用,表現在嚴于律己,給學生做出榜樣。教師在平時必須注意自我修養,完善自我的人格,加強“身教”意識,言談舉止做到文明健康、真誠和諧、親切得體,嚴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這樣,教師的身教就可以在學生心目中得到確立和認同,最終達到示范教育的目的。另外,家長的教育指導和自身行為是子女的重要影響源。因此,家長同樣必須用自己的行動去實踐自己講的道理,如在遵紀守法,講究衛生,互廉互讓,為善助人,杜絕黃、賭、毒等方面做子女的表率。
四、深化愛的教育――關心、關愛每一個學生,做好與學生的溝通。
1、心理承受能力差。由于當代大學生都處在和平建設的年代,在家庭中作為中心,習慣了家庭中所有成員滿足其要求,當家庭成員不能滿足其要求或者是不愿意滿足其要求的情況下,動輒用哭鬧的方式,甚或是以傷害自己來要挾家庭成員滿足自我的要求。同時在學生時代,他們的全部的任務又是學習,在緊張的就業環境中和家庭環境中,大部分學生對自我的認知并不健全,無法正確認識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無法定位個人與他人的關系,當自己走出家庭,走出學校,就突然被陌生的環境所包圍,其價值期盼和社會現實嚴重不符。首先,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中,他們的個人感受,別人并不能同其家庭成員一樣滿足其要求,大家都是作為獨立的個體在社會上生存,個人都有個人的運行軌跡。其次,在社會中是一個競爭的社會,有競爭就有成功和失敗。長期生活在家庭生活中的大學生在不能適應或者不能完全使用社會法則的情況下就會產生挫敗感,產生心理落差,不愿正視社會現實,長期下去就會萎靡不振,甚至精神抑郁,游離于社會和人群之外。
2、功利化傾向日趨嚴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也變得豐富和飽滿。與以往大學單純的學習不同,當代的大學生生活也注入了功利的色彩。首先,大學生存在攀比心理。比如會比較那個同學的衣服更漂亮,包更名貴,更加熱衷于參加同學聚會,給朋友送生日禮物,全然不顧自己的家庭條件。在這種攀比心理的作用下,一些同學開始更多的向家庭索取。其次,實用至上。受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影響,一些大學生通過賄賂等方式擔任班干部、學生會職務,一方面為了將來找工作增加一些分量,另一方面,為了在班級和同學生活中增加話語權,為同學和班級服務講究回報,甚至假借為集體服務,為自己謀利,集體責任感不強。再次,學習淺嘗輒止,不求甚解。在課堂中不認真聽講,課后不認真復習。總是認為讀書是一張文憑,大學畢業只要有文憑在手就行,畢業就希望找關系,靠門路謀求一份好的工作,而不是通過自身的努力扎扎實實去爭取。
3、誠信意識淡薄。一些大學生在誠信觀念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缺失問題。首先是學術作弊。一些學生平時不認真讀書,但同樣在考試中希望取得一個好的成績。于是開始謀求走捷徑,通過找人替考或者考試作弊等方式取得考試成就,騙得入學資格或學位學歷成績。在利益的驅動下,作弊者隊伍越來越龐大,一些地方還專門出現了以賺錢、營利為目的的“職業”,至于在論文寫作中的抄襲等現象更是比比皆是。其次是經歷造假。在就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學生們為了能在畢業后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就開始豐富自己的個人履歷。經過包裝,一個普通的學生就轉變成了三好學生,具有豐富管理經驗、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優秀學生干部。并且其個人履歷可以根據用人單位的需要不斷的變化。再次,騙貸逃貸的行為嚴重。由于教育體系的改革,高校收費相應的增加,雖然國家采取了獎學金制度,但是大學生在入學之初仍然需要一筆費用,在一些偏遠山區和困難家庭依然無法承受學習的各種費用。于是國家為幫助大學生度過難關,設立了貸款、困難補助等相關的政策。但是一些學生在畢業后卻不能主動償還,甚至是故意逃避。還有一些家庭好的同學,出于個人的享受的目的,通過一些不正當途徑出具虛假貧困證明騙取助學貸款或獲取補助,這種不誠信的行為使真正困難的學生失去了救助的機會。
二、當代大學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和學校教育的失衡。在家庭中,家長過分的放縱孩子,長期生活在過分溺愛中的學生對整個道德體系缺少足夠的感知。有的家長把教育責任更多的歸咎于學校,認為學校就是教書育人的地方,自然也責任也有義務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全然看不到家庭的第一位教育作用,意識不到言傳身教的重大意義。也有的家長把學生的學習成績放在首位,只要成績好,其他的方面馬馬虎虎就可以了,對孩子的教育存在嚴重誤區,使學生缺少道德信念支撐。在學校中,受考試指揮棒以及就業等因素的影響,學校更傾向于把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投入到這些顯性的因素上,對于學生的個性教育、心理教育較少涉及。對于學生中出現的問題缺少溝通和解釋,對于錯誤傾向缺少糾正和疏導,于此,當學生遇到一些問題困惑不解時,遇到一些障礙需要破解時,往往手足無措,無以求援。當內心的糾結長期交織,苦悶無法排解,往往會形成自己的具有嚴重個人傾向的獨立判斷,而很多情況這個判斷是負面的。
2、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一方面人們的生活更加富足,日常生活更加多彩。另一方面,各種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直接導致了原有社會結構的變遷和思想意識的變化。一些腐朽的思想伴隨著先進文化也一同涌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不斷泛濫,人們的道德思想被“一切向錢看”的不良思想嚴重沖擊著、不勞而獲的價值心理以及社會上的貧富差別現象,都在悄無聲息地沖擊著大學校園,也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而學生的道德水平和價值觀念尚不成熟,就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大學生的價值失衡。受這些思想的形象不少大學生在大學的大好年華不是用在讀書學習上,而是把大量的時間用在了聲色犬馬、個人享樂上,思想道德滑坡,個人意識淡薄,理想信念迷失,嚴重的影響了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3、學生自身的客觀原因。受當代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大多數學生只是被動的機械的學習,對于自身的發展前途缺少清醒的認識,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缺乏關注,對政治冷漠,共同理想和價值追求弱化,更多的把自我滿足當作是人生的全部目標。生活缺少主動性、積極性,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精神生活空虛。思想上放松自己,在物質上耽于享樂,過分陶醉于自身的享樂中,貪圖安逸,把享樂當做日常生活的全部,呼朋引伴,醉生夢死;熱衷網絡,逃避現實,在不切實際的虛幻世界中尋找精神慰藉。虛幻的世界中游離過久,就會出現與現實脫節現象,一些大學生變得冷漠和與他人生活的隔絕,生活在自我封閉的小圈子。一切以自我利益為中心,一切以自我的得失作為評價事情的標準,過度關注自我利益的得失和滿足,他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則置若罔聞、全然不顧。
三、加強大學生德育教育的幾點意見
1、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大學德育教育中?!爸袊鴤鹘y文化是生成高校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豐厚土壤”①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哲學,蘊藏著大量健康的倫理道德觀,用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滋養學生的心靈、豐富精神世界,對于培養健全的人格,矯正不正確的認知,為大學生的精神世界注入新鮮的營養,為他們提供理論依據和思想源泉。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大多會以經典著作的方式留存后世,如《論語》等,認真學習和熟讀這些國學經典,把這些著作同個人的知識結構、行為方式、社會習俗結合起來,廣泛結合并加以恰當的銜接,不僅有助于文化素養的積累,也同樣有利于道德修養的培育。同樣,在大學教育中也可以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將一些優秀的作品搬上熒屏,增加大學生教育的生動性,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向學生傳遞了正能量。
2、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霸谌蚧瘯r代中,民族的、地域的、本土的文化將改變原有的封閉狀態而向世界文化開放。”②在當代社會,各種文化信息不斷的交流和碰撞,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古代文化和現代文化交互融合。在這個多元化時代,如果不能適時建立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容易產生價值迷失。在國家層面,要積極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加強大學生的價值目標建設,使廣大學生積極樹立遠大志向,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在社會層面,要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增強大學生對未來美好社會的向往和為未來美好社會建設貢獻力量的信心。在個人層面,要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建立和諧的、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生存環境。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道德教化中的核心作用。
【關鍵詞】區校共建;小學生價值觀;德育教育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發現現在的學生思想活躍,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有較強的進取心,但在一部分學生的思想中也存在著一些偏見和誤區,比如:有的學生都喜歡當“官”,認為當“官”就可以管著別人、當“官”后很威風,自己很滿足;有的學生做事不考慮班集體和其他同學,只要是自己認為對的、高興的就做;有的學生總能發現其他同學的缺點,卻看不到別人身上的長處和自己不具備的優點;還有少數學生愛占便宜、不能吃虧,平時欺負同學時洋洋得意,受了委屈就來找老師哭訴等等。這些現象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現在的小學生身上表現出這些現象呢?通過我們與家長交換意見,與學生進行溝通,我們對發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有了明確地認識。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體系也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轉變。小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處于正在逐漸形成的過程中,外界環境的刺激和社會主流、非主流思想對他們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學生們在思想上、行動上難免會出現種種問題。我們當前學校的德育教育是積極的、主動的,是促進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最重要途徑。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社會是教育的大生態,學校所在的社區和學生居住的社區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學校僅僅是這個生態中的一個小小的“群落”。作為社會的人——學生,是不可能脫離這樣的“生態”而生存的。正是這一生態系統內的社會風氣、教育、思想塑造著學生的思想和才能。學生的人格、情感、智力、經驗、知識、意志、理想以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者交互作用和共同培養來完成。
一、區校共建的必要性
1.傳統的學校式德育教育存在死角和缺陷
當前的學校德育教育,雖然改變了傳統的單一說教式教育方法,引入了高科技的多媒體教學方法,使得小學生能夠更加形象、生動地接受德育教育。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一點,就是教學形式改變不代表教學模式的改變。學校德育教育并沒有擺脫單純的理論式教育,還是表現為“老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聽”的機械性“灌輸”模式。體驗和實踐是人獲得外部信息的重要途徑,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更需要讓他們更多的進行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獲得知識的同時,也就達到了開展好德育教育的目的。
2.社區教育的積極作用
社區教育可以為學校德育教育提供教育資源,優化學校外部環境。小學生的種種消極思想和不良行為往往是受到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和習慣的影響,而社區中的老、老黨員和先進模范人物有很多,讓小學生更多地接觸這一群體,可以得到生動的正面教育。這不僅大大拓寬了學校德育教育的新資源,也有效地消除和抵消社會不正之風的影響。此外,現在街道下設的社區居委會中,大都成立了“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這些部門可以通過清查非法網吧、個體書攤、娛樂室等行動,凈化校園周邊的社會環境。
社區可以為小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規定,中小學生在接受義務教育期間,應該積極參加學工、學農、學軍等活動,參加社會實踐,這是培養“四有”新人的必要途徑,而社區是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大課堂。社區可以落實學生參觀、訪問、考察、勞動等活動的場合,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培養學生為人民服務的品德,顯著提高小學生的道德素養。
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有機結合的必要性。學校教育是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起點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門,可以進一步強化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在理論層面上夯實小學生德育教育的基礎。社區教育可以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的協調全面發展,具有學校教育不可比擬的優勢,是學校教育的發展和必要補充,可以讓小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樂趣,開闊眼界和思路。只有將學校教育和社區教育有機結合,才能夠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式,促進小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區校共建的初步嘗試
我們在教學工作中,結合學校德育教育,開展多項活動,與學校所在的社區共同協商,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區校共建活動,取得了較好的實效。
1.結合傳統節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在國慶將至之時,我校舉行了“祖國愛我我愛她”活動。我們帶領小學生們走出校園,深入社區,與學校所在的街道聯合共同開展了系列主題教育活動。
今年9月,我們組織學生與社區工作者、無職黨員一起,開展“祖國愛我我愛她剪切畫”大賽。每個小學生和一名社區人員組成一個小組,由小學生構思,社區人員協助,共同完成以“慶國慶過中秋”為主題的自制剪切畫。通過此項活動的開展,使得小學生開闊了自己的思路,豐富了自己的知識,鍛煉了動腦和動手的能力,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學生們逐步體會到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也鍛煉了他們與陌生人交流溝通的能力。通過他們與社區工作者、無職黨員的交流互動,也使得他們進一步了解到:社區中、社會上有許多不當“官”,默默無聞為社會做貢獻的普通人,他們也在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也在這個過程中,享受著快樂。
今年暑假期間,我們帶領中年級學生走進社區,參加“寸草難報三春暉”演出活動?;顒又?,6名學生用樸實、稚嫩的語言,懷著感恩之心與家長面對面進行了情感交流,濃郁的摯愛親情感動了在場每個人。社區文藝樂團和幼兒園的老師及小朋友們還同臺獻技,為大家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并將活動推向了。通過此次演出活動,使小學生充分體會到愛的無私和偉大,理解做父母的艱辛,讓他們常懷感恩之心,也使家長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孩子的成長。
2.開展法制和安全知識教育活動
在采取“走出去”方式開展德育教育的同時,我們還實行了“請進來”的教育方式。一是充分發揮法制副校長作用,開展法制和安全知識的學習講座。今年,我們再一次地聘請了一名社區民警擔任學校的法制副校長,開展了以法治和安全知識為主題的兩次學習講座活動。講座的重點涉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自護和維權能力、安全知識等方面內容。通過法制副校長生動具體的講座,提高了小學生對違法犯罪的認識,充分了解了一些安全方面的基本常識,增強了自我保護能力和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二是我們積極爭取社區居委會支持,利用暑期在社區成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我們利用班隊會時間組織小學生參觀社區法制教育基地,通過圖片展示、現場宣講等方式,向小學生灌輸法律知識和安全知識,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用貼近生活的大量鮮活的事實教育小學生,充分彌補了學校此方面教育的死角。
3.針對特殊群體,開展共建“結對子”活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學校學生的“國際化”趨勢日趨呈現,不少外國學生來到我們學校學習。由于風俗習慣和文化觀念的不同,學校的德育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做好這部分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成為德育教育工作的一個新課題。我們針對外國學生不斷增多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一對一”結對子活動,即一名外國小學生與一名居住社區的同齡學生結成對子,定期(每月一次)在社區居委會開展交流互助活動,使外國小學生能夠更快地了解中國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在同齡人的幫助下盡快適應新環境,融入到班集體之中。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了解到:現在的學生中,單親家庭子女占學生總數逐年增加。部分學生由于家庭因素產生的影響,表現出自卑、自閉的狀況,這對我們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是十分不利的。針對這一新特點,我們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將單親家庭子女與社區中的殘疾兒童編成對子。讓這些單親家庭子女能夠理解和體會殘疾兒童生活的艱難,進一步堅定他們好好學習、好好生活的信心。同時,也使他們明白互助友愛和關愛他人的道理,促進他們形成健康的觀念和人格。
三、進一步加強區校共建的工作思路
我們開展區校共建加強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經過實踐證明是符合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是行之有效的。通過與社區共建舉行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打破了單方面以學校教育為主題的傳統形式,邁出了區校共建的關鍵性一步,學生們每次參加完區校共建活動都興高采烈,都反映到了社區,體會到了社會實踐活動的快樂。同時,也達到了寓教于樂的德育教育工作目的。我們在開展區校共建活動中感到:拓寬區校共建的模式,真正使社區教育成為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校外組成部分,我們仍要不斷地探索和創新,進一步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
1.注重體系建設,逐步構建區校共建整體框架
區校共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學校德育教育和社區教育是兩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存在把學校德育教育與社區教育分開看待的思想和做法,這樣無形中就減弱或割裂了兩者互補互助的關系。我們要將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固定的整體框架,更好地發揮雙方的優勢。
2.依托區校共建,探索個性化教育
我們傳統的德育教育,要求每一個小學生完成或達到的目標都是一樣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小學生個體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素養是存在差異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現代教育講究“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因此,我們要充分以區校共建為依托的基礎上,探索針對不同個體的自主管理,在學校和社區中都確立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長,成立特色小隊、特色中隊,開展競賽活動、科技創造活動,使小學生在活動中實現自我教育與學校教育、社區教育有機結合,促進德育教育的個性化發展。
3.利用區校聯動,關注小學生心理健康
心理素質是人的素質結構的核心,推動著人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優化。針對當今小學生不斷出現心理問題的新情況(患多動癥、厭學焦慮癥等心理疾病的小學生數量逐年增加),單純的學校教育不能完全擔負起解決小學生心理問題的重任,需要社區教育輔助解決。所以,我們可以嘗試在學校和社區開設聯動的小學生心理輔導室,小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可以向教師傾訴,也可以向社區的長輩咨詢。在此基礎上,建立區校一體的小學生心理檔案,能夠使學校、社區及早發現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通過直接和間接的輔導,幫助學生徹底解決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從而使他們能夠健康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小學德育教育課堂教學關系小學生由于心理發育還不健全,正式接受知識的好時候,所以環境和社會風氣極易對他們造成影響,因此加強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勢在必行,加強小學生的思想的教育,從小培養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文章就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對小學德育教育與課堂教學的關系進行論述。
一、小學德育教育現狀
1.學校不重視,德育教育形同虛設
由于學校只注重孩子的文化教育,認為學生只有學習好了其他的無所謂,由于課堂的緊張和作業的繁重,給小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學習壓力和精神壓力,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興趣愛好得不到發展。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強迫孩子進行各種補課,不顧孩子的想法和興趣,給孩子的精神和身體帶來負擔。由于學校只注重學生的成績提高而忽視了學生的德育教育,除了文化課只有音體美課,而且內容枯燥乏味,不能培養學生的興趣。
2.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模式傳統落后
由于小學生的道德品的教育得不到重視,學校缺乏專業的思想道德教育課老師,班主任老師大多對德育教育知識沒有進行專業培訓,根本不懂德育的真正內涵,認識不到德育教育對學生的重大影響。老師根本不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生的心理得不到健康的疏導,所以對學習沒有積極性,盡管偶爾上了一堂德育教育課也只是老師枯燥的講,激發不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興趣,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不到提高。
3.教師評估體系不健全
德育教育一直以來都不作為主科,教學質量如何也不進行評比,要求學生只要記住一些基本知識應付考試及格即可,具體學生領悟到何種程度也沒關系,上課也只是老師乏味的講,沒有生動的色彩,不能激發學生學習德育的興趣學生聽不聽無所謂,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一點也不能影響,降低了學生學習德育知識的興趣,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不到提高,影響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成長。
二、德育教育與課堂教學的關系
1.課堂是德育教育學習的主要陣地
教師為人師表他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維和思想,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發育不成熟,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對他們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老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講解生動事例,激發學生學習德育的興趣,加強自身修養,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道德能填補人的智慧的缺陷。無論你多富有,失了德行就會被眾人所不齒,在社會上站不住腳,所以說道德是人類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對學生加強道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
2.德育落實于教學工作的始終
德育教育要理論聯系實際才能起大教育的效果。首先教會學生如何分辨身邊的是非曲直,懂得什么是正義什么是邪惡,樹立怎樣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規范自己的行為。只有在教學中落實,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其次,教師要言傳身教,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時刻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個性差異,及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參加道德教育的實踐活動,把自己培養成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新人,把傳統的道德文化發揚光大。
3.德育教育與課堂教學相互促進
把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在各科課堂上都加上生動的德育知識內容。例如,體育課上通過比賽讓學生感覺到團結有愛的重要性;美術課中體會美的感受;音樂欣賞中陶冶情操;在語文課上了解古今仁人志士的高貴品質和為了他人的幸福而獻身的精神,這些都能學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培養起著積極的作用,達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1.轉變教育觀念與教學模式,創建和諧課堂
首先,學校要加大力度抓好德育教育工作,鼓勵教師共同參與德育教育工作把德育教育與其他學科緊密聯系起來。教師要加強思想培訓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改變德育教育的傳統教學方法,認真研究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思想變化以及個性特點,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健康的人格。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領悟到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對今后的健康成長意義多么重要。教育學生要尊重老師的勞動,積極配合老師完成道德教育的目標。
2.以學生為本,一切圍繞學生展開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的感情,一切為學生著想,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鼓勵學生積極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暢所欲言,說出心里話。老師要積極與學生溝通,尋找最佳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取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學生不拘束想什么說什么,從中暴露出許多老師想不到的問題,對教學改革具有重大意義。
3.因勢利導,讓德育教育更加潤物細無聲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很重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啟發式教學,鼓勵學生開動思想機器積極探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同時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學科中,在歷史課中生動講解革命先烈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從中體會堅強的意志才是勝利的保證,所以要樹立堅定的信念,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
四、結束語
教育的對象是學生,德育教育工作不是一時的而是貫穿于教育的始終,所以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學科中去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有利于學生人格的培養。老師為人師表,老師就是學生的榜樣,所以老師在教學工作中要不斷學習,加強自身修養,使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提升自己的人格。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健康成長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阿吉然木?熱合曼.新形勢下的小學德育教育探究[J].赤子,2014,(22).
關鍵詞:學校教育;德育教育;優秀品質
德育教育與傳統教育學科不同,它不以向學生講授專業學科知識為目的,而是對于學生優秀品德的一種培養和提升,是對青少年道德品質的一種心靈鍛造。在現階段的學校教育中,德育教育受到的關注相對較少,教師們往往將教學的注意力和重點放在對于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和學習成績的提高等方面,而減少甚至忽略對于學生進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和品質上的熏陶和塑造,因此,面對這種校園德育現狀,學校和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和重要影響,給予德育教育以應有的重視和提升。
德育教育包含的范圍較廣,它主要是指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等方面的指導和教育,從而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加深自身對于上述諸多方面的理解和體會,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加強學生的人格修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完善自身人格,鍛煉自身的道德意志,使學生能夠形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良人生格局。那么如何更好的展開德育教育切實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成為當今學校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
首先,由于德育教育與傳統教學學科有著十分重要和顯著的學科差異性,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德育教育的教學重點并不是某種教學內容的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而是通過一種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受到優秀品質的感染和熏陶,從而實現自身人格、品質等的培養和提升,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和人格境界等。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教師應該加深自身對于德育教育的認識和理解,擺脫自身在教學理念方面對于德育教育的偏見和狹隘理解,扭轉自身的教育理念,將德育教育放在一個合理并且合適的位置上,從而為德育教育的順利和有效展開打下堅實的基礎。
傳統的學科教學更多關注的是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最突出的便是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這種專注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教學,雖然有利于學生學科知識的學習和學科成績的提高,但是,由于缺少對于學生的必要德育教育,很容易使學生形成道德上的缺失和人格上的缺陷,從而影響學生人際交往和未來發展,從長遠來看,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而德育教育則是將教育重點放在對于學生優秀品質的培養和道德水平的提升上,是對學生整體素養的提升和人格魅力的養成,對于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道德感知能力等有著十分重要的輔助作用。因此,教師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和價值,扭轉自身的教學理念,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
其次,德育教育的教育對象是學生,需要學生們真正的參與進來,跟隨教師的思路不斷進行心靈上的凈化和道德上的提升,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體性地位,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學生在與教師的交談中,更加深入的理解德育的內涵和重要意義,從而使學生更加投入教師所進行的德育教育,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和制約,學生們已經習慣于教師單方面的進行知識的講授,但是對于德育教育來說,它除了需要教師進行講授和講解之外,更需要學生切實參與其中,抒發自身的見解,表達自己的看法,在溝通和交流過程中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和存在的各種問題,然后才能深入的感受到心靈的凈化和道德的洗禮。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教應該轉變自身在德育課堂上的位置,使自身由課堂的主導者轉變為課堂的引導者,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德育教育氛圍,使學生以一種放松的心態面對教師的德育教育,在面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和舉出的例子時,學生能夠積極的給予回應,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德育教學氛圍和溝通渠道,使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德育教育接受水平,發現學生在進行德育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從而及時調整自身的德育教學內容,提升德育教育的質量,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和人格素養。
在德育教育的素材選擇方面,教師應該充分挖掘現有教學材料中的教育素材,同時也應該擴展自身的德育素材貯備,與時俱進,以最符合時代要求,最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展開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從而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榜樣的力量,見賢思齊,主動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培養自身良好的德行。在學生使用的教材中,尤其是語文教材和政治教材,其中除了包含大量的學科專業知識之外,更蘊蓄著豐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和教育內容,需要教師對這些教材進行重新的研讀和整理,挖掘和解析其中隱含著的關于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從而在講授專業學科知識的同時,向學生傳達其中蘊含的人生智慧和人生經驗,分析人物身上所具有的良好品質,將學科專業知識和德育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提升德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在講解文本知識的同時,將知識和德育相互關聯起來,使二者產生一種相關性和針對性,使學生感知其中蘊含的高尚道德品質和優良文化。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新修訂的教師職業道德》的學習為動力,建立一支優秀的德育工作骨干隊伍。
建立一支優秀的德育工作骨干隊伍,是搞好學校德育工作的基礎。學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學校領導重點抓,分管領導靠上抓,班主任工作突出抓。為了提高教師的教育素質,我們利用例會、集會等課余時間組織全體教師加強“科學發展觀”理論及《教師職業道德》、《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錦屏縣教師十大工作紀律”等的學習,提高了全體教師德育教育業務素質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師對德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同時,結合心理教育理論的學習,把德育教育與心理指導相結合,提高了德育教育工作的質量,加大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力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選出業務素質高,品德優秀的教師擔任班主任,重點抓德育教育工作。采用學校、社會、家庭教育相結合的方法,全方位的開展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由于以上措施的落實,由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德育教育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促進了我校各方面工作的開展。
二、以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的培養為目標,加大教育力度,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素質。
德育教育工作要以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為目標。鑒于此,我們加強了學生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及自覺性的培養,從個人衛生的管理到安全知識的掌握,從遵規守紀自覺性的培養到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在提高學生法律意識的同時我們還注意了學生自我防范知識的學習。對應各方面知識的學習,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在活動中初步達到了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通過本學期的德育教育活動,不但使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上了新臺階,而且對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三、寓德育教育于活動、游戲之中,以活動促發展,以活動促提高。
德育教育特別是針小學生的德育教育,要避免簡單的說教。從這一點出發,我們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遵循以活動促發展,以活動促提高的原則,寓德育教育于活動之中,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的開展,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升國旗儀式,通過國旗下的講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充分發揮文化長廊、集會、班會、少先隊活動等,加強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組織學生“挺起不屈的脊梁”、“感恩書信大賽”,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冬季文化活動會等,在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時,也使學生受到了鍛煉,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團隊意識得到強化和提高。在組織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的同時,我們堅持了“兩會”的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結合時事形勢及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地要求班主任召開主題班會;二是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每雙周召開一次班主任會議,通過班主任會議,交流德育教育工作經驗,對典型問題進行研討。通過班主任會議的落實,及時總結經驗,不但加強了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實,也提高了教師的德育教育水平。與此同時,月主題教育活動也順利開展,校訓校風解讀實踐教育、以“整臟治亂”為主題的習慣養成教育、以“校園文化”為主題的“五愛”思想教育、以“紀律、消防”為主題的安全意識教育等活動相繼開展,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井然有序的展開,學生的思想道德及行為習慣得到有效改善。為彰顯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時代性和實用性,我們還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了“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安全救護知識”、“文明行為禮儀”、“平安校園創建”等專題教育活動,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保駕護航。 1
編輯推薦:
查看更多>>
四、強化領導,明確責任,切實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在本學期的工作中,我們把學生的德育教育當作頭等大事來抓,學校主要領導靠上抓,學校安排領導專門抓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要求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堅持不懈地抓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結合各科課程的教學,將德育教育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同時把對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實情況,納入對領導、教師、班級的工作考核,強化了措施,明確責任,加大了我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力度。由于我們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使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推動了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為我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成績的獲得只能說明過去,總結本學期的經驗是為了更好地做好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進一步地加大德育教育工作力度,更好地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爭取德育教育工作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2)